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省太康县 加大食品索证监督力度(论文文献综述)
陈春艳[1](2020)在《周口市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部,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及农业资源,其农业生产规模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生产基地、出口基地。但一直以来周口市都面临一个问题:其农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农业经济效益不高。本文以周口市特色农业发展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地调研及资料分析,归纳总结了周口市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当前周口市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对周口市特色农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做了调查,对周口市发展特色农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最后运用SWOT分析法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并归纳总结出了促进周口市特色农业发展的相关对策。本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周口市特色农业发展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研究的思路等。第二部分是研究的相关理论及分析,主要介绍了特色农业概念、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的相关理论及以上理论在周口市特色农业发展研究的应用。第三部分是周口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实地调研,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第四部分是周口市特色农业发展的环境分析。运用环境分析法对周口市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技术环境进行系统性分析。第五部分是介绍了国内外典型特色农业的发展及其经验启示。第六部分是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进行基于SWOT模型的总结分析,对周口市特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第七部分为结论及对未来的展望。
司炜炜[2](2020)在《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的开展,国家一直提倡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农村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顺应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热潮,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提供各方面优势条件,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力推进了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的发展。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丰富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理论研究,促进返乡创业在河南省的实施,为以后研究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乃至其他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带动更多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有助于乡村振兴的实施。本文在有详实数据支撑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使用人力资本理论、推拉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研究河南省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举措,分析了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效,总结了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特点。其次,剖析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其中返乡创业中存在的问题是基础设施不完善,融资渠道不畅通,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创业意愿有待加强,创业能力存在短板,高素质人才支持不足等。此外,本文借鉴农民工返乡创业典型地区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陕西省和贵州省等,并从两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经验中得到启示。最后,提出推动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建议。其中提升农民工返乡创业环境的对策建议有强化政策扶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合理配置创业资源,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等;加强返乡农民工的自身建设是增强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提升返乡创业农民工的综合素质,突破创业主体的局限性,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
刘义婷[3](2020)在《《人民日报》(2010-2019)报道中的河南形象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河南形象具有厚重、博大的气息。然而,在我国的其他省份,公众对河南的认识普遍不足,甚至有不好的印象,“素质低”“骗子多”“贫穷”“落后”成为外省对河南人的普遍评价,这些现象和问题需要进行反思与分析,因此,我们选取了《人民日报》(2010—2019)的涉豫报道进行分析研究。首先,论述了形象传播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其次,对《人民日报》2010年—2019年涉豫报道进行量化分析,介绍了《人民日报》的概况以及研究路径,并从涉豫报道的时间、字数、主题、报道倾向、新闻报道来源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发现《人民日报》这期间涉豫报道特点是报道数量总体稳定但有下降趋势、报道主题广泛、报道态度客观性强、新闻来源主要是本报记者等。然后,对《人民日报》(2010年—2019年)涉豫报道进行框架分析,发现《人民日报》对河南的政治、经济领域比较关注,对于道德的宣扬和问题的追责也很重视。此外,分析了《人民日报》十年间涉豫报道对河南形象的呈现:政治清明,党员干部作风发生新转变;经济稳中提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在社会民生方面,助力民生问题的解决,增强人民幸福感;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最后,论述了《人民日报》(2010年—2019年)涉豫报道对河南形象传播的启示:要积极举办大型活动、建立河南形象危机管理机制、依托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区位优势扩大开放、注重发展教育事业、提升河南民众的整体素质。总之,彰显河南的魅力和吸引力,树立河南新形象,需要政府、媒体和民众的共同努力。
