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山那儿的花──一个梦(外二首)(论文文献综述)
王姝[1](2020)在《清代女性观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女性观剧是女性参与戏曲活动的一个重要面相,举凡与女性观剧活动相关的一系列社会文化现象均属本文研究的范畴。女性观剧现象既增添了戏曲接受的女性视角,又丰富了古代妇女研究的戏曲视角,是对戏曲领域的性别关照,也是性别研究中的戏曲维度,具有双重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清代女性观剧研究围绕谁在看?在哪看?怎么看?看什么?能不能看?看了以后会怎样?人们如何看待女性观剧现象?等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在大量搜集整理与女性观剧现象相关的文献史料、文物遗存和民俗口述史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戏曲学、女性学、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文献学等研究方法和理论,对清代女性观众类型及观剧需求、观剧场所及设施、观剧习俗、观剧内容、社会各界对待女性观剧的态度等方面,作一系统地梳理和研究。第一章围绕谁在看的问题,从戏曲受众的角度,将清代女性观众分为宫廷、仕宦、平民、青楼、其他女性类型,并就每一类女性观众自身的特点及其对戏曲发展的影响做了探讨。从清代女性的生存状态、社会家庭角色和实际需求出发,探讨女性观剧的交际、娱乐、追星、服装展示等观剧需求。认为娱乐和交际需求是女性观剧的普遍需求,而女性靓装炫服的观剧行为,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下,具有特殊的性别含义。是女性获取更多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而女性观众对于不同性别伶人的追捧,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正是多种观剧需求共同促成了清代女性观剧的盛行。第二章围绕在哪看的问题,就清代女性观剧场及设施进行了探讨。认为女性与男性同观时,是共用一个剧场空间,特殊之处在于,各类剧场中均设置了供女性观剧的专门设施。尤以神庙剧场所存看楼,看台,女台、女厂、女亭等保存完整。女性观剧设施创设的原因,既是剧场性增强,对女性观剧行为的重视的结果,也有严男女之大防、照顾女性及牟取利益等考虑。高平市良户村田宅专门女眷观剧场所的遗存,为我们探讨明清时期女性垂帘观剧现象及剧场的历史变迁提供了实物依据。清末北京金鱼胡同尼庵演剧的女性专场,尼庵作为一个特殊的女性观剧空间,则表现出受到女神信仰与生殖崇拜影响的特征。第三章围绕怎么看的问题,就清代女性观剧的定戏、点戏、看戏、赏赐、禁忌习俗进行了探讨。认为女性观剧习俗深受传统礼教和社会性别制度对女性制约的影响,各个环节均呈现出不同于男性观剧习俗的复杂面貌,尤以女性观剧禁忌习俗表现鲜明,女性观剧禁忌是女性禁忌与戏曲禁忌双重标准的结合,根源在于女性特殊生理特征而产生的普遍的“厌女情结”和“女性不洁”之观念。河南新安芦院村禁忌女性观剧年龄碑刻的发现,禁忌15-50岁女性白天观剧的规定,可以看出受到女性月经禁忌和生育禁忌的影响明显。第四章围绕看什么的问题,就女性观剧内容进行探讨。女性受教育程度、个人出身、审美趣味等差异,决定了女性观剧内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女性作为同一性别群体,观剧内容上又存在很大的普适性。另外,文献中对女性观剧内容的载录,又呈现出基于性别、阶层差异的种种不均衡性。第五章围绕社会各界对女性观剧的态度进行讨论,大致分为反对与排斥,支持与赞同、犹豫与矛盾、中立与客观四种态度。本文就持不同态度的各类人群的身份、目的、社会因素及个体因素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持反对态度的多从维持风化的目的出发,而持赞同态度的多出于一些开明人士对妻女等的宠溺和孝亲角度考虑,持犹豫态度者多与自身的特殊社会身份有关,而外籍来华人员,对女性观剧多客观中立。
邹虎[2](2018)在《元代碑刻文献整理及文字词汇研究》文中提出碑刻文献的断代整理,目前已取得不少成果。从涉及的具体时期来看,主要集中在五代以前,而以魏晋南北朝和唐代最爲注目。五代以後,特别是元明清三代,基本无人问津,是碑刻文献整理的阙环。本文以元代碑刻爲主题,力图补充碑刻文献整理的缺失,并带动近代碑刻文献整理及相关研究。元朝之於中国历史,有其独特的地位。其疆域之大、民族之多、国家制度之特殊、社会动荡之剧烈、阶级矛盾之尖锐、宗教形式之复杂、海陆交通之发展、中外交流之频繁,历代绝无仅有。由於历史的原因,元代传世文献多已不存,或散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元史的研究。元代碑刻以其丰富的数量和种类,堪称元史研究最爲重要的材料之一。本文首次对元代碑刻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以碑刻拓本或原石爲依据,对元代传世碑刻文献文本进行全面、细致的校勘订正;无传世释文文本的,则另行释读,力求爲学界提供一份详实可靠的元代碑刻文献参考材料,爲元代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等相关研究提供材料保障。元代碑刻文字和词汇以其鲜明的时代性尤具研究价值。本文首次对元代碑刻文字,特别是俗字进行全面整理,反映新产生俗字的基本面貌。集中精力,以例释的形式,分析历史汉字的形变轨迹和变异规律,揭示元代碑刻俗字的根本特征,即简化。通过字形勾连,贯通字形发展演进的古今序列,填补汉字在近代时期的关键字形空缺,爲汉字发展史的深入研究提供字形参照。同时,综合分析元代碑刻俗字来源,探讨元代碑刻文字研究的重要价值。本文首次对元代碑刻文献词汇进行分类梳理,并作专题探论。在研究类目上,着力於探讨元代碑刻两大类别,即法律碑刻和宗教碑刻中的的专有词语,凸显其时代特色,爲近代汉语和汉语史的研究提供重要补充。
李杨[3](2014)在《八旗诗歌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八旗诗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三个大的时间分期,对“八旗诗歌”的兴起、发展、繁荣、演化尽可能做出宏观而系统的审视,力图展现出“八旗诗歌”发展的整体风貌以及每一分期内所各具的典型特征。全文共分三编,上编大致对应清前期顺康二朝约一百年的时间,是为八旗诗歌的兴起学习期;中编大致对应清中期雍乾嘉三朝约一百年的时间,是为八旗诗歌的繁荣演变期;下编大致对应清后期道咸同光宣五朝(延伸至民国)的一百余年时间,是为八旗诗歌的异化尾声期。下面,就分别对各编的主要内容略作介绍。上编:清朝前期约百年的时间,八旗诗歌在学习汉族诗歌并沿袭汉族诗坛创作主流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进。八旗诗人们通过与汉族诗坛的密切互动,促成了清前期八旗诗坛的快速发展和进步。鄂貌图以其先锋军的地位导扬风雅,成为八旗满洲诗歌第一人。而后,纳兰性德与曹寅一北一南,先后与汉族诗坛建立了深刻而紧密的交游圈,在将八旗诗歌带入到主流诗坛并促进八旗诗歌繁荣的同时,客观上也对汉族诗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他们的创作活动及文艺交游,为民族间异质文化的融合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清初的八旗诗歌总体上呈现出鲜明的地域风格、民族气质和极具活力的八旗精神。虽然在艺术手法和创作技巧上,仍旧对汉族诗坛亦步亦趋,但从气质风神方面而言,却对以汉族为主体的主流诗坛裨益颇多。“八旗诗派”的崛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为整个清代诗坛带入了清刚劲举、雄豪健美的北地风神及年轻勇武的创作活力,也为中国诗歌史增添了一抹豪迈瑰丽的色彩。中编:为叙述紧密起见,本处将清前期康熙皇帝的文化政策及诗歌创作与清中期的乾隆皇帝合为一章进行论述。康熙皇帝雅爱文学,重视以“文统”驭“治统”,加之他酷爱诗歌,对“诗教”理论极为服膺,所以主张诗歌应“与世递变”。在这一文化纲领的指引下,象征“熙朝盛世”的唐诗风在康熙诗坛成为主流,而导扬唐诗三昧之说、创建“神韵派”的王士禛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康熙皇帝一手扶植的汉族诗坛盟主。乾隆皇帝即位之后,在“治统”和“道统”上承祖父之余绪,仍以“宽仁”为本,所以乾隆朝前期的诗坛呈现出较为宽松并且异彩纷呈的局面,“格调派”和“性灵派”一朝一野、一北一南,前后并起,主导诗坛主流。