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商业经济 肖卓基在中国商业资本峰会上的讲话(节选)

重新认识商业经济 肖卓基在中国商业资本峰会上的讲话(节选)

一、重新认识商业经济 萧灼基在中国商业资本高峰论坛上的讲话(节选)(论文文献综述)

杨庆虹[1](2020)在《新时代我国民营企业家权益保障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和核心力量,市场活动的主体,也是经济发展中最宝贵的财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创新驱动上升为国家战略。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也成为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党和国家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本逻辑也有了更加深刻清晰的认识,不断强调“两个毫不动摇”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成果,民营经济现已成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而民营企业家作为资本所有者、资源组织者、生产领导者、创新推动者、财富创造者和责任担当者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我国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特殊作用,聚焦企业家精神也体现出更加重要的时代意义。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不断从战略高度强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作用。习总书记曾经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2017年9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是我国首个专门明确企业家精神和价值的中央文件,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党已经掌握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规律,对民营企业家在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中的贡献作用也有了更高的期许。而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无疑是回应企业家关切、引导企业家预期、增强企业家信心的当务之急和首要之举,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激发企业家精神、提高企业内在活力和创造力,从而推动创新创业、实现市场各要素资源高效率配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家权益保障既是法律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本文主要侧重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在总结民营企业家权益保障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探究其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相关的理论依据。同时梳理了各项法律以及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中能够体现保障民营企业家权益的有关条文规定,并对相关法律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进行评述。在现实中,由于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公共权力缺乏有效监督,保护民营企业家权益的各项法律和政策尚未得到充分落实。市场准入门槛高、企业融资困难、行政干预过多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民营企业家的安全感与获得感,导致其普遍缺乏创新动力,不敢扩大生产规模、不敢公开财富甚至将大量资产转移至国外,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可见在当前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亟须建立起一套旨在优化民营企业家生存发展环境、减少民营企业家群体的精神压力和顾虑、提升企业家投资热情与信心、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完整、稳定和长期有效的权益保障机制。在分析民营企业家权益保障机制的整体作用途径和内在机理后,本文分别从加强法治环境建设、政策环境建设、市场环境建设、社会环境建设以及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自身改进层面提出机制建设的总体设计思路和具体政策建议,相信这对于增强民营企业家对未来稳定的预期、激发市场经济活力、推动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与促进社会繁荣都将有重要意义。

罗佳琳[2](2019)在《中国网络媒介寻租及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对互联网乱象的打击和治理,网络媒介寻租现象逐渐浮出水面。网络媒介寻租指掌握网络媒介权力者利用网络媒介权力来谋取私利,进而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或活动。由于互联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网络媒介寻租也日益普遍。本文统计分析了204个网络媒介寻租案例,呈现了当下中国网络媒介寻租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研究发现,中国网络媒介寻租活动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与传统媒体寻租相比,网络媒介寻租人员的身份较为多元。就寻租手段而言,除了传统的有偿新闻、有偿沉默及新闻敲诈外,还存在网络删帖、网络非法公关及网络有偿竞价排名等方式。随着自媒体的发展,自媒体公号的寻租现象也较为普遍。由于网络媒介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且数量众多,传播速度快,各种利益主体争相竞逐网络媒介的影响力,导致网络媒介中存在巨大的租金和寻租行为。愈演愈烈的网络媒介寻租不仅危及公众利益,损害媒介公信力,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导致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和错配。尽管针对不同形态的网络媒介寻租,国家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专项治理”等多种手段进行治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根本扼制这样一种不正之风,还需要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本文从网络媒介寻租的主体和客体两方面进行分析,结合网络媒介寻租的外部环境,从法律、市场及政府规制等多个层面提出了一些治理对策与建议。冀希望于在网络媒介寻租问题上能够形成“上下协同、整合互动”的多元共治结构,重构网络媒介的公信力,还虚拟网络世界以“清朗空间”。

赵玉华[3](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看到,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兴起与进步往往伴随着对外开放。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虽然发展路径有所不同,但均无例外地实行了对外开放。随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对外开放已成为不可改变的潮流。正确认识和全面梳理我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将会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实践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亿万人民,经过数十年艰辛探索和实践开拓,经过规律总结和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辉煌理论成果。任何一个理论、思想体系都不会凭空产生,都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也不例外。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对外开放思想。首先,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莫尔、欧文、圣西门、傅立叶等人在其作品中较早地表达了交往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吸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其次,马克思恩格斯在诸多着作中阐述了对外开放思想。他们在研究人类社会历史进程、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中,运用了大量的“分工”“交往”“世界市场”“世界历史”等词汇对开放进行了定义和表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整个世界联为一个整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国际交往、民族交往和个人交往的扩大,从而构成了丰富的对外开放思想,这一切极其珍贵的思想,成为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渊源。