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水土流失危害及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丁志博[1](2020)在《黑龙江段金界壕土遗址保护利用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发展的历程中留下了许多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土遗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从石器时代绵延至近代,见证着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历程,具有重大历史价值与民族特色。同时土遗址的特性与表现方式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艺术价值,所以现阶段土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是我国文化遗产工作的重中之重。金界壕又被称作“金长城”,金太宗天会年间开始修建,1198年完成。是当时年代规模相对较大的军事防御设施工程。黑龙江段金界壕遗址总长200.266公里,规模庞大,因此在其完整保存和保护方面的工作情况均让人堪忧。因而,该如何完成长期保存,并更好的保护寒地土遗址,最大限度发挥其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我国目前金界壕土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的核心课题。但是由于金界壕年代久远,自然和人为破坏十分严重,所以保留下来的金界壕土遗址很少,且残缺不全。因此该如何保护金界壕土遗址是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将黑龙江段金界壕遗址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实地调研法和经验总结法展开相关调查研究。首先,本文从黑龙江金界壕遗址的需求出发,界定了相关概念,然后在前文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黑龙江段金界壕遗址在保护与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群众欠缺保护意识、项目维修进程缓慢以及遗址尚未被开发利用等。金界壕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最终目标是继续修缮遗址,保护现有遗址不被破坏,弘扬遗址传承下来的物质与精神文化。所以在开展各项工作之前,要先解决遗址存在的各种自然的人为的各种因素所造成的损坏等各种问题。在金界壕遗址保护工作方面,要完善基础设施、加快维修进程、促进保护措施多元化、提高群众保护金界壕遗址意识;在金界壕遗址的展示与利用方面,要充分考虑把土遗址与金界壕黑龙江段的参观线路利用与整治,并与游人参观流线结合,做好遗址环境控制工作,重点体现历史空间的历史真实性和文化延续性,以期进一步促进金界壕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的落实与实施。
张延成[2](2020)在《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文中提出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地处世界仅存的四大黑土带之一,耕地面积居全国之首。研究区域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核心区,总面积15.78×104km2,其中耕地8.81×104km2,包括哈尔滨(局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黑河(局部)5个地级行政区、33个市县。本区地带性土壤以黑土、黑钙土为主,宜耕性强,自然禀赋优越,但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过度索取,导致黑土理化性状和生态功能严重退化,黑土区正在由“生态功能区”转变为“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已成为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本论文采取遥感与信息化手段,借助大地域、多尺度、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数据及土壤侵蚀模型判别技术,并与DEM数据、土地利用、行政区划、高程分带、土壤分类矢量数据融合叠加,创建生成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地理空间数据集,揭示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土流失赋存状态、消长态势及空间分异格局,为我省实施黑土地保护,维持耕地红线,开展耕地水土保持监测提供了基础支撑。为评估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优化水土保持工程布局,巩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提供了科学依据。1、明确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本底及现状分布。经遥感辨识与GIS分析,2000年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面积本底为79560.58km2,耕地水土流失面积本底为39758.59km2,占耕地总面积的50%。耕地年侵蚀总量可达到4680×104t/a,相当于年损失15600hm2耕地。2019年黑土区耕地面积现状为88050.56km2,占区域总面积的55.8%。按坡度分级划分,黑土区<0.25°的耕地占耕地面积的69.3%,>15°耕地占耕地面积的0.01%。按高程分带划分,黑土耕地主要分布于松嫩平原中部海拔100-200m之间,占耕地总面积的55.1%。按土壤类型划分,黑土区耕地的主要地带性土壤为黑土,其次为黑钙土、暗棕壤,分别占耕地面积的30.7%、18.2%、9.1%。2、揭示了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消长态势及演变特征。采用GIS叠置分析技术,经对两个时间节点遥感数据对比分析,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面积由2000年的79502.73km2增加到2019年的88050.56km2,其变化量概括为:一是其它土地类型转变为耕地21449.17km2;二是耕地转出其它土地12901.87km2。总体而言,本区耕地面积的相对变量有限增长,但耕地转入转出的绝对变量变幅较大,尤其是部分可能引发逆向效应的指标(如林地草原开垦、湿地开发)和局部地区(如黑河市)表现突出。3、明确了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土流失现状、消长态势及演变特征。采用CSLE和耕地风蚀模型,结合相关要素的数字化成果对耕地水土流失强度开展图斑尺度的解算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力风力侵蚀总面积36676.55km2,占耕地总面积的41.7%。