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灰碎石基层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孟大勇[1](2019)在《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黑处理措施》文中研究指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其路面性能逐渐下降,需要进行处治和养护。目前采用加铺沥青混凝土层的方式逐渐成为主流处治方法,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原路面材料及其残余强度,同时显着提高其路面使用性能。但由于旧水泥混凝土板与沥青面层之间性能差异的巨大性,导致基层的路面病害很容易反射到面层上,形成路面病害。目前的研究面临着多方面的空白和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首先分析总结了目前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结论和成果。其次,以实际工程为基础,研究了旧水泥砼路面使用状况评价与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路面破损调查、探地雷达调查、承载能力检测以及结构参数检测等内容。针对检测评价结果,开展了旧水泥砼路面加固与修复技术的研究,分析了典型病害的处理方法,并且进行了多方式的加固修复效果评价。结合处理方法,论文进行了旧水泥砼加铺沥青混凝土的结构设计。首先确定了罩面结构的最不利加载方式,然后分析了原水泥砼板、原路面基层以及土基结构对罩面层中应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罩面结构的罩面厚度和罩面层模量以及新旧结构层层间接触条件的影响分析。同时,开展了白加黑的材料设计研究。分析旧水泥砼板处理方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随后进行了罩面层的材料设计和性能分析。针对界面层进行材料性能分析和选用标准研究。最后,通过试验段,跟踪路面处治后的病害发展情况,评价处治效果。
方凌易[2](2019)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改造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常规养护方案已无法解决高速公路路面结构性能衰减的问题。本文结合宁通高速广九段路面养护工程,开展沥青路面长期性能提升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沥青路面状况评价,基于现场芯样的结构状况评价,基于路用性能的新型养护材料技术以及基于结构层功能需求的养护结构组合四个方面,从而为有效提升原路面耐久性和使用寿命提供有意义的参考。首先,通过对宁通高速广九段路面历年检测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对其养护历史,路面破损状况,路面平整度和车辙等进行评价,发现路面的整体PCI,RQI和RDI指标均较好,路面总体状况良好,仅部分路段存在较明显病害。同时,历年数据分析显示PCI和RDI总体上呈逐年减小的趋势,且下降速度呈现加快态势,表明养护工程的必要性。其次,基于现场芯样对原路面材料性能及结构状况进行评价,包括芯样特征状态评估,原路面材料强度衰减情况、高温性能及抗疲劳性能等。结果发现宁通高速广九段面层与基层厚度差异性较大,层间粘结较差,上面层材料高温性能明显衰减。同时,面层疲劳性能衰减较快,而基层材料仍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针对面层的养护可基本满足道路使用性能与总体结构要求。然后,开展了基于路用性能的三种新型养护材料技术的研究。相应试验结果表明,U-PAVE10超薄铺装磨耗层材料具有低温抗裂,高温抗车辙的优异综合路用性能;橡胶沥青混合料AR-SMA-13具有良好的抗疲劳和弹性恢复性能,可较好地抵抗反射裂缝;复合高模量沥青混合料EME-14具有较好的高温性能,能较大程度地减轻原路面结构层的受力,提高原路面材料使用寿命。最后,通过基于结构层功能需求的养护结构组合研究,提出采用复合高模量EME-14+橡胶沥青AR-SMA-13的铣刨回铺养护方案。并采用力学分析法对其进行长期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通过提高中面层模量,能够有效提升路面结构的抗车辙和抗疲劳性能。
蒋应军,李湾湾,方剑,刘根昌[3](2017)在《振动压实二灰碎石力学特性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揭示二灰碎石强度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对比研究了垂直振动试验方法 (vertical vibration test method,VVTM)及静压法成型试件的力学强度与实体工程芯样的力学强度,论证了二灰碎石垂直振动试验方法的可靠性,并采用VVTM研究试件的成型方式、龄期、二灰砂浆掺量、级配类型对二灰碎石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二灰碎石VVTM成型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平均为实体工程芯样的91.3%、90.2%,而静压法成型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平均为实体工程芯样的46.5%、51.9%,表明VVTM成型试件更能准确反映二灰碎石的工程特性;二灰碎石7、90、120、180d的力学强度(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分别约为其极限强度的13%、60%、70%、80%,回弹模量分别约为其极限回弹模量的10%、50%、60%、70%;随着二灰砂浆掺量的增加,二灰碎石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先增大后减小,而劈裂强度先急剧增大后趋于平缓,甚至有所降低;二灰砂浆掺量为32%时,二灰碎石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达到最大,且继续增加二灰砂浆掺量二灰碎石劈裂强度没有明显增加,甚至有所降低,建议二灰砂浆掺量为32%;与《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规定的级配二灰碎石相比,骨架密实级配二灰碎石早期力学强度和回弹模量可提高约1.15倍,120d后力学强度可提高约20%。
