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设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的实践与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庄佳卉[1](2021)在《小学财商教育的实践探索 ——以常州市x小学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都在进步。快速发展中的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对于智商、情商人们已经不再陌生,现在财商作为三商之一,也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相比较一些发达国家的财商教育而言,我国的财商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财商的发展有益于个人的成长,同样也关乎社会与国家的发展,因此,就算财商教育发展过程会有艰辛与曲折,但仍要不断尝试与反思。研究以常州市X小学为例开展研究,对小学财商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X小学已有的财商教育活动进行实际情况考察。通过实际的分析和调研,希望能够结合小学财商教育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建议,因此文章主要围绕着现状、问题、问题产生原因、完善对策这四个方面开展。本研究以常州市x小学开展的财商教育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小学财商教育进行理性思考,包括对财商教育的概念内涵、财商教育涉及到的教育内容、财商教育的特点以及小学实施财商教育的必要性。其次,是对小学财商教育实践的探索,包括现在小学财商教育实施的理念、可运行的实施模式、实施途径以及通过这些方式实施的小学财商教育获得的成效。再次,分析现在小学财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成因,旨在之后能做到对症下药。最后,根据对小学财商教育的实际调查以及教育反思,分别从政府、学校、家校、社校这几个方面提出合适的解决对策,以期能进一步提升小学财商教育的有效性。
赵婉斐[2](2021)在《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文中提出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新时代背景下,重塑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劳动、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国家相继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指明要在大中小学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全学段加强劳动教育。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承载着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的重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成效,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学校顺利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劳动教育存在在学校中被弱化、异化,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紧缺等问题。构建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必须要补齐劳动教育的短板,不断提高对劳动教育价值的认识,全面开发利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保障劳动教育有效实施,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基于此,本研究聚焦于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试图对当前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哪些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应遵循哪些原则、采用怎样的策略等问题进行探究,以期能为当前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现实参考。本研究主要由以下这三个部分组成:论文的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介绍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缘起,阐明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内容与方法。其次,对劳动教育以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概括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为后续研究做铺垫。论文的第二部分为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相关理论概述。本研究以具身认知理论、生活教育理论、施瓦布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作为研究理论基础,阐明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理论导向,并对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基于此,对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进行分类,阐述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与步骤。开发与利用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适切性原则、生活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生成性原则,并坚持科学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步骤。论文的第三部分主要是关于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和访谈法,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和访谈广西区内部分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当前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目标把握不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内容不全面;课程资源开发渠道狭窄、利用方式单一。论文的第四部分是关于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针对当前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其原因主要是:对劳动教育内涵与价值认识不足;开展劳动教育的保障不足;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缺乏系统规划;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与能力不足。论文的第五部分是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针对当前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以下几个策略:第一,加深对劳动教育独特育人价值的理解;第二,全面开发与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第三,多渠道多形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第四,完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保障机制;第五,增强课程资源意识,提高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张桂亮[3](2021)在《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创造一切财富的源泉,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而教育是培育人的活动,从本质上而言,自然离不开劳动的基础作用。学校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以其鲜明的实践性导向,有力地推动了学生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为其他四育奠定基础,同时,对人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素质教育目的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素养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立足时代,通过查阅近几年劳动教育相关的国家文件、文献和硕博论文等,以H市3所小学的老师、家长为调查样本,总结出当下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深层次的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推进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发展的对策。首先,全社会要形成科学的认知,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家长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其次,发挥好家庭的基础地位、学校的主导地位、社会的支撑地位,营造浓厚的劳动教育文化氛围;再次,学校要强化劳动教育的管理工作,构筑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最后,政府应大力推进劳动教育,保障劳动教育行稳致远。