其中:水力侵蚀面积32651.29km2,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北部、东部漫川漫岗农业区;风力侵蚀面积4025.26km2,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西部农牧风沙区。评价时段2000年~2019年跨度内,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9758.59km2降低到2019年的36676.55km2,按各级强度级别消长态势划分,其中轻度侵蚀变化量为+7638.40km2,中度侵蚀变化量为-9241.10km2,强烈侵蚀变化量为-1701.48km2,极强烈侵蚀变化量为+32.39km2,剧烈侵蚀变化量为-3675.14km2。水土流失演变整体形势趋缓。4、开展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遥感评价。基于黑土耕地辨识与消长态势研判,耕地水土流失目前仍为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亟待开展水土保持成效评价,指导水土流失科学治理,采用遥感数据与水土保持监测成果,通过典型剖析与宏观调查开展水土保持效果评价。结果显示:2010年以来,黑土耕地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累计治理面积453.45km2。农发工程实施水土保持耕作措施2598.36km2。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9758.59km2降低到2019年的36676.55km2,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 14485.33km2,减幅为64.5%,治理区各项工程年可拦蓄径流总量31795.26×104m3/a,保土总量达651.37×104t/a,相当于年可减少损失黑土耕地1736.98hm2。5、提出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策略基于项目研究成果,针对评价时段内耕地转入转入消长变化强烈、典型黑土区水土流失敏感性和脆弱性分析,以及多年治理出现水土流失中强度面积减少、轻度面积增加的特征规律,通过对社会管理机制和政策环境的剖析,分别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策略,防止耕地转入转出变幅扩大;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典型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规模化治理;提高标准,多元投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等防治策略。为做好区域水土保持工作,保护黑土耕地提出了科学建议。目前,黑龙江省黑土41.7%的耕地处于水土流失胁迫之下,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黑土耕地将长期面临水土流失加剧和耕层变薄的严峻挑战,应加大对黑土保育科技支撑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快黑土区生态环境整治与水土流失治理,保护黑土地,筑牢北大仓。
牛超[3](2019)在《齐齐哈尔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文中认为土地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生存必需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生态系统中所有要素重要的空间载体。人类为实现某种目的从而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行为称为土地利用,包括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水利用地等用地类型。在人类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会同时改变地表覆被,从而对土地的生态安全和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能量以及物质循环等产生影响,最终危害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所以,为了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土地的生态安全。土地生态安全是保障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和基础,对于当地未来的土地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及经济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人们能够对当地的土地生态环境有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可以为维护当地的土地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从而能够更高效、合理地减少土地生态压力,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本文综合阅读土地生态安全相关研究,以齐齐哈尔市作为研究对象,在充分了解其土地生态环境状态后,基于PSR(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型选取了2006年-2018年间齐齐哈尔市各县区的20个指标因子数据,构建了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计算齐齐哈尔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首先将基于PSR模型选取的20个指标原始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权重,最后使用综合指数评价法算出齐齐哈尔市各县区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并对2006年-2018年间齐齐哈尔市各县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最终依据评价结果,为齐齐哈尔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措施。(2)齐齐哈尔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1)2006年-2018年,齐齐哈尔市的生态安全等级由敏感级转变为良好级,评价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全市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分别为2006年0.5962、2014年0.6239、2015年0.6171和2018年0.6594。可以看出齐齐哈尔市土地生态安全逐年得到改善,从2006年的敏感级转变为2018年良好级。