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峨眉麦地坪剖面前寒武系和寒武系界线的划分与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段晓林[1](2021)在《鄂西、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文中认为寒武纪大爆发一直以来都是古生物等学科所关注的重点领域,在埃迪卡拉纪至寒武纪过渡期间地球后生动物门类首次大量出现,并于寒武纪早期快速辐射扩张,开启了以后生动物为主的地球海洋生态系统。而其中不同动物门类的起源与早期演化也是各领域学者所关注的焦点。扬子地块寒武纪地层出露良好,其中一系列特异埋藏化石群的发现,为揭示动物门类的起源和寒武纪大爆发的机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古生物学证据。腕足动物是地质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并繁盛至今的一个后生动物门类。它与寒武纪早期的其他壳体化石一起最早出现在寒武纪纽芬兰世第二期,在经历了寒武纪第三期的辐射扩张之后,生物数量上逐步在古生代的海洋底栖群落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本文以鄂西、滇东寒武系第二统碎屑岩中的化石材料为主,辅以陕南地区的相关化石,对其中赋存的腕足动物化石多样性和地层分布进行了细致的对比研究。通过全面探讨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的壳体形态特征、系统分类、壳层结构、生物地层和古生态等,以期进一步揭示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的辐射扩张及其与寒武纪时期海洋底栖固着动物生态群落的协同演化。本文对鄂西寒武系第四阶石牌组中的腕足动物化石进行了详细的系统分类描述,目前共识别出6属7种(含1新种)及1未定属种,隶属于7个科,包括: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 gen.et sp.nov.(乳孔贝科),Eoobolus malongensis(始圆货贝科),Palaeobolus liantuoensis(圆货贝科),Lingulellotreta ergalievi(舌孔贝科),Kutorgina sinensis,Kutorgina sp.(顾脱贝科),Nisusia liantuoensis(艾苏贝科)及Neobolidae gen.et sp.indet.(新圆货贝科)。在分类和组合上,鄂西寒武纪早期水井沱组的优势分子乳孔贝类,在其上覆地层石牌组中的数量也十分丰富。但经对比研究发现,石牌组乳孔贝壳体有所加厚,出现了肉茎管结构,经鉴定为1新种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在新种出现的同时,水井沱组部分舌形贝类腕足动物化石(如Lingulellotreta和Palaeobolus)也延伸至了其上覆地层石牌组。此外,碳酸钙质壳腕足动物Kutorgina和Nisusia在石牌组上部的首次出现,代表了该类化石在鄂西地区的最低层位。本文首次在滇东地区石岩头组顶部发现了多门类骨骼化石,包括三叶虫、腕足动物、高肌虫、开腔骨、软舌螺、蒙古管、微网虫骨片以及大量未定种类的管壳类和球形类化石等。就腕足动物而言,此时该类化石属种较为单调。至其上覆地层玉案山组中上部的澄江生物群中,腕足动物化石属种多样性急剧增加,但此时并未形成稳定的壳体密集层。随后至红井哨组中上部和乌龙箐组,开始出现大量的单属种腕足动物壳体密集层,在乌龙箐组首次出现了乳孔贝类腕足动物(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壳体密集层。研究表明,在寒武系第四阶至乌溜阶的凯里组,一些棘皮动物会固着在乳孔贝壳体表面。大量密集壳体的出现为表栖固着滤食生物提供了固着和发展平台,并在海洋底质改造和硬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铺路石的作用。通过对鄂西、滇东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发现,鄂西石牌组碎屑岩中腕足动物与滇东乌龙箐组腕足动物属种多样性较为相似。鄂西石牌组腕足动物以乳孔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为主,该类化石在岩层表面通常会表现为壳体局部聚集,该现象在滇东寒武系第四阶乌龙箐组也常见。但乌龙箐组乳孔贝L.sapushanensis不仅在岩层表面聚集,在纵向上也会形成一定的厚度,且在武定洒普山剖面乳孔贝壳体密集层沉积厚度达4-5米。两种不同的壳体聚集现象表明同一生物体在不同沉积环境中的保存差异,如水体深度以及壳体在下降沉积过程中水动力大小对它们的影响。乳孔贝L.sapushanensis壳体密集现象在石牌组和乌龙箐组的出现粗略的表示两者年代地层的一致性;同时,碳酸钙质壳腕足动物Nisusia在石牌组和乌龙箐组中上部的首现也支持了这一观点。此外,本文首次对寒武纪早期碎屑岩中乳孔贝类的壳层结构进行研究,乳孔贝L.sapushanensis保存有精美的次级柱状壳层结构,主要表现为由直径约为2.5μm的空心管状体所组成的层状结构,且该空心管内部通常保存有可穿层的实心柱体结构(直径约为1μm)。通过对碎屑岩和碳酸盐中乳孔贝次级柱状壳层结构的全面分析,初步建立了乳孔贝壳层结构的矿化过程。石牌组泥岩中乳孔贝的空心管状体可能代表了原始的有机质膜套管,而空心管结构的内部空隙被充填磷酸盐化之后,经酸蚀处理形成灰岩中所获取的圆柱体(column);而泥岩中位于空心管中间且连接薄板层的直径约为1μm的细小圆柱体对应的结构应该是传统柱体中的中间管道(central canal)。
梁霄,李香华,徐剑良,何嘉,韩友平,崔健,李郭琴,寇一龙[2](2021)在《从优质烃源岩到储层:构造——沉积分异格局下的四川盆地中西部下寒武统页岩气勘探前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是继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后的又一个页岩气重点勘探开发层系,但关于该盆地中西部地区下寒武统地层划分比对尚存在着争议,因而制约了对该区下寒武统页岩气的研究和评价。为此,在系统梳理作为常规油气烃源岩的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下寒武统地层与时间框架、黑色泥页岩形成与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其深埋藏—强隆升—强改造的构造背景,研究了下寒武统页岩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与页岩气富集条件,并指出了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1)参照国际寒武纪地层与时间对比序列,该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的时间—空间分布关系受震旦系—寒武系界面差异性控制,麦地坪组—筇竹寺组并不都是纯黑色岩系;(2)构造—沉积分异格局下的四川盆地中西部麦地坪组—筇竹寺组厚度差异大,绵阳—长宁拉张槽中北段内是富有机质黑色页岩的沉积中心,是页岩气的最佳富集区;(3)麦地坪组—筇竹寺组在四川盆地存在局部中等成熟度的分布区域。结论认为,在有效解决4 000 m深层工程压裂技术问题的基础上,除了四川盆地威远构造以东资阳—内江—大足为最有利勘探地区以外,川西坳陷北段前陆扩展变形带的矿山梁—碾子坝—河湾场地区与米仓山前缘地区也可以作为下一步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