黄如艳[4](2021)在《实践哲学视域下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是劳动教育发挥并实现其育人价值与功能的主要途径。当前,一些学校结合自身情况,在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上成效显着,但在部分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上依旧存在着弱化、边缘化等现实问题。针对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个案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现状进行研究,一方面能够深入了解该地区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与困境,促进该地区小学劳动教育优化,另一方面也能为国内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提供经验借鉴。本研究以实践哲学为视角,以青海省西宁市X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访谈法与课堂观察法等方法,收集教师有效问卷86份,学生有效问卷341份,分别访谈了6名教师和8名学生,观察了6次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过程,深入探究青海省西宁市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真实现状。研究发现,当前青海省西宁市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存在问题:课程认知上的“伪知”问题;课程目标上的“浅层”问题;课程设置上的“计划”问题;师资配备上的“兼职”问题;课程内容上的“一维”问题;课程组织上的“集权”问题;主体互动上的“被动”问题;课程评价上的“定量”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在于:传统劳动观念根深蒂固;课程目标模糊不清;缺乏规范的课程开设监督体系;缺乏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缺乏课程内容挖掘意识与能力;忽视学生作为实践主体的本源问题;缺乏正确的师生关系意识;缺乏完善的课程评价机制。本研究提出具体的优化路径:树立正确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认知观念;建立有效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设监督制度;配备专兼职结合的小学教育课程师资队伍;优化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多方供给;重视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组织中的学生决策主体;唤醒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主体的主动互动意识;构建完善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机制。
陈妍[5](2021)在《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传家宝,也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党以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各个历史时期中心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把思想政治工作上升到“生命线”的高度加以重视。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十分重视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红”与“专”的关系、政治立场的极端重要性等高度来认识和开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历史定位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历史使命和目标任务,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高度重视培养一大批政治信仰坚定、政治素质过硬、政治智慧水平高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门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为推动新时期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朝着学科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方向引领和政策支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能否把青年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靠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取决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受制于多种因素,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衔接是否合理与科学是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环节。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使命,也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中还存在的各种各样与新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实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科学衔接,己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实际上就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构建问题,包括大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组织实施等各个方面。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无论是2005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还是2019年《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都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以及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示精神,2020年教育部专门成立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对整体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专业指导。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衔接是否无缝,是否有机,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构建,学界对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未曾中断。总体看来,以往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的研究尚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联系新时代发展要求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索尚未开启。随着新时代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势在必行。本研究适应了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基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衔接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原则进行探讨,最后落脚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的实现路径。全文分六部分展开,具体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论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本研究遵循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逻辑展开。研究设计从历史与现实两大维度出发,遵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将理论透视、历史梳理与实证调研结合起来,力求揭示我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应新时代场发展的创新性改进方案。第二部分是概念阐释。首先对“新时代”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进行了梳理,特别对“新时代”这一概念提出的重大意义进行了阐释,这是本论题立论的时代境遇和前提条件。