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面向对象数据库并发控制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许沁琪[1](2021)在《Fabric区块链系统事务执行性能优化技术》文中提出区块链,作为比特币的基础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和数据防篡改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在众多区块链系统中,超级账本Fabric(Hyperledger Fabric,HLF)是最常用的区块链系统之一,是开源区块链系统中吞吐量最高的系统。然而,其性能距工业级应用场景需求仍有差距。为了区块链应用场景的进一步扩展,HLF系统性能优化研究有极强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HLF系统的性能包括了单链事务性能和多链事务性能。对于单链事务,现有方法针对多项流程进行了优化,但是,尚缺少对区块提交流程的优化。该流程只能串行执行,且执行期间阻塞其他流程,因此,该流程的加速可以提升系统整体性能。而对于多链事务,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如何在多链之间建立可靠连接,忽视了多链事务的性能问题。当前的多链事务模型较为简单、效率较低。而多版本并发控制(Multi-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MVCC)可以高效地管理事务并提高性能。因此,本文通过加速HLF系统区块提交流程和构建基于MVCC的多链事务模型的方法,对HLF系统性能进行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提出基于缓存技术的区块链单链事务性能优化方法:针对HLF系统区块提交流程效率低下的问题,细化分析了区块提交流程各步骤的资源消耗及延迟。在细化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冗余操作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提出区块缓存方法,针对索引写入延迟较长的问题提出索引缓存方法。2.提出基于MVCC的区块链多链事务性能优化方法:针对HLF系统不支持多链事务且其他多链模型忽视了事务性能的问题,构建了多版本梅克尔树以支持多链事务的多版本并发控制。为进一步提高多版本并发控制中,读取数据操作的效率,基于布隆过滤器提出了快照快速匹配方案。3.搭建面向供应链金融的区块链技术平台原型:国家及地方为了规范化区块链应用的落地发展,制定了相关的标准。面向这些金融区块链标准的需求,构建了符合要求的区块链技术平台原型。该平台面向供应链金融需求,提供了可靠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和金融融资服务,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李建桥[2](2021)在《地震前兆时间序列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地震前兆观测时间序列数据量越来越大,现有的基于Web的可视化方案由于网络传输的数据量大,导致系统响应时间变长,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交互体验。基于采样和过滤的大数据可视化方案虽然可以大大缩小数据规模,缩短数据传输时间,但会丢失高频数据背后的信息。面对如此海量的地震观测数据,如何高效地存储并对满足用户需求的数据进行快速地可视化分析,已经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研究目前主流的以My SQL为代表的关系型数据库、以Open TSDB为代表的分布式文件系统以及以HBase为代表的No SQL数据库等三种存储方案基础上,采用HBase数据库,提出了一种地震前兆时间序列大数据存储方案,以解决海量地震前兆数据读写效率低下的问题。接着,针对现有的基于Web的可视化方案存在的一些不足,同时考虑到目前的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Cloudberry的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案。此外,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在大数据平台下,针对大数据的存储与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流行的趋势,因此接着又提出一种基于HBase的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案。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基于HBase的地震大数据存储方案。针对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在存储海量地震前兆观测数据方面存在读写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考虑到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特点、应用场景以及查询数据的实时性、快速性等方面的需求,将地震前兆观测数据保存在HBase数据库中。实验结果表明,基于HBase的存储方案具有较优异的可扩展性与并发性,在读取操作和写入操作方面也都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充分证明了本方案的有效性。(2)本文首次提出了基于Cloudberry的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实时可视化解决方案。该方案大大缩短了各数据分片的传输时间,改善了用户交互体验,很好地满足了地震业务中长期大范围观测数据可视化的需要。针对目前包括Cloudberry在内的渐进式可视化方案中,平均聚合函数(AVG)的正确性往往得不到保证的问题,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计数(COUNT)和求和(SUM)聚合函数可累加性的AVG转换规则技术解决方案,以保证AVG结果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与非渐进式可视化方案相比,基于Cloudberry的渐进式可视化方案可以在不需要长时间等待的情况下立即看到结果。并且与P5渐进式可视化方案相比,Cloudberry每批次的响应时间更短,并且随着数据量的增加,Cloudberry总能将每批的响应时间保持在用户可接受的范围内。因此,Cloudberry渐进式可视化方案缩短了用户的响应时间,避免了长时间的等待,提高了用户的交互体验。(3)提出了一种大数据环境下的渐进式可视化方案,以满足大数据场景下的需求。由于Cloudberry目前不支持大数据环境下的HBase数据库,虽然可以通过Elasticsearch从HBase中读数据,但此方案明显涉及到了网络中大规模的数据迁移,耗时且浪费计算资源。因此,本文模仿Cloudberry提出了一种大数据环境下的渐进式可视化方案,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在“地震大数据可视化及机器学习平台”项目上。应用结果表明,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案具有快速性、灵活性等特点,对海量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可视化具有广泛而实用的价值。