2)2006年-2018年,在齐齐哈尔市各县区中,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呈明显上升趋势的主要有齐齐哈尔市区和龙江县,2018年齐齐哈尔市区生态安全指数比2006年齐齐哈尔市区生态安全指数上升了0.1655,2018年龙江县生态安全指数比2006年龙江县生态安全指数上升了0.0218。保持齐齐哈尔市区和龙江县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呈上升趋势的主要是响应指数的提升。3)2006年-2018年,在齐齐哈尔市各县区中,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呈明显下降趋势的主要有依安县和克山县,2018年依安县生态安全指数比2006年依安县生态安全指数下降了0.0525,2018年克山县生态安全指数比2006年克山县生态安全指数下降了0.1285。导致依安县和克山县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呈下降趋势的主要是响应指数的下降。(3)促进齐齐哈尔市土地生态安全的对策与建议。1)经济对策:加大环保投资,推广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征收环境保护税;2)法律对策:加大执法及处罚力度,建立社会监督制度;3)行政对策:控制土地生态系统风险,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有机肥料施用量,大力发展绿色旅游产业,实施退耕还林还草;4)技术对策:推动环保产业的技术创新,采用网络技术监控。
姜瑞[4](2018)在《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氨氮时空分布规律及减排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松花江流域是黑龙江省主要饮用水源地,是全省重要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10多年来,全省环保部门始终把松花江污染防治作为核心工作,列为重点加以推进。“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NH4+-N、COD、SO2、NOx。随着控制指标数量的增加,我国对指标总量也做出了相应的限制,尤其是NH4+-N减排,“十二五”末期比初期要降低20%。且“十二五”初期松花江流域氨氮平均浓度总体低于Ⅲ类水质标准,平均浓度有所上升。氨氮逐步成为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的首要污染物,因此,针对氨氮的污染控制成为改善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水体水质的关键,开展氨氮污染减排研究对我省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的氨氮污染时空分布规律和减排量,得出区域内工业和生活源需要减排的氨氮潜力最高,为1.23×104t,农业源规模化畜禽养殖源需要减排的氨氮潜力较低,为5.32×102t,氨氮污染物减排总量为1.29×104t。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域污染源氨氮排放特点与国家减排考核要求,建立了三级氨氮减排指标,其中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38个。38个减排三级指标中,24个指标呈正相关,其余14个指标呈负相关。并进一步验证了氨氮减排指标体系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将该体系应用于“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预测“十三五”氨氮减排量,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氨氮排放总量为258312.14t,较“十二五”期间削减了9.63%,可达到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十三五”规划要求的氨氮削减7%的要求。为了有效保障减排目标的实现,本研究针对不同的污染源,通过技术手段和环保政策有选择的降低正相关指标作用,提高负相关指标作用,提出了产业发展对策、城镇及工业污染治理对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对策、水土流失污染治理对策、环境管理对策,内容全面严谨,能够有效指导减排目标的完成。
卢宏静[5](2017)在《齐齐哈尔市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森林是林业的核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森林资源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森林资源变化动态,有利于分析森林资源变化的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通过掌握林业发展现状,评价林业经营管理的效果,为林业发展宏观决策提供支持。本文根据齐齐哈尔市2010年-2015年森林资源档案数据,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选取林地面积、活立木总蓄积、林分起源、林地结构、树种组成和林龄结构等指标对齐齐哈尔森林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利用灰色理论GM(1,1)模型预测齐齐哈尔森林资源发展趋势。结果显示:齐齐哈尔林业发展在政策和重点工程推动下,实现森林面积和蓄积双增长,森林覆盖率提高。齐齐哈尔市森林资源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生态环境脆弱;造林绿化潜力逐年递减,生态建设难度越来越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不够,破坏森林资源行为时有发生;缺乏对森林资源保护的正确认识。针对这些问题明确齐齐哈尔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解决的当前任务,从推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加大森林经营力度、加强林地保护措施、修复退化森林资源、挖掘营林造林潜力、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发挥林业政策效应这几个方面促进齐齐哈尔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周圣[6](2015)在《雅鲁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分析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雅鲁河是嫩江右岸七大支流之一,发源于大兴安岭南麓关帝庙岭,流经内蒙博克图、巴林、扎兰屯市,由成吉思汗边壕入黑龙江省,经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龙江县,汇入嫩江。