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十二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第八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奖”评奖揭晓(论文文献综述)
方蓉蓉[1](2021)在《新世纪军旅小说的地理文化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杨坤[2](2020)在《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随着国家在各领域综合实力的日益渐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和合作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中心。而在向外传播过程中,在某些领域似乎出现了“身份认同”与“失序”“失语”的困境。声乐艺术具有启迪心智、陶冶情操、调节情绪、艺术享受的作用,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全民艺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以及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当代语境下,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而具有区位和地缘优势的西藏,以“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南亚经济圈的构建为契机,推动着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而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藏当代声乐艺术如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达自我的“身份认同”“文化自信”,并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自洽性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使命。论文选择“西藏当代声乐艺术”这一命题,并在地域和时间上都进行了划分和界定。设定了“西藏声乐表演—西藏声乐教育—西藏声乐创作—西藏声乐出版”四个主要论域,进行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并列式、关联式研究。采用了音乐表演学、音乐教育学、民族音乐学等跨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西藏当代声乐艺术,以求体现其研究的承接性、渗透性、交叉性、互补性、涵变性,从而在继承、弘传西藏传统声乐艺术的基础上去发展和创新西藏当代声乐艺术。因此,论文在该领域理论研究的综合与比较以及相关观点和见解的学术阐释等方面作了新的探讨。论文对西藏当代音乐表演机构和歌唱家、西藏当代音乐教育机构和声乐教育家、西藏当代声乐创作和作曲家、西藏当代声乐理论和音像制品的出版以及代表性机构、人物、作品等进行了学理阐释,并对四个主要论域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建议。结语部分对论文核心内容的共性特征—区域性和民族性、世界性和时代性进行了归类综述,并对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研究的空白和有待开发领域作了探讨和梳理,从客观事实的角度提出了构建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理论话语体系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宋浩楠[3](2019)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发展史研究 ——以舞蹈作品为例》文中指出在当今社会各种文艺团体中,民族歌舞团是最具代表性,传承性,最具特色的文艺团体。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作为凉山州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载体,从建团到现今已有63年的历史,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活的体现,在文化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从凉山歌舞团发展至今所编创的舞蹈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对歌舞团不同年代所出现的舞蹈编导及演员,不同年代所产生的艺术功能作为研究基础,从宏观及微观角度,“历时”与“共时”的研究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发展历程。从上述的两个角度(宏观、微观)和两个层面(研究对象与研究基础)出发,笔者将本文的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六个章节:第一章:凉山彝族自治州传统舞蹈文化概述。本章主要是从凉山彝族自治州地理分布概况及艺术资源概况来介绍彝族传统舞蹈文化所形成的背景,原因及发展;第二章:五十年代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文化发展。本章将通过舞蹈作品与编导来介绍建团前期到建团后这一探索发展过程;第三章:文革十年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文化发展。本章主要阐述文革对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所带来的冲击及影响;第四章:改革开放后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文化发展。本章将会介绍改革开放后凉山歌舞团在鼎盛时期所编创的作品以及对编导创作理念、创作思潮的影响;第五章:21世纪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文化发展。本章主要从现阶段凉山歌舞团编创的作品、编导以及歌舞团的传承、发展规划及远景;第六章:凉山歌舞团舞蹈演出年鉴及主要获奖概况。本章主要从凉山歌舞团建团1956年到2011年间所有演出及获奖概况。综上,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发展史研究,实际上是对凉山歌舞团发展的历史研究,歌舞团的发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综合性的发展,是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文明史的背景中,对歌舞团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粗糙到精美、由简陋而完备的全方位的研究。
