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上声讨 自由有限(论文文献综述)
杨嵘均[1](2021)在《网络民粹主义的行动逻辑、滋生情境及其治理》文中研究说明在网络空间中,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网络民粹主义既是一种社会思潮,又是一种政治策略,还是一种社会运动。一般而言,网络民粹主义的行动逻辑是遵循着"社会思潮→政治策略→社会运动"规律发展演变的,其过程则表现为"民意发酵→舆论声讨→民怨沸腾→网络动员→网络溢出"等样态。在当下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滋生的社会情境是复杂的,它是社会动因、心理动因、政治动因在网络空间中叠加而交互作用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网络民粹主义虽然具有"社会警示灯"的作用,但是它也具有冲击主流意识形态,激化社会矛盾,破坏社会秩序等危害。为此,需要从网络民粹主义滋生的社会情境着手,在关注社会公正性和人民性的基础上,沿着技术阻断、制度建构、认同构建、根源治理这一逻辑思路,对其危害进行有效治理。
李妍[2](2021)在《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研究 ——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立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分析了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形态、劳动形式及资本权力,揭示了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同时也聚焦数字劳工的斗争和解放问题,指出要想最终实现人的解放,需要使数字劳动成为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使数字技术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首先,本文立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初步展现了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数字化生存困境。马克思基于“劳动价值论”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批判,发现了资本增殖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本文认为在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仍然占据统治地位,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当下社会仍然适用。立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我们发现:数字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方面与传统资本主义社会是一致的,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数字化的新趋势。这种新趋势表现为数字泰勒主义盛行、生活空间工厂化、生活时间殖民化。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多的可能,但其实质仍然是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困境呈现出能动与被动、虚拟与现实、平等与剥削之间的三重矛盾。其次,本文立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深入分析了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形态、劳动形式及资本权力,阐释了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新变化。数据商品是数字资本主义社会新的商品形态,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形式表现为“庞大的数据堆积”。数据商品的生产既包括原始数字痕迹的生产,又包括对原始数字痕迹的加工,其中均蕴含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数据商品作为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仍然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数据商品具有个性化定制与标准化逻辑并存、低消耗性与高消耗性并存、共享性与排他性并存的特征。数据拜物教是数字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拜物教形式,它用看似中立的数字技术手段刻意美化和掩盖了其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目的,从而全面支配人的生产和生活。数字劳动是数字资本主义社会新的劳动形式。数字劳动过程表现为强迫性与自愿性并存、劳动对象的非物质性、劳动资料的私人化和集中化并存的特征。数字劳动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原始型数字劳动和加工型数字劳动,从本质上可分为非雇佣数字劳动和雇佣数字劳动。从事原始型数字劳动的劳动者,不以此为职业和谋生手段,是非雇佣数字劳工;从事加工型数字劳动的劳动者,以此为职业和谋生手段,是雇佣数字劳工。数字劳动生产过程中,无论是雇佣数字劳动,还是非雇佣数字劳动,都是被数字资本剥削的“活劳动”。因此,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权力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支配力量。数字资本权力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了对人的更全面、更隐蔽、更彻底的统治。数字圈地运动使得数字资本主义的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从而使少数国家和少数资本家得以无偿占有多数国家和多数数字劳工的剩余价值,完成数字资本积累。数字资本一边补充非雇佣数字劳工的数量并使其持续“在线”,扩大对“活劳动”的剥削范围;一边强化对雇佣数字劳工的压榨,加深对“活劳动”的剥削程度,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榨取所有“活劳动”的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最后,本文立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聚焦于数字劳工的斗争与解放问题,寻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雇佣数字劳工和非雇佣数字劳工分别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组织及途径,进行了劳工运动、技术抵抗、舆论传播、社区活动等斗争。这些斗争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仍然面临组织困难、手段有限、目标模糊、收益不均等困境。尽管如此,我们要看到数字劳工的斗争和解放的意义和价值不能局限于其自身,也不能囿于眼前,而是要置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进程中来理解。数字劳工的斗争和解放是人类解放的历史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最终要实现的是人的解放。因此,数字劳工斗争的根本目标不是放弃数字化生存方式和对数字技术的使用,而是使数字劳动成为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使数字技术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归根结底是要打破数字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扬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陈玉萍[3](2021)在《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文中指出伴随中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兴起,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呈现多发态势,在互联网场域中,此类危机事件被当事人、网民、媒体等主体爆料后,经由网络媒体与自媒体的传播扩散,极易演化为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本文以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为研究对象,基于危机管理理论、治理理论、生命周期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系统论等理论基础,综合应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方法,系统研究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诱发演化、影响与治理等核心内容,其理论贡献在于形成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理论体系,也将为应对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保障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体育旅游快速发展促使危机事件发生风险增加,体育旅游危机事件显示出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交融触发、事发空间从局地性向广域化扩散、事发时间从集中向分散迁移等发展态势。