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静静的顿河》修辞心理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党晓乔[1](2021)在《《静静的顿河》的影视改编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孙甄延[2](2020)在《玛拉沁夫小说中的地域文化研究》文中指出地域文化是指某一个特定地区经过漫长的岁月变迁仍然存在并且发挥作用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它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小说独特的话语内涵,影响着创作的审美选择,也塑造了作家的精神品格。内蒙古作家玛拉沁夫开创了我国草原小说的先河,对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倾注了莫大的心血。他的小说大多从内蒙古草原取材,以真挚而细腻的笔触描绘着内蒙古草原人民的生活图景,从中渗透出深刻的地域文化内涵以及契合时代精神的思索与观照。本篇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为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概念界定这几个层面来为论文夯实基础,论述研究的可行性。第二章为玛拉沁夫小说中地域文化的呈现,梳理并分析其小说文本中所呈现的地域文化的相关内容,包括内蒙古草原饱含坚毅与纯净意味的自然风貌,丰饶醇厚的风俗文化,富于草原特色的地域语言,内蒙古人坚韧不屈、质朴宽厚、乐观豁达的性格。第三章探究了玛拉沁夫的小说创作呈现地域文化的动因。第一小节从作者个体经历的角度挖掘其深厚的故土情结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心灵印记,由此他能够与草原人达到更多的共情体验,在小说中呈现内蒙古草原的地域文化并表达揭示心灵创伤与赞颂新生活的主题。第二小节解读了肖洛霍夫的草原小说创作对玛拉沁夫创作方向的影响。第三小节阐释了玛拉沁夫一直秉承着深入生活、扎根生活的创作理念,他以内蒙古草原为基点,在生活中积累创作素材,切实地从多侧面反映地域的整体面貌。第四章则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对玛拉沁夫小说中地域文化的深层意义进行探析。玛拉沁夫在绘制地域全景的同时也以理性的视角看待传统的地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辩证关系,他笔下内蒙古草原人崇尚自然的生态观念在今天更具启发意义。结语部分是对全文总结性的阐述。总的来说,玛拉沁夫小说中的地域文化一方面向读者展现出内蒙古草原的多样化魅力,另一方面也彰显出其小说厚重的文化底蕴与宝贵的文学价值。
周爱勇[3](2020)在《“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风景书写是作家思考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最重视风景书写的当属废名。废名风景叙事的核心是表达其独特的审美理想,作者对“美”怀有宗教般虔诚的信仰,对“美”的推崇如同“朝圣”。废名推崇的“美”包括自然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文化之美等等美好事物,而他呈现这一切神圣之美时不可或缺、极度倚重的就是风景书写。风景叙事之于废名,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非此不可的表达。惟此,论文选择从风景叙事角度对废名小说进行深入研究。全文分为上下两篇,除去绪论、结语共有六章。绪论主要梳理国内外风景叙事研究现状及废名小说研究中有关风景叙事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论题,概括出论文的创新之处。上篇题为“美的‘三位一体’与风景叙事”,主要涉及“美”的形象问题,为第一、二、三章,分别从儿童、女性、自然三个角度深入,透视废名通过风景叙事表达“美的‘三位一体’”审美观念,即儿童的纯真之美、女性的人性之美与自然的风景之美合一的审美理想。下篇题为“审美自觉与风景叙事”,主要涉及“美”的塑造问题,为第四、五、六章,探讨废名文体观、语言观、艺术观与风景书写的关系。结语总结本文重要观点,指出废名小说风景叙事在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价值意义。各章主要内容及观点简述如下:第一章题为“儿童之美与风景叙事”,论述废名审美理想如何通过“风景儿童化”表达。废名小说的儿童之美常与风景之美、女性之美并存,表现出和谐共生的景象。废名小说的风景儿童化叙事,通过风景陌生化、风景去道德化等,表现儿童眼中之景的“纯真新奇之美”,让人重拾自然与人性的美好。为凸显儿童眼中风景之奇特,废名小说中出现“视角越界”等违背叙事常规的现象。废名风景儿童化叙事往往给读者带去愉悦、轻松与暖意,但有些作品也会让人感到伤感、沉重与寒意,短篇代表作《桃园》便呈现出这样的“哀伤之美”。第二章题为“女性之美与风景叙事”,论述废名如何通过“女性风景化”叙事表达其审美理想。女性风景化叙事是废名小说表达的重要方式,主要表现为将女性自然化、物化、诗画化和神圣化。在乡土题材小说中,废名多采用女性自然化的风景叙事,通过女性之美与风景之美的融合讴歌乡土之美;在都市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则多采用女性物化的风景叙事,通过女性之美的坍塌、风景之美在都市的隐匿,讽刺都市之恶。