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国际化意识,实现创办高起点期刊——对《中国农业科学》英文版创办初探

树立国际化意识,实现创办高起点期刊——对《中国农业科学》英文版创办初探

一、树立国际化意识 实现高起点创刊——创办《中国农业科学》英文版的初步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丁斯甘[1](2021)在《《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文中提出《通报》(T’oung Pao)创刊于1890年,是一份颇具影响力的专业汉学刊物,其中刊载了大量关于中国研究的论文与书评,具有很高的汉学研究价值。期刊如实反映出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沙畹、伯希和等法国着名汉学家的治学策略,是法国汉学史的缩影和真实写照。通过梳理期刊1890-1944年的论文、书评、纪事信息,对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作整体认识的尝试。文章首先重建《通报》的总体办刊背景,包括期刊19世纪法国在华活动、19世纪法国专业汉学的建立、出版技术的更新、交通运输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文章逐一分析《通报》与其前身《远东杂志》的承接关系、《通报》的期刊定位栏目设置、期刊主编对《通报》办刊的影响、《通报》的发行情况、撰稿人群体等基本情况。从研究领域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主题索引”为依据,整理《通报》自1890-1944年的各类文章,证明《通报》对汉学各领域都有涉猎,每个领域的研究程度各不相同,专业汉学不断深入又相互隔绝的特点。从研究地区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地区索引”为依据,可以发现《通报》尤为关注西域地区和西藏地区的考察与研究,刊载的文章多以文献释读为主,通过文献进而深入其他研究领域,与法国汉学发展趋势一致。《通报》积极引入了西方历史语言学、语音学、考古学、碑铭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先进研究方法,充实汉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20世纪上半期的法国专业汉学正如《通报》所显示的一样,研究涉及汉学领域各个方面,研究方法有了全新发展,法国专业汉学进入鼎盛时期并对20世纪后期的国际汉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积极使用考古发现的新材料,将碑铭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等新的研究方法引入汉学领域,积极与中国学界交往,学术自觉性不断加强,充分体现出沙畹、伯希和鲜明的个人学术特色,重点梳理沙畹与伯希和的文章、书评为法国汉学研究理清学术思路、推动法国汉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邱铁鑫[2](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程文[3](2020)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技术进步水平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竞争力。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来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技术进步体现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改进。技术进步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作为事实基础的存在,体现为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某一方面的效率和有效性的增强;二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价值选择,即技术进步的伦理取向,体现人类的一般价值维度。技术进步是技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技术进步体现的是劳动的主、客观因素之间物质结合关系的变革。技术进步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体现,技术进步也可以在技术产品中得到体现,从质的方面看,技术进步意味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从量的方面看,技术进步意味着劳动主、客观因素的结合比例以及投入产出比例的变化,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有的技术基础、技术教育、技术人才和技术管理是影响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因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技术进步的实践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进行中国技术进步的推动工作,并将在技术进步实践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用以进一步指导技术进步的相关思想。主要体现为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五位党的主要领导人在内的技术进步思想,是五位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技术进步的本质和规律以及技术进步与其它科学及社会现象的关系的观点、认知的总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其中有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关于技术进步的功能、技术进步的动力、技术进步过程中的异化及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等思想为之提供坚实的基础;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发展历程中所显示的独创性、实用性、继承性和开放性的突出特点,以及鲜明的进步思想、创新意识和超越意识,为之提供重要启发;还有西方科技发展史中展现出的重视实验和发明创造,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高科技,以及重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发展的技术进步思想为之提供重要的借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技术进步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并深化的,在革命战争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完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奠基;在新中国头27年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逐渐形成;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的发展和深化;十八大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表现为在新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发展。自延安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我国的技术进步事业,总结提炼出了丰富的关于技术进步的功能、技术进步的途径、技术进步的主体以及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等方面的理论和思想,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在指导中国技术进步的事业中,各个方面的内容依据不同的时代特点和不同的具体国情而发展演进、逐步完善,体现出时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现实性与人民性相一致、开放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技术进步事业的蓬勃发展,证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指引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南,是推动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前进、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思想力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为大力推进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实现新跨越、再造新辉煌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我国技术进步事业从追赶向并跑、领跑转变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告诉我们,明确技术进步的方向并给予支持至关重要,在新时代我们要落实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技术进步命运共同体,以保证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和保障技术进步有利于增进全人类幸福的正确方向。

