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牡丹花保鲜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晓琴[1](2021)在《《有花为伴》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有花为伴》原文作者是澳大利亚作家Annabelle Hickson,这是一本关于现代插花、生活美学的英文图书。本报告作者在生态翻译学理论指导下将原英语文本翻译成汉语,旨在将海外插花文化艺术介绍到中国,从而促进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其汉语版《有花为伴》已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于2020年11月出版发行。本报告在《有花为伴》汉译的基础上,讨论和分析本文作者在翻译实践中如何实现语言、文化和交际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包括译前、译中和译后工作,从而将翻译学理论成功运用到英汉翻译实践中去。具体来讲,分析在翻译实践中如何通过修辞手法的使用、汉语四字格词语的运用和词类转换来实现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如何通过异化、归化策略和套译法来实现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如何通过语气转换、变词成句和句子重组来实现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随着译本已经出版数月,证明此次在生态翻译学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是一次成功的实践。通过实践,本报告作者意识到了翻译理论对指导翻译实践的重要性,学习到了译文出版需要达到的标准,并认识到了译者在中国与世界文化传播过程中的责任所在。
李程程[2](2020)在《牡丹花酚类成分提取纯化及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生物被膜抑制活性研究》文中认为凤丹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ostii)是我国特有的油料牡丹品种。除具观赏价值之外,牡丹花因其含有丰富的酚类成分,还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等作用,在食品和医药领域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为此,本文对牡丹花中的酚类成分进行了提取、纯化,并对纯化后的酚类成分进行生物被膜抑制活性分析、机理探究及食品保藏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牡丹花酚类成分的提取及抑菌活性和生物被膜抑制活性的测定。采用微波辅助提取(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MAE)法提取牡丹花中的酚类成分,并通过响应面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56 mL/g,提取时间331 s,乙醇体积分数56%,功率497 W。与传统液固提取法(Conventional liquid-solid extraction,CLSE)相比,MAE具有更高的酚类成分得率(49.26 mg/g)、酚类含量(12.13%)、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值(Minimum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MIC)为34.00 mg/m L)和生物被膜抑制活性(最小生物被膜抑制浓度值(Minimum biofilm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MBIC)为20.00 mg/m L)。牡丹花酚类成分的分离纯化及抑菌活性和生物被膜抑制活性的测定。经过有机溶剂分级萃取、聚酰胺柱层析和硅胶柱层析后,得到牡丹花酚类成分硅胶柱洗脱相(Phenolics of peony flowers in the eluent of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PPF-ESGCC),其主要成分为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山奈酚-7-O-葡萄糖苷(Kaempferol-7-O-glucoside,K7G)和芹菜素-7-O-葡萄糖苷(Apigenin-7-O-glucoside,A7G)。与粗提物相比,PPFESGCC的酚类成分含量(83.35%)提高了7倍,抑菌活性(MIC为0.88 mg/m L)提高了39倍,生物被膜抑制活性(MBIC为0.60 mg/mL)提高了33倍,结果表明酚类成分的含量与其抑菌活性和生物被膜抑制活性存在正相关性。牡丹花酚类成分硅胶柱洗脱相(PPF-ESGCC)对细菌生物被膜的抑制机理研究。亚抑菌浓度的PPF-ESGCC能够有效抑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生物被膜的形成,且在0.44 mg/m L时,其抑制率分别达77.93%和87.03%。同时,研究发现PPF-ESGCC可通过调控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抑制细菌的运动性、减少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的产量及降低细菌界面的疏水性(Cell surface hydrophobicity,CSH),从而达到抑制细菌生物被膜的效果。此外,在生物被膜形成的关键阶段(13 d),PPF-ESGCC浓度与其对生物被膜的抑制率呈正相关(r=0.91370.9967),与培养时间呈负相关(r=-0.8206-0.9936)。PPFESGCC主要成分对细菌生物被膜的抑制结果表明,A7G的生物被膜抑制活性明显优于GA和K7G,A7G是PPF-ESGCC中抑制细菌生物被膜的主要成分。牡丹花酚类成分硅胶柱洗脱相(PPF-ESGCC)应用于鸡胸肉保藏。采用浓度为0.175%(w/v)的山梨酸钾和0.022%(w/v)的PPF-ESGCC复配水溶液处理鸡胸肉,通过测定鸡胸肉样品的色度值、pH值、挥发性盐基氮值(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和微生物指标等,确定其贮藏期可达12 d。与山梨酸钾组(0.200%(w/v))相比,其贮藏期延长3 d,与对照组(蒸馏水)相比,其贮藏期延长6 d。
周云冬[3](2019)在《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及抑菌机理》文中认为生鲜农产品生产、运输和储藏过程中,由于食品腐败菌和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极易腐败变质,且在食品腐败菌和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过程中,不仅产生腐败臭味和异味,还会产生一些毒素,导致食物中毒。利用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研究和开发天然高效、安全无毒及广谱的植物源防腐保鲜剂代替化学防腐剂已经成为生鲜农产品防腐保鲜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从28种植物提取物中筛选得一种抑菌效果最好的牡丹花蕾提取物,旨在研究其抑菌活性并鉴定分析其主要化学成分,并以Staphylococcus aureus、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Escherichia coli O157:H7作为测试菌,研究牡丹花蕾提取物的抑菌机理。S.aureus、P.aeruginosa、E.coli O157:H7、Penicillium Chrysogenum和Aspergillus niger等8种腐败微生物为指示菌,抑菌圈直径为指标,对28种植物提取物进行抑菌活性筛选,发现在28种植物提取物中牡丹花蕾提取物抑菌效果最好,对细菌和酵母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霉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优化了牡丹花蕾提取方法,获得具有高抑菌的牡丹花蕾提取物;并且用UPLC-MS成分分析,鉴定出16种主要化学成分,包括3种酚酸,4种类黄酮,3种单萜糖苷和6种没食子酰单宁。