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

一、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脑胶质瘤的表达(论文文献综述)

赵振,赵洪洋[1](2021)在《纳米载体的分类及在胶质瘤中的应用进展》文中指出神经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手段进行治疗。神经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手术难以切除干净以及术后易复发;同时由于血脑屏障存在,放疗、化疗效果也不理想;所以传统治疗方法对胶质瘤的治疗存在很大的难度,因此其死亡率较高。然而随着纳米技术的蓬勃发展,利用其较易通过血脑屏障,在大脑中可降解,可控制地释放药物等特性对胶质瘤进行靶向治疗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综述了神经胶质瘤特点及其表面受体、血脑屏障组成及特点、目前常见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载体靶向治疗胶质瘤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进行了展望。

杨娇[2](2021)在《IGFBP-3和GalNAc-T14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及其信号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IGFBP-3和Ga1NAc-T14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并对其信号机制进行探讨。方法:1.收集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脑胶质瘤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各108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胶质瘤组织与癌旁组织IGFB P-3蛋白表达,以及脑胶质瘤组织CyclinE蛋白表达;分析IGFBP-3与C yclinE蛋白表达的关系;分析IGFBP-3和CyclinE蛋白与脑胶质瘤患者生存率的关系。2.以脑胶质瘤U87MG和U251MG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重组人IGFB P-3(rhIGFBP-3)处理细胞;转染IGFBP-3质粒,或共转染IGFBP-3和G alNAc-T14质粒,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表达情况;MTT法检测检测各细胞增殖活力;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蛋白印记实验检测IGFBP-3、GalNAc-T14、CyclinE、CDK2、p-ERK1/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1.相较于癌旁组织,IGFBP-3在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升高(P<0.01)。与IGFBP-3表达未升高的脑胶质瘤组织相比,CyclinE在IGFBP-3表达升高的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上调(P<0.01)。脑胶质瘤组织中IGFBP-3与CyclinE 蛋白表达呈强正相关性(r=0.7353,P<0.01)。IGFBP-3或Cycl inE蛋白表达升高与较低的生存率有关(P<0.05)。2.rhIGFBP-3处理明显时间依赖性增加U87MG和U251MG细胞的增殖率(P<0.05)。rhIGFBP-3明显增强U87MG和U251MG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P<0.05)。rhIGFBP-3处理48h明显降低U87MG和U251MG细胞G1期细胞比例,并同时明显增加S期细胞比例(P<0.01)。rhIGFBP-3处理可时间依赖性上调U87MG和U251MG细胞p-ERK1/2、CyclinE和CDK2蛋白表达(P<0.01)。转染IGFBP-3质粒的U87MG和U251MG细胞显示较强绿色荧光,IGFBP-3蛋白表达显着上调(P<0.05)。IGFBP-3过表达显着增强U87MG和U251MG细胞克隆形成能力。IGFBP-3过表达显着增强U87MG和U251MG细胞p-ERK1/2、CyclinE及CDK2蛋白表达。IGFBP-3过表达显着降低U87MG和U251MG细胞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3.共转染IGFBP-3和CalNAc-T14质粒的U87MG和U251MG细胞显示较强绿色和红色荧光,IGFBP-3和CalNAc-T14蛋白表达均显着上调。与过表达IGFBP-3相比,共同过表达IGFBP-3和CalNAc-T14后U87MG和U251MG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显着降低;G1期细胞比例显着增加(P<0.01),S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ERK1/2、CyclinE和CDK2蛋白表达显着下调。结论:1.IGFBP-3在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上调,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CyclinE在IGFBP-3表达升高的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上调,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且与IGFBP-3表达正相关。2.IGFBP-3能磷酸化激活ERK1/2并上调CyclinE和CDK2蛋白表达,从而促进脑胶质瘤U87MG和U251细胞G1/S期转化和增殖。3.GalNAc-T14 可抑制 IGFBP-3 诱导的 U87MG 和 U251 细胞p-ERK1/2、CyclinE和CDK2蛋白表达变化,从而抑制细胞G1/S期转化和增殖。

赵鹏飞[3](2021)在《紫草素/双硫仑仿生递药系统的构建及脑胶质瘤治疗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肿瘤代谢与微环境之间的互动是影响脑胶质瘤进程的重要因素。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TIME)中包含基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等多种成分,且处于有利于肿瘤发展的免疫抑制状态。肿瘤细胞主要通过糖酵解的代谢模式供能,伴随免疫抑制代谢物(如:乳酸等)的产生,进一步有利于免疫抑制环境的形成,加速肿瘤的生长。许多化疗药物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产生特异性的肿瘤新抗原,激活局部免疫,从而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实现免疫治疗。因此,通过调控肿瘤细胞代谢和诱导ICD重编程TIME是解除免疫耐受的重要策略,对于研究新型的脑肿瘤疗法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乳化-高压均质法制备了一种基于白蛋白和乳铁蛋白的仿生嵌合纳米给药系统用于共递送双硫仑和紫草素,实现脑胶质瘤靶向和治疗。紫草素是来源于中药紫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它是糖酵解的关键酶——丙酮酸激酶同工酶2(Pyruvate kinase isozyme type M2,PKM2)的抑制剂,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糖酵解及乳酸产生,还能够诱导肿瘤细胞ICD引起肿瘤局部免疫反应。双硫仑是一种不可逆的乙醛脱氢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抑制剂,本课题发现双硫仑可以有效地抑制ALDH1蛋白家族L1(ALDH1L1),从而抑制肿瘤细胞能量供应的替代途径。同时,双硫仑具有FROUNT抑制作用,能够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macrophages,TAMs)。因此,联合应用双硫仑和紫草素可通过抑制葡萄糖-糖酵解/叶酸-NADH-ATP代谢轴,激活肿瘤免疫反应,重编程TIME来治疗脑胶质瘤。为了实现脑部药物递送,设计了基于白蛋白/乳铁蛋白嵌合纳米共递药系统(BSA/LF NP)。研究结果表明,仿生白蛋白/乳铁蛋白嵌合纳米共递药系统通过多受体介导(SPARC和LRP-1)高效地穿透血脑屏障并蓄积于肿瘤部位。基于共递送策略,双硫仑和紫草素能以协同比例蓄积于脑胶质瘤部位,BSA/LFNP表现出最佳的脑胶质瘤靶向效果,其肿瘤药物蓄积较游离药物组提高了 10倍以上,较BSANP组提高了 1.6倍。机制研究表明,联合治疗能有效地抑制葡萄糖-糖酵解/叶酸-NADH-ATP代谢轴,耗竭肿瘤细胞内ATP并减少乳酸产生,同时紫草素诱导ICD效应能有效激活T细胞免疫,抑制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以及双硫仑介导的TAMs调控,从而发挥免疫治疗的作用。本研究设计了一种白蛋白和乳铁蛋白嵌合共递药系统,通过多受体介导实现高效脑胶质瘤药物递送,并通过肿瘤代谢(葡萄糖-糖酵解/叶酸-NADH-ATP代谢轴)和免疫(SHK诱导的ICD激活免疫应答和DSF介导的巨噬细胞调控)的调控作用来治疗脑胶质瘤,为脑部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潜在的递药及治疗策略。

