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ailor and Control of Acidic Strength in Ordered Mesoporous Aluminosilicates by Using Preformed Zeolite Precursors(论文文献综述)
张军浩[1](2021)在《钛硅介孔分子筛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选择性催化氧化是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制备含氧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传统的催化剂大多数是可溶性金属盐类,氧化剂主要为高价态的氧化物,如重铬酸盐、高锰酸钾等。由于这些催化剂和氧化剂在生产过程中诞生大量有毒废液和废料,给环境带来污染。钛硅分子筛催化剂TS-1的诞生,钛活性中心可以活化双氧水,实现选择性氧化,克服了传统氧化工艺中污染严重的缺点,开启了绿色氧化生产工业的新纪元。虽然TS-1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但是其较小的微孔孔径(大约0.55 nm)限制了其在大分子催化氧化的应用。针对大分子催化的需求,发展了较大微孔分子筛的制备方法,一系列的大微孔和超大微孔钛硅分子筛制备出来,但是孔径很难突破1.0 nm。钛硅介孔分子筛成功合成突破了微孔的限制,实现了2~50 nm孔径大小可调节,同时具有规整多变的介观结构和较高的比表面积等优点,在大分子催化中表现出优越的性质。目前报道的制备方法,钛硅介孔分子筛的颗粒普遍较大,钛含量较低,影响催化性能,如何制备纳米尺度的、高钛含量和高比表面积的钛硅介孔分子筛仍然是一个挑战性的课题。本论文致力于活性钛含量、高比表面积、纳米尺度的钛硅介孔分子筛的设计合成和大分子催化应用研究,主要分以下三部分内容:(1)采用氨基酸为添加剂,通过优化条件,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尺寸、不同形貌、不同钛含量的钛硅介孔分子筛。所制备的钛硅介孔分子筛颗粒大小30 nm~500nm可调,钛含量从0.08%到100%可调。研究发现合成体系的钛含量对介孔结构、形貌、钛的配位状态和催化性能有着巨大影响,具体如下:(1)随着钛含量的增加,介孔有序度会有所提高,随后降低直到介孔消失;在Si/Ti≥1的范围,都有一个1.7~2.9 nm的介孔分布峰,而Si/Ti≤1的范围,没有规整的介孔峰分布出现。(2)所制备的样品的形貌,在Si/Ti≥30的范围内,属于分散的纳米球形形貌,在Si/Ti=20-10的范围内,属于微米球形形貌,当Si/Ti≤2范围内,为无规则的颗粒形貌。(3)Si/Ti为1000的样品,几乎全部是210 nm的吸收峰,为活性钛物种;Si/Ti在200~20范围内,以四配位钛物种为主,有少量的六配位钛物种,Si/Ti为10~2范围,四配位和六配位钛为主,含有很少的二氧化钛结晶小颗粒;在Si/Ti≤1范围内,三种状态的钛物种同时存在。(4)随着钛含量增加,环己烯的转化率不断提高,最高转化率的样品为Si/Ti=2,转化率为30.2%,随后转化率急剧下降。产物分布来看,随着钛含量增高,环氧环己烷的选择性逐渐下降,多数的产物为环氧化己烷的水解衍生物1,2-环己二醇。产物的分布中,大约70~80%的1,2-环己二醇,~10%的烯丙位氧化产物和~10%的过度氧化产物。同时发现,样品中含有二氧化钛小颗粒,会导致双氧水的分解,降低双氧水的利用效率。(2)基于氨基酸为添加剂制备纳米尺寸钛硅介孔分子筛合成体系,系统地研究了碳酸铵对钛硅介孔分子筛的形貌、钛状态和介孔结构的影响。通过XRD,SEM,ICP和氮气吸附表征,发现碳酸铵的引入对介孔结构、形貌、钛的配位状态和催化性能有着较大影响,具体如下:(1)碳酸铵的引入,可以降低非活性六配位钛物种含量和增加比表面积,有利于烯烃环氧化反应。(2)碳酸铵的引入,将降低合成体系的p H值,引起纳米粒子的聚集,形成较大的颗粒团聚体,不利于大分子反应物的扩散,降低催化活性。(3)引入碳酸铵所制备的钛硅介孔分子筛,以过氧叔丁醇为氧化剂,应用于β-石竹烯环氧化反应,表现出较高的活性,转化率可达90%以上,选择性80%以上。(3)以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双模板合成多级孔结构的钛硅介孔分子筛TiHSMS。Ti-HSMS包含有孔径较大的无序次级纳米孔(20 nm左右)和有序规则的介孔孔道(3 nm),其中,纳米孔是以酸性聚丙酸电解质和CTAB为复合模板形成的,而有序的规则小孔则是仅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为模板通过自组装形成的。引入的次级纳米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强化催化剂的物质传输能力,有利于反应底物与催化剂活性位点的高效催化结合,提高对大分子反应底物的催化效果。探究了Ti-HSMS,传统单一介孔的钛硅介孔分子筛分子筛Ti-MCM-41以及微孔钛硅分子筛TS-1在催化环己烯氧化催化性能,催化实验结果数据表明:(1)所制备Ti-HSMS在无水有机的环境中发挥出良好的催化效果,而使用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作为氧化剂,将会导致催化剂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急剧下降,因此,尽量不要选择水相反应条件来进行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2)催化转化的钛活性位点主要存在于催化剂内部孔道,只有极少量分布于催化剂的表面。(3)孔径较大的钛硅介孔分子筛有利于催化有机大分子烯烃环氧化。(4)不同钛含量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的差异证明了骨架钛是催化烯烃环氧化的反应活性中心。
房夕杰[2](2021)在《STW结构硅锗酸盐与高硅Beta分子筛的制备及表征》文中研究表明分子筛材料由于具有规则的孔道结构、丰富多样的骨架组成、较高的热稳定性,在石油化工等工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分子筛通常是在有机模板剂存在条件下制备,导致环境污染、成本较高等。因此,开发绿色、环保、成本低廉的分子筛合成新策略是分子筛材料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本论文采用蒸汽辅助法制备了高稳定STW结构硅锗酸盐分子筛,相比于传统水热方法,使用温和的蒸汽辅助可显着减少有机模板剂用量,产物结晶度与骨架Si元素含量更高。利用多种表征技术研究了蒸汽辅助合成硅锗酸盐分子筛过程中水对产物结构的影响规律,发现随着外加水量的增加,产物从纯相Ge O2逐渐转化为STW分子筛纯相,最终变为Ge O2、STW与MFI结构的混相;此外,反应物中带入的痕量水优先活化Ge元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物结构类型。具有三维十二元环孔道结构的Beta(*BEA)分子筛是重要的工业催化材料。随着骨架Al含量的增加,Beta分子筛的酸强度和稳定性均明显降低,而且单一且狭窄的孔道结构限制了反应物/产物的扩散运输,不利于催化反应,因此具有多级孔道结构高硅Beta分子筛的合成一直是分子筛合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为减少大量使用小分子有机模板剂带来的废液量大、合成昂贵等缺点,我们采用晶种诱导策略,强化Beta前驱体的结构导向作用,匹配改善前驱体制备程序,增强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在晶化初期促进生产较多的基本结构单元。同时,提高无机源中硅物种含量,匹配调节无机源水解过程,快速消耗骨架构筑元素。在晶种物质的作用下,优化骨架构筑元素重排、交联、缩合过程,制备高硅含量的Beta沸石分子筛。本论文制备Beta分子筛最优的原料Si/Al比范围是40–50,得到产物含有大量的粒间介孔结构,其中的Al物种多以四配位形式存在,Si物种多以Q4、Q3结构连接,二者总量高达94%;所得Beta纳米颗粒团聚体酸强度强,其中强B酸占主导地位,B/L比例为5.85;源于优异的介观结构属性和酸性质,Beta纳米颗粒团聚体在LDPE催化裂解反应中表现出高裂化活性,最大裂解速度所对应的反应温度为392℃。
张维民[3](2021)在《多级孔Beta沸石 ——从小试到中试》文中研究说明Beta沸石是一种具有三维十二元环交叉孔道结构的大孔沸石,其具有优异的性能,如高的强Br?nsted酸浓度、高Si/Al比、良好的(水)热稳定性和高表面积,是石化工业应用中的潜在催化剂,在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工艺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然而,传统的Beta沸石作为催化剂时,存在强烈的空间位阻和扩散限制,阻碍大分子通过其内部孔道而形成积炭使催化剂失活,导致沸石催化剂的潜力未能被充分利用。解决该问题的主要策略之一是制备多级孔Beta沸石,以允许大分子转化并缩短扩散路径。目前虽然有多种制备多级孔Beta沸石的方法,但仍然仅限于实验室规模,工业化生产仍未能实现。限制其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原因是工艺复杂或原料昂贵。因此,为了真正实现多级孔Beta沸石的未来应用,有必要开发一种经济可行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既需要保证制备的多级孔沸石性能优异,也需满足合成结构稳定、成本低廉和合成程序简单的要求。本论文在常规Beta沸石的合成凝胶中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水热条件下合成多级孔Beta沸石,并探索了预晶化时间和添加乙醇的影响,最终确立了以CTAB为模板制备多级孔Beta沸石的方法,此方法无需预晶化,无需乙醇,操作程序简单;改变合成凝胶中的H2O/(SiO2+Al2O3)、Na2O/(SiO2+Al2O3)及TEAOH/(SiO2+Al2O3)等参数及使用不同链长的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一定范围内均可合成多级孔Beta沸石,得到的多级孔Beta沸石是由单晶纳米颗粒组成的椭球状聚集体,介孔由丰富的晶间孔构成;通过控制变量,在保持较高微孔比表面积的前提下,外比表面积在80-290 m2·g-1的范围内,介孔体积在0.23-0.54 cm3·g-1的范围内可调变,且单晶纳米粒子的大小和椭球状聚集体的尺寸也可调变,实现了多级孔Beta沸石孔结构和形貌的调控;该合成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产品性质可调,基本满足了工业化生产的前提条件。