梁霄[3](2020)在《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文中认为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勘探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曲折性特征,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之一。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是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勘探继川中安岳气田开发投产后的下一个油气重要战略接替区,研究意义十分重要。晚三叠世以来龙门山的隆升与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使川西坳陷北段三叠系以深的海相地层具有深埋藏和/或强隆升和/或强改造特征。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与深层特性是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勘探的关键地质属性。本论文依据地质、地震资料,利用地球化学方法,以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构造演化研究为基础,完成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地质特征分析。对比前陆扩展变形带古油藏成藏破坏序列,揭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表明:(1)川西坳陷北段早古生代存在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两个重要构造单元。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解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处于“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中心,是寒武系麦地坪组-筇竹寺组黑色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沉积中心,发育厚度近500m的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地层。寒武纪-奥陶纪之交的构造运动在川西坳陷北段有显着表现,反映为天井山古隆起的形成,是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性质由拉张转向挤压的重要节点;(2)现今川西坳陷北段具有强隆升-深埋藏复杂地质构造背景,并具有相应的分带特性。马角坝断裂是龙门山冲断带北段与川西坳陷北段的分界断裂。(1)号隐伏断裂(灌县-安县断裂)将川西坳陷北段分为北西侧的前陆扩展变形带与南东侧的川西梓潼-剑阁坳陷。构造-埋藏演化史解析表明,前陆扩展变形带晚三叠世后具有典型的中埋藏-强隆升-强变形特征,而川西梓潼-剑阁坳陷主体则具有深埋藏-弱隆升-弱变形特征;(3)根据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展布特征与有机地化指标参数,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是区域深层海相最佳烃源岩。露头及岩心分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震旦系-二叠系储集层以白云岩为主。灯影组灯四段、灯二段与栖霞组栖二段因适时的原油充注以及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使之成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最佳储集层系。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断裂-不整合面为核心的垂侧向复合输导系统。川西坳陷北段所具有的深层特性与油裂解后形成的超压特性使川西坳陷北段存在良好的初始静态保存条件,表现为以中下三叠统膏盐岩、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以及上三叠统-侏罗系巨厚陆相碎屑岩为核心的多级封盖特征。(1)号隐伏断裂前缘的双鱼石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保存条件;(4)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源示踪首次将灯影组储层沥青纳入比对范畴。天井山构造带及米仓山前缘灯影组储层沥青、寒武系固体沥青脉与稠油油苗、泥盆系平驿铺组稠油、观雾山组储层沥青、栖霞组-茅口组油苗、飞仙关组油苗与侏罗系油砂等不同层系不同相态古油藏有机碳同位素与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精细示踪明确古油藏系统均是以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黑色泥页岩做为最主要母源,而上二叠统大隆组仅具有微弱补充。“天井山古隆起古油藏系统”的建立与拉张槽(绵阳-长宁)-古隆起(天井山)优势成藏组合对油气的早期聚集效应具有高度耦合关系;(5)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具有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以断裂-不整合面为主的复合输导和以中下三叠统为主的多级封盖等地质特性。根据相应的生储盖组合划分、油源判别与构造期次梳理结果,地质-地球化学成藏模式表明川西坳陷北段深层多样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可分为“原生油藏→原生气藏”与“次生油藏→原生气藏”两类。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有利区分布具有典型的受拉张槽-古隆起和盆山结构联合-复合作用控制。川西坳陷北段主体构造晚期调整微弱,除深层双鱼石-射箭河潜伏构造带中二叠统栖霞组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下伏灯影组优质储层与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具有与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相似的构造-沉积特征,具有形成大型原生气藏的极佳成藏条件。
