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盐湖矿产资源行政管理

浅谈盐湖矿产资源行政管理

一、试论盐湖矿产资源行政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梁锐[1](2021)在《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失效,导致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规划体系改革和自然资源部成立的背景下,其空间规划及管控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亟需构建有效的空间管控体系。本文通过结构功能理论系统、客观地研究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整体性治理理论梳理现存各类空间规划体系并与秦岭北麓整体特征进行匹配性分析,在景观管理视角下提出其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继而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完成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并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管理的优化策略。本研究分为6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并梳理了国内外空间管控体系及景观管理研究进展,最后确定了研究内容、基本方法与整体写作框架。第二章为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深入剖析关键科学问题,在一般系统论的视域下调用结构功能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景观规划等相关理论与分析方法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并据此提出研究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三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分析,关注于研究对象本体的研究,纵向梳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的演进历程,借助结构功能理论从管控主体、管控对象、管控方法3个方面搭建管控体系评价框架并指认问题。第四章为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基于空间类型划分梳理现有各类空间管控体系,从中归纳总结出4类构建方法,即多方博弈分析、管控事权协调、空间治理提升、自然资源管理,并分别与秦岭北麓长安区段进行匹配性分析,提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具体包括综合构建方法、构建原则、管控尺度、管控体系要素、传导机制。第五章为实证部分,讨论在秦岭拆违事件后的管控环境变化,并在此背景下从4个尺度以及3个要素方面探讨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的具体构建,提出其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机制,最后基于空间管控体系的构建,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建议。第六章为结论部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3点:(1)明确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评价框架并指认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2)提出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3)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

周璞[2](2020)在《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改革任务之一,空间分区或区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要义,也是地球科学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沿课题。针对当前国土空间分区科学性不足、省级国土空间分区定位不清,以及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资源型地区空间治理亟待加强等问题,本文以全国第一个全省域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为主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为研究区域,开展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和实证综合研究,优化提出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区划的模型方法与技术流程,提出国土空间功能分区方案与空间管制建议,以期为省级空间规划分区方案制定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支撑,为促进资源型地区国土空间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一是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重构和山西省分区类型改进。在国土空间分类、分区相关理论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从国土空间功能系统演化机理出发,按照平行维度分类结构的思路,优化构建了五级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根据资源型地区独特的空间演化路径和高质量发展诉求,综合考虑资源产业发展及其外部影响,改进提出了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类型。二是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和区划技术方法体系优化。针对当前研究存在的指标设置指向性不突出、模型方法机理解释不足,功能判别的量化依据不明晰等问题,引入生态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自组织理论中的协同学等原理,构建了以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为核心,以多功能比较优势分析和空间兼容功能协同性分析为判别标准,以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定性研判为校验准则的技术方法体系。三是开展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评价、综合识别与分区方案制定。构建体现山西特色的国土空间功能“态”“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的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方法进行多功能适宜性评价。基于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比较优势分析和协同性分析等结果,划定了山西省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方案和复合功能分区方案,兼顾了空间管制的政策需要和增强空间管制弹性的现实诉求,并提出了以功能为导向的空间格局优化建议和分区管治策略。综合山西省分区方案衔接对比和技术方法体系总结讨论,本文提出的功能分区体系、综合识别与区划技术方法基本可行,能够对不同尺度尤其是宏观、中观尺度下的空间分区研究提供一定指导,对完善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与方法、指导省级和资源型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具有良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邵越[3](2020)在《钙镁氯化物水盐体系相变材料设计及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工业生产中的重点。在青海盐湖相关产业中,副产的MgCl2?6H2O由于无法高效利用而堆填处理,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相变材料(PCM)可以在相变过程中储存或释放潜热而成为一类重要的储能材料,在寻找新的相变材料的过程中,传统的“逐一添加法”工作量大,投入高,难以找到真正的体系共晶点。本文立足于青海盐湖中丰富的镁盐资源,通过选择合适的热力学模型——BET模型,根据CaCl2-H2O、MgCl2-H2O二元体系的模型参数,预测得到CaCl2-MgCl2-H2O三元体系的多温溶解度相图,并找到了温度适宜的共晶点;同时概括总结了无机水合盐相变材料的热性能表征方法;并对无机水合盐过冷和相分离现象的产生原理和抑制方法进行探讨,主要结论如下:(1)BET模型计算参数少,物理意义明确,且模型参数受温度的影响波动较小,可近似认为常数,对于高浓度范围的多元盐水体系有很好的预测效果,可用于预测CaCl2-MgCl2-H2O三元体系相图。(2)基于BET模型,从CaCl2-MgCl2-H2O三元体系的相图上找到了两个相变温度为25.01°C和21.1°C的共晶点,其组成按质量百分数为CaCl2︰MgCl2︰H2O=42.56%︰8.73%︰48.71%和CaCl2︰MgCl2︰H2O=28.36%︰17.24%︰54.4%。(3)通过添加成核剂和增稠剂,可以有效降低水合盐的过冷度并抑制相分离现象,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合盐的相变潜热。

