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淮河下游地区早更新世地层的发现(论文文献综述)
闫纪元,胡健民,王东明,公王斌,梁霞[1](2021)在《黄淮海平原晚新生代重大地质事件》文中指出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隆升导致中国地貌格局、古气候系统及晚新生代沉积体系发生巨变。青藏高原以东至边缘海的广大区域形成统一水系,将巨量沉积物搬运至中国东部连续堆积形成黄淮海平原。太行山的隆升、边缘海陆架的沉降,黄河的贯通及晚第四纪大规模海侵等,深刻改造了黄淮海平原的自然环境,至今仍然影响其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重要的科学问题。针对这些事件的研究,对于理解晚新生代黄淮海平原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缓解该地区目前紧张的人地关系提供理论基础。对晚新生代黄淮海平原形成发育的构造地貌过程、黄河贯通和晚第四纪海侵等重大事件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1)青藏高原隆升是黄淮海平原当今地貌及海陆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2)黄河贯通对黄淮海平原地表过程、水系演化及源-汇体系带来深远影响;(3)沿海地区晚更新世以来3次重要的海侵事件及相关的海陆相互作用,不但造成了沉积环境的变化,还形成了下切河谷特殊地貌景观;(4)晚新生代黄淮海地区重大地质事件的时间节点是中新世和晚第四纪。系统总结了黄淮海平原在构造-气候相互作用、地貌动态演化和年代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未来亟需对黄淮海平原开展多学科系统性的工作。
李宗盟,高红山,刘芬良,王帅,武茹丽,张辰光[2](2020)在《淮河形成时代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淮河作为中国7大江河之一,有关其形成时代的研究相对匮乏且存在较大的争议。论文通过梳理淮河流域内已有的研究工作,综合层状地貌面和沉积地层记录探讨了淮河不同河段的形成时代。新生代期间,淮河流域内的水系曾经历2次较大的调整,分别发生在古近纪末和上新世末。古近纪和新近纪期间,淮河流域曾广泛发育湖泊沉积,以河湖相沉积环境为主。而第四纪期间,流域内古地理环境逐渐过渡为以河流相沉积环境为主。现代淮河河湖体系的形成发生在早至中更新世,其后经历不断的演变至今。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是驱动淮河流域水系演变的主因。上新世末至早更新世初的青藏运动导致了淮河流域内新近纪水文体系的解体,而晚新生代以来气候的转冷可能是湖泊萎缩、河流作用增强的诱因。
陈影影,夏非,张振克,胥勤勉,陈诗越[3](2020)在《苏北-南黄海西部第四纪长江埋藏古河道分布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作为连接青藏高原与西太平洋边缘海的最重要水系之一,其形成演化研究备受学者关注。详细梳理了近几十年来苏北-南黄海西部埋藏古河道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本区第四纪以来长江古河道的埋藏分布状况进行了综述。研究显示,本区长江埋藏古河道特别发育,并在第四纪期间经历了多次迁移、往返摆动。由于本区面积广大且古地貌条件复杂、研究分析所采用的钻孔空间分辨率偏低、高质量的岩芯缺乏和采样密度不够以及测年方法局限等因素限制,目前对长江古河道迁移路线的认识仍存在较多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第四纪以来长江古河道大致在扬州-泰州-姜堰-海安-弶港一线以南摆动,但对于其具体入海位置仍存在较多争议;另一种观点认为受长江三角洲地区差异性构造沉降与地形障碍影响,长江古河道自苏北平原、经北翼地区而逐渐南迁。此外,在毗邻的南黄海西部陆架区也发现了一系列形成于晚更新世末期近东西向的长江古河道。作为长江古河道变迁的一个关键研究区,今后需在提高钻孔研究分辨率、建立第四纪高精度可靠年代标尺、加强长时间尺度物源及海陆记录对比研究等方面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查明长江古河道的埋藏分布规律,将有助于深入认识第四纪长江沉积物源-汇系统的形成演化过程和机制,丰富该区古地貌与沉积环境演化信息,对于资源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工程建设选址亦可提供重要的基础科学依据。
罗兰[4](2020)在《中国南方早更新世人类遗址宇生核素埋藏测年研究》文中提出东亚地区早更新世人类遗址的年代测定对于研究早期人类演化和迁徙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第四纪年代学研究中,由于同期火山活动不活跃,缺乏可用于K/Ar(40Ar/39Ar)测年的物质,存在着从第四纪底界(~2.6 Ma)至铀系法的测年上限(~600 ka)这一绝对测年方法的“盲段”,大部分早更新世人类遗址年代只能靠磁性地层学及生物地层学等相对测年法获得。在中国北方,广泛分布的黄土沉积给古地磁定年提供了良好的测年物质,加上黄土–古土壤的年代序列已获得充分研究,大部分早期人类遗址的年代已经得到较好限定。然而,在南方地区,众多遗址存在于洞穴沉积或者颗粒较粗的河流相沉积中,无法获得古地磁测年的理想材料。在以红土堆积为代表的南方早期人类遗址中,由于长期高温多雨、化学风化强烈,普遍缺少适用放射性测年的材料以及可用于年代对比的古生物化石;在部分网纹红土中,还存在剩磁被重磁化的现象,导致古地磁判断的地磁倒转界线不准确。