郝文龙[4](2021)在《异甘草素联合替莫唑胺对缺氧环境中SHG44胶质瘤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联合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对缺氧环境中SHG44胶质瘤细胞的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mimicry,VM)和细胞增殖能力及迁移距离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二氯化钴模拟缺氧环境,分别用空白对照、异甘草素(160umol/L)、替莫唑胺(200umol/L)、异甘草素+替莫唑胺(160umol/L+200umol/L)处理SHG44胶质瘤细胞24h,利用三维培养法来检测SHG44胶质瘤细胞生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能力;利用CCK-8法来判断SHG44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的改变;利用细胞划痕实验判断SHG44胶质瘤细胞的迁移距离,利用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测定与血管生成拟态有关的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eptidase-2,MMP-2)、上皮细胞激酶A2(rythropoietin-producinghepatocellular,EphA2)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含量的改变。结果:1.第一部分实验与缺氧环境中的空白对照组、异甘草素、替莫唑胺单药组相比较,异甘草素+替莫唑胺组SHG44胶质瘤细胞的血管生成拟态数量和长度减小更加显着,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小更加显着,细胞的扩散和迁移距离也明显缩短更加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第二部分实验通过Western blotting实验得出:在缺氧环境中,空白对照组、异甘草素组以及替莫唑胺组中胶质瘤细胞的MMP-2、VEGF以及EphA2蛋白的含量无明显减少,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异甘草素+替莫唑胺组中MMP-2、VEGF以及EphA2蛋白的含量有非常显着的下降,其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第一部分实验ISL+TMZ可抑制缺氧环境中SHG44细胞VM的形成以及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距离。2.第二部分实验ISL+TMZ对SHG44细胞血管生成拟态和细胞增殖以及迁移距离的抑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MMP-2、EphA2和VEGF蛋白的表达。

宋雨茜,李鑫,周高雅,王珊[5](2020)在《硫酸乙酰肝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硫酸乙酰肝素(HS)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S在171例脑胶质瘤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分析HS与脑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r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171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HS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不同肿瘤分级脑胶质瘤患者肿瘤细胞HS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级脑胶质瘤患者血管内皮细胞HS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胶质瘤组织肿瘤细胞中HS表达水平不同的患者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胶质瘤患者血管内皮细胞HS表达水平越高,总生存期越短(P?<0.05)。逐步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脑胶质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HS高表达[■=1.767(95% CI:1.009,3.093)]和肿瘤分级高[■=6.702(95% CI:4.355,10.312)]是脑胶质瘤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脑胶质瘤血管内皮细胞HS表达水平越高、肿瘤分级越高,患者总生存期越短。

贺利贞[6](2020)在《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体系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与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肿瘤治疗已经成为当前医学研究领域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在目前的治疗中,化疗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占主导地位,但是化疗药物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所引起的全身性毒副作用严重限制了其临床使用。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出现为抗肿瘤药物设计提供了新思路。纳米技术融合生物学和纳米工程学,在肿瘤成像、肿瘤诊断和肿瘤靶向治疗等方面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纳米体系通过靶向性修饰,能将药物有针对性地递送到病变组织,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目前,已有大量的纳米材料作为纳米载药体系而被广泛关注。其中,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明显的优势而被作为一种理想的载药体系。在本课题中,我们通过对该纳米材料进行功能化修饰,并作为化疗药物的传递系统,实现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尽管金属配合物表现出潜在的抗肿瘤活性,并表现出巨大的前景,但是它们仍然存在不可避免的细胞毒性、细胞摄取率低以及不具有选择性等缺点。为了解决金属配合物的这一难题,在本课题中,我们设计合成出一种RGD多肽修饰的靶向二氧化硅纳米体系作为该类金属配合物的传递系统,实现了药物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的选择性,从而提高了药物抗肿瘤活性,并降低其毒副作用。RGD的修饰能大大提高该纳米体系通过整合素介导细胞吸收,从而实现药物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此外,该靶向纳米载药体系主要是激活了肿瘤细胞的死亡受体通路,进一步诱导ROS在细胞内的累积,从而引起DNA损伤,激活了p53、AKT以及MAPKs信号通路而诱导细胞凋亡,阐明了该纳米体系的抗肿瘤分子机制。2、肿瘤血管为肿瘤微环境提供必要的养料和氧气,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代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血管形成的某些因子及其关键步骤进行干预可有望切断肿瘤血供及其转移途径,对肿瘤的治疗和防止肿瘤向远处转移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该部分实验中,我们基于肿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化学相似性,设计了双重靶向肿瘤与血管细胞的纳米体系,通过抑制血管细胞的生长来切断肿瘤细胞增殖所需营养,同时直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最终实现抑制肿瘤与血管生成。实验结果发现,该双靶向纳米体系在体内外双肿瘤模型和细胞共培养中,对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表现出很高的选择性,并能有效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性。此外该纳米体系能通过激活p53信号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3、目前,肿瘤的治疗手段仍然以手术切除、放射性治疗以及化学药物治疗为主。放射线虽然对肿瘤细胞具有较直接的杀死和抑制效果,但是由于肿瘤处于低氧环境中,使得单独的放疗无法彻底根除肿瘤细胞,反而使肿瘤对X射线产生耐受而不敏感。因此,设计合成一种高效低毒的放疗增敏剂并发挥其与放疗的协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在该部分研究中,我们将二氧化硅纳米材料负载一种含硒氨基酸,同时将细胞穿膜肽和转铁蛋白共价连接到高分子聚合物PLGA上,并将其对二氧化硅纳米载药体系进行包裹,得到一种多功能纳米载药体系,实现对放疗的增敏效果。实验结果发现,该纳米体系能有效的协同放疗增强X射线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并且主要是激活细胞内死亡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此外,在X射线的照射下,Se C@MSNs-Tf/TAT能促进细胞内ROS的大量累积,从而激活下游AKT和MAPKs信号通路,并引起细胞内DNA损伤介导的p53信号通路的激活,同时能抑制细胞的自我损伤修复功能,最终诱导细胞凋亡。Se C@MSNs-Tf/TAT同能有效的通过激活体内肿瘤组织中p53介导的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小鼠体内荷瘤生长,且在有效抗肿瘤浓度下对小鼠无明显毒性,说明所设计合成的多功能纳米体系Se C@MSNs-Tf/TAT能作为一种高效低毒的放疗增敏剂实现体内外肿瘤同步放化疗的应用。