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在日本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盛永琴,张莹[1](2021)在《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探讨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以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方法:以医院门诊药房为研究对象,建设自动化发药系统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自动化发药系统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时间、单方配药时间、药师工作强度评分等均少于实施前,实施后人均日配药量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加强对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升药房工作效率与药房服务质量。
张晓萍,白莉,张双丽,刘思琪,刘广运,苗明三[2](2021)在《《中华本草》中花类中药外用特点应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统计与分析《中华本草》中花类中药外用的研究现状,以期对中药临床用药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对《中华本草》所收录中药进行一一筛选,以"来源"项下为花、花序、花托、花蕾、花柱等的中药名称纳入数据库,并将纳入的中药相关信息输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统计《中华本草》可外用花类药材的性味归经、毒性、外用功能、用法、用量等信息及花类中药临床使用前处理方式与方法与作用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华本草》共明确记载外用功能的花类中药有127味,来源最多为花(95种,占比74.80%)。性味多寒凉(72种,占比56.69%),药性全面,临床一花可治疗多种疾病或一种疾病多种花类药物联用治疗。外用用法多种多样,临床使用前处理方法主要为捣敷、研末敷及研末调敷。部分花类中药临床外用功能与主治存在差异,导致花类药物虽作用强大但临床使用较为复杂且很难规范其外用功能与主治。花类中药外用主治疮疡等皮肤病,广泛应用于皮肤科、内科、外科、妇科及儿科等多种领域。统计发现部分花类中药记载不规范,外用用量不明确,大部分为外用适量。结论:花类药材临床外用应用广泛且数量总体较大,但花类药材的外用功能、用法用量仍有待完善。
肖彬[3](2021)在《中兽医技术在宠物犬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及典型病例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宠物行业的快速发展,宠物疾病的临床诊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中兽医作为我国传统的兽医学,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而中兽药和针灸术作为中兽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宠物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中兽药和针灸等中兽医技术在防治宠物犬疾病、维持宠物犬健康层面,调查了23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内宠物医生对中兽医技术开展现状和宠物主人对中兽医技术需求情况,为中兽医技术在宠物犬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提供指导依据。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的形式开展调研。对于宠物医生的调查,围绕宠物医生对中兽医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中兽医技术防治宠物犬疾病的应用频率和对中兽医技术治疗宠物犬疾病的疗效认可度,并对宠物医生针灸治疗犬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后肢瘫痪治疗选穴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对于宠物犬主人,主要调研其对中兽医技术防治疾病的接受度和满意度以及具体接受过中兽医技术防治疾病的类型进行调查。此次调查参与宠物医生和宠物犬主人各264例,收集有效调查问卷525份,问卷合格率99.4%。调查结果显示:1.在中兽药认可程度上,61.69%的宠物医生和53.41%的宠物主人认为中兽药效果良好。在针灸认可程度上,62.45%的宠物医生和54.17%的宠物主人认为针灸效果良好。2.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对中兽药和针灸认可度较高,认为中兽药药效温和占比分别为78.16%和73.11%,其次为副作用小(77.01%和73.48%)。对针灸协同其它疗法进行综合治疗疗效突出,分别为70.5%和53.41%。3.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推崇使用中兽药治疗宠物犬疑难杂症占比分别为67.43%和65.91%;推崇使用针灸治疗宠物犬运动障碍、瘫痪性疾病占比分别为85.06%和67.8%。4.在治疗宠物犬疾病中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选择使用中成药占比分别为75.48%和60.61%;宠物医生运用防治宠物犬疾病中白针术使用最多为63.98%,艾灸最高为70.88%;宠物主人选择运用白针术最高为48.11%,艾灸最高为68.18%。5.95.79%的宠物医生对中兽医在宠物诊疗领域的发展充满信心,89.02%的宠物主人认为中兽医很有发展前途。6.宠物医生在治疗犬瘟热、犬犬传染性肝炎、细小病毒病时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占比分别为65.15%、51.52%和58.33%;宠物医生在治疗宠物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老年性疾病时,运用中兽医疗法治疗犬腹泻、犬感冒、犬贫血、犬不孕症、犬肾炎、犬瘫痪、犬疥螨和犬老年性便秘,占比最高分别为65.15%、50.76%、48.48%、40.15%、42.05%、63.26%、46.59%和57.58%。7.对53例宠物犬IVDD导致瘫痪病例分析后发现该病京巴犬发病率较高占总病例的39.62%;5-7岁病患犬较易发病占总病例的45.28%;雄性发病率较高占总病例的79%;67.92%的患犬针灸治疗1-2月就可恢复健康。8.对宠物医生运用针灸治疗53例宠物犬IVDD导致瘫痪病例选穴规律进行调研后统计分析,发现排除阿是穴后,共涉及48个腧穴,使用总频次达726次。从使用频次分析,频次最高的是百会穴和后三里穴(53次);从腧穴所在部位分析,后肢腧穴共25个,使用频次343次,躯干部腧穴共21个,使用频次379次;从腧穴归经分析,足太阳膀胱经的使用频次最高,腧穴10个,共使用189次。从特定穴归属分析,五腧穴使用频次最高,共9个,使用176次。9.为验证选穴规律经验的有效性,选取一只椎间盘突出导致瘫痪的宠物犬进行针灸治疗。采用电针+白针:百会、命门、腰阳关、肾俞、尾根、后三里、二眼、环跳、阳陵泉、后六缝。水针:百会穴注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每穴0.3 ml。配合按摩治疗,点压穴位手法点压华佗夹脊、委中穴、环跳穴、涌泉穴、阳陵穴及压痛点,治疗32天后,患犬基本恢复正常,可以正常走路、跑动。调查结果表明,中兽医技术防治宠物犬疾病疗效确切。中兽医技术在宠物犬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赵倩[4](2021)在《消红霜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消红霜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Facial telangiectasia,FT)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消红霜治疗FT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为治疗FT提供一种新的途径。方法:采用前瞻性、单盲、对照的研究设计,选取就诊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皮肤科符合研究标准的108例FT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消红霜治疗,对照组予以薇诺娜舒敏保湿修红霜治疗。两组患者均匀涂抹受试药物于整个面部,其剂量为成人1个指尖单位,早、晚各1次,连续治疗8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4周、治疗第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皮损严重程度指数评分以及角质层含水量、经皮水分丢失量、皮脂含量、PH值等皮肤屏障功能指标。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kindex-16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治疗后的随访情况。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了108例患者,最终纳入结果分析的样本量为103例。两组在年龄、病程、性别、病变程度、吸烟史和饮酒史等基本资料上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治疗第4周、第8周后,两组皮损严重程度指数评分较治疗前逐渐下降(P<0.05),但两组皮损严重程度指数评分下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第4周、治疗第8周后,两组角质层含水量较治疗前逐渐升高、经皮水分流失量较治疗前逐渐降低、皮脂含量较治疗前逐渐升高、PH值较治疗前逐渐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组间四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kindex-16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后,两组VEGF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两组VEGF水平下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6)治疗组和对照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73.1%、7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2例与试验药物相关的轻度不良反应,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复发及加重病例。结论:(1)消红霜与薇诺娜舒敏保湿修红霜均能有效改善FT症状,修复面部皮肤屏障功能,下调血管活性因子VEGF水平,二者临床疗效相当。(2)消红霜与薇诺娜舒敏保湿修红霜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SKindex-16皮肤病生活质量,但消红霜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优于薇诺娜舒敏保湿修红霜。(3)消红霜治疗FT安全、可靠,是一种可取的中药外用制剂,且成本效益好,值得临床推广。