中国南方多个早更新世人类遗址依旧缺乏可靠的年代学支撑。26Al/10Be埋藏测年法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其测年物质为第四纪沉积物中广泛分布的石英,可测定0.3–5 Ma以来的埋藏事件的年代。简单埋藏测年适用于埋藏厚度大于10 m的河流、洞穴沉积。26Al/10Be等时线埋藏测年法的提出不仅降低了对样品的埋藏要求,且可排除个别埋藏史复杂的样品,使该测年方法的可靠性和精度都有了很大提高。因此为广泛应用于各种沉积物的测年中。这一方法很好地弥补了之前测年手段的盲区,从而帮助解决我国早更新世人类遗址的年代问题。本文选取了中国南方红土堆积中典型的三个早期人类遗址,运用26Al/10Be埋藏测年法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厘清早期人类迁移和演化的时间序列,以及中国南方红土普遍堆积的时间及古气候意义。安徽陈山旧石器遗址和百色盆地的高岭坡遗址都位于上覆网纹红土堆积的河流阶地上,是中国南方红土堆积中的两处典型遗址。陈山遗址的网纹红土中存在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该遗址的底部年代只有古地磁结果外推获得,缺乏放射性同位素年代。本研究采用简单埋藏测年对遗址底部砂样的埋藏年代进行测定,得到的结果为1.17±0.16 Ma。该年代结果与前人的古地磁年代结果一致。由于遗址的简单埋藏年代仅代表红土开始堆积地最小年代。该遗址的文化层始于网纹红土堆积,因此该年代也代表陈山遗址文化序列的起始年代。百色盆地高岭坡遗址是在盆地内右江四级阶地中众多考古遗址中的重要一个。新的发掘工作在该遗址发现了从底部到顶部处于不同时代的石器文化序列。同时,在该阶地网纹红土中上部发现的双面手斧改变了人们对东亚地区阿舍利文化的理解。高岭坡遗址底部砾石层的简单埋藏测年结果指示砾石层上覆网纹红土开始堆积的最小年代为1.37±0.12 Ma。该遗址砾石层顶部的网纹红土中发现的旧石器文化年代也与该地区网纹红土开始堆积的时间大致相同,为比该地区双面手斧文化更早一期的旧石器文化。陈山遗址和高岭坡遗址两个遗址的红土堆积年代显示,中国南方网纹红土开始至少于1.4–1.2 Ma时就开始堆积,较前人的古地磁结果或更老。元谋直立人遗址是中国重要的早期人类遗址之一。前人对该遗址的年代工作主要通过磁性地层学和古生物地层学获得,但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对该遗址的年代存在着1.7 Ma和0.7 Ma两个不同的观点。本研究应用26Al/10Be等时线埋藏测年法对前人的古地磁年代结果进行检验,获得直立人化石层上方38 m的砾石层的埋藏年代为1.54±0.06(0.11)Ma。根据沉积速率推算出化石层的年代为1.72 Ma;根据地层关系,可至少将元谋人化石年代限定在1.78–1.54 Ma之间。这一结果与最近的古地磁年代结果一致。结合亚洲其他早期直立人遗址的年代,本研究支持早期人类在早更新世早期快速走出非洲到达亚洲的迁移模式。过去十多年间,26Al/10Be埋藏测年已在考古学、古人类学和地貌学研究中做出巨大贡献。伴随着方法学上的重大进步,埋藏测年法有望在这些领域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马振华[5](2020)在《晚中新世以来祁连山东段层状地貌及水系演化》文中认为青藏高原的形成是地球历史上最重大的地质事件之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以及印度板块向北的持续楔入作用对整个亚洲大陆的地貌、水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青藏高原的形成与隆起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以夷平面、河流阶地为代表的层状地貌面,这些层状地貌面不仅记录了丰富的区域地貌演化信息(是重建地貌发育、演化过程的良好载体),而且层状地貌面具有分布面积广、高度相对稳定等特点,能为确定高原的隆升时间和幅度提供证据。同时河流系统是层状地貌面形成的主要外营力,且河流系统是对构造-气候变化响应非常敏感的地貌单元,因此水系演化研究是地表过程-构造-气候之间的耦合研究的理想切入点。祁连山作为青藏高原北部边界,是高原隆升扩展研究的关键区域,祁连山东段夷平面、河流阶地等层状地貌面序列完整、分布广泛、保存较好,是重建区域地貌演化与隆升历史、探讨水系演化与构造-气候耦合的理想材料。尽管该区域的层状地貌及水系演化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丰富,但是缺乏对完整层状地貌序列的年代学约束,对于水系格局演化过程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本文选择祁连山东段达坂山夷平面及区域内大通河和湟水阶地为研究对象,在详尽的野外调查基础上,通过对达坂山夷平面上覆新生代沉积物两个平行钻探岩芯的沉积学和年代学研究,以及区域内大通河和湟水阶地序列、年代学及物源等综合分析,建立了祁连山东段多级层状地貌面的年代框架,重建了区内大通河、湟水的物源变化,探讨了祁连山东段晚新生代以来构造-地貌-水系演化过程以及水系演化对构造-气候的耦合响应。获得以下主要结论和成果:(1)祁连山东端达坂山夷平面厚层风化壳上覆沉积物于8.1–7.5 Ma开始接受河流环境沉积,6.7–6.4 Ma开始堆积风成红粘土,表明8 Ma以前祁连山东端达坂山地区经历了较长时间构造相对稳定的夷平时期,达坂山夷平面于8 Ma停止发育,6.5 Ma加速隆升。