进一步通过琼脂滤纸片扩散法、微量稀释法和生长曲线法考察了牡丹花蕾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牡丹花蕾提取物对所有的测试的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和最低致死浓度(MBC)分别为1.56-3.13 mg·mL-1和6.25-12.5 mg·mL-1,属于高效植物抑菌剂;考察了牡丹花蕾提取物的其他特性,结果显示牡丹花蕾提取物具有较宽泛的pH使用范围、耐高温和紫外稳定性;牡丹花蕾提取物具有优良的性能和潜在的实际应用前景。对牡丹花蕾提取物的抑菌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细胞膜膜脂肪酸组成、膜蛋白氨基酸残基荧光光谱、膜流动性、膜通透性及细胞形态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MIC和MBC下,S.aureus细胞膜直链饱和脂肪酸和反式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增加了23.67%和27.87%,而支链饱和脂肪酸和顺式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降低了27.16和32.64%;提取物致使膜蛋白Phe、Trp和Tyr残基荧光强度显着降低,并且随着的浓度增大,最大发射波长发生明显红移,表明牡丹花蕾提取物与膜结合,导致膜蛋白结构和构象改变、膜流动性降低和膜功能障碍;PI和NPN荧光强度显着增加,表明牡丹花蕾提取物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和增加膜通透性,胞内物质外泄;此外,DNA荧光光谱猝灭明显,核酸染液竞争实验琼脂糖凝胶电泳条带变浅,表明牡丹花蕾提取物渗入细胞与DNA结合,影响DNA的正常功能,同时,胞内ROS上升,表明细胞被氧化损伤,RT-PCR检测表明S.aureus毒力基因hla,sea,tst和agrA以及E.coli O157:H7毒力基因stx2,eae和ygaG的转录受到抑制。
姜宇[4](2019)在《化妆品用牡丹花精油和籽油的制备工艺及其功效研究》文中提出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芍药科芍药属的落叶灌木,原产于我国,花大色艳,素有“花中之王”的美称。牡丹同时也是一种优秀的木本油料资源,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三种木本油料资源之一。当前,我国对于牡丹籽油的研究还较为局限,研究主要集中在油脂成分和理化性质等方面。在牡丹籽油的生产过程中,对于牡丹花瓣这类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率也较低。本研究以我国种植最为广泛的油用牡丹品种‘凤丹’(PaeoniaostiiP为材料,分别对牡丹花精油与牡丹籽油进行了功能研究,并将牡丹花精油与牡丹籽油混合,拟优选出一种具有天然牡丹香气的复配化妆品基础油。希望在丰富我国本土化妆品用油资源的同时推动牡丹籽油和牡丹花精油的市场化进程。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应用索式提取法提取牡丹花精油,并对提取方法进行优化,分析牡丹花精油的成分及抑菌效果;对提取的牡丹籽油进行精炼,分析其成分,并将其与市面上常见的基础油在保健功能方面进行比较;将牡丹花精油与牡丹籽油进行复配,并通过分析不同配合比牡丹花精油-籽油混合油的抑菌能力、抗紫外线能力和模糊综合感官评价来筛选出最佳的配合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正交实验优化牡丹花精油的提取方案,结果显示:牡丹花精油提取率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提取时间>粉碎程度>液料比。当提取时间为4 h、液料比为15 mL/g、粉碎程度为60目时提取率最高,最高提取率为0.25%。GC-MS分析结果显示,牡丹花精油的成分主要有酸类(25.24%)、烷烃类(24.99%)、萜烯类(18.80%)、醇类(13.68%)、芳香醚类(9.11%)、醛类(2.76%)、脂类(2.32%)和酮类(0.01%)化合物。牡丹花精油中主要的呈香物质为1,3,5-三甲氧基苯(9.11%)、香叶醇(6.44%)、橙花醇(4.37%)和肉桂醇(4.18%)。在抑菌效果方面,牡丹花精油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弱于茉莉精油,但优于薰衣草精油和洋甘菊精油;牡丹花精油对于酿酒酵母菌也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2)牡丹籽油精炼油的理化性质为:密度0.93±0.15 g/cm3,酸值0.31±0.08 mg KOH/g,皂化值 185.28±3.70 mg KOH/g,碘值 168.49士3.87 gI/100 g,过氧化值 1.64±0.04 mmol/kg。牡丹籽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GC-MS结果显示牡丹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2.03%,饱和脂肪酸占8.57%,烷类占7.61%,维生素E占1.80%。不饱和脂肪酸中含量最高的是亚麻酸(58.11%)和亚油酸(23.92%)。比较牡丹籽油与市面上常见的三种基础油(葡萄籽油、甜杏仁油、荷荷巴油)的保健功能发现:牡丹籽油较其他三种基础油具有更好的抗紫外线能力;四种油中牡丹籽油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最强;被喂食了牡丹籽油的秀丽隐杆线虫其平均寿命延长了 30.26%,最大寿命延长了 22.86%,牡丹籽油在延长秀丽隐杆线虫寿命的同时不会对秀丽隐杆线虫的生理功能产生消极影响,且效果优于葡萄籽油、甜杏仁油和荷荷巴油;四种植物油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酿酒酵母菌均无抑菌效果。(3)将牡丹花精油和牡丹籽油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随着牡丹花精油比例的不断增加,混合油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弱抗性。当牡丹花精油和牡丹籽油的配合比为5:95、10:90和15:85时,混合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抗性,当配合比为20:80、25:75和30:70时,混合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弱抗性。牡丹花精油可以提高混合油的抗紫外线效果,随着牡丹花精油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加,混合油抗中、长波紫外线的能力就不断加强。通过模糊综合感官评价法分析了 20~35周岁人群对于不同配合比混合油的评价,发现当牡丹花精油与牡丹籽油的配合比为5:95时,综合评价为“优”;当牡丹花精油与牡丹籽油的配合比为 10:90、15:85、20:80、25:75 和 30:70 时,综合评价为“良”。
刘荣森,任雪玲,路买林[5](2015)在《牡丹保鲜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牡丹雍容华贵,颇受人们喜爱。但牡丹花期较短,难以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牡丹保鲜技术旨在延长牡丹保鲜期或通过处理使牡丹长期保存。已经进行的研究有牡丹鲜切花寿命延长技术,牡丹干花保鲜技术和化学处理保鲜技术。本文分析了各种牡丹保鲜方法的特点,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李艳梅,汪菡,韩文忠,杨英军[6](2013)在《牡丹鲜(切)花衰老及花期调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花期较短已成为制约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关牡丹鲜(切)花衰老和花期调控的研究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总结了近年来牡丹衰老生理和花期调控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创新种质,从而培育长花期品种的应用前景。