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在互联网场域中极易演变为网络舆情。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是由客体、主体、本体以及载体等四大要素构成,呈现出主体多元性与社群化、客体破坏性与复杂化、本体隐匿性与无序化、载体交互性与多样化等特征,呈现出网民表达理性化、舆情信息去中心化、传播媒介融合化等演变态势,具有主体需求导向功能、体育旅游产业危机预警功能、网民舆情依赖功能与多利益主体行为监督功能。(2)体育旅游系统由客源地需求系统、目的地接待系统、通道系统与支持保障系统构成。体育旅游系统子系统突变、子系统协同弱化、外部环境变迁冲击等原因引致系统整体紊乱。当紊乱熵值超越临界点之后,系统发生脆性崩塌引致危机事件发生。危机事件完成比特化网络转录后,在事件属性、网络表达平台、网民心理行为、政企调控缺失、媒体注意力聚焦等因素合力作用下,极易发酵演变为网络舆情,进而形成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萌发与网络舆情系统初步形成的标志为:(1)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完成从事发地到互联网场域的比特化转录;(2)网民、媒体、意见领袖、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开始将注意力资源大量投向体育旅游危机事件;(3)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呈现特定流向规律。(3)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具有时序动态性、多维性、跃变性、衍生性、反馈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它受网络舆情系统中主体子系统、载体子系统、客体子系统的综合影响,外围宏观舆情环境通过主体因素、载体因素、客体因素的中介力量间接推动网络舆情演化。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内源动力包含事件冲击力与当事人牵引力,外源动力则由网民关注力、媒体关注力、政府调控力、意见领袖动员力、网络平台扩散力等构成,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前期演化动力主体为内源动力,后期演化受内源动力与外源动力耦合交互作用。在网民关注力、媒体关注力、政府调控力、意见领袖动员力、当事人牵引力、事件冲击力、公共或个人网络平台扩散力的合力作用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经历酝酿、爆发、成熟与衰退四个生命周期阶段;不同阶段,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各动力源作用强度不同,引致各生命周期阶段呈现出异质的演变规律。(4)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呈现出宏观、中观、微观多维并举的影响格局。宏观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国家形象、国际体育赛事旅游承办、宏观政策制度变迁等方面;中观影响主要表现为对体育旅游产业需求、体育旅游产业供给、体育旅游产业区域竞争格局、体育旅游市场规模、体育旅游产业生命周期演化等方面的影响作用;微观影响主要为对体育旅游者、体育旅游企业、体育旅游从业人员、体育旅游目的地、网民、媒体等主体的影响。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存在空间溢出与产业溢出效应,对具有地理空间隶属关系的目的地、同质体育旅游目的地、同质旅游危机事件发生地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对目的地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等有产业溢出影响,并通过城市形象受损影响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对线下线上有融合影响作用;其影响场域呈现从体育旅游事发地到体育旅游目的地再到空间关联及产业关联旅游目的地的扩散规律。在各生命周期阶段,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舆情球体”体积发生动态变化,反应舆情热度高低,进而对宏观、中观、微观各层面产生非均衡的影响强度。(5)基于协同治理理论,考虑到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不同发展程度、不同治理主体、不同治理手段下,治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在路径与策略上的差异性,特提出协同分异治理的理论范式。建议以制度保障为基础、以组织保障为核心、以资源保障为依托,建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保障体系;同时,建构涵盖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应急处理机制、恢复与重建机制的协同分异治理机制。基于网络舆情演化生命周期的过程性差异,提出协同分时治理路径及策略。基于网络舆情发展强度的差异,将网络舆情分成轻微级、警示级、严重级三种等级,提出针对不同级别的协同分级治理路径及策略。从政府、媒体、社区居民、意见领袖、体育企业与旅游企业、体育社群等主体出发,提出协同分主体治理的路径与策略。基于治理方式的刚柔性差异,提出协同分式治理的路径与策略,刚性治理方式表现为强化舆情管控法律与制度建设、提升技术治理能力,柔性治理方式则重在塑造舆情治理理念、培育体育旅游业风险文化、引入社会力量管控、重视网络伦理建设;柔性治理与刚性治理在协同分异治理下的耦合互动,可提升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水平,进而有助于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生态改善与体育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
王硕[4](2021)在《新媒体视域下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效果研究》文中认为当今,食品安全问题是重要社会性问题。在技术经济快速发展的新背景下,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仍不容乐观,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食品安全治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日益繁重的食品安全治理任务。在此现实背景下,食品安全治理困境难以破解,亟需得到社会公众的参与治理,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恰恰为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宽泛渠道。鉴此,本文试图展开对公众通过新媒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效果的研究,分析新媒体视域下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行为逻辑,验证公众通过不同的新媒体参与方式对食品安全治理效果的实际影响,以期为促进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及构建食品安全协同治理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基于研究目的,本文在相关文献梳理分析的基础之上,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研究内容:(1)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对我国新媒体视域下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现状进行分析,了解我国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具体情况,其中主要包括消费者协会投诉情况、12331平台投诉情况以及公众参与治理效果,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2)对新媒体视域下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行为逻辑进行分析,主要从行为参与诱因、行为进阶路径、行为演变结果三个方面分析公众通过新媒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动机、过程以及最终产生的效果,在行为进阶路径方面又划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分别研究公众通过新媒体参与治理的行为特征以及不同阶段内起到的议程设置作用;(3)为验证公众通过新媒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行为的理论合理性,故搜集食品安全治理相关数据以及公众通过不同新媒体参与方式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公众通过新媒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实际效果,除此之外又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以发现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公众通过新媒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效果差异。