文章介绍了雅鲁河自然环境状况,识别环境影响因子,判断环境影响的类型和程度,通过分析,提出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马海燕,陈佰福,吴华[7](2015)在《雅鲁河治理工程水土流失预测与防治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雅鲁河是嫩江右岸七大支流之一,发源于大兴安岭南麓关帝庙岭,流经内蒙博克图、巴林、扎兰屯市,由成吉思汗边壕入黑龙江省,经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龙江县,汇入嫩江,河道全长404 km。雅鲁河治理工程位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龙江县、碾子山区境内。文章分析项目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判断水土流失类型,水土流失成因及危害,预测水土流失量,提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樊华[8](2015)在《黑龙江省侵蚀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黑土区侵蚀沟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将对黑土资源保育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抽样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以ArcGIS为平台,分析了黑龙江省侵蚀沟分布特征,探讨了降水特征参数和土地利用对侵蚀沟特征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地貌类型区和侵蚀类型区的侵蚀沟分布特点,以沟壑密度为指标对全省侵蚀沟治理紧迫性进行了等级划分。论文取得了如下主要结论:(1)黑龙江省侵蚀沟的总数量为115516条,发育期侵蚀沟数量远大于稳定期侵蚀沟,其中发育期侵蚀沟数量占沟道总数的86.3%,而稳定期侵蚀沟数量占13.7%。发育期侵蚀沟长度主要分布在100-1000 m区间,而以200-500m最多,其占全省侵蚀沟总数量的49.8%。黑龙江省99.73%的侵蚀沟分布在水力侵蚀区。(2)黑龙江省沟蚀最严重的区域为漫川漫岗区台地。全省侵蚀沟分布明显集中在三个区,第一区以大兴安岭山地北部南段流水侵蚀丘陵区和松嫩冲积平原地区为核心,第二区以小兴安岭及东部山地西侧山前冲积、洪积台地地区为核心,第三区以张广才岭、完达山流水侵蚀中低山丘陵宽谷地区东部及老爷岭、太平岭、熔岩台地低山地区的七台河市、鸡西市为核心。(3)降水特征对侵蚀沟参数特征有重要影响。侵蚀沟割裂度和沟壑面积皆受多年平均汛期降水量的影响。侵蚀沟数量随多年平均最大1h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其随多年平均最大6h和最大24h降水量的变化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总体上平均沟道比降随多年平均最大6h降水量的增加而减小,但侵蚀沟割裂度和沟壑密度则随多年平均最大6h降水量增加而增大。侵蚀沟平均比降、割裂度、沟壑密度与多年平均最大1h降水量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侵蚀沟数量、割裂度和沟壑密度皆随多年平均最大3d的变化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4)不同土地利用下的侵蚀沟数量有较大差别,其中农田侵蚀沟占总侵蚀沟数量的72.4%。侵蚀沟平均沟道比降在草地和林地较高,而侵蚀沟割裂度和沟壑密度在农田最大。农田侵蚀沟数量最大但平均沟道长度最小,说明农田侵蚀沟大多处于发育期。(5)以沟壑密度为指标,将侵蚀沟治理紧迫性划分为极紧迫、紧迫、较紧迫和不紧迫四个等级,并以地(市)和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对全省侵蚀沟治理紧迫性进行了等级划分。
李宇楠,谢永丰,张发东[9](2013)在《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山洪灾害的成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碾子山区位于齐齐哈尔西北部,区境河流属嫩江水系、雅鲁河流域。雅鲁河是黑龙江省内18条中等河流之一,是碾子山区内最大河流。区域内有7个小流域,每个小流域又由多条小河流和侵蚀沟组成。碾子山区形成山洪灾害的成因,主要是以山洪、坡洪和滑坡为主,泥石流次之。地形地貌决定了该区是我省西部最典型的山洪灾害易发区、重灾区。阐述了地质地貌、气象水文、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提出了建立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等配套治理措施。
邵习东[10](2013)在《碾子山区风电开发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已经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并且愈演愈烈,人们开始着眼于开发新能源以取代传统不可再生能源。尤其是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我国风电事业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对风力发电的开发和利用,影响着我国能源的供应和环境的控制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碾子山地区为丘陵地带,风力资源较为丰富,发展该地区的风电产业将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地区整体素质提高。为碾子山地区风电项目建设发展的顺利实施,本文主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首先了解国内外风电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分析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前景;其次,对碾子山地区风能开发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做了具体分析,得出建设的必要性;然后,总结碾子山区风电建设开发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并从风电场风机选型、接入系统、消防、土建、环境影响等方面对风电场建设的可行性做了具体调查研究;最后,针对碾子山风电项目工程建设的发展战略中存在劣势和威胁,提出内外两方面的保障性措施,确保该项目的顺利高效的完成,为碾子山风电产业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二、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水土流失危害及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水土流失危害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段金界壕土遗址保护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土遗址相关概念 |
2.1.1 土遗址保护 |
2.1.2 土遗址 |
2.1.3 寒地土遗址 |
2.1.4 金界壕 |
2.1.5 遗址保护区划 |
2.2 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与原则 |