女性之美和风景之美的合一,是废名审美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将女性“诗画化”的风景叙事手法,营造女性与风景一体、人事与意境合一的“诗意世界”。废名还将女性之美提升到宗教高度,通过女性神圣化风景叙事,建构由圣洁女性与纯净风景合成的“人间圣境”,作为人生苦难的诗意救赎和世俗人生的审美超度。废名的女性风景化叙事,体现了女性崇拜思想。第三章题为“自然之美与风景叙事”,主要探讨小说中的风景叙事如何表达废名的自然观、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死观。废名认为自然世界是客观的物象存在,人类的情感意识投射其上,自然世界才能被感知和生发出意义。基于这种带有唯心色彩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废名小说通过风景书写,体现出境由心生、人生如梦的人生观,流露出追求内在真实与心灵之美的唯美倾向。为表达渴求美之永恒的“乌托邦”愿望,废名小说推崇静止时间观,在生死观上体现出歌颂死亡、以死亡来凝固留存美的极致唯美倾向。第四章题为“文体自觉与风景叙事”,主要探讨废名小说文体观如何通过风景叙事来表达。废名认为“人生的意义本来不在牠的故事,在于渲染这故事的手法”,他的小说文体观是“要有文辞没有意思”,所以与文辞密切相关的风景描写就成为他文体实验中最为倚重的手段。废名被公认的小说诗化、散文化文体特征,其实是频繁使用风景比拟、风景象征、风景想象、风景典故等媒介营造意境和叙述故事的结果。大量风景书写的加入,淡化了小说情节,松散了叙事结构,冲击了传统小说讲故事方式,打破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文体界线,体现出废名的小说文体创新与自觉,也反映出古典文学对废名现代小说创作的重要影响。第五章题为“语言自觉与风景叙事”,探讨的是废名语言文字观和风景叙事的关系。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同时语言文字又有“言不及意”“言不尽意”的局限性,面对这种困境,废名小说通过风景叙事这种极具包容度和申延性的方式进行突围。其具体描写模式体现为:意欲言说——无法言说——风景出场“立像以尽言”——人景合一“得意而忘言”。废名小说语言还呈现出文白夹杂、汉英杂陈的文字形态,这不仅是求学经历和创作个性的外在显露,也是作者表达策略的自主选择。而当这种杂陈的语言形态用于风景叙事时,则往往是作者“澄明自由”心境的率性流露。废名对文字极为苛求,不仅要精炼而且要精美,对自己的小说反复修改,从篇章句段的增删到字词标点的调整,无不体现“求美增美”的追求。这种修改过程,在小说的风景书写中得到最集中的体现。第六章题为“艺术自觉与风景叙事”,探讨废名的艺术观如何通过风景叙事表达。对于艺术追求的真善美,废名认为应追求情感之“真”而非事实之“真”,而“美”的感情一定是“真”的和“善”的,由此他的艺术观和道德观就统一在“美”之上。面对“真而不美、美而不真”的困境,废名倡导用想象构筑艺术的“白日梦”去弥补,所以作者小说中的风景更多的是由当下风景引发的想象风景(“心景”)。这种独特的“心景”,体现出废名追求主观真实之想象之美、情感之美的艺术观。面对“善而不美、美而不善”的困境,废名借用“投身饲虎”典故,表达愿为美而献身,阐明自己“趋美从善”的审美取向和道德选择。在废名小说中,隐晦的思想、细腻的情感、抽象的理念、复杂的心理活动,大多借助风景书写来表现,对废名而言,几乎是无风景不小说的。废名小说的风景叙事,已成为废名独特文体的重要标识。从风景叙事这个窗口透视,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废名小说的独特价值和蕴含其中的丰富内涵。
王鑫蕊[4](2020)在《俄罗斯人名的语言学研究》文中提出人类从开始使用语言时,命名便应运而生了。姓名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语言文字的演进也促进了姓名称谓系统的发展。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姓名,人的名字伴随人的一生,名字不仅是区别个体的标记,是一种语言符号,还具有丰富的涵义,取名是融合民族、个性特点、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复杂过程。俄罗斯人名的结构颇具特点。俄罗斯人独特的取名习俗,特殊的人名结构都反映了这个民族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特质。俄罗斯人名具有丰富的修辞色彩,名字借助词缀手段构成的变体可以表达各种细微的情感意味。人名和与人名相关的各类修辞格共用丰富了文学创作的表达手段。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专有名词还可用于象征意义。人名这一语言符号,也可以作为交际—语用单位,用作称呼语。人名的使用不是随意的,应考虑诸多因素,如社会距离、相对权势关系,以及言语礼节规范等等。由此可见,人名这一课题不仅在专名学层面,在语言文化学、修辞学、语用学等层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论文由绪论、四章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四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论证了论文的现实意义和新意,描述了研究对象的特征,介绍了研究目的、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章是“相关理论概述”,该章研究了专名学和俄语人名学理论,探讨了俄罗斯人名与文化的联系,梳理了俄罗斯和我国语言学界对俄罗斯人名问题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是“俄罗斯人名系统概述”,该章分为三部分,分别介绍了名字,姓氏和父称的产生和发展、形态结构特点、变格规则与文化内涵,条理清晰地介绍了俄罗斯人名的三元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其深厚的文化蕴藏。