根据由夷平面、河流阶地构成的完整层状地貌面序列的高程及年代框架,重建了6.5 Ma以来的区域下切速率历史,揭示祁连山东端达坂山地区晚中新世以来经历了阶段性加速隆升过程。而祁连山东端隆起时间晚于祁连山西段及中段,指示新近纪祁连山构造活动存在向东扩展过程。(2)大通河在下游八宝川盆地河桥段发育有8级阶地,其中最高阶地形成年代为1081 ka;大通河在中游门源盆地发育有5级阶地,其形成年代分别为424 ka(T5)、243 ka(T4)、130 ka(T3)、14 ka(T2),T1形成于全新世;湟水在民和段发育有10级阶地,其形成年代分别为1405 ka(T10)、1081 ka(T9)、866 ka(T8)、621 ka(T7)、424 ka(T6)、337 ka(T5)、243 ka(T4)、130 ka(T3)、14 ka(T2),T1形成于全新世。大通河河桥段阶地序列物源在T6与T5以及T3与T2之间发生了两次显着变化,指示1100 ka大通河主要流经下游白垩系及新生代红层区域,此后大通河不断溯源侵蚀,于620–420 ka贯通门源盆地,并在130–60 ka袭夺现今门源盆地以上流域。大通河流域数字地貌形态分析显示黑河与大通河分水岭一直向大通河一侧迁移,具有未来黑河袭夺大通河上游流域的趋势。湟水民和段T10以来阶地物源未发生明显变化,指示1400 ka之前湟水已切穿老鸦峡、溯源至湟水中上游地区,使古湟水东流。(3)湟水、大通河阶地的形成是构造-气候耦合作用的结果,气候变化决定了河流阶地的形成时间,而构造隆升为河流的长期下切提供了驱动力与空间,合适的地表隆升速率是阶地形成的必要条件。大通河及祁连山内其他河流的演化过程证明,更新世以来祁连山的不断隆升控制了大通河1100 ka以来纵向河不断发育的过程,当山体隆升速率大于横向河侵蚀速率时,将迫使河流偏转,纵向河发育;随着山体进一步隆升,由于与周边地形高差不断增大,增强了横向河的侵蚀能力,使得横向河切穿山体,袭夺纵向河。而气候变化决定了水系重组发生的时间,在暖湿的间冰期,降水的增多和大量冰雪融水加大了河流的侵蚀能力,促进了水系重组。
陈虹,方梦霞[6](2020)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分期分区研究》文中认为目次一研究背景二文化分期三文化分区四结语自二十世纪下半叶起,随着长江中下游地区考古工作的持续开展,旧石器时代考古材料迅速增加,新发现的古生物化石数量丰富,第四纪地质等相关学科的研究逐步细化,不断地更新着我们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面貌的认识。本文以公布的考古材料和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尝试对长江中下游已知的旧石器时代工业进行分期和分区,拟建立较为详细的旧石
张晋[7](2019)在《3.5Ma以来南黄海西部沉积演化史及其环境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建上新世-更新世南黄海沉积历史和源区化学风化历史,对理解黄河和长江对于东亚边缘海的长期影响,并进一步揭示河流演化、区域古环境变化、构造变形和全球变化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大陆架科学钻探计划于南黄海西部所钻取的CSDP-01孔长柱状沉积岩心进行了沉积物粒度、粘土矿物(组成、结晶学特征、微形貌)、堆积速率、Sr-Nd同位素(<63μm)和粘土粒级常微量元素分析,研究了晚上新世以来南黄海西部沉积物输入演化历史及其控制因素,揭示了晚上新世以来长江和黄河演化历史,阐明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闽浙隆起带及黄、渤海的演化,重建了晚上新世以来长江和黄河流域化学风化趋势历史,并探讨了地貌、构造和气候变化等对河流演化和沉积响应、区域古环境变化及源区化学风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海大范围海侵发生于约0.8 Ma以后,很可能与中国东部沿海和闽浙隆起带构造沉降有关。3.5-0.8 Ma期间渤海和黄海的沉积环境主要以河流和湖泊沉积环境为主。物源分析表明,南黄海沉积物物源在0.8 Ma左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长江沉积物转变为黄河沉积物,这与黄河最终整合贯通的时间相一致。与此同时,由于中国东部沿海的沉降,长江的主河道也由南黄海迁移到现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物源转换时间和大规模区域性海侵时间上的一致性,表明构造变形是影响黄河和长江演化以及渤海和黄海沉积环境变化的一级控制因素,而非气候变化。通过与现代东南亚河流的CIA值对比表明,长江流域3.5-0.8 Ma化学风化强度远远强于现代长江流域,中更新世之前的古长江流域化学风化强度甚至达到现今赤道热带地区(如泰国和婆罗洲)的强度,古长江流域3.5-0.8 Ma化学风化强度变化幅度较大,很可能受构造和气候作用的相对强度变化的影响。0.8 Ma以来黄河流域的化学风化强度处于中等-强烈程度,化学风化强度变率较小,其化学风化强度与末次盛冰期以来的黄土相近,表明0.8 Ma以来黄河流域化学风化强度控制因素可能较为单一,主要受控于全球气候变冷。总的来说,晚上新世以来,化学风化代用指标指示了东亚地区化学风化强度逐渐减弱,这响应于晚上新世以来全球气候变冷。3.5-2.6 Ma化学风化趋势增强,响应于东亚季风增强和晚上新世温暖期;而2.6-0 Ma化学风化趋势减弱,响应于北极冰盖形成,明显受控于全球气候变冷影响。
