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JOURNAL 0F BIOMATHEMATICSVolume 17 2002 CONTENTS(论文文献综述)
杨舒佳[1](2021)在《《神农本草经》训诂史研究》文中提出《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着,训诂学则是沟通古今的桥梁,是解读古籍文献的重要工具。本课题以历代《本经》训诂类着作中《本经》的365味药物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学的角度,对《本经》训诂的产生、发展等全过程进行梳理,揭示《本经》历代训诂之间的传承与发展关系;同时在对每个时代《本经》注释以训诂学视角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论述《本经》训诂与普通训诂学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归纳《本经》训诂中所体现的本草训释特点,以期为当今本草学、中医古籍训诂研究提供借鉴。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学、历史学、训诂学的方法,并在研究过程中采取综合研究与典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另外结合比较法,横向比较《本经》训诂与普通训诂及当时学术关系,纵向比较各时代《本经》训诂的继承与发展。论文主体按照《本经》训诂的历史分期进行研究,先秦两汉是本草训诂的萌芽时期;魏晋南北朝是《本经》训诂的奠基时期,《本草经集注》的着成标志着“集注”训诂体式的确立;隋唐五代是《本经》训诂的发展时期,表现为《新修本草》在训诂内容、方法上的突破;宋金是繁荣时期,主要是《证类本草》内部《本草图经》等对《尔雅》等训诂学成果的关注和应用,集解之训诂材料、为难字注音、本草名物训诂的极大丰富,以及在训诂内容、方式方法上的创新;元明是转折时期,李时珍《本草纲目》和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共同形成了《本经》训诂的转折,前者是在训诂内容上取得名物训诂巨大成就的同时,完成了由本草名物训诂、名实考订向阐释药理的转变,后者则是完成了训诂着作类型的转型,即由以《本经》为核心的层层补注转向了专于《本经》经文药性药理探讨的训诂;清代为《本经》训诂的鼎盛时期,训诂着作的大量增加,训诂内容的极大丰富,乾嘉考据学主要方法的正确使用等,使得《本经》训诂取得显着成就。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历代《本经》训诂对前代皆有所继承与发展,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共性特点。第二,宋金时期的《本经》训诂具有区别于普通训诂学的显着特点:递相补训,图文互释及以方释药;《本经》训诂在元明时期形成由本草名物训诂到本草药性药理解说的转折;清代乾嘉时期训诂学的兴盛对《本经》训诂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三,《本经》训诂因本草具有药物属性,故可以通过临床实践的方式进行验证,这一点是与普通训诂学的名物训诂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图文互释及以方释药是《本经》训诂的有效途径和特殊之处。第四,《本经》训诂的起源与发展,同时也体现出对本草药物的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从名物训诂发展到药性药理阐释。本文首次对《神农本草经》的训诂史作出系统的梳理、归纳总结,有利于对古代《本经》训诂形成整体的观照。首先,本文提出了《本经》训诂着作具有两种类型:一是以陶弘景整理的《本经》为传承系统的主流本草着作,即《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二是明清时期出现的以注疏《本经》为撰述思想的本草着作。进而通过对《本经》训诂的产生、发展等过程进行梳理,探讨了各个时期《本经》的训诂体例、训诂内容、训诂方法、训诂特点、训诂成就及不足,对于部分有争议的本草问题进行考证,有助于全面了解《本经》的训诂情况及本草训诂的独特之处,对于深入理解《本经》经文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其次,本文对于宋金时期及清代的《本经》训诂研究具有独到之处,前者提出了该时期《本经》训诂有“整体训诂”与“内部训诂”之分,药图、药方是《本经》训诂的独特内容,图文互释、以方释药是《本经》训诂的独特方式,并指出为《本经》难字注音是在宋代时大量出现,是区别于其他历史时期的重要特点;后者则对《本经》训诂内容详细探讨,总结其规律,归纳其方法,指出《本经》训诂的特有句式,对于理解《本经》经文,读懂经文注释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最后,本文从普通训诂学视角审视《本经》训诂,考察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反思二者存在的共性问题,揭示本草训释的独有内容(药图及药方)及特点(图文互释、以方释药、句式应用等),总结历代《本经》(药物)训诂的共性特点,并从历史学角度总结历代《本经》训诂的继承与创新,分析本草训诂中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特征,可以为当今本草学、中医训诂学研究提供借鉴。
LEE W00NG[2](2020)在《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日据时期韩国文坛和社会对外国文化的吸收主要侧重于通过日本输入西方文学和文物。在如此之情况之下,部分韩国文人将中国文学作为外国文学,即世界文学的一个构成部分进行了积极的吸收,并试图以此来推动韩国近代文学的发展。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之目的在于,以中国现代文学作为借鉴,来建构韩国近代文学,同时建立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主社会。近代转换期的中国现代文学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以文学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以文学革命、革命文学、抗战文学为中心展开。包含日据时期(1910年-1945年)和解放时期(1945年-1948年)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同样也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民族使命,以近代化和解放独立国家为目标指向,经历了胎动期、发展期、深化及停滞期和复兴期的发展过程。本论文分析该时期在韩国发表的196篇批评,进行解释。胎动期为1920年代前半期,在该时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正式开始。梁建植、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在该时期开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与批评。梁建植在1920年11月号至次年2月号《开辟》上翻译发表了日本研究者青木正儿的<以胡适氏为中心的中国之文学革命>,此文是20世纪上半期韩国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最早一文。之后,梁建植继续发表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译文及他所写的批评,十分积极地翻译了戏曲、诗歌、小说等作品。192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留学的李允宰在留学期间发表了有关中国社会、政治形势的政论以及介绍中国罗马字运动的文章,并翻译发表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李东谷强调借鉴中国新文学建构运动中的思想改革与文学改革,以之作为他山之石。梁明参考胡适的新文学建构理论,则主张通过韩文的语文改革开展新文学建构。以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为中心的胎动期批评主要在1920年至1924年之间展开,以翻译日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中国本土文学革命的评论开始。其目的在于打倒封建旧思想和旧制度,从而建设近代社会、建构近代文学。该时期韩国批评家们特别关注胡适的文学革命理论与主张,翻译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和<谈新诗>,另外,多数当时的戏剧、诗歌、小说等被翻译。该时期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有20余篇,《每日申报》上连载的梁建植译<人形之家>(中文名为《玩偶之家》)以《娜拉((?))》(永昌书馆,1922)之名出版,李相寿译《人形之家》(汉城图书,1922)也出版。发展期为1920年代后半期至1930年代前半期,该时期留学过中国大学的批评家们非常活泼地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从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多样的批评观点上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该时期主要批评家有柳基石、丁来东、金光洲、李陆史、金台俊等。柳基石以1925年2月在《基督新报》上发表<墨子与基督>为始,发表了许多无政府主义观点的文艺观,并在韩国最早翻译了鲁迅的<狂人日记>。丁来东和李陆史正式开启了对鲁迅文学的相当深度的批评,金光洲发表了以中国现代戏剧和电影为中心的批评。如此,20世纪上半期中发展期成为韩国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最活泼的时期,该时期发表的中国文学批评数量达到100多余篇,另外,开辟社还出版了《中国短篇小说集》(1929)。深化及停滞期为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之间。该时期,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们开展了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然后1937年7月中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相当萎缩了。金台俊从1930年代前半期开始进行社会主义观点的批评,接着他裵澔、李明善等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出身的批评家以大学为中心开展了讲台上的中国文学批评。从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以前,他们发表的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共计30余篇,而从中日战争爆发至解放之间发表的不分观点的所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仅有30余篇。复兴期为1945年8月解放至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间。解放之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再次迎来复兴时期,在此短暂的5年之间韩国文坛共发表了 42篇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除了在前阶段开始继续活跃的丁来东、金台俊、李明善等之外,尹永春开展了活跃的批评活动。该时期,李明善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集》(宣文社,1946)、《鲁迅杂感文选集》(未出版,1949),金光洲·李容珪共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1·2辑)(首尔出版社,1946),尹永春的《现代中国诗选》(青年社,1947),《现代中国文学史》(鸡林社,1949)等诸多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着作也纷纷出版。