毛和荣[5](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及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系统梳理,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征、历史影响、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通过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各历史发展阶段的梳理及传播学分析,以及中国-阿尔及利亚中医中心(中阿中医中心)建设过程回顾及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实践分析,揭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规律,为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提供有益参考,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更好“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建设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方法1.通过查阅地方志、卫生志、文化志、医学史、学术论着、政策文件等文献资料,并通过实地考察蕲春、荆州、神农架等地,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考证。2.通过深度访谈荆楚中医药文化专家、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医疗援外项目负责人、医疗援外翻译、医生等,获取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对外交流传播的第一手数据、信息,弥补纯文献资料的不足,为提出有针对性论点和建议提供参考。3.通过河南、江西、荆楚等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比较研究及荆楚本地各次区域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的对比,归纳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色、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为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发展与对外交流传播提供借鉴。4.通过中阿中医中心这个重要平台建设的过程回顾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案例分析,透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规律,剖析“一带一路”战略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逻辑关联。5.通过将预设的理论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实践相结合,剖析相关理论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实践的指导意义,为当下及未来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有益的思考。结果1.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经历了孕育发展期(远古时代-商朝)、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发展徘徊期(民国-解放前)、恢复发展期(解放后-20世纪末)、全面发展期(21世纪以来)。荆楚中医药文化在每个时期都产生了较重要的历史影响。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经历了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发展滞缓期(民国-改革开放前)、全面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每个阶段都留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传播学特征。3.“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了中阿中医中心的建设进程。中阿中医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面临体制不畅、缺乏长远规划、存在潜在传播风险等现实困境。从传播学视角看,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反馈与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五大要素又自成体系,构成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结论1.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荆楚中医药文化反过来也为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荆楚中医药文化呈现出较明显的地域特色,集中体现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汇通南北、开拓创新、内涵丰富等特征,同时存在地域、科目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未来发展应对相关问题给予关切和处理,以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良性和全面发展。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时代与科技的发展进步、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史上,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特别是《本草纲目》一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以自发为主。随着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日益提高,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越来越紧密地与国家外交战略和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3.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证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效果不仅与文化自身的影响力有关,而且与国家的战略规划、政策支持,特别是中医药临床疗效等因素息息相关。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五大要素自成体系,五大要素体系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对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意义。5.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还取决于各级政府在相关事务上的顶层设计,取决于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身内涵尤其是其普适价值的挖掘和现代话语体系的构建。另外,培养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提升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在中医药学、外语、跨文化交际、国际政治、当地法律、传播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亦显得尤为重要。