但至乾隆朝中后期,统治政策发生了变化,皇权意志对思想领域的干预和控制日趋严酷,反映在诗歌上就是“诗案”迭发,文字狱横行,故略无创作主体精神而专主饾饤考证为能事的“肌理派”及“考据诗”出现并开始风行。但乾隆朝毕竟是诗学昌明、硕果丰盈的时代,虽有帝王意志的钳制,诗人们仍旧在被允许的范围内抒发性情,不辍创作。此期的八旗诗坛内部,也随之产生着变化。帝王意志的极端性和严酷性,首先导致了创作主体的分流,一些高门贵胄如李锴、长海等人纷纷远避朝堂,走向郊园田野,开创娴雅悠容的八旗田园诗派。而另外一部分如英廉、朱孝纯、铁保、百龄等人则坚守祖宗基业,立足庙堂,继续高倡清刚的八旗诗风。此间,八旗蒙古诗人法式善秉承王孟诗派精神,成为北方诗坛举足轻重的人物,甚至与袁枚时有“南袁北法”之目。清中期的八旗诗坛,经过清前期约百年的摸索演练之后,渐具个性。除了在创作实践上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风格取舍之外,在表现领域的拓展上也颇有创获。如边塞诗在清朝的再度繁荣,八旗诗人便功不可没。下编:清后期的时局风云万变、九州震荡,集权统治者及一些以剥削为能事的封建官僚与西方侵略者们,对中国人民造成多重压迫。在满汉民族矛盾和中外国家矛盾的联合作用力下,不仅是整个清代诗坛发生着质的变化,八旗诗坛也随之开始了急剧的转型。他们中如宝廷、延清、成多禄等以血泪之笔如实记载清末政局中的腥风血雨;如斌椿、盛昱、三多等则开始探索富民强邦之路;如唐晏、杨钟羲等则以一己之力,于国祚倾覆之后贯全部之精神于文献的整理和着述,为故国存史。清后期的八旗诗坛,歌功颂德的雅颂之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现实主义诗歌精神的复活。辛亥革命之后,历史虽进入新的纪元,但被迫步入民国的八旗遗老遗少则多怀故国之思,他们的创作既是八旗诗歌的尾声也是八旗诗歌的遗响。总之,清朝末期充满了“郁愤”之思的八旗诗歌,不仅全面、客观、深刻地展现了清后期八旗这一族群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为激荡了近三百年的八旗诗歌以及八旗制度画上了一个沉痛而又充满反思的句号。
王妹英[4](2014)在《山川记》文中认为第一章那年初春,荞麦地里正下种,土地一片淡黄。东明的妈扶着下荞麦种的犁耙,嘴里一时想吃酸。看见崖边一棵干掉的酸枣树上,挂了几颗红酸枣,爬上土坡,够了一颗干酸枣,想填进嘴里。手还没有来得及靠近嘴边,滑了一足,蹬出一米开外,老粗布裤子扯开裤裆:肚子里一阵剧痛,泥地里挣扎半
杨芳[5](2013)在《《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空间和时间表示的都是事物间的位置关系,时间用以描述动作或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空间用以描述物体的位形。《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同属传统的情节小说,都遵循时间的自然持续和与情节要求相对应的空间转换,按主人公的先后经历,来安排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两部小说缺乏现当代小说时空交错的叙事特点,但都不乏相对同时代小说来说先时的叙事技巧。研究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线性时间叙事技巧对比研究。“在现实世界里,即使恰好在同一时间里发生了两件事,用语言表现它们时,也就必须采取先说其中一件事,然后再说另一件事的形式;或者部分交替着说两件事。总之都需要变成线性形式。”《红楼梦》与《源氏物语》都继承发扬《春秋》与《史记》两种文学体裁的线性时间叙事特征,将朝代纪年、世代时间与人物年纪三者有机结合,体现出东亚古典小说典型的线性时间叙事特征。《源氏物语》线性时间叙事是直线的单一绵延,不枝不蔓,“骤看之,有如无物,及至细寻,其中便有一条线索,拽之通体俱动”。《红楼梦》时间叙事技巧向现代小说靠拢,但不能因其局部对时间的切割、打碎和穿插,否定其主体叙事时间的连贯性。《红楼梦》叙事时间技巧不及《源氏物语》明确,但所言之事如丝以待,丝于络成之后,方知作茧之精,与《源氏物语》略显板滞的时间叙事技巧比较,《红楼梦》时间叙事技巧更为灵活多变,是清朝小说时间叙事艺术迅猛发展的标识。实际上《红楼梦》中不可回溯的主干时间流对文本进行着整体有效的操控。二、时间情态化叙事技巧比较研究。“日月忽其不掩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国人传统思维中,时间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理现象,时间流变与心理感受密切相连。季节交替变换推动事态演变,是提供《红楼梦》和《源氏物语》情节展开的必备条件。两部小说将事态变迁与自然季节变化紧密结合,使得景物描写与人物情感的矛盾纠葛描写有机融合。在时间情态化的文本诠释过程中,中日两位作者均擅长“喻情于景,借景抒情”,叙事表现艺术中形象先于逻辑,感性强于思辨。《红楼梦》以情节的跌宕吸引读者,季节的变化辅助情节的发展,向现代小说叙事手法靠近。《源氏物语》注重通过季节变化来抒发个人感情,注重小说叙写的“散文式抒情特色”。《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两书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抒”与“叙”紧密结合。同时,两书均采用既能抒发“意”,又不被“意”所束缚的灵活多变的譬喻性话语体系。中日古典小说的抒情叙事特质恰好与西方古典小说注重情节的叙事传统形成鲜明对比。三、地志空间叙事技巧比较研究。时间是流动、变化的,暗含新生与幻灭之意,空间是静止、平稳的,在静止的某一时刻凝注文本。两部小说中故事发生的地志空间,即人物的外部环境是相对封闭的,这些“深宫帐纬”的场所一般人不可企及,都是发生在一小块区域内,由一小群身份颇高人的人引领,发生在“院子里”的故事,是一方水土的缩影,都具备地方志的特征。“文笔园林”是两书有别于其他典籍作品的重要叙事特征,“文笔园林”因人/事设景、因景设置植被,以不同的植物烘托人物的性情、渲染气氛。紫式部与曹雪芹旨在作品构筑的虚构世界中逃避现实、逃避纷争,在曲径通幽的还乡之路上品尝人生的甘美,构建了一处诗意的栖居地、理想的乌托邦。两部作品在花园意象的描写上均体现出求真、求善、求美。另一方面,日本古园林是中国古园林建筑的分支,中国人文因素自古以来对园林影响大,讲究园林艺术中的立意,饱含伦理教义。日本园林的趣旨在于通过事物外部,冥思事物内在,重视心与心的人天对话,讲究的是悟性。两书不同地志空间特征,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基于中日两国彼邻而居,文化渊源流传,两国文化有若干相似与迥异。反映在文本当中,就是各自既具备独特的民族风情,又能相互得以共识处。四、文本空间结构叙事艺术比较研究。该部分研究,一是对两书的文本叙事结构进行对比研究,二是对两书的文类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红楼梦》的叙事主线争议繁多,切入视角及赏析角度的差异造成各式审美取值及其价值认同。《红楼梦》分为“家运”、“神瑛与绛珠草恋情”、“宝玉运程”三条主轴,第三条叙事主轴(“宝玉运程”)有力地将前两条叙事主轴扭合。《源氏物语》以“冷泉帝构想系统”、“明石姬构想系统”、“女三宫构想系统”、“紫上构想系统”为叙事主轴,前三条主轴为先后承接关系,第四条主轴(“紫上构想系统”)一直与前三条主轴相互缠绕,齐头并进。通过两部小说叙事主轴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两书特质结构惊人相似,一是,两书主体构架简单明了,基本都为平铺直叙型,事态的发展循序渐进。文本叙事主梁由几股主轴构成,其中一条主轴又贯穿于其他几条主轴当中,将其他几条主轴紧密扭合,叙事主梁呈麻绳状。二是,在这些连绵不间断的主体构架当中,又有若干条叙事暗线埋伏其间。两书中这些大大小小的叙事系统互为参照、明暗相间、紧密结合、同步共进,在交错展开的过程中搭建有机的叙事空间。两书都是在时空交错的网状结构中定型,最后都达到了“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叙事效果。该部分还将对古典小说叙事的各种文类模型进行比较研究,例如:预叙式总纲、情史与恋爱模式、神谕与预言、皇权、神话与传奇、梦境。