汪超[4](2016)在《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灰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的大量损坏是当前高等级公路维修养护的重点,鉴于环境资源节约与高性能沥青路面的要求,使得二灰碎石基层处治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总结归纳已有科研成果基础上,针对二灰碎石铣刨料特性不明确、沥青发泡效果评估不完善、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缺乏针对性的混合料设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系统归纳了二灰碎石铣刨料的技术指标要求,同时基于贝雷法,总结了二灰碎石铣刨料级配特征,提出了评价二灰碎石铣刨料级配状况的参考范围。并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到了沥青发泡特性与发泡温度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对膨胀率影响最为显着的是发泡温度,其次是用水量,水温的影响最小;对半衰期影响最为显着的是发泡温度,其次是水温,用水量的影响最小。优化了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混合料设计方法,明确各指标之间关联度,采用归一化法得到各指标权重系数,获得关联度公式,确定最佳油石比。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提出了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关键参数敏感性分析体系,明确了各种力学性能指标的敏感性。沥青用量对湿劈裂强度影响最为显着,其次是干劈裂强度,再次是无侧限抗压强度,干劈裂强度比的影响最小。对比分析水泥再生二灰碎石混合料,结果表明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的抗冲刷性能较好,同时具有较好的抗疲劳性能,水泥掺量的增加会显着提升力学性能。最后基于节能减排效益分析和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对泡沫沥青再生、水泥再生和水泥稳定碎石三种混合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基层具有显着的节能减排效益,主要体现在原材料以及运输能耗方面,同时由于其更高的结构整体寿命,使得泡沫沥青再生基层的寿命周期费用现值最为节省。
刘玉民[5](2014)在《石灰粉煤灰级配碎石基层强度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北方高速公路路面基层结构通常为石灰粉煤灰级配碎石,并以石灰和粉煤灰作为胶结料,级配碎石集料作为骨架。这种搭配具有良好的强度和整体刚度,且价格低廉。基于此,笔者主要对施工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对二灰碎石混合强度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二灰碎石强度的影响和提高二灰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的策略。
吴德军[6](2012)在《排水性沥青路面防裂材料及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依据高速公路排水性沥青路面病害调查结果,针对由于半刚性基层收缩开裂造成雨水下渗、使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陷形成横向裂缝的病害类型,对排水层的最佳空隙率、防裂级配、层间防裂技术、排水性沥青路面沥青层的适宜厚度、结构组合优化及半刚性基层的防裂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大空隙、整体上连续、石—石嵌挤且碎石之间有粘聚力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基于粘弹性粒状模型的正交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建立了基于粘弹性粒状模型的路面荷载作用模型,根据粒状体剪切破坏机理,得出同一种石料的剪切模量计算公式,根据此计算公式易量化排水性沥青路面的抗剪性能;分析得出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最优化防裂级配范围,提出了排水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的关键控制环节——即控制2.36mm筛孔的通过率的前提下,重点控制9.516mm和4.759.5mm这两档料之间的配比,同时为提高其防裂性能,控制9.5mm筛孔的通过率为50%~70%。其次,综合行车荷载、交通量、温度应力、半刚性基层裂缝对沥青层防裂厚度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得出,除排水层外沥青层适宜的防裂厚度为18~22cm。最后,通过拟合paris公式中的材料常数C与n,推导出了沥青混合料中关于C与n的数值关系,通过将n的随机化,根据所推导的统计关系式,推算出C的概率分布形式,应用概率原理对沥青路面结构进行了裂缝疲劳寿命预测,分析其在指定可靠度的条件下的裂纹扩展疲劳可靠度。分析结果表明,不论n(n≠2)的取值如何,路面结构组合1(OGFC-13、AC-20、ATB-30、二灰碎石)的疲劳寿命均优于路面结构组合(3OGCF-13、AC-13、AC-25、二灰碎石),主要是由于路面结构组合1(OGFC-13、AC-20、ATB-30、二灰碎石)的沥青层较厚,且下面层采用的是沥青稳定碎石(ATB-30)柔性基层,其大粒径的碎石具有阻止和减缓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作用。