帅亚星[4](2019)在《论敲诈勒索罪的威肋手段》文中研究指明敲诈勒索罪的实行行为是威胁行为与索财行为双重违法的复合行为。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并利用非法手段相威胁,成立敲诈勒索罪毋庸置疑。然而在司法实践上敲诈勒索的案件新颖多样,行为人往往利用合法手段相威胁索取财物,而不是利用非法手段相威胁索取财物。以合法手段相威胁,单独看威胁手段是法律所允许的,该种情况下以合法手段相威胁是否会对相对人产生精神强制作用,是否属于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手段,行为人是否应当认定为敲诈勒索罪,并不明确。有关案件出现对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手段理解不统一,同案异判等问题。关于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手段的理解,理论上与实践上争议颇多。理论上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作为威胁内容的“恶害”不要求是违法的;二是,合法正当的手段不可能对他人形成威胁;三是,诉讼、报案等手段不可能对他人形成威胁,而以媒体曝光为手段相威胁可以对他人形成威胁。司法实践上对此类案件出现了同案异判和量刑混乱的现象。鉴于此,分析我国当前对于敲诈勒索罪威胁手段的一般观点以及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发现关于敲诈勒索的威胁手段的理解,关键在于判断合法手段能否给相对人带来精神强制作用,以及判断合法手段是否侵害敲诈勒索罪的次要客体。具体而言,敲诈勒索罪具有复杂客体的特性,要认定成立敲诈勒索罪,就要认定行为人的威胁手段是可能侵害他人人身权益或其他权益。经过分析发现,一般以合法手段相威胁不会侵犯相对人的人身权益,也不会给相对人造成实质上的损害,更不会侵犯任何社会关系。另外,成立敲诈勒索罪的关键点是行为人的威胁手段会导致相对人因精神强制作用而支付财物,而此时相对人交付财物的行为是存在瑕疵的,违背了行为人处分财物的意思自由。经过分析发现,一般以合法手段相威胁,相对人依旧可以选择通过其他的方式维护其利益,只不过相对人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选择向行为人支付财物而不是走其他途径,此时相对人并不是被迫向行为人交付财物,不能造成行为人的精神强制作用。既然合法手段一般不应当认定为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手段,也就是说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手段应当限制为非法手段,那就需要进一步思考,在实践中面对行为人多种多样的手段,究竟何为合法手段,何为非法手段,两者应如何做出正确的区分。面对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实践中常见的案件类型分别进行论证,对行为人索取过高赔偿金,索取分手费、青春补偿金以及索取政府补偿金的情形分别进行思考。
冯志峰[5](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李贵[6](2017)在《河南省开封专区农村整风整社运动研究(1958-1962)》文中指出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共乡村治理的基本线索可以说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这条线索的起点自然是土地改革运动,通过土改中的阶级斗争实践,农村社会不仅实现了土地、财富的再分配,而且每个人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都与阶级斗争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继土改之后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缺少经验,产生了许多问题。为此,在中共中央的要求下,各地结合着整党整风,对合作社、人民公社进行了长期的、时断时续的整顿。在整风整社的过程中,有两种思路一直在起着作用,一是阶级斗争,二是技术式整顿,在不同的阶段,两者往往交替居于主导地位。1962年,随着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公社体制的确立,及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阶级斗争的重提,农村整风整社融入到了新的"四清"运动中,中共乡村治理的模式几乎完全为阶级斗争所取代。因此,可以说,农村整风整社运动是改革开放前中共"以阶级斗争为纲"乡村治理链条上的重要环节。相对于土改、"四清"的研究而言,学界对农村整风整社的关注度不高,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这一运动的影响不及土改、"四清";二是整风整社持续时间长、时断时续,中央文件对此记载不甚清晰,做全国层面的系统梳理有一定难度。为此,本文以河南省开封专区为中心,利用当地丰富的档案资料,考察了 1958一1962年人民公社时期整风整社运动在专区范围内的开展过程。研究的需要,文章对开封专区合作化时期的整风整社也做了论述。合作化时期开封专区对初级农业社的整顿有1955年春、1956年春两次,对高级农业社的整顿有4次,分别在1956年春、1956年秋、1956年底至1957年初、1957年冬至1958年春。其主要特点是:运动主要由基层党委领导,工作队起辅助作用;强调整党、整团、整社的一致性;重视对三类社的改造。1958—1962年人民公社时期开封专区农村整风整社运动大致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1958年8月到10月,整风整社主要是通过大鸣、大放、大辩论的方法,批判"右倾"保守思想,为贯彻"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左"倾方针服务,同时对人民公社的所有制、经营管理、公共食堂等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和试验。第二阶段1958年11月至1959年7月,即第一次郑州会议到庐山会议前,整风整社主要是贯彻纠"左"政策,开展针对"共产风"的清算旧账工作。第三阶段1959年11月至1960年3月,即庐山会议后的近半年时间里,整风整社以贯彻"反右倾"为中心,先从农村党员干部整风开始,接着以社会主义教育的形式扩展到了全体农村人口中。第四阶段1960年4月至1961年3月,整风整社主要是整肃农村干部,大致以1960年11月"十二条"的下发为界,前段以改造"三类队"和开展"三反"为主要内容,后段以开展"民主革命补课"和反"五风"为主要内容。第五阶段1961年4月至1962年10月,整风整社以贯彻《农业60条》为主,内容上包括调整社队规模、民主办社、小队核算、甄别平反等。通过对人民公社时期开封专区农村整风整社运动的考察,本文认为:首先,开封地委对不同阶段整风整社运动的部署,基本遵循中共中央的思路,阶级斗争与技术式整顿交替居于主导地位。在以阶级斗争为主的时段,专区内下级机关往往会迎合上级,制造一些阶级斗争形势紧张的虚假材料,从而使运动有种错误放大化的效应。其次,开封专区1960年4月至1961年3月的整风整社是按照毛泽东"两类矛盾"理论进行的。在运动开始前,先划清"敌我",在社队中按问题的严重程度分出一、二、三类,然后在所谓"敌人掌权"的三类社队重划阶级成分、成立贫下中农阶级组织,开展夺权斗争,对疑似有问题的干部采取集特训的方式处理。这些做法都延续到了"四清"运动时期。另外,"四清"运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其提法的雏形就是在此阶段整风整社中孕育的。因此,可以说此阶段的整风整社就是"四清"运动的前奏。最后,受"大跃进"中开封、商丘两专区合并的影响,两地干部存在竞争性的派系结构,从而使整风整社运动在开封专区的"地方化"转换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
丁晓亮[7](2014)在《濮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加深,区域经济成为其强劲发展的重要基础,经济发展呈现区域化成为主要发展趋势,并且区域经济具有其独特特征。少许具有共同性质或互补关系的产业在一个区域聚集,就形成一个强大的、有很大竞争优势的群落,就称为产业集群。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已经或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政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来讲,没有县域经济的真正发展,就没有全国经济的真正发展。为此,本文在河南省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的背景下,结合濮阳市实际,对濮阳市八个产业集聚区建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意在总结出欠发达地区发展产业集聚区的规律,找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本文首先对产业集聚区的相关理论及文献进行了回顾和论述,旨在为分析濮阳市产业集聚区的基本特点和现状奠定理论基础,指出濮阳市产业集聚区在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运用SWOT分析法,对濮阳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进行了优势(S)、劣势(W)、机遇(O)和威胁(T)的分析。然后通过横向比较与纵向梳理,找出濮阳市在产业集聚区建设方面与发达地区的差异,以及能从先进产业集聚区身上能借鉴的发展经验。最后提出濮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对策。本文既从整体上研究分析濮阳市产业集聚区,又从各个产业集聚区的各自实际发展现状研究入手,深入探究欠发达县区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最后指出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地区,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崛起,必须走产业集聚区的工业化模式,政府必须真正发挥其引导作用,做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助推器。
