一、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5级以上地震前水氡短临异常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孟庆彬[1](2019)在《基于构造基础的西部地区地震灾害时空结构分析》文中认为地震是常见的自然灾害,给广大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对地震灾害的历史规律研究,以及地震灾害的预防和趋势判断尤为重要,对地区安全防范工作和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构建有重要意义。中国西部地区是地震灾害的多发地区,区内分布着众多断裂带,而断裂带地区是地震发生的集中区。中国西部地区可以分为三大构造区(带),分别是喜马拉雅活动构造带、川滇青藏地震构造区、新疆地震构造区。区内强震分布有成带性特征,形成若干低级别地震构造带。这些构造带上地震分布集中,未来可以研究构造带特征和地震事件之间的联系。本文尝试从断裂带的角度分析地震灾害时空规律,运用可公度法、蝴蝶结构图、可公度结构系等方法对西部地区地震灾害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对未来趋势进行判断。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得到了中国西部地区三大构造区的11条断裂带的时空结构分析和趋势判断的结果。认为该地区地震时间对称性良好,大部分地区未来地震趋势判断的随机性概率和不漏报置信水平超过50%,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大部分断裂带下一次地震发生时间可能在近期,其中龙门山断裂带、雅鲁藏布江断裂带、三江断裂等断裂带未来可能会有等级较高的强震发生。(2)在对称性的地震发生周期研究上,发现中国西部地区各断裂带地震发生周期有明显的共性。例如6~7年发震周期在6条断裂带上有显示,分别是雅鲁藏布江断裂带、三江断裂带、鲜水河-安宁河-小江断裂带、海原断裂、西昆仑北缘断裂带、天山北麓断裂。类似的还有12~13年发震周期在3条断裂带上有显示;22~23年发震周期在3条断裂带上有显示,36~37年发震周期在4条断裂带上有显示。(3)通过西部地区地震空间对称性的研究,认为绝大部分地区具有明显的空间对称性。大部分地区震中迁移的无论是经度上还是纬度上都只有一条对称轴,少数地区震中迁移轨迹存在2到3条对称轴。在迁移规律上,“左右交替,盘旋上升”的特点明显。具体来看一些地区表现为“a左a右,左右交替”迁移特点,即对称轴左右两侧地震数量分布相同。一些地区表现为“b左c右,左右交替”,即对称轴左右两侧地震数量分布不相同,但发展趋势相同。(4)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西部地区三大构造区大部分断裂带都是地震多发区,个别断裂带有8级以上强震发生。喜马拉雅强烈挤压弧形断裂(区)系构造活动强烈,地震发生位置相对分散,且震级较大,经过时空结构分析认为不排除该地区未来有8级以上强震发生的可能。青藏川滇断裂(区)系除东昆仑断裂外其他断裂带未来地震趋势判断的随机性概率和不漏报水平较高,时间对称性明显,这与该地区构造活动的周期性良好有关。西昆仑、天山、阿尔泰断裂(区)系的构造活动也较为活跃,地震沿断裂带分布的特征明显,空间上未来地震可能会在断裂带沿线发生。(5)文章对完善地震时空变化理论体系、增强对地震事件趋势的认识有参考价值,可以为日后的自然灾害预防体系的建立、预防工作的实施以及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马玉虎,马震,王培玲,张晓清,马建新,王元成[2](2018)在《2008—2016年青海地区MS≥5.0显着地震短临跟踪》文中指出对2008—2016年青海地区MS≥5.0显着地震短临跟踪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对地震活动规律及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客观呈现当时进行地震观测、决策的过程和思想,总结有效的地震活动规律,以期望对未来区域强震的短临预测预报及震情跟踪提供借鉴。
赵小茂[3](2015)在《鄂尔多斯块体南缘及邻区地震地下流体异常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震地下流体(以下简称地下流体)观测,是基于震前地下流体受构造影响产生变化这一机理进行的观测手段。实践表明,地下流体观测不可避免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不同观测点观测条件的差异,其受不同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如气象因素中的气压、降水,人文活动中的抽水、注水,以及荷载等干扰因素,都可能使地下流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发生变化,而这些干扰信息可能与震前的前兆异常信息交织在一起。