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GIS分析活动断裂与地震的相关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兰民[1](2021)在《中国岩土地震工程与土动力学研究进展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言岩土地震工程与土动力学是地震灾害预防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重要支撑学科领域。其中,岩土地震工程学是研究与岩土工程有关的地震工程问题的学科,也是岩土工程与地震工程、土动力学交叉而形成的一个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在地震作用下土体的变形与强度特性,场地、地基和土工结构物的变形与稳定性问题。而土动力学是研究动力荷载作用下土的动力特性、场地动力响应和场地液化、震陷、滑坡等问题的学科。
易鼎鼎[2](2021)在《基于F-AHP的公路工程弃渣的环境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郑琴芬[3](2021)在《基于GIS的阿坝州理县民居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衡婷[4](2021)在《基于模糊理论和GIS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转运站选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赵元鑫[5](2021)在《流体地球化学与构造活动关系的地质统计研究》文中认为地震监测预报研究领域中,流体是识别构造带展布和活动的敏感组分,已有大量观测表明地震前出现土壤气或地下水溶解气体异常,但异常特征与构造和地震活动的关系尚不清楚。本文利用地质统计方法,从时间和空间尺度分析了断裂带土壤气及地下水溶解气与区域构造分布及构造活动的关系。选取沉积盖层较厚、井泉分布较少,适合进行断裂带土壤气观测的唐山地区为分析断裂带土壤气受区域构造分布作用的研究区;同时以井泉分布较多,适宜开展地下水溶解气观测的川滇块体东边界及其邻区为分析地下水溶解气变化受构造事件影响的研究区。综合揭示流体地球化学与构造活动的关系。空间尺度上,对唐山断裂带高空间分辨率气体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了变异函数计算,分析了断裂带活动性与断裂带气体浓度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1)唐山地区断裂带土壤气Rn、Hg、He、H2和CO2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411~38470Bq/m3,2~61 ng/m3,3.32~47.19 ppm,2.37~60.31 ppm,498.98~19760.29 ppm;(2)在物源、气候水文条件、载气等众多影响因素当中,断裂带本身结构特性为控制断裂带气体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3)利用变异函数计算,确定各气体组分在测量区域内气体浓度与构造相关的空间范围,据此确定了唐山断裂各段构造敏感气体组分,在断裂带周边圈定出断裂带活动性重点监测区域。此外,断裂带气体浓度克里金插值分析结果表明,唐山地区滦县-乐亭断裂带活动性较强,唐山断裂带次之,蓟运河断裂带活动性最弱,同时,断裂带交汇处,浓度高值异常分布更加明显。时间尺度上,在川滇块体东边界及其邻区分析了2009~2018年6个流体监测站地下水溶解氡的波动情况。利用统计方法(残差法和赫斯特指数估计),揭示了地震事件引起的地下水溶解氡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川滇块体东边界及其邻区地下水溶解氡存在明显差异,流体监测站GZ、XC、QJ、YS、YL和WX地下水溶解氡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6.65~9.64 Bq/L,22.30~27.50 Bq/L,11.50~16.70 Bq/L,6.60~15.70 Bq/L,25.80~57.80 Bq/L,9.29~41.51 Bq/L;(2)地下水溶解氡的前兆异常主要分为三类:正异常、负异常和双重异常;(3)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和则木河断裂带下伏岩体受应力作用和断裂带闭锁作用,导致地下水溶解氡含量偏低。此外,利用诱发地下水溶解氡前兆异常的历史地震事件确定了各流体监测站的地震响应区。
白光[6](2021)在《基于经济自组织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以北京和东京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不佳是我国城市化中的普遍问题,由此造成的长时间、超长时间通勤,导致城市生产力下降和居民幸福感缺失。城市规划及相关政府部门在数十年的探索中不断尝试着以“他组织”的方式积极应对,所运用的职住平衡、绿带政策、多中心等规划设计方式虽然有助于通勤时间的缩短,但特大城市空间结构依旧不理想,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依旧突出。他组织部门因为对职住空间自组织机制认知不足、对自组织与他组织边界界定不够,导致干预方式不当、自组织权利受限,不利于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协同以做到化解职住空间问题。