陈继磊[3](2021)在《高并发下购物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电商网站用户量不断攀升,电商的流量优势和便捷高效的特性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购物方式。但是,随着系统的并发量越来越高,并发高峰期会导致系统的反应时间过长,甚至会由于无法负荷高并发的流量而导致系统崩溃,这无疑对传统的单体Web系统架构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一个能够提供高效率、高并发以及高可用服务的商城购物平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基于公司项目实际需求,结合具体业务场景,设计和实现了一个支撑高并发的分布式购物商城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在系统架构上采用分布式服务架构Dubbo作为平台的基础架构,为系统提供高性能服务调用方案,将系统架构层级垂直拆分;采用SpringBoot在应用层面基于微服务概念将应用服务水平拆分,应用服务独立部署运行;使用Zookeeper作为服务监控中心,完成服务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管理和调度,实现服务间解耦,提升系统扩展性。(2)对数据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用Redis作为数据库的分布式缓存,可以大大提高海量数据的存储和访问能力;采用读写分离实现读写请求发往不同的服务器处理,提升系统处理请求的效率,配置主从复制方案,有效保障了数据的安全备份,避免服务器宕机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使用MyCat对数据库表结构进行水平切分和垂直切分,有利于加快数据获取的反应时间。(3)基于JWT的方式实现单点登陆,实现跨语言支持登陆认证,相较于传统Cookie与Session登陆方案信息安全性更高,可实现跨域资源共享,同时避免了不同子系统重复登陆的情况;基于Redis和Lua实现分布式锁,解决了多线程场景下对共享数据的安全操作,相较于传统分布式锁数据安全性更高,性能更好。(4)为避免瞬间流量过高导致服务器宕机的情况,基于漏桶算法和令牌桶算法设计限流策略,根据两种算法的不同特性在不同的业务场景下选择合适的算法模型处理高并发流量请求,保障了系统服务可持续提供与稳定性。(5)为提升系统并发量,设计了一种动态负载均衡策略,在加权轮询负载均衡算法的基础上,对权值计算进行优化,使用CPU、磁盘I/O、内存以及网络带宽的各自使用率等影响因素计算综合权值,请求分配更为合理,并对集群状态实时监控,进行合理化调控,从而提高请求处理连接的成功率,有效提升系统负载能力和并发性能。基于以上架构设计和系统优化,开发完成了一个门户展示功能模块、后端管理功能模块、搜索功能模块、商品展示功能模块、购物车功能模块、订单功能模块、“抢购”活动功能模块于一体的分布式购物商城系统。最后,对平台的功能和性能进行详细具体的测试与分析,测试结果符合预估结果,各个功能模块目前已正常运行。使用Jmeter对高并发情况进行压力测试,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的加权轮询负载均衡算法,本系统中采用的动态负载均衡策略的并发量提升了 11.2%左右,请求响应时间降低5.4%,更加适应高并发环境。本文设计和开发的平台已上线运行,系统运行稳定流畅,可以为用户提高效稳定的服务,提升了用户购物体验感,表明本系统在解决高并发访问的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邓硕哲[4](2021)在《面向密集库的自动化仓储工作流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电商飞速发展和货物贸易迅速繁荣的大背景下,密集库仓储由于存储密度大、占地面积小等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自动化密集库仓储具有密度大、仓储设备多、仓储设备异构、仓储作业流程长、仓储作业流程复杂、可视化程度低等特点。如何解决仓储作业高效有序、设备资源协同高效的使用、高并发多作业环境下作业之间能互不干扰等难题,更便捷、更高效地实时监测作业与控制作业,对自动化密集库管控系统的网络化和可视化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针对自动化密集库仓储作业中的一系列问题,基于工作流技术能在工作流程中,将工作根据规则与业务逻辑在计算机中以恰当模型进行表达与计算,可多目标参与文档、信息、任务传递的技术条件,本文提出将仓储作业与工作流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仓储作业监控难题。开展仓储工作流技术分析,研究仓储工作流运行机制,设计仓储工作流控制算法,实现仓储作业流程可视化监控,对推进数字化与网络化仓储技术研究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面向自动化密集库的仓储工作流分析与设计针对自动化密集库仓储设备多且设备异构明显、仓储作业流程长且复杂、仓储作业需要满足高并发等作业需求问题,开展仓储管控系统需求分析。根据实际密集库作业环境和作业流程分析,提出面向密集仓储管控的工作流问题及其难点。明晰工作流技术原理,结合仓储设备作业特点,并基于仓储工作流组件模型设计了出入库工作流。为解决仓储作业过程中数据存储与访问问题,建立仓储数据库实体关系模型,基于对象关系映射建立仓储工作流对象模型。(2)设计了支持仓储设备协同作业的工作流算法针对仓储作业流程长且复杂,流程执行需要多设备协同的情况,为更好的管控仓储工作流程,设计仓储作业的串行、并行作业调度算法,管理仓储作业中的活动队列,使仓储作业协调有序进行。并设计出入库作业启动算法,用于作业任务的快速捕获和触发。提出通过建立仓储资源分配表结构、资源竞用的锁机制、动态的资源分配算法,使得仓储资源在作业执行中有序使用。(3)进行了基于服务的仓储作业流程可视化技术实现为提升仓储作业的可操作性,提高仓储作业的可视化和远程监控的能力,使用HTML/CSS/JS/SVG等WEB前端技术建立仓储设备监控的可视化操作网页、仓储作业日志、仓储作业场景监控界面、仓储作业进度表等。使用Signal R技术,向仓储监控WEB终端实时推送作业状态数据,保证数据信息的实时性。基于面向服务的方法,设计工作流驱动的仓储作业微服务,为出入库作业提供需求订阅与状态实时推送,解决仓储作业过程的日志跟踪、进度显示、场景监控问题。综上,以企业提供的自动化密集库仓库环境为试验平台,开发管控系统的各项服务。企业现场应用测试表明,课题研发的仓储工作流技术达到预期目标,为支持协同、高效的自动化仓储管控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基础。
张俊晨[5](2021)在《面向非易失性内存的新型索引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3D CrossPoint技术的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开始逐步商业化。NVM的出现促进了面向NVM的数据库系统相关研究。作为DRAM与SSD的中间内存层,持久化内存为数据库索引的设计与优化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围绕NVM的存取特性,研究面向NVM的新型索引技术,并重点研究树形索引在NVM上的访问、持久化、范围查询等操作的性能优化。通过对索引架构、内存结构的设计和优化,以及相应的索引操作算法的调整和优化,使索引能够在NVM以及混合内存架构充分发挥性能。总体而言,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和提出了一种面向NVM的异构索引HART结合B+树与Radix树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上下两层结构的异构索引HART。针对B+树查询性能的相对劣势,我们结合Radix树结点搜索快的特性,对整体架构进行了设计,改进了路径压缩策略。针对Radix树范围查询差,数据存储分散的问题,我们设计了对NVM写友好的结点,将Radix树叶子集中存储,并在底层链接起来。(2)提出了 HART在混合内存架构下的优化策略与并发控制方法基于NVM的性能尚处于DRAM与SSD之间的背景,混合内存架构上的索引会比仅NVM的架构上的更加高效。因此为了减少NVM上的写操作,我们提出了异构索引模型边界与持久化边界分离的策略,并进一步讨论了下层持久层的并发访问控制策略。在技术方案设计和实现的基础上,本文在仿真和真实的持久化内存上进行实验。我们对比了 HART的不同衍生变种的性能,并与其他NVM类型的索引,在不同键分布下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HART受键分布影响程度高于其他Radix树类的索引,范围查询性能与B+树类索引相近,读写性能在键有局部密集情况下有优势,在完全均匀稀疏的分布下,写性能与纯NVM索引相当,但读性能则大幅优于其他索引。
