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师范大学遗传学硕士点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马俊敏[1](2020)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状态及其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科既是大学的基本组成单元,也是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基本单位,学校的学科发展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当前,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学科建设更是被奉为大学建设的核心,作为“双一流”建设的主体,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状态与水平不仅涉及到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也涉及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对“双一流”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合理、科学的评价“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以第三、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以及ESI学科数量为基础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对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科发展水平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从学科整体实力、学科优势度与学科水平适配度三个维度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总体状态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就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而言,第一,近年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学科整体实力、学科优势度与学科水平适配度上均有所提升,以学科水平适配度的提升最为显着,学科优势度的进步最为缓慢。第二,已有少数高校实现了学科整体实力、学科优势度与学科水平适配度三者的协调高质量发展,部分学校在三个维度中均取得了显着的提升。第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群体内部在学科整体实力、学科优势度与学科水平适配度上差距显着,以学科整体实力与学科优势度尤甚。(2)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来看,第一,这一群体在学科学科整体实力、学科优势度与学科水平适配度上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学科水平适配度中的进步较为显着,而在学科优势度中的进步较小。第二,该群体在学科整体实力、学科优势度与学科水平适配度三方面的协调性较为不足,仅少数高校在学科整体实力、学科优势度与学科水平适配度上取得了一定的协调进步。第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学科整体实力与学科优势度方面的水平不高,在学科水平适配度上,群体内部的水平差异较大。基于此,本研究认为,作为我国的高水平大学以及第一批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世界一流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学科整体水平尚不够强,发展协调性不足,其二是学科优势度不突出,与世界一流大学有较大差距。因此,在后续的发展中,为扎实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在以下两方面下功夫,第一是加强优势学科建设,提高学科优势度,第二是打造学科生态,提升学科整体水平。在此基础上,努力促进学科水平协调、快速发展,为“双一流”建设强基固本。
王薇[2](2020)在《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世界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领头雁,代表了国际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最高水准和最新动向,在美国本土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我国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学科种类较为单一,结构体系尚不完善,质量建设仍有待提升。如以追本溯源的方式,从历史的角度入手,对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源头、发展和变革作深刻的历史剖析和经验规律的探究,深入分析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全面考察其制度建构及理论演进的基本规律,为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建设提出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本文应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以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迁及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内在发展呈现特点作为历史分期的主要依据,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梳理并分析了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实用主义哲学提倡的实用主义人才教育观铺垫了其成长的思想基础;《莫雷尔法案》颁布后专业学院的涌现直接催生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早期专业协会推动了专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自身无法规避的局限性,使得创办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为大势所趋。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专业化肇始阶段为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1908年哈佛大学首创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由此开启了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历史。1910年《弗莱克斯纳报告》的发布开启了专业认证活动,此后各专业协会陆续制定各专业认证标准并展开专业认证活动。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规范化推进阶段为二战后至1970年代末。该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数量增长与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尤为重视对教育质量的提升。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复合化发展阶段为198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复合化发展的特点,不仅出现了大量新兴应用性学科专业硕士,还出现了联合学位和交叉学科专业硕士学位。专业认证制度进一步完善,出现了全国性认证机构许可组织和社会评估媒介,评估指标呈现出学生结果导向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这一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跃升至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地位,以强势的数量优势压倒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得更为成熟和完善。最后在归纳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总结出其对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经验及启示。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和产业结构特点,在具有鲜明职业背景的学科领域中开设,且与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紧密衔接,始终体现着职业导向;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专业学院实施教学,实现了理论性与应用性的高度统一,且通过专业认证和专业资格认定来引导和保障其培养方向和教育质量;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灵活多样的学位类型、学制年限、课程种类和教学方法,高度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为此,我国在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程度,大力推进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强调夯实理论基础与强化实践技能并重的培养方案,倡导探索灵活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建立健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宏观管理与专业认证体系。
段丛笑[3](2019)在《山西师范大学网站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恰逢山西师范大学60周年校庆之际,译者为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选取山西师范大学网站信息作为本次翻译的源语文本。与此同时,该校的十二个学院的“学院简介”部分文、理、工科兼顾,为本次实践报告的源文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翻译实践报告的撰写。由于所选的语料属于典型的信息类文本,因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力求客观。语料在词汇层面具有专业性术语多、中国特色新词汇频现的特点。在句子层面具有较长且结构松散、无主句、意义被动句较多等特点。而且该类翻译目标读者为留学生,外籍教师及工作人员,因而,译者需要在翻译前及翻译实际操作中分别做出选择,是贴近源语还是目的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译者发现图里翻译规范理论中的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与本翻译项目贴合。鉴于此,得出以下结论:在词汇层面,专业术语,应严格按照目的语语言规范进行直译,对于中国特色新词,应在确保信息充分传达的情况下,采用释译法,保留中国特色;在句子层面,根据句子的特点,译者运用逆译、合译与分译、转态译法,让译文符合目的语规范,提高其可接受性。译者通过完成本次翻译任务,提高了自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翻译规范理论及相关理论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并总结出了相应的翻译方法。希望可以为以后译者翻译同类文本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叶晓芳[4](2019)在《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调查研究 ——以H大学和N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流学科建设既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实现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竞争力、扩大办学影响力的根本路径,也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双一流”背景下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机遇。2017年9月,由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布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中有25所非“985”、“211”工程高校,H大学和N大学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两所地方综合性大学。考察H大学和N大学的一流学科建设,既有利于丰富“双一流”建设的理论体系,又有利于为其他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提供经验与启示。