王玮[7](2013)在《芍药切花衰老过程中ABA、H2O2和乙烯的生理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绽口期(Ⅱ级)芍药‘大富贵’切花为研究对象,随即分成两组,一组用0.1mmol/L MAPK专一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12h,另一组以蒸馏水预处理,每组随机分成四等份,分别在蒸馏水、0.1mmol/L ABA、10mmol/L H2O2、1mmol/L CEPA溶液中进行瓶插,测定瓶插过程中花枝形态及生理生化指标。分析ABA、H2O2、乙烯以及MAPK信号通路在芍药切花衰老过程中的生理效应,进一步了解芍药切花衰老的生理机理。结果如下:1. ABA、H2O2和乙烯可促进‘大富贵’的开花衰老进程,加速水分平衡零值的到达,缩短瓶插寿命,增大最大花径,降低观赏品质,增强呼吸速率及乙烯释放率,出现明显的呼吸和乙烯跃变现象,表明’大富贵’为呼吸跃变型及乙烯敏感性花卉。其促进衰老的作用效果表现为乙烯促进效果最强,其次为ABA,H2O2相对较弱。2. PD98059处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芍药开花速率、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率;ABA和H2O2含量以及ACS和ACO活性也有所降低,提高了最佳观赏期,延缓了水分平衡零值的到达,其中预处理12h后乙烯释放率和呼吸速率分别降低了15.42%和11.02%。表明MAPK级联途径参与了ABA、H2O2和乙烯调控芍药开花衰老的过程。3. ABA、H2O2和乙烯三种处理降低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促进了细胞膜透性及MDA含量的升高,且MDA含量升高早于细胞膜透性的增大,表明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直接对细胞膜进行毒害,加速了细胞膜氧化损伤,破坏了细胞膜结构。进一步表明细胞膜脂过氧化加剧导致的细胞膜损伤是芍药切花衰老的重要原因。PD98059预处理在瓶插前期降低了膜脂过氧化进程,从而延长了切花的衰老。4. ABA、H2O2、乙烯和MAPK之间的作用机理可以表述为ABA诱导H2O2的产生激活MAPK,激活的MAPK并沿两个方向对信号转导进行调控,一条途经是诱导乙烯的释放;另一条途径是促进H2O2积累,进一步激活MAPK活性。生成的乙烯同时反馈调节促进ABA和H2O2的合成。而H2O2可能作为ABA和乙烯调剂的中间物质,单向调控乙烯的合成,而不能反向调控ABA的合成。5.以蒸馏水瓶插芍药’大富贵’为材料,采用半定量RT-PCR分析法,以Actin基因为内参基因,分析ACO和ACS基因每日的表达情况。研究表明两种基因在整个开花衰老过程中均有表达,表达量均在盛开期有所降低,始衰期有所增加。
康帅飞[8](2013)在《牡丹花干制护色护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度的提高,鲜花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缀,需求量也日益增大。但是鲜花都有固定的花期,并且有些鲜花的种植还有很强的地域性限制,例如,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为了满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干花逐渐的走人人们的生活当中,干花既具有大自然赋予的自然、质朴、美丽的特点,又兼有“人造花”持久不凋谢、艺术创作更加突出、应用范围广泛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牡丹花作为我国的名贵花种,市场需求更是广泛,然而牡丹花的花期短,地域性限制强,所以将牡丹花加工成为干花,可以为牡丹花产业的扩大提供帮助。本课题以洛阳产的牡丹花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干燥前的护色处理,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参数的调控,干花的覆膜,覆膜干花的质构检测及成品干花的感官评价等一系列系统的研究,确定了具有护色效果的因素及参数,完善的真空冷冻干燥方案,干花覆膜的方法以及干花品质的评价标准。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超声雾化器将护色溶液雾化喷涂,可以取得良好的护色效果,护色因素及参数是pH=2.0,柠檬酸质量分数是4%,氯化镁质量分数是3%,魔芋胶质量分数是0.05%。2.通过真空冷冻干燥试验,得出牡丹花真空冷冻干燥的较优条件及参数,分别是预冻温度-45℃,预冻时间2h,真空度10Pa,加热温度30℃,在这个条件下干燥得到的牡丹花花形较好。3.利用空气压缩机和高粘度液体喷枪将成膜溶液雾化喷涂是首次用在干花喷涂方面,具有创新性。4.通过几种覆膜物质的效果对比,发现成膜物质的质量分数越高,成膜性越好,干花的延展性越好,刺穿强度也越高。但是成膜物质的质量分数不易过高,否则会造成溶液粘度过高不能被雾化,不能产生雾化效果就不能满足均匀喷涂的要求,其中以聚乙烯醇的效果最好。经过长时间观察,使用壳聚糖溶液覆膜的干花在色泽上变化比其他要严重,可能是因为壳聚糖溶液具有透明的淡黄色,颜色很浅,但也可能造成对干花原有色泽的影响。5.质量分数为5%的聚乙烯醇溶液在pH=6.2时成膜性能最好,经过该溶液覆膜后的干花延展性极好,不易损坏,刺穿强度比没有经过处理的干花高10.5倍左右。
孟海燕[9](2012)在《牡丹切花规模化贮藏技术基础研究》文中提出牡丹(Peaonia suffruticosa Andr)芍药科芍药属落叶亚灌木,在我国已有两千年栽培历史,是我国传统名花和候选国花,广泛用于园艺观赏。目前,牡丹鲜切花是国内外市场的高档花材,每年都有大量消费,但是牡丹花季节性强,开花集中且花期短暂,因此牡丹切花规模化贮藏技术研究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以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贮藏期的牡丹‘香玉’切花为试验材料,围绕花器官的抗冷性和经过低温冷藏的切花瓶插过程中水分、乙烯和呼吸代谢以及开花和衰老过程中花瓣蛋白酶、核酸酶活性变化和精油成分变化开展研究,探究切花衰老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为延长切花贮藏时间以及瓶插寿命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1.牡丹‘香玉’品种七个花器官的过冷却点较高达到-11.6℃-12.0℃之间,最高结冰点温度均在-4.7℃-5.9℃之间,抗冷能力也随开花进程的推移逐渐减弱,具有抵抗-5℃低温的能力,因此在-5℃0℃条件下低温贮藏牡丹鲜切花是现实的,不会对切花造成损伤。2.经过预处理,低温贮藏的牡丹切花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开花率有所下降,感病率为0,瓶插寿命以及瓶插至盛花天数都有所下降,低温贮藏50d切花吸水能力强,开花率高,观赏价值高,因此牡丹切花在-2.5±1℃条件下低温贮藏是安全可行的。牡丹切花瓶插寿命与水分平衡值关系密切。STS处理能够显着延长切花瓶插寿命,延缓衰老。3.牡丹‘香玉’品种属于乙烯敏感型和呼吸跃变型花卉。在花朵开放和衰老过程中,花瓣乙烯释放速率和呼吸速率不断升高,ACC含量不断增加,花瓣衰老与乙烯释放关系密切。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切花花瓣乙烯释放量逐渐减少,ACC含量逐渐升高。因此推测牡丹切花在贮藏过程中,ACC转化为乙烯的途径可能受阻,导致ACC大量聚集在切花体内,乙烯生成量锐减。4.花瓣蛋白质含量随着花朵开放不断增加,在绽口期、初开期和半开期含量均比较高,盛开期时显着下降,到始衰期时降到最低值;花瓣蛋白酶活性随着发育进程推移逐渐增强,由盛开期走向始衰期时,花瓣蛋白酶活性迅速升高。相同开放等级,花前灌水处理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对照,在开始衰老时蛋白质下降幅度也较对照缓慢。牡丹花朵衰老过程中,花瓣DNA含量和DNase活性变化不大,RNA含量显着降低,RNase活性迅速增强,花前灌水能够降低核酸酶活性,减弱核酸降解速率,延缓植物切花衰老。因此我们在选择待储切花时应选择绽口期(Ⅱ级)花朵,花采前进行灌溉有利于切花安全贮藏。5.牡丹‘香玉’香气物质醇类、酯类、烷类、芳香烃类、酮类为主,也含有少量醛类,烯类,吡喃和酚类。各发育阶段所含香气物质中醇类相对含量均比较大,其次是酯类,主要致香物质为2-己基-1-辛醇、2-己基-1-癸醇、1,3,5-三甲氧基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整朵花均可以作为提取精油的材料,花前灌水能够提高切花品质。综上所述,待贮藏切花应选择绽口期(Ⅱ级)花朵,花采前进行灌溉有利于切花安全贮藏,切花安全贮藏温度为-5℃0℃。