丁海发[7](2011)在《东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及路面材料指标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现象普遍,除了与超载现象日益严重有关外,路面结构设计及材料性能的好坏也是造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在我国现行的路面设计规范指导下,根据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筑路材料来源和交通条件等进行合理的路面结构设计,并提出适宜的材料指标要求意义重大。本文结合研究目的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根据东北地区气候条件的调查资料,在交通部行业指南《公路工程抗冻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基础上,进一步将东北地区道路冻区划分为特重冻区、重冻区和中冻区;根据交通量调查资料,采用PADS软件对东北地区29条主要干线公路15年后的累计交通荷载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将东北地区交通量等级简化为中、重和特重交通3级;兼顾地区差异和经济因素,确定了同时满足材料和结构要求的东北地区高速公路的土基回弹模量限值,采用PADS对土基强度等级进行了划分。2、对沥青面层材料、半刚性基层材料以及柔性基层材料的性能指标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主要成果:(1)考虑到目前沥青选择的标准与东北地区气候特点的不适应性,提出了沥青的PG分级方法,并推荐了东北地区沥青分级标准指标;提出采用逐级填充方法对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进行优化设计,推荐了不同层位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以室内试验结果依据,提出了不同交通及气候条件下高速公路面层混合料高低温性能指标;这些结果均为典型结构施工中沥青的选择及沥青混合料性能指标的控制提供了参考。(2)结合多年来东北地区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设计施工经验及以往研究成果,本着嵌挤结构的设计思想,采用体积法进行二灰基层材料配和比设计,推荐了级配范围,通过相关试验验证,提出二灰碎石材料合理的强度控制指标、抗冻性能指标以及抗收缩性能指标,为典型结构基层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了依据。(3)结合室内试验研究成果及柔性基层使用情况,给出了东北地区高速公路柔性基层材料结构推荐形式、成型方法以及模量等指标,在典型结构中柔性基层材料结构形式选择和施工指标控制方面具有借鉴意义。3、考虑到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路面典型结构提出时仍以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作为东北地区主要基层类型。同时提出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典型结构,通过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组合弥补单一基层类型的不足,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和耐久性。并使用壳牌程序和我国路面分析与计算软件及有限元程序对所提出的典型结构进行了力学验算,最终提出适合东北地区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同时,针对目前抗冻垫层厚度偏小,抗冻设计考虑不足的现象,按照交通部行业指南《公路工程抗冻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对抗冻垫层厚度重新进行了计算,提出了不同冻区、不同干湿类型、不同土质和不同冻深条件下三种路面典型结构的抗冻垫层厚度范围。总之,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东北地区的路面结构质量,减少路面早期病害,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节省工程造价和养护维修费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孙洋[8](2010)在《骨架密实型二灰集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的迅速发展,二灰碎石混合料以其优良的路用性能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推荐的二灰稳定碎石基层的集料级配偏细,导致其抗冲刷性能和抗裂性能较差。如何克服以二灰稳定粒料材料作为基层材料的不足,从而提高公路的使用性能成为道路工程界长期以来普遍关注的课题.本研究选择不同二灰含量,不同集料级配类型组成四种不同配合比的混合料,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及干、温缩试验,系统分析了结合料剂量、集料级配类型和养生龄期等因素对二灰稳定粒料强度特性及收缩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强度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满足基层强度和收缩性能两方面要求的二灰稳定粒料材料组成与推荐级配。为了改善二灰碎卵石基层的路用性能,本课题采用了设计级配和规范级配两种级配类型。