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材液相乙酰化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世波[1](2021)在《玉米秸秆多糖的溶出动力学行为及过程机理解析》文中研究说明玉米秸秆因其具有分布资源广、价格低廉、可利用资源丰富和再生性强等优点,在制备生物质材料、能源与化学品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在玉米秸秆组织中,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素共同组成了复杂的网状结构,为玉米植株提供了机械强度,但也限制了玉米秸秆三大组分的分离难度。在以往研究从玉米等禾草类秸秆原料中提取多糖化合物的过程中,研究人员普遍关注关键工艺参数对溶出过程行为的影响,对于因原料化学组成以及组织结构的差异性造成的溶出效率的影响研究很少。基于此,本文将主要从全株玉米秸秆的化学组成和组织结构差异性出发,深入分析玉米秸秆各部位中多糖的溶出行为,并对过程机理进行解析。具体如下:首先,将玉米秸秆按叶、皮和芯分为三类原料,并对其物理结构、化学组成和细胞组织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部位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成分都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论证上述差异性对多糖碱性溶出过程行为的影响,本文随后采用了温和的碱法提取技术对上述三种原料进行了半纤维素提取实验,并对其溶出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除碱液浓度等关键过程参数外,组织结构对半纤维素溶出过程的影响不可忽视。为了评价其影响程度,本文还分别建立了动力学模型用于描述玉米秸秆叶、皮和芯部的半纤维素溶出行为。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表明了半纤维素的溶出过程属于物理扩散为主的固液传质过程。而且,按照组织结构致密性、细胞腔体积及厚度大小,芯、叶、皮三部位的半纤维素溶出活化能逐渐增大,也证实了从上述三部位中碱法提取半纤维素的难易程度。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也可用于玉米秸秆半纤维素碱性溶出程度的精准控制。其次,还研究了有机酸预处理过程中,玉米秸秆皮部和芯部纤维素、半纤维素型多糖的降解、溶出过程行为。结果表明:相比于酸浓度,利用有机酸解离常数(p Ka)的大小来评价多糖的溶出程度更为合理。对10余种有机酸筛选后,发现相同酸浓度的草酸水解时,因为其实际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最高,玉米秸秆中多糖具有最高效的水解效率。此外,过程中还发现:在本次酸性水热环境中,皮部以及芯部中半纤维素的降解溶出差异性较小,而纤维素的溶出行为差异较为明显。这可能是由于高温、高压以及强制机械剪切下,分子量较小的半纤维素更易于降解、溶出,传质过程影响较小。然而,纤维素分子只能通过两端糖苷键逐步酸性断裂后以单糖形式溶出,因此该溶出过程受组织结构的致密程度影响较大。另外,将有机酸p Ka常数作为酸浓度变量的修饰因子,分别构建了玉米皮部和芯部的多糖溶出/降解动力学模型。外部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定量数学模型也可适用于其它有机酸水解过程,具有很高的普适性。本研究为有机酸预处理玉米秸秆或其它类似的木质纤维素原料提供了理论支撑。最后,本文还利用温和的酶水解技术提取了玉米芯中的多糖物质。由于玉米芯中各类细胞的多层螺旋结构的阻隔以及其中木素的毒害作用,直接对其酶解时多糖的提取效率十分低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采用本课题组前辈长期研究的禾草类氧碱蒸煮技术作为预处理手段对玉米芯进行了化学解离,并得到了液相溶解的以及固相残渣型的多糖物质。然后,研究了不同蒸煮强度下得到的多糖物质的酶解行为,分析了氧碱蒸煮对酶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氧碱蒸煮可有效地去除玉米芯组织结构中的非多糖成分;且得到的氧碱纤维的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均发生变化。总体而言,这些变化对酶解糖化反应是有利的。此外,随着氧碱处理程度的加深,黑液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增加,多糖分子量逐渐下降,这也促进了液相多糖的酶解效率和后续木质素的高效分离。
夏芹芹[2](2020)在《低共熔溶剂高效解构木质纤维及其组分的利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化石燃料的不断消耗和能源需求量的增加,开发绿色可再生材料已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趋势。木质纤维作为地球上资源丰富、可再生、可降解的材料,可有效地取代化石燃料及其衍生物以缓解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所带来的问题。但木质纤维的多尺度结构和组分间复杂的化学价键形成了生物质抗解聚屏障,为木质纤维的化学修饰和功能化利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打破生物质的抗解聚作用,对木质纤维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该领域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挑战:1)木质纤维的解构效率低;2)调控与设计绿色解构溶剂体系比较困难;3)解构组分高值转化的工艺步骤繁琐。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以资源丰富的人工林木质纤维原料为研究对象,以绿色环保的低共熔溶剂(DESs)为解构溶剂媒介,通过理论计算结合实验分析,探索不同DESs体系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木质纤维解构性能的影响,进而通过调控溶剂的相互作用,设计合成新型的DESs体系,用以高效打破生物质的抗解聚屏障,以便于对解构组分进行修饰利用,提高木质纤维的综合利用率。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草酸、丙三醇和尿素三种不同的氢键供体分别与氯化胆碱氢键受体混合,制备了具有不同氢键作用的DESs体系。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和溶剂化显色参数(Kamlet-Taft)分析考察了不同DESs体系间的分子作用类型、氢键酸性和氢键接受能力,并进一步探索了 DESs内在的相互作用对木质纤维解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DESs中均存在着阴离子氢键和阳离子氢键作用,其中,具有强氢键酸性和强氢键接受能力的氯化胆碱/草酸DES分离木质素的效率最高(>90%),而氢键酸性和氢键接受能力最弱的氯化胆碱/丙三醇DES分离木质素的效率最低(<4%)。(2)以木质素组分的内在构效关系为切入点,采用DFT探索了氯化胆碱/丙三醇DES分离木质素效率低的原因,首次提出了酸性多位点受氢的理论思路,设计合成了新型双氢键受体的三组分DES(3c-DES,氯化胆碱/丙三醇/AlC13·6H2O),达到不良溶剂氯化胆碱/丙三醇DES的提质和增效的目的。结果表明,3c-DES中AlCl3·6H2O的Lewis和多Cl-受氢的特性,极大提高了氯化胆碱/丙三醇DES的氢键酸度值(α=1.99)和氢键接受能力(β=0.68),有效地打破了木质纤维的氢键网络及β-O-4键,使木质素分离效率从3.61%提高到95.46%,分离木质素的纯度达到94±0.45%。(3)基于酸性多位点受氢的理论基础,通过调控丙三醇与AlCl3·6H2O之间的摩尔比,合成了具有高氢键酸性(α=1.9)和高氢键接受能力(β=0.66)的新型单氢键受体的丙三醇/AlCl3·6H2O DES体系,高效分离了木质素组分并进一步转化了纤维素残余物。结果表明,在预处理温度为110℃,时间为5h的条件下,木质素的分离效率达71.8%,不溶纤维素残余物量达55%,并同步产生了具有荧光特性的纳米碳量子点。进一步将纤维素残余物进行碳化转化(160℃,4 h),得到了尺寸均匀的非晶态碳球(5.8-6.1μm)。(4)采用氯化胆碱/草酸DESs原位去除木材中的有色木质素组分,并保留了纤维素骨架结构。进一步通过真空浸渍折射率系数匹配的环氧树脂,制备了具有光管理特性的透明木材。该材料具有高的拉伸力学强度(58 MPa)和弯曲强度(123 MPa),高的光学透过率(~90%)和有效的光管理特性,有望应用在节能建筑上。(5)利用氯化胆碱/草酸DES结合机械超声处理对木质纤维进行解构,将解构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组分进行复合重组,制备了一种性能优异的高分子膜材料一木质纤维膜。该木质纤维膜中纤维素通过氢键作用彼此之间相互缠绕,木质素作为纤维素之间的粘结剂,将纤维素紧密地连接并包裹在一起。所得木质纤维膜具有高的拉伸力学强度(80 MPa),优异的热稳定性(最大热降解速率温度为343℃),良好的水稳定性(水接触角度为98.1°)以及可降解特性(47天土壤掩埋后完全降解)。