张自春[6](2013)在《诗意的先锋 ——废名与孙甘露的诗化创作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虽然废名和孙甘露生活时代和创作环境不一样,但是作为用现代白话文进行创作的作家,他们在创作方面却有颇多相似之处:一方面,这两位作家都是他们时代的文学另类,其创作中缺乏时代文体广泛的共同特征,而更多的是私人化的文学品格,他们的创作甚至让别人难以接近和解读;另一方面,这两位作家都不约而同的将他们的小说诗意化,将诗性因素附着在小说审美过程中;除此之外,废名和孙甘露都是诗人,他们都有诗情洋溢的诗歌创作。正是由于这些相似点和大多数同时代的作家在创作风格上大相径庭,他们的创作便被贴上了异样的标签、符号。而事实上,他们的另类在东方视野下无不可以说是一种现代主义的东方特色。然而,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作家,这两位作家的另类性,或者说他们现代主义倾向的创作风格,又有着诸多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从小说上来说主要表现在:废名的现代主义因素是附着在乡土抒写上的,他并没有大张旗鼓的运用和模仿来自西方现代主义的技巧和手法,而是在小说中将古典诗词,特别是晚唐诗词的意象化和朦胧性,编织成现代小说范式,构成了基于中国现代化初始阶段的中国乡土化的艰涩和深奥,它极富东方特色,同时又与现代主义不无关系,在此暂且称之为东方化的乡土现代主义。而由于生存年代和创作语境的不同,孙甘露小说的诗意化是超现实的都市幻想,他更多的是受到诸如卡夫卡和博尔赫斯等西方现代主义大师的影响,因此他的现代主义是向西方靠拢的,同时又在小说文体中放置了诗意的基石,在同时代作家中,他的现代主义走得更为遥远,甚至有点脱离现代主义了,或许可以将它定义为都市后现代主义。然而无论怎样定义,这两位作家的创作都只是徘徊在现代主义边缘,或者只是与上述定义擦了个边,而他们的边缘性正是他们创作的魅力所在。在诗歌方面,废名的诗歌创作正赶上三十年代的现代派诗歌创作探索,废名无意中加入了这个行列,他的诗歌创作又有着自己的个人风格,其诗歌的古典和现代的交融、诗歌形式的另类和表现主题的朦胧多义,使人认为他的诗歌在现代派诗歌中最为艰涩难懂。孙甘露的诗歌创作则在意象、内容和语言风格等方面,与他的小说和随笔创作形成了通感和互文关系,它们构成了孙甘露的诗意的流放方式。
颜晓军[7](2013)在《宇宙在乎手 ——董其昌画禅室里的艺术鉴赏活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董其昌是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也在近几十年中得到不断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从董其昌的人生入手,展现了他在晚明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如何选择了自己的艺术人生,并对晚明的鉴藏世界进行分析。董其昌大多的人生时光都是在家乡度过,他的很多鉴藏活动虽然与仕宦生涯有关,但与在家赋闲的时光关系更加密切。他在松江修建了豪华的园林与宅第,与朋友们进行风雅的鉴藏活动。董其昌一生在仕途上数进数退,他的朋友来自各种不同的政治集团或社会领域。本文以着重按照他与陈继儒、吴正志、袁氏父子等人的交往为线索,来探讨他对书画艺术的理解,以及他是如何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观点的。董其昌的成就,除了书画创作外,他的鉴藏活动对后世认知美术史起着重要作用。他是在鉴藏中获得人生的真知,逐步建立了书画史的历史框架,并形成了最后的艺术理论。通过研究他的鉴藏,才能发现很多美术史的观念是如何形成的,才能对董其昌的人生与艺术有正确的理解。
孙艳红[8](2012)在《宋词的女性化特征演变史》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研究是以时间为线索,以宋代每位代表性词人为着眼点,通过对其相关文本的考证和量化统计,具体分析其词作中的女性题材、女性化的情感表达、女性化的意象和语言等,追溯出宋词的女性化特征发展演变过程。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构成。绪论:主要阐述宋词的女性化特征之内涵、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框架等问题。正文:宋初词承唐而下,以艳科的手法去表现士大夫情怀,以感伤的女性情怀观照万物。其词即不失词之本色,又有一种绵邈含蓄的抒情特征,实现了五代词人向宋代词人的转化与过渡。柳永词的总体风貌是艳科俗词,具有“俗艳深挚”的女性化特征,将市井艳科词推向了极致,使词的本色特征进一步定型化,对后世苏轼、秦观等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晏欧词和张先词应该是北宋中前期士大夫觉醒的产物,实现了由应制、应歌向士大夫之间应社的转型。晏欧是“雅笔写柔情”,从不同层面承袭了花间余续。欧阳修又受柳永俗词的影响,为后来的少游、易安甚至陆游在表现女性内心隐曲世界方面的词创作奠定了基础。张先在词的创作中改温韦之艳丽变为清丽婉约,其词开启了伶工之词向士大夫词的转变。张先词超越柳永词“俗”的特质并走向雅化,从而孕育了东坡的以诗为词之雅词的出现。宋词的女性化特征发生重大变化应该是东坡词的出现,苏轼以诗为词,使词体发生了变化。苏轼虽然以诗为词,扩大了词的题材和表现形式,但词体的音乐属性决定了东坡词必须具有应歌的性质,词本体的柔媚风格也使苏词离不开对女性题材、女性心理的描写,是一种豪放背后“健笔写柔情”的女性化特征。东坡词对当时的苏门四学士和后来的周邦彦、辛弃疾等人填词产生了重大影响。晏几道和秦观因其词而被称为“古之伤心人”,他们的词呈现出“感伤哀婉”的女性化特征。小晏以一种自恋式的女性化倾向写词,充分地保持了词的“当行本色”,对少游词的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少游先学柳词,又受东坡词启示,“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以自哀式的女性化倾向,承担了词向词本体的女性化特征回归的使命,为美成词的凄婉的女性化风格的形成导夫先路。黄庭坚和贺铸在词学传统做法和苏轼雅化革新双重冲击之下,都创作大量艳情俗词。山谷受到柳永市井俚俗词的影响创作了大量俗艳词,这是黄庭坚对词本体“别是一家”柔婉绮丽俗艳特质的继承,可以看作是后世金元曲子词的滥觞;而受东坡“以诗为词”创作方法的影响创作的雅词,扩大了词的表现力。综合来看,山谷词或俗或雅,以俗为雅,对词本体的女性化特征是一种继承与发扬。贺铸词受晚唐艳情诗和花间词的影响,大部分词作符合传统审美风貌,情思绵渺,妖冶幽艳,近乎当行本色。到了周邦彦,词体再度为之一变。美成词则可以看作是一种末世悲凉意绪下的凄艳之美,既有法度精神,又有严于韵律的和谐。但这不意味着美成词偏离了词本体女性化特征的要求,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化特征的反映形式有所变化罢了。美成是把自己的末世情怀,感伤故事融入到对女性的审美观照,表现出“雅艳凄婉”的女性化特征,成为维系南北宋词脉的重要纽带。词至易安,其女性身份,及其写作对象和性别视角,无疑使词的女性化特征表现得更为酣畅淋漓。易安直承美成的是艺术化地使事用典,还经常以平常白话语填词,多少又杂有着柳词的特色,但又明显略胜柳词一筹。易安词真正做到了化俗为雅,表现出女性独有“真纯自然”的女性化特征。稼轩词以豪放着称,似乎偏离了词本体的女性化特征,但稼轩词中大量景物的选取、典故的运用形成了词的幽深隐约之美,加之女性题材与女性语言的使用,生动地描绘出人类心灵的另一层面,是豪放刚健与阴柔如水相结合的词体特征,具有深邈婉曲的艺术魅力。姜夔词又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其恋情词,不仅情感专注,更秉持中和之道,意象清空,措辞骚雅,而不落词之冶艳俗套,开骚雅情词一路,即便是咏物之词,白石亦有香草美人骚雅之风,使其词具有“骚雅冷艳”之致,呈现出一种别样的女性化特征。白石词继承了晏几道、秦观、周邦彦追求骚雅的创作思路,并对吴文英产生积极的影响。吴文英词是唐宋词体发展到尾声时代的一次整合,可以看作是唐宋词的最后辉煌。梦窗词并不是简单的对南宋词的收束,同时他也包涵了北宋的词风,甚至于涵纳了晚唐五代之神韵。梦窗词以一种女性的敏感思维来感伤国事,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女性化的意味。梦窗词既有柳词风貌,又似少游情怀,是一种“密丽深邃”的女性化特征。结论:总结归纳宋词的女性化特征演变历程。