再次,列宁在领导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开放事业中对马克思开放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实践,形成相关的对外开放理论,加上苏联及东欧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开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这一切都为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启迪和宝贵经验。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中,经过驰而不息、接力传承的努力奋斗,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寻求、不断改进、不断创新的理论体系。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对外开放思想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型运用,是基于中国具体国情基础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完善丰富起来的思想理论。从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主体看,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分别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几代领袖人物和领导集体高瞻远瞩的伟大决策与深刻的开放思想、党的历史文献起草者的政治智慧、国内学界众多着名学者和广大研究专家的学术探索成果、勇于实践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劳动成果。从发展历程来看,社会主义对外开放在中国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形成了不同历史阶段的对外开放思想内容。从各个历史时期,全面梳理和总结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历程,能使我们清晰地把握对外开放思想的特征,促进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发展。在七十年的中国社会主义开放思想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思想脉搏发展的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即建国初期的探索中的开放思想;历史转折时期的改革中的开放思想;21世纪前后的调整中的开放思想和新时代新常态中的开放思想这样的四个思想发展阶段。这四个阶段充分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开放思想不断完善、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开放事业中的时间演进和思想传承。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对外开放思想宝库的不断丰富,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开放事业和思想的贡献。思想需要实践的验证和丰富,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撑和发展。自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带来了开放观念的增强、对外贸易的繁荣、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开始深入融入世界经济,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自由贸易区,进而加速“互联互通”建设、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等,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丰富和发展对外开放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潮流下,我们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面临着改革时代的新要求,进一步全面梳理和掌握对外开放的发展进程、规律、特征、成就,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认识中国现实国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动社会主义对外开放在新的征程上更进一步的前进。

钱路波[4](2018)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市场经济理论是人类对实际经济生活中关于市场机制和市场组织结构等客观关系和实际作用的一种理论抽象。社会主义中国在改革开放近40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就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市场及市场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这一中心问题,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条主线。因此,学界有必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如何认识、运用、发展市场经济进行系统性的梳理研究,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结合,使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崭新面貌在21世纪中更加发展完善。论文秉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从生产方式的客观实践出发,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寻求实践总结和理论跃升。首先,在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研究文献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以对中国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思想渊源开篇,着重分析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市场和市场经济的论述与评价。随后,论文分别从实践、理论、时代、特色四个维度,分别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从实践维度来看,中国以市场化为方向的经济改革,大致经历了历史前奏、起步试验、初步进展、持续推进、逐步完善、以及全面深化等历史阶段,尤其是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一带一路”建设等经济实践,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空间。从理论维度看,中国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成就主要表现在: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市场决定论、宏观调控模式和“五大发展理念”,并从经济基础、分配制度、服务目的、社会矛盾、上层建筑等方面,形成了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从时代维度看,中国市场经济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既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体制基础,还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特色维度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不是遵循市场原教旨主义,简单地复制所谓西方标准化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是根据本国国情,独立自主创造性地进行了制度选择与安排,使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经济的具体情况相契合,避免了那种强制性的制度移植输入和制度外部依附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基于上述理论和现实的思考,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归纳总结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基本特征。最后,论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提出了深化基本经济制度改革、推进产权制度的发展完善、加快完善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为建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力供能。