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室内试验方法确定了影响二灰碎卵石强度指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最优试验方案,并将各因素对试验指标影响的显着性进行了分析。在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研究了骨架密实型二灰碎卵石的力学性能、水稳性能、抗收缩性能,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为该材料的优化设计和科学施工提供了有用的依据。采用设计级配,将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祝新念[9](2010)在《沥青路面二灰碎石基层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半刚性基层路面具有高强的承载能力,良好的整体稳定和耐久性等特点,一直以来以半刚性材料为基层、沥青混合料为路面的结构是我国常采用的路面形式,但随着对其认识的深入,它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如其早期强度低,影响交通及早开放;二灰稳定粒料较容易产生冲刷卿浆现象,从而造成路面的破坏,影响路面的使用年限;二灰碎石混合料在强度形成及使用过程中,因温度变化产生温度收缩裂缝和因含水量变化会产生干缩裂缝,当沥青面层较薄时这种裂缝往往扩展到面层形成反射裂缝等。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半刚性基层的各种特性进行研究。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组成中,二灰碎石混合料在我国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为了提高沥青路面的长期使用寿命,本文以各项试验为依托,对二灰碎石基层材料的性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内容包括:系统阐述了现行规范以及国外对沥青路面的设计方法,对规范的设计理论进行了探讨,讨论了设计方法的不足之处;研究了二灰碎石混合料的施工工艺,提出了二灰碎石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分析了二灰碎石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和强度特征,通过试验,详细研究了材料级配、温度、水泥含量等因素对二灰碎石强度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岳阳地区二灰碎石混合料的施工要点。通过试验,得到了集料级配对二灰碎石早期抗压强度影响规律;研究了通过物理、化学方法提高二灰碎石混合料早期强度的效果;研究了二灰碎石半刚性基层缩裂的原因,提出了减小基层缩裂的措施;并结合二灰碎石的路用性能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有效建议。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到了石灰含量、粉煤灰含量及集料的含量对二灰碎石压实度的影响规律,对二灰碎石混合料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李丰练[10](2009)在《二灰碎石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文中指出本文简单扼要的理解二灰碎石强度形成的原理,从中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二灰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并且在工程中进行实践。为二灰碎石的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二、二灰碎石基层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灰碎石基层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黑处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路面使用状况评估 |
1.2.2 原路面补强措施 |
1.2.3 反射裂缝预防措施 |
1.2.4 “白加黑”设计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状况的评价与分析 |
2.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检测方法 |
2.2 路面破损调查 |
2.3 探地雷达调查 |
2.3.1 探地雷达数据处理方法 |
2.3.2 传力杆与拉杆调查 |
2.4 承载能力的检测 |
2.5 结构参数的检测 |
2.6 小结 |
第三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固与修复技术研究 |
3.1 典型病害的处治方法 |
3.1.1 混凝土路面裂缝断板处理措施 |
3.1.2 断角的处理 |
3.1.3 传荷能力差的处理 |
3.1.4 坑洞的修补 |
3.1.5 错台的处理 |
3.2 板底脱空的处治 |
3.3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固与修复效果评价 |
3.3.1 基于弯沉的效果评价 |
3.3.2 基于雷达的效果评价 |
3.4 小结 |
第四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结构设计分析 |
4.1 沥青混凝土加铺路面荷载加载方式研究 |
4.1.1 旧水泥砼沥青罩面结构对不同加载方式的应力有限元模型 |
4.1.2 沥青罩面应力响应分析 |
4.1.3 最不利加载方式选择 |
4.2 原水泥砼路面性能对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原水泥砼面板相关参数分析 |
4.2.2 原路面基层与土基相关参数分析 |
4.2.3 基础脱空对加铺层结构影响分析 |