对以梁建植为中心的第一代批评家的19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学界从“翻译、翻案与近代文体的实验”,“经过日本的同时代性中国现代文学译介”,“殖民地知识分子悲伤的现实和理想主义的世界创造”以及“韩国近代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奠基”等方面高度评价了其积极意义。与梁建植同时期,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批评家为建构近代思想以及近代社会体制,非常关注中国的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新文化运动,并将其介绍到韩国社会及文坛。在他们之后,1930年代以来,曾在中国留学并接受学术训练的丁来东、李陆史、金光洲、金台俊等批评家们正式开始了学术性、系统性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的批评并不仅仅局限于日本研究者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他们深刻思考祖国的解放和新国家的建设,并以此为视角来看待中国现代文学。之后,在解放时期尹永春也是同样为了新国家的建设从基督教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了批评。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肩负着反帝反封建之历史使命的近代转换期,推动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文学实践的通道:以建设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社会和建构近代文学为目的的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展开,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通过译介和批评中国新文学运动来追求韩国社会的思想革命和近代文学建构;第二、通过文学批评知识分子对殖民地现实的愤怒和内在抵抗的表达:虽然在日本帝国主义强迫之下韩国的知识分子不能公开反对或抵抗日帝,但他们通过批评半殖民地情况下的中国现代文学,迂回地表露出对帝国主义的抵抗和批判精神;第三、通过小说和戏曲来追求以平民文学为中心的近代指向和近代文学建构:从封建时代传统文学的贵族文学脱皮,关注以俗文学、民间文学为中心的平民文学。虽然日人研究者们关注以小说和戏曲为中心的中国平民文学,但他们注重元曲、明清小说等古典文学。梁建植以来韩国的批评家们继续关注以小说、戏曲和新诗等平民文学为主的中国现代文学;第四、对近代文体的实验及对语文改革的影响:韩国的言文一致运动比中国的白话文运动开始得更早,但中国的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近代韩语语文规范化的确立。1917年发表的李光洙的《无情》已相当达成言文一致,但到1940年代横写、韩文专用等问题还没完成。韩国批评家们借鉴中国罗马字制定运动,想推动韩语语文改革;第五、在文学的想象空间再现的理想乡的精神世界与新国家建设的理想和实践: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在批评空间展现出他们对祖国解放和独立的理想以及建设新国家的理想。他们从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基督教信仰等自己的批评观点,通过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展现出建设新国家的理想;第六、对正义和博爱的追求以及爱国精神的表达等:韩国的批评家们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展现出真正的爱国精神。他们基于人的尊严和自由,超越狭隘和歪曲的爱国主义,追求正义和博爱的终极价值。抗日运动期间独立运动家们展现的精神不仅仅局限于反日,反而他们主张了弱小民族的联合来共同推动反战、反帝国主义以及恢复世界正义和维护东亚和平。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文坛及社会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指向解放、独立国家建设和近代民主社会建设的文学实践。其核心的文学精神是‘抵抗与批判’,通过抵抗与批判来追求的终极价值是正义与博爱的恢复。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指向对殖民统治的间接抵抗和近代文学及近代社会建设,也包含着祖国解放以及新国家建设的理想。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韩国批评家们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之意味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文艺批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是知识分子应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文学实践。该文学实践的基本精神是对社会不义和压抑人的尊严的‘抵抗与批判’,并且对歪曲的现实之抵抗与批判追求的终极指向是‘正义和博爱的实现’,即人本身的尊严价值。
李佳慧[3](2020)在《核电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旋转电枢绕组及二极管故障的分析与保护》文中研究指明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被广泛应用于大容量核电发电机组,实现对其内部故障的可靠保护,对保障核电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因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为转枢式结构,旋转电枢绕组及二极管故障无法得到直接监测,但依据故障在定子励磁绕组中反应的特征来实现监测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本文针对核电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旋转电枢绕组及二极管故障展开了仿真建模、动模实验、故障特征机理分析以及保护方案设计等一系列研究工作。准确的仿真模型是研究故障特征和保护方案的基础。本文采用多回路方法,基于网络关联变换矩阵建立了核电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旋转电枢绕组及二极管故障的数学模型,编写了相应的仿真程序,可实现核电多相环形无刷励磁系统正常运行,旋转电枢绕组短路故障和旋转二极管开路故障的仿真。为验证所建立的多回路数学模型的正确性,本文在一台11相环形励磁机样机上分别进行了正常运行、电枢绕组短路故障以及整流二极管开路故障的仿真和实验。通过对比各种工况下样机的仿真波形和实验波形,初步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对比稳态时的仿真波形和实验波形的谐波含量,进一步验证了数学模型的计算精度。本文从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的运行特性和电枢侧、励磁侧的相互感应关系入手,分别对励磁机正常运行、旋转电枢绕组短路故障以及旋转二极管开路故障情况下励磁电流的谐波特征及其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利用经过实验验证的多回路数学模型对实际励磁机不同运行工况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表明,不同运行情况下,励磁机定子励磁电流会出现不同的谐波特征。最后,本文根据仿真计算、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所得到的励磁机定子励磁电流的谐波特征,提出了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旋转电枢绕组及二极管故障的保护原理方法及其定值整定方法:利用谐波电流二、四次谐波比值实现了旋转电枢绕组和二极管故障的区分;利用奇、偶次谐波比值实现了旋转二极管一管开路和相开路故障的区分。本文提出的保护原理不用对励磁机进行改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文的研究为实现对核电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旋转电枢绕组及二极管内部故障的可靠、灵敏保护奠定了基础,对保障大型无刷励磁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王春丽[4](2020)在《布尔逻辑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布尔代数及其完善在当代不断得到重视,使得研究与之密切相关的布尔逻辑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运算法则、符号规则是否应该扩充到数量之外、符号允许非数以及代数中的逻辑何在等方面,皮考克(G.Peacock)、格雷戈里(D.F.Gregory)以及德·摩根等做出了卓越研究,影响了布尔对于逻辑的思考。布尔将代数的思想应用于逻辑研究,对源于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传统逻辑做出改造。承袭传统逻辑致力于研究有效推理的理论偏好,布尔建构新的逻辑系统,将它应用于复杂论证,在逻辑演算方面做出突破。布尔的逻辑系统思想主要建基于对于微分方程和概率论的深入研究,以逻辑代数为代表性成果;布尔的创见与莱布尼茨的逻辑思想一脉相承,他们都试图建立一种表意而非拼音的“普遍符号语言”,以此将逻辑学改造成能与数学匹敌的科学。十九世纪的英国社会渴望变革,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不断从相关学科领域的探讨中获得启发。逻辑学的研究也是如此。布尔逻辑思想得以产生,源于一种理论视角的转变,即通过逻辑与数学的交叉研究充实逻辑理性的内涵。与之相应,布尔的逻辑思想注重数学演算。主要通过重释类与命题概念,用数学演算的方式表达逻辑,以及提出和完善逻辑方程运算等方面的努力,布尔以其特有的方式彰显逻辑的力量。逻辑的传统方法注重使用形式演绎佐证结论,使用反模型以证伪;在形式语法中研究演绎推导,在形式语义学(主要是模型论)中研究反模型。布尔不仅对此作出澄清,还指出这些方法预设了关于有效性的标准。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布尔逻辑思想的有效性标准注重时间概念的解释与应用,他主张用时间概念解释“事态的结合”,以确定持续的时间;布尔的逻辑哲学思想与传统逻辑哲学并不是截然两立,他关注逻辑的“统一”、“秩序”与“和谐”,在以数学科学为榜样重建一致性标准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努力不仅是学科交叉研究的有益探索,也在建设逻辑学学科独立性方面做出了贡献。布尔的逻辑思想注重以解释科学进步的态度改造传统逻辑,它不是与科学的决裂,而是历史与思想的结合,具有重要的科学哲学意蕴。布尔的逻辑思想及其应用的影响深远,但是,相关探讨也逐渐呈现出布尔逻辑思想的一些局限。这主要表现在,对于演绎推理的核心是彼此相等的符号,还是形似事物之间的呼应,布尔没有做出深入的解释,其逻辑系统因此需要等式设计和逻辑代数加法方面的改进;布尔的逻辑思想具有类、命题和关系三个方面,逻辑代数中的逻辑可分为类演算、命题演算和关系演算三个分支,但他对命题演算和关系演算并没有深入的探讨。而且,在布尔逻辑思想的影响下,对相关问题的反思,使得部分学者主张严格区分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并主张取消布尔逻辑系统中的减法运算和除法运算,弗雷格则致力于系统地论证数学的逻辑基础,将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化思想归于逻辑的概念和法则。这些都启示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深化对于布尔逻辑思想的研究,从中获得当代逻辑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的启发。
