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级稻干物质积累特性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赵杰[1](2021)在《“独秆”栽培全程氮肥在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试验于2018—2019年在江苏省姜堰区沈高镇稻麦科技综合示范试验基地进行,土壤类型为潴育型水稻土,质地黏性,试验地前茬为小麦,产量约7.16thm-2,供试材料为南粳9108,迟熟中粳。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施氮量(N)为主区,追肥叶龄期(L)为裂区,设置2个氮肥水平,纯氮分别为180kg hm-2(N1)和225 kg hm-2(N2),各氮肥水平下设置5个追肥叶龄期,为六叶期(L6),七叶期(L7),八叶期(L8),九叶期(L9)和十叶期(L10)。N1处理在各叶龄期一次性施用尿素150 kg hm-2和45%复合肥750 kg hm-2,N2处理在N1施肥的基础上7 d后追施尿素98 kg hm-2。N1和N2处理基肥施用过磷酸钙37kghm-2和氯化钾179.5kghm-2,各小区基肥肥料于机械作业前撒施。系统比较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和不同追肥叶龄期对旱直播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干物质生产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为稻麦两熟制地区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机械旱直播水稻减氮优质丰产高产轻简化栽培技术更新提供数据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条件下,随追施叶龄的延后,水稻产量呈先增后降趋势,八叶期追施氮肥水稻产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且追施量增加,水稻产量进一步提高。与2组对照相比,在纯氮180kghm-2,氮肥减量33.3%情况下,不施氮素基肥配合八叶期一次性追施氮肥,可显着提高水稻产量5.10%和8.65%;在纯氮225 kghm-2,氮肥减量16.7%情况下,不施氮素基肥配合八叶期及7d后二次追肥可显着提高水稻产量7.46%和11.09%。不施氮素基肥配合八叶期追施氮肥水稻产量提高的原因是,保障较大穗型的基础上增加有效穗数,显着提高群体颖花量,同时保持较高水平的结实率和千粒重。随追肥叶龄延后,水稻整精米率呈增加趋势,垩白度呈增大趋势,蛋白质含量增加,直链淀粉含量下降,食味值呈降低趋势。与2组对照相比,不施氮素基肥配合八叶期追施氮肥的水稻,加工品质提高,整精米率提高0.67%~2.23%;外观品质变好,垩白度降低3.6%~14.5%;营养品质提升,蛋白质含量增加3.03%~14.08%;蒸煮食味品质呈变优趋势,直链淀粉含量下降4.23%~10.95%;食味值无显着差异。2.本研究条件下,L8叶龄期施用氮肥,水稻抽穗至成熟期能保持较高且稳定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总量;生育中期(拔节至抽穗期)拥有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及占比、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且抽穗后仍保持高水平的光合势。同时,L8处理抽穗期的高效叶面积显着增加,粒叶比增大(颖花/叶、实粒/叶),上三叶比叶重、倒二叶叶长和披垂度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L8处理抽穗至乳熟期、乳熟至成熟期茎鞘光合物质均保持较高的转运量,其最大输出率也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因此,基肥不施氮肥配合L8处理施用氮肥,能够显着控制水稻生育前期(播种至拔节期)物质生产,壮“小个体”实现水稻生育中后期高质量的“小群体”,且显着提高生育中期(拔节至抽穗期)光合物质生产,形成抽穗期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质群体,保持高水平的光合生产特征,显着提高生育后期(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形成“源库”协调的群体结构,从而为高产稳产奠定基础。3.本研究表明,基肥不施氮肥配合全程氮肥在L8叶龄期施用,能够使水稻在抽穗、成熟期均保持高水平的氮素积累量,且随施氮量的增加显着增加;另外,L8处理茎鞘和叶片的氮素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也处于较高水平。氮素利用率方面,L8处理的氮素收获指数、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偏生产力均为最高,但,随施氮量增加N2处理显着低于N1处理,氮素吸收利用率和百公斤籽粒吸氮量随施氮量增加显着增加,氮素生理利用率则随施氮量增加而显着下降。因此,在L8叶龄期施用氮肥可保证水稻生育前期氮素稳定吸收的基础上,大幅提高生育中、后期氮素吸收,形成“前稳、中足、后优”的氮素积累特征,有利于水稻高产的形成。
单双吕[2](2020)在《少本密植机插双季杂交稻高产生理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杂交稻大面积种植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加快和作物生产规模的扩大,机插栽培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采用常规机插栽培方法种植水稻存在用种量大、秧龄期短、秧苗素质差、双季稻品种生育期不配套等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机插杂交稻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组研创了杂交稻少本密植大苗机插栽培技术,并在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和广东等地对该技术进行了示范应用,表现出了较好的增产效果,但其增产机理还并不明确。据此,于2017~2018年在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开展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机插密度和每穴本数对双季杂交稻秧苗素质、产量与产量构成、干物质生产分配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探明少本密植机插双季杂交稻高产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少本杂交稻秧苗素质显着提高,与多本杂交稻秧苗相比,叶片叶绿素含量、单株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平均分别高53%~58%、15%~21%和50%~78%。2、少本密植双季杂交稻产量较高,早、晚杂交稻产量平均分别为8.40 t ha-1和7.67t ha-1,较其他处理相比,早晚稻产量平均增幅均为12%。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少本密植机插双季杂交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减少20%~23%,但每穗粒数显着提高,其平均增幅为27%~38%。从穗下节间横切面来看,少本机插利于双季杂交稻大、小维管束数量的增加,较其他处理相比,少本密植平均增幅分别为12%~22%和9.4%~24%。从穗部性状来看,穗长平均增幅为3.1%~7.5%,着粒密度平均增幅为23%~25%,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平均增幅分别为8.6%~21%和22%~37%。3、少本密植机插双季杂交稻生育前期干物质积累较少,但后期冠层光合优势明显,齐穗期形成较高的高效叶面积率和比叶重,同时较大的剑叶SPAD值,提高净光合速率和辐射利用率(早、晚稻分别平均高33%和26%),使群体生长速率增加,早、晚稻平均分别高16%和53%,有利于获得较高的单茎干物重和地上部生物量(早、晚稻平均分别高14%和12%)。4、少本密植机插双季杂交稻齐穗期和成熟期氮素积累量较大,平均分别为144 kg ha-1和210 kg ha-1,与其他处理相比平均分别增加23%和24%;少本密植机插双季杂交稻齐穗期至成熟期的阶段氮素积累量增大;从氮素在器官中的分布来看,少本密植机插提高了分蘖中期和齐穗期叶片以及茎鞘的含氮量,但成熟期茎鞘(包含叶片)含氮量在少本机插条件下较低,籽粒中较高。此外,少本密植机插杂交稻氮素偏生产力较高。综上所述,少本密植机插杂交稻因秧苗素质高、每穗粒数多、后期氮素积累多和光合能力强而获得高产。
袁珅[3](2020)在《常规稻和杂交稻在节本栽培条件下的农学表现及能量与经济分析》文中指出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水稻生产面临劳动力短缺和生产成本过高等一系列挑战的重大转型时期,为了实现农业生产的节本增收,有越来越多的农民采用节本栽培管理方式并用成本低的常规稻品种代替成本高的杂交稻品种来应对这些挑战。有研究表明在资源投入充足的高产栽培管理下,杂交稻一般比常规稻具有更高的产量。但是在节本栽培条件下,常规稻和杂交稻的产量及其他农学特性表现孰优孰劣,前人研究的较少。此外,关于我国水稻生产能量分析的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常规稻和杂交稻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能量利用效率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于2014-2015年在湖北省武穴市以常规稻黄华占(HHZ)和杂交稻扬两优6号(YLY6)为供试材料,在移栽条件下,比较了在对照(当地农民习惯栽培)和五个节本栽培:减氮、节水、长秧龄、低密和综合低投入(包括全部四个单项节本栽培)处理中两个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氮素利用效率、能量平衡和经济效益。该试验旨在明确是常规稻还是杂交稻更适合于节本栽培管理,这一结果将为优化水稻生产布局,建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现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YLY6在6个栽培管理条件下的平均产量在2014和2015年分别比HHZ高16.9%和5.9%,差异均达显着水平。YLY6产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其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和千粒重比HHZ分别高出12.9%、24.3%和34.7%。