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己基-2,3-二甲吡嗪合成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黄晓润[1](2020)在《枯草芽孢杆菌产酱香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枯草芽孢杆菌在环境中分布广泛,主要应用于食品、农业及环保等领域。作为酱香功能菌株生产的产品如酱油、豆酱、豆豉、白酒等酱香类食品都深受消费者们的喜爱,迄今为止,枯草芽孢杆菌产酱香的机制仍然不清。通过对工业生产菌株B.subtilis BJ3-2进行中高温(45℃)和中温(37℃)的转录组进行测序,对其差异性进行了富集分析,筛选得到多个基因,最后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得到3个基因可能与酱香相关,对其敲除后进行酱香功能研究。取得的结果如下:1、通过前期转录组数据,对其表达量分析、差异基因的GO分析KEGG注释和富集分析,控制筛选条件Fold-change≧2与FDR≦0.05,在45℃高表达的基因,初步筛选出15个差异显着基因,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获得出3个产酱香候选基因,cdoA(半胱氨酸双加氧酶)、panE(酮泛解酸还原酶)、lspA(脂蛋白信号肽酶Ⅱ)。2、荧光定量PCR对B.subtilis BJ3-2在37℃和45℃培养条件下的3个候选基因cdoA、panE、lspA的表达量进行检测,以16S rRNA作为内参基因。结果显示,cdoA、panE和lspA在45℃比37℃的表达量分别增加1.81、1.38、和1.51倍,与转录组结果一致,最后对其进行产酱香功能研究。3、构建cdoA、panE和lspA同源重组双交换敲除载体,pUC18+HLarm+cat+HRarm同源载体。以pUC18为载体,分别设计并合成带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PCR扩增BJ3-2基因组获得相应基因的同源左臂(HLarm)和同源右臂(HRarm),同时以pHT01cas9-p43载体为模板扩增出的氯霉素基因(cat),连接并转化至E.coli DH5α,通过菌落PCR、质粒PCR、双酶检测和测序验证,最终分别获得3个目的基因的同源重组双交换敲除载体pUC18+HLarm+cat+HRarm。4、将3个双交换敲除载体利用化学法转化至B.subtilisBJ3-2中,并通过革兰氏染色、PCR验证和质粒测序验证,获得BJ3-2△cdo A,BJ3-2△panE和BJ3-2△lspA基因敲除菌株。5、将3株敲除菌株分别接种大豆于45℃发酵72h获得豆豉,相对原始菌株,BJ3-2△cdoA发酵的豆豉色泽变浅,酱香味降低;BJ3-2△panE发酵的豆豉色泽变化不显着,但粘性增强,酱香味降低;BJ3-2△lspA发酵的豆豉色泽则最浅,粘性显着增强,粘丝较多且明亮,酱香味显着减弱。通过顶空微萃取后GC-MS检测豆豉挥发性物质结果显示,BJ3-2△cdoA、BJ3-2△panE和BJ3-2△lspA发酵的豆豉中2.3丁二醇的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0.437%、0.108%和0.474%,乙偶姻的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5.415%、6.259%和1.101%,四甲基吡嗪的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0.768%、0.025%和4.063%。综上所述,3个基因分别通过氨基酸、泛酸和CoA的生物合成以及糖蛋白的运输,最终作用于丙酮酸途径,从而影响奖项风味物质四甲基吡嗪。通常认为酱香与食物的褐化程度呈正相关,敲除cdoA、lspA基因后豆豉酱香味减弱褐化程度减弱,但敲除panE基因后豆豉酱香味减弱褐化程度不变,说明酱香与豆豉褐化程度并不一定呈线性相关。
叶琳洋[2](2020)在《气-液微萃取技术结合GC-MS分析几种休闲食品中常用香精香料成分》文中研究指明食品香精香料主要是改善、增加和模仿食品的香气和香味的食品添加剂,并具有组成复杂、易挥发、不稳定等特点。在分析食品香精香料成分的过程中,恰当的前处理方法对研究结果会起到关键作用。本文通过气-液微萃取技术(GLME)作为前处理手段,以GC-MS分析分别代表含有大量气体、液态、半固态和固态的休闲食品:冰淇淋、奶茶、果冻和青豆,得出相关结论:(1)选择出四个显着影响GLME操作的单因素(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冷凝温度和气体流速),建立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优化试验,通过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得到最佳的GLME操作条件,即:提取温度268℃、提取时间7min、冷凝温度-2℃以及气体流速2.5mL/min。(2)借助食品模拟物的方法以验证优化条件,经加标回收实验佐证,优化好的GLME操作条件在水基食品模拟物和干基食品模拟物中均可以表现出较好的加标回收率,因而可以证明优化后的GLME操作条件可以用于实际食品中样品关于香精香料的提取。(3)在四类代表性休闲食品中有104种香气成分被FEMA编入,其中包括18个成分在4类样品中以特征性成分存在,此外还有几种组分未被FEMA编入的成分,例如3-呋喃甲醇、5-羟甲基糠醛以及5-乙酰氧基甲基-2-呋喃醛等。经主成分分析,以官能团对香精香料分类,醇类、酸类、酯类、酮类以及醛类对样品中的香气起到主要贡献作用,同时还对一些甜味香精的合成机理做出了简单的解析。(4)用内标法定量得到样品中含量较高的香精香料成分有:3-糠醛、3-呋喃甲醇、2(5H)-呋喃酮、5-甲基呋喃醛、2,5-二甲酰基呋喃、甲基麦芽酚、5-羟甲基糠醛、乙基麦芽酚、甘油、糠醛等。结合定性分析,本文提及的休闲食品中常用的香精香料有:3-糠醛、3-呋喃甲醇、2(5H)-呋喃酮、5-甲基呋喃醛、2,5-二甲酰基呋喃、甲基麦芽酚、乙基麦芽酚、5-羟甲基糠醛、吡啶、甘油、糠醛、糠酸甲酯、单硬脂酸甘油酯、甲基环戊烯醇酮、丙酮醇、甲酸、乙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以及5-乙酰氧基甲基-2-呋喃醛。经本文验证,GLME可应用于食品中香精香料的分析,为分析香精香料提供一种新颖、快速而简便的方法。
薛永霞[3](2019)在《上海熏鱼风味特征及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风味是评价食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淡水鱼产量丰富,具有高水分、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因此极易腐败变质。此外,因其主要生活在淡水环境中,具有土腥味和泥土味而导致加工率很低。本研究主要以草鱼鱼肉为研究对象,探究上海熏鱼加工过程中对鱼肉风味物质的影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氨基酸自动分析法、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电子舌和电子鼻对上海熏鱼加工过程中的风味物质进行提取、分析和鉴定,探究了养殖草鱼和罗非鱼鱼肉特征风味物质,以及调味辅料和不同加工阶段对鱼肉风味的影响。以草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生鲜草鱼、一次浸渍过程中不同浸渍方式、不同方式浸渍后油爆过程中以及二次浸渍过程中对鱼肉呈味物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生鲜草鱼、料酒浸渍、料酒和盐浸渍、料酒和葱浸渍、料酒和姜浸渍、料酒和蒜浸渍、料酒和胡椒粉浸渍、料酒和生抽浸渍以及全部辅料浸渍草鱼中肌苷酸(IMP)分别为215.91、156.59、180.05、164.91、175.84、200.32、199.48、275.57和270.20mg/100g,料酒浸渍样品中含量最低,生抽浸渍样品中含量最高,IMP是各一次浸渍样品中主要的鲜味核苷酸;呈味氨基酸分别占游离氨基酸28.33、30.64、33.76、32.48、33.08、29.80、37.01、39.98和38.66%,谷氨酸是各一次浸渍样品中主要的鲜味氨基酸。各油爆样品中IMP的含量比一次浸渍样品分别提高了78.28、129.38、109.10、129.93、104.90、87.47、61.55、22.61和36.98%,各样品中IMP的TAV均大于一次浸渍样品的TAV,IMP也是油爆过程主要的鲜味核苷酸。二次浸渍过程中,植物油和水二次浸渍样品的IMP含量最低,上海熏鱼中含量最高,各样品中味道强度值(TAV)均大于10,因此,IMP是不同加工阶段主要的鲜味核苷酸。上海熏鱼中呈苦味的次黄嘌呤(Hx),其含量比生鲜草鱼降低了2.16倍。各油爆样品中呈味氨基酸比一次浸渍分别提高了15.39、23.63、21.48、20.91、14.18、44.03、14.27、15.51和16.14%,谷氨酸和甘氨酸是各油爆过程中主要的鲜味氨基酸。上海熏鱼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比生鲜草鱼分别提高了7.61和105.66 mg/100g,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二次浸渍样品中主要的鲜味氨基酸。电子舌可以良好的区分不同加工阶段鱼肉的滋味,经过一次浸渍、油爆和二次浸渍,鱼肉鲜度显着性提高。