徐志翔[6](2021)在《密集型仓储异构设备分布式监控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背景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物流是现代仓储物流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随着密集型仓储的出现,仓储规模不断扩大,仓储作业流程更加复杂多样,应用于不同作业场景的新型仓储物流设备越来越多。大量仓储异构设备的投入使用,使得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各不相同,导致异构设备数据难以集成,给仓储设备的监控及高效、协同搬运带来了巨大挑战。传统的单体式仓储监控系统(Warehouse Control System,WCS),存在系统耦合严重、算力过于集中、并发处理能力与可扩展性差等问题,已无法满足多异构设备、大规模、多库型的密集仓储分布式监控需求。因此,为实现WCS对异构设备的高效灵活监控,提高仓储作业的执行效率与可视化程度,本文基于OPC UA工业通信技术、现代网络服务技术、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研究密集仓储异构设备分布式监控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密集仓储异构设备数字化映射技术途径针对多异构设备协同搬运的复杂仓储作业场景,借鉴数字孪生技术理念,将物理仓储设备如四向车、提升机、输送机等一一映射为对应的数字设备对象,建立虚实设备双向映射机制,通过访问数字设备对象,实现异构设备的统一监控与高效灵活控制。为消除因仓储设备的异构性造成的通信差异,采用OPC UA工业通信技术,对仓储异构设备数据进行统一读写。基于面向对象建模,通过OPC变量订阅将物理设备状态实时映射为数字设备对象属性,利用异步编程模型将物理设备行为同步映射为数字设备对象方法,使得虚实设备事务生命周期一致。对数字设备对象方法进行多层封装,构建层次化的数字设备访问应用程序接口(API),实现对仓储设备的简易、鲁棒控制。(2)基于服务的分布式仓储设备监控集成应用技术为满足多异构设备、任务并发、大规模、库型种类丰富的密集仓储监控需求,突破单体架构的算力瓶颈,提高WCS的鲁棒性与可扩展性,提出了分布式仓储监控服务关键技术。对仓储业务功能进行分析,利用微服务架构思想设计了设备监控、作业控制、仓储单元管理、Web应用等微服务,从系统结构上支持对不同类型仓库的监控。基于仓储异构设备数字化映射与Web服务技术,将数字设备对象封装为设备监控服务,实现仓储设备的远程访问,为仓储设备的Web可视化监控提供技术支撑。利用Rabbit MQ消息队列技术,实现不同仓储服务间的异步通信,克服因分布式导致的业务不一致问题,并对仓储业务进行集成。(3)提出了一种仓储设备实时Web可视化监控技术针对传统人工监控数据准确性低、覆盖不全、危险性高等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Web服务的仓储设备实时可视化监控技术。基于仓储设备监控服务与实时Web技术,设计不同的仓储设备数据推送策略,将实时变化数据从设备监控服务主动推送至客户端。利用前端可视化技术,对仓储设备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实现设备健康状态(如通信质量、设备故障、电量等)、实时运行状态(如运行速度,当前位置等)、货位状态等Web可视化监控,满足移动智能终端的监控需求,提供丰富的用户监控体验。综上所述,课题受上海市科委会科研项目(17DZ2283800)、2018年度松江区面向协同服务的高效智能化仓储系统开发与示范应用项目(2018-01)资助。利用OPC UA工业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现代网络服务技术、前端可视化技术,研究并开发了基于Web服务的分布式仓储监控系统,并在企业密集仓储现场得到了有效验证,为面向协同、高效的现代仓储物流提供可借鉴的关键技术基础。
于豪[7](2021)在《基于服务的复杂装备数据分析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信息化战争的倒逼下,军用复杂装备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化的军用复杂装备涉及多个工程领域,导致领域间无法理解数据定义,出现“信息孤岛”现象。因此选用复杂装备作为场景,研究多领域间的资源管理以及异构数据集成技术。本文主要有以下两个目的:第一,研究复杂装备数据的动态资源管理优化技术;第二,研究基于中间件服务架构的复杂装备数据集成优化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复杂装备数据分析中涉及的相关背景和关键技术。首先,介绍了复杂装备数据分析关键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结构。然后,分析了几种主流的实现方法,并对比总结它们各自的优缺点。(2)提出基于异步消息队列的装备资源管理优化技术。针对各军种、各部门复杂装备数据访问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步消息队列的负载均衡框架,实现复杂装备资源动态管理优化。首先,本文分析了复杂装备数据权限分组访问和异步消息队列实现的可行性。然后,分别对以上技术进行实现。其中,权限分层访问控制包括分组权限控制和权限管理表设计;异步消息分发包括异步任务发布、任务调度器、任务执行单元三部分。最后,使用消息中间件存放消息数据以及任务结果。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降低了权限关系映射复杂度,减少权限响应时间;单机服务器响应速度对比其他主流方法平均提高7.6%。(3)提出基于服务的复杂装备数据集成优化技术。针对复杂装备异构数据的集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服务的复杂装备数据集成优化技术。首先,本文介绍了中间件集成架构以及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然后,将复杂装备数据集成优化技术分为装备数据采集、数据结构转换、数据处理引擎、数据映射驱动模版和服务化发布五个部分。最后,针对耦合度、实时性以及查询性能方面,与其他集成技术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基于服务的复杂装备数据集成优化技术将平均响应时间降低至1s,解决异构数据服务发现以及领域定义集成问题。本研究获得的结果可用于解决复杂装备数据分析中资源动态管理、复杂装备数据集成等问题,且对复杂装备数据分析技术有重要延伸意义。
何列松[8](2020)在《基于地图编辑长事务模型的协同制图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协同制图是提高地图制图工作效率,快速更新地图产品和地理空间数据库的有效方法。目前,CSCW领域单独研究文本、图像编辑、图形设计方面协同工作相对较多,地图(同时包含大量图形、图像、文本、OLE等)协同编辑设计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DBMS或者DFS研究普通关系型事务相对较多,而针对包含复杂关系的空间数据编辑事务相对较少;协同制图中前台用户交互编辑地图研究相对较多,而后台地理信息数据库同步地永久写入更新前台编辑成果的研究相对较少。面向协同制图研究地图编辑长事务模型,解决协同制图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对于前台地图交互编辑与后台地理信息更新保持数据一致性,提高多用户协同制图交互界面的协调同步性,平衡兼顾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生产更新的效率和成果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针对协同制图中目前存在的地图编辑事务执行和处理效率不高、地图编辑长事务并发处理复杂、多客户端集中协同制图时地图协同同步显示难等关键问题,开展了基于地图编辑长事务模型的协同制图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其主要内容如下:1.