因此研究地下流体观测中的干扰因素,对于识别与提取地震前兆信息及对认识含水层特性至关重要,有效分析和提取地下流体观测中的影响因素,对深入认识前兆观测资料和发现前兆异常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研究了鄂尔多斯块体南缘地下流体观测中典型干扰异常(降雨、河水洪峰、气压等荷载因素)的影响特征,指出降雨对凤翔井水位影响明显,并在一定范围内与水位变化呈指数相关关系,深入研究发现,降雨通过荷载效应、渗入断层及改变水位埋深三种途径影响区域构造应力场,并可能触发区内中、强地震活动;对双王井水位与渭河洪峰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洪峰荷载对双王井水位的加载系数处于0.841.03之间,这一分析结果可有效的消除洪峰荷载对水位的影响;对于周至深层承压井,可通过对水位的气压效率和相关系数来消除气压对水位的影响,当气压效率或相关系超出正常范围时,研究区内可能会发生中、强地震。此外,本文还清理了19802010年30年期间鄂尔多斯南缘及邻近地区地震事件42个,涉及地下流体测点64个,共计流体测项震例168个,并从测项、震前异常时间、异常形态三个方面对流体前兆异常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以测项分类统计水(气)氡所占比例较大(占47%);按震前异常时间统计以的短期异常为主(占47%);按异常形态统计以高值异常为主(占60%)。对统计样本的前兆异常持续时间与震中距统计结果显示,异常持续时间越长,震中距越小,可以理解为异常最先出现在震源区附近,随着时间持续,异常有向外扩散的趋势。
董治平,程建武,钟美娇,李春燕[4](2014)在《2012年5月3日甘肃省金塔县MS5.4地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2年5月3日,甘肃省金塔县、内蒙古额济纳旗交界发生MS5.4地震,这是继2002年12月14日甘肃玉门5.9级地震10年后,在河西走廊西部发生的又一次破坏性地震。极震区烈度约为Ⅶ度,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震害较轻,但有一定的房屋破坏及经济损失。文章对该地震的基本参数、地震序列、地震背景及地震构造等作了初步分析。
程建武,郭雪莲,董治平,郑卫平[5](2014)在《祁连山地震构造带沙层应力仪观测记录与地震活动初步分析》文中认为采用2008年在祁连山地震构造带上兰州观象台和嘉峪关中心台架设的两台沙层应力仪4年多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沙层应力记录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初步探讨了沙层应力记录与强震孕育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沙层应力记录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的一些应力变化信息,对于捕捉临震信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也存在较多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分析判定。
刘鸿斌,尹亮,邹小波,李东生,王必显,刘淑娟,高曙德[6](2013)在《高台CZB-2A型垂直摆倾斜观测资料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台CZB-2A型竖直摆倾斜仪自架设以来,运行稳定,资料连续可靠,分析2008—2012年2月资料发现,高台地震台以北1 200 km以内Ms 5.0以上部分地震有短临前兆异常出现。
杨兴悦[7](2012)在《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块体强震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是我国最主要的地震活动区,是我国板内6个Ⅰ级活动块体之一,也是我国地震活动最为强烈的块体。近十几年来一系列7级以上强震全部发生在巴颜喀拉块体边界断裂带上。而围绕巴颜喀拉块体边界发生的多次强震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联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该文以青藏高原为目标分别建立了弹性壳单元有限元模型和三维黏弹性有限元模型,对巴颜喀拉块体周缘强震动力学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论文建立了弹性壳单元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印度板块持续向北推进、挤压对巴颜喀拉块体及邻区的影响。通过降低强震发生位置处单元杨氏模量的方法来模拟1900年以来发生在巴颜喀拉块体及周缘Ms7.0级以上强震,计算强震序列中前面地震对后续地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1)巴颜喀拉块体背景场应力水平大致为块体西部等效应力大,自西向东逐渐递减;在巴颜喀拉块体西部和中部等效应力从南向北逐渐递减;在巴颜喀拉块体的东部地区等效应力相对较小;2)模拟的14次地震中,第一次地震后有8次发生在前面强震所引起的等效应力增大的区域内,1次发生在等效应力增大和减小的过渡区域内,3次发生在等效应力减小的区域内,1次不好判断;3)从强震序列所引起的应力相互作用来看,历史地震对1970年以来发生的地震影响结果为:1963年4月19日阿兰湖Ms7.0地震对1973年2月6日炉霍Ms7.6地震无影响,历史地震加速了1973年7月14日亦基台错Ms7.3、1997年11月8日玛尼Ms7.5、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的发生;昆仑山口西地震对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的影响较小;汶川地震对2010年4月14日玉树Ms7.1地震的发生不具有加速触发作用。