同号文,张贝,武仙竹,屈胜明[8](2019)在《湖北郧西白龙洞中更新世古人类遗址的哺乳动物化石》文中研究指明白龙洞是位于鄂西北部郧西县的一处出土物丰富的古人类洞穴遗址,先后在此出土了8枚古人类牙齿化石、若干石制品和骨制品及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但有关白龙洞遗址的形成时间却一直存在争议,主要原因之一是动物群没有得到充分研究。基于郧西县文管所和中科院古脊椎所收藏标本,本文首次对白龙洞历年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白龙洞动物群由32种(含未定种)哺乳动物组成,优势属种是谷氏大额牛、岩羊、野猪及各种鹿类(水鹿、斑鹿、麂、毛冠鹿);此外,还有豪猪、竹鼠、变异狼、貉、豺、猪獾、黑熊、大熊猫、中国硕鬣狗、锯齿剑齿虎、虎、豹、金猫、云豹、剑齿象、苏门犀、梅氏犀、巨貘、鬣羚及水牛等;该动物群缺乏猴类动物,并且豪猪化石也很少,这与其所处的时空位置很不相符;但总体面貌属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白龙洞的大熊猫、中国硕鬣狗、猪獾、虎及巨貘的牙齿测量数值均达到或接近我国各自记录的最大值。白龙洞动物群组成与盐井沟动物群及南京猿人动物群最为接近;从动物群组合及有关属种的演化阶段来综合判断,白龙洞动物群的地质时代应当是中更新世中期。
姜月华,周权平,陈立德,倪化勇,雷明堂,程和琴,施斌,马腾,葛伟亚,苏晶文,李云,谭建民[9](2019)在《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进展与主要成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保护长江生态环境,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了"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通过采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监测以及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和认识:①初步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地质资源环境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与重点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和重大地质问题,提出相关建议;②创新地将"光纤技术"应用于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监测,相关成果引领了光纤监测技术发展;③编制了1∶5万比例尺的环境地质调查技术标准和要求;④创新形成了3个层次环境地质调查合作机制,探索建立了3种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体系和大流域环境地质工作模式;⑤建立了江汉平原地球关键带监测网络,编制了平原区地球关键带调查技术方法指南;⑥提出了长江流域重大水利工程与生态地质环境多元响应研究思路,创新构建了一套多模态传感器调查系统,提出了重大水利工程对地质环境影响新判断;⑦建立了长江中下游不同沉积单元区第四纪地层多重划分对比序列,构建了重点地区第四系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提出了长江贯通时限和演化新认识;⑧编制了流域、经济区和城市系列地质调查报告和图集,成果转化与服务成效显着。该工程进展及成果提升了长江经济带地质调查工作水平,可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绿色生态廊道打造、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脱贫攻坚工作等提供科技支撑。
李富强[10](2019)在《晚第四纪河套平原沉积速率和河道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河在地势平坦的河套盆地内往复迁徙,泛滥淤积,地表古河道交叉重叠星罗棋布。同时黄河在此途经乌兰布和与库布齐两大沙漠,水沙风沙交互作用,河床演变极其复杂。近50年来,该段河流水沙关系发生明显变化,泥沙淤积严重,形成“地上悬河”,潜在的洪凌灾害严重威胁着区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该区河道淤积的物质组成、沉积特征以及河道的变迁历史开展研究,可以为集成研究沙漠宽谷河道的冲淤变化与调控对策提供数据支持和历史背景,为区域河势规划、河道整治及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本文以黄河内蒙段磴口地区横断面的14个钻孔与沿河道纵向布设的12个深达20 m的钻孔为研究载体,对岩芯沉积物的理化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依据粒度指标、沉积结构和沉积构造等对岩芯进行了沉积相的划分。在光释光和碳十四测年技术的支撑下,建立了钻孔的年代学框架,进而重建了晚第四纪河套盆地沉积速率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黄河河道的变迁过程。结合区域构造、气候与人类活动资料,探讨了河流系统对于外部环境因素变化的响应机制。初步结果如下:(1)26个钻孔岩芯的物质组成以结构较为松散的灰绿色和灰褐色细砂和中粗砂层为主,其中部分砂层中夹有粘土块和磨圆好的砾石;棕黄色和红褐色的粘土和粉砂质粘土层仅分布在盆地北缘、靠近狼山的6个(DKZ01-06)钻孔中,且每层的沉积厚度不超过7 m。钻孔沉积物的分布特征指示了该区以河流沉积环境为主。