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03年汉语语音学研究述评(下)

1998-2003年汉语语音学研究述评(下)

一、1998-2003年汉语音韵研究综述(下篇)(论文文献综述)

卢玮玮[1](2021)在《顾炎武《诗经》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末清初的《诗经》学经由朝代鼎革、学术思潮的嬗变,显示出不同于其他时代的独有特点。这一时期,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顾炎武将抗清复明之志寄寓于治学,并在等身着作中留下煌煌《诗》学成果,包括《诗本音》《日知录》和其他着作中的引《诗》论《诗》。这些成果无论从微观研究,还是从《诗经》学史俯瞰,都可看出顾炎武异于前人的治《诗》特点、经世致用的《诗》学观以及对清代《诗经》学无可替代的巨大贡献。《诗本音》是顾炎武治《诗》首屈一指的重要成果,也是《音学五书》中最能体现其治《诗》核心的专书。与音韵学界通过分析《诗本音》研究古音学发展乃至总结其音韵学成就的研究理路不同,从《诗经》学视域考察,《诗本音》具有独特的治《诗》特征、《诗》学思想和旨归。首先,《诗本音》的治《诗》体例独树一帜。顾炎武吸收前人治《诗》音长处的同时,又独具自身特色,即:在遍注《诗》文、列本证旁证的同时,还全面考察《诗经》文本,对韵字今古音和异文,《诗经》押韵,考《诗》中阐发观点和所用标识等进行“分类考注”。相较于宋明时期《诗集传》和《毛诗古音考》分别重在阐发义理、突出韵字的体例,《诗本音》的体例不仅使大量今古音考注繁简得当,而且考注内容也更加多元和突出《诗经》要义。其次,在明末仍大体沿袭宋元《诗经》学的背景下,《诗本音》考《诗》一改僵化、空疏的治《诗》学风,主张还原《诗》的多重本质,包括《诗》本歌之、《诗》合文理和《诗》之经学,显示出顾炎武与前人治《诗》只重阐发义理、就韵改《诗》音的不同。再者,《诗本音》考《诗》极为注重实证,表现在宁留阙疑,也不妄下断言;不囿于门户,而是就实论理;尊古重古,但不泥古;不论繁简,只求辞达;对前人《诗》说,既不盲从,也不刻意求新求异,而是独立思考,实事求是。此外,通过考察《诗本音》在《音学五书》中的核心地位,也揭橥了顾炎武明道救世、保存华夏文脉的治《诗》旨归。与《诗本音》被音韵学界精耕细作的情况不同,《日知录》卷三的《论诗总》是少有学人问津的。经过研究发现,卷三42则治《诗》条目,每条均围绕《诗经》有据而考、有感而发,是构成顾炎武《诗经》学的重要内容,其不仅按照《诗》序依次考《诗》,而且遵循严谨的治《诗》理路并具有各自不同的治《诗》旨趣。从考证题目及内容考察,42则条目大体可归纳为四种类型:公案型、诗句型、诗汇型和提炼型,分别考证《诗经》学史上争讼不休的问题并提出独到见解,考证《诗》中文句并申发经世之论,考释《诗》中词汇兼有阐发义理、考证提炼的内容在于还原史实等等。分析这些治《诗》条目,发现其鲜明的治《诗》特征:札记体的体例,经史互证的方式,不拘一格的文风以及蕴藉“内圣外王”的儒家思想。从中,亦可管窥顾炎武经世致用的《诗》学观。顾炎武除在《诗本音》和《日知录》卷三进行专门考论《诗经》之外,其他撰着中还有431条引《诗》论《诗》。这些散见的引《诗》论《诗》,具有引《诗》多而论《诗》少,引《雅》多而《风》《颂》少,出自研经之书多而其他撰着少等特征,同时更引人注意的是其富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实用意图。引《诗》包括为“述”而引,为“证”而引,寓“志”而引,其中体量最大的为“证”而引,主要是借引《诗》而证断风俗、地理、名物、义理、训诂等,其采用《诗》句、《诗》体、《诗》篇目的多种方式和不拘泥于一种句式的灵活运用,明显异于前贤中引《诗》独多的荀子重在论理和采用固定句式的特点,从而形成顾炎武彰显“实学”底色的引《诗》风格。相对而言,论《诗》主要集中于对《诗》音、字、义的讨论,尽管条目不多,但实可视为顾炎武治《诗》专书的有力旁证,再次凸显了他力倡韵随义转、崇实而论的《诗》学思想。顾炎武的治《诗》成果对于清代《诗经》学影响深远。他不仅引领清代《诗经》学风趋实,而且在音韵、考据领域有筚路蓝缕之功,尤其对乾嘉学派《诗经》学起到奠基作用,在《诗经》考据方面成果颇丰的吴派、皖派、常州学派、扬州学派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顾氏影响。但不可避免的是,由于人生际遇和学术视野的限制,顾炎武《诗经》学也存在治《诗》音还不精审、有些言辞过于尖锐等不足,但瑕不掩瑜,终究不能遮蔽其《诗经》学的重大成就。总之,顾炎武的《诗经》学呈现出崇实求是的治《诗》特征与经世致用的《诗》学思想。顾炎武不仅是明末清初乃至《诗经》学史上极具代表性的重要研究个体,而且他开启了清代学术的考据之风,引领清代《诗经》学别开生面,铸就了《诗经》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韦婷[2](2021)在《《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文中研究说明《广雅》爲三国魏张揖所撰,该书体例比附《尔雅》,是《尔雅》之後又一部解释词义的训诂之作。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即疏证《广雅》的集大成之作,该书根据“因声求义”理论指出、系联大量具有音同、音近、音通、音转等通假关系的字组,并据此校订相关传世文献,多有发明,犹爲後人奉爲圭臬。历来对於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并不全面,对《疏证》中具有通假关系的材料也未能穷尽地整理、证实与检讨。本文选取《疏证》(含《补正》)中具有通假关系的异类声素字组爲研究对象,以“新材料”爲切入点,尽量全面地结合传世、出土文献材料对这些字组进行“新证”研究。其中,传世文献以先秦、两汉、魏晋材料爲主,出土文献以战国、秦汉简帛材料爲主,兼及金文、碑刻、铜镜、玺印、兵器及古文字字形等材料。通过本文的“新证”研究,意义有二:一是丰富了传世与出土文献中通假字的研究。本文拓展了《广雅疏证》的研究视野,不仅指出、证实不少新见通假字组,且较爲系统地总结了先秦两汉时期的通假材料、原则、规律及问题。二是本文在多重证据、多种角度上重新检讨与评价了王念孙的声韵理论、音转理论以及因声求义理论。本文通过对3466组异类通假关系字组地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一、王氏在《疏证》中一直将东、冬合韵,王氏晚年分韵二十二部,或基於谐声材料。二、在已标注声韵关系的3446组异类通假关系字组中,主要以双声或叠韵字最多,以同类音转爲次,以异类音转最少。从声韵关系的配合上来看,皆以声韵相近或双声叠韵爲主。从异类声、韵转的分布来看,常用、无例证通假字中的声、韵转规律与王力相同,其声韵部流转的语音条件皆呈反比,而不常用通假字中的声韵部流转没有明显反比关系。三、王氏《疏证》中“因声求义”理论已经脱离了以往随意“音转”的风气,基本严格遵守古声韵系统来系联音义,仅在个别单一音义系联上出现了问题。四、王氏《疏证》中的“转”主要是指声纽相同或相近,韵部相流转,王氏对於“音转”的尺度整体有很好的把握,存在少量滥用“音转”现象。值得注意地是,其中大多特殊音转词,属於受到时、地等因素影响较多的声训词、同源词、方言词、名物词、虚词、连词等等,而小部分零散的声训词、同训词或义近实词的特殊音转现象有待商榷。