(4)实证结果表明:以百度指数、微博舆论数量为代表的新媒体视域下公众参与方式,对食品安全治理效果具有显着的影响作用,具体为百度指数越大、微博舆论数量越多,食品抽检不合格率以及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生数就越低,因而就意味着食品安全治理效果就越好,且公众通过百度搜索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效果要优于通过微博发表舆论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效果。另外在研究中还发现,东部地区公众通过新媒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效果最为显着,中部地区一般显着,而西部地区不显着;(5)最后根据新媒体视域下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效果的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基于公众通过新媒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达到的良好效果,本文建议:一是要巧用新媒体大数据,实现公众参与制度化;二是要加强线上线下互动合作,实现媒体监管规范化;三是要引导公众树立参与意识,提高公众参与素养,培育公众网络参与素养全面化;四是要构建多元主体治理框架,落实协同治理常态化。
许林[5](2020)在《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技术革命带来生产发展,世界经济秩序面临重构;民粹主义与新冠疫情冲击欧美政治,全球化进程出现逆流。世界变局影响着中国变局,中国正处于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一是社会结构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中国成为国内市场承载不下自身生产能力的制造业大国,经济格局决定了中国必须开放开明,以求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进而增进世界对中国产品的认同;二是世界秩序从冷战后美国独大的单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型,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针对“修昔底德陷阱”的对抗性竞争疑虑,中国突破零和博弈思维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赢理念,并躬行自明身体力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的全球公共产品建设,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文化交流与碰撞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密切与深入,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意义重大;三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更新换代,全球文化交流的平台呈现出网络社交媒体化倾向,以往主要建立在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上的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当下的人际、组织、大众、国际等各类传播混合一体无缝接轨的信息扩散交流实践不相适应,亟待创新开拓。如何在大变局中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从理念内核、组织传播、公民外交等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树立仁和善念为核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世界观,学习佛教基督教等组织的成功经验,借助网络社交媒体开展文化对外“轻传播”实践创新。论文首先以史为鉴,利用文献研究法,深入剖析了中国仁和理念的进阶之程:炎黄先祖已学会了建立我者与他者之间的非战争关系,顺利实现了三个部落的融合,部落融合后又以禅让制体现出了对权力公正的正确政治追求;而夏、商、周,从部落禅让到宗法分封再到周以后秦的中央集权的建立,呈现出了从部落天下到家天下的中国政治视野里的“天下”体系的动态生成,也体现了以“中和”为目标的中国整体哲学观的初步形成;今天的中国将血脉传承里、集体无意识里自远古起就一直充盈着的仁爱万物、和待天下的善念发展成为能维系全球和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信念,每个中国公民都应理解并拥有这份善念,并将这份善念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核心理念。论文接着继续使用文献研究法从传播环境适应、传播主体设定、传播内容把关等三方面总结佛教与基督教等外国文化在中国传播的经验得失,发现外来宗教在他国的传播要获得成功:一是要弱化组织色彩,规避与当权者争夺文化领导权的嫌疑,以得到当权者的支持;二是必须主动融入当地文化,要先树精英形象、寻求社会身份认同,选用与当地精神同质、生活贴近的传播内容,以生动传播形式,进行“适应”传教;三是从文化抵触、文化顺应到文化同化,外来文化必须经过长期自觉的“本土化”过程,不断调整、变化,才可能真正融入本地文化。这对我国孔子学院类的文化对外传播组织有启发意义。论文还从现实层面,采用内容分析法,呈现了国际舆论利用中国民间舆论消解甚至黑化中国国家舆论场的引导作用的现象,并探究了其原因:信息科技的发展让普通网民借助网络社交媒体成为了对外文化传播的主力,这些网民却媒介素质堪忧并缺乏相关国际公共关系常识。论文创造性地提出文化对外“轻传播”实践方式,认为要利用好社交类平台做好文化对外传播,应将重心放在引起他者对我方文化的兴趣上,即争夺关注度上,并在此基础上获取认同度,要采用以下策略:注重关注度、彰显独特性、扩大接触面、铺陈情感律。具体操作方法是:一要善于契合他者文化心理痛点,借势名人晕轮效应,培养超级文化传播者,搭乘热点话题公关;二要政治人物形象个性化、重要人物形象生活化;三要尽一切可能扩大本文化与他者的接触面,因为这是“滚动摩擦”时代的媒介接触,要善于全平台协作传播;四要以情动人,在中国故事里附加上浓烈的感情。
马秋雨[6](2020)在《“人肉搜索”中的权利冲突与法律规制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的全面普及,网络触角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019年6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了我国第4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到61.2%;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9.1%。1这意味着超六成的民众能够通过更便捷、更即时的方式接触到网络,能够使用网络。信息传播渠道的拓宽,使得信息流动变得更自由,公众意见表达空前活跃,网络成为舆论的自由地带。自由可带来诸多益处,但不幸的是,这个极度自由的环境也引起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现象的出现便是其中之一。从因观点不合而引发的网络骂战,到侮辱、诽谤、披露隐私造成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困扰,看似虚拟的网络暴力正不断从网络延伸到现实之中,对个人和集体施加压力、严重影响正常社会生活秩序,造成他人隐私权、名誉权、人身健康权等合法权益被侵害。在诸多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中,“人肉搜索”类网络暴力是最具争议性、最为典型的网络暴力表现形式。作为一种工具,人们利用“人肉搜索”广泛收集信息、探寻某些事件的真相。在互联网开放性与非实名性背景下,“人肉搜索”使网民的表达自由得到极大程度的实现,但是对事件当事人信息的搜索与曝光也不可避免地会触及他人隐私权、名誉权、个人信息权等合法权益,这正是其争议性之所在,相对立的主体产生了权利冲突,同时需要对权利滥用与侵权行为作出区分,以明确权利滥用的本质特征。与此同时,作为一种群体行为,“人肉搜索”参与主体也具备冲动性、狂暴性、单项极化性等群体心理特性2,更容易形成舆论漩涡,成为引发网络暴力最典型的形式。“人肉搜索”类网络暴力不仅涉及虚拟的网络世界,更是深深介入了现实的日常生活,是信息时代对法律提出的新挑战。本文从法理学的角度对“人肉搜索”中存在的权利冲突问题以及深层次的关于不同法律价值追求的矛盾进行探讨,分析对其进行法律规制的依据和具体规制建议是十分必要的。除引言与结语外,本文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以“德阳女医生案”作为案例,通过对案件事实部分的梳理来反映“人肉搜索”导致暴力的过程,引出对“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的理论分析,详细分析“人肉搜索”的概念和特征,“人肉搜索”成为在我国尤其频发的原因,以及“人肉搜索”与网络暴力的交叠关系。第二部分采用二分法,分别阐释存在于公权领域与私权领域的“人肉搜索”中存在的权利冲突,以及权利冲突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这一部分首先从法理学角度阐释规制“人肉搜索”的法律基础,而后在解决权利冲突的基本原则的指导下,结合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2020年3月起正式施行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与“人肉搜索”相关的规定,提出笔者对于我国“人肉搜索”类网络暴力法律规制的一些想法。