4、由于纳米材料特殊的尺寸和形貌,使得它相比于宏观尺度的材料具有很多特殊的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并赋予了纳米材料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对碱性催化剂类型和浓度的改变合成出不同尺寸大小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并研究了三种不同尺寸(20 nm、40 nm和80 nm)纳米载药体系对脑胶质瘤细胞的吸收、停留以及渗透进入血脑屏障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这三种不同尺寸的靶向纳米体系DOX@MSNs能显着提高单独DOX诱导脑胶质瘤细胞产生过量的ROS,从而增强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程度,提高了DOX的抗肿瘤效果,同时尺寸为40 nm的纳米体系表现出更优的效果。此外,这三种不同尺寸靶向纳米药物能有效地穿透血脑屏障,并被脑胶质瘤细胞吸收,提高单独DOX的抗肿瘤效果。同时能有效地摧毁脑胶质瘤细胞的血管拟态生成,从而增强其抗肿瘤效果。该纳米药物对肿瘤球生长是尺寸依赖性的,DOX@MSNs纳米体系对肿瘤球的渗透作用明显强于单独DOX,从而增强其对肿瘤球生长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作为一种理想的化学药物载体,通过靶向修饰能有效的提高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活性以及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选择性,进而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这种多功能纳米体系能同时实现对抗体内外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并能作为一种高效低毒的放疗增敏剂协同X射线提高抗肿瘤效果。并且,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也对这类靶向纳米体系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了清楚的阐述。因此,我们认为:本课题的工作为进一步开发靶点清楚、作用机制明确的新型靶向纳米药物或先导物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赵麟[7](2020)在《一种新型血管靶向穿膜肽抑制脑胶质瘤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与目的人脑胶质瘤(gliom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为常见的原发肿瘤之一,很少有药物可以克服血脑屏障进行有效治疗,因此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和复发率。此外,组织学的研究发现,胶质瘤可通过高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相关受体驱动新生血管的大量生成,这为肿瘤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营养供应。因此,靶向肿瘤部位新生血管的疗法已经成为针对脑胶质瘤的新型治疗方案之一,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神经纤毛蛋白1(neuropilin1,NRP1)作为VEGFA-165的共受体起到了增强VEGFR2信号通路的作用,现已被认为是一个新型的抗血管生成治疗靶点。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设计开发一种细胞穿膜肽(cell-penetrating peptides,CPPs)和NRP1靶向肽融合的新型双功能穿膜靶向肽,通过体内外抗血管生成活性评价和潜在作用机制的探究,评估其高效穿透血脑屏障和抑制胶质瘤血管生成的能力。实验方法1.体外筛选具有较强抗血管生成活性的NRP1靶向肽。前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选定了 6个可能具备一定抗血管生成活性的候选NRP1靶向肽。首先采用MTT方法检测6个候选NRP1靶向肽对HUVEC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微管形成实验观察6个候选NRP1靶向肽能否在血管生成刺激因子VEGFA-165存在的条件下抑制HUVEC细胞的微管形成,结合两个实验结果筛选出抗血管生成活性最强的NRP1靶向肽,用于后续实验。2.利用两种不同linker氨基酸将细胞穿膜肽Tat与筛选出的NRP1靶向肽共价连接成融合肽,比较其体外抗血管生成活性。采用MTT方法比较两种融合肽对HUVEC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微管形成实验观察两种融合肽对HUVEC细胞微管形成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比较两种融合肽对HUVEC细胞迁移的影响。3.检测NRP1靶向肽、细胞穿膜肽Tat和融合肽对NRP1蛋白的亲和能力。将NRP1蛋白偶联于CM5芯片上,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的方法获取不同多肽对NRP1蛋白的亲和解离常数。4.评价融合肽的体外抗血管生成活性。采用MTT方法检测上述实验筛选出的融合肽的抗HUVEC细胞增殖活性,微管形成实验检测融合肽的抗HUVEC细胞微管形成活性,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融合肽的抗HUVEC细胞迁移活性。利用Hoechst细胞核染色方法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融合肽的促HUVEC细胞凋亡活性。5.探讨融合肽体外抗血管生成活性的分子机制。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融合肽对HUVEC细胞中VEGFR2相关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6.检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对融合肽的摄取情况。利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分别定性和定量检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对FITC标记融合肽的摄取。7.检测融合肽的体内脑分布情况。将胶质瘤U87-luc-mCherry细胞接种到裸鼠脑部,构建裸鼠原位脑胶质瘤模型。制作脑组织冰冻切片并进行荧光扫描,观察FITC标记融合肽能否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式穿透血脑屏障并在脑部肿瘤区域积累。8.检测融合肽对体内脑胶质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构建裸鼠原位脑胶质瘤模型,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监测融合肽在给药期间对胶质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每日记录裸鼠体重的变化,判断不同多肽的治疗有无明显毒性;多肽治疗结束后利用HE染色实验对脑组织切片进行染色,进一步观察脑部肿瘤的大小;采用CD31免疫荧光实验对脑组织切片进行染色,观察不同多肽治疗组裸鼠肿瘤组织血管生成情况。实验结果1.NRP1靶向肽RP7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血管生成活性。MTT实验结果显示,6个候选NRP1靶向肽对HUVEC细胞均无明显的增殖抑制活性。体外微管形成实验结果表明,序列为RPARPAR(简称:RP7)的NRP1靶向肽表现出了明显抗HUVEC细胞微管形成的能力。故选择RP7作为本论文的NRP1靶向肽进行后续实验。2.融合了半胱氨酸(C)为linker氨基酸的融合肽Tat-C-RP7具有更强的体外抗血管生成活性。MTT实验和体外微管形成实验结果表明,linker氨基酸为半胱氨酸或甘氨酸的融合肽Tat-GG-RP7和Tat-C-RP7具有相似的抗HUVEC细胞增殖活性和抗HUVEC细胞微管形成能力。然而划痕实验结果显示,linker为半胱氨酸的融合肽Tat-C-RP7还具有抗HUVEC细胞迁移的活性。3.融合肽Tat-C-RP7对NRP1蛋白具有最强的亲和力。亲和力检测结果表明,与NRP1靶向肽RP7和细胞穿膜肽Tat相比,融合肽Tat-C-RP7对NRP1蛋白具有最强的亲和力,KD=69.7 nM。4.融合肽Tat-C-RP7具有显着的体外抗血管生成活性。MTT实验结果表明,融合肽Tat-C-RP7可明显抑制HUVEC细胞的增殖;体外微管形成实验结果表明,在刺激因子VEGFA-165存在的情况下,融合肽Tat-C-RP7可明显减少HUVEC细胞的微管形成;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融合肽Tat-C-RP7可明显抑制HUVEC细胞的迁移能力;Hoechst细胞核染色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结果显示,融合肽Tat-C-RP7可明显促进HUVEC细胞发生凋亡。5.融合肽Tat-C-RP7通过下调VEGFR2相关信号通路中VEGFR2、PLCγ、ERK1/2和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发挥体外抗血管生成作用。在有无刺激因子VEGFA-165存在的条件下,融合肽Tat-C-RP7均可抑制HUVEC细胞内VEGFR2、PLCγ、ERK1/2和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但对HUVEC细胞内FAK、P38 MAPK,SRC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没有明显影响。6.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对融合肽Tat-C-RP7具有最强的摄取能力。