从历史上看,城市的形成远远早于城市规划的出现,说明城市是可以在没有目标导向的特定干预之下产生、发展的,具有自组织的性质。经济自组织是历史、地理环境、城市定位、技术进步等各方面影响空间结构的重要中间过程,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出发点。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哈肯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传统自组织理论和经济学思想构建了经济自组织理论,构建了“职住协同”概念框架,依据机制关系构建出包括要素和职住协同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层、演化机制协同层和他组织机制层的“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机制框架”,并结合了运输经济理论、交通区位论、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构建了理论解释框架,对职住空间结构自组织演化进行了研究,提出应以“职住协同”替代“职住平衡”的观念,并通过东京、北京及我国其他特大城市,通过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案例对比验证了基本理论的适用性和正确性,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特大城市职住空间自组织是市场机制引导流动性资源要素向时空禀赋较高地区产生空间集聚和功能组织的过程机制,需要以就业匹配、居住匹配、通勤协同三方面构建的职住协同,作为判断空间结构优劣的标准。干预和反馈在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关系上存在着错位性,容易对他组织部门产生误导。对此,他组织部门需有序弱化对要素和职住协同层的直接干预,适度扩大自组织的权力边界;大幅加强对演化机制协同层的干预,充分发挥他组织的组织协调性优势。2.自组织演化通过引导经济要素和时空资源的重新配置,优化重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并显着化解集聚效应与时空资源高度稀缺之间的矛盾性。从路径上看,需要路径破除机制(包括劳动细化分工和集聚与扩散)打破要素和时空间的低效协同,并通过功能引导机制(包括集聚与扩散和通勤交通建设)构建出高效、集约的时空关系。因时空利用效率不同,功能引导之间呈现出通勤轨道交通>一般地面公交>私人交通>集聚与扩散的优劣关系,对应着从优到劣的演化结果。3.通勤轨道交通与职住空间协同开发引导的强中心大都市区,是推动特大城市职住空间高效、有序化的重要途径,体现出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推动职住空间演化的特征,呈现出:协同建设——职住时空重构——要素自组织(需要路径破除机制和功能引导机制参与)——点、线、面的空间自组织(需要他组织部门协同)——职住空间高水平演化的路径过程。4.他组织部门需要将自组织机制中对通勤铁路时效、速度的要求,作为投资、运用服务的供给依据。需在物理协同层面构建直达直通就业中心的轨道交通网络,以及站点与用地空间协同纵向高密度开发模式,组织协同层面构建多样化运营组织以引导不同主体之间权责利对等,制度协同层面建设完善轨道交通投融资运营制度、协同开发供地制度、开发主体确权制度,权利协同层面充分发挥自组织的激励性并适度确权,将微观层面城市空间重构和塑造的权利适当交给市场经济主体,以形成自组织和他组织之间循环互动的权利迭代和权利协同关系。5.东京在职住空间自组织演化的过程中体现出路径破除机制和功能引导机制的协同关系。1964年东京奥运会之后体现出他组织部门对自组织机制和市场主体的适当“让权”能够提升自组织机制的功能发挥,实现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有效协同并演化至强中心大都市区,对北京和我国特大城市具有借鉴价值。6.虽然发展、演化过程不尽相同,但北京和我国众多特大城市在历史和现状上高度相似。需要借鉴东京经验,以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推动职住空间自组织演化作为出发点,从物理协同、组织协同、制度协同、权利协同的层面上构建高效、有序的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同建设,促进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王高峰,郭宁,邓兵,田运涛,叶振南,陈宗良,吕凤兰,高幼龙[7](2021)在《不同组合模型区域滑坡易发性及精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探索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和评价结果的合理性,以滑坡灾害高发的白龙江流域为研究区,首先选取坡度、地形起伏度、距断层距离、地层岩性、流域沟壑密度、植被指数等6项影响滑坡发生的孕灾因子作为易发性的评价指标,以研究区2 093处滑坡灾害点为样本数据,依据各指标条件下的信息量值、确定性系数值和证据权重值曲线突变规律,并结合滑坡面积及分级面积频率比曲线作为等级划分的临界值来确定因子分级状态;其次,基于指标因子状态分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采用信息量法、确定性系数法、证据权法分别与逻辑回归组合的3种模型开展区域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并从模型结果、适用性和精度等方面采用多手段对3种组合模型进行比较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方面,3组模型均表现较为理想,信息量和逻辑回归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为94.6%,其预测精度和准确性优于其他2种组合模型。笔者以白龙江流域中游及其岷江支流段为例,开展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适用性、评价结果分析以及预测精度评价对比和研究等,成果可为该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划决策提供参考。