4.3 加铺层结构设计参数影响分析 |
4.3.1 层间接触条件 |
4.3.2 罩面厚度 |
4.3.3 罩面层模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材料设计 |
5.1 原水泥砼路面材料处理方案研究 |
5.1.1 典型板块处理方法研究 |
5.1.2 典型板块处理方法选用确定依据 |
5.1.3 处治技术措施选用方案 |
5.2 加铺沥青面层材料设计 |
5.2.1 加铺沥青层的性能要求 |
5.2.2 加铺沥青层级配设计 |
5.2.3 加铺沥青层路用性能研究 |
5.2.4 加铺沥青层材料设计选用标准 |
5.3 白黑界面处理方案研究 |
5.3.1 白黑界面材料的性能要求 |
5.3.2 白黑界面材料粘结性能研究 |
5.3.3 白黑界面抗疲劳和反射裂缝性能研究 |
5.3.4 白黑界面材料设计选取标准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旧水泥砼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
6.1 试验段现场检测 |
6.2 改造后道路病害跟踪调查 |
6.3 弯沉跟踪观测 |
6.4 构造深度与摩擦系数 |
6.5 跟踪观测中发现的其他问题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下一步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改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新型沥青路面材料研究 |
1.2.2 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 |
1.2.3 沥青路面结构疲劳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沥青路面路用状况评价研究 |
2.1 养护历史数据分析 |
2.2 沥青路面性能现状分析 |
2.2.1 路面破损状况分析与评价 |
2.2.2 路面平整度分析与评价 |
2.2.3 路面车辙分析与评价 |
2.3 沥青路面性能发展规律分析 |
2.3.1 路面破损发展规律分析 |
2.3.2 路面车辙发展规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现场芯样的结构状况评价研究 |
3.1 现场取芯及其试验方案 |
3.1.1 取芯方案选择 |
3.1.2 芯样试验方案选择 |
3.2 芯样分析与结构状态评价 |
3.2.1 厚度分析 |
3.2.2 裂缝处芯样分析 |
3.2.3 车辙处芯样分析 |
3.2.4 龟裂处芯样分析 |
3.2.5 层间粘结状况分析 |
3.2.6 基层松散状况分析 |
3.3 结构性能参数试验分析 |
3.3.1 15℃劈裂试验结果分析 |
3.3.2 60℃局部加载试验结果分析 |
3.3.3 劈裂疲劳试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路用性能的新型养护材料技术研究 |
4.1 高性能超薄磨耗层混合料U-PAVE10 |
4.1.1 配合比设计 |
4.1.2 抗车辙性能评价 |
4.1.3 动态模量性能评价 |
4.2 橡胶沥青混合料AR-SMA-13 |
4.2.1 配合比设计 |
4.2.2 抗车辙性能评价 |
4.2.3 抗疲劳性能评价 |
4.3 复合高模量沥青混合料EME-14 |
4.3.1 配合比设计 |
4.3.2 抗车辙性能评价 |
4.3.3 动态模量性能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结构层功能需求的养护结构组合研究 |
5.1 养护结构方案研究 |
5.1.1 路面加铺罩面方案 |
5.1.2 局部病害处治方案 |
5.2 中面层模量变化对结构性能影响研究 |
5.2.1 路面结构抗车辙性能分析 |
5.2.2 路面结构抗疲劳性能分析 |
5.3 养护结构长期性能分析 |
5.3.1 材料特性参数 |
5.3.2 沥青路面结构抗车辙性能分析 |
5.3.3 沥青路面抗疲劳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参与项目 |
(3)振动压实二灰碎石力学特性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原材料及试验方案 |
1.1 原材料 |
1.2 试验方案 |
1.3 垂直振动法及可靠性 |
1.3.1 垂直振动法 |
1.3.2 垂直振动成型方法可靠性 |
2 VVTM二灰碎石力学特性 |
2.1 二灰碎石抗压强度 |
2.1.1 抗压强度室内试验结果 |
2.1.2 抗压强度增长方程 |
(1)强度增长模型 |
(2)强度增长方程 |
2.1.3 抗压强度影响因素 |
(1)龄期 |
(2)二灰砂浆掺量 |
(3)级配 |
2.2 二灰碎石劈裂强度 |
2.2.1 室内劈裂强度试验结果 |
2.2.2 劈裂强度增长方程 |
2.2.3 劈裂强度影响因素 |
(1)龄期 |
(2)二灰砂浆掺量 |
(3)级配 |
2.3 二灰碎石回弹模量 |
2.3.1 回弹模量室内试验结果 |
2.3.2 回弹模量增长方程 |
2.3.3 回弹模量影响因素 |
(1)龄期 |
(2)二灰砂浆掺量 |
(3)级配 |
3 结语 |
(4)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二灰碎石再生利用的国内外研究简介 |
1.2.2 泡沫沥青的国内外研究简介 |
1.3 研究内容、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二灰碎石铣刨料特性与技术指标研究 |
2.1 概述 |
2.2 铣刨料指标分析 |
2.2.1 颗粒级配分析 |
2.2.2 含水率分析 |
2.2.3 粗集料相关指标分析 |
2.2.4 细集料相关指标分析 |
2.3 二灰碎石铣刨料级配深入评价 |
2.3.1 贝雷法介绍 |
2.3.2 评价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沥青发泡特性研究 |
3.1 概述 |
3.2 沥青发泡原理 |
3.3 沥青发泡特性的评价指标 |
3.4 发泡试验 |
3.5 发泡效果评估方法的优化 |
