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水稻污点病对产量的影响及其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陈思颖[1](2021)在《葡萄果腐病病原枝孢菌种类鉴定和防治药剂筛选》文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葡萄与葡萄酒生产大国,其中鲜食葡萄面积、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2019年在新疆葡萄上发现一种新病害,其主要在葡萄成熟期危害果实,并在病部产生灰绿色霉层,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目前,国内外对该病害的研究较少且在新疆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对该病害病原种类进行了鉴定,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4种杀菌剂原药和5种制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离体果粒防效试验及田间药效试验,以期筛选高效防治药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南北疆11个葡萄园随机采集80个症状明显的病样,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观察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结合ITS、ACT、TEF1-α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引起新疆葡萄枝孢霉的病原菌为枝孢菌属(Cladosporium),分别是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和Cladosporium limoniforme,其中C.cladosporioides占95.2%,为优势种。科赫法则验证显示,两种枝孢菌经有伤接种健康葡萄果粒均能致病。2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枝孢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生长温度为25℃左右且此温度下产孢量最大;完全光照有利于C.limoniforme菌丝生长,完全黑暗条件有利于两种枝孢菌产孢。两种枝孢菌在PDA、OA、MEA、CA、CMA培养基上均能生长,C.cladosporioides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在PDA和OA培养基上产孢量较大;C.limoniforme最适生长培养基为PDA,在PDA和MEA培养基上产孢量较大。在CA培养基上两种枝孢菌生长最慢且产孢量最低;在p H为4~10的范围内枝孢菌均能生长和产孢,C.cladosporioides适宜生长和产孢的p H为5~7(偏酸性环境),C.limoniforme在p H为7时生长最快。3以枝孢菌C.cladosporioides和C.limoniforme为研究对象,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96%嘧霉胺TC、96%腐霉利TC、98%啶酰菌胺TC、97%吡唑醚菌酯TC 4种原药对枝孢菌菌丝生长均有较显着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对C.cladosporioides毒力从高到低依次为98%啶酰菌胺TC、97%吡唑醚菌酯TC、96%嘧霉胺TC、96%腐霉利TC,EC50分别为3.62、11.563、12.4、36.244 mg/L;对C.limoniforme毒力从高到低依次为97%吡唑醚菌酯TC、98%啶酰菌胺TC、96%嘧霉胺TC、96%腐霉利TC,EC50分别为0.142、1.653、7.436、56.823 mg/L。离体果粒防效试验中,30%吡唑醚菌酯SC 2500倍液、50%啶酰菌胺WG 1000倍液和40%嘧霉胺SC 500倍液对枝孢菌防治效果好,第5 d预防作用防效分别为80.44%、77.69%、73.83%。50%啶酰菌胺WG 1000倍液和40%嘧霉胺SC 500倍液在田间试验中防效较好,第5 d预防作用防效分别为63.31%、56.59%。
毛宁[2](2021)在《辽宁省赤芍叶霉病病原学及防治基础研究》文中提出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为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以根入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赤芍的开发与利用,人们对其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其资源逐渐减少,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保护野生资源和维持生态平衡的稳定发展,辽宁省沈阳、清原、本溪及昌图等地区开始进行人工归圃栽培。在赤芍栽培过程中,赤芍病害问题日渐突出,其中,叶霉病为该作物最严重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使其萎蔫,抑制植株生长,迄今国内外对该病害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对该病害的发生危害、病原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和室内药剂筛选进行了系统研究,为赤芍叶霉病的田间识别和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1.辽宁赤芍主要病害田间调查及病原菌鉴定为明确辽宁省赤芍主要病害种类及发生危害情况,2018-2020年对辽宁省沈阳、清原和昌图等7个主要赤芍种植区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危害辽宁赤芍生产的主要病害有5种,通过症状观察、培养特性、形态学鉴定、分子鉴定、特异性引物检测和致病性测定,鉴定5种病害的病原分别为赤芍叶霉病菌Cladosporium paeoniae,赤芍轮斑病菌Cercospora brunkii,赤芍白粉病菌Erysiphe paeoniae,赤芍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和赤芍根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赤芍叶霉病发生于6月上旬,8月中下旬至9月为盛发期。该病分布十分广泛且危害严重,各调查种植地区均有分布。清原地区发病较为严重,病情指数可以达到50以上,病株率约为74.5%~100%,病叶率约为43.2%~95.1%,危害极其严重且蔓延速度快,可以导致植株成批枯死。赤芍白粉病该病主要分布在清原、沈阳、宽甸、西丰,其中沈阳地区发病相对较重,病株率约35.9%~56.1%,病叶率约为16.6%~75.5%。赤芍轮斑病只在抚顺清原和沈阳发生,在清原发病较为严重,病株率约为35.9%~89.3%,病叶率约为16.6%~75.1%。赤芍炭疽病主要分布在本溪、沈阳和法库,其中本溪地区发病相对重,病株率约为28.9%~56.1%,病叶率约为17.3%~44.2%。根腐病主要分布在沈阳和法库,病株率较低,其中在法库地区发病相对重,病株率约为18.5%~23.5%。2.赤芍叶霉病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通过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叶霉病菌在10~30℃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5℃,菌丝生长速度为1.03 mm/d;在p H值为3~10均可生长,最适p H为7,菌丝生长速率为1.73 mm/d;病菌最适光照条件为24 h光照,菌丝生长速度为1.03 mm/d;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V8培养基,平均生长速度为2.90mm/d;最适宜菌丝生长的碳、氮源的培养基半乳糖和甘氨酸,菌丝生长速度分别为2.00mm/d和1.84 mm/d。分生孢子在10~35℃均能产生,孢子的形成最适温度为25℃,产孢量为9.7×106个/皿;在p H 4~10均可产生分生孢子,p H 7时产孢量最大,产孢量为6.5×107个/皿;在24 h光照条件较利于分生孢子的产生,产孢量为5.7×107/皿;最适孢子产生的培养基为V8培养基,产孢量为8.5×107个/皿;最适孢子产生的培养基为V8培养基,产孢量为8.5×107个/皿;分生孢子6 h开始萌发,24 h萌发率达94.64%;分生孢子在5~35℃均可萌发,最适萌发温度为25℃,萌发率为72.32%;分生孢子最适宜萌发碳、氮源为蛋白胨和麦芽糖,萌发率分别为74.11%和86.67%;在持续黑暗条件下有助于孢子萌发,其萌发率为91.67%;分生孢子在p H 4~10条件下均可萌发,最适p H为7,萌发率为79.11%。菌丝致死的温度57℃,孢子致死的温度为59℃。3.赤芍叶霉病菌细胞壁降解酶及其活性研究细胞壁降解酶是植物病原真菌的重要毒力因子,在病斑扩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赤芍叶霉病菌能产生PG、PMG、PGTE、PGTE、Cx和Ex酶,但其发生条件差异显着。赤芍叶霉病菌接种不同天数后,于病斑处测定产酶活性,结果表明,果胶酶中的PMG酶在接种第16 d酶活性最高,约为43.52 U/mg,纤维素酶EG、Cx酶活性相对较低。对叶霉病菌的产酶条件进行研究,病菌最适产酶温度为25℃,其中PMTE酶活性最高,约为2166.02 U/m L;病菌最适培养时间为20 d,活性约为1079.91 U/m L;持续震荡24 h有利于病菌CWDEs的产生;24 h黑暗条件有助于CWDEs的产生,PMG酶和PG酶的活性较高,其中持续黑暗的条件PMG酶的活性最高,约为1827.78 U/m L;PMG的最适产酶p H为7,活性约为3793.638 U/m L,最适产酶氮源为蛋白胨,酶活性约为6777.01 U/m L;最适碳源为蔗糖,活性约为3028.18 U/m L。通过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对健康的叶片进行接种,赤芍叶片均可形成褐色斑点,随着病斑扩展,经果胶酶处理的赤芍叶片的病斑较纤维素酶处理的病斑大。4.赤芍叶霉病室内药剂筛选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8种杀菌剂对赤芍叶霉病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筛选出2种防效较好的杀菌剂,分别为400g/L氟硅唑和50%多菌灵。其中,400g/L氟硅唑对病菌菌丝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1.801 mg/L。其次50%多菌灵,EC50值为2.76 mg/L。对孢子萌发的抑制较好的是药剂为80%代森锰锌、400 g/L氟硅唑SC、25%吡唑醚菌酯和50%多菌灵,其中抑制效果效果最好的为25%吡唑醚菌酯,抑菌率在90%以上。结合该病害流行规律,规划合理施药方法,为有效防治叶霉病奠定了理论依据。