本研究通过实地访谈,对H大学和N大学的一流学科建设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其主要经验包括,一是面向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二是注重学科建设的制度设计,三是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为支撑,四是强调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五是以示范和辐射作用为动力。通过对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考察,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建设具有五大特性,一是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引领,二是以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为基础,三是以多元化的经费来源为支撑,四是以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为保障,五是注重各项办学指标的国际化水平。当前,我国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学科方向不凝练、高层次人才紧缺、一流学科平台欠缺、学科经费支持不足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等。结合国内外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地方综合性大学推动一流学科建设,第一,应以培养国家及地方战略发展需要的人才为价值引领;第二,应注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第三,应加强凝练优势特色学科方向;第四,应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五,应加强领军人才的引进与培育,优化学科梯队;第六,应多途径拓宽经费来源;第七,应凝才聚力搭建一流学科建设高层次平台。
李铁绳[5](2019)在《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与保障依赖于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活水源头。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基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与根本旨归。教师专业化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题。然而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不健全,导致教师教育转型脱离实际,进而导致基础教育需求侧与教师教育供给侧出现结构性矛盾——基础教育需求侧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教师教育供给侧则是教师培养供过于求,从而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教育现代化进程。国内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研究主要偏重微观分析,系统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研究者确定了教师教育专业化这一时代论题。根据掌握的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将研究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教师教育专业化如何演进”,并聚焦于四个主要问题: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探析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本研究遵循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采用历史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变及其逻辑按照一条主线与三条辅线展开研究,一条主线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系统分析了我国师范教育初创、师范教育曲折发展、师范教育重建、教师教育转型阶段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演进特征,重点厘清了每个发展阶段横断面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等方面的演进历程,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脉络与特色。三条辅线分别为:一是我国对西方教师教育制度体制的移植、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学习日本——仿照美国——以俄为师——遍采各国,将西方教师教育理念、体制与我国教师教育实际相结合,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二是社会需求对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师资数量与质量需求、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等需求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诉求;三是师范生学费政策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免费——缴费——部分回归公费的变迁。同时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教师教育专业化进行了纵览与横述,以国际经验为镜鉴,启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研究最后聚焦于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分析了历史逻辑的变化,呈现了理论逻辑的特质,展现了实践逻辑的复杂。在实践逻辑方面,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变迁历程,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体制从制度断裂与制度渐变两个维度进行了制度变迁分析,从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两个维度进行了路径演变分析,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演进图景。理论逻辑方面,分析了教师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二重性,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实践逻辑方面,基于教师教育治理的视角,从国家宏观层面、地方中观层面、学校微观层面提出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策略,分析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改革走向。
张王勇[6](2019)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是指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等学校等机构通过提供资金、选派干部和教师、捐赠物资、培训干部和教师等方式,帮助西藏高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政策性行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是“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方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央政府统筹西藏与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治理方式。从1958年西藏高等教育创建至今,中央政府始终重视和关心西藏高等教育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支援措施,帮助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支援政策及其实施贯穿于西藏高等教育从创建、发展到跨越的历史变迁中,并依据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和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诉求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革,经过60余年的发展,支援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成为了西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系统梳理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演变历程,总结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历史经验,揭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与特征,探索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和今后进一步创新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内容,提高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 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变迁过程,即依据支援西藏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背景、政策主要内容、支援形式及政策实施特征,将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年)。这一阶段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动员特色,即通过中央政府的政治动员,内地省市和高校选派了大量毕业生和教师进藏支教,帮助西藏公学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同时在70年代中期,国家在支援筹建西藏师范学院的过程中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二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年)。这一阶段中央政府不断创新支援形式,丰富支援内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体系初步成形。针对西藏高等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短缺、专业建设滞后等问题,中央国家机关开始加强对西藏高等教育的专项经费支持力度,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并由以内地省市对口支援转向以内地高校直接对口支援,支援任务也从解决西藏高校师资短缺逐渐拓展至帮助西藏高校建设新专业、科研合作和培训教师等,中央组织部也开启了选派内地高校干部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三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年至今)。在延续上一阶段支援模式的基础上,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政策内容更为丰富,支援方式更加多样,支援政策及其实施体系趋于完善和成熟。在中央政府“科教兴藏”、“人才强藏”等战略的指导下,中央国家机关的专项经费支持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实施机制进一步完善,团队式对口支援制度基本形成,支援内容既包括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主的硬件建设,也包括以提高管理水平、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的软件建设,支援方式逐渐拓展至捐助物资、互派干部、进行科研合作、培训教师、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中央组织部推进实施高校干部援藏政策的力度不断强化,干部选派人数逐批次增加,政策及其实施的范围覆盖至西藏所有本专科院校;同时,相关内地省市也组织开展了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工作。本研究认为,60年来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校对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西藏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教学能力显着提升,西藏高校与内地省市和高校的联系日益紧密,双方合作交流日渐频繁。