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棉花质量应从“源头”抓起 宿州市第一轧花厂棉花专业合作社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杨志敏[1](2017)在《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道情戏作为戏曲的一个类别,清初已有剧种形成,是由曲艺道情或皮影道情受当地戏曲、民歌等艺术形式影响,以代言体方式搬上舞台的剧种统称。据统计有八仙戏、蓝关戏、渔鼓戏、太康道情戏、晋北道情戏等20种,分布于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甘肃等省(自治区)。道情戏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宗教文化与戏曲艺术结合的典型范式,至今仍活跃在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本文在借鉴、吸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系统搜集资料,结合重点剧种的田野调查,深入考察道情戏现状。打破以往以单一剧种或剧团为主的研究局面,将道情戏系统置于全国戏曲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对其发展阶段、班社剧目、音乐舞美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及分析。并从文化地理学、宗教学、社会学以及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出发,综合概括黄河流域道情戏的文化品格和审美特征。同时结合当下的“非遗”保护热潮,寻求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生存之道,为传统戏曲的现代化转型提供可资借鉴的途径。
章建[2](2013)在《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文中认为作为近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力量,铁路自诞生之日起就显示出对于社会经济增长、社会风气演变等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同样,晚清末季铁路传入中国后,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止,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铁路也担当了促进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角色。近代安徽是中国东南的重要省份,物产丰富,农产品等大宗物品的外销迫切需要有能沟通南北、连接口岸与广大腹地的便捷运输通道,这种对于近代交通方式的诉求成为了推动铁路发展的内在动力,促使铁路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自1912年津浦铁路首通,到20世纪30年代淮南铁路、江南铁路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在安徽初步形成了一个铁路运输网络。这一网络的形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社会中安徽交通格局仅以东西向的水运为主,而缺乏连通南北重要孔道的局面。在铁路以及水运等交通方式的共同努力之下,近代安徽的运输局面为之一新,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变迁步伐。具体而言,由于铁路的贯通和大量促进运输的政策的推行,首先使得广大铁路沿线地区以及接受铁路影响的“腹地”农村,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进而出现了连片的规模化经验模式,使得以小麦、水稻、茶叶、烟草等为代表的农作物在满足农民自我消费的同时,商品化趋势发展明显。其次,铁路的运营对于工业品由沿海输入内地、由城市输入农村建构了便捷的通道,在此影响下近代安徽的工业艰难起步,同时亦通过铁路运输的作用,拥有丰富煤、铁矿藏的安徽成为了近代中国最重要的煤炭、铁矿石供应基地之一,这一点在20世纪30年代时表现得最为突出。再次,在铁路运营的影响下,近代安徽的城市化步伐加快,不仅出现了火车带来的城市,而且铁路沿线城镇的近代化程度不断加深,与此同时,发轫于清代的安徽省会之“争”又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铁路成为了省会确立的必要条件。第四,铁路的建成,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风气的流变,正是通过铁路这一近代交通工具,架起了安徽腹地与口岸联系的桥梁,近代旅游业逐步萌发、近代城市生活方式开始起步,社会发展呈现出外向与开放的姿态。然而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种由于铁路的贯通而带来的进步,犹如星星之火,在积淀已深的传统社会中尚未形成燎原之势,就绝大多数人、特别是生活在乡村的众多人们而言,社会经济变迁对他们生活影响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对于铁路在近代社会中的革命作用要有充分而适度的估计。从某种程度上说,铁路的存在之于近代安徽的经济社会变迁,不仅是一种推动力量,更是一种促进变迁的必要条件,假以时日,必能产生类似“耦合”的充分效应,而这已被新中国成立后的事实所证明。
郭春丽[3](2010)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品牌经济的到来,给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品牌意味着高附加值、高利润、高市场占有率。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否拥有知名品牌、强势品牌,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也关系到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因此,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品牌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在迁移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命周期和合作社品牌生命周期的基础上,以河北省河间市国欣农研会为例,基于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生命周期与品牌生命周期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二,借鉴企业品牌战略管理理论,详细分析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因素——品牌意识、组织制度、产品质量和市场营销,并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理论模型——―新蜻蜓模型‖。第三,分别从博弈论和信号传递理论角度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路径,并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具体模式,包括品牌生成内部支持体系、品牌生成外部识别体系以及品牌生成外部支持体系。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成模式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主体;政府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倡导者、支持者和指导者;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智力保障;而广告公司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军师。第四,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河北省清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发展现状的一手资料,运用多元统计回归模型,找出对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有显着影响的品牌培育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建议: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合作意识、实行全员品牌培育战略、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文化建设、借助NGO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以及金融创新等。