以草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生鲜草鱼、一次浸渍过程中不同浸渍方式、不同方式浸渍后油爆过程中以及二次浸渍过程中对鱼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生鲜草鱼和一次浸渍过程中各样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分别为36、45、40、36、55、41、53、45和75种,对风味有显着贡献的风味物质为己醛、(E)-2-辛烯醛、壬醛、癸醛、(E,E)-2,4-癸二烯醛、1-辛烯-3-醇、石竹烯、2-甲基丁酸甲酯和2-正戊基呋喃。各油爆样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分别为34、41、44、46、45、44、57、54和73种,2-甲基丁醛、己醛、壬醛、癸醛、2,4-癸二烯醛、(E,E)-2,4-癸二烯醛、1-辛烯-3-醇、3-乙基-2,5-二甲基吡嗪和2-甲基丁酸甲酯是油爆过程中主要的风味活性成分。植物油和水二次浸渍、植物油和水与糖二次浸渍、植物油和水与糖及生抽二次浸渍与上海熏鱼中挥发性物质分别为66、59、70和78种,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己醛、庚醛、苯乙醛、(E)-2-辛烯醛、壬醛、癸醛、(E,E)-2,4-癸二烯醛、1-辛烯-3-醇、右旋萜二烯、3-乙基-2,5-二甲基吡嗪、2-乙基-3,5-二甲基吡嗪、2-甲基丁酸甲酯和2-正戊基呋喃是上海熏鱼的主要关键风味化合物,主要由醛、醇、烃类、吡嗪类、酯类和呋喃类组成,对鱼肉总体风味形成有重要贡献。以罗非鱼为研究对象,对5个加工阶段(生鲜罗非鱼、一次浸渍、生鲜油爆、一次浸渍后油爆和上海熏鱼成品)上海熏鱼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和鉴定。各阶段IMP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是主要的鲜味核苷酸。游离氨基酸总量和呈味氨基酸含量也逐渐升高,并呈显着性差异,其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对上海熏鱼风味影响最大。电子舌和电子鼻可以良好的区分不同加工阶段样品的滋味和气味;生鲜罗非鱼、一次浸渍、油爆、一次浸渍后油爆和上海熏鱼中分别检出50、85、65、78和82种挥发性物质,主要由醛、酮、醇和烃类构成;因此,浸渍和油爆是风味形成的主要原因,从而鱼体的腥味得以有效改善。在加工过程中,一次浸渍所用的调味辅料(料酒、葱、姜、蒜、胡椒粉和酱油等)、油爆工艺和二次浸渍过程发生的美拉德反应对于鱼肉脱腥、增香具有重要贡献,也是风味形成的主要原因。
涂梦婕[4](2019)在《浓香型菜籽油制备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市场上传统浓香菜籽油的生产工艺复杂,风味受油料品种、含水量、蒸炒温度和时间影响,会有品质不稳定现象。而利用美拉德反应制备得到的浓香型菜籽油,经现代工艺生产既能保证香味和口感,还可以减少有害物质及杂质的产生,更加便于烹饪,符合健康生活所需。本文主要论述以得到香味浓郁且又安全可靠的浓香型菜籽油为目的,依靠美拉德生香原理制备浓香型菜籽油的加工工艺。本文采用了顶空固相萃取气质联用分析浓香型菜籽油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引入了相对活度值的概念,进而指出具有香味贡献的风味成分,并对浓香型菜籽油的基本指标、脂肪酸组成、3,4-苯并芘的含量等检测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菜籽饼为原料,从菜籽风味、焦香味、焦糖味、香味持久性四方面进行感官评价打分得到的综合得分为指标,优化美拉德反应制备浓香型菜籽油的工艺,所得优化工艺条件为:反应的料液比为1:3,酶解时间为3h,酶添加量为2.5%(140000U/g),美拉德反应(加热)时间30min,酶解液与精炼菜籽油比例1:5,美拉德反应温度105℃。(2)通过对浓香型菜籽油生产工艺的各生产节点和成品中安全性物质的检测,可知有必要强化菜籽的储藏技术来预防黄曲霉毒素B1和塑化剂的产生。为了减少3,4-苯并芘的产生,制备浓香型菜籽油时要防止加热温度过高,加热时间过长,以确保在适宜的温度、时间的条件下,获得最佳的浓香型菜籽油成品。(3)根据气质联用仪检测出的挥发性物质信息,结合阈值、相对活度值的计算,经分析得知传统浓香菜籽油中3,5-二乙基-2-甲基吡嗪对样品总体风味的贡献较大,其次是壬醛、2,3-二乙基-5-甲基吡嗪、2-庚烯醛;浓香型菜籽油中3-甲基丁醛对样品的香味贡献较大,其次是3-甲硫基丙醛、壬醛。两者风味组成差异较大,体现出工艺上的差异,且各挥发性物质的相对含量与其香味贡献不相关。综上所述,菜籽油的众多挥发性物质表现出的特征香味不同,其整体香味并非只是一种或几种化合物来体现的,而是由多种成分的协同作用共同呈现。
赵雷阳[5](2019)在《银催化下β-羰基-α-亚胺基腈的合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碳氢键活化的研究一直是有机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C(sp3)-H键活化反应由于具有很多突出的优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金属催化下,通过碳氢键的异腈插入反应合成新的有机化合物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在本论文中,我们从简单的原料苄基叔丁基醚和叔丁基异腈出发,在三氟甲磺酸银的催化下,实现了苄位C(sp3)-H键活化,发展了一种高效构建β-羰基-α-亚胺基腈化合物的新方法。该方法在一步反应中同时构建羰基、腈基和亚胺基三种不同的官能团,具有原料易于制备、反应收率高、底物普适性广等特点。全文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在第一部分工作中,我们介绍了苄基叔丁基醚参与的反应研究进展;调研了银催化下异腈参与的反应和β-羰基-α-亚胺基腈化合物参与的反应的研究进展;最后说明了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在第二部分工作中,我们调研了苄基叔丁基醚的合成方法,在现有合成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条件优化。我们从氯化苄或溴化苄和叔丁醇钾出发,合成了一系列取代的苄基叔丁基醚。对于不能使用该方法合成的叔丁基醚,我们从取代的苄醇和叔丁醇出发,也得到了叔丁基醚。在第三部分工作中,我们调研了β-羰基-α-亚胺基腈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随后从简单的苄基叔丁基醚衍生物出发,以二氯二氰基对苯二醌(DDQ)作为氧化剂,醚作为羰基源,叔丁基异腈作为亚胺基腈源,高效地合成了一系列β-羰基-α-亚胺基腈类化合物,为有机合成和生物活性分子的构建提供了新方法。为了探究该方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我们对β-羰基-α-亚胺基腈化合物的化学转化进行了研究,通过简单的亲核取代、亲核加成、氧化、还原等反应得到了喹喔啉、喹喔啉-1,4-二氧化物、1,3-二唑、β-羟基-α-亚胺基腈、β-羟基-α-胺基腈等含氮化合物。同时,我们还对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万凤林[6](2019)在《牛肝菌中挥发性风味物质与米酒中水溶性风味物质的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风味物质不仅可以提供鲜美的味道,还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风味物质可分为挥发性风味物质和非挥发性风味物质两大类。在实验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本论文对牛肝菌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和米酒中的水溶性风味物质进行了研究。牛肝菌盛产于云南、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了华美牛肝菌(Neoboletus magnificus)、茶褐牛肝菌(Neoboletus brunneissimus)、远东疣柄牛肝菌(Rugiboletus extremiorientalis)、红葱菌(Lanmaoa asiatica)、小美牛肝菌(Butyriboletus roseoflavus)和美味牛肝菌(Boletus bainiugan)6种牛肝菌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UV-DPPH法离线测定6种牛肝菌挥发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利用公式计算抗氧化率。结果显示华美牛肝菌中的总挥发性成分最多,共141种,其后依次是小美牛肝菌(109种)、红葱菌(98种)、茶褐牛肝菌(94种)、远东庞炳牛肝菌(69种)及美味牛肝菌(49种),抗氧化活性检测结果表明所测得6种野生牛肝菌的抗氧化活性强弱为:远东疣柄牛肝菌菌>华美牛肝菌>茶褐牛肝菌>红葱菌>小美牛肝菌>美味牛肝菌。