但是,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在制定、实施和评价等环节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如政策设计重视短期效应,缺乏长远规划,导致政策执行主体频繁更替,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制定中注重政治逻辑,忽视市场逻辑和教育逻辑,导致政策实施政治动员色彩较重,政策实施的主体动力不足,人员选派以管理干部为主而非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政策实施的决策机构繁多,部门林立,职责不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政策规定不尽一致,阻滞了支援政策的顺利实施,降低了支援政策的有效性;政策及其实施的监督和评估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政策实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导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变形、扭曲和走样。针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尤其要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一是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政策制定要坚持长期性、稳定性原则,将中央政策的支持、西藏高校的努力和内地高校的支援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西藏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二是政策实施主体要改变政策理念,增强政策执行的主动性,政策实施过程中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严格选派管理干部和教师,把提升西藏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核心。三是加强对支援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中央政府要制定统一的政策评估标准,通过科学有效的监督检查和督导评估,促进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王文娟[7](2017)在《编码RNA结合蛋白基因ASL8的甲基化抑制水稻叶绿体发育》文中研究说明叶绿体的发育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它又受核质基因的共同调控,任何一个基因的突变都有可能致使其功能丧失,影响叶绿体发育,引起叶色异常,甚至导致植株死亡。除此之外,一个基因能否正确表达,不但受控于DNA序列,还受控于表观遗传学信息。本研究通过对粳稻品种“嘉花1号”经60Coγ诱变处理获得的叶色突变体asl8进行突变特征分析、基因验证及相关功能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与野生型相比,asl8突变体是一个不受温度影响的黄化致死突变体,asl8的光合色素含量显着降低、叶绿体结构也不完整。2、通过对培矮64S与asl8杂交的F2代群体进行遗传分析,表明该性状是受单个的隐形核基因(ASL8)控制,该ASL8基因定位在第8号染色体上一个110kb区间,对目标区间内所有基因进行转录和测序分析发现,一个编码RNA结合蛋白的LOC_Os08g37700基因可能产生甲基化突变。3、经甲基化位点预测、去甲基化实验以及甲基化(BSP)测序发现,LOC_Os08g37700属于DNA甲基化突变,即起始密码子ATG下游+223bp、+268bp两位点发生甲基化。4、通过对基因功能互补与基因编辑敲除的实验,都验证了ASL8基因就是编码RNA结合蛋白的LOC_Os08g37700基因。5、通过对asl8突变体进行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亚细胞定位分析以及叶绿素合成和叶绿体发育相关基因定量表达分析表明,该突变基因在叶片中特异性表达,所编码蛋白定位于叶绿体中,该突变使得叶绿素合成、叶绿体发育相关基因尤其是与核糖体相关的基因的表达量发生显着性变化。6、对ASL8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保守性分析,发现其序列在不同高等植物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进一步分析其与多种物种的进化关系,发现与单子叶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双子叶植物较远。本研究验证了一个突变基因ASL8,它属于表观遗传学中的DNA甲基化,同时对其功能做了分析。希望本实验能为当前研究表观遗传学对叶绿体发育及其相关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提供一些见解与新思路。
韩博文[8](2017)在《论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对外国际合作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对俄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较为滞后。鉴于此,笔者致力于讨论建立一套独立完整的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图表法、实验法对国内外翻译专业教学现状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俄语翻译专业教学中教学原则、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大纲、专业测试与评估等问题。本文在对本科与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提高母语水平及修养、增设跨文化交际课程、打开院系壁垒的本科翻译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方案。结合俄语翻译硕士培养目标,指出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还有待完善:使用现代化翻译辅助软件、语料库辅助翻译教学的作用、俄语翻译专业相关学科的课程的增设及建立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考虑我国翻译专业的教学需求,本文对翻译、翻译专业、翻译学、教学翻译、翻译教学等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与界定。利用语言学、翻译学等理论探讨了翻译专业教学中翻译能力的培养问题,将其拆分成四个方面的分力:即策略能力、语言单位的翻译能力、交叉学科的知识能力和使用现代翻译工具的能力。针对不同层次的翻译专业教学列举了不同类别的教学方法,借助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对翻译专业的教学原则提出了自己合理化建议。结合国外翻译专业教学经验和我国教学实际情况分析了如何在学术环境中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两种教学模式。在测试与评估方面,论述了测试的分类以及影响测试的客观因素,从对学生的评估、对课程的评估、翻译专业的社会评估不同的角度诠释了教学评估问题并介绍了五种俄汉翻译常用技巧和五种文体的俄汉翻译要点。本文论述了俄语翻译专业教学中各环节因素,阐明了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对新兴专业的教学研究有一定的启示和参考意义。
钱志刚[9](2015)在《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地方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地方化的核心主体,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然而,经过近二、三十年外延式快速扩张后,地方大学普遍陷入多重发展困境之中,转型发展诉求非常强烈。由于研究视角的多维性、转型发展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和实现路径的多样性,使得该问题的研究具有理论上的复杂性和现实挑战性。本研究主要选择从提升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维度来分析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目标、路径和支持体系等。本研究实际上是围绕二个中心环节、四个核心问题来展开的。二个中心环节就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地方大学转型发展”;四个核心问题,一是“是什么”的问题,即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是什么,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是什么,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是什么,地方大学转型发展诉求是什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内在关联是什么;二是“为什么”的问题,即地方大学为什么要转型发展,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为什么要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依托;三是“转什么”的问题,即地方大学要往哪个方向转,其转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是什么;四是“怎么转”的问题,即如何实现地方大学的转型发展,其转型发展的路径和支持体系是什么。试图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研究,旨在为我国地方大学的转型发展厘清思路、拓宽视野;为地方政府及国家的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高等教育改革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修订提供理论参考、理论支撑。本文通过文献法、案例法、比较法等方法的运用与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是对地方大学办学理念、组织结构、制度文化、运行模式等核心要素的根本性转变的抽象概括,它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改革工程。地方大学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这种指向性既体现了地方大学的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又是一种基于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客观选择。否则,地方大学的转型发展就会很难实现,甚至可能误入歧途。地方大学的本质特征和服务地方的价值取向与服务型大学的内涵和特征十分吻合的,服务型大学应是我国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理想类型和目标定位所在。第二,地方大学要实现向服务型大学转型发展的目标,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大小高低就成了衡量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程度的核心标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普遍不足、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及其自身的发展需求。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二者具有相互规定性和制约性以及具有相互关联性和一致性,因而,提升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也就成了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三,吉首大学、宁波大学等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实践表明,地方大学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以服务促转型发展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可循,如,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立足地方依托地方的服务发展理念作先导;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地方特色的独特优势学科专业作支撑;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广泛参与的高水平科研服务团队作载体;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紧密顺畅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作依托;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实践取向的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作保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健全完备的社会服务激励机制作动力等等。