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距离放射治疗照射剂量准确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万斌,姚进[1](2021)在《近距离放射治疗系统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为探索近距离放射治疗系统的发展方向,探讨机器人辅助近距离放射治疗系统研发的可行性,本文根据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发展的历史,总结了近距离放射治疗系统的技术与设备的发展过程及应用现状,并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起来的几种近距离放射治疗设备,以及施源器、辐射源及机器人辅助系统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近距离放射治疗系统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展望,探讨了智能模式阶段的发展内涵,为机器人辅助近距离放射治疗系统研发的可行性分析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李纪璇[2](2021)在《形变配准算法在宫颈癌后装治疗分次间总剂量评估中的应用》文中认为
李玥[3](2021)在《基于蒙特卡罗算法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束流配送系统和治疗计划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离子治疗肿瘤因其优越的深度剂量分布和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特性,使其成为当今国际上最先进、最科学和最有效的放疗手段。尽管快速发展的放疗技术减少了放疗的不确定性,但是粒子治疗中由于摆位误差、射程转换、入射粒子误差等因素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研究并克服这些不确定性可以提供更精确的治疗。本文对粒子治疗的物理和生物过程和不确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发现治疗计划系统和剂量配送中的不确定性对整个临床结果的影响最大。此外,点扫描的束流配送系统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其对这些不确定性尤为敏感。基于此,本文利用FLUKA蒙特卡洛代码建立了HIMM的主动式束流扫描头模型,开展了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束流配送系统和治疗计划关键问题的模拟和优化研究。(1)研究束流配送系统的不确定性对射野区束流均匀性和半影的影响。首先,利用FLUKA蒙特卡罗代码和实验分别对190 Me V/u和260 Me V/u碳离子束的百分深度剂量曲线和布拉格峰位置的横向剂量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和测量。考虑到低剂量束流包络对碳离子笔形束空间剂量分布的贡献,本论文使用不同的笔形束模型对不同深度碳离子束的横向剂量分布进行了模拟。同时模拟计算了束流配送系统存在点剂量精度误差和点位置误差时放疗靶区的剂量均匀性和半影。结果表明,FLUKA的模拟结果和测量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二重高斯-逻辑斯蒂模型可以更好地模拟笔形束的空间分布,其对射野区点剂量精度误差和点位置误差相比于二重高斯模型更加敏感。(2)采用mat RAD软件开展了头部肿瘤重离子放疗计划系统的模拟优化研究。本文利用建立好的主动式扫描治疗头的基础物理数据,将其植入开源治疗计划系统软件mat RAD中,对生物学模型、束斑间距、摆位等因素对治疗计划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模型计算得到的剂量分布差异不大。当束斑间距小于5 mm时治疗计划的适形指数和靶区剂量分布的均匀性优于5 mm的束斑尺寸。而当病人的摆位出现较大误差时就会导致剂量分布的严重偏差。(3)利用FLUKA蒙特卡罗代码构建ICRP110和CRAM人体体素模型,使用主动式束流配送系统模拟研究碳离子束照射人体头部时,人体的剂量分布和能量沉积情况。我们也模拟研究了当拟人体出现摆位误差时,不同组织器官的吸收剂量变化。结果表明,ICRP110和CRAM人体体素模型在主动式束流配送系统中不同组织器官的吸收剂量差异不大。当出现摆位误差时,临近组织的吸收剂量会出现差异,这就提示我们,对于辐射敏感的组织器官,我们在选择照射体位时要尽量避开直接对其照射。这些结果有助于医学物理师更加深入了解放射治疗过程,可为放射治疗的精细化调试提供重要线索,为优化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分析一系列误差,对提高放射治疗计划的鲁棒性和进一步发展更加精准的点扫描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赵雅男[4](2021)在《近距离治疗中放射源活度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36名在本中心放射源活度不同时接受近距离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探索放射源活度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接受近距离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将符合条件的患者根据其接受近距离治疗时放射源活度高低分为低放射性活度组与高放射性活度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测量并计算其近距离治疗开始时及一个月后MRI图像上肿瘤大小变化,计算出肿瘤体积变化量及变化百分比,并评估其客观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对两组患者进行3年随访,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以及辐射相关不良反应上的差异。