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的结果表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对FITC标记的NRP1靶向肽RP7、细胞穿膜肽Tat,融合肽Tat-C-RP7均有一定摄取,但对融合肽Tat-C-RP7的摄取最多。7.融合肽Tat-C-RP7在体内具有穿透血脑屏障并在胶质瘤部位积累的能力。脑组织冰冻切片的荧光扫描结果说明,FITC标记的融合肽Tat-C-RP7能够穿透血脑屏障并明显积累在肿瘤部位。8.融合肽Tat-C-RP7可抑制裸鼠体内脑胶质瘤的生长。小动物活体成像和脑组织HE染色结果证实,融合肽Tat-C-RP7对原位脑胶质瘤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对裸鼠体重没有明显影响。脑组织CD31免疫荧光染色实验结果表明,融合肽Tat-C-RP7对肿瘤部位的血管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实验结论通过细胞体外实验筛选出了活性最好的融合肽Tat-C-RP7,其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抗血管生成活性和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该融合肽与NRP1靶向肽RP7和细胞穿膜肽Tat相比,对NRP1蛋白的亲和力更强。进一步阐明其分子机制,融合肽Tat-C-RP7的体外抗血管生成活性可能是通过下调HUVEC细胞内VEGFR2相关信号通路中VEGFR2及下游PLCγ、ERK1/2,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实现的。研究意义基于新型抗血管生成治疗靶点辅助受体NRP1及活性分子难以穿透血脑屏障的现实困境,本论文成功设计和筛选出了一个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穿透血脑屏障双功能的穿膜靶向肽Tat-C-RP7,这为今后细胞穿膜肽和NRP1靶向肽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更为脑胶质瘤的抗血管生成疗法提供了研究基础。

刘艳丽[8](2020)在《1p/19q、MGMT启动子甲基化和VEGF对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胶质瘤是颅内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恶性程度相对较低的低级别胶质瘤的术后辅助治疗(放化疗),各方学者存在着不同的观点。2018年1月版的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中,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治疗的意见是,低级别脑胶质瘤术后的放化疗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危险因素,制定科学的、个性化的、综合的治疗方案。同时,目前我们主张的胶质瘤精准化治疗,是要结合分子病理分型的个体化治疗,完善的分子病理分型是实现精准治疗的基础。为了探讨IDH1/2、1p/19q、MGMT启动子甲基化、VEGF对不同级别胶质瘤的影响,从而为术后治疗提供资料;以及探讨低级别胶质瘤高危组(年龄>40岁、肿瘤次全切除、术前的神经系统功能缺失、IDH野生型)早期化疗的不良反应,设计了本次试验。方法本试验收集了脑胶质瘤患者30例,病理类型为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中的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及胶质母细胞瘤;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060岁。1试验准备入院常规检查心电图、胸片、血常规、凝血系列、电解质、肝功及肾功等。初步诊断为脑胶质瘤的患者入院后,完善头MRI检查(包括平扫+强化、DWI、DTI、MRS、ASL等脑功能成像)。做好相关术前准备后,择期在全麻下行颅内肿瘤切除术。所有手术术者均为我科张宏义主任,肿瘤均达到显微镜下最大范围的完全切除。术后肿瘤组织均行组织病理和分子病理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由我院病理科两名主任医师进行复核。分子病理检查由北京元码基因检测公司进行检测,同样由两名高级检验医师进行复核。本次试验相关检测项目为IDH1/2突变、1P/19q缺失、MGMT启动子甲基化、VEGF。术后48h内对诊断为脑胶质瘤的患者复查头MRI平扫+强化。2数据收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每组入选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KPS评分。记录出现肿瘤相关功能缺失的临床症状体征(包括头痛;癫痫;运动、语言或感觉功能障碍;视觉功能受损;情感、意识等变化)的患者。记录术前术后影像学特点;肿瘤位置;肿瘤最大径;术后残留情况。记录不同组织病理分级的患者的分子病理情况。按不同组织病理分级将患者分为低级别组(Ⅰ、Ⅱ级组,A组),高级别组(Ⅲ、Ⅳ组,B组),并记录不同危险因素下分子病理(IDH1突变、1P/19q缺失、MGMT启动子甲基化、VEGF)情况。根据分子病理结果和高危因素对低级别组进行分层,分为高危组(C组)、低危组(D组)。对高危组(C组)和高级别组(B组)采取术后7天早期口服替莫唑胺(75mg/kg/m2,连续5天)化疗方案,记录患者恶性、呕吐、嗜睡等相关药物不良反应情况。3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应用成组配对的t检验。计数资料、率用卡方检验和确切概率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KPS评分A组要高于B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肿瘤发生部位,额叶、颞叶的比例高于额颞、顶叶及小脑(P<0.05),额颞比例高于顶叶、小脑(P<0.05)。2两组患者临床分层、分子病理指标的比较,组内术前功能缺失的患者明显高于无功能缺失者(P<0.01)。≤40岁、IDH突变型及分子病理1p/9q缺失及VEGF阴性的患者B组低于A组(P<0.05)。3比较在不同临床分层因素下,1p/19q、MGMT启动子甲基化、VEGF的表达情况不同。4在低级别胶质瘤高危组早期替莫唑胺口服化疗药物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于高级别组,差别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根据胶质瘤患者分子病理IDH1/2、1p/19q、MGMT启动子甲基化、VEGF的特点,低级别胶质瘤在总体上具有较好的分子病理类型,从而能更加准确的对患者进行分层,并指导术后治疗。2 32根据高危因素(年龄>40岁、肿瘤次全切除、术前的神经系统功能缺失、IDH野生型)对低级别胶质瘤的分层,有助于对低级别胶质瘤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3低级别胶质瘤早期化疗不良反应低于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图5幅;表10个;参80篇。

朴健民[9](2020)在《MicroRNA 381通过LRRC4调节SDF-1/CXCR4信号通路促进脑淋巴管阻塞后急性脑缺血神经损伤的修复》文中指出背景/目的:急性脑缺血是脑血管功能不全的表现,死亡率高。然而,对急性脑缺血的治疗仍然有限。本研究旨在探讨micro RNA 381(mi R-381)通过LRRC4调节SDF-1/CXCR4信号通路对大鼠脑淋巴管阻塞(CLB)后的急性脑缺血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CLB和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将56只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MCAO组、CLB+MCAO+micro RNA 381抑制剂组、CLB+MCAO+micro RNA 381模拟组、CLB+MCAO+AMD3100和CLB+MCAO+micro RNA 381模拟+AMD3100组。改良神经严重度评分(m NSS)用于评估神经损伤,TTC染色用于测定梗死体积,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 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术用于评价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法用于测定Brd U阳性细胞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突生长抑制因子-A(Nogo-A)等,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用于评价micro RNA 381、LRRC4、SDF-1、CXCR4、p ERK、Slit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LRRC4是micro RNA 381的靶基因。与CLB+MCAO组比较,CLB+MCAO+micro RNA 381抑制剂组和CLB+MCAO+AMD3100组的m NSS、梗死体积、凋亡率、TNF-α、IL-1β、IL-6和Nogo-A含量及LRRC4表达均升高(其中CLB+MCAO+AMD3100组>CLB+MCAO+micro RNA381模拟+AMD3100组),而脑组织中Brd U阳性细胞数、NGF、IL-10含量及SDF-1、CXCR4、p ERK、Slit2、VEGF表达则降低(CLB+MCAO+AMD3100组<CLB+MCAO+micro RNA 381模拟+AMD3100组)。CLB+MCAO+micro RNA 381模拟组的结果与CLB+MCAO+micro RNA 381抑制剂组和CLB+MCAO+AMD3100组的结果相反。结论:Micro RNA 381的上调抑制LRRC4,而被抑制的LRRC4通过激活SDF-1/CXCR4信号通路,促进脑淋巴管阻塞后急性脑缺血大鼠神经损伤的修复。