林夕(Alesia Darauskikh)[5](2018)在《俄文报刊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分析 ——以俄白哈三国纸媒为例》文中提出世界政治和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今天全球发展的大势所趋。而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一体化进程倡议之一就是2013年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自2014年12月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这一战略纳入全年工作任务,由此“一带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B&R)战略正式成为中国内政外交的指导思想。本论文将主要侧重于研究俄罗斯《消息报》、《今日白俄罗斯报》和《哈萨克斯坦真理报》有关“一带一路”的新闻文本框架。之所以选择这三份报纸,主要是由于其悠久的历史以及在本国独特的影响力。笔者将“一带一路”沿线俄语国家视为一个统一的交际空间,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希望可以了解俄白哈报刊媒体报道的差异,找出优化现有信息传播过程的发展方向,进而为政府提供促进“一带一路”政策传播途径的可靠建议。此外,笔者十分关注对媒体报道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国家地缘政治利益、经济体制及现状差异和专家评论人研究背景的影响。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提出十分有必要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设独立媒体管理机构,即在其下设立“独联体国家媒体研究机构”,并通过大连理工大学中俄暨独联体合作研究中心付诸实施。通过系统的分析“一带一路”沿线俄语国家关于倡议的主题报道情况,笔者借助科学的分析制定出一套办法来加强各国媒体之间的合作以及优化各国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

王海英[6](2016)在《增量改革及产业政治: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的历史制度分析(1984-2015)》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形态异军突起,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与那些强调技术创新特质的观点有所区别,本研究试图以互联网金融为引子,将其发展放置到中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长时段变迁进程中,探寻(包含互联网金融在内的)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的历史制度逻辑。中国银行业金融体系自1980年代中期初步确立起体制框架以来,其形态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的重要变迁:一是1984-2007年间从国有银行专业化分割垄断向多元商业化银行体系的转变;二是2008-2012年间民间金融的再度兴起与制度化发展;三是2013-2015年间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作为一种宏大的产业制度变迁过程,中国银行业金融体系形态三十多年间的变迁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转型。关于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发展变迁,既有研究大致从三个主要脉络展开分析研究:一是从金融抑制或金融深化的角度辨析我国金融体制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二是从产权结构与市场结构的争论出发,讨论我国银行业金融体制变革的应然路径;三是从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二元对立出发,讨论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制度变迁的推动力量及变迁性质。从这些脉络出发的相关研究为我们理解中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发展变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分析框架与观察视角,但是,既有研究不能为我们揭示出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背后深层的历史制度逻辑,不能为我们理解诸如互联网金融等一系列复杂或新兴的金融现象给予有洞见力的解释框架。为此,本研究试图运用经济社会学历史制度主义的相关理论视角及推论工具,对1984-2015年间我国银行业金融形态三阶段的重要变迁提供一种制度性的分析与解释。在分析框架上,本研究主要从决策者认知、增量式战略构建、产业政治三个逻辑上紧密联系的维度出发,对不同阶段我国银行业金融形态的变迁进行具体而深入的实证分析,并试图勾勒或揭示出从体制内银行的变革、民间金融的再度兴起到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之间内含的一致性的历史制度逻辑。研究发现,1984-2015年间我国银行业金融形态的变迁本质上是由国家所主(引)导的产业制度变迁过程。从早期银行业金融体系的多元化发展到民间金融的再度兴起与制度化发展,再到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每一个阶段都持续性或贯穿性地呈现出国家所主导的银行业金融体系增量式变革的一致性历史制度逻辑。即第一阶段是以股份制银行等为代表的变革发展实现了相对于国有银行体系的增量式变革;第二阶段民间金融的兴起与制度化发展,实现了相对于以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等为主体的正规金融体系的增量式变革;第三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相对于传统金融模式的增量式变革。正是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增量式变革,国家试图持续推动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适应性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更好地满足多层次的金融资源与服务需求。

魏艳[7](2015)在《专家领导力研究 ——基于林木西教授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国家治理,重在制度,要在用人。当代意义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包含了国家的行政体制、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制度在内的系统制度体系。当今中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之际,制度亟需创新与变革,国家建设与发展亟需从非常态建设发展走向常态建设发展,国家治理正从行政领域扩展至广阔的专业领域。值此之时,用人、特别是精于专业的人士,尤为重要。专业人士参与国家治理,不仅是历史现象,而且正在成为当代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形态,甚至成为行政治理危机时刻的基本形态。但是专业人士,尤其是专家,如何参政议政却缺乏系统认识,更缺乏理论建构,远远低于国家的需要、社会的期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国内外专家治国理政情况进行梳理,得出专家治国的基本形态;通过对国外专家领导力的理论研究,探索出我国专家领导力的初步模型;运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对林木西教授的成长路径、专家表现方式、专家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以林木西教授为典型个案的专家领导力的12项行为表现,即:专业期刊发表论文、主持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出书论着表达愿景、在国内外做各种专题报告讲座、为政府部门纳言献策、在各级各类会议上发言、为专业外报纸期刊等撰写文章、就专业领域问题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报道、为他人出版的书籍作序评介、作为代表发言讲话、获得各种奖励以及个人事迹被媒体报道。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专家影响力、激励力和赋能力三方面,比照国际权威领导力词典。在此基础上,从三十四个项目入手,细致分析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实践机理,得出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模型、成因及其相互作用。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中影响力大于赋能力和激励力,但这三者之间有时界限不清,常常表现为互相融合,相生相长的特点。林木西教授成长的要素概括起来有九项,即:家庭熏护、人生规划、政策支持、名家指引、学术定位、责任服务、领导经验、问题驱动和基层实践。良好的家教环境和家庭支持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的成长基因,较早而清晰的人生规划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的基石,科教兴国等政策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的保障,名家引领指导和准确的学术定位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的牵引器,丰富的领导经验和高度的服务责任感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之一臂,问题驱动、基层实践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之另一臂。