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澳大利亚正在对CEA-MOUNT导弹制导雷达进行测试(论文文献综述)
万涛[1](2021)在《空战场低截获概率雷达信号感知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空战场中,电子战是克敌制胜的关键力量,其中,雷达信号感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一方面,雷达信号感知是获取雷达方的电子情报(ELINT),另一方面,可引导我方及时做出反应和实施精确干扰。而当前雷达多具有良好的低截获特性,为此,电子战设备需要在空战场的复杂电磁环境中感知到低截获概率(LPI)雷达信号,并从中提取出有用信息。LPI雷达信号往往具有宽频段、大动态、复杂调制、参数捷变等特性,使得侦察接收机难以检测。因此,研究针对空战场LPI雷达信号感知理论与方法,有着迫切的现实需求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空战场LPI雷达信号的感知较传统雷达信号感知,在时域、频域、空域等诸多方面的复杂程度均有提升。本文围绕空战场LPI雷达信号感知所涉及的感知架构、信号检测、脉内脉间调制识别、参数估计与信号分选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理论推导与算法研究,并利用半实物离线试验数据进行算法验证。本文主体共分为五个部分,主要贡献如下:1、研究了通用空战场LPI雷达信号感知系统方案。通过分析空战场LPI雷达信号时域、频域、空域、调制域等方面的特征,构建了空战场LPI雷达信号感知模型;提出了空战场LPI雷达信号感知信号处理架构,重点分析了Nyquist折叠接收机(NYFR)和信道化接收机的特点,为类似信号感知系统研制提供了方案蓝本。2、研究了空战场LPI雷达信号检测技术。对传统的时域能量检测、频域能量检测和时域自相关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视图的LPI雷达信号检测算法,介绍了可视图相关概念及信号检测模型,克服了传统检测算法在低信噪比(SNR)下信号检测概率低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考虑到LPI雷达信号为多分量情形,提出了基于可视图的多分量LPI雷达信号检测算法,实现了对多分量雷达信号在低SNR下的检测。3、研究了空战场LPI雷达信号识别技术。研究了经NYFR折叠后的各种LPI雷达信号时域、频域和时频域之间的关系。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NYFR和深度学习的LPI雷达信号脉内调制识别方法,对比实验说明了在低SNR下,识别效果表现非常优越;借助可视图算法,通过特征提取与机器学习等方法结合,提出了一种自动雷达天线扫描方式识别方法,可有效区分雷达天线扫描方式;结合前两种识别方法,提出了基于可视图的LPI雷达信号脉内调制识别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信号识别效果良好;考虑到信号脉冲数少的情形,研究了基于机器学习的LPI雷达信号分选方法,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4、研究了空战场LPI雷达信号参数估计技术。针对复合调制的LPI雷达信号,给出了相关性能分析,并提出了基于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SPWVD)的LPI雷达信号参数估计算法,仿真结果验证了参数估计性能的有效性;针对多分量信号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复合短时傅里叶变换(CSTFT)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的LPI雷达信号瞬时频率(IF)估计算法,能够实现对多分量LPI雷达信号IF参数的估计;理论推导出了多分量LPI雷达信号的克拉美罗界(CRB),并通过对比实验进一步阐明了IF参数估计性能的优越性。5、实施了半实物仿真数据算法验证。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了上述LPI雷达信号检测、信号识别和参数估计的有效性和性能,并结合课题组搭建了空中战场LPI雷达信号感知半实物离线平台。通过对LPI雷达信号在实验中截获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证明了本文提出的一些LPI雷达信号感知理论与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相关研究成果有望提升雷达对抗系统在空战场环境下的感知能力。
张梦湉,高雁翎[2](2020)在《2019年度世界防空反导发展综述》文中认为跟踪研究了2019年度世界防空反导发展新动向,对2019年度世界防空反导装备与技术发展热点和趋势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美国、俄罗斯、欧洲及亚太等国家与地区的防空反导装备与技术发展情况,重点反映了主要国家在防空反导拦截武器系统、预警探测系统、指挥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研发与部署进展,跟踪了防空反导领域新技术与新系统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2019年度主要国家防空反导演习的具体情况。