尤珉[5](2019)在《马礼逊汉语教学贡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针对马礼逊汉学书籍积累和他撰写的汉语教材,研究他个人汉语学习的经历、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并从中探索他在汉语教学方面做出的贡献;研究尤其关注,他在前人基础上发展出给汉字注音的不同方法,这是目前马礼逊研究的新方向。马礼逊在利玛窦等人注音方式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用英语拼读方式给汉字注音的学习方法,具有划时代的影响和历史意义。因为,利玛窦以拉丁文拼读方式给汉字注音的方法,由于拉丁语口语的消亡和被英语取代其全球语言垄断地位的事实,使马礼逊以英语为汉字注音的方法更具历史意义和持久生命力。本研究选题具备学术创新性和研究价值另一个原因还包括,研究者为对马礼逊英文手写家书原始资料的整理与转写填补了目前马礼逊研究领域的研究需求空白。马礼逊研究专家苏精先生提到,马礼逊研究的难点是手写家书的转写。.......对中国学者而言,在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中,最缺乏“中学西传”的研究。首先是因为有文献收集和解读的困难,文献转写和解读对研究者有较高的语言能力要求。所以,本研究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准备的接近300封,马礼逊英文手写原始家书的转写工作,不仅仅让自己的研究可以利用到一手材料文献资料,帮助研究者针对研究对象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等理念提供依据,形成分析和论证支柱;另一方面,这些资料还可以为今后其他学者提供参阅。转写本资料来源于英国亚非学院、英国惠康医学研究院、大英图书馆等所收藏的马礼逊家书原始资料、以及英国伦敦大学校史档案馆收藏资料。研究者对原始英文手写体书信进行了整理、转写和部分翻译后,创作出“马礼逊英文手写书信原始资料”转写本A(279页,英文版,不含中文翻译部分)和转写本B(205页,英文版,不含中文翻译部分)。马礼逊“英文手写书信”转写材料的选取原则为:以马礼逊编写的汉语教材《通用汉言之法》的成书背景、撰写过程与主要内容为中心;以马礼逊的教学实践、包括他教儿子汉语、教同事和其追随者们学习汉语的记载为聚焦点,结合马礼逊由个人学习经历而衍生出的汉语学习方法,探讨他在学习过程中“汉籍收藏”原因与目的,以及他学习汉语的理念。利用家书理顺马礼逊的中文学习观念,探讨马礼逊个人的中文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以此展开研究他在汉语教学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是论文研究的主线条。本研究以汉语教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为设计框架(教材、教法与理论)设立章节,选择马礼逊的《通用汉言之法》为研究教材,论文结构从马礼逊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入手,以他的汉语教学经历为脉络,结合史料分析提炼马礼逊中文学习和中文教学的思想理念与影响。论文研究方法采取文献法的两种方式(出版文献和未出版文献)为研究的基础方法,用已出版文献在文献综述里帮助论文界定前人对该研究方向已经涉到的研究范围与题材;同时,论文还将利用研究者对未出版原始史料的转写、翻译与引介,把研究者对原始资料的解读与分析用于支撑论文论述并从中推动论文观点。论文史料部分主要为马礼逊家书,家书选取依据内容按年代顺序排列进行筛选,对涩及马礼逊个人汉语学习经历、他所提倡的汉语学习方法和他个人的教学实践,以及他撰写的汉语教材的写作过程为首选目标,用于论文渐进推理展示马礼逊的汉语学习理念和提炼他的学校教育观念。马礼逊及其学生与其追随者们共同努力过的汉语教学实践,将成为研究马礼逊汉语教学贡献的另外一个重要素材。他个人的汉语学习历程对后世的影响,经历了跨世纪的洗礼。马礼逊的一些学生在他逝世之后,步其后尘,许多人在沿袭和维系早期中文学校教育方面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他们的贡献在不同的机构与协会里已经被载入史册;他们当年在中文学校里所实践过的中西结合教学方法和他们引进并使用过的西方教育体制、新教育思想,尤其是吸收女子进入学校课堂前卫行动等,为后来中国新教育体制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研究脉络一:马礼逊根据自己学习中文的笔记,整理出版的《通用汉言之法》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印刷版本汉语教科书”之一。研究脉络二:关注马礼逊积极推动建立的早期中文学校,挖掘他创造的“自主学习方法”和“图书园地”式的“沉浸教学方法”,梳理他的学校教育观念和对早期汉语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脉络三:通过对马礼逊与儿子家书中关于“汉字发音罗马字母化”(拼音)文献资料的转写和解读,论证马礼逊当时积极推崇白话文,并大量使用简化字,论证马礼逊与儿子1834年7月的通信是他对汉语注音体系完善的标志,同时证明他是拼音系统的完善者和使用者的更早先驱。来华传教士档案是另一个宝藏,其留下的文献数量惊人,内容多样,犹如敦煌文献一样,不仅涉及政治史、军事史,还有生活史、物质文明史、文化史等,遗憾的是这些躺在西方图书馆中的文献曾一度被学者忽视。在研究创新上,研究者对马礼逊英文手写家书的转写(138+157封信),顺应该领域研究的需要,独辟研究方法蹊径,属于填补行业研究空白。第一,对英文手写书信原始资料进行了完整的转写(转写本A&B),并对部分转写资料进行了中文翻译,以此建立了一手资料研究平台。它不但有利于研究者自己的研究推理与论证,也会有助于未来同方向研究学者共同借鉴参照使用,它将成为行业共享资源。第二,研究马礼逊家书中反映出的独特汉语教学理念,挖掘他由本人汉语学习经历所产生的独特汉语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马礼逊研究的薄弱区域。值得注意的是,对马礼逊与儿子“’汉字发音罗马字母化拼读方式’书信沟通的尝试”考证,目前尚无人涉及。第三,以马礼逊系列教学实践,包括伦敦语言研习所中文班教学、撰写英华学院建院方针政策并参与教学等为线索,探究马礼逊“中文学校”的平民教育理念,借助马礼逊丰富的教学实践记载,梳理他对中国传统的语言学习观念的理解,从中解读马礼逊教育理念之所以百年沿传的根源,这是对马礼逊研究的深化,也是研究的新视角。
刘丹丹[6](2019)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临床前研发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全球医药市场的发展重心正逐步从小分子化学药转向生物药,生物药在全球医药市场中的比例已接近20%,并有逐步扩大之势。在生物药研发中,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无疑成为最受关注的焦点,是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已成为生物药中最重要的一大品类,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在单克隆抗体药物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国内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由于创新药物研发是一项风险高、耗费时间长、投入资金巨大的工程。我国创新药物研究发展比较落后,各个制药企业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弱,对创新药研发风险估计不足,承担新药研究风险的能力弱。所以,对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风险管理进行系统研究,降低企业研发风险,对我国制药企业意义重大。本文基于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的特点,结合我国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的现状,对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临床前研发过程中的风险进行研究:①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出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流程。包括:靶点的选取研究、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获取研究、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细胞株构建研究、细胞培养与工艺研究、制剂处方与工艺设计研究、临床前动物试验研究和临床试验研究。②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德尔菲法,准确识别出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临床前研发风险:细胞株构建研发阶段包括3个目标层指标、19个因素层指标、83个指标层指标;细胞培养和工艺研发阶段包括1个目标层指标、6个因素层指标、58个指标层指标;制剂研发阶段包括1个目标层指标、5个因素层指标、21个指标层指标;动物试验研发阶段包括1个目标层指标、3个因素层指标、16个指标层指标。③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相关风险指标进行量化和赋值,运用风险矩阵法对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临床前研发风险进行评价:靶点的选取研究风险RR值为2.74,是较高风险;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获取研究风险RR值为2.08,是一般风险,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细胞株构建研究风险RR值为2.56,是较高风险;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细胞培养与工艺研究风险RR值为2.32,是一般风险;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制剂研究风险RR值为2.63,是较高风险;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动物试验研究风险RR值为2.93,是较高风险。④根据风险评价结果,提出风险控制的措施。通过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临床前研发风险管理研究,为降低企业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风险,提升我国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风险管理研究水平提供多角度的参考依据。
王梓阳[7](2019)在《某大跨网架屋盖综合体育馆结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根据我国现行规范的要求,本文阐述了大跨网架屋盖综合体育馆的结构设计全过程,重点讨论了设计难点及要点。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按照初步方案设计、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及施工图绘制的设计流程,概述了大跨网架结构屋盖综合体育馆的结构设计方法,讨论了采用工程设计软件建立结构模型及验算结构模型合理性的方法。2.重点讨论了大跨网架屋盖的一般计算原则、结构分析方法、风荷载分析方法、稳定性分析方法(屈曲分析)及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方法。3.根据上述方法,对某大跨网架屋盖综合体育馆进行了结构设计。根据该综合体育馆的建筑要求,建立了整体结构模型,并考察了该结构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该综合体育馆进行了具体的结构设计,编制了结构设计总说明及结构施工图,并已通过专家审核。