结果:1.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时放射源的活度高低将其分为低放射性活度组(0.73-1.45Ci)和高放射性活度组(4.26-8.95 Ci),两组患者各18例,在年龄、FIGO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外照射剂量及分割方式、外照射盆腔淋巴结是否加量、近距离治疗前肿瘤体积、内照射剂量及分割方式、组织间插植患者插植针数、治疗前SCC值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别。2.两组患者在单次近距离治疗处方剂量的体积百分比、HR-CTV V100、HR-CTV D90上均无统计学差异。3.两组患者肿瘤体积变化量、体积变化百分比及客观缓解率上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但高放射性活度组一个月完全缓解率(44.4%)明显高于低放射性活度组(5.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4.高低放射性活度组在三年OS、PFS上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5.高放射性活度组患者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50%)显着高于低放射性活度组(11.1%),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7)。结论:1.近距离放射治疗中放射源的活度(4.26-8.95 Ci vs.0.73-1.45 Ci)会影响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放射源活度高时,患者一个月的完全缓解率更高;未观察到放射源活度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一个月的客观缓解率与肿瘤体积变化量、变化百分比的影响。2.近距离治疗中放射源活度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三年总生存期无影响。3.近距离治疗中高放射源活度会增加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
查达松[5](2021)在《宫颈残端癌的综合治疗疗效及预后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宫颈残端癌的手术,术后放化疗及根治性放化疗等治疗方案的治疗疗效,并且明确宫颈残端癌预后的影响因素,为宫颈残端癌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0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期间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完成根治性手术或者根治性放化疗的宫颈残端癌患者5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其中12例患者经单纯手术治疗,14例患者术后联合放化疗,32例患者经过根治性放化疗。手术方式为子宫颈广泛性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放化疗组放疗外照射剂量为PTV:46.8Gy~50Gy,1.8Gy~2Gy/次,5次/周,联合后装内照射治疗HR-CTV处方剂量:10Gy/2f,放疗过程中同步铂类增敏化疗,放疗结束后序贯化疗4~6周期。根治性放化疗组外照射剂量为PTV:46.8Gy~50Gy,1.8Gy~2Gy/次,5次/周,GTVnd同步加量至60Gy;联合后装内照射治疗HR-CTV处方剂量:30~36Gy/5~6f,同步铂类增敏化疗,放疗结束后序贯化疗4~6周期。根据RECIST标准评估治疗疗效,根据CTCAE标准评估急性毒副反应,RTOG/EORTC标准评估晚期毒副反应。采用SPSS26.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进行分析,利用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总的患者1年生存率为96.5%,3年生存率为82.7%,5年生存率为68.9%。单纯手术组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3.3%、75%;术后联合放化疗组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1.4%、64.3%;根治性放化疗组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3.7%、87.5%、68.7%。2.Log-Rank检验分析结果显示肿瘤FIGO分期,病理类型与疾病5年生存率有关,Cox回归模型显示肿瘤FIGO分期,病理类型为宫颈残端癌的独立预后因素。3.32例根治性放化疗的患者,治疗后1个月复查资料显示,26例(81.3%)患者达CR,6例(18.7%)患者达PR,总有效率为(CR+PR)100%。30例(93.4%)患者HR-CTV D90≥85Gy,27例(84.4%)患者HR-CTV D90≥87Gy,所有患者膀胱D2cc为78.45±5.2Gy,直肠D2cc为67.32±5.6Gy,乙状结肠D2cc为65.27±5.1Gy。结论:1.肿瘤FIGO分期和组织病理类型是宫颈残端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早期(IA~IIA)患者及鳞癌预后好,晚期(IIB~IVA)及非鳞癌预后差。2.早期的宫颈残端癌患者,可选择根治性手术,术后存在高危因素及多项中危因素的患者,应联合辅助放化疗,可提高肿瘤控制,延长生存期。3.局部晚期宫颈残端癌的患者,根治性放化疗是有效治疗方式,我科室新近开展的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及个体化的三维近距离后装插植治疗的联合应用,有望使局部晚期残端癌的治疗疗效进一步提高,放射损伤进一步减小。