这些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促成了林木西教授的专家领导力。最后,研究者比照古德尔(Goodall)的专家领导力模型,进一步发现了我国专家领导力与国外的异同点。品格引领,人格感召是专家领导力中外共通的不可或缺的要素。此外,两者之间的差异有五点:(1)我国专家领导力受政策影响明显;(2)我国专家有不畏权,不盲从的特点;(3)我国专家领导力与本土因素有关;(4)我国专家领导力对国家及社会的影响显着;(5)我国专家领导力中专家与领导的先后顺序有时代差异。本研究的贡献在于通过对林木西教授学术成果的文本透析,得出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模型,由典型个案追踪历史的足迹和影响,分析现实的存在,由此探知我国自恢复高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专家成长的内因及外因要素,并初步建立了我国专家领导力模型。本研究虽进行的是个案研究,但非常具有典型性和时代性,对国家治理及专业领导力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贾佳[8](2015)在《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历史的视角》文中提出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国大学在本质上并非只是横向移植西方大学模式的一类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于一体的社会机构,而是以中国文化为根基区别于任何其他国家大学机构的文化实体。以此为据,可将“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界定为以中国文化为根基,以“文化传承者”为实践主体,所形成的使中国大学之为中国大学的根本性特征。以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机制——“中国文化——‘文化传承者’——中国大学”为分析框架,植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近代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通过对“文化传承者”文化性格的历史考察,以捕捉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外在表征及其得以延绵至今的内在因素,是本研究的基本思路。站在历史的视角,本文梳理、分析和归纳了自近代以来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在社会变迁中的发展脉络,不仅注重对各历史时期中国文化在社会变迁中的命运,即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与发展的社会背景的描述;更注重对“活”着的中国文化,即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文化传承者”所持有的文化观念与大学观念的分析,以及在他们影响下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典型特征的归纳;还涉及对各历史时期几所具体中国大学的文化解释。所研究内容涵盖了晚清、民国、建国头十七年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四个时期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的社会背景、具体表征以及形成机制。以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历史特征为基本依据,本文对中国大学发展阶段大致归纳如下:从中国大学诞生到清朝灭亡是“中国式大学”阶段,此时期的中国大学主要为维护晚清政权而设,受晚清士大夫控制,文化性格最为浓厚,主要以“忠君尊孔”、“学仕一体”以及“经学为本”为鲜明特征;整个民国时期是“中国的大学”阶段,在民国大学校长的主导下,此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呈现出一种比较“好”的发展态势,表现出“厚德载物”、“有容纳大”、“文实并包”以及“天下为公”等典型特征;建国头十七年是“中国特色的大学”阶段,由于政治权力的强行介入,中国大学的革命性与政治性尤强,主要特征是“以民为本”、“以党治校”以及“思想革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正在酝酿与形成一种理想的可能性模式——“大学的中国模式”,并且初步呈现出了“以人为本”、“人文立身”以及“宁静致远”等较好的文化发展趋向。目前中国大学正处于由“中国特色的大学”到“大学的中国模式”的过渡性阶段。通过历史性论证,足以证明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内发”而“人为”,自晚清以来大体未有中断,虽则其间屡有“转折”与“变通”。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时代合理性与历史局限性兼具。对于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历史研究,除却“同情之理解”更有必要进行价值澄清,以拨正裹挟于历史浪涛中的各种扭曲特征或其偏激倾向。通过历史性省思: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在形成过程中主要涉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以及知识分子与政府等特殊矛盾;同时在本质上,各历史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特征万变不离其宗,皆可在“道德本位”、“人文精神”以及“士的传统”等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得到诠释。由此而论,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的历史经验在于协调各种特殊矛盾兼以最大可能的坚持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汲取历史的经验并结合现实的需要,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理想建构不但必要而且可能。理论上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就是各种优秀的中国文化特质的集合体;“大学·学者·政府”三位一体构成了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与发展的特殊场域,而如何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决定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理想建构的关键因素。如果说,“好”的文化信仰是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内在灵魂,那么大学、学者与政府之间的独立与协作则是中国大学坚守灵魂的外部工具。当自由的学者主导中国大学,目的就会支配手段,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可能,大学的中国模式可待;当政府凌驾于学者之上操纵中国大学,所谓的文化性格难免陷入泛政治化的窠臼,距离真正的中国大学愈远。

房树人[9](2010)在《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银行业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一方面,银行业市场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或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市场行为,进而决定或影响着银行业的市场绩效;另一方面,银行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又会反作用于市场结构,影响银行业产业组织。因此,中国银行业活力的增强和竞争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理的银行业产业组织。本文在对银行业产业组织相关理论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重点从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方面对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产业组织进行实证研究,并结合国外银行业产业组织演变的经验,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提出可行的政策选择。前言包括论题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技术路线和创新点及其不足六个部分,着重说明了选择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作为论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研究现状。正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银行业产业组织相关理论。本章内容在对产业组织概念、理论渊源、主要流派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银行业产业组织的衡量方法,为后面的论文展开及分析提供了铺垫。第二章是国际银行业产业组织特征及演变趋势。