陶晓荣[4](2008)在《安徽农产品加工产业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安徽省是我国中部地区经济较落后的农业大省。农产品资源丰富,品种多、产量大。粮食、油料、水产品等产量位居全国前列,还有茶叶、烟叶、水果、中药材等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在农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农产品供给已经出现结构性、区域性、和季节性过剩的同时却伴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过剩。如何将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农村过剩的劳动力资源有效的利用起来,使安徽这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省变为经济发达的工业强省,是安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最直接有效的经济措施就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因为农产品加工业以农产品为原料、直接提供人们吃、穿、住、用的生活消费品、适于采用耗能低的劳动密集生产方式,既是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农业生产的继续和延伸、是连接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桥梁,是连接农村与城市的纽带,也是农产品摆脱过剩走向市场的通道,同时又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使农产品增值增效,从而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我国近几年农产品加工业的迅速发展表明,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集农业、制造业、以及现代流通服务业于一体的支柱产业。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是从传统农业跨越到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实证研究入手,运用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相关理论,分析制约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在客观评价现有产业政策和借鉴国内外相关产业政策的基础上,探讨制定促进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战略、技术、贸易及人才等方面的有效政策。本文首先分析了加快发展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目的、意义和政策背景;然后运用产业政策理论和产业发展理论建立了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政策制定的理论模型,阐明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政策制定的基础和依据以及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政策制定应遵循的针对性、连续性和指导性三项原则。依据所建立的理论模型,本文对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现有政策的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回顾了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历程和进入本世纪后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动态、分析近年来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的制约因素,对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现有政策进行了评价。最后本文从政策制定的战略目标、加强政府管理、人才政策、技术政策以及贸易政策等方面探讨了促进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有效政策的制定,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应采取的措施。
于静波[5](2003)在《农村税费改革及配套体系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农民的问题正以“增收难负担重”的现状凸现出来,成为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难题,这是一个有几千年农业传统的国家向现代化平稳过渡阶段最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民低而不稳的收入与沉重的负担形成强烈反差。在农民增收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减轻农民负担就更为迫切。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及其配套体系的研究,为进一步理顺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提出可供选择的政策建议,使农民负担具有透明性、确定性和可控性,从而解决现阶段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 研究现阶段中国农村税费改革问题必须审视历史上重要的并税制改革的演进过程,从中找出其独特的发展轨迹。本研究在对历史上的税费改革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后指出,这些改革最终都没有跳出“黄宗羲定律”,未能避免重回税赋繁重的窠臼。同时,对近年来我国农业税费制度改革的探索及其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指出其存在的制度缺陷。 我国农村税费制度创新是一个典型的经济政治过程,那么研究农民负担问题就不能不把它置于深刻的社会背景下进行分析。本研究从宏观制度背景、传统分配体制积弊、农民负担的外部性、农民合作及反对成本、农业税收替代机制、税外负担的征收成本等方面对农民负担过重并日渐隐性化、复杂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 农民对负担的承受能力,是分析判断农民负担合理性的重要依据之一。本研充从农民对负担的经济承受能力入手建立数学模型框架进行分析,并引入社会学“生存理性”的理论,对农民的心理预期及承受能力进行综合判断,并确定一个现阶段农民在经济上能承受、心理上能认同的合理负担界限,并以安徽省为例,对农民的负税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本研究在以安徽省为代表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背景下,深入分析了我国农业税制的不科学性,并对税改的基本框架和取得的初步成效进行了总结,指出农村税费改革能否达到预期的阀值,关键看能否逐步消除改革过程中的抗逆性影响。本研究在分析农村税费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基础上,构建了不同条件下基层政府与农民之间行为选择的博弈框架。同时引入塞尔指标,运用大量的实证数据,对税费改革后不同地域、不同收入水平、不同耕地水平农民群体的负担差异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从制度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的视角,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和边际效用原则,对税费改革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对不同利益主体的社会福利状况进行评价,对改革的公平性及对农民规避不合理负担的能力进行了探讨。 摘要 农村税费改革不是简单的“并费为税”,而是一场复杂、深刻的社会变革,所触及和牵动的相关领域的改革内容十分广泛。这项改革能否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改革的内容能不能得到相关配套措施的呼应和配合。本研究从乡镇机构改革、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乡村债务治理以及村级民主政治的生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并运用典型案例进行论证。 从历次农村税费改革的经验看,往往难以回避短期见效快、长期巩固难,改革启动易、防止异化难的问题。本研究在安徽省的试点实践基础上,对农村税费改革异化可能性及改革前景进行了基本判断,借鉴国外相关税费制度的经验和启示,引入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提出农村税费改革如何与若干重大问题相衔接与祸合。