第三章是“俄罗斯人名的修辞特点”,该章以文艺作品为主要语料,探究人名通过构词法产生的派生形式和特殊变体——绰号所具有的修辞色彩,分析人名用于各类修辞格而达到的修辞效果以及人名的象征意义。第四章是“俄罗斯人名的语用特点”,该章结合相关语用理论讨论了俄罗斯人名作为称呼语在交际中的选择和调整,人名的误用和纠正,该章最后一部分还探讨了人名使用规范中父称和姓氏的时尚性和传统性问题,对当今俄罗斯社会中人名的“去父称化”趋势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结论部分对总体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概述了对人名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展望。参考文献包含作者撰写论文时所使用过的各类科学文献。
施成群[5](2020)在《主题学视域下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苏农业集体化运动催生了一系列集体化题材作品,它们大多曾被主流意识形态奉为圭臬,如今却少有人阅读与研究。此类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带有较大的时代局限性,但新的历史时期如果对风行一时的“集体化运动”文学作品采取“一刀切”式的全盘否定态度,则会失之公允,甚至矫枉过正,也会失去对优秀作家作品的客观判断。由于相似的政治和文学背景,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作品在主题上有诸多趋同性:文学功能政治化、阶级斗争扩大化、个人情感集体化。但是两国文学在现实的揭露与掩饰、人性的张扬与压抑、精神的探索与盲从、宗教的信仰与批判等方面存在差异性,这些差异与作家人格是否独立、隐秘书写能否允许、经验借鉴是否全面等原因有关。在审美方面,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都有对独特自然风光的审美表现、丰富民间文化的细腻描写、农民心理个性的精准刻画、叙事环境描写的语义双关、乡俗俚语的活用与通俗化。但也存在诸多差异性:在结构方面,中国作品主要是单线结构,而苏联作品多为复线结构;在修辞方面,中国作家多用白描手法,而苏联作家运用到了多种修辞手法。此外,在风景描写这一长期被中国作家弱化的板块,苏联作家给予其独立的审美价值。时过境迁,人民公社已解体多年,但否定农业集体化运动,并不能否定描写该运动的作品本身,这些作品仍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时代价值。透过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差异,我们可以从中反思并吸取经验教训。
肖月[6](2020)在《语言文化学视角下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的多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彼此影响、密不可分。一直以来人们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各抒己见,但总的来说,语言包含于文化,是文化的载体,受文化的制约。语言中有一类富含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是语言学家的关注热点。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在组成结构上属于短语,从词汇意义上则是词化的专有名词,隶属政治术语,富含文化内涵,承载着俄罗斯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历史文化联想,极具研究价值。本文从语言和文化两方面深入研究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这一历史词汇。首先,从历时角度运用词典释义分析法从苏联前、苏联和苏联后三个时期研究советский,союз和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的详解词典、词源词典、百科词典中的词典释义,追踪溯源,尝试梳理词典释义对其反映的社会认知及不同时期不同政治背景下社会对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的认知;其次,依据语义场是内部成员之间的聚合关系这一理论构建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的等义场、类义场和历史场,以期扩大其外延研究;最后,运用问卷调查法,以衣食住行、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开放性问题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的文化联想意义,从而构建俄中人民心目中的苏联图景。多维研究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有助于推进词汇学、词典学、语言文化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苏联这一词汇背后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现今社会对苏联的认知。