分析了协同制图的研究背景和现状,指出了当前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基于MELT模型的协同制图关键技术,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和基本思路。2.介绍了协同制图相关理论与方法,引入了MELT相关的概念;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之后,归纳了目前协同制图中还存在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总结了传统GIS长事务核心问题和开展研究的难点。3.设计了MELT模型,它基于地图文档状态及其变化模拟协同制图MET,分别提出了基于虚拟内存和普通内存如何管理和操作地图文档状态及其变化数据的方法,说明了基于地图文档代理MET的原理,设计了事务列表管理协同制图MET,而后详细介绍了设计的地图文档模型详细结构。针对一类特殊制图对象OLE进行扩展建模,以支持对OLE对象的事务操作模拟。4.研究了基于单列表和双列表的协同制图事务组织与调度技术,设计了协同制图MET串行化协议,提出相交并发事务处理方法,阐述了协同制图中自动事务和用户长事务的内涵,研究了GRCP自动方法,设计实现了基于矢量栅格混合金字塔索引的协同制图多客户端同步显技术。5.构建了集中式协同制图实验平台CoMapping系统,开发了基于MELT的地图文档多源数据集成软件模块,构建了地图要素编辑功能框架,实验解决了几类典型GRCP的地图编辑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同比例尺、不同数据量大小的地图数据,对基于地图文档模拟的MELT模型进行了事务管理能力测试、事务并发处理实验和基于协同工作组的多客户端地图同步协同显示实验,验证了MELT模型对协同制图机制的支持和协同制图关键技术的解决效果。在本论文最后总结中归纳了以下创新点:(1)基于虚拟内存的动态单备份和基于磁盘和内存存储的静态多备份的地图文档模型改进了传统MELT模型,通过地图文档状态备份和变化数据存储管理,成功模拟了数据库MET,克服了DBMS中GIS长事务执行时间长、DDL操作受限等缺点,提高了MET执行效率和MET管理能力。(2)设计了协同制图事务三元组模型,建立了MELT并发处理规则,实现了基于协同制图MELT优化、合并、丢弃等并发处理方法,支持协同制图事务串行化处理,维护了事MELT的ACID特性,确保了地图编辑成果数据的一致性。(3)设计实现了以双线道路交叉口处理、注记压盖同色线划和填充点符的地图图形关系自动处理方法,这些处理不增加地图文档数据量且不影响地图编辑其他流程,不仅显着减少了编辑事务数量和用户编辑工作量,还显着降低了MELT前后地图文档状态变化数据量。(4)采用基于矢量栅格混合金字塔索引,通过将Drawpile改进的CoMapping实验系统,实现了多用户协同制图客户端地图同步显示机制,显着提升了协同制图视图显示的同步协调性。
赵亮[9](2010)在《面向位置服务的移动对象并发查询处理技术》文中研究表明位置服务是通过移动终端和无线网络的配合,确定出移动用户的实际地理位置,从而提供用户需要的与位置相关的信息服务。位置服务在日常生活及军事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3G时代的到来将使位置服务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人们对位置服务中大量存在的动态移动位置信息最感兴趣,因而位置服务的兴起催生了对移动对象数据库的研究。移动对象是指装载了定位设备,能够即时得到本身所处地理位置信息的对象。配置了GPS设备的汽车、具备基站定位或WiFi定位功能的手机都是典型的移动对象。由于移动对象数据库在位置服务中具有巨大应用潜力和经济价值,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自1997年以来成为数据库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经过十几年的研究,移动对象数据库在各项关键技术上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作为一个系统级的应用,其对并发查询处理的支持不足,在基于内存的索引、索引的并发控制和并发连续查询等问题上仍需开展深入的研究以提高性能。以多核处理器和大容量内存为代表的硬件技术的发展给并发查询处理算法性能的提升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大容量内存的出现意味着可以将不断更新的移动对象数据放入内存中进行索引,以支持高性能查询处理;另一方面,多核处理器具有多线程并行计算能力,意味着在多核处理器平台上开发多线程算法能够提高查询处理性能。因而结合硬件技术研究并发查询处理问题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本文将硬件技术的发展引入面向位置服务的移动对象并发查询处理中,针对两类最为重要的查询处理问题:并发预测查询和并发连续查询开展研究,通过设计实现一个支持多类型查询的移动对象存储与查询实验系统验证本文提出的相关算法并给出一些典型的应用示例。本文的主要工作有:(1)研究了移动对象并发预测查询处理问题,提出了一种支持并发访问的移动对象索引移动对象的预测查询通常借助于高效的索引结构完成,而已有的移动对象当前及未来位置索引多是基于磁盘存储,且没有专门研究其并发控制机制。为此,提出了一种内存中缓存敏感的移动对象索引结构CS2B-tree,给出了该索引的插入、删除、批装载算法。专门设计了一种基于两层锁协议的并发控制机制,并提出了并发环境下基于该索引和并发控制机制的索引更新、预测范围查询和预测K近邻查询处理算法。对索引的内存占用和并发控制机制的正确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CS2B-tree完全可以在内存中实现并应用,在查询处理性能和并发访问性能上均优于传统的Bx-tree。(2)将多核多线程技术引入移动对象并发连续查询处理问题,提出了多种新的查询处理算法已有的移动对象并发连续查询处理算法以单线程批处理的方式处理多用户并发查询,无法充分利用多核处理器的并行计算能力。将多核多线程技术引入自由移动对象并发连续查询处理问题中。首先,针对自由运动移动对象连续查询处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线程的连续查询处理框架,该框架由顺序执行的三个阶段组成,即数据更新阶段、排序优化阶段和查询执行阶段,每个阶段中的操作都以多线程的方式执行。重点设计了查询执行阶段的多种索引结构和查询处理算法。分别提出了基于查询索引的范围查询和K近邻查询算法,以及基于移动对象索引的范围查询和K近邻查询算法。其次,针对道路网中移动对象并发连续查询处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线程的连续查询处理框架,该框架由顺序执行的两个阶段组成,即数据更新阶段和查询执行阶段,同样每个阶段都采用多线程执行的方式。重点设计了查询执行阶段的查询处理算法。分别提出了基于网络扩张的范围查询算法和基于欧氏距离限制的范围查询、K近邻查询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线程的连续查询处理框架能够带来性能的极大提升。(3)设计实现了支持多类型查询处理的移动对象存储与查询处理实验系统在移动对象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中,仍缺乏高效支持并发查询的原型系统和对面向动态移动对象的查询处理在位置服务中的应用示范。为此,设计实现了一个支持多类型查询处理的移动对象存储与查询实验系统。一方面,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展示了各类型查询处理在位置服务中的潜在应用。其中,重点研究了实验系统中可定制的移动对象仿真生成器、移动对象混合存储机制两个关键技术。移动对象仿真生成器在符合一定程度现实场景的基础上,能够在内存中快速生成移动对象数据,满足模拟大数据量并发查询处理的需求;混合存储机制使用CS2B-tree和TB-tree分别在内存和磁盘中管理当前及未来位置数据和历史数据,实现了对移动对象数据的有效存储,使得不同种类的查询都能够高效执行。给出了系统功能实现细节及相关界面展示。在实验系统中分别实现了历史查询、连续查询、预测查询的可能应用示例。