王秀强[8](2018)在《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现代大学体育文化传承自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受到西方大学体育发展模式和体育理念的深刻影响,“依附性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大学体育的显着特点;但同时也受到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学体育文化又具有“内生性”特征。大学体育文化内在制约着大学体育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起源于“强国强种”、“富国强兵”的实用主义目的,在西方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指引下,大学体育主动斩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致力于为社会服务的功利性目标。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大学体育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追根溯源,主要是关系到大学体育战略目标的大学体育理念的缺乏和大学体育文化自觉的缺失。因此,唤醒大学体育的文化自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体育文化,成为大学体育发展的基础工程。本研究选取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3所国内具有百年以上历史大学的体育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扎根理论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进行大学体育文化的要素分析,确立代表性体育人物及思想、体育规章制度、体育活动和竞赛、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等五要素作为研究的横轴;其次对中国大学体育的百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历史分期研究,将中国大学体育的发展历程分为清末、民国、新中国初期、“文革”、复苏、新发展时期等六个历史阶段,确立研究的纵轴。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历史研究等方法,以大学体育文化五要素为具体研究对象,探究各文化要素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背景、特征与发展规律;梳理出比较清晰的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概貌;并从百年大学体育发展进程中总结出历史经验和规律。在百年大学体育文化传承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现状,运用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首先进行了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之后进行了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包括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1.教育家和体育家的体育思想传承是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主线。大师的体育思想一直伴随着强国强种的民族思想,而且一直伴随中西方体育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碰撞与融合。纵观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始终围绕着“健身强国,以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一主题。2.中国大学体育制度深受社会政治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大学体育制度设计;回顾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发展历程,呈现出清朝末期的借鉴摸索、民国时期的深入发展、建国初期的苏联模式、“文革”时期的破坏停滞、新时期的学习欧美等阶段性特征;中国大学体育制度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路径,即政府层面主导,大学负责具体实施。3.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内涵上经历了“体操—体育—体育与健康”的发展历程;形式上表现了“课外—课内—课内外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价值功能上体现了“生物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的认识提升;发展上呈现了“拿来主义—本土化探索—国际化”的三阶段发展模式;并且表现出钟摆式演变特征。4.大学体育精神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核心;体育场馆设施等物质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基础;体育制度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保障;体育行为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动力之源。大学体育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层面所包含的体育文化要素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背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大学体育文化系统。5.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历经清末的发端、民国的发展、新中国的新生、“文革”时期的挫折、改革开放的重生、新时期的发展与繁荣六个发展时期。百年大学体育思想也经历了由机体活动能力发展观到身体、心理发展观,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发展观,最后转变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观,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体育文化发展的认知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到如今,体育人文价值观念逐渐成为中国体育发展的核心理念。6.引入战略管理理论;在构建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基础上,从战略的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提出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从大学体育文化各层面切入,明晰目标定位,健全决策机制,最大化发挥体育学科育人优势,跨学科合作、培养少而精的体育专业人才、凝练科研方向。7.总结百年大学体育思想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供从国家到大学各层面的体育文化发展以借鉴。人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代表性体育人物的思想是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大学也因此成为整个中国体育教育的思想高地。在新的历史时期,围绕“民族复兴”的主题,大学体育人应有引领中国体育思想的主动性意识,传承发展,注重战略,以助力于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
冯佳[9](2017)在《中英双向互译中译者注意资源分配研究 ——基于键盘记录和眼动追踪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翻译是一种复杂的认知加工活动。伴随着翻译过程研究的发展,尤其是键盘记录技术和眼动追踪技术的应用,译者认知过程这一神秘的“黑匣子”得以科学地探悉。但现有研究成果中,对不同翻译方向下译者认知过程还鲜有系统性实证对比研究,中英语言翻译过程研究更为罕见。译者注意资源分配是翻译认知过程中非常关键的因素。有效分配注意资源的能力反映翻译认知过程的效能,也体现翻译能力中最重要的策略子能力。本论文即针对注意资源分配这一难题开展研究,运用国际上最新的眼动追踪和键盘记录技术,历时两年多,陆续采集来自40多位被试、170余个翻译任务的3千余分钟、数百万眼动数据点的翻译过程数据和5万多词的翻译产品数据。基于上述大规模数据,突破传统研究只关注过程或只关注产品数据的单一分析模型,将过程和产品数据进行多维度匹配整合,生成反映译者注意焦点的全息翻译进程图,从中分析1)中英互译时译入、译出中注意资源分配机制的异同,2)在熟悉、草拟和修订这三个阶段中注意资源的分配机制,3)处理不同难易度文本时的注意资源分配异同,4)源语和目标语文本解读、产出时的注意资源分配等。本研究利用R语言对数据进行线性混合效应回归模型分析。在译入和译出不同翻译方向中,译者注意资源分配机制呈现出诸多不同。翻译方向对译者的总体注意资源分配有显着影响。从时间维度上的解析发现,翻译方向只对熟悉阶段和草拟阶段的注意资源分配有显着影响,而对修订审读阶段的注意资源分配没有显着影响。从认知加工类型维度的解析发现,翻译方向只对目标文本加工活动有显着影响,即对目标文本阅读理解和目标文本产出活动的注意资源分配有显着影响,而对源文本阅读理解加工活动的注意资源分配没有显着影响。文本难度只对熟悉阶段和源文本阅读加工活动的注意资源分配有显着影响。作为首例科学、系统地探究中英语言对双向翻译认知过程的研究,本研究为翻译过程研究提供了来自英汉语言对的实证研究证据。同时,通过对不同翻译方向中译者注意资源分配的全景式深度描述和区分阶段和认知加工类型的细致比较,深化了译入和译出认知过程的认识。作为国内利用眼动追踪和键盘记录技术对翻译认知过程进行大规模系统实证研究的探路者,在数据搜集方法、研究设计、数据分析等层面进行了大量、艰辛的探索和尝试,为后续研究及其他语言对的翻译认知过程研究提供了研究方法上的借鉴和参考。
刘晓峰[10](2017)在《Manual of Political Economy汉译本《富国策》翻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80年京师同文馆出版的汉译本《富国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政治经济学的译着,译者为汪凤藻和丁韪良。目前对《富国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思想史和翻译史的宏观层面,且在翻译模式、翻译赞助、译本影响等方面的观点有分歧,在翻译文本研究上仍是空白。本选题基于文本进行研究,有翻译史学价值。本文以《富国策》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社会翻译学为视角,提出四个研究问题:《富国策》的翻译场域有什么样的特点?《富国策》文本形式和译介的经济学内容特征有哪些?译者采取哪些翻译策略?促使译者选择这些翻译策略的原因是什么?研究结合文章学、篇章语言学、翻译策略、翻译规范等理论,运用平行语料库和史料梳理印证等方法加以展开。研究发现,《富国策》的翻译场域中,赞助层次复杂,官方、机构和个人交叉,发起人兼做翻译策略制定者和译者,翻译形式是师生合译,两位译者皆谙熟并推崇晚清文章规范;在文本形式和其承载的经济学内容上都有大量改写,底本有42章,译文26章,宏观经济学内容翻译较为简略,微观经济学内容翻译较为详细;策略上,译文采用文言体,结合儒家思想概念体系,遵循晚清文章学规范,主要翻译策略为合儒、格义、连类、深度翻译、异体并置、会通和换例等,总的翻译策略目标是“理明词达”;促使译者选择这些策略的翻译规范主要有“经世致用”、“赞助人意图”、“预设读者期待”、“文章学衡文标准”、“文本性”、“专业规范”等,这些翻译规范之间有矛盾和冲突,受译者惯习的调节,并最终为《富国策》的文本所表征。在译者惯习的策略选择机制中,最重要的是民族文化意志中洋务派的“一体多用”观,且译者惯习内化的“一体多用观”是调解各种规范之间的矛盾、进行翻译策略选择的根本动因。本研究在《富国策》的衍生文本《重译富国策》、经济学术语、译本美化殖民统治和基督教传教行为等方面也有一些重要的发现。
二、JOURNAL 0F BIOMATHEMATICSVolume 17 2002 CONTENT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JOURNAL 0F BIOMATHEMATICSVolume 17 2002 CONTENTS(论文提纲范文)
(1)《神农本草经》训诂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绪论 |
第一章 本草及其训诂发端时期:先秦两汉 |
第一节 《神农本草经》时代及以前的药物知识 |
第二节 《神农本草经》以前的本草训诂 |
一、《尔雅》 |
二、《方言》 |
三、《说文解字》 |
四、《释名》 |