李建军[7](2019)在《一半是至论,一半是偏解——论鲁迅与俄苏文学之交》文中研究表明每一个作家,甚至最伟大的作家,都有着他的限度。——爱伦堡《谈作家的工作》批评应侧重伟大人物的不足;若由于偏见连他们的毛病也欣赏,那么不久我们就会步其后尘。那么我们从名家那里得到的启示,或许便是如何将作品写坏了。——伏尔泰《文学杂论》
杨立云[8](2019)在《汉俄称呼语对比与翻译》文中提出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称呼语具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作为一种交际手段,称呼语的使用深受社会规范的制约,能反映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交际关系、情感关系等。另一方面,称呼语作为文化的一部分,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思维方式、社会价值观等。以汉俄称呼语对比与翻译为研究对象的意义在于,揭示汉俄称呼语异同和翻译规律,减少交际礼貌等方面的失误,促进汉俄对比与翻译研究和教学的发展。本研究还将有益于语用学、对比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研究。论文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称呼语的研究得失,将称呼语分为亲属称呼语、阶层称呼语(含官职、爵位、社会通用性尊称、宗法类称呼语)、拟亲属称呼语及描述性称呼语。亲属称呼语又可分为祖父辈称呼语、父母称呼语、父辈称呼语、同辈称呼语、夫妻称呼语、子女称呼语。描述性称呼语可描述年龄、外貌、品行、情感四个方面。官爵名称呼语主要传达的是官职本身代表的权力与身份,社会通用性尊称主要传达尊敬与客气,宗法类称呼语传达的是被称呼者的地位与身份,拟亲属称呼语主要传达的是礼貌、亲近及客气,描述性称呼语传达的是人的特征及情感,这是翻译中应该予以表达的焦点信息。汉俄称呼语的相同点表现为:1)具有丰富的指称功能,可以指称形形色色的人;2)具备传达语用及情感的能力。汉俄称呼语的差异表现为以下几点:1)指称方面,汉语亲属词指称明确,俄语亲属词多指称模糊,一词多指现象十分丰富;2)使用规则方面,汉语中“老/小+姓氏”的称呼方式在俄语中没有对应的表达;3)情感及语用方面,同一个称呼语在不同语言中表达不同的情感。俄语中рыбка是对心爱姑娘的爱称,汉语中“鱼”无此种情感表达。论文的主要内容在于:第一,将称呼语分为若干种类型,分别对其展开对比。特别是描述性称呼语,又细分为描述称呼对象的年龄、外在形象、品行以及描述交际主体的情感四个方面。第二,根据称呼语不同的分类,提出并论证分别应采用何种翻译方法。汉语亲属称呼语体系复杂、语义明确,俄语亲属称呼语多指称笼统、语义模糊。汉译俄时多采用概括化翻译,俄译汉多采用具体化翻译。阶层称呼语称呼机制是社会阶层及身份,因此翻译应时侧重对“身份”与“阶层”的还原。汉俄拟亲属称呼语的翻译应以译语的语言惯用法为基准,使译文与原文称呼语功能对等。描述性称呼语的主要功能在于描述,其称呼机制较为灵活,通常表达一定的情感意义,翻译时侧重传达源语称呼语真实的指称意义及情感意义。
李建军[9](2019)在《滋育型经典与《静静的顿河》》文中提出1我是第二次到宁夏固原来跟大家见面,谈文学。固原其实离我的老家并不远。我是陕北人,所以说我们的距离非常近,文化心理、生活习惯等方面应该有很大的相似性。固原这个地方跟我们陕北一样,过去都是很贫穷的地方,经济落后,老百姓的生活非常艰难,活得不容易。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文学就是与这种苦难相伴而生的,没有苦难,没有痛苦,没有绝望,
刘冬梅[10](2018)在《肖洛霍夫的写景手法对刘绍棠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顿河和大运河的风光景物具有共同的生命和性灵,自然如同一种圣洁而高尚的情感成为肖洛霍夫和刘绍棠永不衰竭的创作源泉。刘绍棠受到肖洛霍夫写景技巧的启迪,绘制出独具色彩与声响的大运河风光景物。本文主要从独特的修辞方法、精美的绘画性和多声的音乐性三个方面探讨了肖洛霍夫的写景手法对刘绍棠的影响。
二、《静静的顿河》修辞心理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静静的顿河》修辞心理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2)玛拉沁夫小说中的地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概念界定 |
第2章 玛拉沁夫小说中地域文化的呈现 |
2.1 情感化的地域景观 |
2.2 丰饶醇厚的地域风俗 |
2.3 以“草原味”为核心的地域语言 |
2.4 在回溯苦难与赞颂新生活中凸显的地域性格 |
2.4.1 宽厚质朴的性情 |
2.4.2 坚韧不屈的品格 |
2.4.3 乐观豁达的心态 |
第3章 玛拉沁夫小说中地域文化呈现的动因 |
3.1 个人经历凝结的创作冲动 |
3.1.1 对草原的眷恋情结 |
3.1.2 特殊年代的苦难记忆 |
3.2 受肖洛霍夫影响的创作方向 |
3.3 秉承“深入生活”的创作观 |
第4章 玛拉沁夫小说中地域文化呈现的意义 |
4.1 契合时代精神的理性审视 |
4.1.1 在现代文明与传统风俗的碰撞中寻求平衡 |
4.1.2 美好人性与伦理道德的双向观照 |
4.1.3 倡导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 |