本章分析美国、欧盟和日本的银行业产业组织,全面把握其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并得出国际银行业产业组织的主流演变趋势,这包括:大型银行继续扮演着银行兼并特别是跨国兼并的主角;银行规模大型化与资产集中化潮流加剧行业垄断,深化竞争;广大的中小银行在严峻的挑战中积极寻求着自己的生存空间;银行业的混业化趋势日趋明显;各国的银行监管由分散的部门的分工日益走向跨部门的集中和统一。第三章是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从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进入与退出壁垒以及区域结构和空间分布诸方面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得出银行业市场结构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由传统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逐步向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过渡,并进一步剖析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市场绩效等方面的影响和成因。本章是产业组织的重要内容,它揭示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现状,为改善市场结构和优化产业组织提供重要借鉴。第四章是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市场行为。市场行为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价格的竞争行为:二是非价格的竞争行为。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市场行为表现在存贷利率浮动范围的扩大、商业银行之间的兼并收购、实施产品的差异化策略、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和从事综合化经营等方面。第五章是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绩效。从市场绩效看,2003年是中国银行业的分水岭,从长期的效率低下逐渐走向绩效的良好表现,从不良贷款的居高不下走向风险拨备的空前提高,从体系的脆弱走向行业的成熟,市场竞争力得到较大提升,国际地位获得显着提高。第六章是完善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的政策建议。这部分是文章的归宿和落脚点。研究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目的在于优化市场结构、引导市场行为和提高市场绩效,实现进一步完善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目标。在立足国内银行业实际,并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初步得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至少包括:市场结构的垄断竞争和适度集中;市场行为的规范化、多元化和创新性;市场绩效的持续提高和富有竞争力。为了完善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我们需要做到深入调整市场结构、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和努力提高市场绩效,同时要继续加大银行业改革力度、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和加强金融监管。

二、重新认识商业经济 萧灼基在中国商业资本高峰论坛上的讲话(节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新认识商业经济 萧灼基在中国商业资本高峰论坛上的讲话(节选)(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我国民营企业家权益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企业家
        2.1.2 民营企业家
        2.1.3 企业家权益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2.2.2 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
第3章 我国民营企业家权益保障的相关法律与政策
    3.1 我国民营企业家权益保障的法律梳理
    3.2 我国民营企业家权益保障的政策梳理
        3.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政策及文件梳理
        3.2.2 最高人民法院法发布的有关政策及文件梳理
        3.2.3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有关政策及文件梳理
    3.3 我国民营企业家权益保障的政策实施效果
    3.4 我国民营企业家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3.4.1 财产权保障存在的问题
        3.4.2 创新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3.4.3 自主经营权保障存在的问题
第4章 我国民营企业家权益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权益保障存在问题的共性原因分析
        4.1.1 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4.1.2 未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4.2 财产权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4.2.2 司法和执法环境欠佳
        4.2.3 民营企业治理结构不规范
        4.2.4 民营企业家自身法律意识淡薄
    4.3 创新权益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缺乏创新所需的各项资源
        4.3.2 未形成市场化的创新服务体系
        4.3.3 创新成果得不到充分保障
    4.4 自主经营权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政府公权力缺乏约束和监督
        4.4.2 政府部门及官员缺乏服务意识
        4.4.3 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缺位
第5章 我国民营企业家权益保障的机制设计与案例分析
    5.1 我国民营企业家权益保障机制的理论架构
    5.2 我国民营企业家权益保障机制的设计方案
    5.3 民营企业家权益保障的典型地区案例分析
        5.3.1 国内典型地区民营企业家权益保障的案例分析
        5.3.2 国外典型地区民营企业家权益保障的案例分析
第6章 我国民营企业家权益保障的政策建议
    6.1 法治环境建设
        6.1.1 完善各项权益保障的法律体系
        6.1.2 加强执法与司法工作建设
    6.2 政策环境建设
        6.2.1 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相关政策
        6.2.2 推进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设
        6.2.3 加强公共权力的监督机制建设
    6.3 市场环境建设
        6.3.1 推进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6.3.2 加大财税支持和融资渠道建设
        6.3.3 加强中介机构的市场服务作用
    6.4 社会环境建设
        6.4.1 营造尊商重商的社会文化氛围
        6.4.2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
        6.4.3 加大对企业家和创新型人才的教育
    6.5 内部权益保障机制建设
        6.5.1 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企业制度
        6.5.2 构建有利于企业家创新的企业氛围
        6.5.3 提高企业家自身素质与维权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中国网络媒介寻租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网络媒介寻租:内涵、类型与历史
    第一节 网络媒介寻租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网络媒介的“租金”及其来源
    第三节 网络媒介寻租的手段与类型
    第四节 中国网络媒介寻租的发展历史
第三章 中国网络媒介寻租的特征分析
    第一节 网络媒介寻租现象较为普遍
    第二节 案例查处时间及地域较为集中
    第三节 网络媒介寻租主体人员身份较复杂
    第四节 网络媒介寻租的手段较为单一
    第五节 网络媒介寻租案例的涉案金额分析
    第六节 网络媒介寻租案例的惩处情况分析
第四章 网络媒介寻租的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节 国有新闻媒体网站寻租
    第二节 商业网络公司寻租
    第三节 自媒体寻租
    第四节 网络公关中介的斡旋寻租
第五章 中国网络媒介的寻租动因分析
    第一节 网络媒介寻租的可能性分析
    第二节 寻租主体的寻租动机分析
    第三节 寻租行为的弱约束条件分析
第六章 中国网络媒介寻租的危害分析
    第一节 损害公众权利及利益
    第二节 加剧网络信息的传播失灵
    第三节 损害网络媒介的公信力
    第四节 扰乱正常市场经济秩序
    第五节 损耗社会中的有限资源
第七章 网络媒介寻租的治理现状分析