徐杉[3](2019)在《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文中指出炭疽病是一类造成经济损失,普遍存在,毁灭性的植物病害。它是限制紫花苜蓿生产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有关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研究较少,尚不明确其病原种类、病原致病性强弱、分布地区、危害现状和品质损失等信息,为查明该病的上述信息,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以我国西北地区(甘肃、宁夏、新疆),西南地区(云南、四川)和北方地区(内蒙、黑龙江)栽培的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至2018年,通过田间试验、室内试验和温室试验,对各地区的紫花苜蓿炭疽病进行了病害调查、病原分离、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致病性测定和常规营养成分测定等工作,获得如下结果。1.我国西北、西南和北方共7省16个调查地区中,确定6省8个地区发生紫花苜蓿炭疽病,由5种炭疽属病原(Colletotrichum spp.)引起。其中,三叶草炭疽菌(C.trifolii)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甘肃酒泉、宁夏银川和新疆昌吉;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内蒙赤峰和内蒙沙尔沁;毁灭炭疽菌(C.destructiv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四川新都;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云南小哨、甘肃民乐和内蒙沙尔沁;菜豆炭疽菌(C.incan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内蒙赤峰。这些病原中,菜豆炭疽菌(C.incan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属于首次报道,为世界新记录,苜蓿为该种的新寄主,而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属于我国首次报道,为我国新记录。2.根据菌落特征、形态学特征以及多基因系统发育学,明确了5种炭疽属病原有3种类型的分生孢子,位于4个复合种群中,即北美炭疽菌和毁灭炭疽菌为直孢子属于毁灭炭疽复合种(destructivum complex);平头炭疽菌和菜豆炭疽菌为弯孢子分别属于平头炭疽复合种(truncatum complex)和白蜡树炭疽复合种(spaethianum complex);三叶草炭疽菌为圆柱孢子属于黄瓜炭疽复合种(orbiculare complex)。另外,对我国已报道的吉林苜蓿炭疽属病原的相关序列重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证实了吉林苜蓿炭疽病病原种JL01为北美炭疽菌,而不是亚麻炭疽菌。因此,我国目前尚无苜蓿亚麻炭疽菌的报道。同时,对5种炭疽菌种代表性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产孢方式进行测定,明确了各菌种的最适生长温度(25—30°C)和最适pH范围(5—7),发现了三叶草炭疽菌和平头炭疽菌存在细胞产孢和刚毛产孢两种产孢方式,而其它3种炭疽菌以细胞产孢为主。3.通过田间调查,发现苜蓿炭疽病主要危害植株茎杆,也会危害叶片,病害发生严重时会危害根颈。各地区不同炭疽属病原引起的炭疽病症状特征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紫花苜蓿炭疽病发生地区中,甘肃酒泉、宁夏银川、内蒙赤峰3个地区炭疽病发生严重,导致枝条干枯,危害程度高,发病率在39.5%61.7%之间,病情指数在32.7%45.4%之间。内蒙沙尔沁,四川新都,甘肃民乐,云南小哨4个地区炭疽病发生较轻,病情指数均在30%以下。对上述炭疽病发生严重地区,感染炭疽病枝条和健康枝条的干重、常规营养成分和18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个地区健康枝条干重和粗蛋白含量均显着大于感染炭疽病的枝条(P<0.05),且干重损失量达17.05%22.35%,粗蛋白损失量达18.2%30.03%。健康枝条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均显着小于感染炭疽病的枝条(P<0.05),而粗脂肪含量健康枝条与感染炭疽病枝条间无显着差异(P>0.05)。总体上,感染炭疽病枝条的总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显着低于健康枝条(P<0.05),且总氨基酸损失量达24.85%30.26%,必需氨基酸损失量达21.37%30.86%。另外,炭疽病害发生与干重、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的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的干重、粗蛋白、粗灰分、木质素、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与炭疽病害发生呈负相关,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与炭疽病害发生呈正相关。4.通过致病性测定,明确了5种炭疽属病原接种苜蓿种子、生长4天幼苗、生长4周植株后,均可造成病害并引致炭疽症状,并且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较大,所以这些病原可能是田间苜蓿播种到发芽死亡的病因。综合来看,测试所用的6个炭疽菌株对紫花苜蓿致病力依次为三叶草炭疽菌C.trifolii(JQLYZ21)>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CFLYZ34)>毁灭炭疽菌C.destructivum(XDLYZ45)>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SEQ2LYZ14)>菜豆炭疽菌C.incanum(CFL2YZ41)>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MLLYZ28)。5.通过调查、病原物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明确了四川西昌发生的苜蓿茎斑病(Nothophoma sp.)是一种新病害,于我国首次报道。甘肃发生的苜蓿黄萎病(Verticillium alfalfae)和赤峰发生的苜蓿根腐病(Cylindrocladium sp.)为我国两种苜蓿病害新记录,且苜蓿黄萎病是我国的一种对外检疫病害。
郑殊红[4](2019)在《榕树和天竺桂落叶剂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榕树(Ficus microcarpa Linn.f.)和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是福州市主要的园林绿化树种,应用形式多样。通过调查,发现两者主要作为行道树,榕树以骨干树、天竺桂以特色树应用最为典型;福州地区除冬季外,多数季节高温多雨,植株生长旺盛,叶幕层空气不流通,叶片病害发生严重,由于药剂选择的局限性,防治效果不理想。为提升园林绿化应用效果,两者栽种方式均以大树修剪后再移植为主,由于修剪工程量大,导致移植成本高,且成活率低。为了解决行道树叶部病害和降低移植成本问题,本研究开展了榕树和天竺桂冬、夏季集中落叶试验,通过在冬季促使植株集中落叶,将植株叶片携带的病原菌随叶片集中落下并处理,在短时间内迅速且彻底的控制叶部病害,同时增加冬季人行道路光照,且植株集中落叶后重新生长新叶,不影响次年夏季遮荫;在夏季移植前集中落叶,减少修剪环节从而达到减少移植成本目的,且减少修剪伤口,提高植株抵抗力,从而提高移植成活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了福州市榕树和天竺桂园林应用现状,发现榕树在福州市园林绿化中以骨干树种植为主,园林应用多样,包括行道树、孤植树、遮荫树、园景树,以行道树为主。榕树萌发力强但发枝力差,枝梢密集,煤烟病发生严重。作为行道树时,严重影响景观效果,且煤烟污点在雨天随雨滴落下,严重影响行人出行,目前主要采用药剂防治,但是毒害大且效果不理想。天竺桂在福州市作为特色树种种植,主要作为行道树、庭园树、配植树,萌发力强发枝力差,枝梢密集,叶部病害发生严重,主要为叶斑病和炭疽病,病害大面积爆发时,不得不将树砍掉。榕树和天竺桂在园林应用过程中主要采用大树修剪移植的栽种方式,但修剪工程量大,移植成本高,成活率低。2.分析了落叶剂对榕树叶片集中脱落及生理生化的影响,冬季试验结果显示:乙烯利0.8%、碘化钾0.2%、尿素2%是最适宜的落叶剂组合,施用后达到了理想的落叶和萌发效果,落叶率和萌发率分别达95.02%和83.23%。通过生理指标测定发现,喷施落叶剂之后植株叶片逐渐衰老,生理指标从第1 d开始发生变化,其中叶绿素总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大,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上升,抗氧化酶系统中SOD活性下降和IAA氧化酶活性上升,抑制植株生长促进衰老,从而离层产生,叶片脱落,第7 d之后植株恢复生长,生理指标逐渐恢复至原来的水平。夏季试验结果显示:乙烯利0.8%、碘化钾0.1%、尿素8%是最适宜的落叶剂组合,施用后落叶率和萌发率分别达到100%和99.50%,且喷药后植株表型无损伤,树体从开始落叶至恢复具遮荫效果时间最短,为36 d,效果好。3.分析了落叶剂对天竺桂叶片集中脱落及生理生化的影响,冬季试验结果显示:喷施乙烯利0.4%、碘化钾0.1%、尿素4%组合后落叶率和萌发率分别达78.14%和74.14%,25 d后补喷乙烯利0.4%、碘化钾0.1%、尿素4%组合能使叶片全部脱落,达到了理想的落叶效果,且喷药后植株无损伤现象。通过生理指标测定发现,喷施落叶剂之后植株叶片逐渐衰老,生理指标从第1 d开始发生变化,其中叶绿素总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大,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上升,抗氧化酶系统中SOD活性下降和IAA氧化酶活性上升,抑制植株生长促进衰老,离层产生促使叶片脱落,第15 d之后植株恢复生长,生理指标逐渐恢复至原来的水平。夏季试验结果显示:乙烯利0.4%、碘化钾0.1%、尿素4%是最适宜的落叶剂组合,其落叶率为59.68%,满足天竺桂带土球移植的修剪量,且萌发率最高,为62.63%,喷药后植株表型无明显损伤,从开始落叶至恢复遮荫效果时间最短,为42 d,效果好。