侯燕[4](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张迪[5](2019)在《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 ——以戊戌维新为例》文中提出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是政治体系中的两个独立系统,二者的发展遵循着各自的内在规律。当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相互协调时,政治体系呈现出稳定发展的态势。当然,二者完全一致的理想状态不存在。然而只要二者的张力保持在一定限度内,良性的政治秩序就能成为现实。当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的不一致性超过一定的限度,政治体系则呈现出动荡的局面。旧有的政治制度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制度变革的主张就会随之出现。如果传统的政治文化依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新政治制度建构的过程就会尤为艰难。即使是建构起来,由于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政治文化的支撑,也很难长久维持下去。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中的隐性结构,对政治制度的变革产生重要影响。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体现:首先,在政治文化的传播广度上,表现为精英与大众的政治文化是否同步。当社会发生变革时,精英阶层的政治文化最先发生变化。如果他们倡导的政治文化能影响到大众,那么精英和大众的政治文化就具有一致性。政治制度的变革拥有了广泛的政治文化认同,就会较为顺畅。反之,变革很难成功。其次,在政治文化的整合效果方面,表现为传统的和外来的政治文化是否能完成融合。社会转型时期,政治文化往往呈现出多元并存状态。传统政治文化受到外来政治文化的冲击,开始消解;外来政治文化受到传统政治文化的抵制,很难稳固地在民众之间形成共识。如果传统和外来的政治文化能实现成功整合,政治制度变革成为顺理成章之事。反之,整合失败,政治文化呈现破碎状态,政治制度的变革也很难成功。再次,在政治文化演变层次方面,表现为表层的政治思想是否完成向深层政治心理的转变。一般而言,以先进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社会精英阶层由于具有相对开放包容的态度,容易接受外来政治思想。而社会大众的政治心理是一种深层次的观念积淀,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转变。如果政治文化是在该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那么政治文化的深层次转变就较为容易发生,政治制度变革成果也随之巩固下来。相反,如果政治文化是从外国移植而来,与本国的社会经济条件相差甚远的话,政治文化的深层次演变很难实现,政治制度的变革也因而很难成功。戊戌维新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旨在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变法运动,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然而维新派知识分子提出的制度变革目标却没有实现,君主立宪制度没有建构起来,君主专制制度依然存在。从这个角度来看,戊戌维新运动是失败的。政治制度变革的失败固然受到经济基础、政治博弈和社会结构的影响。然而从更为深层和长远的角度来审视,当时的政治文化状况与维新派主张的君主立宪制度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传统政治文化占据主流地位,对君主专制制度形成稳固支撑。新型政治文化又尚未成型完善,君主立宪制度因而难以深入人心。维新派知识分子主张在中国建构起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并提出设议院、兴民权、三权分立等具体举措,同时对君主立宪制度及其相配套的政治文化进行宣传。然而其政治思想的宣传范围仅限于知识分子和统治阶层等社会精英。普通民众对于其倡导的新型政治文化并不了解,他们仍然固守着传统的政治文化。具体表现为求稳保守、反对变革、对皇权的依附和崇拜等,这些政治文化因素对君主专制制度形成稳固支撑。因此,戊戌维新在政治文化传播的广度上是极为有限的。戊戌维新时期,传统政治文化依然发挥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形成了自身严谨和完整的逻辑结构,并非和西方政治文化的简单融合就可以实现新型政治文化的内部契合。维新派对中西政治文化的整合多浮于表面,具有服务于现实政治变革的功利性。浮于表面的对中西政治文化的简单取舍并不能形成对君主立宪的稳固支撑,维新派没有完成中西政治文化的融合任务。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外源型模式。外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现代化进程由此开启。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历经长期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相互配合,形成传统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戊戌维新期间,小农经济仍然是主要经济形态,宗法制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结构,儒家政治学说和道德规范仍然牢固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因此,民众的臣民政治心理极为稳固,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改变。从政治文化的演变层次上来说,戊戌维新期间所倡导的新型政治文化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政治思想方面,并没有演变为人们心中深层次的政治心理。本文在坚持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取戊戌维新这一具体案例为研究对象,从政治文化角度分析该运动在政治制度变革方面失败的原因,从中总结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变革的具体机制。戊戌维新在新型政治文化的宣传方面,影响范围有限,中西政治文化的整合没有完成,政治思想没有实现向政治心理的转变。因此,新型政治文化没有形成对君主立宪的稳固支撑,政治制度变革的主张没有成为政治现实。

杨欣妍[6](2019)在《新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产品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新全球化时代,世界政治、经济的联系愈加紧密,科技、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因素在国际交往中不断冲突、融合。强大的文化传播能力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作为科研成果的载体,科技期刊及其相关产品“走出去”是我国参与新全球化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和路径。本文首先在综述分析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互联网与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不同于传统科技期刊的产品和服务,提出了“科技期刊产品”的概念,认为科技期刊产品是科技出版产业的核心,而科技出版产业的发展为产品优化提供了需求和支撑。其次从科技期刊产品和产业的双重视角出发,对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现状从现阶段成果、产业相关要素和产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产品策略存在产品定位不明确、产品开发能力低、产品组合不够丰富、未能打造产品品牌等方面的不足。再次,结合国内国外科技期刊产品“走出去”的典型案例,分析归纳了典型国际化科技期刊的产品特点及其所采取的产品策略和保障措施,同时对新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科技期刊产品“走出去”进行了SWOT分析,指出我国科技期刊产品“走出去”的优势、劣势、威胁和机遇,提出相应的措施。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我国科技期刊出版应强化产品意识,加强科技期刊产品开发,在产品定位上应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国际化科技期刊产品在内容和形式上要适应其定位;(2)产品组合包括内容的组合和形态的组合,在产品组合上需大力开发数字化产品、建设平台及数据库;(3)在产品开发上除了选题的多角度,还应提供除期刊本身外的多样化服务,并通过系列化、特色化发展打造品牌;(4)加强科技期刊产业人才队伍、市场运行、数字出版等建设,保障科技期刊产品策略的实现。在本文中,笔者力求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吸取优秀个案的成功经验,从我国实际出发,全方位探讨我国科技期刊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产品策略。