熊艳[10](2020)在《磁共振3D-ASL成像与脑胶质瘤Ki-67和GFAP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神经上皮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33.3~58.6%。影像学检查包括CT和磁共振是临床诊断脑胶质瘤和判断肿瘤分期的重要工具。磁共振检查具有软组织分辨力高、无辐射、高重复性、高准确性、扫描序列多和重建方式多样等优点,在脑胶质瘤的早期诊断和临床随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MRI 3D-ASL序列不需要团注外源性示踪剂、以水质子为自身内源性示踪剂,构建三维动态自旋灌注加权成像。3D-ASL不仅无辐射、操作简单,重复性高,且适用于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重要的是:3D-ASL,在肿瘤性病变中能准确反映新生血管程度,可评估脑肿瘤血流动力学情况。此外,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恶性程度早期可通过检测肿瘤一些特异性分子标志物,这些分子表达常与肿瘤预后及临床治疗密切相关。Ki-67是反应细胞增殖活性的重要指标,与肿瘤的增殖、分期及预后关系密切。Ki-67在正常脑组织与不同级别胶质瘤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且与胶质瘤级别具有相关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是星形胶质细胞源性肿瘤的重要标志蛋白,选择性剪接以DUSP4依赖的方式调节胶质瘤细胞与ECM的相互作用,胶质瘤细胞表达中间丝蛋白其选择性剪接变异体GFAP-δ相对于典型剪接变异体GFAP-α的水平在Ⅳ级高于低度恶性胶质瘤。高GFAP-δ/α比率诱导了局灶性粘连中的双特异性磷酸酶4(DUSP4)的表达,DUSP4上下游参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途径,高GFAP-δ/α比值使胶质瘤细胞能够更好地侵入大脑。GFAP-δ/α比值高的胶质瘤细胞是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的细胞,从而使GFAP选择性剪接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因此,本研究通过术前3D-ASL成像定量检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脑血流量,经手术切除获得肿瘤组织并检测Ki-67和GFAP表达水平,分析影像学和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为脑胶质瘤的精准和靶向治疗以及治疗后随访提供参考依据。目的:通过术前3D-ASL成像定量检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脑血流量,经手术切除获得肿瘤组织并检测Ki-67和GFAP表达水平,分析影像学和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为脑胶质瘤的精准和靶向治疗以及治疗后随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06月至2019年10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脑胶质瘤患者共62例,其中低级别(Ⅰ-Ⅱ)35例,高级别(Ⅲ~Ⅳ)27例;术前采用3D-ASL灌注成像获得肿瘤最大血流量(TBFmax),并计算与对侧半球灰质和白质血流量的比值(rCBF);采用免疫组织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Ki-67和GFAP的表达。结果:低级别组患者TBFmax、对侧半球-rCBF、灰质-rCBF和白质-rCBF值均明显小于高级别组患者[(1.23±0.34)比(1.89±0.56),t=5.006,P=0.004;(1.12±0.41)比(1.45±0.58),t=4.785,P=0.013;(1.26±0.48)比(1.58±0.69),t=4.659,P=0.016;(1.33±0.39)比(1.75±0.68),t=4.923,P=0.009]。两组患者的肿瘤组织Ki-67和GFAP表达水平也有显着差异,表现在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相比,Ki-67阳性表达百分比和定量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GFAP 阳性表达百分比和定量表达水平在低级别组显着比高级别组升高(P<0.05)。经Pearson检验发现,TBFmax、半球-rCBF、灰质-rCBF和白质-rCBF值分别与肿瘤组织Ki-67定量表达水平呈正相关,而与GFAP定量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通过比较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脑血流量和特异性分子标志物的表达,术前3D-ASL成像定量检测脑血流量能够预测脑胶质瘤Ki-67和GFAP表达水平,对预测肿瘤预后、分子靶向治疗和治疗后的随访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脑胶质瘤的表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脑胶质瘤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2)IGFBP-3和GalNAc-T14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及其信号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紫草素/双硫仑仿生递药系统的构建及脑胶质瘤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脑胶质瘤的研究现状
    1.2 脑胶质瘤免疫疗法研究进展
    1.3 传统中医药在治疗肿瘤上的独特优势
    1.4 双硫仑概述
    1.5 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的替代途径
    1.6 基于营养转运蛋白的仿生脑靶向策略
        1.6.1 基于白蛋白的仿生递药
        1.6.2 基于乳铁蛋白的仿生递药
第二章 目标代谢酶基因表达的生信分析与联合治疗方案的优化
    2.1 材料和仪器
        2.1.1 仪器及试剂
        2.1.2 细胞系
        2.1.3 实验动物
    2.2 研究方法
        2.2.1 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2.2.2 基因表达与生存状态相关性分析
        2.2.3 胶质瘤细胞系和正常脑细胞系基因表达差异
        2.2.4 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蛋白表达差异验证
        2.2.5 DSF和SHK的酶抑制活性
        2.2.6 联合治疗最佳比例确定
        2.2.7 统计分析
    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2.3.1 基因表达差异及其与生存状态相关性分析
        2.3.2 表达差异在小鼠胶质瘤组织上的验证
        2.3.3 肿瘤细胞系上验证DSF和SHK的代谢酶抑制活性
        2.3.4 最佳联合用药比例的确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仿生递药策略设计及白蛋白/乳铁蛋白嵌合纳米粒的制备和表征
    3.1 仪器与材料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
        3.1.3 细胞系
        3.1.4 实验动物
    3.2 实验方法
        3.2.1 Cy5-BSA与Cy5-LF合成与纯化
        3.2.2 纳米粒(未载药)制备
        3.2.3 纳米载体的体内药动学研究
        3.2.4 纳米载体的体内靶向性研究
        3.2.5 体外药物分析方法的确立
        3.2.6 白蛋白/乳铁蛋白嵌合纳米粒的制备
        3.2.7 纳米粒的表征
        3.2.8 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3.3.1 仿生递药策略设计
        3.3.2 药物的体外分析方法
        3.3.3 纳米粒的影响因素
        3.3.4 BOX-Behnken试验优化纳米粒处方
        3.3.5 纳米粒的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白蛋白/乳铁蛋白嵌合纳米粒的体外抗肿瘤研究
    4.1 材料和仪器
        4.1.1 材料和试剂
        4.1.2 仪器
        4.1.3 细胞系
        4.1.4 实验动物
    4.2 实验方法
        4.2.1 细胞摄取实验
        4.2.2 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实验
        4.2.3 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4.2.4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刺激树突状细胞成熟
        4.2.5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激活T细胞免疫
        4.2.6 乳酸抑制DC细胞成熟和T细胞免疫激活
        4.2.7 嵌合纳米粒调控M2型巨噬细胞
        4.2.8 纳米粒调控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