张美龄[6](2021)在《黄柏炭与银屑病的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历代古籍对炭药的记载,可见其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范围,能够治疗多系统、多器官的疾病种类高达百余种,且疗效确切。作为新药研发的全新药物源泉,探索炭药未被发现的、全新的药效,并科学的阐释其起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对于促进炭药以更广泛的药效服务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黄柏(Phellodendri Chinensis Cortex,PCC)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也是经方常用组成药物之一。在前期开展多种炭药生物活性的研究中,偶然发现黄柏炭(PCC Carbonisata,PCCC)在改善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症状上展现出良好的疗效,然而这一全新药效发挥的起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等基本科学问题尚未有定论。为填补这一研究空白,确证PCCC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拓展其临床应用的范围,本研究展开了以下系列工作。目的:在新线索的基础上,应用IMQ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进一步确证PCCC治疗银屑病的活性,并初步探讨“火制”程度对其药效的影响。进而以药效为指导,结合电镜技术、色谱技术以及光学技术,证明黄柏炭纳米类成分(PCCC nano-components,PCCC-NCs)是PCCC发挥治疗银屑病药效的物质基础,并分析不同条件制备的PCCC-NCs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活性强弱的关联性,获取其治疗银屑病活性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于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PCCC-NCs治疗银屑病的量效关系、给药方式以及体内外安全性,并以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功能为切入点,阐释其起效作用机制,从而为以PCCC为代表的中药炭药的临床拓展应用与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前导性研究思路。方法:(1)应用银屑病小鼠模型探讨炮制程度与给药方式对PCCC治疗银屑病作用的影响,初步筛选出活性最佳的“火制”条件,为后续实验的开展奠定基础。(2)采用透析方法将PCCC溶液分离成分子量大于和小于1000 Da的两部分,并借助色谱技术、电镜技术以及光学技术分析鉴定其治疗银屑病的活性部位。(3)考察炭化温度与时间对PCCC活性部位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并通过银屑病小鼠模型和Hacat细胞增殖活力模型评价并筛选出PCCC活性部位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进而借鉴材料科学技术进一步分析其结构特征、元素配位等信息。(4)通过检测银屑病小鼠体重、脾指数、后背与耳部皮肤外貌、银屑病皮损与严重程度评分(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以及病理组织(如表皮厚度、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血管增生等)的变化,对优选获取的PCCC活性部位治疗银屑病的给药方式及量效关系进行研究。(5)利用ELISA法、生化法、流式细胞术、免疫印迹法、免疫组化/荧光法检测皮肤/血清中M1/M2标志性因子水平、脾细胞Th1/Th2和Th17/Treg 比例、氧化应激相关因子以及NF-κB/STAT6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从调控巨噬细胞极化角度探讨PCCC活性部位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6)分别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IL-4将RAW264.7细胞诱导极化成M1亚型和M2亚型,结合CCK-8实验获取的PCCC活性部位的安全给药浓度对极化后的RAW264.7细胞进行干预,并以M1/M2亚型巨噬细胞高表达因子为评价指标,体外进一步证实PCCC活性部位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7)通过细胞CCK-8实验、小鼠急毒及长毒实验,获取PCCC活性部位的安全性参数。结果:(1)确证了市售PCCC(PCCC sale in the market,PCCC-MS)具有治疗银屑病的药效,且腹腔注射效果较灌胃给药和皮下注射更佳;进而考察黄柏及其不同炮制品对银屑病小鼠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药效由强到弱依次为:改良工艺获取的400℃制备PCCC(PCCC prepared at 400℃,PCCC-400℃)>PCCC-MS>炒黄柏(Fried PCC,F-PCC)>PCC。(2)药效结果显示PCCC-400℃治疗银屑病的活性部位为透析袋内成分(MWCO>1000),且经HPLC分析发现其色谱图上无吸收峰出现。低分辨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microscopy,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ighresolution TEM,HRTEM)下可见其为0.5~3.6 nm的近球形、晶格明显(0.22 nm)的颗粒。红外和荧光图谱显示该部位具有荧光,且表面存在丰富的羟基、羧基等官能团。另外,对PCCC-MS透析袋内成分进行以上分析,结果与上述较为相似。结合我们团队的前期研究结果,本研究确认PCCC治疗银屑病的物质基础为纳米类成分(Nano-components,NCs),即PCCC-NCs。(3)HPLC图谱显示9种工艺参数条件下制备的PCCC-NCs中均未有小分子化合物的存在。进一步采用现代材料科学分析技术对其物理化学性质分析发现:炭化温度相同时,延长制备时间会引起PCCC-NCs粒径尺寸减小、荧光最大激发/发射波长蓝移;炭化时间一致时,升高温度也会引起PCCC-NCs粒径尺寸减少,但是荧光波长变化并无规律性。除此之外,炭化的温度和时间还会引起PCCC-NCs的红外吸收峰强和晶格间距发生改变,但仅以当前结果难以分析其中的规律性。进而以治疗小鼠银屑病和抑制Hacat细胞增殖活力的体内外药效为指导,优化获取PCCC-NCs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400℃、1h,进一步表征发现该NCs主要由碳和氧元素组成,存在高度不定型碳结构和π-π*、n-π*跃迁,且具有荧光激发-发射依赖性,量子产率为5.63%。(4)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考察并证明了 400℃、1 h获取的PCCC-NCs在降低银屑病小鼠PASI评分上,腹腔注射的疗效较灌胃给药和皮下注射更佳;且本实验设置的高、中、低剂量PCCC-NCs在改善IMQ干预引起的体重降低,脾指数增高,PASI评分升高,背部和耳部皮肤病理组织改变如表皮增厚、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血管增生等症状上均显示出显着作用,相关指标或蛋白表达的变化也进一步验证了此结果。综合分析发现PCCC-NCs发挥抗银屑病活性的量-效曲线呈“U”型,即实验考察剂量内,中剂量PCCC-NCs表现出更佳的治疗效果。(5)机制研究发现,PCCC-NCs可降低银屑病小鼠血清(TNF-α、IL-6、IL-23、IL-17A和IL-22)和皮肤组织(TNF-α、IL-6、NO和iNOs)中的M1相关因子,且皮肤免疫组化分析可见其能够降低CD86的阳性表达,表明PCCC-NCs具有抑制巨噬细胞M1极化的作用;同时PCCC-NCs可升高皮肤组织和血清中M2相关因子(IL-10和Arg-1)水平,说明其可促进巨噬细胞向M2亚型极化。小鼠脾组织的流式细胞分析显示PCCC-NCs可通过降低Th1/Th2和Th17/Treg比例调节T细胞平衡,且该NCs还可改善IMQ引起的皮肤组织中T-AOC、SOD、GSH-Px、CAT降低,MDA升高的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PCCC-NCs可抑制p65的磷酸化,同时促进STAT6磷酸化。上述结果表明,PCCC-NCs可能通过调控NF-κB和STAT6通路改善IMQ引起的巨噬细胞M1/M2升高现象,进而减少M1巨噬细胞分泌的炎性介质、促进M2型巨噬细胞分泌抗炎介质,实现对Th1/Th2和Th17/Treg平衡的调节和机体氧化应激损伤的缓解,从而发挥治疗银屑病的活性。(6)PCCC-NCs可缓解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的M1极化,同时促进IL-4诱导的RAW264.7的M2极化,从体外角度进一步印证了该NCs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功能。(7)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PCCC-NCs在L02和293T细胞上的安全剂量≤ 1250μg/mL,且其用量在1.56 mg/kg~100.00 mg/kg区间内小鼠均不会出现急毒反应,最大给药量达到200 mg/kg时动物的生理状态和主要器官也未发生明显改变。另外,PCCC-NCs的长毒结果可见该NCs在连续给药1月和停药2周后,小鼠的一般状态、体重、摄食量、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主要脏器系数及其病理组织未显示出明显毒性变化。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PCCC具有治疗银屑病的功效,且炭化程度高的PCCC腹腔注射效果更佳。综合利用色谱技术、现代材料科学技术和中药药理药效研究方法,追踪并确认PCCC治疗银屑病的物质基础为PCCC-NCs。以此成分为切入点,优化和规范PCCC的制备工艺,并以药效为指导获取该NCs活性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为400℃、1h。在此基础上,发现PCCC-NCs治疗银屑病无剂量依赖性,可能通过NF-κB和STAT6通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进而改善T细胞比例失衡和机体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发挥治疗银屑病的活性。另外,PCCC-NCs在细胞毒性、小鼠急毒和长毒实验均显示出极高的安全性。该研究结果将为确证PCCC治疗银屑病的全新药效、并从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角度阐述其科学性提供了实验依据,对于以PCCC为代表的中药炭药功效“钩沉创新”、物质基础和工艺规范及优化等基础研究提供了示范性思路,有助于推动PCCC-NCs开发成治疗银屑病新制剂从而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王梦纯[7](2019)在《红宝石点阵激光联合中药内服治疗黄褐斑病例分析报告》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报告1例红宝石点阵激光联合中药内服治疗黄褐斑有效病例的临床诊治过程,总结黄褐斑的治疗思路,从而增强对黄褐斑的了解并提高黄褐斑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黄褐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研究,总结黄褐斑的诊断及治疗思路。结果:本例黄褐斑患者采用红宝石点阵激光,以694nm波长,10ns脉宽,7mm的光斑直径,采用点阵模式,能量密度2.54.0m J/cm2,连续治疗9次,联合口服中药治疗,患者黄褐斑病情明显好转。