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射性核束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阳[1](2021)在《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时代,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加速了全球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世界各国间的科技力量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不仅是全球经济社会的变革,每一次革命过程也必然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分布,重塑世界实力对抗格局。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崛起,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屡次触碰着科研工作者的神经。如何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流科研机构的支撑,而国家级实验室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满足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需求。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大国科技博弈的重要体现,为保持国家科技竞争力提供了驱动力,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保障。美国庞大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距今已经历了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也是满足国家科技全球领先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管理创新上以及科研实力上领先于全球。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兴建于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之路不断发展壮大,但相较于世界发达水平,在建设管理经验、科技体制创新及科研实力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以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深入比较,总结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发现建设经验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科研实力比较中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及发展寻找经验借鉴,对于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来看,两国实验室各自经历了怎样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建设的侧重点是什么,各阶段的科技政策对实验室发展有何导向,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又有哪些?(2)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来看,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些方面中,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建设特征又有什么异同,美国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对中国有何启示?(3)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来看,两国实验室在体现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主导地位方面、论文影响力方面的科研实力差距有多少;基于文献属性数据的特征差异有哪些,这些差异对两国实验室论文产出、影响力及主导地位的影响又有哪些?本文以比较研究作为研究视角,重点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进行了划分;结合时代政策背景,对两国实验室各自的发展建设过程、学科分布特点、部门及地域分布特点、建设成效、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每一阶段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变化;总结出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相同点及差异。(2)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方面的特点;围绕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科研合作五个方面,总结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共性与个性。(3)基于目前代表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库,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Logistic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工具,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国际合作、影响力等角度进行量化比较,以明确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的差异。最终,通过对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及阶段特征的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兴起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建设历程。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兴起于战争年代,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成为了其建设初衷。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且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较大的争议。实验室的发展紧密围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展开,进行学科建设的布局与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尤其是美苏冷战时期,持续增加的军费资助为实验室的研究发展印上了明显的军事化色彩。相较而言,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发展建设起步较晚,与改革开放后的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基本同步,基本依托重点高校及各部门进行运行管理,以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工程类学科研究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艰难的起步后,实验室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推进走向市场化协同创新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在发展方面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2)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中的特色及管理经验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上既有共同的经验又各具特色。通过对中美典型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特征进行分析,作者发现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兴起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两国在科技、经济等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节点,形成了美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定位于人类终极科学问题的探索,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主要还是定位在满足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层面。两国不同的制度体制也形成了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美国强调以市场参与为主,政府主导为辅,实验室体系的发展以“自下而上”科技决策体系为主;中国更强调决策主体集中,注重政府的政策引导,实验室多以执行上级科技政策为主。此外,两国实验室在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拨付制度、实验室的监管主体及实验室主任的选聘与权责方面也都存在着显着差异。