苏雷[7](2019)在《张亦镜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探究》文中指出民国及其以前的基督教在华传播史表明:基督教能否在中国扎根并得到良好的发展,关键在于能否解决好“基督教中国化”的问题。目前,这一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随着《宗教蓝皮书:中国宗教报告》和《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18-2022)》的相继出台,“基督教中国化”正得到中国学界、宗教界和政界三方的共同关注和推动。本文在综合运用历史文献调查法、历史研究法、定性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试图以“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理论缘起”为研究起点,从“思想的初步形成”、“本色神学思想”、“本色教会思想”和“历史影响与意义”等层面,对这位民国时期基督教的着名文字传道人和本色神学家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展开个案研究,力图在全景式呈现其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特色的同时,亦对其历史影响与地位做出客观评价,并以此为契机,为当代基督教中国化运动提供重要的启发借鉴。并在指出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同时,还需用辩证的态度客观地指出其思想上的历史局限,因为正反两方面的理论积累,对于当下和未来的研究工作而言,都是宝贵而有益的。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在充分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明对张亦镜本色神学思想、本色教会思想及其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历史影响进行拓展研究的必要性,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及具体的写作思路和内容。第二章探讨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理论缘起。从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对在华基督教构成的种种负面刺激以及基督教对此做出的回应等入手,分析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形成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并初步分析其“本色神学思想”和“本色教会思想”的核心内容与理论特色。第三章从“文字传道思想”、“本色神学同中国民俗、儒家、道家、佛教、墨家的关系”等层面,系统探究了张亦镜本色神学思想既体现出一种文化上的自我批判精神,同时也体现出基督教“创造”、“更新”和“救赎”的基本原则的内涵及其理论特色:文字传道需要本色化、普适性的白话文字和效法耶稣与中国文化中“因时因地因人”的“无限”传道策略;虽然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有针对性地理性分析与“取舍”,并希望用基督教中有益的成分对其加以改造和更新,但同时也承认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存在“逻辑自洽”和精神上的“密切”关系,强调在中国文化中同样可以感受到上帝的作为,基督教应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文化中去。第四章从“本色教会思想的提出”、“本色教会与中国文明进步的关系”、“本色教会思想的发展”、“本色教会与政治和国家的关系”等层面,探究张亦镜本色教会思想的内涵及其理论特色:张亦镜以中国人所能理解或乐于接受的道家言道、儒家言仁的文化言语方式,通过对于“上帝国”、“上帝屋”的譬喻和诠释,初步提出了其本色教会思想,而“自立”是达到“本色”的必由之路,并由此提出了操作性很强的具体的“本色化”方案,其本色教会思想不仅有助于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同时亦表明张亦镜希望通过教会自立和本色教会的创建以达到基督教中国化和国富民强的目的。第五章探讨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影响与意义。首先,基于张亦镜与他所处时代的广泛文字交流和当时社会各界对他的评议,探究他对于民国时期本色教会思想和本色神学思想的历史影响。然后,探讨了他对于当代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启发:启发当代基督教应主动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对话与调适,以摆脱长久以来“洋教的丑号”和凸显基督教的“自我文化调适能力”;启发从思想上牢固树立爱国与爱教相辅相成、本质统一的观念和在实际行动中自觉践履爱国与爱教相统一的原则;启发在当代本色神学的架构中注意吸收和借鉴张亦镜本色神学思想中的“互具原则、白话文布道原则、爱国主义原则和改造国民性原则”。最后,分析指出张亦镜在文字布道上过于偏重“宣道与护教”以及在教会本身问题上缺乏自我批判与反省的历史局限,以及他以“《圣经》的权威无讹”为原则来评断中国宗教文化传统的基要主义立场。

孙昊德[8](2018)在《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摄影,作为最早的摄影题材,为建成环境中的内容,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形象”,成为一系列视觉的衍生物,使得建筑的意义得以被理解、传播和具化,进而在特定社会以及文化场域中,建构一个建筑的视觉文化体系。面对这一横亘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端和当下建筑实践和理论研究之间的议题,该研究立足于对建筑摄影本源性的思考:如何理解建筑摄影这一看似概念宽泛而具有明确范式的系统;“中国建筑摄影”如何在一个视觉文化体系中构建自己的历史框架;中国建筑的现代性与视觉如何相互作用。基于这些思考,本文首先为“建筑摄影”这一概念构建更为系统性的研究体系,即将其视作建筑学意义通过摄影的“视觉装置”,在特定场域内投射的“机制”,而不仅仅是一个图像的结果。与此同时,本文立足“中国”,这一地理边界以及传播场域内的建筑摄影活动,挖掘建筑视觉文化建构主体从西方到本土的过渡。本文以摄影制产为线索,针对制产的特征转变,梳理出相应的历史断代,并深度挖掘特定历史时期,建筑摄影的视觉特征、表达维度、图像风格,以及同建筑学发展的互动机制。中国建筑摄影近代历史阶段,滥觞于1844年摄影术传入的历史原点,呈现从西方主体的经典观看,向科学以及本土现代性视觉建构的转型。随着1927年前后,中国现代建筑学与实践体系的建立、专业传播场域的设立以及中国社会的普遍的现代化,建筑摄影的制产模式呈现了根本的转向,并以此为契机,走入了现代的历史阶段。期间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背景下,摄影制产呈现出强烈的集体组织与意志,并发展出了相应的“形象-技术-意涵”的风格表达。以“文革”的结束与改革开放为契机,建筑摄影进入了语义扩张的表现时代,并终止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集体性制产模式的逐渐消解,以及技术与传播模式的更迭。在理论研究体系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大量一手资料的挖掘、口述的历史归纳、以及多渠道图像和文献整理,建立起建筑学与摄影学的交叉研究体系,进行了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的断代与建构。同时,探索了历史进程中,中国建筑的视觉现代性议题,也为建筑摄影提出了一种研究方法的理论架构。