第三节 《神农本草经》的成书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奠基时期:魏晋南北朝——“集注”训诂体式的确立及名物训诂的发端 |
第一节 《神农本草经》训诂兴起的学术文化背景 |
一、《神农本草经》的传本及《本草经集注》的形成 |
二、《本草经集注》以前的《神农本草经》注训 |
第二节 陶弘景及其《本草经集注》 |
第三节 《本草经集注》的训诂方法 |
一、广征博引 |
二、以今释古 |
三、辨物释名 |
四、善用譬喻修辞 |
第四节 《本草经集注》的训诂特点 |
一、以研访目验为据 |
二、以传闻见识佐证 |
三、求实指误存疑 |
第五节《本草经集注》的训诂成就与不足 |
一、“集注”训诂体式的确立 |
二、“朱墨分书”标识法 |
三、不足之处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发展时期:隋唐五代——“音训”训诂方法及名物训诂的充实发展 |
第一节 《新修本草》的学术文化背景 |
第二节 《新修本草》概要 |
第三节 《新修本草》对《集注》训诂的继承 |
第四节 《新修本草》对《集注》训诂的发展 |
一、训诂体式 |
二、训诂方法 |
三、训诂内容 |
第五节 《新修本草》形音义兼顾的训诂特点 |
第六节 《新修本草》的训诂成就与不足 |
一、纠误正用的训诂成就 |
二、不足之处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繁荣时期:宋金——“集注”训诂材料的极大丰富及名物训诂的深入发展 |
第一节 《证类本草》的学术文化背景 |
第二节 从《新修本草》至《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
一、本草要籍简介 |
二、本草要籍传承关系 |
第三节 《证类本草》对前代训诂的继承与发展 |
一、集注的训诂体式 |
二、由“朱墨分书”到“阴阳别文” |
第四节 《证类本草》的整体训诂特点 |
第五节 《证类本草》的内部训诂特点 |
一、征引诂训,广及注疏 |
二、递相补训,考辨名实 |
三、图文互释,相辅而行 |
四、难字注音,因音辨名 |
五、以方释药,功用有征 |
第六节 《证类本草》的训诂成就与不足 |
一、集解训诂之丰 |
二、名物训诂之盛 |
三、不足之处 |
第七节 《本草衍义》对《本经》训诂的意义 |
第八节 南宋(金)本草训诂概况 |
一、《绍兴本草》 |
二、《纂类本草》 |
三、《宝庆本草折衷》 |
四、《本草成书》 |
第九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转折时期:元明——训诂着作体例之变及名物训诂集大成后训诂重点向药性理论转移 |
第一节 元明时期的学术文化背景 |
第二节 《本草纲目》对前代训诂的继承与发展 |
一、训诂着作的编撰体例 |
二、训诂体例 |
三、训诂内容 |
四、训诂方法 |
第三节 《本草纲目》的训诂特点 |
一、引字辞之书,谨训名物 |
二、重音声之系,详解异名 |
三、秉格物之学,考释性理 |
第四节 《本草纲目》的训诂成就与不足 |
一、详尽释名,堪为名物训诂之峰 |
二、综释本草,诚《本经》训诂之集成 |
三、不足之处 |
第五节 《神农本草经疏》对《本经》药物的训诂 |
一、《神农本草经疏》概述 |
二、《神农本草经疏》对前代训诂的继承与发展 |
三、《神农本草经疏》的训诂特点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鼎盛时期:清代 |
第一节 清代学术文化背景 |
第二节 清代《本经》训诂概况 |
第三节 清代《本经》训诂对前代的继承与发展 |
一、训诂着作的编撰体例 |
二、训诂体例和形式 |
三、训诂内容 |
四、训诂术语 |
第四节 清代《本经》训诂内容 |
一、训释实词 |
二、分析语法 |
三、呈现修辞 |
四、标彰句读 |
五、注音校勘 |
六、揭示题旨 |
第五节 清代《本经》训诂的方法与特点 |
一、悉遵经旨,透发《本经》奥义 |
二、切合实用,抉发《本经》精蕴 |
第六节 清代《本经》训诂的成就与不足 |
一、训诂有法,理有所宗,成果显着 |
二、过于尊古,穷圆其说,反失于真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本经》训诂研究综论 |
第一节 历代《本经》(药物)训诂的共性特点 |
一、实事求是、尊古不泥的训诂原则 |
二、以目验亲证为训诂依据 |
三、纠正前代之误的训诂传统 |
四、善用譬喻修辞 |
第二节 本草训诂与普通训诂学的区别与联系 |
一、本草药物属性决定其区别 |
二、名物之学的关联与融通 |
第三节 本草训诂与普通训诂学的共性问题 |
第四节 本草训诂中的历时性与共时性探讨 |
第五节 《本经》训诂对本草学及训诂学的借鉴意义 |
第六节 《本经》训诂疑点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现状 |
(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
第一节 接受中国现代文学的目的与主体 |
(1)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目的 |
(2)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主体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媒体 |
(1) 《开辟》与《东明》: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主要媒体 |
(2) 《朝鲜日报》,《东亚日报》文艺栏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3) 《每日申(新)报》与中国现代文学译介及批评 |
第三章 胎动期(1920年代前半期):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生与近代指向 |
第1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胎动 |
(1) 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的文学革命 |
(2) 在韩国最早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5) 梁建植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近代指向 |
第2节 对于胡适之文学革命的批评的展开 |
(1) 《开辟》和《东明》与胎动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3) 民族主义阵营的社会政势认识和文学革命批评 |
(4) 文学史认识与思想革命 |
第3节 针对文学革命的批评和言文一致文体的确立 |
(1) 社会主义运动家梁明的近代性语文改革 |
(2) 言文一致文体的树立过程 |
第4节 李东谷的东亚观点与主体性新文学建构 |
(1)从东亚共存的视角看的中国认识 |
(2) 思想革命和新文学建构 |
(3) 新文化运动批评和主体性社会变革运动的指向 |
小结: 文学革命论批评和近代社会指向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 |
第四章 发展期(1920年代后半期-1930年代前半期): 批评的全面展开和价值的多样性 |
第1节 发展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1) 无政府主义文艺观和发展期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
(2) 东亚知性史与鲁迅 |
(3) 革命文学争论和鲁迅批评的展开 |
(1) 在华独立运动家柳基石: 兴士团活动及南华韩人青年联盟活动 |
(2) 鲁迅的封建礼教批判 |
(3) 鲁迅小说的翻译与鲁迅和巴金的相遇 |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理想与李达的中国现代作家论 |
(1) 南华韩人青年联盟及朝鲜义勇队的活动 |
(2) 无政府主义者的联合和反动的宠儿: 巴金和茅盾论 |
(3) 无政府主义的理想和郭沫若的反抗精神 |
(4) 女作家及新诗和戏剧的批评 |
第四节 金光洲的中国现代戏剧及电影批评和李庆孙,申彦俊的批评 |
(1) 《波希米亚》的发行和无政府主义者的交流 |
(2) 中国文坛简介与现代戏剧批评 |
(3) 在中国当地媒体上发表的电影批评 |
(4) 李庆孙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电影的批评 |
第5节 丁来东与李陆史的鲁迅批评 |
(1) 丁来东对鲁迅正式的批评 |
(2) 李陆史与鲁迅: 抵抗与批判的文学实践 |
第6节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与浪漫主义 |
(1)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 |
(2) 徐志摩: 烂熟的情感和美丽的诗才 |
(3) 冰心: 高举旗帜,勇往直前的哲理诗 |
(4) 朱湘: 长江永古的长篇叙事诗人 |
第7节 女性作家批评与其他 |
(1) 女性作家批评 |
(2) 胡适的实用主义渐进改善论 |
小结: 作为抵抗和批判的文学实践的无政府主义批评 |
第五章 深化及停滞期(1930年代-1945年):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新倾向与讲台批评 |
第一节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1)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的成立及幸岛骁的任命 |
(2)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第二节 金台俊、李明善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1)金台俊从普罗文学视角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2) 李明善对鲁迅的批评: 为人生的文学的追求 |
第三节 裵澔、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1) 裵澔: 中国现代文学的广泛批评 |
(2) 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与批评 |
第四节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
(1) 韩雪野,普罗文学的主要领导者 |
(2)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
小结: 社会主义讲台批评和新理想的追求 |
第六章 复兴期(1945-1950年): 在解放期间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第一节 关于抗战文学争论的批评与抗战诗歌批评 |
(1)抗战文学的展开与‘国防文学’、‘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争论 |
第二节 尹永春的中国现代诗批评与《现代中国诗选》的发刊 |
(1) 东西文学研究者的中国现代诗批评 |
(2) 翻译诗集《现代中国诗选》的出版 |
第三节 从救亡到建设: 在解放期间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
(1) 中国文坛的巨星郭沫若论 |
(2) 乌托邦的想象成为现实的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
第四节 在解放期间中国现代文学书籍的出版与社会变革 |
(1) 金光洲和李容珪合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 |
(2) 李明善梦想里的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 |
小结: 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的想象 |
第七章 结论 |
附录: 按批评家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核电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旋转电枢绕组及二极管故障的分析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1 旋转电枢绕组短路故障的保护方法 |
1.2.2 旋转二极管开路故障的保护方法 |
1.2.3 核电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及旋转整流系统的仿真方法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旋转电枢绕组及二极管故障的数学模型 |