第四,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路径,如,通过地方政府与地方大学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以平等、对话、合作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通过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耦合,使地方大学与地方产业成为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耦合体以及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通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以及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提升,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意识、搭建专业就业职业对接平台、完善应用型人才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可雇佣性能力发展等等。第五,地方大学要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顺利实现转型发展必须要有完备的支持体系作保障,如,地方政府要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明确在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中的政府责任,为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提供制度环境和制度支持。地方大学组织自身必须要构建一种服务型教育体系,它既是地方大学提升服务能力与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区域经济社会对地方大学发展模式的现实呼唤。通过区域大学-产业-政府三重螺旋的构建和运转,促进服务文化的产生、复合组织的出现、合作机制的形成和社会环境的优化等,进而提升地方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等等。
郑飞[10](2015)在《中国当代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研究(1949-2013)》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当代文学阶段的大学题材长篇小说为分析对象,以1949年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文本为依托,按照历史发展的自然时间顺序,梳理了当代文学阶段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的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进而探究知识分子六十余年来的精神演变历程。绪论对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方面做了阐述,结语简要总结了论文。论文主体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在对现代文学阶段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创作和“十七年”大学书写背景简单介绍的基础上,论述了“十七年”时期的大学题材长篇小说。论文选取当时两部具有代表性的文本《红路》和《勇往直前》为例,借以分析当时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的创作情状和知识分子在当时不同的人生道路选择。《红路》虽然表面写的是大学,但实际上却是对当时盛行的“红色叙事”的简单模仿,它塑造的大学不过是阶级斗争场的延伸;《勇往直前》略有进步,它至少较为真实地描写了当时的大学生活。两位作者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十七年”时期知识分子的两种不同价值观,前者的被肯定和后者的被批判则折射出当时知识分子的大致生存境况;第二章以八十年代的大学题材长篇小说文本为依托,论述了八十年代的大学书写。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创作于五六十年代却到八十年代才出版的《大学时代》和《大学春秋》;八十年代新出现的《马兰草》、《起步》和《生命与爱情》。上述作品都与各自时代的文学思潮保持着同步,前者有明显的“红色叙事”痕迹,后者则与八十年代初期盛行的“伤痕”和“反思”思潮相暗合。这种同步其实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自身独立意识的缺失,加之这一时期的创作实绩,笔者将八十年代定位为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发展过程中的休整期;第三章讨论的是九十年代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创作。九十年代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取代了之前较为一致的启蒙思潮,“人文精神讨论”的兴起,知识分子地位的边缘化,走出阶级斗争阴影不久的大学随即遭遇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这些都影响了九十年代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的创作。袁越和马瑞芳各自创作的“大学三部曲”规模宏大、场面广阔,还涉及到了之前鲜有提到的大学阴暗面,创作笔法也基本摆脱了之前的“红色叙事”模式,人物、语言、情节等都有所突破;《欲望的旗帜》和《丽娃河》更是以另类的书写和夸张的艺术形式,揭示了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的金钱化与欲望化倾向,开创了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创作的新模式,也打开了新世纪同类小说创作的大门;第四章关注的是新世纪以来的大学题材长篇小说。仅就大学题材长篇小说来看,新世纪是其创作的高潮期,随着文艺环境的宽松、言说媒介的丰富,这一时期的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创作人数和作品数量都激增、文本质量也显着提升。包括大学师生、专业作家在内的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大学书写中来,他们或平实叙述,或调侃讽刺,或虚构夸张,从而构成了新世纪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的精彩图景。在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聚焦大学阴暗面并由此展开思索的作品,如《大学纪事》、《大学门》、《教授变形记》等。创作的繁荣和反思的加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世纪以来虽然知识分子被更加边缘化,其自身所固有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却并未因此而减弱。
二、上海师范大学遗传学硕士点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师范大学遗传学硕士点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状态及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述评 |
三、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学科发展状态的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学科 |
(二)世界一流学科 |
(三)学科发展状态 |
(四)学科建设 |
(五)学科评价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一)系统论 |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学科发展状态的研究办法 |
一、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与数据的可行性分析 |
(一)研究对象 |
(二)数据来源 |
(三)数据的可行性分析 |
二、学科发展状态的评价办法 |
(一)评价原则 |
(二)评价维度 |
(三)数据处理 |
第四章 三类高校的学科整体水平及其变化状况分析 |
一、三类高校A、B、C三类学科数量及其变化情况 |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三)其他高校 |
二、三类高校学科整体水平的比较分析 |
三、三类高校的学科覆盖面状况分析 |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三)其他高校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类高校的优势学科及其变化状况分析 |
一、三类高校的优势学科在学科板块中所占比例分析 |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三)其他高校 |
二、三类高校的优势学科在一级学科中所占比例分析 |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三)其他高校 |
三、“双一流”建设高校ESI前1%学科数量 |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四、“双一流”建设高校ESI前1‰学科数量 |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状态的评价研究 |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状态评价 |
(一)学科整体实力 |
(二)学科优势度 |
(三)学科水平适配度 |
(四)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三个维度的变化情况 |
(五)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三维度发展的协调状况 |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状态评价 |
(一)学科整体实力 |
(二)学科优势度 |
(三)学科水平适配度 |
(四)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三个维度的变化情况 |
(五)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三维度发展的协调状况 |
三、讨论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
一、“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学科优势度不突出,与世界一流大学有较大差距 |
(二)学科整体水平尚不够强,发展协调性不足 |
二、“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建议 |
(一)加强优势学科建设,提高学科优势度 |
(二)打造学科生态,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
三、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学位 |
(二)专业硕士学位 |
(三)第一职业学位 |
(四)专业认证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第一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产生的动因 |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 |
第二节 实用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 |
第三节 《莫雷尔法案》颁布后专业学院的涌现 |
第四节 早期专业协会对专业教育的推动 |
第五节 传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局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化肇始(20世纪初~二战结束) |
第一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理论的倡导 |
一、艾略特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张 |
二、全美大学联合会对专业硕士教育体系的确立 |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初创 |
一、哈佛大学首创工商管理专业硕士 |
二、密歇根大学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陆续出现 |
第三节 专业认证活动的出现 |
一、《弗莱克斯纳报告》开启专业认证活动 |
二、专业协会成为专业认证主体 |
三、各专业认证标准陆续出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推进(二战后~1970 年代末) |
第一节 战后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需求 |