        4.2.9 统计分析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4.3.1 细胞摄取
        4.3.2 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
        4.3.3 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4.3.4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刺激树突状细胞成熟
        4.3.5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激活T细胞免疫
        4.3.6 乳酸抑制DC成熟和T细胞免疫
        4.3.7 纳米粒调控M2型巨噬细胞
        4.3.8 纳米粒调控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白蛋白/乳铁蛋白嵌合纳米粒的体内药效学研究
    5.1 材料和仪器
        5.1.1 材料和试剂
        5.1.2 仪器
        5.1.3 细胞系
        5.1.4 实验动物
    5.2 实验方法
        5.2.1 BSA/LFNP体内分布
        5.2.2 肿瘤组织内纳米粒与营养转运蛋白共定位
        5.2.3 药物组织内分布
        5.2.4 体内药效学研究
        5.2.5 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亚群检测
        5.2.6 肿瘤组织中乳酸和ATP检测
        5.2.7 肿瘤代谢和免疫互动调控验证
        5.2.8 统计分析
    5.3 实验结果及讨论
        5.3.1 体内分布
        5.3.2 脑组织中纳米粒与营养转运蛋白的共定位
        5.3.3 药物在肿瘤组织内分布
        5.3.4 体内药效学研究
        5.3.5 肿瘤组织中的免疫细胞分析
        5.3.6 肿瘤组织中的ATP水平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仿生白蛋白递药系统治疗耐药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6.1 材料和仪器
        6.1.1 试剂与材料
        6.1.2 仪器
        6.1.3 细胞系
        6.1.4 实验动物
    6.2 实验方法
        6.2.1 联合治疗方案的优化
        6.2.2 纳米粒制备与表征
        6.2.3 体外细胞实验
        6.2.4 纳米粒的体内分布
        6.2.5 纳米粒的体内药效及抗肿瘤机制研究
        6.2.6 巨噬细胞介导的抗耐药疗法
        6.2.7 统计分析
    6.3 实验结果及讨论
        6.3.1 耐药性验证级最佳联用比例的确定
        6.3.2 纳米粒的表征
        6.3.3 细胞摄取研究
        6.3.4 体外抗肿瘤活性
        6.3.5 药物对巨噬细胞表型和功能的调控
        6.3.6 体内分布
        6.3.7 肿瘤组织内纳米粒与营养转运蛋白共定位
        6.3.8 皮下瘤模型体内药效学及抗肿瘤机制研究
        6.3.9 脑转移瘤模型的药效学及抗肿瘤机制研究
        6.3.10 安全性初步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创新性分析
    7.1. 全文讨论
    7.2. 创新性分析
    7.3.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符号/缩略词说明
    附录二 研究涉及的溶液/试剂配方
    附录三 Western blot及定磷法具体步骤
    附录四 药物组织分布方法学研究
    附录五 脑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ALDH1L1及PKM2表达数据
    附录六 脑胶质瘤患者ALDH1L1表达及生存期数据
    附录七 脑胶质瘤患者PKM2表达及生存期数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异甘草素联合替莫唑胺对缺氧环境中SHG44胶质瘤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技术路线图
实验一 异甘草素联合替莫唑胺对缺氧环境中SHG44胶质瘤细胞血管生成拟态及细胞增殖能力和迁移距离的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用细胞株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
        1.4 试剂制备
        1.5 SHG44 胶质瘤细胞培养技术
        1.6 三维培养法观察并拍照记录不同用药分组对细胞VM的影响
        1.7 CCK-8 检测不同用药分组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1.8 划痕实验检测不同分组用药对缺氧环境下胶质瘤SHG44 细胞迁移的影响
        1.9 统计分析
    2.结果
        2.1 异甘草素联合替莫唑胺对细胞VM形成的抑制
        2.2 异甘草素联合替莫唑胺对细胞增殖能力的作用
        2.3 异甘草素联合替莫唑胺对细胞迁移距离的作用
    3.讨论
实验二 异甘草素联合替莫唑胺对缺氧环境中SHG44 胶质瘤细胞血管生成拟态和增殖迁移影响的机制探讨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用细胞株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
        1.4 试剂制备
        1.5 SHG44 胶质瘤细胞培养技术
        1.6 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EphA2、MMP-2、VEGF蛋白表达水平
        1.7 统计分析
    2.结果
    3.讨论
结语
    1.主要结论
    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异甘草素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作用与进展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主要成果

(5)硫酸乙酰肝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方法
    1.3 判断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HS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
    2.2 HS与脑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3 HS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
3 讨论

(6)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体系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恶性肿瘤与化疗
        1.1.1 肿瘤的发展及危害
        1.1.2 肿瘤的治疗
        1.1.3 金属配合物在抗肿瘤领域中的发展现状
    1.2 纳米技术
        1.2.1 纳米技术的出现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
        1.2.2 纳米技术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1.2.3 靶向设计可望实现纳米药物对肿瘤的精准诊断与治疗
    1.3 介孔二氧化硅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3.1 介孔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1.3.2 介孔二氧化硅作为纳米载药体系的优势与局限性
    1.4 选题意义及设计思路
    1.5 主要创新点
    1.6 术语说明
第二章 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靶向设计及其作为金属配合物载体的应用
    引言
    第一节 靶向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体系增强钌多吡啶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
        2.1.1 实验部分
        2.1.1.1 实验试剂
        2.1.1.2 实验仪器
        2.1.1.3 实验方法
        2.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2.1 RuPOP@MSNs靶向纳米体系的合成与表征
        2.1.2.2 RuPOP@MSNs靶向纳米体系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2.1.2.3 RuPOP@MSNs靶向纳米体系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吸收
        2.1.2.4 RuPOP@MSNs靶向纳米体系的细胞定位及体外药物释放
        2.1.2.5 RuPOP@MSNs靶向纳米体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2.1.2.6 RuPOP@MSNs靶向纳米体系激活ROS介导的信号通路
        2.1.3 结论
    第二节 靶向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体系提高金卟啉配合物的肿瘤选择性及分子机制