通过研究多级孔Beta沸石的晶化动力学,改变凝胶Si/Al比和CTAB浓度等,利用表面张力测试、XRD、N2吸附、SEM和TG等技术手段,追踪分析了多级孔Beta沸石晶化过程中CTAB的作用方式。在成核期,带正电的CTA+以球状胶束形式存在于固体中,被吸引在带负电荷的Al(OSi)4-和Si-O-附近,由于空间位阻作用,阻碍四面体间的相互连接,产生更多的晶核。随着晶化进行,Si-O-逐渐生成骨架中不带电的完整硅氧四面体,大量CTAB胶束与固体脱离,剩余的CTAB部分以CTA+形式与沸石外表面Si-O-作用,部分与Al(OSi)4-结合;与沸石外表面Si-O-和Al(OSi)4-结合的CTA+阻碍纳米晶粒的聚集,高温脱除后产生了晶间介孔,介孔来源于沸石纳米颗粒的堆积;另一部分CTA+以单体形式在Beta沸石的直通孔道与内部Al(OSi)4-结合,与TEA+相互竞争,并取代部分TEA+起到模板作用。外比表面积与凝胶Si/Al比和CTAB浓度有关,吸附的CTAB胶束越大,外比表面积越大。因此,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改变CTAB浓度而实现不同凝胶Si/Al比的沸石孔结构和形貌调变。在凝胶Si/Al比为10-200的范围内,研究了CTAB的调变范围对多级孔Beta沸石性质的影响。在凝胶Si/Al比为10-100的范围内,CTAB/SiO2的调变范围随着凝胶中Si/Al比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且合成的多级孔Beta沸石可达到的最大外比表面积也减小,形貌由纳米晶粒堆积而成的椭球状聚集体形貌转变为具有清晰晶体边界的立方体结构。凝胶Si/Al比为150时,多级孔Beta沸石变得致密,且出现了片状无定形。凝胶Si/Al比的改变使多级孔Beta沸石的Si/Al比以及Al分布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酸性。凝胶Si/Al比增大,产物体相Si/Al比增大,导致总酸量减少。凝胶Si/Al比为10-50时,骨架Si/Al比逐渐升高,导致总B酸量下降,强B酸占比提高;凝胶Si/Al比为100时,出现了大量提供酸量有限的四配位骨架铝Al(IVb),导致B酸量急剧减少。凝胶Si/Al比为10-100时,非骨架铝含量逐渐下降,尤其是五配位非骨架铝Al(V)的下降趋势明显,导致L酸量逐渐下降。利用三个不同大小的探针分子(均三甲苯、1,2,3,4-四氢萘和1,3,5-三异丙苯)研究多级孔Beta沸石的吸附与扩散性能。在吸附/脱附实验中,与常规Beta沸石相比,三种探针分子在多级孔Beta沸石中均表现出更高的吸附量及更快的扩散速率。利用三个不同大小的探针分子(甲基环己烷,均三甲苯,1,3,5-三异丙苯)反应研究多级孔Beta沸石的酸性。甲基环己烷催化转化是一种表征多级孔Beta沸石酸性的有效手段,均三甲苯催化转化可用来反映多级孔Beta沸石孔内和外表面的酸性分布,1,3,5-三异丙苯裂解可用来反映多级孔Beta沸石可接近酸的酸性质。沸石中介孔的引入,提高了甲基环己烷的转化率,裂解产物的产率以及异丁烷的产率,表明多级孔Beta沸石使可接近的总酸、B酸以及强B酸酸量均提高;提高了均三甲苯的转化率、降低了I/D值及1,2,4/1,2,3-TMB值,表明多级孔Beta沸石使可接近的总酸酸量提高、反应空间和孔内或孔口的酸量与酸密度增大、扩散性能提高;提高了1,3,5-三异丙苯的转化率以及深度裂解产物的选择性,表明多级孔Beta沸石的可接近酸以及可接近的强酸的酸量均提高。在中试规模的反应器中,动态水热体系下制备多级孔Beta沸石,探究多级孔Beta沸石的工业化可行性。所制备的多级孔Beta沸石具有高的外表面积和丰富的中孔体积,且保留了沸石固有的微孔性质,已证实在实验室和中试规模下制备的多级孔Beta沸石具有相似的性质。中试规模的成功制备,证明该制备方法操作简易且合成结构稳定,因此可实现工业化生产。通过扩散实验和9,10-二氢蒽的加氢裂化反应研究了中试规模制备的多级孔Beta沸石的性能。多级孔Beta沸石中介孔的引入,缩短了吸附质分子在沸石中的扩散路径,提高了其扩散速率,因此提高了吸附质分子的传质速率。9,10-二氢蒽在多级孔Beta沸石的加氢裂化反应表明介孔的引入提高了酸性位的可接近性,提高了产物分子传质速率。将中试规模制备的多级孔Beta沸石为载体的催化剂应用于工业模拟的VGO加氢裂化反应中,该催化剂因载体中的介孔提高了酸性位的可接近性,因此比参比剂具有更高的活性,具有较高的中间馏分收率。此外,该催化剂的开环能力提高,致使产品中航空煤油的烟点增加,柴油的凝固点升高和尾油的BMCI值降低。因此,在涉及大分子参与的酸催化反应中,多级孔Beta沸石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
刘玮[4](2021)在《ZSM-5分子筛基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文中认为ZSM-5是一种具有典型的MFI结构的多孔材料,其形貌和结构易受合成条件影响,且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所以ZSM-5始终广泛应用在工业催化和实验室研究领域。且ZSM-5分子筛的内部孔道在三条空间轴向有各自的特点,多被运用于研究对特定反应物分子的选择性。通过后处理过程进行改性拓展了分子筛的应用,除了传统的刻蚀和引入大分子介孔模板剂外,在分子筛内部引入有机或无机活性物种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ZSM-5分子筛的合成规律进行了基础研究,并且在没有介孔模板剂下成功将晶体颗粒尺寸控制在纳米尺度,将分子筛用于催化环加成反应,研究了形貌对催化活性影响。在水热合成中通过一步法成功引入了金属钯物种,并应用在Suzuki偶联反应中。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以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为有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105℃)制备了硅质晶种悬浊液。通过改变溶液中H2O的比例改变了晶种前体的浓度,得到3种不同的晶种悬浊液。诱导合成得到了形貌均一的棺状ZSM-5分子筛。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了催化剂的形貌、结构以及表面元素性质。探索了纳米尺寸的催化剂对催化环加成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在所设定的条件中,当CO2压力为2 MPa,温度150℃,反应时间8 h,催化剂用量为0.1 g时,转化率和产率达到最高。在此反应条件下,比较了不同形貌大小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分子筛颗粒尺寸越小,反应效果越好。改进了催化剂的合成步骤,通过类似制备晶种前体时的配方,直接合成得到了颗粒直径为200 nm的ZSM-5分子筛。其中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为有机模板剂且增加了其用量。为了一步将金属钯负载在分子筛中,依据类似四氨合铜的配置方法配置了钯的配合物溶液,并加入到合成分子筛的前体溶液中,得到了颗粒尺寸更小的催化剂(80-90 nm)。通过SEM、FESEM、XRD和XPS表征了催化剂的形貌,表面元素分布,晶体结构和金属钯的存在形式等性质。将负载金属钯的催化剂应用在催化Suzuki偶联反应中,考察了时间、溶剂以及碱的种类,并对苯硼酸和碘苯进行了底物拓展实验。结果表明,作为微孔材料的ZSM-5分子筛,其催化效果与外表面积有直接关系。在制备时改变合成条件,适当的减小单个催化剂颗粒的尺寸,使其外表面积更大,可以明显提高最终产率。在负载金属钯时,相比传统的离子交换等后处理过程,直接在前体溶液中加入金属物种,可以将其更有效的固定在分子筛中来催化反应。无介孔模板剂下负载Pd的纳米ZSM-5,既简化了合成过程,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对工业催化具有重要意义。
李云青[5](2020)在《基于喷雾干燥技术的金属掺杂的介孔二氧化硅颗粒的可控制备与催化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可调的介孔孔径、较大的孔体积以及易于功能化等特点,在多相催化、吸附与分离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其中,SBA-15由于具有较厚的孔壁和更为优异的稳定性,使其成为介孔材料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然而,介孔二氧化硅SBA-15主要以非晶态形式存在,其活性密度较低,难以直接用于催化与吸附。有鉴于此,人们围绕功能性SBA-15材料的可控合成、金属掺杂、纳米颗粒负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常采用直接合成和后负载法赋予SBA-15酸性位点或金属活性中心,从而获得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目前,在制备金属掺杂的介孔SBA-15过程中,在酸性介质下易导致Si-O-M(M指金属)键的解离,形成“非骨架”物种,且制备过程较为复杂,对颗粒形貌与粒径大小的调控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制备搭载金属纳米颗粒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中,金属颗粒容易团聚,需要使用较为复杂的制备过程以及特殊的试剂与溶剂实现高分散金属纳米颗粒的负载。