(2)对现代地表不同沉积环境的物质组成研究发现,沙漠砂和河床沉积物都以砂组分为主,前者砂组分占95%以上,由明显的粗粒跳跃组分构成,分选较好到好;后者砂占70%以上,粉砂占30%,以递变悬浮搬运为主,分选中等。河漫滩沉积物以粉砂为主,粉砂占50%以上,悬浮组分占50%,以均匀悬浮搬运为主,分选较差。湖泊沉积物以粉砂和粘土为主,粉砂约占5075%,粘土占2550%;悬浮组分占80%以上,分选差,偏度以负偏为主。不同沉积环境物质的特征虽有重叠,但是点群的界限差异明显,可以建立起不同沉积相的判别标志。根据现代沉积相的判别标志对钻孔岩芯沉积物进行相划分,发现所有钻孔中以河床亚相组成为主,巨厚的河床相代表了多次沉积旋回,指示该段河道摆动频繁,且河床加积是该区冲积平原发育的主要过程。(3)通过对14个现代河流沉积物不同粒径光释光信号特征的分析研究,发现石英中颗粒(3863μm)的等效剂量主要集中在0.160.49 Gy之间,而粗颗粒(>63μm)的等效剂量在0.353.72 Gy之间,其残留剂量小于或者等于全球其他区域的现代河流沉积物的残留剂量,说明河流沉积物在沉积之前经过了很好的晒退过程;相比于粗颗粒而言,中颗粒石英经历了更好的晒退,适用于区域内河流沉积物的测年。利用OSL和14C测年技术对钻孔沉积物沉积时代进行了研究,共计获取了75个OSL以及11个14C年代结果,年代分布在0.6156 ka之间。依据沉积速率推断的钻孔底界年代相差较大,分布范围在2.1160 ka之间,反映了该区复杂的河道变迁过程和频繁的冲淤变化特征。(4)磴口断面14个沉积钻孔获得的分时段沉积速率变化结果表明,早期沉积速率较小趋于稳定,自18 ka以来快速增大,在1412 ka左右达到峰值1.35mm/yr,随后变小,趋于稳定。其中8030 ka之间为0.11 mm/yr,3020 ka期间为0.16 mm/yr,2018 ka为0.32 mm/yr。18 ka以来存在较大的变化幅度,其中188 ka期间沉积速率分布在0.671.35 mm/yr内,8 ka以来沉积速率较为稳定,为0.520.68 mm/yr。结合区域气候资料,发现20 ka以来沉积速率的变化,受气候变化影响下上游来水来沙多寡的控制。在冷干气候条件下,流量较小,河流搬运能力较弱,上游山区河段的物质无法搬运至下游平原区,因此,受流量和泥沙汇入较小的影响,沉积速率较低。而相对暖湿的气候条件下,河流径流量增大,上游山区堆积在河道中的风化物质大量的搬运到下游平原区接受沉积,由此沉积速率较大。依据全部26个钻孔的年代-深度获得的河套平原平均沉积速率,随年代的减小呈指数增长的趋势,反映了平原沉积的加速过程。而在近2 ka以来沉积速率的显着增大,可能更多地受控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荒漠化、沙漠的扩展,引起区域内输沙量的变大。(5)依据钻孔岩芯的沉积相时空分布,重建了晚更新世以来磴口段的河道演变过程。发现在16080 ka期间,河流以多河道形式游荡堆积,河道迁移摆动频繁,河流活动性较强;8018 ka期间,河流活动性减弱,河道相对稳定,堆积速率缓慢。188 ka期间,河道向地势相对较低的狼山山前迁徙,并且在靠近狼山的平原西部以多河道的形式迁移摆动接受沉积,沉积速率增大,河流活动性较强。8 ka以来,主河道由平原西北部迁移到现今河道的位置,可能与狼山山前断裂带活动重心向盆地内部迁移以及乌兰布和沙漠扩张的胁迫有关。由于河道的迁移废弃逐渐形成河迹洼地湖,约2 ka以后乌兰布和北部沙漠景观出现。
二、淮河下游地区早更新世地层的发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淮河下游地区早更新世地层的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1)黄淮海平原晚新生代重大地质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1 淮平原晚新生代重大地质事件 |
1.1 黄淮平原晚新生代构造地貌格局的形成 |
1.1.1 东部山脉的隆升及平原地貌的形成 |
1.1.2 东部陆架的沉降与海陆格局的形成 |
1.2 黄河的贯通及其对东部平原的影响 |
1.2.1 黄河贯通对黄淮海平原地表过程的影响 |
1.2.2 黄河贯通对中国东部平原水系的影响 |
1.2.3 黄河贯通对中国东部源-汇过程的影响 |
1.3 东部沿海晚第四纪大规模海侵事件 |
1.3.1 第四纪海侵事件 |
1.3.2 海陆相互作用 |
2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2.1 晚新生代黄淮海平原构造-气候作用 |
2.2 晚新生代黄淮海平原地貌的动态演化 |
2.3 晚新生代黄淮海平原重大事件的年代学研究 |
3 研究展望 |
(2)淮河形成时代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淮河水系发育的构造背景 |
2 现代淮河形成的层状地貌学证据 |
3 现代淮河形成的沉积地层学证据 |
3.1 淮河上游段河流发育 |
3.2 淮河中游段河流发育 |
3.3 淮河下游段河流发育 |
4 淮河流域地貌演化与现代淮河的形成 |
5 结论与展望 |
(3)苏北-南黄海西部第四纪长江埋藏古河道分布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苏北-南黄海西部第四纪长江埋藏古河道分布 |
2.1 早更新世长江埋藏古河道分布 |
2.2 中更新世长江埋藏古河道分布 |
2.3 晚更新世长江埋藏古河道分布 |
2.3.1 苏北东南部长江埋藏古河道分布 |
2.3.2 南黄海西部长江埋藏古河道分布 |
2.4 全新世长江埋藏古河道分布 |
3 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钻孔空间分辨率偏低 |