李莉[4](2020)在《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4年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其中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即进一步推动我国城镇化水平与质量的全面发展。其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应达到60%、45%,两者之间的差距要缩小2个百分点,实现农业人口转移数量应达到1亿人。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其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平衡城乡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进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城镇化发展进程当中,需要重点做好生态宜居、城乡统筹、产城互动以及和谐发展等核心工作。青海的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及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农牧区没有大城市,城镇数量也不多,且多数为规模不大的小城镇。青海省是一个经济落后省份,但却是一个能源大省,青海农牧区地矿资源、清洁能源丰富,产业结构从最初的能源开采等重工业逐步向轻工业转变和新兴产业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与农牧民人口转移三者和谐共生,是解决农牧区的城镇化发展问题的关键,这是青海省政府在“十四五”面临的重大任务。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这个理念,将人口迁移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和社会不公平理论运用于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的研究中,采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描述青海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分析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行性,通过指标数据研究,结合自然生态、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情况研究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条件,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

马莉[5](2019)在《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及发展模式与长效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能源保障,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解决矿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性。绿色矿山是一种全新的矿山发展模式,被认为是解决矿山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随着绿色矿山建设相关政策的推广,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数量迅速增加,绿色矿山建设稳步推进。在此背景下,研究和评价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总结与探索绿色矿山发展模式,构建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对于我国深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发展绿色矿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基于我国绿色矿山试点单位调查和调研资料,剖析了绿色矿山发展取得的成果和存在问题,并通过设计指标体系,分行业指数化评价了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归纳总结了我国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最后在理论分析绿色矿山发展驱动因素的基础上,宏观上构建了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微观上提出了矿山企业提升绿色矿山发展水平的路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调研了我国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发展情况。首先对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历程进行回顾梳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绿色矿山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当前绿色矿山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研究表明,绿色矿山发展可以分为萌芽期、起步期、快速发展期和逐步走向规范四个阶段。我国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发展格局基本建立,在数字化、现代化矿山建设、科技创新与资源综合利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以及矿地和谐发展方面取得显着成效。同时,绿色矿山发展存在发展格局不协调、绿色矿山标准体系不健全、绿色矿山建设的配套政策不完善、协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并面临综合利用方面、重大科技问题攻关以及环境治理方面的诸多挑战。(2)在分析现有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绿色矿山基本条件和PSR模型分析,分矿种提出和构建包含反映共性和重要性的核心指标以及反映行业特性和矿种特色的辅助指标的指标体系;将指数化评价、集对分析法引入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分行业对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行业内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情况。煤炭、黄金、有色行业东部地区绿色矿山发展水平领先于其它地区;油气行业东北地区绿色矿山发展水平最高;化工行业中部地区进步最显着。(2)不同规模间的绿色矿山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大型矿山发展水平普遍高于中小型矿山企业。(3)行业间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油气行业综合发展水平最高,其次为化工行业和黄金行业,建材非金属行业水平最低,综合水平差距较小。在各个发展维度上,节能减排方面差距最大,其次为科技创新和土地复垦。(4)行业间协调发展程度存在差异。油气和黄金行业绿色矿山各维度协调发展状态最好,煤炭、有色、冶金行业最差。(3)在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探索绿色矿山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探索绿色矿山发展关键影响因素,分别为生态恢复、绿色技术、和谐社区、企业文化、规范管理和综合利用。