盛敏[9](2017)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饮茶史,历经数代传承流变,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陆上、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万里茶道等古代商道的拓展,中国茶在海外广泛流布与传播,各国茶饮风俗亦多发端于中国,中国茶叶出口贸易曾红极一时。然而,随着近代以来国力的衰退,中国文化失势,茶叶出口贸易一落千丈。建国以来,中国茶叶出口逐步恢复,但发展缓慢,基本维持在卖原料的低级阶段,出口结构极不合理。学界围绕中国茶叶出口的研究不少,如何突破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瓶颈成为不少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角度来研究中国茶文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分三个时期深入探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特点及其内在联系,结合世界茶叶贸易中各国茶文化传播的历史经验与案例,对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策略,以期为促进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同形式与特点的紧密关联。1.早期的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存在地理与时空上的相关耦合性,陆地是早期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路径,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贸易成为早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2.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都经历过历史的辉煌,中国茶文化与接受国文化融合,新的茶文化形态引导和改变着世界的茶叶消费结构和贸易格局。然而,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出口贸易缺乏主动权,当国运衰退之时,茶文化对外传播和出口贸易双双陷入低谷。3.现当代中国茶文化的研究和发展起步较晚,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力度不够,交流往往成“失语”状态;茶文化对外传播与出口贸易结合不紧密,茶文化对外传播未形成文化产业,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推动有限。从世界各国的茶叶贸易和的茶文化传播来看,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向来不为国人所重视的茶文化和茶叶的宣传普及在各国茶叶贸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进一步突显了茶文化对外传播对茶叶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1.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各国不惜花费巨资在欧美大陆宣传本国茶叶,茶叶宣传促销和茶文化普及成为公认的促销手段,这对英国及殖民地附属国印度、斯里兰卡、日本及殖民地区中国台湾等地的茶叶出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各国早期开展的一系列茶叶宣传活动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引导着世界茶叶消费结构与贸易格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茶叶跨国公司成为世界茶叶贸易的主体,低价竞销引导下的袋泡茶和速溶茶风靡一时。3.全球化时代商业并购现象普遍,非价格竞争成为世界知名茶叶品牌主要竞争手段之一。世界茶叶贸易中茶文化的先导性和前瞻性愈加明显,这可以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美国茶文化复兴”中窥见一斑。以传播学经典理论“拉斯韦尔模式”为基础,本文分析了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要素,并提出了积极有效的传播策略。推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需要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诸要素相辅相成,形成良性的传播运行机制。政府、组织、企业、个人等多元主体应积极发挥不同的作用,扮演好各自的角色。这既需要政府引领、组织主导,同时需要发挥企业的主角作用和强化个人广泛参与。加强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需要让多元主体有效协同与配合,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的成功,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总之,积极推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许多方面大有可为。而加强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也将极大促进茶叶出口贸易。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许平,严慧,项磊,李仁红,李芬[10](2017)在《国内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审稿实践的探讨——以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尝试探索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审稿的实践经验,为同行期刊提供一定参考。【方法】以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为例,从前期准备工作、选送国际审稿人、及时催审和增审、完善审稿人数据库、激发审稿人积极性等方面详细描述了英文科技期刊开展国际审稿的具体实践,以实例阐述了国际审稿对期刊的影响。【结果】国际审稿有助于在国际上宣传期刊、提高期刊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组建一支庞大的国际审稿人队伍和编辑借助稿件采编系统送审稿件是期刊国际审稿行之有效的途径,但国际审回率偏低是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结论】国内英文科技期刊应当重视国际审稿。提高送审稿件质量、提升编辑业务能力、多渠道开展期刊国际宣传有利于提高国际审回率,推进期刊审稿国际化进程。

二、树立国际化意识 实现高起点创刊——创办《中国农业科学》英文版的初步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树立国际化意识 实现高起点创刊——创办《中国农业科学》英文版的初步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通报》创立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文化格局
        一、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活动
        二、19 世纪后期的实践性汉学家
    第二节 19 世纪法国本土的汉学格局与《通报》的创立
        一、19 世纪法国专业汉学机构和汉语教学
        二、《通报》的创立条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通报》概况
    第一节 《通报》的前身——《远东杂志》
        一、考狄的《远东杂志》概况
        二、《远东杂志》的文章梳理
        三、《远东杂志》与《通报》
    第二节 《通报》概况
        一、《通报》的关注范围
        二、《通报》的栏目设置
        三、《通报》的历任主编
        四、《通报》的发行情况
    第三节 《通报》的作者群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通报》的内容(上)——《补充索引》中的主题研究
    第一节 《通报》目录索引中的研究主题分布
        一、《通报》目录索引
        二、《通报》的主题内容与研究领域分布
        三、《通报》汉学主题分类
    第二节 《通报》的文献学研究
        一、语言比较研究
        二、碑铭及各种考古材料的使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通报》的内容(下)——《补充索引》的地区研究
    第一节 《通报》西域地区研究
        一、西域地区文章分类
        二、《通报》西域史地探险纪事
    第二节 《通报》的“Tibet”研究
        一、“Tibet”文章分类
        二、《通报》西藏探险纪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通报》的发展与20 世纪上半期的法国汉学
    第一节 《通报》汉学地位的确立
        一、《通报》的撰稿人特征
        二、《通报》的汉学定位
        三、开放的汉学交流平台
        四、《通报》的影响力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
        一、专业汉学范围的专精
        二、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入
        三、不断完善的研究方法和持续加强的学术自觉
        四、法国学界与中国学界的交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3.1 基本概念界定
        3.1.1 文化
        3.1.2 铁路文化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3.1.4 文化自信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三)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三、技术进步及相关概念辨析
        (一)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技术进步的涵义