结论:本病例采用大光斑、低能量、多次治疗模式的红宝石点阵激光联合中药内服治疗黄褐斑取得一定的疗效,在黄褐斑的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刘丹丹[8](2019)在《养血解毒汤加减治疗血燥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患者外周血IL-22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目的临床研究养血解毒汤加减治疗血燥型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并通过监测治疗前后入组患者外周血IL-22的改变,对养血解毒汤治疗血燥型银屑病的免疫学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的探寻。2方法将最终纳入研究的血燥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设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体检中心体检的正常人10例设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30例患者给予养血解毒汤随症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院内制剂复方泽漆颗粒治疗,两组总的治疗周期都是8周。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周末、8周末的PASI评分和中医症候评分。对两组间和两组内治疗前、4周末、8周末的PASI评分和中医症候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比两组最终临床疗效的差异。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各抽取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肘部静脉血2ml。另抽取10例正常人的肘部静脉血2ml,采取ELISA法测定外周血中IL-22的表达水平。并对所测得的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分析比对。3结果3.1治疗组与对照组PASI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期间所记录的PASI评分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治疗前15.56±4.16与对照组治疗前16.60±3.25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末治疗组PASI评分7.46±4.34与对照组8.86±3.89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末治疗组2.73±2.67与对照组5.50±3.71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症候评分结果两组中医症候评分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治疗组15.56±2.63与对照组16.33±2.72比较,P>0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治疗组9.93±2.37与对照组10.23±2.83比较,P>0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周后,治疗组4.66±2.85与对照组6.90±2.82比较,P<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临床疗效评价治疗4周末,治疗组30例血燥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3、8、13、6,有效率36.66%;对照组30例患者,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2、8、12、8,有效率33.33%;两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比较P>0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末,治疗组30例血燥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11、14、5、0,有效率83.33%;对照组30例患者,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6、12、11、1,有效率60.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P<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 IL-22水平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IL-22水平(113.95±14.58、115.18±15.16),与正常对照组(33.86±2.41)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IL-22(53.86±13.00)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IL-22水平(56.94±12.88)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8周后的IL-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安全性比较治疗期间,治疗组有2例出现胃脘部不适,对照组有1例出现经期延长。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VS 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养血解毒汤加减治疗血燥型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肯定,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本研究证实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IL-22的水平较正常人升高,养血解毒汤加减能够明显降低血燥型寻常型银屑病外周血IL-22水平。
孙凯[9](2018)在《五倍子溶液对犬真菌性皮肤病的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宠物真菌性皮肤病是兽医临床常见疾病,主要由小孢子菌属和毛癣菌属等浅表真菌感染导致,该病具有传染性、易反复、疗程较长等特点。目前对该病临床治疗以化学药物为主,但其在耐药严重和有明显毒副作用等缺点,因此研发抗真菌中药或天然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五倍子溶液对犬真菌性皮肤病的实验性临床试验和扩大性临床试验,评价其疗效,为开发抗皮肤真菌新中兽药奠定基础。本次试验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犬皮肤真菌感染模型的建立中华田园犬12只,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须癣毛癣菌感染组、石膏样孢子菌感染组、犬小孢子菌感染组。每只犬背部两侧各选4个5 cm 5 cm的区域,用4个不同浓度100μL菌悬液进行造模,结果显示,三株菌分别用1 106 CFU/m L、5 105CFU/m L、1 106 CFU/m L造模时,皮肤出现红斑、丘疱疹、鳞屑和白色结痂等症状,且真菌学检查结果为阳性。因此,判定以上浓度为各株菌最佳造模浓度。2、五倍子溶液对犬真菌性皮肤病的实验性临床试验研究分别选取三株真菌造模成功犬50只,随机分成5个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五倍子溶液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复方土槿皮酊),另选10只健康中华田园犬作为空白对照组。将药物直接喷于患处,连续给药14 d。14 d后,通过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判断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须癣毛癣菌感染模型、石膏样孢子菌感染模型和犬小孢子菌感染模型中,高剂量组治愈率分别60%、80%和80%;中剂量组治愈率分别为40%、60%和60%;低剂量组治愈率均为20%;复方土槿皮酊治愈率分别为30%、20%和20%。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低剂量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0%和80%,复方土槿皮酊对以上三株真菌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80%和80%。给药后,检测了犬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所有治疗犬血液学指标无明显变化,都在正常范围内。以上结果表明,五倍子溶液高剂量和中剂量对以上三株真菌感染的犬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高剂量和中剂量治疗效果优于阳性对照药物,且五倍子溶液外用对犬的血液各项指标无显着影响。3、五倍子溶液对犬真菌性皮肤病的扩大性临床试验研究选120只临床确证为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孢子菌和犬小孢子菌等浅表真菌感染的宠物犬作为研究病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五倍子溶液推荐治疗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治疗14 d后,采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对五倍子溶液的抗真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五倍子溶液推荐剂量组治愈率为60%,总有效率为86.7%;复方土槿皮酊治疗组治愈率为50%,总有效率为73.3%。给药结束后,检查治疗犬血常规和血液生化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结果表明,五倍子溶液推荐剂量对临床患癣菌病的宠物犬治愈率高,见效较快,适宜在临床推荐使用。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建立犬皮肤真菌感染模型,在实验室进行了五倍子溶液的疗效观察,得到了五倍子溶液犬皮肤真菌性疾病的最佳治疗浓度为5%,其在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孢子菌和犬小孢子菌三个模型中,治愈率分别为40%、60%和60%,总有效率均为100%,与阳性对照药物相比较,其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更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扩大临床实验,通过120病例研究,最佳治疗浓度的五倍溶液其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和86.7%,与与阳性对照药物相比较,其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更高,表明其治疗效果更好。以上结果显示,五倍子溶液对犬皮肤真菌感染性疾病具有较好疗效。