闵华军[4](2020)在《扬子板块西南缘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内外页岩气勘探中,高过成熟页岩勘探效果尚不理想。此类页岩是否具备页岩气富集潜力以及如何在页岩有机质高过成熟区实现勘探突破,是当前页岩气地质研究和勘探所面临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次研究以扬子板块西南地区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索高过成熟页岩储层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等,以期为该类型页岩气的勘探提供地质依据。基于大量露头、钻井、地球化学、扫描电镜、低温氮吸附、压汞等资料,以沉积学、地球化学、非常规储层地质学等理论方法为指导,对研究区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有机质富集机理、页岩储层成岩演化、储层特征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对比研究,对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储层质量变差原因、储层发育影响因素、高氮低烃页岩气形成原因、高过成熟页岩勘探潜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明确了高过成熟页岩储层孔隙演化的主控因素,建立了高过成熟页岩储层成岩-孔隙演化模式,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研究区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储层物质基础较好。筇竹寺组黑色页岩发育分布主要受绵阳-长宁拉张槽和区域古地貌控制:拉张槽区,可容纳空间大,总有机碳(TOC)大于2%的优质页岩厚度可达70m以上;研究区东部古地貌低地区,TOC大于2%的优质页岩厚度一般在30m~50m。不规则底形模式(拉张槽区)和上升流模式(研究区东部)是筇竹寺组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的主要模式。(2)筇竹寺组黑色页岩处于晚成岩阶段,经历了压实、胶结、交代、溶蚀、有机质成熟等多种成岩作用的叠加改造,孔隙演化经历了原生孔隙破坏阶段(Ro<1.1%~1.3%)、有机质孔隙发育阶段(Ro=1.1%/1.3%~2.0%左右)和晚期孔隙破坏(Ro>2%左右)3个大的阶段。原生孔隙破坏阶段,孔隙度逐渐下降,机械压实和沥青充填作用是页岩孔隙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机质孔隙发育阶段,有机质孔隙大量形成,孔隙度增加。晚期孔隙破坏阶段,有机质孔隙形成减弱直至停止,深层压实作用对孔隙持续破坏,孔隙度下降。有机质孔隙的形成对次生孔隙贡献大,溶蚀等其它成岩作用对次生孔隙贡献小,几乎可以忽略。(3)筇竹寺组页岩有机质演化主要受埋深增温影响。峨眉地幔柱活动对筇竹寺组页岩有机质热演化有一定影响,但不能造成有机质高过成熟,最大埋深大是筇竹寺组页岩有机质高过成熟的主要原因。(4)研究区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储层质量差。与优质页岩储层相比,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储层具有有机质成熟度高、孔隙度低,无机孔隙、有机质孔隙发育差,孔隙连通性偏低,比表面积、孔体积低等特征。较低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造成页岩储集性较差。(5)深层压实是高过成熟页岩储层孔隙演化的主导因素。深埋阶段压实作用对页岩储层孔隙的破坏仍然较为可观,页岩中有机质由于承压,更容易受到压实影响,TOC越高影响越强烈。页岩中有机质孔隙的破坏主要与压实作用有关,而非石墨化导致。压实作用下,有机质承压易发生变形、迁移,有机质孔隙逐渐减少、形态不规则化,甚至消失。随着埋深/有机质成熟度的增加,有机质孔隙形成减弱或停止后(Ro大于2%左右),压实作用成为孔隙演化的主导因素,页岩孔隙持续破坏,比表面积、孔隙度单调下降。当埋深达到一定深度,页岩孔隙破坏严重,孔隙度下降至2%以下,页岩失去储集层意义,这一深度可定义为储层发育下限深度。研究区筇竹寺组页岩储层下限深度可能在8000m~8500m左右。(6)(热成因)页岩气勘探存在深度窗口。无构造热事件情况下,生油高峰后,页岩储层孔隙度随深度/Ro呈抛物线型变化,指示有效页岩储层或优质页岩储层发育存在深度窗口,这一深度窗口亦为页岩气富集的最大潜在窗口,本次称为页岩气勘探的深度窗口。页岩气勘探深度窗口的门限深度为湿气窗口的门限深度,该门限深度是优质页岩气储层开始发育的深度及页岩气富集的气源保证。页岩气勘探深度窗口的下限为页岩储层发育下限深度,该下限深度是页岩气富集优质储层的保证。无构造热事件地区,地层最大埋深与Ro对应较好,可以用Ro来标定页岩气的勘探窗口(即页岩气勘探的Ro窗口)。页岩气勘探深度窗口的下限深度在盆地构造沉降能力范围内,对页岩气勘探具有实际指导意义。(7)研究区筇竹寺组高氮低烃页岩气的形成可能主要与页岩储层特殊的埋藏演化历史有关,筇竹寺组底部不整合及区域偏差的页岩气保存条件是次要影响因素。深层压实排烃(强烈)以及喜山期构造抬升、地层压力下降引发的排烃是筇竹寺组页岩气散失的主要过程,高氮低烃页岩气是绝大部分气体排出页岩后的残留。研究区及邻区筇竹寺组高氮低烃页岩气的大面积分布是其形成主要与自身因素有关的体现。(8)高过成熟页岩仍具有页岩气勘探潜力。地层压力常压区(且无构造热事件),高过成熟页岩孔隙破坏较严重,页岩气勘探潜力相对较低。地层压力异常高压地区,压实对页岩孔隙的破坏滞后于常压区,有机质高过成熟期(至少在高过成熟早期),页岩孔隙保存较好,有利于页岩气的富集。
王瀚[5](2020)在《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沉积-构造格局及其油气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扬子北缘震旦系-下寒武统是了解扬子板块晚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沉积-构造格局演化的重点层位,也是四川盆地未来油气勘探的主要战场。然而,目前对该地区震旦纪-早寒武世地层划分与对比、岩相古地理、古裂陷活动、沉积-构造格局及其演化等方面仍存在不同的认识,进而制约了对该地区油气地质条件分析以及下一步的勘探部署工作。因此,本文选择上扬子北缘震旦系-下寒武统,利用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地震资料以及地化资料、同位素年代学资料,以沉积学、岩石学、岩相古地理学以及地球化学为理论指导,通过由点至面-系统的地层对比、岩石学特征、沉积特征、岩相古地理以及古裂陷活动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沉积-构造格局演化及其油气地质意义,并取得以下几点认识。通过地层厚度展布特征分析,表明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地层厚度差异较明显。陡山沱组由西至东在绵阳-长宁、宁强、紫阳麻柳-万源大竹、城口明月以及九龙湾地区地层厚度较厚,而在相邻的米仓山前缘、达州-开江、城口-东安以及宜昌地区地层厚度较薄。而灯影组由西至东在绵阳-长宁、广元东溪河、万源大竹、城口明月以及巫溪高竹等地地层厚度较薄,而在相邻的宁强、米仓山前缘、达州-开江以及城口东安等地地层较厚。早寒武世麦地坪组和筇竹寺组由西至东在广元东溪河、宁强宽川铺、城口明月以及竹山柳林店等地地层厚度较厚,而在相邻的米仓山前缘、达州-开江以及城口东安等地地层厚度较薄。因此,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地层厚度具有厚-薄(隆坳)相间的特征。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发育浅水台地相区、台地边缘相区及斜坡-盆地相区三种不同的岩性古地理环境。从震旦纪陡山沱组至早寒武世筇竹寺组,浅水台地相区、台地边缘相区及斜坡-盆地相区沿上扬子北缘由西至东依次交替发育,同样也表明为隆坳相间的沉积格局。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处于伸展背景,存在明显裂陷活动。震旦纪早期南秦岭地区发生强烈板内裂解活动,逐渐形成东西向垒堑相间的沉积-构造格局,进而使得紧邻上扬子北缘的南秦岭南缘地区形成深水盆地相沉积。在南秦岭强烈伸展背景下,上扬子北缘经历明显裂陷活动,导致震旦纪早期在城口地区可能发育一向扬子地台内部西南方向延伸的裂陷盆地-城口亚盆地。随后,城口亚盆地在震旦纪-早寒武世的持续裂陷活动,使得紧邻其斜坡-断裂带的灯影组顶部发育典型硅质热泉活动。