赵红卫[9](2012)在《明清安丘曹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悠远而厚重的齐鲁历史文化孕育了生机勃勃的世家文化与文学,继两汉山东文化世家的一度繁荣之后,明清时期成为山东文化世家兴起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山东文化世家往往以科举起家,仕宦人数众多,许多世家大族历明清两朝而长盛不衰,形成了内蕴丰厚的家族文化与文学,对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文学诸多领域影响深远,在传承和发展齐鲁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安丘曹氏自明代初年移籍山东以来,以儒起家,兴盛于明清两朝,不仅科举仕宦人数众多,政绩显赫,而且家风严谨,家学深厚,创造了丰硕的文化文学成果,在山东文化世家的发展演变中具有典型性,在文化的视域中研究安丘曹氏家族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论文分为七部分,导言扼要论述了明清安丘曹氏家族研究的意义,明清安丘曹氏家族学术研究回顾,明清安丘曹氏家族研究方法及结论。一至六章分别论述了明清安丘曹氏的仕宦与发展;文化视域中的安丘曹氏家族文学创作;安丘曹氏的家族教育与家风;安丘曹氏家族的文学交游;曹贞吉与珂雪诗词;曹申吉生平宦绩考辨及文学成就等论题。第一章,明清安丘曹氏的仕宦与发展。明代初年,安丘曹氏一世祖曹德由曹州移籍山东安丘,以农耕为业,自第五世祖曹滕始习儒术,明中后期,安丘曹氏家族的科举仕宦逐渐兴盛,经历明清易代之际家族科举事业的式微,清代前中期安丘曹氏在科举、仕宦、文学等各个方面达了最辉煌的鼎盛期。并在科举仕宦中显现出一定的家族特色,其仕宦特点突出表现在:家族成员多任地方官职,以地方性影响为主;出仕率高,勇于任事,克己奉公;为官清正廉洁,公务勤谨;体恤民情,以民为本;注重地方教育事业等等。安丘曹氏家族历明清两朝,科第累世十分长,与山东许多科举世家的家族史近似,其形成与兴盛的原因大体如下:明清朝廷对科举的重视,是其社会根源;山东及安丘地区浓郁的科举风气可谓其科举兴盛的文化背景;安丘曹氏家族累世积累的经济实力为家族成员提供了应试的经济保障;以科举为重的家族教育,则为族人应举提供了精神激励和教育支持,尤其是随着家族文化底蕴的日益丰厚与传承,为曹氏后辈家族成员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姻亲之间的相互扶持也为曹氏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清末民初,安丘曹氏本着经世致用,顺应潮流的家族文化精神,纷纷进入新学堂,在新的教育体制下仍然人才辈出,保持了家族旺盛的生命力。第二章,文化视域中的安丘曹氏家族文学创作研究。第一节论述了安丘曹氏的诗文词创作成就。安丘曹氏家族文献遗存非常丰富,在明清两朝有十八人因文学创作成就突出,入各级史志艺文考、文苑传等。第二节论述了曹氏家族创作的文化精神。安丘曹氏以强烈的家族意识,在家学传承中表现出相对稳定的文化精神。首先,安丘曹氏家族向以经世致用的儒家文化为家学门风的精神内核,关注民生,仁民爱物亦成为曹氏家族文学创作中重要的文化精神之一端。其次,儒家文化在注重修身养性的同时也注重内省自视,基于此,安丘曹氏家族的文学创作中,更是充满了历代家族成员对于社会人生喜怒哀惧的吟唱与哲理思考,其中饱含着对个体生命意义的探究与追寻。再次,浸润于既博大精深又兼收并蓄的齐鲁文化之中,独出机杼不拘一格的创新意识亦时时贯穿于曹氏文学创作的文化精神之中。第三节论述了区域文化与曹氏家族的文学创作。安丘曹氏家族成员宦游各方,在长期的仕宦中,不同的地理环境、地域文化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其文学创作,而其中齐鲁的山川风物、文化特色又更深刻的影响着安丘曹氏家族的文学创作。第三章,清前中期安丘曹氏家族的文学交游。清代前中期安丘曹氏在文学、仕宦上都达到了顶峰,在清初的政治风云变幻和清初的文学转型中均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这种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家族的社会交游之中,安丘曹氏在交游上亦秉承了端方质朴的家风,交游中重志趣相投,崇义黜利,在文学上互相唱和,在生活中相互扶持,在仕途中彼此慰藉。清代前中期曹氏家族以曹贞吉、曹申吉为代表,较有影响的文学交游活动大略集中在京师、山东、安徽、贵州等地,并以出色的文学创作实绩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论文从四个方面考察了安丘曹氏的文学交游:一、安丘曹氏交游与京师文学圈,包括曹申吉、曹贞吉与五友的交游;曹贞吉与王士禛、金台十子的交游;曹贞吉与京师词坛词人的交游。二、安丘曹氏交游与山左文学圈,考察了安丘曹氏与清前中期山左文学圈及山东文化世家的交游。三、曹氏兄弟在安徽、贵州的文学交游,曹贞吉、曹申吉因任职原因分别在安徽、贵州以广泛的文学交游在清初诗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四、曹氏与清初遗民、僧人的交游也是曹氏交游中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第四章,安丘曹氏的家族教育与家风。第一节考察了安丘曹氏重教尚文的家族教育传统,曹氏家族教育方式非常丰富,诸如耳提面命的家庭教育、家训教育、修谱祭祖的敬宗教育、私塾教育等等,曹氏家族在教育中又坚持首重科举教育,有余力才学“文”的轻重原则,保证了家族科举仕宦的发达。第二节考察了安丘曹氏家族家风文化特点。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在国家意识形态中占居主导地位,安丘曹氏家族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孝悌”与“节义”传家,以“忠贞”与“济世”兴邦,当然,在封建体制下,曹氏忠孝节义之门风也不可避免的存在时代局限性。第三节考察了母教与安丘曹氏家风的传承。母教在安丘曹氏的家风传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安丘曹氏注重对家族中女性的传统妇德教育,家族中的女性平日助夫教子,在遭遇夫君亡故的情况下,又往往或是独立以寡母的身份教子成才,或是同时借助外家的力量教育子弟,在家族文化门风的传承与延续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安丘曹氏家族的母教又往往不是由母亲直接指导学业,而是通过道德教化而促成家族子弟的学业事功,以垂范教子的方式,表现出对家学门风的主动承继。安丘曹氏家族历代母教的典型事例及其对家族兴衰的的作用,可以见微知着的折射出母教与明清时期山东文化世家兴衰的密切关系。第五章,曹贞吉与珂雪诗词。曹贞吉在清初诗坛流派纷争、诗风融变的过程中,其诗歌博采众长而最终能自成一家,对清初诗歌摆脱明诗余绪走上形成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产生了积极影响。本章第一节考察论述了曹贞吉及其诗词创作活动,包括:一、曹贞吉生平考略;二、曹贞吉作品结集考略;三、曹贞吉早期诗歌与济南诗派;四、《四库全书》独收清词别集《珂雪词》原因探析;五、曹贞吉的诗词创作理论。第二节《珂雪词》与清初词坛,论述了清初词坛对《珂雪词》创作的影响及《珂雪词》对清初词坛变革的贡献,曹贞吉《珂雪词》在清初推尊词体的背景下产生,以丰富而具有现实性的题材,以雅正之思,典雅之辞,既具嵚奇磊落、雄深苍稳、寄托遥深之风旨,又兼幽细深婉,豪放与婉约兼胜的清雅缠绵之词风,在清初词坛独树一帜,自成一家。第三节曹贞吉诗歌与清初诗坛,曹贞吉在诗歌创作上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有意识的突破和创新,开创性的创作大量书信诗词,在诗歌题材纪实性、生活化方面作出了有益的突破;其山水纪游诗善于选取雄奇险峻的景物,融入丰富的人文意蕴,豪放跌宕,嵚奇磊落,在清代山水诗歌中独具特色。曹贞吉诗歌无论在题材、诗境还是写作技巧等各个方面,都以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在清初诗歌的流派纷争之中,显示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征。第六章,论述了“曹氏之贾谊”曹申吉。曹申吉早慧早达,但却在清初三藩之乱中英年早逝,以身殉国,因被执黔中七年期间,与朝廷亲人音信隔绝,甚而一度被诬为逆臣,从而引起长时间以来的忠逆之辩,本文据多方史实,再度肯定了曹申吉的忠诚与殉于国难的事实。曹申吉知遇两朝,政治功绩显赫,但也因其仕途的畅达,宦绩的卓异,而至文名为官名所掩,但曹申吉诗文俱佳,不论是作品数量还是质量,都足以在清初文坛占有一席之地。曹申吉诗歌创作随其仕宦经历诗风特点呈现比较明显的三个阶段:一是早期诗歌创作诗学盛唐,追随其外祖刘正宗倡导的济南诗派;一是转益多师,深具宋诗风貌,清苍沉稳的中期诗歌;一是陷贼黔中期间,以血泪写就,哀凄欲绝,风格独具的晚期诗歌。曹申吉诗歌的创作历程及诗歌审美风貌的演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清初诗歌诗风融变的过程。