王晗[8](2021)在《基于西安古城雨洪管理经验的曲江新区海绵城市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水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建设“海绵城市”,但现行体系实施时间较短,且脱胎于国外研究与实践,在本土化上还有提高的余地。反观我国古代城市建设,先民秉承尊重自然、因势利导的理念,在与水抗争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雨洪管理方法。本文从构建因地制宜的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出发,选取西安古城西周、秦、汉、隋唐时期的雨洪管理体系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借助历史资料和相关研究,从城市选址、城市布局与竖向设计、水系格局、园林绿化和水文化几个方面对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功能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西安古城构建了一个完整、综合、生态、立体的雨洪管理体系。同时根据历史记载,运用这一体系也不是完全高枕无忧的,城市内涝问题还是存在,本文创新地运用水文分析软件SWMM对唐长安的内涝原因进行定量研究,得出防洪设施规模设置不到位的原因。取长补短,将上述研究的古代体系与现代海绵城市研究结合,古代体系在地形处理、雨洪格局塑造、多元功能构建、因地制宜方面能够为现代建设提供经验借鉴,现代手段能提升设计科学性。继承创新,探索基于古代雨洪管理经验的当代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针对西安基础情况、城市建设现状,梳理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难点,基于前文研究提出了解决思路和规划原则,确立技术路线,并提出宏观-中观-微观的设计策略。宏观视角,通过溯源历史海绵格局和生态条件,避开对于城市建设不利因素。分析生态本底条件,保护维护修复对于区域水环境有重大影响的生态要素,构建适合地区自然环境的海绵生态格局;中观层面,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中两大主要自然体系——城市水体系统和绿化系统,落实上层次提出的海绵格局;微观设计,关注本区突出的湿陷性黄土问题和历史遗迹保护问题,综合类似区域既有实践经验和研究,提出低影响开发措施设计方法,以及水文化传承策略。最后将这一体系实践于曲江新区海绵城市设计中,着重对本区的历史海绵格局进行梳理,并运用多因子分析法,辅以Arc GIS软件分析,得出宏观层面海绵格局指导建设。并提出复原黄渠-曲江池相伴相生的历史场景的构想,恢复黄渠能够有效提升本区雨洪调节能力,碍于城市建设和历史遗迹消亡的现状,采取自然系统辅助人工设施的方法代替黄渠的水文功能。微观层面通过实例提出海绵型公园、道路的设计方式。文章最后对完善海绵城市理论、发展海绵城市技术的未来方向有所建议。
王林[9](2021)在《白水江流域道路沿线落石灾害特征及风险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白水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的交汇过渡带,地形地貌复杂、构造活动强烈,垂直落差大,河流下切作用显着,崩塌落石灾害高发,对沿线道路安全运营及人类活动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开展白水江流域道路沿线落石灾害发育、分布特征,落石灾害易发性区划研究及道路、车辆受落石影响风险等级计算,可为研究区道路安全运营、防灾减灾工程及道路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文通过野外勘察、遥感解译等手段确定研究区落石灾害信息,提取、分析了高程、坡度、坡向、道路距离、地震峰值加速度等15种外部和内部影响因子。构建了信息量模型(I)、逻辑回归模型(LR)及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I-LR)三种模型,开展研究区落石灾害易发性分析及合理性和精确性检验,绘制了研究区落石灾害风险区划图;基于GIS和Rockyfor3D软件,开展了研究区道路沿线落石灾害运动学三维模拟;采用定量风险评价(QRA)方法,定量评估了研究区道路和车辆受落石影响的风险;分析了不同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EM)对落石灾害特征分析和运动特征模拟结果的影响。(1)基于研究区野外勘察和遥感解译,共获取367处落石灾害,面积9.43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0.65%;按分布位置和成因类型将研究区道路沿线落石划分为切坡型落石和高位落石。