徐士友[8](2014)在《清代淮河中游的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 ——以水旱蝗灾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清代淮河中游频繁发生的水、旱、蝗、瘟疫、大风、冰雹、低温霜冻等灾害给区域内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其中以水、旱、蝗灾对社会的危害最大。本文通过对水、旱、蝗灾的研究,深刻分析了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考察了清代淮河中游的仓储备荒情况及官方和民间两个层面救灾的措施,探讨了清代淮河中游积极减灾的措施——堤防建设和水利治灾工程,剖析了水、旱、蝗灾对淮河中游社会的影响。第一章主要探讨淮河中游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清代淮河中游的地形、气候及水系与历史时期相比较,可以看出淮河中游的地形和气候在清代与历史时期相比较变化不大,只是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道北流后,在淮河中游北面留下了一条废黄河。淮河中游的水系在清代与历史时期变化较大,一是清代淮河中游出现了湖泊群,其中以洪泽湖为最;是淮河的北岸支流汝水、颍水、涡河变迁较大,其中以汝水为最。清代淮河中游的社会环境与历史时期相比较,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不大;随着商业的发展,清代在淮河流域诞生了一批重镇,包括周家口、正阳关、朱仙镇等;随着“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的落实,区域内人口大量增加,有的州县甚至增加了数倍,出现了人地关系失衡的局面,为了增加食物供给,番薯和玉米得以引进和大面积推广,开始伐林垦荒、侵占陂塘为田。其中的许多因素正是造成水、旱、蝗灾频发的主要原因。第二章主要探讨清代淮河中游水、早、蝗灾三大灾害的概况及形成原因。通过对清代淮河中游水、旱、蝗灾的基本情况、时空分布特点及重大灾情等研究,认为水、旱、蝗灾的发生十分频繁,在时空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三大灾害给区域内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重大灾难。灾害发生的原因虽然自然因素起了重要作用,但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因素,特别是黄河长期夺淮把大量泥沙淤积在淮北平原上,致使许多河道被淤成平陆,破坏了原有的水系,水流不畅,水、旱、蝗灾频发。第三章主要探讨清代淮河中游各府州县的仓储备荒情况及抗灾救灾措施。可以看出清代淮河中游的常平仓、社仓和义仓的建置是有效的,尤其是康乾盛世时期仓储的粮食充足,在救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一些仓储设施即使到了晚清时期仍然得到不断的建置与修缮,其中有些仓储的粮食甚至到民国时期还在发挥着救灾作用。对于抗灾救灾而言,无论官方救灾,还是民间救灾,都积极踊跃且成效显着,特别是民间救灾方式灵活,灾害降临初期,在官方未能及时救助的情况下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章主要探讨淮河中游的堤防建设与水利治灾工程。堤防建设包括淮河的干、支流堤防及区域内黄河南岸堤防;水利治灾工程主要包括重要河段的河道疏浚及部分河道的开挖,可以看出清代淮河中游干、支流堤防多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建起了堤防,一些城镇还建起了护城堤防;对于支流的疏浚能够抓住关键河道进行疏浚,以保持水流的顺利下泄,减轻灾害。对于淮河中游的农田水利建设而言,十分重视堰坝、陂塘和沟洫的治理,一些堰坝、陂塘直到今天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寿州的芍陂等。第五章主要探讨清代淮河中游水、旱、蝗灾对社会的影响。因为灾害频仍,区域内出现了大量流民,并逐步形成了逃荒习俗;在饥饿面前,灾民不得不铤而走险,大大地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因为灾害频繁,造成大量人口、耕牛的缺失,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发展。为了减轻灾害,官民求助于龙王神和城隍神,希望借助于龙王神和城隍神来驱旱止雨,因此,淮河中游的龙王庙和城隍庙建置十分普遍,并且得到了不断的修缮,这也体现了在水、旱、蝗灾等自然灾害频发环境中,官民适应环境、抵御灾害、应对灾害的一种策略。可以看出清代淮河中游由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双重作用,水、早、蝗灾频发,为了应对灾害,区域内仓储备荒被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仓储贮存了大量的粮食,并在抗灾救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了减轻灾害,淮河中游的干、支流建起了堤防,影响水流下泄的河道得以不断疏浚;同时,加强堰坝、陂塘、沟洫的治理与管理,以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减少蝗灾发生的频率。清代淮河中游水、旱、蝗灾的频发,不仅增加了区域内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捻军起义正是灾害频发的直接结果;而且加剧了区域内的社会贫困,迟滞了区域内农业生产的发展,滋生了龙王神、城隍神等禳弭信仰,可以说清代淮河中游水、早、蝗灾对社会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
宋文中[9](2013)在《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 确保教育大局稳定》文中提出2012年年底,全国关于校车安全事故频发:12月14日,山东省高密市姜庄镇一辆接送幼儿园儿童放学的面包车发生事故,2名儿童死亡,5名儿童受伤。12月24日9时许,江西贵溪市发生一起面包车侧翻事故,3名儿童当场死亡,8名儿童经抢救无效死亡,4名儿童受伤……可以说,校车事故触目惊心,已引起国家、省、市高度重视。2013年1月4日,河南省召开了全省校车管理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面对当前安全形势,我们要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高度重视安全工作,
张淑杰[10](2012)在《农业补贴政策效果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农业补贴是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对农业激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补贴的总体目标是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生产者收益,拉动农业的总体产出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1978年以来,我国市场导向的改革首先从农业和农村开始。通过持续改革,尽管我国农业发展创造了世界奇迹,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尤其是务农收入仍然很低,农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呈逐渐扩大之势,而目未来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的且标也由传统上注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转向更加注重保障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同时,农业补贴在提高农民群体的社会地位和福利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环境保护等方面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它所产生的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社会效益与公共财政服务于经济、发挥矫正场失灵杠杆作用的理念完全一致。