米酒中富含大量的水溶性风味物质,氨基甲酸乙酯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发酵食品和酒精饮料中的有害物质,有研究表明,酚酸类物质没食子酸和原儿茶酸可有效抑制氨基甲酸乙酯的产生[1]。于是我们对米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和米酒中的酚酸类水溶性风味物质与氨基甲酸乙酯的关系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米酒的发酵工艺具有指导意义。实验采用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米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进行了检测,使用HPLC-UV法和HPLC-ELSD法检测了酚酸、氨基甲酸乙酯的前体物质尿素及两种氨基酸(瓜氨酸和精氨酸)。经检测发现:米酒发酵过程中原儿茶酸的含量变化与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变化呈明显负相关,而其他酚酸与氨基甲酸乙酯之间则没有强烈的相关关系;且氨基甲酸乙酯的前体物质瓜氨酸的含量变化与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变化呈明显负相关;通过实验验证米酒发酵过程中的原儿茶酸对氨基甲酸乙酯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原儿茶酸可明显抑制米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这可能是通过抑制氨基甲酸乙酯的前体之一瓜氨酸实现的。
钱景[7](2019)在《过渡金属催化的吲哚和色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色酮和吲哚结构广泛存在于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在新药研发领域属于优势结构,其合成和官能团转化新方法研究一直是有机合成化学中的前沿和热点领域之一。本学位论文系统研究了过渡金属催化下3-重氮吲哚-2-亚胺的一些反应,这些反应提供了构筑结构多样的吲哚、色酮类化合物的新方法。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研究了二价铑催化下3-重氮吲哚-2-亚胺与芳醛及α,β-不饱和醛反应。发现3-重氮吲哚-2-亚胺在2.5 mol%Rh2(HFD)4催化下能够与芳醛反应生成(E)-2-(氨基(芳基)甲亚基)吲哚-3-酮类化合物,反应经历了铑卡宾形成/形式[3+2]环加成/开环重排串联过程,具有底物普适性好、条件温和、立体选择性高、产率良好等特点。当邻氟苯甲醛作为底物时,得到的产物可进一步在NaH的作用下生成色烯-4-酮并吲哚类稠杂环化合物。此外,当3-重氮吲哚-2-亚胺与α,β-不饱和醛反应则生成吡喃并吲哚类化合物,这一反应可能涉及6π-电环化过程。(2)研究了二价铜催化下3-重氮吲哚-2-亚胺与l-(邻羟基苯基)-3-(二烷基氨基)丙-2-烯-1-酮的反应。在Cu(OTf)2催化下,由3-重氮吲哚-2-亚胺原位产生的铜卡宾与1-(邻羟基苯基)-3-(二烷基氨基)丙-2-烯-1-酮发生亲电环化反应,以中等至良好的分离收率得到3-吲哚基色烯-4-酮,反应底物普适性良好,反应条件温和。在使用某些特定底物时,还分离得到了一些结构独特且具有荧光发射性质的副产物,包括吡啶并[2,3-b:6,5-b’]二吲哚和吡嗪并[2,3-b:5,6-b’]二吲哚类化合物。光物理性质测试结果表明,吡啶并[2,3-b:6,5-b’]二吲哚类化合物表现出溶剂依赖性发射,而吡嗪并[2,3-b:5,6-b’]二吲哚发出强的荧光,在环己烷中具有25.6%的量子产率。(3)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考察了传统的重氮试剂α-重氮丙二酸二酯与1-(邻羟基苯基)-3-(二烷基氨基)丙-2-烯-1-酮在Cu(OTf)2催化下的亲电环化反应,发现在适量水存在下该反应亦可生成色酮衍生物,即2-羟基-2-(色烯-4-酮-3-基)丙二酸二酯。条件控制实验和H2O18标记实验表明,水参与了该反应,并导致了产物中丙二酸二酯基团2位的羟基化,据此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4)2-(磺酰基氨基)-3,3’-联吲哚是课题组邢延鹏博士以前通过Rh(II)催化的3-重氮吲哚-2-亚胺与吲哚的C-C偶联反应合成的一类化合物,为拓展这一方法的合成应用,本论文研究了 2-(磺酰基氨基)-3,3’-联吲哚在一价铜催化下与丙二酸二乙酯、苯胺等亲核性试剂的C-C偶联反应,发现该反应可选择性地发生在磺酰基氨基取代的吲哚环的3位,生成3-取代的3-吲哚基吲哚啉-2-亚胺类化合物。通过条件控制实验和自由基捕获实验,提出了可能的氧化偶联机理。由于产物分子中新生成了一个手性季碳中心,我们试图通过不对称催化来对映选择性地实现这一转化,但未能成功。
罗湛宏[8](2018)在《鸡肉香精中关键香味成分的分析及其风味的分子感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餐饮行业的强劲增长势头为咸味香精及食品配料企业迎来的新的发展机遇。而在餐饮调味品中,鸡肉香型的风味广受消费者的喜爱。为此深入系统地研究鸡肉香精中的关键致香成分,找到其对鸡肉风味的映射关系,从而指导鸡肉香精的开发,成为了当下香精企业的研发重点。在香精分析中,香味成分的准确定量一直是分析工作的难点。在传统的香精分析方法中,大多数的分析工程师都使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然而在实际的香精研发过程中发现,该方法存在定量准确性差,不能表征香原料的绝对浓度等缺点。因此开发一种快捷准确的香精分析方法,对鸡肉香精中的关键香味成分进行准确定量,并确定单体香原料与整体鸡肉风味的对应关系,对于指导企业的生产研发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实验对比了峰面积归一化定量方法与外标标准溶液定量方法的准确度。直接进样36种食品用香料组成的混合香精溶液进行分析并分别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和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显示:峰面积归一检测含量小于实际含量的化合物有20个,峰面积归一检测含量大于实际含量的化合物有16个,峰面积归一检测含量偏小的化合物主要是出峰时间较早,分子量较小的,或者是沸点较高的物质;采用外标法定量,其外标检测浓度与真实浓度之间的一致性非常好,与峰面积归一化法相比,外标法最大的优势是定量准确性高,能够表征化合物的绝对含量,因此选用外标标准曲线定量法作为鸡肉香精中关键香味成分准确分析的定量方法。本课题还对比分析了同时蒸馏萃取(SDE)、液液分配(LLP)两种前处理方法提取36种食品用香料的回收率。结果表明:SDE与LLP提取同一种香料化合物的回收率总体上呈现高低互补的规律;SDE是基于蒸馏的原理进行提取,对小分子、低沸点和低极性的物质提取效果较好,对大分子、高沸点和强极性的物质提取效果较差;LLP则是基于极性溶剂的萃取原理,对强极性物质的提取率较高,低极性物质的提取率较低;SDE方法对36种香料化合物的的提取回收率总体更高,但是不同化合物之间的提取回收率大小差异较大,而LLP方法的总体回收率不及SDE高,但是对于不同化合物的回收率大小更加均衡,除此以外LLP操作简单方便,更适合于香精的定量分析。本实验在外标定量法和液液分配法的基础上,开发了“外标动态平衡-液液分配法”,有效地校正了因不同化合物的提取回收率差异所造成的定量误差。通过“外标动态平衡-液液分配法”构建了混合香精的外标标准工作曲线,36种香料化合物的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在601000 mg/kg浓度水平的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全部大于0.995,符合外标定量的要求。对“外标动态平衡-液液分配法”进行准确度和精密度验证,36种香料化合物在125 mg/kg和500 mg/kg两个浓度水平下回标测试,测量值的平均相对误差(r)和相对标准偏差(RSD)全部在10%以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与精密度。采取同时蒸馏萃取(SDE)、液液分配(LLP)、固相微萃取(SPME)对5种不同香型的鸡肉香精进行内标法半定量分析,结果共检出香味化合物201种:其中烯烃类化合物49种,醇类化合物25种,酚及醚类化合物10种,醛类化合物28种,酮类化合物19种,酸类化合物12种,酯类化合物14种,含氧杂环化合物7种,含氮杂环化合物11种,含硫杂环化合物26种。采用“外标动态平衡-液液分配法”对其中的关键香味化合物进行准确定量并计算关键香味化合物加香浓度的OAVs值,确定了43种风味活性化合物,主要包括:4-甲基-4-巯基-2-戊酮、2,4,6-三异丁基-1,3,5-二噻嗪、二糠基二硫醚、双(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二丁基硫醚、2-甲基-3-巯基呋喃、二糠基硫醚、4-甲基-4-糠硫基-2-戊酮、4-糠硫基-2-戊酮、2-乙酰基噻吩等。采用分子感官科学的分析方法,通过鸡肉香精的重组和感官评价,确定了构成鸡肉香精风味的13个香气分属,包括:鸡脂肪香韵、清香香韵、鲜香香韵、鸡肉香韵、辛香香韵、酱香香韵、酸香香韵、焦甜香韵、焦烤香韵、炖煮香韵、油脂香韵、油炸香韵、芝麻香韵。通过关键香味化合物的缺失实验,分析了关键香味成分与鸡肉特征风味之间的相关性及贡献度,并对鸡肉香精中常用的香原料按照香气分属进行归类,其中主要的鸡脂肪香韵化合物包括2,4-庚二烯醛、2,4-壬二烯醛、2,4-癸二烯醛等9种成分;主要的鸡肉香韵化合物包括3-巯基-2-丁醇、双(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2-甲基-3-巯基呋喃等12种成分;主要的鲜香香韵化合物包括四氢噻吩-3-酮、3-甲硫基丙醛、1-辛烯-3-酮等12种成分;主要的酱香香韵化合物包括糠醛、4-乙基愈疮木酚、3-甲硫基丙醇等10种成分;主要的辛香香韵原料包括姜油树脂、大茴香油、桂皮油等12种成分。