着重探讨了解决不同收入、不同消费偏好背景下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问题,提出“一事一议”的完善措施;如何建立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如何使税费改革与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祸合相融以及如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等问题。最后依据农民负担区域性、层次性的特点,设计出现阶段及未来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分步实施模式框架。 本研究的特点是采取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综合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前沿理论所构造的分析框架是同类研究中的重要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学术价值,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李晓华[6](2002)在《提高棉花质量应从“源头”抓起 宿州市第一轧花厂棉花专业合作社调查》文中研究表明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宿州市第一轧花厂始终把提高棉花质量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经常分析影响棉花质量的因素,研究改进措施。他们不仅在棉花收购、加工中有一整套质量管理制度,而且狠抓棉花的种植环节,抓影响棉花质量的“源头”,以专业合作社的形式,把棉农组织起来,具体做法是:
二、提高棉花质量应从“源头”抓起 宿州市第一轧花厂棉花专业合作社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棉花质量应从“源头”抓起 宿州市第一轧花厂棉花专业合作社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形成及发展历史 |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文化地理环境 |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空间分布 |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形成期 |
第四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兴盛期 |
第五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衰落期 |
第六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复兴期 |
第二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班社剧团活动 |
第一节 “胶东半岛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
第二节 “豫东淮北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
第三节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上) |
第四节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下) |
第五节 “陇东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
第三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剧目 |
第一节 道情戏的剧目概况 |
第二节 宗教神话剧 |
第三节 孝贤劝善剧 |
第四节 家庭生活剧 |
第五节 社会历史剧 |
第六节 现代戏 |
第四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音乐体制 |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唱词衬字 |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帮腔艺术 |
第四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乐队乐器(上) |
第五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乐队乐器(下) |
第六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舞台艺术 |
第五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艺术品格及功用 |
第一节 宗教品格 |
第二节 民俗品格 |
第三节 乡土品格 |
第四节 艺术功用 |
第六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传承与保护 |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现状 |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困境 |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传承及保护 |
结语 |
附录: 道情戏大事记 |
附表一: “豫东淮北”中心道情戏班社统计表(清末—1956年左右) |
附表二: 太康县道情剧团演职人员表 |
附表三: 太康道情戏脚色行当表 |
附表四: 太康道情剧团2012年(1月25—5月5日)演出统计表 |
附表五: 太康道情剧团2010—2011年演出总收入表 |
附表六: 太康道情剧团2011年(夏秋冬三季)演出地点、场次、收入统计表 |
附表七: 太康道情剧团2010年(夏秋冬三季)演出地点、场次、收入统计表 |
附表八: 太康道情剧团演员代际表 |
附表九: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活动表(清——1950年左右) |
附表十: “山陕中心”班社剧团表(1950-至今) |
附表十一: 临县道情剧团演职情况表 |
附表十二: 陇剧脚色行当表 |
附表十三: 胡家营业余渔鼓戏剧团的脚色行当 |
附表十四: 右玉县道情剧团演员基本情况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近代安徽铁路的建设与运营 |
第一节 近代安徽发展的铁路诉求 |
一、 近代安徽基本省情及客观的铁路需求 |
二、 沿线民众修建铁路的愿望与态度 |
第二节 近代安徽铁路的建设 |
一、 近代安徽三条铁路的修建 |
二、 铁路的建成改善了安徽南北交通格局 |
第三节 近代安徽铁路的运营 |
一、 近代安徽三条铁路的运营 |
二、 铁路的运营没有根本改变传统运输格局 |
第二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农业 |
第一节 铁路当局积极开展农产调查及品种改良 |
一、 民国前期安徽农业生产的曲折发展 |
二、 铁路沿线农产品生产状况的调查 |
三、 铁路与农业品种的改良和推广 |
第二节 铁路与农产品商品化 |
一、 铁路全力推动农产品外运与外销 |
二、 铁路对近代安徽茶叶生产及外销的影响 |
三、 铁路时代洋烟对近代安徽烟草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铁路与土地整理和宣城华侨垦殖事业 |
一、 民国时期土地调查整理与土地陈报工作的源起 |
二、 安徽省土地调查整理工作的开展 |
三、 铁路与安徽华侨垦殖事业的发展 |
第三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工矿业 |
第一节 近代安徽工矿业的起步和发展 |
一、 近代中国铁路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延伸 |
二、 晚清时期安徽工矿业的艰难起步 |
三、 民国时期安徽工矿业的缓慢发展 |
第二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煤矿业 |
一、 近代以来安徽煤矿业的发展 |
二、 淮南铁路与淮南煤矿的开采 |
三、 津浦铁路与烈山煤矿的兴衰 |
第三节 矿山铁路与近代安徽铁矿 |
一、 近代安徽铁矿石的开采及在全国的地位 |
二、 矿山铁路对铁矿石开采及其外运的作用 |
三、 铁路与马鞍山中央钢铁厂的筹建 |
第四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市化 |
第一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镇布局 |
第二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市的发展 |
一、 铁路沿线各城市经济格局的形成 |
二、 铁路沿线城市近代金融业的兴起 |
三、 铁路沿线城市邮政通信业的发展 |
第三节 火车带来的城市——蚌埠 |