对“思想政治教育衔接”这一概念的内涵和特征进行梳理之外,主要对这一概念的本质要求进行探讨,这是开展本论题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三部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理论来源与现实依据”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时空理论、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四大理论,并运用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理论来检视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工作的当代境遇和创新之路。第四部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当代境遇”首先对以往相关实践经验进行了回顾总结,然后梳理当前学校思政政治教育衔接所存在脱节、断层的具体表现,再深挖其所引发的消极影响,并剖析造成这一困境的深层次原因。第五部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衔接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原则”尝试勾勒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原则。重申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必须统筹规划、协同制定好目标衔接、课程衔接、教材衔接、内容衔接、方法衔接、管理衔接、队伍衔接七大核心要素。并提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应该遵循整体性原则、协同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四大基本原则。第六部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针对当前学校思政政治教育衔接所存在的断层和脱节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四大建议:科学做好顶层设计、发挥各级学校之间的协同作用、创新思政教育沟通机制和牢固夯实“娃娃教育”的基础。新时代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在教育效果上追求高质量,那就是满足青少年知识、能力、情感等各个方面的更高需要,培养服务于新时代发展的合格人才。针对有的地方和学校对思政课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教材内容还不够鲜活,教师选配和培养工作仍存在短板、体制机制不够完善、评价和支持体系有待健全等客观问题,高质量地实施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势在必行。因此,批判性地检视新时代背景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理论与实践的不足,并剖析其根本原因,是本论题研究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将各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作为一个高度统一、有机延续的整体进行研究,从核心要素界定、遵循原则廓清,到顶层设计调控、学段层次协同、承载形式创新、沟通机制创新和幼儿教育等多个角度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力争破除传统研究的视野和方法局限,力求最大程度地完善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体系建构,最大限度地实现衔接的有序与高效。本论文力求在研究结论、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就研究结论来说,联系新时代发展给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在以往主要对纵行衔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索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各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等系统衔接,试图构建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行之有效的运行模式。在要素衔接上,把教育内容、方法、队伍等各要素囊括其中;在过程衔接上,注重“从娃娃抓起”的家庭教育,夯实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在方位衔接上,把组织领导、课程思政、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建设等纳入其中,充分拓展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有效空间,实现其服务于新时代发展的目的。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为理论基础和学科基础,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时空理论、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四大理论,通篇贯穿系统科学方法,从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两大维度展开,以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为研究主体,来检视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工作的当代境遇和创新之路。
邓玉萍[6](2021)在《小学劳动教育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研究 ——以A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王思源[7](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提出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孙荧荧[8](2021)在《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策略探究 ——基于某市4所小学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不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一些学校结合自身发展,劳动教育开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部分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被虚化、弱化、边缘化等一些问题。本研究以我国某市4所小学学生、教师、家长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对4所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教师、家长对劳动教育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偏差,劳动教育践行不到位,学校劳动教育保障机制不健全。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教育指导不到位;对劳动教育重视不足;劳动教育课内容单一、课时无法保障,缺少监管,师资力量薄弱,对现有劳动教育资源开发使用不足等。针对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为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劳动教育实施的改进策略。首先,弘扬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构建崇尚劳动的校园文化、做好劳动教育示范引领,培育正确的劳动观。其次,发挥好集体劳动和家庭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关注学生劳动表现,培养学生良好劳动习惯。再次,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增加职业兴趣启蒙教育、组织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充分利用学生劳动成果进行教育,推动学校劳动教育落地生根。最后,通过加强师资力量、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和实施制度、挖掘当地劳动教育资源,改善劳动教育实施保障条件,促进劳动教育有效开展。
凌琳[9](2020)在《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文中提出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下文简称特殊精英教育)是适合超智儿童身心特点的一种特殊的优质教育,它从根本上不同于传统认识中在大众教育里仅以学业成绩为标准的“精英教育”,其特点在于教育对象仅面向超智儿童,针对其特殊性进行有效教学,即因材施教,它同时也是当前教育体系的的完善和补充,还可以开发被教育者的潜在能力,发扬其优势才能,实施一种最适合超智儿童的教育模式。英才(天才)教育、资优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其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遵循着“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而不同之处在于,除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之外的其他几种教育的受众的定义都包括了多元化的能力,而本文提出的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只针对智力超群的学生。