(3)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的科研实力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科研实力方面各有优势,美国在多个方面保持着相对优势,我国在论文产出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研究发现,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产出数量的比较上,中国无论是在产出总量还是发展增速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对中美论文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作者数量为5人及以上为中美论文产出的最主要合作方式;中国论文产出受参与单位的数量作用不显着,当有国内基金参与资助时会显着提高两国实验室的发文量。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比较上,在中美两国间实验室的合作论文方面,美国的主导地位高于中国;在中美实验室参与国际合作论文方面,中国的主导地位强于美国;在中美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的特征方面,论文流向国内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正向影响;资助基金数量及资助基金类别为“无国内基金参与”时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负向影响。在基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比较上,美国在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方面的影响力均强于中国;在论文影响力的特征方面,中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均受到作者数量、出版时间、资助基金数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者数量、资助基金数量等对中国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作用程度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以国家级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科学技术强国,拥有雄厚的资本及一流的人才储备,众多的国家级实验室成为了其科技研发的排头兵,也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坚实保障。联邦国家实验室体系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拥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其规律,进而探索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美国科技封锁,探索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及科研机构改革创新很有价值。(2)拓展了文献计量学理论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与实践。国家级实验室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作的重要科研机构。科技论文是体现国家或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国家或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主要方面。本文基于ESI及JCR等数据库,以高被引论文为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及差异水平,对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体系的成效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文献计量学理论以科技论文及各种文献数据特征为研究对象,可以实现对国家或地区、科研机构、学者等学科结构、产出数量、影响力变化等科研动态的科学评价,对于两国实验室科技论文产出及其深层次因素及规律进行探讨,在填补对国家级实验室定量化研究空白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评价体系,以便指导政策实践。(3)为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丰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概念,指导政府科技政策的实施与制度创新,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以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根植于独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在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面临着独有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难题。在深入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照搬照抄美国模式,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结合有益经验探索中国模式,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实力差距,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朱升云,郭刚,何明,吴振东,袁大庆,隋丽,焦学胜,常宏伟,左义,范平,葛智刚,陈东风[2](2020)在《HI-13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应用研究发展现状和展望》文中研究表明HI-13串列加速器建设开始,核物理应用研究即为其一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过去30多年,从设备和装置建设开始,核物理应用研究得到很大发展,取得了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介绍HI-13串列加速器的航天电子元器件抗辐射加固、辐射生物效应、加速器质谱、核孔膜和防伪标识、在线和离线核效应等核物理应用研究发展现状,展望了依托在建的预期2021年底投入运行的HI-13串列加速器-超导直线加速器和多粒子可变能量回旋加速器的创新性、前沿性和实用性的核物理应用研究。
杨尧[3](2020)在《HIAF放射性次级束分离线(HFRS)辐射防护关键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放射性次级束装置是用于产生、分离、纯化和研究放射性核束的装置,利用放射性核束可以开展物理、材料、生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正在运行、建造或计划建造的放射性核束装置。HFRS是HIAF装置上基于In-flight方法产生放射性核束的装置,典型238U束能量可达800 MeV/u,流强3×10111 pps。它由预分离器和主分离器组成,初级束在预分离器中轰击薄靶得到次级束,并进行初步分离,随后传输到主分离器中进一步的分离和纯化。此外,还可以在主分离器中安装次级靶,开展二次反应的研究。它的另一种运行模式为普通传输线模式,即将BRing中的主束直接传输到SRing中。HFRS可加速的粒子种类多,能量及流强高,且运行模式多样、束损分布广。其产生的次级辐射场瞬时剂量率可达1012μSv/h量级,高活化部件(初级靶、Beam dump)表面剂量率可达106μSv/h量级,这对装置的屏蔽设计、设备保护及部件维修等提出了挑战。论文首先从中子能谱、屏蔽计算及活化分析几个方面对比了蒙卡模拟、实验数据以及经验公式的结果,表明了FLUKA程序在中高能重离子加速器中防护计算的适用性。接着从HFRS运行模式出发,结合束流、产生靶参数及剂量率控制目标,分别完成了预分离器和主分离器的屏蔽设计。前者采用局部屏蔽(铁)与整体屏蔽(普通混凝土)+回填砂土结合的方案,后者采用整体屏蔽+回填砂土的方案。同时根据辐射源项结果,提出了设备保护方案,为束诊设备及抗辐射磁铁的设计提供了指导。另外,采用FLUKA程序和ANSYS程序结合的方法,初步完成了HFRS束流垃圾桶的设计,为未来涉及高功率装置的束流垃圾桶的设计和优化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最后,研究了加速器部件、空气、环境介质等的感生放射性水平,提出并解决了高活化部件维修转运问题,完成了工作人员和公众辐射剂量评价和环境影响分析。论文中分析比较了不同价态离子在蒙卡程序磁场模型中的输运,以及对辐射源项分布的影响,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相比较于普通加速器装置,放射性次级束装置的防护设计更为复杂,国内鲜有报道。本工作的完成推动了HIAF项目的顺利开展,为HFRS的辐射防护设计和建设项目的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源头基础和依据,文中的研究方法、结果等也可为同类型装置提供重要参考。