一、 津浦铁路与蚌埠城市空间布局的初步形成与发展 |
二、 津浦铁路与蚌埠城市人口的集聚与盐粮经济的发展 |
三、 津浦铁路与蚌埠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 |
第四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的省会之“争” |
一、 安徽建省以及省会的“艰难”确立 |
二、 铁路与民国时期的省会之“争” |
第五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乡社会生活 |
第一节 铁路与新型生活方式 |
一、 铁路沿线新型生活方式的出现与初步发展 |
二、 铁路沿线城乡社会的落后面相依然存在 |
第二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旅游业 |
一、 各条铁路建成后系统地进行了沿线旅游资源的调查 |
二、 铁路推动近代安徽旅游业发展的各项举措 |
三、 名人政要旅游对安徽铁路沿线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公司+农户经济模式的弊端分析 |
1.2.2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优势分析 |
1.2.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框架 |
1.5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 |
2.1.2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
2.1.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界定 |
2.2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的内涵 |
2.2.1 品牌 |
2.2.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品牌 |
2.3 组织的基础理论述评 |
2.3.1 交易费用理论 |
2.3.2 产权安排理论 |
2.3.3 制度变迁理论 |
2.4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相关理论 |
2.4.1 生命周期理论 |
2.4.2 博弈论 |
2.4.3 战略品牌管理理论 |
2.4.4 信号传递理论 |
第三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和品牌生命周期互动模型构建 |
3.1 基于国外实践历程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生命周期模型 |
3.1.1 欧洲农业合作社发展历程及现状 |
3.1.2 美国农业合作社发展历程及现状 |
3.1.3 日本农协发展历程及现状 |
3.1.4 国外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共同特征与趋势 |
3.1.5 农业合作社生命周期模型构建 |
3.2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命周期模型构建 |
3.2.1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 |
3.2.2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品牌管理策略 |
3.3 基于知识生成与传播的双生命周期模型 |
3.3.1 野中郁次郎的SECI 模型 |
3.3.2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历程与SECI 模型符合分析 |
3.3.3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发展历程与SECI 模型符合分析 |
3.3.4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和品牌生命周期互动模型 |
3.4 小结 |
第四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成的理论模型 |
4.1 基于品牌层级理论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系统模型 |
4.1.1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层级模型构建 |
4.1.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品牌结构模型设计 |
4.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品牌培育影响因素分析 |
4.2.1 主观影响因素分析 |
4.2.2 客观影响因素分析 |
4.3 基于品牌本体论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成的―新蜻蜓‖模型 |
4.4 小结 |
第五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成的路径分析及模式选择 |
5.1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成的路径分析 |
5.1.1 基于博弈论原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战略决策路径 |
5.1.2 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资产生成路径 |
5.2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成模式的选择 |
5.2.1 品牌生成模式总结 |
5.2.2 基于引导生成模式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成模式 |
5.3 小结 |
第六章 品牌培育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部分处于生命周期的引入或成长阶段 |
6.1.1 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历程 |
6.1.2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确定 |
6.2 品牌培育是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任务 |
6.2.1 现阶段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处的内外环境分析 |
6.2.2 品牌培育是应对内外部环境挑战的有力工具 |
6.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6.3.1 指标构建原则 |
6.3.2 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 |
6.3.3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评价指标 |
6.4 实证研究 |
6.4.1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
6.4.2 以清河县为例分析品牌培育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 |
6.5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阶段的具体管理策略 |
6.6 小结 |
第七章 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建议 |
7.1 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内部因素建议 |
7.1.1 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合作意识 |
7.1.2 实施全员品牌建设 |
7.1.3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文化建设 |
7.2 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外部因素建议 |
7.2.1 政策引导,政府支持 |
7.2.2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
7.2.3 农村金融创新 |
7.2.4 借助NGO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 |
第八章 总结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安徽农产品加工产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3 有关研究内容的说明 |
1.4 研究思路和依据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2 相关理论分析与研究现状综述 |
2.1 相关经济理论 |