从14次强震的模拟结果来看,强震序列的发生导致巴颜喀拉块体东北缘处于较强的等效应力增加进程中,可能形成未来强震发生的危险区。论文建立了三维黏弹性有限元模型,模拟了青藏高原现今位移速度场和构造应力场,结合GPS实测数据和应力场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主体区域的位移速度场和构造应力场特征。1)巴颜喀拉块体西部位移场呈北偏东方向,中部位移场呈北东方向,东部位移场呈水平偏北方向,龙门山断裂带附近移场呈近似水平方向且位移值较小,总体上形成了以羌塘地体北部为中心的地壳物质向东的流动带,在其东部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呈顺时针转动。上述位移场特征与GPS实测结果基本一致。2)巴颜喀拉块体的西部主压应力呈北偏东方向,中部主压应力呈北东方向,东部主压应力呈水平偏南方向,本文模拟的应力场方向与前人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从构造应力场方向与活动断裂破裂方式的关系来分析,巴颜喀拉块体南北边界的应力场特征有利于发生左旋走滑型地震;巴颜喀拉块体东边界的应力场特征有利于发生逆冲兼右旋走滑型地震;龙门山断裂带附近有利于发生逆冲兼走滑型地震。论文最后利用三维黏弹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昆仑山口西Ms8.1、汶川Ms8.0和玉树Ms7.1地震所引起的同震等效应力在未来50年内的黏弹性调整进程,重点讨论了祁连地震带及甘东南地区的应力演化特征。尝试开展依据区域应力调整特征判定未来强震危险区的探索试验,初步结论为:甘东南的甘、青交界,与甘、青、川交界可能是未来强震发生的危险区域。
温少妍[8](2011)在《地震构造区红外亮温背景场建立及异常提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地震活动具有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灾害重的特点,是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准确的地震预报,尤其短临预报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前提。地震前会出现近地表温度异常早已被国内外地震学者所关注,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利用卫星热红外遥感探测构造活动及地震活动引起的红外辐射热异常已成为地震研究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技术手段。在卫星热红外异常信息提取方面,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是利用地面增温来提取震前红外异常。卫星红外亮温就是利用星载或机载传感器收集、记录来自地球表面或低空大气的热辐射信息数据,然后根据黑体辐射定律计算得到的。但是,卫星红外亮温是地表、大气诸多因素热辐射的综合反映,它受到地形地貌、地表覆盖类型和气象等非构造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平静(无震)时期亮温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仅依据遥感图像上的亮温值大小来判别异常是不合理的。异常的识别和提取是建立在正常动态背景的基础上的,因此,研究正常情况下亮温背景场的时空演化规律是异常判定的前提。本文利用NOAA/AVHRR极轨气象卫星热红外遥感影像,选取2个地震重点监测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红外亮温背景场,同时分析了实验区红外亮温背景场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变化规律,为有效地挖掘与地震相关的热红外异常信息奠定基础;针对NOAA/AVHRR卫星数据,在亮温动态背景场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提出了两种亮温异常检测和提取的算法模型:一种是基于历年同期亮温偏移指数法,一种是改进的RST方法。此外,通过分析卫星观测亮温与野外观测数据的相关性和差异性,验证红外亮温用于震前异常信息提取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1)红外亮温背景场建立方面:空间上,亮温变化主要受地形地貌和断裂构造的控制,在不考虑城市热岛效应情况下,地面高程每增加100m亮温降低约0.56℃~0.68℃,与大气温度直减率基本一致;时间上,实验区亮温均值变化主要受季节规律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夏高冬低的特征,夏季最高温约10℃,冬季最低温约-18℃。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尤其线性断裂构造及水系在热红外影像上有清晰的表现。