杨岚[10](2016)在《清热除湿解毒法治疗痤疮湿热证及对皮肤生理指标和主要致病菌影响》文中认为背景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发病率高,涉及青春期前后各年龄阶段。本病常反复发作,临床实践证明,中药复方能够全面调整身体机能,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以清热除湿汤为代表的清热除湿解毒类中药常用于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相同的证,即可采取“异病同治"的方法。对于湿热型痤疮的治疗,也是根据证的表现,而应用清热除湿汤治疗,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痤疮的病因复杂,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免疫、内分泌、微生物感染、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等多方面因素。目前尚缺乏中医药治疗在皮肤屏障功能修复以及皮肤生理指标改善方面的研究。本研究基于清热除湿解毒类中药对湿热型痤疮的治疗探索中医药在改善皮肤微环境方面的作用。目的(1)观察痤疮患者皮损和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客观性评价清热除湿解毒类中药治疗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为指导临床规范化辨证分型治疗,推广应用奠定基础。(2)结合痤疮患者皮肤生理指标的检测结果及对痤疮主要致病菌的抑制研究,为清热除湿解毒类中药治疗痤疮及预后评估提供数据支持。方法(1)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设计,评价清热除湿汤对于痤疮湿热证的临床疗效。以2:1比例随机纳入72例湿热型痤疮患者,试验组48例,给予清热除湿汤治疗,对照组24例,给予丹参酮胶囊治疗。疗程4周。观察痤疮皮损和临床综合证候的改善情况评定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价。(2)皮肤生理指标测定应用VISIA面部图像分析系统和SOFT5.5皮肤检测仪测定受试者面部红色区、棕色斑、毛孔、紫质和皮肤水分含量、皮肤油脂、PH数值,以治疗前后和每次复诊时作为检测时点,从不同时间节点皮肤生理指标的检测数据,动态反映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情况,以客观数据资料为依据说明中药对于不同皮肤生理指标所起到的调节作用,最终对皮肤表面微环境的改善产生的影响,揭示特定皮肤生理指标改善与中药治疗的相关性。(3)中药抑菌研究痤疮患者毛囊、皮脂腺中存在多种微生物,抑制其生长可以使痤疮病情得到缓解。本试验将痤疮丙酸杆菌标准菌株进行进一步传代培养,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研究,以不同浓度的清热除湿汤为试验药物,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室依据。结果(1)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型痤疮患者,临床痊愈16.28%,显效30.23%,有效39.53%,无效13.95%,愈显率(痊愈+显效)为46.51%,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为86.04%。对照组丹参酮胶囊治疗寻常痤疮患者,临床痊愈9.52%,显效19.05%,有效28.57%,无效42.86%,愈显率为28.57%,总有效率为57.14%。试验组的皮损消退率为62.86%,综合证候疗效率为62.41%,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清热除湿汤对改善皮损和中医临床证候方面优于对照组。对两组受试患者疗前、疗后进行安全性实验室检查,经观察试验组中5例患者血肌酐、尿素氮略低于正常。对照组中3例患者出现尿素氮偏低,4例出现尿白细胞±,但无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试验组中4例患者服药后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均以胃脘不适及轻度腹泻为主,调整用药方式后即缓解。(2)皮肤生理指标测定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红色区和棕色斑分值较对照组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显示,清热解毒除湿类中药有较好的改善皮肤炎症和皮肤棕色斑的作用,其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紫质和毛孔的分值减少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药物在改善紫质和毛孔方面效果不明显。治疗后试验组皮肤油脂含量为18.74±10.263,较对照组(23.90±12.498)数值减少,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说明清热解毒除湿类中药在改善皮肤油脂含量方面有一定优势。治疗结束后,两组痤疮患者的皮肤水分含量和PH数值对比显示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药物在改善皮肤水分和PH值方面疗效相当。(3)中药抑菌研究结果采用试管稀释法进行清热除湿汤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试验研究。将P.acne标准株进行转种培养后,中药倍比稀释后进行抑菌作用的研究。经72h厌氧培养后,各试管中的中药从1:2进行倍比稀释,在药物浓度为500mg/ml时可见细菌生长,即清热除湿汤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00mg/ml。在同体积相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定量接种,结果显示清热除湿汤对痤疮丙酸杆菌有抑制作用,菌落计数为1500CFU/ml。结论(1)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型痤疮有较好效果,在改善皮损情况和综合证候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2)清热除湿汤在改善痤疮患者的皮肤水分、油脂、红色区、棕色斑方面有一定作用。提示我们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注意皮肤屏障的保护和修复从而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3)清热除湿汤在浓度为500mg/ml时可见细菌生长,说明试验药物对痤疮丙酸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与以往文献报道的相关中药比较,其抑菌作用偏弱。在进一步定量接种实验中显示,清热除湿汤对痤疮丙酸杆菌具有明确的抑制作用,菌落计数为1500CFU/ml,明显少于对照管中的细菌数量。此种情况可能与药物的整体调节作用有关,而对于皮肤表面的致病菌,单纯应用内服药物只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中药在日本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在日本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 |
1.1 患者取药流程 |
1.2 发药机工作流程 |
2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管理 |
3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管理模式的优化 |
4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实践效果 |
5 讨论 |
(2)《中华本草》中花类中药外用特点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中药特点及应用分析 |
2.1 有明确外用主治功能中药性味归经、毒性频数统计和特点分析 |
2.2 外用入药前处理方法分析 |
2.3 外用主治分析 |
2.4 有明确外用主治功能中药外用用量分析 |
3 讨论 |
(3)中兽医技术在宠物犬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及典型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中兽医学 |
1.2 中兽药在宠物临床的应用 |
1.3 中兽医针灸在宠物临床的应用 |
1.4 宠物行业现状 |
1.5 宠物疾病防治现状 |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调查对象 |
2.2 调查方法 |
2.3 调查内容 |
2.4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5 问卷调查范本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宠物医生与宠物主人对中兽药和针灸相关问题的调研结果 |
3.1.1 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对中兽药和针灸的认可程度情况 |
3.1.2 宠物医生与宠物主人对中药的优缺点认识情况 |
3.1.3 宠物医生与宠物主人对针灸的优缺点对比分析 |
3.1.4 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选择中兽药和针灸防治疾病的原因对比分析 |