杨永利[5](2016)在《芒果露水斑病病原生物学特性、侵染特点、PCR检测体系及防治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芒果是全世界广泛栽培的第五大水果。海南因其独特的热带气候和优越的地势极适宜芒果的开花和生长,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芒果生产区。从1973年世界上芒果病害近30种,1988年国内约有20种,到2015年我国芒果病害达88种。可见,芒果病害的种类在我国呈现增长趋势。芒果露水斑病(Cladosporium claadosporioides,Csphaerospermum.是2010到2015年国内新报道的芒果病害之一。2007年,在海南省昌江县芒果园内该病首次被发现。近几年,该病害已经遍及海南三亚、乐东、昌江和东方等芒果主产区,但关于该病害的道研究极少。本试验对该病害的病原菌测定了生物学特性、调查了寄生部位、建立了 PCR快速检测体系、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并初步研究了其侵染特点、筛选了化学药剂、生防微生物和叶面肥,目的是为该病害的早期诊断、预测预报及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生物学特性:菌丝在芒果葡萄糖琼胶培养基和PDA培养基上生长最佳,最适生长温度20℃,最适pH值7~8,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菌丝对有机碳源乳糖和有机氮源氨基乙酸利用最好,菌丝致死温度为50℃、10min;产孢量以25℃、pH值6、光暗交替、麦芽糖为碳源、L-胱氨酸为氮源时最大;分生孢子萌发以25℃、pH值7、液态水、有机碳源阿拉伯糖、有机氮源L-天冬氨酸为最适条件,分生孢子致死温度 50℃、1Omin。2.寄生部位:通过对采自不同种植区、不同植物、芒果不同品种及各器官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初步确定芒果露水斑病菌寄生部位有芒果树叶、枝干、花、果及果园杂草,可侵染贵妃芒、金煌芒、台农芒、鸡蛋芒和金惠芒。3.PCR快速检测体系:通过比对分析芒果上不同病害病原菌rDNA-ITS的差异序列设计了 8对引物,经过大量筛选获得两对特异性强的引物ML-SF9/SR5和ML-SF10/SR10,可分别扩增出408bp和424bp特异性条带。将ITS1/ITS4作为外侧引物,ML-SF9/SR5或ML-SF10/SR10分别做内侧引物,组成两组巢式PCR引物对,均可以实现对田间芒果露水斑病菌的检测,检测灵敏度可达35.5x10-10ng/μL。4.芒果露水斑病菌GFP标记:将她和hygB基因插入定点突变后ITS序列中,成功构建了 pITGH质粒,采用PEG介导原生质体转化的方法,获得在菌丝、分生孢子、萌发的分生孢子中稳定发出绿色荧光的转化子。该转化子与野生菌的菌落形态、颜色及致病力无差异,生长速度略慢于野生菌。用该GFP标记菌株观察侵染过程,发现芒果露水斑病菌可以在芒果果皮上侵染和扩展,但不能在果肉中扩展。5.药剂、生防菌和叶面肥筛选:单剂抑菌效果较好的是吡唑醚菌酯、多抗霉素B、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咪酰胺、苯甲丙环唑(爱苗)、溴菌腈,EC50介于0.17~0.59μg/mL;其次是氟硅唑、丙环唑,EC50介于0.73~0.80μg/mL;较差的是肟菌·戊唑醇和戊唑醇,EC50接近于2μg/mL。从斜率值来看,病原菌对多菌灵、澳菌腈、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较强。复配的33个组合198个配比中,毒力比率大于1.0的配比有64个,大于1.2的配比有26个;其中,吡唑醚菌酯丙环唑以1:4,咪酰胺:多抗霉素B以2:3的毒力比率约为2.0,增效最明显。供试的14株生防菌中,仅芽孢杆菌5a-7、6c-5和酵母菌M2对芒果露水斑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分别为79.80%、82.70%、46.00%。供试的17种叶面肥中,尿素对芒果露水斑病菌抑制作用最强,抑菌率达72.5%,其次是硼酸、植物动力2003+、壳聚糖、绿风95、硫酸铵、硝酸铵,抑菌率在43.0%~20.7%之间。12种叶面肥与生防菌的组合中,生防芽孢杆菌5a-7、6c-5分别与尿素或硼酸组合,生防酵母菌M2与尿素组合,均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率46%~82%。
耿肖兵[6](2015)在《玉米茎基腐病拮抗菌(48SJ7-1)鉴定、培养条件优化及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玉米茎基腐病,又称玉米茎腐病,属于世界性分布的土传病害,在世界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在中国危害也日趋严重。目前,防治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学防治,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对化学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农药残留、农药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威胁等越来越重视,生物防治作为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新兴技术,引起了高度的关注。本论文通过对玉米主栽品种进行了内生菌的分离,并针对玉米茎基腐病主要致病菌之一的禾谷镰孢进行了拮抗菌的筛选,获得一株具有较强抑菌效果的内生生防细菌(简称48SJ7-1),对该菌株的鉴定、培养条件优化、抑菌机制及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与分析。通过对48SJ7-1的传统鉴定、16SrDNA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其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对48SJ7-1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利用响应曲面法和回归方程得出细菌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4.64℃,pH 7.39,时间25.78 h,接菌量1.64%;利用正交试验L9(34)筛选出最佳培养基组合为:牛酵母膏6 g/L、乳糖20 g/L、硫酸镁100 mg/L。48SJ7-1的次生代谢产物对禾谷镰孢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硫酸铵50%-60%(不含60%)饱和度时沉淀蛋白拮抗效果相对来说,明显优于其它饱和度,说明在此饱和度下沉淀出的抑菌活性蛋白最多,且也说明抑菌活性物质种类比较复杂。通过盆栽试验,接种生防菌48SJ7-1后,各处理均能降低玉米茎基腐病发病率,生防菌48SJ7-1(1×109 cfu/mL 7 mL)的防效为68.47%与对照药剂2%戊唑醇悬浮种衣剂(600g/100 kg种子)不存在显着差异;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田间两年试验,通过田间两年试验,生防菌48SJ7-1(1×109 cfu/mL 7 mL)的防效分别为74.45%和78.72%,与化学对照药剂差异不显着。盆栽和田间测定证明48SJ7-1对玉米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表观上无药害发生。
杨永利,张贺,刘晓妹,周碧杭,王赛格,蒲金基[7](2015)在《杧果新病害露水斑病病原菌对杀菌剂敏感性测定》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防治大田杧果露水斑病的有效方法,为了给该病的大田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通过初筛从30种杀菌剂中筛选出了11种抑菌率大于50%的杀菌剂,并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抑菌效果较好的是吡唑醚菌酯、多抗霉素B、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咪酰胺、苯甲丙环唑(爱苗)、溴菌腈,EC50介于0.170.59 mg·L-1;其次是氟硅唑、丙环唑,EC50介于0.730.80 mg·L-1;较差的是肟菌·戊唑醇和戊唑醇,EC50接近于2 mg·L-1。从斜率值来看,该病菌对多菌灵、溴菌腈、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较强。【结论】吡唑醚菌酯、多抗霉素B、多菌灵、溴菌腈、咪酰胺和苯醚甲环唑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值得进一步大田试验。