熊赛赛[4](2020)在《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介导的多肽肿瘤靶向成像》文中研究指明癌症(恶性肿瘤)是当今世界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和中医治疗等手段常常被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这些手段虽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癌症治疗的需求,但是由于癌症的难以早期发现、难以根治,导致人们至今依旧“谈癌色变”。癌症难以治愈的根源大部分是由于癌症难以早发现。如果在癌症发病早期就能快速对其做出诊断,癌症的治愈率将会大幅提高。因此,开发一种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材料以及生物学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本硕士论文在前人关于部分细菌可以在肿瘤乏氧微环境中特异性增殖的研究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利用抗菌肽标记荧光染料Cy5.5或放射性核素125I联合细菌进行肿瘤早期诊断的策略。本论文选用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作为靶向肿瘤的细菌,之后将具有靶向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能力的抗菌肽Ubiquicidine(UBI)标记上荧光染料Cy5.5或者放射性核素碘-125,利用显像剂标记的抗菌肽UBI对肿瘤进行荧光及核素双模态成像。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简要阐述了当前肿瘤成像的主要技术,细菌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并着重阐述了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抗肿瘤机制,抗菌肽的抗菌生物学机制以及抗菌肽UBI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策略。第二章:抗菌肽UBI体外靶向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研究。采用酰胺化反应原理,将抗菌肽UBI和荧光染料Cy5.5偶联获得Cy5.5-UBI,之后通过SephadexTMG-25M葡聚糖凝胶柱纯化获取纯化后的Cy5.5-UBI溶液,并进行一系列表征和分析。将Cy5.5-UBI溶液与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体外共培养。研究发现,与单独的荧光染料相比,抗菌肽UBI具有很强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靶向能力。此外,通过Iodogen氧化法,将放射性125I标记到抗菌肽UBI上获得125I-UBI溶液,同样通过Sephadex TMG-25M葡聚糖凝胶柱萃取获得纯化后的125I-UBI溶液并进行表征和分析。第三章: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靶向肿瘤部位的研究。将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通过尾静脉注入荷瘤小鼠,通过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体内生物发光成像以及组织切片革兰氏染色实验探究了其对肿瘤组织的靶向能力。此外,采用细菌涂板实验以及组织切片H&E染色实验探究了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在Balb/c小白鼠体内的毒性。第四章: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介导的抗菌肽UBI活体成像研究。在上述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靶向肿瘤乏氧微环境以及抗菌肽UBI靶向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在4T1(小鼠乳腺癌)和CT26(小鼠结肠癌)荷瘤小鼠模型上,进行抗菌肽UBI联合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活体荧光成像以及4T1荷瘤小鼠模型上的125I放射性核素SPECT成像,实现了对肿瘤的多模态成像。总而言之,我们提出了使用荧光染料或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菌肽UBI联合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肿瘤靶向成像的策略。具有兼性厌氧特性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在静脉注射后可以在肿瘤部位特异性增殖,而在正常组织中不增殖。抗菌肽UBI无论在体外还是体内都具有靶向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能力。利用荧光染料Cy5.5或者放射性核素125I标记抗菌肽UBI联合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肿瘤成像。在两个独立的肿瘤模型上,体内荧光成像和SPECT/CT成像显示,荧光染料Cy5.5或放射性核素125I标记的抗菌肽UBI可以特异性靶向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肿瘤,实现了对肿瘤区域的多模态成像。因此,这种策略(细菌介导的肿瘤靶向)可以进一步提高对肿瘤早期诊断的灵敏度。我们希望将来这一策略可以进一步扩展到临床癌症治疗,为广大癌症患者带来好消息。
王琳[5](2020)在《契伦科夫荧光成像中放射源三维重建方法与信号增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契伦科夫荧光成像(Cerenkov luminescence imaging,CLI)技术开创性的利用了核医学领域中放射性核素在衰变过程中产生的可被光学探测器收集的近红外光,由于大量放射性核素可被用于临床,因此CLI为解决光学分子成像技术临床转换面临的分子探针局限性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通过结合生物组织中的光传输模型和光源重建算法,契伦科夫荧光三维成像(Cerenkov luminescence tomography,CLT)能够准确获取核素探针的体内位置和定量空间分布信息,因而备受关注。然而,契伦科夫荧光的宽光谱特性、契伦科夫荧光测量数据的不充足性、深层核素探针的契伦科夫荧光强衰减性等,造成CLT技术在精确获取体内核素探针的三维位置和定量空间分布方面还存在极大的挑战。本文针对契伦科夫荧光成像技术在三维重建准确性和深层目标成像有效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针对契伦科夫荧光的宽光谱特性造成的成像模型不准确问题,提出了基于混合光传输模型的多光谱契伦科夫荧光三维成像方法。利用宽谱契伦科夫荧光进行多光谱三维成像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测量数据不完备问题,但是同样造成了现有基于单一方程的光传输模型的不准确性。首先,构建混合光传输模型,用来描述多光谱契伦科夫荧光在生物组织中的传输过程,在不同谱段以及同一谱段不同组织之间均采用混合方程,因此该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效率和灵活性。其次,采用有限元方法和多光谱数据耦合策略,离散化该混合模型,建立多光谱测量数据下描述体内靶标与外部测量值之间的线性系统方程。最后,考虑光源的稀疏特性和测量值的不足性,利用稀疏正则化思想,创立基于l1范数的目标函数,并选用合适的优化算法求解,获得体内靶标的空间分布和探针的定量信息。通过数字鼠仿真实验和真实小鼠实验,对比不同光传输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在平衡成像效率和成像精度方面的优越性。2.针对单视图测量数据带来的重建结果趋于表面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先验补偿的契伦科夫荧光三维成像方法。单视图测量数据采集是与商业系统真实实验数据采集最吻合的方式,能克服实际应用中时效和采集条件的限制;然而单视图测量会带来数据的缺失,从而导致重建结果趋于表面的不准确性。首先,考虑缺少多角度视图的信息可能导致无法确定靶标深度,建立体内不同位置深度靶标与体表测量信号的关系,构建一个补偿矩阵来矫正因深度变化而对系统矩阵产生的影响,建立一个融合深度补偿的系统方程。其次,考虑到体内靶标分布具有稀疏特性,采用基于lp范数的稀疏正则化策略将系统方程转化为正则化问题,最终获得体内不同深度靶标的空间位置和强度分布信息。通过构建光源位于数字仿体内部不同深度的仿体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以及相比于相同光传输模型无补偿方法的优越性;通过活体小鼠实验证明该方法在预临床研究中有更好的应用前景。3.针对深层核素探针的契伦科夫荧光强衰减性带来的成像有效性问题,提出了基于混合光传输模型的内窥契伦科夫荧光三维成像方法。内窥数据采集方式为解决CLI技术临床应用面临的成像深度受限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首先,针对内窥数据采集方式特点,构建了通用成像物理模型,耦合各部分的边界条件和物理量的转换建立基于简化球谐波近似、扩散近似和辐射度学理论(SP3-DA-Radiosity)的光传输混合数学模型。其次,通过结合有限元离散框架,建立体内靶标与内窥式检测仪器测量值之间的系统方程。最后,考虑体内靶标的稀疏特性以及内窥测量值的严重不足性,利用稀疏正则化的思想,建立基于l1范数目标函数,并选用合适的优化算法求解。根据生物体组织多样性建立仿真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4.针对深层核素探针的契伦科夫荧光强衰减性带来的成像有效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契伦科夫荧光增强成像技术——放射荧光胶片成像技术。契伦科夫荧光信号弱导致成像深度受限的缺陷,严重限制了其临床的广泛应用。受放射荧光现象启发,即稀土纳米颗粒在高能射线轰击下可发出荧光现象,本章提出了一种以光学方式探测放射性核素的放射荧光胶片成像技术。该技术利用由放射荧光微粒做成的胶片贴敷于成像体表面,基于由高能射线激发的放射荧光信号进行光学成像;采用这种方式,放射荧光胶片成像技术相比于契伦科夫荧光成像技术可探测活体生物体内更深位置处的医用同位素。通过一系列的可行性验证实验、性能刻画实验、老鼠活体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预临床和临床应用潜力。