2.2.1 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
2.2.2 保护利用原则 |
2.3 土遗址保护相关理论 |
2.3.1 修旧如旧理论 |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3 旅游开发理论 |
2.3.4 遗址展示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金界壕遗址保护与利用问题解析 |
3.1 金界壕遗址概况 |
3.1.1 项目解读 |
3.1.2 遗产构成 |
3.1.3 环境概况 |
3.1.4 文物概况 |
3.2 金界壕遗址保护现状 |
3.2.1 保护维修现状 |
3.2.2 遗址管理现状 |
3.2.3 基础设施现状 |
3.2.4 金界壕遗址保护制约因素 |
3.3 金界壕遗址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3.3.1 金界壕遗址利用现状 |
3.3.2 金界壕遗址保护利用存在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界壕遗址保护利用策略 |
4.1 金界壕遗址保护的特殊性与保护利用目标 |
4.1.1 寒地土遗址保护的特殊要求 |
4.1.2 遗址展示细则与方法 |
4.1.3 寒地土遗址保护利用目标 |
4.2 金界壕遗址保护区划的作用与重构 |
4.2.1 金界壕遗址规划保护区划作用 |
4.2.2 界壕的保护区划的重构 |
4.3 金界壕遗址保护策略的实施 |
4.3.1 提高群众保护金界壕遗址意识 |
4.3.2 加快维修进程 |
4.3.3 完善基础设施 |
4.3.4 保护措施多元化 |
4.4 金界壕遗址的利用策略 |
4.4.1 遗址总体布局与分区 |
4.4.2 建筑形式及色彩 |
4.4.3 周边环境建设 |
4.4.4 建筑高度设置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区域生态环境与水土流失现状评述 |
1.2 遥感和水土流失概念与内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际遥感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2 国内遥感发展与研究现状 |
1.4 立题依据、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 |
2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区域概况 |
2.1 地理区域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土地资源 |
2.5 土壤资源 |
2.6 生物资源 |
2.7 水文概况 |
2.8 社会经济 |
2.9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情况 |
2.9.1 水土流失成因与危害 |
2.9.2 水土流失类型与分布 |
2.9.3 水土保持现状 |
3 黑土耕地本底遥感调查及水土流失分析 |
3.1 耕地本底值获取方法与途径 |
3.1.1 基础数据 |
3.1.2 本底值遥感调查的技术路线 |
3.2 本底值遥感调查研究方法 |
3.3 黑土耕地本底分布情况 |
3.3.1 总体分布 |
3.3.2 行政单元黑土耕地水土流失分布 |
3.3.3 行政单元黑土耕地坡度分级分布 |
3.4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分析评价 |
3.5 小结 |
4 黑土耕地变化遥感调查及水土流失评价 |
4.1 黑土耕地遥感辨识与空间提取技术 |
4.1.1 基础遥感数据源 |
4.1.2 解译技术路线 |
4.1.3 技术实现过程 |
4.1.4 解译结果与分析 |
4.2 黑土耕地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界定技术 |
4.2.1 基础数据 |
4.2.2 技术路线 |
4.2.3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系统 |
4.2.4 土壤侵蚀模型 |
4.2.5 数据处理与模型计算 |
4.2.6 解译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 |
5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成效遥感评价 |
5.1 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工程实施 |
5.2 水土流失防治农业生态开发工程实施 |
5.3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遥感评价 |
5.3.1 控制水土流失效果典型评价 |
5.3.2 控制水土流失效果总体评价 |
5.3.3 保护黑土耕地效果评价 |
5.3.4 经济效益评价 |
5.3.5 社会效益评价 |
5.4 小结 |
6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防治管理建议 |
6.1 区域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
6.1.1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水土保持区划格局 |
6.1.2 水土保持区划总体防治方略 |
6.1.3 水土保持区划分区防治建议 |
6.2 策略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
6.2.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策略,防止耕地转入转出变幅扩大 |
6.2.2 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典型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规模化治理 |
6.2.3 提高标准,多元投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
6.3 技术支持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
6.3.1 开展科学研究 |
6.3.2 组织技术示范与推广 |
6.3.3 加强管理能力建设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齐齐哈尔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土地生态安全基本概念 |
2.1.1 土地利用 |
2.1.2 生态安全 |
2.1.3 土地生态安全 |
2.2 生态安全评价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土地生态学理论 |
2.2.3 系统学理论 |
2.2.4 人地关系理论 |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概况 |
3.1.2 自然资源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1.4 土地利用生态环境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1 遥感影像及处理 |