在此基础上利用AMOS22.0软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潜变量路径分析,发现绿色矿山发展的6条直接路径和15条间接路径;通过路径效应分析,发展因素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企业文化、规范管理、绿色技术、生态恢复、综合利用和社区和谐。其次,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典型绿色矿山建设成功经验对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划分,有绿色管理模式、绿色技术模式、生态恢复模式、社区和谐模式和循环经济园区模式等,初步形成我国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体系。最后根据绿色矿山发展路径和典型发展模式提出绿色矿山发展提升路径。(4)对驱动绿色矿山发展的政府管制、公众监督、技术因素和绿色氛围等因素进行了理论解读、驱动机理理论分析及博弈关系分析。理论分析显示,政府管制、公众监督、技术因素和绿色氛围均在理论上对绿色矿山发展有显着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层面上构建了包含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监管机制、协作机制和保障机制的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评价机制发现矿山企业及其政府政策和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有针对性的制定政策提供现实依据。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督促企业积极进行绿色矿山建设。协同机制实现绿色矿山建设主体的目标协同与行为协同。保障机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配套措施以保障绿色矿山发展的长期顺利进行。该论文有图58幅,表48个,参考文献197篇。

吴艳丽[6](2019)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以运城市为例》文中认为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因此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环境不断的恶化。并且不合理的空间开发导致其影响加剧,因此在进行空间规划时应该先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体现生态优先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要素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相融合。国土空间规划可以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国土空间开发的合理边界,两者相互消长,不可分割。本文通过对LANDSAT8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得到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等数据信息,社会经济、水资源、环境质量监测等数据信息由政府部门提供或者通过网站查询得到。依据自然资源部2019年3月公布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试行)》,以Arc GIS为分析平台,对单项要素和不同功能指向要素进行评价,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运城市为例,结合当地现状,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打分计算单项要素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多指标叠加进行单项要素评价,并根据技术指南中的判断矩阵进行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功能指向的集成评价,最后得出不同功能指向下的承载力等级,明确划定各功能指向下承载力较低的空间,为国土空间“一张蓝图”的制定提供依据。将农业生产、城镇建设功能指向的承载力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5个等级,将生态保护功能分为一般区、重要保护区、极重要保护区3个等级。研究结果表明,生态保护重要区占比最大,占运城市总面积的66.6%,极重要保护区占比最少,约占10.7%,并且集中分布在中条山区域;农业生产功能指向的低承载等级占比最大,为31.8%,主要分布在中条山区域和峨嵋岭地区,承载等级最高的区域在西南地区,包括河津市、永济市、临猗县和盐湖区;城镇功能指向的承载力等级面积占比较均衡,承载力等级最高的地区为芮城县、夏县和绛县部分地区,平陆县以及运城市西北部承载力较低。生态等级极重要保护区范围跟农业生产承载力最低等级相一致,与农业承载力相比,城镇承载力高的地区面积占比大,城镇建设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邓锋[7](2019)在《自然资源分类及经济特征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治理深受部门管理体制的影响,各门类自然资源建立了自己的分类标准,形成了各自的调查统计手段和方式。由于分类标准不统一,且各门类资源统计尽可能覆盖全部国土空间,在管理实践中产生了权属不明晰、重复统计和职责交叉等问题,在耕地、草地、林地、水域、滩涂等资源类型上表现更明显,给确权登记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等带来不利影响。随着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和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的演进趋势,原有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针对自然资源分类及经济特征开展系统性研究。为此,本文针对综合统一管理背景趋势下的自然资源分类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按资源类别开展了经济特征分析,形成以下创新成果和认识。论文运用决策树理论方法完成了交叉重叠资源属性归类。建立了包括再生性、稳定性、生态性等9大指标的自然资源分类属性指标体系,以本文系统梳理的39个存在交叉或重复的自然资源细类为研究样本,运用决策树理论方法,完成了对水田、矿泉水、海岸湿地等39个资源细类的科学属性划类。本文运用学理、法理和管理三维理念重构了自然资源综合分类框架。以纳入综合管理的8类自然资源为对象,按照三级分类标准,探索性建立了包括8个一级类、35个二级类和163个三级类的自然资源分类框架体系。由此从宏观上可以形成三个层级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一是8大类自然资源的类型划分;二是依据现行各类自然资源分类标准整合划分的三级分类框架;三是修正各类自然资源分类标准后形成的单门类资源多元细化分类。论文在构建自然资源经济产值分类指标基础上完成分类别经济分析。从实证研究的角度,以构建的自然资源经济产值8类2级指标框架为基础,计算分析各类别自然资源经济产值及结构并对比分析。其中,土地经济总值和GDP占比均不断提升,矿产资源经济虽保持增长但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海洋经济持续增长,但海洋一次产业占比下降,森林经济、草原经济和渔业经济等稳定增长。