        (三)技术进步与技术引进、技术扩散、技术创新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的重点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进步思想
        (二)列宁的技术进步思想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启示
        (一)中国历史传统中技术进步经验的启示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理念及超越意识的启示
    三、西方科技发展史中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借鉴
        (一)重视实验以及发明创造
        (二)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发展高科技
        (三)重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发展
第三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萌生(1921-1949)
        (一)重视普及自然科学知识
        (二)积极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三)尊重优待科技人才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形成(1949-1978)
        (一)“向科学进军”,注重科技规划
        (二)倡导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
        (三)提出“自立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技术进步方针
    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初步发展(1978-1989)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成果
        (三)改革科技体制,解放生产力
        (四)尊重人才,重视教育
    四、扩大开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深化发展(1989-2012)
        (一)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二)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
    五、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创新发展(2012-2019)
        (一)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第四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演进
        (一)技术进步的功能
        (二)技术进步的途径
        (三)技术进步的主体
        (四)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时代性与实践性相一致
        (二)科学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三)自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
第五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意义和启示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意义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
        (二)为我国技术进步事业从追赶向并跑、领跑转变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启示
        (一)明确技术进步的方向并给予支持至关重要
        (二)落实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是推进新时代技术进步事业的保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基本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以青年为本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重视留学工作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 ——以戊戌维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政治文化研究综述
        1.西方政治文化研究
        2.中国政治文化研究
        (二)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研究综述
        1.西方政治制度研究渊源及理论成果
        2.中国学界关于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二者关系的研究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的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
第一章 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一种理论视角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政治文化
        二、政治制度
    第二节 政治制度变革
        一、新制度主义学派关于制度变革的基本理论
        二、制度变革路径方式
        三、制度变革中的路径依赖
    第三节 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变革的具体机制
        一、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变革的路径:建构、维系、运行
        二、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变革的过程
第二章 戊戌维新发生过程——一种实践分析
    第一节 康有为多次上书及1898 年上书成功
        一、第一次上书未果
        二、“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维新的序幕
        三、连续上书催生百日维新
    第二节 百日维新的开始和结束
        一、《名定国是》的颁布开启百日维新进程
        二、变法措施的施行情况及结果
        三、百日维新的成果和影响
    第三节 百日维新过程中的权力博弈
        一、帝党和后党的权力争夺以及后党的力量分析
        二、帝党和维新派知识分子结盟——百日维新的开始
        三、帝党力量
        四、维新派力量
        五、变法措施实施方式的冒进性
        六、外国对变法的态度
第三章 精英与大众政治文化分析
    第一节 维新派政治思想状况
        一、“变”——摆脱危机的必然出路
        二、“破”——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三、“立”——君主立宪制度的建构
    第二节 统治阶层政治思想状况
        一、慈禧——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实践者
        二、光绪——专制王朝强弩之末下的除旧布新者
        三、张之洞和翁同龢——具有变革思想的旧式官僚
    第三节 大众政治心理状况
        一、超稳定社会结构之下保守传统的臣民政治心理
        二、西方冲击背景之下的民族主义政治心理
第四章 传统与外来政治文化博弈
    第一节 传统政治思想
        一、天命观论证政治合法性
        二、大一统思想维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三、民本思想——民众评价君主统治效果的重要标准
    第二节 西方政治思想
        一、国家起源的目的:社会契约论
        二、以自由和平等为主要内容的革命宣言书:天赋人权
        三、政府建构的原则:分权制衡思想
        四、作为一种政制形式:民主
    第三节 维新派知识分子整合中西政治文化之过程和结果
        一、西方文化对中国产生影响的途径和流变
        二、维新派整合中西政治文化之成果——以《大同书》为例
第五章 表层和深层政治文化演变
    第一节 政治文化在层次方面的演变机制
        一、内生:以启蒙运动对法国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为例
        二、外源:以西方政治学说在明治维新中的影响为例
    第二节 戊戌维新中政治文化演变的政治社会化途径
        一、新式学堂——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二、现代报刊——启发民智的舆论场
        三、社会团体——变法力量的集散地
        四、政治社会化之效果分析
    第三节 戊戌维新失败的政治文化原因:臣民政治心理为何如此稳固?