熊忠泽[3](2011)在《某武器系统连指挥车总体方案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空袭作战已成为一种可独立达成战争目的的作战样式,是影响整个战争进程和结局的重要作战行动,是夺取制空权的主要方法。针对对地攻击机、巡航导弹、制导炸弹等为代表的现代空袭武器的特点,近程防空武器系统一方面对导弹的射程、飞行时间、机动性、抗干扰性以及战斗部、引信组合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性能,同时,为了适应现代信息化战争需要,增强机动性和多次拦截、全天候自动化作战能力和作战效能,各国纷纷将便携式导弹车载化,将导弹装载于装甲底盘或越野车上,并增配具有较强目标探测能力、具有和防空体系融入一体、功能完善的指挥系统,这已成为国内外制导武器装备发展的一个方向。本文来源于某型车载式武器系统的连指挥车,它配属于连级作战单位,具有全方位、自动化的目标搜索、情报融合处理、指挥控制、通信组网、定位定向、敌我识别等功能,因而搜索雷达、情报处理与指挥控制是连指挥车研制的重点和关键内容。本文从总体角度出发,对连指挥车的搜索雷达、情报与指挥控制等关键内容进行了重点分析论证和设计,主要包括雷达的基本原理、技术体制选择、威力、精度、工作模式、工作参数以及指挥控制基本原理、目标威胁判断、数据融合处理、目标分配、作战流程等,提出了完整的连指挥车总体技术方案,同时,对连指挥车的可靠性指标进行了预计、分析。经过整机多次的外场试验和系统联调试验,充分验证了连指挥车总体技术方案的可行性,所有技术指标都达到了武器系统的相关要求。
安德鲁·F·克雷普内维奇,汉兴[4](2011)在《中国军力发展“迫美”实施 空海一体战》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编译自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SBA)同名文件。本刊发表此文,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报道,仅供读者参考。
张欣[5](2008)在《“相互确保摧毁”是否还存在? ——试析冷战后美俄之间的核威慑》文中研究指明以东欧剧变、“柏林墙”倒塌以及苏联解体为标志的冷战的结束,使得美俄两国的国家安全态势发生结构性变化。美苏自二战后在军事、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领域长达四十余年对抗的结束使得美国失去了与之相匹敌的战略竞争敌手,那么在核力量方面双方还势均力敌吗?两国之间是否还存在“相互确保摧毁”?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并深深影响大国关系的问题,其中冷战后两国间是否存在核威慑,还要综合考虑双边关系及国际政治环境等问题。2002年5月2日,两国签署《莫斯科条约》,建立新型战略框架关系;5月28日,北约19个成员国和俄罗斯在罗马签订《罗马宣言》,将俄与北约的19+1机制正式更名为“20国机制”,6月,俄正式成为八国集团正式成员。但两国之间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2001年12月,美单方面退出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1995年9月28日,北约开始东扩。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美俄关系有缓和但仍是以竞争为主,核威慑依然存在,两国存在“相互确保摧毁”的现实可能性,这就需要再从两国目前核力量中探讨是否还存在“相互确保摧毁”的核态势。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美俄两国依然拥有庞大的核武库,核战略依然是双方国家安全战略中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存在于冷战前的美苏之间的“相互确保摧毁”态势在冷战后的今天美俄之间是否存在是一个值得研究问题,也正是本篇尝试探讨的课题。本篇第一章首先就“相互确保摧毁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分析了冷战时期美苏的核战略以及二者之间“相互确保摧毁”核态势的存在。第三章从导弹防御系统、“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预警系统三个方面对美俄核力量以及冷战后美俄核战略进行了介绍。第四章就美国和俄罗斯的核力量从核弹头、“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两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比较。第五章通过对美俄核力量的分析和比较探讨冷战后美俄之间是否还存在“相互确保摧毁”的核态势。
任彦[6](2006)在《网络中心战条件下C2组织的知识服务建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知识正在成为现代组织中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知识的有效使用和共享能够支持人们更好地制定决策、求解问题或产生新的信息和知识。未来的网络中心战条件下,获取和利用知识优势从而实现决策和行动优势将成为战争制胜的关键,C2(指挥控制)组织越来越强调知识的交互、共享和协作,需要高效、通用、集成、灵活和协调的知识服务机制。建立良好的知识服务模型是知识服务研究的首要问题之一。本文以网络中心战条件下C2组织的知识应用需求为背景,提出了网络中心战条件下C2组织的知识服务建模方法(KEMMON)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对网络中心战条件下的知识需求和知识作用原理、知识服务描述模型、基于进程代数的任务知识形式化建模方法、知识服务可执行模型和知识服务流的生成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防空导弹网络化作战的具体案例对以上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本文提出了网络中心战条件下C2组织的知识需求、知识流模型和知识作用原理,设计了KEMMON方法的总体框架。从网络中心战的C2组织结构和作战域等方面分析了网络中心战条件下的指挥控制对高质量知识共享的需求;建立了网络中心战条件下C2组织的知识流向量空间模型以及知识转化模型,说明了知识在组织中的动态流动和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中心战中的知识作用模型,说明了知识在网络中心战各作战域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对作战决策和作战行动的影响;分析了网络中心战条件下的知识类型和概念;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KEMMON方法的总体框架。这些工作为详细深入的知识服务建模研究以及其他知识服务关键技术的研究提供了背景和基础支持。