特殊精英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是国家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方式,且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本研究以公平视角审视特殊精英教育问题,综合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和政策制定理论,认为新时期的教育公平应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应该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并拓展出新的内涵来促进个人、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当前社会普遍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均等、公平就是绝对的平均,甚至认为教育上任何的区别都是不公平现象。然而,特殊精英教育是否真的站在教育公平的对立面呢?答案是否定的。人的性别、年龄、个性、能力生来就有差别,教育上的“均匀用力”是最低层次的、浮于表面的伪公平,根据受教育对象在各方面素质的不同提供适合每个人的相应的教育条件才是真正的、实质性的公平。换言之,教育公平应该建立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该研究问题的提出是基于:其一,人们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公平就是完全相同的教育;其二,我国特殊精英教育异化现象严重,主要体现在:大众教育被精英化;其三,当前我国的“超常教育”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无法满足人民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发展的需要;其四,世界多个国家及地区都在大力发展英才教育,一些国家甚至将英才教育提高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加大经费投入,并且颁布法律法令予以法制和政策保障,而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却缺乏政策保障。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各国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与政策进行分析、比较,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试图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方式,为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颁布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梳理各国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政策,了解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以及实施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然后通过对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结合各国国情与我国实际情况,为本研究提供借鉴经验;接着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各相关人群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与态度、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及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三个方面的问题。问卷调查部分,发出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648份,深入访谈了33位专家(含教育家和高校其他专家)、教育实践家、教师、家长、学生,其中包括国内顶级教育专家顾明远先生和裴娣娜先生,以及多位国内一流中小学校领导,问卷数据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访谈质性数据使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进行三级编码分析,数据分析和访谈分析为本研究提供量化和质性研究基础,最后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得出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当前,许多国家(地区)都对特殊精英教育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如美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立法立规发展英才教育,德国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重视“天才教育”,其他如俄罗斯、韩国、日本等,甚至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都有相关法律法规或条例为特殊精英教育保驾护航,如台湾1984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法》就包含了关于资优教育的内容。不少发达国家(地区)特殊精英教育已颇具规模,如英国受惠者比例为1%-5%,新加坡为1%,俄罗斯为1%,以色列为1%,韩国也已达到1%。我国特殊精英教育虽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也存在主体异化、培养模式单一、系统性缺失、发展不平衡,甚至缺失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等问题。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构建可借鉴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经验和有关政策,从成才渠道、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式、教育管理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具体政策建议为:构建完整的成才渠道,一方面科学地建立超智儿童鉴定选拔机制,具体可使用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智力测试量表结合学生、家长自荐和教师推荐的多元化鉴定选拔机制,另一方面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让超智儿童受到连贯、系统的培养,更好地成为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师资上,从选培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激励保障机制三方面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为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专门的优秀教师;在课程上,加强需求调查,提升课程和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在课程设置上更加重视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注重差异化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在管理上,需在政府职能部门设专人管理特殊精英教育,也可考虑设置专门的部门以调整课程模式,协调教育队伍,加强教学管理,且加强政策宣讲,以减少政策实施阻力;在政策法规上,为特殊精英教育立法立规,提供经费、政策和法制保障,填补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政策法规空缺。本研究有两个创新之处:一是内容上,通过对国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分析,在比较、借鉴的基础上结合研究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发展情况,探索本土化的培养政策;二是方法上,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由于受到研究条件与能力等各方面的限制,还存在一些不足,期待能邀请到更多的国内顶级专家和一流名校的校领导参与调研,也期待以后国家支持更多探索性的教学试验。
陈元珍[10](2020)在《新中国70年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文中提出
二、开设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的实践与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设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的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财商教育的实践探索 ——以常州市x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财商教育研究综述 |
(二) 国外财商教育研究综述 |
(三) 文献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财商教育的理性思考 |
一、核心概念及其内涵 |
(一) 财商 |
(二) 财商教育 |
二、财商教育的内容 |
(一) 财商观念的培养 |
(二) 财富知识的传授 |
(三) 理财能力的提升 |
三、财商教育的特点 |
(一) 全面性 |
(二) 实践性 |
(三) 阶段性 |
四、小学开展财商教育的必要性 |
(一) 社会发展的需要 |
(二)家庭理财的要求 |
(三) 学校核心素养教育的呼唤 |
(四) 学生个人成长的需求 |
第二章 小学财商教育的现状调研——以常州市X小学为例 |
一、调研设计 |
(一) 调研对象 |
(二) 调研方法 |
(三) 调研维度 |
二、小学财商教育项目的设计依据 |
(一) 财商教育要以学生为主 |
(二) 财商教育目标的调研 |
(三) 财商教育资源的调研 |
三、小学财商教育的开展方式调研 |
(一) 确定开发理念 |
(二) 开展的主要原则 |
(三) 成立开发队伍 |
四、小学财商教育的实施途径 |
(一) 开设财商教育课程 |
(二) 开展财商教育主题活动 |
(三) 建设校园财商文化 |