武丹风[9](2015)在《2-甲基吡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卷烟增香效应研究》文中认为通过酯化反应、烷基化反应和Paal-Knorr反应总共合成了14种2-甲基吡咯类化合物,其中有11种为新型吡咯类化合物,同时探讨了烷基化反应和酯化反应的最优条件,并通过1H NMR、13C NMR、IR和HRMS波谱方法对产物进行了结构确证,并对代表化合物进行热裂解和卷烟加香应用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在碱性条件下,以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分别与乙酰丙酮、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在水溶液中加热回流,反应后低温静置约24 h后,析出白色,抽滤,滤液用丙酮重结晶分别得到固体产物2a(2-甲基-3-乙酰基-5-1′2′3′4′-四羟基丁基吡咯)和2b(2-甲基-5-1′2′3′4′-四羟基丁基-3-吡咯甲酸乙酯)。用高碘酸钠作氧化剂,甲醇为溶剂,40℃温度下进行加热回流反应,以较高产率得到3a(2-甲基-3-乙酰基-5甲醛基吡咯)和3b(2-甲基-5-甲酰基-3-吡咯甲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以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化合物3a分别于溴代正戊烷、溴代异戊烷、溴代异丙烷、溴代异丁烷,化合物3b分别与溴代正戊烷、溴代异戊烷、溴代异丙烷、溴代异丁烷、溴代正丙烷进行烷基化反应,共生成了9种新型N-取代化合物。2.将化合物3b和苯胺,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保险粉适量,在油浴锅中电磁搅拌加热回流4h,温度65℃。过滤,蒸干,加无水甲醇重结晶得米黄色固体(6);之后用无水乙醇作溶剂,用NaBH4进行还原,在室温下搅拌8h。浓缩后加入乙酸乙酯及水,分出有机相。水层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酯层,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酯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蒸干。残余物用甲醇重结晶就可得到还原产物白色固体(7)。此路线一共合成2种新型的化合物。3.以2,5-已二酮和氨基酸为原料进行Paal-Knorr反应合成两个N-2,5-二甲基吡咯衍生物。以合成的N-2,5-二甲基吡咯亮氨酸、N-2,5-二甲基吡咯甘氨酸为原料,分别与苯甲醇和苯乙醇进行酯化反应,并比较了不同催化剂、不同溶剂和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优化出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以无水乙腈为溶剂,在DMAP/EDC体系中,室温条件下搅拌进行酯化反应。此路线一共合成了3个吡咯类化合物。4.化合物4a、4b、4c、4d、5a、5b、5c、5d、5e为代表,采用TG-DTG-DSC联用综合分析热分解动力学研究,研究了其质量失重变化规律;并以化合物4a、4b、4c、5b、5c、5d、6和7为代表进行了热裂解分析,分析研究了其在300℃、600℃和900℃的热裂解行为,探讨了其热裂解原理,分析鉴定显示,从裂解产物上分析,主要热解成分大多具有致香性,加入到香烟中,能够调顺卷烟本身的香气,增加香烟的可吸性。这些物质能改善卷烟吸味、赋予卷烟独特的香味。6与7香味物质占有的比例较小,但有害及其他杂质占有的比例较大。5.对于吡咯类化合物(4a,4b,4c,4d,5a,5b,5c,5d),各浓度烟气的香气量、香气质、细腻程度、柔和程度、圆润感、干燥感、余味均比对照有所改善,随添加浓度的增加,(4a,4b,4d,5a,5c,5d)杂气、刺激性有所增加。而(4c)吡咯衍生物类,在0.09‰用量范围内,香气量、香气质、杂气、透发性、细腻程度、圆润感、干燥感、余味等均较对照有明显的改善,对协调烟气的细腻性、醇和性和余味舒适性作用明显(图31)。(5b)当用量为0.06‰时,香气特征、特性均比对照有明显的改善,杂气和刺激性则随着用量的增加而有所下降,抽吸品质改善更加明显(图32)。而(6,7)整体加香效果不明显,添加处理有时反而会降低卷烟的抽吸品质。综合各项评吸结果,不同添加浓度处理相比较,配方烟丝的感官质量以化合物5b以0.06‰最好,4c以0.09‰最好。
辛红兴[10](2014)在《1,4-二氢吡嗪的合成及光化学性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4-二氢吡嗪是一类具有8π电子体系的反芳香性化合物,在医药和生物制剂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在综述了1,4-二氢吡嗪合成方法和吡嗪光化学性质的基础上,确定以1,4-二氢吡嗪的合成和光化学性质研究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对1,4-二氢吡嗪合成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影响1,4-二氢吡嗪合成的相关因素,以得到一系列目标化合物。通过对1,4-二氢吡嗪光稳定性和光化学反应的研究,确定1,4-二氢吡嗪的光化学反应的类型及产物结构。对1,4-二氢吡嗪合成方法和光化学性质的研究,为其在医药和生物制剂等方面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也可为其光氧化反应和光环合反应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1,4-二氢吡嗪的合成研究是对N,N’-二酰基-1,4-二氢吡嗪和N,N’-二芳基-1,4-二氢吡嗪的合成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探讨反应因素(反应物、溶剂和催化剂等)对合成得率的影响,以及微波辅助合成技术对合成方法的改进,以得到目标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方法。在N,N’-二芳基-1,4-二氢吡嗪的合成新方法研究中,建立以N,N’-二芳基-1,4-二氮杂丁二烯为原料的方法。一种合成方法是吡嗪环的修饰,探索以1,4-二氮杂丁二烯为起始原料,先合成吡嗪环,再对其结构修饰以合成1,4-二氢吡嗪的方法;另一种合成方法是吡嗪环的构建,根据Hetero-Diels-Alder反应原理,通过对1,4-二氮杂丁二烯与亲双烯体反应的研究,以合成1,4-二氢吡嗪。通过探讨1,4-二氢吡嗪的合成反应机理,阐明1,4-二氢吡嗪形成过程和其关键影响因素,为1,4-二氢吡嗪合成工艺的优化和放大奠定基础。在1,4-二氢吡嗪的光化学性质研究中,对所合成的N,N’-二酰基-1,4-二氢吡嗪和N,N’-二芳基-1,4-二氢吡嗪的光谱特征、光稳定性和光化学反应进行研究,以确定其光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其吸收光谱特征与结构之间的关系;通过对1,4-二氢吡嗪溶液光稳定性的研究,确定其光化学反应研究的光波范围。在选定的光波照射下,采用液相光化学反应和固相光化学反应两种方式研究1,4-二氢吡嗪的光化学反应。在液相光化学反应研究中,探讨溶剂、浓度、光敏剂等因素对光化学反应的影响,分离并鉴定光化学反应产物;采用自旋捕获电子共振技术,研究1,4-二氢吡嗪的液相光化学反应机理,进一步阐明光化学反应产物的生成机制。1,4-二氢吡嗪固相光化学反应主要研究的是固相模板引导的[2+2]光环合反应。采用热台显微法筛选光环合反应模板,采用混合溶剂挥发法制备1,4-二氢吡嗪和光环合反应模板的共晶体,通过对共晶体光照,以得到1,4-二氢吡嗪的[2+2]光环合反应产物。根据共晶体的X-单晶衍射数据,探讨固相模板引导的1,4-二氢吡嗪[2+2]光环合反应机理,为2,5,8,11-四氮杂四星烷的合成提供理论基础。在1,4-二氢吡嗪的合成及光化学性质研究中,共分离出4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其中有27个是1,4-二氢吡嗪和相关反应产物、12个光氧化产物和4个[2+2]光环合反应产物。所合成的化合物的均得到1H NMR、13C NMR、HRMS和X-单晶衍射的结构确认。1,4-二氢吡嗪的液相光氧化反应和固相模板引导的[2+2]光环合反应合成四星烷的研究均未见文献报道,此研究结果可为1,4-二氢吡嗪的更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二、5-己基-2,3-二甲吡嗪合成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己基-2,3-二甲吡嗪合成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枯草芽孢杆菌产酱香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枯草芽孢杆菌研究概况 |