林文佳[8](2019)在《青海省地方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海省矿产资源丰富,青海省地方铁路主要服务于矿产资源开发和工业产品运输,与国家干线铁路相连接,为青海煤炭、盐湖、有色金属的开发利用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目前,青海省地方铁路工程安全监管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风险隐患,影响到安全生产的顺利实施。在工程安全监管中,加强风险管理工作,将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降低至合理、可接受的水平,对做好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监管工作、提升监管质量意义重大。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文献查阅与调研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方式方法,将风险管理技术应用到青海省地方铁路工程项目安全监管中。首先对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介绍,分析研究现状,罗列出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阐述风险管理相关定义、规定,接着对风险的分类、分级、接受准则和控制原则进行了说明,随后对风险管理各环节主要工作进行介绍,给出监管和建设各方风险管理工作内容,接下来介绍青海省地方铁路发展概况。之后,本文针对工程建设四个阶段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分别给出风险管理工作内容和流程,分析出影响安全的典型风险因素,并给出参考评价指标,列出各阶段安全监督风险管理主要工作内容。其中,在施工阶段,研究突出对安全监管人为因素的风险控制,列出行之有效、符合实际的控制措施。后面部分以锡北铁路项目为例,进行风险管理运用研究。最后在分析研究和借鉴经验的基础上,得出在青海省地方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监管中,采用风险管理可以增强各类安全风险防范,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可控性。结合青海省实际,给出当前和今后青海省地方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监管工作重点和方向。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的能力水平和质量,确保行业建设环境安全稳定,更好服务青海省地方铁路建设发展大局。

王建萍,凌智永,陈亮,卢宝良,韩进军[9](2019)在《中国盐湖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科学数据不仅是科研活动的产出物,更是开展科研创新的必备基础。针对以往中国盐湖科学数据分散、多元异构、数据共享性差,不利于引导重大科学产出的问题,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历时5年,设计并构建了中国盐湖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平台,旨在通过盐湖资源环境领域科学数据资源的聚集、挖掘和融合,用数据和信息的杠杆作用引导盐湖科学研究向符合信息时代特征的方向发展。本文从分析盐湖科学研究的数据特点、数据现状和数据用户需求入手,对在该系统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多源数据整合、数据质量控制、软件协同、各主题数据库结构和逻辑关系、数据挖掘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思路,并对科学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进行了思考。

朱丽丽[10](2016)在《基于复杂网络的锂矿产品国际贸易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锂是世界上最轻的金属元素。作为小宗矿产,锂受重视程度不及大宗矿产品。近年来,随着锂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尤其是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极大刺激了对锂的需求,锂矿产品价格飙升。锂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矿种,被各国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资源禀赋差异和生产技术问题,全球70%消费量的锂矿资源来自国际贸易。在此背景下,研究锂资源国际贸易格局、科学评价我国在锂矿产品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对于制定科学的锂矿产品国际贸易政策、促进我国突破资源瓶颈,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产业研究现状和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脉络入手,通过梳理矿产品,尤其是锂矿产品研究现状,剖析引入复杂网络模型进行锂矿产品国际贸易格局研究的可行性和原由,并基于研究目的和数据可得性选取了产业链条上的中间产品碳酸锂、氢氧化锂和终端产品锂原电池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碳酸锂、氢氧化锂和锂原电池国际贸易复杂网络,通过对建立的2005—2014年10年三种锂矿产品国际贸易复杂网络模型中的度、加权度、网络密度、聚类系数、中介中心度以及网络层次结构等进行计算分析,直观展现这三种锂矿产品的国际贸易格局,定量反映了中国在碳酸锂、氢氧化锂和锂原电池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引入复杂网络模型开展锂矿产品国际贸易格局研究,通过三种锂矿产品国际贸易复杂网络的搭建,分析并揭示了锂矿产品国际贸易整体格局,同时定量研究了复杂网络中的国家社团格局、社团演变及国家构成,对中国在锂矿产品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展开分析。研究发现,锂矿产品从生产到加工再到贸易整个流程中呈现高度集中性;三种锂矿产品国际贸易由重要的生产国和消费国分别构成了四边形、三角形和辐射状结构;中、美、德三国处于锂矿产品国际贸易的核心地位并主导形成了各自的国家贸易社团;整体看,中国处于碳酸锂、氢氧化锂和锂原电池三种锂矿产品国际贸易的核心地位,但前两种矿产品需要面对单一国家依赖程度高,风险集中的挑战,锂电池需要应对资源控制力与贸易额不相匹配的问题。基于以上分析,建议国家对锂资源采取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国内盐湖型锂盐研究开发水平、提高锂资源谈判筹码,调整完善锂矿产品国际贸易结构、布局海外上游资源加强在锂矿产品上的话语权、加强政策储备研究等,以对实际操作层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试论盐湖矿产资源行政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盐湖矿产资源行政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国家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
        1.1.2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现状问题
        1.1.3 学科问题拆分与本研究的关系
    1.2 研究对象
        1.2.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
        1.2.2 空间管控体系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空间规划体系相关研究
        1.5.2 空间管控体系相关研究
        1.5.3 景观管理相关研究
        1.5.4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
        1.5.5 研究综述总结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1.8 写作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辨析
        2.1.1 景观管理
        2.1.2 空间规划体系
        2.1.3 空间管控体系
    2.2 基础理论
        2.2.1 系统论及其方法
        2.2.2 结构功能理论
        2.2.3 整体性治理理论
        2.2.4 景观规划相关理论
    2.3 基于上述理论的分析框架
        2.3.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2.3.2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分析
    3.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概况
        3.1.1 自然维度概况
        3.1.2 人文维度概况
        3.1.3 .感知维度概况
    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管理内容
        3.2.1 景观格局
        3.2.2 景观过程
        3.2.3 景观功能
    3.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及其体系演进历程
        3.3.1 缺乏空间管控阶段(2007 年以前)
        3.3.2 空间管控整体性差阶段(2007 年—2011 年)