针对上述不足,本论文致力于以一种新型的微流控喷雾干燥技术(Micro-fluidic-jet Spray Dryer,MFJSD)为平台,制 备金属掺杂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并调整相关实验参数与工艺条件,减少金属的迁移与聚集,制备多种形貌可控、粒径均一、搭载高分散金属物种的功能性介孔二氧化硅微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论文第三章针对如何制备表面形貌可控与粒径均一的介孔硅铝酸盐材料,将喷雾干燥法与自组装结合,成功制备了具有物化性质可控且水热稳定性高的Al-SBA-15微球,且该制备过程可规模化。我们探究了硅铝比、固含量、喷雾干燥温度和煅烧温度对所得材料的结构和酸性质等的影响,得到了粒度与孔隙率可调的Al-SBA-1 5微球。此外,本章还研究了硅铝比和固含量对颗粒形貌的影响及其形成机理。所得Al-SBA-15微球具有丰富的酸性位点、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水热稳定性,在醇醛缩合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酸催化性能。论文第四章针对在Al-SBA-15上掺杂金属颗粒易发生迁移和团聚,且难以规模化制备等问题,采取喷雾干燥一锅组装法制备过渡金属和贵金属掺杂的Al-SBA-15微球,利用Al-SBA-15本身高的比表面积、均一的介孔及丰富的酸性位提升金属组分的分散性。我们发现掺杂不同类型的金属时,Al-SBA-15微球内部仍可以保持较为有序的介孔结构,并且颗粒分布较均匀,金属分散性高。此外,当掺杂的金属包含Fe或Pd时,Al-SBA-15颗粒会由完美的光滑微球形貌转变为褶皱球形形貌。论文第五章针对如何强化载体与金属前驱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限制金属物种的团聚,并实现快速合金化的问题,利用喷雾干燥辅助后负载法成功制备了二氧化硅负载的高分散金属纳米催化剂。该方法具有普适性,可以在二氧化硅上负载多种单金属与双金属纳米催化剂。通过XRD、HRTEM、H2-TPR、XPS和FT-IR等表征手段,证明喷雾干燥法相比于传统浸渍法,可以得到粒径更小、分散性与合金化程度更高的金属纳米颗粒。本章还初步探索了代表性催化剂PtxNiy/SiO2在3-硝基苯乙烯选择性加氢催化中的催化性能以及催化剂组成对性能的影响。
李方倪[6](2020)在《SSZ-13分子筛的结构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和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低碳烯烃(尤其乙烯、丙烯)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石油裂解路线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非石油路线中甲醇制烯烃(MTO)是最有希望替代石油路线的新兴工艺,而催化剂的选择与开发对于MTO工艺尤为重要。SSZ-13分子筛独特的物化性质,对MTO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然而微孔SSZ-13分子筛由于笼中微孔的固有扩散限制和结焦的形成导致催化效率降低以及快速失活。因此,缩短扩散路径对于增强催化性能尤为重要,多级孔分子筛既保留了微孔分子筛的择形选择性,又结合了介孔大孔分子筛优异的传输扩散性能。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SSZ-13分子筛的结构调控进行了研究:(1)分别以硝酸铝和异丙醇铝为铝源、TMAdaOH为有机模板剂,采用传统水热法合成了具有不用形貌的SSZ-13分子筛,比较了二者的内部结构,并对以异丙醇铝为铝源合成的SSZ-13进行了生长机理研究,通过XRD、SEM、BET等表征手段对两种铝源的SSZ-13分子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两种分子筛都具有高结晶度及相纯度,以异丙醇铝为铝源合成的SSZ-13分子筛具有核壳结构,微球表面上存在亚微米SSZ-13晶体的聚集体,并且含有一定量的介孔。(2)以异丙醇铝为铝源合成核壳SSZ-13分子筛,使用不同浓度的HF-NH4F混合溶液对核壳SSZ-13分子筛进行了刻蚀后处理,制备了多级孔核壳SSZ-13分子筛,并通过XRD、SEM、BET和NH3-TPD表征方法对后处理的分子筛进行了理化性质的分析,通过MTO反应对分子筛进行了催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使用氟化物处理分子筛并不会对分子筛的相纯度造成影响;刻蚀后的分子筛明显含有大量的介孔/大孔结构;强酸中心向低温方向偏移,但强酸数量和强度基本没变;核壳多级孔SSZ-13分子筛可以延长MTO反应的催化寿命,提高对乙烯、丙烯的选择性。(3)以TMAdaOH为有机模板剂、硝酸铝为铝源,采用传统水热法合成了原粉SSZ-13分子筛,利用固态氟化铵,对合成的原粉SSZ-13分子筛进行了刻蚀后处理,制备了多级孔SSZ-13分子筛,并通过XRD、SEM、BET、EDS表征手段对SSZ-13分子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室温(无需加热)下反应1 h即可得到分子筛表面孔结构清晰的多级孔SSZ-13分子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原SSZ-13分子筛的硅铝比;研究还发现这种刻蚀方法对同为CHA拓扑结构的SAPO-34分子筛、MFI拓扑结构的ZSM-5分子筛以及TON结构的ZSM-22分子筛都具有刻蚀效果,成功制备出多级孔SAPO-34、ZSM-5、ZSM-22分子筛。
高璟卉[7](2020)在《新型沸石基催化剂结构控制催化应用及合成绿色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沸石基分子筛凭借其独特的结构与性质优势,在众多化学反应,尤其是吸附、催化等过程中居重要地位。多级孔沸石分子筛具有介孔材料本身传质效果优异的特质,结合微孔沸石结晶度高的优点后,可以提高沸石基分子筛的在吸附和催化领域的应用性能。本文重点关注沸石基分子筛的多级孔结构的绿色化构建及其在萘加氢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对新型沸石基分子筛催化材料的结构控制、催化应用及合成绿色化进行深入研究。(1)设计同时具有长链烷基和双季铵盐的特殊表面活性剂为结构导向剂,合成具有层状MFI结构的沸石分子筛,本文所涉及的分子筛兼具了微孔和介孔两级孔道结构,具有比普通MFI结构的ZSM-5沸石更高的比表面积(567.44m2/g)和N2吸附量(567.44cm3/g)。改变合成所用硅铝比,不改变有机结构导向剂,探究了硅铝比对该种沸石分子筛结晶情况及对孔道结构的影响。分子筛为直径约4-5μm的球状,分子筛表现出清晰理想的层状形貌。随着材料硅铝比的增加,所合成的沸石形貌从球簇状逐渐变成球片层状,硅铝比继续增加时,片层结构更加轻薄。(2)利用超临界萃取方法对新合成的沸石分子筛进行有机结构导向剂的萃取,探究了萃取条件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在35 MPa,85℃,CO2流速1.0 ml/min,甲醇流速0.1~2.0 ml/min范围内萃取3h条件下,萃取效率最高达65%,比传统萃取方法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保证了沸石分子筛结构的完整,操作过程绿色环保,萃取出的SDAs结构完整。(3)以微孔SOD沸石为核,在负载贵金属Pt的基础上在外层设计氧化铝层,合成了双功能核-壳结构催化剂(Pt#Al/Pt#SOD)。该催化剂兼具微孔和介孔结构,应用于萘加氢的催化反应中,微孔的存在有效保护了 Pt颗粒,介孔结构增强了反应过程中的传质效率。最终达到了连续反应20 h保持75%以上的十氢萘选择性的催化加氢结果。
徐志强[8](2020)在《甲醇制烯烃催化剂的设计、制备与反应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甲醇制烯烃(MTO)是生产低碳烯烃最重要的非石油路线之一,是我国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技术。MTO催化剂的制备是进一步发展MTO技术的关键。我国富煤少油基本国情决定了开发高效的MTO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设计合成了多种新型MTO催化剂,利用低温物理吸附(BET)、X射线多晶衍射(XRD)、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离子发射光谱(ICP)、固体核磁共振(MAS NMR)、热重分析仪(TGA)、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原位紫外光谱(in-situ UV)、原位红外光谱(in-situ IR)等技术对MTO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结构、形貌、酸性、积炭量、碳物种演化进行表征。探究了制备条件对分子筛的晶化过程、形貌、酸性的影响,评价了不同MTO催化剂性能,研究了催化剂酸性,传质距离对分子筛内部积炭行为的影响。(1)采用外延生长法合成了核壳型SAPO-34@SAPO-18分子筛。研究结果表明SAPO-18壳层的生长受到核相SAPO-34的晶粒大小、表面粗糙度、母液硅含量等的影响。降低核相晶粒尺寸,提高表面粗糙度可增加异相成核位点,使SAPO-18在SAPO-34外表面晶化生长。SAPO-18壳层可以减弱SAPO-34的外表面的强酸位并提高催化剂内部笼的利用率。核壳型催化剂SAPO-34@SAPO-18的MTO反应活性时间是SAPO-34的两倍,乙烯与丙烯烯烃选择性提高了 9%。(2)制备拥有多类型孔道结构的核壳型分子筛,选取SSZ-13分子筛作为核相。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或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P123)表面活性剂作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作为硅源,在SSZ-13分子筛表面包覆介孔氧化硅壳层,调整TEOS/SSZ-13的比例可对介孔硅的壳层厚度进行调控。完整厚度薄的介孔硅壳层可以有效的减弱SSZ-13催化剂的强酸位,延长MTO催化剂反应活性时间,提高低碳烯烃选择性。