2.1 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正常运行时的数学模型 |
2.1.1 励磁机定子励磁绕组的电压方程 |
2.1.2 励磁机旋转电枢绕组的电压方程 |
2.1.3 励磁机直流负载的电压方程 |
2.1.4 系统方程 |
2.1.5 标准状态方程 |
2.1.6 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的电感参数计算 |
2.2 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旋转电枢绕组短路故障的数学模型 |
2.2.1 发生旋转电枢绕组短路故障时的励磁机系统方程 |
2.2.2 发生旋转电枢绕组短路故障时的关联变换矩阵 |
2.3 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旋转二极管开路故障的数学模型 |
2.4 基于多回路数学模型的仿真程序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3 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旋转电枢绕组及二极管故障的仿真与实验 |
3.1 实验样机及实验方法 |
3.2 仿真与实验的对比分析 |
3.2.1 正常运行的仿真与实验 |
3.2.2 电枢绕组短路故障的仿真与实验 |
3.2.3 整流二极管一管开路故障的仿真与实验 |
3.2.4 整流二极管一相开路故障的仿真与实验 |
3.3 误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旋转电枢绕组及二极管故障的特征及其机理 |
4.1 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正常运行特征及其机理分析 |
4.1.1 正常运行特性和电枢电流波形分析 |
4.1.2 正常运行励磁电流谐波特征分析 |
4.1.3 正常运行仿真验证 |
4.2 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旋转电枢绕组短路故障特征及其机理分析 |
4.2.1 电枢绕组短路故障励磁电流谐波特征分析 |
4.2.2 电枢绕组短路故障仿真验证 |
4.3 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旋转二极管开路故障特征及其机理分析 |
4.3.1 二极管一管开路故障励磁电流谐波特征分析 |
4.3.2 二极管一相开路故障励磁电流谐波特征分析 |
4.3.3 二极管不同状态下励磁电流谐波特性差异的物理机理讨论 |
4.3.4 二极管开路故障实验和仿真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旋转电枢绕组及二极管故障的保护原理 |
5.1 故障独有特征的分析 |
5.2 基于励磁机定子励磁电流的故障保护原理 |
5.2.1 故障特征量的影响规律研究 |
5.2.2 故障保护原理的提出 |
5.3 定值整定方法 |
5.4 保护原理的正确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实验用 11 相环形励磁机动模样机的主要参数 |
附录 B 实际运行 11 相环形无刷励磁机的主要参数 |
附录 C 实际运行 39 相环形无刷励磁机的主要参数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布尔逻辑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1章 引言 |
1.1 布尔逻辑着作概述 |
1.2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3 关于布尔逻辑思想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的预期目标和基本内容结构 |
第2章 布尔逻辑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 社会和文化背景 |
2.1.1 哲学追寻知识基础的传统及经院逻辑的困境 |
2.1.2 对经院逻辑问题的讨论 |
2.2 归纳科学与形式科学的兴起 |
2.2.1 斯图尔特与惠特利的努力 |
2.2.2 汉密尔顿的逻辑取向 |
2.3 运算符号化与数学现实主义 |
2.3.1 伍德豪斯和运算逻辑 |
2.3.2 皮考克和符号运算属性的合法化 |
2.4 布尔对知识基础的思考 |
2.5 小结 |
第3章 布尔对亚氏形式逻辑的改造 |
3.1 布尔逻辑思想的命题取向 |
3.1.1 布尔关于“类”的解释 |
3.1.2 命题的表达和解释 |
3.1.3 命题的转换 |
3.1.4 假言命题的代数方程表示 |
3.2 布尔的逻辑符号思想及其应用 |
3.2.1 逻辑符号的建立 |
3.2.2 符号推理的基本原则 |
3.2.3 逻辑方程的解释 |
3.2.4 命题的分类与命题关系 |
3.2.5 消除法在扩展中的应用 |
3.2.6 X~2=X规则的解释 |
3.3 布尔逻辑思想的方法论基础 |
3.3.1 布尔逻辑思想的算法情节 |
3.3.2 布尔关于分析的一般方法 |
3.4 小结 |
第4章 布尔的推理有效性概念及其辩护 |
4.1 布尔的推理有效性概念 |
4.1.1 亚氏逻辑的推理有效性概念 |
4.1.2 可演绎性作为有效性概念的一种有限制的说明 |
4.1.3 布尔的无效推理标准 |
4.2 布尔逻辑代数对时间的分析 |
4.2.1 次生命题的时间解释 |
4.2.2 逻辑方程的解读 |
4.2.3 逻辑变量的性质 |
4.2.4 逻辑变量的处理 |
4.2.5 次生命题的简化处理 |
4.3 小结 |
第5章 布尔逻辑思想的哲学意蕴 |
5.1 布尔逻辑的认识论基础 |
5.1.1 西方哲学传统背景下的布尔逻辑 |
5.1.2 布尔逻辑的语言哲学预设 |
5.1.3 布尔关于逻辑回归哲学的立场 |
5.2 布尔逻辑的本体论预设 |
5.2.1 布尔逻辑的普遍性诉求 |
5.2.2 布尔逻辑的逻辑一元论取向 |
5.3 布尔逻辑的科学哲学取向 |
5.3.1 统一、和谐和秩序 |
5.3.2 布尔逻辑关于先验性的预设 |
5.4 小结 |
第6章 布尔逻辑思想评价 |
6.1 布尔逻辑思想的发展与完善 |
6.1.1 布尔逻辑思想的形式逻辑贡献 |
6.1.2 耶文斯和文恩对布尔逻辑代数的推进 |
6.1.3 施罗德和皮尔斯对布尔逻辑代数思想的完善 |
6.2 布尔逻辑思想的当代价值 |
6.2.1 现代逻辑视野下布尔逻辑的立场 |
6.2.2 布尔与弗雷格的逻辑思想比较 |
6.3 布尔逻辑系统中的辩证法思想 |
6.4 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之处 |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国外人名翻译目录 |
专业术语译名表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5)马礼逊汉语教学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二) 国外研究概况小结 |
(三) 国内研究概况小结 |
四、研究范围与研究创新 |
五、本研究将对该领域的贡献 |
六、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文献研究法分类 |
(三) 论文原始资料来源与整理 |
第一章 马礼逊汉语学习经历与学习方法 |
第一节 马礼逊学习经历 |
一、马礼逊的生平 |
二、马礼逊汉语学习经历 |
第二节 马礼逊汉语学习方法 |
一、马礼逊中文教师对其学习方法的响应 |
二、马礼逊独特的学习方法 |
(一) 字典撰写式汉字积累法和清字法 |
(二) 图书园地学习方法 |
(三) 马礼逊学习方法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马礼逊撰写的汉语教材 |
第一节 《通用汉言之法》的编写背景 |
一、世界进入不列颠盛世与英国借传教之名殖民扩张 |
二、中国清政府闭关自守与十三行兴起 |
三、《通用汉言之法》的编写动因 |
第二节 《通用汉言之法》概况 |
一、版本选取 |
二、说明 |
三、《通用汉言之法》的体例介绍 |
四、《通用汉言之法》的特点 |
第三节 《通用汉言之法》汉字注音观点 |
一、传教士给汉字注音的尝试 |
二、马礼逊家书中“汉字罗马字母化拼读”通信方式尝试 |
三、《通用汉言之法》的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礼逊的中文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 |
第一节 教学理念 |
一、自主学习(Auto-Didactic) |
二、强调本土教师角色 |
三、马礼逊学习方法实施 |
(一) 清字法 |
(二) 马礼逊语言学习观衍生出的教学方法 |
第二节 马礼逊的教学实践 |
一、东印度公司时期教学实践(1807-1818) |
二、创建英华学院协助米怜兼院外总监(1816-1822) |
三、与新加坡总督共商新加坡大学计划(1818-1826) |
四、米怜去世后担任英华学院总监(1822-1823) |
五、英国建立伦敦语言学院(1824-1825) |
六、远程指导儿子承担英华学院后期重任 |
附录4-中文教学机构图表 |
第四章 马礼逊的汉籍收藏 |
第一节 情况介绍 |
一、“越洋书箱”的产生 |
二、“越洋书箱”的收书过程 |
三、“越洋书箱”书目及学者评价 |
四、“越洋书箱”收藏目的 |
(一) 成立图书馆 |
(二) 建立中文学习基地 |
第二节 越洋书箱捐赠伦敦大学之旅 |
一、费瑟的捐赠计划垒筑中文基地方砖 |
(一) 费瑟与越洋书箱 |
(二) 托马斯·费瑟给伦敦会的报告 |
二、塞缪尔·基德在伦敦大学任教 |
(一) 塞缪尔·基德任中文教习 |
(二) 塞缪尔·基德的中文教学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马礼逊业绩回顾 |
(一) 马礼逊影响与创立的学习机构 |
(二) 马礼逊编纂了首部印刷版汉语语法书 |
(三) 马礼逊倡通过女子教育改变未来 |
(四) 马礼逊汉语语法书推动了教科书编译和双语教学 |
(五) 马礼逊汉语教学机构对培养早期汉语人才作出了贡献 |
(六) 为汉字注音罗马字母化作出了贡献 |
二、马礼逊教育思想溯源 |
三、马礼逊对汉语教学做出的贡献 |
四、本研究者对马礼逊研究领域的贡献 |
参考文献 |
附录1-google scholar 2019调查表 |
附录2 附录1英华学院教学理念原文 |
附录3 托马斯·费瑟信 |
转写本A(惠康医学研究基金图书馆收藏-50封家书选例) |
转写本B(SOAS亚非学院收藏-50封家书选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件 |
(6)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临床前研发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创新点 |
1.8 有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
1.9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回顾及研究综述 |
2.1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回顾 |
2.1.1 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回顾 |
2.1.2 风险管理标准研究回顾 |
2.1.3 风险管理模型及方法研究回顾 |
2.2 研发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发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发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2.3 药物研发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2.3.1 国外药物研发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2.3.2 国内药物研发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2.4 生物制品药物研发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风险管理方法设计 |
3.1 风险评估方法确定 |
3.2 风险评估方法介绍 |
3.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方法 |
3.3.1 数据筛查和整理 |
3.3.2 统计分析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流程 |
4.1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概述 |