徐拥军[10](2010)在《唐宋隐逸词史论》文中认为隐逸与文学的结缘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便有几首写到隐逸的作品,此后,隐逸成为历代文人抒写的重要题材。隐逸与词的结合在早期的敦煌词中就已出现,中唐时在文人词体制确立过程中扮演了较为重要的角色,并最终形成了隐逸词这一大词的门类。本文将对唐宋隐逸词史进行勾勒叙述,展现不同阶段隐逸词的风貌。第一章主要论述唐五代北宋前期隐逸词。第一节对唐五代的隐逸词进行梳理,并分析唐五代隐逸词的创作特点。第二节论述北宋前期隐逸词的创作概况,重点论述柳永的隐逸词。羁旅行役和贬谪是隐逸词创作的诱导因素,失意的词人脱离了歌宴酒席的环境,使他们完成了温柔乡向水云乡的转变,柳永的创作是这种转变的标本。第二章论述北宋中后期的隐逸词。北宋中后期社会矛盾开始激化,为缓解社会矛盾,有志之士开始进行社会变革,但不幸的是这种改革却陷入了士大夫之间的意气之争,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党争。畏祸及身的心理使他们开始主动寻求解脱,隐逸或对隐逸的向往是对仕途厌倦的愿望表达。在这种背景之下,隐逸词的创作开始兴盛起来。另外,此时的宋词在创作观念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苏轼拿起以诗为词的武器,引导了词的新一轮改革,这也是北宋中后期隐逸词兴盛的原因之一。这一时期苏轼和晁补之的隐逸词是这个时期创作的代表,清旷是苏轼隐逸词的主要特色,晁补之一方面发展了苏轼的风格,另一方面又将内心的愤激之情掺入其中,成为苏辛之间的桥梁。另外黄庭坚等人也创作了不少隐逸词。第三章论述南渡时期的隐逸词。金人的入侵将歌舞升平的士大夫们推向了流离失所的灾难生活当中,有志之士们纷纷投入战斗以求取得抗敌救国的胜利,但是随着形势稍有好转,统治者们便抱定坐稳半壁江山的决心,以求和换取苟且的安定。抗战的斗士们被主和派纷纷排挤出朝,或贬或害;还有一部分干脆做起隐士来,过着眼不见心不烦的逍遥自在的生活,于是隐逸便成了他们的精神避难所。这时期的隐逸词人有朱敦儒,叶梦得、中兴四大词人,张孝祥等人。朱敦儒以其创作使隐逸词的创作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潇洒闲适,语言浅近的希真体是朱敦儒的隐逸词的主导风格。另外一部分词人继续着苏轼的风格。第四章论述南宋中后期的隐逸词。这一时期隐逸词创作的一个较为明显的现象是东坡风与希真风的流衍,文中归纳了这两种现象,并探析了个中的原因。另外,这一个时期和战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陆游和辛弃疾两位隐逸词创作的大家,便是这种斗争下的悲剧性的人物。陆游的隐逸词有沉郁逋峭和闲适淡然两种风格,这与他徘徊在儒道之间的思想个性有关;辛弃疾的隐逸词则表现为悲慨苍凉下的超旷放达,这与他的英雄心态与谪居心态有关。第五章继续论述南宋中后期的隐逸词。这一时期的隐逸词有些是对前一阶段隐逸词的延续,吴潜、刘克庄是这个时期的代表,基本上继承的是辛词的风格,却又表现出诸多不同。另外值得重视的是寒士词人的隐逸词,他们表现出不同于仕宦词的隐逸心态和审美风貌。当然最有特色的词家是姜夔,他的隐逸性格与词风生成关系密切,直接导致了他清空淡远的词境和高洁的词品。第六章论述南宋遗民词人的隐逸词。这个时期的隐逸词颇代表了遗民的心态,在抒写隐逸之时难以忘却的是对故国的深情,以及表现出来的对于人生价值失落的无奈、对历史的反思和责任的消解的重新选择,他们希望构建一个清雅的隐居环境来安顿自己的心灵。张炎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他的隐逸词体现了他的清空的审美思想,“伤痕与追忆:超越的沉重”、“还乡与重构:精神的栖居”是他隐逸词的两个重要主题。张炎的《词源》可看作宋词的理论终结,其中的“清空”说与隐逸文化密不可分,文中通过考察解释清空的“古雅峭拔”一词的含义,发现张炎此语不仅通于论词也通于论乐和论画,因而找到了“清空”说与文人画“逸”格的内在关联,从而使张炎对唐宋诸词家的评价问题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二、北山那儿的花──一个梦(外二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山那儿的花──一个梦(外二首)(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女性观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百年妇女史研究概述 |
(二)清代女性观剧研究述评 |
(三)清代女性观剧史料来源及书写特点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清代女性观众 |
第一节 女性观众的类型 |
一、宫廷女性 |
二、仕宦女性 |
三、平民女性 |
四、青楼女性 |
五、其它女性 |
第二节 女性观众观剧需求 |
一、娱乐需求 |
二、交际需求 |
三、服装展示 |
四、追星动机 |
五、其它需求 |
小结 |
第二章 清代女性观剧场所及设施 |
第一节 各类剧场中的女性观剧现象 |
一、宫廷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二、商业性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三、神庙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四、会馆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五、私人宅第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六、舟船水畔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七、其他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第二节 女性专门观剧设施 |
一、看楼 |
二、看台、女台、子台 |
三、看棚 |
四、花场 |
五、女厂 |
六、女亭 |
七、其它 |
第三节 女性观剧设施创设原因 |
一、剧场性的增强及对女性观剧的重视 |
二、照顾与限制 |
三、牟取经济利益 |
第四节 女性观剧专场 |
个案研究一:山西高平良户村田宅女性剧场考述:兼谈垂帘看楼与明清女性观剧场所的变迁 |
个案研究二:清末北京尼庵演剧女性专场考述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女性观剧习俗 |
第一节 定戏习俗 |
第二节 点戏习俗 |
一、点戏人的选择 |
二、点戏的讲究和礼节 |
三、点戏物件类型 |
四、男女观众点戏之区别 |
第三节 看戏习俗 |
一、男女分观习俗 |
二、男女落座方位 |
第四节 赏赐习俗 |
一、从施赏者角度看 |
二、从受赏者角度看 |
三、从赏赐品类看 |
第五节 禁忌习俗 |
一、女性禁忌与戏曲禁忌的结合 |
二、对女性观剧的诸多禁忌 |
第六节 个案研究:河南新安芦院村女性观剧年龄禁忌碑的文化阐释 |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女性观剧内容 |
第一节 女性个体差异与观剧内容 |
一、女性剧场环境差异与观剧内容之雅俗 |
二、女性阶层差异与所观内容的差别 |
三、女性个体因素与审美趣味的差异 |
四、女性地域及生活理想差异与女性观剧内容 |
第二节 女性观剧内容的普适性 |
一、婚恋爱情剧 |
二、全本情节戏 |
三、家庭伦理戏 |
四、喜庆戏 |
第三节 女性观剧内容文献载录的不均衡性 |
一、文献载录女性观剧内容的阶层因素 |
二、文献载录女性观剧内容的性别因素 |
小结 |
第五章 社会各界对待女性观剧的态度 |
第一节 反对与排斥 |
一、反对的方式 |
二、反对的人群 |
三、禁限效果评估 |
第二节 支持与赞成 |
一、家庭成员的赞同 |
二、社会各界的支持 |
三、女性个人的努力 |
第三节 犹豫与矛盾 |
一、汉人官员的审慎和节制 |
二、旗人官员的犹豫和矛盾 |
第四节 中立与客观 |
一、对女性观剧“直言直笔”的书写特点 |
二、女性与戏曲作为保存族群历史记忆的工具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元代碑刻文献整理及文字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元代社会及元代碑刻文献概述 |
一、元代社会背景简述 |
二、元代碑刻文献概述 |
第二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材料、方法 |
一、研究材料 |
二、研究方法 |
上编 元代碑刻文字词汇研究 |
第一章 元代碑刻文字研究 |
第一节 元代碑刻文字概况 |
一、元代碑刻文字研究现状 |
二、元代碑刻文字研究材料 |
三、元代碑刻文字简述 |
第二节 元代碑刻俗字研究 |
一、元代碑刻俗字及概念界定 |
二、元代碑刻俗字例释 |
第三节 元代碑刻俗字来源 |
一、文字书写传承 |
二、前代字书贮存 |
三、草书的强烈干预 |
四、借字 |
五、新造俗字 |
第四节 元代碑刻俗字的研究价值 |
一、填补汉字发展史研究的材料空缺,补充碑刻文字字例 |
二、爲历史汉字时间层次调查提供重要依据 |
三、爲探求简化字源流及其变异轨迹提供关键线索 |
四、爲现行文字改革、推广和文字政策制定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启发 |