4.2 展现刚柔并济的审美意蕴 |
4.2.1 细腻柔和之美 |
4.2.2 直白壮阔之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玛拉沁夫小说作品年表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3)“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学(小说) 风景研究概述 |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文学(小说)风景研究 |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小说)风景研究 |
二、废名小说(风景)研究概述 |
(一) 中国现代文学时期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
(二) 新中国成立后至新时期前的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
(三) 新时期以来的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
三、论题的提出与创新之处 |
(一) 论题的提出 |
(二) 论文创新之处 |
上篇 “美的‘三位一体’”与风景叙事 |
第一章 儿童之美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儿童风景化与“纯真新奇之美” |
一、“童恋三部曲”与追求“纯真之美” |
(一) “童恋三部曲”:《柚子》、《初恋》、《鹧鸪》 |
(二) “发乎情止乎礼”的叙事模式 |
二、风景的“陌生化”、“去道德化”与追求“新奇之美” |
(一) 风景的“陌生化” |
(二) 风景的“去道德化” |
(三) 儿童视角与“视角越界” |
第二节 儿童风景化与“哀伤之美” |
一、孤独恐惧之情与“以风景为家” |
(一) “桃园两个日头”与内心寒冷孤独 |
(二) “橘树之梦”:渴望打破乏爱生活的美梦 |
(三) “茅屋大概不该有”:生活之爱与精神之爱的双重缺失 |
(四) “桃子好吃”与隔膜误解 |
二、风景叙事的诗意化、反讽性与“桃园之美” |
(一) 未被发现的“心病”与“美”的损毁者 |
(二) “哀伤之美”与复杂的风景叙事特征 |
第二章 女性之美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桃源之景”与“风景的阴暗面” |
一、女性自然化风景叙事与乡土“桃源之景” |
(一) “桃源三部曲”与人性之美的赞歌 |
(二) 女性自然化与乡土之美的赞歌 |
二、女性物化风景叙事与都市“风景的阴暗面” |
(一) 风景反讽与都市小说的女性物化 |
(二) “风景道德化”与以城市为背景的小说 |
三、赞“美”刺“丑”—审美理想的殊途同归 |
第二节 “诗意世界”与“人间圣境” |
一、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与“诗意世界” |
(一) 早期小说的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 |
(二) 以《桥》为代表的中期小说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 |
二、女性神圣化风景叙事与“人间圣境” |
(一) 女性崇拜与“美即宗教”:从人道主义到唯美主义 |
(二) 女性之美:人生苦难的诗意救赎和世俗人生的审美超度 |
第三章 自然之美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自然之美是心灵之美的折射 |
一、追求心灵之美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
(一) “画图上的相识”:“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唯心自然观 |
(二) “最美的自然,还是人类的情感”:追求内在真实与心灵之美的人生观 |
二、追求心灵之真的世界观 |
(一) “世界正同一个人的记忆一般大小”—世界即记忆 |
(二) “真善美三个字都是神”—“世界原不是虚空的” |
第二节 渴求美之永恒与死亡审美化 |
一、“雨中山果落”:因赏美而欣赏死亡 |
(一) 废名早期小说的死亡问题—作为人生主题的表现方式 |
(二) 《枣》和《墓》—因赏美而欣赏死亡 |
二、“我所想像之死盖就是一个想像”:因惜美而想象死亡 |
(一) 《桥》上卷下篇的死亡审美化 |
(二) 《莫须有先生传》的死亡审美化 |
三、“世间一副最美之面目”:因存美而向往死亡 |
(一) “做人类的坟墓”—凝固诗意生活之美 |
(二) “细竹之睡”—“世间一副最美之面目” |
(三) “投身饲虎”—以身“殉美” |
(四) “春天无今昔”—渴求时间静止与美之永恒 |
下篇 审美自觉与风景叙事 |
第四章 文体自觉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以风景叙事为媒介的文体实验 |
一、风景、故事与典故—中外文体之辨 |
(一) 中外文学异同的整体认知与自我定位 |
(二) 中外文学风景书写异同的认知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二、小说文体内部的实验与创新 |
(一) 早期小说:风景结构文本与风景人物化 |
(二) 以《莫须有先生传》为代表的中期小说:风景反讽与文体创新 |
三、跨文体的小说文体实验与创新 |
(一) 《去乡》、《花炮》:诗化、散文化、戏剧化 |
(二) 《桥》上卷上篇:“要有文辞没有意思”与小说散文化 |