1.1.1 枯草芽孢杆菌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
1.1.2 枯草芽孢杆菌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
1.1.3 枯草芽孢杆菌在养殖业领域中的应用 |
1.2 产酱香基因的筛选方法 |
1.2.1 基因组测序技术 |
1.2.2 转录组测序技术 |
1.2.3 基因芯片 |
1.3 酱香研究概况 |
1.3.1 酱香的定义 |
1.3.2 酱香风味的形成机理 |
1.3.3 酱香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
1.3.4 酱香基因概况 |
1.4 同源重组概况 |
1.4.1 同源重组技术的运用机理 |
1.4.2 同源重组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运用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株 |
2.1.2 载体 |
2.1.3 主要药品及试剂盒 |
2.1.4 主要培养基及溶液的配制 |
2.1.5 实验主要仪器 |
2.2 方法 |
2.2.1 菌株培养 |
2.2.2 总RNA提取 |
2.2.3 产酱香基因的筛选 |
2.2.4 qPCR验证RNA-seq |
2.2.5 酱香风味候选基因cdoA、panE、lsp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6 cdoA、panE、lspA双交换载体的构建 |
2.2.7 同源重组介导cdoA、panE、lspA的敲除 |
2.2.8 BJ3-2△cdoA、△panE、△lspA菌株发酵特性检测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结果 |
3.1.1 总RNA提取 |
3.1.2 枯草芽孢杆菌产酱香候选基因的筛选 |
3.1.3 qPCR验证RNA-seq |
3.1.4 候选基因cdoA、panE、lspA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5 cdoA、panE、lspA双交换载体的构建 |
3.1.6 同源重组介导cdoA、panE、lspA敲除 |
3.1.7 BJ3-2△cdoA、△panE和△lspA菌株发酵特性检测 |
3.2 讨论 |
3.2.1 酱香风味基因的筛选 |
3.2.2 酱香风味候选基因cdoA、panE和lspA功能验证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气-液微萃取技术结合GC-MS分析几种休闲食品中常用香精香料成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香精香料 |
1.1.1 香精的成分 |
1.1.2 香精的工业技术-包埋技术 |
1.2 香精香料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
1.2.1 传统前处理方法 |
1.2.1.1 固相萃取法 |
1.2.1.2 同时蒸馏萃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 |
1.2.1.3 静态顶空法 |
1.2.1.4 减压蒸馏萃取法 |
1.2.1.5 超临界CO_2萃取法 |
1.2.1.6 搅拌棒吸附萃取法 |
1.2.1.7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 |
1.2.2 新型前处理方法—气-液微萃取法 |
1.3 食品模拟物 |
1.3.1 食品模拟物的分类 |
1.3.2 食品模拟物的相关研究 |
1.4 香精香料分析技术 |
1.4.1 定性方法 |
1.4.1.1 气相色谱法 |
1.4.1.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4.1.3 色谱-质谱联用 |
1.4.1.4 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 |
1.4.1.5 光谱法 |
1.4.2 定量方法 |
1.5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GLME处理香精香料操作条件的优化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GC-MS条件 |
2.2.3.1 色谱条件 |
2.2.3.2 质谱条件 |
2.2.4 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 |
2.3 GLME操作条件优化 |
2.3.1 GLME操作条件的单因素试验 |
2.3.1.1 提取温度对香精香料回收率的影响 |
2.3.1.2 提取时间对香精香料回收率的影响 |
2.3.1.3 冷凝温度对香精香料回收率的影响 |
2.3.1.4 气体流速对香精香料加标回收率的影响 |
2.3.1.5 稀释比例对香精香料加标回收率的影响 |
2.3.2 响应面设计优化 |
2.4 结果讨论 |
2.4.1 响应面模型拟合 |
2.4.2 响应面的方差分析 |
2.4.3 两两因素交互响应面结果 |
2.4.3.1 加标样品中乙基麦芽酚的回收率 |
2.4.3.2 加标样品中香叶醇的回收率 |
2.4.3.3 加标样品中八角茴香油的回收率 |
2.4.3.4 加标样品中丁香酚的回收率 |
2.4.3.5 加标样品中香豆素的回收率 |
2.4.4 最优化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利用食品模拟物验证GLME的可行性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GC-MS条件 |
3.2.3.1 色谱条件 |
3.2.3.2 质谱条件 |
3.2.4 GLME操作条件 |
3.3 食品模拟物的配制 |
3.3.1 水基食品模拟物 |
3.3.1.1 水 |
3.3.1.2 3 %(体积分数)乙酸水溶液 |
3.3.1.3 10%(体积分数)乙醇水溶液 |
3.3.1.4 橄榄油模拟物 |
3.3.2 干基食品模拟物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水基食品模拟物验证实验 |
3.4.1.1 模拟物-水的加标验证实验 |
3.4.1.2 模拟物-3%乙酸的加标验证实验 |
3.4.1.3 模拟物-10%乙醇的加标验证实验 |
3.4.1.4 模拟物-橄榄油的加标验证实验 |
3.4.2 干基食品模拟物验证实验 |
3.5 小结 |
第4章 几种休闲食品中常用香精香料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GC-MS条件 |
4.2.4 样品制备 |
4.3 实际样品分析 |
4.3.1 冰淇淋的成分分析 |
4.3.1.1 GLME操作条件 |
4.3.1.2 GC-MS结果 |
4.3.1.3 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
4.3.1.4 主成分分析 |
4.3.2 奶茶的成分分析 |
4.3.2.1 GLME操作条件 |
4.3.2.2 GC-MS结果 |
4.3.2.3 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
4.3.2.4 主成分分析 |
4.3.3 果冻的成分分析 |
4.3.3.1 GLME操作条件 |
4.3.3.2 GC-MS结果 |
4.3.3.3 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
4.3.3.4 主成分分析 |
4.3.4 青豆的成分分析 |
4.3.4.1 GLME操作条件 |
4.3.4.2 GC-MS结果 |
4.3.4.3 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
4.3.4.4 主成分分析 |
4.3.4.5 小结 |
第5章 实际样品定量分析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GC-MS条件 |
5.2.4 内标溶液的配制 |
5.2.5 样品制备 |
5.3 样品定量分析 |
5.3.1 GLME操作条件 |
5.3.2 定量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上海熏鱼风味特征及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淡水鱼资源概况 |
1.1.1 淡水鱼 |
1.1.2 草鱼 |
1.1.3 罗非鱼 |
1.2 我国淡水鱼的加工现状 |
1.2.1 淡水鱼加工方式 |
1.2.1.1 干制 |
1.2.1.2 腌制 |
1.2.1.3 烟熏 |
1.2.1.4 鱼糜 |
1.2.1.5 水产罐头 |
1.3 风味 |
1.3.1 滋味活性成分 |
1.3.1.1 游离氨基酸 |
1.3.1.2 核苷酸及其衍生物(NRC) |
1.3.1.3 小分子呈味肽 |
1.3.1.4 甜菜碱类 |
1.3.1.5 不含氮化合物 |
1.3.2 挥发性风味物质 |
1.4 水产品风味物质的检测方法 |
1.4.1 滋味活性成分的检测 |
1.4.1.1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1.4.1.2 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的测定 |