在KEMMON方法的框架下,本文提出了知识服务描述模型(KSDM)及基于进程代数的任务知识形式化建模方法,体现了以任务为中心的知识服务建模思想。定义了KSDM,包括其高层描述模型与多维知识服务内容模型(MDKSCM),MDKSCM包括语境知识模型、领域知识模型、推理知识模型以及任务知识模型;基于进程代数、LOTOS语言等理论方法,提出了任务知识的形式化建模方法,包括元模型、图示化建模符号、任务知识描述语言(TKDL)以及形式化描述规范。KSDM模型以任务为中心集成了知识的多角度描述,包括静态语义、动态语义以及语境因素等,全面地表达了知识服务的内容;并可与Web服务系列标准兼容,便于对底层模型的进一步描述,满足分布式异构环境中服务发布、发现等要求;以任务为中心的建模思想也符合网络中心战C2组织面向任务的灵活指控、协同决策等需要。在形式化建模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任务知识的知识服务可执行模型生成方法,并基于可执行模型提出了面向协作任务的知识服务流建模方法。基于对象Petri网建模语言(OPDL),提出了将基于进程代数的任务知识形式化模型(TKDL模型)转换为基于对象Petri网的可执行模型(OPN模型)的方法,研究了其基本转换原理、模型转换规则和模型转换算法等;在此基础上,根据网络中心战条件下C2组织过程对面向协作任务的知识服务流的需求,研究了基于对象Petri网的网络化C2组织决策过程模型,提出了基于OPN模型的知识服务组合建模方法,以及知识服务组合模型的验证指标和验证方法。可执行模型的生成使得知识服务模型更易于理解和维护,便于对知识服务进行仿真、测试、验证和评价;知识服务组合建模的研究使知识服务更适应网络中心战条件下C2组织的复杂任务要求,为C2组织成员进行任务协作提供集成化的知识服务保障。本文以体现网络中心作战思想的防空导弹网络化作战为背景,通过防空反导知识服务的建模实例研究了以上知识服务建模方法的应用。通过对识别跟踪知识服务的形式化建模过程和可执行模型的生成过程的分析描述,以及识别跟踪服务与拦截制导服务、结果评价服务的服务组合和验证过程的分析描述,说明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KEMMON建模方法的建模过程和有效性,总结了其特点,并与相关方法进行了比较。本文的研究工作对于深入研究知识服务技术、实现网络中心战条件下C2组织的知识共享和应用以及现代企业组织的知识共享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黄晓宁[7](2003)在《澳大利亚正在对CEA-MOUNT导弹制导雷达进行测试》文中提出
崔宪涛[8](2003)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文中认为所谓国际关系,或者说世界格局,无论是从历史上,还是从当代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大国的行为以及大国之间的关系来推动、制约乃至破坏着世界的发展进程。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两个世界大国,而且作为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负有重要责任和义务的国家,面对冷战后世界格局变化带来的挑战和国际社会发展趋势,率先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我们认为,对这一种新型的大国关系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中俄两国本身看,作为欧亚大陆两个最大的国家,而且是地缘接近的两大邻国,没有任何理由不搞好或不加强双边关系。历史证明,中俄关系的惟一最佳选择就是和睦相处,和则两强,分则俱弱,正如中俄两国领导人达成的“中俄两国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共识,对抗或结盟都不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从世界范围看,中俄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关系到国际政治的发展走向,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变迁,特别从长远看,随着中俄两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加强,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将越来越大。21世纪的世界将以一种什么样的格局载入史册,从一定程度上说,取决于中俄两个世界大国的关系发展。可以说,这是本文写作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本文写作的基本思路是: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为主线,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包含的基本内容为对象,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存在问题的提出和探讨为目的,就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就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的政治关系、经贸合作、科技文化教育军事技术领域合作与交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前景和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本文的结构由引言和六章正文组成: 第一章是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综论,所要阐述和解决的问题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的起因、过程和条件,原则和目标,特点和意义。