        3.3.3 整体空间管控低效阶段(2011 年—2018 年)
        3.3.4 空间管控重构阶段(2018 年至今)
    3.4 既往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问题指认
        3.4.1 空间管控失效机制分析
        3.4.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评价框架
        3.4.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问题指认
    3.5 本章小结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4.1 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管控体系比较
        4.1.1 空间类型划分
        4.1.2 城镇空间
        4.1.3 农业空间
        4.1.4 自然生态空间
        4.1.5 过渡空间
        4.1.6 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管控体系比较分析
    4.2 目标导向的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比较
        4.2.1 多方博弈分析
        4.2.2 管控事权协调
        4.2.3 空间治理提升
        4.2.4 自然资源管理
        4.2.5 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总结
    4.3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
        4.3.1 整体思路
        4.3.2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
        4.3.3 管控体系构建原则
        4.3.4 管控尺度
        4.3.5 管控体系要素
        4.3.6 管控体系传导机制
    4.4 本章小结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的实证分析
    5.1 背景分析
        5.1.1 相关政策文件
        5.1.2 相关规划情况
    5.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
        5.2.1 管控体系整体框架
        5.2.2 管控主体
        5.2.3 管控对象
        5.2.4 管控工具
    5.3 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5.3.1 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体系
        5.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5.4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建议
        5.4.1 应用景观管理相关研究成果
        5.4.2 优化秦岭北麓空间规划编制方法
        5.4.3 完善“一张图”信息平台构建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I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II 图片索引
附录 -III 表格索引
致谢

(2)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点
    1.6 完成的工作量
2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1 基本概念界定
        2.1.2 相关基础理论
    2.2 国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区研究
        2.2.1 国土空间功能类型划分
        2.2.2 国土空间功能评价方法
        2.2.3 国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区
    2.3 国土空间规划发展与分区研究
        2.3.1 国外空间规划发展与分区类型
        2.3.2 我国“多规合一”的发展背景与分区对比
    2.4 资源型地区相关研究
        2.4.1 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研究
        2.4.2 资源型地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
        2.4.3 山西省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2.5 研究进展评述
3 山西省国土基本概况及数据来源与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资源环境
        3.1.2 土地利用状况
        3.1.3 经济社会发展
    3.2 国土空间分区现状和开发利用问题
        3.2.1 现有国土空间分区类型对比
        3.2.2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主要问题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
4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优化
    4.1 国土空间优化治理的需求分析
        4.1.1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理论与现实需求
        4.1.2 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诉求
    4.2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机理分析
        4.2.1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的一般机理
        4.2.2 资源型地区空间功能演变的主要特征
    4.3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类型优化
        4.3.1 分区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4.3.2 “多规合一”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优化构建
        4.3.3 基于省级资源型特征的山西省分区类型改进
5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
    5.1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方法改进
        5.1.1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基本原理
        5.1.2 功能“态”与“势”评价模型
        5.1.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5.1.4 改进的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
        5.1.5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动态综合评价
    5.2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和参数选取
        5.2.1 标准地域单元确定
        5.2.2 功能“态”与“势”评价指标构建
        5.2.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与参数选取
    5.3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测算和分析
        5.3.1 功能“态”和“势”测度结果
        5.3.2 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结果
        5.3.3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测算结果
        5.3.4 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空间关联分析