        2.2.1 实验部分
        2.2.1.1 实验试剂
        2.2.1.2 实验仪器
        2.2.1.3 实验方法
        2.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2.1 Au-1a@MSN(R)靶向纳米体系的合成与表征
        2.2.2.2 Au-1a@MSN(R)靶向纳米体系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2.2.2.3 Au-1a@MSN(R)靶向纳米体系选择性抑制肿瘤细胞凋亡
        2.2.2.4 Au-1a@MSN(R)靶向纳米体系抑制肿瘤细胞内Trx R的活性
        2.2.2.5 Au-1a@MSN(R)靶向纳米体系激活ROS介导的信号通路
        2.2.3 结论
第三章 双靶向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体系的设计与作用机理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RGD@Se-MSNs靶向纳米体系的合成与表征
        3.3.2 RGD@Se-MSNs靶向纳米体系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3.3.3 RGD@Se-MSNs靶向纳米体系的选择性研究
        3.3.4 RGD@Se-MSNs靶向纳米体系选择性地抑制体内肿瘤生长
        3.3.5 RGD@Se-MSNs靶向纳米体系抑制体内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
        3.3.6 RGD@Se-MSNs抑制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研究
        3.3.7 RGD@Se-MSNs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侵袭和管腔形成以及体内血管生成
    3.4 结论
第四章 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体系的放化疗增敏作用研究
    引言
    第一节 有机硒对肿瘤的放疗增敏作用与分子机制
        4.1.1 实验部分
        4.1.1.1 实验试剂
        4.1.1.2 实验仪器
        4.1.1.3 实验方法
        4.1.2 结果与讨论
        4.1.2.1 硒的取代赋予硒代胱氨酸(SeC)放疗增敏效果
        4.1.2.2 SeC增强放疗诱导的细胞凋亡
        4.1.2.3 SeC通过激活ROS信号通路增强放疗诱导的细胞凋亡
        4.1.2.4 硒二唑衍生物(SeDs(1-3))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4.1.2.5 SeDs-3通过抑制HeLa细胞内TrxR活性实现放疗增敏作用
        4.1.3 结论
    第二节 靶向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负载有机硒协同放疗增敏机制研究
        4.2.1 实验部分
        4.2.1.1 实验试剂
        4.2.1.2 实验仪器
        4.2.1.3 实验方法
        4.2.2 结果与讨论
        4.2.2.1 SeC@MSNs-Tf/TAT纳米载药体系的合成与表征
        4.2.2.2 SeC@MSNs-Tf/TAT纳米载药体系的细胞吸收
        4.2.2.3 SeC@MSNs-Tf/TAT纳米载药体系的细胞定位和体外药物释放
        4.2.2.4 SeC@MSNs-Tf/TAT纳米体系协同放疗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4.2.2.5 SeC@MSNs-Tf/TAT通过激活ROS信号通路增强放疗诱导的细胞凋亡
        4.2.2.6 SeC@MSNs-Tf/TAT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4.2.3 结论
第五章 二氧化硅纳米载药体系拮抗血脑屏障及脑胶质瘤生长的尺寸效应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尺寸DOX@MSNs靶向纳米体系的合成与表征
        5.3.2 不同尺寸DOX@MSNs靶向纳米体系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5.3.3 不同尺寸DOX@MSNs通过激活ROS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5.3.4 不同尺寸DOX@MSNs穿透血脑屏障和抑制血管拟态生成
        5.3.5 不同尺寸DOX@MSNs对 U87 肿瘤球的渗透作用
        5.3.6 不同尺寸RuPOP@MSNs逆转多药耐药的作用机制研究
    5.4 结论
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及奖励
致谢

(7)一种新型血管靶向穿膜肽抑制脑胶质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1. 肿瘤血管生成
        1.1 概述
        1.2 VEGFA/VEGFR2信号通路
        1.3 VGEF/VEGFR分子靶向药物
    2. 神经纤毛蛋白1
        2.1 神经纤毛蛋白家族
        2.2 NRP1与肿瘤血管生成
        2.3 NRP1与C-end R肽
    3. 药物克服血脑屏障的研究进展
        3.1 血脑屏障概述
        3.2 细胞穿膜肽的应用
    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实验部分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用细胞及来源
        1.2 多肽
        1.3 实验动物
        1.4 试剂
        1.4.1 细胞培养相关试剂
        1.4.2 细胞增殖实验相关试剂
        1.4.3 微管形成和细胞迁移实验相关试剂
        1.4.4 SPR实验相关试剂
        1.4.5 细胞凋亡实验相关试剂
        1.4.6 Western blotting实验相关试剂
        1.5 实验中所用的仪器
        1.6 试剂配制
        1.6.1 细胞培养基
        1.6.2 细胞冻存液
        1.6.3 MTT溶液(5 mg/mL)
        1.6.4 结晶紫溶液(0.08%)
        1.6.5 Western blotting实验相关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培养
        2.1.1 细胞复苏
        2.1.2 细胞传代
        2.1.3 细胞冻存
        2.2 MTT实验
        2.3 微管形成实验
        2.4 划痕实验
        2.5 Transwell迁移实验
        2.6 Hoechst细胞核染色实验
        2.7 Annexin V-FITC/PI双染实验
        2.8 SPR实验
        2.8.1 蛋白偶联缓冲液的筛选
        2.8.2 蛋白偶联
        2.8.3 NRP1蛋白与不同多肽的亲和动力学分析
        2.9 细胞摄取实验
        2.9.1 荧光显微镜拍照
        2.9.2 流式细胞仪检测摄取率
        2.10 Western blotting实验
        2.10.1 细胞蛋白提取实验
        2.10.2 SDS-PAGE凝胶电泳实验
        2.11 裸鼠原位胶质瘤模型的建立
        2.12 体内脑分布实验
        2.13 体内抑制胶质瘤生长实验
        2.14 CD31免疫荧光染色和HE染色实验
        2.15 统计学数据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六个候选NRP1靶向肽的体外抗血管生成活性筛选
        3.2 融合肽的最佳linker筛选
        3.3 不同多肽对NRP1蛋白的亲和动力学分析
        3.4 融合肽Tat-C-RP7具有较强体外抗血管生成活性
        3.5 融合肽Tat-C-RP7能诱导内皮细胞凋亡
        3.6 融合肽Tat-C-RP7能抑制VEGFR2及下游相关蛋白的磷酸化
        3.7 FITC标记融合肽Tat-C-RP7能被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摄取
        3.8 FITC标记融合肽Tat-C-RP7在原位脑胶质瘤裸鼠脑部积累
        3.9 融合肽Tat-C-RP7能抑制原位脑胶质瘤裸鼠的肿瘤生长
讨论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1p/19q、MGMT启动子甲基化和VEGF对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实验研究
    1.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1 临床资料
        1.1.2 方法
    1.2 结果
        1.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
        1.2.2 两组患者肿瘤发生部位的比较
        1.2.3 A、B两组患者分子病理指标的比较
        1.2.4 1p/9q与临床分层指标的关系
        1.2.5 MGMT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分层指标的关系
        1.2.6 VEGF表达与临床分层指标的关系