总的来讲,热红外亮温背景场变化具有空间相关性、时间延续性和年变周期性,基于多年积累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有效提取红外亮温异常;(2)异常提取算法模型:为了有效地进行红外亮温异常的提取,设计了基于历年同期亮温偏移指数K值算法模型,并对RST算法进行改进,为红外亮温异常的提取提供技术支撑;(3)红外亮温相关性分析:亮温与气温及0.2m地温呈现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93,三者变化具有同步变化趋势。这说明亮温是对地表辐射状态的良好反应,用亮温研究地震异常是可靠的,可以为地震预测预报提供基础服务。(4)红外亮温异常提取方面:通过K值和改进的RST算法在震例中的应用,总结了地震红外亮温异常的时空演化规律:时间上,异常出现的时间多在震前数日至数月;空间上,异常的表现形式为由弱-强-弱-消失的过程,异常形态多为团块状或与断裂带走向较为一致的条带状。(5)异常提取算法对比:通过K值和改进的RST这2种算法在玉树地震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改进RST算法具有对异常的反应程度大、细节清晰且异常范围大并可以扣除气象因素等引起的气温突变等优点。
兰双双[9](2010)在《深层地下水位动态对地震活动响应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作者在参加“中国地震局汶川地震科学考察”与承担“首都圈井位水文地质与构造环境条件调查”项目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地震局地下流体监测网提供的汶川特大地震地下流体监测信息,以汶川Ms8.0级地震为研究背景,运用地下水动力学理论、多孔线弹性理论、固体潮理论、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以及小波变换等理论与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受汶川特大地震影响较大的四川、云南、甘肃、陕西与重庆五省市主要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点深层地下水位在地震活动各阶段(震前、同震、震后)的变化,提炼出了深层地下水位对非构造应力(气压、固体潮)、地震构造应力和地震波应力的响应特征,初步建立了深层地下水位异常与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响应关系,并利用深层地下水位异常反演了同震地壳应力场的变化状态。本研究是截止目前有关汶川特大地震与地下水位关系研究的较为系统与全面的梳理分析与总结,其研究成果对于深入揭示深层地下水位动态所蕴含的地震活动信息、进一步探讨地下水位动态与地震作用过程之间的联系机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高曙德,杜学彬,苏永刚,高原,蒲小武,王军燕,叶媛媛,陈彦平,梅东林,狄国荣,杨斐[10](2009)在《甘川交界地区近年地震活动与武都地震台前兆资料变化特征》文中提出位于甘川交界地区的武都地震台在2003-2008年5月4次中强地震前前兆资料出现了明显异常变化。主要表现为:武都应变的南北向张应力在2001-2005年间持续增强,2007年转折后4个测向都表现为受压,且快速增强,在高压应力持续7个月后发生汶川8.0级大震;地电阻率显示了长趋势变化的加速、转折和1年尺度上升、下降等异常,各向异性度S’年变化率在有震年(异常年)是无震年(正常年)的两倍;自然电场在临震前变化具有相似性、重复性、同步性。
二、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5级以上地震前水氡短临异常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5级以上地震前水氡短临异常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构造基础的西部地区地震灾害时空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自然灾害时空结构分析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区概况 |
1.4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1.5 篇章结构和技术路线 |
1.5.1 篇章结构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震灾害的地质构造基础 |
2.1 中国西部地震构造区、带划分 |
2.1.1 中国西部地震构造区、带划分原则 |
2.1.2 中国西部地震构造区、带特点 |
2.2 中国西部地震构造运动特点 |
2.2.1 中国地震构造运动动力学 |
2.2.2 地震构造运动活动的周期性 |
第3章 喜马拉雅构造区地震灾害时空结构 |
3.1 喜马拉雅强烈挤压弧形断裂系构造概况 |