6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区划
    6.1 国土空间功能综合判别与分区技术流程优化
        6.1.1 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
        6.1.2 国土空间功能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6.1.3 国土空间功能协同性分析方法
        6.1.4 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路径
    6.2 基于比较优势分析的主导功能识别与分区
        6.2.1 多功能比较优势分析
        6.2.2 主导功能调整优化
        6.2.3 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方案
    6.3 基于协同分析的潜力功能识别与分区优化
        6.3.1 国土空间兼容功能性识别
        6.3.2 兼容功能协同性指数测算
        6.3.3 兼容潜力功能类型判别
        6.3.4 国土空间复合功能分区方案
    6.4 国土空间功能格局主要特征和政策导向
        6.4.1 功能区的市域分布规律统计
        6.4.2 功能区分异特征和调控政策
        6.4.3 与相关分区成果的衔接与对比
    6.5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和技术体系适用性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附录2 个人简介和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3)钙镁氯化物水盐体系相变材料设计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相变材料概述
        1.1.1 相变材料的概念
        1.1.2 相变储能的热力学原理
        1.1.3 相变材料的分类
        1.1.3.1 相变方式分类
        1.1.3.2 化学组成分类
        1.1.4 相变材料的研究范围
    1.2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寻找无机水合盐相变材料的主要途径与不足
    1.5 研究背景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
第2章 热力学模型概述
    2.1 Debye-Hückel理论
    2.2 Pitzer模型及其扩展模型
        2.2.1 Pitzer模型
        2.2.2 扩展的Pitzer模型
    2.3 PSC模型
    2.4 MSA模型
    2.5 BET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CaCl_2-MgCl_2-H_2O三元体系的BET模型计算
    3.1 前言
    3.2 CaCl_2-H_2O二元体系的BET模型计算
        3.2.1 CaCl_2-H_2O二元体系的模型参数确定
        3.2.2 CaCl_2-H_2O二元体系的平衡常数确定
        3.2.3 CaCl_2-H_2O二元体系的相图
    3.3 MgCl_2-H_2O二元体系的BET模型计算
        3.3.1 MgCl_2-H_2O二元体系的模型参数确定
        3.3.2 MgCl_2-H_2O二元体系的相图
    3.4 CaCl_2-Mg Cl2-H_2O三元体系的相图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无机水合盐相变材料的热性能表征
    4.1 相变材料的形貌结构
        4.1.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4.1.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SEM)
        4.1.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4.2 相变材料的热物性
        4.2.1 冷却结晶实验(T-history)
        4.2.2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4.2.3 热导率测试(TPS)
        4.2.4 热稳定性测试(TGA)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无机水合盐相变材料的过冷和相分离研究
    5.1 无机水合盐的过冷原理
    5.2 无机水合盐的过冷度降低方法
    5.3 无机水合盐的相分离原理
    5.4 无机水合盐的相分离抑制方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农牧区城镇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研究方法及可能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城镇化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城镇化
        二、城乡一体化
        三、工业化与城镇化
        四、新型城镇化
    第二节 基础理论
        一、人口迁移论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
        三、社会公平理论
第二章 青海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与条件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
        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二、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
        三、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性
    第二节 青海省农牧区基本概况
        一、青海省农牧区自然交通概况
        二、青海省农牧区人口概况
        三、青海省农牧区经济概况
    第三节 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环境条件
        一、城市发展规划政策
        二、生态资源环境
        三、经济产业发展环境
        四、社会人文环境
第三章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第一节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概况
        一、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特点
    第二节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二、农牧区人口市民化现状
        三、农牧区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现状
        四、农牧区城镇基本设施发展现状
        五、农牧区生态与民族文化发展
第四章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产业发展水平低
        二、城镇布局规划不合理
        三、城镇人口吸引力有限
        四、城乡公共服务落后
        五、农牧民的适应性问题
    第二节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自然环境的制约
        二、交通的制约
        三、人口的制约
        四、经济产业的制约
第五章 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
    第一节 推进农牧区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提高农牧区城镇人口聚集度
        二、实行有效人口政策
    第二节 推进农牧区产业与城镇化发展
        一、推动海西加快转型发展
        二、推动柴达木重点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
        三、连接周边城市群
    第三节 推进农牧区生态与城镇化发展
        一、生态保护
        二、生态移民
    第四节 推进农牧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一、强化社区建设
        二、发展多样化教育