张梦娜[7](2020)在《网络舆论对刑事裁判的影响与应对》文中提出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公众通过网络舆论愈发广泛地参与到各刑事案件审理中。网络舆论是公众对刑事案件集中反映出的内心诉求,不可避免的两者会发生碰撞。呈现出相互影响、相互冲突的对立统一关系。舆论在网络环境中的特征显示出网络舆论较大的非理性。故在刑事裁判中,不能对网络舆论“听之任之”。一方面,网络舆论可以监督刑事裁判,对刑事司法领域具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网络舆论也严重干涉刑事裁判,对刑事司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刑事裁判中不能将网络舆论照单全收,为打破这一困境,参照域外经验与国内现状,寻求途径对网络舆论积极引导。不被网络舆论所困,使二者在冲突中寻求平衡。通过探讨措施来实现网络舆论与刑事裁判的和谐交流。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首要确定文章中对网络舆论讨论的范围,确定在法学意义下展开文章的论述,体现刑法领域的价值诉求。并总结特征对网络舆论定性分析,为接下来的论述做铺垫。第二部分探究网络舆论对刑事裁判的积极影响,网络舆论并不是一无所长。通过案例分析得出,若积极吸取网络舆论中理性优势,则对舆论监督刑事裁判全面进行,深入具体案件,行为认定细化和具体化,避免误判错判,遏制司法腐败具有极大的益处。第三部分分析网络舆论对刑事裁判的消极影响及原因,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不能完全顺应。再次分析案例,可得出非理性的网络舆论与刑法价值冲突,会干涉案件独立审判,妨碍自由裁量权的使用,影响案件进程,并侵犯相关人员合法权益。而消极影响的产生归结于网络舆论有相关理论与现实因素的支撑。第四部分探求域外相关规定。从英国藐视法庭罪的制定与运行、美国陪审制度的设立及其他国家的措施,吸取经验加强国内对相关立法与案件审理的完善。第五部分提出两者关系构建的措施。找准网络舆论在刑事裁判中的角色定位。在借鉴域外经验下,对媒体报道与刑事裁判关系进行把控,避免案件审而未结,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通过法院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增加裁判文书的说理性,建立应对舆论压力制度,以及对公众舆论的正确区分鉴别和多维引导与规制,以寻求二者之间良性互动关系。
李强[8](2020)在《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正当程序意识的培养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发展路径,旨在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正当程序意识是公民法治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大学生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力量,其正当程序意识是影响全面依法治国进程的重要因素。我国与英美等国的法律文化不同,对培养正当程序意识关注较晚,但是作为法治精神的重要部分,我国正当程序意识已逐渐渗透到相关部门的研究中,其中就包括培养大学生的正当程序意识。本文是基于依法治国背景下,以大学生正当程序意识的培养路径研究为切入点,在阅读和梳理文献的基础上,运用理论总结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大学生正当程序意识的客观认知和主观状态等问题进行分析。根据统计结果找出大学生正当程序意识形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进一步寻找造成大学生正当程序意识不足的制度、观念、教育和个人环节的原因。针对问题存在的原因,本文又从完善制度、树立观念、规范教育和提升个人四个层面提出具体建议,找出培养大学生正当程序意识的路径目前,对于正当程序原则和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文章很多,但是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是本文的独创性所在,因而本文试图通过寻找大学生正当程序意识的培养路径,希望弥补当前我国大学生正当程序意识培养研究领域的空缺,为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原光[9](2020)在《涉官网络舆情的地方政府回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参与是一种以科技为载体,以追求民主权利与现实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行为,其政治性和社会性必然要求政府进行有效回应。当前,政府回应存在的问题主要源于地方政府回应的行动困境,即网络治理的开放性和地方政府管理的封闭性之间的矛盾。网络治理的开放性要求网络治理必须适应瞬息万变的因网络参与导致的舆情发展,但地方政府的封闭性使其习惯于以我为主,以不变应万变,往往被动地见招拆招,很难跟上舆情发展的步伐,这种缺乏前瞻性和应变能力的被动回应经常使政府陷入被动。在理论层面,“参与(?)回应”是研究公众参与和政府回应关系的基本框架,但因为公众参与形式繁多,每个时代皆有不同主题,所以抽象地分析参与和回应的关系极易陷入不直观、不聚焦、不深入的窠臼。涉官网络舆情既是网络参与的产物,又是政府回应的重要对象,可作为研究网络社会“参与(?)回应”关系的切入点和中介变量。在我国,因为官员身份特殊、敏感,与政府存在着难以剥离的内在联系,所以我国的政民关系往往通过官民关系体现出来,官民关系是理解和研究涉官网络舆情政府回应的逻辑起点。在现实层面,涉官网络舆情表面上针对官员个体,但实际上体现的却是对政府的诉求,其实质是民众在不便或无法与地方政府直接沟通或抗争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变通的底层抗争方式,其目的在于通过影响官员进而影响政府。涉官网络舆情的回应是政府、涉事官民、网民、媒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各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构成了舆情回应的基本行动逻辑。一般而言,公众试图通过“闹大”舆情的方式引起政府重视,地方政府则企图采取“化小”的方式平息舆情,于是涉官网络舆情的地方政府回应构成了多元主体的动态合作博弈过程。本文旨在通过对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研究,破解网络时代的政府治理困局,即公众日益增长的网络参与需求与落后的政府回应能力之间的矛盾,这也是目前我国“社会—政治”领域中的主要矛盾之一。为解决这一矛盾,本文对涉官网络舆情的地方政府回应进行研究,试图通过提升政府回应成效来改善政府网络治理绩效,从而促进公众参与的发展。针对涉官网络舆情所引发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本文从建设责任型、服务型、回应型政府的总体目标出发,试图通过提升政府回应成效的方式解决网络社会中地方政府的回应性、回应力和回应度依然不足的问题。在对政府回应成效的研究中,回应速度和回应质量是对回应成效评价的基本维度,回应弹性则是政府回应中速度和回应质量不同步、不协调、不稳定的现象,是回应成效不佳的集中体现。本文以自建“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案例库”为基础,以140个涉官网络舆情案例为样本,从4个维度16个指标出发对影响涉官舆情回应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回应弹性是政府对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研判、博弈和调适的结果。政务公开、央媒报道等因素对回应速度的提升作用高于对质量的改善;政府问责、舆情叠加、司法介入等因素对质量的改善作用高于对速度的提升。社会化媒体、利益型和激烈性诉求目标、新兴网络首发平台、涉党政机关、上级介入等因素能够同步提升政府回应的速度和质量。公众线下参与、政府话语回应、网络渠道回应等因素虽能提升回应速度但无助于提高回应质量。网络普及、政府的线下管理能力等客观条件对回应成效的影响不明显,政府的主观意愿才是决定回应弹性的关键因素。同时,政府线上管理能力的有效性也说明提升政府网络舆情回应的专项能力是改善地方政府回应的必要路径。本文除从“参与-舆情-博弈-回应”的宏观模型对政府回应进行理论探讨外,还结合诸多实际案例,对地方政府回应中存在的典型性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具体、深入地剖析,以期更全面地展现地方政府在涉官网络舆情回应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和面临的挑战,并从中探寻完善政府回应的切入点,为提升政府回应成效提供抓手、奠定基础、理清思路。为切实改善地方政府回应成效,本文从回应能力发展、回应决策完善、回应行动规范、处置追究机制健全等方面提出了制度建设构想,为如何完善回应机制提供了基本思路和行动策略。