        一、经济形态之小农经济
        二、社会结构之宗族宗法制
        三、完备的政治社会化方式
余论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期刊类
    三、报纸类
致谢

(6)新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产品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创新点
2 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探讨
    2.1 概念界定
    2.2 研究综述
    2.3 相关理论
3 我国科技期刊产品“走出去”发展现状分析
    3.1 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概况
    3.2 我国科技期刊产业相关要素“走出去”的现状
    3.3 我国科技期刊面向国际市场的服务现状
    3.4 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存在的产品及策略问题
4 国内外科技期刊产品“走出去”案例分析及启示
    4.1 国外科技期刊“走出去”典型案例
    4.2 国内科技期刊“走出去”典型案例
    4.3 借鉴及启示
5 新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科技期刊产品“走出去”的SWOT分析
    5.1 优势
    5.2 劣势
    5.3 机遇
    5.4 威胁
    5.5 SWOT分析小结
6 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产品优化策略
    6.1 明确科技期刊产品“国际化”定位
    6.2 丰富科技期刊产品组合
    6.3 科技期刊产品开发多元化
    6.4 加强科技期刊产业要素的保障措施
7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张亦镜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主要创新点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本文研究起点和创新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一、对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全景式呈现
        二、对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地位的评价
        三、为当代的基督教中国化运动提供历史借鉴
    第三节 写作思路和内容
        一、中心问题与总体思路
        二、基本内容与框架结构
第二章 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理论缘起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中国基督教及其面临的挑战
        一、清末反洋教运动对中国基督教的刺激
        二、民初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基督教的刺激
        三、民初非基督教运动对中国基督教的冲击
        四、民国基督徒学者对基督教中国化的探索
    第二节 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初步形成
        一、张亦镜对基督教中国化运动的体验
        二、张亦镜对基督教中国化历史的反思
        三、张亦镜的文字传道和文字卫道工作
第三章 基督教中国化视角下的本色神学思想
    第一节 张亦镜的文字传道思想
        一、论开展文字传道的必要与目的
        二、论文字传道与本色神学的建立
        三、论文字传道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四、张亦镜对白话文的态度问题
    第二节 论本色神学同中国民俗的关系
        一、张亦镜对中国民俗的基本态度
        1.人有“新”“旧”之别——中国民俗宜“去旧迎新”
        2.民俗有关“国运兴衰”——中国社会宜“移风易俗”
        二、论基督教对中国民俗的吸收与改造
    第三节 论本色神学同儒家思想的关系
        一、张亦镜耶儒之辨的时代背景
        1.晚清时期的激烈碰撞
        2.二十世纪初对话的开始
        二、张亦镜论耶儒思想的互异性
        三、张亦镜论耶儒思想的相通性
    第四节 论本色神学同道家思想的关系
        一、张亦镜耶道比较研究的前提和态度
        1.以澄清老子其人其事为前提
        2.以分别道家与道教为前提
        二、《道德经》与《圣经》的比勘互证
        1.道元始与上帝同在
        2.在“道性”上的相通
        3.在“修性培德”上的相通
    第五节 论本色神学同佛教思想的关系
        一、张亦镜对耶佛关系的基本态度
        1.对“扬佛抑耶论”的回应
        2.基督教比之佛教更值信靠
        二、论观世音信仰与基督教的分歧
        1.在时空观上的批判与分歧
        2.在性别观上的批判与分歧
        3.在佛经逻辑上的批判与分歧
        三、对“佛化基督教”思想的否定
    第六节 论本色神学同墨家思想的关系
        一、张亦镜耶墨比较研究的思想缘起
        1.西学墨源说
        2.基督教墨源说
        二、耶墨对话的前提和基础
        1.为墨学正名和平反
        2.不相用不足为孔墨
        三、论基督教与墨家思想的契合
        1.在最高思想范畴上的契合
        2.在社会政治伦理上的契合
        3.在人际人伦理想上的契合
        四、论基督教与墨家思想之间的互异
第四章 基督教中国化视角下的本色教会思想
    第一节 张亦镜本色教会思想的提出
        一、论上帝国存在的中国化诠释
        二、论上帝观之于中国人的意义
        三、论中国人之于上帝屋的信修
    第二节 论本色教会与中国文明进步的关系
        一、对中国社会进步事业的推动
        二、对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的促进
        三、对宗教理性的弘扬和对中国宗教末流的批评
        四、对中国社会恶习的改造
    第三节 张亦镜本色教会思想的发展
        一、论民族独立与教会独立的关系
        二、论建立本色教会的方法与途径
        三、论教会趋势与中国教会的自立
    第四节 论本色教会与政治和国家的关系
        一、论张亦镜在帝国主义问题上的态度
        二、论张亦镜在孔教问题上的态度
        三、论基督教与三民主义的关系
        四、对“党教合一”思想的批判
        五、论基督徒的爱国与救国的关系
第五章 张亦镜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影响与意义
    第一节 对民国时期基督教中国化思潮的影响
        一、对民国时期本色教会运动的影响
        二、对民国时期本色神学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对当代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启发
        一、对促进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相适应的启发
        二、对如何处理爱国与爱教之间关系的启发
        三、对建立中国化的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启发