此外,YLY6的产量在不同栽培处理和年份之间差异较小,表现出比HHZ较高的稳产性。在对照和节本栽培(5个节本栽培处理的平均)条件下,YLY6的产量分别比HHZ高11.9%和10.8%,说明杂交稻品种在节本栽培条件下仍然表现出与高产栽培条件下一致的产量优势。不同的节本栽培管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不同。与对照相比,减氮和综合低投入降低了水稻产量,节水和低密处理对产量没有显着的影响,而长秧龄处理显着增加了水稻产量。与对照相比,单位面积颖花数的大幅度降低是减氮和综合低投入减产的主要原因,而长秧龄处理产量的提高是因为单位面积颖花数的增加。同时,节本栽培管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品种间差异。具体来看,与HHZ相比,YLY6在减氮处理中相对于对照的产量降幅更低,但是其在综合低投入处理中的产量降幅更大。HHZ在长秧龄处理中相对于对照的产量增幅高于YLY6。(2)从6个栽培处理和2个年份的平均值来看,YLY6的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分别比HHZ高11.2%、6.4%、5.5%和6.0%。不同栽培处理间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主要受氮肥用量的影响,降低氮肥用量能够显着提高氮素利用效率。与对照相比,减氮处理和综合低投入的氮肥用量降低了50%,显着提高了这两个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节水和低密处理对氮素利用效率没有显着的影响,长秧龄处理仅显着提高了HHZ的氮素利用效率。(3)与对照相比,由于氮肥、灌溉、种子或/和劳动力投入的减少,节本栽培处理(除长秧龄处理外,4个节本栽培处理的平均)的能量投入降低了0.8-32.3%。能量投入在YLY6和HHZ之间没有显着差异,而YLY6的能量产出在2014和2015年分别比HHZ高20.1%和5.0%。因此,YLY6的净能量和能量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HHZ。在对照和节本栽培条件下,YLY6的能量利用效率分别比HHZ高10.5%和9.3%。与对照相比,减氮、节水和综合低投入处理均显着提高了YLY6和HHZ的能量利用效率,而长秧龄处理仅显着提高了HHZ的能量利用效率。(4)由于YLY6的种子、农药和劳动成本高于HHZ,YLY6在各个栽培处理下的平均生产成本在2014和2015年分别比HHZ高16.2%和17.3%。YLY6的农药和劳动成本高于HHZ是因为其作物群体更大导致农药用量和打药次数增加。然而,YLY6和HHZ的经济产出没有显着的差异。HHZ在2014和2015年的净收益分别比YLY6高27.2%和41.8%。HHZ在2014和2015年的产出投入比分别是1.40和1.88,分别比YLY6高10.2%和22.9%。与对照相比,节本栽培降低了生产成本(长秧龄处理除外),并提高了水稻生产的净收益和产出投入比(减氮处理除外)。在对照和节本栽培条件下,HHZ的净收益分别比YLY6高39.0%和35.9%,HHZ的产出投入比分别比YLY6高15.4%和17.5%,说明常规稻品种在节本栽培条件下仍然表现出与高产栽培条件下一致的经济效益优势。综上所述,除减氮处理外节本栽培没有显着降低水稻产量,但是节本栽培减少了资源投入并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了能量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在节本栽培条件下,杂交稻的产量表现、氮素利用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仍然优于常规稻,因此从水稻高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看,杂交稻比常规稻更适合于节本栽培。但是从节本增收和提高农民种粮效益的角度出发,利用节本栽培技术种植常规稻比杂交稻更有优势。
李小波[4](2020)在《多年生稻根系特征和干物质积累对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利用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地下茎无性繁殖特性培育的多年生稻品种已经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一种两收”模式是多年生稻的主要应用模式之一,是指多年生稻播种或移栽一次可收获两季、第二季利用头季收获后稻桩地下茎发苗实现免耕免种的稻作生产方式。但是,“一种两收”模式下多年生稻根系特征和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形成关系尚不清楚,制约了多年生稻产量提高。为明确多年生稻根系特征和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形成之间的关系,以多年生稻23(PR23)、云大107(PR107)和一年生常规稻品种RD23为试验材料,于2019年云南大学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遮镇曼拉科研试验站进行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一种两收模式下(早稻和晚稻),多年生稻根系特征、干物质积累、产量和产量构成,进而分析多年生稻根系特征和干物质积累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多年生稻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多年生稻具有良好的产量潜力,PR23和PR107周年产量分别为16.53 tha-1和16.07 tha-1。早稻PR23、PR107和RD23。产量分别为10.1 tha-1、11.5 tha-1和7.7 tha-1,PR23与PR107均高于RD23,PR23主要通过较优的结实率和有效穗组合实现高产,而PR107则主要通过较优的粒型和千粒重实现高产。晚稻产量显着低于早稻,PR23和PR107晚稻产量分别为6.43 tha-1、4.64 tha-1,PR23晚稻产量降低主要是千粒重和有效穗的显着降低,而PR107则主要是由于结实率和穗粒数的显着降低。生产上可通过栽培措施提高结实率、粒重和有效穗来提高多年生稻产量。2、多年生稻PR23和PR107早稻根系形态指标(根长、根直径、根表面积、根分枝数、根尖数)分蘖盛期至孕穗期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孕穗期至成熟期逐渐下降。PR23齐穗期至成熟期根长、根直径、根尖数分别较RD23增加47.5%76.4%、35%55%、18.3%41.4%和35.4%124.8%,差异极显着(P<0.01);PR107齐穗后15天和成熟期根体积显着(P<0.05)大于RD23,分别较RD23增加16.5%和36.6%,其他指标与RD23差异均未达显着水平。多年生稻晚稻根系形态指标值较早稻均有所下降,其中PR23从分蘖盛期至成熟期根系形态指标逐渐下降,PR107与早稻趋势相同。PR23晚稻根系形态显着优于RD23,而PR107与RD23差异不显着。整体看,多年生稻早稻根系形态较优,为其早晚稻高产奠定了基础。3、多年生稻PR23和PR107早晚稻根重均于分蘖盛期至齐穗期增加,齐穗期后逐渐下降,且晚稻根重小于早稻。早晚稻齐穗后15天至成熟期,PR23和PR107根重衰减率均极显着低于RD23,其中早稻PR23和PR107根重衰减率分别为2.1%和17.0%,晚稻PR23和PR107根重衰减率为0.1%和3.4%。从齐穗期至成熟期,多年生稻早晚稻根系衰老死亡率均低于一年生常规稻品种,在生长后期仍然能有较高的根系群体,保证地上部生长和产量形成对养分的需求,同时利于晚稻发苗再生对养分吸收。4、多年生稻早晚稻叶重衰减率均显着低于一年生常规稻。其中,PR23、PR107和RD23早稻齐穗后15天至成熟叶重衰减率分别为43.16%、22.83%和62.06%,而晚稻齐穗后15天至成熟叶重衰减率分别为13.83%、23.83%和42.17%。说明多年生稻灌浆结实后叶片不早衰(“源”足),在后期仍然具有较高光合产物生产能力,保证籽粒对光合产物的需求,同时可为晚稻再生积累更多光合产物,兼顾了早稻产量和晚稻再生,这也是多年生稻比一年生稻具有更高产量潜力的原因之一。5、多年生稻齐穗后茎鞘重与物质转换率均显着低于一年生常规稻品种。早稻PR23齐穗期至成熟期茎鞘重均显着高于RD23,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转换率分别为9.98%和8.06%,较RD23降低73.01%和87.7%;PR107早稻茎鞘重与RD23差异不显着,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转运率分别为24.94%和16.71%,较RD23降低32.0%和59.5%。晚稻PR23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转换率分别为-80.96%和-143.09,而PR107分别为-0.23%和-0.17%,均极显着小于RD23。与RD23相比,PR23茎鞘重呈增加趋势,而PR107为下降趋势。说明齐穗后多年生稻茎鞘除了向籽粒运输光合产物,茎鞘中储存的光合产物仍然较高,为晚稻再生储存足够多的光合产物,多年生稻实现光合产物在早稻籽粒和晚稻再生的协调分配,是多年生稻早晚稻产量潜力高于一年生常规稻的另一个原因。6、多年生稻孕穗期至齐穗后15天根系形态(根长、根表面积、根直径、根尖数与根分枝数等)与产量极显着正相关(r≥0.642**),说明在孕穗前构建良好的根系形态,孕穗至齐穗期15天保持较优的根系构型,有利于多年生稻高产。多年生稻早稻根系构型较优,产量较高;而晚稻根系逐渐衰退,产量有所降低。7、多年生稻干物质积累与其产量形成密切相关。早稻孕穗期至成熟期干物质总量与多年生稻结实率(r=0.845*)和千粒重(r=0.960**)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晚稻产量与齐穗期干物质重(r=0.852**)、成熟期干物质(r=0.795**)显着正相关。干物质积累是产量形成基础,而晚稻生育期较短,干物质积累量不足,是限制晚稻产量的主要原因。综上可以看出,多年生稻品种PR23全生育期根系形态指标值均优于一年生常规稻品种RD23,尤其是齐穗后多年生稻具有较大的根系群体,PR107虽然根系形态指标值与RD23差异不明显,但是根系活力显着高于RD23;同时PR23和PR107地上部“源”足,具有较强的光合产物生产能力,茎鞘物质输出和转化较好协调了早稻产量与晚稻再生对光合产物需求,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优势明显,因此多年生稻品种PR23和PR107早晚稻产量潜力高于一年生常规稻品种RD23。从产量构成看,早稻通过栽培措施提高粒重与结实率,晚稻提高穗粒数和结实率是提高多年生稻产量有效途径。从根系特征和干物质积累特性看,通过施肥等栽培技术提高晚稻根系群体与根系活力、提高干物质积累量是提高多年生稻晚稻产量的重要措施。