中国加入WTO以来,粮食供给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更加稳固,而且依赖农业这一基础产业,强有力支撑中国国民经济实现了34年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但是,中国人均耕地只有0.08公顷,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面临着资源刚性约束和环境恶化挑战,单纯依靠农户内生发展动力和市场机制调控,难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政府补贴力度,另一方面要注重农业补贴实施的方式和效果,真正使农业补贴在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发挥有效作用。由此可见,根据中国加入WTO以来,国际农业发展形势的变化以及各国农业保护政策、贸易政策调整的新形势,有必要对世贸规则和发达国家有关农业补贴的理论和政策经验进行系统研究,并针对中国农业发展中而临的战略问题和粮食全全形势,对现有农业补贴政策的绩效进行评价,探究新阶段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内涵、基本类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目标与思路,本文在对中国农业补贴政策演变历史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和关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相关概念界定为起点,从基础理论、实施效果、存在问题以及国际经验等妇女方面,对中国农业补贴政策进行研究。同时,以河南省作为典型案例,研究农业补贴政策形成的逻辑框架及运行机理,对农业补贴政策的效应进行验证,并提出调整和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对策与建议。全文规划为九个部分,其中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内容、方法及主要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在界定农业补贴的概念及国内农业支持政策类型的基础上,以农业弱质产业扶持论、农产品价格波动论、公共产品提供论、城乡反差协调论为指导,阐述我国必须强化农业生产补贴支持的原因;运用经济学分析工具,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福利经济效果及其对成本变化的影响进行剖析。研究表明,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符合卡尔多推进,而且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具有改进效果;从成本变化角度分析,无论是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为主的粮食生产性补贴,还是以粮食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为主的收入性补贴,均具有促进粮食增产效果。第三部分:从改革及政策演变视角,通过分析我国不同阶段出台的各项农业补贴政策的背景、目标,以及农业补贴政策的阶段性差异,归纳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演变路径与规律。研究表明:一是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历经了三个阶段,即矫正“农业受损、工业受益”阶段,注重矫正“农民受损、城镇居民获益”阶段,以及注重矫正“以工支农,以城带乡,农民获益”阶段。二是三阶段的农业补贴政策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异。第一阶段实施的是工农非均衡发展补贴政策,农业发展面临负补贴政策环境,城镇居民及涉农企业是补贴政策受益主体;第二阶段的农业补贴政策注重加快农产品市场化进程,但农民增收效果较小,城乡差距扩大;第三阶段侧重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对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演进逻辑及路径,与我国农业发展环境、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社会经济环境的演进基本上是同步的,同时受到政府和农民的利益偏好契合度和博弈能力的影响。第四部分:以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河南省的农业补贴政策为例,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实地调研数据,评价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研究表明:一是种粮补贴促进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但粮食价格仍然是影响农民生产决策的重要因素,价格支持措施是当前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最有效措施;二是农民收入补贴对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增加中低收入农户、低收入农户的收入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但总体来说贡献率较低,均低于6%;三是良种补贴对农户使用优质种子,增加粮食单产、改善质量具有积极效果;四是随着人工成本的持续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有助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尤其是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一定程度上促使农业结构调整朝着有利于粮食作物的方向发展,且通过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创收,能够有效促进农户收入持续增长。第五部分:基于新占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对农业补贴政策的粮食种植面积效应和产量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那拉维的适应性预期模型和C-D函数、河南实地调研数据,从微观维度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绩效评价。研究表明:一是农业补贴政策对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影响非常显着,即增加农业补贴数额对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和提高粮食产量都有直接作用,这为我国政府进一步优化农业补贴政策提供了实证依据;二是农业补贴政策能够有效地激励农户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和提高粮食生产的精细密集管理水平,提高粮食单产水平,进而达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目标;三是农业补贴政策的诱致性效果,激发了地方政府鼓励种粮的积极性,对整个粮食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政策导向效应。第六部分:围绕改进农业补贴对农民增收变动影响的分析框架,估计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民增收变动的方向、程度,从农民的微观视角对农业补贴政策的增收绩效进行评价。研究表明:一是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整体分布呈现向高收入倾斜的偏正态,农民内部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差距均显着:二是家庭人力资源、抵御农资成本涨幅能力和粮食价格谈判能力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显着,而耕地规模优势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并不突出;二是农业补贴资金增加、农业补贴范围扩大对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均具有正效应,且对高收入的农民产生更高的边际回报率。第七部分:阐述了农业补贴政策的经济学机理,从微观视角运用DEA+tobit模型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论如下:一、农户获得农业补贴的次数对政策效率有负的影响;二、亩均农业补贴水平在1%的显着性水平上对VRS有正的影响。