(2)白水江流域道路沿线落石灾害影响因子的提取与分析。基于15种影响因子分析落石灾害分布规律并根据实际贡献情况和频率比法进行分析。落石灾害主要分布在648~1448m较低高程区域,东南向、南向、西南向向阳坡向区域,30~50°坡度区域,-1~0、0~1的曲率区域;449~1049m地形起伏度区域,1.1~1.5地表粗糙度区域,92~392m地表切割深度,0.09~0.21高程变异系数区域,扎尕山群、碧口群、黑河组三种岩性区域,0~500m和>4000m断层距离区域,490~550mm降雨量区域,0.15g地震峰值加速度区域,森林土地利用类型,0.1~0.2植被覆盖指数区域,<400m道路距离区域。(3)道路沿线落石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的构建及精度检验。构建了I、LR、I-LR三种模型,结合应用GIS和SPSS软件,对白水江流域道路沿线落石灾害进行易发性分析。三种模型精确性检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7、0.836、0.860,认为I-LR模型精度最高。(4)落石灾害易发性评价及等级区划。研究区落石灾害极高易发区的面积为140.56km2,占比约9.76%;高易发区的面积为136.75 km2,占比约9.50%;中易发区的面积为189.58km2,占比约13.17%;低易发区的面积为436.12km2,占比约30.29%;极低易发区的面积为536.93km2,占比约37.29%。(5)落石灾害运动特征的三维模拟及落石灾害风险的定量计算。获取了落石灾害到达道路块数、弹跳高度、最大速度、能量等落石运动特征,定量计算了道路和车辆风险(QRA);模拟结果显示20%的落石能到达道路,沿线发育1处极高(VH)道路落石风险,占比0.33%,46处高(H)落石风险,占比15.13%;中风险(M)59处,占比19.41%;切坡型落石对车辆行人威胁更大;车辆遭遇落石UA风险长度13.89km,占比3.93%;有76处50m以上的不可接受(UA)风险长大段应特别关注。(6)不同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EM)落石运动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利用Photoscan建模获取高分辨率DEM,分析了不同分辨率(1m、5m、12.5m)DEM对落石源区识别和落石运动过程模拟结果的影响。
杨帅斌[10](2020)在《程海断裂带金沙江段第四纪沉积物记录的古地震事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周缘近年来大震频发,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程海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南缘最重要的发震断裂之一,位于被红河断裂带、鲜水河-小江断裂带和金沙江断裂带所围限的川滇菱形块体西南部。历史地震记录显示,500多年来,该地区共发生了16次震级大于5级的地震,其中有4次地震的震中位于程海断裂带金沙江段。该区与程海断裂带相交的周城-清水断裂带,在地质历史上也较为活跃,对金沙江段的地震活动也具有重要影响。前人对该地区近年来或历史时期发生的地震事件进行了较多研究。然而,程海断裂带是一条陆内活动断裂带,复发间隔长,通常长达数千到数万年,目前对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地震研究相对还比较薄弱,需要通过地质记录来揭示更多早期的古地震事件。这些古地震事件的识别是地震风险评估中历史地震记录的重要补充,对于揭示地震形成和发展的模式与机制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首先对程海断裂带金沙江段第四纪沉积物保存的古地震遗迹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发现了许多古地震活动留下的直接或间接的古地震遗迹,包括地震裂缝、地震堰塞湖、地震落石、地震断层和砂土液化现象。并且,野外通过地震裂缝的切割关系以及地震遗迹所处的地层、地貌部位等的对比分析发现,这些遗迹是多次地震形成的产物,证明该区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发生过一系列的古地震事件。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集了大量用于年代测试分析的样品。地震裂缝形成的时代主要通过上覆下切地层和裂缝充填物来限定,地震堰塞湖形成的时代主要通过堰塞湖沉积物底部和下伏松散沉积物来限定,地震落石形成的时代主要通过形成于落石表面的次生钙膜来限定,地震断层形成的时代主要通过断层内次生钙膜来限定。采用光释光(OSL)、电子自旋共振(ESR)和铀(U)系三种测年方法,对采集到的年代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共获得了68个有效的年代学数据。最后,通过年代学测试结果与实地调查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揭示了该区域50万年以来发生过的10期大型古地震事件,其时代分别约为450 ka,400 ka,345 ka,300 ka,250 ka,190 ka,155 ka,105 ka,75 ka和25 ka,代表了10个构造活跃时期,并且揭示出该区大地震可能存在5万年的周期。本研究从更长的时间尺度,更大的空间范围和更多的遗迹类别来识别古地震事件,为古地震研究提供了新的观点和思路。