    第一节 现阶段网络媒介寻租治理的主要途径
    第二节 现阶段网络媒介寻租治理的几个特点
    第三节 现阶段网络媒介寻租治理的成效分析
第八章 优化网络媒介寻租治理的对策及建议
    第一节 他山之石:借鉴域外网络媒介规制的有益经验
    第二节 多管齐下:治理网络媒介寻租有赖“多元并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第一章 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社会改革理想的对外交往思想
        一、莫尔《乌托邦》中的城邦交往观
        二、康帕内拉《太阳城》中的城邦交往观
        三、安德里亚《基督城》中的城邦交往观
    第二节 近代空想社会主义交往关系思想
        一、圣西门“实业制度”中的对外交往思想
        二、傅立叶“和谐社会”中的对外交往思想
        三、欧文“新和谐公社”中的对外交往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外交往思想的经典文本
        一、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世界历史思想
        二、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世界历史与交往理论
        三、马克思《哲学的贫困》中的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思想
        四、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的全球化进程思想
        五、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世界市场和自由王国思想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外交往思想的观点梳理
        一、生产力的发展与交往关系扩大是相伴随的
        二、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将各民族之间紧密联系起来
        四、地域性的封闭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
        五、共产主义是一种世界历史现象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思想回溯
    第一节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实践
        一、列宁一国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对外关系实践
        二、斯大林时期苏联对外关系实践的演变
    第二节 列宁社会主义对外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生存不下去的
        二、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
        三、我们的革命只有在得到全世界工人支持的时候才能取得胜利
        四、社会主义要以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为基础
        五、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交往中要反对大国沙文主义
    第三节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政策与实践
        一、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思想与政策思路
        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实践演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设探索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关系思想
    第一节 新中国对外关系实践的持续探索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外关系实践(1949 年-1956 年)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对外关系实践(1956 年-1966 年)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对外关系实践(1966 年-1976 年)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对外关系理论
        一、毛泽东对外关系思想的主要着作
        二、毛泽东对外关系思想的观点梳理
    第三节 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对外关系思想
        一、周恩来对外关系论述
        二、刘少奇对外关系论述
        三、陈云的对外关系论述
        四、张闻天对外关系论述
        五、李先念对外关系论述
    第四节 我国学术领域对外关系思想的探讨
        一、孙冶方的对外关系观点
        二、卓炯的对外关系观点
        三、薛暮桥的对外关系观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
    第一节 历史转折时期对对外关系的理性反思
        一、历史转折时期对外关系的环境
        二、历史转折时期对外关系的反思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对外开放战略措施
        一、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
        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提出
        三、“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四、开放型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中对外开放思想的丰富内容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二、邓小平时代主题理论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四、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第四节 我国经济学家对对外开放思想的研究探索
        一、于光远对外开放观点
        二、许涤新对外开放观点
        三、刘国光对外开放观点
        四、萧灼基对外开放观点
        五、厉以宁对外开放观点
    第五节 中国学术界对邓小平开放思想的研究探索
        一、关于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判断
        二、关于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三、对邓小平对外开放战略的研究
        四、对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内涵及特点的研究
    第六节 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对外开放的实践成果
        一、开放信念的不断增强
        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三、经济体制改革有了突破
        四、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升
    本章小结
第五章 20 世纪90 年代至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21世纪前后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新挑战
        一、全面改革深入化
        二、开放观念多元化
        三、国际环境复杂化
        四、开放格局立体化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对外开放的贡献
        一、对外开放要以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基点
        二、对外开放要以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动力
        三、对外开放要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对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意义
        一、经济社会发展是对外开放的目的
        二、以人为本是对外开放的核心立场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四、统筹兼顾是对外开放的根本方法
    第四节 20 世纪90 年代至党的十八大前我国对外开放战略
        一、强调“走出去”对外开放战略
        二、丰富经济特区“对外窗口”思想
        三、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思想
        四、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思想
        五、和谐世界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第五节 20 世纪90 年代至党的十八大前国内学术界对对外开放的探讨.