史国安[10](2010)在《牡丹开花与衰老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牡丹是原产中国的特有花卉,属于芍药属牡丹组植物。由于牡丹花大色艳,广泛的用于园艺观赏。近些年,牡丹作为新型切花受到广泛的重视。然而,人们对牡丹开花和衰老的生理生化机制的研究尚不够深入。本研究围绕牡丹开花和衰老过程中糖代谢、抗氧化代谢和内源激素变化,以及保鲜剂对切花衰老的调节效应进行了探索,为延长牡丹切花的瓶插寿命与贮藏技术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在牡丹品种‘洛阳红’和‘胡红’花开放和衰老过程中伴随花瓣的迅速扩张生长,总可溶性糖呈现迅速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己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显着增加,盛开后己糖水平达到最高,而蔗糖含量呈现逐渐下降的变化。己糖和蔗糖降解指数(SDI)与花枝重呈现极显着的正相关;‘洛阳红’和‘胡红’花瓣的酸性转化酶(AI)活性维持较高水平,开花过程中AI活性逐渐升高,开放后逐渐下降。经主成份回归分析,可溶性糖的代谢依赖于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四种酶的共同作用。结果表明,花瓣中己糖的积累在牡丹花开放和衰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牡丹开花和衰老过程中,花瓣中MDA显着积累导致细胞膜透性持续升高,2个牡丹品种花瓣脂质过氧化代谢有一定差异。‘洛阳红’花瓣中O2-、H2O2含量与MDA含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胡红’花瓣中O2-含量与MDA呈显着正相关。O2-对MDA含量有较大的正向直接效应,而H2O2、AsA-POD、CAT和PPO在2个牡丹品种中的效应表现不同。牡丹开花和衰老的过程,是膜脂过氧化加剧引起细胞膜损伤的过程,O2-是影响牡丹开花和衰老过程中花瓣内膜脂过氧化作用的最主要因素。3.牡丹花瓣提取液能显着降低DPPH的吸光值、抑制O3-介导的氮兰四唑(NBT)光化学还原和·OH作用下的水杨酸羟基化作用,显着抑制卵黄组织匀浆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其中牡丹花瓣提取液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高于200μg·mL-1 BHT但低于80μg·mL-1 Vc。6个试样在四种测定系统中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氧化能力,水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略高于50%乙醇提取液,深色花瓣提取液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4.牡丹花瓣富含多酚、类黄酮与花色素苷,牡丹开花和衰老过程中花瓣总酚含量呈下降趋势。开花前期的花瓣提取液维持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和自由基清除能力,开花后抗氧化活性和自由基清除能力明显下降。牡丹花瓣多酚含量与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之间呈现显着的正相关。提示花瓣多酚类功能成分减少与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显着降低是导致牡丹花衰老的重要生理原因。营养上从初开期到盛开期是牡丹花的适宜采收期。5.‘洛阳红’和‘胡红’呼吸速率均呈现典型的跃变特征,呼吸峰分别出现在盛开期和半开期。牡丹开花和衰老过程中内源IAA、ZR和GA3含量降低,内源ABA含量上升,‘洛阳红’属于类似乙烯跃变型花卉,‘胡红’属于类似乙烯末期上升型花卉;而花瓣ACO活性随花朵的开放逐渐下降,ACO活性变化与内源乙烯的释放不相关。结果提示,牡丹开花和衰老过程中花瓣内源激素代谢失衡是导致花瓣衰老的重要原因。6.花朵衰老时花托、雄蕊和花瓣是乙烯释放的主要部位,雄蕊在初开期有—明显的乙烯峰,花朵的乙烯主要来自于花瓣;‘胡红’开放过程中花瓣的ACC含量缓慢减少,进入衰老期ACC含量又有快速上升的趋势;而茎的ACC含量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叶柄和叶片的ACC含量在花朵的整个开放过程中变化不大。结果提示器官之间乙烯和ACC梯度在‘胡红’花朵开放和衰老前后起着重要调节作用,而乙烯和ACC在花器不同部位间的运输及分配上有差异。7.瓶插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切花开放级别的升高,瓶插寿命和最佳观赏期相应缩短,保鲜液能够延长牡丹切花的瓶插寿命和最佳观赏期,提高最大花径和花枝鲜样质量;牡丹切花瓶插期间花枝吸水量和失水量持续下降,水分平衡值在瓶插1d达到最大,保鲜液能够提高花枝的吸水量和失水量,延迟水分平衡值趋于0的时间,牡丹切花瓶插期水分平衡值降为零的时间与瓶插寿命呈显着的正相关。牡丹切花的适宜采收期为绽口期到初开期,保鲜液能够改善切花的品质。
二、牡丹花保鲜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牡丹花保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有花为伴》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1.2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1.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parations before Translation |
2.1.1 Communication with the Editor |
2.1.2 Source Text Analysis |
2.1.3 Reading of Parallel Text |
2.2 Language Transformation |
2.3 Tools and Resources Used |
Chapter Three Case Stud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Eco-translatology |
3.1 Eco-translatology |
3.1.1 The Concept and Three Dimensions of Eco-translatology |
3.1.2 The Application and Guiding Role of Eco-translatology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
3.2 Adaptiv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Linguistic Dimension |
3.2.1 Application of Rhetorical Techniques |
3.2.2 Application of Chinese Four-character Idioms |
3.2.3 Conversion of Word Classes |
3.3 Adaptiv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Cultural Dimension |
3.3.1 Foreignization |
3.3.2 Domestication |
3.3.3 Structure-borrowing |
3.4 Adaptiv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Communicative Dimension |
3.4.1 Change of Linguistic Tone |
3.4.2 Turning Phrases into Clauses |
3.4.3 Restructuring |