二、利用GIS分析活动断裂与地震的相关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GIS分析活动断裂与地震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岩土地震工程与土动力学研究进展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砂土液化特性、评价与加固方法 |
(一)震害调查总结与满足国家建设急需阶段 |
(二)引进借鉴,研究制定标准阶段 |
(三)研发创新,创建理论与改进标准阶段 |
地震滑坡致灾机理、演化机制和风险评估 |
(一)发震断层地震滑坡效应及成灾模式 |
1.地震滑坡与发震断层的关系 |
2.地震滑坡与地震学参数的关系 |
3.地震滑坡运动学特征 |
(二)地震滑坡动态演化机制及长期效应 |
1.非动力作用滑坡触发机制 |
2.地震诱发土质滑坡演化机制 |
3.地震和水耦合及交互作用 |
4.滑坡演化机制数值模拟 |
(三)滑坡风险评估研究 |
1.滑坡危险性分析 |
2.滑坡致灾范围研究 |
3.风险评估模型与方法 |
震陷机理、预测和风险评估 |
(一)液化震陷 |
(二)软土震陷 |
(三)黄土震陷 |
土动力学理论与岩土地震工程实践成就 |
(一)土动力学理论 |
(二)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标准 |
(三)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与城市地震小区划 |
结语 |
(5)流体地球化学与构造活动关系的地质统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断裂带流体来源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
1.2.2 断裂带流体在构造活动中的应用 |
1.3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唐山地区地质概况 |
2.2 川滇块体东边界及其邻区地质概况 |
第三章 数据分析 |
3.1 唐山地区断裂带土壤气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3.1.1 断裂带土壤气体数据基本统计描述 |
3.1.2 变异函数计算方法介绍 |
3.2 川滇块体东边界及邻区地下水溶解氡数据分析 |
3.2.1 地下水溶解氡数据基本统计描述 |
3.2.2 地下水溶解氡数据随机性检验 |
3.2.3 地下水溶解氡环境干扰分析与剔除 |
3.2.4 地下水溶解氡前兆异常分析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断裂带土壤气空间分布特征 |
4.1.1 变异椭圆特征分析 |
4.1.2 断裂带活动性分析 |
4.2 地下水溶解氡响应构造活动特征 |
4.2.1 地下水溶解氡变化与区域构造应力关系及前兆异常类型 |
4.2.2 地震响应区划定 |
4.2.3 地下水溶解氡区域差异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经济自组织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以北京和东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对自组织机制重视不足 |
1.1.2 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问题有待改善 |
1.1.3 经济自组织是各类因素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中的重要机制过程 |
1.2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选题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自组织和他组织 |
1.3.2 大都市区和都市圈 |
1.3.3 特大城市 |
1.3.4 职住空间结构 |
1.3.5 演化 |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围 |
1.5 逻辑主线和研究方法 |
1.5.1 逻辑主线 |
1.5.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综述 |
2.1.1 经典的空间结构模型 |
2.1.2 相关的城市和区域经济理论 |
2.1.3 职住平衡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城市空间方面的文献综述 |
2.2.2 交通和城市空间的联系 |
2.2.3 相关自组织理论在城市空间方面的探索 |
2.3 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
3 经济自组织的理论基础构建 |
3.1 基本概念的构建 |
3.2 协同是自组织中的核心机制 |
3.3 从协同效应看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 |
3.4 经济自组织的主要性质 |
3.4.1 自主逻辑性 |
3.4.2 路径依赖性 |
3.4.3 演化性 |
3.4.4 可持续性 |
3.4.5 不完美性和缺陷性 |
3.5 他组织与自组织的差异和关系 |
3.5.1 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差异 |
3.5.2 他组织对自组织的干涉结果 |
3.5.3 应建立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协同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4 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自组织演化的理论构建 |