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纵向上发育多个隆-裂-填沉积构造序列,而每一期横向上均发育隆-坳相间沉积-构造格局。震旦纪,自西向东依次为绵阳-长宁坳陷区→米仓山前缘隆起区→万源-通江坳陷区→达州-开江隆起区→城口-开县坳陷区→东安-巫溪隆起区→巴东-恩施坳陷区→神农架-黄陵隆起区;早寒武世麦地坪-筇竹寺期,自西向东依次发育绵阳-长宁坳陷区→米仓山前缘-达州-开江隆起区→城口-开县坳陷区→东安-巫溪隆起区→巴东-恩施坳陷区→神农架-黄陵隆起区;早寒武世沧浪铺期-龙王庙期,随着上扬子西侧古陆的隆升剥蚀作用,进而逐渐呈现为北西高-南东低的平缓稳定沉积模式。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纵向上存在幕式的隆升-裂陷构造-沉积旋回及横向上的隆坳相间沉积-构造格局,可能是在前震旦纪继承性裂谷带的基础上,受晚新元古代扬子台地边缘(南秦岭地区)地幔上隆底侵作用以及扬子板块西缘的板片拖曳作用和南秦岭地区的板片后撤作用共同影响所致。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隆坳相间的沉积格局,使得灯影组优质储层与下伏陡山沱组和上覆筇竹寺组有效烃源岩在横向上紧密相连而在纵向上形成“三明治”结构,结合同沉积断裂和不整合面油气运移通道,可形成高效成藏组合。因此,建议优先考虑沿坳陷两侧的台地边缘高能沉积带或斜坡带进一步加强勘探研究工作。
张虎[6](2019)在《早寒武世西乡化石库中马哈螺类的形态学、分类学和亲缘关系》文中指出寒武纪大爆发,涌现了大量后生骨骼化石,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在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附近大量发现,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分类位置不定,各属种的划分也存在争议。其中马哈螺类(maikhanellids)以壳面具独特的鳞片状纹饰与其它单壳类化石明显不同,在扬子地台北缘张家沟剖面采集了大量的马哈螺类化石。据此进行形态学、分类学和亲缘关系研究。本文将西乡张家沟剖面采集到的maikhanellids化石划分为4个属:Purella Missarzhevsky、Maikhanella Zhegallo、Ramenta Jiang和Mediata Feng。西乡张家沟剖面发现的maikhanellids化石具有新的形态特征,据此建立新种:Purella pulchram sp.nov.,新种丰富了maikhanellids的内容,为确定maikhanellids各属之间的谱系演化和与其它单壳类亲缘关系提供了新的材料支撑。化石测量与统计显示,maikhanellids壳顶大小与壳体大小呈正相关,壳顶大小和位置的不同似乎更多的反映了壳体不同的生长阶段特征。独特的壳面纹饰是maikhanellids的典型特征,本文以壳饰形态作为maikhanellids各属划分的重要依据。maikhanellids各属间的壳饰表现出明显的过渡,很好地反映了各属之间的亲缘关系。Ramenta是maikhanellids争议较大的一个属,先后被归入Canopoconus和Maikhanella,本文认为,Ramenta属征明显,其壳饰很好地表现出Maikhanella与Purella之间的过渡性,应为有效属名。Mediata以背部具一条明显宽脊为特征,其模式种Mediata kunyangensis由于化石保存差,被认为和Ramenta spuerata是同一物种,研究区采集到大量的具背脊的Mediata xixiangensis,其形态特征明显,本文将Mediata看作是有效属名。Maikhanellides作为西乡化石库中有代表意义化石类群之一,各属之间壳形变化较大,但连续变化的鳞片状突起纹饰表明它们存在密切的亲缘关系,Purella是中国扬子地台梅树村阶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台托莫特阶的代表化石,对maikhanellids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对世界范围的下寒武统地层时代进行对比判断,而且对了解早寒武世早期软体动物的演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吴建鑫[7](2019)在《四川盆地北缘—西南缘灯影组硅质岩特征及成因研究》文中提出灯影组硅质岩在四川盆地北—西南缘广泛发育,目前对于灯影组硅质岩的成因类型和形成环境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通过剖面实测、岩石薄片分析、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等技术手段系统描述了不同类型硅质岩产状、分布特征,并对比了南北分布差异,描述了硅质岩矿物组成、结构构造以及孔洞充填物特征,利用地球化学判别图解,揭示了研究区硅质岩的成因类型、形成环境以及硅质岩形成与构造演化的关系。通过剖面实测,发现灯影组硅质岩在时间上基本分布于早寒武世麦地坪段,部分地区在下伏灯影组第四段地层中有出露。硅质岩在空间上分布不均,从北到南,呈弧状,即“两头少,中间多”的特征;在盆地西南缘由西向东,硅质岩厚度和夹层逐渐减小和减少的特征明显。硅质岩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夹持于白云岩中,指示硅质岩为沉积或热液喷流沉积特征。通过地球化学判别图解,发现硅质岩是单一热液成因的,结合它的地质产状、共生岩石组合和地质背景,表明硅质岩主要是热液喷流沉积作用形成的,热液喷流活动的不均匀性、喷发间歇性、穿时性导致硅质岩在研究区灯影组时空分布上的差异。通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硅质岩沉积环境为氧化-弱氧化大陆边缘环境,结合发育在麦地坪段喷流间歇期发现的颗粒白云岩,表明硅质岩形成于浅水碳酸盐台地潮坪环境中。研究表明,研究区硅质岩的形成与区域性拉张构造地质背景密切相关,拉张作用从灯四段时期就开始了,灯影组热液成因硅质岩在整个四川盆地北缘,西南缘及东缘都有广泛的出露,说明在震旦纪末期发生的热液喷流活动是全区域的,大范围的地质事件;距离热液喷口越近,热液喷流沉积硅质岩越发育,反之,则不发育。
朱茂炎,杨爱华,袁金良,李国祥,张俊明,赵方臣,Soo-Yeun AHN,苗兰云[8](2019)在《中国寒武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研究表明寒武纪是显生宙第一纪,见证了动物的爆发式快速演化过程,标志着地球从微生物为主导的前寒武纪生态系统转变为以动物为特征的显生宙生态系统.然而,全球寒武纪地层对比困难,高分辨率年代地层系统还未完全建立,严重制约寒武纪地球-生命系统演化历史的研究.文章简要介绍国际寒武系四统十阶年代地层系统的形成历史和已经建立的幸运阶、鼓山阶、古丈阶、排碧阶和江山阶的定义与"金钉子"(GSSP),概述第二阶、第三阶、第四阶、第五阶和第十阶底界厘定工作进展,重点阐述寒武系底界的全球对比问题,以及寒武纪化学地层和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在简要回顾中国寒武纪年代地层研究历史的基础上,根据国际寒武纪年代地层研究进展,对以华南为基础的中国寒武纪年代地层和时间框架进行了修订,新建肖滩阶作为中国寒武系第二阶.全面介绍中国华南、华北和塔里木三个主要构造地层分区寒武纪综合地层(生物地层、化学地层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进展,并对中国不同地层分区寒武系底部地层发育特征、底界识别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同时还对三个主要地层分区寒武系上部白云岩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提出建议.