1.4.1.3 小分子呈味肽的测定 |
1.4.1.4 电子舌 |
1.4.2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 |
1.4.2.1 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方法 |
1.4.2.2 挥发性成分鉴定方法 |
1.4.2.3 电子鼻 |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上海熏鱼(草鱼)滋味成分的形成及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加工工艺 |
2.1.4 分析方法 |
2.1.4.1 核苷酸类化合物分析 |
2.1.4.2 游离氨基酸分析 |
2.1.4.3 电子舌分析 |
2.1.5 数据处理 |
2.1.5.1 核苷酸类化合物和游离氨基酸数据分析 |
2.1.5.2 电子舌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上海熏鱼加工过程中对核苷酸的影响 |
2.2.1.1 一次浸渍对核苷酸含量的影响 |
2.2.1.2 油爆对核苷酸含量的影响 |
2.2.1.3 二次浸渍对核苷酸含量的影响 |
2.2.1.4 不同加工阶段对上海熏鱼核苷酸含量的影响 |
2.2.2 上海熏鱼加工过程中对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
2.2.2.1 一次浸渍对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2.2.2.2 油爆对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2.2.2.3 二次浸渍对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2.2.2.4 不同加工阶段对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2.2.3 不同加工阶段上海熏鱼的滋味轮廓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熏鱼(草鱼)挥发性物质的形成及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加工工艺 |
3.1.4 分析方法 |
3.1.4.1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3.1.4.2 电子鼻分析 |
3.1.5 数据分析 |
3.1.5.1 GC-MS数据分析 |
3.1.5.2 电子鼻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挥发性物质分析 |
3.2.1.1 一次浸渍过程中挥发性物质分析 |
3.2.1.2 油爆浸渍过程中挥发性物质分析 |
3.2.1.3 二次浸渍过程中挥发性物质分析 |
3.2.1.4 不同加工阶段挥发性物质分析 |
3.2.2 气味轮廓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罗非鱼制作传统上海熏鱼过程中的风味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加工工艺 |
4.1.4 分析方法 |
4.1.4.1 核苷酸类化合物分析 |
4.1.4.2 游离氨基酸分析 |
4.1.4.3 电子舌分析 |
4.1.4.4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4.1.4.5 电子鼻分析 |
4.1.5 数据处理 |
4.1.5.1 核苷酸类化合物和游离氨基酸数据分析 |
4.1.5.2 GC-MS数据分析 |
4.1.5.3 电子舌、电子鼻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罗非鱼制作上海熏鱼过程中的核苷酸变化 |
4.2.2 罗非鱼制作上海熏鱼过程中的游离氨基酸变化 |
4.2.3 罗非鱼制作上海熏鱼过程中的挥发性物质变化 |
4.2.3.1 醛、酮类 |
4.2.3.2 醇类和烃类 |
4.2.3.3 醚类、含硫、氮化合物 |
4.2.3.4 芳香族及其他化合物 |
4.2.4 罗非鱼制作上海熏鱼过程中的滋味轮廓分析 |
4.2.5 罗非鱼制作上海熏鱼过程中的气味轮廓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
(4)浓香型菜籽油制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浓香菜籽油及浓香型菜籽油的概述 |
1.1.1 浓香菜籽油的现状 |
1.1.2 浓香型菜籽油的发展 |
1.1.3 浓香型菜籽油风味物质的研究 |
1.2 美拉德反应与浓香型菜籽油的关系 |
1.2.1 美拉德反应机理 |
1.2.2 美拉德反应的影响因素 |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2 浓香型菜籽油的制备及安全性的研究 |
2.1 前言 |
2.1.1 浓香型菜籽油中几种安全性物质的产生及影响 |
2.1.2 浓香型菜籽油的感官评价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工艺流程 |
2.3.2 建立感官评价体系 |
2.3.3 酶及原料的选择 |
2.3.4 浓香型菜籽油制备工艺的单因素实验 |
2.3.5 浓香型菜籽油制备工艺的正交实验 |
2.3.6 美拉德反应体系对浓香型菜籽油的影响 |
2.3.7 浓香型菜籽油基本指标的检测 |
2.3.8 浓香型菜籽油的安全性物质检测 |
2.3.9 安全性物质的含量变化与制油过程的关系 |
2.3.10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蛋白酶及原料的确定 |
2.4.2 浓香型菜籽油制备工艺的单因素分析 |
2.4.3 浓香型菜籽油制备工艺的正交实验优化 |
2.4.4 美拉德反应体系的确定 |
2.4.5 浓香型菜籽油基本指标的检测 |
2.4.6 浓香型菜籽油的安全物质的确定 |
2.4.7 安全性物质的含量变化与制油过程的关系 |
2.5 小结 |
3 浓香菜籽油及浓香型菜籽油风味物质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油中挥发性物质的检测 |
3.2.2 阈值及相对活度值 |
3.3 结果分析 |
3.3.1 浓香菜籽油挥发性成分香味贡献的确定 |
3.3.2 浓香型菜籽油挥发性成分香味贡献的确定 |
3.3.3 两种油脂菜籽油的香味比较 |
3.4 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银催化下β-羰基-α-亚胺基腈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芳甲基叔丁基醚参与的反应研究 |
1.1.1 芳甲基叔丁基醚的氧化反应 |
1.1.2 芳甲基叔丁基醚的碳氧键断裂反应 |
1.1.3 芳甲基叔丁基醚的碳氢键活化反应 |
1.2 银催化下异腈参与的反应 |
1.2.1 银催化下异腈参与的环加成反应 |
1.2.2 银催化下异腈参与的偶联反应 |
1.3 β-羰基-α-亚胺基腈的反应研究 |
1.4 本论文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芳甲基叔丁基醚的合成 |
2.1 芳甲基叔丁基醚的合成 |
2.2 芳甲基叔丁基醚衍生物的合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β-羰基-α-亚胺基腈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
3.1 β-羰基-α-亚胺基腈化合物的合成 |
3.1.1 基于氰化物构建β-羰基-α-亚胺基腈化合物 |
3.1.2 基于氰硅烷构建β-羰基-α-亚胺基腈化合物 |
3.2 反应条件的探索 |
3.3 β-羰基-α-亚胺基腈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
3.4 β-羰基-α-亚胺基腈化合物的应用研究 |
3.5 反应机理的研究 |
3.5.1 自由基反应验证 |
3.5.2 产物叔丁基来源的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化合物一览表 |
新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
已知化合物一览表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6)牛肝菌中挥发性风味物质与米酒中水溶性风味物质的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牛肝菌中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
1.1.1 牛肝菌中风味物质概述 |
1.1.2 牛肝菌挥发性风味物质概述 |
1.1.3 牛肝菌挥发性风味物质提取方法 |
1.1.4 牛肝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鉴定方法 |
1.2 牛肝菌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