杨汉城[10](2020)在《法国“黄马甲”运动成因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以及各国国内矛盾的积累爆发,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各类社会运动均频繁出现,其中一些甚至直接导致了本国政府下台和地区局势动荡。如何更好应对社会运动,维护社会稳定,正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2018年末发生的“黄马甲”运动是法国近50年来最严重的社会运动之一,一度动摇了马克龙的执政根基。运动的直接原因是政府的燃油税改革,民众在每周一次的示威中表达对马克龙执政的强烈抗议。但其深层次原因更为复杂,既有民众对生活现状的普遍不满情绪,也有对精英治国体制的声讨,更暴露了法国代议制民主制度的一系列弊端。为了避免危机进一步扩大化,马克龙通过电视讲话及时纠正了政府的应对态度,快速出台了相关法律对示威中的暴力行为形成震慑,全面开展了全国大讨论平复社会舆论,并在上述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以安抚民意。通过上述措施,马克龙成功削弱了“黄马甲”运动的声势,并避免了运动借法国欧洲议会选举转型为正式的政治力量。本文梳理了“黄马甲”运动发展过程,分析了其成因,归纳了马克龙应对策略,并认为运动的新特点对经典社会运动理论提出了挑战,其爆发和应对过程中体现的法国社会治理逻辑对现阶段我国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对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二、网上声讨 自由有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上声讨 自由有限(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民粹主义的行动逻辑、滋生情境及其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粹主义网络生成、传播和聚合的行动逻辑 |
二、民粹主义网络生成、传播和聚合的社会情境 |
三、民粹主义网络生成、传播、聚合的可能影响及其治理 |
四、结语 |
(2)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研究 ——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来源 |
二、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框架 |
第1章 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缘起 |
1.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 |
1.1.1 “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
1.1.2 “劳动价值论”的历史评价 |
1.1.3 “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意蕴 |
1.2 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出场 |
1.2.1 传统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进程 |
1.2.2 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 |
1.2.3 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与传统资本主义社会的关系 |
1.3 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 |
1.3.1 数字泰勒主义盛行 |
1.3.2 生活空间工厂化 |
1.3.3 生活时间殖民化 |
1.4 数字技术与人的数字化生存 |
1.4.1 能动与被动之间的矛盾 |
1.4.2 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
1.4.3 平等与剥削之间的矛盾 |
第2章 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形态 |
2.1 数据成为商品 |
2.1.1 数据的概念界定 |
2.1.2 数据商品化的过程 |
2.1.3 数据商品的二因素 |
2.1.4 数据交换与一般数据 |
2.2 数据商品的特征 |
2.2.1 个性化定制与标准化逻辑并存 |
2.2.2 低消耗性与高消耗性并存 |
2.2.3 共享性与排他性并存 |
2.3 数据拜物教 |
2.3.1 拜物教的历史及发展 |
2.3.2 拜物教在数据商品中的表现 |
2.3.3 数据拜物教与传统拜物教的区别 |
第3章 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形式 |
3.1 “数字劳动”及相关概念辨析 |
3.1.1 数字劳动与产消合一 |
3.1.2 数字劳动与受众商品 |
3.1.3 数字劳动与免费劳动 |
3.1.4 数字劳动与非物质劳动 |
3.1.5 数字劳动与玩劳动 |
3.2 数字劳动的特征 |
3.2.1 劳动过程的强迫性与自愿性并存 |
3.2.2 劳动对象的非物质性 |
3.2.3 劳动资料的私人化和集中化并存 |
3.3 数字劳动与数字劳工 |
第4章 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权力 |
4.1 作为社会权力的数字资本 |
4.1.1 数字资本权力的控制方式 |
4.1.2 数字资本权力与生命政治权力的契合 |
4.2 数字资本积累中的剥削 |
4.2.1 数字圈地运动 |
4.2.2 数字资本积累 |
4.2.3 数字剩余价值 |
第5章 数字劳工的斗争和解放 |
5.1 数字劳工的斗争现状 |
5.1.1 雇佣数字劳工的斗争现状 |
5.1.2 非雇佣数字劳工的斗争现状 |
5.2 数字劳工的斗争困境 |
5.2.1 斗争组织困难 |
5.2.2 斗争手段有限 |
5.2.3 斗争目标模糊 |
5.2.4 斗争收益不均 |
5.3 数字劳工的解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生风险加剧 |
1.1.2 网络自媒体的快速发展 |
1.1.3 旅游网络舆情的深刻影响 |
1.1.4 网络治理现代化新命题的提出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3 相关研究评述 |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6.3 研究创新之处 |
1.7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思路 |
1.7.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厘定 |
2.1.1 体育旅游的概念梳理与厘定 |
2.1.2 体育危机事件、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概念梳理与界定 |
2.1.3 网络舆情的概念溯源 |
2.1.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解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 |
2.2.2 生命周期理论 |
2.2.3 协同治理理论 |
2.2.4 危机管理理论 |
2.2.5 议程设置理论 |
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构成解析、功能特征与发展态势 |
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基本构成 |
3.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主体 |
3.1.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客体 |
3.1.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本体 |
3.1.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载体 |
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功能特征 |
3.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 |
3.2.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功能 |
3.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发展态势 |
3.3.1 体育旅游发展态势 |
3.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展态势 |
3.3.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发展态势 |
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诱发分析 |
4.1 体育旅游系统的解构 |
4.1.1 旅游系统理论的流变 |
4.1.2 体育旅游系统的概念界定、功能与解构 |
4.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发生 |
4.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特征与分类 |
4.2.2 体育旅游系统紊乱引发危机事件发生的逻辑 |
4.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 |
4.3.1 系统紊乱、危机事件发生与网络舆情生成的逻辑 |
4.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生与网络舆情生成的关系机理 |
4.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构建及形成 |
4.4.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的定义与特征 |
4.4.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构建与构成要素 |
4.4.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萌发与网络舆情系统初步形成 |
5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研究 |