3.2 喜马拉雅强烈挤压弧形断裂系地震灾害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2.1 雅鲁藏布江断裂带Ms≥6.0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2.2 喜马拉雅南坡主断层Ms≥6.0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3 喜马拉雅强烈挤压弧形断裂系地震灾害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3.1 雅鲁藏布江断裂带Ms≥6.0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3.2 喜马拉雅南坡主断层Ms≥6.0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4 小结 |
第4章 青藏川滇构造区地震灾害时空结构 |
4.1 青藏川滇断裂系构造概况 |
4.2 青藏川滇断裂系地震灾害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4.2.1 三江断裂Ms≥6.0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4.2.2 鲜水河—安宁河—小江断裂Ms≥6.0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4.2.3 东昆仑断裂Ms≥6.0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4.2.4 阿尔金—祁连山北麓断裂带Ms≥6.0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4.2.5 龙门山断裂Ms≥6.5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4.2.6 海原断裂Ms≥5.0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4.3 青藏川滇断裂系地震灾害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4.3.1 三江断裂Ms≥6.0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4.3.2 鲜水河—安宁河—小江断裂Ms≥6.0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4.3.3 东昆仑断裂Ms≥6.0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4.3.4 阿尔金—祁连山北麓断裂带Ms≥6.0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4.3.5 龙门山断裂Ms≥6.5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4.3.6 海原断裂Ms≥5.0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4.4 小结 |
第5章 新疆构造区地震灾害时空结构 |
5.1 西昆仑、天山、阿尔泰断裂系构造概况 |
5.2 西昆仑、天山、阿尔泰断裂系地震灾害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5.2.1 西昆仑北缘断裂Ms≥6.0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5.2.2 天山南麓断裂Ms≥6.0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5.2.3 天山北麓断裂Ms≥6.0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5.3 西昆仑、天山、阿尔泰断裂系地震灾害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5.3.1 西昆仑北缘断裂Ms≥6.0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5.3.2 天山南麓断裂Ms≥6.0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5.3.3 天山北麓断裂Ms≥6.0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西部地区地震灾害时间对称性 |
6.1.2 西部地区地震灾害空间对称性 |
6.1.3 西部地区地震灾害趋势判断 |
6.2 对策及建议 |
6.2.1 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提高抗震应对能力 |
6.2.2 加强对地震灾害的研究和成果转化 |
6.2.3 重视趋势判断制定相应措施 |
6.3 讨论 |
6.4 文章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2)2008—2016年青海地区MS≥5.0显着地震短临跟踪(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中强以上地震活动特征 |
2 震情跟踪过程 |
2.1 2008年6月9日—7月17日唐古拉5级震群序列 |
2.2 2008年11月10日大柴旦6.3级地震 |
2.3 2009年8月28日大柴旦6.4级地震 |
2.4 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 |
2.5 2016年1月21日门源6.4级地震 |