于上官[3](2021)在《切韵图史》文中研究表明“切韵者,上字爲切,下字爲韵”,“切韵”可以指反切,衍生而来的有“切韵学”“切韵图”等术语。唐宋夏金元时代研究汉语语音及其结构的学问,叫“切韵学”,而以矩形网状显示汉语语音结构的图表则名“切韵图”。“切韵图史”以唐宋夏金元时期切韵图爲研究对象,旨在厘清唐宋夏金元切韵图传承因袭、嬗变推衍的脉络及与相关韵书的关系,展现唐宋夏金元时期切韵图的演进原委,揭示其发展流变的逻1线索和历史事实。据我们探访蒐集,唐宋夏金元时期约有四十三部切韵图。传世者有《韵镜》《七音略》《皇极经世解起数诀》《四声等子》《切韵指掌图》《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等。通过对作者音韵理念、撰着动机、编则体例、文献联系等综合考察,本文将切韵图别爲“韵镜-七音”“皇极经世”“四十四转”“指玄-指掌图”四大系列。一、存世的《韵镜》《七音略》及早佚的《五音韵镜》《指微韵镜》《洪韵》《七音韵鉴》皆可列入“韵镜-七音”系列之中。该系韵图编制的目的包括传播“依切求音、即音求字”的“韵镜之学”,应用“七音之学”。“韵镜之学”“七音之学”有其内在的一致性,都是讨论语音与反切的学问。其基本体例是:四十三转(即四十三张声韵图表),声母标目采取始帮终日、二十三列的格局,列字依据《广韵》居多。存世的《韵镜》《七音略》都是相当成熟、完善的韵图。二、存世的《皇极经世书·声音唱和图》《皇极经世声音数》《皇极经世起数诀》,已佚的《皇极经世声音法》,及《起数诀》撰图所吸收的已佚音韵论着《切韵心鉴》《韵谱》都可列入“皇极经世”系列。该系列韵图编制的目的是以语音阐释术数理论等哲学问题,基本体例是其特有的“天声地音”格局。三、已佚的《切韵类例》和残卷《卢宗迈切韵法》可列入“四十四转”系列之中,其撰作目的与“韵镜-七音”系列应该比较接近,但其体例上以四十四转列图(即有四十四张声韵图表)、列字多依据《集韵》。四、已佚的《指玄论》《切韵指玄论》《切韵指元疏》《指玄注》《切韵指玄论注》等,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四声等第图》《切韵澄鉴图》《切韵满庭芳》《切韵指迷讼》《四声等子》《切韵指南》等,皆可列入“指玄”系列。传世的《切韵指掌图》和已佚的《切韵指掌图节要》皆可列入“指掌图”系列。这两系列的撰作目的都与反映时音有一定的关联,且形制相似,基本体例都是大规模合韵并图、载有成系统的门法图例等等,遂放在一起称爲“指玄-指掌图”系列。“韵镜-七音略”系列的原型,或者説更早期韵图的撰作动机,我们推断,是以韵书爲撰作基础、悉昙字母理论爲指导而作的梳理汉语语音系统的论着,是爲译经、文化交流等服务的。“指玄-指掌图”系列反映时音的部分,反而体现了韵图最原始的描绘语音功用。随着书面语口语的分离、韵图论着的进一步成熟,最初描绘语音的韵图开始变成具备查音检字、练音、阐明术数理论哲学观念等多种功用的论着。唐宋夏金元时期各系列韵图之间不是泾渭分明、互不干涉的,也会相互影响。如《起数诀》成书参考的《韵谱》与《指掌图》的声母标目形制相同,《指掌图》列字与《韵镜》相合率最高等等。我们据各系列的研究成果绘制切韵图谱系图,载於文末。本文开题伊始,即私立训条,辨明体制,贯穿本文的指导思想有二:1.韵图是“层累地造出来的”,构建“韵图史”,必须决破“以语音史研究爲主线”的藩篱。音系相同的韵图,它们之间很可能没有任何传承关系;有传承关系的韵图,它们的音系未必是完全一样的。2.构建“韵图史”,必须密切结合韵图体例、音学理念等撰着者主观性因素做深入的考察。本文结论及创新之处有五:1.提出“汉语韵图史”“切韵图史”两个音韵学术语,并对概念的内涵外延进行了科学的界定。2.对“汉语韵图史”作出分期,分爲“切韵学”时期和“等韵学”时期,涵盖唐五代“切韵图”萌芽期、宋夏“切韵图”成熟发展期、金元“切韵图”嬗变期、明清“等韵图”鼎盛期、清末民国“等韵图”衰微期五个阶段。3.对唐宋夏金元时期的切韵图作全面的稽考工作,蒐集切韵图四十三部。4.将切韵图划分爲四大系列,对四大系列切韵图的传承演变进行详细梳理,绘制各系列切韵图的传承图谱。5.构建出一部近乎完整的“切韵图史”。梳理出各系列传承嬗变脉络,阐明其演化机制并绘制出“切韵图传承图谱”。

袁晓光[4](2019)在《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综述》文中提出改革开放是《说文解字》研究的一个重要节点,《说文解字》研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对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说文解字》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梳理,有利于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一段时期《说文解字》研究的水平和进程,认识这一段时间《说文解字》研究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此外,对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成果的梳理也可为《说文解字》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必要的参考文献和研究信息,有助于拓展研究思路与视野,从而推动今后《说文》学更加自觉、深入的发展,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说文解字》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较为全面地搜集了四十年来《说文解字》有关文献,在此基础上,分门别类地梳理《说文解字》的研究成果,并归纳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的特点及不足。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十三个章节。第一部分包括一至三章,第一章说明四十年来对许慎其人的生平经历、哲学思想、学术思想及《说文·叙》的研究成果;第二章梳理四十年来对《说文解字》版本、校勘及注本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三章对四十年来从整体上研究《说文解字》的成果进行介绍。第二部分四至七章是对《说文解字》本体的研究成果。第四章“《说文解字》体例研究”主要是梳理《说文解字》的编排条例、说解条例、引证条例以及其他条例的研究成果。第五章“《说文解字》六书研究”主要是梳理总体上研究六书的成果及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分别研究的成果。第六章“《说文解字》部首研究”是关于部首注释、部首性质、立部归部及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七章“《说文解字》形体研究”主要是梳理对《说文解字》中的字体,即篆文、古文、籀文、或体、俗字及整体上对《说文解字》重文进行研究的成果。第三部分八至十一章是从语言学角度对《说文解字》进行研究的成果。第八章“《说文解字》古文字研究”梳理了研究《说文解字》与古文字关系的成果及运用古文字考证《说文解字》说解的成果;第九章“《说文解字》语音研究”整理了《说文解字》上古语音系统研究、《说文解字》中古音反切研究及《说文解字》注音的研究成果;第十章“《说文解字》训诂与词汇研究”主要是梳理揭示《说文解字》训诂学价值、《说文解字》词义研究、《说文解字》训诂方式研究及《说文解字》词汇研究的成果。第四部分是十一章和十二章,相比于传统《说文》学,是关于新兴领域的《说文》学研究成果。第十一章“《说文解字》文化研究”回顾了全面揭示《说文解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成果及对《说文解字》中所蕴含的社会状况、物质文化、科技文化分别研究的成果。第十二章“《说文解字》其他方面研究”梳理了《说文解字》相关文献整理、《说文解字》检索及《说文解字》应用的研究成果。第五部分是最后一章,总结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的特点及不足。此外,本文的参考文献部分较为全面地收录了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的成果,可看做是上起1978年,下迄2018年的《说文解字》研究论着索引,为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必要的参考文献。