刘佳[4](2017)在《从新时期以来的诗歌奖透视诗坛现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以来,诗歌奖大量涌现成为日益重要的诗歌现象。诗歌奖紧密地结合了诗人、读者和诗歌作品,是诗歌研究的重要切入点。而诗歌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没有被学界深入研究,大多数的诗歌奖研究都局限于微观的获奖作品评论或单一的诗歌奖项述评。本文拟从诗歌奖自身要素入手,从诗歌奖的创办者、获奖者和获奖作品出发,通过横向分析和纵向对比,揭示诗人与诗歌的现状,从而达到揭示诗坛现状的研究目的。由于诗歌奖自身层次冗杂、管理失范,本文还对诗歌奖的负面消息进行研究,力图全面地呈现诗坛现状。绪论部分一方面对新时期以来诗歌奖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本次研究寻找阐释空间,并整理选题的缘由、目的及其意义;另一方面概述了新时期以来的诗歌奖,主要从宏观的角度,考察近四十年时间里,诗歌奖发展的大致脉络,利用基础统计学的知识,总结诗歌奖发展状况和规律。正文部分首先是从诗歌奖的创办者出发,通过对已掌握的大量资料进行整理,纵向对比出诗歌奖创办者的身份变化,揭示当下诗坛除官方号召的诗歌奖之外,还存在大量民间自发创办的诗歌奖,并探究同身份的创办者设立诗歌奖项的动机。诗坛在多元共生的新局面下也隐藏着驳杂混乱的新危机。其次,从近年来庞大的获奖诗人群中梳理获奖诗人主要的社会身份,并进一步通过诗人的获奖感言,总结出部分主要的诗学理念。通过对诗歌奖获奖者的研究,可见诗坛在百家争鸣的繁荣态势下,也存在诗人身份泛化的问题。再次是获奖作品举隅,本次研究选取了柔刚诗歌奖作为典型个案,对该奖的获奖作品进行对比研究,展现诗歌作品审美范式的变化。最后,概述新时期以来诗歌奖负面消息及其原因,并从诗歌、诗奖、诗人和读者的角度揭露目前诗坛存在的诸多问题。
刘业伟[5](2015)在《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文中指出本论文以鲁迅文学院为研究对象,以历史研究的严谨态度,打通文学和历史研究的界限,借鉴创意写作的研究思路,运用文化领导权、文学生产等理论方法,从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等六个方面系统考察了鲁迅文学院六十年来的办学情况,阐释了其作为文艺界的“黄埔军校”的重要意义和“文艺党校”的历史局限。以此,一方面可以厘清新中国新人培养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能多多少少地管窥到创意写作在中国的文学实践。鲁迅文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10月的中央文学研究所,至今已经走过了64年的历程。文研所的创办,既立足本土传统——老解放区的办学经验,又借鉴于友邦——苏联的办学模式,体现了当时文艺界对新老解放区的传统以及苏联模式取舍整合的尝试与实践。它的创办,充分体现出新政权对文学新人培养的重视。文学学校的建立不仅仅是文学任务,也是政治任务。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分为三个时期,即中央文学研究所时期、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时期和鲁迅文学院时期。从考察可以得知,这三个时期的培养情况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方式方法上有所区别。同样,鲁院在不同办学时期对文学新人的培养方式和途径也有所区别,比如八十年代以办进修班为主,辅之以与高校联合办学;九十年代延续八十年代的思路,以举办进修班和文学创作专业班为主;到了新世纪则创造性地开办了高研班,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鲁院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新中国的文坛淬炼输送了一大批共和国作家。从1950年中央文学研究所创办到现在,鲁迅文学院已经举办了近百期各种类型的文学创作班。半个多世纪来,鲁迅文学院对于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产生了显着而又直接的影响,为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当代文学重要奖项的获奖者中,曾在鲁迅文学院学习过的学员也占有显着的比重。鲁院办学的成功,还有另外一个标志,就是各地对鲁院办学模式的模仿与复制,纷纷建立了作协文学院。在此基础上,鲁院牵头成立了全国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并在鲁院建立了常设办事机构联席会秘书处,这可以看作是鲁院对全国文学院的一个整合,以此为标志,一个遍布全国各地的“大鲁院”格局已经形成。就鲁院初期的办学模式而言,很大程度上毫无疑问是苏联模式的拷贝。但在进入新时期以后,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鲁院已经摆脱了苏联的影响,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种新的文学新人培养机制已经形成。鲁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必将吸收包括创意写作理论在内的各种理论方法,努力拓展学历教育渠道,引入包括创意写作工坊在内的各种作家训练方法。
二、第十二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第八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奖”评奖揭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十二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第八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奖”评奖揭晓(论文提纲范文)
(2)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重要性和可行性论证 |
(一)选题来源、选题依据、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二)选题的特色和创新性 |