对于农户而言,农业补贴的规模效率处于递增水平,补贴规模越大,越有利于促进农业补贴综合效率的提高;三、农户对目前农业补贴计算方式的评价对农业补贴技术效率有正的影响,且显着性水平较高;四、农民对农资价格的上涨反应对VRS技术效率的影响是通过传导机制实现的。第八部分:通过比较和分析美国、欧盟和日本农业补贴政策的演变及各阶段农业补贴政策制定、实施、效果和转变,为优化和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提供国际经验借鉴。研究表明:一是美国、欧盟和日本在实行农业补贴政策初期,国内的农业发展处于“幼稚”产业阶段,依靠农业自身的产业发展难以实现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稳定。因此,此阶段,这些国家实施的是保护性的农业补贴政策;二是农业补贴政策需要随着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逐步创新和完善,合理选择农业补贴工具和调整农业补贴的范围是各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考虑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第九部分: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提出改进中国农业补贴政策效果的建议:一是完善以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以及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二是构建以市场机制调整为主,行政调控为辅的农业补贴政策运行机制;三是采取以价格支持为基础,多项补贴有机结合的农业补贴政策综合配套措施;四是健全农业补贴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根据农户特征分类制定农业补贴政策及措施;五是推进农业补贴的法制化进程,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二、河南省太康县 加大食品索证监督力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省太康县 加大食品索证监督力度(论文提纲范文)
(1)周口市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关于特色农业的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实地调研法 |
1.4.4 比较分析法 |
1.5 创新点及不足点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点 |
第二章 特色农业概念及其相关理论 |
2.1 特色农业概念及系统分析 |
2.1.1 特色农业概念 |
2.1.2 特色农业的系统分析 |
2.2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对特色农业发展研究的指导意义 |
2.3 创新理论及其对特色农业发展研究的指导意义 |
2.4 生态学理论及其对特色农业发展研究的指导意义 |
2.5 全产业链理论及其对特色农业发展研究的指导意义 |
第三章 周口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方案的设计、实施和目的 |
3.1.1 调查方案设计 |
3.1.2 调查方案实施 |
3.1.3 调查的目的及内容 |
3.2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
3.2.1 对周口市特色农业的调查样本结构分析 |
3.2.2 调查结果统计 |
3.2.3 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
3.3 周口市特色农业资源的分布 |
3.4 周口市特色农业的主要组织模式 |
3.4.1 “公司+农户”模式 |
3.4.2 “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 |
3.4.3 “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 |
3.4.4 “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 |
3.5 周口市特色农业发展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
3.6 周口市特色农业发展优势和劣势的分析 |
3.6.1 周口市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 |
3.6.2 周口市特色农业发展的劣势 |
3.6.3 小结 |
第四章 周口市特色农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
4.1 政治环境分析 |
4.2 经济环境分析 |
4.2.1 周口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4.2.2 周口市传统农业发展状况分析 |
4.2.3 周口市工商及金融业发展现状 |
4.2.4 国际经济环境分析 |
4.3 社会环境分析 |
4.4 技术环境分析 |
4.5 周口市特色农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4.5.1 周口市特色农业发展的机遇 |
4.5.2 周口市特色农业发展的挑战 |
4.5.3 小结 |
第五章 国内外特色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及启示 |
5.1 国外特色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 |
5.1.1 欧洲乡村农场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
5.1.2 新西兰独具特色的畜牧业 |
5.1.3 日本的农业公园 |
5.2 国内特色农业发展典型模式 |
5.2.1 新疆特色农业模式 |
5.2.2 福建安溪县茶叶产业 |
5.3 国内外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的启示 |
5.3.1 发挥地域比较优势 |
5.3.2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
5.3.3 实行专业化的生产 |
第六章 促进周口市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 |
6.1 基于SWOT矩阵的战略组合分析与选择 |
6.2 拥抱网络,扩大营销 |
6.3 完善扶持发展特色农业的政策体系 |
6.4 加大对特色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 |
6.5 加快特色农业人才培养 |
6.6 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建立成本优势 |
6.7 进一步优化特色产业布局 |
6.8 塑造品牌形象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件一 |
附件二 |
(2)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
1、研究基本思路 |
2、研究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二、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农民工 |
2、农民工返乡创业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1、人力资本理论 |
2、推拉理论 |
3、需求层次理论 |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理论分析 |
1、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推力 |
2、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拉力 |
三、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概况 |
(一)河南省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举措 |
1、完善政策体系 |
2、注重示范带动 |
3、加强创业扶持 |
4、提供服务平台 |
(二)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效 |
1、创业人员数量增多 |
2、创业形式多样 |
3、创业领域多元 |
4、创业规模逐渐增大 |
(三)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特点 |
1、创业领域涵盖三产业 |
2、创业规模增长有潜力 |
3、创业形式逐渐电商化 |
4、创业融资渠道多元化 |
四、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问题及成因 |
(一)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问题 |