        一、我国学界对国际形势对中国对外开放的影响研究
        二、我国学界关于树立新开放观研究
        三、我国学界对对外开放三十年整体研究
    第六节 21世纪初中国对外开放实践的开拓
        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二、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三、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环境
        一、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
        二、中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轨道
        三、世界范围内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显现
        四、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日趋突出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
        一、中国梦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二、新发展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四、新型大国关系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五、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第三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对外开放思想的贡献
        一、走出去的战略思想更明确
        二、全球化应对的思维更确定
        三、对外开放依托文化传统的思路更鲜明
        四、由近及远的开放战略考量更周密
    第四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扩大对外开放的理论探讨
        一、关于全球化问题与对外开放
        二、关于参加全球治理体系与对外开放
        三、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对外开放
        四、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与对外开放
    第五节 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实践的深化
        一、加速“互联互通”建设
        二、“一带一路”建设取得进展
        三、扩大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本章小结
结论: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发展的启迪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核心力量
    二、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根本保障
    三、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活力源泉
    四、走向世界是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坚定信念
图表清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市场理论在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1.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
        1.1.3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奇迹般腾飞的体制根源
        1.1.4 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选择
        1.1.5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1.2 国内外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学者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的基本现状述评
        1.2.2 国外学者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的基本现状述评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1.3.1 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
        1.3.2 文献研读法
        1.3.3 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法
        1.3.4 系统科学研究法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创新探索和分析框架
        1.4.1 本文的主要内容
        1.4.2 本文的创新探索
        1.4.3 本文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来源
    2.1 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的肯定性分析
        2.1.1 社会经济三形态理论
        2.1.2 世界市场理论
        2.1.3 东方社会理论
        2.1.4 对市场经济一般原理的具体论述
    2.2 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市场关系的认识与处理
        2.2.1 从消灭商品交换到利用商品交换
        2.2.2 从限制市场到引导市场
        2.2.3 探索“以市场、商业为基础”的路子
        2.2.4“整个看法根本改变”和经济范畴的运用
    2.3 毛泽东的商品经济思想在新中国的初步发展
        2.3.1 社会主义仍然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2.3.2 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的性质需要辩证看待
        2.3.3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前途命运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联系
        2.3.4 要重视和发挥社会主义价值规律的基本作用
    2.4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提出
        2.4.1 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市场思想的最初运用
        2.4.2 主政西南时期邓小平市场思想的继续发展
        2.4.3 计划经济体制下邓小平市场思想的不断深化
        2.4.4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市场思想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飞跃
    2.5 东欧国家对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与反思
        2.5.1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初探索——兰格模式
        2.5.2 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布鲁斯模式
        2.5.3 宏观间接调控的自由市场协调——科尔内模式
    2.6 对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市场理论研究的有益借鉴
        2.6.1 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
        2.6.2 马歇尔的新古典市场经济理论
        2.6.3 凯恩斯的全面干预的市场经济理论
        2.6.4 萨缪尔森的混合调节市场经济理论
    2.7 对中国古代市场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2.7.1 高度重视市场对发展生产的重要作用
        2.7.2 主张对市场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2.7.3 重视对国家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实践景像
    3.1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前奏(1949—1978)
        3.1.1“第二次结合”的尝试:计划经济背景下市场因素的曲折成长
        3.1.2 全面整顿的展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声
    3.2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起步试验(1978—1984)
        3.2.1 农村改革的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3.2.2 企业改革的尝试:向国营工业企业“放权让利”
        3.2.3 城乡商品市场的恢复:农村集贸市场和城镇个体经济的发展
        3.2.4 尝试市场新体制:经济特区的设立
    3.3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步进展(1984—1992)
        3.3.1 农村改革的深化: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3.3.2 企业改革的推进: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3.3.3 流通领域改革的力度加大:从“双轨制”到“价格闯关”
    3.4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持续推进(1992—2002)
        3.4.1 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股份制的推行与“抓大放小”改革
        3.4.2 民营经济的发展:从“补充地位”到“重要组成部分”
        3.4.3 政府管理职能的重要转变:宏观调控体系的初步建立
    3.5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步完善(2003—2012)
        3.5.1 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非公36条”的出台
        3.5.2 生产要素进一步市场化:现代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完善
        3.5.3 政府与市场准确定位: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3.6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全面深化(2012——)
        3.6.1 经济新常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境遇
        3.6.2 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3.6.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革命
        3.6.4“一带一路”倡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空间张力
    3.7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实践价值
        3.7.1 推进了中国市场化进程步伐
        3.7.2 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
        3.7.3 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准
        3.7.4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集成
    4.1 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深化
        4.1.1 对传统计划经济理论的反思
        4.1.2 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为原则
        4.1.3“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论的形成
        4.1.4 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
        4.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4.2 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4.2.1 结合的理论前提:商品经济二重性
        4.2.2 结合的现实前提: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2.3 结合的逻辑前提:市场经济中性论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
        4.2.4 结合的关键节点: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4.2.5 结合的基本途径: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优化各自的实现形式
    4.3 形成了中国特色市场决定论
        4.3.1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理论内涵
        4.3.2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范围限定
        4.3.3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基础性作用的区别
        4.3.4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背景下的政府作用解析
    4.4 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模式
        4.4.1 宏观调控的常态化
        4.4.2 调控目标的多元化
        4.4.3 调控机制的一体化
    4.5 形成了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完善的新发展理念
        4.5.1 创新发展:着力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动力