二、相关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一)国外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二)国内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三)文献查阅范围及查阅手段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
四、选题的研究范畴 |
(一)地理(空间)范畴—西藏自治区 |
(二)断代(时间)范畴—当代 |
(三)选题(内容)范畴—声乐艺术 |
第一章 西藏当代声乐艺术概述 |
第一节 西藏当代音乐 |
第二节 西藏当代声乐艺术 |
第三节 西藏当代声乐艺术发展历程和发展特点 |
一、和平解放时期的声乐艺术(1951∽1959) |
二、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声乐艺术(1959∽1978) |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声乐艺术(1978∽2000) |
四、21世纪以来的声乐艺术(2000∽2020) |
第二章 西藏当代声乐表演 |
第一节 西藏当代文艺表演团体 |
第二节 西藏当代歌唱家 |
第三节 西藏当代声乐表演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 |
一、西藏当代声乐表演发展现状 |
二、西藏当代声乐表演对策建议 |
第三章 西藏当代声乐教育 |
第一节 西藏当代声乐教育机构 |
第二节 西藏当代声乐教育家 |
第三节 西藏当代声乐教育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 |
一、西藏当代声乐教育发展现状 |
二、西藏当代声乐教育对策建议 |
第四章 西藏当代声乐创作 |
第一节 西藏当代声乐作品创作 |
第二节 西藏当代声乐作曲家 |
第三节 西藏当代声乐创作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 |
一、西藏当代声乐创作发展现状 |
二、西藏当代声乐创作对策建议 |
第五章 西藏当代声乐出版 |
第一节 西藏当代声乐学术理论 |
第二节 西藏当代声乐音像制品 |
第三节 西藏当代声乐出版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 |
一、西藏当代声乐出版发展现状 |
二、西藏当代声乐出版对策建议 |
结语 |
一、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的区域性与民族性 |
(一)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的区域性 |
(二)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的民族性 |
二、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的世界性与时代性 |
(一)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的世界性 |
(二)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的时代性 |
三、西藏声乐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一)西藏声乐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可行性 |
(二)西藏声乐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
四、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发展史研究 ——以舞蹈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1章 凉山彝族自治州传统舞蹈文化概述 |
1.1 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概况 |
1.2 凉山彝族自治州舞蹈资源概况 |
第2章 五十年代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文化发展 |
2.1 凉山歌舞团建团初期发展概况 |
2.2 五十年代凉山歌舞团最具影响力的舞蹈作品分析及编导介绍 |
2.2.1 舞蹈《快乐的诺苏》及编导介绍 |
2.2.2 舞蹈《阿哥!追!》《红披毡》及编导介绍 |
2.3 五十年代凉山歌舞团社会艺术功能及影响 |
第3章 “文革”十年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文化发展 |
3.1 “文革”十年凉山歌舞团文化艺术特征 |
3.2 舞剧《奴隶颂》及主要舞蹈演员介绍 |
第4章 改革开放后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文化发展 |
4.1 改革开放后凉山歌舞团文化艺术特征 |
4.2 改革开放后凉山歌舞团优秀舞蹈作品分析及编导介绍 |
4.2.1 舞蹈《喜雨》《凉山渔歌》 |
4.2.2 舞蹈《金竹恋》及编导介绍 |
4.2.3 舞蹈《喜背新娘》 |
4.2.4 舞蹈《月琴叮当》及编导介绍 |
4.3 改革开放后凉山歌舞团社会艺术功能及影响 |
第5章 二十一世纪至今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文化发展 |
5.1 二十一世纪凉山歌舞团文化艺术特征 |
5.2 二十一世纪凉山歌舞团优秀舞蹈作品分析及编导介绍 |
5.2.1 舞蹈《溪涧》及编导介绍 |
5.2.2 舞蹈《阿惹妞》《席勒的红裙》及编导介绍 |
5.2.3 舞蹈《阿嬷》及编导介绍 |
5.2.4 舞蹈《生在火塘边》及编导介绍 |
5.2.5 舞蹈《赤脚》及编导介绍 |
5.2.6 舞蹈《月光下的朵洛荷》及编导介绍 |
5.2.7 歌舞剧《月亮部落》《牛角号》及编导介绍 |
5.3 凉山歌舞团发展规划及远景 |
第6章 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舞蹈演出年鉴(1956—2011 年) |
6.1 凉山歌舞团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 |
6.2 凉山歌舞团出国访问演出 |
6.3 凉山歌舞团港、澳、台演出 |
6.4 凉山歌舞团晋京演出 |
6.5 凉山歌舞团其他演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二 :采风访谈 |
附录三 :图片 |
致谢 |
(4)从新时期以来的诗歌奖透视诗坛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诗歌奖研究综述 |
二、新时期以来诗歌奖概述 |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诗歌奖的创办者 |