3.2 古河道判识依据有待商榷 |
3.3 古河道形成时代存在争议 |
4 研究建议 |
4.1 提高钻孔研究分辨率 |
4.2 建立第四纪高精度可靠年代标尺 |
4.3 加强长时间尺度物源研究 |
4.4 加强海陆记录对比研究 |
5 结语 |
(4)中国南方早更新世人类遗址宇生核素埋藏测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中国早更新世人类遗址年代研究进展 |
1.2.1 中国北方早更新世人类遗址年代研究现状 |
1.2.2 中国南方早更新世人类遗址年代研究现状 |
1.3 第四纪常用测年方法 |
1.3.1 相对测年法 |
1.3.2 放射性测年方法 |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宇生核素埋藏测年法原理 |
2.1 原地宇生核素~(26)Al和~(10)Be的产生机制 |
2.1.1 原地~(26)Al和~(10)Be的产生 |
2.1.2 影响26Al和~(10)Be生成速率的因素 |
2.2 ~(26)Al/~(10)Be埋藏测年法的原理 |
2.2.1 原地宇生核素的累积 |
2.2.2 原地宇生核素的衰减 |
2.2.3 简单埋藏测年法 |
2.2.4 ~(26)Al/~(10)Be等时线埋藏测年法 |
2.3 埋藏测年法的测年范围与误差来源 |
2.3.1 测年范围 |
2.3.2 误差来源 |
2.4 ~(26)Al/~(10)Be埋藏测年法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
2.4.1 ~(26)Al/~(10)Be埋藏测年法在考古学的应用 |
2.4.2 ~(26)Al/~(10)Be埋藏测年法发展方向 |
第三章 ~(26)Al/~(10)Be埋藏测年法采样要求及实验方法 |
3.1 野外采样要求 |
3.2 实验方法 |
3.2.1 石英提纯 |
3.2.2 化学分离 |
3.3 实验数据处理 |
第四章 安徽陈山遗址简单埋藏测年研究 |
4.1 陈山遗址研究背景 |
4.2 区域概况及样品采集 |
4.2.1 区域概况 |
4.2.2 样品采集 |
4.3 简单埋藏测年结果及讨论 |
4.3.1 简单埋藏年代结果及可信度分析 |
4.3.2 陈山遗址的年代及古人类活动 |
4.3.3 长江中下游地区网纹红土的年代及其气候意义 |
第五章 百色盆地高岭坡遗址简单埋藏测年研究 |
5.1 高岭坡遗址研究背景 |
5.2 区域概况及样品采集 |
5.2.1 区域概况 |
5.2.2 样品采集 |
5.3 简单埋藏测年结果及讨论 |
5.3.1 简单埋藏测年结果及可信度分析 |
5.3.2 高岭坡遗址旧石器文化的年代 |
5.3.3 阿舍利旧石器文化的扩散 |
5.3.4 中国南方网纹红土的沉积来源及堆积年代 |
第六章 云南元谋直立人遗址等时线埋藏测年研究 |
6.1 元谋直立人遗址研究背景 |
6.2 区域概况及样品采集 |
6.2.1 区域概况 |
6.2.2 样品采集 |
6.3 ~(26)Al/~(10)Be等时线埋藏测年结果及讨论 |
6.3.1 简单埋藏测年结果 |
6.3.2 等时线埋藏测年结果 |
6.3.3 元谋人遗址的年代 |
6.3.4 早更新世人类的迁移路线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晚中新世以来祁连山东段层状地貌及水系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层状地貌面成因 |
1.2.1.1 夷平面 |
1.2.1.2 河流阶地 |
1.2.2 层状地貌面年代学研究 |
1.2.3 水系格局演化研究方法 |
1.2.3.1 地质地貌学方法 |
1.2.3.2 物源示踪方法 |
1.2.3.3 历史记录与现代观测 |
1.2.3.4 数字地貌参数与模拟研究 |
1.2.4 祁连山东段层状地貌与水系演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与创新点 |
1.4.1 论文工作量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质概况 |
2.1.1 构造 |
2.1.2 研究区地层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2.1 地貌特征 |
2.2.2 气候植被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分析 |
3.1 层状地貌面年代学研究方法 |
3.1.1 磁性地层学 |
3.1.1.1 基本原理 |
3.1.1.2 样品采集与测试 |
3.1.2 生物地层学 |
3.1.3 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 |
3.2 环境代用指标研究方法 |
3.2.1 粒度 |
3.2.2 元素地球化学 |
3.3 水系演化研究方法 |
3.3.1 物源分析方法 |
3.3.2 数字地貌参数 |
第四章 达坂山夷平面与年代学研究 |
4.1 达坂山夷平面特征 |
4.2 夷平面上沉积物特征与沉积演化 |
4.2.1 岩性特征 |
4.2.2 沉积演化阶段划分 |
4.3 生物地层学 |
4.4 磁性地层学 |
4.4.1 岩石磁学测试结果与分析 |
4.4.2 古地磁测试结果与分析 |
4.4.3 磁性地层划分与地层年代 |
第五章 大通河、湟水阶地序列与年代学研究 |
5.1 大通河八宝川盆地阶地序列与年代 |
5.1.1 阶地序列与阶地分布 |
5.1.2 最高级阶地(T8)年代 |
5.1.2.1 古地磁样品采样与测试 |
5.1.2.2 磁性地层年代与T8阶地年代 |
5.1.3 东岸T3阶地年代 |
5.2 大通河门源盆地阶地序列与年代 |