1、基础设施不完善 |
2、融资渠道不畅通 |
3、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
4、创业意愿有待加强 |
5、创业能力存在短板 |
6、高素质人才支持不足 |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地方支持政策不够完善 |
2、地方财政投入不足 |
3、创业宣传不到位 |
4、农民工对提升自身能力重要性认识不足 |
五、农民工返乡创业典型地区的经验与启示 |
(一)陕西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经验 |
(二)贵州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经验 |
(三)启示 |
六、推动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建议 |
(一)改善农民工返乡创业环境 |
1、强化政策扶持 |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3、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
4、合理配置创业资源 |
5、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
(二)加强返乡农民工自身建设 |
1、增强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 |
2、提升返乡创业农民工的综合素质 |
3、突破创业主体的局限性 |
4、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 |
七、结论与展望 |
(一)简短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人民日报》(2010-2019)报道中的河南形象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1.关于区域形象研究 |
2.关于《人民日报》研究 |
3.关于《人民日报》区域形象研究 |
4.河南形象传播效果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内容分析法 |
3.框架分析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形象传播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
(一)形象传播研究概述 |
(二)形象传播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1.区域形象是战略资源 |
2.区域形象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
二、《人民日报》(2010—2019)涉豫报道的量化分析 |
(一)《人民日报》的概况与研究路径 |
1.《人民日报》概况 |
2.研究路径 |
(二)《人民日报》(2010—2019)涉豫报道的具体数据 |
1.报道时间篇数分析 |
2.报道字数数量分析 |
3.报道主题数量分析 |
4.报道倾向数量分析 |
5.新闻来源数量分析 |
(三)《人民日报》(2010—2019)涉豫报道特点 |
1.报道数量相对稳定并呈下降趋势 |
2.中长篇新闻占绝大比重 |
3.报道主题广泛且有针对性 |
4.新闻报道客观性强 |
5.新闻来源主要是本报记者 |
三、《人民日报》(2010—2019)涉豫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 |
(一)新闻框架理论 |
(二)《人民日报》涉豫报道的框架分析 |
(三)《人民日报》涉豫报道的新闻框架使用分析 |
1.“政治后果”框架 |
2.“经济后果”框架 |
3.“宣扬”框架 |
4.“责任归因”框架 |
四、《人民日报》(2010-2019)涉豫报道对河南形象的呈现 |
(一)政治:党员干部作风新转变 |
(二)经济:稳中提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三)文化: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
(四)社会民生:助力民生问题的解决,增强人民幸福感 |
(五)舆论监督:引导大众舆论,促进和谐发展 |
五、《人民日报》(2010—2019)涉豫报道对河南形象传播的启示 |
(一)积极举办大型活动 |
(二)建立河南形象危机管理机制 |
(三)利用区位优势扩大开放 |
1.加强法制建设,为扩大开放提供制度支撑 |
2.积极改善营商环境让河南成为企业投资洼地 |
3.发挥河南文化资源优势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
(四)注重发展教育事业 |
(五)注重提升河南民众的整体素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论敲诈勒索罪的威肋手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典型敲诈勒索案引起的思考 |
(一)典型无罪案例 |
1.郭利三氯氰胺天价索赔案 |
2.沈某一亿港币债权赔偿案 |
3.黄矿文敲诈勒索案 |
4.黄静天价笔记本电脑索赔案 |
(二)典型有罪案例 |
1.李海峰今麦郎索赔案 |
2.鱼塘主维权勒索案 |
3.杨海林敲诈勒索案 |
(三)典型案例中反映出的问题 |
1.同案异判问题十分尖锐 |
2.对敲诈勒索罪威胁手段的理解不统一 |
二、敲诈勒索罪威胁手段的域外考察 |
(一)英美法系 |
1.英国 |
2.美国 |
(二)大陆法系 |
1.德国 |
2.日本 |
(三)总结和评析 |
三、敲诈勒索罪威胁手段的理解 |
(一)一般观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
1.一般观点 |
2.存在的问题 |
(二)笔者观点: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手段仅限于非法手段 |
1.合法手段分析 |
2.非法手段分析 |
四、敲诈勒索罪常见威胁手段的司法认定 |
(一)索要过高赔偿金案件中威胁手段的司法认定 |
1.以曝光、举报内容真实且有关联性为手段 |
2.以曝光、举报虚假内容为手段 |
3.以曝光、举报无关联内容为手段 |
(二)索取分手费、青春补偿金案件中威胁手段的司法认定 |
1.以公开与公众人物的关系为手段 |
2.以公开配偶与他人的关系为手段 |
3.以公开普通人恋爱关系为手段 |
(三)索取政府补偿金案件中威胁手段的司法认定 |
1.以一般违规上访和合法上访为手段 |
2.以违法上访为手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6)河南省开封专区农村整风整社运动研究(1958-196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选题缘由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难点和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六、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开封专区农村人民公社整风整社运动的背景 |
第一节 开封专区的区划及地理环境 |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整风整党 |
第三节 合作化运动时期的整风整社 |
一、开封专区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
二、对初级社的整顿 |
三、对高级社的整顿 |
小结 |
第二章 1958年8月至1959年7月间的整风整社运动 |
第一节 开封专区的"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的实现 |
第二节 1958年8月至10月整风整社运动的发起 |
第三节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开封专区带来的困难局面 |
第四节 纠"左":第一次郑州会议后的整风整社 |
一、纠"左"的开端:1958年11月至1959年2月间的整风整社 |
二、第二次郑州会议精神的传达 |
三、整社算账 |
四、救灾和公社的体制调整 |
小结 |
第三章 "反右倾":庐山会议后的整风整社 |
第一节 贯彻庐山会议精神 |
第二节 "反右倾":1959年11月至1960年3月间的整风整社 |
小结 |
第四章 "以阶级斗争为纲":1960年春至1961年春的整风整社 |
第一节 "三反":1960年4月至10月间的整风整社 |
一、1960年春整风整社运动的发动 |
二、改造"三类队" |
三、"三反"整风 |
第二节 1960年10月至1961年3月间的整风整社 |
一、1960年底开封专区农村的严峻形势 |
二、"十二条"及新一轮整风整社的发动 |
三、"民主革命补课" |
四、反"五风"和退赔 |
五、对农村干部的安抚 |
小结 |
第五章 为贯彻《农业六十条》进一步整风整社 |
第一节 调研试行《农业六十条(草案)》 |
第二节 民主办社 |
第三节 小队核算 |
第四节 甄别平反 |
小结 |
结语 |
一、开封专区农村人民公社时期整风整社运动的特点 |