王巍横[10](2008)在《基于数字变电站的实时数据库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数字变电站”作为“数字电力系统”中最小、最基本的单元,已被国家电网公司纳入十一五规划重点发展方向。数字变电站技术的研究应用将标志着我国电网自动化达到一个新的技术水平。贵州省正在加快步伐,对数字变电站进行深入技术研究,大力推广数字变电站的建设。国际IEC 61850标准和实时数据库是构建数字变电站重要技术中的两大关键,而且IEC61850标准的采用,对实时数据库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时数据库作为数字变电站的支撑平台乃至核心,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自动化系统是否能稳定运行。因此,对基于数字变电站的实时数据库进行研究和探索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介绍IEC 61850标准及实时数据库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解析方法、基于IEC 61850标准的实时数据库模型的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给出一个数字变电站实时数据库的设计方案。并通过对实际电力设备的建模,详细阐述了本文的设计思想。具体步骤是:根据数字变电站的特点,结合IEC 61850标准及创建实时数据库的具体要求,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构建了实时数据库的结构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创建其数据结构;通过向此结构添加IEC 61850标准的面向对象的数据和服务,实现了数据库的查询、遍历数据,动态地添加和删除某些数据节点(集)等基本操作功能;并通过对这个数据库的实时性约束条件的研究和设计,使其成为一个符合数字变电站特点和要求的、具有互操作性、可扩展性、高实时性、高稳定性和高安全性的实时数据库。
二、一种面向对象数据库并发控制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面向对象数据库并发控制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Fabric区块链系统事务执行性能优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单链系统优化 |
1.2.2 多链系统优化 |
1.2.3 小结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泛区块链系统性能优化技术 |
2.1 分布式系统性能优化技术 |
2.2 区块链系统性能优化技术 |
2.2.1 单链区块链系统性能优化技术 |
2.2.2 多链区块链系统性能优化技术 |
2.3 超级账本Fabric系统架构及性能优化技术 |
2.3.1 系统架构及其特点 |
2.3.2 HLF系统性能优化方案 |
2.4 本文的研究架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缓存技术的区块链单链事务性能优化方法 |
3.1 问题描述 |
3.2 基于缓存技术的事务性能优化方法 |
3.2.1 区块缓存 |
3.2.2 索引缓存 |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1 实验环境与测试数据 |
3.3.2 实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MVCC的区块链多链事务性能优化方法 |
4.1 问题描述 |
4.2 多链事务并发控制方法 |
4.2.1 基于多版本梅克尔树的并发控制方法 |
4.2.2 基于布隆过滤器的事务快照匹配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实验环境与测试数据 |
4.3.2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供应链金融的区块链技术平台原型 |
5.1 面向供应链金融的区块链技术平台设计 |
5.1.1 供应链金融场景分析 |
5.1.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5.2 面向供应链金融的区块链技术平台实现 |
5.2.1 系统实现环境 |
5.2.2 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
5.2.3 系统主要流程实现 |
5.3 面向供应链金融的区块链技术平台展示 |
5.3.1 界面说明与展示 |
5.3.2 系统功能与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作者简历 |
已发表(或正式接受)的学术论文 |
申请或已获得的专利 |
参加的研究项目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2)地震前兆时间序列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技术 |
2.1 大数据存储 |
2.2 大数据可视化 |
2.3 Web端相关技术 |
2.4 服务端相关技术 |
2.5 Hadoop集群相关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地震前兆时间序列大数据的存储方案设计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地震前兆时间序列大数据特征 |
3.3 地震前兆时间序列数据存储方案 |
3.4 实验验证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Cloudberry的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案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基于Cloudberry的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案设计 |
4.3 基于Cloudberry的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系统 |
4.4 实验验证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HBase的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案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基于HBase的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案设计 |
5.3 基于HBase的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系统 |
5.4 系统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高并发下购物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微服务框架SpringBoot |
2.2 分布式服务架构Dubbo |
2.3 分布式注册中心Zookeeper |
2.4 Redis数据库 |
2.5 搜索引擎服务器ElasticSearch |
2.6 集群&负载均衡策略 |
2.7 MyCat |
第3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1.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1.2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 系统架构概要设计 |