Chapter Four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Assessment |
4.1 Entrusting Party’s Assessment |
4.2 Supervisor and Peer’s Assessment |
4.3 Self-assessment and Reflections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Acknowledgment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A: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of A Tree in the House |
Appendix B: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
The Author's Recent Publications and Research Involved |
(2)牡丹花酚类成分提取纯化及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生物被膜抑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1 绪论 |
1.1 天然植物酚类成分提取分离和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
1.1.1 酚类成分的提取 |
1.1.2 酚类成分的分离纯化 |
1.1.3 酚类成分的生理活性 |
1.2 细菌生物被膜形成与危害及控制的研究进展 |
1.2.1 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
1.2.2 细菌生物被膜对食品工业生产的危害 |
1.2.3 细菌生物被膜的控制 |
1.2.4 生物被膜抑制机理的研究现状 |
1.3 牡丹花研究进展 |
1.4 立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本课题立题意义 |
1.4.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牡丹花中基本成分的检测 |
2.2.2 牡丹花中酚类成分的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
2.2.3 牡丹花酚类成分的分离纯化 |
2.2.4 PPF-ESGCC中酚类成分的分析 |
2.2.5 牡丹花酚类成分的抑菌活性测定 |
2.2.6 牡丹花酚类成分的生物被膜活性测定 |
2.2.7 PPF-ESGCC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
2.2.8 PPF-ESGC对细菌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的影响 |
2.2.9 PPF-ESGCC对细菌游动性、群集运动、蹭行运动的影响 |
2.2.10 PPF-ESGCC对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 |
2.2.11 PPF-ESGCC对细菌疏水性影响 |
2.2.1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牡丹花结构 |
2.2.13 SEM观察细菌生物被膜 |
2.2.14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菌生物被膜 |
2.2.15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细菌生物被膜 |
2.2.16 联合抑菌剂比例的确定 |
2.2.17 PPF-ESGCC和山梨酸钾在鸡胸肉保鲜中的应用 |
2.2.18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牡丹花基本成分的分析 |
3.2 牡丹花酚类成分提取方法的优化 |
3.2.1 各因素对牡丹花酚类成分得率的影响 |
3.2.2 响应面优化实验 |
3.2.3 不同提取方法对牡丹花酚类成分得率和含量的影响 |
3.2.4 不同提取方法对牡丹花结构的影响 |
3.2.5 不同提取方法对牡丹花酚类成分抑菌活性和生物被膜抑制活性的影响 |
3.3 牡丹花酚类成分的分离纯化 |
3.3.1 有机溶剂分级萃取 |
3.3.2 聚酰胺柱层析和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 |
3.3.3 PPF-ESGCC中的酚类成分分析 |
3.4 牡丹花各纯化相的抑菌活性及生物被膜抑制活性的探究 |
3.4.1 牡丹花各纯化相的生物被膜抑制活性 |
3.4.2 牡丹花各纯化相的抑菌活性 |
3.5 亚抑菌浓度的PPF-ESGCC对生物被膜的抑制及抑制机理 |
3.5.1 PPF-ESGCC对细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
3.5.2 PPF-ESGCC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
3.5.3 PPF-ESGCC对细菌群体感应的影响 |
3.5.4 PPF-ESGCC对细菌运动能力的影响 |
3.5.5 PPF-ESGCC对细菌EPS产量的影响 |
3.5.6 PPF-ESGCC对细菌疏水性(CSH)的影响 |
3.5.7 SEM观察细菌生物被膜 |
3.5.8 CLSM观察细菌生物被膜 |
3.5.9 GA、K7G、A7G的 MIC值与MBIC值 |
3.5.10 A7G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
3.5.11 A7G对细菌群体感应的影响 |
3.5.12 A7G对细菌EPS产量的影响 |
3.5.13 A7G对细菌CSH的影响 |
3.5.14 AFM观察细菌生物被膜 |
3.6 PPF-ESGCC和山梨酸钾对鸡胸肉保藏效果的影响 |
3.6.1 联合抑菌剂比例的确定 |
3.6.2 鸡胸肉样品的pH变化分析 |
3.6.3 鸡胸肉样品的TVB-N变化分析 |
3.6.4 鸡胸肉样品的色度变化分析 |
3.6.5 鸡胸肉样品的微生物的变化分析 |
3.6.6 质构分析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及抑菌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植物提取物研究现状 |
1.1.1 植物提取物的来源 |
1.1.2 抑菌活性成分 |
1.1.3 植物提取物在生鲜农产品防腐保鲜中的应用 |
1.2 植物提取物抑菌机理研究现状 |
1.3 牡丹花研究现状 |
1.3.1 牡丹花主要化学成分 |
1.3.2 牡丹花生物活性 |
1.4 立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立题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供试菌株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1.5 培养基 |
2.2 实验方法 |
2.2.1 植物提取物制备 |
2.2.2 菌悬液及霉菌孢子悬浮液制备 |
2.2.3 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测定 |
2.2.4 牡丹花蕾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稳定性检测 |
2.2.5 生长曲线测定 |
2.2.6 牡丹花蕾提取物化学成分的鉴定 |
2.2.7 最低抑制浓度和最低致死浓度测定 |
2.2.8 细胞膜脂肪酸分析 |
2.2.9 对细胞膜膜蛋白影响 |
2.2.10 细胞膜流动性测定 |
2.2.11 细胞膜通透性测定 |
2.2.12 细胞膜完整性测定 |
2.2.1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
2.2.14 对细菌基因组DNA作用 |
2.2.15 细胞内活性氧检测 |
2.2.16 毒力因子转录水平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筛选及成分分析 |
3.1.1 不同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 |
3.1.2 牡丹花蕾提取物提取方法优化 |
3.1.3 牡丹花蕾提取物主要成分分析 |
3.2 牡丹花蕾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