王丹[6](2020)在《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在生物医学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医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快速发展,荧光标记技术已经成为生物医学研究领域重要的标记技术之一。但传统的荧光探针仍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光稳定性差、亮度低、易漂白、毒性大以及生物组织自体荧光的影响等,这些问题给进一步发展高灵敏度成像技术和高通量分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并且单一的成像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临床医学的需求。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开发设计新型多功能荧光材料便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用于疾病成像与治疗为一体的新型荧光探针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荧光标记技术的发展为生物医学领域中的许多基本生命过程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本论文引入了氟镧钠(Na Ln F4:Ln3+)、稀土金属有机框架(MOF-Ln3+)和半导体聚合物量子点(Pdot)等几种发光材料,构筑了新型荧光探针,分别用于细胞标记、药物递送和亚细胞标记。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NaGdF4:Ln3+具有优异的化学和光化学稳定性,我们将其与MOF-Gd:Eu3+复合后,制得Na Gd F4:Ln3+@MOF-Gd纳米复合材料,详细地研究了Na Gd F4:Ln3+@MOF-Gd的上--下转换发光性能。构筑了双模发光的Na Gd F4:Ln3+@MOF-Gd荧光探针,通过包裹两亲性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成功标记癌细胞。(2)在上一章的基础上,我们发现NaYF4是非常有效的发光基质材料。而MOF-Y:Eu3+作为一种新型的稀土金属有机框架在生物成像和药物递送方面具有突出的潜力。我们采用和上一章相同的方法制备了Na YF4:Ln3+@MOF-Y纳米复合材料,利用Na YF4:Tm3+/Yb3+和MOF-Y:Eu3+的协同效应进行生物标记和药物递送。实验结果表明负载了抗癌药物盐酸阿霉素(DOX)的Na YF4:Ln3+@MOF-Y在模拟癌细胞环境下可以成功的释放药物,并且药物的累计释量高达85.8%。MTT法的结果证明了Na YF4:Ln3+@MOF-Y纳米复合材料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双模发光的多功能荧光探针Na YF4:Ln3+@MOF-Y可用作癌细胞的诊断和治疗。(3)我们已经成功标记了癌细胞,但是由于标记亚细胞结构需要更小的尺寸,我们引入了Pdot,Pdot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荧光标记材料,广泛用于亚细胞结构标记。我们采用共沉淀的方法制备了功能化的Pdot,通过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催化生成Pdot-PSMA-Ig G生物共轭物。研究了Pdot-PSMA-Ig G的形貌、尺寸和发光性质,并使用牛血清蛋白(BSA)减少荧光标记中产生的非特异性。使用不同颜色荧光的Pdot-PSMA-Ig G标记微管、线粒体和核膜等亚细胞结构。结果表明荧光探针Pdot-PSMA-IgG可以多色高效特异性标记亚细胞结构。
宋少泽[7](2019)在《基于虚拟平行投影模型的多光谱光声层析成像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光声成像技术(Photoacoustic imaging,PAI)是一种结合了光学和超声成像各自优势的新兴成像技术,是当前发展最为迅猛的成像技术之一。光声层析成像(Photoacoustic tomography,PAT)是PAI技术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常用于临床医学成像和活体小动物全身成像。多光谱PAT技术可以进一步获取功能性信息,因而具有很大的研究与应用价值。经过对现有的PAT成像系统进行研究与分析,本文发展了一套多角度片光照射模式的多光谱光声层析成像系统。该系统利用多角度片光技术对目标体进行激发,同时采用具有聚焦特性的探测器进行信号检测,进而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层析成像能力。图像重建算法是成像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模型(Model-Based,MB)的重建算法相比于反投影重建算法在定量上更加精确,但是,MB算法在重建过程中需要建立前向模型,因而具有较高的计算代价。特别对于探测器表面较大的成像系统,重建算法在考虑探测器的几何尺寸时会导致计算代价将进一步增大。由于大晶面柱聚焦探测器具有高层析分辨能力等特性而广泛用于PAT系统,针对这种常用的大晶面探测器,本文结合虚拟平行投影方法对MB算法进行了修正,发展了基于虚拟平行投影模型(Virtual Parallel-Projection Model-Based,MB-VP)的光声重建算法以减少计算代价。通过这种方法,考虑晶面的MB算法中各个晶面微元点的前向模型累加求和被一个虚拟平行投影模型所取代,所需的计算时间与内存需求也相应得到了减少。本文所发展的成像系统经过了实验验证,证明其具有高分辨的特点。所提出的方法分别用数值模拟、仿体实验重建和活体小动物实验进行了验证,重建结果在图像保真度方面展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同时,虚拟平行投影模型算法在考虑到探测器几何尺寸时未增加计算时间和内存需求。最后,本文开展了活体小动物实验,成功获取了活体小动物的结构和功能性信息。
黄庆[8](2019)在《磁共振/荧光双模式造影剂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敏感和准确的成像方式才能推进精准的医学诊断和治疗。多模式成像探针已成为提高疾病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的有力工具,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结合多种成像方式,可以弥补各个成像方法缺陷、得到更强穿透力和更高分辨率的无创成像以及更精准诊断和更高灵敏度。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具有荧光和磁共振的纳米探针的合成、表征及其在双模式成像和生物分析中的应用。具体内容如下:1.本文以外消旋谷胱甘肽(racemic glutathione,GSH)为碳源,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disodium salt,EDTA)为金属离子稳定剂,FeSO4·7H2O为Fe2+原料,通过简单的一锅水热法制备了具有磁共振和荧光性能的铁掺杂碳量子点(iron-doped carbon quantum dots,Fe-CQDs)。将GSH、EDTA和FeSO4·7H2O的混合水溶液在180℃下加热6 h,反应结束后得到透明的红棕色溶液。自然冷却后透析24 h即得到Fe-CQDs。对掺杂不同价态的铁元素、反应原料比例、反应时间进行了条件优化。经过条件优化后的结果显示,GSH/EDTA/FeSO4·7H2O的摩尔比为5/2/1时,在180 oC反应6 h时,产品显示最高的1/T1值。进一步使用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对Fe-CQDs进行表征。综合表征结果,证实了Fe2+成功掺杂在碳量子点中。2.制备得到的Fe-CQDs具有高的纵向弛豫率(r1=3.92 mM–1?s–1)和低的横向弛豫率(r2=4.99 mM–1?s–1),纵向驰豫率优于临床所使用的钆基造影剂(r1=3.1-3.5 mM–1?s–1)。r2/r1趋近于1也揭示Fe-CQDs具有作为高效的T1-加权造影剂的潜力。同时,Fe-CQDs保留了碳量子点优异的光学特性,荧光量子产率为3.80%,并且Fe-CQDs具有良好的光学稳定性和广泛的pH适用范围。这些结果表明Fe-CQDs有潜力应用于生物成像中。3.细胞活力试验、体内生长评估、组织化学评估结果显示Fe-CQDs有极小的细胞毒性,没有造成小鼠体内严重的组织损伤或抑制小鼠的生长,说明Fe-CQDs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在体外与A549细胞孵育的实验表明,Fe-CQDs在细胞中有内化行为,并保留了Fe-CQDs的荧光和磁共振特性,因此Fe-CQDs有潜力应用于磁共振和荧光双模式生物成像,为目标组织提供精确的生理和空间信息。在体内实验中,Fe-CQDs表现出较高的对比效率,提高了T1-加权磁共振图像的正对比度。此外,主要器官的体内时间依赖性磁共振成像结果显示,由于其超小尺寸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Fe-CQDs表现出快速的肾小球滤过过程以及逃避免疫吸收能力。这些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Fe-CQDs具有作为荧光和磁共振双模式生物成像探针的潜力,可用于许多疾病的早期诊断。4.将Fe-CQDs用于药物分子的识别与检测。研究初步证明,Fe-CQDs能够影响褪黑素的荧光与散射,揭示了Fe-CQDs与褪黑素之间存在某种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可能影响Fe-CQDs的弛豫性能,结合Fe-CQDs优异的磁共振成像能力,有望在体内无创且可视化检测褪黑素。此外,发现H2O2能够有效的猝灭Fe-CQDs的荧光,Fe-CQDs溶液颜色由红棕色逐渐变为无色透明,说明Fe-CQDs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样,这种变化可能影响Fe-CQDs的弛豫性能,有潜力在H2O2的存在下调节磁共振信号,为在体内分子水平上无创、定量的检测H2O2提供了可能。