第一节 创办者身份流变 |
第二节 诗歌奖创办动机探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诗歌奖的获奖者 |
第一节 获奖者的社会身份 |
第二节 获奖者诗学理念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诗歌奖获奖作品举隅 |
第一节 “不断压低声响的河流” |
第二节 “刀锋上站立的鸟群”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期以来诗歌奖中的负面消息 |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诗歌奖负面消息概述 |
第二节 诗歌奖负面消息揭示的诗坛问题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 |
第一节“文学大一统”时代里的“文学新人” |
第二节“文化领导权”语境下的“新人培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 |
第一节 文研所与延安鲁艺 |
一、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特别优待 |
二、师资队伍和招生方式 |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
四、尝试改变办学方式 |
第二节 文研所与高尔基文学院 |
一、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借鉴 |
二、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创新” |
第三节 文学研究所与丁玲 |
一、为何选择丁玲? |
二、创办文学研究所 |
三、主政文研所的厄运 |
四、平反后的丁玲与文研所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 |
第一节 文研所的筹备与成立 |
一、文研所的筹备 |
二、文研所的成立与倒掉 |
第二节 文讲所的恢复与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
一、文讲所的恢复 |
二、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
第三节 鲁院的办学环境 |
一、朴素而典雅的鼓楼东大街 |
二、艰苦而有趣的朝阳区党校和职工大学 |
三、素雅而偏远的八里庄 |
第四节 鲁院的学习风气 |
一、活跃的课堂 |
二、多彩的课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 |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
一、文研所招生特点 |
二、在办学中发展 |
第二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
一、停办之前的文讲所 |
二、恢复工作以后的文讲所 |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
一、进修班:八十年代鲁院办学形式 |
二、与高校合作办学 |
三、多样化办班:九十年代鲁院的招生办学 |
四、高研班:新世纪鲁院的招生办学 |
第四节 不同时期的对比与渐变 |
一、文研所时期 |
二、文讲所向鲁院过渡时期 |
三、九十年代 |
四、新世纪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
一、理论学习 |
二、社会实践 |
第一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
一、文讲所前期 |
二、文讲所后期 |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
一、八十年代 |
二、九十年代及新世纪初期 |
三、新世纪高研班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 |
第一节 从对作家队伍的影响到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
一、对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的影响 |
二、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
第二节 从小鲁院到大鲁院:地方对鲁院培养模式的复制 |
一、各地对鲁院的模仿和复制 |
二、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及其对策 |
第一节 一种新的理论的生成:创意写作视域下的文学新人培养 |
一、文学新人培养的可行性 |
二、中国创意写作方兴未艾 |
第二节 一个新的培养路径:可借鉴的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系统 |
一、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的发展成就 |
二、鲁院借鉴创意写作的基础与前景 |
本章小结 |
附录 |
一、鲁院更名后开展的文学活动 |
二、历届高研班学员名单 |
三、鲁迅文学院讲义一览表 |
四、鲁迅文学院历届主要负责人任职简表及简历 |
五、鲁迅文学院主要授课教师名单 |
六、史料 |
七、鲁迅文学院建院六十周年访谈录 |
八、鲁迅文学院办班名录(1950年—2014年) |
九、鲁迅文学院学员问卷调查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期刊 |
后记 |
致谢 |
四、第十二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第八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奖”评奖揭晓(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军旅小说的地理文化书写研究[D]. 方蓉蓉. 广西大学, 2021
- [2]西藏当代声乐艺术研究[D]. 杨坤. 西藏大学, 2020
- [3]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发展史研究 ——以舞蹈作品为例[D]. 宋浩楠.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4)
- [4]从新时期以来的诗歌奖透视诗坛现状[D]. 刘佳. 西南大学, 2017(02)
- [5]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D]. 刘业伟. 上海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