汪志[6](2021)在《深度学习自动勾画在宫颈癌放疗中的比较性研究和应用》文中指出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疾病,一般需要使用X射线对其进行治疗。在放疗过程中手动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对临床医生来说耗时耗力,因此如何实现自动勾画成为放疗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已有商用系统采用基于深度学习或先验知识的自动勾画技术,然而现阶段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待进一步研究:和传统自动勾画技术相比,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勾画技术是否全面领先?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有哪些?本博士课题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勾画技术在宫颈癌放疗临床应用中的先进性与适用性。具体研究目标是综合评定目前市场主流的自动勾画技术,并论证其临床应用效果。为实现以上目标,本文计划完成以下三个任务:(1)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勾画技术与基于先验知识的传统勾画技术之间的差异性;(2)考虑到国内临床实际情况,以高年资医师手动勾画为金标准,分别比较低年资医生手动勾画结果与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勾画结果的精准度差别,以评估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勾画技术在实际临床中的适用性;(3)将经过本地数据训练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癌靶区勾画模块与商用勾画系统Deep Viewer 集成。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先验知识的传统勾画方法虽然能辅助完成危及器官的勾画,但是需要建立涵盖特定人体范围的图谱,图谱的数量及勾画的质量会严重影响勾画精度,大大限制了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同时先验知识技术在勾画时间、客观评估(DSC、质心偏差、HD95、平均表面距离)及临床医生主观评估(图灵测试及勾画结果等级评估)中均落后于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勾画技术,特别是对于先验知识技术勾画表现较差的直肠等器官,基于深度学习的技术大大提高了勾画准确度;(2)通过对基于改进U-Net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自动勾画技术与低年资医生在靶区及危及器官勾画中差异的对比分析,发现自动勾画技术在CTV、股骨头、小肠的DSC上优于低年资医生,其中CTV的自动勾画DSC为(0.861±0.020),而低年资医生的DSC为(0.829±0.017),表明自动勾画模型取得了不差于低年资医生的勾画效果,证明了本研究采用的改进U-Net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临床适用性。(3)本课题将该模型成功集成到商用勾画系统DeepViewer中,实现了宫颈癌靶区的全自动勾画。
何立儒,李春媚,刘明,刘跃平,马茗微,王皓,王萱,朱辉,钟秋子[7](2021)在《中国前列腺癌放射治疗指南(2020年版)》文中认为前列腺癌是威胁我国男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贯彻前列腺癌整个治疗过程。国际上多应用欧洲及美国前列腺癌指南,近年关于中国前列腺癌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指南结合最新版国内外各项研究,联合国内多家泌尿肿瘤诊疗权威单位,制定我国前列腺癌放射治疗指南,进一步规范、提高我国前列腺癌放射治疗水平。
袁一木[8](2021)在《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在不同放射治疗计划下靶区的剂量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乳腺癌是全球女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最多的。全世界平均每年新发病的乳腺癌病例为115万例,其中死亡4.1万例。目前,乳腺癌成了我国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健康问题。根据中国癌症中心和卫生部发布出来的的数据来看:中国女性产生乳腺癌的概率全国总计大约为10万中有42个。不过从90年代开始,乳腺癌病人的死亡概率就有所显着减少。从研究中发现,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检测诊断工作的深入开展是主要原因;二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多种途径的开展,提升了治疗效果。目前,乳腺癌正在逐步发展成为目前疗效最好实体肿瘤之一。放射治疗作为一种局部的消灭肿瘤的治疗办法,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是对做完保乳术后的患者,保乳术后放疗可以降低三分之二概率的局部复发。目的通过实验,对比靶区和重要器官的剂量分布,选出一种最适合左侧乳腺癌患者做完保乳术后所需要采用的放射治疗方案,满足临床需求。