顾鹏[9](2018)在《云南东部地区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期生物地层序列及对比》文中指出“雪球事件”以来,早期生命呈现多层次、大规模的快速演化,到寒武纪前夕,生命大爆发达到高潮。在我国华南地区,前寒武纪—寒武纪过渡期的生物化石记录是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无法比拟的,这为解释早期生命的起源到寒武纪生命快速演替这一连续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记录,为我们探究多细胞生物的发展与演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文主要对滇东地区埃迪卡拉系—寒武系过渡地层的划分对比进行深入研究以及对该界线标志化石的选取提出新建议。通过详细测制滇东地区的江川清水沟剖面、晋宁王家湾偏头山剖面和梅树村剖面,分析各剖面小壳化石的产出层位及其分带性,归纳出小壳化石的组合特征。滇东地区梅树村阶小壳化石自下而上可分为三个组合带,分别是:1.Anabarites--Circotheca组合;2.Paragloborilus--Siphogonuchites组合;3.Sinosachites--Eonovitatus组合。根据小壳化石的组合带特征,可以将滇东地区与川西南、黔中、峡东和陕南等地进行地层对比,确定埃迪卡拉系—寒武系过渡阶段的地层框架。埃迪卡拉系—寒武系界线及界线层型和点位(“金钉子”,GSSP)自确立至今,一直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以遗迹化石Treptichnus pedum作为该GSSP的标志化石,因其跨系、跨阶产出,生物延限长,因而在全球的生物地层划分对比中(特别在西伯利亚和中国华南地区)一直质疑声不断,而且以遗迹化石作为标志化石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缺陷。滇东地区灯影组小歪头山段顶部、渔户村组中谊村段底部的条带状的似Shanxilithes化石产出层位稳定,生物延限短,并且在区域上可对比。通过研究滇东埃迪卡拉系顶部化石带的地层分布和地理分布,深入探讨了Shanxilithes作为寒武系底界标志化石所具备的潜力,对埃迪卡拉系——寒武系地层界线划分和层型选择提出了更为理想的标准。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认为:(1)滇东地区梅树村剖面小壳化石的分带性在华南地区都有相似的特征,川西南、黔中、峡东和陕南的埃迪卡拉系——寒武系边界地层都可与滇东地区进行对比;(2)条带状似Shanxilithes广泛分布于寒武系底部磷块岩之下、埃迪卡拉系顶部地层之中,易于识别与对比,并且又骤然消失灭绝,未见于寒武系,化石延限短,因此可作为埃迪卡拉系——寒武系界线的标志化石;(3)稳定出露于寒武系底部的条带状似Shanxilithes化石在区域上可以进行对比,其灭绝(末现)层位是一条明显的界线,因此可将原来定义跨界的小歪头山段划归灯影组。
黄博宇[10](2018)在《四川盆地震旦纪—早寒武世岩相古地理与裂陷槽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岳气田特大型油气田的发现揭示四川盆地震旦纪—早寒武世存在一个近南北向展布的负向地质构造。但是关于其展布范围、形成时限、构造性质及沉积充填特征等方面的认识仍存在较多分歧。通过系统收集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地区大量的野外地质露头、地震和钻井资料,开展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地层不整合、地层岩性变化、测井曲线对比和岩石地球化学等地层记录方面的研究,精细刻画了裂陷槽的平面分布及结构特征,探讨了其在震旦纪—早寒武世期间的构造演化及古地理特征。研究认为:(1)裂陷槽内灯影组以暗色泥晶白云岩为主,显示深水沉积特征;裂陷槽东西两侧灯影组则发育台缘丘滩体沉积;上覆麦地坪组厚度较大,自下而上发育硅质页岩、黑色泥页岩,微晶白云岩,硅质炭质页岩,岩屑粉砂岩和磷块岩,具有斜坡—陆棚相沉积特征。(2)裂陷槽总体具有“东陡西缓”的剖面结构特征,在平面上可分为3段,南北宽,中段窄。(3)桐湾运动有3幕,表现为区域性抬升与剥蚀,造成台地相区的灯影组白云岩发生强烈溶蚀作用,但对处于较深水相带的裂陷槽影响有限。(4)裂陷槽的演化可划分为5个阶段:陡山沱期的雏形阶段、灯影期的发育阶段、麦地坪期的成型阶段、筇竹寺期的充填阶段以及沧浪铺期的衰亡阶段。裂陷槽的发育与继承性负地貌和区域拉张活动有关,具有“北早南晚”的发育特点(5)裂陷槽的发育和演化控制了四川盆地震旦纪—早寒武世隆凹相间的古地理格局及演化过程。裂陷槽不仅控制着台缘高能丘滩相储层的发育,还控制着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的分布。
二、四川峨眉麦地坪剖面前寒武系和寒武系界线的划分与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峨眉麦地坪剖面前寒武系和寒武系界线的划分与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鄂西、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寒武纪大爆发 |
1.2 腕足动物概述 |
1.3 全球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的分布和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其地层概况 |
2.1 鄂西地区 |
2.1.1 地层概况 |
2.1.2 研究剖面 |
2.1.3 寒武纪早期化石组合简介 |
2.2 滇东地区 |
2.2.1 地层概况 |
2.2.2 研究剖面 |
2.2.3 寒武纪早期生物群简介 |
2.3 陕南地区 |
2.3.1 地层概况 |
2.3.2 研究剖面 |
2.3.3 寒武纪早期化石组合简介 |
第三章 鄂西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 |
3.1 水井沱组化石 |
3.1.1 水井沱组腕足动物化石 |
3.1.2 水井沱组其他化石 |
3.2 石牌组化石 |
3.2.1 石牌组腕足动物化石 |
3.2.2 石牌组其他化石 |
3.3 鄂西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化石的出现及分布 |
第四章 滇东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 |
4.1 滇东最早三叶虫Parabadiella带腕足动物及其他化石 |
4.1.1 腕足动物化石 |
4.1.2 其他化石 |
4.2 滇东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化石 |
4.2.1 腕足动物化石 |
4.2.2 腕足动物壳体密集层 |
4.2.3 乌龙箐组乳孔贝Linnarssonia壳体密集层 |
4.3 腕足动物壳体密集层与寒武纪底质演化 |
第五章 乳孔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壳层结构 |
5.1 腕足动物壳层结构 |
5.2 碎屑岩中乳孔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壳层结构 |
5.3 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中乳孔贝壳层结构的对比 |
第六章 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及其生物地层对比 |
6.1 鄂西与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比较 |
6.2 陕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及其他壳体化石 |
6.3 华南寒武纪早期生物地层对比 |