第二节 “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
一、中国“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
(一) 《桥》上卷的“风景典故”运用 |
(二) 《桥》下卷的“风景典故”运用 |
(三) 《桥》“风景典故”运用的统计分析 |
二、外国“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
(一) 外国小说、诗歌、戏剧中的风景典故运用 |
(二) 外国风景典故运用背后的“风景” |
第五章 语言自觉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语言的困境与突围—“言意之辨”的具象化 |
一、“言不及意”与“言不尽意”的语言困境 |
(一) “言能及意”“由言及意”与“言不及意”“言不尽意” |
(二) 人物无法言说与叙述者“代言” |
(三) 从“踌躇满志”到“很是疲倦”:“言意之辨”思考的深化 |
二、“立像以尽意”与“得意忘言”的语言突围 |
(一) 《桥》的语言突围 |
(二) 《莫须有先生传》的语言突围 |
第二节 语言文字形态的杂陈—“亦庄亦谐”的无碍之境 |
一、文白夹杂—“澄明自由”心境的自然流露 |
(一) 文白夹杂与风景典故的运用 |
(二) 文白夹杂与“庄”“谐”艺术效果 |
二、汉英杂陈—讽刺与抒情的强化表达 |
(一) 早期小说的汉英杂陈:情节讲述 |
(二) 中期小说的汉英杂陈:反讽与抒情 |
(三) 后期小说的汉英杂陈:事实陈述 |
第三节 语言文字的修改—“求美增美”的极致追求 |
一、以《竹林的故事》集为代表的早期小说风景描写修改 |
二、以《桥》为代表的中期小说风景描写修改 |
(一) 文本意境的营造 |
(二) 思想情感之美、心境之美和想象之美的凸显 |
(三) 小说叙述视角的甄选 |
(四) 标点符号的修改 |
第六章 艺术自觉与风景叙事 |
第一节 想象之美与现实之真 |
一、“时景”(现时之景)与“心景”(想象之景) |
二、“想像的雨不湿人”:从局部到整体的“心景”运用 |
(一) 《清明》:“心景”的章内运用 |
(二) 《今天下雨》:“心景”的整章运用 |
(三) 《桥》上卷下篇:“心景”的整篇运用 |
三、小说文本内外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
(一) 小说文本内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
(二) 小说文本外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
第二节 情感之美与道德之善 |
一、爱情叙事与风景叙事的“交响曲” |
(一) 早期小说:情感与道德的和谐相生 |
(二) 中期小说:情感与道德博弈后的再度和谐 |
二、艺术与道德关系之思的小说文本内表达:人物的艺术自觉 |
(一) 《莫须有先生传》中人物的艺术自觉 |
(二) 《桥》中人物的艺术自觉 |
结语 |
附录:废名小说创作目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俄罗斯人名的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价值和新意 |
四、论文的理论依据及语料来源 |
五、论文结构 |
1.相关理论概述 |
1.1 俄语人名学 |
1.2 俄罗斯人名与文化的联系 |
1.3 俄语人名学研究现状 |
1.3.1 俄罗斯语言学界对该课题的研究 |
1.3.2 我国学界对该课题的研究 |
本章小结 |
2.俄罗斯人名系统概述 |
2.1 名字的发展过程、形态结构与文化内涵 |
2.1.1 名字的发展过程 |
2.1.2 名字的形态结构及变格 |
2.1.3 名字的文化内涵 |
2.2 父称的发展过程、形态结构与文化内涵 |
2.2.1 父称的发展过程 |
2.2.2 父称的形态结构及变格 |
2.2.3 父称的文化内涵 |
2.3 姓氏的发展过程、形态结构与文化内涵 |
2.3.1 姓氏的发展过程 |
2.3.2 姓氏的形态结构及变格 |
2.3.3 姓氏的文化内涵 |
本章小结 |
3.俄罗斯人名的修辞特点 |
3.1 俄罗斯人名本身的修辞色彩 |
3.1.1 俄罗斯人名通过构词法产生的修辞色彩 |
3.1.2 人名的特殊变体——绰号的修辞色彩 |
3.2 俄罗斯人名构成的修辞格 |
3.2.1 隐喻(метафора) |
3.2.2 比喻(сравнение) |
3.2.3 代称(антономазия) |
3.2.4 讽刺(ирония) |
3.2.5 提喻(синекдоха) |
3.2.6 呼告(риторическое обращение) |
3.2.7 首语重迭(анафора) |
3.2.8 对比(антитеза) |
3.2.9 重复(повтор) |
3.3 俄罗斯人名的象征意义 |
本章小结 |
4.俄罗斯人名的语用特点 |
4.1 俄罗斯人名称呼语的选择 |
4.1.1 交际主体的社会角色与人名称呼语的选择 |
4.1.2 交际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与人名称呼语的选择 |
4.1.3 交际目的与人名称呼语的选择 |
4.1.4 交际基调与人名称呼语的选择 |
4.1.5 交际方式和场合与人名称呼语的选择 |
4.1.6 交际手段与人名称呼语的选择 |
4.2 人名称呼语的调整 |
4.2.1 人名称呼语随着交际主体变化而调整 |
4.2.2 人名称呼语随着交际过程发展而调整 |
4.2.3 人名称呼语的误用与纠正 |
4.3 人名使用中的时尚性与传统性 |
4.3.1 父称使用中的时尚性与传统性 |