5.2.1 阶地序列与阶地分布 |
5.2.2 阶地年代学研究 |
5.3 湟水民和段阶地序列与年代 |
5.3.1 阶地序列 |
5.3.2 阶地年代学研究 |
第六章 大通河、湟水水系演化 |
6.1 大通河、湟水流域概况 |
6.2 大通河水系演化历史重建 |
6.2.1 碎屑锆石U-Pb年龄 |
6.2.1.1 潜在源区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 |
6.2.1.2 河桥阶地序列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 |
6.2.2 重矿物组合 |
6.2.3 砾石岩性成分 |
6.2.4 现代大通河水系演化历史 |
6.3 大通河水系未来演化趋势分析 |
6.4 湟水水系演化 |
第七章 讨论 |
7.1 晚新生代祁连山东段地貌演化 |
7.2 晚新生代祁连山东段的隆升 |
7.2.1 祁连山的向东扩展 |
7.2.2 祁连山东段的加速隆升 |
7.3 祁连山东段河流演化对构造-气候的耦合响应 |
7.3.1 河流阶地的形成与构造-气候的耦合 |
7.3.2 造山带水系演化与构造-气候的耦合 |
7.3.2.1 构造对水系演化趋势的控制 |
7.3.2.2 气候变化对水系重组时间的控制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索引 |
附录二 表索引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长江中下游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分期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
二文化分期 |
(一)地层与年代 |
1.长江中游地层序列 |
2.长江下游地层序列 |
(二)旧石器时代早、中期典型地点 |
1.浙江七里亭遗址、银锭岗遗址[1] |
2.江苏放牛山遗址、南京人地点 |
3.安徽陈山地点、人字洞遗址 |
4.湖南虎爪山地点、鸡公遗址 |
5.湖北学堂梁子遗址、石龙头遗址、黄家窝遗址 |
(三)旧石器时代晚期典型地点 |
1.江苏将军崖遗址、神仙洞地点 |
2.浙江乌龟洞地点、合溪洞遗址 |
3.江西袁河流域 |
4.湖南乌鸦山遗址、十里岗遗址和燕儿洞遗址 |
5.湖北鸡公山遗址、樟脑洞遗址、杜店遗址 |
(四)长江中下游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 |
三文化分区 |
(一)砾石—手斧文化区 |
(二)砾石—大尖状器文化区 |
(三)砾石—砍砸器文化区 |
(四)砾石—手镐石球文化区 |
四结语 |
(7)3.5Ma以来南黄海西部沉积演化史及其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黄海沉积环境研究进展 |
1.2 黄河和长江演化历史研究进展 |
1.3 源区化学风化历史研究进展 |
1.4 选题依据 |
1.5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2章 区域概况 |
2.1 南黄海地质背景 |
2.2 南黄海气候背景 |
2.3 南黄海水文状况及洋流特征 |
2.4 流入南黄海的主要河流 |
2.5 黄河流域地质及气候背景 |
2.6 长江流域地质及气候背景 |
2.7 淮河流域地质及气候背景 |
第3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1.1 CSDP-1孔 |
3.1.2 黄河长江样品 |
3.2 分析方法 |
3.2.1 陆源碎屑矿物学分析 |
3.2.2 沉积物堆积速率分析 |
3.2.3 粒度分析 |
3.2.4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第4章 晚上新世以来沉积演化历史及其古环境响应 |
4.1 矿物和沉积学记录 |
4.1.1 粒度和物质堆积速率 |
4.1.2 粘土矿物 |
4.1.3 全岩显微镜观察及粘土矿物扫描电镜 |
4.2 Sr-Nd同位素 |
4.3 晚上新世以来南黄海大规模海侵历史及原因 |
4.4 潜在物源分析 |
4.5 粘土矿物和Sr-Nd约束沉积物物源分析 |
4.6 河流的演化及沉积响应 |
4.7 驱动机制:构造隆升还是气候变化? |
4.8 小结 |
第5章 晚上新世以来沉积物源区化学风化及其控制因素 |
5.1 沉积物地球化学记录 |
5.1.1 常量元素 |
5.1.2 稀土元素 |
5.2 晚上新世以来沉积物源区化学风化及其控制因素 |
5.2.1 化学风化指标 |
5.2.2 晚上新世以来沉积物源区化学风化历史及控制因素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CSDP-1 孔陆源碎屑粘土粒级组分常量元素含量 |
附表2 CSDP-1 孔陆源碎屑粘土粒级组分稀土元素含量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湖北郧西白龙洞中更新世古人类遗址的哺乳动物化石(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化石记述 |
3动物群性质及相关讨论 |
3.1从动物群组成判断白龙洞动物群时代 |
3.2从动物群组成推断白龙洞动物群所代表的环境 |
4小结 |
(9)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进展与主要成果(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述 |
2 总体目标 |
3 主要工作任务 |