3.3 系统业务功能设计 |
3.3.1 商城门户模块 |
3.3.2 商品搜索模块 |
3.3.3 商品详情模块 |
3.3.4 购物车模块 |
3.3.5 订单模块 |
3.3.6 抢购活动模块 |
3.4 动态负载均衡策略设计 |
3.4.1 加权轮询策略 |
3.4.2 动态负载均衡策 |
3.5 基于JWT的单点登陆设计 |
3.6 限流策略设计 |
3.6.1 限流原理设计 |
3.6.2 限流算法设计 |
3.7 系统数据库设计 |
3.7.1 数据库逻辑结构 |
3.7.2 分布式查询缓存机制 |
3.7.3 数据表的切分 |
3.7.4 读写分离与主从复制 |
3.7.5 详细数据库表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实现 |
4.1 系统开发环境 |
4.2 业务功能模块的实现 |
4.2.1 商城门户模块 |
4.2.2 商品搜索模块 |
4.2.3 商品详情模块 |
4.2.4 购物车模块 |
4.2.5 订单模块 |
4.2.6 抢购活动模块 |
4.3 动态负载均衡策的实现 |
4.3.1. 负载信息收集 |
4.3.2 综合权重修改 |
4.4 基于Redis和Lua的分布式锁实现 |
4.5 基于JWT的单点登陆的实现 |
4.6 限流策略的实现 |
4.7 数据库结构优化的实现 |
4.7.1 数据表的切分 |
4.7.2 读写分离与主从复制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2 功能测试 |
5.3 性能测试 |
5.3.1 性能测试概述 |
5.3.2 测试工具 |
5.3.3 服务器性能指标 |
5.3.4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面向密集库的自动化仓储工作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仓储系统管控研究现状 |
1.2.2 工作流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工作流技术在仓储中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面向自动化仓储管控的工作流分析与设计 |
2.1 仓储作业管控系统需求分析 |
2.1.1 自动化密集库概述 |
2.1.2 仓储作业流程分析 |
2.1.3 工程技术问题与难点 |
2.2 仓储工作流技术与总体设计 |
2.2.1 仓储工作流技术基础 |
2.2.2 仓储工作流组件设计 |
2.2.3 基于工作流组件的出入库工作流设计 |
2.3 系统数据库与对象建模 |
2.3.1 数据库实体关系建模 |
2.3.2 自动化密集库数据库设计 |
2.3.3 自动化密集库工作流对象建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动化仓储工作流关键算法设计 |
3.1 仓储工作流管控 |
3.1.1 串行作业的调度算法 |
3.1.2 并行作业的调度算法 |
3.1.3 仓储作业活动的控制 |
3.2 出入库流程的启动算法 |
3.2.1 入库作业的触发机制 |
3.2.2 出库与转库的作业启动 |
3.3 仓储作业资源分配算法 |
3.3.1 资源分配表结构 |
3.3.2 资源竞用的锁机制 |
3.3.3 资源动态分配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WEB的仓储作业流程可视化技术 |
4.1 WEB可视化的通信技术 |
4.2 仓储工作流服务技术 |
4.3 仓储工作流的WEB可视化 |
4.3.1 仓储工作流日志 |
4.3.2 仓储作业进度跟踪 |
4.3.3 仓储作业场景监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工作流的仓储管控系统实现与应用 |
5.1 系统概述 |
5.1.1 系统结构 |
5.1.2 系统开发技术 |
5.1.3 仓储工作流技术指标 |
5.2 基于工作流的系统功能展示 |
5.2.1 作业管理 |
5.2.2 作业监控 |
5.2.3 作业流程控制 |
5.3 系统应用验证 |
5.3.1 系统应用测试 |
5.3.2 应用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特色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面向非易失性内存的新型索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新型非易失性内存 |
1.2.2 基于非易失性内存的索引技术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技术概述 |
2.1 数据持久化技术 |
2.1.1 有序持久化 |
2.1.2 失败原子性与持久化策略 |
2.2 ART索引简介 |
2.2.1 数据结构与算法 |
2.2.2 Radix树路径压缩 |
2.2.3 Tagged Pointer技术 |
2.2.4 ART优势与缺陷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NVM的异构索引HART |
3.1 研究动机 |
3.1.1 树形索引层高变化 |
3.1.2 Radix树与B+树的优势区间 |
3.2 异构索引设计 |
3.2.1 数据结构 |
3.2.2 点查询 |
3.2.3 前驱结点查询 |
3.2.4 NVNode结点分裂 |
3.2.5 路径分裂 |
3.3 实验与分析 |
3.3.1 实验设置 |
3.3.2 仿真实验 |
3.3.3 HART在纯NVM上性能对比 |
3.3.4 高速缓存影响分析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NVM混合内存架构的HART优化 |
4.1 研究动机 |
4.1.1 内存架构转变 |
4.1.2 并发访问控制需求 |
4.2 HART架构改进 |
4.2.1 索引恢复 |
4.3 持久化链表的并发控制 |
4.3.1 NVNode结点 |
4.3.2 由ART创建的新结点 |
4.4 实验与分析 |
4.4.1 实验设置 |
4.4.2 HART不同键分布下的性能对比 |
4.4.3 HART并发度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密集型仓储异构设备分布式监控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仓储监控系统研究现状 |
1.2.2 数字化仓储研究现状 |
1.2.3 实时Web监控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密集仓储异构设备数字化映射技术 |
2.1 密集仓储设备监控需求分析 |
2.1.1 密集仓储系统概述 |
2.1.2 问题需求分析 |
2.2 仓储异构设备数据统一读写 |
2.2.1 OPC UA工业控制标准概述 |
2.2.2 仓储设备通信协议分析 |
2.2.3 OPC服务器与OPC客户端 |
2.3 数字仓储资源映射 |
2.3.1 实体关系分析 |
2.3.2 数据库表设计 |
2.3.3 仓储实体对象关系映射 |
2.4 数字仓储设备对象映射 |
2.4.1 虚实设备映射关系 |
2.4.2 设备状态映射 |
2.4.3 设备动作映射 |
2.4.4 数字设备动作方法多层封装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密集仓储设备服务化及Web实时可视化监控 |
3.1 分布式仓储监控系统 |
3.1.1 微服务架构概述 |
3.1.2 仓储监控系统服务架构设计 |
3.1.3 系统业务集成 |
3.2 基于数字化的仓储设备监控服务化 |
3.3 基于服务化的仓储设备实时WEB可视化监控 |
3.3.1 Signal R实时web技术概述 |
3.3.2 设备健康状态监测 |
3.3.3 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测 |
3.3.4 仓储设备远程控制 |
3.3.5 设备速度曲线可视化 |
3.3.6 仓储货位状态可视化 |
3.4 仓储设备异常故障处理与监控实时性分析 |
3.4.1 设备常见异常故障处理 |