秦召[8](2014)在《小麦抗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黑胚病的种质鉴定及抗病遗传分析》文中认为小麦黑胚病是由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等病原真菌引起的一种籽粒病害。近年来,小麦黑胚病逐渐加重,已成为生产上的突出问题。小麦黑胚病降低面粉品质,影响种子的出苗率和幼苗长势,其中的某些病原菌会产生真菌毒素,可诱发癌症。链格孢是河南省小麦黑胚病的优势病原之一,目前尚未见针对小麦抗链格孢黑胚病的遗传学研究。本研究从实验室现有的小麦感黑胚品种(系)上分离到了一些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病原菌株。建立了利用巢式PCR快速、特异地检测小麦上A.alternata 的方法。对实验室现有的小麦品种(系)进行接菌鉴定,通过多年的鉴定,筛选得到了一批典型的抗感黑胚病的品种/系,有助于今后的抗黑胚品种的选育。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研究了小麦抗黑胚病性状的遗传特点,为进一步的QTL定位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分离鉴定出优势A.alternata病原菌。调查研究了河南省小麦黑胚病病原,其中优势病原菌是A.alternata。通过对其形态学和分子鉴定,证明A.alternata物种鉴定无误。将不同菌株接种小麦穗进行发病试验,获得毒性最强菌株Ta-Aa-1。本菌株的获得为针对性地开展小麦抗A.alternata黑胚病研究奠定了基础。2.建立了小麦链格孢菌的快速检测技术。结合GenBank登录的A.alternata菌株的ITS序列,设计出一对特异性引物Aa1F/Aa1R。以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为外侧引物、特异性引物Aa1F/Aa1R为内侧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能检测到A.alternata的DNA最低浓度为50pg/μL。因此,建立的巢式PCR方法能够快速、特异地检测小麦中的A.altrnata。3.筛选出抗链格孢黑胚病小麦种质。通过统计分析,2010-2012年的小麦黑胚病抗性的广义遗传率分别为65.0%、52.3%和58.6%,遗传因素比环境因素对黑胚病的发生影响更大。调查发现不存在对黑胚病免疫的品种。所有的品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黑胚病发生率。在403个统计品种(系)中,高抗黑胚病品种(系)占8.9%,高感黑胚病品种(材料)占1.7%。高抗品种的黑胚率显着低于感病品种的黑胚率。4.郑丰9962、郑麦7698抗链格孢黑胚病的初步遗传分析。本文以小麦抗黑胚品种郑丰9962为母本,感黑胚品种郑麦7698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单世代遗传分析方法,对郑丰9962×郑麦7698的F2代群体的黑胚率进行统计后进行遗传分析。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抗黑胚性状受两对主效基因与多个微效基因控制,同时主效基因间存在加性、显性、上位性作用。主效基因的遗传率为50.444%。说明小麦抗黑胚症状受主效基因影响较大,同时受到多个微效基因和环境的影响。
侯恩庆[9](2013)在《水稻穗腐病镰刀菌及相关毒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全国各稻区普遍发生一种危害稻穗和谷粒的病害—水稻穗腐病(Rice spikelet rot disease, RSRD)。该病由多种真菌引起,造成稻米腐坏、变色、畸形,致使结实率降低或不实,严重影响产量。还由于病原菌产生色素和毒素而改变稻谷外观,降低稻米品质。作者采集了浙江省杭州市和嘉兴市两地的水稻穗腐病样本,共鉴定出5种病原镰刀菌,并对各种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致病力、产毒条件和产毒能力、粗毒素毒性、田间防治进行了研究。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穗腐病镰刀菌的分离和鉴定。共分离到216株镰刀菌,利用培养性状、形态特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共鉴定到5个镰刀菌种,包括:层出镰刀菌(Fproliferatum)、藤仓镰刀菌(F.fujikuroi)、拟轮枝镰刀菌(F. verticillioidess)、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和禾谷镰刀菌(F. graminearum)。其中,层出镰刀菌(F.proliferatum)137株,占63.4%;藤仓镰刀菌(F.fujikuroi)50株,占23.1%;拟轮枝镰刀菌(F. verticillioidess)21株,占9.7%;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5株占2.3%;禾谷镰刀菌(F. graminearum)3株,占1.4%。通过Koch法则验证,各种镰刀菌均能成功接种稻穗,使稻穗感染穗腐病。2.病原镰刀菌生物学特性。禾谷镰刀菌菌最适生长温度是25℃,最适pH为6,最佳碳源是葡萄糖、蔗糖,最佳氮源是尿素、硝酸钠;尖孢镰刀菌最适生长温度是25℃,最适pH为6,最佳碳源是葡萄糖、蔗糖,最佳氮源是硝酸钠;层出镰刀菌最适生长温度是25℃,最适pH为6,最佳碳源是蔗糖、葡萄糖,最佳氮源是硝酸钠、亚硝酸钠;藤仓镰刀菌最适生长温度是25℃,最适pH为8,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硝酸钠;拟轮枝镰刀菌最适生长温度是25℃,最适pH为8,最佳碳源是蔗糖、葡糖糖、果糖,最佳氮源是硝酸钠、尿素。3.病原镰刀菌脂肪酸分析。应用Sherlock脂肪酸鉴定系统,总共检测出36种脂肪酸。Sum In Feature3、16:00、Sum In Feature5、18:1w9c和18:00为主要脂肪酸。5种镰刀菌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有一定的差异性,但不显着。因此,无法利用脂肪酸组成特征十分准确的将不同镰刀菌进行分类。4.病原镰刀菌致病力。通过病原菌孢子悬浮液接种水稻穗部试验,证明藤仓镰刀菌的致病力最强,拟轮枝镰刀菌、层出镰刀菌、禾谷镰刀菌次之,尖孢镰刀菌最弱。5.病原镰刀菌产毒能力和粗毒素毒性。禾谷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和层出镰刀菌的最佳产毒培养基为Richard培养基,最佳产毒温度为25℃,最佳产毒pH为6,最佳产毒培养时间为15天;藤仓镰刀菌和拟轮枝镰刀菌的最佳产毒培养基为Richard和PD培养基,最佳产毒温度为25℃,最佳产毒pH为8,最佳产毒培养时间为15天。利用活性炭吸附法提取了各种镰刀菌的粗毒素,并测试了粗毒素的毒性。藤仓镰刀菌粗毒素对水稻的毒害作用最强,尖孢镰刀菌最弱。利用ELLISA技术测定了粗毒素中伏马菌素(fumonisin)的含量。其中,藤仓镰刀菌粗毒素中伏马菌素含量最高,为5379.03ppm;拟轮枝镰刀菌次之,含量为638.62ppm;之后是禾谷镰刀菌禾谷镰刀菌,含量为139.39ppm;层出镰刀菌含量为13.87ppm;最后是尖孢镰刀菌,含量仅为2.16ppm。6.水稻穗腐病田间防治。用20%异噻菌胺悬浮剂(200g a.i./ha)在分蘖盛期和孕穗末期各喷雾1次的防治效果最好,达到45.06%。25%咪鲜胺乳油+15%三唑酮乳油(112.25+90g a.i./ha)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各喷雾1次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防效只有27.99%;25%咪鲜胺乳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12.5+450g a.i./ha)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各喷雾1次的防治效果最差,防效仅有0.08%。
于巧丽[10](2006)在《河南省小麦黑胚病病原菌多样性研究和品种生理生化抗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目前小麦黑胚病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和危害日趋严重等问题,本研究广泛收集了河南省不同地区的小麦品种资源,进行了病原物的分离和鉴定,以及病原菌DNA随机扩增多样性分析和小麦黑胚病品种生理生化抗病机制研究。 对小麦黑胚病病原物分离和鉴定表明:针对当前生产上普遍种植的小麦品种,通过大量的黑胚率调查和组织分离培养,发现河南省小麦黑胚病发生普遍,平均黑胚率达到6.36%。其中主要病原分离物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占分离物总百分比的87.08%,蠕孢(Bipolaris sp.)平均分离频率为12.02%。可见,链格孢菌和蠕孢菌与小麦黑胚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了形态鉴定,明确了分离到的链格孢属真菌有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占总分离频率的63.00%,细极链格孢(A.tenuissima),占总分离频率的18.00%,同时也分离到有小麦链格孢(A.triticina),占总分离频率的6.08%。蠕孢菌有小麦根腐平脐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占总分离频率的12.02%。 在对分离到的病原物进行形态鉴定的同时,我们选用15个有代表性的分离菌株以及2个标准菌株对它们进行了RAPD分析,从101条随机引物中共筛选出清晰、稳定的引物11条,对17个链格孢菌株进行扩增,共扩增出1426条带,多态性达到100%,17个菌株之间有多个共有扩增位点,说明各菌株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经重复实验,引物的DNA扩增指纹图谱在重复扩增时基本相同,说明RAPD扩增图谱能够较稳定地反映出链格孢各菌种遗传本质的差异。对11个引物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所得的UPGMA聚类分析树状图可以看出,当遗传距离为0.2075时,可将参试菌株分为4个组,此时可以将链格孢、细极链格孢和小麦链格孢区分开,进一步验证了形态鉴定结果的正确性。 经过进一步的致病性研究,发现接种链格孢(A.alternata)或小麦根腐平脐蠕孢(B.sorokiniana)的处理,黑胚率明显高于接种细极链格孢的处理,说明细极链格孢致病性最弱;在混合接菌的4个处理中,发现用链格孢(A.alternata)和小麦根腐平脐蠕孢(B.sorokiniana)接菌的处理黑胚率高于其他处理。通过再分离试验,单独接链格孢(A.alternata)的处理,4个品种的链格孢(A.alternata)平均分离频率为82.0%,小麦根腐平脐蠕孢(B.sorokiniana)为18.0%;单独接小麦根腐平脐蠕孢(B.sorokiniana)的处理既分离到小麦根腐平脐蠕孢(B.sorokiniana),也分离到链格孢(A.alternata),两种菌所占的比例依次为96.7%%,3.3%。两种菌混合接菌的处理,4个品种平均分离到的链格孢(A.alternata)占61.8%,分离到小麦根腐平脐蠕孢(B.sorokiniana)占29.4%。由此可见,链格孢(A.alternata)和小麦根腐平脐蠕孢(B.sorokiniana)都能引起河南省小麦黑胚病,其中链格孢(A.alternata)为河南省小麦黑胚病优势致病菌。 在对小麦品种生理生化抗病机制的初步研究方面,从接种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前后抗、感黑胚病的小麦品种(各3个)小穗内与抗性反应有关的SOD、POD、PPO