方法选择20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患者均来自于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治疗部进行放疗的病人,应用新华定位CT定位上述患者乳腺组织和切口位置,应用飞利浦PLNCALE计划系统建立4种乳腺癌放疗计划,分别为4F-IMRT、5F-IMRT和6F-IMRT放疗计划以及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应用资料数据和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对比,包括靶区的剂量变化分布、适形度与均匀性,以及对心、肺等其它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以得出最佳的放疗照射计划。结果1.经过实验研究后的结果表示在CI、HI和MU上,P<0.05,它们的具体表现为6F-IMRT>5F-IMRT>4F-IMRT>3D-CRT。在Dmin上,四组之间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表现为6F-IMRT>5F-IMRT>4F-IMRT>3D-CRT,P<0.05。在Dmax上,四组之间的表现为3D-CRT>4F-IMRT>5-IMRT>6-IMRT,但这种差异没有任何统计学意义(P>0.05);在Dmean上,表现为3D-CRT和4F-IMRT均显着低于6F-IMRT和5F-IMRT,且3D-CRT显着低于4F-IMRT,P<0.05,但是5F-IMRT和6F-IMRT之间相似性差异不显着(P>0.05)。在V95%上,3D-CRT和4F-IMRT,P>0.05,但上述两组均显着低于5F-IMRT和6F-IMRT,P<0.05,在V98%上,4F-IMRT、5F-IMRT和6F-IMRT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3D-CRT明显比另外三组高,P<0.05;在V100%上,P<0.05,具体表现为3D-CRT>6F-IMRT>5F-IMRT>4F-IMRT,P<0.05。在V105%上,四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表现为3D-CRT>4F-IMRT>5-IMRT>6-IMRT。2.在心脏V5、V10、V20和V30以及Dmean上,IMRT的表现为照射野的数目越多,照射的剂量也越高,但是与3D-CRT比较,在心脏V5上表现为6F-IMRT>5F-IMRT>4F-IMRT>3D-CRT,两两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脏V10、V20、V30以及Dmean上,表现为3D-CRT>6F-IMRT>5F-IMRT>4F-IMRT,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在患侧肺V5、V10、V20、V30、Dmean上的差异P>0.05,在右侧肺V5和Dmean上表现为5F-IMRT>6F-IMRT>4F-IMRT和4F-IMRT>5-IMRT>6-IMRT,P<0.05;但是与3D-CRT相比较,在左侧肺的相关剂量指标上均表现为3D-CRT的剂量显着高于IMRT组,P<0.05,但是在右侧肺上,V5表现为3D-CRT>5F-IMRT>6F-IMRT>4F-IMRT,P<0.05,而在Dmean上,则表现为3D-CRT>4F-IMRT>5-IMRT>6-IMRT,P<0.05。4.在右乳的V10和Dmean上,四组之间的表现为3D-CRT>6F-IMRT>5F-IMRT>4F-IM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CD3+、CD4+、CD8+和CD4+/CD8+这几项数据在患者在医院放疗前几乎无差异,放疗后较放疗前CD3+、CD4+和CD4+/CD8+数值都明显的降低了,而CD8+比放疗前升高了,放疗后4F-IMRT、5F-IMRT和6F-IMRT在CD3+、CD4+、CD8+和CD4+/CD8+上P>0.05,但CD3+、CD4+、CD4+/CD8+这三组都比3D-CRT组高,而CD8+比3D-CRT组低一些,P<0.05。6.四组患者在E2、P、CEA、CA153和CTNI上之间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放疗以后,E2和P和之前相比无明显变化,但是CEA和CA153和放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了,CTNI这一指标比放疗前提高了,P<0.05,四组患者经过放疗后除了CTNI以外的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TNI表现为3D-CRT>6F-IMRT>5F-IMRT>4F-IMRT,P<0.05。7.发生放射性肺炎的可能性在它们之间差异很小;急性皮肤反应上3D-CRT高于另外3组,差异非常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三组4F-IMRT、5F-IMRT以及6F-IMRT之间急性皮肤反应的发生率差异P>0.05;四组患者在美容优良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存在3D-CRT组在放疗后三个月内随访时,存在3例患者照射区域皮肤颜色较深;随访半年,仅存在3D-CRT组出现1例局部复发,其余组别均未出现死亡、复发以及转移等情况。结论1.通过实验结果对比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可知,调强放疗的治疗效果要比三维适形放疗的效果好,它对肿瘤放疗靶区的适形性和均匀性均优于三维适形放疗,且对心肺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同时安全性较高。2.在不同照射野数目的计划中,射野数量越多,肿瘤靶区的覆盖率、适形度和均匀性也增加,但是也会伴随对双肺、健侧乳腺、心脏平均剂量和照射体积的升高,故可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照射野数目,如针对心肺功能较差则,可采用低照射野数目进行放疗治疗。