1.3 甜米酒中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
1.3.1 米酒中的风味物质概述 |
1.3.2 水溶性风味物质概述 |
1.3.3 水溶性风味物质的提取方法 |
1.3.4 水溶性风味物质的鉴定方法 |
1.4 米酒中水溶性风味物质的活性研究进展 |
1.4.1 水溶性风味物质的活性概述 |
1.4.2 氨基甲酸乙酯提取、分离及鉴定方法 |
1.5 本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 |
1.5.1 主要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6种牛肝菌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测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牛肝菌中挥发性成分的提取 |
2.2.2 GC-MS检测牛肝菌中的挥发性成分 |
2.2.3 UV-DPPH法检测抗氧化活性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挥发性成分分析 |
2.3.2 抗氧化活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米酒发酵过程中水溶性风味物质的含量变化及其对氨基甲酸乙酯(EC)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米酒制作 |
3.1.2 HPLC-UV检测水溶性风味物质 |
3.1.3 GC-MS法检测氨基甲酸乙酯(EC) |
3.1.4 氨基甲酸乙酯(EC)前体的检测 |
3.1.4.1 HPLC-UV法检测尿素 |
3.1.4.2 HPLC-ELSD法检测瓜氨酸和精氨酸 |
3.1.5 瓜氨酸对米酒中 EC 的抑制作用 |
3.1.6 线性关系考察 |
3.1.7 加样回收率试验 |
3.1.8 精密度实验 |
3.1.9 检测限 |
3.1.10 定量限 |
3.1.11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米酒制作分析 |
3.2.2 水溶性风味物质分析 |
3.2.3 氨基甲酸乙酯分析 |
3.2.4 酚酸与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变化关系 |
3.2.5 氨基甲酸乙酯(EC)前体分析 |
3.2.6 瓜氨酸对EC的抑制作用 |
3.2.7 线性关系考察 |
3.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
3.2.9 精密度实验 |
3.2.10 检测限 |
3.2.11 定量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过渡金属催化的吲哚和色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色酮和吲哚类杂环化合物的重要性 |
1.2 色酮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简介 |
1.3 吲哚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简介 |
1.4 重氮试剂参与的杂环合成方法研究 |
1.4.1 一些常见重氮化合物参与的构建杂环反应 |
1.4.2 3-重氮吲哚-2-亚胺的制备与反应 |
1.4.2.1 3-重氮吲哚-2-亚胺的制备方法 |
1.4.2.2 3-重氮吲哚-2-亚胺参与的反应 |
1.5 本章小结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由3-重氮吲哚-2-亚胺合成(2-氨基(芳基)甲亚基)吲哚-3-酮和吡喃并吲哚类化合物 |
2.1 前言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2-氨基(芳基)甲亚基)吲哚-3-酮的合成 |
2.2.1.1 反应尝试 |
2.2.1.2 条件筛选实验 |
2.2.1.3 底物普适性研究 |
2.2.2 吡喃并吲哚的合成 |
2.2.2.1 反应尝试 |
2.2.2.2 条件筛选实验 |
2.2.2.3 底物普适性研究 |
2.2.3 反应机理探讨 |
2.2.4 产物的进一步转化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仪器和试剂处理 |
2.3.2 3-重氮吲哚-2-亚胺类化合物2.1的合成 |
2.3.3 (2-氨基(芳基)甲亚基)吲哚-3-酮2.3的合成 |
2.3.4 吡喃并吲哚2.5的合成 |
2.3.5 吲哚并色烯2.6的合成 |
2.3.6 产物结构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由3-二甲基氨基-1-(2-羟基苯基)丙-2-烯-1-酮和3-重氮吲哚-2-亚胺的反应合成3-吲哚基色酮和吡啶并[2,3-b:6,5-b']二吲哚 |
3.1 前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反应尝试 |
3.2.2 条件筛选实验 |
3.2.3 底物普适性研究 |
3.2.4 反应机理研究 |
3.2.5 产物的进一步转化 |
3.2.6 产物光物理性质研究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仪器和试剂处理 |
3.3.2 3-二甲基氨基-1-(2-羟基苯基)丙-2-烯-1-酮的合成 |
3.3.3 3-取代基氨基-1-(2-羟基苯基)丙-2-烯-1-酮的合成 |
3.3.4 3-(1-吡咯烷基)-1-(2-羟基苯基)-2-丁烯-1-酮的合成 |
3.3.5 3-吲哚基-4H-色烯-4-酮3.3、吡啶并[2,3-b:6,5-b']二吲哚3.4和吡嗪并[2,3-b:5,6-b']二吲哚3.5的合成 |
3.3.6 克级实验 |
3.3.7 3-氟-3-(色酮-3-基)吲哚类化合物3.6的合成 |
3.3.8 3-过氧叔丁基-3-(色酮-3-基)吲哚类化合物3.7的合成 |
3.3.9 产物结构的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铜催化的3-二甲基氨基-1-(2-羟基苯基)丙-2-烯-1-酮与α-重氮酯的反应 |
4.1 前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反应尝试 |
4.2.2 条件筛选实验 |
4.2.3 底物普适性研究 |
4.2.4 反应机理研究 |
4.3 实验部分 |
4.3.1 实验仪器和试剂处理 |
4.3.2 2-羟基-2-(4-氧亚基-4H-色烯-3-)丙二酸二酯类化合物4.3的合成 |
4.3.3 产物结构的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铜催化下3,3'-联吲哚与丙二酸酯或芳胺的反应研究 |
5.1 前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反应尝试 |
5.2.2 条件筛选实验 |
5.2.3 底物普适性研究 |
5.2.4 反应机理研究 |
5.3 实验部分 |
5.3.1 实验仪器和试剂处理 |
5.3.2 2-(磺酰基氨基)-3,3'-联吲哚5.1的合成 |
5.3.3 3-(2-丙二酸二乙酯基)-3-吲哚基吲哚啉-2-亚胺5.3的合成 |
5.3.4 3-(4-苯胺基)-3-吲哚基吲哚啉-2-亚胺5.5的合成 |
5.3.5 产物结构的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5.5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化合物一览表 |
附表 |
附图 |
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
(8)鸡肉香精中关键香味成分的分析及其风味的分子感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咸味香精的行业概况 |
1.3 鸡肉风味成分的研究进展 |
1.4 食品风味分析的GC-MS前处理方法 |
1.4.1 溶剂萃取法 |
1.4.2 同时蒸馏萃取 |
1.4.3 固相微萃取 |
1.4.4 搅拌棒吸附 |
1.4.5 顶空取样 |
1.5 分子感官科学在食品风味研究中的应用 |
1.5.1 分子感官科学的概念 |
1.5.2 分子感官科学的研究方法 |
1.5.3 分子感官科学的研究进展 |
1.5.4 分子感官科学的发展前景 |
1.6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立题依据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鸡肉香精分析方法的开发与验证 |
2.1 前言 |
2.1.1 样品前处理方法 |
2.1.2 数据分析定量方法 |
2.1.3 分析方法开发与验证程序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气质联用定量方法的比较筛选 |
2.3.2 气质联用前处理方法的比较筛选 |
2.3.3 方法开发的技术路线 |
2.3.4 外标动态平衡-液液分配法的构建 |
2.3.5 分析方法的定量标准曲线 |
2.3.6 准确度与精密度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5种鸡肉香精的香味成分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鸡肉香精的SDE、LLP、SPME内标法半定量分析 |