4.3.2 姓氏(复姓)使用中的时尚性与传统性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5)主题学视域下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论文选题的相关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文化语境概述 |
一、中苏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基本概况 |
二、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文化语境 |
第二章 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主题比较 |
一、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主题的趋同性 |
(一)文学功能的政治化 |
(二)阶级斗争的扩大化 |
(三)个人情感的集体化 |
二、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主题的差异性 |
(一)现实的揭露与掩饰 |
(二)人性的张扬与压抑 |
(三)精神的探索与盲从 |
(四)宗教的信仰与批判 |
三、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主题差异性产生的原因 |
(一)作家人格独立的保障与缺失 |
(二)隐秘书写直白抒写的选择 |
(三)文学传统经验的借鉴与接受 |
第三章 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审美比较 |
一、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审美趋同性 |
(一)独特自然风光的审美表现 |
(二)丰富民间文化的细腻描写 |
(三)农民心理个性的精准刻画 |
(四)叙事环境描写的语义双关 |
(五)乡俗俚语的活用与通俗化 |
二、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审美差异性 |
(一)布局的单线结构与复线结构 |
(二)叙事的白描与多种修辞运用 |
(三)风景描写的弱化与独立审美 |
第四章 中苏农业集体化小说的价值和当下反思 |
一、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价值 |
(一)历史价值 |
(二)艺术价值 |
(三)时代价值 |
二、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当下反思 |
(一)政治主题叙事模式的选择 |
(二)现实主义手法的创作教训 |
三、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经验借鉴 |
(一)集体化题材作品价值评判 |
(二)经典传承与时代精神倡导 |
(三)知识分子人格塑造与独立 |
(四)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辩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6)语言文化学视角下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Аннотация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发展趋势 |
1.3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1.4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5 课题的研究重点、难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6 语料来源 |
1.6.1 汉语语料 |
1.6.2 俄语语料 |
第2章 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的词义分析 |
2.1 Советский的词典释义分析 |
2.1.1 Совет的词典释义分析 |
2.1.2 Советский的词典释义分析 |
2.2 Союз的词典释义分析 |
2.2.1 Союз的词源分析 |
2.2.2 Союз的词典释义分析 |
2.3 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的词典释义分析 |
2.3.1 汉语百科词典中的释义分析 |
2.3.2 俄语百科词典中的释义分析 |
2.3.3 英语百科词典中的释义分析 |
2.3.4 日语百科词典中的释义分析 |
2.3.5 韩语百科词典中的释义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的语义场分析 |
3.1 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的等义场 |
3.2 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的类义场 |
3.2.1 国际组织机构中俄名称共性分析 |
3.2.2 国际组织机构中俄名称个性分析 |
3.3 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的历史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的文化联想意义调查分析 |
4.1 调查研究的目的及材料 |
4.2 调查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
4.3 调查研究结果的分析与反馈 |