(3)改变母液硅铝比组成,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硅铝比的SSZ-13分子筛,探讨了母液硅铝比对分子筛的晶化过程的影响,SSZ-13母液无铝源无法成核晶化,提高母液硅铝比可使晶核数量减少,加快晶化速率并增大SSZ-13的晶粒尺寸。提高母液硅铝比有利于催化剂酸性的降低,使其在MTO反应中低碳烯烃选择性提高。母液硅铝比为35条件下合成的SSZ-13显示出最长MTO反应的活性时间。(4)添加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晶体生长抑制剂,调控水热合成温度,SSZ-13 晶粒尺寸实现从 110nm 到 1.21μm的调控。对 SSZ-13 晶化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 APAM形成的水凝胶网络可以有效抑制SSZ-13雏晶的自组装过程。催化剂的MTO评价结果显示纳米尺寸的SSZ-13拥有最长MTO反应活性时间。原位热重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积炭生成速率随着晶粒尺寸的降低而降低。晶粒尺寸的降低,抑制菲的生成,使更多SSZ-13笼内的萘物种活化作为反应中间物催化MTO反应。(5)添加晶种合成了酸性不同的亚微米级SSZ-13,与微米级SSZ-13相比,亚微米级SSZ-13催化性能更稳定。降低催化剂的酸性可提高MTO反应初期的低碳烯烃选择性。采用TG,GC-MS,原位UV/vis光谱对不同酸性的亚微米级催化剂积炭过程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低强酸酸量(125.2 μmol/g)SSZ-13上,内部主要活性积炭物种是甲基苯。在高强酸酸量(330.2 μmol/g)SSZ-13下,活性积炭物种转变为甲基萘。同时对1-丁烯,丙烯,乙烯在不同酸性的分子筛的反应进行考察,酸性的提高加剧了烯烃的氢转移,链增长,使得更多的多环芳烃如萘在SSZ-13笼内生成,改变了碳物种的演化过程。(6)开发了一种由CeO2与SSZ-13组合的新型双功能催化剂。MTO反应过程中形成的甲醛可以被CeO2吸附分解成CO或CO2,该过程有效抑制了甲醛与SSZ-13内部积炭物种的反应与失活的积炭物种(四甲基萘)的生成。双功能催化剂的反应活性时间是SSZ-13反应活性时间的四倍以上,纳米棒状氧化铈因其丰富的比表面积以及表面氧,可提供更多活性位点吸附分解甲醛,与棒状CeO2混合的SSZ-13双功能催化剂显示出最长的反应活性时间。
郑轲[9](2020)在《多级孔Beta和ZSM-5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分子筛是结晶的硅铝酸盐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强酸性、择形性和有序的微孔结构,在与多相催化、吸附和分离等相关的许多现代工业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具有三维十二元环孔道结构的Beta(*BEA拓扑结构)和二维十元环交叉孔道的ZSM-5(MFI拓扑结构)分子筛是两种重要的工业催化剂,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加氢裂化、异构化和芳构化等石油化工过程中。但传统的微孔分子筛(孔径<2 nm)会导致反应物/产物分子扩散受限,从而带来许多问题,例如:反应速率降低、反应活性位点失活,特别是涉及大分子的反应。多级孔分子筛是同时具有微孔、介孔、大孔至少两种孔径的多孔材料,极大地降低了传质扩散阻力、减小积碳生成速率和促进大分子接近活性位点,同时保持传统微孔分子筛的酸度和结晶度,在涉及大分子催化反应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而某些特殊形貌结构(如中空结构、片层)的多级孔分子筛更因为其独特的结构优势,具有更好的吸附、催化、电子传导等性能。普通多级孔分子筛晶体中的催化反应,由于晶体内部存在扩散限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催化剂的利用率。中空结构的多级孔分子筛具有大内腔空间和较薄的中/微双孔壁可以显着促进反应物和产物的快速传质,提高催化剂的利用率和催化性能。而已报道的中空结构的多级孔分子筛合成步骤比较复杂,层层组装的方法需要首先对模板剂表面进行电荷处理,使模板剂表面带正电荷,然后将制备好的悬浮液层层吸附在模板剂上。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以简单的N(CH3)2-C6H12-N+(CH3)2-CH2-(P-C6H4)-CH2-N+(CH3)2-C6H12-N(CH3)2[Cl-]2(N2-p-N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通过一步水热合成了中空结构的多级孔Beta分子筛。通过DFT计算研究了N2-p-N2模板剂的结构导向能力,借助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扫面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合成的Beta分子筛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带正电荷的季铵基团可以与阴离子硅铝酸盐物质相互作用,诱导形成Beta分子筛,合成的分子筛为中空结构的多级孔分子筛。通过调节结晶的时间,合成了一系列中空结构的Beta分子筛HHM-Beta(n)(n=0,12,24,36,48,120 h),研究结晶过程,从而提出了可能的合成机理,中空多级孔Beta分子筛的形成遵循“表面到核心”的结晶过程。在样品HHM-Beta(120 h)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不同模板剂用量、不同碱度和不同硅铝比对中空结构多级孔分子筛的形貌及孔性质参数的影响。中空结构的多级孔分子筛具有大内腔空间和较薄的中/微孔壁,可以显着促进反应物和产物的快速传质及对活性位点的可接近性。吸附2,6-二叔丁基吡啶的FTIR光谱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微孔分子筛,HHM-Beta(120 h)样品具有更多的表面酸性位,在大分子1,3,5-均三甲苯与苯甲醇的烷基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反应5 h时,苯甲醇的转化率接近100%。与普通多级孔分子筛相比,片层分子筛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能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厚度薄,传质路径短,有利于反应物接近活性位点,扩散阻力小,能减少焦炭的生成,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若将金属封装在片层分子筛基质中,金属活性组分不易烧结和浸出,且分散性好。将金属负载在片层分子筛载体上的方法包括固态或液态离子交换法、化学气相沉淀法和传统的湿浸渍法,但上述方法存在可重复性差、制备过程复杂且在煅烧时会产生大的氧化物颗粒、不利于工业化的应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以四丁基氢氧化磷为模板剂,柠檬酸铁为Fe源,设计并成功制备了一系列不同Fe含量(0.33,0.57,0.94 wt%)具有纳米片组装结构的、Fe封装的多级孔ZSM-5分子筛,XRD和EDS元素分布图结果表明Fe在分子筛基质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没有大的铁氧化物存在。UV-Vis和EPR表征结果表明Fe物质主要以孤立Fe3+形式存在。将合成的分子筛催化剂用于NH3-SCR反应,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在250~425℃内,NOx脱除率>90%。DFT计算结果表明捕获NH3在整个NH3-SCR反应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布朗斯台德酸位点(Br?nsted酸)可以促进NH3的吸附,Fe活性物质与分子筛骨架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Br?nsted酸浓度较高的Fe@ZSM-5分子筛具有优异的NH3-SCR性能。此外,由于Fe物质的良好分散,Fe@ZSM-5分子筛还显示出较高的抗SO2和H2O性能。DFT计算证实Fe@ZSM-5分子筛催化剂与NH3之间的相互作用大于H2O,小于SO2,这意味着H2O导致的催化剂失活是可逆的,SO2导致的失活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逆的。
刘瑞云[10](2020)在《分子筛材料中多级孔隙结构的创建》文中研究指明分子筛材料具有优异的结构性质,广泛应用于化学、化工、能源、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孔结构高度统一是分子筛材料最明显的特征,根据孔尺寸大小,可以实现从原子级别的物质筛分到生物大分子分离等一系列用途。但是,随着需求的越来越精细化,向分子筛材料中引入多样的孔结构,使其具有分级的孔道系统,改善它的传质特性,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应用性能成为分子筛材料设计、制备领域的重要课题。本论文中,我们分别针对微孔分子筛ZSM-5和介孔分子筛Al-SBA-15两种材料的规则孔道系统进行了设计、制备研究。通过创新合成方法,向其中引入了别样的孔结构,创建了崭新的分级的孔系统,使他们具备了更加优异的应用性能,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微孔分子筛ZSM-5ZSM-5是重要的沸石分子筛材料,具有优异的择形催化性能,但小孔径使它对大分子反应无能为力。减小粒径,制备纳米级ZSM-5可以缩短扩散路径,改善它的传质性能,但纳米颗粒团聚体中粒间孔结构极度不均匀,而且结晶度降低明显,导致纳米ZSM-5团聚体的应用性能下降。针对这两个缺陷,我们提出在保证结晶度的前提下,调控纳米颗粒堆积形态,获得统一的粒间孔结构。利用聚合物/晶种共辅助的策略,合成了具有杯状形貌的纳米ZSM-5分子筛团聚体,简称CZNA(Cuplike ZSM-5 Nanoparticle Aggregates),它的杯壁由单层ZSM-5晶粒堆积而成,厚度小于200 nm。