    第三节 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历史局限
        一、在文字布道事工及其本色教会思想上的局限
        二、在基要主义立场及其本色神学思想上的局限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8)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概述
        1.1.1 信息时代的建筑摄影“困局”
        1.1.2 建筑摄影的“中国性”
        1.1.3 本土建筑学研究中系统性的建筑摄影历史理论研究亟待填补
    1.2 研究对象
        1.2.1 研究的议题——建筑的视觉性
        1.2.2 研究的跨度——近现代
        1.2.3 研究的场域——以“中国”为地理空间和传播上的限定
    1.3 研究综述
        1.3.1 以建筑学切入的研究
        1.3.2 以摄影和图像学切入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建筑摄影的制产、表达与意义
    2.1 本章引论
    2.2 以摄影制产为线索
        2.2.1 意图:提供建成环境的可读
        2.2.2 技术:前置的建筑摄影方法
        2.2.3 媒介:摄影视觉的观看结构
    2.3 以建筑摄影表达维度为切入
        2.3.1 建筑表现
        2.3.2 科学采集
        2.3.3 建筑纪实
    2.4 建筑的视觉性意义
        2.4.1 空间和形象的视觉重构
        2.4.2 建筑信息的文本化
        2.4.3 建筑文化价值的形成
上篇:近代中国建筑摄影的启蒙与探索
    第3章 建筑临摹:场景的祛魅与返魅(1844-1900)
        3.1 本章引论
        3.2 建筑摄影的启蒙与影像殖民
        3.2.1 成为科学性与客观性坐标系的建筑摄影
        3.2.2 建筑摄影与欧洲城市场景
        3.2.3 中国场景的初始建构与形象的“攫取”
        3.3 建筑摄影制产主体的雏形
        3.3.1 固定的耕耘:中国早期照相业的形成
        3.3.2 流动的纪实:独立及业余摄影师的实践
        3.4 :中国场景再现的多元维度
        3.4.1 菲利斯·比托:中国建筑场景的双向性格
        3.4.2 约翰·汤姆森:社会调查视角下的时代图景
        3.4.3 涌现的工业场景建筑摄影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筑写真:建筑学的装置和观念(1900-1927)
        4.1 本章引论
        4.2 本土摄影理论的滥觞与场景的“真”与“意”
        4.2.1 中国本土摄影理论萌芽与建筑摄影
        4.2.2 城市场景的新视觉
        4.3 成为建筑学装置的建筑摄影
        4.3.1 小川一真:建筑科考摄影与制图的“一致性”
        4.3.2 恩斯特·鲍希曼:中国传统建筑“基因”与画意表现
        4.3.3 奥斯瓦尔·喜仁龙:北京城墙研究与类型学摄影
        4.4 科学考察中的建筑摄影制产
        4.4.1 威廉·埃德加·吉尔:场景的嬗变与清末的新政建筑
        4.4.2 爱德华·沙畹:人文科考的类型采集
        4.5 本章小结
下篇:现代中国建筑摄影的成熟与更迭
    第5章 建筑媒介: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斡旋(1927-1949)
        5.1 本章引论
        5.2 建筑摄影的现代性制产
        5.2.1 现代建筑纸媒与建筑摄影,以《中国建筑》和《建筑月刊》为例
        5.2.2 建筑摄影在商业照相馆的成熟:“定妆照”与工程纪实
        5.2.3 大众阅读中的建筑形象
        5.3 中国建筑的民族性建构
        5.3.1 梁思成:中国建筑“词汇”与“文法”的可读性
        5.3.2 孙明经与庄学本: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科考与建筑摄影
        5.3.3 郎静山:中国建筑场景的画意表达
        5.4 建筑摄影的“新视觉”
        5.4.1 中国建筑现代性争辩中的建筑摄影
        5.4.2 黑白影社与金石声:上海的现代都市场景
        5.4.3 霓虹、夜景与现代
        5.4.4 室内建筑摄影与日常的现代性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建筑纪实:技术理性与集体叙事(1949-1976)
        6.1 本章引论
        6.2 建筑摄影的集体性制产
        6.2.1 建筑设计的集体转向与建筑摄影
        6.2.2 建筑摄影的专业化传播场域
        6.2.3 建筑摄影读者的强化
        6.3 科学采集与功能性建筑表达
        6.3.1 首都建设前期的街景拍摄调查
        6.3.2 图纸化的摄影表达与工程纪实
        6.4 建筑摄影的集体叙事
        6.4.1 ―建筑设计十年”,建筑形象制产的巅峰
        6.4.2 集体创作的高潮——人民大会堂的建设纪实
        6.4.3 工业的跃进与技术“革命”的崇拜
        6.4.4 现代城市的影像纪实与记忆锚点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建筑表现:建筑语义的扩张(1976-1990)
        7.1 本章引论
        7.2 建筑摄影制产的市场化转向
        7.2.1 建筑设计的企业化改制与建筑摄影
        7.2.2 当代建筑纸媒与建筑摄影的多元化探索
        7.3 建筑表现与彩色建筑摄影
        7.3.1 建筑表现:新语境的催化剂
        7.3.2 建筑摄影媒体的色彩革命
        7.4 建筑摄影语义的扩张
        7.4.1 建筑摄影与建筑批评
        7.4.2 建筑摄影与当代设计思潮
        7.4.3 建筑摄影与怀古主义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1.1 提出一种建筑摄影的理论研究体系
        8.1.2 中国建筑摄影近现代历史的断代
        8.1.3 中国建筑的视觉现代性的建构
    8.2 问题与不足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建筑摄影师访谈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贸易研究现状
    1.1.1 国内研究
    1.1.2 国外研究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2.1 相关概念
    1.2.2 相关理论基础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4.1 研究意义
    1.4.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2.1 中国茶传播的主要路径
    2.1.1 丝绸之路
    2.1.2 茶马古道
    2.1.3 万里茶道
    2.1.4 海上丝绸之路
2.2 早期中国茶文化传播与茶叶贸易的历史及主要特点
    2.2.1 关于早期传播的各种说法
    2.2.2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
    2.2.3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及相互联系 第三章 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