4.1 本文的核心理论框架 |
4.2 职住协同是职住空间结构优劣的判断标准 |
4.3 从机制层面看职住空间自组织演化 |
4.3.1 劳动细化分工——路径破除机制 |
4.3.2 集聚与扩散——路径破除和低效的功能引导机制 |
4.3.3 通勤建设——高效的功能引导机制 |
4.3.4 他组织与自组织的协同机制框架 |
4.4 地面通勤交通对职住空间的功能引导作用 |
4.4.1 从时空资源约束性看通勤交通建设的功能引导作用 |
4.4.2 通勤工具对空间结构的主导性 |
4.4.3 从通勤看特大城市与其他城市的演化路径差异 |
4.5 通勤轨道交通对职住空间的功能引导作用 |
4.5.1 通勤轨道交通改善空间结构、引导职住协同的路径机制 |
4.5.2 从时空要素层面看轨道交通的功能引导优势 |
4.5.3 他组织需要从物理、组织、制度、权利协同层面加强轨道交通自组织 |
4.5.4 通过点-线-面引导职住空间自组织的过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东京的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
5.1 相关空间概念介绍 |
5.2 职住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化过程 |
5.2.1 江户时期的职住空间结构(1868明治维新以前) |
5.2.2 近代化时期的职住空间演变(1868明治维新至1923年关东大地震) |
5.2.3 职住空间的郊区化时期(1923关东大地震至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
5.2.4 职住空间粗放式重建时期(1945二战结束至1964东京奥运会) |
5.2.5 强中心大都市区形成期(1964东京奥运会至1985广场协议) |
5.2.6 职住空间结构缓慢演变期(1985广场协议之后) |
5.3 基于一都三县的职住协同计量分析 |
5.4 从自组织机制看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
5.4.1 职住空间郊区化时期的自组织演化理论分析 |
5.4.2 职住空间粗放式重建时期的自组织演化理论分析 |
5.4.3 强中心大都市区化中的自组织演化理论分析 |
5.5 轨道交通引导的职住空间结构演化路径 |
5.5.1 站点的职住空间自组织 |
5.5.2 线路的职住空间自组织 |
5.5.3 网络的职住空间自组织 |
5.6 政策启示 |
5.7 本章小结 |
6 北京职住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化过程 |
6.1 古代和近代时期(1949北平和平解放前) |
6.2 计划经济时期(1949北平和平解放至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 |
6.3 市场经济时期(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
6.3.1 不良空间结构形成阶段(1978-2004) |
6.3.2 交通建设转型阶段(2004-2014) |
6.3.3 近期现状及展望(2014以后) |
6.4 本章小结 |
7 从自组织看以北京为代表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
7.1 从自组织机制看北京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
7.1.1 计划经济时期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
7.1.2 特大城市扩张期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
7.1.3 强中心郊区化时期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
7.1.4 大都市区化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
7.1.5 北京和东京职住空间结构的对比 |
7.1.6 自组织与他组织机制层面的政策建议 |
7.2 应从物理、组织、制度、权利协同提升通勤轨道交通的功能引导机制 |
7.2.1 北京通勤轨道交通的现状及问题 |
7.2.2 北京和东京在轨道交通要素协同方面的对比 |
7.2.3 通勤轨道建设方面的政策建议 |
7.3 针对我国特大城市的拓展研究 |
7.3.1 我国一般特大城市与北京在发展过程和现状上的相似性 |
7.3.2 基于我国特大城市的职住协同计量分析 |
7.3.3 我国特大城市现状中的共性问题 |
7.3.4 共性问题的相关政策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基本结论 |
8.2 主要创新与贡献 |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不同组合模型区域滑坡易发性及精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源 |
1.3 研究方法 |
2 评价因子筛选与分级 |
2.1 因子筛选 |
2.2 评价因子状态分级 |
2.2.1 地形地貌因子 |
2.2.2 水文环境和地表覆被因子 |
2.2.3 基础地质因子 |
2.3 评价因子I值、CF值和Wf值计算及其共线性诊断 |
2.4 评价因子权重值计算 |
3 评价结果分析及精度评价 |
3.1 易发性评价分区与评价结果 |
3.2 精度评价 |
4 结论 |