        三、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四、完善小城镇功能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5)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及发展模式与长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2.2 相关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我国绿色矿山发展现状与问题
    3.1 绿色矿山发展历程
    3.2 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发展现状
    3.3 绿色矿山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3.4 本章小结
4 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方法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关键要素分析
    4.2 绿色矿山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
    4.3 数据来源与指标处理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
    5.1 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5.2 建材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5.3 油气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5.4 黄金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5.5 化工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5.6 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5.7 冶金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5.8 各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的比较分析
    5.9 绿色矿山发展协调程度分析
    5.10 本章小结
6 我国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研究
    6.1 分析方法
    6.2 绿色矿山发展路径实证研究
    6.3 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
    6.4 企业绿色矿山发展水平提升路径
    6.5 本章小结
7 我国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构建
    7.1 绿色矿山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7.2 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总体框架
    7.3 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构建
    7.4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国土空间规划中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以运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1.2.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资源环境承载力
        1.3.2 空间规划体系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与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1.3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1.4 “反规划”理论—生态基础设施
        2.1.5 短板理论
    2.2 数据处理
        2.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2 技术操作方法
    2.3 研究方法
        2.3.1 评价指标体系法
        2.3.2 GIS空间分析
第3章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3.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1.2 评价指标的确定
    3.2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3.4 资源环境承载力要素集成评价
第4章 运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4.1 运城市概况
        4.1.1 自然条件概况
        4.1.2 社会经济概况
        4.1.3 环境质量概况
    4.2 运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2.1 运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4.2.2 运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 运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单要素评价指标分析
        4.3.1 土地资源评价指标
        4.3.2 水资源评价指标
        4.3.3 环境质量评价指标
        4.3.4 生态资源评价指标
        4.3.5 灾害评价指标
        4.3.6 社会经济评价指标
    4.4 运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素集成评价与修正
        4.4.1 生态保护功能等级
        4.4.2 农业生产功能指向的承载等级
        4.4.3 城镇建设功能指向的承载等级
    4.5 评价结论
        4.5.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分析
        4.5.2 识别短板要素与改善建议
    4.6 评价结果的应用
        4.6.1 资源环境承载力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响应
        4.6.2 运城市的发展方向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与不足
        5.1.1 主要结论
        5.1.2 空间优化建议
        5.1.3 不足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自然资源分类及经济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自然资源分类的理论基础和难题
    2.1 自然资源分类相关理论思想
    2.2 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与综合管理
    2.3 自然资源的个性特征与分类管理
    2.4 自然资源整体与单类资源的耦合关系
第3章 国外自然资源分类与管理
    3.1 国际上自然资源的分类方法
    3.2 国外的自然资源分类管理体制
    3.3 国外自然资源分类基本特点
    3.4 国外自然资源分类管理经验
第4章 我国自然资源分类现状
    4.1 国内自然资源现有主要分类方法
    4.2 我国现行的自然资源分类标准
    4.3 自然资源分类管理情况
    4.4 现有自然资源分类特征
    4.5 现有自然资源分类存在的问题
第5章 基于决策树理论的重叠资源归类
    5.1 重叠类资源标准分布状况调查
    5.2 重叠资源细类研究样本选择
    5.3 自然资源划类的理论技术方法
    5.4 重叠资源划类结果分析
第6章 我国自然资源三级分类框架设计
    6.1 纳入框架的分类标准范畴选择
    6.2 自然资源综合分类的理论框架
    6.3 重构自然资源分类框架体系
    6.4 自然资源归类调整结果及说明
第7章 自然资源分类别经济分析
    7.1 自然资源分类产值指标体系构建
    7.2 自然资源经济产值分类计算结果分析
    7.3 土地资源经济分析
    7.4 矿产资源经济分析
    7.5 海洋资源经济分析
    7.6 林草资源经济分析