除此之外,CZNA还具备了酸量大,酸性强和B酸含量高的优异酸性质。综合这些优势,CZNA在大分子催化裂解反应中表现出了极为优异的催化活性。2.介孔分子筛Al-SBA-151)碱处理Al-SBA-15调节孔结构。Al-SBA-15是一种典型的有序介孔分子筛,孔径大、表面积大、孔容大、孔壁厚、稳定性高、骨架组成灵活。特别是它的孔壁中含有一些次级介孔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具有三维特征的孔系统。我们选用温和的热力学条件,对Al-SBA-15进行了选择性脱硅碱处理,发现它的有序介观结构可至少保持稳定20 h。结构上,孔径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大,并形成较多的的富Al表面。碱处理后,Al-SBA-15孔壁内次级介孔孔径增大到>5 nm,形成了更加开放的三维介观结构。将其用作结构模板剂,次级介孔内可容纳更多碳前驱体物种,从而合成出高稳定性的有序碳材料CMK-3。2)无酸体系合成高稳定性及强酸性PHTS型Al-SBA-15。本项工作中选用无外加酸的合成策略,在使用极少量表面活性剂P123时,合成出了高稳定性、强酸性的Al-SBA-15,改变铝源种类对材料颗粒团聚状态进行了调控。分别采用强酸和无酸的合成介质,我们对所得Al-SBA-15的结构参数、酸性质和大分子催化裂化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无酸合成策略,控制P123/Si比例为0.005,所得Al-SBA-15仍具高度有序的介观结构,且产物Al含量高、酸量大、酸强度强、B酸含量高,对大分子催化裂解反应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另外,当使用Al(NO3)3·9H2O为铝源时,Al-SBA-15呈高分散状态,颗粒外表面酸性位可接近性更高,催化性能最好。
二、Tailor and Control of Acidic Strength in Ordered Mesoporous Aluminosilicates by Using Preformed Zeolite Precursor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ailor and Control of Acidic Strength in Ordered Mesoporous Aluminosilicates by Using Preformed Zeolite Precursors(论文提纲范文)
(1)钛硅介孔分子筛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钛硅分子筛的发展及应用 |
1.2 具有较大孔径微孔钛硅分子筛发展和大分子催化应用 |
1.2.1 基于微孔分子筛的改性 |
1.2.2 超大微孔分子筛 |
1.2.3 多级结构分子筛 |
1.3 介孔分子筛 |
1.3.1 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2 钛硅介孔分子筛 |
第二章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和催化实验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药品与试剂 |
2.2.2 测试仪器 |
2.2.3 钛硅介孔分子筛的合成 |
2.2.4 环己烯环氧化反应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XRD谱图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 |
2.3.3 紫外-可见光漫反射 |
2.3.4 氮气吸附-脱附表征 |
2.3.5 催化反应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碳酸铵对钛硅介孔分子筛形貌和催化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药品与试剂 |
3.2.2 测试仪器 |
3.2.3 钛硅介孔分子筛的合成 |
3.2.4 β-石竹烯环氧化反应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XRD谱图 |
3.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 |
3.3.3 紫外-可见光漫反射 |
3.3.4 氮气吸附-脱附表征 |
3.3.5 催化反应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双模板合成多级孔结构的钛硅介孔二氧化硅分子筛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药品与试剂 |
4.2.2 测试仪器 |
4.2.3 合成多级结构钛硅介孔分子筛Ti-HSMS-30(Si/Ti=30) |
4.2.4 合成钛硅介孔分子筛Ti-MCM-41 |
4.2.5 环己烯环氧化反应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钛硅介孔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
4.3.2 环己烯环氧化反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论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STW结构硅锗酸盐与高硅Beta分子筛的制备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分子筛概述 |
1.2 硅锗酸盐分子筛的研究背景 |
1.3 STW结构硅锗酸盐分子筛的研究现状 |
1.4 Beta分子筛的研究现状 |
1.5 分子筛合成方法 |
1.5.1 水热合成法 |
1.5.2 凝胶合成法 |
1.5.3 溶剂热合成法 |
1.5.4 离子热合成法 |
1.5.5 无溶剂合成法 |
1.5.6 晶种诱导合成法 |
1.6 分子筛的晶化机理 |
1.7 本论文选题依据 |
第2章 蒸汽辅助法合成STW结构硅锗酸盐分子筛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硅锗酸盐分子筛的常规水热合成 |
2.3.2 水蒸气辅助条件合成硅锗酸盐分子筛 |
2.4 样品表征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1 粉末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5.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5.3 热重TG分析 |
2.5.4 红外IR分析 |
2.5.5 热稳定性研究 |
2.5.6 蒸汽辅助法合成STW型分子筛水量的影响 |
2.5.7 干燥时间对产物的影响 |
2.5.8 硅锗比对产物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晶种诱导合成高硅纳米Beta沸石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Beta晶种溶液的制备 |
3.3.2 纳米Beta分子筛团聚体合成 |
3.3.3 热重实验 |
3.4 样品表征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1 粉末X-射线衍射XRD与 Raman光谱分析 |
3.5.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3.5.3 N_2吸附-脱附等温曲线 |
3.5.4 TEM分析 |
3.5.5 固体核磁实验 |
3.5.6 吡啶红外实验 |
3.5.7 催化裂解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多级孔Beta沸石 ——从小试到中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沸石 |
1.1.1 沸石的定义 |
1.1.2 沸石的结构及特性 |
1.1.3 沸石催化剂的特性及应用 |
1.2 多级孔沸石 |
1.2.1 多级孔沸石的类型 |
1.2.2 多级孔沸石较常规沸石的优势 |
1.2.3 多级孔沸石的制备方法 |
1.2.4 CTAB在沸石合成中的作用 |
1.2.5 多级孔沸石的规模化制备现状 |
1.3 Beta沸石 |
1.3.1 Beta沸石的结构及特性 |
1.3.2 Beta沸石的合成及应用 |
1.3.3 Beta沸石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1.4 多级孔Beta沸石 |
1.4.1 多级孔Beta沸石的合成 |
1.4.2 多级孔Beta沸石的性能及应用 |
1.4.3 多级孔Beta沸石催化剂的特性 |
1.5 沸石酸性的表征方法 |
1.5.1 程序温度脱附法(TPD) |
1.5.2 红外法(IR) |
1.5.3 固体核磁 |
1.5.4 模型分子反应法 |
1.6 沸石规模化制备的条件 |
1.7 重油加氢裂化沸石催化剂的发展 |
1.8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9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2.1.1 原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沸石的合成 |
2.2.1 Beta沸石的合成 |
2.2.2 多级孔Beta沸石的合成 |
2.2.3 多级孔Beta沸石的规模化合成 |
2.2.4 催化剂的制备 |
2.3 材料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 |
2.3.2 低温气体吸附/脱附 |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5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3.6 热重 |
2.3.7 X射线荧光光谱 |
2.3.8 表面张力 |
2.4 酸性表征 |
2.4.1 氨程序升温脱附 |
2.4.2 吡啶吸附/脱附红外光谱 |
2.4.3 固体核磁共振 |
2.4.4 甲基环己烷转化 |