一、新型产业结构对高质量专业人才的需求 |
二、联邦政府对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大力资助 |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专业硕士教育的推动 |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系列标准的出台 |
一、全美大学联合会建立专业硕士教育标准 |
二、国际商学院促进协会规范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标准 |
第三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向规范化发展 |
一、哈佛大学教学文硕士课程的规范 |
二、康奈尔大学工程硕士计划及其标准化 |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扩张及规范 |
第四节 专业认证制度的确立 |
一、建立全国性专业协会许可制度 |
二、制定统一的专业协会认证标准 |
三、规范专业认证的程序和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复合化发展(1980 年代至今) |
第一节 世纪之交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变革的需求 |
一、高技术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
二、联邦政府对跨学科教育提供政策支持 |
三、学科高度融合推动跨学科教育发展 |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革新政策的颁布 |
一、《重塑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研究生教育》推动跨学科发展 |
二、《美国竞争法》之“专业科学硕士课程计划” |
第三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向复合化发展 |
一、凯克研究所开设“生物加商学”交叉学科学位 |
二、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与工程硕士联合学位计划 |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多样发展 |
第四节 专业认证制度的成熟 |
一、设立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 |
二、出现社会评估媒介 |
三、强化学生学习结果评估指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
第一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 |
一、始终体现鲜明的职业导向 |
二、依托专业学院与专业协会 |
三、灵活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 |
第二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经验 |
一、充分考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程度 |
二、大力推进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
三、强调夯实理论基础与强化实践技能并重的培养方案 |
四、倡导探索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 |
五、建立健全专业硕士教育宏观管理与专业认证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美国部分专业学位发展史概览 |
附录2 美国专业硕士学位类型一览表 |
附录3 美国专业认证机构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山西师范大学网站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1.Introduction |
2.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
2.1 Pre-translation |
2.2 While-translation |
2.3 Post-translation |
3.Case Analysis |
3.1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
3.2 Translation at the lexical level |
3.2.1 Literal translation |
3.2.2 Explanatory translation |
3.3 Translation at the syntactic level |
3.3.1 Inverse translation |
3.3.2 Division and embedding |
3.3.3 Conversion |
4.Summary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A |
Appendix B |
Acknowledgements |
(4)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调查研究 ——以H大学和N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国家高等教育战略发展的需要 |
2.一流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选择 |
3.H大学和N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较具代表性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 |
2.国外研究 |
3.研究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访谈法 |
3.比较研究法 |
二、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地方综合性大学 |
2.一流学科 |
3.一流学科建设 |
(二)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特性 |
1.战略性 |
2.长期性 |
3.系统性 |
4.示范性 |
(三)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 |
1.提高人才质量 |
2.提升科研水平 |
3.扩大社会影响 |
(四)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 |
1.学科方向建设 |
2.一流学科队伍建设 |
3.一流学科平台建设 |
(五)一流学科建设的主要模式 |
1.学科带头人引领型 |
2.特色优势学科拓展型 |
3.学科交叉融合型 |
三、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调查研究 |
(一)访谈调查的设计方案 |
1.访谈背景 |
2.访谈提纲的编制 |
3.访谈对象的选取 |
(二)H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调查分析——以生物学学科为例 |
1.H大学生物学学科发展概况 |
2.H大学生物学学科建设路径 |
3.H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优势与劣势 |
(三)N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调查分析——以力学学科为例 |
1.N大学力学学科发展概况 |
2.N大学力学学科建设路径 |
3.N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优势与劣势 |
(四)H大学和N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经验 |
1.面向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 |
2.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 |
3.以多主体共同参与为支撑 |
4.做好学科建设制度设计 |
5.以示范和辐射作用为动力 |
四、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困境与挑战 |
(一)学科方向 |
1.追求整齐划一,忽视优势特色 |
2.脱离区域发展,对地方发展贡献少 |
(二)人才培养 |
1.地理位置受限,优势生源不足 |
2.国际交流合作不足,国际学生数量少 |
(三)师资队伍 |
1.人才引进难度大,流失严重 |
2.学科领军人才紧缺,学科梯队不合理 |
(四)学科资源 |
1.本科教育“体量”大,教育资源有限 |
2.重大项目欠缺,科研经费较少 |
3.办学声誉有限,社会捐赠少 |
(五)学科平台 |
1.资源配置不足,平台建设缺少保障 |
2.一流平台紧缺,国际化水平滞后 |
五、国外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案例分析 |
(一)哈佛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案例分析——以生物学学科为例 |
1.哈佛大学生物学学科发展概况 |
2.哈佛大学生物学学科建设路径 |
(二)斯坦福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案例分析——以机械工程学科为例 |
1.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发展概况 |
2.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建设路径 |
(三)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启示 |
1.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引领 |
2.以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为基础 |
3.以多元化的经费来源为支撑 |
4.以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为保障 |
5.以办学指标的国际化为追求 |
六、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理念引导层面 |
1.面向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 |
2.以实现“一流”为目标取向 |
3.以学术自由为精神追求 |
(二)制度设计层面 |
1.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制度 |
2.创建多方共赢的教学助理制度 |
3.优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
(三)学科方向建设 |
1.立足区域优势,凸显优势特色 |
2.促进交叉融合,发展新兴学科 |
(四)人才培养层面 |
1.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强化科研指导 |
2.倡导研究性学习,提高学习主动性 |
3.开展学科竞赛,激发创新活力 |
(五)师资队伍建设 |
1.提供优厚条件,引进领军人物 |
2.倡导传帮带,提升青年教师能力 |
3.重视博士引育,储备师资力量 |
(六)经费来源层面 |
1.申请国家课题,获得更多科研经费 |
2.面向区域发展,获取地方资金支持 |
3.传承感恩文化,发挥校友支持作用 |
(七)学科平台建设 |
1.整合校内资源,搭建优势学科平台 |
2.服务地方经济,加强平台支持力度 |
3.产学研相结合,联合创建科研平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河南H大学访谈记录 |
附录2 浙江N大学访谈记录 |
致谢 |
(5)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问题提出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
(二)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 |
(三)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分期 |
三、文献综述 |
(一) 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 |
(二) 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研究 |
(三) 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研究 |
(四)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设置研究 |
(五) 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师范教育初创 |
第一节 师范教育的萌芽 |
一、师范教育思想的萌芽 |
二、师范教育的初步实践 |
三、师范教育理论的移植与探索 |
第二节 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创立 |
一、钦定:自上而下颁布 |
二、奏定:自上而下推行 |
三、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形成 |
四、师范教育公费制度与自费制度并存 |
五、管理师范教育的教育行政体制建立 |