李莹娜[5](2018)在《八家汉语中古拟音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中古音是指隋唐时期汉语的语音系统,主要反映在《切韵》系韵书和早期韵图中。拟音是源自西方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即根据各亲属语言或方言间的语音对应关系来重建原始母语。本文以高本汉、董同龢、李荣、王力、李方桂、周法高、邵荣芬、郑张尚芳八位学者的中古拟音系统为研究对象,比较他们在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的不同,并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声母方面,各家对多数声母的构拟基本相同,其差异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问题:娘母、云母是否独立,俟母是否存在,[j]化声母是否存在,全浊声母是否送气,知组、庄组、晓组、影组、船母、禅母、日母的具体音值。韵母方面,除了重纽、唇音字的开合等目前仍无定论的问题,八位学者对开口介音,合口介音,一、二、三、四等韵的主元音,一、二等重韵的主元音,遇、止、流、臻、深、曾各摄的主元音等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声调方面,各家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高本汉主张四声八调说,李荣主张四声三调说,周法高认为平声、仄声有读音长短的区别,邵荣芬认为中古四声各具一调。其中邵荣芬代表了多数学者的意见。通过多个方面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高本汉利用现代方言和域外译音为中古拟音奠定了基本框架,但由于文献材料使用不当,其中古音系统存在不少缺陷。李方桂以高氏的系统为基础构拟上古音,同时又根据自己的上古音研究对高氏的系统进行补充修正,他的中古音系统最接近高本汉。王力的系统是在高本汉的基础上吸收赵元任、陆志韦、罗常培等学者的意见形成的,他和高氏一样不承认重纽,具有一定保守性。董同龢保留高氏全浊声母的送气符号,而在重纽和重韵的区分上有自己的创见,他的拟音既有保守性又有创新性。李荣利用梵汉对音材料和声韵配合规律修正了高氏许多不合理的拟音,例如他对庄组声母的构拟等。邵荣芬通过对比《切韵》与同时代其他注音材料的语音特点,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例如船、禅两母的音值应互换等。周法高拟音系统的特点是尽可能用最少的音位来解释最多的语音现象,他还根据内、外转各摄的上古读音来解释重韵和重纽问题,具有独特性。郑张尚芳的拟音与诸学者差异最多,独立性最强,而在部分音值的构拟上存在上、中古系统无法互相印证的缺点,例如他对虞韵、钟韵的构拟。有时,其他学者关于同一问题的不同结论在郑张的系统中可以并存,因为在他看来,这些都是语音在中古时期不同阶段的演变结果。

王催霞[6](2018)在《李元《音切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音切谱》是清代李元所着的一部韵书,其特点是以开合正副列韵,内容涉及等韵学、今音学和古音学,在音韵学史上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尤其对上古音的研究,在清代古音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因其所居偏僻,在同时代影响甚微,其学术价值有待造一步挖掘研究。通遇对该书所涉的等韵学、同声通用字、古声纽互通和古韵分部造行全面分析,结合同时期音韵学各家的研究结论,可以看出《音切谱》反映的古声、韵特点,可以帮助了解李元音韵学研究成果及其价值。第一,《音切谱》有大量反映同声通用字的材料,其産生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1.是记诵和传抄古籍过程中産生,包括受方音、双声叠韵、汉字字形、语法功能等影响;2.是避讳;3.统治者更改。声纽中,见母在古籍中通用最为频繁,娘母最少。从发音部位来看,喉音通用的数量最多,其他依次是牙音、齿音、唇音、舌音、半舌音和半齿音。韵母中的通用字有东冬江、蒸韵、侵覃盐咸、阳庚青、真文元寒删先、脂微齐佳灰、歌麻、支吹、麻鱼虞、虞模候、幽萧肴豪、之咍尤及入声韵之间的通用。第二,关於古声纽的研究,李元基於中古音,只涉互通,不讲古声纽的有燕与归并。以古籍异文、谐声、方言等大量材料证古声纽同类互通,喉音最爲活跃,其次是齿音、唇音和牙音,舌音最少。具类互通中,提出重唇音与轻唇音互通;舌头音与舌上音互通;正齿音二分:一类与舌音互通,一类与齿头音互通;牙喉音互通;泥娘日互通;邪喻互通。第三,关於上古韵部的研究,李氏将上古韵部分前韵、後韵和入声,共二十四部。前韵八部爲东江部、蒸部、侵覃部、谈部、阳庚部、耕部、真先部和寒部;後韵七部有脂微佳部、歌麻部、支吹部、家鱼部、愚侯部、由萧部、之咍尤部;入声九部爲屋部、育部、觉部、职德部、缉合叶部、略陌昔部、脉锡部、质物屑部和月曷黠部。此外,李氏将入声韵按主元音相同而韵尾不同分别配合前韵、後韵,形成六类阴阳入二分或三分相配的格局。

焦树芳[7](2017)在《魏晋南北朝方言声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魏晋南北朝反切兴盛,佛经翻译流行,原有的注音方法也得到了傅承。韵书、字书和音羲书等多种文献中存有大量音注,其中反切、直音、声训及一些存有音注的古今字和异字等是方音声母的研究基础。文章的研究对象是魏晋南北朝的方音声母,首先从方言地理学的角度出发,采用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将这一时期存有音注的110位作者划分到九大方言区;其次通过音注系统比较法和音注逐个比较法,以《切韵》系统为参照对象,对比分析各方言的作者音注。文中运用统计法整理出魏晋南北朝音注4064条;通过系联法和音注比较法归纳了魏晋南北朝的切上字和声母系统。魏晋南北朝方音声母33个,特点如下:1、唇音:轻唇音遗未分化,但出现了分雕趋势;唇音只有四类,为重唇音帮、滂、并、明。2、舌音:舌上音知、彻、澄在三等韵中基本分用,而在二等韵里仍读舌头音,娘母分化最晚;舌音只有端、透、定、泥四类。3、日母和来母基本是本母自切,各自成类;日母与泥(娘)混用较多,可能仍属舌音,但出现了向零声母和齿音转娈的趋势,如关西、中州、齐方言区。4、牙音独立性强,切上字分为雨类,分别与一二四等和三等相切,不混用;喉音各母基本自切,独立成类。喉牙音互转较多。5、齿音包含三类,界线分明:精组、庄组、章组;南方方言区从邪相混,三国时北方方言区也有混用例,但邪母已经存在,是独立的声母。庄组在各方言区的分化速度不同,总体上已从精组中分离出来,包含、初、崇、生四母。章组主要来源於端(知)系,这一时期已经分立;南方方言区船母自切例少,仍与禅母相混,还未独立;而北方方言区船、襌分用,包含章、昌、禅、书、船五个声母;禅母是塞擦音,船母是擦音。

郭玲[8](2017)在《基于方言地理学的魏晋南北朝韵部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以方言地理学为视角,描写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方言区的韵部及发展情况。通过《中国文学大辞典》《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移民史》及史书记载,依据占籍研究的已有成果,确定各方言区的韵文作者及音注作者。文章主要运用韵文和音注两类语料进行这一时期的方言韵部研究。用韵考方面,以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杜文澜《古谣谚》中的韵文等为原始语料,通过系联的方法对各方言区的韵部进行归纳整理。音注考方面,以陆德明《经典释文》、裴松之《三国志注》等典籍及马国瀚《玉函山房辑佚书》所辑录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反切、直音、读如、读若、声训等音注材料为语料,通过反切系联和音注类比归纳各方言区的音注特贴。最後,通过比较诗文用韵与音注异同、各方言区的异同,总结各方言区的韵部特点。文章还借鉴梵汉对音的已有研究成果,考察梵汉对音中韵颊与诗文押韵韵部的关系。