4.3.1 中国人对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的文化联想意义结果分析 |
4.3.2 俄国人对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的文化联想意义结果分析 |
4.3.3 中俄对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的文化联想意义结果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 |
(7)一半是至论,一半是偏解——论鲁迅与俄苏文学之交(论文提纲范文)
小引 |
一、两极对抗的外国文学认知图式 |
二、俄罗斯古典文学认知的三个维度 |
三、对苏维埃文学的误读与偏解 |
四、文艺理论及“同路人”问题 |
(8)汉俄称呼语对比与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绪论 |
第一章 称呼语研究综述 |
1.1 俄罗斯学界同类课题研究概述 |
1.1.1 传统语法视角 |
1.1.2 交际功能-语用视角 |
1.1.3 对比与翻译视角 |
1.1.4 称呼语研究的其他视角 |
1.2 国内学界同类课题研究概述 |
1.2.1 国内汉语学界的研究 |
1.2.2 国内俄语学界的研究 |
小结 |
第二章 汉俄亲属称呼语对比与翻译 |
2.1 称呼语的分类 |
2.1.1 亲属称呼语 |
2.1.2 社交称呼语 |
2.1.3 描述性称呼语 |
2.2 汉俄亲属称呼语共性文化特征 |
2.2.1 共同的亲属成员组成 |
2.2.2 宗法制 |
2.2.3 男尊女卑 |
2.2.4 从小称呼 |
2.3 汉俄亲属称呼语异性文化特征 |
2.3.1 汉俄亲属称呼语本质差异 |
2.3.2 宗法观念差异 |
2.3.3 社会伦理及价值观差异 |
2.4 汉俄亲属称呼语语言异同分析 |
2.4.1 汉俄亲属称呼语构成分析 |
2.4.2 汉俄亲属称呼语语义场分析 |
2.5 汉俄亲属称呼语翻译 |
2.5.1 汉俄亲属称呼语单一对应关系及其翻译 |
2.5.2 汉俄亲属称呼语多向对应关系及其翻译 |
2.5.3 无对应关系称呼语及其翻译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俄社交称呼语对比与翻译 |
3.1 汉俄阶层称呼语对比与翻译 |
3.1.1 社会阶层与尊称和敬称 |
3.1.2 汉俄皇室成员称呼语对比与翻译 |
3.1.3 汉俄官爵称呼语对比与翻译 |
3.1.4 汉语宗法类称呼语的翻译 |
3.1.5 汉俄其他阶层称呼语对比与翻译 |
3.2 汉俄拟亲属称呼语对比与翻译 |
3.2.1 汉俄拟亲属称呼语概述 |
3.2.2 有对应关系的拟亲属称呼语的翻译 |
3.2.3 无对应关系的拟亲属称呼语的翻译 |
3.2.4 翻译中拟亲属称呼语的转换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俄描述性称呼语对比与翻译 |
4.1 汉俄描述性称呼语概述 |
4.1.1 描述交际对方的年龄及地位 |
4.1.2 描述交际对方的外在形象 |
4.1.3 描述交际对方的品行 |
4.1.4 描述交际主体情感 |
4.2 汉俄描述性称呼语翻译难点 |
4.2.1 汉俄语宏观层面的差异 |
4.2.2 称呼语的特点 |
4.3 汉俄描述性称呼语的翻译方法探索 |
4.3.1 语境与称呼语意义传达 |
4.3.2 直译 |
4.3.3 直译加注 |
4.3.4 释义法 |
4.3.5 增译法 |
4.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10)肖洛霍夫的写景手法对刘绍棠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独特的修辞方法 |
二、精美的绘画性 |
三、多声的音乐性 |
四、结语 |
四、《静静的顿河》修辞心理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静静的顿河》的影视改编问题研究[D]. 党晓乔. 南昌大学, 2021
- [2]玛拉沁夫小说中的地域文化研究[D]. 孙甄延.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3]“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D]. 周爱勇.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4]俄罗斯人名的语言学研究[D]. 王鑫蕊.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5]主题学视域下中苏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比较[D]. 施成群. 西华师范大学, 2020(12)
- [6]语言文化学视角下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的多维研究[D]. 肖月.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7]一半是至论,一半是偏解——论鲁迅与俄苏文学之交[J]. 李建军. 文艺争鸣, 2019(08)
- [8]汉俄称呼语对比与翻译[D]. 杨立云.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9]滋育型经典与《静静的顿河》[J]. 李建军. 朔方, 2019(02)
- [10]肖洛霍夫的写景手法对刘绍棠的影响研究[J]. 刘冬梅. 参花(下),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