二、对农村人民公社时期整风整社运动的评价 |
三、整风整社运动的现实参考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濮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目录 |
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工业园区 |
1.4.2 开发区 |
1.4.3 产业集聚区 |
2. 相关理论及文献回顾 |
2.1 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相关理论 |
2.1.1 亚当·斯密分工理论 |
2.1.2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外部规模经济理论 |
2.1.3 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理论 |
2.1.4 胡佛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 |
2.1.5 迈克尔·波特的新竞争优势 |
2.1.6 保罗·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2.2 文献研究综述 |
3. 濮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濮阳市产业集聚区建设背景 |
3.1.1 濮阳市概况 |
3.1.2 濮阳市产业集聚区建设背景 |
3.2 濮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
3.2.1 濮阳市产业集聚区总体概况 |
3.2.2 濮阳市产业集聚区整体发展现状及情况分析 |
3.3 濮阳市产业集聚区存在的问题 |
3.3.1 濮阳市产业集聚区现状分析 |
3.3.2 濮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
4. 濮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 SWOT 分析 |
4.1 SWOT 分析法的内涵 |
4.2 濮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 SWOT 分析 |
4.2.1 濮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优势(S) |
4.2.2 濮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劣势(W) |
4.2.3 濮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机遇(O) |
4.2.4 濮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威胁(T) |
5. 先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
5.1 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 |
5.1.1 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概况 |
5.1.2 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的经验和做法 |
5.2 太康县产业集聚区 |
5.2.1 太康县产业集聚区概况 |
5.2.2 太康县产业集聚区的经验和做法 |
6. 推进濮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对策 |
6.1 做好产业集聚区功能定位与产业选择 |
6.1.1 做好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定位 |
6.1.2 濮阳市产业集聚区的产业选择 |
6.2 濮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对策 |
6.2.1 健全产业集聚区相关管理体系 |
6.2.2 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
6.2.3 探索建立多渠道融资体系 |
6.2.4 完善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体系 |
6.2.5 努力化解土地资源的“瓶颈”约束 |
6.2.6 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
6.2.7 大力加强人才体系建设,提高企业创新力 |
6.2.8 加快产城融合发展 |
6.2.9 营造良好投资软环境 |
6.2.10 破解企业用工荒问题 |
6.2.11 逐渐转变对产业集聚区的考核方式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未来展望 |
7.2.1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7.2.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8)清代淮河中游的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 ——以水旱蝗灾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资料、方法、结构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淮河中游的生态坏境和社会环境 |
第一节 淮河中游的地形气候 |
一、淮河中游的地形 |
二、淮河中游的气候 |
第二节 淮河中游水系的变迁 |
一、从独流入海到黄河夺淮 |
二、淮河中游干流的变迁 |
三、淮河中游支流的变迁 |
第三节 淮河中游的社会坏境 |
一、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 |
二、商业贸易的发展 |
三、人地关系的失衡 |
第二章 淮河中游的灾害概况及其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淮河中游的水灾 |
一、水灾的基本情况与时空分布特点 |
二、水灾类型 |
三、水灾灾情举要 |
第二节 淮河中游的旱灾 |
一、旱灾的基本情况及时空分布特点 |
二、旱灾灾情举要 |
第三节 淮河中游的蝗灾 |
一、蝗灾的基本情况及时空分布特点 |
二、蝗灾灾情举要 |
第四节 灾害频发的原因分析 |
一、灾害频发的自然因素 |
二、灾害频发的社会因素 |
第三章 淮河中游地区的仓储备荒与抗灾救灾 |
第一节 淮河中游地区的仓储备荒 |
一、淮河中游地区的常平仓 |
二、淮河中游地区的社仓 |
三、淮河中游地区的义仓 |
第二节 淮河中游地区的抗灾救灾 |
一、官方的抗灾和救灾 |
二、民间力量的社会救助 |
第四章 淮河中游地区的堤防建设与水利工程 |
第一节 河道的堤防建设与疏浚 |
一、干流的堤防建设 |
二、支流的堤防建设 |
三、黄河南岸堤防建设 |
四、河道的疏浚开挖 |
第二节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
一、堰坝的建设 |
二、陂塘的建设 |
三、沟洫的建设 |
四、清代芍陂的治理 |
第五章 淮河中游灾害对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影响社会稳定 |
一、就食他乡与逃荒习俗 |
二、饥民抢夺与盗匪频发 |
第二节 滞碍农业生产发展 |
一、耕地的大面积缺失 |
二、入口与耕牛的缺失 |
三、农业生产技术的滞后 |
第三节 滋生禳弭信仰 |
一、龙王庙与龙王信仰 |
二、城隍神信仰与城隍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9)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 确保教育大局稳定(论文提纲范文)
(一) 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 |
(二) 迅速行动, 进行学校安全再部署再排查 |
(三) 突出重点, 确保万无一失 |
(四) 夯实责任, 确保长治久安 |
(10)农业补贴政策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1.2.1 国外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1.2.2.1 农业补贴及其政策含义 |
1.2.2.2 国外农业补贴政策比较与借鉴 |
1.2.2.3 国内农业补贴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业补贴政策评价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补贴和国内农业支持分类 |
2.1.2 农业补贴范畴界定 |
2.2 农业补贴政策理论依据 |
2.2.1 弱质产业扶持论 |
2.2.2 农产品价格波动论 |
2.2.3 公共产品提供论 |
2.2.4 城乡反差协调论 |
2.2.5 利益集团选择论 |
2.2.6 公共政策理论 |
2.3 农业补贴政策经济效果 |