程霞[9](2021)在《3D打印模板辅助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盆腔局部复发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3D打印模板辅助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在盆腔局部复发性结直肠癌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0年9月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结直肠癌盆腔局部复发患者。共14例患者(16个目标病灶),男性7例,女性7例,中位年龄为64岁(50~78岁)。所有患者原发肿瘤病理诊断为直肠癌或结肠癌,并明确为盆腔局部复发。肿瘤最大径中位数4.65cm(2.6~8.4cm),手术体位为仰卧位3个,俯卧位13个。所有患者均有手术史,50%(7/14)接受过化疗,57.2%(8/14)的患者既往接受过体外放射治疗。排除禁忌,遵循粒子植入专家共识流程,在3D打印模板辅助CT引导下将粒子植入瘤体,术后3天复扫CT行剂量验证。粒子植入术后1、3、6、12个月及之后每6个月进行随访,至2020年12月。观察患者的局部控制情况、疼痛缓解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记录对比术前、术后主要剂量学参数;评估肿瘤靶区和危机器官受量。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单因素分析,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curve)最佳值统计分析。结果:随访截至2020年12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3~29个月)。植入的粒子中位数为49颗(23~152颗),粒子的活度中位数为0.65m Ci(0.50~0.80m Ci)。患者中位局部控制(Local control,LC)时间为11.0个月(3~22个月)。随访至12个月时,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6例,稳定疾病(SD)3例,疾病进展(PD)4例。术后3、6、12个月的LC率分别为100.0%、87.5%、75.0%。总缓解率(CR+PR)为56.3%。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12个月,1年和2年OS率分别为64.3%和21.4%。既往接受过放疗患者8例患者(9个病灶),术后12个月时,总缓解率为66.6%;局部控制率77.8%;疼痛缓解率为83.3%。剂量参数结果显示,术后D90(覆盖90%靶体积的剂量)平均值低于处方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进一步分析D90和D90差值(术前D90-术后D90)显着影响局部控制时间(P=0.018和0.033)。术后D90>128.55Gy组和D90差值<15.50Gy组局部控制率更有优势。无痛持续时间为0~18个月(中位数7.0个月)。术后12个月时,疼痛缓解率为77.8%(7/9)。疼痛评分结果显示,粒子植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与住院前相比,经粒子植入治疗后疼痛明显改善(P<0.0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粒子脱落及移位,未见3级以上术后不良反应。仅1例(7.1%1/14)出现2级放射性结直肠黏膜反应,为既往接受过外放射治疗患者。结论:盆腔局部复发性结直肠癌行3D模板辅助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局部控制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小,尤其对于既往放疗患者是优选的挽救治疗手段。
许腾飞,范帅帅[10](2021)在《低危前列腺癌精准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前列腺癌的诊断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局限性低危前列腺癌得到早期诊断。与此同时,放射治疗技术迅速发展,精准放疗在低危前列腺癌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就低危前列腺癌精准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二、近距离放射治疗照射剂量准确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距离放射治疗照射剂量准确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近距离放射治疗系统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现代近距离放射治疗设备的现状 |
1.1 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机 |
1.2 术中放射治疗机 |
1.3 微型X-Ray近距离放射治疗机 |
2 现代近距离放射治疗系统的发展 |
2.1 施源器的发展 |
2.2 辐射源的发展 |
2.3 机器人辅助系统的研究进展 |
3 结论与展望 |
(3)基于蒙特卡罗算法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束流配送系统和治疗计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放射治疗肿瘤的发展现状 |
1.2.1 放射治疗肿瘤的必要性 |
1.2.2 近代物理研究所放射治疗的研究 |
1.3 碳离子放射治疗的优势 |
1.3.1 碳离子束的物理优势 |
1.3.2 碳离子放射治疗的生物学优势 |
1.4 重离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1.4.1 能量损失 |
1.4.2 多库仑散射 |
1.4.3 核碎裂 |
1.5 束流配送系统 |
1.5.1 被动式束流配送系统 |
1.5.2 主动式束流配送系统 |
1.6 治疗计划 |
1.7 剂量计算算法 |
1.7.1 扫描笔形束的剂量算法 |
1.7.2 蒙特卡罗模拟 |