第二章 元代碑刻词汇研究 |
第一节 元代碑刻词汇概况 |
一、碑刻文献的词汇研究 |
二、元代碑刻词汇简述 |
第二节 元代法律碑刻词汇研究 |
第三节 元代宗教碑刻词汇研究 |
第四节 元代碑刻普通词汇研究 |
一、元代碑刻普通词汇释例 |
二、元代碑刻中的职官词语 |
参考文献 |
下编 元代碑刻1校 |
凡例 |
正文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作者简历 |
二、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後记 |
(3)八旗诗歌史(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若干技术性说明 |
绪论 |
第一节 八旗制度概说 |
第二节 八旗诗歌的研究历史 |
— 1979年以前对八旗诗歌的研究 |
二 1980年至今对八旗诗歌的研究 |
第三节 八旗诗歌史的选题价值及研究思路 |
上编 基业新创的慷慨之歌 |
第一章 鄂貌图与八旗诗歌的先声 |
第一节 “满洲文学第一”的鄂貌图及其诗歌 |
一 鄂貌图诗歌的内容 |
二 鄂貌图诗歌的风格及其在八旗诗歌史上的地位 |
第二节 “从戎儒士”顾八代 |
一 顾八代前期的军旅诗 |
二 顾八代后期的闲适诗 |
第三节 范承谟的烈士之诗 |
第二章 “满洲奇葩”纳兰性德 |
第一节 纳兰性德的诗学理论 |
一 不拘门派,追求自我的个性论 |
二 突破限制,敢于质疑的创作论 |
三 诗乃心声,性情中事的风格论 |
第二节 纳兰性德诗歌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纳兰性德诗歌的艺术特色 |
附论 清初“八旗诗派”之崛起 |
一 清初总集收录八旗诗人及作品情况概述 |
二“八旗诗派”形成初期的一些特点 |
第三章 千岩竞秀的顺康八旗诗坛 |
第一节 “醉吟俱不辍,世许作狂猜”的曹寅 |
一 曹寅诗歌的风格 |
二 曹寅诗歌的内容 |
三 曹寅的其他文学创作 |
第二节 “抽思更有葛庄新”的刘廷玑及其 《葛庄诗钞》 |
第三节 “平生低首味和堂”的高其倬及其 《味和堂集》 |
附论 八旗世家文学 |
一 铁岭佟氏家族 |
二 汉军朱氏家族 |
三 满洲完颜氏家族 |
四 索绰罗氏家族 |
五 汉军于氏家族 |
第四章 以岳端为代表的清前期宗室诗人 |
第一节 “一代宗潢之秀”岳端 |
第二节 “宗室三诗人” |
一 博尔都 |
二 塞尔赫 |
三 文昭 |
第三节 清前期的皇子诗人 |
一 高塞 |
二 允礼 |
三 允禧 |
四 弘昼 |
中编 盛世王朝的雍容之态 |
第五章 帝王诗与“高宗体” |
第一节 康熙皇帝与清初诗坛 |
一 康熙皇帝的文治思想 |
二 康熙皇帝的诗歌创作 |
三 “博学鸿儒科”前后的“宋调”与“唐音” |
第二节 乾隆皇帝诗歌的主要内容 |
一 乾隆皇帝写军事战争的诗歌 |
二 乾隆皇帝写民情疾苦的诗歌 |
三 乾隆皇帝写巡幸游赏的诗歌 |
第三节 “高宗体”的渊源及影响 |
一 “高宗体”的渊源 |
二 “高宗体”的影响 |
第六章 雍乾之际的八旗诗坛 |
第一节 “辽东三老” |
一 李锴 |
二 陈景元 |
三 戴亨 |
第二节 长海与八旗田园诗 |
一 长海的山水田园诗 |
二 八旗山水田园诗人永宁 |
三 雍乾之际的其他八旗田园诗人 |
第三节 英廉的“宰相诗” |
一 英廉诗歌的主要内容 |
二 英廉诗歌的风格特点 |
第七章 乾嘉时期的八旗诗坛 |
第一节 “由来吏隐一身兼”的鲍诊 |
一 鲍诊的诗学观念 |
二 鲍诊的诗歌创作 |
第二节 “蒙古诗杰”梦麟 |
第三节 “辽海诗豪”朱孝纯 |
第四节 和瑛、松筠与八旗边塞诗 |
一 和瑛等人写西域风情的诗歌 |
二 松筠等人写西藏民俗的诗歌 |
第八章 “北方三才子” |
第一节 法式善与“八旗诗话” |
一 法式善的诗学主张与诗歌创作 |
二 《梧门诗话》与《八旗诗话》 |
第二节 铁保与《熙朝雅颂集》 |
一 铁保的诗学思想及其诗歌的“辽东气象” |
二 铁保与八旗诗歌总集的编纂 |
第三节 汉军诗人百龄 |
一 困守冷局时的诗人之诗 |
二 历任封疆时的写怀之诗 |
第九章 乾嘉时期的宗室诗坛 |
第一节 永忠和敦诚 |
一 永忠 |
二 敦诚 |
第二节 昭梿与《啸亭杂录》 |
一 昭梿的崇实诗学观 |
二 昭梿的“实录”诗 |
三 昭梿的《啸亭杂录》 |
第三节 多情王孙奕绘 |
一 奕绘的写情之诗 |
二 奕绘的写实之诗 |
下编 山河板荡的苍凉之气 |
第十章 西林春与八旗女性诗歌 |
第一节 汉军女诗人蔡琬与高景芳 |
一 蔡琬 |
二 高景芳 |
第二节 蒙古女诗人那逊兰保与百保友兰 |
一 那逊兰保的诗歌内容 |
二 那逊兰保的诗歌风格 |
三 百保友兰的诗歌创作 |
第三节 满洲女诗人西林春 |
一 西林春景物诗的清俊之美 |
二 西林春咏怀诗的感伤之美 |
三 西林春与“秋红吟社” |
第十一章 宗室诗人之冠冕宝廷 |
第一节 宝廷的穷愁悲慨之诗 |
第二节 宝廷的写实感事之诗 |
第三节 宝廷与“探骊吟社” |
一 “探骊吟社”的成员组成 |
二 “探骊吟社”主要成员的诗歌创作 |
第十二章 晚清八旗诗坛的变徵之音 |
第一节 斌椿及其诗歌中的欧洲世界 |
一 斌椿出访的时代背景 |
二 斌椿诗歌中的欧陆风情 |
三 斌椿诗歌的意义 |
第二节 八旗现实主义诗人延清 |
一 延清的《庚子都门纪事诗》 |
二 延清的《奉使车臣汗纪行诗》 |
第三节 清末诗人盛昱与唐晏 |
一 盛昱 |
二 唐晏 |
第十三章 八旗诗歌的余响 |
第一节 杨钟羲及其遗民文学创作 |
一 杨钟羲的《圣遗诗集》 |
二 杨钟羲的《雪桥诗话》 |
第二节 “辽海诗杰”成多禄的末世绝唱 |
第三节 驻防八旗诗人三多与“柳营”文献 |
一 三多的诗歌创作 |
二 《柳营诗传》与《柳营谣》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 |
四、 研究思路、价值与创新 |
第一章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的线性时间叙事 |
第一节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线性时间叙事的同源性 |
一、 中日古代叙事 |
二、 史记、唐传奇 |
第二节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中三种线性时间的叙写 |
一、 朝代纪年的叙写 |
二、 世代时间的叙写 |
三、 纪传时间的叙写 |
第二章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间循环叙事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红楼梦》季节循环叙事 |
一、 《红楼梦》中的四季循环 |
二、 四季的意象化虚拟 |
第二节 《源氏物语》时间循环叙事 |
一、 《源氏物语》中的四季循环 |
二、 《源氏物语》中的时间情态化 |
第三节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间循环叙事对比研究 |
一、 时间情态化中的“四季” |
二、 时间情态化中的“悲” |
第三章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地志空间叙事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大观园与六条院的源起 |
第二节 大观园与六条院的园林布局比较 |
第三节 《源氏物语》中的自然景色描写 |
第四节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地志空间叙事比较 |
第四章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文本空间叙事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叙事结构比较 |
一、 《红楼梦》叙事结构 |
二、 《源氏物语》叙事结构 |
三、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叙事结构比较 |
第二节 叙事空间比较 |
一、 拟实空间比较 |
二、 虚拟空间比较 |
结语 |
引用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诗意的先锋 ——废名与孙甘露的诗化创作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先锋表意:民族文学的时代探索 |
一、废名:京派前辈的先锋开创 |
二、孙甘露:先锋实验者的另类想象 |
三、现代主义边缘:时代文学的内化反叛 |
四、接受的距离:靠近或远离 |
第二章 诗化叙述:乡土记忆与都市玄想 |
第一节 乡土诗意:废名的另类乡村书写 |
一. 乡土书写 |
二. 意象化 |
三. 传统的回归 |
四. 乡土现代主义 |
第二节 都市诗情:孙甘露的都市玄想 |
一. 非现实性 |