目的是要说明:在当今时代,中俄两国为什么要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而不是别的关系,也就是说,是哪些因素促使中俄两国领导层选择了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而不是对抗或结盟的关系。同时说明,为什么中国选择俄罗斯和俄罗斯选择中国作为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对象,而不是欧洲国家,不是日本或美国?本章的目的是使我们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把握,以便于后面各章分门别类地展开阐述。 第二章是关于中俄两国政治关系。中俄政治关系是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两国关系的基本起点和主导部分。政治关系直接决定着其他关系的发展方向与水平。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中俄政治关系是最值得称道的,也是非常富有创造性和借鉴性的。本章主要阐述中俄政治关系建立的基础,发展的过程,两国在国际领域和国家安全领域的合作,法律基础和机制,以及对两国关系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第三章是关于两国经贸合作。新时期大国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经济因素的分量增强。中俄经贸合作是建立在一个非常深厚和广泛的基础之上的,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物质基础。没有广泛B民人的经贸合作,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就没有坚固的勘出,也没有前途。本章包括三部分内容:()分析中俄经贸合作的基础和客观条件; (二)分析中俄经贸合作的特点和现实问题(3)中俄经贸合作的前景和基本对策。重点是对中俄经贸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对中俄经贸合作的前景和应采取的对策进行阐述. 第四章是关子中俄两国科技、文化教育、军事枝术的合作与交沈 中俄科教合作,对俄罗斯来是jc有助子其大量的、最新的科技成果的转化,对中国d有助于在一些尖端科伎领域更决地发展,以用Y一些实用技术的开发和转让;而文化教育的合作,不仅有助子中俄两国人民思想、精种领域的了解与接近,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培移深厚的基础,而文化教育作为一门产业,加强合作与交流,对中俄两国来说都是有益的;至于军事技术的合作,不仅可以列B$U)opde的保证,克实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内容,对中国来说,可以加快国防建设现代化的步伐,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关系到国家主权与领土的究整;对俄罗斯来说,可以加快新式军工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保持俄罗斯在革工产品研制开发方面领先世界的优势,可以挽救大量濒临破产的军工企业,特别是不断增加在世界军火销售市场上的份额同时,可以对亚太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本章同时对中俄科技、文化教育和军事技术合作进一步发晨提出了方向. 第五章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周边大国(地区)关系.作为大国关系,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是关系到世1H各局、关系到卜b不和平与发展的大事.本章主妄书轧讨在中俄战呐巾中作伙伴关系大背景下,与中俄关系相关的大国或地区的关系,如中、俄、美的“大三角”关系,中、俄、印的关系,中、俄、美、中亚的关系,中、俄、美、日关系等.尤其是对中国来说,在建立与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时,如何同步保持发展与世界其他
谢俊好[9](2001)在《舰载高频地波雷达目标检测与估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频地波雷达(HFSWR)利用垂直极化电磁波沿海面绕射传播的机理,既能实现对海上舰船和低空飞行目标的超视距探测,又可用于海态遥感等民用事业。舰载HFSWR除具有岸基HFSWR的特点外,更突出的优势在于其灵活机动性,其研制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相比于岸基HFSWR,舰载HFSWR信号处理的难点在于一阶海杂波展宽谱中舰船目标的检测与估值,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理论分析了舰载HFSWR一阶海杂波谱的展宽机理,给出其展宽数学模型,这些已被舰载HFSWR数据采集试验所获得的实测海杂波数据处理结果所证实。平台运动时,雷达分辨单元内不同方向的一阶海杂波回波被附加不同的多普勒频移,使得岸基情形时强大的一阶Bragg峰(单频)被展宽,因此影响展宽谱中船目标检测的主要干扰为具有相同多普勒频率但方位不同的一阶海杂波,这也是全文的基础与出发点。 类似于机载预警雷达(AEW)的地杂波抑制,本文将天线相位中心偏置(DPCA)技术推广并应用于舰载HFSWR的一阶海杂波抑制。考虑到实际平台运动速度的波动,提出了通过空域插值获得等效阵元信号进行DPCA处理的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当平台运动速度与理想速度偏离较小时,可通过空域插值获得较好的杂波抑制效果。进一步,基于阵列采样信号的时空等价性,本文还分析了基于时域插值进行DPCA处理的方法,结果表明只要平台匀速直线运动,通过时域插值就可获得较好的杂波抑制效果,这大大放松了空域插值方法对平台运动速度的限制。理论证明在理想条件下上述DPCA处理对单频的正负一阶Bragg峰是最优的。 DPCA是一种最简单的空时二维自适应处理,它需要满足特殊条件。由于舰载HFSWR的一阶海杂波具有时空耦合的二维谱,因此最佳杂波抑制应采用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本文利用卡亨南—洛厄维展开(KLE)对[O,T0]观测时间、带宽为W的限带谱连续随机过程进行展开,得到其特征谱的解析表达式,即大特征值个数为2WT0+1。进一步通过理论证明及计算机模拟,将连续限带谱的结论推广至离散序列情形,给出了机载预警雷达二维地杂波特征谱的表达式。针对舰载HFSWR的一阶Bragg展宽谱等带通谱情形,理论分析得到了其特征谱表达式,这与实测数据处理结果非常一致,可用于空时二维自适应处理结构的简化。 综合前面分析并考虑到系统简单化与实时性,本文提出了时域多普勒滤波