6.4 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生物古地理意义 |
第七章 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系统描述 |
7.1 洒普山林纳逊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 Duan and Zhang,2021a |
7.2 马龙始圆货贝Eoobolus malongensis Rong, 1974 |
7.3 尔格李野维舌孔贝Lingulellotreta ergalievi Koneva, 1983 |
7.4 新圆货贝科未定属种Neobolidae gen.et sp.indet. |
7.5 中国顾脱贝Kutorgina sinensis Rong,1979 |
7.6 顾脱贝未定种Kutorgina sp. |
7.7 莲沱艾苏贝Nisusia liantuoensis Zeng,1987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从优质烃源岩到储层:构造——沉积分异格局下的四川盆地中西部下寒武统页岩气勘探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前寒武纪四川盆地地质背景 |
2 地层与时间框架 |
2.1 下寒武统的地层与时间框架 |
2.2 四川盆地E—C界面差异性与麦地坪组沉积—岩性特征 |
2.2.1 深水相—过渡相区E—C界面特征 |
2.2.2 四川盆地中西部麦地坪组特征 |
3 下寒武统展布规律与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3.1 下寒武统厚度特征 |
3.2 下寒武统黑色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 下寒武统黑色页岩埋藏史与页岩气保存条件 |
5 结论 |
(3)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演化研究现状 |
1.2.2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气显示研究现状 |
1.2.3 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地质条件研究现状 |
1.2.4 川西坳陷北段海相烃源岩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早古生代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格局 |
2.1 川西坳陷北段晚三叠世前构造-沉积背景 |
2.1.1 前寒武纪 |
2.1.2 寒武纪-志留纪 |
2.1.3 泥盆纪-石炭纪 |
2.1.4 二叠纪 |
2.1.5 三叠纪 |
2.2 绵阳-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 |
2.2.1 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发现与提出 |
2.2.2 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特征 |
2.3 天井山古隆起形成与演化过程 |
2.3.1 天井山古隆起区地层接触关系 |
2.3.2 早古生代拉张-挤压构造性质转变 |
第3章 深层海相油气地质特征 |
3.1 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 |
3.1.1 样品与实验方法 |
3.1.2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层系展布特征 |
3.1.3 下寒武统烃源岩 |
3.1.4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比对 |
3.2 川西北地区灯影组、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
3.2.1 多层系储层宏观特征 |
3.2.2 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特征 |
3.2.3 中二叠统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
3.3 复合输导系统特征 |
3.3.1 不整合面输导系统 |
3.3.2 断裂系统特征 |
3.4 晚三叠世后复杂构造背景与油气保存条件 |
3.4.1 深埋藏-强隆升构造特征 |
3.4.2 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厚度与流体封隔效应 |
3.4.3 深埋藏-强隆升背景下油气保存条件评价 |
第4章 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油源示踪 |
4.1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分布 |
4.2 寒武系-侏罗系古油藏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厚坝-青林口侏罗系油砂、稠油 |
4.2.2 天井山地区泥盆系古油藏 |
4.2.3 矿山梁-碾子坝背斜及前缘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 |
4.3 古油藏油源示踪 |
4.3.1 灯影组储层沥青的地化指示意义 |
4.3.2 δ~(13)C同位素特征 |
4.3.3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第5章 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 |
5.1 川西坳陷北段多样多期成藏特征 |
5.1.1 川西坳陷北段成藏类型判别 |
5.1.2 古油藏的形成与调整 |
5.1.3 古油藏-现今气藏四中心耦合成藏过程 |
5.2 构造演化格局与油气地质意义 |
5.2.1 拉张槽与生烃中心 |
5.2.2 拉张槽-古隆起-盆山结构与油气地质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扬子板块西南缘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细粒岩沉积学及成岩作用研究现状 |
1.2.2 页岩储层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
1.5.1 取得的主要认识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2.2 区域构造及沉积演化概况 |
2.2.1 早寒武世扬子地区构造-沉积背景 |
2.2.2 扬子地区构造-沉积演化概况 |
2.2.3 绵阳-长宁拉张槽 |
2.3 研究区筇竹寺组地层概况 |
第3章 筇竹寺组沉积相及古沉积环境 |
3.1 区域沉积背景 |
3.2 沉积相类型与展布 |
3.2.1 岩相类型 |
3.2.2 沉积相类型 |
3.2.3 沉积相纵向演化及平面展布 |
3.2.4 沉积相模式 |
3.3 古沉积环境恢复与有机质富集机理 |
3.3.1 古环境重建 |
3.3.2 沉积环境演化 |
3.3.3 有机质富集模式 |
第4章 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
4.1 岩石中的成岩矿物 |
4.1.1 石英 |
4.1.2 粘土矿物 |
4.1.3 长石 |
4.1.4 碳酸盐矿物 |
4.1.5 黄铁矿 |
4.1.6 磷灰石 |
4.2 主要成岩作用 |
4.2.1 机械压实作用 |
4.2.2 胶结作用 |
4.2.3 交代作用 |
4.2.4 溶蚀作用 |
4.2.5 有机质热成熟作用 |
4.3 成岩作用对有机质保存的影响 |
4.4 筇竹寺组埋藏-热史模拟及有机质高过成熟原因 |
4.4.1 模拟方法 |
4.4.2 关键参数 |
4.4.3 埋藏-热史模拟及分析 |