二、浅谈水稻污点病对产量的影响及其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水稻污点病对产量的影响及其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葡萄果腐病病原枝孢菌种类鉴定和防治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葡萄概述 |
1.1.1 葡萄的营养价值及商品价值 |
1.2 葡萄主要病害种类 |
1.2.1 葡萄炭疽病 |
1.2.2 葡萄霜霉病 |
1.2.3 葡萄白腐病 |
1.2.4 葡萄黑痘病 |
1.2.5 葡萄白粉病 |
1.2.6 葡萄酸腐病 |
1.2.7 葡萄褐斑病 |
1.2.8 葡萄灰霉病 |
1.3 枝孢属研究进展 |
1.3.1 枝孢属真菌的经济重要性 |
1.3.2 枝孢属真菌分类地位及特征 |
1.3.3 分子生物学在枝孢属真菌中的应用 |
1.3.4 枝孢属真菌化学防治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病原菌的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病害调查及病样采集 |
2.1.2 供试培养基及抗生素的配置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及代表菌株的选择 |
2.1.5 致病性测定 |
2.1.6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2.1.7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田间调查采样及症状描述 |
2.2.2 病菌的分离、纯化及代表菌株的选择 |
2.2.3 致病性测定 |
2.2.4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2.2.5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株 |
3.1.2 供试培养基 |
3.1.3 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
3.1.4 不同温度对两种枝孢菌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3.1.5 不同光照对两种枝孢菌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3.1.6 不同培养基对两种枝孢菌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3.1.7 不同p H值对两种枝孢菌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3.1.8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温度对两种枝孢菌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3.2.2 不同光照对两种枝孢菌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3.2.3 不同培养基对两种枝孢菌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3.2.4 不同p H值对两种供试枝孢菌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葡萄枝孢果腐病的防治药剂筛选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培养基与药剂 |
4.1.2 供试菌株 |
4.1.3 4 种原药对枝孢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
4.1.4 5 种药剂对离体葡萄果粒枝孢果腐病防效试验 |
4.1.5 5 种药剂对葡萄枝孢果腐病田间防效试验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4 种原药对枝孢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
4.2.2 5 种药剂对离体葡萄果粒枝孢果腐病防效试验 |
4.2.3 5 种药剂对葡萄枝孢果腐病田间防效试验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2)辽宁省赤芍叶霉病病原学及防治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枝孢属真菌病害研究进展 |
1 枝孢类真菌病害发生及危害 |
1.1 枝孢类真菌病害种类 |
1.2 枝孢类真菌病害的危害 |
1.3 枝孢属的形态特征与分类地位 |
1.4 枝孢属的生物学特性与流行 |
1.5 枝孢菌的侵染方式和致病机理 |
1.6 枝孢属病害的防治 |
第二章 赤芍主要病害田间调查及病原菌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辽宁赤芍主要病害的种类调查 |
1.2 赤芍病害病样采集、症状观察与描述 |
1.3 形态鉴定 |
1.4 分子鉴定 |
1.5 病菌的致病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辽宁赤芍主要病害调查 |
2.2 赤芍叶霉病 |
2.3 赤芍炭疽病 |
2.4 赤芍白粉病 |
2.5 赤芍轮斑病 |
2.6 赤芍根腐病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赤芍叶霉病菌生物学特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赤芍叶霉菌株来源 |
1.2 环境对赤芍叶霉病菌的菌丝生长及其产孢量的影响 |
1.3 环境条件和营养环境对赤芍叶霉菌的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1.4 赤芍叶霉病菌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环境对赤芍叶霉病菌的菌丝生长及其产孢量的影响 |
2.2 环境条件和营养环境对赤芍叶霉菌的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2.3 致死温度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赤芍叶霉病菌细胞壁降解酶及其活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及试剂 |
1.2 赤芍叶霉病菌细胞壁降解酶粗酶液的提取 |
1.3 赤芍叶霉病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测定 |
1.4 赤芍叶霉病菌细胞壁降解酶产生条件研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接种赤芍叶片CWDEs活性 |
2.2 细胞壁降解酶的条件优化 |
2.3 细胞壁降解酶(CWDE)对赤芍叶片的作用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赤芍叶霉病室内药剂筛选 |
1.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不同杀菌剂对赤芍叶霉病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1.3 不同药剂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药剂对赤芍叶霉菌菌落生长的毒力测定 |
2.2 药剂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
3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炭疽菌属研究进展 |
2.1.1 炭疽菌属的概述 |
2.1.2 炭疽菌属的命名历史 |
2.1.3 炭疽菌属的分类 |
2.1.4 炭疽菌属与寄主关系 |
2.1.5 炭疽菌属的生活型与侵染 |
2.1.6 炭疽菌属的应用 |
2.1.7 炭疽菌属的小结 |
2.2 紫花苜蓿炭疽病研究进展 |
2.2.1 紫花苜蓿 |
2.2.2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 |
2.2.3 不同病原引起的症状 |
2.2.4 发生和危害 |
2.2.5 发生规律 |
2.2.6 防治 |
第三章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害调查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调查地点信息 |
3.2.2 病害调查与标本采集 |
3.3 结果 |
3.3.1 病害种类概况 |
3.3.2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分布地区 |