3.2.2 其他数据资料 |
4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4.1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4.1.2 指标体系建立 |
4.2 指标标准化 |
4.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3.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4.3.2 权重结果 |
5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5.1 计算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 |
5.2 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划分 |
5.3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 |
5.4 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分析 |
6 促进土地生态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
6.1 经济对策 |
6.1.1 加大环保投资 |
6.1.2 推广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 |
6.1.3 征收环境保护税 |
6.2 法律对策 |
6.2.1 加大执法及处罚力度 |
6.2.2 建立社会监督制度 |
6.3 行政对策 |
6.3.1 控制土地生态系统风险 |
6.3.2 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6.3.3 提高有机肥料施用量 |
6.3.4 大力发展绿色旅游产业 |
6.3.5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
6.4 技术对策 |
6.4.1 推动环保产业的技术创新 |
6.4.2 采用网络技术监控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氨氮时空分布规律及减排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氨氮减排技术 |
1.2.2 氨氮减排管理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区域现状及氨氮减排测算方法 |
2.1 区域自然社会概况 |
2.1.1 社会经济概况 |
2.1.2 水文及水化学特征 |
2.1.3 重要支流 |
2.2 松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
2.2.1 黑龙江省境内主要河流水质现状 |
2.2.2 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水质现状 |
2.2.3 松花江流域省界水质现状 |
2.2.4 水质变化趋势 |
2.3 氨氮减排指标测算方法 |
2.3.1 氨氮新增量测算 |
2.3.2 氨氮削减量测算 |
2.3.3 氨氮排放量测算 |
2.4 数据来源 |
第3章 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氨氮分布时空规律及减排潜力分析 |
3.1 引言 |
3.2 氨氮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
3.3 氨氮时间分布规律分析 |
3.3.1 不同时间氨氮分布规律 |
3.3.2 不同水期氨氮分布规律 |
3.4 氨氮减排潜力分析 |
3.4.1 工业和生活源氨氮减排潜力 |
3.4.2 农业源氨氮减排潜力 |
3.4.3 氨氮总量减排潜力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氨氮减排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
4.1 引言 |
4.2 氨氮减排指标 |
4.3 氨氮减排指标体系构建 |
4.3.1 指标体系构建意义 |
4.3.2 基本原则 |
4.3.3 构建氨氮减排指标体系 |
4.4 氨氮减排指标体系应用 |
4.4.1 氨氮减排指标体系测算 |
4.4.2 氨氮减排指标体系验证 |
4.5 氨氮减排指标体系预测 |
4.6 氨氮减排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氨氮污染减排对策研究 |
5.1 引言 |
5.2 产业发展对策 |
5.2.1 发展模式转变 |
5.2.2 产业结构转型 |
5.3 城镇及工业污染治理对策 |
5.3.1 城镇污水治理对策 |
5.3.2 工业污染治理对策 |
5.4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 |
5.5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对策 |
5.6 水土流失环境保护对策 |
5.7 环境管理对策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齐齐哈尔市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森林资源动态研究现状 |
1.2.2 森林资源发展预测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
1.3.1 森林资源概述 |
1.3.2 森林资源动态概述 |
1.3.3 森林资源发展预测概述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位置概况 |
2.1.2 气候概况 |
2.1.3 资源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方法 |
2.2.2 技术路线 |
3 齐齐哈尔市森林资源现状分析和评价 |
3.1 森林资源现状 |
3.1.1 林业用地 |
3.1.2 林分起源 |
3.1.3 林种结构 |
3.1.4 林龄结构 |
3.1.5 森林资源的行政区划分布 |
3.2 森林资源现状评价 |
3.2.1 森林资源功能区划分 |
3.2.2 森林资源特点评价 |
4 齐齐哈尔市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
4.1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
4.1.1 森林资源总量动态变化 |
4.1.2 森林资源龄组结构动态变化 |
4.1.3 森林资源林种结构动态变化 |
4.1.4 森林资源优势树种动态变化 |
4.2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评价 |
4.2.1 资源总量动态变化评价 |
4.2.2 起源结构动态变化评价 |
4.2.3 林种结构动态变化评价 |
4.2.4 优势树种动态变化评价 |
4.2.5 龄组结构动态变化评价 |
5 齐齐哈尔市森林资源发展趋势预测 |
5.1 森林资源动态预测模型 |
5.1.1 灰色动态预测模型GM(1,1)基础知识 |
5.1.2 GM(1,1)模型特点 |
5.1.3 GM(1,1)模型基本原理 |
5.2 齐齐哈尔市森林资源发展趋势预测 |
5.2.1 预测指标和范围 |
5.2.2 齐齐哈尔森林资源灰色预测模型的建立 |