第三节 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一、中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二、高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三、实业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第四节 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
一、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二、女子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三、优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四、优级师范选科学堂课程设置 |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员任用检定制度与培训制度 |
一、教师任用制度和检定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六节 初创时期师范教育的特色与不足 |
一、嫁接的师范教育思想 |
二、封闭的师范教育体制 |
三、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总体不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师范教育曲折发展 |
第一节 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变迁 |
一、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1912-1922年) |
二、开放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发展(1922-1927年) |
三、上下结合的独立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1927-1949年)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
一、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1912-1922年) |
二、多元开放的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22-1927年) |
三、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复兴(1927-1949年) |
四、女子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五、实业教员养成所的建立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课程的演进 |
一、封闭的师范教育课程(1912-1922年) |
二、开放的师范教育课程(1922-1927年) |
三、多元的师范教育课程(1927-1949年) |
四、女子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四节 教师检定制度与教师培训制度 |
一、教师检定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师范教育实践 |
一、根据地师范教育的创建与发展 |
二、解放区师范教育的发展 |
第六节 师范教育逐步走向专业化 |
一、启蒙到专业 |
二、探索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师范教育重建 |
第一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发展 |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制度的衰落(1966-1978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制度的重建(1978-1999年) |
第二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
一、独立封闭师范教育机构的重建与发展(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机构严重削弱(1966-1976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多元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76-1999年) |
第三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专业设置演变 |
一、建国初期师范专业设置 |
二、改革开放期间师范教育专业设置 |
第四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变迁 |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66-1976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76-1999年) |
四、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职后教师培训制度 |
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六节 师范教育在繁荣中式微 |
一、师范教育的发展特色 |
二、师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师教育转型 |
第一节 教师教育转型政策演进 |
一、综合化 |
二、开放化 |
三、高端化 |
四、一体化 |
第二节 教师教育转型实践 |
一、综合化: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 |
二、开放化:综合性院校参与教师教育 |
三、高端化:教师教育院校和培养层次升级 |
四、一体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逐渐融合 |
第三节 师范专业设置与认证 |
一、师范专业设置 |
二、师范专业认证 |
第四节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 |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
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
一、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
二、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逻辑 |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 |
一、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制度变迁分析 |
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路径演化 |
第二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理论逻辑 |
一、教师教育基本规律 |
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
三、教师教育的二重性 |
第三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逻辑 |
一、国家宏观层面:建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制度体系 |
二、地方中观层面: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
三、学校微观层面:践行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 |
四、完善教师教育治理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史料来源与研究现状 |
(一) 史料来源 |
(二) 研究现状 |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阶段界定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研究阶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一、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依据 |
(一) 实现民族平等与共同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主要目标 |
(二)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内在要求 |
二、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现实依据 |
(一) 西藏高等教育特殊的地位要求中央政府给予重视 |
(二) 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需要中央政府的帮扶 |
第三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 |
一、探索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帮扶民族地区创建高等教育 |
(二) 和平解放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教育进行帮扶 |
(三) 西藏高等学校在创建过程面临着师资匮乏问题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动员内地大学生长期支援西藏公学 |
(二) 上海市选派教师支援西藏师范学院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进藏建藏成为早期援藏工作的主导思想 |
(二) 政策实施体现出浓厚的政治动员色彩 |
(三) 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 |
四、探索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快速起步 |
(二) 帮助西藏初步建立起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
(三) 打开了西藏高校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关系 |
第四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 |
一、调整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加快发展西藏高等教育成为中央西藏工作的重要内容 |
(三) 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特殊政策帮扶西藏高等教育 |
(二) 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省市和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 中央组织部组织内地高校选派干部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初步成形 |
(二)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机制趋于合理 |
(三) 支援政策制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
四、调整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
(二)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
(三) 西藏高校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
(四) 西藏高校自我发展意识增强 |
第五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至今) |
一、拓展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对西藏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
(三) 实现西藏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加大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组织部的高校干部援藏政策不断加强 |
(三) 教育部组织内地高校强力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四) 相关内地省市组织开展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政策体系趋于成熟 |
(二) 支援政策实施机制不断健全 |
(三) 配套政策措施逐步完善 |
(四) 对口支援逐渐向对口合作转移 |
四、拓展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树立起了现代化办学理念 |
(二)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
(三)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和层次稳步提高 |
(四) 西藏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着提升 |