3.3.3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田间症状 |
3.3.4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发生 |
3.4 讨论 |
第四章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组织病症和病原物分离 |
4.2.2 病原物鉴定 |
4.2.3 病原物产孢方式研究 |
4.2.4 原病物生物学特性 |
4.2.5 其它病害病原的分离鉴定 |
4.3 结果 |
4.3.1 组织病症及病原物分离 |
4.3.2 炭疽属病原物鉴定 |
4.3.3 炭疽属病原产孢及产孢方式 |
4.3.4 炭疽属病原生物学特性 |
4.3.5 其它病害及病原 |
4.4 讨论 |
第五章 紫花苜蓿炭疽菌的致病性测定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种子和土壤处理 |
5.2.2 供试菌株 |
5.2.3 孢子悬浮液的配置 |
5.2.4 种子致病性测定 |
5.2.5 幼苗致病性测定 |
5.2.6 植株致病性测定 |
5.2.7 再分离 |
5.2.8 数据统计 |
5.2.9 其它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5.3 结果 |
5.3.1 种子致病性测定 |
5.3.2 幼苗致病性测定 |
5.3.3 植株致病性测定 |
5.3.4 其它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5.4 讨论 |
第六章 炭疽病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干重测定 |
6.2.2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
6.2.3 数据分析 |
6.3 结果 |
6.3.1 炭疽病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
6.3.2 炭疽病发生与品质的相关性 |
6.4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性讨论 |
7.1 主要结论与讨论 |
7.2 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资助项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得奖励 |
致谢 |
(4)榕树和天竺桂落叶剂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榕树园林应用概述 |
1.1 榕树栽培历史 |
1.2 榕树的园林绿化应用 |
2 天竺桂园林应用概述 |
2.1 天竺桂形态特征 |
2.2 天竺桂的园林绿化应用 |
3 落叶剂在园林植物的研究进展 |
3.1 落叶剂的概念及用途 |
3.2 落叶剂在园林植物应用的研究进展 |
4 研究目的意义 |
4.1 目的及意义 |
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福州市榕树和天竺桂园林应用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福州市榕树园林应用现状调查 |
1 调查方案 |
1.1 调查范围 |
1.2 调查时间 |
1.3 调查方法 |
1.4 调查内容 |
2 调查结果 |
2.1 福州市主要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 |
2.2 福州市榕属植物园林应用形式调查 |
2.3 福州市主干道路榕树的生长情况调查 |
2.4 福州市榕树栽种方式调查 |
第二节 福州市天竺桂园林应用现状调查 |
1 调查方案 |
1.1 调查范围 |
1.2 调查时间 |
1.3 调查方法 |
1.4 调查内容 |
2 调查结果 |
2.1 福州市天竺桂的应用现状调查 |
2.2 福州市主干道路天竺桂的生长情况调查 |
2.3 福州市天竺桂的栽种方式调查 |
第三节 福州市榕树和天竺桂园林应用调查总结 |
1 调查总结 |
2 存在的问题 |
2.1 榕树和天竺桂叶部病害发生严重 |
2.2 榕树和天竺桂夏季移植修剪工程量大且成活率低 |
3 拟解决措施 |
3.1 冬季集中落叶以快速降低植株叶部病原菌 |
3.2 夏季移植前集中落叶以减少修剪环节 |
第三章 落叶剂对榕树叶片集中脱落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一节 冬季落叶剂对榕树叶片集中脱落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时间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剂 |
1.4 试验处理及取样 |
1.5 试验指标统计与测定 |
1.6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落叶剂处理对榕树落叶率的影响 |
2.2 不同落叶剂处理对榕树萌发率的影响 |
2.3 不同落叶剂处理对榕树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落叶剂处理对榕树落叶及萌发的影响 |
3.2 不同落叶剂处理对榕树生理指标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二节 夏季落叶剂对榕树叶片集中脱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时间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剂 |
1.4 试验处理 |
1.5 试验指标统计 |
1.6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落叶剂处理对榕树落叶率的影响 |
2.2 不同落叶剂处理对榕树萌发率的影响 |
2.3 不同落叶剂处理对榕树树冠恢复所需时间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节 榕树落叶剂应用技术操作要点 |
1 冬季榕树落叶剂应用操作要点 |
2 夏季榕树落叶剂应用操作要点 |
第四章 落叶剂对天竺桂叶片集中脱落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一节 冬季落叶剂对天竺桂叶片集中脱落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时间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剂 |
1.4 试验处理及取样 |
1.5 试验指标统计与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落叶剂处理对天竺桂落叶率的影响 |
2.2 不同落叶剂处理对天竺桂萌发率的影响 |
2.3 不同落叶剂处理对天竺桂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落叶剂处理对天竺桂落叶及萌发的影响 |
3.2 不同落叶剂处理对天竺桂生理指标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二节 夏季落叶剂对天竺桂叶片集中脱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时间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剂 |
1.4 试验处理 |
1.5 试验指标统计 |
1.6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落叶剂处理对天竺桂落叶率的影响 |
2.2 不同落叶剂处理对天竺桂萌发率的影响 |
2.3 不同落叶剂处理对天竺桂树冠恢复所需时间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节 天竺桂落叶剂应用技术操作要点 |
1 冬季天竺桂落叶剂应用操作要点 |
2 夏季天竺桂落叶剂应用操作要点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1.1 福州市榕树和天竺桂园林应用现状调查 |
1.2 落叶剂对榕树叶片集中脱落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
1.3 落叶剂对天竺桂叶片集中脱落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
2 展望 |
3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硕士攻读期间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芒果露水斑病病原生物学特性、侵染特点、PCR检测体系及防治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我国芒果产业的经济重要性 |
1.1 种植区和种植面积 |
1.2 主栽种概况 |
1.3 海南芒果上主要的病害 |
2 芒果露水斑病研究进展 |
2.1 分布与为害 |
2.2 症状特点 |
2.3 病原菌 |
2.3.1 发病规律 |
2.3.2 防治技术 |
3 枝孢属(Cladosporium)的研究概况 |
3.1 枝孢属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
3.2 化学防治枝孢属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 |
4 PCR检测技术在植物病原真菌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
4.1 检测植物病原菌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
4.2 PCR技术在芒果病害检测中的应用 |
5 植物病原菌侵染过程研究方法 |
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6.1 目的意义 |
6.2 研究内容 |
7 技术路线 |
研究内容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设备 |
1.2 试剂 |
1.3 供试质粒 |
1.4 供试菌株 |
1.5 供试培养基 |
1.6 供试杀菌剂 |
1.7 供试外源营养 |
1.8 供试生防菌 |
2 方法 |