3.1.5 中兽药形式防治宠物犬疾病情况 |
3.1.6 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使用针灸形式对比 |
3.2 宠物医生临床中使用中兽医诊疗技术防治宠物犬疾病调研结果 |
3.2.1 宠物医生防治宠物犬常见传染病中西疗法对比 |
3.2.2 宠物医生使用中兽医疗法防治宠物犬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情况 |
3.2.3 宠物医生使用中兽医疗法防治宠物犬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情况 |
3.2.4 宠物医生使用中兽医疗法防治宠物犬常见循环系统疾病情况 |
3.2.5 宠物医生使用中兽医疗法防治宠物犬常见泌尿系统疾病情况 |
3.2.6 宠物医生使用中兽医疗法防治宠物犬常见生殖系统疾病情况 |
3.2.7 宠物医生使用中兽医疗法防治宠物犬常见神经系统疾病情况 |
3.2.8 宠物医生使用中兽医疗法防治宠物犬常见寄生虫疾病情况 |
3.2.9 宠物医生使用中兽医疗法防治宠物犬常见老年性疾病情况 |
3.3 宠物犬IVDD导致的后肢瘫痪病例针灸治疗及选穴规律分析 |
3.3.1 IVDD导致后肢瘫痪患犬病例分析 |
3.3.2 针灸治疗犬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后肢瘫痪治疗选穴规律 |
3.4 针灸治疗宠物犬IVDD导致后肢瘫痪治疗选穴验证 |
3.4.1 病例简述 |
3.4.2 临床检查与诊断 |
3.4.3 治疗方法 |
3.4.4 治疗结果 |
3.5 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对中兽医在宠物犬临床未来发展建议 |
4 讨论 |
4.1 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对中药和针灸的认可程度 |
4.2 宠物医生与宠物主人对中药的优缺点认识 |
4.3 宠物医生与宠物主人对针灸的优缺点对比 |
4.4 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选择中兽药和针灸防治疾病的原因对比 |
4.5 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使用中兽药形式 |
4.6 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使用针灸形式对比 |
4.7 宠物医生临床中使用中兽医诊疗技术防治宠物犬疾病调研结果 |
4.8 宠物犬IVDD导致的后肢瘫痪病例针灸治疗及选穴规律分析 |
4.9 针灸治疗宠物犬IVDD导致后肢瘫痪治疗选穴验证 |
4.10 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对中兽医在宠物犬临床未来发展建议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致谢 |
(4)消红霜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附录 |
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治疗研究现状(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绪论 |
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 选题缘起 |
1.1.1 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凸显 |
1.1.2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受到各方重视 |
1.1.3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
1.1.4 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助推“一带一路”倡议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助于推动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 |
1.2.2 有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
1.2.3 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 |
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2.1 研究对象 |
2.2 概念界定 |
2.2.1 荆楚文化 |
2.2.2 中医药文化 |
2.2.3 荆楚中医药文化 |
2.2.4 “一带一路” |
2.2.5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4.1 研究内容 |
4.2 基本框架 |
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5.1 研究重点 |
5.2 研究难点 |
5.3 创新之处 |
第二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特征 |
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 |
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历史影响 |
2.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孕育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1.1 孕育发展期(远古-商朝) |
2.1.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定型期与历史影响 |
2.2.1 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 |
2.2.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快速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3.1 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 |
2.3.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4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4.1 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 |
2.4.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5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高峰期与历史影响 |
2.5.1 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 |
2.5.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6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徘徊期与历史影响 |
2.6.1 发展徘徊期(1912 年-1949 年) |
2.6.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7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恢复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7.1 恢复发展期(1949 年-20 世纪末) |
2.7.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8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全面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8.1 全面发展期(21 世纪以来) |
2.8.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与发展规律 |
3.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 |
3.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规律 |
4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基础 |
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 |
1.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的提出 |
1.2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论渊源 |
1.3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内涵要义 |
1.4 中医药文化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 |
2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 |
2.1 文化对外传播的内涵要义 |
2.2 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价值 |
2.3 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 |
2.4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第四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与启示 |
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发展阶段与传播学分析 |
1.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孕育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1.1 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 |
1.1.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黄金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2.1 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 |