(五) 西藏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
第六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与特征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 |
(一) 外部动力因素 |
(二) 内部动力因素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以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为例 |
(一) 路径依赖是公共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
(二) 路径依赖下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的变迁过程 |
(三) 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
第七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绩效与问题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绩效评估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 |
(二) 提升了支援高校的综合办学能力 |
(三) 促进了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和边疆安全稳定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政策制定多头管理与政策资源配置不足 |
(二) 部分执行主体动力不足及政策执行失真 |
(三) 政策监控和评估缺乏制度规范 |
第八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创新面临的挑战 |
(一) 加快内涵建设是当前西藏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
(二) 支援政策目标、任务与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策略 |
(一) 加强各政策部门的协调与配套政策制定 |
(二) 增强政策执行主体自觉性及执行力度 |
(三) 健全政策监控和评估工作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7)编码RNA结合蛋白基因ASL8的甲基化抑制水稻叶绿体发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叶绿体及其叶色突变机制 |
1.3 水稻致死突变研究现状 |
1.4 RNA结合结构域研究概况 |
1.4.1 RNA结合蛋白的基序 |
1.4.2 植物RNA结合蛋白 |
1.4.3 RNA结合蛋白对光合作用的调控 |
1.5 表观遗传学与DNA甲基化 |
1.5.1 表观遗传学 |
1.5.2 DNA甲基化与CpG岛 |
1.5.3 DNA甲基化的作用与机制 |
1.5.4 甲基化调节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
1.5.5 DNA甲基化与转基因沉默 |
1.5.6 调节植物内源基因 |
1.5.7 DNA甲基化在水稻中的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植株性状观察 |
2.2.2 光合色素含量测定 |
2.2.3 叶绿体亚显微结构观察 |
2.2.4 定位区间分析 |
2.2.5 甲基化位点预测 |
2.2.6 BSP测序 |
2.2.7 去甲基化实验 |
2.2.8 目的基因互补验证 |
2.2.9 目的基因编辑敲除验证 |
2.2.10 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
2.2.11 亚细胞定位分析 |
2.2.12 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13 叶绿体发育和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qPCR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突变体asl8特征分析 |
3.2 定位区间分析 |
3.3 甲基化位点的预测 |
3.4 BSP测序分析 |
3.5 去甲基化实验分析 |
3.6 突变基因互补验证 |
3.7 突变基因编辑敲除验证 |
3.8 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
3.9 亚细胞定位分析 |
3.10 编码ASL8蛋白的特征分析 |
3.11 突变体中叶绿体发育和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的qPCR分析 |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论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翻译教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一、国内翻译教学发展历程与现状 |
二、国外翻译教学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二节 开设俄语翻译专业的背景及意义 |
一、开设俄语翻译专业的背景 |
二、开设俄语翻译专业的意义 |
第三节 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方法 |
第一章 翻译专业教学的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翻译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评析 |
一、着作中的翻译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 |
二、期刊中的翻译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 |
第二节 国外翻译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评析 |
一、国外翻译理论文献述评 |
二、国外翻译专业教学理论评述 |
第三节 我国俄语翻译专业研究建议 |
一、加强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研究 |
二、重视翻译教学理论的研究 |
三、推动外部学术活动的交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语翻译专业能力培养 |
第一节 俄语翻译专业相关概念分析 |
一、翻译基础体系论 |
二、翻译专业的概念界定 |
三、翻译学的基础体系论 |
第二节 翻译能力的培养 |
一、策略能力 |
二、语言单位的翻译能力 |
三、交叉学科的知识能力 |
四、使用现代翻译工具的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语翻译专业课程设置 |
第一节 翻译专业课程特点 |
一、课程的定义 |
二、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 |
第二节 俄语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
一、俄语翻译专业的成立 |
二、俄语翻译专业培养目标 |
三、俄语翻译专业课程设置 |
第三节 俄语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
一、俄语口译翻译硕士专业简介 |
二、俄语翻译硕士口译课程特点 |
第四节 浅析俄语本科翻译专业教学课程设置改革 |
一、国内外翻译专业课程要求 |
二、提高母语水平及汉语素养 |
三、增设跨文化交际课程 |
四、打开院系壁垒,跨专业课程共享 |
第五节 俄语翻译专业本科与硕士课程比较 |
一、本科翻译专业课程模式 |
二、研究生翻译专业课程模式 |
三、对翻译专业研究生课程的几点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俄语翻译专业教学任务 |
第一节 俄语翻译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 |
一、本科俄语翻译专业教学方法 |
二、口译翻译硕士教学方法 |
三、笔译翻译硕士教学方法 |
第二节 在学术环境中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两种教学模式 |
一、模式1:将翻译作为语言学课程的一部分,进行翻译教学 |
二、模式2:将翻译作为翻译学的一部分,进行翻译教学 |
第三节 俄语翻译专业课程大纲的设置 |
一、第一阶段:以翻译能力为基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计划 |
二、第二阶段:以语篇内容为基础,翻译为本的教学计划 |
第四节 俄语翻译专业测试与评估 |
一、俄语翻译专业的测试 |
二、俄语翻译专业的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俄汉翻译常用技巧及教学原则 |
第一节 俄汉语词翻译技巧 |
一、俄语成语的翻译 |
二、数字的翻译 |
三、形动词短语和который连接的定语从属句的翻译 |
四、俄语中常用虚词的翻译 |
五、副动词短语的译法 |
第二节 俄汉文体翻译技巧 |
一、科技文体的翻译要点 |
二、新闻文体的翻译要点 |
三、公文文体的翻译要点 |
四、政论文体的翻译要点 |
五、经贸文体的翻译要点 |
第三节 俄语翻译专业的教学原则及建议 |
一、俄语翻译专业教学原则 |
二、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一 高校翻译专业教师情况调查表 |
表二 高校翻译专业学生调查表 |
表三 翻译(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选修课程设置表 |
表四 高等学校(含民办)俄语教学情况统计信息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问题与目的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目的 |
二、概念界定 |
(一) 地方大学 |
(二) 社会服务 |
(三) 社会服务能力 |
(四) 转型发展 |
三、研究现状 |
(一) 关于地方大学的研究 |
(二) 关于大学转型发展的研究 |
(三) 关于大学社会服务的研究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假设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社会服务与社会服务能力 |
一、社会服务本质内涵 |
二、社会服务能力构成要素 |
三、社会服务与社会服务能力 |
第二节 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 |
一、社会服务参与能力不足 |
二、社会服务投入能力不足 |
三、社会服务结构能力不足 |
四、社会服务规制能力不足 |
五、社会服务信息能力不足 |
六、社会服务评价能力不足 |
第三节 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 |
一、价值困境的制约 |
二、技术困境的制约 |
三、组织困境的制约 |
四、制度困境的制约 |
第二章 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定位 |
第一节 社会服务: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 |
一、价值取向 |
二、地方大学发展价值取向的变迁 |
三、社会服务: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 |
第二节 服务型大学: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目标定位 |
一、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
二、欧美国家同类大学转型发展的经验 |
三、服务型大学的概念和实践 |
四、服务型大学:我国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目标定位 |
第三节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 |
一、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转型发展二者具有相互规定性和制约性 |
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转型发展二者具有相互关联性和一致性 |
第三章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案例及经验 |
第一节 吉首大学的转型发展 |
一、历时视界:吉首大学的现状和前身 |
二、转型发展:吉首大学的实践与探索 |
三、结论析出:吉首大学转型发展的特点 |
第二节 宁波大学的转型发展 |
一、第一印象:初识宁波大学 |
二、深度接触:宁波大学转型发展之路 |
三、回顾总结:宁波大学转型发展的经验 |
第三节 地方大学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经验 |
一、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立足地方依托地方的服务发展理念作先导 |
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地方特色的独特优势学科专业作支撑 |
三、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广泛参与的高水平科研服务团队作载体 |
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紧密顺畅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作依托 |