2.1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
2.1.1 不同的培养基对菌丝生长、产孢量的影响 |
2.1.2 不同的温度对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2.1.3 不同的pH对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2.1.4 不同的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2.1.5 不同的碳氮源对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2.1.6 不同的湿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2.1.7 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测定 |
2.2 芒果露水斑病菌寄生部位确定 |
2.2.1 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和形态学鉴定 |
2.2.2 真菌rDNA-ITS鉴定 |
2.2.3 不同部位芒果露水斑病菌ITS序列聚类分析 |
2.3 芒果露水斑病菌的快速检测PCR体系建立 |
2.3.1 引物设计与筛选 |
2.3.2 引物灵敏度测定 |
2.3.3 芒果样品检测 |
2.4 GFP标记芒果露水斑病菌及其侵染观察 |
2.4.1 芒果露水斑病菌GFP标记载体构建 |
2.4.2 转化芒果露水斑病菌 |
2.4.3 GFP转化子在芒果果面上的致病性及侵染观察 |
2.5 芒果露水斑病药剂、生防菌和外源营养筛选 |
2.5.1 芒果露水斑病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及复配剂筛选 |
2.5.2 生防菌对芒果露水斑病菌的抑制作用 |
2.5.3 外源营养对芒果露水斑病菌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
2.5.4 生防菌与外源营养组合对芒果露水斑病菌抑制作用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
3.1.1 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产孢量的影响 |
3.1.2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3.1.3 不同pH对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3.1.4 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3.1.5 不同碳氮源对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3.1.6 不同湿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3.1.7 菌丝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测定 |
3.2 芒果露水斑病菌寄生部位确定 |
3.2.1 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和形态学鉴定 |
3.2.2 真菌rDNA-ITS鉴定 |
3.2.3 不同部位芒果露水斑病菌ITS序列聚类分析 |
3.3 芒果露水斑病菌快速检测PCR体系建立 |
3.3.1 引物设计与筛选 |
3.3.2 引物灵敏度测定 |
3.3.3 芒果样品的检测 |
3.4 GFP标记芒果露水斑病菌及其侵染过程观察 |
3.4.1 芒果露水斑病菌GFP标记载体构建 |
3.4.2 转化芒果露水斑病菌 |
3.4.3 GFP转化子在芒果果面上的致病性测定及侵染过程观察 |
3.5 芒果露水斑病药剂、生防菌和外源营养筛选 |
3.5.1 芒果露水斑病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及复配剂筛选 |
3.5.2 生防菌对芒果露水斑病菌的抑制作用 |
3.5.3 外源营养对芒果露水斑病菌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
3.5.4 生防菌与外源营养组合对芒果露水斑病菌的抑制作用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芒果露水斑病菌生物学特性 |
4.1.2 芒果露水斑病菌寄生部位确定 |
4.1.3 露水斑病菌快速检测PCR体系建立 |
4.1.4 GFP标记芒果露水斑病及其侵染过程观察 |
4.1.5 芒果露水斑病药剂、生防菌和外源营养筛选 |
4.2 主要结论 |
4.2.1 明确了芒果露水斑病菌生物学特性 |
4.2.2 明确了芒果露水斑病菌寄生部位 |
4.2.3 建立了芒果露水斑病菌快速检测PCR体系 |
4.2.4 GFP标记芒果露水斑病及其侵染过程观察 |
4.2.5 芒果露水斑病药剂、生防菌和外源营养筛选 |
本研究创新点 |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附录一 部分试验结果图片 |
附录二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和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6)玉米茎基腐病拮抗菌(48SJ7-1)鉴定、培养条件优化及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玉米茎基腐病的研究现状 |
1.1.1 玉米茎基腐病的危害症状 |
1.1.2 玉米茎基腐病病害发生情况 |
1.1.3 玉米茎基腐病危害加重原因 |
1.2 玉米茎基腐病的病原 |
1.3 玉米茎基腐病的病害循环 |
1.4 拮抗菌在生物防治中的研究状况 |
1.4.1 拮抗真菌 |
1.4.2 拮抗细菌 |
1.4.3 放线菌 |
1.5 拮抗细菌的生防机理 |
1.5.1 抗生作用 |
1.5.2 竞争作用 |
1.5.3 诱导系统抗病性(ISR) |
1.5.4 重寄生作用 |
1.6 抗菌活性物质的粗分离与纯化方法 |
1.6.1 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 |
1.6.2 抗生素的分离纯化 |
1.7 玉米茎基腐病防治出现的问题及展望 |
1.7.1 抗病品种的选育和种植 |
1.7.2 采用适宜的田间管理措施,清除田间病残体,加强轮作 |
1.7.3 调节播期、合理搭配种植品种 |
1.7.4 化学防治 |
1.7.5 生物防治 |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材料与方法 |
2.1 玉米茎基腐病病拮抗内生菌的筛选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玉米茎基腐病拮抗内生菌的鉴定 |
2.2.1 供试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拮抗内生菌 48SJ7-1 发酵条件和培养条件的优化 |
2.3.1 供试材料 |
2.3.2 试验方法 |
2.4 拮抗细菌抑菌活性物质的粗提取 |
2.4.1 供试材料 |
2.4.2 拮抗细菌抑菌活性成分的粗提取及活性检测 |
2.4.3 拮抗蛋白的分离与测定 |
2.5 48SJ7-1 对玉米茎基腐病盆栽及田间防效的测定 |
2.5.1 供试材料 |
2.5.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细菌的分离筛选结果 |
3.2 48SJ7-1 菌株鉴定 |
3.2.1 48SJ7-1 菌株的传统鉴定 |
3.2.2 48SJ7-1 的 16Sr DNA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
3.2.3 4 8SJ7-1 菌株数量与OD600的相关性及其生长曲线的测定 |
3.3 48SJ7-1 培养条件的优化 |
3.3.1 不同发酵条件单因素对 48SJ7-1 生长的影响 |
3.3.2 不同发酵条件多因素对 48SJ7-1 生长的影响 |
3.3.3 培养基的优化试验 |
3.4 48SJ7-1 抑菌活性物质的粗提取 |
3.4.1 48SJ7-1 发酵液粗提物抑菌效果的测定 |
3.4.2 48SJ7-1 发酵液粗蛋白抑菌效果的测定 |
3.5 48SJ7-1 盆栽及田间防效的测定 |
3.5.1 48SJ7-1 盆栽防效的测定 |
3.5.2 48SJ7-1 田间药效实验及安全评价 |
4 讨论 |
4.1 玉米茎基腐病的筛选 |
4.2 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
4.3 48SJ7-1 抑菌活性物质的粗提取 |
4.4 48SJ7-1 的应用研究 |
4.5 本研究下一步需要开展的工作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杧果新病害露水斑病病原菌对杀菌剂敏感性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培养基 |
1.3 供试杀菌剂 |
1.4 病原菌培养 |
1.5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初筛结果 |
2.2复筛结果 |
3 讨 论 |
4 结 论 |
(8)小麦抗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黑胚病的种质鉴定及抗病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小麦黑胚病研究进展 |
1.1 小麦黑胚病的病原 |
1.2 小麦黑胚病的危害 |
1.2.1 小麦黑胚病对小麦种子及幼苗的影响 |
1.2.2 小麦黑胚病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1.3 影响小麦黑胚病的发病因素 |
1.3.1 耕作系统对黑胚发生的影响 |
1.3.2 非生物因素对黑胚发生的影响 |
1.3.3 生物因素对黑胚发生的影响 |
1.4 黑胚病的防治 |
1.4.1 杀菌剂防治病害 |
1.4.2 生物防治 |
1.5 小麦黑胚病原菌的侵染机理 |
1.6 黑胚形成机理 |
1.7 黑胚种子的生理生化变化 |
1.8 小麦抗黑胚病的分子机理 |
1.9 小麦抗黑胚病的遗传学研究 |