周晓利[9](2016)在《《文选》李善注徵引郭璞《尔雅注》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南朝梁太子萧统主持编纂的《文选》(又名《昭明文选》)问世以来,《文选》的研究便成为一门显学,并由此诞生了文选学。为了让更多的人读懂《文选》,古人早就意识到要为《文选》作注了。其中,主要的就是被我们所熟知的李善注。对於《文选》李善注的研究工作自然也成为文选学的一部分,自然也包括对李善注引书情况的研究。虽然,早有学者对《文选》李善注中的郭璞《尔雅注》进行了研究,但是统计情况各有不同,分析也有待深入。本文首先对《文选》李善注徵引的郭璞《尔雅注》情况,进行详尽地爬梳,共得165条(其中重复33条)有效材料。其次,将徵引的内容(包括音、义两方面)与周祖谟先生《尔雅校笺》以及《宋本广韵》进行比较研究,期望以此考究出李善所见郭璞《尔雅注》版本与我们今天所见版本的异同,以及在语音上、释义上所发生的变化。本文分为五章进行了探讨研究。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的意义、研究材料及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第二章对《文选》李善注引郭璞《尔雅注》的概况进行说明。第三章对《文选》李善注引郭璞《尔雅注》注音部分展开分析。第四章对李善注引用郭注《尔雅》释义特点进行探讨。第五章为结语部分,归纳得出李善注引郭璞《尔雅注》时在注音、释义上均根据晋代到唐代语音、训释的发展变化而进行了灵活的徵引;从整体上看李善所用郭璞《尔雅注》版本与今本郭璞《尔雅注》差别不大。

林琳[10](2016)在《《汉英韵府》官话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英韵府》在同治甲戌年(1874)由上海美华书院出版后,受到极大的欢迎。做为一本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实用性的字典,书中记录了官话、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福州、汕头、芝罘(烟台)等语音,可以说是19世纪中叶中国方言的原始材料,为现代汉语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提供了广泛的基本数据。其中所记录的官话、北京话以及烟台话都属于现代官话方言的系统。而关于明清官话历来存在诸多争议,《汉英韵府》的记录正好可以为这些争议提供最真实的证据。因此本课题选择《汉英韵府》中的官话音系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南官话音系、北京话音系以及烟台话音系。运用列表法、统计法、归纳法、内部拟测法,整理出其所记录的音系系统;同时参考其古音来源,根据卫三畏的拼音系统,对其音系进行拟测。《汉英韵府》的南官话音系包含20个声母,55个韵母,其中还保留了12个入声韵母,还有5个声调。其北京话音系包含23个声母,55个韵母,其中还保留了13个入声韵母,还有4个声调。其烟台话音系包含18个声母,五56个韵母,其中还保留了11个入声韵母。通过比较法、排除法,在横向上与同时期的本土韵书、传教士字典进行对比,用以明确其音系性质;纵向上与现代的各地方音对比,来了解百年来这些语音的演变。对《汉英韵府》南官话音系主要是横向上的比较。本土韵书方面是与代表传统官话音的《正音通俗表》音系进行比较,然后是与反映真正的南京官话的德国人赫美龄的《南京官话》比较。《汉英韵府》南官话音系仍然属于传统官话音系统,不是实际的口语音,更不是南京音。对《汉英韵府》北京话音系横向上的比较是:与代表北京音的英国汉学家威妥玛的《语言自迩集》音系比较。从性质上来说,可以肯定卫三畏记录的确实是北京音。但从其音系所保留的一些古音的特征来说,卫三畏记录的北京音相对比较守旧一点。可能更接近书面的北京音,而不是实际的口语音。纵向上的比较:是与反映现代北京音的《现代北京话研究》音系比较。对《汉英韵府》烟台话音系主要进行纵向上的比较:与反映现代烟台话的《烟台方言报告》音系比较。声母主要是发生了分化,韵母则更多是发生归并;入声韵母完全消失。从特点来看,卫三畏《汉英韵府》烟台话音系与学者们总结的胶辽官话登连片的特征基本都接近。可以肯定卫三畏记录的确实是山东烟台的方音。总之,卫三畏编纂的《汉英韵府》所记录的南官话、北京话、烟台话这三个音系,从性质上说,由于保留的古音较多,所以其音系偏向书面语音,而不是实际生活中的口语语音。通过对《汉英韵府》官话音系特点的归纳、判断,希望能丰富和补充现代官话方言研究的成果,能为明清官话的争论提供有用的论据。

二、1998-2003年汉语音韵研究综述(下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8-2003年汉语音韵研究综述(下篇)(论文提纲范文)

(1)顾炎武《诗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顾炎武《诗经》学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明清易代的社会背景和学术思潮的文化背景
        一、朝代更替的冲击与明遗民的不同志向
        二、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潮与考据学的复兴
    第二节 明末清初的《诗经》学发展背景
        一、明末《诗经》学走势:反思流弊,实学渐起
        二、清初《诗经》学转向:考据日盛,汉宋并举
    第三节 顾炎武自身的治《诗》背景
        一、忠孝并重与尚学崇古的家学根柢
        二、友人贤豪的影响与帮助
        三、抗清无果与治《诗》撰着的缘起
第二章 《诗本音》对《诗》的探求(上)
    第一节 《诗本音》治《诗》体例:吸收他人长处与独创分类考注
        一、吸收他人长处:遍注《诗》文与本证旁证
        二、考注韵字:按今古音同异分别考证
        三、考注非韵字:纠正舛误与指出非韵
        四、考注协韵:不烦多考
        五、考注同类:首注详备,复注简扼
        六、阐发观点:源于《诗》文,归于义理
        七、考《诗》尾注:重在征实纠误
        八、标注短横线“—”:以分韵、句之别
    第二节 《诗本音》治《诗》特征:惟实而考
        一、宁留悬阙,不予妄言
        二、不囿门户,就实论理
        三、尊古重古,但不泥古
        四、不论繁简,只求辞达
        五、不求异不盲从,实事求是
    第三节 《诗本音》的《诗》学观:还原《诗》之多重本质
        一、还原歌《诗》本质,音从《诗》义
        二、还原《诗》之文理,以示考经自知文始
        三、还原《诗》之经学,纠舛音字义
第三章 《诗本音》对《诗》的探求(下)
    第一节 《诗本音》的音韵学研究
    第二节 《诗本音》的独特性:核心地位与四书回证
        一、《诗本音》治《诗》的核心地位考述
        二、其他四书对《诗本音》的回证
    第三节 《诗本音》的治《诗》旨归
        一、考《诗》音与明道救世
        二、考《诗》音与为华夏保种
第四章 《日知录》考《诗》旨趣与特征
    第一节 《日知录》考《诗》条目与内在理路
        一、考《诗》条目及其类型
        二、《日知录》考《诗》条目的内在理路
    第二节 《日知录》四类型条目的治《诗》旨趣
        一、考论《诗》之公案:多举独到见解
        二、考证《诗》中之句:广发经世之论
        三、考释《诗》之词汇:兼举释词本意与阐发义理
        四、考证提炼的国名、篇什和观点:重在还原史实
    第三节 《日知录》的治《诗》特征
        一、札记体的治《诗》体例
        二、经史互证的治《诗》方式
        三、定于一尊的格式与不拘一格的文风
第五章 顾炎武引《诗》论《诗》观
    第一节 顾炎武引《诗》论《诗》特点
        一、顾着涉《诗》特点:多源自研经之作
        二、引《诗》、论《诗》比较:引《诗》多而论《诗》少
        三、引用《诗》体:《雅》诗多而《风》《颂》诗少
        四、涉《诗》特点:“据实引《诗》”与“就《诗》考《诗》”
    第二节 引《诗》类别及其用意
        一、为“述”而引
        二、为“证”而引
        三、寓“志”而引
    第三节 论《诗》类别及主旨
        一、论《诗》之音韵:经韵合一,韵随义转
        二、论《诗》之字词:今古对照,崇实而论
        三、论《诗》之文本:旁证专书,不烦重复
第六章 顾炎武治《诗》的得与失
    第一节 顾炎武治《诗》功绩与对清代《诗经》学的影响