(8)基于西安古城雨洪管理经验的曲江新区海绵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水问题的日益严重 |
1.1.2 海绵城市规划的开展 |
1.1.3 古代城市雨洪防治与利用的智慧 |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2.1 雨洪管理体系 |
1.2.2 西安古城 |
1.2.3 海绵城市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西安城市发展历史相关研究 |
1.4.2 当代雨洪管理体系相关研究 |
1.4.3 古代雨洪管理体系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演变与功能 |
2.1 西安周边地理环境 |
2.1.1 南依秦岭,八水环绕 |
2.1.2 原隰相间,地面辽阔 |
2.2 西安城市选址的历史变迁 |
2.2.1 顺应依附——史前聚落 |
2.2.2 依水而居——周秦时期 |
2.2.3 引水而居——西汉时期 |
2.2.4 八水环都——隋唐时期 |
2.3 城市布局与竖向设计 |
2.4 水系格局 |
2.4.1 河流水系 |
2.4.2 河渠水系 |
2.4.3 湖泊池沼 |
2.5 园林绿化 |
2.6 水文化 |
2.6.1 治水思想 |
2.6.2 亲水活动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经验总结 |
3.1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特征总结 |
3.2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不足之处 |
3.2.1 SWMM模型唐长安内涝原因探究体系构建 |
3.2.2 排水管渠概化 |
3.2.3 汇水分区划分 |
3.2.4 参数及断面设置 |
3.2.5 模拟结果分析 |
3.2.6 规划方案改善 |
3.2.7 唐长安内涝原因探究 |
3.3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与海绵城市的耦合 |
3.3.1 现行海绵城市体系的不足 |
3.3.2 西安市传承古代雨洪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
3.3.3 古今体系对比研究 |
3.4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对海绵城市建设借鉴经验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古代雨洪管理经验的当代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
4.1 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概况 |
4.1.1 城市基本情况 |
4.1.2 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
4.1.3 海绵城市建设重难点 |
4.2 古今融合的海绵城市规划途径 |
4.2.1 总体思路 |
4.2.2 规划原则 |
4.2.3 技术路线 |
4.3 古今融合的海绵城市设计策略 |
4.3.1 宏观层面——构建完善的城市海绵格局 |
4.3.2 中观层面——构建循环的城市海绵体系 |
4.3.3 微观层面——构建众多的城市海绵斑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继承创新的当代曲江新区海绵规划实践 |
5.1 曲江新区概况 |
5.1.1 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
5.1.2 地质情况 |
5.1.3 气候特点 |
5.2 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
5.2.1 城市建设现状 |
5.2.2 水系现状 |
5.2.3 绿地现状 |
5.2.4 现状水问题 |
5.3 相关规划要求 |
5.4 宏观层面——保障自然山水的海绵城市网络 |
5.4.1 溯源历史山水格局 |
5.4.2 评价生态本底要素 |
5.4.3 构建海绵生态格局 |
5.5 中观层面——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海绵体系 |
5.5.1 黄渠恢复可能性探究 |
5.5.2 “黄渠生态廊道”构建措施 |
5.6 微观层面——本土化布置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 |
5.6.1 曲江池生态改造工程 |
5.6.2 道路低影响开发改造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成果 |
论文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论文集 |
国家标准 |
图表目录 |
致谢 |
(9)白水江流域道路沿线落石灾害特征及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危岩体发育及失稳机理研究 |
1.2.2 落石运动学研究 |
1.2.3 落石危险性评价研究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性和技术路线 |
1.4.1 创新性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地质背景及环境概况 |
2.1 地理环境 |
2.1.1 地理位置和环境 |
2.1.2 地形地貌 |
2.2 气象水文 |
2.3 区域地质条件 |