二. 诗意性 |
三. 西方的诱惑 |
四. 都市后现代主义 |
第三章 诗意表情:小说家的诗歌写作 |
第一节 废名:新诗践行者的个人风格 |
一. 诗歌创作情况 |
二. 现代诗派:诗歌环境 |
三. 诗歌先锋与个人风格 |
第二节 孙甘露:先锋实验的诗情表意 |
一. 诗歌写作 |
二. 文体互文:先锋实验的形式 |
三. 诗意的另类表意 |
结语交互文体:诗意的多重表意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宇宙在乎手 ——董其昌画禅室里的艺术鉴赏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智者出处 |
一 世风与仕宦 |
二 书画的流向 |
三 好事者与作伪者 |
第二章 高卧云间 |
一 第宅与亲友 |
二 “四源堂”与“南宗”画 |
三 与袁氏父子的交往 |
第三章 戏鸿之堂 |
一 戏鸿堂帖 |
二 小楷与学书 |
三 书尚晋人 |
第四章 山川畅神 |
一 东南形胜 |
(一) 九峰三泖 |
(二) 荆溪招隐 |
二 闽楚奇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宋词的女性化特征演变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词的女性化特征的内涵界定 |
第二节 宋词女性化特征的成因 |
一、 中国人的文化人格所致 |
二、 社会环境和宋人的审美心理所致 |
三、 词的表达方式所致 |
第三节 宋词女性化特征的表现形式 |
一、 以女性题材或女性形象为创作主体 |
二、 以女性化的情感表达为话语模式 |
三、 以女性化的意象和语言为表达方式 |
第四节 研究现状、研究框架及研究价值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三、 研究意义和价值 |
第二章 雍容绵邈:宋初词的女性化特征 |
第一节 宋初词人词作情况 |
一、 宋初词人数量统计 |
二、 宋初词作数量统计及简要分析 |
第二节 “雍容绵邈”女性化特征的文本分析 |
一、 相思怨别词:雍容富贵,雅致文丽 |
二、 宫廷应制词:典雅巨丽,奢华浮夸 |
三、 比兴寄托词:绵邈深婉,含蓄哀伤 |
第三节 宋初词的词史意义 |
第三章 俗艳深挚:柳永词的女性化特征 |
第一节 柳永词概说 |
一、 关于柳词的评价 |
二、 “俗艳深挚”女性化特征的内涵界定 |
第二节 “俗艳深挚”的女性化特征成因 |
一、 词体发展演变的必然选择 |
二、 社会政治历史原因 |
三、 个人原因:柳永对情爱人生的选择 |
第三节 “俗艳深挚”女性化特征的文本分析 |
一、 俗艳词:“俗艳深挚”的最好诠释 |
二、 羁旅词:“俗艳深挚”的深层体现 |
第四节 柳永词的词史意义 |
第四章 雅笔柔情:晏欧词的女性化特征 |
第一节 晏欧词概说 |
第二节 闲雅哀婉:晏殊词的女性化特征 |
一、 “闲雅哀婉”女性化特征的成因 |
二、 “闲雅哀婉”女性化特征的文本分析 |
第三节 率真深婉:欧阳修词的女性化特征 |
一、 “率真深婉”女性化特征的成因 |
二、 “率真深婉”女性化特征的文本分析 |
第四节 晏欧词的词史意义 |
一、 欧词对东坡词的启迪 |
二、 欧词对少游词的影响 |
三、 欧词对易安词的影响 |
第五章 清丽婉约:张先词的女性化特征 |
第一节 张先词概说 |
第二节 “清丽婉约”女性化特征的成因 |
一、 词本体特征的传承和词坛环境的影响 |
二、 为歌女演唱的客观现实 |
三、 自身性格和家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
第三节 “清丽婉约”女性化特征的文本分析 |
一、 女性题材词:清丽婉约 |
二、 咏物、写景等词:浸染女性柔美风神 |
第四节 张先词的词史意义 |
一、 张先词对苏轼的影响 |
二、 张先词对周邦彦的影响 |
三、 张先词对白石词的影响 |
第六章 健笔柔情:苏轼词的女性化特征 |
第一节 苏轼词概说 |
第二节 “健笔柔情”的女性化特征成因 |
一、 词体发展的必然 |
二、 柳永词的影响 |
三、 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 |
第三节 “健笔柔情”女性化特征的文本分析 |
一、 女性题材词:健笔写柔情 |
二、 豪放旷达词:女性柔情点染 |
第四节 苏轼词的词史意义 |
第七章 感伤哀婉:晏几道、秦观词的女性化特征 |
第一节 晏几道、秦观词概说 |
第二节 晏几道词——自恋式的感伤哀婉 |
一、 自恋的表象:男女情爱词中的生依死恋 |
二、 自恋的本质:酒宴醉梦词中的醉生梦死 |
第三节 秦观词——自哀式的女性化特征 |
一、 自哀的表象:传统相思怨别的浅愁低唱 |
二、 自哀的本质: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的深哀巨痛 |
第四节 晏几道、秦观词的渊源及其影响 |
一、 晏几道词的渊源 |
二、 秦观词的渊源 |
三、 晏几道、秦观词的影响 |
第八章 以俗为雅:黄庭坚词的女性化特征 |
第一节 黄庭坚词概说 |
第二节 “以俗为雅”女性化特征的文本分析 |
一、 闺怨词:铲尽浮词与雅俗共赏 |
二、 歌妓词:从俗与化俗为雅 |
三、 恋情词:民歌风味与以俗为雅 |
第三节 “以俗为雅”女性化特征成因及其词史意义 |
一、 黄庭坚词女性化特征的成因 |
二、 黄庭坚词的词史意义 |
第九章 妖冶幽艳:贺铸词的女性化特征 |
第一节 贺铸词概说 |
第二节 “妖冶幽艳”女性化特征的文本分析 |
一、 歌妓词:妖冶 |
二、 恋情词:幽艳 |
三、 闺怨词:深幽 |
第三节 “妖冶幽艳”女性化特征的成因及其词史意义 |
一、 贺铸词女性化特征的成因 |
二、 贺铸词的词史意义 |
第十章 雅艳凄婉:周邦彦词的女性化特征 |
第一节 周邦彦词概说 |
第二节 “雅艳凄婉”的女性化特征成因 |
一、 柳永俗艳词的继承与发展 |
二、 秦观“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的影响 |
三、 大量使事用典 |
四、 时代氛围、个性情趣等因素的影响 |
第三节 “雅艳凄婉”女性化特征的文本分析 |
一、 男女情爱词:缠绵哀怨之雅艳 |
二、 羁旅相思词:艳情雅笔之凄婉 |
三、 怀古咏物词:深婉蕴藉之清丽 |
第四节 周邦彦词的词史意义 |
第十一章 真纯自然:李清照词的女性化特征 |
第一节 李清照词概说 |
第二节 “真纯自然”女性化特征的文本分析 |
一、 真实少女生活的纯美表达 |
二、 真实情爱生活的自然表达 |
三、 亲历家国之痛的哀婉表达 |
第三节 李清照词的词史意义 |
一、 与小晏少游的承继关系 |
二、 对东坡词的吸收 |
三、 受柳永、黄庭坚和周邦彦的影响 |
第十二章 阴柔刚健:辛弃疾词的女性化特征 |
第一节 辛弃疾词概说 |
第二节 “阴柔刚健”女性化特征的文本分析 |
一、 闺怨词:哀情缱绻的悲中有骨 |
二、 恋情词:寄慨遥深的清柔绵邈 |
三、 咏妓词:风流坦荡的绮丽温婉 |
四、 杂类词:女性点染的阴柔刚健 |
第三节 辛弃疾词的词史意义 |
第十三章 骚雅冷艳:姜夔词的女性化特征 |
第一节 姜夔词概说 |
第二节 “骚雅冷艳”女性化特征的成因 |
一、 词史发展所致 |
二、 社会文化氛围所致 |
三、 姜夔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方式所致 |
第三节 “骚雅冷艳”女性化特征的文本分析 |
一、 恋情词:痴迷不悟的骚雅冷艳 |
二、 咏物词:物人合一的幽韵冷香 |
三、 淑世词:淑世情怀的含蓄清空 |
四、 羁旅词:天涯漂泊的骚情雅怨 |
第四节 姜夔词的词史意义 |
第十四章 密丽幽邃:吴文英词的女性化特征 |
第一节 吴文英词概说 |
第二节 “密丽幽邃”的女性化特征成因 |
一、 词体本身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
二、 梦窗的个性修养和平生际遇 |
三、 创作主体内容的需要 |
第三节 “密丽幽邃”女性化特征的文本分析 |
一、 自言体:哀感顽艳,密丽凄迷 |
二、 代言体:骚情雅怨,秾艳深幽 |
第四节 吴文英词的词史意义 |
第十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明清安丘曹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一、明清安丘曹氏家族研究的意义 |
二、明清安丘曹氏家族学术研究回顾 |
三、明清安丘曹氏家族研究方法及结论 |
第一章 科第蝉联---明清安丘曹氏的仕宦与发展 |
第一节 由农耕之家向诗书雅道——明前期安丘曹氏溯源 |
一、占籍连池 |
二、以儒起家 |
第二节 仕宦方荣——明中后期的安丘曹氏家族的兴盛 |
一、麟凤多才振家声 |
二、明中后期安丘曹氏家族成员宦绩考述 |
三、安丘曹氏科举家族形成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明清易代之际的安丘曹氏家族 |
一、科举仕宦的式微 |