2.3.1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效果 |
2.3.2 收入补贴政策效果 |
2.3.3 生产补贴政策效果 |
2.3.4 价格补贴政策效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演变特征分析 |
3.1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演变历程 |
3.1.1 计划经济时期(1950—1978年) |
3.1.2 改革时期(1979—2002年) |
3.1.2.1 农业汲取深化阶段(1979—1997年) |
3.1.2.2 农业汲取向农业保护过渡阶段(1998—2002年) |
3.1.3 完善时期(2003年—至今) |
3.2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实施现状及其特征 |
3.2.1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实施现状 |
3.2.2 现阶段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实施特征 |
3.3 农业补贴政策阶段性目标及差异 |
3.3.1 农业补贴政策阶段性目标 |
3.3.1.1 计划经济时期农业补贴政策目标 |
3.3.1.2 改革时期农业补贴政策目标 |
3.2.1.3 完善时期农业补贴政策目标 |
3.3.2 农业补贴政策阶段性差异 |
3.4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演变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业补贴政策效果统计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
4.1 河南省现行农业补贴政策回顾 |
4.1.1 惠农补贴政策 |
4.1.2 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政策 |
4.1.3 支持粮食生产政策 |
4.1.4 支持现代农业建设政策 |
4.2 农业补贴政策效果评价 |
4.2.1 收入补贴政策效果 |
4.2.1.1 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
4.2.1.2 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4.2.2 生产性补贴政策效果 |
4.2.2.1 良种补贴的政策影响 |
4.2.2.1.1 对粮食生产变动的影响 |
4.2.2.1.2 对农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
4.2.2.1.3 对良种普及推广变化的影响 |
4.2.2.2 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影响 |
4.2.2.2.1 对农户粮食生产行为选择的影响 |
4.2.2.2.2 对农民收入变化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补贴政策增产效果评价 |
5.1 农业补贴政策对粮食种植面积的影响 |
5.1.1 农业补贴政策影响粮食种植面积的经济学机理 |
5.1.2 农业补贴政策影响粮食种植面积实证分析 |
5.1.2.1 模型选择 |
5.1.2.2 变量选取 |
5.1.2.3 数据来源 |
5.1.2.4 数据描述 |
5.1.2.5 计量结果与讨论 |
5.2 农业补贴政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
5.2.1 农业补贴政策影响粮食产量的经济学机理 |
5.2.2 农业补贴政策影响粮食产量实证分析 |
5.2.2.1 模型与变量选择 |
5.2.2.2 数据描述 |
5.2.2.3 计量结果与讨论 |
5.3 农业补贴政策促进粮食增产的实践效果——以河南省为例 |
5.3.1 粮食种植面积与产量双增长 |
5.3.2 地方政府鼓励种粮的积极性提高 |
5.3.3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补贴政策增收效果评价 |
6.1 农民增收效果经济学分析 |
6.2 计量经济模型设计 |
6.3 抽样数据描述 |
6.3.1 数据来源 |
6.3.2 农民调查数据的基本情况 |
6.3.2.1 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分组状况分析 |
6.3.2.2 不同收入组农民特征分析 |
6.3.3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业补贴政策效率评价 |
7.1 农业补贴政策效率评价的理论基础 |
7.2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简介 |
7.2.1 DEA模型简介 |
7.2.2 DEA模型特点 |
7.3 DEA模型的构建 |
7.4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择 |
7.5 农业补贴政策效率评价结果 |
7.6 农业补贴政策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7.6.1 理论假设 |
7.6.2 Tobit模型简介 |
7.6.3 模型估计结果 |
7.6.4 结论与讨论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业补贴政策国际经验借鉴 |
8.1 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及其演变 |
8.1.1 演变历程 |
8.1.2 主要政策工具 |
8.2 欧盟农业补贴政策及其演变 |
8.2.1 演变历程 |
8.2.2 主要政策工具 |
8.3 日本农业补贴政策及其演变 |
8.3.1 演变历程 |
8.3.2 主要政策工具 |
8.4 发达国家农业补贴特点 |
8.5 借鉴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1.1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趋于完善 |
9.1.2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取得显着效果 |
9.2 完善现行农业补贴政策的建议 |
9.2.1 完善以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以及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 |
9.2.2 构建以市场机制调整为主,行政调控为辅的农业补贴政策运行机制 |
9.2.3 采取以价格支持为基础,多项补贴有机结合的农业补贴政策综合配套措施 |
9.2.4 健全农业补贴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根据农户特征分类制定农业补贴政策及其措施 |
9.2.5 推进农业补贴的法制化进程,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农业补贴调查问卷 |
Abstract |
四、河南省太康县 加大食品索证监督力度(论文参考文献)
- [1]周口市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 陈春艳.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2]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与对策研究[D]. 司炜炜.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3]《人民日报》(2010-2019)报道中的河南形象传播研究[D]. 刘义婷. 渤海大学, 2020(05)
- [4]论敲诈勒索罪的威肋手段[D]. 帅亚星.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5]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6]河南省开封专区农村整风整社运动研究(1958-1962)[D]. 李贵. 山东大学, 2017(08)
- [7]濮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D]. 丁晓亮. 河南农业大学, 2014(03)
- [8]清代淮河中游的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 ——以水旱蝗灾为中心[D]. 徐士友.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9]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 确保教育大局稳定[J]. 宋文中.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3(01)
- [10]农业补贴政策效果评价研究[D]. 张淑杰. 河南农业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