4.5 成岩阶段与成岩序列 |
4.5.1 成岩阶段划分 |
4.5.2 成岩序列与孔隙 |
4.6 筇竹寺组页岩孔隙演化 |
第5章 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储层特征 |
5.1 黑色页岩分布 |
5.2 黑色岩系岩石类型 |
5.2.1 泥质粉砂岩 |
5.2.2 泥岩 |
5.2.3 硅质岩 |
5.2.4 碳酸盐岩 |
5.3 矿物组成特征 |
5.4 有机地化特征 |
5.4.1 有机质丰度 |
5.4.2 有机质类型 |
5.4.3 有机质成熟度 |
5.5 物性特征 |
5.6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5.6.1 储集空间类型 |
5.6.2 孔隙结构定量表征 |
第6章 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储层形成机理 |
6.1 筇竹寺组页岩孔隙结构的特殊性 |
6.1.1 孔隙结构的特殊性 |
6.1.2 孔隙结构影响因素 |
6.2 筇竹寺组页岩储层变差原因 |
6.2.1 与国内外优质页岩储层对比 |
6.2.2 高过成熟页岩储层变差原因 |
6.3 筇竹寺组页岩储层发育影响因素 |
6.3.1 沉积相对储层的影响 |
6.3.2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6.4 页岩气储层发育下限深度探讨 |
6.4.1 页岩气储层发育下限深度的提出 |
6.4.2 页岩储层下限深度影响因素 |
6.4.3 国内外相关实例 |
6.5 高过成熟页岩储层孔隙演化模式 |
6.6 筇竹寺组高氮低烃页岩气成因 |
6.6.1 页岩含气性 |
6.6.2 页岩气高含氮气原因 |
6.7 研究成果对页岩气勘探的指示 |
6.7.1 页岩气勘探存在深度窗口 |
6.7.2 高过成熟页岩仍具有页岩气勘探潜力 |
6.7.3 研究区筇竹寺组页岩气勘探成果分析 |
6.7.4 筇竹寺组页岩气勘探方向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沉积-构造格局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晚新元古代-寒武纪扬子板块所处的构造背景研究现状 |
1.2.2 晚新元古代-寒武纪四川盆地沉积-沉积格局研究现状 |
1.2.3 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油气勘探现状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1.6.1 取得主要成果 |
1.6.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 |
2.2 区域地层 |
2.2.1 震旦系 |
2.2.2 寒武系 |
第3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典型界面标志 |
3.2 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案 |
3.3 岩性组合及横向变化 |
3.3.1 横向地层对比 |
3.3.2 平面地层展布 |
第4章 典型剖面沉积序列 |
4.1 广元东溪河 |
4.2 旺苍TX1井 |
4.3 南郑福成 |
4.4 镇巴两河口 |
4.5 紫阳麻柳 |
4.6 万源大竹 |
4.7 开江WT1井 |
4.8 城口明月 |
4.9 城口河鱼 |
4.10 城口东安 |
4.11 巫溪高竹 |
4.12 竹山柳林店 |
第5章 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5.1 沉积相类型与特征 |
5.1.1 碳酸盐岩沉积体系 |
5.1.2 碳酸盐岩-碎屑岩混合沉积体系 |
5.2 沉积相展布 |
5.2.1 震旦纪陡山沱组 |
5.2.2 震旦纪灯影组 |
5.2.3 早寒武世麦地坪组 |
5.2.4 早寒武世筇竹寺组 |
5.2.5 早寒武世沧浪铺组 |
5.2.6 早寒武世龙王庙组 |
5.3 古地理演化 |
第6章 震旦纪-早寒武世裂陷活动 |
6.1 南秦岭震旦纪裂陷活动 |
6.1.1 地层对比 |
6.1.2 凝灰岩物源分析 |
6.1.3 演化模式及构造意义 |
6.2 上扬子北缘裂陷活动 |
6.2.1 沉积标志 |
6.2.2 地化标志 |
6.2.3 地震标志 |
6.2.4 演化模式及构造意义 |
6.3 灯影组硅化成因探讨 |
6.3.1 沉积学特征 |
6.3.2 矿物学特征 |
6.3.3 包裹体分析 |
6.3.4 地化特征 |
6.3.5 演化模式及其构造意义 |
第7章 沉积-构造格局演化及油气意义 |
7.1 隆-坳格局演化 |
7.2 隆-坳格局形成机制探讨 |
7.3 油气地质意义 |
7.3.1 烃源岩 |
7.3.2 储集条件 |
7.3.3 成藏组合及其勘探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早寒武世西乡化石库中马哈螺类的形态学、分类学和亲缘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回顾及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区域背景 |
2.1 区域位置与大地构造特征 |
2.2 地层特征 |
2.3 古生物化石组合及特征 |
2.4 剖面概述 |
第三章 马哈螺类形态特征 |
3.1 壳体形态 |
3.2 壳饰特征 |
3.3 壳壁结构 |
3.4 化石成分 |
第四章 分类位置与亲缘关系 |
4.1 研究回顾 |
4.2 马哈螺类的分类位置 |
4.2.1 软体动物 |
4.2.2 马哈螺类各属划分 |
第五章 马哈螺类系统古生物学 |
5.1 洁净螺属 |
5.2 马哈螺属 |
5.3 鳞锥属 |
5.4 中间锥属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四川盆地北缘—西南缘灯影组硅质岩特征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硅质岩的研究现状 |
1.1.1 概述 |
1.1.2 硅质岩中硅的来源 |
1.1.3 硅质岩的成因 |
1.1.4 硅质岩形成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判别 |
1.2 灯影组硅质岩研究现状 |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1.4.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构造演化 |
2.3 区域地层 |
第3章 硅质岩的时空分布特征 |
3.1 盆地北缘灯影组中的硅质岩 |
3.2 盆地西南缘灯影组中的硅质岩 |
3.2.1 范店剖面 |
3.2.2 高桥剖面 |
3.2.3 团宝山剖面 |
3.2.4 雷波剖面 |
3.3 硅质岩垂向分布特征 |
3.4 硅质岩平面分布特征 |
3.5 小结 |
第4章 硅质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4.1 硅质岩岩石类型 |
4.1.1 透镜状-结核状硅质岩 |
4.1.2 纹层状硅质岩 |
4.1.3 条带状硅质岩 |
4.1.4 硅化成因硅质岩 |
4.2 硅质岩镜下特征 |
4.2.1 纯硅质岩 |
4.2.2 硅化成因硅质岩 |
4.3 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 |
4.3.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5章 硅质岩的成因 |
5.1 概述 |
5.2 硅质岩成因的地球化学判别 |
5.2.1 主量元素判别 |
5.2.2 微量元素判别 |
5.2.3 稀土元素判别 |
5.3 小结 |
第6章 硅质岩的形成环境及构造背景 |
6.1 主量元素对形成环境的约束 |
6.2 微量元素对形成环境的约束 |
6.3 稀土元素对形成环境的约束 |
6.4 磷块岩对形成环境的指示 |