4.2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流程 |
4.2.1 第一阶段:细胞株构建研发阶段 |
4.2.2 第二阶段:细胞培养与工艺研发阶段 |
4.2.3 第三阶段:制剂研发阶段 |
4.2.4 第四阶段:动物试验研发阶段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细胞株构建研发阶段风险管理 |
5.1 风险识别 |
5.2 风险分析 |
5.3 风险评价 |
5.4 风险控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细胞培养与工艺研发阶段风险管理 |
6.1 风险识别 |
6.2 风险分析 |
6.3 风险评价 |
6.4 风险控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制剂研发阶段风险管理 |
7.1 风险识别 |
7.2 风险分析 |
7.3 风险评价 |
7.4 风险控制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动物试验研发阶段风险管理 |
8.1 风险识别 |
8.2 风险分析 |
8.3 风险评价 |
8.4 风险控制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目录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附录9 |
附录10 |
附录11 |
附录12 |
附录13 |
附录14 |
附件 |
(7)某大跨网架屋盖综合体育馆结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工程背景 |
1.2 大跨空间网格结构综合体育馆的结构特点 |
1.2.1 大跨空间网格结构综合体育馆中常见竖向承重结构的结构特点 |
1.2.2 大跨空间网格结构综合体育馆中常见水平承重结构的结构特点 |
1.3 大跨网架屋盖的研究现状 |
1.3.1 大跨网架屋盖的发展历程与工程应用 |
1.3.2 大跨网架屋盖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3 大跨网架屋盖设计规范的发展概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本文技术路线 |
第2章 大跨网架屋盖综合体育馆的结构设计方法 |
2.1 大跨网架屋盖综合体育馆的初步方案设计 |
2.1.1 竖向承重结构的初步方案设计 |
2.1.2 水平承重结构(屋盖)的初步方案设计 |
2.1.3 底部承重结构(基础)的初步方案设计 |
2.1.4 结构不规则性的判别方法 |
2.1.5 计算机建模与计算参数的选取 |
2.2 大跨网架屋盖综合体育馆的结构分析方法 |
2.2.1 结构分析方法概述 |
2.2.2 结构合理性判别 |
2.3 大跨网架屋盖综合体育馆的结构设计 |
2.3.1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
2.3.2 竖向承重结构的结构设计 |
2.3.3 大跨网架屋盖的结构设计 |
2.3.4 底部承重结构的设计 |
2.4 设计成果提交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跨网架屋盖的结构分析方法 |
3.1 大跨网架屋盖的计算原则及结构分析方法概述 |
3.1.1 大跨网架屋盖的一般计算原则与基本假定 |
3.1.2 大跨网架屋盖最大挠度容许值的限值规定 |
3.1.3 大跨网架屋盖的各类计算模型 |
3.1.4 大跨网架屋盖的分析方法 |
3.2 大跨网架屋盖在竖向荷载及温度作用下的分析 |
3.2.1 大跨网架屋盖的永久荷载 |
3.2.2 大跨网架屋盖的其他竖向荷载 |
3.2.3 温度作用 |
3.3 大跨网架屋盖的风荷载分析方法—风洞试验 |
3.3.1 对大跨网架屋盖进行风洞试验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
3.3.2 风洞试验的结果 |
3.4 大跨网架屋盖在地震作用下的分析方法 |
3.4.1 大跨网架屋盖在地震作用下的主要计算规定 |
3.4.2 大跨网架屋盖在地震作用下的分析方法 |
3.5 大跨网架屋盖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屈曲分析 |
3.5.1 结构失稳 |
3.5.2 屈曲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程实例—某大跨网架屋盖综合体育馆的结构设计 |
4.1 某大跨网架屋盖综合体育馆的工程背景 |
4.1.1 工程概况 |
4.1.2 设计依据 |
4.1.3 主要建筑图纸 |
4.1.4 本工程设计所采用的计算程序 |
4.2 水平承重结构的结构设计 |
4.2.1 大跨网架屋盖的结构选型 |
4.2.2 大跨网架屋盖的结构布置 |
4.2.3 大跨网架屋盖的构件截面尺寸 |
4.2.4 大跨网架屋盖的结构分析 |
4.2.5 大跨网架屋盖的稳定性分析 |
4.2.6 设计环节相关问题探讨 |
4.3 整体结构的初步方案设计 |
4.3.1 竖向承重结构的结构平面布置 |
4.3.2 竖向承重结构的构件选型与布置 |
4.3.3 工程难点问题的解决—结构超长但未设缝的解决方案 |
4.3.4 整体结构建模 |
4.4. 材料参数的选取 |
4.4.1 钢筋 |
4.4.2 混凝土 |
4.5 整体结构的设计荷载作用 |
4.5.1 楼、屋面荷载 |
4.5.2 雪荷载 |
4.5.3 地震作用 |
4.5.4 风荷载 |
4.6 整体结构的结构分析 |
4.6.1 整体结构的弹性反应谱分析 |
4.6.2 整体结构的弹性时程分析 |
4.7 整体结构的结构设计 |
4.7.1 竖向承重结构的结构设计 |
4.7.2 水平承重结构的结构设计 |
4.8 设计成果的体现 |
4.8.1 结构设计说明书 |
4.8.2 结构施工图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建筑施工图 |
附录B 结构施工图 |
附件:某大跨网架屋盖综合体育馆建筑结构设计说明书 |
(8)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理论基础 |
1.3.1 大学体育文化概述 |
1.3.2 战略与战略管理 |
1.3.3 研究相关理论视角 |
1.4 研究对象、分期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分期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说明 |
1.6.1 时间范围 |
1.6.2 空间范围 |
1.6.3 研究指标 |
第2章 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背景 |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
2.1.1 “武”的演变历程 |
2.1.2 儒、道、释的体育精神 |
2.2 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 |
2.2.1 教会学校与洋务学堂的示范与推动 |
2.2.2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 |
2.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百年历程 |
2.3.1 清朝末期: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端 |
2.3.2 民国时期:中西体育的冲突与融合 |
2.3.3 新中国初期:毛主席题词和全面学习苏联经验 |
2.3.4 “文革”时期: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挫折与教训 |
2.3.5 复苏时期:扬州会议重新确立了学校体育的地位 |
2.3.6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文化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 |
第3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承 |
3.1 体育人物及思想的整体研究思路 |
3.2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萌芽 |
3.2.1 维新派体育思想 |
3.2.2 “新政”时期体育思想 |
3.2.3 军国民体育思想 |
3.3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发展 |
3.3.1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发展的背景 |
3.3.2 大学校长体育思想 |
3.3.3 体育家群体体育思想 |
3.4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转向 |
3.4.1 对资产阶级体育观的批判 |
3.4.2 学校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3.4.3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
3.5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复苏 |
3.5.1 体质教育思想的局限 |
3.5.2 学校体育思想的争鸣 |
3.6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繁荣 |
3.6.1 “健康第一”思想 |
3.6.2 “终身体育”思想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的传承 |
4.1 大学体育制度的发端 |
4.1.1 大学体育制度发端的背景 |
4.1.2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1.3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
4.1.4 区域体育组织的初现 |
4.2 大学体育制度的定型 |
4.2.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2.2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
4.2.3 学校体育制度的今昔对比 |
4.2.4 校际体育组织 |
4.3 大学体育制度的转型 |
4.3.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3.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
4.4 大学体育制度的复兴 |
4.4.1 政府关于大学体育制度建设 |
4.4.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行为文化的传承 |
5.1 大学体育教学的传承 |
5.1.1 大学体育课程的开端 |
5.1.2 专业体育教育的开端 |
5.1.3 苏联体育教育理论的影响 |
5.1.4 体育教学改革成为潮流 |
5.1.5 新世纪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
5.1.6 小结 |
5.2 大学体育活动和竞赛的传承 |
5.2.1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开端 |
5.2.2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发展 |
5.2.3 新中国初期的课外活动和竞赛 |
5.2.4 大学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合法化 |
5.2.5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要素的互动 |
5.2.6 小结 |
第6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物质文化的传承 |
6.1 体育场地设施的初步建设 |
6.2 室内体育场馆建设的勃兴 |
6.3 体育场馆设施的蓬勃发展 |
6.3.1 体育场馆建设特点 |
6.3.2 存在的问题 |
6.3.3 体育场馆设施的前景 |
6.4 体育场馆建设的文化性特征 |
6.4.1 大型室内综合场馆成为主流 |
6.4.2 新世纪体育场馆特征与趋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展战略研究 |
7.1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系统要素 |