杨甜甜[3](2020)在《湿度周期作用下糠醇改性杨木的水分吸着与变形响应机制》文中指出速生木材资源丰富,但材质较差,高值化应用受限。糠醇来源绿色环保且改性效果优良,尤其能提高木材的尺寸稳定性,但以往研究主要是在恒定温湿度的平衡态或静态条件进行,与木材实际加工或使用的温湿度动态变化环境不符,且改性机理尚未明确。为改善速生木材的尺寸稳定性,提高其使用价值,拓宽其应用范围,延长其服务寿命,本研究以速生杨木(Populus euramericana Cv.)为试材,利用糠醇进行改性,探究其在湿度周期作用下的水分吸着与变形响应。在此基础上,通过细胞壁组分不同程度脱除改变其相对含量的方式,重构木材-水分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环境,研究不同组分对木材水分吸着与尺寸变形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固体核磁共振仪、氮气吸附仪、低场核磁共振仪、动态水分吸附仪等方法探究其构效关系,分析糠醇改性机理。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杨木具有天然多级孔隙结构及丰富的可及羟基,为木材-水分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物理-化学环境。杨木的动态水分吸着与尺寸变形远小于静态值。半纤维素部分脱除会降低木材的水分吸着与尺寸变形,而木质素脱除作用相反,在木材中木质素相对疏水。(2)糠醇改性改变了木材-水分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环境,在细胞腔与细胞壁中均发生原位聚合形成疏水性糠醇树脂,降低了木材的孔隙率,减小了羟基可及度及对水分子的吸引力,并润胀木材,使木材的动态水分吸着与尺寸变形下降,且动态含水率及尺寸变化率降低超过30%,含水率与尺寸变化率的振幅、水分吸着系数与湿度膨胀系数降低20%以上。(3)半纤维素部分脱除有利于糠醇树脂在木材中均匀分布,提高木材的增重率与润胀率,减小羟基可及度,提高糠醇改性材的疏水性与尺寸稳定性,并与疏水性糠醇树脂协同改变木材物理-化学环境,使木材的动态含水率与尺寸变化率、振幅、水分吸着系数与湿度膨胀系数最大降低50%以上,说明了半纤维素脱除与糠醇浸渍协同改性在降低木材的吸湿性、提高尺寸稳定性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4)一定程度的木质素脱除会提高糠醇改性材的孔隙率与羟基可及度,使糠醇改性材的动态水分吸着与尺寸变形增大,但也会促进糠醇树脂在木材中均匀分布,实现较高程度的细胞壁改性,使糠醇改性木质素部分脱除处理材表现出较低的孔隙率与羟基可及度,且含水率与尺寸变化率、振幅、水分吸着系数与湿度膨胀系数仍低于素材,最大降低20%以上,证明了糠醇改性在改善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木质素含量降低的木材性能提升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吴学海[4](2020)在《对甲基苯磺酸解离杨木化学组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木质纤维素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可再生自然资源,主要由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组成。纤维素是在平行链中包含许多葡萄糖单元的多糖,半纤维素是多糖的异质类,包括木葡聚糖,木聚糖,甘露聚糖和葡甘露聚糖,木素是一种不规则的多酚类聚合物,含有愈创木酰基(G),丁香基(S)和对羟苯基(H)结构。通过使用可再生的木质纤维生物质生产燃料,功能材料和化学品,生物炼制过程可为即将来临的石油危机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然而,与石油不同的是,木质纤维素是一种固体、非均质且难降解的材料。为了克服其固有的顽固性,我们开发出对甲基苯磺酸(p-Ts OH)流式组分解离技术,期望通过p-Ts OH解聚杨木细胞壁化学组分达到快速无损解离的目的。研究表明,p-Ts OH流式解离可实现杨木化学组分的分离,具有木素和碳水化合物降解低,木素结构保持完整的优势,有利于后续半纤维素、木素和纤维素的高值化利用,相信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和理论发现对杨木资源化利用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通过p-Ts OH流式解离杨木,并对水解液和固体残余物(WIS)进行成分分析,得出p-Ts OH流式解离在木素的保留率和碳水化合物的保护具有明显优势,大约82.3%的木聚糖被溶解,而WIS中保留了93.5%的葡聚糖,流式解离能最大限度的保留杨木的碳水化合物,在后续的水解液处理中有77.7%的木聚糖以木糖的形式回收。木素、木糖和乙酸的反应时间响应研究表明,脱乙酰反应比木聚糖水解反应更快,木素的溶解速度很快并且发生在解离的早期阶段。p-Ts OH流式解离处理得到的水不溶木素(AHL)的产率和木素颜色之间存在关联,凝胶渗透色谱分析结果表明,AHL分子量分布比MWL宽,分散性较MWL高,不同处理条件的AHL的多分散性变化不大。二维核磁分析结果表明,AHL的β-O-4量比MWL略低,但是远远高于常规工业木素的β-O-4量,说明了流式p-Ts OH法在保留木素单元联接键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是AHL与天然木素MWL相比热稳定性降低了。开展了水解液中木素的进一步降解研究,随着反应条件强度的提高,木素发生缩合,β-O-4含量减少。另外,我们以具有β-O-4的木素模拟物GG进行研究,提出了GG在p-Ts OH体系中的反应路径。两步法p-Ts OH流式解离杨木,杨木在反应器内依次实施半纤维素的酸性水解和木素溶出的两步反应,结果表明,第一步反应导致7.7%的半纤维素溶解,第二部反应达到83.7%的木素脱除率,所得木素的β-O-4保留率较高,纤维素的结晶度Crl能达到73.3%。。综上,p-Ts OH对木质纤维生物质的组分解离具有资源利用率高,碳水化合物降解程度低、木素结构保持相对完整且颜色亮丽的优势,但面临解离产物不容易分离的挑战,尤其组分解离液中p-Ts OH、糖和木素的分离,这是后续研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王志凤[5](2021)在《毛果杨木材形成转录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木材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是制浆造纸、纤维制品、能源和化工产品等重要原材料。木材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发育过程,涉及维管组织分化、次生细胞壁加厚、沉积和细胞程序性死亡。维管组织特异表达转录因子在木材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鉴定这些转录因子并解析其调控木材形成的功能,将为揭示木材形成的分子机制和创制材质材性优异的林木新品种提供重要线索。木材形成受到转录因子介导的分子网络调控,快速、高效构建木材形成转录调控网络方法的研究,将有助于系统揭示木材形成分子机制。本研究以木本模式植物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为研究对象,对维管组织特异表达转录因子进行鉴定,并对部分转录因子的基因功能进行解析,同时建立了用于转录调控网络构建的技术体系,为后续木材形成调控网络的构建奠定了实验基础。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了适用于林木维管组织收集的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利用该技术对毛果杨维管形成层、木质部和韧皮部进行精准分离,并对各维管组织特异表达转录因子进行鉴定。共获得95个木质部特异表达转录因子,95个形成层特异表达转录因子和139个韧皮部特异表达转录因子。(2)对部分维管形成层和木质部特异表达转录因子的基因功能进行解析,创制了维管形成层PtrB3、PtrOBP1和木质部PtrMYB161过量表达转基因毛果杨。表型分析发现,过量表达PtrB3和PtrOBP1基因没有引起维管形成层细胞的分裂分化及形成层到木质部的发育进程;过量表达PtrMYB161导致转基因植株木质部纤维细胞数量减少且次生壁变薄,导管细胞数量增加但次生壁厚度没有明显变化。同时,严重影响转基因植株的木材成分,使纤维素主要成分葡萄糖和半纤维素主要成分木糖含量各降低~50%,S(Syringyl)型木质素降低~57/%,而G(Guaiacyl)型木质素增加~1 15%。(3)PtrMYB161过量表达转基因植株木质部转录组学的分析结果显示,过量表达PtrMYB161显着降低了转基因植株中次生细胞壁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利用毛果杨木质部原生质体系统结合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及PtrMYB161过量表达转基因植株木质部转录组学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PtrMYB161通过直接结合并反馈调节木材形成多层级调控网络中位于顶层四个PtrSND1s亚家族成员和第二层PlrMYB021的表达,进而对整个木材形成网络进行抑制。(4)沉默辅助因子组蛋白去乙酰化酶PtrHDT3s亚家族成员的表达在PtrMYB161过量表达转基因毛果杨中显着上调。PtrMYB161蛋白不包含任何已知的抑制结构域,其阻遏功能可能是通过沉默辅助因子起作用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创制PtrMYB161功能缺失突变体,突变体表现出与野生型相似的表型,表明PtrMYB161的调控功能与木材形成网络中其他转录因子功能冗余。(5)建立减数分裂介导的酵母单杂交(Yeast-one hybrid,Y1H)系统,用于构建转录因子介导的木材形成转录调控网络。对Y1HGold酵母菌株进行改造,通过引入两个用于接合型筛选的目的片段(magic marker)及接合型改造,产生Y1HGold-MM酵母菌株。将分别包含DNA和转录因子的Y1HGold和Y1HGold-MM酵母菌株进行杂交,产生二倍体酵母细胞,再通过减数分裂的方法,筛选包含转录因子-DNA的单倍体细胞,用于后续酵母单杂交筛选。(6)克隆毛果杨次生细胞壁合成酶基因启动子,并采用减数分裂介导的酵母单杂交方法和传统的单倍体转化法、二倍体杂交法对毛果杨次生细胞壁合成酶基因与木材形成相关转录因子的互作关系进行鉴定,并对三种酵母单杂交方法的筛选效率和工作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减数分裂介导的酵母单杂交系统具有最高的TF-DNA筛选效率和较短的工作时间。(7)利用毛果杨木质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结合毛果杨木质部原生质体瞬时转化系统对三种酵母单杂交方法鉴定的转录因子-DNA结合情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减数分裂介导的Y1H系统具有最高体内发生率。综上所述,本研究优化了适用于林木维管组织分离的激光显微切割系统,并利用该系统结合转录组学分析,分离和鉴定了一批毛果杨维管形成层、木质部和韧皮部特异表达的转录因子,为后续具体木材形成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候选基因。揭示了木质部特异表达转录因子PtrMYB161介导的木材形成反馈调节机制,发现了转录因子精细调控木材形成的分子网络,为通过分子育种精准地创制优异性状的林木新种质提供了新线索。