1.8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9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放射治疗的不确定性 |
2.1 放射治疗中不确定性的影响 |
2.2 放射治疗中不确定性的来源 |
2.3 患者固有的参数 |
2.3.1 组织参数的不确定性 |
2.3.2 剂量计算模型 |
2.3.3 放疗过程中受照射组织的变化 |
2.4 治疗计划中的不确定性 |
2.4.1 治疗计划成像 |
2.4.2 吸收剂量计算 |
2.4.3 RBE加权剂量的计算 |
2.4.4 次级粒子光谱 |
2.4.5 范围不确定性 |
2.4.6 控制参数的计算 |
2.5 束流配送的不确定性 |
2.5.1 束流的产生 |
2.5.2 剂量或粒子监测器的校准 |
2.5.3 光束传输系统的精度 |
2.5.4 剂量计和剂量测定标准 |
第3章 基于FLUKA的 HIMM治疗终端建模 |
3.1 FLUKA蒙特卡罗代码及其图形用户界面 |
3.1.1 FLUKA的几何模型 |
3.1.2 FLUKA输入文件 |
3.1.3 FLUKA采用的物理模型 |
3.2 HIMM治疗终端结构 |
3.2.1 1号治疗终端空气段束流纵向设备布局 |
3.2.2 终端真空膜窗结构 |
3.2.3 固定分条电离室结构布局 |
3.3.4 剂量电离室结构布局 |
3.3.5 HIMM主动式扫描治疗头的建模 |
第4章 束斑不确定性对笔形束扫描碳离子放射治疗剂量均匀性和半影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190 Me V/u和260 Me V/u碳离子束深度剂量分布和横向剂量分布的测量 |
4.1.2 FLUKA中 HIMM扫描治疗头的建立 |
4.1.3 笔形束束流模型 |
4.1.4 方形场的叠加 |
4.1.5 束斑位置的变化 |
4.1.6 数据分析 |
4.2 结果和分析 |
4.2.1 深度剂量分布和侧向剂量分布 |
4.2.2 束流模型 |
4.2.3 不同类型错误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5章 基于开源治疗计划软件mat RAD的头颈部肿瘤放疗计划优化 |
5.1 mat RAD开源软件包功能介绍 |
5.2 治疗计划优化 |
5.3 鲁棒性 |
5.4 生物模型 |
5.4.1 微剂量学 |
5.4.2 离子的RBE模型 |
5.5 治疗计划流程的具体实现 |
5.5.1 基础数据的生成 |
5.5.2 患者数据的导入 |
5.5.3 辐射几何的定义 |
5.5.4 剂量计算 |
5.5.5 治疗计划的优化 |
5.6 材料与方法 |
5.6.1 碳离子治疗基础数据的产生 |
5.6.2 肿瘤体积和危险器官的勾画 |
5.6.3 治疗计划和优化标准 |
5.6.4 评估标准和统计分析 |
5.7 结果 |
5.7.1 点扫描碳离子治疗和调强放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计划比较 |
5.7.2 生物学效应模型和RBE×D生物模型对治疗计划结果的影响 |
5.7.3 束斑间距对治疗计划结果的影响 |
5.7.4 病人摆位误差对治疗计划结果的影响 |
5.8 讨论 |
第6章 碳离子头颈部肿瘤放疗中各器官吸收剂量的计算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ICRP110 体素化人体模型和CRAM体素模型的创建 |
6.1.2 比较ICRP110 模型和CRAM的体素模型的吸收剂量差异 |
6.1.3 病人出现摆位误差时各器官吸收剂量的变化 |
6.2 结果 |
6.2.1 ICRP110 体素模型和CRAM体素模型 |
6.2.2 ICRP110 模型和CRAM的体素模型的吸收剂量差异 |
6.2.3 摆位误差对CRAM体素模型组织器官吸收剂量的影响 |
6.3 讨论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7.2.1 分析均匀扫描中束流配送系统的不确定性对射野区域剂量均匀性和半影的影响 |
7.2.2 基于FLUKA的束流配送过程中次级粒子的剂量贡献研究 |
7.2.3 优化mat RAD软件中的碳离子治疗基础数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部分FLUKA模拟代码 |
附录2 点扫描辐射场叠加MATLAB代码 |
附录3 用于获取组织器官材料的Python脚本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近距离治疗中放射源活度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综述 |
1.2.1 近距离治疗在宫颈癌治疗的重要地位 |
1.2.2 近距离治疗的剂量率 |
1.2.3 近距离治疗放射源强度的换算与测量 |
1.2.4 近距离治疗中的生物学效应 |
1.2.5 放射源强度与疗效及不良反应相关性的研究 |
1.2.6 放射源活度对于近距离治疗不良反应的影响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靶区与剂量评估 |
2.3 影像学评估方法及肿瘤体积的计算 |
2.3.1 近距离放疗前肿瘤大小的测量 |
2.3.2 近距离放疗后残余肿瘤大小的测量: |
2.3.3 肿瘤体积的计算 |
2.4 近期疗效评估 |
2.5 患者随访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放射性活度衰变图 |
3.2 患者的基线特征 |
3.3 靶区及剂量评估 |
3.4 患者的近期疗效 |
3.4.1 肿瘤体积变化 |
3.4.2 肿瘤缓解情况 |
3.4.3 肿瘤标志物SCC的比较 |
3.5 患者的远期疗效 |
3.5.1 总生存期(OS)比较 |
3.5.2 无进展生存期(PFS)比较 |
3.6 安全性分析 |
3.6.1 放射性相关不良事件 |
3.6.2 膀胱、直肠和乙状结肠D_(2cc)的比较 |
3.7 患者单次治疗时间的分析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宫颈残端癌的综合治疗疗效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宫颈残端癌的治疗进展 |
2.1 宫颈残端癌的临床特征 |
2.2 手术治疗 |
2.3 放射治疗 |