5.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逻辑起点、概念内涵与特征 |
5.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生物性认知:演化的逻辑起点 |
5.1.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概念内涵 |
5.1.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特征 |
5.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演化机理 |
5.2.1 系统论视角下的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因素的构成 |
5.2.2 不同演化因素的分解及其对网络舆情演化的作用机理 |
5.2.3 多因素融合叠加主导网络舆情演化的逻辑机理 |
5.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历程及阶段性演化特征 |
5.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历程 |
5.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分阶段的演化特征与机理 |
6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多维影响研究 |
6.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多维影响结构图及其解析 |
6.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机理 |
6.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宏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
6.2.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中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
6.2.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微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
6.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的溢出效应 |
6.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效应的空间溢出 |
6.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效应的产业溢出 |
6.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场域 |
6.4.1 基于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空间虚实性的影响场域 |
6.4.2 基于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波及域时序扩散的影响场域 |
6.5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强度 |
7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研究 |
7.1 协同治理理论渊源与协同分异治理的提出 |
7.1.1 协同治理理论渊源 |
7.1.2 协同分异治理的提出 |
7.2 协同分异治理的保障体系 |
7.2.1 制度保障是基础 |
7.2.2 组织保障是核心 |
7.2.3 资源保障是依托 |
7.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机制 |
7.3.1 防微杜渐: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 |
7.3.2 未雨绸缪:监测预警机制 |
7.3.3 临危不乱:应急处理机制 |
7.3.4 转危为安:恢复与重建机制 |
7.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的路径选择 |
7.4.1 基于网络舆情演化生命周期阶段的协同分时治理及治理路径 |
7.4.2 基于网络舆情发展强度的协同分级治理及治理路径 |
7.4.3 基于网络舆情治理主体的协同分主体治理及治理路径 |
7.4.4 基于网络舆情治理方式刚柔性的协同分式治理及治理路径 |
8 研究结论与不足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雪乡宰客事件”网络舆情生命周期变化 |
附录2 典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一览表 |
附录3 部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案例网络数据 |
附录4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4)新媒体视域下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媒体 |
2.1.2 公众参与 |
2.1.3 食品安全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协同治理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议程设置理论 |
2.3 小结 |
第3章 新媒体视域下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现状及问题 |
3.1 参与现状 |
3.1.1 消费者协会投诉现状 |
3.1.2 “12331”平台投诉现状 |
3.1.3 公众参与治理效果 |
3.2 存在问题 |
3.2.1 制度化参与路径的缺失 |
3.2.2 信息孤岛成为现实阻碍 |
3.2.3 媒体监管存在着空白点 |
3.2.4 公众网络参与素养不足 |
3.3 小结 |
第4章 新媒体视域下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行为逻辑 |
4.1 行为参与诱因 |
4.1.1 外在原因 |
4.1.2 内在原因 |
4.2 行为进阶路径 |
4.2.1 初期:积聚力量 |
4.2.2 中期:民意爆发 |
4.2.3 后期:政府回应 |
4.3 行为演变结果 |
4.3.1 政策之窗开启 |
4.3.2 公众干预失败 |
4.4 小结 |
第5章 新媒体视域下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效果影响实证分析 |
5.1 研究设计 |
5.1.1 变量选取 |
5.1.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5.1.3 变量描述性统计 |
5.1.4 构建模型 |
5.2 实证结果分析 |
5.2.1 总体回归结果分析 |
5.2.2 分区域差异性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政策建议 |
6.1 实现新媒体下公众参与制度化 |
6.1.1 构建公众参与治理网络平台 |
6.1.2 完善公众参与治理制度建设 |
6.1.3 提供公众参与治理法制保障 |
6.2 加强线上线下媒体监管规范化 |
6.2.1 更新线上监管技术手段 |
6.2.2 规范线下政府部门监管 |
6.2.3 建立媒体监管法律体系 |
6.3 培育公众网络参与素养全面化 |
6.3.1 引导公众树立参与意识 |
6.3.2 加强公众参与技能教育 |
6.3.3 提升公众理性参与能力 |
6.4 落实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常态化 |
6.4.1 建立协同治理交流机制 |
6.4.2 加大社会组织作用力量 |
6.4.3 提高企业行业自律能力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思考 |
1.4.1 研究重点 |
1.4.2 创新之处 |
1.5 主要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内容分析法 |
第2章 先人理念:中国仁和的进阶之程 |
2.1 从部落天下到家天下的融合选择 |
2.1.1 炎、黄、蚩尤的“三国”融合 |
2.1.2 禅让故事里的权力公正 |
2.1.3 夏、商、周的整体世界观 |
2.2 汉朝的均势“和”策略 |
2.2.1 汉匈一家的“和”理念 |
2.2.2 汉匈共处的“和”策略 |
2.2.3 汉匈相争的“有利均势”战 |
2.3 唐代:夷狄一体的开放格局 |
2.3.1 开放包容的社会意识格局 |
2.3.2 广迎宾朋的社会实体格局 |
2.3.3 多元融合的灿烂文化成果 |
2.4 全球变局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2.4.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提出 |
2.4.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他山之石:佛教与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经验 |
3.1 “理解他者的理解”:传播之环境适应 |
3.1.1 方法:分寸感与“理解他者的理解” |
3.1.2 把握两国关系,规避可能风险 |
3.1.3 理解传播体制,处好公共关系 |
3.2 个人传经与组织布道:传播之主体设定 |
3.2.1 弱化组织色彩,淡化文化领导权之争 |
3.2.2 树立精英形象,寻求身份认同 |
3.3 求同存异,文明互鉴:传播之内容把关 |
3.3.1 精神求同,“适应”传教 |
3.3.2 内容求轻,形式生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实压力:国际舆论与中国民间舆论的双重误读 |