建立了全新的减数分裂介导的酵母单杂交技术体系,突破了长久以来Y1H系统存在的筛选效率和实验周期不能兼顾的难题,为构建全基因组水平上木材形成调控网络奠定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李凯[6](2020)在《三嗪基木材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对橡胶木的改性研究》文中认为橡胶木是常见的人工速生材,易吸水形变、易燃烧,较难直接应用于家具、工艺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添加木材改性剂可有效拓展橡胶木的应用范围。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木材改性剂主要以单一性能的改性剂为主,但单一性能的木材改性剂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本研究以三聚氯氰为母体,设计合成两种多效木材改性剂:2-己胺基-4-(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胺基-6-(2-磺基-乙基)胺基-1,3,5-均三嗪(HAAT)、2-己胺基-4-(2-磺基-乙基)胺基-6-氯-1,3,5-均三嗪(HACT)。通过MS、1H NMR和FT-IR对其进行结构鉴定,最终HAAT产率为73%,HACT产率为90%。通过真空加压浸渍法改性橡胶木,并采用钙皂-高温固化联合固化改性剂,提高了改性剂的抗流失性,使橡胶木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与阻燃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使用不同浓度的HAAT、HACT/KH550对橡胶木进行改性处理。随着浸渍浓度的提高橡胶木密度、载药率也随之提高,且改性剂在木材内部分布均匀,其中载药率最高分别可达14.05%、15.23%。(2)随着浸渍浓度的提高,橡胶木的防水性能显着提高,浸渍浓度为15wt%时效果最佳。与素材相比,15wt%HAAT改性后的橡胶木表面无明显变化,接触角由0°提高至59°,吸水率由99.74%降低至58.15%,吸湿率由19.24%降低至12.91%,气干干缩率由11.40%降低至6.03%;15wt%HACT/KH550改性后的橡胶木接触角为53°,吸水率为58.75%,吸湿率为12.27%,气干干缩率为7.14%。研究结果表明HAAT改性材的防水性能优于HACT/KH550改性材。(3)通过临界氧指数仪与锥形量热仪(CONE)测试改性材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浸渍浓度的提高,橡胶木的阻燃性能显着提高,浸渍浓度为15wt%时效果最佳。与素材相比,15wt%HAAT改性后的橡胶木极限氧指数(LOI)由24.1%提高至34.4%,热释放速率第二峰值(pk-HRR2)降低67.48%,烟释放总量(TSP)降低9.22%,残炭(Mass)提高109.08%;15wt%HACT/KH550改性后的橡胶木LOI为36.2%,pk-HRR2降低73.16%,TSP降低17.21%,Mass提高99.83%。结果表明HAAT、HACT/KH550具有良好的成炭抑烟效果,且阻燃效果相当。使用拉曼光谱对橡胶木燃烧后的残炭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橡胶木残炭石墨化程度显着提高,且HAAT改性效果优于HAAT/KH550,与CONE测试结果一致。进一步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联用(SEM-EDS)对HAAT改性材残炭进行分析,发现HAAT改性后橡胶木在燃烧过程中形成了连续致密的炭层结构,与素材相比更加稳定。使用Coats-Redfern法研究了HAAT改性材的热解失重动力学,研究发现HAAT在燃烧过程中可促进木材热解成炭,具有良好的凝聚相阻燃作用。研究表明HAAT与HACT/KH550均可赋予橡胶木良好的防水与阻燃性能,但HAAT改性效果略优于HACT/KH550。
张习辉[7](2020)在《乙醇-氨预处理改善麦秆酶解糖化效果与亚微米木质素球制备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和环境危机,开发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成为研究热点。由于木质纤维原料具有可再生、廉价环保等优点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木质纤维原料强大的天然抗降解结构,使其含有的碳水化合物不能高效地转化和利用。所以,木质纤维原料预处理技术就成为木质纤维原料的转化利用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但常用的预处理技术存在能耗高、过程不清洁、用水量大以及木质素难以高值化利用等问题。因此针对秸秆类木质素纤维原料的特点,开发清洁高效的预处理技术对改善木质纤维原料转化和利用效率(特别是提高下游糖化效率)极其重要。本文采用研究较少的乙醇氨水预处理方式来处理麦秆,系统研究了关键预处理工艺参数对麦秆酶水解糖化效果和预处理后麦秆物理化学结构的变化,同时研究了利用乙醇氨水预处理分离的木质素来制备亚微米木质素球形颗粒,为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通过研究发现,乙醇氨水预处理较优的预处理条件是: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2h、预处理体系中乙醇浓度55%(v/v)、氨水用量60%(基于绝干麦秆原料的质量)、体系的液固比为8。在此预处理条件下,77%的木质素和90%的抽出物可以被高效脱除,预处理后麦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酶水解转化率都可超过90%,而最终的总糖得率可达81.7%,这是常规乙醇有机溶剂预处理效果的2.25倍。这是因为乙醇氨水预处理可以使底物纤维润涨,高效脱除木质素和抽出物的同时显着增加底物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部分降低纤维素的结晶度,从而显着增加了底物对酶的可及性,大大增加了糖化效率。且实验发现,乙醇氨水预处理后的底物不用水洗,其糖化效率没有明显降低,这有利于节约水的用量。另一方面,预处理后乙醇和氨水都易于回收和回用。实验结果表明乙醇的回收率可达93.7%,而氨水的回收率为85.7%。乙醇和氨水的回收和回用可以确保整个预处理过程的清洁,并可降低预处理成本。此外,由于乙醇氨水预处理过程没有金属盐的引入,分离出的木质素纯度较高。本工作对分离出的木质素进行乙酰化后制备得到平均直径为161.2nm的亚微米木质素颗粒,颗粒表面光滑分布均匀,且具有空心结构,有望用于药物/活性物质缓释等利用。木质素高附加值的利用也可以显着增加整个预处理过程的经济可行性。综上所述,乙醇氨水预处理是一种清洁高效的预处理方式,可以显着改善下游糖化的同时实现木质素的高附加值利用。所以,乙醇氨水预处理具有很好的未来放大生产和实际应用的潜力。
吴佳骏[8](2020)在《醋酸微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在空气过滤材料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纺织业中纤维素纤维的工业化制备技术已经相当成熟,随着原材料、用工价格以及融资、渠道费用等要素持续上升,订单逐渐向周边国家转移,传统纺织行业受到一定的挤压,而石油、煤、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日趋减少,这给再生纤维素纤维等可再生资源巨大的发展空间。2017年,作为我国支柱产业的纺织工业总产值为68935.65亿元,占GDP 8.3%,而2017年世界纤维素纤维(粘胶、醋酯、铜氨)总产量为536万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占比71%,“十三五规划”在纺织工业科技进步纲要对纤维材料高新技术的指导意见中,以自主创新技术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而纤维素纤维的功能化改性和差别化研究也在向着多功能化、细旦化、绿色环保等方向推进。醋酸纤维素(CA)主要用于纺织和香烟过滤嘴领域,而在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下,醋酸微纳米纤维也渐渐被用于空气过滤、水过滤、伤口敷料、生物医用支架材料、储能元件、柔性显示屏、个人护理产品等多个应用领域。本文以醋酸纤维素为研究对象,首先总结了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的微纳米纤维研究进展、批量化制备静电纺微纳米纤维的喷头设计以及空气过滤的机理及过滤效果表征方法。其次,首次探究了一种适用于不同纤维素含量的多种木浆原料的低温醋化方法,制备得到了不同的醋酸纤维素,并成功验证了低成本的烟梗木浆制得的二醋酸纤维素(CDA)作为静电纺混纺原料的可行性。然后,将疏水性的三醋酸纤维素(CTA)水解到亲水性的一醋酸纤维素(CMA),通过分步静电纺丝法首次制备了单向导湿微纳米纤维膜,在研究了其单向导湿机理后探讨了其在抗菌材料中的应用。之后,利用丙酮/二甲亚砜溶剂体系成功尝试了二醋酸纤维素的无针静电纺丝,通过控制纺丝参数提高微纳米纤维的产量,并制备了二醋酸微纳米纤维空气过滤膜,根据空气过滤膜的不同三维结构过滤模拟结论,制备了不同纤维直径及其分布的二醋酸微纳米纤维高效低阻空气过滤膜。研究内容层层递进,系统并全面地分析了二醋酸微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在空气过滤领域的潜在应用。首先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不同木浆的成分及含量,以烟梗木浆(TSP)为例,在探究了低温醋化方法的反应时间、反应体系固液比、预处理条件以及催化剂用量影响后,制备得到了TSP CTA,该方案亦适用于针叶木和阔叶木溶解浆CTA的制备;探究了CTA与水解时间的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水解得到CDA;并将水解后的TSP CDA与市售CDA按照不同比例混合静电纺丝,验证了其混纺的可行性。纯TSP CDA电纺伴随大量串珠并无法持续纺丝,当将其按不同的质量比混入市售CDA中,通过静电纺丝得到的混纺CDA微纳米纤维较之纯纺市售CDA微纳米纤维,随着混入比例的增加,其纤维细度减小断头率增加。