7.1.1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构建 |
7.1.2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主体要素 |
7.1.3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客体要素 |
7.1.4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中介要素 |
7.2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内容体系 |
7.2.1 指导思想 |
7.2.2 发展现状 |
7.2.3 战略目标 |
7.2.4 战略重点 |
7.2.5 战略路径 |
7.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 |
7.3.1 健全大学体育战略决策机制 |
7.3.2 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
7.3.3 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
7.3.4 百年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
7.3.5 百年大学体育学科能力建设 |
7.3.6 体育文化研究与实践的互动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9)中英双向互译中译者注意资源分配研究 ——基于键盘记录和眼动追踪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翻译过程研究的实证研究方法 |
2.1.1 键盘记录 |
2.1.2 眼动追踪 |
2.1.3 多元互证法 |
2.2 翻译的认知加工过程 |
2.2.1 翻译认知加工过程的不同阶段 |
2.2.2 翻译认知加工过程的不同类型活动 |
2.3 关键概念界定 |
2.3.1 翻译方向 |
2.3.2 注意资源分配及其操作定义 |
2.3.3 考察注意资源分配的常用指标 |
2.4 注意资源分配的实证研究 |
2.4.1 按阶段考察注意资源分配 |
2.4.2 按认知加工活动类型考察注意资源分配 |
2.4.3 不同文本难度条件下的注意资源分配 |
2.4.4 不同翻译方向的注意资源分配比较研究 |
2.5 借助翻译进程图考察注意资源分配 |
2.5.1 翻译进程图 |
2.5.1.1 翻译过程数据 |
2.5.1.2 翻译产品数据 |
2.5.1.3 翻译过程数据与翻译产品数据的多维度匹配与整合 |
2.5.1.4 翻译进程图的解读 |
2.5.2 借助翻译进程图考察阶段性注意资源分配 |
2.5.2.1 熟悉阶段的注意资源分配 |
2.5.2.2 草拟阶段的注意资源分配 |
2.5.2.2.1 预先规划 |
2.5.2.2.2 回读 |
2.5.2.2.3 在线修订 |
2.5.2.3 修订审读阶段的注意资源分配 |
2.5.2.4 阶段性注意资源分配的综合考察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问题 |
3.2 数据收集方法、 |
3.2.1 眼动追踪 |
3.2.2 键盘记录 |
3.2.3 给提示回溯性口语报告 |
3.2.4 翻译难度量表 |
3.3 探索性实验研究 |
3.4 研究设计 |
3.4.1 被试 |
3.4.2 实验文本 |
3.4.2.1 选材基本原则 |
3.4.2.2 英语源文本 |
3.4.2.3 中文源文本 |
3.4.2.4 正式实验文本 |
3.4.3 实验任务 |
3.4.3.1 实验室环境 |
3.4.3.2 翻译任务书 |
3.4.3.3 实验流程 |
3.4.3.4 实验文本呈现 |
3.5 数据准备和数据分析 |
3.5.1 实验前期准备 |
3.5.2 眼动数据去噪和筛选 |
3.5.2.1 注视点筛选标准 |
3.5.2.2 眼动数据筛选 |
3.5.3 数据的整理、标注和深加工 |
3.5.4 统计分析方法 |
第四章 翻译方向对总体和阶段性资源分配的影响 |
4.1 数据来源和数据结构 |
4.2 翻译方向对总体注意资源的影响 |
4.2.1 描述统计分析方法 |
4.2.2 翻译任务时长的描述统计分析 |
4.2.2.1 综合描述统计分析 |
4.2.2.2 按翻译方向分类描述统计分析 |
4.2.2.3 按文本难度分类描述统计分析 |
4.2.3 翻译任务时长的推论统计分析 |
4.2.4 来自翻译难度量表评分的交叉验证 |
4.2.5 结果与讨论:总体注意资源分配 |
4.3 翻译方向对阶段性注意资源分配的影响 |
4.3.1 熟悉阶段 |
4.3.1.1 熟悉阶段的描述统计分析 |
4.3.1.1.1 综合描述统计分析 |
4.3.1.1.2 按翻译方向分类描述统计分析 |
4.3.1.1.3 按文本难度分类描述统计分析 |
4.3.1.2 熟悉阶段的推论统计分析 |
4.3.1.2.1 熟悉阶段绝对时长的线性混合效应回归模型 |
4.3.1.2.2 熟悉阶段相对时长的线性混合效应回归模型 |
4.3.1.3 结果与讨论:熟悉阶段的注意资源分配 |
4.3.2 草拟阶段 |
4.3.2.1 综合描述统计分析 |
4.3.2.2 按翻译方向和文本难度分类描述统计分析 |
4.3.2.3 推论统计分析 |
4.3.2.3.1 草拟阶段绝对时长的线性混合效应回归模型 |
4.3.2.3.2 草拟阶段相对时长的线性混合效应回归模型 |
4.3.2.4 结果和讨论:草拟阶段注意资源分配 |
4.3.3 修订审读阶段 |
4.3.3.1 综合描述统计分析 |
4.3.3.2 按翻译方向分类描述统计分析 |
4.3.3.3 推论统计分析 |
4.3.3.3.1 修订审读阶段绝对时长的线性混合效应回归模型 |
4.3.3.3.2 修订审读阶段相对时长的线性混合效应回归模型 |
4.3.3.3.3 结果和讨论:修订审读阶段注意资源分配 |
4.4 总体以及各阶段注意资源的相关关系 |
4.4.1 翻译任务时长和各阶段时长间的相关关系 |
4.4.2 结果与讨论:总体以及各阶段注意资源的相关关系 |
第五章 翻译方向对不同认知加工活动注意资源分配的影响 |
5.1 阅读加工活动 |
5.1.1 源文本阅读加工活动 |
5.1.1.1 源文本总注视时间及其占比数据的综合描述统计分析 |
5.1.1.2 源文本总注视次数数据的综合描述统计分析 |
5.1.1.3 源文本平均注视时间数据的综合描述统计分析 |
5.1.2 源文本阅读理解加工指标推论统计分析 |
5.1.2.1 源文本总注视时间(TrtS) |
5.1.2.2 源文本总注视时间占比(perTrtS) |
5.1.2.3 源文本总注视次数(FixS) |
5.1.2.4 源文本平均注视时间(AvFixS) |
5.1.2.5 结果与讨论:源文本阅读理解加工的认知资源分配 |
5.1.3 目标文本阅读加工活动 |
5.1.3.1 目标文本总注视时间及其占比数据的综合描述统计分析 |
5.1.3.2 目标文本注视比率的综合描述统计分析 |
5.1.3.3 目标文本平均注视时间数据的综合描述统计 |
5.1.4 目标文本阅读加工活动指标推论统计分析 |
5.1.4.1 目标文本总注视时间(TrtT) |
5.1.4.2 目标文本总注视时间占比(PerTrtT) |
5.1.4.3 目标文本注视比率(nrmFixT) |
5.1.4.4 目标文本平均注视时间(AvFixT) |
5.1.4.5 结果与讨论:目标文本阅读加工活动 |
5.2 目标文本产出活动 |
第六章 通过翻译进程图考察译者的注意资源分配 |
6.1 熟悉阶段的注意资源分配 |
6.2 草拟阶段的注意资源分配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7.1 总体及阶段性注意资源分配 |
7.2 不同认知加工活动的注意资源分配 |
7.3 研究意义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实验英语源文本 |
附录2: 英语源文本文本难度主观评分得分汇总 |
附录3: 中文实验文本备选汇总 |
附录4: 中文实验文本备选文本的文本难度专家评分结果 |
附录5: 正式试验文本汇总 |
附录6: 中文试验文本分词结果 |
附录7: 实验流程介绍 |
附录8: 知情同意书 |
附录9: 被试背景问卷调查表 |
附录10: 实验练习任务源文本 |
附录11: 实验任务顺序表 |
附录12: 翻译难度评分表 |
附录13: NASA-TLX翻译难度量表结果 |
附录14: 眼动数据质量筛选——加权凝视比截图 |
(10)Manual of Political Economy汉译本《富国策》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对象、目的和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理论基础:社会翻译学 |
1.4 研究价值 |
1.5 文章结构 |
第2章 《富国策》翻译研究现状 |
2.1 经济学思想(史)为主题的研究 |
2.2 翻译(学/史)视角的研究 |
第3章 《富国策》的翻译场域 |
3.1 《富国策》翻译场域权力关系及主要行动者 |
3.1.1 赞助人 |
3.1.2 发起人和出版者 |
3.1.3 译者 |
3.1.4 预设读者 |
3.2 晚清诗学规范 |
3.2.1 桐城派文章学 |
3.2.2 八股文 |
第4章 《富国策》译文的形式特点 |
4.1 中译本《富国策》和其底本MPE的整体对比 |
4.1.1 MPE和《富国策》的副文本对比 |
4.1.2 《富国策》各章节段落存留度变化情况 |
4.2 文本微观语言特点以及“道、理”概念和儒家文化负载语 |
4.2.1 单音节词使用 |
4.2.2 文言虚词的使用 |
4.2.3 “理”和“道”概念的使用 |
4.2.4 儒家文化负载词 |
4.3 句法特征 |
4.3.1 文言程式句 |
4.3.2 四字格、排比对句的使用以及句子的词组化 |
4.3.3 《富国策》的句长 |
4.4 MPE与《富国策》的文本性对比 |
4.4.1 篇章文本性标准 |
4.4.2 MPE与《富国策》的宏观文本性对比 |
4.4.3 衔接和连贯微观描述 |
第5章 《富国策》经济思想的译介和接受 |
5.1 经济学术语译介考察 |
5.1.1 卷一“论生财”经济学术语的个案考察 |
5.1.2 “日原”经济学术语质疑 |
5.2 《富国策》对MPE经济学思想的译介和删节 |
5.3 经济思想的传播和影响 |
5.3.1 出版及用途 |
5.3.2 衍生文本 |
5.3.3 评论和影响 |
第6章 《富国策》翻译策略、翻译规范和译者惯习 |
6.1 基于功能的翻译策略再范畴化 |
6.2 《富国策》的翻译策略 |
6.3 《富国策》翻译规范、翻译策略和其译者惯习的关系 |
6.4 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的思想根源 |
6.4.1 晚清政治思想中的“体用”观 |
6.4.2 《富国策》译者惯习选择翻译策略的机制模型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发现 |
7.2 研究创新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引文献 |
附录1: 《富国策》的序、凡例和年表 |
附录2: 儒家文化和汉文化负载词例举 |
附录3: 《富国策》第一卷“论生财”经济学术语 |
附录4: 《富国策》卷一第一章平行文本及相关情况 |
四、JOURNAL 0F BIOMATHEMATICSVolume 17 2002 CONTENTS(论文参考文献)
- [1]《神农本草经》训诂史研究[D]. 杨舒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D]. LEE W00NG. 山东大学, 2020(08)
- [3]核电多相环形无刷励磁机旋转电枢绕组及二极管故障的分析与保护[D]. 李佳慧.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布尔逻辑思想研究[D]. 王春丽. 西南大学, 2020(01)
- [5]马礼逊汉语教学贡献研究[D]. 尤珉. 中央民族大学, 2019(04)
- [6]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临床前研发风险管理研究[D]. 刘丹丹. 沈阳药科大学, 2019(02)
- [7]某大跨网架屋盖综合体育馆结构设计[D]. 王梓阳. 湘潭大学, 2019(02)
- [8]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D]. 王秀强.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9]中英双向互译中译者注意资源分配研究 ——基于键盘记录和眼动追踪的实证分析[D]. 冯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10]Manual of Political Economy汉译本《富国策》翻译研究[D]. 刘晓峰.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