吴培[5](2019)在《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互作对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试验于2017和2018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校外试验基地江苏省兴化市钓鱼镇进行。以江苏大面积推广的优质食味粳稻品种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以施氮量为主区,直播密度为裂区,设置4个施氮量处理,分别为0 kg·hm-2(N1)、150 kg·hm-2(N2)、225 kg·hm-2(N3)、300kg·hm-2(N4),在各施氮量下设置5个直播密度处理,密度(基本苗)分别为90×104·hm-2(D1)、180×104 hm-2(D2)、270×104.hm-2(D3)、360×104.hm-2(D4)、450×104 hm-2(D5),探究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互作对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光合物质生产以及稻米品质影响,以期明确机直播稻在各施氮量水平下的最佳密度,阐明不同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下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形成及品质变化规律,为直播优质食味水稻高产稳产、优质绿色生产的氮密配置技术集成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随施氮量增加,机直播稻不同密度平均产量增加。在N1、N2和N3施氮量下,机直播稻产量随直播密度增加先增后降,分别在D4、D3和D2密度下获得最高产量;在N4施氮量下,水稻产量随直播密度增加而降低,在D1密度下获得最高产量。不同的施氮量下配置合理的直播密度能协调有效穗数和每穗颖花数,从而获得较高的群体颖花量,有利于水稻高产。通过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数学模型进一步分析,0kg·hm-2、150kg·hm-2、225kg.hm-2、300 kg.hm-2施氮量水平下机直播稻分别配套 372.51×104 hm-2、229.66×104 hm-2、158.24×104 hm-2、86.81×104 hm-2直播密度产量效应最优,在本试验0~300 kg·hm-2施氮量范围内,300 kg·hm-2施氮量配套86.81×104·hm-2.直播密度为产量最高氮密配置。(2)直播密度对机直播稻生育进程无明显影响。随施氮量增加,水稻播种至拔节期生育进程无明显差异,抽穗期和成熟期相应延迟,在N4施氮量下表现出贪青迟熟现象。随施氮量和密度增加,机直播稻关键时期群体茎蘖数均呈增加趋势。随施氮量增加机直播稻茎蘖成穗率先增后降,且都在N2水平下达最高;随直播密度增加机直播稻茎蘖成穗率呈下降趋势。不同施氮量下采用适宜直播密度利于增加机直播稻生育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增加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提高成熟期干物质量。(3)随施氮量增加,机直播稻精米率、整精米率增加,直链淀粉含量降低。随直播密度增加,机直播稻精米率、整精米率略有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随施氮量和直播密度增加,机直播稻蛋白质含量增加,胶稠度降低,RVA谱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崩解值下降,消减值上升。随施氮量和直播密度增加,米饭外观、黏度、平衡度、食味值下降,硬度增加。N1不施氮处理食味值明显高于施氮处理,施氮处理之间比较,N2、N3施氮量水平之间食味值差异较小,N4高氮处理食味值显着降低。(4)本研究结果表明,在0~300 kg·hm-2施氮量范围内,在精细整地以及精量直播保证全苗前提下,机直播稻采用300kg·hm-2施氮量配合86.81×104hm-2直播密度可获得最高产量,即高氮低密;但从优质稳产、绿色生产、节本增效以及提升稻米商品性和经济价值多重角度综合考虑,225 kg·hm-2施氮量配套158.24×104hm-2直播密度,即适当减氮增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帅鹏[6](2019)在《不同氮肥水平下超级杂交稻与普通杂交稻农艺表现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水稻生产方式正朝着高产优质、资源高效、环境友好的目标发展。超级杂交稻具有产量潜力高、抗倒伏能力强的特点,对提高我国水稻单产意义重大。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农民通常施用大量的氮肥以发挥超级杂交稻的产量潜力,这种生产方式会造成大量的氮肥流失和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有悖于水稻绿色生产理念。以往对超级杂交稻产量潜力及其超高产生理机制的研究也主要是在高氮条件下进行,超级杂交稻在中低氮肥投入条件下的农艺表现研究较少。为此,本试验在2017-2018年以5个超级杂交稻品种(隆两优华占、晶两优华占、甬优2640、扬两优6号、丰两优4号)为试验材料,同时以5个普通杂交稻品种(荃优6号、旱优549、徽两优858、E两优476、荃优683)为对照,设置减氮(N120:120 kg N ha-1)、农民习惯施氮量(N180:180 kg N ha-1)和高氮(N270:270 kg N ha-1)三个氮肥处理,旨在评价超级杂交稻和普通杂交稻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的产量、抗倒伏能力和氮素利用效率等农艺表现,并探究水稻品种抗倒伏能力与氮素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绿色高效水稻品种的选育和绿色栽培技术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的主要结果如下:(1)除2018年减氮处理下两类品种产量无显着差异外,超级杂交稻在两年三个氮肥水平下产量均显着高于普通杂交稻,在2017和2018年平均分别高出0.89和1.44 t ha-1。相比农民习惯施氮量处理,减氮处理没有造成产量的显着下降;高氮处理下由于倒伏的发生,2017和2018年分别减产3.8%和4.4%,其中2018年达到显着水平。在所有供试品种中,超级杂交稻品种隆两优华占和晶两优华占在各个氮肥水平下产量均显着高于其他品种,并且表现出优于其它品种的年际间稳产特性。(2)相比普通杂交稻,超级杂交稻的产量优势归因于较高的单位面积颖花数、结实率和干物质积累量。三个氮处理之间各产量构成因子、干物质积累和收获指数差异较小,且年际间不一致。在所有供试品种中,超级杂交稻品种隆两优华占和晶两优华占的高产稳产优势源于较高的单位面积颖花数和结实率。(3)相比普通杂交稻,超级杂交稻具有较低的目测倒伏评分和倒伏指数,较强的抗倒伏能力。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目测倒伏评分和倒伏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在所有供试品种中,普通杂交稻徽两优858、超级杂交稻甬优2640和晶两优华占抗倒伏能力最高,普通杂交稻荃优683抗倒伏能力最低。水稻品种的抗倒伏能力与株高、相对重心高度和倒4节抗折力密切相关。(4)2018年农民习惯施氮量和高氮处理下超级杂交稻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显着高于普通杂交稻,其它情况下无显着差异。2017年减氮和农民习惯施氮量处理下两类品种的氮肥偏生产力无显着差异,其它情况下超级杂交稻均显着高于普通杂交稻。与农民习惯施氮量处理相比,减氮处理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14.5%和50.5%;高氮处理则分别下降11.9%和36.1%。在所有供试品种中,超级杂交稻品种隆两优华占和晶两优华占在两年各个氮处理下均表现出较高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5)水稻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在三个氮水平之间有所不同。在减氮处理下,倒伏指数与总氮吸收显着负相关,与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及氮肥偏生产力无显着相关关系;在农民习惯施氮量处理下,倒伏指数与氮肥偏生产力显着负相关,而与总氮吸收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无显着相关;在高氮处理下,倒伏指数与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均呈显着负相关,与总氮吸收无显着相关关系。在所有供试品种中,超级杂交稻隆两优华占、晶两优华占和甬优2640均表现出抗倒伏能力强,同时氮素利用效率高的特点。综上所述,与普通杂交稻相比,超级杂交稻在表现出产量高和抗倒伏能力强的同时其总氮吸收、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并不低,这说明超级杂交稻抗倒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导致氮素利用效率的降低。与农民习惯施氮量相比,减氮处理没有显着降低超级杂交稻的产量,这说明超级杂交稻高产的实现并不一定依赖于高氮投入。因此,超级杂交稻氮肥管理的优化可有效地构建水稻绿色栽培体系,超级杂交稻高产、高效、抗倒机制的研究可以为绿色高效水稻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指导。