五、小学财商教育取得的成效 |
(一) 教师转变财商教育观念 |
(二) 家长参与度明显提高 |
(三) 学生培养正确的理财习惯、观念 |
第三章 小学财商教育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小学财商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 课程内容少、课程范围窄 |
(二) 课时安排不合理 |
(三) 参与者积极主动性不够 |
(四) 教师主导性太强 |
二、小学财商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
(一) 财商教育课程资料的不足 |
(二) 家校缺乏在财商教育方面的有效合作 |
(三) 学校财商教育实践的外部支持不足 |
(四) 财商教育师资的专业素养不够 |
第四章 提升小学财商教育的对策建议 |
一、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 |
二、发挥学校作为财商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
(一) 增强相关老师的专业性和引导组织能力 |
(二) 实现财商学科渗透 |
(三) 探索财商教育的教学方法 |
三、创新财商家校合作形式 |
(一) 发挥家庭在财商教育中的作用 |
(二) 创新家校合作形式 |
四、综合社会力量推进小学财商教育 |
(一) 发挥社会环境在财商教育中的作用 |
(二) 拓展社会和学校互动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落实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需要 |
2.劳动教育理论发展与有效实践的需要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1.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相关理论概述 |
(一)研究理论依据 |
1.具身认知理论 |
2.生活教育理论 |
3.施瓦布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 |
(二)概念界定 |
1.劳动教育 |
2.劳动教育课程 |
3.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 |
4.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涵 |
(三)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分类 |
(四)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
1.科学性原则 |
2.适切性原则 |
3.生活性原则 |
4.实践性原则 |
5.生成性原则 |
(五)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步骤 |
1.确定课程目标 |
2.全方位挖掘课程资源 |
3.评估课程资源 |
4.积累课程资源 |
5.课程资源的实际运用 |
6.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效果评价 |
三、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
(一)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目标把握不准 |
(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内容不全面 |
1.缺乏对学生课程资源的关注 |
2.教材资源闲置 |
3.忽视家庭课程资源 |
4.实施方式限制社区课程资源的利用 |
(三)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渠道狭窄、形式单一 |
1.学校、家庭、社区课程资源未能有机整合 |
2.未能充分挖掘学科课程资源要素 |
3.实施方式单一,实践性不足 |
四、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对劳动教育内涵与价值认识不足 |
(二)开展劳动教育的保障不足 |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缺乏系统规划 |
(四)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与能力不足 |
1.对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2.对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理解片面化 |
3.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能力不足 |
五、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
(一)加深对劳动教育独特育人价值的理解 |
(二)全面开发与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 |
1.挖掘学生课程资源 |
2.改善校园环境 |
3.关注家庭课程资源 |
4.拓展社区课程资源 |
(三)多种渠道与形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
1.开发校本教材与二次开发现有教材相结合 |
2.挖掘学科劳动教育要素,促进学科融合 |
3.转变课程实施方式,统筹多方课程资源 |
4.利用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 |
(四)完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保障机制 |
1.做好系统规划 |
2.提供政策支持 |
3.理论指导与评价反馈 |
(五)增强课程资源意识,提高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
1.增强教师课程资源意识 |
2.提高教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3)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五、概念界定 |
六、研究思路 |
七、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及时代意义 |
第一节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
二、习近平劳动教育观 |
第二节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意义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 |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 |
三、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
四、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设计及实施 |
一、研究样本 |
二、问卷设计 |
三、访谈设计 |
四、调查实施 |
第二节 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劳动教育认识片面化 |
二、劳动教育内容简单化 |
三、劳动教育途径单一化 |
四、劳动教育评价缺乏标准 |
五、劳动教育支持资源匮乏 |
六、劳动教育实施流于形式 |
第三节 小学劳动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
二、家庭劳动教育的缺失 |
三、学校劳动教育基础薄弱 |
四、政府推进工作有待加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推进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发展的对策 |
第一节 科学认知,重视劳动教育 |
一、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 |
二、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 |
第二节 以文化人,营造浓厚的劳动教育文化氛围 |
一、营造辛勤劳动的家庭文化氛围 |
二、营造热爱劳动的学校文化氛围 |
三、营造崇尚劳动的社会文化氛围 |
第三节 加强管理,强化学校劳动教育管理工作 |
一、明确学校劳动教育目标 |
二、多维度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
三、多渠道拓宽劳动教育途径 |
四、完善劳动教育的保障机制 |
五、健全劳动教育的考评机制 |
第四节 政府推进,保障劳动教育行稳致远 |
一、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 |
二、建立高效的统筹协调机制 |
三、健全劳动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
四、开展劳动教育创新研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实践哲学视域下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宏观层面:社会发展“科学范式”的批判反思 |
(二)中观层面:国家发展人才培养的理性审视 |
(三)微观层面: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实践诉求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理论基础 |
(一)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理论 |
(三)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理论 |
四、文献综述 |
(一)劳动教育的研究 |
(二)劳动教育课程的研究 |
(三)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研究 |
(四)已有研究启示与问题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
六、数据分析 |
第一章 实践哲学视域下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本体论 |