然后将针叶木溶解浆(DPA)制备的CTA在水解后得到亲水的一醋酸纤维素,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计算得到取代度值(DS),将其溶解后通过静电纺丝得到亲水性的微纳米纤维膜,对比DPA CTA微纳米纤维,取代度的降低也使得CMA纤维平均直径减小;然后将市售CTA在高温中水解不同的时间后得到不同取代度的CDA和CMA,通过1H NMR计算得到不同炭位上乙酰基取代度值。随着取代度的降低,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的纤维平均直径、平均孔径和水接触角都逐渐减小;将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硝酸银的CMA溶液静电纺丝作为正面,CTA溶液纺丝作为反面,分步固化在同一接收装置上得到双层单向导湿纤维膜,并分析了其单向导湿机理。纤维中的硝酸银在紫外照射后还原成纳米银颗粒,赋予其抗菌性,通过活菌计数法和抑菌圈法表征了抗菌纤维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性。之后测定了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剂(SAA)的CDA溶液黏度和电导率,溶液黏度随CDA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加,而电导率基本保持不变。利用圆盘形无针静电纺喷头纺丝,其中丙酮/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体系能够连续稳定地得到CDA微纳米纤维。两亲型SAA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添加对溶液的黏度、电导率和表面张力都有影响,在不同浓度下,增加CTAB含量使得溶液的黏度下降、电导率增加,而表面张力逐渐下降最后趋于稳定;利用统计服务解决方案(SPSS)探究了溶液性质作为自变量(黏度、表面张力、电导率)对因变量(纤维平均直径及其CV值)的Pearson偏相关性分析,其中黏度与平均直径呈高度正相关,表面张力与平均直径呈弱正相关,电导率与平均直径呈弱负相关,CTAB的添加同时影响溶液的黏度、电导率和表面张力,而这三者的综合对纤维平均直径CV没有影响;利用SPSS探究了平均直径及与之有强相关性的溶液黏度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并检验了实际平均直径值与预测值之间的拟合关系;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纺丝环境温度、施加电压、溶液中的气泡尺寸对CDA微纳米纤维产量的影响,这三个因素对产量影响的显着性依次降低。利用丙酮/二甲亚砜溶剂体系成功尝试CDA无针静电纺丝的批量化制备,通过优化纺丝参数提高了CDA微纳米纤维的制备产量。最后利用无针静电纺得到二醋酸微纳米纤维空气过滤膜,表征了其过滤效果,然后用COMSOL Multiphysics 5.4探究了不同粗细的单根纤维在计算域中流体的运动情况,进而研究了不同粗细的纤维膜结构对过滤效果的影响,在相同的过滤膜厚度和纤维固体占比SVF值时,随着纤维细度的降低,过滤效率和压降随之增加,而品质因素则在纤维直径为0.5?m时具有最大值,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细度的降低并不能提高过滤膜的品质因素QF值;同样地,厚度的增加使得滤效增加,但随之增加的压降降低了过滤膜的品质因素。再利用不同直径分布的过滤膜结构,模拟了不同直径细度不匀率CV对过滤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纤维直径CV的降低过滤效率逐渐增加,当CV等于0时,压降略微上升,品质因素稍有下降,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完全消除纤维细度的差异并不能使得品质因素不断增加;通过改变纤维膜与流体运动速度方向的夹角?,在相同的过滤膜厚度和SVF值且?较小时,纤维膜的过滤效果和品质因素大幅提高,这主要归因于计算域内纤维膜的有效过滤面积增加,减小?角度值,有益于提高空气过滤膜的品质因素,并对比了不同过滤膜结构的过滤效果,为高效低阻空气过滤膜的结构设计提供指导。根据空气过滤膜的不同三维结构过滤模拟结论,利用不同溶剂的CDA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得到不同直径及其CV值的过滤膜,测试结论表明,较小的纤维细度及其CV值有利于提高纤维的滤效和品质因素,而压降大大降低,将两者复合后形成的纤维膜过滤效率可进一步提升。本文在醋酸纤维素的制备、醋酸微纳米纤维静电纺丝及其应用领域作了深入研究,旨在拓宽醋酸微纳米纤维的应用领域,为更多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丁先锋,方丰平,石文超,许菲菲[9](2020)在《木材中五氯苯酚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综述木材中五氯苯酚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不需要复杂的衍生化操作,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与较高的灵敏度,是高沸点、热稳定性较差的五氯苯酚较理想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简便,检测成本较低,易于在检测机构及企业推广应用;采取乙酰衍生化,应用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的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是目前五氯苯酚常用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简单,但易存在假阳性结果且无法识别;电极法可避免使用有机溶剂,减少环境污染,但苦味酸根离子有明显干扰;气相色谱–质谱法可以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有效地去除基质干扰,该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崔凯[10](2019)在《木质素高效催化转化制备烷基酚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木质素是自然界中唯一可再生的芳香有机碳源,有望成为石油和煤等化石资源的替代品。当前,制浆造纸工业和木质纤维素酶解工业副产大量木质素,但仅有1-2 wt.%的木质素被应用于粘合剂、分散剂、乳化剂等化学品,其它木质素一直未得到合理利用。本文聚焦于乙醇体系中酶解木质素和碱木质素的催化转化工艺并对其解聚路径展开细致研究,力求实现木质素更加有效地催化解聚为高附加值烷基酚产品,切实加速木质素催化转化的商用进程。首先,以Mo O3为催化剂,研究了木质素模型化合物愈创木酚在超临界乙醇中选择性脱氧制备烷基酚的反应。通过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产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愈创木酚转化率和烷基酚选择性分别达99%和86%。Mo O3在低碳醇溶剂中能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乙醇被确认是最有效的反应溶剂。进一步,我们发现邻苯二酚是愈创木酚转化的中间体,它能被直接烷基化生成乙基酚。乙基酚α碳上的活泼氢被溶剂衍生的甲基或乙基连续取代后可得到一系列高级烷基酚。在X射线衍射、透射/扫描电镜、拉曼等表征手段的协助下,氧化钼表面形成的一种带有Mo5+的Mo OxCyHz相被证实是该反应的活性组分。其次,考察了超临界乙醇中氧化钼催化剂应用于酶解木质素催化解聚体系的活性。可识别的芳香产物主要为乙基酚、异丙基酚和叔丁基酚等多种烷基酚。乙醇对酶解木质素具有一定的溶解度,其溶解性能明显优于去离子水。在300 oC超临界乙醇中反应6 h,可识别的芳香产品收率达239 mg/g木质素,其中烷基酚占52 wt.%。进而,利用等体积浸渍法,Ce、Cu、Mg、P和Ni被作为助剂修饰Mo O3催化剂。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拉曼分析显示Ce在促进活性组分生成和抑制催化剂积碳方面具有显着作用。基于模型化合物实验和木质素转化结果,认为溶解的酶解木质素或非催化乙醇解得到的酶解木质素片段能够克服传质阻力有效地与催化剂表面接触,Mo O3选择性断裂它们结构中相邻的Ar-O键,从而形成邻苯二酚类中间体,其再通过烷基化和异构化生成大量烷基酚。再次,将多种硫酸盐引入到三氧化钼催化体系当中对碱木质素的解聚行为展开研究。借助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紫外吸收光谱对碱木质素和酶解木质素实施了细致的表征对比,发现碱木质素中木质素含量较低、其具有更大的颗粒尺寸和分子量、结构内的醚键含量较少,且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极为有限。Fe2(SO4)3被证实是Mo O3解聚碱木质素最好的助催化剂,300 oC乙醇中反应6 h后,碱木质素解聚的可识别芳香产品收率达到127 mg/g木质素,其中烷基酚占73 wt.%。进而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和硫酸铁加入量对解聚效果的影响,并对不同催化体系下的反应残渣和产品组成进行了详细分析。硫酸铁在催化过程中是不稳定的,部分铁盐会溶解于乙醇中,它们被推测可作为液相催化剂初步解聚碱木质素为稍短的木质素片段和少量小分子初级产品,这些产物能简单地在固相三氧化钼表面继续发生加氢脱氧反应。最后,开展了木质素在温和反应条件下的解聚研究。受上述液相催化剂的启发,该部分设计了高浓度氯化锌乙醇溶液中酶解木质素选择性催化解聚为烷基酚的新工艺。Zn Cl2的加入可有效提升酶解木质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于200 oC(较之前工作的反应温度降低100 oC)、无外加氢压的条件下,酶解木质素在40 wt.%Zn Cl2乙醇溶液中转化得到的可识别芳香产品收率达304 mg/g木质素,其中68wt.%为烷基酚,值得注意的是,仅2,6-二叔丁基-4-乙基酚的占比便达38 wt.%。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明木质素重均分子量从4333 g/mol减少为580 g/mol。反应温度是限制木质素解聚过程中脱氧和烷基化的重要因素,反应时间则主要作用于木质素解聚产品的连续烷基化。在20 m L 40 wt.%氯化锌乙醇溶液中,200-500 mg酶解木质素均可实现有效转化。高浓度氯化锌乙醇溶液内可供Zn2+配位的乙醇数较少,Zn2+能与木质素醚键中拥有孤电子对的氧原子配位并使其活化。模型化合物实验表明,本体系中相邻的C-O键及Ar-O-alkyl键更容易被断裂,它们的断裂主要通过形成-OH来实现。