杨志长[7](2019)在《低氮密植栽培对机插双季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水稻高氮稀植栽培存在投入高、产量不稳定及氮肥利用率低等问题,而低氮密植栽培有兼顾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与节省肥料支出的优点,为探明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而为低氮密植栽培模式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以杂交稻株两优819和常规稻中嘉早17为早稻材料,以杂交稻泰优390和常规稻湘晚籼13为晚稻材料,设置不施氮常密(0 kg N/hm2,28.57万穴/hm2)、不施氮高密(0 N/hm2,36.36万穴/hm2)、低氮高密(120 kg N/hm2,36.36万穴/hm2)、常氮常密(150 kg N/hm2,28.57万穴/hm2)4种氮肥密度处理,测定机插早晚稻分蘖动态、干物质累积量、叶面积指数、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光合特征参数以及群体冠层结构特征等指标,并计算成穗率、群体生长率、光合势及氮肥利用率等指标。结果表明:1、相对于常氮常密处理,低氮高密处理下机插早晚稻个体干物质重下降,但群体干物质重及分蘖数、干物质阶段积累量、群体生长率、收获指数与穗后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均等群体指标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2、相对于常氮常密处理,低氮高密处理下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变化较小,有效穗数变化较大,维持较高的有效穗数是低氮高密条件下保证早晚稻产量的重要条件,泰优39和湘晚籼13的有效穗数有所提高,中嘉早17的有效穗数也基本没有下降,因而三者的产量也没有下降,分别为9.01、8.77和7.53t/hm2,常氮常密处理下三者产量分别为9.54、8.77和7.73t/hm2;株两优819的有效穗数下降较多,其产量下降较明显,低氮高密与常氮常密处理下产量分别为7.23和8.19t/hm2。3、相对于常氮常密处理,低氮高密处理下4个早晚稻品种的氮肥偏生产力显着提高,株两优819、中嘉早17和湘晚籼13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泰优390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着,这主要是因为不施氮处理的产量较高对差减法计算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吸收利用率带来误差造成的。4、相对于常氮常密处理,低氮高密处理下株两优819、中嘉早17和湘晚籼13在穗后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群体冠层特征等均无显着变化,泰优390抽穗后15d的SPAD值和抽穗期净光合速率显着下降,抽穗后15d的DIFN显着提高,但穗后的其他群体冠层结构特征无显着变化。5、综合考虑机插双季稻群体生长状况、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氮肥利用率以及光能利用的表现,减氮增密条件下四个水稻品种中除株两优819外,其余3个品种仍可保证原来的产量,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增密27.27%可弥补减氮20%造成的生长和产量损失,且提高了氮肥氮肥利用率。因此,低氮密植栽培模式值得推广,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作物品种和时间效应。6、本试验条件下的低氮密植栽培模式,中嘉早17和湘晚籼13的适宜性高于泰优390和株两优819,即常规稻的适宜性优于杂交稻。
屠晓[8](2019)在《甬优2640超高产栽培株型及其光合特性的研究》文中认为试验于2016-2017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田进行,以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为试验对象,以当地代表性品种常规粳稻武运粳24号和南粳9108为对照,采用裂区设计,氮肥处理为主区,品种为裂区,设3次重复;在施纯氮300 kg·hm-2条件下,通过3种氮肥运筹塑造穗盖顶、中间型和草盖顶3种栽培株型结构,系统研究甬优2640超高产栽培株型及其光合生理特性,揭示甬优2640高产途径与机制,为甬优2640和其它籼粳杂交稻的超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年甬优2640平均产量11.25 t·hm-2,分别比武运粳24号和南粳9108增产20.52%和34.83%,达极显着水平;甬优2640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较低,每穗粒数显着大于常规粳稻,二次枝梗粒数占总粒数比例高达60%左右,总颖花量极显着大于常规粳稻,结实率为85.83%,甬优2640主要通过大穗来获得高产。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中,中间型产量最高,两年平均产量为11.88 t hm-2,比穗盖顶、草盖顶分别增产11.69%和5.25%,且与常规粳稻相比,中间型对甬优2640增产更为显着。中间型单位面积穗数居中,每穗粒数最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未显着下降;中间型的穗粒结构中二次枝梗粒数占总粒数比例最大。2.甬优2640与常规粳稻相比,株高、茎粗均为最大,冠层倒一至倒五叶片长度和宽度最大,冠层上部叶片(倒一至倒三叶)披垂度居中,下部叶片(倒四至倒五叶)披垂度最大,倒一至倒五叶片披垂度逐渐增大;抽穗期,甬优2640叶面积指数(LAI)和高效叶面积率均为最高,保证了灌浆期间叶源的数量和质量。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中,中间型株型的形态结构最优,中间型的株高居中,在132cm~136cm范围内,茎粗最大,在0.75cm~0.95cm范围内,剑叶的叶长和叶宽最大、倒一至倒五叶片披垂度居中;抽穗期,中间型高效叶面积率最高,LAI居中,抽穗后30天,中间型LAI下降幅度最小。3.甬优2640冠层叶片光合能力最强;甬优2640抽穗期倒一至倒五叶片的耐光氧化能力大于常规粳稻,抽穗期至抽穗后30天内,甬优2640地上部叶片的含氮量、冠层上五张叶片的平均SPAD值均大于常规粳稻,且上五张叶片SPAD值衰减慢,功能期长;抽穗期至抽穗后30天内,冠层上部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为最高,且下降幅度最小,冠层上五张叶片的Fv/Fm值和Y(Ⅱ)值与常规粳稻相比无显着差异,Fv/Fm值均处在0.80~0.85数值范围内,Y(Ⅱ)值均处在0.70~0.80数值范围内,且下降幅度最小,剑叶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果糖-1,6-二磷酸酶(FBP)、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活性均高于常规粳稻,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为最低。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中,中间型株型的光合生理特性在三种株型中总体最优;抽穗期,中间型冠层上部叶片尤其是剑叶耐光氧化能力最强,抽穗期至抽穗后30天,中间型地上部叶片含氮量和冠层上五张叶片的SPAD值均居中,叶片中氮素向籽粒中转运量最高,SPAD值下降幅度最小;抽穗期至抽穗后30天,中间型冠层上部叶片的Pn、Gs、和Tr均最优,其Fv/Fm值最大(与草盖顶无显着差异),Y(Ⅱ)值与穗盖顶和草盖顶无显着差异;抽穗期至成熟期,中间型剑叶中的FBP和PEPC活性均为最高,SPS活性居中,Rubisco活性在抽穗后20天至成熟期为最大。4.甬优2640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最大,抽穗期至成熟期,茎叶向籽粒中的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率与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转运量和转运率均为最大,茎叶干物质转运量对籽粒贡献率最低,NSC转运量对籽粒贡献率最高,甬优2640灌浆结实期间茎叶对干物质与NSC转运较常规粳稻优势更大。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中,中间型株型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最大,茎鞘中NSC的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均为最高,茎叶中干物质向籽粒中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均为最低。
李武[9](2018)在《缓释氮肥对机插稻干物质生产、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缓释氮肥作为新型增值肥料,其养分供应受多种因素影响,研究不同类型缓释氮肥对机插稻的适应性,对进一步集成机插稻缓释氮肥增产增效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6-2017年分别从品种和生态条件2个方面入手,通过设置普通尿素常规施肥(FFP)、硫包膜尿素(SCU)、掺混缓释肥(MSRF)、树脂尿素(PCU)和对照(CK)处理,分析不同类型缓释氮肥与机插稻的耦合效应;并从叶片光合、干物质生产和氮素积累转运特性等角度入手,明确了不同类型缓释氮肥在不同水稻品种及生态条件下的响应特征及其增产增效特性。主要结果如下:1.缓释氮肥提高机插稻抽穗后叶片光合潜力。在郫县生态点抽穗期剑叶叶面积、鲜重、叶绿素含量分别较FFP增加了8.53%-31.80%、20.05%-41.91%和8.66%-21.49%,而射洪试验点则分别增加了13.17%-22.03%、12.35%-46.46%和9.09%-19.12%。缓释氮肥处理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叶片鲜重和干重,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单叶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从而有效提高了机插稻叶片光合潜力,达到增―源‖的作用。2.缓释氮肥处理下机插稻干物质阶段积累特性因水稻品种和生态点差异显着。较普通尿素常规施肥处理,掺混缓释肥和树脂尿素处理使F优498拔节-抽穗期干物质量分别增加14.85%和19.00%,而宜香优2115分别增加16.00%和22.50%。郫县试验点SCU、MSRF和PCU处理较FFP使抽穗-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分别增加22.02%、15.17%和49.92%,而射洪试验点分别增加5.88%、22.92%和39.96%。缓释氮肥能明显提高机插稻干物质积累量,尤其是在拔节之后的干物质积累量,从而提高生物产量。3.缓释氮肥处理下机插稻氮素利用特征受水稻品种和生态点显着影响。较宜香优2115,F优498显着提高抽穗期-成熟期氮素积累量、穗部氮素增加量,从而提高氮素转运效率和氮肥利用率。郫县试验点有较高的叶片氮素转运量、氮素表观转运率、氮素转运贡献率和氮肥利用率。缓释氮肥能增加植株含氮量、抽穗前各主要生育阶段氮素积累量,保证水稻生长氮素营养需求,提高茎鞘和叶片的氮素转运量,有效提高百千克籽粒吸氮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表观利用率。4.缓释氮肥能显着提高机插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从而提高群体颖花量来提高机插稻产量,其中以树脂尿素效果最佳。郫县试验点,PCU、MSRF和SCU处理较FFP处理分别增产8.71%、6.95%和3.80%,而射洪试验点分别增产14.00%、4.77%和9.74%。建议在郫县生态区施用树脂尿素和掺混缓释肥,而射洪生态区施用树脂尿素和硫包膜尿素以获得高产。