2.3.1 地质构造 |
2.3.2 地层岩性 |
2.3.3 地震 |
2.4 本章小结 |
3 白水江流域道路沿线落石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 |
3.1 落石灾害识别解译 |
3.2 落石类型分析 |
3.3 落石灾害影响因子提取与分析 |
3.3.1 内部因素 |
3.3.2 外部因素 |
3.4 落石灾害影响因子比选及相关性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白水江流域道路沿线落石灾害易发性分析 |
4.1 落石灾害易发性分析模型 |
4.2 落石灾害易发性分析 |
4.2.1 信息量模型分析(I) |
4.2.2 逻辑回归模型分析(LR) |
4.2.3 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分析(I-LR) |
4.3 落石灾害易发性分析结果 |
4.4 精度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5 白水江流域道路沿线落石运动特征模拟 |
5.1 落石运动特征三维数值分析 |
5.2 不同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下的落石运动模拟结果对比 |
5.3 落石灾害源区识别分析 |
5.4 研究区典型落石灾害数值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白水江流域道路沿线落石轨迹与风险分析 |
6.1 道路沿线落石运动轨迹分析 |
6.2 道路沿线落石灾害危险性计算 |
6.3 道路沿线落石灾害对车辆影响的风险值计算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程海断裂带金沙江段第四纪沉积物记录的古地震事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地震与地质的关系 |
1.2 第四纪地质学在地震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
1.3 古地震遗迹研究现状 |
1.4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背景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貌特征 |
2.3 气候特征 |
2.4 水系特征 |
2.5 地层特征 |
2.6 构造背景 |
2.7 历史地震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地震裂缝特征及年代 |
3.1 地震裂缝概念 |
3.2 地震裂缝特征 |
3.3 地震裂缝年代 |
3.4 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地震堰塞湖特征及年代 |
4.1 地震堰塞湖概念 |
4.2 地震堰塞湖特征 |
4.3 地震堰塞湖年代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区其他古地震遗迹的调查研究 |
5.1 地震落石调查 |
5.2 地震断层调查 |
5.3 砂土液化调查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程海断裂带金沙江段的古地震 |
6.1 地震裂缝所记录的古地震 |
6.2 地震堰塞湖所记录的古地震 |
6.3 多种古地震遗迹所记录的古地震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利用GIS分析活动断裂与地震的相关性(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岩土地震工程与土动力学研究进展与实践[J]. 王兰民. 城市与减灾, 2021(04)
- [2]基于F-AHP的公路工程弃渣的环境影响研究[D]. 易鼎鼎.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1
- [3]基于GIS的阿坝州理县民居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D]. 郑琴芬.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4]基于模糊理论和GIS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转运站选址研究[D]. 衡婷. 南京财经大学, 2021
- [5]流体地球化学与构造活动关系的地质统计研究[D]. 赵元鑫.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6]基于经济自组织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以北京和东京为例[D]. 白光.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7]不同组合模型区域滑坡易发性及精度分析[J]. 王高峰,郭宁,邓兵,田运涛,叶振南,陈宗良,吕凤兰,高幼龙. 西北地质, 2021(02)
- [8]基于西安古城雨洪管理经验的曲江新区海绵城市规划研究[D]. 王晗. 北京建筑大学, 2021
- [9]白水江流域道路沿线落石灾害特征及风险分析[D]. 王林.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10]程海断裂带金沙江段第四纪沉积物记录的古地震事件研究[D]. 杨帅斌.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