二、木材液相乙酰化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木材液相乙酰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玉米秸秆多糖的溶出动力学行为及过程机理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玉米秸秆的组成和特性 |
1.2 多糖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物理提取方法 |
1.2.2 化学提取方法 |
1.2.3 物理-化学联合处理法 |
1.2.4 生物酶解法 |
1.2.5 多糖提取动力学研究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和路线 |
第二章 温和碱处理过程中玉米全杆半纤维素的溶出行为与机理研究 |
引言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和药品 |
2.1.2 玉米秸秆植物组织结构及纤维形态观察 |
2.1.3 碱预处理半纤维素的溶出过程 |
2.1.4 半纤维素溶出的定量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不同组织部位物理结构、细胞形态及化学组成分析 |
2.2.2 碱抽提过程中半纤维素溶出行为研究 |
2.2.3 碱抽提过程中半纤维素溶出动力学模型构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机酸预处理过程中玉米秆芯多糖的溶出行为研究与动力学模型构建 |
引言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与药品 |
3.1.2 有机酸催化水解过程 |
3.1.3 水解液的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基于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解液中的单糖组分 |
3.2.2 有机酸预处理过程玉米杆芯多糖的溶出行为 |
3.2.3 有机酸预水解过程中多糖降解溶出动力学模型构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氧碱蒸煮的玉米秆芯多糖酶解过程行为与机理研究. |
引言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及药品 |
4.1.2 氧碱蒸煮过程 |
4.1.3 黑液中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提取和纯化 |
4.1.4 木质素的乙酰化 |
4.1.5 多糖酶解糖化反应 |
4.1.6 分析表征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不同程度氧碱蒸煮玉米芯多糖、木质素的归趋 |
4.2.2 固、液两相中多糖-木质素复合体的化学结构分析 |
4.2.3 固、液相多糖酶解行为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低共熔溶剂高效解构木质纤维及其组分的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木材细胞壁的组分构效关系及其解构 |
1.2.1 木材细胞壁组分构效关系 |
1.2.2 木材细胞壁解构常用的方法 |
1.3 低共熔溶剂解构木质纤维的研究进展 |
1.3.1 低共熔溶剂的概述 |
1.3.2 低共熔溶剂解构木质纤维 |
1.4 低共熔溶剂处理木质纤维组分 |
1.4.1 低共熔溶剂开纤化纤维素 |
1.4.2 低共熔溶剂改性木质素 |
1.4.3 低共熔溶剂催化转化多糖碳水化合物 |
1.5 本文的选题思路、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选题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5.3 主要创新点 |
2 不同低共熔溶剂体系对解构木质纤维效率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材料与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不同低共熔溶剂体系的合成 |
2.2.4 密度泛函理论分析低共熔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
2.2.5 溶剂化显色参数分析低共熔溶剂性质 |
2.2.6 低共熔溶剂分离木质素 |
2.2.7 木质纤维组分含量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低共熔溶剂的合成及状态 |
2.3.2 低共熔溶剂分子的优化构型 |
2.3.3 低共熔溶剂的静电势 |
2.3.4 低共熔溶剂的能带隙 |
2.3.5 低共熔溶剂的氢键强度 |
2.3.6 低共熔溶剂的供氢和受氢能力 |
2.3.7 不同低共熔溶剂解构木质纤维 |
2.4 本章小结 |
3 设计新型三组分低共熔溶剂以高效分离木质素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及化学试剂 |
3.2.2 实验设备 |
3.2.3 三组分低共熔溶剂的合成方法 |
3.2.4 三组分低共熔溶剂对木质纤维的预处理 |
3.2.5 提取磨木木质素的方法 |
3.2.6 表征与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木质素的醚键解离能及氢键强度 |
3.3.2 低共熔溶剂组分的选择 |
3.3.3 低共熔溶剂的配比 |
3.3.4 三组分低共熔溶剂的化学官能团 |
3.3.5 三组分低共熔溶剂的氢键酸性和氢键接受能力 |
3.3.6 三组分低共熔溶剂相互作用机理 |
3.3.7 三组分低共熔溶剂分离木质素的效率 |
3.3.8 三组分低共熔溶剂竞争木质素的氢键 |
3.3.9 三组分低共熔溶剂打破木质素的化学键 |
3.3.10 三组分低共熔溶剂分离木质素的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4 设计水合金属氯化盐低共熔溶剂解构木质纤维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合成水合金属氯化盐低共熔溶剂 |
4.2.3 分离木质素并同步获得碳量子点 |
4.2.4 转化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制备碳材料 |
4.2.5 表征与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水合金属氯化盐低共熔溶剂的性质 |
4.3.2 水合金属氯化盐低共熔溶剂解构木质纤维 |
4.3.3 同步制备碳量子点 |
4.3.4 水合金属氯化盐低共熔溶剂转化纤维素碳水化合物为碳球 |
4.4 本章小结 |
5 低共熔溶剂原位去除木质素制备光管理的新型木材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设备 |
5.2.3 酸性低共熔溶剂去除木质素 |
5.2.4 透明木材的制备 |
5.2.5 表征与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去木质素木材的化学及形态结构特点 |
5.3.2 透明木材的性能特点 |
5.4 本章小结 |
6 低共熔溶剂解聚木质组分重组制备新型高分子膜材料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实验设备 |
6.2.3 氯化胆碱/草酸低共熔溶剂解构木质纤维 |
6.2.4 解构纤维素和木质素组分的重组 |
6.2.5 木质纤维膜的制备 |
6.2.6 表征与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木质纤维膜的结构特点 |
6.3.2 木质纤维膜的化学组分特性 |
6.3.3 木质纤维膜的力学特性 |
6.3.4 木质纤维膜的水稳定性 |
6.3.5 木质纤维膜的可降解特性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傅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湿度周期作用下糠醇改性杨木的水分吸着与变形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木材的水分吸着与尺寸稳定性 |
1.2.1 木材中的水分 |
1.2.2 木材的水分吸着 |
1.2.3 木材的尺寸稳定性 |
1.2.4 木材的水分吸着与干缩湿胀的影响因素 |
1.3 常见木材改性方法 |
1.4 木材糠醇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木材糠醇改性概述 |
1.4.2 糠醇改性木材的水分吸着与尺寸稳定性 |
1.4.3 木材糠醇改性机理 |
1.5 以往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思路 |
1.6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意义 |
1.7 论文构成 |
1.8 研究技术路线 |
2 杨木的细胞结构与化学组成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木材微观结构测试 |
2.3.2 木材孔隙结构测试 |
2.3.3 木材结晶度测试 |
2.3.4 木材化学基团测试 |
2.3.5 杨木的化学成分分析 |
2.3.6 木材的羟基可及度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木材微观结构分析 |
2.4.2 木材孔隙结构分析 |
2.4.3 木材结晶度分析 |
2.4.4 木材的化学组成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杨木的水分吸着与变形响应 |
3.1 引言 |
3.2 动、静态条件下木材的水分吸着与变形响应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2.3 总体含水率与尺寸变化趋势分析 |
3.2.4 振幅与相位滞后分析 |
3.2.5 吸湿滞后与膨胀滞后分析 |
3.2.6 木材的静、动态水分吸着示意模型 |