3 讨论与思考 |
(3)鄂尔多斯块体南缘及邻区地震地下流体异常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下流体资料的基本分析方法 |
2.1 观测资料评价 |
2.2 观测资料的预处理 |
2.3 地下流体动态分类 |
2.4 日常资料基本处理方法 |
2.4.1 均值法 |
2.4.2 图形判读法 |
2.4.3 差分法 |
2.4.4 回归分析法 |
2.4.5 调和分析法 |
2.4.6 从属函数方法 |
2.4.7 滤波方法 |
第三章 鄂尔多斯块体南缘典型异常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
3.1 降雨对浅层承压井的影响特征——以凤翔井为例 |
3.1.1 凤翔井区域地质背景及观测条件 |
3.1.2 降雨与井水位变幅的关系 |
3.1.3“集中降雨”与断层及地震活动关系的讨论 |
3.1.4 降雨对浅井水位影响小结 |
3.2 洪水载荷对水位的影响特征——以双王井为例 |
3.2.1 双王井基本情况 |
3.2.2 水位的洪水载荷特征 |
3.2.3 载荷对水位影响小结 |
3.3 水位的气压效率及相关系数与地震的关系——以周至井为例 |
3.3.1 观测点概况 |
3.3.2 数据处理方法与资料选取 |
3.3.3 计算结果 |
3.3.4 气压系数和相关系数与地震的关系 |
3.3.5 水位的气压效率及相关系数研究小结 |
第四章 鄂尔多斯块体南缘及邻近地区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特征 |
4.1 区域概况 |
4.2 区域说明 |
4.3 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特征 |
4.4 地下流体异常特征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2012年5月3日甘肃省金塔县MS5.4地震(论文提纲范文)
1 地震基本参数 |
1.1 定位参数 |
1.2 震源机制解 |
2 地震序列 |
2.1 地震序列时间特征 |
2.2 地震序列空间特征 |
2.3 地震序列类型 |
3 地震活动背景 |
4 地震构造 |
5 地震前兆 |
5.1 前兆观测 |
5.2 地震活动 |
6 震区与震害调查 |
7 几点认识 |
(6)高台CZB-2A型垂直摆倾斜观测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台站概况 |
2 年变化特征 |
3 波潮汐因子及动态特征 |
4 映震能力检验 |
4.1 俄罗斯MS7.0地震短临异常分析 |
4.2 蒙古MS5.7地震短临异常分析 |
5 讨论 |
(7)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块体强震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 |
1.1.1 青藏块体 7 级地震活动背景 |
1.1.2 对巴颜喀拉块体周缘强震进行数值模拟的重要意义 |
1.2 目前研究现状及本文主要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意义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有限元方法介绍及在青藏高原中的应用 |
2.1 有限单元法的发展历史概述 |
2.2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想 |
2.3 有限元法求解的基本步骤 |
2.3.1 建立目标研究区域的几何模型 |
2.3.2 赋予几何模型适合的物质属性 |
2.3.3 离散化几何模型 |
2.3.4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2.3.5 建立线性方程组,求解刚度矩阵 |
2.4 有限单元法在青藏高原中的应用简介 |
2.4.1 构造应力场模拟 |
2.4.2 地幔热活动模拟 |
2.4.3 岩石圈的流变性模拟 |
2.4.4 地震机制与预测模拟 |
第三章 青藏高原地质与地球物理场背景 |
3.1 青藏高原地质构造背景 |
3.1.1 青藏高原块体划分 |
3.1.2 青藏高原主要块体介绍 |
3.1.3 青藏高原活动断裂 |
3.2 青藏高原地球物理背景 |
3.2.1 莫霍面深度 |
3.2.2 GPS 监测的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 |
第四章 巴颜喀拉块体内及周缘强震序列数值模拟 |
4.1 青藏高原线弹性壳体有限元模型 |
4.1.1 单元类型 |
4.1.2 活动断裂 |
4.1.3 本构关系 |
4.1.4 几何分区及其物性参数 |
4.1.5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4.2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4.2.1 区域背景应力场模拟结果 |
4.2.2 强震序列相互作用的模拟结果 |
4.2.2.1 系列强震引起应力变化模拟结果 |
4.2.2.2 历史地震对 1970 年后地震的影响 |
第五章 青藏高原三维黏弹性有限元强震数值模拟 |
5.1 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模型的建立 |
5.1.1 活动断裂的处理 |