刘欣[9](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谌佳文[10](2019)在《蛋白基纳米反应器在肿瘤微环境调控与放疗增敏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放疗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但因其对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的杀伤缺乏选择性,同时实体瘤的乏氧区域会限制放疗的治疗效果,因此,人类亟需开发新型、有效的癌症诊疗手段以早日攻克癌症。近年来,纳米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放疗中,以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更好的癌症治疗效果。但是,即使放疗成功治愈了原发性肿瘤,但对于已经发生转移的肿瘤以及肿瘤复发,放疗往往束手无策,故亟需开发一种新型策略以解决这一难题。其中免疫疗法,一种通过激活自身免疫系统来抑制肿瘤生长的治疗手段,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契机。基于此,本硕士论文中制备了三种生物安全性好的纳米粒子。这三种纳米粒子可以缓解肿瘤乏氧,用于肿瘤微环境的调控,最终实现放疗的增敏。而且,其中一种通过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可以有效抑制肿瘤转移。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本章节先概述了肿瘤微环境和肿瘤的放射治疗,然后介绍了纳米材料如何增敏肿瘤放疗,以及蛋白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主要应用。最后阐述了该论文的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以白蛋白为模板的复合纳米粒子用于增强肿瘤的外放射治疗:利用生物矿化的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为模板,在其上生长金(Au)纳米簇和二氧化锰(MnO2)纳米颗粒。得到的纳米粒子(BSA-Au-Mn02)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可被生物代谢。通过尾静脉注射,该纳米粒子可以通过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EPR)实现在肿瘤部位的有效富集。一旦进入肿瘤酸性的微环境,该纳米粒子将分解为更小的纳米颗粒,有助于肿瘤的深度穿透;同时,MnO2将催化肿瘤微环境中的内源性过氧化氢(H2O2)分解产生氧气(O2)以改善肿瘤乏氧,有利于增强外放射治疗的效果。此外,该纳米粒子中的金纳米簇可以有效地吸收X射线,从而进一步提高外放射治疗效果。因此,得到的纳米粒子可以实现高效的肿瘤外放射治疗,显着抑制肿瘤生长。第三章:纳米颗粒增敏放疗并触发免疫反应有效抑制肿瘤转移:通过双微乳法将免疫佐剂R837和过氧化氢酶装载到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聚(乳酸一共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纳米颗粒中。得到的纳米颗粒可通过改善乏氧,增强放疗效果;同时还可以促进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向M1型转化。研究还发现,注射基于该纳米颗粒的放疗不仅可以促进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DC)成熟,还可以诱导癌细胞免疫源性死亡,引起机体强烈的免疫反应;但同时也会上调肿瘤内的调节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因此,当联合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 4 抗体(anti-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 4,αCTLA-4)抑制 Treg 后,不仅可以有效抑制转移瘤,还能够产生长效免疫记忆保护机体,防止肿瘤复发。第四章:白蛋白与过氧化氢酶交联成的蛋白纳米颗粒用于增敏放射性核素治疗:利用戊二醛将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与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交联成水合直径约100 nm的纳米颗粒,研究发现该纳米颗粒中的CAT稳定性得到提高,有助于CAT在复杂的生理环境中保持活性;然后在该纳米颗粒上标记放射性核素碘131(1311)。最终得到的纳米颗粒(131I-HSA-CAT)可以通过被动靶向有效地富集到肿瘤部位,有利于降低毒副作用并提高疗效。此外,其上的过氧化氢酶会催化肿瘤部位的H202分解产生O2以改善肿瘤乏氧的微环境,最终提高1311的治疗效果,有效抑制皮下肿瘤的生长。在本硕士论文中,我们概述了纳米材料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以及蛋白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研究进展。然后重点介绍了我们构建的三种生物相容性好的蛋白纳米颗粒。该研究结果可以为蛋白纳米材料在未来生物医学的发展及应用,提供宝贵的参考和研究思路。
二、放射性核束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放射性核束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家级实验室 |
2.1.2 国家重点实验室 |
2.1.3 联邦国家实验室 |
2.2 文献研究综述 |
2.2.1 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
2.2.2 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
2.2.3 文献研究回顾述评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协同创新理论 |
2.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2.3.3 文献计量学理论 |
2.3.4 数据挖掘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研究 |
3.1 中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
3.1.1 萌芽起步阶段 |
3.1.2 集中建设阶段 |
3.1.3 快速发展阶段 |
3.1.4 “中国特色发展”阶段 |
3.2 美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
3.2.1 快速起步阶段 |
3.2.2 第一波争议阶段 |
3.2.3 重整复苏阶段 |
3.2.4 第二波争议阶段 |
3.2.5 新时代发展阶段 |
3.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与启示 |
3.3.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一般规律 |
3.3.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主要差异 |
3.3.3 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案例选取原则 |
4.1.3 资料获取 |
4.1.4 分析框架 |
4.2 中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
4.2.1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2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4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5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
4.3 美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
4.3.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
4.3.2 喷气推进实验室 |
4.3.3 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
4.3.4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
4.3.5 林肯实验室 |
4.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与启示 |
4.4.1 制度体制的比较分析 |
4.4.2 建设定位的比较分析 |
4.4.3 资源要素的比较分析 |
4.4.4 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
4.4.5 科研合作的比较分析 |
4.4.6 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比较研究 |
5.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预处理 |
5.1.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来源 |
5.1.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处理流程 |
5.1.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规约 |
5.1.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清洗 |
5.1.5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构造 |
5.1.6 小结 |
5.2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的科研实力比较 |
5.2.1 高被引论文产出及变化情况比较 |