刘英姿[10](1999)在《新型海上监视雷达》文中认为论述了旋转雷达将让位于固定雷达和红外搜索跟踪系统, 而开发一体化桅杆结构的监视雷达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DD21 舰项目最有可能开发新一代非旋转射频传感器。介绍了一些海上雷达升级改进的最新进展
二、澳大利亚正在对CEA-MOUNT导弹制导雷达进行测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澳大利亚正在对CEA-MOUNT导弹制导雷达进行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1)空战场低截获概率雷达信号感知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空战场面临的LPI雷达发展现状 |
1.2.2 空战场面临的LPI雷达感知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空战场LPI雷达信号特征分析与接收架构 |
2.1 引言 |
2.2 空战场LPI雷达的特征分析 |
2.2.1 时域特征分析 |
2.2.2 频域特征分析 |
2.2.3 空域特征分析 |
2.2.4 调制域分析 |
2.3 空战场LPI雷达信号感知架构分析 |
2.3.1 空战场LPI雷达信号侦收流程 |
2.3.2 频域数字信道化技术 |
2.3.3 NYFR技术 |
2.3.4 数字信号处理模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战场LPI雷达信号检测 |
3.1 引言 |
3.2 空战场LPI雷达信号检测 |
3.2.1 检测问题描述 |
3.2.2 常规信号检测方法 |
3.2.3 仿真分析 |
3.3 基于可视图的LPI雷达信号检测算法 |
3.3.1 相关概念与原理 |
3.3.2 信号检测模型 |
3.3.3 仿真分析 |
3.4 多分量LPI雷达信号的信号检测算法 |
3.4.1 相关概念与原理 |
3.4.2 信号检测模型 |
3.4.3 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战场LPI雷达信号特征获取及识别 |
4.1 引言 |
4.2 基于深度学习的LPI雷达信号的识别算法 |
4.2.1 信号噪声分析 |
4.2.2 LPI雷达信号时域、频域、时频域分析 |
4.2.3 CNN类深度学习网络结构 |
4.2.4 仿真分析 |
4.3 基于可视图的雷达天线扫描方式识别算法 |
4.3.1 信号模型 |
4.3.2 特征提取 |
4.3.3 仿真分析 |
4.4 基于可视图的LPI雷达调制类型识别算法 |
4.4.1 信号模型 |
4.4.2 小波预处理和加权可视图 |
4.4.3 仿真分析 |
4.5 基于少脉冲数的 LPI 雷达信号脉间调制识别方法 |
4.5.1 信号模型 |
4.5.2 基于SVM的 LPI雷达信号脉间调制识别 |
4.5.3 仿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战场LPI雷达信号参数估计 |
5.1 引言 |
5.2 基于SPWVD的 LPI雷达信号参数估计算法 |
5.2.1 FSK/BPSK信号及SPWVD相关概念 |
5.2.2 基于SPWVD的 FSK/BPSK信号参数估计 |
5.2.3 仿真分析 |
5.3 基于改进的多分量LPI雷达信号IF估计方法 |
5.3.1 信号模型 |
5.3.2 CSTFT模型 |
5.3.3 基于SIFT的信号参数估计算法 |
5.3.4 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半实物仿真数据算法验证实验与分析 |
6.1 半实物仿真平台搭建及数据采集 |
6.2 算法验证及分析 |
6.2.1 信号检测算法验证 |
6.2.2 信号参数估计算法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公式(5-27)推导具体过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2019年度世界防空反导发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拦截武器系统性能持续提升 |
2.1 美俄重点升级和发展战略反导能力 |
2.2 美以在实战背景下检验末段拦截武器性能 |
2.3 新型防空导弹系统发展迅速 |
3 预警探测和指控系统升级速度加快 |
3.1 美国大力推进天基传感器系统建设 |
3.2 美俄不断强化地基与海基雷达探测能力 |
3.3 美国持续升级防空反导指控系统作战能力 |
4 定向能武器研制不断深入 |
5 防空反导演习实战化趋势日益明显 |
6 结束语 |
(3)某武器系统连指挥车总体方案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 |
1.2.1 国外影响较大的近程导弹武器系统 |
1.2.2 国内近程导弹武器系统 |
1.2.3 近程导弹武器系统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基本理论 |
2.1 作战指挥控制基本原理及发展历程 |
2.2 雷达基本原理 |
2.2.1 目标位置的测量 |
2.2.2 雷达检测能力 |
第三章 总体方案设计 |
3.1 主要战术技术指标 |
3.1.1 指挥控制 |
3.1.2 搜索雷达 |
3.1.3 系统反应时间 |
3.1.4 引导成功概率 |
3.1.5 可靠性 |
3.2 总体方案的设计 |
3.2.1 系统概述 |
3.2.2 指控系统的设计 |
3.2.3 搜索雷达的设计 |
3.2.4 引导精度分析 |
3.2.5 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