五、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实践取向的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作保障 |
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健全完备的社会服务激励机制作动力 |
第四章 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路径 |
第一节 地方政府与地方大学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 |
一、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的基础 |
(一) 自身利益诉求的需要 |
(二) 双方共同目标的需要 |
(三) 组织转型发展的需要 |
二、合作伙伴关系构建的障碍 |
(一) 主体地位的不平等性 |
(二) 价值取向的差异性 |
(三) 地方大学组织的依附性 |
三、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的途径 |
(一) 落实地方大学法人化制度,确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法律根基 |
(二) 改革公共权力运行方式,重构合作伙伴关系的权力配置 |
(三) 推进利益主体多中心治理,构建合作伙伴关系的管理模式 |
(四) 畅通对话协商和利益分配渠道,构建合作伙伴关系的信任机制 |
第二节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耦合 |
一、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 地方产业结构的演变促进地方大学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
(二) 地方大学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影响地方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
(三)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可行性 |
二、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内容与机制 |
(一)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基础 |
(二)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内容 |
(三)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机制 |
三、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形成与影响 |
(一) 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形成 |
(二) 学科-专业-产业链有利于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
(三) 学科-专业-产业链有利于促进地方大学的转型发展 |
第三节 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可雇佣性能力 |
一、从就业能力到可雇佣性能力:毕业生就业评价的转变 |
(一) 毕业生能力缺失及其原因 |
(二) 就业能力与可雇佣性 |
(三) 可雇佣性能力的内涵及构成 |
二、从学术型人才到应用型人才:地方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
(一) 什么是应用型人才 |
(二)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
(三)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
三、建立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升学生可雇佣性能力 |
(一) 以可雇佣性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 |
(二) 以可雇佣性能力培养为核心,完善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 |
(三) 以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对接为路径,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
第五章 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支持体系 |
第一节 服务型政府: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制度环境 |
一、地方政府职能与角色的转变 |
(一)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职能的缺失与错位 |
(二) 从“全能”到“有限”: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 |
(三) 从“管制”到“服务”:地方政府角色的转变 |
二、服务型政府的内涵与构建 |
(一)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
(二) 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
(三) 服务型政府的建构 |
三、服务型政府对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制度支持 |
(一) 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中的政府责任 |
(二) 服务型政府为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提供制度环境 |
(三) 服务型政府为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提供制度支持 |
第二节 服务型教育体系: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系统支撑 |
一、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提升服务能力与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 |
(一)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自身组织系统转型的目标所在 |
(二)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必然要求 |
(三)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以他方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创新 |
二、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区域经济社会对地方大学发展模式的现实呼唤 |
(一)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成功耦合的基础 |
(二)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与地方政府合作共赢的依托 |
(三)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联动发展的载体 |
三、地方大学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与实现路径 |
(一) 地方大学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关键要素 |
(二) 地方大学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 |
(三) 地方大学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实现路径 |
第三节 大学—产业—政府的三重螺旋:提升地方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 |
一、三重螺旋:大学—产业—政府互动关系新模式 |
(一) 三重螺旋产生的背景 |
(二) 三重螺旋的核心目标 |
(三) 三重螺旋的动力机制 |
二、地方大学在三重螺旋中的角色定位与转型诉求 |
(一) 地方大学在三重螺旋中的角色与作用 |
(二) 区域三重螺旋中参与主体的互动与自反 |
(三) 三重螺旋视角下的地方大学转型诉求 |
三、三重螺旋对提升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影响 |
(一) 服务文化的产生 |
(二) 复合组织的出现 |
(三) 合作机制的形成 |
(四) 社会环境的优化 |
结语 |
一、基本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简况 |
致谢 |
(10)中国当代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研究(1949-2013)(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价值 |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综述与可行性分析 |
一 研究综述 |
二 可行性分析 |
第三节 文本选取与研究方法 |
一 文本选取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幕微启:“十七年”的大学书写 |
第一节 转折之期 |
一 现代文学中的大学书写概要 |
二 当代文学初期的大学书写背景 |
第二节 初期创作风貌 |
一 阶级斗争战场的延续:《红路》 |
二 阶级斗争大潮里的不和谐音符:《勇往直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短暂休整:八十年代的大学书写 |
第一节 固守与开拓:《大学时代》与《大学春秋》 |
一 固守:二元对立的人物塑造 |
二 开拓:中间人物的塑造及大学生活的再现 |
第二节 顺应文学主潮:《马兰草》和《起步》 |
一 来自象牙塔尖的控诉:《马兰草》 |
二 反思畸形的象牙塔:《起步》 |
第三节 退守传统:《生命与爱情》 |
一 浪漫的传奇故事 |
二 传统的故事讲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幕拉开:九十年代的大学书写 |
第一节 走出“红色叙事”圈套:“大学三部曲” |
一 大学的首次立体式展示 |
二 大学阴暗面的初步触及 |
第二节 打开“潘多拉”魔盒:《欲望的旗帜》和《丽娃河》 |
一 金钱化了的大学 |
二 丑陋的大学教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戏上演:新世纪以来的大学书写 |
第一节 在场与回望 |
一 “在场者”的感与悟:《大学炼狱》等 |
二 “过来人”的念与思:《黄花堆积》等 |
第二节 深刻的反思 |
一 大学理念的崩坏:《大学纪事》等 |
二 师德的丧失:《教授变形记》等 |
三 招生的腐化:《招生办主任》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949年以来主要大学题材长篇小说故事梗概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四、上海师范大学遗传学硕士点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发展的状态及其评价研究[D]. 马俊敏.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D]. 王薇. 河北大学, 2020(08)
- [3]山西师范大学网站翻译实践报告[D]. 段丛笑.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4]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调查研究 ——以H大学和N大学为例[D]. 叶晓芳. 湖北大学, 2019(05)
- [5]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D]. 李铁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6]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D]. 张王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7]编码RNA结合蛋白基因ASL8的甲基化抑制水稻叶绿体发育[D]. 王文娟.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6)
- [8]论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 韩博文.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9]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研究[D]. 钱志刚.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1)
- [10]中国当代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研究(1949-2013)[D]. 郑飞.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