5.1.2 震源所在断层的处理 |
5.2 青藏高原及邻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1 单元类型的选择 |
5.2.2 本构关系 |
5.2.3 几何分区及其物性参数 |
5.2.4 划分网格 |
5.2.5 边界条件 |
5.3 有限元模型背景位移场和应力场结果 |
5.3.1 区域构造背景位移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5.3.2 区域构造背景应力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5.4 近几次强震模拟结果 |
5.5 三次强震对祁连地震带及甘东南地区未来强震形势的影响 |
5.5.1 祁连地震带等效应力变化 |
5.5.2 甘东南地区等效应力变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总结 |
6.2 研究的不足 |
6.3 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地震构造区红外亮温背景场建立及异常提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卫星遥感热辐射的原理及卫星遥感系统 |
2.1 地表热辐射的特性及基本原理 |
2.1.1 地表热辐射的基本特性 |
2.1.2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
2.2 地震红外异常识别的影响因素 |
2.2.1 大气对地表热红外辐射的影响 |
2.2.2 地表环境对地表热红外辐射的影响 |
2.2.3 气象变化对地表热红外辐射的影响 |
2.3 地震红外异常机理 |
2.4 NOAA/AVHRR极轨气象卫星 |
2.5 野外地温观测仪器 |
第三章 热红外亮温背景场建立及异常提取算法研究 |
3.1 热红外亮温背景场建立 |
3.1.1 红外亮温计算的原理 |
3.1.2 红外亮温背景场建立方法 |
3.1.3 红外亮温背景场建立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
3.2 热红外亮温异常提取算法 |
3.2.1 基于历年同期亮温偏移指数算法 |
3.2.2 改进的RST方法 |
3.3 卫星红外亮温地震信息处理软件 |
3.3.1 软件的基本处理功能 |
3.3.2 亮温统计分析功能 |
第四章 实验区红外亮温背景场的建立及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
4.1 首都圈实验区红外亮温背景场 |
4.1.1 首都圈实验区概况 |
4.1.2 首都圈实验区亮温背景场的建立及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
4.1.3 小结 |
4.2 祁连山实验区红外亮温背景场 |
4.2.1 祁连山实验区概况 |
4.2.2 祁连山实验区亮温背景场的建立及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
4.2.3 小结 |
4.3 首都圈、祁连山红外亮温背景场对比分析 |
第五章 红外亮温异常提取 |
5.1 汶川地震红外亮温异常提取 |
5.1.1 汶川实验区亮温背景场建立 |
5.1.2 基于亮温偏移指数提取亮温异常 |
5.2 玉树地震红外亮温异常提取 |
5.3 小结 |
第六章 红外亮温与野外地温相关性分析 |
6.1 野外地温观测数据统计分析 |
6.2 卫星观测亮温与野外地温观测数据综合对比 |
6.3 卫星观测亮温与野外地温观测数据拟合分析 |
6.4 小结 |
结论 |
主要结论 |
存在的问题 |
研究前景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深层地下水位动态对地震活动响应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2.1 深层地下水位对地壳应力应变响应的研究 |
1.2.2 地震地下水位动态异常及其机理的研究 |
1.2.3 地壳应力场的研究 |
1.2.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本次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第2章 深层地下水位对各种应力响应的数学模型 |
2.1 岩石的应力与应变 |
2.1.1 应力 |
2.1.2 应变 |
2.1.3 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
2.2 地下水位与应力应变的理论关系 |
2.2.1 孔隙线弹性理论 |
2.2.2 不排水条件下地下水位对应力—应变的响应 |
2.2.3 应力—应变作用下地下水流的运动方程 |
2.3 地下水位对各种应力响应的数学模型 |
2.3.1 地下水位对气压的响应 |
2.3.2 地下水位对固体潮的响应 |
2.3.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4 数学模型的求解 |
第3章 深层地下水位对非构造应力的响应特征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条件 |
3.1.2 水文地质条件 |
3.1.3 地震构造条件 |
3.2 地震地下水位观测井网的基本概况 |
3.2.1 井网建设的一般要求 |