3.2.1 抑菌圈、最低抑制浓度(MIC)及最低致死浓度(MBC) |
3.2.2 牡丹花蕾提取物抑菌活性稳定性 |
3.2.3 牡丹花蕾提取物对腐败菌生长的影响 |
3.3 牡丹花蕾提取物抑菌机理研究 |
3.3.1 基于细胞膜组分及膜流动性的抑菌 |
3.3.2 基于细胞膜通透性的抑菌 |
3.3.3 基于细胞膜完整性的抑菌 |
3.3.4 DNA的结合作用 |
3.3.5 细胞氧化损伤 |
3.3.6 抑制毒力因子转录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化妆品用牡丹花精油和籽油的制备工艺及其功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化妆品基础油的概述 |
1.1.1 化妆品基础油的定义 |
1.1.2 基础油的组成成分 |
1.1.3 几种常见的基础油及其保健效果 |
1.1.4 我国本土基础油的发展现状 |
1.2 植物精油的研究进展 |
1.2.1 植物精油的成分 |
1.2.2 植物精油的提取方法 |
1.2.3 植物精油的保健效果 |
1.2.4 我国本土植物精油发展现状 |
1.3 牡丹花精油、牡丹籽油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1.3.1 牡丹花精油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1.3.2 牡丹花精油的成分及其保健功效 |
1.3.3 牡丹籽油的发展现状 |
1.3.4 牡丹籽油的精炼 |
1.3.5 牡丹籽油的成分及其保健效果 |
1.4 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 |
1.4.1 秀丽隐杆线虫的生命周期 |
1.4.2 秀丽隐杆线虫作为模式生物的优势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牡丹花精油的提取与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材料与菌种 |
2.1.2 实验试剂 |
2.1.3 仪器设备 |
2.1.4 培养基的配置 |
2.2 实验方法 |
2.2.1 牡丹花精油索式提取法的工艺优化 |
2.2.2 牡丹花精油的GC-MS分析 |
2.2.3 牡丹花精油与其它三种精油的抑菌能力对比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2.3.3 牡丹花精油的GC-MS结果分析 |
2.3.4 牡丹花精油与其它三种精油的抑菌能力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牡丹籽油的精炼与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材料与菌种 |
3.1.2 实验试剂 |
3.1.3 仪器设备 |
3.1.4 试剂与培养基的配置 |
3.2 方法 |
3.2.1 牡丹籽油精炼油的理化性质测定 |
3.2.2 牡丹籽油的GC-MS分析 |
3.2.3 四种油的抗紫外线能力对比 |
3.2.4 四种油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对比 |
3.2.5 四种油对于秀丽隐杆线虫寿命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6 四种油的抑菌能力对比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牡丹籽油的精炼及其理化性质 |
3.3.2 牡丹籽油GC-MS结果分析 |
3.3.3 四种油的抗紫外线能力结果分析 |
3.3.4 四种油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分析 |
3.3.5 四种油对于秀丽隐杆线虫寿命和生理指标影响的结果分析 |
3.3.6 四种油的抑菌能力结果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牡丹花精油-籽油混合油配合比例的筛选 |
4.1 实验材料 |
4.1.1 材料与菌种 |
4.1.2 实验试剂 |
4.1.3 仪器设备 |
4.1.4 培养基的配置 |
4.2 实验方法 |
4.2.1 不同比例牡丹花精油-籽油混合油的抑菌能力对比 |
4.2.2 不同比例牡丹花精油-籽油混合油的抗紫外线能力对比 |
4.2.3 模糊综合感官评价法优选不同配合比的混合油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比例牡丹花精油-籽油混合油的抑菌能力结果分析 |
4.3.2 不同比例牡丹花精油-籽油混合油的抗紫外线能力分析 |
4.3.3 不同比例混合油的模糊综合感官评价结果分析 |
4.4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牡丹保鲜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鲜切花寿命延长技术 |
2 牡丹干花保鲜技术 |
3 化学处理牡丹保鲜技术 |
4 结语 |
(6)牡丹鲜(切)花衰老及花期调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牡丹鲜 (切) 花衰老机制研究 |
1.1 牡丹开花生物学研究 |
1.2 牡丹鲜 (切) 花衰老过程的生理生化变化 |
1.3 内源激素变化 |
1.4 其他内源因素的影响 |
2 花期的调控措施 |
2.1 选择适当品种 |
2.2 合适的栽培技术措施 |
2.2.1 控制积温和光照 |
2.2.2 结合修剪促使花期延迟 |
2.3 应用生长调节剂和化学物质延迟花期 |
2.4 现代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 |
3 问题与展望 |
(7)芍药切花衰老过程中ABA、H2O2和乙烯的生理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芍药的概述 |
1.2 芍药鲜切花的研究现状 |
1.2.1 芍药花的形态特征 |
1.2.2 芍药鲜切花适宜采收期的研究 |
1.2.3 芍药切花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
1.2.4 芍药切花保鲜技术的研究 |
1.3 ABA、H_2O_2和乙烯生理机制及 MAPK 级联途径的研究 |
1.3.1 脱落酸 |
1.3.2 活性氧 |
1.3.3 乙烯 |
1.3.4 MAPK 级联途径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ABA、H_2O_2和乙烯对芍药切花衰老与水分代谢的调控效应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试剂及仪器 |
2.2.3 试验处理 |
2.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瓶插过程中开花形态的变化 |
2.3.2 瓶插过程中不同处理水分代谢变化 |
2.4 讨论 |
第3章 ABA、H_2O_2和乙烯对芍药切花呼吸、乙烯和 ABA 代谢的调控效应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试剂及仪器 |
3.2.3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瓶插过程中呼吸率的变化 |
3.3.2 瓶插过程中花瓣中乙烯代谢的变化 |
3.3.3 瓶插过程中 ABA 含量的变化 |
3.4 讨论 |
3.4.1 瓶插过程中外源信号物质对乙烯生成的作用 |
3.4.2 瓶插过程中外源信号物质对 ABA 生成的作用 |
第4章 ABA、H_2O_2和乙烯物质对芍药切花膜脂过氧化代谢的调控效应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试剂及仪器 |
4.2.3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开花衰老过程中 MDA 含量与细胞膜透性的变化 |
4.3.2 开花衰老过程中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4.3.3 简单相关性分析 |
4.4 讨论 |
4.4.1 不同处理对芍药开花衰老过程中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
4.4.2 MAPK 级联途径参与 ABA、H_2O_2和乙烯调控芍药开花衰老过程中的作用 |