3.3 半纤维素部分脱除对木材动态水分吸着与变形响应的影响 |
3.3.1 试验材料 |
3.3.2 试验方法 |
3.3.3 木材微观结构与化学组成变化分析 |
3.3.4 木材孔隙结构变化分析 |
3.3.5 木材结晶度分析 |
3.3.6 木材羟基可及度变化分析 |
3.3.7 总体含水率与尺寸变化趋势 |
3.3.8 振幅与相位滞后分析 |
3.3.9 吸湿滞后与膨胀滞后分析 |
3.3.10 半纤维素部分脱除处理木材的动态水分吸着示意模型 |
3.4 木质素部分脱除对木材动态水分吸着与变形响应的影响 |
3.4.1 试验材料 |
3.4.2 试验方法 |
3.4.3 木材微观结构与化学组成变化分析 |
3.4.4 木材孔隙结构变化分析 |
3.4.5 木材结晶度变化分析 |
3.4.6 木材羟基可及度变化分析 |
3.4.7 总体含水率与尺寸变化趋势 |
3.4.8 振幅与相位滞后分析 |
3.4.9 吸湿滞后与膨胀滞后分析 |
3.4.10 木质素部分脱除处理木材的动态水分吸着示意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糠醇改性杨木的动态水分吸着与变形响应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 |
4.3 试验方法 |
4.3.1 试材预处理 |
4.3.2 糠醇改性 |
4.3.3 木材微观结构及改性剂分布测试 |
4.3.4 木材化学组成测试 |
4.3.5 木材孔隙结构测试 |
4.3.6 木材结晶度测试 |
4.3.7 木材的羟基可及度测试 |
4.3.8 低场核磁共振(LFNMR)测试 |
4.3.9 动态水分吸着与尺寸变形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糠醇改性木材的微观结构与化学组成变化分析 |
4.4.2 糠醇改性木材的孔隙结构变化分析 |
4.4.3 糠醇改性木材的结晶度分析 |
4.4.4 糠醇改性木材的羟基可及度分析 |
4.4.5 LFNMR检测分析糠醇改性木材的水分分布 |
4.4.6 总体含水率及尺寸变化趋势 |
4.4.7 振幅与相位滞后分析 |
4.4.8 吸湿滞后与膨胀滞后分析 |
4.4.9 糠醇改性木材的动态水分吸着示意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半纤维素部分脱除对糠醇改性杨木的动态水分吸着与变形响应的影响及机制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 |
5.3 试验方法 |
5.3.1 试材预处理 |
5.3.2 化学成分脱除处理 |
5.3.3 糠醇改性 |
5.3.4 木材微观结构及改性剂分布测试 |
5.3.5 木材化学组成测试 |
5.3.6 木材孔隙结构测试 |
5.3.7 木材的羟基可及度测试 |
5.3.8 低场核磁(LFNMR)测试 |
5.3.9 动态水分吸着与尺寸变形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糠醇改性不同程度半纤维素脱除处理木材的细胞微观结构变化 |
5.4.2 糠醇改性不同程度半纤维素脱除处理木材的孔隙结构变化 |
5.4.3 糠醇改性不同程度半纤维素脱除处理木材的化学组成变化 |
5.4.4 糠醇改性不同程度半纤维素脱除处理木材的水分分布 |
5.4.5 糠醇改性不同程度半纤维素脱除处理木材含水率与尺寸的总体变化 |
5.4.6 糠醇改性不同程度半纤维素脱除处理木材的振幅与相位滞后 |
5.4.7 糠醇改性不同程度半纤维素脱除处理木材的吸湿滞后与膨胀滞后 |
5.4.8 糠醇改性半纤维素部分脱除处理木材的动态水分吸着示意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6 木质素部分脱除对糠醇改性杨木的动态水分吸着与变形响应的影响及机制 |
6.1 引言 |
6.2 试验材料 |
6.3 试验方法 |
6.3.1 试材预处理 |
6.3.2 化学成分脱除处理 |
6.3.3 糠醇改性 |
6.3.4 木材微观结构及改性剂分布测试 |
6.3.5 木材化学组成测试 |
6.3.6 木材孔隙结构测试 |
6.3.7 木材的羟基可及度测试 |
6.3.8 低场核磁(LFNMR)测试 |
6.3.9 动态水分吸着与尺寸变形测试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糠醇改性不同程度木质素脱除处理木材的细胞微观结构变化 |
6.4.2 糠醇改性不同程度木质素脱除处理木材的孔隙结构变化 |
6.4.3 糠醇改性不同程度木质素脱除处理木材的化学组成变化 |
6.4.4 糠醇改性不同程度木质素脱除处理木材的水分分布 |
6.4.5 糠醇改性不同程度木质素脱除处理木材含水率与尺寸的总体变化 |
6.4.6 糠醇改性不同程度木质素脱除处理木材的振幅与相位滞后 |
6.4.7 糠醇改性不同程度木质素脱除处理木材的吸湿滞后与膨胀滞后 |
6.4.8 糠醇改性木质素部分脱除处理木材的动态水分吸着示意模型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4)对甲基苯磺酸解离杨木化学组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生物质精炼的概念和分类 |
1.2 木质纤维生物质精炼 |
1.2.1 木质纤维生物质精炼的简介 |
1.2.2 木质纤维生物质精炼的基本方法 |
1.2.2.1 有机溶剂法 |
1.2.2.2 深度共熔溶剂法 |
1.2.2.3 高温液体水法 |
1.3 高附加值产品的综合应用 |
1.3.1 半纤维素的增值利用 |
1.3.2 木素的增值利用 |
1.3.3 纤维素的增值利用 |
1.4 双亲化合物对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组分解离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主要内容 |
第2章 杨木p-TsOH流式解离的时间过程和质量平衡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组分解离实验 |
2.2.4 原料分析 |
2.2.5 糖类含量的测定 |
2.2.6 高效液相色谱测量降解产物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杨木组分质量变化 |
2.3.2 杨木组分解聚的时间历程 |
2.4 小结 |
第3章 p-TsOH木素的结构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磨木木素的制备 |
3.3.2 p-TsOH木素样品的制备 |
3.3.3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3.4 核磁共振分析 |
3.3.5 木素分子量分析 |
3.3.6 热稳定分析(TGA和 DSC) |
3.3.7 动态的光散射粒径分析 |
3.3.8 色度指数的测定 |
3.3.9 气相色谱质谱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木素红外光谱 |
3.4.2 木素分子量 |
3.4.3 木素结构 |
3.4.4 木素的羟基 |
3.4.5 木素的热稳定性 |
3.4.6 AHL在 p-Ts OH溶液中的粒径接近微米级 |
3.4.7 外观淡红至深棕色的AHL与处理条件有关 |
3.4.8 p-TsOH与木素反应过程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水解液中溶出木素的进一步降解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磨木木素的制备 |
4.2.4 实验木素的制备 |
4.2.5 二维核磁共振谱(2D-HSQC NMR) |
4.2.6 凝胶渗透色谱(GPC) |
4.2.7 核磁共振磷谱(~(31)P-NMR)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老化过程木素分子量变化 |
4.3.2 木素结构变化 |
4.3.3 木素羟基的变化 |
4.4 小结 |
第5章 p-TsOH多步法解离杨木化学组分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3 分析方法 |
5.3.1 木材化学成分分析 |
5.3.2 木素的NMR分析 |
5.3.3 木素分子量的测定 |
5.4 讨论与分析 |
5.4.1 低浓度p-TsOH水解半纤维素 |
5.4.2 高浓度p-TsOH溶解木素 |
5.4.3 p-TsOH木素的表征 |
5.4.3.1 p-TsOH木素的分子量 |
5.4.3.2 p-TsOH木素结构 |
5.4.4 纤维素的表征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课题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其他成果和荣誉 |
(5)毛果杨木材形成转录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木材形成过程 |
1.2.1 维管组织发育 |
1.2.2 次生细胞壁形成 |
1.2.3 细胞程序性死亡 |
1.3 木材形成的分子机制 |
1.3.1 激素对木材形成的调控作用 |
1.3.2 转录因子对木材形成的调控作用 |
1.3.3 环境因素对木材形成的调控作用 |
1.4 木材形成相关的转录调控网络 |
1.5 转录调控网络构建方法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鉴定毛果杨茎干维管组织差异表达基因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试剂和耗材 |
2.1.3 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石蜡切片 |
2.2.2 激光显微切割 |
2.2.3 RNA提取 |
2.2.4 RNA扩增 |
2.2.5 DNA文库构建、高通量测序及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石蜡切片方案选择 |
2.3.2 激光显微切割收集毛果杨发育木质部、维管形成层和初生韧皮部 |
2.3.3 RNA扩增和转录组文库构建 |
2.3.4 毛果杨维管形成层、发育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分析 |
2.3.5 毛果杨木质部、维管形成层和韧皮部特异表达转录因子鉴定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形成层和木质部特异表达转录因子的功能解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载体和菌株 |