3.2.2 地震地下水位的观测类型及仪器 |
3.2.3 研究区地震地下水观测井的基本情况 |
3.3 地下水位对非构造应力的响应 |
3.3.1 地下水位观测数据的预处理 |
3.3.2 地下水位气压系数和固体潮系数的计算 |
3.3.3 地下水位对非构造应力的响应规律 |
3.3.4 深层井孔的灵敏性和稳定性 |
第4章 深层地下水位对地震的响应特征 |
4.1 汶川地震的基本情况 |
4.1.1 地震活动背景 |
4.1.2 区域地质构造 |
4.2 地震地下水位异常响应的判定 |
4.2.1 排除气压和固体潮的影响 |
4.2.2 地下水位异常信息的识别 |
4.2.3 地震地下水位异常的判定 |
4.3 地下水位对汶川地震的响应特征 |
4.3.1 地下水位异常分布的普遍性 |
4.3.2 地下水位异常形态多样性 |
4.3.3 地下水位异常时间分布的多阶段性 |
4.3.4 地下水位异常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 |
4.3.5 地下水位异常时空分布的迁移性 |
第5章 深层地下水位异常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
5.1 震前地下水位异常分析 |
5.1.1 震前地下水位中长期异常分析 |
5.1.2 震前地下水位中短期及短期加卸载响应比分析 |
5.1.3 临震地下水位异常分析 |
5.1.4 震前地下水位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
5.2 同震及震后地下水位异常分析 |
5.2.1 同震及震后地下水位异常规律 |
5.2.2 同震及震后地下水位对近震与远震响应特征比较 |
5.2.3 同震地下水位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
5.2.4 震后地下水位异常与余震的关系 |
5.3 同震地下水位反映的地震应力场信息 |
5.3.1 数学方程的建立 |
5.3.2 应力场的反演 |
5.3.3 计算结果的验证 |
5.3.4 深层地下水位反映的地震应力场信息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0)甘川交界地区近年地震活动与武都地震台前兆资料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甘川交界地区的区域构造背景和中强地震活动的基本特征 |
1.1 区域构造背景 |
1.2 中强以上地震活动基本特征 |
2 4次中强地震的基本参数 |
3 武都地震台前兆资料在几次地震前后的变化特征 |
3.1 应变的异常变化特征 |
3.2 地电阻率的变化形态和异常分析 |
(1) 2003年11月13日岷县5.2级地震和2004年9月7日岷县5.0级地震 |
(2) 2006年6月21日文县5.0级地震 |
(3)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 |
(4) 各向异性度S' |
3.3 自然电场、地电阻率短临变化特征 |
4 武都应变剧烈的讨论与结论 |
四、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5级以上地震前水氡短临异常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构造基础的西部地区地震灾害时空结构分析[D]. 孟庆彬.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 [2]2008—2016年青海地区MS≥5.0显着地震短临跟踪[J]. 马玉虎,马震,王培玲,张晓清,马建新,王元成.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8(01)
- [3]鄂尔多斯块体南缘及邻区地震地下流体异常特征研究[D]. 赵小茂. 长安大学, 2015(01)
- [4]2012年5月3日甘肃省金塔县MS5.4地震[J]. 董治平,程建武,钟美娇,李春燕. 内陆地震, 2014(04)
- [5]祁连山地震构造带沙层应力仪观测记录与地震活动初步分析[J]. 程建武,郭雪莲,董治平,郑卫平. 地震研究, 2014(01)
- [6]高台CZB-2A型垂直摆倾斜观测资料分析[J]. 刘鸿斌,尹亮,邹小波,李东生,王必显,刘淑娟,高曙德.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3(Z1)
- [7]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块体强震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D]. 杨兴悦.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12(04)
- [8]地震构造区红外亮温背景场建立及异常提取方法研究[D]. 温少妍.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1)
- [9]深层地下水位动态对地震活动响应关系的研究[D]. 兰双双. 吉林大学, 2010(08)
- [10]甘川交界地区近年地震活动与武都地震台前兆资料变化特征[J]. 高曙德,杜学彬,苏永刚,高原,蒲小武,王军燕,叶媛媛,陈彦平,梅东林,狄国荣,杨斐. 西北地震学报,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