        一、顾炎武治《诗》功绩
        二、顾炎武对清代《诗经》学的影响
    第二节 顾炎武治《诗》局限
        一、际遇局限:治《诗》条件多受制约
        二、学术局限:治《诗》音还不精审
结语
附录一 历代治《诗》音撰着一览表
附录二 《日知录》对《诗经》考据引证一览表
附录三 顾炎武引《诗》论《诗》一览表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2)《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上编
    绪论
        第一节 《广雅》与《广雅疏证》
        一、《广雅》概况
        二、《广雅疏证》概况
        第二节 《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解题
        一、“通假关系”相关概念界定
        二、通假字与同源字、古今字、异体字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三、“新证”界定
        第三节 《广雅疏证》研究现状回顾
        一、王氏的音韵学、音转理论研究回顾
        二、王氏的“因声求义”理论与实践情况回顾
        三、“新证”研究回顾
        第四节 研究对象、使用材料范围
        一、研究对象
        二、使用材料范围
        第五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广雅疏证》语音关系新证概况
        第一节 王念孙的声韵理论概述
        第二节 《广雅疏证》中常用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一、常用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二、常用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三、小结
        第三节 《广雅疏证》中不常用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一、不常用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二、不常用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三、小结
        第四节 《广雅疏证》中无例证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一、无例证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二、无例证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三、小结
    第二章 从“新证”看王氏的“因声求义”理论
        第一节 “因声求义”理论溯源
        第二节 从“新证”看《疏证》对“因声求义”的实践
        一、从“新证”看王氏疏证连词
        二、从“新证”看王氏疏证的虚词
        三、从“新证”看王氏疏证的名物词
        四、从“新证”看王氏系联的同源字
        五、从“新证”看王氏指出的通假字
        六、从“新证”看王氏系联的音义相近字
        第三节 王念孙“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得失
        一、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成就
        二、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不足
    第三章 从“新证”看王氏的“音转”理论
        第一节 《广雅疏证》“新证”中的异类声转研究
        一、“新证”通假字的异类声转概况
        二、无例证通假字异类声转分析
        第二节 《广雅疏证》“新证”中的异类韵转研究
        一、“新证”通假字的异类韵转概况
        二、无例证通假字异类韵转分析
        第三节 从“新证”看《广雅疏证》中的“转”语
        一、常用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二、不常用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三、无例证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第四节 王氏音转理论与实践的得失
    结语
下编
    表一:《广雅疏证》(含《补正》)常用通假字一览表
    表二:《广雅疏证》(含《补正》)不常用通假字一览表
    表三:《广雅疏证》(含《补正》)无例证通假字一览表
    三十韵部条目索引
    音序索引
    引用材料简称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切韵图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件
绪论
    一 “韵图”释名
    二 “汉语韵图史”“切韵图史”的提出及其分期
    三 与本选题相关的前修时彦的研究成果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切韵—切韵学—切韵图—切韵图史
    第一节 唐宋夏金元切韵图稽考
        一 存世韵图
        二 失传可考韵图
        三 失传待考韵图
        四 小结
    第二节 切韵学理念之形成、发展及切韵图产生之背景与条件
        一 梵语的传入
        二 韵图与悉昙
        三 切韵理论论着
    第三节 切韵图产生的时间及分类标准
        一 韵图産生时间
        二 韵图分类标准
第二章 “韵镜-七音”系列韵图
    第一节 《指微韵镜》到《韵镜》
        一 张麟之之功绩——《韵镜》撰作动机考
        二 《韵镜》的层累性——《韵镜》与相关韵书
        三 《韵镜》所反映的音系
    第二节 《七音韵》辨正
        一 《七音韵》性质
        二 《七音韵》与《七音韵鉴》
        三 《七音韵》与相关韵书字书
    第三节 《七音略》
        一 “七音略”名义及其撰作目的
        二 《七音略》的层累性——《七音略》与相关韵书
        三 《七音略》所反映的音系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皇极经世”系列韵图
    第一节 《皇极经世书·声音唱和图》
        一 《皇极经世书·声音唱和图》作者及其基本结构
        二 《皇极经世书·声音唱和图》的阐释
    第二节 《皇极声音数》
        一 《皇极声音数》与《皇极经世解起数诀》的关系
        二 《皇极声音数》基本结构
    第三节 《皇极经世解起数诀》
        一 祝泌天声地音格局的发展和应用
        二 《皇极经世解起数诀》所包含术语与理念
        三 《皇极经世解起数诀》所反映的语音面貌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四十四转”系列韵图
    第一节 《切韵类例》《卢宗迈切韵法》中的几个问题
        一 《切韵类例》之名义
        二 《卢宗迈切韵法》“序”中所引“诗”
    第二节 切韵法比较研究
        一 “五音傍同”与“三十六字母切韵法”
        二 “上去声同呼字图”
        三 “指掌图”比较研究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指玄-指掌图”系列韵图
    第一节 传世韵图的基本情况
        一 《切韵指掌图》