一、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本体界定 |
二、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本体表征 |
第二节 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目的论 |
一、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目的界定:教育实践 |
二、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目的表征:实践取向 |
第三节 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论 |
一、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促进学生的身心解放 |
二、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完满德性 |
三、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 |
第二章 实践哲学视域下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现实样态 |
第一节 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设计 |
第二节 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结果 |
一、课程认知情况 |
二、课程目标情况 |
三、课程开设情况 |
四、师资配备情况 |
五、课程内容情况 |
六、课程组织情况 |
七、主体互动情况 |
八、课程评价情况 |
九、课程实施效果与建议情况 |
第三章 实践哲学视域下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原因探析 |
第一节 课程认知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课程认知上的“伪知”问题 |
二、原因分析:传统劳动观念根深蒂固 |
第二节 课程目标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课程目标上的“浅层”问题 |
二、原因分析:缺乏完整的课程目标认知 |
第三节 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课程设置上的“计划”问题 |
二、原因分析:缺乏规范的课程开设监督体系 |
第四节 师资配备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师资配备上的“兼职”问题 |
二、原因分析:缺乏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
第五节 课程内容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课程内容上的“一维”问题 |
二、原因分析:缺乏课程内容挖掘意识与能力 |
第六节 课程组织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课程组织上的“集权”问题 |
二、原因分析:忽视学生作为实践主体的本源问题 |
第七节 主体互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主体互动上的“被动”问题 |
二、原因分析:缺乏正确的师生关系意识 |
第八节 课程评价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课程评价上的“单一”问题 |
二、原因分析:缺乏完善的课程评价机制 |
第四章 实践哲学视域下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优化路径 |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认知观念 |
一、转变家长课程认知观念 |
二、提高教师课程认知信念 |
第二节 建立完善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
一、明确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的三级取向 |
二、落实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三维目标 |
第三节 建立有效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设监督制度 |
一、落实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课时计划 |
二、加强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监察机制 |
第四节 配备专、兼职结合的小学教育课程师资队伍 |
一、高校开设专门的师范类劳动教育课程 |
二、学校加强劳动教育课程教师培训 |
第五节 设计合理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内容 |
一、丰富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内容 |
二、重视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实践性 |
第六节 重视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组织中的学生决策主体 |
一、课程组织决策基于学生需求 |
二、给予学生课程组织决策支持 |
第七节 唤醒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主体的主动互动意识 |
一、主体互动的共存意识 |
二、主体互动的对话意识 |
三、主体互动的倾听意识 |
第八节 构建完善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机制 |
一、构建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 |
二、构建完善的学生评价体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2: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3: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4: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5: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践观察表 |
附录6:调查工具专家效度评价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1. 问题的缘起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 本论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研究思路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思路 |
(四) 本文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创新点 |
1. 本文的基本结构 |
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一、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概念阐释 |
(一) 新时代呼唤教育新气象 |
1. 确立了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 |
2. 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
(二)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概念阐释 |
1. 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概念内涵 |
2.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本质要求 |
3.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特性 |
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理论来源与现实依据 |
(一)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直接理论基础 |
1. 马克思主义时空理论 |
2. 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 |
3.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 |
4.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二)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学科理论基础 |
1. 心理学科域: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理论 |
2. 伦理学科域: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3. 思政学科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及链式教育规律 |
(三)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现实依据 |
1. 各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要求 |
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长期性要求 |
3. 新时代的应然要求 |
三、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当代境遇 |
(一)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基本经验 |
1. 党和政府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纵向衔接 |