熊加豹[10](2018)在《超级杂交稻持续增产的叶源质量及其氮素调控研究》文中提出高产、多抗和适应性广是超级杂交稻具有的不同于常规稻的几大优势,而近些年超级杂交稻的选育逐步成功,一些超高产水稻品种的推广逐步扩大,超级杂交稻所展现出来的“库大”、“源强”、“流畅”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关注。从2000年,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达到第一期目标700公斤/亩,到2013年Y两优900平均亩产达到988.1公斤以及2015高产苗头组合湘两优900亩产达到1067.34公斤以来,超级杂交稻的产量潜力持续增加。但是超级杂交稻持续增产的机理却不清楚。因此,本试验选取具有不同产量潜力的五期超级杂交稻代表性品种,以及6个施氮量水平(不施氮为对照),采用裂区试验,研究超级杂交稻持续增产的叶源质量基础及其氮素响应特征,为超级杂交稻的育种和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产量潜力的增加,五期超级杂交稻有效穗数不断降低,而穗粒数与产量不断升高,千粒重以及结实率先升高后降低,说明超级杂交稻产量潜力的不断提高主要依赖穗粒数的增加来实现的,而结实率却是限制湘两优900取得高产的主要原因。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实际产量、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是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变化趋势相反,前者表现为不断升高的趋势。2.基部叶片也与产量间存在显着甚至极显着关系,特别是其灌浆期以及成熟期CAT酶活性和抽穗期及成熟期POD酶活性。3.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比率以及花后光合势,均是前期两优培九和Y两优1号要高于其他三个品种,但是中后期却相较于其他三个品种较小,同时,拔节期-抽穗期群体生长率也小于其他三个品种,说明,后三期超级杂交稻在生育中后期具有较强的“源”供应能力,这也是五期超级杂交稻产量潜力持续增加,同时也是其实际产量随着产量潜力的增加,而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的原因之一。4.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以及Y两优1号,相较于其他三个品种,株型紧凑,中后期平均叶倾角过大,进而导致漏光现象的发生。同时,中后期两优培九、Y两优1号以及湘两优900过高的TCRP值,均是引起五期超级杂交稻随着产量潜力的增加,实际产量并不是逐渐升高的原因之一。此外,群体消光系数对于五期超级杂交稻群体结构的影响,主要是在灌浆期,对群体上部的影响,其值越高,越有利于产量的提高。5.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的气-基温差主要是在灌浆前期以及后期对实际产量间产生显着正相关影响;而昼夜温差主要是在花后7D以及35D对实际产量产生显着负相关关系。
二、超级稻干物质积累特性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级稻干物质积累特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独秆”栽培全程氮肥在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进展 |
2.1 国内外直播稻发展概况 |
2.2 直播稻的生育特性 |
2.3 直播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2.4 密度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的影响 |
2.5 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的影响 |
2.6 氮素管理模式的创新与研究进展 |
3 本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3.1 目的意义 |
3.2 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独秆”栽培全程氮肥在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构成总体变异 |
2.2 产量及构成因子 |
2.3 穗型结构 |
2.4 主要生育期茎蘖数和成穗率 |
2.5 稻米品质 |
3 讨论 |
3.1 全程氮肥在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 全程氮肥在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稻米品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独秆”栽培全程氮肥在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水稻光合物质生产和转运特性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和栽培管理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群体叶面积动态特征差异 |
2.2 干物质生产积累特征的差异 |
2.3 生育前、中期光合物质生产与冠层结构差异 |
2.4 生育后期光合物质生产与运输特征的差异 |
3 讨论 |
3.1 全程氮肥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稻生物学产量及阶段形成特征的差异 |
3.2 全程氮肥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稻干物质光合生产与转运特征的差异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独秆”栽培全程氮肥在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主要生育期氮素积累量的差异 |
2.2 各生育阶段氮素积累量及比例和氮素吸收速率的差异 |
2.3 抽穗期和成熟期各器官氮素积累的差异 |
2.4 抽穗期后茎鞘叶氮素转运的差异 |
2.5 氮素利用率的差异 |
3 讨论 |
3.1 全程氮肥在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稻氮素积累的影响 |
3.2 全程氮肥在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稻氮转运和吸收利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全程氮肥在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2 全程氮肥在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1.3 全程氮肥在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少本密植机插双季杂交稻高产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机插稻产量形成特点的研究 |
1.2 机插稻与其他移栽稻产量形成差异的研究 |
1.3 影响机插稻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 |
1.3.1 育秧技术 |
1.3.2 播种量 |
1.3.3 秧龄 |
1.3.4 机插密度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少本密植对机插双季杂交稻产量与产量构成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及供试品种 |
2.1.2 试验方案 |
2.1.3 测定项目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少本与多本机插双季稻的秧苗素质 |
2.2.2 少本密植对机插双季杂交稻产量的影响 |
2.2.3 少本密植对机插双季杂交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
2.2.4 少本密植对机插双季杂交稻穗部性状的影响 |
2.2.5 少本密植对机插双季杂交稻穗下茎节间维管束数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3章 少本密植对机插双季杂交稻干物质生产分配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地点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少本密植对机插双季杂交稻干物质生产分配的影响 |
3.2.2 少本密植对机插杂交稻辐射利用率的影响 |
3.2.3 少本密植对机插杂交稻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4章 少本密植对机插双季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及供试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内容 |
4.1.4 计算公式 |
4.1.5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少本密植对机插双季杂交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
4.2.2 少本密植对机插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5章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 |
5.1 全文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常规稻和杂交稻在节本栽培条件下的农学表现及能量与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前言 |
1.1 中国水稻生产的发展与现状 |
1.1.1 水稻生产的发展变化 |
1.1.2 水稻生产面临的挑战 |
1.2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历程 |
1.3 栽培管理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1.3.1 氮肥管理和氮素利用效率 |
1.3.2 水分管理和水分利用效率 |
1.3.3 秧龄 |
1.3.4 移栽密度 |
1.4 能量分析和经济分析 |