        二 《四声等子》
        三 《经史正音切韵指南》
    第二节 图例研究
        一 传世韵图图例内容对比研究
        二 韵书徵引韵图内容1佚研究
    第三节 列字、用韵、语音概貌
        一 “指掌图”系韵图
        二 《四声等子》《经史正音切韵指南》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唐宋夏金元时期韵图衍化大势
    第一节 各系列韵图内部的同与异
        一 “韵镜-七音”系列
        二 “皇极经世”系列
        三 “四十四转”系列与“指玄-指掌图”系列
    第二节 不同系列韵图之间的同与异
        一 “韵镜-七音”系列与“四十四转”系列
        二 “韵镜-七音”“指玄-指掌图”“皇极经世”系列
    第三节 唐宋夏金元时期韵图发展特徵
    第四节 唐宋夏金元时期韵图发展分期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课题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对象、方法及目标
    第四节 《说文》研究成果简述
第一章 许慎研究及《说文·叙》研究
    第一节 许慎生平研究
    第二节 哲学思想研究
    第三节 学术思想研究
    第四节 《说文·叙》研究
第二章 《说文解字》版本、校勘、注本研究
    第一节 《说文》版本研究
    第二节 《说文》校勘研究
    第三节 《说文》注本
第三章 《说文解字》通论综述
    第一节 《说文》通论专着
    第二节 《说文》通论论文
第四章 《说文解字》体例研究
    第一节 《说文》编排体例研究
    第二节《说文》说解体例研究
    第三节《说文》引证体例研究
    第四节 《说文》其他体例研究
第五章 《说文解字》六书研究
    第一节 六书总论研究
    第二节 象形、指事、会意研究
    第三节 形声研究
    第四节 转注研究
    第五节 假借研究
第六章 《说文解字》部首研究
    第一节 《说文》部首注释
    第二节 《说文》部首相关问题研究
第七章 《说文解字》形体研究
    第一节 《说文》篆文研究
    第二节《说文》重文研究
    第三节《说文》古文研究
    第四节 《说文》籀文研究
    第五节 《说文》或体与俗字研究
第八章 《说文解字》与古文字研究
    第一节 《说文》与古文字资料互证关系研究
    第二节 运用古文字资料考证《说文》说解
第九章 《说文解字》语音研究
    第一节 《说文》上古语音系统研究
    第二节 《说文》中古音反切研究
    第三节 《说文》现代注音研究
第十章 《说文解字》训诂与词汇研究
    第一节 《说文》训诂价值的研究
    第二节 《说文》词义研究
    第三节《说文》训诂方式研究
    第四节 《说文》词汇研究
第十一章 《说文解字》历史文化研究
    第一节 文化的全面研究
    第二节 社会状况研究
    第三节 物质文化研究
    第四节 科技文化研究
第十二章 《说文解字》其他研究
    第一节《说文》资料的整理
    第二节 《说文》检字研究
    第三节 《说文》应用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八家汉语中古拟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价值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
第2章 《切韵》的性质及中古拟音材料和方法
    2.1 《切韵》音系性质问题
    2.2 拟音材料比较
    2.3 拟音方法比较
第3章 声母比较
    3.1 娘母是否独立
    3.2 云母是否独立
    3.3 俟母是否存在
    3.4 [j]化声母是否存在
    3.5 全浊声母是否送气
    3.6 知组声母的音值
    3.7 庄、初、崇、生四母的音值
    3.8 船、禅两母的音值
    3.9 日母的音值
    3.10 影、晓、匣、以四母的音值
第4章 韵母比较
    4.1 重纽问题
    4.2 唇音字问题
    4.3 开口介音的构拟
    4.4 合口介音的构拟
    4.5 一、二、三、四等韵主元音的构拟
    4.6 一、二等重韵对主元音的影响
    4.7 遇、止、流、臻、深、曾各摄拟音分论
第5章 声调比较
第6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李元《音切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研究意义
        (一) 上古音研究价值
        (二) 等韵学研究价值
        (三) 古今方俗殊音的研究价值
    二、课题研究现状
        (一) 对宋元时期的等韵学研究究
        (二) 对等喂学基本原理的研究
        (三) 对明清时期的等韵学研究
        (四) 对《音切谱》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归纳法
        (二) 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方法
        (三) 对比分析法
第一章 《音切谱》相关史实及内容
    第一节 李元与《音切谱》
        一、李元及其生平
        二、《音切谱》的成窨及版本
    第二节 《音切谱》内容概述
第二章 《音切谱》中的同声通用字分析
    第一节 《音切谱》通用字産生原因
        一、在记铺和傅抄过程中产生
        二、避讳,爲了避某人的讳而改成同音字
        三、统治者更改
    第二节 《音切谱》通用字的种类
        一、字音角度
        二、字形角度
        三、字义角度
    第三节 《音切谱》中同声通用字的声韵分布情况
        一、从声母的角度看《音切谱》中同声通用字
        二、从韵母的角度看《音切谱》中的同声通用字
第三章 《音切谱》关於古声纽的论述
    第一节 李元的古声纽同类互通説
        一、唇音互通
        二、舌音互通
        三、牙音互通
        四、齿音互通
        五、喉音互通
    第二节 李元古声纽异类互通説
        一、重唇音与轻唇音互通
        二、舌头音与舌上音互通
        三、齿头音与正齿音互通
        四、正齿音与舌音互通
        五、牙音与喉音互通
        六、齿头音邪母与喉音喻母互通
        七、娘日泥互通
第四章 《音切谱》对上古韵部的研究
    第一节 李元的古韵分部
        一、前韵八部
        二、後韵七部
        三、入声九部
        四、李元古韵分部的成就及价值
    第二节 李元的入声韵配阴阳观
        一、入声韵屋育觉的阴阳分配
        二、入声韵质物屑月曷黯的阴阳分配
        三、入声韵略陌昔的阴阳分配
        四、入声韵脉锡的阴阳分配
        五、入声韵职德的阴阳分配
        六、入声韵缉合叶洽的阴阳分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7)魏晋南北朝方言声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范围
        1.1.3 研究材料及鉴别
    1.2 选题意羲
        1.2.1 魏晋南北朝方言研究的重要性
        1.2.2 魏晋南北朝方言声母研究的重要性
    1.3 研究现状
        1.3.1 中古声母研究概况
        1.3.2 魏晋南北朝专书和专人的声母研究
        1.3.3 译经类声母研究
        1.3.4 魏晋南北朝方音声母研究
    1.4 《切韵》音系的性质及拟音标准
        1.4.1 《切韵》的性质