3.1 中国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3.1.1 北传俄罗斯
    3.1.2 茶入西欧
    3.1.3 华茶在欧洲的贸易
3.2 中国茶在美洲和非洲的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3.3 中国茶文化在亚洲地区的继续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3.3.1 茶在南亚与东南亚的继续传播与出口贸易
    3.3.2 茶在日本的继续传播与贸易往来
    3.3.3 茶在朝鲜半岛的继续传播与出口贸易
3.4 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的主要特点及相互联系 第四章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4.1 现当代世界茶叶生产和贸易格局
    4.1.1 世界茶叶生产格局
    4.1.2 世界茶叶贸易格局与变迁
4.2 现当代中国茶叶生产与出口贸易
    4.2.1 现当代中国茶叶生产状况
    4.2.2 现当代中国的茶叶出口贸易概况
    4.2.3 现当代中国茶叶出口贸易中的问题
4.3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复兴与对外传播
    4.3.1 台湾茶文化复兴
    4.3.2 大陆茶文化复兴
    4.3.3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交流和对外传播
    4.3.4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中的问题及与茶叶出口的相互联系 第五章 世界茶叶贸易和茶文化传播经验及启示
5.1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各国茶叶宣传与茶文化普及
    5.1.1 各国的宣传经验
    5.1.2 启示
5.2 二战前后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茶叶跨国公司的崛起
    5.2.1 茶叶跨国公司的崛起
    5.2.2 英国市场
    5.2.3 美国市场
    5.2.4 启示
5.3 全球化时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世界茶叶贸易和茶文化传播
    5.3.1 跨国企业并购茶叶公司
    5.3.2 美国茶文化复兴
    5.3.3 全球化时代世界一流茶叶品牌文化分析
    5.3.4 启示 第六章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要素分析
6.1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内容
    6.1.1 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体系
    6.1.2 中国茶文化的性质与特点
6.2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主体
    6.2.1 政府
    6.2.2 社会组织
    6.2.3 企业
    6.2.4 个人
6.3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媒介
    6.3.1 实物形象
    6.3.2 书籍报刊
    6.3.3 广播影视
    6.3.4 新媒体
6.4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受众
    6.4.1 受众属性与分类
    6.4.2 东方文化圈受众的文化共通性
    6.4.3 西方文化圈受众的文化差异性 第七章 全球化背景下促进茶叶对外贸易发展的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策略
7.1 政府引领茶文化传播
    7.1.1 纳入国家战略
    7.1.2 重构茶文化
    7.1.3 优化传播方式
7.2 组织主导茶文化传播
7.3 发挥企业的主角作用
    7.3.1 加强茶文化营销
    7.3.2 打造中国茶叶品牌
    7.3.3 细分国际市场
7.4 强化个人广泛参与
    7.4.1 加强人际传播
    7.4.2 加强个人传播
7.5 案例分析--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
    7.5.1 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事件表
    7.5.2 案例分析
    7.5.3 评述 结语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作者简历

(10)国内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审稿实践的探讨——以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PST审稿要求
2 PST国际化审稿实践过程
    2.1 前期准备工作
    2.2 选送国际审稿人
    2.3 及时催审和增审
    2.4 完善审稿人数据库
    2.5 激发审稿人积极性
3 PST国际审稿成果及面临的主要困难
    3.1 国际审稿成果
    3.2 面临的主要困难
4 提高国际审稿人审回率的举措
    4.1 严把初审质量关,提高送审稿件质量
    4.2 邀请高质量论文,努力提升期刊质量
    4.3 提升编辑自身素质,与审稿人保持密切联系
    4.4 缩短出版时滞,扩大期刊国际宣传
5 结语
作者贡献声明:

四、树立国际化意识 实现高起点创刊——创办《中国农业科学》英文版的初步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D]. 丁斯甘. 兰州大学, 2021(09)
  • [2]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D]. 程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5]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 ——以戊戌维新为例[D]. 张迪.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新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产品策略研究[D]. 杨欣妍.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7]张亦镜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探究[D]. 苏雷. 武汉大学, 2019(06)
  • [8]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D]. 孙昊德. 清华大学, 2018(04)
  • [9]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D]. 盛敏.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1)
  • [10]国内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审稿实践的探讨——以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为例[J]. 许平,严慧,项磊,李仁红,李芬.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7(04)

标签:;  ;  ;  ;  ;  

树立国际化意识,实现创办高起点期刊——对《中国农业科学》英文版创办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