1.4.1 能量投入和能量利用效率 |
1.4.2 经济成本和经济效益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供试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生育进程 |
2.4.2 农艺性状与生长特性 |
2.4.3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4.4 氮素积累与利用效率 |
2.4.5 能量投入-产出与能量利用效率 |
2.4.6 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 |
2.5 数据处理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气象条件 |
3.2 作物生育进程 |
3.3 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3.3.1 节本栽培对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的影响 |
3.3.2 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稳定性分析 |
3.3.3 常规稻和杂交稻在各处理中的日产量 |
3.3.4 节本栽培对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5 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3.4 常规稻和杂交稻干物质积累、收获指数和干物质转运特性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3.4.1 常规稻和杂交稻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特性 |
3.4.2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生物量和收获指数 |
3.4.3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干物质转运特性 |
3.4.4 干物质积累、转运以及收获指数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
3.5 常规稻和杂交稻群体特征对节本栽培的响应差异 |
3.5.1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茎蘖动态 |
3.5.2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成穗率 |
3.5.3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单茎叶面积 |
3.5.4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叶面积指数 |
3.5.5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作物生长速率 |
3.6 常规稻和杂交稻氮素积累、转运和氮素利用效率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3.6.1 常规稻和杂交稻不同时期氮素浓度和氮素积累 |
3.6.2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氮素转运特性 |
3.6.3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氮素利用效率 |
3.7 不同栽培管理对能量投入和能量利用效率的影响 |
3.7.1 不同栽培处理的能量投入 |
3.7.2 不同栽培处理的能量产出 |
3.7.3 不同栽培处理的能量利用效率 |
3.8 不同栽培管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3.8.1 不同栽培处理的经济投入和产出 |
3.8.2 不同栽培处理的净收益 |
4.讨论 |
4.1 常规稻和杂交稻农学表现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4.2 常规稻和杂交稻氮素利用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4.3 常规稻和杂交稻能量平衡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4.4 常规稻和杂交稻经济性状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4.5 研究展望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多年生稻根系特征和干物质积累对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背景意义 |
1.1.1 多年生作物 |
1.1.2 多年生稻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 |
1.2.2 水稻根系研究方法 |
1.2.3 水稻根系形态 |
1.2.3.1 根系分布 |
1.2.3.2 根数、根长、根直径 |
1.2.3.3 根系生物量与根-冠比 |
1.2.3.4 根系形态、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关系 |
1.2.4 根系活力 |
1.2.4.1 根系伤流量 |
1.2.4.2 根系伤流量、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关系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干物质测定 |
2.3.2 根系形态 |
2.3.2.1 根系体积 |
2.3.2.2 根长、根表面积、根直径、根尖数以及分枝数测定 |
2.3.2.3 干物质测定 |
2.3.2.4 根系伤流量 |
2.3.3 产量测定 |
2.3.4 稻桩成活率调查 |
2.3.5 数据分析及处理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3.1 多年生稻根系形态分析 |
3.1.1 根长 |
3.1.2 根表面积 |
3.1.3 根系直径 |
3.1.4 根尖数 |
3.1.5 根分枝数 |
3.1.6 根系体积 |
3.2 多年生稻根系干重动态变化分析 |
3.2.1 根重 |
3.2.2 根重衰减率分析 |
3.3 多年生稻根系活力分析 |
3.4 多年生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分析 |
3.4.1 叶重 |
3.4.2 茎鞘重 |
3.4.3 穗重 |
3.4.4 地上部干物质重 |
3.5 多年生稻产量与产量构成分析 |
3.6 产量及产量构成与总干物质积累关系分析 |
3.7 产量与根系形态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多年生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分析 |
4.1.1.1 多年生稻根系特征的分析 |
4.1.1.2 多年生稻根系生理特征的分析 |
4.1.2 多年生稻干物质积累特征 |
4.1.3 多年生稻产量及产量因素变化特征 |
4.1.4 多年生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
4.2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互作对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0 研究背景 |
1 研究进展 |
1.1 国内外直播稻发展现状 |
1.2 直播生产方式简介 |
1.3 施氮量和密度对水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
1.4 施氮量和密度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互作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产量及其总体变异 |
2.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3 氮密配置寻优 |
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互作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生育进程 |
2.2 茎蘖数和成穗率 |
2.3 叶面积指数及结实期叶面积衰减率 |
2.4 光合势 |
2.5 干物质积累 |
2.6 阶段物质积累及其比例 |
2.7 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 |
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互作对机直播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和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加工品质 |
2.2 外观品质 |
2.3 营养品质 |
2.4 蒸煮食味品质 |
2.5 淀粉RVA谱特征 |
2.6 米饭食味值 |
3 讨论与小结 |
3.1 不同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下机直播稻加工品质 |
3.2 不同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下机直播稻外观品质及营养品质 |
3.3 不同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下机直播稻蒸煮食味品质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施氮量和直播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1.2 施氮量和直播密度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1.3 施氮量和直播密度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1.4 施氮量和直播密度对水稻加工、营养及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6)不同氮肥水平下超级杂交稻与普通杂交稻农艺表现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中国水稻生产现状 |
1.2 水稻高产育种历程 |
1.3 水稻生产中的倒伏现象 |
1.4 水稻高产栽培中氮肥施用及氮素利用效率 |
1.5 农业绿色发展与水稻绿色生产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指标测定 |