        1.2.7 1p/9q与低级别胶质瘤的关系
        1.2.8 MGMT启动子甲基化与低级别胶质瘤的关系
        1.2.9 VEGF与低级别胶质瘤的关系
        1.2.10 低危组与高级别患者早期化疗不良反应情况
    1.3 讨论
        1.3.1 对脑胶质瘤的新认识
        1.3.2 临床分子病理学检测在低级别脑胶质瘤诊断的应用及意义
        1.3.3 IDH1突变、1p/19q共缺失在脑胶质瘤中的临床意义
        1.3.4 MGMT启动子甲基化在脑胶质瘤中的临床意义
        1.3.5 VEGF及其受体脑胶质瘤中的临床意义
        1.3.6 分子病理指导下危险分层对低级别胶质瘤的临床治疗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分子病理指导下的脑胶质瘤临床研究
    2.1 颅内胶质瘤及其分子病理学诊断
        2.1.1 颅内胶质瘤
        2.1.2 分子病理学检测在脑胶质瘤诊断的应用及意义
    2.2 IDH1突变、1p/19q共缺失在脑胶质瘤中的临床意义
        2.2.1 IDH1突变
        2.2.2 1p/19q缺失
    2.3 MGMT启动子甲基化
    2.4 VEGF及其受体
    2.5 低级别胶质瘤的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导师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9)MicroRNA 381通过LRRC4调节SDF-1/CXCR4信号通路促进脑淋巴管阻塞后急性脑缺血神经损伤的修复(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综述
    1.1 急性脑缺血(缺血性脑卒中)
        1.1.1 缺血性脑卒中的定义及流行病学特点
        1.1.2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理及病理改变
        1.1.3 缺血性脑卒中对于细胞凋亡的影响
    1.2 MircoRNA在脑缺血中的作用
        1.2.1 MicroRNA的定义及生物学作用
        1.2.2 MicroRNA在脑缺血中的表达及发生、发展、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1.3 SDF-1/CXCR4信号通路在脑缺血中的作用
        1.3.1 SDF-1/CXCR4信号通路的定义
        1.3.2 SDF-1/CXCR4信号通路的生物学作用
        1.3.3 SDF-1/CXCR4信号通路与Micro RNA的关系
        1.3.4 SDF-1/CXCR4信号通路在脑缺血中的作用
    1.4 LRRC4在脑缺血中的作用
        1.4.1 LRRC4的定义
        1.4.2 LRRC4在胶质瘤中的作用
    1.5 脑淋巴管回流
        1.5.1 脑淋巴管的定义及生理
        1.5.2 脑淋巴管回流障碍与脑缺血的关系
    1.6 与脑缺血相关的个别基因及蛋白
        1.6.1 VEGF在脑缺血中的正性保护作用
        1.6.2 ERK在脑缺血中的正性保护作用
        1.6.3 Slit2在脑缺血中的正性保护作用
        1.6.4 Nogo-A在脑缺血中的负性作用
        1.6.5 NGF在脑缺血中的正性保护作用
        1.6.6 IL-10 在脑缺血中的正性保护作用
        1.6.7 TNF-α、IL-1β、IL-6在脑缺血中的负性作用
    1.7 本研究所涉及的特殊试剂
    1.8 立项依据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实验材料
    2.2 主要仪器
    2.3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
    2.4 动物模型的建立
        2.4.1 动物的选择
        2.4.2 实验分组
        2.4.3 脑淋巴管阻塞动物模型的制作
        2.4.4 大脑中动脉阻塞动物模型的制作
    2.5 改良神经严重度评分(m NSS)
    2.6 2,3,5-三苯基四唑氯化物(TTC)染色
    2.7 苏木精-伊红(HE)染色
    2.8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 T)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
    2.9 微管相关蛋白 2(MAP2)染色
    2.10 流式细胞术
    2.11 免疫荧光
    2.1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2.13 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
    2.14 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
    2.15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LRRC4是microRNA 381 的靶基因
    3.2 大鼠模型的建立及神经功能评分
    3.3 microRNA 381 上调、LRRC4下调减少脑梗死体积
    3.4 各组大鼠神经元形态学变化
    3.5 microRNA 381 上调和LRRC4下调减少细胞凋亡
    3.6 microRNA 381 的上调和LRRC4的下调降低神经元细胞凋亡
    3.7 各组大鼠Brd U阳性表达
    3.8 各组大鼠TNF-α、IL-1β、IL-6、IL-10、NGF和Nogo-A的含量
    3.9 各组大鼠脑组织microRNA 381 表达及LRRC4、SDF-1、CXCR4、ERK、Slit2、VEGF m RNA的表达
    3.10 各组大鼠脑组织中LRRC4、SDF-1、CXCR4、ERK、Slit2和VEGF的蛋白表达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磁共振3D-ASL成像与脑胶质瘤Ki-67和GFAP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脑胶质瘤的生物学特性
    1.2 脑胶质瘤的磁共振成像技术
    1.3 脑胶质瘤的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
    1.4 脑胶质瘤的生化指标
    1.5 脑胶质瘤的Ki-67表达
    1.6 脑胶质瘤的GFAP表达
    1.7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第2章 研究报告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材料
    2.4 统计学方法
    2.5 结果
第3章 讨论
    3.1 脑胶质瘤的磁共振灌注成像特征
    3.2 ASL的成像原理
    3.3 ASL在胶质瘤分级中的价值
    3.4 本研究胶质瘤患者3D-ASL表现特点
    3.5 本研究胶质瘤患者Ki-67和GFAP指标表达特点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胶质瘤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和生化指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脑胶质瘤的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载体的分类及在胶质瘤中的应用进展[J]. 赵振,赵洪洋.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1(09)
  • [2]IGFBP-3和GalNAc-T14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及其信号机制研究[D]. 杨娇.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3]紫草素/双硫仑仿生递药系统的构建及脑胶质瘤治疗的研究[D]. 赵鹏飞.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异甘草素联合替莫唑胺对缺氧环境中SHG44胶质瘤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郝文龙.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硫酸乙酰肝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宋雨茜,李鑫,周高雅,王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0(16)
  • [6]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体系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与机制研究[D]. 贺利贞. 暨南大学, 2020(02)
  • [7]一种新型血管靶向穿膜肽抑制脑胶质瘤的研究[D]. 赵麟. 山东大学, 2020(02)
  • [8]1p/19q、MGMT启动子甲基化和VEGF对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影响[D]. 刘艳丽.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9]MicroRNA 381通过LRRC4调节SDF-1/CXCR4信号通路促进脑淋巴管阻塞后急性脑缺血神经损伤的修复[D]. 朴健民. 吉林大学, 2020(08)
  • [10]磁共振3D-ASL成像与脑胶质瘤Ki-67和GFAP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 熊艳. 长江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