2.3.1 外照射放射治疗 |
2.3.2 内照射放射治疗治疗 |
2.4 化学治疗 |
2.5 免疫治疗 |
2.6 总结 |
第3章 研究资料及方法 |
3.1 研究资料及方法 |
3.1.1 临床资料 |
3.1.2 纳入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1.4 仪器设备 |
3.2 研究方法 |
3.2.1 手术治疗组 |
3.2.2 根治性放化疗组 |
3.3 随访 |
3.4 治疗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评估 |
3.5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基本资料 |
4.2 近远期疗效 |
4.3 预后因素 |
4.4 毒副反应 |
4.5 根治性放化疗组患者剂量统计 |
第5章 讨论 |
5.1 治疗疗效 |
5.2 预后因素 |
5.3 插植放疗在宫颈残端癌中的应用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深度学习自动勾画在宫颈癌放疗中的比较性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放射治疗简介 |
1.1.1 放射治疗的发展 |
1.1.2 放射治疗的流程 |
1.2 宫颈癌的放射治疗 |
1.3 放射治疗计划系统 |
1.4 自动勾画技术 |
1.5 论文目的与任务 |
1.6 论文内容安排 |
1.7 研究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自动勾画技术在宫颈癌放疗中的先进性对比研究 |
2.1.1 基于先验知识的成熟软件自动勾画技术研究 |
2.1.2 基于深度学习的成熟软件自动勾画技术研究 |
2.1.3 测试病例与先进性对比评估标准 |
2.2 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癌自动勾画技术临床适用性对比研究 |
2.2.1 基于改进U-Net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自动勾画技术的开发研究 |
2.2.2 低年资临床医生手动勾画数据 |
2.2.3 测试病例与临床适用性对比研究 |
2.3 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癌靶区自动勾画技术与DeepViewer软件的集成研究 |
2.3.1 基于改进U-Net的宫颈癌靶区勾画程序接口开发研究 |
2.3.2 基于Pyinstaller的宫颈癌靶区接口封装方法研究 |
2.3.3 基于消息队列的软件调度及系统集成方法研究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自动勾画技术在宫颈癌放疗中的先进性对比结果 |
3.1.1 基于先验知识的成熟软件自动勾画结果 |
3.1.2 基于深度学习的成熟软件自动勾画结果 |
3.2 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癌自动勾画技术临床适用性对比结果 |
3.3 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癌靶区自动勾画技术与DeepViewer软件的集成结果 |
3.3.1 基于改进U-Net网络的宫颈癌靶区勾画程序接口开发结果 |
3.3.2 基于Pyinstaller的程序接口封装结果 |
3.3.3 接口集成到自动勾画系统DeepViewer的结果 |
3.4 讨论 |
3.4.1 自动勾画技术在宫颈癌放疗中的先进性对比 |
3.4.2 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癌自动勾画技术的临床适用性对比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本研究伦理证明材料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7)中国前列腺癌放射治疗指南(2020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临床表现 |
2.1 症状 |
2.2 体格检查和直肠指检 |
3 辅助检查 |
3.1 实验室检查 |
3.1.1 一般检查 |
3.1.2 肿瘤标记物 |
3.1.3 DNA重组修复缺失基因检测 |
3.1.4 免疫相关标志物检测 |
3.2 影像学检查 |
3.2.1 B超 |
3.2.2 CT |
3.2.3 MRI |
3.2.3. 1 多参数成像 |
3.2.3. 2 PI-RADS V2介绍与解读 |
3.2.4 PET-CT |
3.2.5 骨扫描 |
4 前列腺穿刺活检 |
4.1 B超引导下经会阴穿刺活检 |
4.2 B超引导下经直肠穿刺活检 |
4.3 磁共振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 |
4.4 重复穿刺活检 |
5 其他检查 |
6 诊断 |
6.1 临床诊断 |
6.2 病理诊断 |
6.2.1 前列腺癌形态学 |
6.2.2 前列腺癌免疫组化 |
6.2.3 Gleason评分 |
6.2.4 前列腺癌分型 |
6.3 分期和预后分组 |
7 鉴别诊断 |
7.1 前列腺增生 |
7.2 前列腺结核 |
7.3 非特异肉芽肿性前列腺炎 |
8 治疗 |
8.1 治疗原则 |
8.2 主动监测 |
8.3 手术治疗 |
8.3.1 手术治疗原则 |
8.3.2 手术适应症 |
8.3.2. 1 临床分期 |
8.3.2. 2 预期寿命 |
8.3.2. 3 健康状况 |
8.3.2. 4 PSA或Gleason评分高危的患者 |
8.3.3 手术禁忌症 |
8.4 放射治疗 |
8.4.1 根治性放疗 |
8.4.1. 1 放疗技术 |
8.4.1. 2 定位技术规范 |
8.4.1. 3 放疗靶区定义 |
8.4.1. 4 放疗计划优化 |
8.4.1.5处方剂量和正常组织限量 |
8.4.1. 6 验证和治疗 |
8.4.1. 7 放疗后PSA失败的定义 |
8.4.2 术后放疗 |
8.4.2. 1 适应症 |
8.4.2. 2 放疗技术 |
8.4.2. 3 定位技术规范 |
8.4.2. 4 靶区定义 |
8.4.2. 5 放疗计划优化 |