2.3.1 农艺性状与生长特性 |
2.3.2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测定 |
2.3.3 干物质转运相关指标计算方法 |
2.3.4 倒伏性状相关指标 |
2.3.5 氮素积累与利用效率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气象条件 |
3.2 不同氮肥处理下各水稻品种的生育期 |
3.3 不同氮肥处理下各水稻品种的产量及产量稳定性 |
3.4 不同氮肥处理下各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子 |
3.5 不同氮肥处理下各水稻品种的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特性 |
3.6 不同氮肥处理下各水稻品种的叶面积特性 |
3.7 不同氮肥处理下各水稻品种的抗倒伏特性 |
3.7.1 目测倒伏评分 |
3.7.2 倒伏指数 |
3.7.3 其它倒伏相关指标及其与倒伏指数的关系 |
3.8 不同氮肥处理下各水稻品种的氮素积累和利用效率 |
3.8.1 抽穗期和成熟期各器官氮浓度 |
3.8.2 氮素利用效率 |
3.9 水稻品种抗倒伏特性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 |
4 讨论 |
4.1 不同氮肥处理下水稻品种产量表现 |
4.2 不同氮肥处理下水稻品种生长发育特性 |
4.3 水稻品种抗倒伏能力差异 |
4.4 不同氮肥处理下水稻品种氮素积累与利用 |
4.5 水稻品种抗倒伏能力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 |
4.6 水稻生产减少氮肥施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低氮密植栽培对机插双季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我国水稻氮肥利用和种植密度现状 |
2.1.1 我国水稻氮肥利用现状 |
2.1.2 我国水稻种植密度现状 |
2.2 氮肥管理和种植密度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2.2.1 氮肥管理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2.2.2 种植密度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2.2.3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2.3 水稻减氮增密模式研究 |
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群体生长状况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茎蘖动态的影响 |
2.2 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成穗率的影响 |
2.3 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个体与群体干物重的影响 |
2.4 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干物质阶段积累量和群体生长率的影响 |
2.5 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6 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光合势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氮积累的影响 |
2.3 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光能利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仪器及方法 |
1.5 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光合特性的影响 |
2.1.1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 |
2.1.2 光合特性参数 |
2.2 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冠层结构特征的影响 |
2.2.1 不同天顶角的冠层开度 |
2.2.2 平均叶倾角与无截取散射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创新点 |
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甬优2640超高产栽培株型及其光合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 |
1.1 超高产水稻的概念 |
1.2 籼粳杂交稻的选育历程、发展及产量优势 |
1.3 籼粳杂交稻群体生态生理特征 |
1.4 超级稻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
1.5 水稻株型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
2.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主要研究内容 |
4.研究的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产量形成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储存与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比较 |
2.2 茎蘖动态的比较 |
2.3 穗部性状的比较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形态结构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储存与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株型结构的比较 |
2.2 叶面积的比较 |
2.3 株型形态结构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光合特性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储存与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叶片中含氮量的比较 |
2.2 冠层叶片SPAD值的比较 |
2.3 冠层叶片耐光氧化能力的比较 |
2.4 冠层叶片光合参数的比较 |
2.5 冠层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 |
2.6 剑叶中光合相关酶活性的比较 |
3 讨论 |
3.1 甬优2640及其3种栽培株型冠层叶片光合能力特征 |
3.2 甬优2640及其3种栽培株型冠层叶片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特征 |
3.3 甬优2640及其3种栽培株型剑叶中光合相关酶的特征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光合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储存与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地上部干物重的比较 |
2.2 茎叶干物质转运力的比较 |
2.3 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转运力的比较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产量构成特征 |
1.2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形态结构特征 |
1.3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光合特性 |
1.4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光合物质转运和积累特征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缓释氮肥对机插稻干物质生产、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符号及中文对照表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机插秧与氮肥管理研究现状 |
1.2.2 缓释氮肥对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1.2.3 缓释肥进展状况及问题 |
1.3 本研究的切入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缓释氮肥对不同品种机插稻干物质生产、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
2.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 |
2.2 不同生态条件下缓释氮肥对机插稻干物质生产、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
2.2.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项目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缓释氮肥对抽穗后叶片形态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3.1.1 抽穗后叶片形态特性 |
3.1.2 抽穗后叶片光合特性 |
3.2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3.2.1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干物质重的影响 |
3.2.2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干物质阶段积累的影响 |
3.2.3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干物质输出转化的影响 |
3.3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氮素积累、分配及转运特性的影响 |
3.3.1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植株含氮量的影响 |