4.1 民间意识与国家理念的错位 |
4.1.1 从2020新冠肺炎疫情看国际舆论对民间舆论的利用 |
4.1.2 官方舆论场对“中国为世界抗疫作贡献”的舆论引导 |
4.1.3 民间舆论场对“中国为世界抗疫作贡献”的意义消解 |
4.1.4 常识缺乏下的错位与误读 |
4.2 西方对中国的误读 |
4.2.1 远方的乌托邦 |
4.2.2 愚昧的中国 |
4.2.3 黄祸论 |
4.2.4 中国崩溃论 |
4.2.5 中国威胁论 |
4.3 被掩敝的国际公共关系 |
4.3.1 跨文化传播研究中传受双方母国关系的缺席 |
4.3.2 传播模式对传受双方母国关系模式的忽略 |
4.3.3 传受双方母国关系被掩蔽的原因探究 |
4.3.4 对外文化传播主体的公民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变局中的中国文化对外“轻传播”策略 |
5.1 “轻传播”的概念探析 |
5.2 路径选择:万物自生听的网络社交媒体 |
5.2.1 技术基础:“沉浸”泛在的网络信号覆盖 |
5.2.2 渠道平台:内容、服务、账号的多维信息超市 |
5.2.3 范围特征:人内、人际、组织、大众、国际的组合传播 |
5.3 实践创新:“轻传播”的效果四律 |
5.3.1 注重关注度 |
5.3.2 彰显独特性 |
5.3.3 扩大接触面 |
5.3.4 铺陈情感律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人肉搜索”中的权利冲突与法律规制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人肉搜索”与网络暴力基础理论 |
(一) 由“人肉搜索”事件引发的法理思考 |
1. “德阳女医生案”回顾 |
2. “德阳女医生案”所引发的对“人肉搜索”的法理思考 |
(二) “人肉搜索”的界定及成因 |
1. “人肉搜索”的概念 |
2. “人肉搜索”的特征 |
(1) 参与主体广泛性 |
(2) 参与方式的匿名性 |
(3) 信息收集高效性与公开性 |
(4) “人肉搜索”具有两面性 |
3. 我国“人肉搜索”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
(1) 中国传统社会关系与道德秩序的重构 |
(2) 侠客情结作用下私力救济的运用 |
(3) 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对隐私的轻视 |
(三) “人肉搜索”引发的网络暴力 |
二、“人肉搜索”中的权利冲突成因及体现 |
(一) 权利冲突的直接原因 |
1. 信息搜索者与信息所有者权利之间存在天然的冲突性 |
2. 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与法律制度的滞后性加剧了权利冲突 |
3. 立法缺位导致无法区分权利滥用行为与侵权行为 |
(二) “人肉搜索”中权利冲突的体现 |
1. 社会公共领域中的“人肉搜索” |
2. 私人生活领域中的“人肉搜索” |
三、“人肉搜索”的法律规制 |
(一) 法理维度检视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1. 违背法的原则 |
2. 破坏法的价值 |
3. 背离法治精神 |
(二) 我国“人肉搜索”法律规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1. 人权与自由保障原则 |
2. 利益衡量原则 |
3. 隐私权、名誉权优先保护原则 |
(三) 我国“人肉搜索”法律规制的思考 |
1. 提高立法内容的明确性,完善网络立法体系 |
2. 加强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明确各方主体责任 |
3. 倡导网民自律意识,畅通公民诉求表达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网络舆论对刑事裁判的影响与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网络舆论的概述 |
一、网络舆论的基本内涵 |
二、网络舆论的特征 |
第二章 网络舆论对刑事裁判的积极影响 |
一、通过监督审理遏制司法腐败 |
二、促进案件行为定性形成典型性案例 |
三、推动政策改革与制度变革 |
第三章 网络舆论对刑事裁判的消极影响 |
一、网络舆论对刑事裁判消极影响的主要体现 |
(一)冲击案件独立审判与罪刑法定原则 |
(二)干涉自由裁量权的使用 |
(三)阻碍刑事案件进入裁判程序 |
(四)侵犯相关人员合法权益 |
二、网络舆论对刑事裁判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 |
(一)网络舆论影响刑事裁判的理论支撑 |
(二)网络舆论影响刑事裁判现实原因 |
第四章 域外舆论与刑事裁判关系存在机制 |
一、域外对媒体报道与舆论的限制 |
(一)藐视法庭罪的制定 |
(二)限制方式——“司法缄口令” |
二、域外司法机关的应对措施 |
(一)陪审制度 |
(二)互联网强制过滤与网络实名制 |
第五章 网络舆论与刑事裁判关系构建 |
一、网络舆论在刑事裁判中的角色定位 |
(一)网络舆论以舆论监督名义参与刑事裁判 |
(二)刑事裁判以司法独立排斥网络舆论干涉 |
(三)刑事裁判考虑网络舆论应遵循的原则 |
二、域外经验引发的思考与借鉴措施 |
(一)避免审而未结 |
(二)限制媒体模式 |
(三)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 |
三、合理控制网络舆论对刑事裁判的影响 |
(一)制定法院应对网络舆论的改善途径 |
(二)公众网络舆论的调整与规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正当程序意识的培养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依法治国 |
2.1.2 法治意识 |
2.1.3 正当程序 |
2.1.4 正当程序意识 |
2.1.5 大学生正当程序意识 |
2.2 基本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治观 |
2.2.2 习近平关于法治的重要论述 |
2.2.3 罗尔斯的正义论思想 |
第三章 大学生正当程序意识的调查分析 |
3.1 大学生正当程序意识的问卷调查 |
3.1.1 调查目的 |
3.1.2 题目设计 |
3.1.3 样本选择 |
3.2 大学生正当程序意识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1 基本情况统计 |
3.2.2 大学生正当程序的知识和运用统计分析 |
3.2.3 大学生正当程序的评价因素情况 |
3.3 大学生正当程序意识的现状 |
3.3.1 具备一定的正当程序知识 |
3.3.2 有良好的正当程序理论运用能力 |
3.3.3 对提升正当程序意识态度积极 |
3.4 大学生正当程序意识存在的问题 |
3.4.1 对正当程序的知识掌握有缺陷 |
3.4.2 对正当程序的实践运用不足 |
3.4.3 尚未形成正当程序的信仰 |
第四章 大学生正当程序意识现状原因分析 |
4.1 制度层面的原因 |
4.1.1 正当程序制度的滞后性 |
4.1.2 正当程序规定的笼统性 |
4.1.3 教育制度中正当程序内容不完善 |
4.2 观念层面的原因 |
4.2.1 “重实体,轻程序”观念依然存在 |
4.2.2 传统社会的“人情观念”严重 |
4.2.3 传统诉讼观念的影响 |
4.3 教育层面的原因 |
4.3.1 社会正当程序教育不均衡 |
4.3.2 高校正当程序教育不足 |
4.3.3 家庭正当程序教育缺乏 |
4.4 个人层面的原因 |
4.4.1 大学生缺乏获取正当程序知识的动力 |
4.4.2 大学生正当程序实践不足 |
4.4.3 大学生价值选择存在偏差 |
第五章 大学生正当程序意识养成的途径 |
5.1 制度层面:完善正当程序的法律制度 |
5.1.1 健全正当程序基本制度 |
5.1.2 确立正当程序问责制度 |
5.1.3 完善教育制度中的正当程序规定 |
5.2 观念层面:树立正当程序的法治观念 |
5.2.1 明确正当程序的独立价值 |
5.2.2 塑造正当程序的社会氛围 |
5.2.3 加强正当程序的社会宣传 |
5.3 教育层面:融入正当程序的教育 |
5.3.1 规范正当程序的社会教育 |
5.3.2 加强正当程序的高校教育 |
5.3.3 重视正当程序的家庭教育 |
5.4 个人层面:提升大学生自身学习和实践 |
5.4.1 主动学习正当程序知识 |
5.4.2 提高正当程序的运用能力 |
5.4.3 树立正当程序的法治信仰 |
第六章 结论 |
6.1 论文的结论 |
6.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9)涉官网络舆情的地方政府回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三) 现有研究动态评析 |
(四) 本文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创新点 |
(三) 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涉官网络舆情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网络社会 |
二、网络政治参与 |
三、网络舆情与涉官网络舆情 |
第二节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内涵与作用 |
一、政府回应 |
二、涉官网络舆情的地方政府回应 |
三、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政治与行政功用 |
第三节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理论框架 |
一、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主客体构成 |
二、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内容要件 |
三、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中的主要矛盾与底层逻辑 |
四、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治理愿景 |