2.4.5 均三甲苯催化转化 |
2.4.6 三异丙苯裂解反应 |
2.5 吸附/脱附实验 |
2.5.1 吸附实验 |
2.5.2 ZLC脱附 |
2.6 催化反应 |
2.6.1 9,10-二氢蒽加氢裂化反应 |
2.6.2 VGO加氢裂化 |
第3章 以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合成多级孔Beta沸石 |
3.1 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合成Beta沸石 |
3.2 以CTAB为模板合成Beta沸石的方法及影响因素 |
3.2.1 合成方法建立 |
3.2.2 影响因素考察 |
3.3 不同链长的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合成Beta沸石 |
3.4 小结 |
第4章 CTAB在多级孔Beta沸石晶化过程中的作用 |
4.1 CTAB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探究 |
4.2 晶化过程跟踪 |
4.2.1 晶化动力学 |
4.2.2 CTAB在晶化过程中的存在形式 |
4.3 CTAB在多级孔Beta沸石合成中的作用 |
4.3.1 XRD分析 |
4.3.2 N_2吸附/脱附分析 |
4.3.3 SEM分析 |
4.3.4 TG分析 |
4.4 多级孔Beta沸石晶化机理 |
4.5 小结 |
第5章 CTAB调变不同Si/Al比多级孔Beta沸石的性质 |
5.1 低Si/Al比合成多级孔Beta沸石 |
5.1.1 CTAB调变对沸石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5.1.2 CTAB调变对沸石酸性的影响 |
5.2 高Si/Al比合成介孔Beta沸石 |
5.2.1 CTAB调变对沸石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5.2.2 CTAB调变对沸石酸性的改变 |
5.3 小结 |
第6章 多级孔Beta沸石的性能研究 |
6.1 样品的物化性质 |
6.2 Beta沸石的吸附性能 |
6.3 Beta沸石的扩散性能 |
6.4 探针分子反应表征Beta沸石的酸性 |
6.4.1 甲基环己烷催化转化 |
6.4.2 均三甲苯催化转化 |
6.4.3 三异丙苯裂解 |
6.5 小结 |
第7章 多级孔Beta沸石的规模化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
7.1 多级孔Beta沸石的中试规模制备 |
7.2 Beta沸石的扩散性能 |
7.3 9,10-二氢蒽加氢裂化 |
7.4 VGO加氢裂化反应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ZSM-5分子筛基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 |
1.1.1 制备多级结构ZSM-5 分子筛提高催化活性 |
1.1.2 分子筛负载金属及金属化合物 |
1.2 选题的依据及内容 |
1.2.1 选题依据 |
1.2.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ZSM-5 分子筛粒径调控及其催化活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仪器与试剂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药品 |
2.3 实验部分 |
2.3.1 制备硅质晶种 |
2.3.2 制备ZSM-5 分子筛 |
2.3.3 ZSM-5 分子筛催化性能评价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ZSM-5 分子筛合成探索 |
2.4.2 形貌表征和表面元素组成 |
2.4.3 结构表征 |
2.4.4 ZSM-5 催化环氧苯乙烷生成环状碳酸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一步法制备Pd-ZSM-5 复合催化剂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试剂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药品 |
3.3 实验部分 |
3.3.1 Pd-ZSM-5 催化剂的制备 |
3.3.2 Pd-ZSM-5 催化剂性能评价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形貌表征 |
3.4.2 结构表征 |
3.4.3 Pd-ZSM-5 催化Suzuki反应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所获奖励 |
个人简介 |
附录 |
(5)基于喷雾干燥技术的金属掺杂的介孔二氧化硅颗粒的可控制备与催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简介 |
1.2 金属掺杂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介孔Al-SiO_2材料 |
1.2.2 其他金属掺杂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 |
1.2.3 过渡金属与A1双掺杂的介孔二氧化硅 |
1.3 介孔二氧化硅搭载金属纳米颗粒的研究进展 |
1.4 气溶胶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 喷雾干燥方法介绍 |
1.6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2 仪器表征与测试 |
第三章 喷雾干燥法快速组装具有可控形貌和高水热稳定性的均一Al-SBA-15微球及其酸催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合成 |
3.2.1 前驱体溶液的制备 |
3.2.2 均一Al-SBA-15微球的组装 |
3.3 醇醛缩合反应性能评价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介孔Al-SBA-15颗粒的形貌与粒径分析 |
3.4.2 介孔Al-SBA-15微球的结构及孔道性质 |
3.4.3 介孔Al-SBA-15微球的制备过程与组装机理 |
3.4.4 介孔Al-SBA-15微球的“骨架”性质 |
3.4.5 介孔Al-SBA-15微球的酸性 |
3.4.6 介孔Al-SBA-15微球在醇醛缩合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喷雾干燥一锅组装法制备金属掺杂的Al-SBA-15微球的研究初探 |
4.1 引言 |
4.2 材料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掺杂金属的Al-SBA-15材料的结构分析 |
4.3.2 掺杂金属的Al-SBA-15材料的形貌特征 |
4.3.3 掺杂金属的Al-SBA-15材料的孔道性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喷雾干燥后负载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基高分散金属纳米催化剂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合成 |
5.2.1 前驱体溶液的制备 |
5.2.2 喷雾干燥后负载制备二氧化硅基高分散金属催化剂 |
5.3 3-硝基苯乙烯的加氢催化性能评价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结晶性分析 |
5.4.2 催化剂形貌与合金纳米粒子的分散性 |
5.4.3 载体与金属间的相互作用 |
5.4.4 元素种类及价态分布 |
5.4.5 PtxNiy/SiO_2催化3-硝基苯乙烯加氢性能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SSZ-13分子筛的结构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分子筛概述 |
1.2.1 分子筛简介 |
1.2.2 分子筛的发展现状 |
1.2.3 几种常见分子筛 |
1.2.3.1 ZSM-5分子筛 |
1.2.3.2 USY分子筛 |
1.2.3.3 TS-1分子筛 |
1.2.3.4 SAPO-34分子筛 |
1.3 SSZ-13分子筛概述 |
1.3.1 SSZ-13分子筛组成及结构 |
1.3.2 SSZ-13分子筛合成方法 |
1.3.2.1 水热晶化法 |
1.3.2.2 干胶转化法 |
1.3.2.3 固相转化法 |
1.3.2.4 转晶法 |
1.3.2.5 微波辐射法 |
1.3.2.6 超声合成法 |
1.3.3 SSZ-13分子筛改性研究 |
1.3.3.1 金属离子改性 |
1.3.3.2 SSZ-13分子筛尺寸改性 |
1.3.3.3 SSZ-13分子筛孔径改性 |
1.3.4 SSZ-13分子筛的应用 |
1.3.4.1 甲醇制烯烃 |
1.3.4.2 NO_x的脱除 |
1.3.4.3 气体的吸附和分离 |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SSZ-13分子筛的合成及制备 |
2.4 催化剂的表征及分析方法 |
2.4.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4.3 N2吸附/脱附等温线(BET)分析 |
2.4.4 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分析 |
2.4.5 X射线能谱(EDS)分析 |
2.5 甲醇制烯烃(MTO)催化剂性能评价 |
第三章 核壳SSZ-13分子筛的合成及成核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核壳SSZ-13分子筛的合成 |