3.2.6 可靠性设计 |
3.2.7 电磁兼容性设计 |
3.3 小结 |
第四章 试验验证情况分析 |
4.1 试验验证情况 |
4.2 对试验中出现问题的质量归零情况 |
4.3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课题总结 |
5.2 系统特点 |
5.3 系统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相互确保摧毁”是否还存在? ——试析冷战后美俄之间的核威慑(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相互确保摧毁”理论 |
第一节 “确保摧毁” |
第二节 “相互确保摧毁” |
第二章 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相互确保摧毁” |
第一节 冷战期间苏联的核威慑 |
第二节 冷战期间美国的核威慑 |
第三章 俄美战略核力量构成 |
第一节 冷战后俄罗斯的战略核力量 |
一、俄罗斯的核战略 |
二、俄罗斯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
三、俄罗斯“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 |
四、俄罗斯国家战略预警系统 |
第二节 冷战后美国的战略核力量 |
一、冷战后美国的核战略 |
二、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
三、美国的战略核力量 |
四、战略预警系统 |
第四章 美俄战略核力量对比 |
第一节 美俄核弹头对比 |
第二节 美俄“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对比 |
一、“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数量对比 |
二、“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质量对比 |
第五章 “相互确保摧毁”是否还存在?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网络中心战条件下C2组织的知识服务建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知识经济与知识军事 |
1.1.2 网络中心战与知识优势 |
1.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知识的概念及基本理论 |
1.2.1 知识的基本概念 |
1.2.2 信息价值链 |
1.2.3 知识的分类 |
1.2.4 知识的表示方法 |
1.3 相关领域及研究现状 |
1.3.1 网络中心战的相关研究 |
1.3.2 知识管理与知识建模 |
1.3.3 Web 服务与网格技术 |
1.3.4 知识服务技术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4.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4.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KEMMON 基础及框架 |
2.1 网络中心战的知识需求分析 |
2.1.1 网络中心战组织结构的变化 |
2.1.2 网络中心战指挥控制的特点 |
2.1.3 网络中心战对知识服务的需求 |
2.2 KEMMON基础 |
2.2.1 知识流模型 |
2.2.2 知识作用原理 |
2.2.3 知识概念分析 |
2.3 KEMMON框架 |
2.3.1 KEMMON 的出发点和定位 |
2.3.2 知识服务的特点和建模原则 |
2.3.3 KEMMON 方法基本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知识服务描述模型及基于进程代数的任务知识建模 |
3.1 知识服务描述模型(KSDM)定义 |
3.2 多维知识服务内容模型(MDKSCM)定义 |
3.2.1 语境知识模型(CKM)定义 |
3.2.2 领域知识模型(DKM)定义 |
3.2.3 推理知识模型(IKM)定义 |
3.2.4 任务知识模型(TKM)定义 |
3.2.5 小结 |
3.3 基于进程代数的任务知识建模思想 |
3.3.1 任务知识形式化建模的理论基础 |
3.3.2 任务知识形式化建模的元模型 |
3.3.3 任务知识形式化建模的原则和步骤 |
3.4 任务知识形式化建模方法 |
3.4.1 图示化辅助建模 |
3.4.2 任务知识描述语言TKDL |
3.4.3 形式化描述规范 |
3.4.4 建模示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知识服务可执行模型及知识服务流建模 |
4.1 知识服务可执行模型生成的理论基础 |
4.1.1 Petri 网 |
4.1.2 对象Petri 网描述语言(OPDL)及模型 |
4.2 任务知识的形式化描述向可执行模型的转换方法 |
4.2.1 模型转换关系 |
4.2.2 模型转换算法 |
4.2.3 模型转换示例 |
4.3 面向协作任务的知识服务流建模 |
4.3.1 面向协作的网络化C2组织分析 |
4.3.2 基于可执行模型的知识服务组合 |
4.3.3 知识服务组合模型的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防空反导知识服务建模案例研究 |
5.1 背景概述 |
5.2 语境分析 |
5.2.1 防空导弹网络化作战实例的语境概述 |
5.2.2 识别跟踪知识服务的语境知识模型 |
5.3 任务知识形式化建模 |
5.3.1 防空导弹系统反导作战过程 |
5.3.2 识别跟踪知识服务的任务知识建模 |
5.4 任务知识可执行模型及知识服务流 |
5.4.1 OPMSE建模仿真环境 |
5.4.2 识别跟踪知识服务的任务知识OPN模型 |
5.4.3 知识服务组合及验证 |
5.5 KEMMON方法的特点与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一) 本文的主要贡献 |
(二) 进一步的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研究大国关系的重要性与研究中俄关系的特别重要性 |