    7.7 地勘产业经济分析
第8章 自然资源分类管理的对策建议
    8.1 自然资源分类服务于资源治理实际需要
    8.2 自然资源分类框架要与单门类资源多元细分相衔接
    8.3 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提高自然资源系统治理能力
    8.4 摸清自然资源资产家底的同时合理区分资源资产类别
    8.5 促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空间综合管护协调发展
第9章 结论
    9.1 主要成果与认识
    9.2 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8)青海省地方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问题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点
2 铁路建设工程的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2.1 铁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相关定义及管理流程
    2.2 风险的分类及分级
    2.3 风险辨识与评估
    2.4 监管和建设各方风险管理
        2.4.1 地方铁路监管机构风险管理工作内容
        2.4.2 建设单位风险管理工作内容
        2.4.3 设计单位风险管理工作内容
        2.4.4 施工单位风险管理工作内容
        2.4.5 监理单位风险管理工作内容
3 青海省地方铁路发展概况
    3.1 柴达尔至木里地方铁路
    3.2 锡铁山至北霍布逊地方铁路
    3.3 红柳至一里坪地方铁路
    3.4 塔尔丁至肯德可克地方铁路
    3.5 中长期规划建设项目
        3.5.1 新建茶卡至都兰地方铁路
        3.5.2 新建西宁至平安至循化至同仁至合作地方铁路
        3.5.3 新建一里坪至茫崖地方铁路
        3.5.4 新建西宁至玉树地方铁路
4 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管理
    4.1 风险管理内容及流程
    4.2 典型风险因素
    4.3 青海省地方铁路项目安全监督风险管理工作内容
5 初步设计阶段风险管理
    5.1 风险管理内容及流程
    5.2 典型风险因素
    5.3 青海省地方铁路项目安全监督风险管理工作内容
6 施工图阶段风险管理
    6.1 风险管理内容及流程
    6.2 典型风险因素
    6.3 青海省地方铁路项目安全监督风险管理工作内容
7 施工阶段风险管理
    7.1 风险管理内容及流程
    7.2 典型风险因素
    7.3 青海省地方铁路项目安全监督风险管理工作内容
    7.4 安全监管人为因素风险控制措施
        7.4.1 建立健全地方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监管机制
        7.4.2 制定完善青海省地方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7.4.3 不断加强地方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措施
8 风险管理在实际中的应用研究-以锡北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监管为例
    8.1 工程基本概况
    8.2 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管理
        8.2.1 优化线路方案
        8.2.2 风险评估
        8.2.3 风险控制
        8.2.4 残留风险等级
    8.3 初步设计阶段风险管理
        8.3.1 风险评估
        8.3.2 风险控制
        8.3.3 残留风险等级
    8.4 施工图阶段风险管理
        8.4.1 风险评估
        8.4.2 风险控制
        8.4.3 残留风险等级
    8.5 施工阶段风险管理
        8.5.1 风险评估
        8.5.2 风险控制
        8.5.3 运营阶段风险管理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中国盐湖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国内外科研数据管理与共享现状及盐湖科研数据存在问题
2 中国盐湖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中涉及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2.1 建立专门针对盐湖资源系统的数据及数据库标准规范
    2.2 跨域异构多源数据的整合问题
    2.3 适合于盐湖科学领域的网络数据挖掘和分析方法研究
    2.4 复杂多系统集成的数据调用、负载均衡和软件协同问题
3 中国盐湖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平台系统基本架构及功能设计
    3.1 数据查询功能
    3.2 盐湖资源属性数据与空间可视化分析的融合
    3.3 专题图输出
    3.4 数据编辑与更新
4 结语
    4.1 积极推动盐湖领域科研范式的转变, 是“大数据+大科学=大发现”的现代科研创新模式在盐湖具体学科领域的实践
    4.2 尝试将开发科学数据共享与强化科学数据中心的社会服务功能密切结合
    4.3 数据资源的持续建设和开放共享

(10)基于复杂网络的锂矿产品国际贸易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际贸易理论与锂矿产品国际贸易研究
    2.2 基于复杂网络的国际贸易研究
    2.3 锂产业研究现状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锂矿产品国际贸易复杂网络建模及指标分析
    3.1 数据及模型
    3.2 锂矿产品国际贸易复杂网络指标分析
    3.3 锂矿产品国际贸易复杂网络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锂矿产品复杂网络国家社团格局
    4.1 模块度与国家社团
    4.2 社团划分结果及特征演化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锂矿产品复杂网络中国角色地位分析
    5.1 中国锂矿产品国际贸易复杂网络指标分析
    5.2 中国在锂矿产品国际贸易中的角色地位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试论盐湖矿产资源行政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D]. 梁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D]. 周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3]钙镁氯化物水盐体系相变材料设计及性能[D]. 邵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4]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研究[D]. 李莉.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5]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及发展模式与长效机制研究[D]. 马莉. 中国矿业大学, 2019
  • [6]国土空间规划中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以运城市为例[D]. 吴艳丽. 天津大学, 2019(01)
  • [7]自然资源分类及经济特征研究[D]. 邓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8]青海省地方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研究[D]. 林文佳.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 [9]中国盐湖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 王建萍,凌智永,陈亮,卢宝良,韩进军. 青海科技, 2019(01)
  • [10]基于复杂网络的锂矿产品国际贸易格局研究[D]. 朱丽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5)

标签:;  ;  ;  ;  ;  

浅谈盐湖矿产资源行政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