第5章 芍药开花衰老过程中 ACO、ACS 基因表达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试剂及仪器 |
5.2.3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芍药 Actin 基因半定量 RT-PCR 分析 |
5.3.2 芍药 ACS 基因半定量 RT-PCR 分析 |
5.3.3 芍药 ACO 基因半定量 RT-PCR 分析 |
5.4 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词汇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牡丹花干制护色护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干燥花的研究现状 |
1.2.1 干燥花常用的制作方法 |
1.2.2 中原牡丹品种花色及花色素研究 |
1.2.3 干燥过程中鲜花的色变机理 |
1.2.4 干燥花常用的护色方法 |
1.2.5 干花保存的注意事项 |
1.2.6 干燥花的软化护形处理及覆膜研究 |
1.3 干燥花的前景及展望 |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牡丹花真空冷冻干燥实验研究 |
2.1 材料和设备 |
2.1.1 材料 |
2.1.2 设备 |
2.2 牡丹花真空冷冻干燥实验 |
2.2.1 真空冷冻干燥的原理 |
2.2.2 真空冷冻干燥的特点 |
2.2.3 牡丹花真空冷冻干燥 |
2.2.4 测量方法 |
2.3 结果分析 |
2.3.1 单因素试验分析 |
2.3.2 双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牡丹花干花护色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单因素实验 |
3.1.4 护色因素的正交实验 |
3.2 结果分析 |
3.2.1 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
3.2.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牡丹干花护形研究 |
4.1 牡丹花干花护形研究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3 花瓣延展强度与刺穿强度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3.1 干花的延展强度与刺穿强度表 |
4.3.2 成膜物质的浓度与覆膜效果的关系 |
4.4 覆膜干花的品质评定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牡丹切花规模化贮藏技术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牡丹切花简介 |
1.2 植物切花衰老机制的研究 |
1.2.1 采后环境因素对切花寿命以及贮藏时间的影响 |
1.2.2 水分代谢对切花衰老的影响 |
1.2.3 植物内源激素对衰老的调节 |
1.2.4 植物切花衰老过程中生物大分子的变化 |
1.2.5 香气物质化学成分的变化 |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牡丹不同发育时期花器官抗冷性的变化 |
2.1 前言 |
2.2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备 |
2.2.3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牡丹花器官过冷却点与冰点的确定 |
2.3.2 不同发育时期牡丹花器官过冷却点的比较 |
2.3.3 不同发育时期牡丹花器官冰点的比较 |
2.3.4 不同发育时期牡丹花器官抗冷能力的比较 |
2.3.5 不同牡丹品种花器官抗冷性的比较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3章 不同贮藏时期牡丹切花瓶插过程中水分代谢的变化 |
3.1 前言 |
3.2 材料、试剂与仪器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仪器 |
3.2.3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低温贮藏过程中牡丹切花的耐贮藏性 |
3.3.2 不同贮藏期切花瓶插过程中花径变化 |
3.3.3 不同贮藏期切花瓶插过程中花枝质量变化 |
3.3.4 不同贮藏期切花瓶插过程中吸水量变化 |
3.3.5 不同贮藏期切花瓶插过程中失水量变化 |
3.3.6 不同贮藏期切花瓶插过程中水分平衡值变化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牡丹切花器官乙烯释放和 ACC 含量的时空变化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发育阶段的花枝质量变化及各器官的质量比例 |
4.3.2 不同发育时期牡丹花枝乙烯、CO2释放速率以及 ACC 含量变化 |
4.3.3 不同发育时期切花花瓣乙烯释放速率和 ACC 含量的变化 |
4.3.4 贮藏过程中切花花瓣乙烯释放速率和 ACC 含量的变化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5章 ‘香玉’牡丹花发育期间花瓣蛋白酶活性的变化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试剂与设备 |
5.2.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牡丹花瓣中粗蛋白酶的部分酶学性质 |
5.3.2 牡丹花瓣中蛋白质含量和蛋白酶活性的变化 |
5.4 结论与讨论 |
5.4.1 牡丹花瓣中蛋白酶的部分酶学性质 |
5.4.2 牡丹开花和衰老过程中蛋白酶的作用 |
第6章 ‘香玉’牡丹花发育期间花瓣核酸酶活性的变化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试剂与设备 |
6.2.2 试验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牡丹花瓣中粗核酸酶的部分酶学性质 |
6.3.2 牡丹花瓣中核酸酶活性和核酸含量的变化 |
6.4 结论与讨论 |
6.4.1 牡丹花瓣中核酸酶的部分酶学性质 |
6.4.2 牡丹开花和衰老过程中核酸酶的变化 |
第7章 ‘香玉’牡丹花精油成分分析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7.2.2 精油成分的提取 |
7.2.3 精油成分的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词汇表 |
附录 A 附录牡丹香气成分总离子图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牡丹开花与衰老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牡丹简介 |
1.2 植物切花衰老的机理研究进展 |
1.2.1 内源激素对衰老的调节 |
1.2.1.1 乙烯 |
1.2.1.2 脱落酸 |
1.2.1.3 其它植物激素 |
1.2.2 切花衰老过程中生物大分子的变化 |
1.2.2.1 碳水化合物 |
1.2.2.2 含氮化合物 |
1.2.2.3 呼吸作用 |
1.2.3 切花衰老过程中生物膜的变化 |
1.2.3.1 膜脂代谢 |
1.2.3.2 活性氧代谢 |
1.2.4 水分代谢 |
1.3 牡丹切花开放和衰老机理的研究现状 |
1.3.1 衰老机理研究 |
1.3.2 保鲜技术研究 |
1.4 本研究的设计思路 |
1.4.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牡丹开花和衰老期间花瓣蔗糖代谢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处理 |
2.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2.2.1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2.2.2.2 酶活性测定 |
2.2.2.3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牡丹花发育及其生长分析 |
2.3.2 牡丹花瓣可溶性糖含量分析 |
2.3.3 牡丹花瓣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