3.4.2 设备远程监控实时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布式仓储监控系统实现与应用 |
4.1 系统概述 |
4.1.1 系统开发技术规格 |
4.1.2 系统功能结构 |
4.2 系统数据库实现 |
4.3 仓储设备监控实现 |
4.3.1 OPC UA与设备PLC通信 |
4.3.2 数字设备 |
4.3.3 设备监控服务 |
4.3.4 可视化监控 |
4.4 系统测试与应用 |
4.4.1 服务端性能测试 |
4.4.2 设备远程监控测试 |
4.4.3 系统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成果 |
5.2 研究贡献与特色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服务的复杂装备数据分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论文内容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复杂装备数据分析关键技术 |
2.1 引言 |
2.2 异构数据动态管理技术 |
2.2.1 基于轮询的动态管理技术 |
2.2.2 基于权重的动态管理技术 |
2.2.3 基于响应的动态管理技术 |
2.3 异构数据统一集成技术 |
2.3.1 基于XML的异构数据集成技术 |
2.3.2 基于联邦数据库的异构数据集成技术 |
2.3.3 基于中间件的异构数据集成技术 |
2.3.4 基于数据仓库的异构数据集成技术 |
2.4 异构数据清洗技术 |
2.4.1 基于插值法的异构数据清洗技术 |
2.4.2 基于最近插补法的异构数据清洗技术 |
2.4.3 基于固定值的异构数据清洗技术 |
2.5 异构数据挖掘技术 |
2.5.1 基于关联规则的异构数据挖掘技术 |
2.5.2 基于回归算法的异构数据挖掘技术 |
2.6 异构数据传输技术 |
2.6.1 基于XML的异构数据传输技术 |
2.6.2 基于JSON的异构数据传输技术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杂装备异构数据动态管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异步消息队列的装备资源管理技术 |
3.2.1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
3.2.2 装备数据消息分发 |
3.2.3 装备数据消息存储 |
3.3 性能比较 |
3.3.1 装备数据动态管理部分 |
3.3.2 装备数据分发部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服务的复杂装备数据集成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服务的装备数据集成技术 |
4.2.1 装备数据采集 |
4.2.2 数据结构转换 |
4.2.3 数据处理引擎 |
4.2.4 数据映射驱动模版 |
4.2.5 服务化发布 |
4.3 性能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杂装备异构数据作战场景的实现 |
5.1 引言 |
5.2 复杂装备异构数据作战场景实验 |
5.2.1 作战场景数据分析平台 |
5.2.2 复杂装备异构数据测试分析平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基于地图编辑长事务模型的协同制图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3 总体解决方案 |
1.3.1 总体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协同制图理论与方法 |
2.1 协同制图概念 |
2.1.1 协同制图的CSCW起源 |
2.1.2 协同制图相关概念 |
2.2 协同制图模型与方法 |
2.2.1 长事务模型 |
2.2.2 长事务并发控制方法 |
2.3 地图制图协同工作机制 |
2.3.1 工作组机制 |
2.3.2 基于任务划分的协同制图工作流 |
2.4 基于MELT的空间数据库更新机制 |
2.4.1 基于C/S架构的协同制图数据库更新 |
2.4.2 基于B/S架构的协同制图数据库更新 |
2.5 协同制图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
2.5.1 基于空间数据的协同制图事务效率问题 |
2.5.2 协同制图长事务并发处理复杂度问题 |
2.5.3 协同制图地图同步显示问题 |
2.5.4 传统GIS长事务核心问题 |
2.5.5 研究难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ELT模型构建 |
3.1 基于地图文档状态及变化的MET存储模型 |
3.1.1 虚拟内存的MET存储模型 |
3.1.2 普通内存的MET存储模型 |
3.1.3 基于地图文档状态备份与变化的MET模型 |
3.2 地图文档模型定义 |
3.2.1 基于虚拟内存的地图文档模型变量定义 |
3.2.2 文档状态信息在虚拟内存中统一存储 |
3.2.3 地图文档中MET三元组模型 |
3.2.4 基于地图文档的MELT模型 |
3.3 OLE对象的编辑事务支持 |
3.4 基于MELT模型的I/O操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MELT的协同制图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 |
4.1 协同制图事务组织与调度技术 |
4.2 协同制图长事务并发处理技术 |
4.2.1 协同制图MET串行化协议 |
4.2.2 相交事务并发处理方法 |
4.2.3 协同制图中自动事务与用户长事务 |
4.3 基于MELT的GRCP自动处理方法 |
4.3.1 几种典型的GRCP问题 |
4.3.2 GRCP模型及其扩展 |
4.3.3 几种典型GRCP方法 |
4.3.4 其他GRCP技术体制设计 |
4.4 协同制图多客户端同步显示技术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MELT的协同制图实验 |
5.1 集中式协同制图实验平台的构建 |
5.2 基于MELT的地图文档多源数据集成 |
5.3 地图要素编辑 |
5.3.1 地图要素编辑功能划分 |
5.3.2 地图编辑处理功能模块架构 |
5.3.3 地图要素编辑处理的工作流程 |
5.3.4 地图要素编辑测试 |
5.4 GRCP的地图编辑 |
5.4.1 GRCP的地图编辑功能 |
5.4.2 GRCP测试 |
5.5 基于地图文档的MELT模型实验 |
5.5.1 基于MELT模型的事务管理能力测试 |
5.5.2 面向协同制图的MELT并发处理实验 |
5.5.3 基于协同制图工作组的多客户端地图同步显示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应用前景与展望 |
6.3.1 应用前景 |
6.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面向位置服务的移动对象并发查询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位置服务及其应用现状 |
1.1.2 硬件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 |
1.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移动对象位置表示模型 |
1.2.2 移动对象索引和查询处理技术 |
1.2.3 不确定移动对象管理和隐私保护 |
1.2.4 移动对象benchmark 问题和原型系统 |
1.2.5 面向新型硬件的数据库相关技术 |
1.2.6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支持并发预测查询的移动对象索引 |
2.1 问题描述与相关工作 |
2.1.1 问题描述 |
2.1.2 相关工作 |
2.2 CS~2B-tree 索引结构及相关操作 |
2.2.1 CS~2B-tree 索引结构 |
2.2.2 CS~2B-tree 中的操作 |
2.3 并发控制机制及并发访问算法 |
2.3.1 并发控制机制 |