第二章 涉官网络舆情变迁及对政府回应的影响 |
第一节 网络参与、舆情传播与涉官网络舆情的嬗变历程 |
一、网络参与:网络社会的公众参与 |
二、网络参与的常见路径与效果比对 |
三、涉官网络舆情的爆发根源 |
四、涉官网络舆情的变迁历程 |
第二节 近年涉官网络舆情的分布状况与特征 |
一、基于“舆情压力指数”的涉官网络舆情分布特征 |
二、涉官网络舆情参与者的分布特征 |
三、涉官网络舆情参与方式的类型化特征 |
四、自媒体时代涉官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 |
第三节 涉官网络舆情对地方政府的影响与挑战 |
一、涉官网络舆情对地方政府的正面影响 |
二、涉官网络舆情对地方政府的负面影响 |
三、涉官网络舆情对地方政府回应的挑战 |
第三章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变迁与博弈 |
第一节 涉官网络舆情政府回应的变迁 |
一、涉官网络舆情变迁的阶段性互动特征 |
二、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变迁历程 |
第二节 舆情回应变迁中的博弈逻辑 |
一、“闹大”与“化小”的概念辨析 |
二、“闹大”与“化小”的框架逻辑 |
三、“闹大”与“化小”的发展路线 |
四、“闹大”与“化小”博弈过程的理论阐释 |
第四章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模式探源 |
第一节 网络社会地方政府回应的基本模式 |
一、基于吸纳与追责的积极回应 |
二、基于遮蔽和失真的消极回应 |
第二节 涉官网络舆情的地方政府回应模式 |
一、基于“参与-回应”的地方政府回应的一般模式 |
二、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主要模式:被动选择型回应 |
第五章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成效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描述性分析 |
一、“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案例库”的构成 |
二、基于案例库的涉官网络舆情焦点事件的分布分析 |
第二节 涉官网络舆情回应成效的研究设计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现有相关研究梳理 |
三、变量设定与研究假设 |
四、变量操作化 |
第三节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速度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
二、研究结论 |
第四节 地方政府回应质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
二、研究结论 |
第五节 地方政府回应弹性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
二、研究结论 |
第六节 回应成效研究对地方政府回应的启示 |
一、对提高地方政府回应速度的启示 |
二、对改善地方政府回应质量的启示 |
三、对消除地方政府回应弹性的启示 |
第六章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回应中的具体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中存在的问题 |
一、回应态度:消极性、封闭性、敷衍性和策略性 |
二、回应行为:回避性、象征性、拖延性 |
三、回应方式:风头主义、简单粗暴、以谣辟谣 |
四、回应能力:收集研判、舆情沟通、组织协调能力不足 |
第二节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中的问题成因 |
一、回应性:回应文化陈旧 |
二、回应力:回应本领欠缺 |
三、回应度:回应机制不健全 |
第七章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成效的提升路径 |
第一节 提升地方政府回应成效的总体要求 |
一、提升回应成效的主要任务:解决问题与消除矛盾并行 |
二、提升回应成效的根本目标:争取人心与凝聚共识合一 |
三、提升回应成效的基本方式:公众意见表达与行政吸纳相契合 |
四、提升回应成效的指导原则:三同步与三结合并举 |
第二节 涉官网络舆情政府回应能力的提升要求 |
一、奠定涉官网络舆情回应能力发展的基础 |
二、提升涉官网络舆情政府回应能力的总体要求 |
三、提升涉官网络舆情政府回应能力的阶段性要求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回应决策的完善与发展 |
一、涉官网络舆情回应中的地方政府决策偏差 |
二、回应决策偏差产生的根源 |
三、提高回应决策质量的价值导向与原则规定 |
四、改善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决策的策略 |
第四节 地方政府回应行动机制的健全 |
一、行动预案组织机制 |
二、舆情回应即时监控机制 |
三、舆情极化防范机制 |
四、网络参与活动研判机制 |
五、政府回应过程控制机制 |
六、多元主体联动机制 |
七、社会心理干预机制 |
第五节 人事处置和责任追究机制的完善 |
一、人、事处置机制的完善原则 |
二、问责追溯机制的完善路径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与学术贡献 |
(一) 研究结论 |
(二) 学术贡献 |
二、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一) 研究不足 |
(二)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法国“黄马甲”运动成因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有关“黄马甲”运动的研究现状 |
二、有关社会运动和群体性事件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黄马甲”运动始末 |
第一节 “黄马甲”运动的背景 |
一、新自由主义改革 |
二、强势的执政风格 |
三、保镖打人丑闻 |
第二节 “黄马甲”运动的爆发和扩大 |
一、燃油税改革引燃运动 |
二、运动的扩张和暴力的升级 |
第三节 “黄马甲”运动的转折和走弱 |
一、政府态度的转变 |
二、总统发表电视讲话 |
三、“黄马甲”运动缓慢退场 |
第二章 “黄马甲”运动的成因 |
第一节 运动的产生:集体不满情绪及其传播 |
一、不满情绪的产生:法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 |
二、不满情绪的传播及运动的组织:非传统媒体影响力的上升 |
第二节 运动的扩大:立法滞后和精英治国 |
一、外因:社会运动领域立法的滞后 |
二、内因:精英阶层的自闭 |
第三节 运动的根源:代议制民主的危机 |
一、传统两党政治的失效 |
二、公民组织的异化 |
三、对直接民主的呼吁 |
第三章 “黄马甲”运动的应对策略 |
第一节 “黄马甲”运动应对思路的逐步明确 |
一、政府最初的强硬态度和混乱作为 |
二、马克龙在压力下的策略调整 |
第二节 构建应对“黄马甲”运动的法律规范 |
一、《反暴力示威法》的立法过程 |
二、《反暴力示威法》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平复被“黄马甲”运动扰乱的社会舆论 |
一、发表《告国民书》 |
二、全国大讨论的开展 |
三、全国大讨论的成果 |
第四节 “黄马甲”运动的应对得失及背后的治理模式 |
一、“黄马甲”运动治理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
二、多中心治理模式 |
第四章 “黄马甲”运动的新特点及启示 |
一、“黄马甲”运动的新特点 |
二、“黄马甲”运动及其应对给我国的几点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网上声讨 自由有限(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民粹主义的行动逻辑、滋生情境及其治理[J]. 杨嵘均. 学术月刊, 2021(08)
- [2]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研究 ——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分析[D]. 李妍. 吉林大学, 2021(01)
- [3]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D]. 陈玉萍.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4]新媒体视域下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效果研究[D]. 王硕.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5]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D]. 许林.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6)
- [6]“人肉搜索”中的权利冲突与法律规制问题[D]. 马秋雨. 山东大学, 2020(02)
- [7]网络舆论对刑事裁判的影响与应对[D]. 张梦娜. 青岛大学, 2020(02)
- [8]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正当程序意识的培养路径研究[D]. 李强.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9]涉官网络舆情的地方政府回应研究[D]. 原光. 山东大学, 2020(01)
- [10]法国“黄马甲”运动成因及应对策略研究[D]. 杨汉城. 外交学院,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