        1.4.2 拟音标准及依据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魏晋南北朝方言分区
    2.1 方言分区概述
        2.1.1 汉语方言分区
        2.1.2 魏晋南北朝方言分区
    2.2 作者方言区和注疏成就
        2.2.1 江东方言区
        2.2.2 关西方言区
        2.2.3 中州方言区
        2.2.4 河北方言区
        2.2.5 齐方言区
        2.2.6 荆楚方言区
        2.2.7 淮南方言区
        2.2.8 南越方言区
        2.2.9 梁益方言区
        2.2.10 地域不定
第3章 各方言叵声母
    3.1 江东方言区
        3.1.1 唇音
        3.1.2 舌音
        3.1.3 半舌音:来母
        3.1.4 牙音
        3.1.5 齿音
        3.1.6 正齿音
        3.1.7 半齿音:日母
        3.1.8 喉音
        3.1.9 江东方言区声母
    3.2 关西方言区
        3.2.1 唇音
        3.2.2 舌音
        3.2.3 半舌音:来母
        3.2.4 牙音
        3.2.5 齿音
        3.2.6 正齿音
        3.2.7 半齿音:日母
        3.2.8 喉音
        3.2.9 关西方言区声母
    3.3 中州方言区
        3.3.1 唇音
        3.3.2 舌音
        3.3.3 半舌音:来母
        3.3.4 牙音
        3.3.5 齿音
        3.3.6 正齿音
        3.3.7 半齿音:日母
        3.3.8 喉音
        3.3.9 中州方言区声母
    3.4 河北方言区
        3.4.1 唇音
        3.4.2 舌音
        3.4.3 半舌音:来母
        3.4.4 牙音
        3.4.5 齿音
        3.4.6 正齿音
        3.4.7 半齿音:日母
        3.4.8 喉音
        3.4.9 河北方言区声母
    3.5 齐方言区
        3.5.1 唇音
        3.5.2 舌音
        3.5.3 半舌音:来母
        3.5.4 牙音
        3.5.5 齿音
        3.5.6 正齿音
        3.5.7 半齿音:日母
        3.5.8 喉音
        3.5.9 齐方言区声母
    3.6 荆楚方言区
        3.6.1 唇音
        3.6.2 舌音
        3.6.3 半舌音:来母
        3.6.4 牙音
        3.6.5 齿音
        3.6.6 正齿音
        3.6.7 半齿音:日母
        3.6.8 喉音
        3.6.9 荆楚方言区声母
    3.7 淮南方言区
        3.7.1 舌音
        3.7.2 半舌音:来母
        3.7.3 牙音
        3.7.4 齿音
        3.7.5 正齿音
        3.7.6 半齿音:日母
        3.7.7 喉音
        3.7.8 淮南方言区声母
    3.8 南越方言区
        3.8.1 喉音
    3.9 梁益方言区
        3.9.1 唇音
        3.9.2 齿音
        3.9.3 喉音
    3.10 地域不定
        3.10.1 唇音
        3.10.2 舌音
        3.10.3 半舌音:来母
        3.10.4 牙音
        3.10.5 齿音
        3.10.6 正齿音
        3.10.7 半齿音:日母
        3.10.8 喉音
        3.10.9 地域不定声母
第4章 魏晋南北朝方音声类讨论
    4.1 唇音
    4.2 舌音
    4.3 半舌音:来母
    4.4 牙音
    4.5 齿音
    4.6 正齿音
    4.7 半齿音:日母
    4.8 喉音
    4.9 魏晋南北朝方音声母分期及特点
    4.10 魏晋南北朝方音声母
附论 《玉篇》音系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魏晋南北朝各方言区音注总表
    附录二: 魏晋南北朝切上字总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基于方言地理学的魏晋南北朝韵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意义
        1.2.1 魏晋南北朝是汉语发展的关键时期
        1.2.2 韵部研究是语音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1.2.3 方音研究是中古汉语系统研究的重要任务
    1.3 研究现状
        1.3.1 韵部研究现状
        1.3.2 方言角度的韵部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韵脚字归纳法
        1.4.2 反切系聊法
        1.4.3 音注类比法
        1.4.4 比较法
    1.5 语料及鉴别
        1.5.1 诗文用韵语料的来源及鉴别
        1.5.2 音注语料的来源及鉴别
    1.6 魏晋南北朝方言分区
        1.6.1 方言地理学
        1.6.2 方言区划
第2章 江东方言区
    2.1 江东方言区用韵的研究
        2.1.1 魏晋宋用韵的研究
        2.1.2 齐梁陈用韵的研究
    2.2 江东方言区音注考
        2.2.1 江东方言区音注作者生卒年表
        2.2.2 魏晋宋音注考
        2.2.3 齐梁陈音注考
    2.3 小结
第3章 中州方言区
    3.1 中州方言区用韵考
        3.1.0 中州方言区诗文作家生卒年表
        3.1.1 魏晋宋用韵考
        3.1.2 齐梁陈用韵考
        3.1.3 魏晋南北朝中州方言区作家用韵比较研究
    3.2 中州方言区音注考
        3.2.1 中州方言区音注作者生卒年表
        3.2.2 已有研究成果及结论
        3.2.3 魏晋宋音注考
        3.2.4 齐梁陈音注考
    3.3 小结
第4章 关西方言区
    4.1 关西方言区用韵考
        4.1.1 魏晋宋用韵考
        4.1.2 齐梁陈用韵考
    4.2 关西方言区音注考
        4.2.1 关西方言区音注作者生卒年表
        4.2.2 魏晋宋音注考
    4.3 小结
第5章 河北方言区
    5.1 河北方言区用韵考
        5.1.1 魏晋宋用韵考
        5.1.2 齐梁陈用韵考
    5.2 河北方言区音注考
        5.2.1 河北方言区音注作者生卒年表
        5.2.2 魏晋宋音注考
        5.2.3 齐梁陈音注考
    5.3 小结
第6章 齐方言区
    6.1 齐方言区用韵的研究
        6.1.1 魏晋宋用韵的研究
        6.1.2 齐梁陈用韵的研究
    6.2 齐方言区音注考
        6.2.1 齐方言区音注作者生卒年表
        6.2.2 魏晋宋音注考
        6.2.3 齐梁陈音注考
    6.3 小结
第7章 荆楚方言区
    7.1 荆楚方言区用韵的研究
        7.1.1 魏晋宋用韵的研究
        7.1.2 齐梁陈用韵的研究
    7.2 荆楚方言区音注考
        7.2.1 荆楚方言区音注作者生卒年表