6.5 构造背景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中国寒武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全球寒武纪年代地层和时间框架 |
2.1 历史回顾 |
2.2 寒武系正式定义并已确定金钉子的阶 |
2.3 最新建立的寒武纪第三统和第五阶 (苗岭统、乌溜阶) |
2.4 寒武系第十阶 |
2.5 寒武系未定义的阶 |
2.5.1 寒武系第二阶 |
2.5.2 寒武系第三阶 |
2.5.3 寒武系第四阶 |
2.6 寒武系底界GSSP缺点与全球对比困境 |
2.7 寒武纪化学地层 |
2.8 寒武纪同位素年代学 |
3 中国寒武纪年代地层和时间框架 |
3.1 中国寒武纪年代地层划分历史沿革 |
3.2 中国寒武系年代地层修订 |
4 中国各大区寒武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
4.1 华南寒武系 |
4.1.1 生物地层 |
4.1.2 化学地层 |
4.1.3 同位素年代学 |
4.2 华北寒武系 |
4.2.1 生物地层 |
4.2.2 化学地层 |
4.3 塔里木寒武系 |
4.3.1 生物地层 |
4.3.2 化学地层 |
5 中国寒武系底界的识别 |
5.1 华南寒武系底界 |
5.2 华北寒武系最低层位穿时性 |
5.3 塔里木寒武系底界识别 |
6 中国寒武系上部白云岩地层的划分与对比问题 |
7 总结 |
(9)云南东部地区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期生物地层序列及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1.1 华南埃迪卡拉纪生物演化研究现状及问题 |
1.1.2 华南埃迪卡拉系灯影组至寒武系底部地层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的科学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3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地质背景、岩石地层学特征及主要剖面描述 |
2.1 概述 |
2.2 岩石地层学特征 |
2.2.1 陡山沱组 |
2.2.2 灯影组 |
2.2.3 寒武系下统渔户村(朱家菁)组 |
2.3 主要剖面描述 |
2.3.1 江川清水沟剖面 |
2.3.2 晋宁王家湾偏头山剖面 |
2.3.3 梅树村剖面 |
第三章 滇东地区埃迪卡拉系灯影组生物地层序列 |
3.1 滇东地区埃迪卡拉系灯影组生物群特征概述 |
3.2 软体动物及其遗迹 |
3.3 小壳化石生物地层序列 |
3.4 江川生物群地层序列 |
3.5 灯影组顶部的似Shaanxilithes化石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中国埃迪卡拉系——寒武系边界层位对比 |
4.1.1 云南东部地区 |
4.1.2 四川西南部地区 |
4.1.3 贵州中西部地区 |
4.1.4 湖北峡东地区 |
4.1.5 陕西南部地区 |
4.2 对埃迪卡拉系—寒武系界线标志化石选取的思考与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Reference) |
作者简介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10)四川盆地震旦纪—早寒武世岩相古地理与裂陷槽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论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3.1 绵阳—长宁裂陷槽研究现状 |
1.3.2 麦地坪期地层研究现状 |
1.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和研究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2.1 区域构造格局 |
2.2.2 基底结构 |
2.2.3 区域构造演化 |
2.3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
2.3.1 震旦系特征 |
2.3.2 下寒武统特征 |
第3章 裂陷槽沉积充填与展布特征 |
3.1 裂陷槽沉积充填特征 |
3.1.1 灯影组沉积充填特征 |
3.1.2 麦地坪组沉积充填特征 |
3.1.3 测井响应特征 |
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3 裂陷槽展布特征 |
3.3.1 地震剖面响应 |
3.3.2 联井剖面对比 |
3.3.3 平面形态展布 |
第4章 桐湾运动对裂陷槽的影响 |
4.1 不整合界面的识别 |
4.1.1 桐湾I幕不整合面特征 |
4.1.2 桐湾Ⅱ幕不整合面特征 |
4.1.3 桐湾III幕不整合面特征 |
4.2 桐湾运动对裂陷槽的影响 |
第5章 裂陷槽演化与岩相古地理变迁 |
5.1 裂陷槽演化研究 |
5.1.1 裂陷槽雏形阶段 |
5.1.2 裂陷槽发育阶段 |
5.1.3 裂陷槽成型阶段 |
5.1.4 裂陷槽充填阶段 |
5.1.5 裂陷槽衰亡阶段 |
5.2 裂陷槽演化模式 |
5.3 裂陷槽对古地理的控制 |
5.3.1 陡山沱期古地理特征 |
5.3.2 灯一—灯二期古地理特征 |
5.3.3 灯三—灯四期古地理特征 |
5.3.4 麦地坪-筇竹寺期古地理特征 |
5.4 沉积模式及意义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四川峨眉麦地坪剖面前寒武系和寒武系界线的划分与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 [1]鄂西、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D]. 段晓林. 西北大学, 2021
- [2]从优质烃源岩到储层:构造——沉积分异格局下的四川盆地中西部下寒武统页岩气勘探前景[J]. 梁霄,李香华,徐剑良,何嘉,韩友平,崔健,李郭琴,寇一龙. 天然气工业, 2021(05)
- [3]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D]. 梁霄.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4]扬子板块西南缘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D]. 闵华军.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上扬子北缘震旦纪-早寒武世沉积-构造格局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 王瀚.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6]早寒武世西乡化石库中马哈螺类的形态学、分类学和亲缘关系[D]. 张虎. 长安大学, 2019(01)
- [7]四川盆地北缘—西南缘灯影组硅质岩特征及成因研究[D]. 吴建鑫.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中国寒武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朱茂炎,杨爱华,袁金良,李国祥,张俊明,赵方臣,Soo-Yeun AHN,苗兰云.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 [9]云南东部地区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期生物地层序列及对比[D]. 顾鹏.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8(07)
- [10]四川盆地震旦纪—早寒武世岩相古地理与裂陷槽演化[D]. 黄博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