2. 基本构成了相互衔接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网络 |
3.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理论研究 |
4.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交流逐步加强 |
(二) 当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突出表现 |
1. 目标衔接缺乏一体化的宏观规划 |
2. 课程衔接缺乏差异性的统筹设计 |
3. 教材衔接缺乏整体性的内容安排 |
4. 内容衔接缺乏层次性的教学要求 |
5. 方法衔接缺乏感染性的有效手段 |
6. 管理衔接缺乏统一化的沟通机制 |
7. 队伍衔接缺乏有序性的工作格局 |
(三)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消极影响 |
1. 政策政出多门,政策效力逐层递减 |
2. 评价体系人为断裂,评价结果部分失真 |
3. 信息传递不畅,有效信息逐级缩水 |
4. 成效收效甚微,终极目标的实现大打折扣 |
(四)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原因 |
1. 管理机构庞大,管理压力过大 |
2. 学段层次硬性分隔,沟通交流片面应付 |
3. 衔接意识不到位,“堵点”“盲区”阻滞 |
四、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衔接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原则 |
(一)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衔接的核心要素 |
1. 目标衔接:整体规划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体系 |
2. 课程衔接:调整创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 |
3. 教材衔接: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建设 |
4. 内容衔接: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设 |
5. 方法衔接:分类实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
6. 管理衔接:统一制定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体系 |
7. 队伍衔接:一体化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队伍 |
(二)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应遵循的原则 |
1. 整体性原则 |
2. 协同性原则 |
3. 系统性原则 |
4. 创新性原则 |
五、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的实现路径 |
(一) 更加科学地做好顶层设计 |
1. 健全和完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统一领导体制 |
2. 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 |
3. 创新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
4. 加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建设 |
5. 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 |
(二) 更加有效地发挥各级学校间的协同作用 |
1. 强化不同学段协同育人理念 |
2. 搭建信息化的协同育人平台 |
3. 创新实践性的协同育人载体 |
4. 优化层次性的协同育人过程 |
(三) 更加积极地创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 |
1.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衔接意识 |
2. 加强大中小学间的合作与交流 |
3. 健全和完善学生成长建档制度 |
4. 创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评价体系 |
(四) 更加牢固地夯实“娃娃教育”的基础 |
1. 提升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
2. 增强家庭教育参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
3. 优化家庭教育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补性 |
4. 加强家庭教育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五、研究思路 |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
六、研究方法 |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能动性 |
(二)实践性 |
(三)真实性 |
(四)发展性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
(一)学科课程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策略探究 ——基于某市4所小学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五、研究重点和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劳动教育概述 |
第一节 劳动教育的概念界定 |
一、概念界定 |
二、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有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
二、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 |
三、杜威有关劳动教育的思想 |
第三节 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 |
一、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劳动教育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
三、劳动教育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
第二章 劳动教育现状调研 |
第一节 研究过程与调查样本情况 |
一、研究过程 |
二、调查样本情况 |
第二节 劳动教育实施现状 |
一、劳动教育认知情况 |
二、劳动教育践行情况 |
三、劳动教育条件保障情况 |
第三章 小学劳动教育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劳动教育认识偏差 |
一、学生对劳动教育认识浅显 |
二、教师对劳动教育认识存在偏差 |
三、家长对劳动教育认识不到位 |
第二节 劳动教育实施不到位 |
一、学生劳动实践不足 |
二、教师劳动教育指导方式欠佳 |
三、家庭劳动教育开展不到位 |
第三节 劳动教育保障机制不健全 |
一、师资力量薄弱 |
二、劳动教育课开设保障不完备 |
三、劳动教育实施相关制度不完善 |
四、对现有资源的使用和开发不足 |
第四章 改进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的策略 |
第一节 培育正确的劳动观 |
一、弘扬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 |
二、构建崇尚劳动的校园文化 |
三、做好劳动教育示范引领 |
第二节 养成良好劳动习惯 |
一、发挥好集体劳动的作用 |
二、发挥好家庭劳动教育的作用 |
三、关注孩子的劳动表现 |
第三节 推进学校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
一、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
二、在校本课程中增设职业兴趣启蒙教育 |
三、组织形式多样的劳动技能竞赛 |
四、充分利用学生劳动成果进行教育 |
第四节 完善实施劳动教育的保障条件 |
一、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力量 |
二、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
三、建立劳动教育实施相关制度 |
四、充分挖掘当地劳动教育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2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的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3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家长) |
附录4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访谈提纲(学生) |
附录5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访谈提纲(劳动教育课教师) |
附录6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访谈提纲(学校领导) |
附录7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访谈提纲(家长) |
附录8 :劳动教育课观察记录表 |
致谢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9)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社会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 |
(二)特殊精英教育的异化 |
(三)特殊精英教育无法满足个人、社会及国家发展 |
(四)特殊精英教育缺乏政策法律保障 |
二、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价值 |