5.2.3 森林资源发展趋势GM(1,1)模型精度检验 |
5.2.4 森林资源发展趋势GM(1,1)模型数列预测 |
5.3 森林资源预测结果及分析 |
6 齐齐哈尔市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
6.1 齐齐哈尔森林资源现存问题 |
6.2 齐齐哈尔森林资源主要任务 |
6.3 齐齐哈尔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
6.3.1 推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
6.3.2 加大森林经营力度 |
6.3.3 加强林地保护措施 |
6.3.4 修复退化森林资源 |
6.3.5 挖掘营林造林潜力 |
6.3.6 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
6.3.7 发挥林业政策效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雅鲁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分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状况 |
1. 1区域自然环境 |
1. 2堤防工程环境现状 |
1. 3环境质量现状 |
2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
2.2工程对环境影响的分析 |
2. 2. 2工程环境影响的类型和程度 |
2. 2. 3工程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 |
2. 2. 3. 1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
2. 2. 3. 2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2. 2. 3. 3对声环境的影响 |
2. 2. 3. 4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
2. 2. 4工程运行期环境影响分析 |
2. 2. 4. 1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2. 2. 4. 2对水土流失及泥沙的影响 |
2. 3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
3环境保护措施 |
3.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
3. 1. 2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 |
3. 1. 3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 |
3. 1. 4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处理 |
3. 2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 |
(7)雅鲁河治理工程水土流失预测与防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概况 |
1. 1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 |
1. 2 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及预测阶段划分 |
1. 3 工程建设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
1. 4 水土流失危害分析 |
1. 5 水土流失量预测 |
1. 6 水土流失预测综合分析 |
2 水土流失防治设计 |
2. 1 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设计评价 |
2. 2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
2. 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总体布局 |
2. 4 防治方案 |
2. 4. 1 堤防主体工程防治措施 |
2. 4. 2 取土料场防治措施 |
2. 4. 3 临时道路区 |
2. 4. 4 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 |
3 结论 |
(8)黑龙江省侵蚀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区概况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方法 |
1.3.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侵蚀沟特征参数与降水特征关系分析 |
2.1 侵蚀沟特征与汛期降雨量 |
2.2 侵蚀沟特征与多年平均最大1小时降水量 |
2.3 侵蚀沟特征与多年平均最大6小时降水量 |
2.4 侵蚀沟特征与多年平均最大24小时降水量 |
2.5 侵蚀沟特征与多年平均最大3日降水量 |
2.6 小结 |
第三章 黑龙江省侵蚀沟分布特征 |
3.1 侵蚀沟数据获取 |
3.1.1 建立野外解译标志 |
3.1.2 沟道提取 |
3.1.3 野外核查 |
3.1.4 生成侵蚀沟道解译矢量图 |
3.2 以行政区为单元侵蚀沟的数特征 |
3.2.1 全省侵蚀沟概况 |
3.2.2 各地(市)侵蚀沟特征 |
3.2.3 各县(市)侵蚀沟数量特征 |
3.2.4 侵蚀沟治理紧迫性 |
3.3 不同侵蚀类型区侵蚀沟分布特征 |
3.3.1 黑龙江省侵蚀类型 |
3.3.2 侵蚀沟分布特征与侵蚀类型的关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地貌类型和不同土地利用下侵蚀沟特征 |
4.1 不同地貌类型下侵蚀沟分布特征 |
4.1.1 黑龙江省地貌特征 |
4.1.2 不同地貌类型下的侵蚀沟分布特征 |
4.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侵蚀沟特征 |
4.2.1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分类 |
4.2.2 土地利用与侵蚀沟分布特征 |
4.3 不同地貌类型下相同土地利用的侵蚀沟分布特征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1.1 侵蚀沟数量特征 |
5.1.2 地貌类型对侵蚀沟分布的影响 |
5.1.3 降雨与侵蚀沟分布的关系 |
5.1.4 土地利用与侵蚀沟分布的关系 |
5.1.5 不同侵蚀类型区与侵蚀沟分布特征 |
5.2 存在的问题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山洪灾害的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
1.1 自然地理概况 |
1.2 水系分布 |
1.3 气象水文特性 |
1.4 地形地貌、地质结构 |
1.5 水土流失情况 |
2 山洪灾害的损失及成因 |
2.1 山洪灾害的损失 |
2.2 山洪灾害的成因 |
2.2.1 地质地貌因素 |
2.2.2 气象水文因素 |
2.2.3 人类活动影响因素 |
2.3 山洪灾害的特点 |