4 进展与主要成果 |
4.1 系统梳理了资源环境条件和重大地质问题 |
4.1.1 资源环境条件 |
4.1.2 重大地质问题 |
4.2 创新了一批理论与方法 |
4.2.1 光纤技术应用于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监测 |
4.2.2 编制了环境地质调查技术标准和要求 |
4.2.3 建立了环境地质调查合作新机制和大流域环境地质工作模式 |
4.2.4 地球关键带研究取得新成果 |
4.2.5 提出了多元响应的研究思路 |
4.2.6 建立了第四纪地层多重划分对比序列 |
4.2.7 建立了航空高光谱遥感综合调查技术方法和工作流程 |
4.3 成果转化和服务成效 |
4.3.1 支撑服务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和新型城镇化战略 |
4.3.2 支撑服务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和维护 |
4.3.3 支撑服务地质灾害防治 |
4.3.4 支撑服务赣南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
4.3.5 支撑服务国家地下战略储油储气库基地建设和页岩气绿色开发战略 |
5 未来工作部署 |
(10)晚第四纪河套平原沉积速率和河道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盆地与冲积平原沉积速率研究进展 |
1.2 河道变迁研究进展 |
1.3 晚第四纪黄河内蒙段演化研究进展 |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质与地貌概况 |
2.1.1 地质概况 |
2.1.2 区域地层概述 |
2.1.3 地貌概况 |
2.2 河套平原自然地理概况 |
2.2.1 现代气候特征 |
2.2.2 黄河内蒙段河道特征 |
2.2.3 黄河内蒙段水沙特征 |
2.3 晚第四纪古环境与古气候特征 |
第三章 钻孔岩芯的物质组成与沉积相分析 |
3.1 钻孔岩芯的岩性特征 |
3.2 现代地表沉积环境沉积物粒度特征的分析和对比 |
3.2.1 粒度组成、粒度频率曲线和概率累积曲线特征 |
3.2.2 粒度参数特征、C-M图和粒度指数特征 |
3.2.3 粒度指标对环境的指示意义 |
3.3 钻孔岩芯粒度参数特征与沉积相划分 |
3.4 小结 |
第四章 岩芯年代学框架的建立 |
4.1 光释光测年原理与方法 |
4.1.1 测年简史 |
4.1.2 测年原理 |
4.2 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
4.3 等效剂量和剂量率的测定 |
4.4 实验条件的测试 |
4.5 黄河内蒙段河流沉积物的光晒退程度研究 |
4.5.1 黄河内蒙段现代河流沉积物的光释光测年 |
4.5.2 黄河内蒙段岩芯沉积物中OSL和14C测年对比 |
4.6 岩芯沉积物标准生长曲线方法的适宜性研究 |
4.7 小结 |
第五章 晚第四纪河套平原沉积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5.1 磴口横断面沉积速率的分布特征 |
5.2 河套平原平均沉积速率的分布特征 |
5.3 河套平原沉积速率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晚第四纪河套平原河道变迁过程 |
6.1 磴口横断面沉积相的纵向分布与横向联系 |
6.2 晚第四纪河套平原河道变迁过程 |
6.3 晚第四纪河套平原河道变迁的影响因素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淮河下游地区早更新世地层的发现(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淮海平原晚新生代重大地质事件[J]. 闫纪元,胡健民,王东明,公王斌,梁霞. 地质通报, 2021(05)
- [2]淮河形成时代探析[J]. 李宗盟,高红山,刘芬良,王帅,武茹丽,张辰光. 地理科学进展, 2020(10)
- [3]苏北-南黄海西部第四纪长江埋藏古河道分布研究进展[J]. 陈影影,夏非,张振克,胥勤勉,陈诗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0(04)
- [4]中国南方早更新世人类遗址宇生核素埋藏测年研究[D]. 罗兰.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5]晚中新世以来祁连山东段层状地貌及水系演化[D]. 马振华. 兰州大学, 2020(01)
- [6]长江中下游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分期分区研究[J]. 陈虹,方梦霞. 考古学报, 2020(01)
- [7]3.5Ma以来南黄海西部沉积演化史及其环境响应[D]. 张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9
- [8]湖北郧西白龙洞中更新世古人类遗址的哺乳动物化石[J]. 同号文,张贝,武仙竹,屈胜明. 人类学学报, 2019(04)
- [9]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进展与主要成果[J]. 姜月华,周权平,陈立德,倪化勇,雷明堂,程和琴,施斌,马腾,葛伟亚,苏晶文,李云,谭建民. 中国地质调查, 2019(05)
- [10]晚第四纪河套平原沉积速率和河道变迁研究[D]. 李富强. 兰州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