5.2.2 高被引论文单因素产出特征比较 |
5.2.3 基于关联规则的高被引论文多因素特征比较 |
5.2.4 小结 |
5.3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科研实力比较 |
5.3.1 两国间高被引论文合作情况比较 |
5.3.2 中美参与国际合作的高被引论文主导情况比较 |
5.3.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特征比较 |
5.3.4 小结 |
5.4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科研实力比较 |
5.4.1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比较 |
5.4.2 高被引论文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
5.4.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特征比较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建议 |
6.1 政府统筹实验室体系顶层设计的安排 |
6.1.1 强化政府战略规划,融入国家创新系统 |
6.1.2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引领学科交叉创新 |
6.1.3 加强重大专项部署,支撑战略新兴产业 |
6.2 积极推进实验室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 |
6.2.1 以市场拉动需求,发挥龙头企业领军性作用 |
6.2.2 以科研带动教学,发挥实验室平台教学功能 |
6.2.3 以联合实现共享,发挥联合体协同创新优势 |
6.3 努力推进实验室融入世界范围的步伐 |
6.3.1 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科技的自立自强 |
6.3.2 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构筑全球性人才高地 |
6.3.3 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提高实验室国际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HI-13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应用研究发展现状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航天电子元器件抗辐射加固和单粒子效应研究 |
1.1 设备和装置发展 |
1.2 主要研究成果 |
1.2.1 单粒子效应翻转截面测量国际比对 |
1.2.2 SRAM芯片存储区单粒子翻转成像测试 |
2 辐射生物学 |
2.1 设备和装置发展 |
2.2 主要研究成果 |
2.2.1 辐照诱发DNA DSB抑制研究 |
2.2.2 动物细胞DSB辐照诱发后特性研究 |
3 加速器质谱 |
3.1 设备和装置发展 |
3.2 主要研究成果 |
3.2.1 铁锰结核生长速率测量 |
3.2.2 重核素加速器质谱高灵敏测量 |
3.2.3 核反应截面测量和核素半衰期测量 |
3.2.4 生物示踪 |
4 重离子微孔膜和微孔膜防伪标识 |
4.1 设备和装置发展 |
4.2 主要研究成果 |
5 核效应分析 |
5.1 设备和装置发展 |
5.1.1 时间微分扰动角分布谱仪和瞬态场离子注入扰动角分布谱仪 |
5.1.2 ISOL型30 keV 放射性核束装置 |
5.1.3 材料和器件重离子辐照装置 |
5.1.4 重离子、氢和氦三束辐照平台 |
5.1.5 离线核效应分析设备 |
5.1.6 2×1.7 MV串列加速器核效应分析装置 |
5.2 主要研究成果 |
5.2.1 先进核能系统结构材料辐照性能快速测试和筛选 |
1) 重离子辐照模拟方法实验验证 |
2) 国产改进型316奥氏体不锈钢辐照性能重离子辐照快速测试 |
3) 国产低活化马氏体CLAM钢辐照性能重离子辐照快速测试 |
4) 材料抗辐照性能快速比较 |
5) 国产CLAM钢和1515钢辐照性能三束辐照模拟实际工况测量 |
5.2.2 核效应分析在核物理基础研究中应用 |
1) 高自旋态核g因子测量和A=80区中子和质子顺排的系统研究 |
2) 磁转动带g因子测量和磁转动机理研究 |
3) 不稳定放射性核29P和28P的核矩测量和核结构研究 |
6 核物理应用研究展望 |
1) 航天器件抗辐射加固 |
2) 加速器质谱 |
3) 核孔膜和防伪标识 |
4) 辐射生物和核医学 |
5) 原子物理 |
6) 核数据 |
7) 同位素生产 |
8) 核效应分析 |
(3)HIAF放射性次级束分离线(HFRS)辐射防护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放射性次级束的应用 |
1.2 放射性次级束的产生与加速 |
1.2.1 在线同位素分离法(ISOL) |
1.2.2 飞行中分离方法(In-flight) |
1.3 国内外次级束装置的防护设计 |
1.3.1 GSI-FRS& Super FRS |
1.3.2 RIKEN-RIBF Big RIPS |
1.3.3 MSU-FRIB ARIS |
1.3.4 CERN-ISOLDE |
1.3.5 小结 |
1.4 课题内容 |
1.4.1 HIAF-HFRS介绍 |
1.4.2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3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第2章 加速器辐射源项分析 |
2.1 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2.1.1 电磁相互作用 |
2.1.2 核相互作用 |
2.2 瞬时辐射场 |
2.2.1 基本规律 |
2.2.2 屏蔽材料 |
2.3 感生放射性 |
2.3.1 基本规律 |
2.3.2 加速器部件 |
2.3.3 混凝土 |
2.3.4 冷却水 |
2.3.5 空气 |
2.3.6 环境介质 |
2.4 小结 |
第3章 研究方法的选择及验证 |
3.1 中子能谱对比 |
3.1.1 计算模型 |
3.1.2 结果及讨论 |
3.2 屏蔽计算 |
3.2.1 经验公式 |
3.2.2 蒙卡方法 |
3.2.3 结果对比 |
3.3 感生放射性计算 |
3.3.1 经验公式 |
3.3.2 蒙卡方法 |
3.3.3 结果对比 |
3.4 RIBLL1测量与模拟对比 |
3.4.1 实验设置 |
3.4.2 FLUKA计算 |
3.4.3 结果及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HFRS屏蔽计算及设计 |
4.1 概述 |
4.1.1 运行模式介绍 |
4.1.2 剂量控制目标 |
4.1.3 源项计算 |
4.2 设备保护 |
4.2.1 磁铁线圈 |
4.2.2 其他部件 |
4.3 Beam dump的设计 |
4.3.1 材料的选择 |
4.3.2 结构设计 |
4.3.3 热力学计算 |
4.4 HFRS的屏蔽计算 |
4.4.1 磁场方法 |
4.4.2 预分离器 |
4.4.3 主分离器 |
4.4.4 高能外靶终端 |
4.5 中子天空反照 |
4.6 小结 |
第5章 HFRS感生放射性计算及分析 |
5.1 加速器部件 |
5.1.1 剩余剂量率分布 |
5.1.2 部件的感生放射性 |
5.1.3 部件转运及维修方案 |
5.2 冷却水 |
5.2.1 感生放射性结果 |
5.2.2 处理与处置方案 |
5.3 隧道空气 |
5.3.1 感生放射性结果 |
5.3.2 工作人员受照分析 |
5.3.3 公众受照分析 |
5.3.4 有害气体的产生 |
5.4 环境介质 |
5.4.1 土壤 |
5.4.2 地下水 |
5.4.3 花岗岩 |
5.5 高能外靶终端 |
5.5.1 感生放射性结果 |
5.5.2 局部屏蔽体设计 |
5.6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A Moyer模型输入文件 |
附录B HFRS输入文件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介导的多肽肿瘤靶向成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肿瘤成像技术 |
1.2.1 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 |
1.2.2 超声波成像技术 |
1.2.3 磁共振成像技术 |
1.2.4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 |
1.2.5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 |
1.2.6 光声成像技术 |
1.3 细菌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1.3.1 细菌用于肿瘤治疗简介 |
1.3.2 鼠伤寒沙门氏菌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1.3.2.1 鼠伤寒沙门氏菌用于肿瘤治疗的独特生物学特性 |
1.3.2.2 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抗肿瘤机制 |
1.3.2.3 鼠伤寒沙门氏菌联合其他抗肿瘤方法用于肿瘤治疗 |
1.4 抗菌肽的抗菌生物学研究 |
1.4.1 抗菌肽简介 |
1.4.2 抗菌肽的来源 |
1.4.3 抗菌肽作用机制研究 |
1.4.4 抗菌肽UBI29-41简介 |
1.4.5 抗菌肽UBI29-41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UBI多肽体外靶向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验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1 实验材料 |
2.2.1.2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步骤 |
2.2.2.1 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复苏方法 |
2.2.2.2 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培养方法 |