第一章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
第一节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与发展的历史轨迹 |
一、 从中苏关系向中俄关系的过渡(1989.12—1992初) |
二、 从“互视为友好国家”到“建设性的伙伴关系”(1992初—1994.9) |
三、 从“建设性的伙伴关系”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4.9—1997.7) |
四、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稳步发展(1997.7—1999.12) |
五、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的新时期(2000——) |
第二节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的国际背景 |
一、 战略伙伴关系与当今时代 |
二、 对当今世界局势的总体判断 |
三、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国家利益 |
第三节 中俄两国发展战略比较 |
一、 发展:中俄两国的第一要务 |
二、 中俄因素在彼此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
三、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中俄两国的对外战略 |
第三节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原则、宗旨、特点和意义 |
一、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
二、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本特点 |
三、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
第二章 中俄两国的政治关系 |
第一节 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与借鉴 |
一、 平等:中俄(苏)关系经验与教训之一 |
二、 超越意识形态:中俄(苏)关系经验与教训之二 |
第二节 中俄在国际关系领域的广泛协作 |
一、 国际范围内的互相借重与协调 |
二、 反对霸权主义,推动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
三、 反对恐怖主义立场与行动的协调 |
第三节 地缘政治与中俄国家安全 |
一、 中国国家安全环境分析 |
二、 俄罗斯国家安全环境分析 |
三、 中俄两国在安全方面的信任与合作 |
第四节 中俄关系发展的法律基础与保障机制 |
一、 法律与制度建设 |
二、 中俄关系的法律基础:《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
三、 中俄两国政治关系的保障机制 |
第三章 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 |
第一节 中俄经贸合作的基础 |
一、 中俄经贸合作的意义 |
二、 中俄经济发展水平 |
三、 中俄经济的差异和互补 |
第二节 中俄经贸合作的基本特点和存在问题 |
一、 中俄经贸合作的基本特点和评价 |
二、 中俄经贸合作的现实问题和潜在问题 |
第三节 新条件下推进中俄经贸合作的新思路 |
一、 统一认识,重新认识和定位中俄经贸合作 |
二、 研究俄罗斯市场,改变对俄罗斯市场的传统观念 |
三、 必须加大政府的宏观协调作用 |
四、 扩大直接投资,提高合作水平 |
五、 着力研究与认真落实省州合作 |
六、 充分发挥地方与边境贸易的作用 |
七、 寻觅中俄经贸合作新的增长点 |
八、 加大国际广告宣传力度 |
九、 必须有应对风险的准备 |
第四节 中俄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和主要方向选择 |
一、 重中之重的油气开发合作 |
二、 木材采伐与加工的合作 |
三、 农业生产领域的合作 |
四、 劳务合作 |
五、 轻工产品领域生产的合作 |
六、 中俄经贸合作的桥头堡——西伯利亚和远东 |
第四章 中俄两国科技、文化教育、军事技术的合作与交流 |
第一节 中俄科技方面、合作与交流 |
一、 中俄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基础和意义 |
二、 中俄科技合作的阶段与内容 |
三、 中俄科技进一步合作的有关问题及对策 |
第二节 中俄文化教育合作与交流 |
一、 中俄文化教育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意义 |
二、 中俄文化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基本内容 |
三、 进一步加强两国文化教育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
第三节 中俄军事技术的合作 |
一、 中俄军事技术领域合作的意义 |
二、 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的基础和领域 |
三、 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的形式和前景 |
第五章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周边大国(地区)关系 |
第一节 中、俄、美“新三角” |
一、 “老三角”与“新三角” |
二、 “新三角”关系中的美中关系 |
三、 “新三角”关系中的美俄关系 |
四、 合作、矛盾、协商中的“新三角”关系 |
第二节 中、俄、印三方关系 |
一、 中印关系的历史演变 |
二、 俄印关系的历史演变 |
三、 中、俄、印三方关系分析 |
四、 印度——俄罗斯——中国“三角”关系的发展潜力与问题 |
第三节 亚太地区的中、俄、美、日“四角”关系 |
一、 中俄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地位与战略目标 |
二、 亚太地区的中美、美日、美俄、日俄、中俄关系 |