2 植物数量性状遗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2.1 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现状 |
2.2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一章 小麦抗黑胚病的种质鉴定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小麦品种(系) |
2.1.2 实验用菌株 |
2.1.3 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黑胚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2.2.2 接种鉴定方法 |
2.2.3 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的分子检测 |
2.2.3.1 小麦样品中病原菌DNA的提取 |
2.2.3.2 链格孢菌特异性引物设计与验证 |
2.2.3.3 巢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
2.2.3.4 巢式PCR检测体系的灵敏度检测 |
2.2.4 抗A.alternata黑胚病的小麦种质鉴定 |
2.2.4.1 黑胚小麦的调查统计 |
2.2.4.2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河南省优势A.alternata的分离 |
3.2 八种A.alternata的ITS区序列比对 |
3.3 巢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3.3.1 引物的特异性验证 |
3.3.2 巢式PCR的灵敏度检测 |
3.3.3 小麦籽粒和叶片上A.alternata的检测 |
3.4 小麦黑胚率的调查与分析 |
3.5 气候因素对小麦黑胚率的影响 |
3.6 不同播期的国麦301及其姊妹系的黑胚率 |
4 讨论 |
第二章 小麦抗黑胚病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F_2遗传群体的构建 |
2.2 实验方法 |
2.2.1 黑胚率的调查统计 |
2.2.2 小麦抗黑胚病性状的遗传模型预测 |
3 结果 |
3.1 小麦抗黑胚病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9)水稻穗腐病镰刀菌及相关毒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水稻后期穗部病害 |
1.1.1 稻曲病 |
1.1.2 稻粒黑粉病 |
1.1.3 水稻颖枯病 |
1.2 镰刀菌引起的禾谷类作物穗部病害 |
1.2.1 玉米穗腐病 |
1.2.2 小麦赤霉病 |
1.3 水稻穗腐病主要研究进展 |
1.4 镰刀菌毒素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病害标本采集 |
2.2 供试水稻品种 |
2.3 培养基 |
2.4 试剂与药品 |
2.4.1 分子鉴定试剂 |
2.4.2 脂肪酸分析试剂 |
2.4.3 伏马菌素检测试剂 |
2.5 主要仪器设备 |
2.6 病原镰刀菌的分离和鉴定 |
2.6.1 病原镰刀菌的分离、纯化 |
2.6.2 病原镰刀菌致病性测定 |
2.6.3 病原镰刀菌鉴定 |
2.7 病原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 |
2.7.1 温度对病原镰刀菌生长的影响 |
2.7.2 pH对病原镰刀菌生长的影响 |
2.7.3 不同碳源对病原镰刀菌生长的影响 |
2.7.4 不同氮源对病原镰刀菌生长的影响 |
2.8 病原镰刀菌的脂肪酸差异分析 |
2.8.1 菌丝体制备 |
2.8.2 脂肪酸抽提 |
2.8.3 色谱分析 |
2.9 病原镰刀菌的致病力研究 |
2.10 病原镰刀菌产毒研究探索 |
2.10.1 粗毒素制备 |
2.10.2 最佳产毒条件 |
2.10.3 粗毒素毒性分析 |
2.10.4 粗毒素中伏马菌素检测 |
2.11 水稻穗腐病大田防治 |
2.11.1 供试药剂 |
2.11.2 试验处理 |
2.11.3 调查与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病原镰刀菌的分离和纯化 |
3.2 病原镰刀菌鉴定 |
3.2.1 形态学鉴定 |
3.2.2 分子鉴定 |
3.3 病原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 |
3.3.1 温度对病原镰刀菌生长的影响 |
3.3.2 pH对病原镰刀菌生长的影响 |
3.3.3 不同碳源对病原镰刀菌生长的影响 |
3.3.4 不同氮源对病原镰刀菌生长的影响 |
3.4 病原镰刀菌的脂肪酸差异分析探索 |
3.5 病原镰刀菌的致病力研究 |
3.6 病原镰刀菌产毒研究探索 |
3.6.1 最佳产毒条件 |
3.6.2 粗毒素的毒性分析 |
3.6.3 伏马菌素检测 |
3.7 水稻穗腐病的防治 |
4 讨论与结论 |
4.1 水稻穗腐病侵染源 |
4.2 穗腐病镰刀菌生物学特性 |
4.3 穗腐病镰刀菌脂肪酸组成分析 |
4.4 穗腐病镰刀菌致病力分析 |
4.5 穗腐病镰刀菌产毒探索 |
4.6 水稻穗腐病的田间防治 |
4.7 今后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侧间科研项目、学术活动和发表论文情况 |
(10)河南省小麦黑胚病病原菌多样性研究和品种生理生化抗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文献综述 |
1.1 小麦黑胚病的发生与危害 |
1.1.1 小麦黑胚病的分布 |
1.1.2 小麦黑胚病的为害 |
1.2 小麦黑胚病的症状和诊断 |
1.3 小麦黑胚病病原菌 |
1.4 小麦黑胚病的发病规律 |
1.4.1 侵染时期和侵染途径 |
1.4.2 侵染循环 |
1.4.3 流行条件 |
1.5 链格孢菌的分类学研究 |
1.5.1 链格孢属形态分类研究 |
1.5.2.数值分类 |
1.5.3 分子生物学分类研究 |
1.6 植物生理生化抗性机制研究 |
1.6.1.非特异性的抵抗机制 |
1.6.2 次生代谢物质与抗病性 |
1.6.3 小麦品种对黑胚病的抗性机制研究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供试品种(系) |
3.1.2 链格孢菌标准菌株 |
3.1.3 有关实验试剂 |
3.1.4 试验主要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田间播种 |
3.2.2 黑胚率检查 |
3.2.3 病原菌分离、纯化与鉴定 |
3.2.4 链格孢菌DNA随机扩增多样性(RAPD)分析 |
3.2.5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3.2.6 生理生化抗性指标的测定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河南省小麦黑胚率和病原菌分离频率调查 |
4.2 分离菌鉴定结果与分析 |
4.2.1 分离到的链格孢属真菌生长速度测定结果与分析 |
4.2.2 分离菌形态鉴定结果与分析 |
4.3 小麦黑胚病链格孢属分离物DNA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分析 |
4.3.1 引物筛选 |
4.3.2 RAPD聚类分析 |
4.4 致病性测定结果与分析 |
4.4.1 致病性测定结果与分析 |
4.4.2 不同接菌处理黑胚粒病原物再分离结果 |
4.5 小麦品种对黑胚病的生理生化抗性机制研究 |
4.5.1 不同抗性品种接菌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 |
4.5.2 不同抗性品种接菌前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 |
4.5.3 不同抗性品种接菌前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 |
4.5.4 不同抗性品种接菌前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 |
4.5.5 酚类物质含量与抗病性关系研究 |
5.结论与讨论 |
5.1 河南省小麦品种对黑胚病抗性 |
5.2 小麦黑胚病病原分离物形态鉴定研究 |
5.3 小麦黑胚病分离菌株的DNA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分析 |
5.4 小麦黑胚病病原菌致病性测定研究 |
5.5 小麦品种对黑胚病生理生化抗性机制 |
主要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 |
四、浅谈水稻污点病对产量的影响及其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葡萄果腐病病原枝孢菌种类鉴定和防治药剂筛选[D]. 陈思颖.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2]辽宁省赤芍叶霉病病原学及防治基础研究[D]. 毛宁.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
- [3]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D]. 徐杉. 兰州大学, 2019
- [4]榕树和天竺桂落叶剂研究与应用[D]. 郑殊红. 福建农林大学, 2019(10)
- [5]芒果露水斑病病原生物学特性、侵染特点、PCR检测体系及防治初步研究[D]. 杨永利. 海南大学, 2016(01)
- [6]玉米茎基腐病拮抗菌(48SJ7-1)鉴定、培养条件优化及应用的研究[D]. 耿肖兵. 东北农业大学, 2015(04)
- [7]杧果新病害露水斑病病原菌对杀菌剂敏感性测定[J]. 杨永利,张贺,刘晓妹,周碧杭,王赛格,蒲金基. 果树学报, 2015(01)
- [8]小麦抗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黑胚病的种质鉴定及抗病遗传分析[D]. 秦召. 河南农业大学, 2014(05)
- [9]水稻穗腐病镰刀菌及相关毒素研究[D]. 侯恩庆. 广西大学, 2013(03)
- [10]河南省小麦黑胚病病原菌多样性研究和品种生理生化抗性机制研究[D]. 于巧丽. 河南农业大学,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