3.5.1 灰色关联分析法 |
3.5.2 沥青发泡影响因素选择 |
3.5.3 发泡性能对影响因素参数的选择 |
3.5.4 影响因素对发泡性能的影响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 |
4.1 概述 |
4.2 泡沫沥青冷再生二灰碎石混合料设计 |
4.2.1 原材料要求 |
4.2.2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3 泡沫沥青冷再生二灰碎石混合料设计方法优化 |
4.3.1 现行设计方法的不足 |
4.3.2 沥青用量与再生混合料性能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4.3.3 再生混合料性能指标在确定沥青用量中的应用 |
4.3.4 优化的设计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关键参数敏感性分析 |
5.1 概述 |
5.2 冷再生混合料设计中关键参数评估 |
5.2.1 关键指标要求 |
5.2.2 现有评估存在的问题 |
5.3 正交试验 |
5.3.1 正交试验方法 |
5.3.2 正交试验设计 |
5.3.3 正交试验结果 |
5.4 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1 干劈裂强度 |
5.4.2 湿劈裂强度 |
5.4.3 干湿劈裂强度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性能评估及材料参数 |
6.1 概述 |
6.2 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 |
6.2.1 抗冲刷性能 |
6.2.2 水稳定性 |
6.2.3 无侧限抗压强度 |
6.2.4 抗压回弹模量 |
6.2.5 疲劳性能 |
6.3 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6.3.1 不同成型方法的比较研究 |
6.3.2 二灰碎石铣刨料颗粒影响 |
6.3.3 肯塔堡飞散试验确定最低沥青用量 |
6.3.4 水泥掺量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水泥再生与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对比研究 |
7.1 概述 |
7.2 水泥再生二灰碎石混合料设计 |
7.2.1 原材料 |
7.2.2 级配设计 |
7.2.3 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
7.2.4 无侧限抗压强度 |
7.2.5 设计结果 |
7.3 泡沫沥青再生与水泥再生二灰碎石对比分析 |
7.3.1 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 |
7.3.2 无侧限抗压强度 |
7.3.3 劈裂强度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8.1 概述 |
8.2 节能减排分析 |
8.3 经济效益分析—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 |
8.3.1 单价分析 |
8.3.2 初期投资 |
8.3.3 费用现值 |
8.4 社会效益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9.1 主要结论与建议 |
9.2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石灰粉煤灰级配碎石基层强度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石灰粉煤灰级配碎石材料 |
二、石灰粉煤灰级配碎含水量 |
三、石灰粉煤灰级配碎成型压力 |
四、延长时间对强度不力 |
五、养生条件 |
六、结论 |
(6)排水性沥青路面防裂材料及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排水层要求与设计方法 |
2.1 排水层材料要求 |
2.1.1 矿料的分档和技术指标要求 |
2.1.2 沥青指标要求 |
2.1.3 纤维指标要求 |
2.1.4 TPS 添加剂指标要求 |
2.2 排水层最佳空隙率要求 |
2.2.1 有效水膜厚度 |
2.2.2 最佳连通空隙率 |
2.3 基于粘弹性粒状模型的防裂排水层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2.3.1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分析 |
2.3.2 排水层力学模型 |
2.2.3 防裂排水层材料配合比设计思路 |
2.4 小结 |
第三章 防裂排水层材料配合比设计及优化 |
3.1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的防裂排水层材料配合比设计 |
3.1.1 连通空隙率及防裂性能影响因素 |
3.1.2 防裂排水层材料技术要求 |
3.1.3 防裂排水层材料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3.2 基于不同改性沥青的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对比分析 |
3.2.1 路用性能试验 |
3.2.2 路用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3.3 基于粘弹性粒状模型的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级配防裂优化设计 |
3.3.1 基于不同结合料类型的级配设计试验结果分析 |
3.3.2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防裂性能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二灰碎石基层防裂性能 |
4.1 二灰碎石与水泥稳定碎石防裂性能对比分析 |
4.1.1 防裂性能试验 |