3.3.2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氮素积累的影响 |
3.3.3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氮素分配的影响 |
3.3.4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氮素转运特性的影响 |
3.4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3.4.1 缓释氮肥对不同品种机插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3.4.2 生态条件下缓释氮肥对机插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3.5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产量的影响 |
3.5.1 缓释氮肥对不同品种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5.2 生态条件下缓释氮肥对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6 相关性分析 |
3.6.1 叶片特性、干物质生产与氮素利用和产量相关 |
3.6.2 氮素指标与氮素利用和产量相关 |
4 讨论 |
4.1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抽穗后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4.3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 |
4.4 缓释氮肥对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4.5 机插稻缓释氮肥增产增效措施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超级杂交稻持续增产的叶源质量及其氮素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超级稻高产育种研究进展 |
1.2 超级稻高产栽培生理研究进展 |
1.2.1 叶源的生理特征 |
1.2.2 叶源的物质生产特性 |
1.2.3 叶源的群体特性 |
1.3 氮肥 |
1.3.1 氮肥与产量 |
1.3.2 氮肥对叶源的影响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供试品种与田间基本情况 |
3.1.1 供试品种 |
3.1.2 试验田基本情况 |
3.2 试验设计 |
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3.2 基部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3.3.3 光合物质生产特性 |
3.3.4 群体冠层结构 |
3.3.5 群体基部温光生态因子采集 |
3.4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施氮量对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2 施氮量对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基部叶片衰老的影响 |
4.2.1 施氮量对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CAT酶活性的影响 |
4.2.2 施氮量对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SOD酶活性的影响 |
4.2.3 施氮量对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POD酶活性的影响 |
4.2.4 施氮量对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MDA活性的影响 |
4.2.5 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抗氧化酶、MDA 含量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间相关分析 |
4.3 施氮量对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
4.3.1 施氮量对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4.3.2 施氮量对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叶面积比率的影响 |
4.3.3 施氮量对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4.3.4 施氮量对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群体生长率的影响 |
4.3.5 施氮量对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光合势的影响 |
4.3.6 施氮量对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群体光合速率的影响 |
4.3.7 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光合物质生产特性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间相关分析 |
4.4 施氮量对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群体冠层结构的影响 |
4.4.1 施氮量对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平均叶倾角的影响 |
4.4.2 施氮量对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散射辐射透过系数的影响 |
4.4.3 施氮量对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直接辐射透过系数的影响 |
4.4.4 施氮量对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消光系数的影响 |
4.4.5 施氮量对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叶片分布的影响 |
4.4.6 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群体冠层结构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群体光合速率间相关分析 |
4.5 施氮量对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基部温光因子的影响 |
4.5.1 施氮量对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气-基温差的影响 |
4.5.2 施氮量对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昼夜温差的影响 |
4.5.3 施氮量对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基部透光率的影响 |
4.5.4 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基部温光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群体光合速率间和群体冠层结构间相关分析 |
5 讨论与结论 |
5.1 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分析 |
5.2 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基部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的差异分析 |
5.3 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光合物质生产特性影响的差异分析 |
5.4 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群体冠层结构特性的差异分析 |
5.5 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群体基部温光因子影响的差异分析 |
5.6 群体冠层结构、基部温光以及叶源质量间相互影响的分析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四、超级稻干物质积累特性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独秆”栽培全程氮肥在分蘖中后期施用对旱直播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赵杰. 扬州大学, 2021
- [2]少本密植机插双季杂交稻高产生理机制研究[D]. 单双吕.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3]常规稻和杂交稻在节本栽培条件下的农学表现及能量与经济分析[D]. 袁珅.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4]多年生稻根系特征和干物质积累对产量形成的影响[D]. 李小波. 云南大学, 2020(08)
- [5]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互作对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吴培. 扬州大学, 2019
- [6]不同氮肥水平下超级杂交稻与普通杂交稻农艺表现的比较研究[D]. 帅鹏.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7]低氮密植栽培对机插双季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D]. 杨志长.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8]甬优2640超高产栽培株型及其光合特性的研究[D]. 屠晓. 扬州大学, 2019(02)
- [9]缓释氮肥对机插稻干物质生产、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D]. 李武.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10]超级杂交稻持续增产的叶源质量及其氮素调控研究[D]. 熊加豹.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