2.3.2 更新算法 |
2.3.3 预测范围查询算法 |
2.3.4 预测K 近邻查询算法 |
2.4 理论分析 |
2.4.1 CS~2B-tree 内存占用分析 |
2.4.2 并发控制机制的正确性 |
2.5 实验结果 |
2.5.1 实验环境及实验数据 |
2.5.2 相关参数设置对CS~2B-tree 的影响 |
2.5.3 CS~2B-tree 与Bx-tree 的性能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由运动移动对象并发连续查询处理 |
3.1 问题描述与相关工作 |
3.1.1 问题描述 |
3.1.2 相关工作 |
3.2 基于多线程的自由运动移动对象连续查询处理框架 |
3.2.1 数据更新阶段 |
3.2.2 排序优化阶段 |
3.2.3 查询执行阶段 |
3.3 基于查询索引的查询处理算法 |
3.3.1 查询索引的构建 |
3.3.2 查询索引的更新 |
3.3.3 查询处理算法 |
3.3.4 理论分析 |
3.4 基于移动对象索引的查询处理算法 |
3.4.1 移动对象索引的构建 |
3.4.2 查询处理算法 |
3.4.3 理论分析 |
3.5 实验结果 |
3.5.1 实验环境及实验数据 |
3.5.2 连续范围查询实验 |
3.5.3 连续K 近邻查询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道路网中移动对象并发连续查询处理 |
4.1 问题描述与相关工作 |
4.1.1 问题描述 |
4.1.2 相关工作 |
4.2 基于多线程的道路网中移动对象连续查询处理框架 |
4.3 基于网络扩张的范围查询处理算法 |
4.3.1 数据结构设计 |
4.3.2 范围查询处理算法 |
4.4 基于欧氏距离限制的查询处理算法 |
4.4.1 数据结构设计 |
4.4.2 离线预计算 |
4.4.3 在线范围查询处理算法 |
4.4.4 在线K 近邻查询处理算法 |
4.4.5 理论分析 |
4.5 实验结果 |
4.5.1 实验环境及实验数据 |
4.5.2 连续范围查询实验 |
4.5.3 连续K 近邻查询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支持多类型查询处理的移动对象存储与查询实验系统 |
5.1 实验系统需求分析 |
5.2 实验系统总体设计 |
5.2.1 实验系统总体结构 |
5.2.2 服务器端子系统设计 |
5.3 实验系统关键技术 |
5.3.1 可定制的移动对象仿真生成器 |
5.3.2 混合存储机制 |
5.4 实验系统实现 |
5.4.1 连续查询处理子系统 |
5.4.2 全时域查询处理子系统 |
5.4.3 移动对象仿真生成器 |
5.4.4 集成展示框架 |
5.5 应用示例 |
5.5.1 历史查询应用示例—历史交通流信息查询 |
5.5.2 连续查询应用示例—加油站电子传单 |
5.5.3 预测查询应用示例—公交车进站时间预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下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10)基于数字变电站的实时数据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数字变电站是新一代的智能化的变电站 |
1.3 IEC 61850国际标准协议 |
1.4 实时数据库是电力系统运行数字化的基础 |
1.4.1 实时数据库发展和研究现状 |
1.4.2 实时数据库的应用需求 |
1.5 本论文的任务 |
第二章 基于IEC 61850标准的面向对象实时数据库的基本理论 |
2.1 IEC 61850标准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 IEC 61850标准内容 |
2.3 IEC 61850标准的主要特点 |
2.3.1 信息分层 |
2.3.2 面向对象的数据对象统一建模 |
2.3.3 数据自描述 |
2.3.4 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 |
2.4 面向对象技术 |
2.4.1 面向对象技术的概念 |
2.4.2 面向对象数据库的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时数据库 |
3.1 实时数据库的定义 |
3.2 实时数据库的特征 |
3.2.1 实时数据库与时间 |
3.2.2 实时数据库的特征 |
3.2.3 实时数据库的功能特性 |
3.3 实时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
3.4 实时数据库与传统数据库的区别以及设计的主要方面 |
3.4.1 实时数据库与传统数据库的区别 |
3.4.2 实时数据库设计的主要方面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IEC 61850标准的变电站实时数据库方案探讨 |
4.1 IEC 61850标准对实时数据库的影响以及与本论文的关系 |
4.2 利用标准建模需要考虑的问题 |
4.2.1 SCL配置描述语言 |
4.2.2 可扩展的标记语言XML |
4.2.3 变电站配置描述文档的结构分析 |
4.3 实时数据库关键技术研究 |
4.3.1 实时数据库事务调度研究 |
4.3.2 实时数据库并发控制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变电站实时数据库设计 |
5.1 实时数据库设计的总体规划 |
5.1.1 实时数据库的总体规划 |
5.1.2 实现实时数据库面临的主要问题 |
5.1.3 实时数据库的实现方法 |
5.1.4 实时数据库的实现步骤 |
5.2 实时数据库数据结构的创建 |
5.2.1 SCL的结构化表示 |
5.2.2 内存数据库数据结构的创建方法 |
5.3 创建实时数据库的数据和服务 |
5.4 基于IEC 61850标准面向对象构建模型 |
5.5 实时数据库的实时性约束条件的设计 |
5.5.1 实时数据库事务调度策略设计 |
5.5.2 实时并发控制准则的设计 |
5.6 实时数据库中历史数据的保存 |
5.7 实时数据库的安全性 |
5.7.1 系统的安全性 |
5.7.2 用户访问数据的合法性 |
5.8 实时数据库与实时操作系统 |
5.8.1 实时操作系统定义 |
5.8.2 实时操作系统的分类与要求 |
5.8.3 实时数据库与实时操作系统相结合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一种面向对象数据库并发控制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Fabric区块链系统事务执行性能优化技术[D]. 许沁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21(09)
- [2]地震前兆时间序列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法研究[D]. 李建桥. 防灾科技学院, 2021(01)
- [3]高并发下购物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陈继磊. 山东大学, 2021(12)
- [4]面向密集库的自动化仓储工作流技术研究[D]. 邓硕哲. 东华大学, 2021
- [5]面向非易失性内存的新型索引技术研究[D]. 张俊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6]密集型仓储异构设备分布式监控关键技术研究[D]. 徐志翔. 东华大学, 2021
- [7]基于服务的复杂装备数据分析技术研究[D]. 于豪.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基于地图编辑长事务模型的协同制图关键技术研究[D]. 何列松.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9]面向位置服务的移动对象并发查询处理技术[D]. 赵亮.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0(08)
- [10]基于数字变电站的实时数据库的研究[D]. 王巍横. 贵州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