8.4.2. 6 处方剂量 |
8.4.3 转移性前列腺癌放疗 |
8.4.3. 1 寡转移放疗 |
8.4.3. 2 姑息放疗 |
8.4.4 近距离放疗 |
8.4.4. 1 患者选择 |
8.4.4. 2 治疗时机 |
8.4.4. 3 技术流程 |
8.4.4. 4 处方剂量 |
8.4.5 质子放疗 |
8.4.6 放疗相关并发症的防治 |
8.4.6. 1 放射性膀胱炎 |
8.4.6. 2 放射性直肠炎 |
8.4.6. 3 性功能障碍 |
8.4.7 放疗后随访 |
9 药物治疗 |
9.1 内分泌治疗 |
9.1.1 根治性放疗内分泌治疗 |
9.1.1. 1 适应症 |
9.1.1. 2 可选择的药物 |
9.1.1. 3 开始时间 |
9.1.2 术后放疗内分泌治疗 |
9.1.3 转移性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 |
9.1.4 不良反应 |
9.1.5 新型内分泌治疗 |
9.1.5. 1 阿比特龙 |
9.1.5. 2 恩杂鲁胺 |
9.1.5. 3 阿帕他安 |
9.1.5. 4 其他 |
9.2 化疗 |
9.2.1 适应症 |
9.2.2 使用方法 |
9.2.3 小细胞/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 |
1 0 根治性放疗生化复发后治疗 |
1 0.1 治疗原则 |
1 0.2 挽救性手术治疗 |
1 0.2.1 挽救性前列腺癌根治术 |
1 0.2.2 挽救性淋巴结清除术 |
1 0.3 再程放疗 |
1 0.4 挽救性冷冻疗法 |
1 0.5 挽救性高强度聚焦超声 |
1 0.6 药物治疗 |
(8)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在不同放射治疗计划下靶区的剂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二、实验设计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的发展与现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3D打印模板辅助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盆腔局部复发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材料及设备 |
2.3 术前计划设计 |
2.4 个性化模板设计和制作 |
2.5 手术方法 |
2.6 术后剂量学验证、计划评估及随访 |
2.7 观察副反应及评价疗效 |
2.8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3.1 粒子植入情况 |
3.2 术后局控及生存 |
3.3 剂量学验证和结果比较 |
3.4 不良反应 |
3.5 疼痛缓解情况 |
讨论 |
4.1 结直肠癌局部复发治疗现状 |
4.2 ~(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简介 |
4.3 放射性 125I 粒子在结直肠盆腔局部复发应用 |
4.4 剂量学评估及验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放射性 ~(125)I 粒子在盆腔局部复发肿瘤的应用 |
一、放射性~(125)I 粒子特点 |
二、粒子植入治疗在盆腔局部复发肿瘤的临床应用 |
2.1 结直肠癌 |
2.2 宫颈癌 |
2.3 卵巢癌 |
三、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四、近距离放射治疗照射剂量准确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近距离放射治疗系统的研究进展[J]. 万斌,姚进. 中国医疗设备, 2021(07)
- [2]形变配准算法在宫颈癌后装治疗分次间总剂量评估中的应用[D]. 李纪璇. 南华大学, 2021
- [3]基于蒙特卡罗算法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束流配送系统和治疗计划的研究[D]. 李玥.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1(01)
- [4]近距离治疗中放射源活度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D]. 赵雅男. 吉林大学, 2021(01)
- [5]宫颈残端癌的综合治疗疗效及预后分析[D]. 查达松. 吉林大学, 2021(01)
- [6]深度学习自动勾画在宫颈癌放疗中的比较性研究和应用[D]. 汪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7]中国前列腺癌放射治疗指南(2020年版)[J]. 何立儒,李春媚,刘明,刘跃平,马茗微,王皓,王萱,朱辉,钟秋子.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21(05)
- [8]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在不同放射治疗计划下靶区的剂量的研究[D]. 袁一木.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9]3D打印模板辅助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盆腔局部复发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D]. 程霞.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10]低危前列腺癌精准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J]. 许腾飞,范帅帅.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1(01)
标签:肿瘤论文; 前列腺癌晚期症状论文; 前列腺癌论文; 癌症治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