(三)实践价值 |
三、相关概念 |
(一)超智儿童 |
(二)精英与精英学生 |
(三)精英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 |
(四)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与政策制定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超智儿童鉴定选拔的研究 |
(三)关于超智儿童培养模式的研究 |
(四)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师资建设的研究 |
(五)其他研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特殊精英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研究 |
(三)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实施经验的研究 |
(四)关于超智儿童身心特征的研究 |
(五)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国际比较的研究 |
三、总结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内容和目的 |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取样与样本情况 |
(三)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重难点及拟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与调研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调研设计 |
五、信效度分析及研究伦理 |
(一)信效度分析 |
(二)研究伦理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智力理论 |
(一)智力差异客观存在 |
(二)智力是可以科学测量的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启示 |
三、教育公平理论 |
(一)教育公平的层次与原则 |
(二)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平衡 |
(三)教育公平在特殊精英教育中的体现 |
四、政策制定理论 |
(一)理性决策理论 |
(二)公民参与理论 |
第四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国际经验 |
一、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相关法律政策发展概述 |
二、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执行经验 |
(一)选拔机制 |
(二)培养方式 |
(三)师资建设 |
三、典型国家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分析 |
(一)俄罗斯 |
(二)美国 |
(三)韩国 |
四、总结 |
第五章 中国特殊精英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 |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实践进程 |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历史 |
(二)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现状 |
二、国内相关政策的发展 |
(一)重点学校、重点班的政策与实践 |
(二)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班级的尝试 |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关计划 |
三、中国特殊精英教育案例分析 |
(一)北京八中经验与成绩 |
(二)江苏天一中学经验与启示 |
四、总结 |
第六章 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 |
一、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和态度 |
(一)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 |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的态度 |
(三)影响因素分析 |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 |
(一)对成才渠道的看法 |
(二)对安置形式的看法 |
(三)对课程教学的看法 |
(四)对师资队伍的看法 |
(五)对保障和资金的看法 |
三、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 |
(一)走出误区,以正确的理念为指导 |
(二)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
(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
(四)尽可能提供好的条件和资源 |
(五)制定科学的准入准出机制 |
四、总结 |
第七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相关因素研究 |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问题确定 |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 |
三、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与功能 |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 |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功能 |
四、特殊精英教育政策实施的可行性 |
(一)政治可行性 |
(二)经济可行性 |
(三)技术可行性 |
第八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建议 |
一、构建完整的成才通道 |
(一)建立科学的鉴定选拔机制 |
(二)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 |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一)特殊精英教育教师的选培制度 |
(二)重视特殊精英教育入职培训和在职教师专业发展 |
(三)完善特殊精英教育教师激励和保障机制 |
三、优化培养环节 |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 |
(二)教学方式的优化 |
四、加强教育管理 |
(一)确定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
(二)强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管理作用 |
(三)增加理解减少阻力:加强政策宣讲 |
五、完善保障机制 |
(一)经费保障 |
(二)政策保障 |
(三)法律保障 |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特色与创新 |
三、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社会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2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3 校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5 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6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7 访谈内容节选 |
后记 |
四、开设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的实践与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财商教育的实践探索 ——以常州市x小学为例[D]. 庄佳卉. 扬州大学, 2021(09)
- [2]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 赵婉斐.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3]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桂亮. 黑龙江大学, 2021(10)
- [4]实践哲学视域下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研究[D]. 黄如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5]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研究[D]. 陈妍.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6]小学劳动教育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研究 ——以A小学为例[D]. 邓玉萍. 宁夏大学, 2021
- [7]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8]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策略探究 ——基于某市4所小学的调查研究[D]. 孙荧荧. 喀什大学, 2021(07)
- [9]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D]. 凌琳. 西南大学, 2020(05)
- [10]新中国70年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D]. 陈元珍. 江西师范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