2.2.2.3 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冻存方法 |
2.2.2.4 Cy5.5-UBI的合成方法 |
2.2.2.5 ~(125)I-UBI的合成方法 |
2.2.2.6 ~(125)I-UBI放射化学纯度分析方法 |
2.2.2.7 ~(125)I-UBI稳定性测试方法 |
2.2.2.8 UBI多肽体外靶向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实验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电镜表征 |
2.3.2 Cy5.5-UBI溶液的表征 |
2.3.3 ~(125)I-UBI放射化学纯度分析 |
2.3.4 ~(125)I-UBI稳定性分析 |
2.3.5 UBI多肽体外靶向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实验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靶向肿瘤部位的验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1 实验材料 |
3.2.1.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步骤 |
3.2.3.1 细胞复苏 |
3.2.3.2 细胞传代 |
3.2.3.3 细菌涂板实验琼脂板的准备 |
3.2.3.3 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体内生物发光成像方法 |
3.2.3.4 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体内分布涂板实验 |
3.2.3.5 组织切片革兰氏染色方法 |
3.2.3.6 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体内毒性研究 |
3.2.3.7 统计学分析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体内生物发光成像分析 |
3.3.2 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体内分布分析 |
3.3.3 组织切片革兰氏染色分析 |
3.3.4 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体内毒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联合UBI多肽体内成像实验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1 实验材料 |
4.2.1.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步骤 |
4.2.3.1 建立Balb/c小鼠皮下肿瘤模型 |
4.2.3.2 体内荧光成像的准备 |
4.2.3.3 体内核素成像的准备 |
4.2.3.4 统计学分析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体内荧光成像分析 |
4.3.2 体内核素成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论文总结 |
5.2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5)契伦科夫荧光成像中放射源三维重建方法与信号增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契伦科夫荧光三维与增强成像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契伦科夫荧光成像技术 |
1.2.2 契伦科夫荧光增强成像技术 |
1.2.3 内窥契伦科夫荧光成像技术 |
1.2.4 契伦科夫荧光三维成像技术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契伦科夫荧光在生物组织中的传输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生物组织中的光传输模型 |
2.2.1 扩散近似 |
2.2.2 简化球谐波近似 |
2.2.3 辐射度模型 |
2.3 生物组织中的混合光传输模型 |
2.3.1 基于扩散近似-辐射度理论的混合光传输模型 |
2.3.2 基于简化球谐波近似-辐射度理论的混合光传输模型 |
2.3.3 基于扩散近似-蒙特卡罗理论的混合光传输模型 |
2.3.4 基于辐射传输方程-扩散近似的混合光传输模型 |
2.3.5 基于简化球谐波近似和扩散方程的混合光传输模型 |
2.4 混合光传输模型及其性能验证 |
2.4.1 混合光传输模型构建 |
2.4.2 实验设计与分析 |
2.5 本章总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基于混合光传输模型的多光谱契伦科夫荧光三维成像方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混合SP_3-DA模型的多光谱契伦科夫荧光三维成像方法 |
3.2.1 契伦科夫荧光的宽谱特性分析 |
3.2.2 混合光传输模型及其边界耦合条件的构建 |
3.3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3.3.1 混合光传输模型在多光谱应用中的优势分析 |
3.3.2 基于数字鼠的仿真实验验证 |
3.3.3 基于人工植入光源的在体小动物实验验证 |
3.4 本章总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基于先验补偿的契伦科夫荧光三维成像方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先验补偿的契伦科夫荧光三维成像方法 |
4.2.1 单视图测量数据下契伦科夫荧光三维成像的问题分析 |
4.2.2 基于先验补偿的契伦科夫荧光三维成像模型构建 |
4.3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4.3.1 基于简单数字仿体的仿真实验验证 |
4.3.2 基于活体小动物的在体实验验证 |
4.4 本章总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基于混合光传输模型的内窥契伦科夫荧光三维成像方法 |
5.1 引言 |
5.2 基于混合光传输模型的内窥契伦科夫荧光三维成像方法 |
5.2.1 问题的提出 |
5.2.2 基于混合光传输模型的eCLT和 eRLT统一成像框架 |
5.3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5.4 本章总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契伦科夫荧光增强技术及其三维成像方法 |
6.1 引言 |
6.1.1 契伦科夫荧光信号增强技术 |
6.1.2 放射荧光成像技术 |
6.2 RLFI可行性验证实验材料与实验设计 |
6.3 RLFI可行性验证实验结果与分析 |
6.3.1 RLFI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
6.3.2 放射性核素活度对放射荧光强度的影响 |
6.3.3 放射性核素与RLF的距离对放射荧光强度的影响 |
6.3.4 基于活体动物在体实验的应用潜力验证 |
6.4 基于混合模型的放射荧光胶片三维成像方法 |
6.5 本章总结与讨论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在生物医学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医学成像技术 |
1.2.1 光学成像 |
1.2.2 磁共振成像 |
1.2.3 计算机断层扫描 |
1.2.4 超声 |
1.2.5 放射性核素成像 |
1.2.6 双模成像 |
1.3 用于医学成像的荧光探针 |
1.3.1 有机小分子荧光染料 |
1.3.2 荧光蛋白分子 |
1.3.3 无机半导体量子点 |
1.3.4 碳量子点 |
1.3.5 稀土纳米材料 |
1.3.6 有机共轭半导体聚合物点 |
1.4 生物成像引导治疗的多功能材料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表征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1.1 合成Na Ln F4@MOF-Ln所用实验材料 |
2.1.2 合成Pdot-Ig G所用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3 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测试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 |
2.3.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 |
2.3.5 拉曼光谱测试 |
2.3.6 动态光散射测试 |
2.3.7 荧光光谱测试 |
2.3.8 紫外-可见光谱测试 |
2.3.9 荧光显微镜测试 |
2.3.10 共聚焦显微镜测试 |
第3章 荧光探针NaGdF_4:Ln~(3+)@MOF-Gd的构建及荧光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NaGdF_4:Ln~(3+)@MOF-Gd荧光探针的制备 |
3.2.1 NaGdF_4:Ln~(3+)纳米晶体的制备 |
3.2.2 NaGdF_4:Ln~(3+)@MOF-Gd荧光探针的制备 |
3.2.3 (NaGdF_4:Ln~(3+)@MOF-Gd)@PVP水溶性荧光探针的制备 |
3.2.4 NaGdF_4:Ln~(3+)@MOF-Gd荧光探针的细胞标记 |
3.3 NaGdF_4:Ln~(3+)@MOF-Gd荧光探针的结构组成及形貌 |
3.4 NaGdF_4:Ln~(3+)@MOF-Gd的荧光性质 |
3.5 NaGdF_4:Ln~(3+)@MOF-Gd的生物应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荧光探针NaYF_4:Ln~(3+)@MOF-Y的构建及荧光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NaYF_4:Ln~(3+)@MOF-Y荧光探针的制备 |