1.2.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3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发展滞缓期与传播学分析 |
1.3.1 发展滞缓期(1912 年-1978 年) |
1.3.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4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全面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4.1 全面发展期(1978 年以来) |
1.4.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经验启示 |
3 本章小结 |
第五部分 案例分析:中阿中医中心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1 中阿中医中心建立背景 |
1.1 历史基础 |
1.1.1 中医药医疗实践基础 |
1.1.2 中医药文化传播基础 |
1.2 现实因素 |
1.2.1 阿尔及利亚人民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 |
1.2.2 中医药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 |
2 中阿中医中心建设概况 |
2.1 建设过程 |
2.2 建设模式 |
2.3 建设成效 |
2.4 建设困境 |
3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实践分析 |
3.1 传播主体分析 |
3.2 传播内容分析 |
3.3 传播媒介分析 |
3.4 传播受众分析 |
3.5 传播效果分析 |
4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反思 |
5 本章小结 |
第六部分 构建“一带一路”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
1 “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意义 |
1.1 坚定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彰显荆楚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 |
1.2 增强荆楚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
1.3 服务“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助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
2 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对策建议 |
2.1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机对接 |
2.2 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普适价值 |
2.3 增强多元传播要素的协同效应,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
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大事记 |
附录三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大事记 |
附录四 专家官员访谈录 |
4-1 温长路教授访谈录(节选) |
4-2 吕文亮教授访谈录(节选) |
4-3 巴元明教授访谈录(节选) |
4-4 周仲瑜教授访谈录(节选) |
4-5 胡峰队长访谈录(节选) |
4-6 王莎主任电话访谈录(节选) |
4-7 胡海涛老师访谈录(节选) |
附录五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编(译)着作 |
致谢 |
(6)黄柏炭与银屑病的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综述一 黄柏临床用药的文献综述 |
1. 黄柏临床用药的古代文献考证 |
2. 黄柏炮制品的现代研究进展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银屑病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
1. 中医对银屑病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银屑病的认识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黄柏及其炮制品对银屑病小鼠的治疗作用评价 |
引言 |
实验一 PCCC-MS经不同给药方式干预银屑病小鼠模型的作用比较 |
实验二 黄柏及其炮制品对银屑病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比较 |
讨论 |
小结 |
第二章 黄柏炭治疗银屑病的物质基础——纳米类成分的提取与确认 |
引言 |
实验一 利用IMQ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筛选PCCC的有效部位 |
实验二 利用HPLC技术分析PCCC的有效部位 |
实验三 利用电镜技术和光学技术分析鉴定有效部位 |
讨论 |
小结 |
第三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的制备工艺优化 |
引言 |
实验一 PCCC-NCs的制备条件考察 |
实验二 利用银屑病小鼠模型优化PCCC-NCs的制备工艺参数 |
实验三 应用Hacat细胞优化PCCC-NCs的制备工艺参数 |
实验四 最佳条件获取的PCCC-NCs的表征研究 |
讨论 |
小结 |
第四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研究 |
引言 |
实验一 PCCC-NCs治疗银屑病的给药方式研究 |
实验二 PCCC-NCs治疗银屑病的量效关系研究 |
讨论 |
小结 |
第五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
引言 |
实验一 PCCC-NCs对血清和皮肤组织中M1/M2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
实验二 PCCC-NCs对皮肤组织中M1极化标志物阳性表达的影响 |
实验三 PCCC-NCs对脾组织中Th1/Th2和Th17/Treg比例的影响 |
实验四 PCCC-NCs对皮肤组织中氧化应激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
实验五 PCCC-NCs对皮肤组织中NF-κB和STAT6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讨论 |
小结 |
第六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对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研究 |
引言 |
实验一 利用CCK-8法研究PCCC-NCs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 |
实验二 PCCC-NCs对M1型巨噬细胞的调控作用研究 |
实验三 PCCC-NCs对M2型巨噬细胞的调控作用研究 |
讨论 |
小结 |
第七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的安全性评价 |
引言 |
实验一 细胞毒性研究 |
实验二 小鼠急毒实验研究 |
实验三 小鼠最大给药量检测 |
实验四 小鼠长毒实验研究 |
讨论 |
小结 |
结语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红宝石点阵激光联合中药内服治疗黄褐斑病例分析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病例简介及讨论 |
临床资料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皮肤外用美白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养血解毒汤加减治疗血燥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患者外周血IL-22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略缩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分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病例的终止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实验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银屑病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标准 |
3.2 中医症候评分 |
3.3 安全性指标 |
3.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4 统计学分析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PASI评分比较与结果分析 |
1.1 PASI 评分比较(见表 10) |
1.2 结果分析 |
1.3 总结 |
2 中医症候评分比较与结果分析 |
2.1 中医症候评分比较(见表 11) |
2.2 结果分析 |
2.3 总结 |
3 临床疗效比较与结果分析 |
3.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 4 周末、8 周末临床疗效比较(见表 12、表 13) |
3.2 结果分析 |
3.3 总结 |
4 实验指标比较和结果分析 |
4.1 IL-22 比较 (见表 14) |
4.2 结果分析 |
4.3 总结 |
5 安全性比较 |
5.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表 15) |
5.2 结果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学对于寻常型银屑病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