3.3.2 外标动态平衡-液液分配法定量鸡肉香精中的关键成分 |
3.3.3 关键成分的香味活性值(OAV)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鸡肉香精风味的分子感官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鸡肉香精的重组实验 |
4.3.2 鸡肉香精的感官评价 |
4.3.3 关键香味成分的缺失实验 |
4.3.4 鸡肉香精的风味构成及调香思路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论文创新点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2-甲基吡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卷烟增香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吡咯类化合物的应用 |
1.1.1 吡咯类化合物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
1.1.2 吡咯类化合物在食品方面的应用 |
1.1.3 吡咯类化合物在香精、香料方面的应用 |
1.1.4 吡咯类化合物在日化方面的应用 |
1.1.5 吡咯类化合物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
1.1.6 吡咯类化合物在材料方面的应用 |
1.2 吡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1.2.1 环化反应方法 |
1.2.2 环转化反应方法 |
1.3 吡咯类化合物香料的合成 |
1.3.1 酰基化法 |
1.3.2 甲氧基羰基化法 |
1.3.3 Treibs法 |
1.3.4 单铜与酸酐的反应 |
1.3.5 N-取代腙催化合成 |
1.3.6 DCC/DMAP法 |
1.3.7 氮杂环丙烷环转化法 |
1.3.8 亚硝化法 |
1.3.9 其它方法 |
1.4 展望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路线 |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3 反应监测及产物分析 |
3.3.1 反应的检测 |
3.3.2 产品的分析方法 |
3.4 热重分析 |
3.5 Py-GC/MS分析 |
3.6 卷烟加香及评吸 |
3.7 合成 |
3.7.1 2 -甲基-3-乙酰基-5-1′2′3′4′-四羟基丁基吡咯(化合物2a)的合成 |
3.7.2 2 -甲基-5-1′2′3′4′-四羟基丁基-3-吡咯甲酸乙酯(化合物2b)的合成 |
3.7.3 2 -甲基-3-乙酰基-5-吡咯甲醛(化合物3a)的合成 |
3.7.4 2 -甲基-5-甲酰基-3-吡咯甲酸乙酯(化合物3b)的合成 |
3.7.5 N-取代吡咯类化合物(4a-5e)的合成 |
3.7.6 吡咯类化合物(6-7)的合成 |
3.7.7 N-取代吡咯衍生物化合物(8a-8b)的合成 |
3.7.8 N-(2,5-二甲基吡咯)甘氨酸酯(9a-9b)的合成 |
3.7.9 N-(2,5-二甲基吡咯)亮氨酸酯10a的合成 |
3.7.10 合成产物结构式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吡咯酯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4.1.1 酯化反应的选择 |
4.1.2 不同溶剂对吡咯酯类化合物的合成的影响 |
4.1.3 不同反应温度对吡咯酯类化合物的合成的影响 |
4.1.4 不同反应时间对吡咯酯类化合物的合成的影响 |
4.1.5 吡咯酯类化合物的图谱特征 |
4.2 N-取代吡咯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4.3 化合物6、7的合成及表征 |
4.4 化合物的热重分析 |
4.4.1 化合物4a的 TG-DTG-DSC的热重分析 |
4.4.2 化合物4b的 TG-DTG-DSC的热重分析 |
4.4.3 化合物4c的 TG-DTG-DSC的热重分析 |
4.4.4 化合物4d的 TG-DTG-DSC的热重分析 |
4.4.5 化合物5a的 TG-DTG-DSC的热重分析 |
4.4.6 化合物5b的 TG-DTG-DSC的热重分析 |
4.4.7 化合物5c的 TG-DTG-DSC的热重分析 |
4.4.8 化合物5d的 TG-DTG-DSC的热重分析 |
4.4.9 化合物5e的 TG-DTG-DSC的热重分析 |
4.5 吡咯酯类化合物热裂解行为 |
4.5.1 化合物4a的热裂解行为 |
4.5.2 化合物4b的热裂解行为 |
4.5.3 化合物4c的热裂解行为 |
4.5.4 化合物5b的热裂解行为 |
4.5.5 化合物5c的热裂解行为 |
4.5.6 化合物5d的热裂解行为 |
4.5.7 化合物6的热裂解行为 |
4.5.8 化合物7的热裂解行为 |
4.6 化合物的单料烟加香效果 |
5 结论与讨论 |
5.1 酯化反应 |
5.2 烷基化反应 |
5.3 热重分析 |
5.4 吡咯类化合物的热裂解及卷烟加香效果 |
6 论文创新点 |
7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相关文章 |
附图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10)1,4-二氢吡嗪的合成及光化学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1,4-二氢吡嗪的合成研究 |
1.2 吡嗪光化学性质的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论文的设计方案 |
2.1 1,4-二氢吡嗪的合成研究 |
2.1.1 N,N’-二酰基-1,4-二氢吡嗪的合成研究 |
2.1.2 N,N’-二芳基-1,4-二氢吡嗪的合成研究 |
2.1.3 1,4-二氢吡嗪合成新方法的探索 |
2.2 1,4-二氢吡嗪的光化学性质研究 |
2.2.1 1,4-二氢吡嗪的光谱特征及光稳定性研究 |
2.2.2 1,4-二氢吡嗪的液相光化学反应研究 |
2.2.3 1,4-二氢吡嗪的固相光化学反应研究 |
2.3 本章小节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1,4-二氢吡嗪的合成研究 |
3.1.1 N,N’-二酰基-1,4-二氢吡嗪的合成研究 |
3.1.2 N,N’-二芳基-1,4-二氢吡嗪的合成研究 |
3.1.3 1,4-二氢吡嗪合成新方法的探索 |
3.2 1,4-二氢吡嗪的光化学性质研究 |
3.2.1 1,4-二氢吡嗪的光谱特征及光稳定性研究 |
3.2.2 1,4-二氢吡嗪的液相光化学反应研究 |
3.2.3 1,4-二氢吡嗪的固相光化学反应研究 |
3.3 结构解析 |
3.3.1 1,4-二氢吡嗪及相关化合物结构解析 |
3.3.2 1,4-二氢吡嗪的光化学反应产物结构解析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实验部分 |
4.1 试剂与仪器 |
4.2 1,4-二氢吡嗪的合成研究 |
4.2.1 N,N’-二酰基-1,4-二氢吡嗪的合成研究 |
4.2.2 N,N’-二芳基-1,4-二氢吡嗪的合成研究 |
4.2.3 1,4-二氢吡嗪合成新方法的探索 |
4.3 1,4-二氢吡嗪的光化学性质研究 |
4.3.1 1,4-二氢吡嗪的液相光化学反应研究 |
4.3.2 1,4-二氢吡嗪的固相光化学反应研究 |
结论 |
论文的创新点 |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5-己基-2,3-二甲吡嗪合成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枯草芽孢杆菌产酱香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功能研究[D]. 黄晓润. 贵州大学, 2020(01)
- [2]气-液微萃取技术结合GC-MS分析几种休闲食品中常用香精香料成分[D]. 叶琳洋. 长春大学, 2020(01)
- [3]上海熏鱼风味特征及调控研究[D]. 薛永霞. 上海海洋大学, 2019
- [4]浓香型菜籽油制备的研究[D]. 涂梦婕. 武汉轻工大学, 2019(03)
- [5]银催化下β-羰基-α-亚胺基腈的合成研究[D]. 赵雷阳. 上海大学, 2019(02)
- [6]牛肝菌中挥发性风味物质与米酒中水溶性风味物质的活性研究[D]. 万凤林.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7]过渡金属催化的吲哚和色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D]. 钱景. 浙江大学, 2019(08)
- [8]鸡肉香精中关键香味成分的分析及其风味的分子感官研究[D]. 罗湛宏.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9]2-甲基吡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卷烟增香效应研究[D]. 武丹风. 河南农业大学, 2015(11)
- [10]1,4-二氢吡嗪的合成及光化学性质的研究[D]. 辛红兴. 北京工业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