2.3.1 季节性强 |
2.3.2 区域性明显, 易发性强 |
2.3.3 来势迅猛, 成灾快 |
2.3.4 破坏性强, 危害严重 |
3 治理措施 |
(10)碾子山区风电开发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开发利用本地风能资源适应科学发展观 |
1.2.2 推进风能发电、发展低碳经济 |
1.2.3 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 |
1.3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国内外风能发电发展概况 |
2.1 国外风力发电现状 |
2.1.1 风电技术与机组性能 |
2.1.2 风力发电机组机型及容量 |
2.1.3 发电成本 |
2.1.4 政策扶持 |
2.2 我国风力发电现状 |
2.2.1 我国风能资源情况 |
2.2.2 风力发电机组机型及容量 |
2.2.3 发电成本 |
2.2.4 政策扶持 |
2.3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前景 |
2.3.1 我国风电产业“十二五”期间发展目标 |
2.3.2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前景 |
2.3.3 我国风能发电面临的挑战 |
第三章 碾子山区风能开发建设环境条件分析 |
3.1 碾子山区风力资源 |
3.1.1 风能资源评估依据 |
3.1.2 气象站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
3.1.3 基本气象要素分析 |
3.1.4 风能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 |
3.2 碾子山区地质条件 |
3.2.1 地形地貌 |
3.2.2 区域地质概况 |
3.2.3 嫩江断裂的空间分布及其活动性 |
3.3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3.3.1 地区面积人口 |
3.3.2 主导产业 |
3.3.3 GDP 增长情况 |
3.4 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规划 |
3.5 能源发展状况 |
3.6 建设的必要性 |
第四章 碾子山区风电建设开发规划设计 |
4.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4.1.1 指导思想 |
4.1.2 建设的任务和规模 |
4.2 风力投资建设发展规划 |
4.2.1 发展规划的战略目标 |
4.2.2 规划实施步骤 |
4.3 建设开发规划实施的保障性措施 |
4.3.1 组织保障 |
4.3.2 专业人员队伍建设 |
4.3.3 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 |
4.3.4 相关的扶持政策 |
第五章 碾子山区风电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 |
5.1 项目背景 |
5.2 风电场总体布局及年发电量估算 |
5.2.1 风电机组选型和布置 |
5.2.2 风能资源 |
5.2.3 机型范围初选 |
5.2.4 机组选型及轮毅高度选择 |
5.2.5 风电场总体布置 |
5.3 接入系统及电气设备选型 |
5.3.1 电气主接线 |
5.3.2 短路电流计算及主要电气设奋选择 |
5.3.3 升压站配电装置布置 |
5.3.4 集电线路电缆路径 |
5.3.5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 |
5.3.6 电气二次 |
5.4 工程消防设计 |
5.4.1 消防设计依据 |
5.4.2 一般设计原则 |
5.4.3 机电消防设计原则 |
5.4.4 消防总体设计方案 |
5.5 土建工程 |
5.5.1 土建工程概况 |
5.5.2 风电机组和箱式变电站基础 |
5.5.3 风电场内建筑物及构支架 |
5.6 施工组织设计及工程管理 |
5.7 环境影响评价 |
5.7.1 工程厂址自然环境概况 |
5.7.2 环境影响评述 |
5.7.3 环境影响对策措施 |
5.7.4 环保措施专项投资 |
5.7.5 风电场建设的环境效益 |
5.7.6 水土保持 |
5.8 工程造价 |
第六章 风电项目建设实施的保障性措施 |
6.1 政府政策及服务保障 |
6.1.1 充分履行新能源发展的政府职责 |
6.1.2 做好审批环节的管理服务 |
6.1.3 提供在税费、用地等方面的支持保障 |
6.2 强化企业自身管理 |
6.2.1 完善企业安全运营管理 |
6.2.2 强化风电的技术保障 |
6.2.3 后勤服务保障 |
6.2.4 风电场远程监控及运行维护优化 |
6.2.5 积极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经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水土流失危害及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段金界壕土遗址保护利用策略研究[D]. 丁志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2]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D]. 张延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3]齐齐哈尔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D]. 牛超. 东北农业大学, 2019(12)
- [4]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氨氮时空分布规律及减排对策研究[D]. 姜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5]齐齐哈尔市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D]. 卢宏静.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2)
- [6]雅鲁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分析评价[J]. 周圣.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12)
- [7]雅鲁河治理工程水土流失预测与防治分析[J]. 马海燕,陈佰福,吴华.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10)
- [8]黑龙江省侵蚀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樊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4)
- [9]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山洪灾害的成因分析[J]. 李宇楠,谢永丰,张发东.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3(10)
- [10]碾子山区风电开发规划研究[D]. 邵习东. 天津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