        7.2.2 魏晋宋音注考
    7.3 小结
第8章 淮南方言区
    8.1 淮南方言区用韵考
        8.1.1 魏晋宋用韵考
    8.2 淮南方言区音注考
        8.2.1 淮南方言区音注作者生卒年表
        8.2.2 魏晋宋音注考
    8.3 小结
第9章 梁益方言区
    9.1 梁益方言区用韵的研究
        9.1.1 魏晋宋用韵的研究
    9.2 梁益方言区音注考
        9.2.1 梁益方言区音注作者生卒年表
        9.2.2 魏晋宋音注考
第10章 南越方言区
    10.1 南越方言区音注考
        10.1.1 南越方言区音注作者生卒年表
        10.1.2 魏晋宋音注考
第11章 周祖谟《魏晋南北朝韵部之演变》韵字、韵例商榷
    11.1 韵段漏收
    11.2 误收
    11.3 重收
    11.4 韵脚字遗漏
    11.5 韵读
    11.6 排印及其他错误
        11.6.1 篇名错误
        11.6.2 作者相混或错误
        11.6.3 韵脚字错误
        11.6.4 排印错误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魏晋宋中州方言区韵谱和合韵谱
附录二 魏晋宋河北方言区韵谱和合韵谱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文选》李善注徵引郭璞《尔雅注》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研究现状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郭璞及其《尔雅注》版本流传
第一章 李善注徵引郭璞《尔雅注》概况
    第一节 李善注重复徵引郭注《尔雅》情况
    第二节 李善注徵引郭注《尔雅》与今本郭注异同比较
第二章 李善注引郭璞《尔雅注》注音特点研究
    第一节 李善注引郭璞《尔雅注》注音部分与今见郭音异同比较
    第二节 李善注引郭璞《尔雅注》注音特点
第三章 李善注引郭璞《尔雅注》释义特点研究
    第一节 李善注引郭璞《尔雅注》与今本郭注释义异同比较
    第二节 李善注引郭璞《尔雅注》释义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汉英韵府》官话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作者简介
        一 卫三畏生平介绍
        二 主要着作介绍
    第二节 《汉英韵府》的版本及体例
        一 《汉英韵府》的版本
        二 《汉英韵府》的体例
    第三节 关于官话
        一 概念的界定
        二 传教士所认知的官话
        三 卫三畏的官话观
    第四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目标方法及研究意义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材料及方法
        三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汉英韵府》拼音系统
    第一节 元音
        一 单元音
        二 复元音
        三 特殊元音
    第二节 辅音
    第三节 声调
    第四节 卫三畏拼音系统的特点
第三章 《汉英韵府》南官话音系
    第一节 《汉英韵府》南官话音系音节整理
    第二节 《汉英韵府》南官话音系的声韵调
        一 《汉英韵府》南官话声母系统
        二 《汉英韵府》南官话韵母系统
        三 《汉英韵府》南官话声调系统
    第三节 《汉英韵府》南官话音系比较分析
        一 《汉英韵府》南官话音系与《正音通俗表》音系的比较
        二 《汉英韵府》南官话音系与《南京官话》音系的比较
    第四节 《汉英韵府》南官话音系的特点及性质
        一 《汉英韵府》南官话声母的特点
        二 《汉英韵府》南官话韵母的特点
        三 《汉英韵府》南官话声调的特点
        四 《汉英韵府》南官话音系的性质
    第五节 《汉英韵府》南官话声韵调配合表
    第六节 《汉英韵府》南官话同音字汇
第四章 《汉英韵府》北京话音系
    第一节 《汉英韵府》北京话音系音节整理
    第二节 《汉英韵府》北京话音系的声韵调
        一 《汉英韵府》北京话声母系统
        二 《汉英韵府》北京话韵母系统
        三 《汉英韵府》北京话声调系统
    第三节 《汉英韵府》北京话音系比较分析
        一 《汉英韵府》北京话音系与《语言自迩集》音系的比较
        二 《汉英韵府》北京话音系与《现代北京话研究》音系的比较
    第四节 《汉英韵府》北京话音系的特点及性质
        一 《汉英韵府》北京话声母的特点
        二 《汉英韵府》北京话韵母的特点
        三 《汉英韵府》北京话声调的特点
        四 《汉英韵府》北京话音系的性质
    第五节 《汉英韵府》北京话声韵调配合表
    第六节 《汉英韵府》北京话同音字汇
第五章 《汉英韵府》烟台话音系
    第一节 《汉英韵府》烟台话音系音节整理
    第二节 《汉英韵府》烟台话音系的声韵调
        一 《汉英韵府》烟台话声母系统
        二 《汉英韵府》烟台话韵母系统
    第三节 《汉英韵府》烟台话音系的特点
        一 《汉英韵府》烟台话声母的特点
        二 《汉英韵府》烟台话韵母的特点
        三 《汉英韵府》烟台话音系的性质
    第四节 《汉英韵府》烟台话与现代烟台话的比较
        一 《汉英韵府》烟台话声母与《烟台方言报告》声母比较
        二 《汉英韵府》烟台话韵母与《烟台方言报告》韵母比较
        三 小结
    第五节 《汉英韵府》烟台话音节全表
第六章 结语
附录:附图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1998-2003年汉语音韵研究综述(下篇)(论文参考文献)

  • [1]顾炎武《诗经》学研究[D]. 卢玮玮.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 [2]《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D]. 韦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3]切韵图史[D]. 于上官. 吉林大学, 2021(01)
  • [4]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综述[D]. 袁晓光.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5]八家汉语中古拟音比较研究[D]. 李莹娜.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6]李元《音切谱》研究[D]. 王催霞.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7]魏晋南北朝方言声母研究[D]. 焦树芳.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 [8]基于方言地理学的魏晋南北朝韵部发展研究[D]. 郭玲.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 [9]《文选》李善注徵引郭璞《尔雅注》考[D]. 周晓利. 贵州师范大学, 2016(08)
  • [10]《汉英韵府》官话音系研究[D]. 林琳.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1998-2003年汉语语音学研究述评(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