3.2.2 核壳分子筛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核壳分子筛的XRD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2 核壳SSZ-13 分子筛的SEM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3 核壳分子筛的氮气吸附/脱附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氟化物后处理合成多级孔核壳SSZ-13分子筛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核壳SSZ-13分子筛的制备 |
4.2.2 多级孔核壳SSZ-13分子筛的制备 |
4.2.3 多级孔核壳SSZ-13分子筛的表征 |
4.2.4 多级孔核壳SSZ-13 分子筛的MTO性能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多级孔核壳分子筛的XRD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2 多级孔核壳分子筛的SEM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3 多级孔核壳SSZ-13分子筛的N2吸附/脱附表征分析与讨论 |
4.3.4 多级孔核壳SSZ-13 分子筛的NH3-TPD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5 多级孔核壳SSZ-13 分子筛的MTO催化性能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磨法后处理合成多级孔SSZ-13分子筛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研磨法后处理多级孔SSZ-13分子筛的合成 |
5.2.1.1 原粉SSZ-13分子筛的合成 |
5.2.1.2 氟化铵研磨后处理SSZ-13分子筛 |
5.2.1.3 氟化铵研磨后处理其他拓扑类型分子筛 |
5.2.2 多级孔SSZ-13分子筛的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多级孔SSZ-13 分子筛XRD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2 多级孔SSZ-13 分子筛的SEM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3 多级孔SSZ-13 分子筛的EDS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4 多级孔SSZ-13分子筛的氮气吸附脱附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5 其他拓扑结构分子筛的SEM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6 固体NH4F刻蚀分子筛机理图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新型沸石基催化剂结构控制催化应用及合成绿色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介绍 |
1.1.1 引言 |
1.2 沸石基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沸石基催化材料 |
1.2.2 多级孔沸石分子筛 |
1.2.3 多级孔沸石分子筛无模板合成 |
1.2.4 多级孔沸石分子筛硬模板合成 |
1.2.5 多级孔沸石分子筛软模版合成 |
1.3 新型沸石基催化材料的绿色化合成研究 |
1.3.1 沸石基催化材料绿色化合成的探索 |
1.3.2 常规焙烧和有机溶剂萃取去除沸石基催化材料模板剂 |
1.3.3 超临界萃取去除模板剂 |
1.4 新型沸石基催化材料的萘加氢的应用研究 |
1.4.1 负载贵金属催化剂 |
1.4.2 负载贵金属催化剂在生物质加氢中的应用 |
1.4.3 核壳催化剂载体 |
1.5 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5.2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药品及设备 |
2.2 表征方法 |
2.3 萘加氢催化性能评价 |
2.4 催化剂的模板剂回收效果评价 |
2.4.1 形貌结构分析 |
2.4.2 模板剂的萃取效率分析 |
第三章 层状MFI结构ZSM-5催化剂的合成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层状MFI结构纳米薄片催化剂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层状MFI结构纳米沸石分子筛中模板剂的超临界萃取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不同硅铝比层状MFI结构沸石分子筛的合成 |
4.2.2 沸石分子筛中有机模板剂的超临界CO_2萃取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热重分析 |
4.3.2 萃取效率计算 |
4.3.3 不加极性改性剂的纯CO_2超临界萃取 |
4.3.4 极性改性剂参与的超临界CO_2萃取 |
4.3.5 甲醇的一般萃取过程(L-E)与甲醇加压萃取过程(P-F-E) |
4.3.6 温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4.3.7 压力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4.3.8 萃取后样品的表征 |
4.4 小结 |
第五章 负载贵金属的沸石基核-壳结构催化剂 |
5.1 引言 |
5.2 负载贵金属的核-壳结构沸石分子筛的合成 |
5.2.1 合成微孔沸石核Pt#SOD |
5.2.2 合成Pt#A1/Pt#SOD |
5.3 沸石分子筛的表征 |
5.3.1 沸石分子筛催化剂的XRD表征 |
5.3.2 沸石分子筛催化剂的BET分析 |
5.3.3 沸石分子筛催化剂的电镜分析 |
5.4 催化剂在萘加氢反应中催化性能的研究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8)甲醇制烯烃催化剂的设计、制备与反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甲醇制烯烃工艺 |
2.1.1 DMTO |
2.1.2 UOP/Hydro MTO |
2.1.3 SMTO |
2.1.4 Lurgi MTP工艺 |
2.1.5 其他相关工艺 |
2.2 分子筛催化剂 |
2.2.1 分子筛催化剂合成方法 |
2.2.2 分子筛催化剂改性 |
2.3 催化反应机理 |
2.3.1 氧鎓离子机理 |
2.3.2 卡宾机理 |
2.3.3 自由基机理 |
2.3.4 烃池机理 |
2.4 催化剂积炭 |
2.4.1 积炭物种演化过程 |
2.4.2 积炭生成影响因素 |
2.5 小结 |
第3章 实验部分 |
3.1 催化剂制备 |
3.1.1 试剂及仪器 |
3.1.2 催化剂制备方法 |
3.2 催化剂表征 |
3.2.1 物理吸附(BET) |
3.2.2 X射线多晶衍射(XRD) |
3.2.3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3.2.4 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3.2.5 等离子发射光谱(ICP) |
3.2.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3.2.7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3.2.8 固体核磁共振(MAS NMR) |
3.2.9 热重分析仪(TGA) |
3.2.10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
3.2.11 原位紫外光谱(in-situ UV) |
3.2.12 原位红外光谱(in-situ IR) |
3.3 催化剂评价 |
3.3.1 催化剂评价设备及气体 |
3.3.2 催化剂评价步骤 |
第4章 外延法合成核壳型SAPO-34@SAPO-18分子筛 |
4.1 催化剂制备 |
4.2 催化剂表征 |
4.2.1 XRD |
4.2.2 TEM |
4.2.3 SEM |
4.2.4 N_2低温吸附 |
4.2.5 EDS |
4.2.6 NH_3-TPD |
4.2.7 固体核磁 |
4.2.8 原位热重 |
4.3 催化剂考评 |
4.4 小结 |
第5章 核壳型SSZ-13@介孔氧化硅催化剂的合成 |
5.1 催化剂制备 |
5.2 催化剂表征 |
5.2.1 N_2低温吸附脱附 |
5.2.2 XRD |
5.2.3 SEM |
5.2.4 TEM |
5.2.5 NH_3-TPD |
5.3 催化剂考评 |
5.4 小结 |
第6章 母液硅铝比对SSZ-13晶化的影响 |
6.1 催化剂制备 |
6.2 催化剂表征 |
6.2.1 XRD |
6.2.2 SEM |
6.2.3 N_2低温吸附 |
6.2.4 NH_3-TPD |
6.3 催化剂考评 |
6.4 小结 |
第7章 APAM对SSZ-13晶粒尺寸的调控 |
7.1 催化剂制备 |
7.2 催化剂表征 |
7.2.1 XRD |
7.2.2 SEM |
7.2.3 TEM |
7.2.4 Ar低温吸附脱附 |
7.2.5 NH_3-TPD |
7.3 催化剂考评 |
7.4 碳物种分析 |
7.4.1 原位热重 |
7.4.2 GC-MS |
7.5 小结 |
第8章 晶种法合成不同硅铝比的亚微米SSZ-13分子筛 |
8.1 催化剂制备 |
8.2 催化剂表征 |
8.2.1 XRD |
8.2.2 SEM |
8.2.3 Ar低温吸附 |
8.2.4 NH_3-TPD |
8.2.5 ~(29)Si 与~(27)A1 固体 NMR 图谱 |
8.3 催化剂考评 |
8.3.1 MTO反应 |
8.3.2 烯烃反应 |
8.4 碳物种分析 |
8.4.1 TG |
8.4.2 GC-MS |
8.4.3 原位紫外 |
8.5 小结 |
第9章 双功能型CeO_2与SSZ-13 MTO催化剂 |
9.1 催化剂制备 |
9.2 催化剂表征 |
9.2.1 XRD |
9.2.2 SEM及TEM |
9.2.3 Ar气低温吸附 |
9.2.4 H_2-TPR |
9.3 催化剂考评 |
9.3.1 MTO反应性能 |
9.3.2 甲醛反应 |
9.4 碳物种分析 |
9.4.1 GC-MS |
9.4.2 原位红外 |