4.1.2 防裂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4.2 二灰碎石防裂级配优化 |
4.2.1 温缩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2 干缩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二灰碎石(底)基层防裂措施 |
4.3.1 二灰碎石(底)基层裂缝产生的原因 |
4.3.2 裂缝防治措施 |
4.4 小结 |
第五章 排水性沥青路面层间防裂性能和结合技术分析 |
5.1 透层及封层防裂技术 |
5.1.1 层间结合状态假设条件 |
5.1.2 层间本构模型 |
5.1.3 计算结果分析 |
5.2 粘结防水层结合技术 |
5.2.1 粘结防水层结合技术计算模型 |
5.2.2 中面层与上面层接触状态的应力分析 |
5.2.3 排水性沥青路面粘结防水层的功能性要求 |
5.2.4 粘结防水材料的选择 |
5.2.5 粘结防水层性能试验 |
5.3 小结 |
第六章 排水性沥青路面沥青层防裂厚度及结构组合优化 |
6.1 沥青层防裂厚度有限元模型 |
6.1.1 沥青层防裂厚度有限元方法 |
6.1.2 沥青层防裂厚度有限元模型荷载作用方式和计算参数 |
6.2 排水性沥青路面沥青层防裂厚度 |
6.2.1 行车荷载对沥青层防裂厚度的影响 |
6.2.2 交通量对沥青层防裂厚度的影响 |
6.2.3 温度应力对沥青层防裂厚度的影响 |
6.2.4 半刚性基层裂缝对沥青层防裂厚度的影响 |
6.2.5 沥青层防裂厚度耦合结果 |
6.3 基于疲劳裂缝扩展寿命的结构组合优化 |
6.3.1 断裂力学基本理论 |
6.3.2 防裂结构组合的关键因素分析 |
6.3.3 疲劳裂缝扩展寿命预测 |
6.4 小结 |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
1.主要研究结论 |
2.创新点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致谢 |
(7)东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及路面材料指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典型结构影响因素的分析 |
2.1 冻区划分 |
2.1.1 气候条件的调查 |
2.1.2 道路冻区划分 |
2.2 交通量等级划分 |
2.2.1 交通量调查 |
2.2.2 交通荷载组成及调查 |
2.2.3 交通量预测 |
2.2.4 交通量等级划分 |
2.3 土基强度等级划分 |
2.3.1 土基强度等级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沥青路面材料及性能指标 |
3.1 沥青混合料使用性能的研究 |
3.1.1 沥青单质性能的试验研究 |
3.1.2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的试验研究 |
3.1.3 沥青混合料试验分析 |
3.1.4 沥青混合料性能推荐指标 |
3.2 半刚性基层材料 |
3.2.1 半刚性基层材料结构型式及配合比设计方法 |
3.2.2 半刚性基层强度指标 |
3.2.3 半刚性基层材料抗冻性研究 |
3.2.4 半刚性基层材料缩裂性能试验分析 |
3.2.5 材料推荐指标 |
3.3 柔性基层材料 |
3.3.1 骨架密实结构沥青碎石(ATB)混合料强度与空隙率相关性研究 |
3.3.2 骨架密实结构沥青碎石(ATB)混合料矿料级配的研究 |
3.3.3 骨架密实结构沥青碎石(ATB)混合料推荐试验成型方法 |
3.3.4 骨架密实结构沥青碎石混合料强度试验 |
3.3.5 推荐材料指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研究 |
4.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合理结构推荐 |
4.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的设计参数 |
4.2.1 交通设计参数 |
4.2.2 土基强度设计参数 |
4.3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及设计标准 |
4.3.1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原则 |
4.3.2 设计标准 |
4.4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设计 |
4.5 路面典型结构计算分析 |
4.5.1 利用壳牌路面计算程序与我国路面设计程序计算路面结构响应 |
4.5.2 利用有限元进行的重载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分析 |
4.6 路面抗冻厚度计算分析 |
4.7 典型路面结构及其使用说明 |
4.7.1 推荐典型结构 |
4.7.2 典型结构使用说明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骨架密实型二灰集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二灰碎石混合料组成结构及强度形成机理分析 |
2.1 二灰碎石组成结构 |
2.2 二灰碎石混合料技术性能要求 |
2.3 二灰碎石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分析和影响因素 |
2.3.1 二灰碎石的强度形成机理 |
2.3.2 影响二灰碎石强度的因素 |
第三章 二灰碎卵石混合料配合比研究 |
3.1 基本原则 |
3.2 设计方法和步骤 |
3.3 原材料技术指标及检测 |
3.3.1 石灰的技术指标 |
3.3.2 粉煤灰的技术指标 |
3.3.3 集料的物理技术性质 |
3.4 配合比设计 |
3.4.1 集料级配的确定 |
3.4.2 二灰结合料最佳比例的确定 |
3.4.3 二灰与集料比例的确定 |
3.4.4 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确定 |
3.4.5 室内试验验证 |
3.5 小结 |
第四章 二灰碎卵石路用性能研究 |
4.1 二灰碎卵石力学性能研究 |