二、经世致用,勇于任事的价值取向 |
第四节 趋于鼎盛——清前中期安丘曹氏家族的再度辉煌 |
一、龙凤兄弟,渊源有自 |
二、科举连绵,锦上添花 |
三、仕宦政绩及特点 |
四、科甲鼎盛之因 |
第五节 流风余韵——清晚期安丘曹氏家族的转型 |
一、盛世繁华,渐行渐远 |
二、清末民初安丘曹氏家族的转型 |
第二章 文化视域中的安丘曹氏家族文学 |
第一节 安丘曹氏的诗文词创作成就 |
一、家族文献着述考略 |
二、家学渊源与承继 |
第二节 曹氏家族创作的文化精神辨析 |
一、家国之念----儒者之文学 |
二、身世之慨- -对人生意义的探寻 |
三、文学创作中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 |
第三节 区域文化与曹氏家族的文学创作 |
一、山川风物与曹氏文学 |
二、山左人文环境与曹氏文学 |
第三章 安丘曹氏家族的文学交游 |
第一节 安丘曹氏交游与京师文学圈 |
一、曹申吉、曹贞吉与五友的交游 |
二、曹贞吉与王士禛、金台十子的交游 |
三、曹贞吉交游与京师词坛 |
第二节 安丘曹氏交游与山左文学圈 |
一、安丘曹氏与山左文学圈 |
二、曹氏家族与山东文化世家的家族世交 |
第三节 诗文之交与仕途挚友---曹氏兄弟在安徽、贵州的文学交游 |
一、曹贞吉在安徽的文学交游 |
二、曹申吉的黔中交游 |
第四节 兴亡话题与隐逸情节---与清初遗民、僧人的交游 |
一、与清初遗民的交游 |
二、与僧人的交游 |
第四章 尊儒重教---安丘曹氏的家族教育与家风 |
第一节 重教尚文的家族教育传统 |
一、重教传统与丰富的教育方式 |
二、首重科举教育 |
三、有余力则学“文” |
第二节 安丘曹氏家族家风文化特点 |
一、对儒学的选择---家风基调的奠定 |
二、“孝悌”与“节义”传家 |
三、“忠贞”与“济世”兴邦 |
四、曹氏忠孝节义之门风的时代局限性 |
第三节 母教与安丘曹氏家风的传承 |
一、安丘曹氏注重对家族中女性的传统妇德教育 |
二、母教的主要内容 |
三、母教实施的方式特点 |
第五章 英辞风誉,播于寰宇----曹贞吉与珂雪诗词 |
第一节 曹贞吉及其诗词创作活动 |
一、曹贞吉生平考略 |
二、曹贞吉作品结集考略 |
三、曹贞吉早期诗歌与济南诗派 |
四、《四库全书》独收清词别集《珂雪词》原因探析 |
五、曹贞吉的诗词创作理论 |
第二节 《珂雪词》与清初词坛 |
一、清初词坛对《珂雪词》创作的影响 |
二、《珂雪词》对清初词坛变革的贡献 |
第三节 曹贞吉诗歌与清初诗坛 |
一、山水纪游诗 |
二、书信诗词 |
第六章 “曹氏之贾谊”---曹申吉 |
第一节 曹申吉生平考略 |
一、有声黉序 |
二、青云平步 |
三、羁留黔中 |
四、忠逆之辩 |
第二节 知遇两朝---曹申吉宦绩考述 |
一、弱冠登九列---曹申吉顺治朝宦绩考述 |
二、竭智尽忠---曹申吉康熙朝宦绩考述 |
第三节 身负芳名早---曹申吉的文学成就 |
一、曹申吉作品概述 |
二、曹申吉与清初诗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
后记 |
(10)唐宋隐逸词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隐逸、隐逸文学、隐逸词 |
一、隐逸与隐逸文学的概念 |
二、本文关于隐逸词的界定 |
第二节 唐宋隐逸词概览 |
一、唐五代隐逸词创作概况 |
二、宋代隐逸词概况 |
第三节 唐宋隐逸词的研究现状 |
一、关于渔父词的研究 |
二、关于渔父词之外的隐逸词研究 |
三、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唐宋隐逸词的传承与新变 |
第一节 隐逸词的滥觞——论张志和及唐五代渔父词 |
一、由古辞到词:张志和开了渔父词创作的先河 |
二、花间之别调:论李珣等人的渔隐词 |
第二节 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隐士词人潘阆的隐逸词 |
第三节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柳永的归家意识与隐逸词 |
一、从温柔乡到水云乡:柳永从浪子性人格向士大夫人格的回归 |
二、从俗到雅:从柳永的隐逸词看柳永词风的转变 |
三、柳永隐逸词的价值与影响 |
第四节 庆历党争与隐逸词的创作 |
第二章 党争与词的诗化背景下的北宋中后期的隐逸词创作 |
第一节 宋代中后期隐逸词发展兴起的几个特点 |
一、北宋新旧党争是隐逸词兴起的有力促进因素 |
二、词的诗化背景与隐逸词的兴起 |
三、中隐思想与隐逸词所体现的休闲思想 |
第二节 归兴深处的旷达——苏轼的隐逸词 |
一、苏轼隐逸词的情志内涵:寻找安顿的心灵 |
(一) 功成身退——苏轼的人生设计 |
(二) 返乡——苏轼的心灵安顿历程 |
二、苏轼隐逸词的审美特征:旷达与凄淡 |
第三节 其他词人的隐逸词创作 |
一、从"阮籍"到"陶潜"、于"沉咽"见"淡然"的晁补之隐逸词 |
二、从佛道中寻求解脱的黄庭坚隐逸词 |
第三章 和战背景下的南渡词人的隐逸词创作 |
第一节 和战背景下的南渡隐逸词创作风貌 |
第二节 晋宋之慕:自我和社会的双重困境表达与精神突围 |
第三节 慕苏:自我救赎中的旷达情怀 |
一、回归自然:寻求内心的宁静体验 |
二、超然以自适:对苏轼人生态度的仿效 |
第四节 似苏更似白:从朱敦儒的隐逸词看其词风转变的成因及意义 |
一、从似苏到似白——朱敦儒隐逸词的风貌 |
二、诗化与隐逸精神——朱敦儒词风转变的成因及意义 |
第四章 南宋中后期隐逸词创作(上) |
第一节 东坡风与希真风的流衍期 |
一、隐逸词创作的东坡风 |
二、隐逸词创作的希真风 |
三、隐逸词创作中的"东坡风"、"希真风"现象原因探析 |
第二节 徘徊于儒道之间——陆游的仕隐心态及其隐逸词 |
第三节 悲慨苍凉底色下的超旷放达——辛弃疾隐逸心态与隐逸词 |
一、辛弃疾的心态及其隐逸语的情志内涵 |
(一) 英雄心态的自我定位及其在隐逸词中的表现 |
(二) 谪居心态及其在隐逸词中的表现 |
二、辛弃疾隐逸词的审美特征:悲慨、苍凉底色下的超旷放达 |
第五章 南宋中后期隐逸词创作(下) |
第一节 寒士词人的隐逸词与隐逸心态 |
一、从求名求利的辛酸无奈到归后的宁静超脱 |
二、萧条冷淡与清新高逸:未归与归后的两种词风 |
第二节 姜夔的隐逸性格与姜夔词风生成之关系研究 |
一、姜夔的隐逸性格 |
二、姜夔隐逸性格与词风生成之关系 |
(一) 清空淡远的词境 |
(二) 高洁的词品 |
第三节 同为辛派、判然有别——刘克庄、吴潜的隐逸词比较论 |
一、刘、吴隐逸词的不同表现 |
二、刘、吴隐逸词差异原因分析 |
第六章 南宋遗民词人的隐逸词创作与词论 |
第一节 宋末遗民词人的隐逸词与隐逸心态 |
一、富贵不如闲——人生价值失落后的无奈选择 |
二、兴亡一梦——历史的反思与责任的消解 |
三、犹是晋朝臣——故国的情怀 |
四、人在会稽图——清雅的隐居环境 |
第二节 超越的沉重与精神的栖居——张炎的隐逸词 |
一、伤痕与追忆:超越的沉重 |
二、还乡与重构:精神的栖居 |
第三节 清空说的隐逸文化内涵——兼论词与画评价标准的相通性 |
一、"古雅峭拔"的含义考察 |
二、隐逸词的发展流变与清空词境的确立 |
三、文人画"逸格"的确立与张炎"清空"说诞生的内在关联 |
四、"清空"理论与张炎对唐宋名家词的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附录:论中唐文人词体制的确立 |
后记 |
四、北山那儿的花──一个梦(外二首)(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女性观剧研究[D]. 王姝.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元代碑刻文献整理及文字词汇研究[D]. 邹虎.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3]八旗诗歌史[D]. 李杨. 浙江大学, 2014(12)
- [4]山川记[J]. 王妹英. 中国作家, 2014(07)
- [5]《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D]. 杨芳.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5)
- [6]诗意的先锋 ——废名与孙甘露的诗化创作比较研究[D]. 张自春. 西北大学, 2013(S1)
- [7]宇宙在乎手 ——董其昌画禅室里的艺术鉴赏活动[D]. 颜晓军. 中国美术学院, 2013(04)
- [8]宋词的女性化特征演变史[D]. 孙艳红. 吉林大学, 2012(03)
- [9]明清安丘曹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 赵红卫.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
- [10]唐宋隐逸词史论[D]. 徐拥军. 苏州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