3.1.3 试剂和耗材 |
3.1.4 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载体构建 |
3.2.2 毛果杨遗传转化 |
3.2.3 原位杂交 |
3.2.4 组织学分析 |
3.2.5 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壁厚度 |
3.2.6 木材组分分析 |
3.2.7 转录组测序 |
3.2.8 原生质体分离 |
3.2.9 原生质体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
3.2.10 转录调控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形成层特异表达转录因子过量表达转基因植株创制 |
3.3.2 形成层特异表达转录因子过量表达转基因植株表型分析 |
3.3.3 木质部特异表达转录因子过量表达转基因植株创制 |
3.3.4 PtrMYB161过量表达转基因植株表型分析 |
3.3.5 PtrMYB161在纤维细胞中高丰度表达 |
3.3.6 过表达PtrMYB161显着影响转基因植株木材组分及木质素单体比例 |
3.3.7 过表达PtrMYB161显着降低细胞壁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
3.3.8 PtrMYB161反馈抑制PtrSND1s亚家族成员及PtrMYB021的表达 |
3.3.9 PtrSND1s亚家族成员参与PtrSND1-B1介导的木材形成网络 |
3.3.10 PtrMYB161反馈调节PtrSNDls介导的定向调控网络 |
3.3.11 PtrMYB161功能缺失突变体植株创制 |
3.3.12 PtrMYB161突变体植株表型分析 |
3.3.13 PtrMYB161突变体植株木材组分及木质素单体比例测定 |
3.3.14 细胞壁合成相关基因在PtrMYB161突变体植株中的表达 |
3.3.15 过表达PtrMYB161显着上调去乙酰化酶PtrHDTs的表达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减数分裂介导的酵母单杂交技术体系建立 |
4.1 实验材料 |
4.1.1 植物材料 |
4.1.2 菌株和载体 |
4.1.3 试剂和耗材 |
4.1.4 试剂和培养基配制 |
4.1.5 主要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Y1HGold-MM酵母菌株创制 |
4.2.2 酵母单杂交诱饵文库构建 |
4.2.3 酵母单杂交捕获文库构建 |
4.2.4 诱饵菌株创制 |
4.2.5 捕获菌株创制 |
4.2.6 单倍体转化(hoplid)酵母单杂交方法 |
4.2.7 二倍体杂交(doplid)酵母单杂交方法 |
4.2.8 减数分裂(meiosis)酵母单杂交方法 |
4.2.9 酵母单杂交数据分析 |
4.2.10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酵母单杂交菌株改造 |
4.3.2 减数分裂介导的酵母单杂交体系建立 |
4.3.3 木材形成相关的酵母单杂交诱饵文库和捕获文库选择 |
4.3.4 高通量酵母单杂交筛选 |
4.3.5 三种酵母单杂交筛选系统比较 |
4.3.6 三种酵母单杂交系统鉴定的TF-DNA相互作用的体内验证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及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6)三嗪基木材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对橡胶木的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木材防水改性研究进展 |
1.2.1 热处理 |
1.2.2 乙酰化 |
1.2.3 糠醇树脂改性 |
1.2.4 涂层改性 |
1.2.5 石蜡改性 |
1.2.6 热固性树脂改性 |
1.3 木材阻燃改性研究进展 |
1.3.1 木材的热解与燃烧 |
1.3.2 木材阻燃剂的分类 |
1.4 木材改性剂的发展方向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HAAT/HACT的合成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3 测试与表征 |
2.3 HAAT与 HACT的合成 |
2.3.1 HAAT与 HACT合成路线 |
2.3.2 HAAT及 HACT的合成步骤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合成路线 |
2.4.2 结构鉴定 |
2.5 本章小结 |
3 改性橡胶木防水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及设备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3 改性橡胶木的制备 |
3.4 性能测试 |
3.4.1 密度及载药率 |
3.4.2 扫描电镜 |
3.4.3 抗流失性 |
3.4.4 吸水性 |
3.4.5 吸湿性 |
3.4.6 干缩性 |
3.4.7 接触角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密度及载药率 |
3.5.2 抗流失性 |
3.5.3 吸水性 |
3.5.4 吸湿性 |
3.5.5 干缩性 |
3.5.6 接触角 |
3.6 本章小结 |
4 改性橡胶木的阻燃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及设备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改性材的制备 |
4.3 性能测试 |
4.3.1 极限氧指数 |
4.3.2 锥形量热测试 |
4.3.3 拉曼光谱 |
4.3.4 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联用 |
4.3.5 热稳定性及热分解动力学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极限氧指数 |
4.4.2 锥形量热测试 |
4.4.3 燃烧残炭结构及形貌分析 |
4.4.4 热稳定性及热分解动力学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致谢 |
(7)乙醇-氨预处理改善麦秆酶解糖化效果与亚微米木质素球制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2 木质纤维素的构成 |
1.2.1 纤维素 |
1.2.2 半纤维素 |
1.2.3 木质素 |
1.3 预处理方式 |
1.3.1 物理法 |
1.3.2 物理化学法 |
1.3.3 化学法 |
1.3.4 生物法 |
1.4 有机溶剂预处理 |
1.4.1 有机溶剂预处理的研究现状 |
1.4.2 有机溶剂预处理的发展趋势 |
1.5 亚微米木质素颗粒 |
1.5.1 亚微米木质素颗粒的研究背景 |
1.5.2 亚微米木质素颗粒的研究现状 |
1.6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6.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6.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乙醇氨预处理麦秆工艺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药品及设备 |
2.3 乙醇氨水预处理麦秆 |
2.3.1 麦秆的前处理实验 |
2.3.2 预处理前后麦秆成分分析 |
2.3.3 乙醇氨预处理过程 |
2.3.4 乙醇氨预处理氨水用量的优化方法 |
2.3.5 乙醇氨预处理能量输入的优化方法 |
2.4 酶解糖化实验 |
2.4.1 纤维素酶活的测定 |
2.4.2 预处理后麦秆的酶解糖化 |
2.4.3 酶解效率的计算 |
2.5 预处理前后麦秆的理化性质的分析 |
2.5.1 预处理后麦秆的微观结构分析 |
2.5.2 预处理后麦秆的X射线衍射分析 |
2.5.3 预处理后麦秆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2.5.4 预处理后麦秆的BET表面积分析 |
2.6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6.1 木质素在乙醇体系中溶解规律 |
2.6.2 乙醇氨预处理乙醇浓度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2.6.3 乙醇氨预处理氨水用量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2.6.4 乙醇氨预处理能量输入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2.6.5 氨水预处理氨水浓度酶解效果的影响 |
2.6.6 酶解效率与底物中木质素含量之间的关系 |
2.6.7 预处理对麦秆的微观结构的影响 |
2.6.8 预处理对麦秆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影响 |
2.6.9 预处理对麦秆的X射线衍射的影响 |
2.6.10 预处理对麦秆的BET表面积的影响 |
2.6.11 洗涤对酶水解效率的影响 |
第三章 预处理黑液的回收和利用 |
3.1 引言 |
3.2 乙醇和氨水的回收 |
3.2.1 乙醇和氨水的回收流程 |
3.2.2 回收溶剂中乙醇浓度的测定 |
3.2.3 回收溶剂中氨水浓度的测定 |
3.3 纳米木质素的制备 |
3.3.1 初始木质素原料的制备 |
3.3.2 木质素的乙酰化处理 |
3.3.3 木质素颗粒成球时间的优化 |
3.3.4 木质素原料的优化 |
3.4 纳米木质素的表征 |
3.4.1 扫描电镜对木质素微球的分析 |
3.4.2 透射电镜对木质素微球的分析 |
3.4.3 原子力显微镜对木质素微球的分析 |
3.4.4 木质素微球的稳定性分析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1 成球时间对木质素微球的影响 |
3.5.2 木质素原料对木质素微球的影响 |
3.5.3 木质素微球的微观结构及分散性 |
3.5.4 物料衡算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醋酸微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在空气过滤材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微纳米纤维素类纤维的研究进展 |