9.5 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项目来源 |
博士期间获得成果 |
(9)多级孔Beta和ZSM-5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引言 |
1.1 分子筛材料概述 |
1.2 Beta和 ZSM-5 分子筛的特性及应用 |
1.2.1 Beta分子筛 |
1.2.2 ZSM-5分子筛 |
1.3 微孔分子筛材料的局限性和解决方法 |
1.3.1 微孔分子筛材料的局限性 |
1.3.2 解决方法 |
1.4 多级孔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
1.4.1 硬模板法 |
1.4.2 软模板法 |
1.4.3 无模板法 |
1.4.4 骨架原子脱除法 |
1.4.5 表面活性剂辅助重结晶法 |
1.5 片层和中空分子筛 |
1.5.1 片层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
1.5.2 中空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
1.6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及表征技术 |
引言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材料表征技术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 |
2.3.2 傅里叶红外分析(FTIR)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3.5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2.3.6 热重分析(TG) |
2.3.7 吡啶红外分析(PYIR) |
2.3.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ICP-OES) |
2.3.9 紫外-可见分光分析(UV-vis) |
2.3.10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3.11 电子顺磁共振分析(EPR) |
2.3.12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 |
第三章 中空多级孔Beta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引言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1.3 N_2-p-N_2模板剂的合成 |
3.1.4 中空多级孔Beta分子筛的制备 |
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2.1 不同晶化时间对Beta分子筛中空结构的影响 |
3.2.2 不同模板剂用量对Beta分子筛中空结构的影响 |
3.2.3 不同碱度对Beta分子筛中空结构的影响 |
3.2.4 不同硅铝比对Beta分子筛中空结构的影响 |
3.3 DFT模拟计算 |
3.4 中空多级孔Beta分子筛的合成机理研究 |
3.5 中空多级孔Beta分子筛的催化性能研究 |
3.5.1 催化反应过程 |
3.5.2 催化反应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片组装的多级孔Fe@ZSM-5分子筛的制备及其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的性能研究 |
引言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设备 |
4.1.3 纳米片组装的多级孔Fe@ZSM-5分子筛的制备 |
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1 XRD表征结果 |
4.2.2 SEM和 TEM表征 |
4.2.3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4.2.4 吡啶红外分析 |
4.2.5 UV-vis分析 |
4.2.6 EPR分析 |
4.3 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的性能研究 |
4.3.1 催化反应过程 |
4.3.2 催化反应结果 |
4.4 DFT模拟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分子筛材料中多级孔隙结构的创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微孔分子筛材料 |
1.2.1 微孔分子筛材料的历史 |
1.2.2 微孔分子筛的结构与应用 |
1.3 介孔分子筛 |
1.3.1 介孔分子筛材料的历史 |
1.3.2 介孔分子筛材料的结构与应用 |
1.4 多级孔分子筛材料 |
1.4.1 多级孔分子筛材料的特点 |
1.4.2 多级孔分子筛材料的合成方法 |
1.4.2.1 介孔沸石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
1.4.2.1.1硬模板法 |
1.4.2.1.2软模板法 |
1.4.2.1.3无模板法 |
1.4.2.2 纳米沸石分子筛的合成 |
1.5 聚烯烃的催化裂化 |
1.5.1 聚烯烃催化裂化所用催化剂类型 |
1.6 本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ZSM-5分子筛中多级孔隙结构的构建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晶种溶液的制备 |
2.3.2 杯状形貌的纳米ZSM-5分子筛团聚体合成 |
2.3.3 热重实验 |
2.4 样品表征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1 合成参数研究 |
2.5.2 CZNA与其它形貌ZSM-5 的比较 |
2.5.3 CZNA的生成机制 |
2.5.4 CZNA的催化裂解性能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碱处理Al-SBA-15调节孔结构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Al-SBA-15的合成 |
3.3.2.碱处理Al-SBA-15 |
3.3.3 .有序介孔碳材料CMK-3的合成 |
3.3.4 .热重分析实验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Al-SBA-15碱处理 |
3.4.2 合成CMK-3的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稳定性及强酸性Al-SBA-15 及其在LDPE催化裂化反应中的活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传统强酸条件下Al-SBA-15的制备 |
4.3.2 无酸条件下Al-SBA-15的制备 |
4.3.3 Al-SBA-15的离子交换 |
4.3.4 蒸汽后处理和热重实验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在强酸介质中合成Al-SBA-15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2 在无酸介质中合成Al-SBA-15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3 Al-SBA-15的酸度测试 |
4.4.4 Al-SBA-15的催化裂化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
四、Tailor and Control of Acidic Strength in Ordered Mesoporous Aluminosilicates by Using Preformed Zeolite Precursors(论文参考文献)
- [1]钛硅介孔分子筛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D]. 张军浩.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9)
- [2]STW结构硅锗酸盐与高硅Beta分子筛的制备及表征[D]. 房夕杰.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9)
- [3]多级孔Beta沸石 ——从小试到中试[D]. 张维民.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ZSM-5分子筛基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D]. 刘玮.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5]基于喷雾干燥技术的金属掺杂的介孔二氧化硅颗粒的可控制备与催化应用研究[D]. 李云青. 苏州大学, 2020(02)
- [6]SSZ-13分子筛的结构调控研究[D]. 李方倪.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7]新型沸石基催化剂结构控制催化应用及合成绿色化研究[D]. 高璟卉.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8]甲醇制烯烃催化剂的设计、制备与反应机理研究[D]. 徐志强. 华东理工大学, 2020
- [9]多级孔Beta和ZSM-5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 郑轲.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分子筛材料中多级孔隙结构的创建[D]. 刘瑞云.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沸石论文; 分子筛论文; 吸附等温线论文; zsm-5分子筛论文; ctab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