4.2.1 (NaYF_4:Ln~(3+)@MOF-Y)@PVP水溶性荧光探针的制备 |
4.2.2 [(NaYF_4:Ln~(3+)@MOF-Y)@PVP]-DOX的制备 |
4.2.3 药物存储/递送研究 |
4.2.4 NaYF_4:Ln~(3+)@MOF-Y荧光探针的体外细胞毒性测定 |
4.2.5 NaYF_4:Ln~(3+)@MOF-Y荧光探针的anti-Stokes发光成像 |
4.3 NaYF_4:Ln~(3+)@MOF-Y的结构组成及形貌 |
4.4 NaYF_4:Tm~(3+)/Yb~(3+)@MOF-Y:Eu~(3+)的荧光性质 |
4.5 NaYF_4:Tm~(3+)/Yb~(3+)@MOF-Y:Eu~(3+)荧光探针的生物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荧光探针Pdot-PSMA-IgG的构建及荧光性能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Pdot-PSMA-IgG荧光探针的制备 |
5.2.1 功能化Pdot的合成 |
5.2.2 IgG与功能化Pdot共轭 |
5.2.3 细胞培养 |
5.2.4 亚细胞标记 |
5.2.5 细胞成像 |
5.3 Pdot-IgG荧光探针的形成与表征 |
5.4 Pdot-IgG功能化材料的比较 |
5.5 Pdot-PSMA-IgG的两种钝化方法的比较 |
5.6 Pdot-PSMA-IgG的多色亚细胞标记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基于虚拟平行投影模型的多光谱光声层析成像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声成像技术及研究现状 |
1.2.1 光声层析成像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光声成像重建算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光声成像的基本原理以及光谱解混算法 |
2.1 组织体的光声效应 |
2.2 声波在组织体中传播的波动方程以及求解 |
2.2.1 声波在组织体中的波动方程 |
2.2.2 波动方程的求解 |
2.3 光声成像的图像重建算法 |
2.3.1 通用反投影重建算法(UBP) |
2.3.2 基于模型的重建算法(MB) |
2.4 多光谱线性解混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角度片光照射模式的多光谱光声层析成像系统 |
3.1 多光谱光声层析成像系统 |
3.1.1 光源系统 |
3.1.2 超声探测器 |
3.1.3 扫描系统 |
3.1.4 采集系统 |
3.2 系统整体工作流程 |
3.3 系统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虚拟平行投影模型的光声重建算法 |
4.1 UBP算法与MB算法的比较 |
4.2 虚拟平行投影方法 |
4.3 基于虚拟平行投影模型的光声重建算法 |
4.4 数值模拟验证 |
4.5 仿体实验验证 |
4.6 动物实验验证 |
4.7 基于非均匀声速模型的重建算法研究 |
4.7.1 数值模拟 |
4.7.2 不均匀声速模型的建立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活体小动物多光谱光声层析成像 |
5.1 面向活体小动物光声层析成像实验 |
5.2 活体小动物功能性成像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磁共振/荧光双模式造影剂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纳米探针概述 |
1.2 生物成像概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Fe-CQDs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Fe-CQDs的弛豫效能与荧光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Fe-CQDs在双模式成像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基于Fe-CQDs检测褪黑素和H_2O_2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结论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双模式生物成像探针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蛋白基纳米反应器在肿瘤微环境调控与放疗增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肿瘤微环境的介绍 |
1.3 肿瘤的放射治疗 |
1.3.1 肿瘤放射治疗的介绍 |
1.3.2 纳米材料增敏外放 |
1.3.3 纳米材料用于增敏内放 |
1.4 蛋白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
1.4.1 血清白蛋白的介绍 |
1.4.2 血清白蛋白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 |
1.4.3 血清白蛋白纳米颗粒用于生物医学成像 |
1.4.4 血清白蛋白纳米颗粒用于多功能诊疗试剂 |
1.5 免疫治疗 |
1.6 本课题的提出、主要内容和意义 |
1.7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通过生物矿化合成的以白蛋白为模板的复合纳米颗粒作为智能纳米诊疗剂用于增敏肿瘤放疗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步骤 |
2.2.3 仪器表征 |
2.3 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
2.3.1 BSA-Au-MnO_2的合成及表征 |
2.3.2 体外细胞实验 |
2.3.3 体内生物分布研究 |
2.3.4 免疫荧光染色 |
2.3.5 活体水平的放疗 |
2.4 本章小结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纳米颗粒增敏放疗并触发免疫反应有效抑制肿瘤转移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和器材 |
3.2.2 实验步骤 |
3.2.3 仪器表征 |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3.1 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3.3.2 PLGA-R837@CAT调节肿瘤微环境 |
3.3.3 基于PLGA-R837@CAT的放疗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
3.3.4 放疗与免疫的联合治疗 |
3.3.5 联合治疗转移瘤 |
3.3.6 基于PLGA-R837@CAT的放疗诱导的长期免疫记忆效应 |
3.4 本章小结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蛋白纳米反应器同时增加肿瘤氧气和放射性核素碘131递送以增强放疗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和器材 |
4.2.2 实验步骤 |
4.2.3 仪器表征 |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3.1 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4.3.2 体外细胞实验 |
4.3.3 体内生物分布 |
4.3.4 肿瘤内部的乏氧改善 |
4.3.5 活体水平的增敏放疗 |
4.4 本章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文章总结 |
5.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放射性核束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D]. 李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2]HI-13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应用研究发展现状和展望[J]. 朱升云,郭刚,何明,吴振东,袁大庆,隋丽,焦学胜,常宏伟,左义,范平,葛智刚,陈东风.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0(S1)
- [3]HIAF放射性次级束分离线(HFRS)辐射防护关键问题研究[D]. 杨尧.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0(01)
- [4]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介导的多肽肿瘤靶向成像[D]. 熊赛赛. 苏州大学, 2020(02)
- [5]契伦科夫荧光成像中放射源三维重建方法与信号增强技术研究[D]. 王琳. 西北大学, 2020(01)
- [6]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在生物医学的应用[D]. 王丹.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7]基于虚拟平行投影模型的多光谱光声层析成像方法[D]. 宋少泽. 天津大学, 2019(01)
- [8]磁共振/荧光双模式造影剂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D]. 黄庆.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9]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10]蛋白基纳米反应器在肿瘤微环境调控与放疗增敏中的应用[D]. 谌佳文. 苏州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