1.2.1 微纳米纤维素纤维 |
1.2.2 微纳米纤维素酯纤维 |
1.2.3 微纳米纤维素醚纤维 |
1.3 醋酸纤维素的制备 |
1.3.1 不同的纤维素醋化方法 |
1.3.2 催化剂选择 |
1.3.3 杂质的去除 |
1.4 静电纺微纳米纤维产量的提高 |
1.4.1 多针静电纺 |
1.4.2 无针静电纺 |
1.5 空气过滤机理分析 |
1.5.1 空气过滤机理 |
1.5.2 颗粒物与纤维之间的关系 |
1.5.3 过滤效果评价 |
1.6 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1.6.3 创新点 |
第二章 醋酸纤维素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木浆成分及形貌分析 |
2.2.4 醋酸纤维素的制备 |
2.2.5 醋酸纤维素性能分析 |
2.2.6 二醋酸纤维素的单针静电纺丝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木浆的性能分析 |
2.3.2 醋化反应条件探究 |
2.3.3 醋化反应影响因素 |
2.3.4 三醋酸纤维素性能表征 |
2.3.5 二醋酸纤维素的制备 |
2.3.6 二醋酸纤维素的单针静电纺丝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取代度醋酸纤维素的单针静电纺可纺性及其亲水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醋酸纤维素的单针静电纺丝 |
3.2.4 抗菌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醋酸纤维素的单针静电纺丝 |
3.3.2 三醋酸纤维素的水解 |
3.3.3 不同取代度微纳米纤维膜的亲水性研究 |
3.3.4 双层单向导湿醋酸微纳米纤维膜在抗菌材料中的应用探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醋酸微纳米纤维的无针静电纺批量化制备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二醋酸纤维素的无针静电纺丝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溶剂体系对二醋酸纤维素溶液性质的影响 |
4.3.2 二醋酸纤维素溶液性质对无针静电纺丝的影响 |
4.3.3 二醋酸微纳米纤维形貌与溶液性质的相关性探究 |
4.3.4 二醋酸微纳米纤维平均直径与溶液性质的回归分析 |
4.3.5 多因素纺丝工艺对二醋酸微纳米纤维产量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醋酸微纳米纤维膜的空气过滤性能研究与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模拟过程 |
5.2.1 模型建立 |
5.2.2 边界条件设置 |
5.2.3 网格划分 |
5.2.4 选择研究 |
5.2.5 结果导出 |
5.3 实验部分 |
5.3.1 材料与试剂 |
5.3.2 仪器与设备 |
5.3.3 二醋酸纤维素的无针静电纺丝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二醋酸微纳米纤维过滤膜的制备 |
5.4.2 纤维直径对过滤效果影响的模拟 |
5.4.3 纤维直径分布对过滤效果影响的模拟 |
5.4.4 纤维膜在流体中的位置排列对过滤效果影响的模拟 |
5.4.5 不同三维结构数值模拟的过滤效果对比 |
5.4.6 不同直径分布的二醋酸纤维膜过滤表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醋酸纤维素的制备 |
6.1.2 不同取代度醋酸纤维素的单针静电纺可纺性及其亲水性研究 |
6.1.3 二醋酸微纳米纤维的无针批量化制备 |
6.1.4 二醋酸微纳米纤维膜的空气过滤性能研究与数值模拟 |
6.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缩略词及符号附表 |
附录2 高效液相色谱标样配比及木浆成分含量分析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9)木材中五氯苯酚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五氯苯酚的检测方法 |
2 木材中五氯苯酚的检测方法 |
2.1 高效液相色谱法 |
2.2 气相色谱法 |
2.3 电极电位法 |
2.4 气相色谱–质谱法 |
3 各种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
(10)木质素高效催化转化制备烷基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木质素概述 |
1.2 木质素结构 |
1.2.1 木质素单体 |
1.2.2 木质素官能团 |
1.2.3 木质素连接键 |
1.3 木质素的分离 |
1.3.1 经典的木质素分离方法 |
1.3.2 新兴的木质素分离方法 |
1.4 木质素应用研究现状 |
1.4.1 木质素的热解 |
1.4.2 木质素的酸水解 |
1.4.3 木质素的碱水解 |
1.4.4 木质素的氧化解聚 |
1.4.5 木质素的还原解聚 |
1.5 本论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主要内容 |
第2章 超临界乙醇中愈创木酚转化制备烷基酚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药品 |
2.2.2 愈创木酚转化实验 |
2.2.3 产品分析方法 |
2.2.4 催化剂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使用前的三氧化钼 |
2.3.2 愈创木酚转化产品分析 |
2.3.3 反应条件的影响 |
2.3.4 低级烷基酚生成高级烷基酚的路径 |
2.3.5 愈创木酚转化为低级烷基酚的路径 |
2.3.6 活性物种 |
2.3.7 三氧化钼催化剂的稳定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酶解木质素催化转化制备烷基酚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药品 |
3.2.2 催化剂制备方法 |
3.2.3 酶解木质素转化实验 |
3.2.4 产品分析方法 |
3.2.5 样品表征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酶解木质素样品 |
3.3.2 酶解木质素的溶解度 |
3.3.3 解聚产品分析 |
3.3.4 反应条件的影响 |
3.3.5 助剂修饰的三氧化钼 |
3.3.6 催化剂表征 |
3.3.7 模型化合物转化 |
3.4 结果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碱木质素催化转化制备烷基酚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药品 |
4.2.2 碱木质素转化实验 |
4.2.3 产品分析方法 |
4.2.4 样品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木质素原料比较 |
4.3.2 碱木质素转化 |
4.3.3 反应条件的影响 |
4.3.4 反应残渣分析 |
4.3.5 碱木质素转化过程 |
4.3.6 硫酸铁的催化行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温和条件下木质素解聚制备烷基酚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及药品 |
5.2.2 溶解性测试 |
5.2.3 木质素转化实验 |
5.2.4 样品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木质素的溶解性 |
5.3.2 木质素的转化 |
5.3.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5.3.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5.3.5 木质素进料量的影响 |
5.3.6 氯化锌浓度的影响 |
5.3.7 模型化合物的转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木材液相乙酰化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秸秆多糖的溶出动力学行为及过程机理解析[D]. 杨世波.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2]低共熔溶剂高效解构木质纤维及其组分的利用[D]. 夏芹芹.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3]湿度周期作用下糠醇改性杨木的水分吸着与变形响应机制[D]. 杨甜甜.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4]对甲基苯磺酸解离杨木化学组分的研究[D]. 吴学海.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5]毛果杨木材形成转录调控研究[D]. 王志凤.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6]三嗪基木材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对橡胶木的改性研究[D]. 李凯. 中北大学, 2020(10)
- [7]乙醇-氨预处理改善麦秆酶解糖化效果与亚微米木质素球制备的研究[D]. 张习辉.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8]醋酸微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在空气过滤材料中的应用[D]. 吴佳骏. 东华大学, 2020
- [9]木材中五氯苯酚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丁先锋,方丰平,石文超,许菲菲. 化学分析计量, 2020(01)
- [10]木质素高效催化转化制备烷基酚的研究[D]. 崔凯. 天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