2.1.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1.2 产业扩张理论 |
2.1.3 产业政策原理 |
2.1.4 产业发展政策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2.2.2 国内和省内研究现状综述 |
3 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政策制定的理论模型 |
3.1 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政策制定的基础和依据 |
3.1.1 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历程 |
3.1.2 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动态 |
3.1.3 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现状 |
3.2 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政策制定的原则 |
3.2.1 针对性原则 |
3.2.2 连续性原则 |
3.2.3 指导性原则 |
3.3 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阶段的定量判定 |
4 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4.1 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历程 |
4.1.1 近代及近代以前的发展状况 |
4.1.2 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末的发展历程 |
4.2 本世纪以来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动态 |
4.2.1 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
4.2.2 总产值和增加值持续上升 |
4.2.3 经济效益显着提高 |
4.2.4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发展动态分析 |
4.3 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4.3.1 2006年整个产业及其行业结构的基本状况 |
4.3.2 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规模企业的基本情况 |
4.3.3 2006年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区域分布状况 |
4.3.4 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现状与全国水平的对比分析 |
5 制约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战略思想 |
5.1.1 应该明确将农产品加工产业作为全省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 |
5.1.2 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必须首先立足于食品质量的安全性 |
5.1.3 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应立足于以产业集群发展方式的快速扩张 |
5.2 政府因素 |
5.3 人才因素 |
5.4 技术因素 |
5.5 市场因素 |
6 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政策评价和国内外相关政策借鉴 |
6.1 安徽省有关农产品加工产业现有政策概况 |
6.2 安徽省现行农产品加工产业政策评价 |
6.3 国内外有关农产品加工产业政策借鉴 |
6.3.1 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产业政策借鉴 |
6.3.2 国外农产品加工产业政策借鉴 |
7 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政策的制定 |
7.1 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政策制定的战略目标 |
7.1.1 进一步明确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在全省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
7.1.2 把食品安全放在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首要地位 |
7.1.3 以工业发展的视角、用发展产业集群的思想提升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档次 |
7.1.4 产业政策制定的思路应从市场到加工企业再到农户 |
7.2 加强政府对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管理职能 |
7.3 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人才政策 |
7.4 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技术政策 |
7.5 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贸易政策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农村税费改革及配套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
问题的提出 二、 |
逻辑思路与内容安排 三、 |
可能的贡献与创新 第一章 |
农村税费改革的历史演进及其评价 一、 |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并税制改革 二、 |
黄宗羲定律及其启示 三、 |
新中国农业税制及农民负担状况考察 四、 |
近年来我国农业税费制度改革的探索及其有效性分析 第二章 |
农民负担不断加重的理论分析 一、 |
宏观制度背景分析 二、 |
传统分配体制积弊分析 三、 |
农民负担的外部性分析 四、 |
农民合作及反对成本分析 五、 |
农业税收替代机制分析 六、 |
税外负担的征收成本分析 第三章 |
农民对税费负担的承受能力限度分析框架 一、 |
农民对负担的经济承受能力数学模型分析 二、 |
农民的生存理性与负担的心理承受能力分析 三、 |
农民负税能力的实证分析 第四章 |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研究 一、 |
安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背景 二、 |
农村税费改革基本框架与主要成效 三、 |
农村税费改革的路径依赖及不同利益主体间行为选择的博弈 四、 |
不同类型负税主体税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五、 |
农村税费改革的效率与公平评价 第五章 |
农村税费改革配套体系研究 一、 |
乡镇机构改革及案例分析 二、 |
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及案例分析 三、 |
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及案例分析 四、 |
乡村债务的治理及案例分析 五、 |
农村税费改革与村级民主政治的生成 第六章 |
农村税费改革难点剖析及其模式选择 一、 |
农村税费改革异化可能性及对改革前景的基本判断 二、 |
国外税费制度的经验与借鉴 三、 |
农村税费改革与若干重大问题的衔接与耦合 四、 |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模式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
四、提高棉花质量应从“源头”抓起 宿州市第一轧花厂棉花专业合作社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D]. 杨志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2]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D]. 章建. 苏州大学, 2013(09)
- [3]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研究[D]. 郭春丽. 天津大学, 2010(07)
- [4]安徽农产品加工产业政策研究[D]. 陶晓荣. 安徽农业大学, 2008(09)
- [5]农村税费改革及配套体系研究[D]. 于静波. 华中农业大学, 2003(04)
- [6]提高棉花质量应从“源头”抓起 宿州市第一轧花厂棉花专业合作社调查[J]. 李晓华. 中国纤检,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