1.1 古代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疗方法 |
2 西医学对于寻常型银屑病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2 治疗 |
3 养血解毒汤的组方及现代药理分析 |
4 复方泽漆颗粒的选择依据 |
5 IL-22 与银屑病的关系 |
第四部分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问题和展望 |
2.1 问题 |
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血燥型银屑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五倍子溶液对犬真菌性皮肤病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 文献综述 |
1.1 皮肤癣菌 |
1.2 常见皮肤癣菌 |
1.2.1 紫色毛癣菌 |
1.2.2 犬小孢子菌 |
1.2.3 石膏样孢子菌 |
1.2.4 须癣毛癣菌 |
1.3 犬真菌性皮肤病的发病原因 |
1.3.1 外界因素 |
1.3.2 机体因素 |
1.4 真菌性皮肤病对犬的危害及感染特征 |
1.5 对真菌病治疗的研究现状 |
1.5.1 西药抗真菌研究现状 |
1.5.2 西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5.3 中药抗真菌研究现状 |
1.5.4 中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6 五倍子的研究概况 |
1.6.1 五倍子的化学成分 |
1.6.2 五倍子的生物学活性 |
2 研究目与意义 |
第二章 犬皮肤真菌感染模型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实验菌株 |
1.1.3 实验动物 |
1.1.4 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培养基的配制 |
1.2.2 菌种的活化 |
1.2.3 菌悬液的制备 |
1.2.4 建立犬皮肤真菌感染模型 |
1.2.5 动物模型建立的判断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临床症状观察结果 |
2.2 真菌学检查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章 五倍子溶液对犬真菌性皮肤病的实验性临床试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药品 |
1.1.2 主要试剂 |
1.1.3 实验菌株 |
1.1.4 实验动物 |
1.1.5 仪器与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菌悬液的制备 |
1.2.2 真菌感染模型建立 |
1.2.3 真菌感染模型的判断 |
1.2.4 病例纳入标准的建立 |
1.2.5 试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
1.2.6 不良反应观察 |
1.2.7 临床症状评分观察 |
1.2.8 皮肤致病菌分离转阴率观察 |
1.2.9 药物对真菌病临床疗效观察 |
1.2.10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良反应观察结果 |
2.1.1 血常规检查结果 |
2.1.2 血液生化检查结果 |
2.2 临床症状评分结果 |
2.2.1 须癣毛癣菌感染模型 |
2.2.2 石膏样孢子菌感染模型 |
2.2.3 犬小孢子菌感染模型 |
2.3 皮肤致病菌分离转阴率观察 |
2.4 临床疗效判定结果 |
2.4.1 须癣毛癣菌感染模型 |
2.4.2 石膏样小孢子菌感染模型 |
2.4.3 犬小孢子菌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四章 五倍子溶液对犬真菌性皮肤病的扩大性临床试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药品 |
1.1.2 主要试剂 |
1.1.3 试验动物 |
1.1.4 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真菌性皮肤病的判定标准 |
1.2.2 试验动物的纳入标准 |
1.2.3 试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
1.2.4 不良反应观察 |
1.2.5 临床症状评分观察 |
1.2.6 临床疗效评价 |
2 结果和分析 |
2.1 不良反应观察 |
2.1.1 临床观察 |
2.1.2 血液学检查 |
2.1.3 血液生化指标检查 |
2.2 临床评分结果 |
2.3 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 |
1 结论 |
2 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清热除湿解毒法治疗痤疮湿热证及对皮肤生理指标和主要致病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综述一 痤疮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
一、古籍论述 |
1. 痤疮病因病机的论述 |
2. 痤疮治疗方药的探讨 |
二、当代医家对痤疮的认识 |
1. 辨证分型论述 |
2.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痤疮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
1. 遗传因素 |
2. 内分泌因素 |
3. 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 |
4. 微生物感染 |
5. 免疫学因素 |
6. 其他因素 |
二、痤疮的治疗研究进展 |
1. 全身系统性治疗药物 |
2. 局部外用药物 |
3. 物理治疗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痤疮的实验研究及皮肤生理指标检测 |
一、痤疮致病菌的实验研究 |
二、痤疮辨证分型与性激素水平和皮脂分泌情况的相关研究 |
三、皮肤屏障功能与皮肤生理指标的研究 |
1. 皮肤屏障功能 |
2. 皮肤生理指标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清热除湿解毒法治疗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 |
资料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均衡性分析 |
2. 痤疮发生的相关因素 |
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4. 安全性评价及不良反应 |
5. 脱落病例 |
6. 随访 |
讨论 |
一、寻常痤疮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方法 |
二、清热除湿汤的药物分析 |
三、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型痤疮的疗效分析 |
1. 一般情况分析 |
2. 临床疗效分析 |
3. 中药组方的比较及应用分析 |
4. 典型病例分析 |
5. 脱落病例分析 |
6. 不良反应的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痤疮患者皮肤生理指标检测 |
研究方案 |
1. 检测对象 |
2. 测试设备 |
3. 观察指标 |
4. 检测时点 |
5. 检测步骤 |
6. 评价标准 |
结果 |
1. VISIA面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结果 |
2. SOFT5.5皮肤检测仪测试结果 |
讨论 |
1. VISIA检测结果分析 |
2. SOFT5.5皮肤检测结果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痤疮丙酸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研究 |
资料和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一 治疗前后临床照片比较 |
附录二 治疗前后VISIA结果比较 |
附录三 药物抑菌试验照片 |
附录四 清热除湿解毒法治疗湿热型痤疮临床观察病历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四、中药在日本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J]. 盛永琴,张莹.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4)
- [2]《中华本草》中花类中药外用特点应用分析[J]. 张晓萍,白莉,张双丽,刘思琪,刘广运,苗明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1(24)
- [3]中兽医技术在宠物犬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及典型病例分析[D]. 肖彬.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消红霜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研究[D]. 赵倩.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5]“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D]. 毛和荣.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黄柏炭与银屑病的治疗[D]. 张美龄.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红宝石点阵激光联合中药内服治疗黄褐斑病例分析报告[D]. 王梦纯.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8]养血解毒汤加减治疗血燥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患者外周血IL-22的影响[D]. 刘丹丹.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五倍子溶液对犬真菌性皮肤病的疗效研究[D]. 孙凯.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10]清热除湿解毒法治疗痤疮湿热证及对皮肤生理指标和主要致病菌影响[D]. 杨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