4.1.1 无侧限抗压强度 |
4.1.2 劈裂强度 |
4.1.3 抗压回弹模量 |
4.2 抗收缩性能 |
4.2.1 缩裂机理分析 |
4.2.2 收缩的影响因素 |
4.2.3 二灰碎卵石收缩性能试验 |
4.3 二灰碎卵石的稳定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5.1 经济效益分析 |
5.2 社会效益分析 |
第六章 本文结论与建议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9)沥青路面二灰碎石基层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沥青路面及基层总体分类及特点 |
1.2 国外发展情况 |
1.3 国内发展情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半刚性路面设计方法及二灰碎石基层施工 |
2.1 半刚性性路面现有设计方法研究 |
2.1.1 设计理论和方法 |
2.1.2 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探讨 |
2.2 半刚性路面破坏形势分析 |
2.2.1 沉陷 |
2.2.2 车辙 |
2.2.3 疲劳开裂 |
2.2.4 推移 |
2.2.5 低温缩裂 |
2.3 二灰碎石路面基层施工工艺 |
2.3.1 施工要求 |
2.3.2 工艺流程 |
2.3.3 二灰碎石基层施工 |
2.4 二灰碎石、水泥粉媒灰碎石及水泥碎石基层经济比较 |
2.5 二灰碎石基层质量控制和检测 |
2.5.1 压实度指标 |
2.5.2 平整度指标 |
2.5.3 厚度指标 |
2.5.4 探地雷达无损检测 |
2.6 小结 |
第3章 二灰碎石的结构特征及压实度的影响因素 |
3.1 二灰碎石组成结构 |
3.1.1 矿质颗粒的结构特点 |
3.1.2 二灰结合料 |
3.1.3 结合料与矿质颗粒相互作用的特点 |
3.2 二灰碎石混合料技术性能要求 |
3.2.1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
3.2.2 具有足够的水稳性和冰冻稳定性 |
3.2.3 具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 |
3.2.4 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 |
3.3 影响二灰碎石压实度因素的研究 |
3.3.1 原材料 |
3.3.2 试验方法 |
3.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4 小结 |
第4章 二灰碎石的强度特征及力学性能研究 |
4.1 强度形成机理 |
4.4.1 石灰在水溶液中的解离作用 |
4.4.2 石灰的结晶和碳化作用 |
4.4.3 石灰与粉煤灰的火山灰反应 |
4.2 力学性能的研究 |
4.2.1 原材料 |
4.2.2 二灰含量对二灰碎石强度的影响 |
4.2.3 温度对二灰碎石强度的影响 |
4.2.4 含水量对二灰碎石强度的影响 |
4.2.5 水泥掺量对二灰碎石强度的影响 |
4.2.6 工程实例 |
4.2.7 小结 |
4.3 集料级配对二灰碎石早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4.3.1 集料级配 |
4.3.2 试验方法 |
4.3.3 试验结果 |
4.3.4 结果分析 |
4.4 提高二灰碎石早期强度的措施 |
4.4.1 物理方法 |
4.4.2 化学方法 |
4.4.3 外掺剂对二灰混合料早期强度的作用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二灰碎石基层缩裂分析及预防措施 |
5.1 缩裂原因分析 |
5.1.1 失水引起 |
5.1.2 温缩引起 |
5.1.3 施工引起 |
5.2 二灰碎石基层缩裂的影响因素 |
5.3 减少缩裂程度的措施 |
5.4 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二灰碎石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二灰碎石混合料的性能特点及质量控制因素 |
1.1 二灰碎石强度形成的简单原理; |
1.2 影响二灰碎石强度的主要因素 |
2、二灰碎石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
3、结束语 |
四、二灰碎石基层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黑处理措施[D]. 孟大勇. 东南大学, 2019(01)
- [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改造技术研究[D]. 方凌易. 东南大学, 2019(01)
- [3]振动压实二灰碎石力学特性及影响因素[J]. 蒋应军,李湾湾,方剑,刘根昌.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4]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关键技术研究[D]. 汪超. 东南大学, 2016(04)
- [5]石灰粉煤灰级配碎石基层强度影响因素分析[J]. 刘玉民. 中外企业家, 2014(08)
- [6]排水性沥青路面防裂材料及结构优化研究[D]. 吴德军. 长安大学, 2012(07)
- [7]东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及路面材料指标的研究[D]. 丁海发. 吉林大学, 2011(09)
- [8]骨架密实型二灰集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D]. 孙洋. 重庆交通大学, 2010(12)
- [9]沥青路面二灰碎石基层应用研究[D]. 祝新念. 湖南大学, 2010(03)
- [10]二灰碎石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J]. 李丰练. 科技信息, 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