2.3.4 可溶性糖变化与牡丹花开放的关系 |
2.3.4.1 可溶性糖变化与牡丹花形态变化的关系 |
2.3.4.2 牡丹花瓣中可溶性糖含量与关键酶活性的关系 |
2.4 讨论 |
第三章 牡丹花不同发育时期脂质过氧化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1.1 牡丹试材 |
3.2.1.2 试剂 |
3.2.2 牡丹花瓣样品的制备 |
3.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2.4 定量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牡丹花的开放和衰老期间MDA含量与细胞膜透性的变化 |
3.3.2 不同发育时期牡丹花活性氧代谢的变化 |
3.3.3 牡丹花不同发育时期脂质过氧化代谢的数学分析 |
3.3.3.1 简单相关分析 |
3.3.3.2 逐步回归分析 |
3.3.3.3 通径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品种牡丹花瓣的抗氧化活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1.1 牡丹花瓣 |
4.2.1.2 试剂和仪器 |
4.2.1.3 牡丹花瓣提取液的制备 |
4.2.2 测定方法 |
4.2.2.1 总酚、类黄酮和花色素苷含量的测定 |
4.2.2.2 卵黄脂蛋白PUFA过氧化体系中抗氧化活性(AOA)的测定 |
4.2.2.3 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4.2.2.4 O2_~-产生和检测 |
4.2.2.5 ·OH产生与检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牡丹品种花瓣中总酚、类黄酮与花色素苷含量 |
4.3.2 卵黄脂蛋白PUFA过氧化体系中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
4.3.3 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变化 |
4.3.4 清除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活性的变化 |
4.4 讨论 |
第五章 牡丹开花和衰老过程中花瓣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试剂和仪器 |
5.2.3 牡丹花的50%乙醇提取液的制备 |
5.2.4 测定方法 |
5.2.4.1 总酚、类黄酮和花色素苷含量的测定 |
5.2.4.2 卵黄脂蛋白PUFA过氧化体系中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5.2.4.3 ·OH产生与检测 |
5.2.4.4 O_2~-产生和检测 |
5.2.4.5 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的测定 |
5.2.5 实验数据统计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牡丹花瓣中总酚、类黄酮与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 |
5.3.2 卵黄脂蛋白PUFA过氧化体系中AOA的变化 |
5.3.3 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变化 |
5.3.4 清除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活性的变化 |
5.3.4.1 清除超氧阴离子活性 |
5.3.4.2 清除羟自由基活性 |
5.4 讨论 |
5.4.1 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 |
5.4.2 牡丹开花和衰老过程中花瓣抗氧化活性的评价 |
第六章 牡丹开花和衰老期间呼吸速率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 |
6.2.2 测定的项目与方法 |
6.2.2.1 花色素苷含量 |
6.2.2.2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
6.2.2.3 内源IAA、GA_3、ZR、ABA含量 |
6.2.2.4 呼吸速率和Eth产生速率 |
6.2.3 数据处理 |
6.3 结果分析 |
6.3.1 花色素苷含量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6.3.2 呼吸速率和乙烯生成速率的变化 |
6.3.3 ACO活性和ACC含量的变化 |
6.3.4 IAA、GA_3、ZR、ABA含量的变化 |
6.4 讨论 |
6.4.1 内源激素平衡与牡丹花衰老的关系 |
6.4.2 ABA和乙烯与牡丹花衰老的关系 |
第七章 牡丹花器官乙烯释放和ACC含量的时空变化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开花级数的划分标准 |
7.2.2 材料处理 |
7.2.3 乙烯释放速率的测定 |
7.2.4 ACC含量的测定 |
7.3 结果分析 |
7.3.1 不同发育阶段的花枝重变化及各器官的质量比例 |
7.3.2 ‘胡红’开放和衰老过程中不同器官乙烯释放速率的变化 |
7.3.3 ‘胡红’不同发育时期不同器官ACC含量的变化 |
7.3.4 花枝器官各部位乙烯生成量和ACC含量占整朵花的百分比变化 |
7.3.4.1 花器各部位乙烯生成量占整朵花乙烯生成总量的百分比 |
7.3.4.2 花器各部位乙烯生成量占整朵花ACC总量的百分比 |
7.3.4.3 花各器官之间乙烯释放量和ACC含量的梯度变化 |
7.4 讨论 |
第八章 不同发育时期牡丹切花瓶插生理特性的研究 |
8.1 引言 |
8.2 材料和方法 |
8.2.1 试验材料 |
8.2.2 实验方法 |
8.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8.2.3.1 花朵开放情况 |
8.2.3.2 水分代谢状况 |
8.3 结果分析 |
8.3.1 牡丹切花瓶插过程中花朵开放及衰老进程 |
8.3.2 牡丹切花瓶插过程中花径和花枝鲜样质量的变化 |
8.3.2.1 花径变化 |
8.3.2.2 花枝鲜样质量的变化 |
8.3.3 牡丹切花瓶插过程中花枝水分的变化 |
8.3.3.1 吸水量变化 |
8.3.3.2 失水量的变化 |
8.3.3.3 水分平衡值的变化 |
8.4 讨论 |
8.4.1 牡丹切花适宜采收期标准的确定 |
8.4.2 保鲜液对牡丹切花水分平衡的调控效应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牡丹花保鲜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有花为伴》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周晓琴.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2]牡丹花酚类成分提取纯化及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生物被膜抑制活性研究[D]. 李程程. 江南大学, 2020(01)
- [3]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及抑菌机理[D]. 周云冬. 江南大学, 2019(12)
- [4]化妆品用牡丹花精油和籽油的制备工艺及其功效研究[D]. 姜宇. 扬州大学, 2019(02)
- [5]牡丹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刘荣森,任雪玲,路买林. 现代园艺, 2015(17)
- [6]牡丹鲜(切)花衰老及花期调控研究进展[J]. 李艳梅,汪菡,韩文忠,杨英军. 湖北农业科学, 2013(20)
- [7]芍药切花衰老过程中ABA、H2O2和乙烯的生理作用研究[D]. 王玮. 河南科技大学, 2013(06)
- [8]牡丹花干制护色护形研究[D]. 康帅飞. 河南科技大学, 2013(06)
- [9]牡丹切花规模化贮藏技术基础研究[D]. 孟海燕. 河南科技大学, 2012(05)
- [10]牡丹开花与衰老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D]. 史国安.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