三、 亚太地区中美俄日“四角”关系发展前景 |
第四节 中、俄、美、中亚关系 |
一、 中亚国家与中、美、俄 |
二、 中俄美三国在中亚的合作与矛盾 |
三、 中国与中亚关系发展战略 |
第六章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前景与问题 |
第一节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实评估和发展前景 |
一、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实评估 |
二、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前景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影响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实和潜在问题 |
一、 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的不平衡发展问题 |
二、 “中国威胁论”与“中国移民”问题 |
三、 俄罗斯民族性和外交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
四、 俄罗斯国内政治中的消极因素 |
五、 国际因素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两方面影响 |
第三节 关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的若干思路 |
一、 保持政治关系与经贸关系的平衡发展 |
二、 增强中俄关系的社会基础 |
三、 加大政府主导力度 |
四、 消除“中国移民”影响 |
五、 与时俱进,不断充实 |
参考书目与相关资料 |
后记 |
(9)舰载高频地波雷达目标检测与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外舰载高频地波雷达发展概述 |
1.3 舰载高频地波雷达信号处理评述 |
1.3.1 舰载HFSWR信号处理 |
1.3.2 运动平台雷达杂波抑制方法 |
1.3.3 目标检测方法 |
1.3.4 方位估值方法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频地波雷达工作机理 |
2.1 高频地波超视距传播原理 |
2.1.1 地波传播原理 |
2.1.2 波前倾斜及传播损耗 |
2.2 海杂波谱特性 |
2.2.1 岸基HFSWR海杂波谱 |
2.2.2 舰载HFSWR海杂波谱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舰载高频地波雷达的目标检测 |
3.1 岸基HFSWR的二维FFT处理 |
3.2 舰载HFSWR的DPCA处理 |
3.2.1 DPCA及其推广 |
3.2.2 空域插值 |
3.2.3 时域插值 |
3.2.4 最优加权 |
3.2.5 性能分析 |
3.3 舰载HFSWR空时二维处理 |
3.3.1 空时二维处理基本原理 |
3.3.2 杂波自由度分析 |
3.3.3 时域滤波级联空域自适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舰载高频地波雷达的方位估值 |
4.1 测角精度和角分辨力 |
4.2 方位估值 |
4.2.1 岸基HFSWR的方位估值 |
4.2.2 舰载HFSWR的方位估值 |
4.3 方位超分辨 |
4.3.1 MVDR及其改进算法超分辨特性定量分析 |
4.3.2 岸基HFSWR超分辨处理 |
4.3.3 舰载HFSWR超分辨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测数据处理结果及分析 |
5.1 舰载HFSWR数据采集试验 |
5.1.1 舰载HFSWR系统构成 |
5.1.2 舰载HFSWR系统参数 |
5.1.3 数据采集试验舰载平台航线 |
5.2 一阶海杂波谱展宽模型及特征谱分析 |
5.2.1 一阶海杂波展宽谱结果 |
5.2.2 海杂波特征谱分析结果 |
5.3 目标检测与估值结果 |
5.3.1 目标信噪比计算、距离和速度的估值 |
5.3.2 半合作目标处理结果 |
5.3.3 非合作目标处理结果 |
5.3.4 有关试验及处理结果说明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澳大利亚正在对CEA-MOUNT导弹制导雷达进行测试(论文参考文献)
- [1]空战场低截获概率雷达信号感知理论与方法研究[D]. 万涛.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2019年度世界防空反导发展综述[J]. 张梦湉,高雁翎. 战术导弹技术, 2020(02)
- [3]某武器系统连指挥车总体方案的设计[D]. 熊忠泽. 电子科技大学, 2011(12)
- [4]中国军力发展“迫美”实施 空海一体战[J]. 安德鲁·F·克雷普内维奇,汉兴. 舰载武器, 2011(01)
- [5]“相互确保摧毁”是否还存在? ——试析冷战后美俄之间的核威慑[D]. 张欣.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6]网络中心战条件下C2组织的知识服务建模方法研究[D]. 任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05)
- [7]澳大利亚正在对CEA-MOUNT导弹制导雷达进行测试[J]. 黄晓宁. 现代雷达, 2003(12)
- [8]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D]. 崔宪涛. 中共中央党校, 2003(03)
- [9]舰载高频地波雷达目标检测与估值研究[D]. 谢俊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1(02)
- [10]新型海上监视雷达[J]. 刘英姿. 飞航导弹, 1999(10)
标签:中俄论文;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论文; 雷达论文; 系统仿真论文; 测试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