        4.5.2 协调发展: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
        4.5.3 绿色发展:指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4.5.4 开放发展:拓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空间张力
        4.5.5 共享发展: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格局
    4.6 彰显了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
        4.6.1 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赖以存在的所有制结构与资本主义不同
        4.6.2 共同富裕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分配制度所引致的后果与资本主义不同
        4.6.3 以人民为中心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目的与资本主义不同
        4.6.4 党的领导下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与之联系的上层建筑与资本主义不同
    4.7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价值
        4.7.1 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增加了崭新内容
        4.7.2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4.7.3 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与新发展
        4.7.4 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特色”
第五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时代方位
    5.1 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维度
        5.1.1 理解时代的立足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政治经济学阐释
        5.1.2 实践基础的重要构件:十八大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变革
        5.1.3 理论标志的主要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1.4 立论依据的突出表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
    5.2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
        5.2.1 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阶段
        5.2.2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5.2.3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5.2.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5.3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体制基础和制度保障
        5.3.1 现代化经济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时代内涵
        5.3.2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逻辑一致性
        5.3.3 经济体制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
        5.3.4 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抓手加快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5.4 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5.4.1 为转型国家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改革和发展模式
        5.4.2 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5.4.3 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力支撑
    5.5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时代价值
        5.5.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5.5.2 推动中华民族赶上时代潮流的必要条件
        5.5.3 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创新经济发展的特色呈现
    6.1 充分发挥创新型制度变迁对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6.1.1 注重制度建设“破旧”与“立新”的动态磨合
        6.1.2 从单项制度变迁向制度结构变迁演进
        6.1.3 宏观经济制度变迁与微观经济制度变迁同步进行
    6.2 坚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市场化改革方式的稳步推进
        6.2.1 以渐进方式稳步推进市场化
        6.2.2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改革相结合
        6.2.3 从局部性改革到整体推进
    6.3 凸显以市场配置资源为目标的价格改革
        6.3.1 价格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
        6.3.2 价格改革促进了市场制度建设
        6.3.3 价格改革促进企业制度改革
    6.4 注重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6.4.1 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是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
        6.4.2 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
        6.4.3 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是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必然要求
第七章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径指南
    7.1 继续推进基本经济制度的更加完善
        7.1.1 持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7.1.2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7.1.3 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7.2 深入推动产权制度的更加完善
        7.2.1 建立健全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
        7.2.2 健全产权交易和流转制度
        7.2.3 加强对产权市场运转的有效监管
    7.3 加快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更加完善
        7.3.1 不断健全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
        7.3.2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7.3.3 着力推进要素市场体系建设
    7.4 促进宏观调控方式和体系的更加完善
        7.4.1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7.4.2 调整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
        7.4.3 完善宏观调控的方式方法
    7.5 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7.5.1 以要素新供给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7.5.2 以结构性新供给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7.5.3 以制度政策新供给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7.5.4 推进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协同统一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国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根基
    8.2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
    8.3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8.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俄文报刊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分析 ——以俄白哈三国纸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
        1.1.2 关于“一带一路”媒体合作
        1.1.3“一带一路”报道与中国国际形象
        1.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中国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俄白哈三国纸媒样本选择及研究方案设计
    2.1 研究对象概述
        2.1.1 《消息报》概述
        2.1.2 《今日白俄罗斯报》概述
        2.1.3 《哈萨克斯坦真理报》概述
    2.2 研究方案设计
        2.2.1 理论框架阐释
        2.2.2 样本关键词设定及样本采集
3 俄白哈三国纸媒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分析
    3.1 俄白哈三国纸媒对“一带一路”报道的描述性分析
        3.1.1 报道总量
        3.1.2 报道篇幅
        3.1.3 报道倾向
        3.1.4 报道消息来源
        3.1.5 报道选题
        3.1.6 报道关注的对象
        3.1.7 对“一带一路”报道的传播过程模式
    3.2 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报道为例分析报道框架
        3.2.1“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及俄白哈媒体报道概况
        3.2.2“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的报道框架分析
4 俄白哈三国纸媒对“一带一路”报道的议程设置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4.1 俄白哈三国纸媒对“一带一路”报道的议程设置
        4.1.1 《消息报》对“一带一路”报道的议程设置
        4.1.2 《今日白俄罗斯报》对“一带一路”报道的议程设置
        4.1.3 《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对“一带一路”报道的议程设置
    4.2 俄白哈三国纸媒对“一带一路”报道议程设置的影响因素
        4.2.1 国家地缘政治利益
        4.2.2 经济体制及现状差异
        4.2.3 专家评论人的影响
5 俄白哈纸媒对“一带一路”报道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对策
    5.1 俄白哈纸媒对“一带一路”报道存在的问题
        5.1.1 各国媒体报道强度不足
        5.1.2 各国媒体报道范围局限
        5.1.3 各国媒体报道策略分散
        5.1.4 各国媒体报道合作滞后
    5.2 俄白哈纸媒对“一带一路”报道的改进对策
        5.2.1 创建独联体国家媒体研究机构
        5.2.2 创建联合的信息机构
        5.2.3 创造出更多的媒体合作机遇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消息报》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报道
附录B 《今日白俄罗斯报》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报道
附录C 《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报道
致谢

(6)增量改革及产业政治: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的历史制度分析(1984-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理论视角、概念工具与分析框架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五、方法与实证材料的获取
第二章 历史制度主义与产业变迁:展开分析的理论基础
    一、历史制度主义的视野及其理论特征
    二、经济社会学的历史制度学派与产业变迁
    三、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产业变迁的分析要素
第三章 第一次增量改革:体制内银行的曲折改革(1984-2007)
    一、银行业金融形态:从分割化专业银行体系到多元商业化银行体系
    二、决策者认知:国家关于国有银行业体系变革的双重战略理解
        (一)工具性认知:银行业应积极服务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国家宏观调控
        (二)实质性认知:“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
    三、增量式战略的构建:发展股份制银行等“准体制外”金融与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
        (一)市场结构增量:培育和发展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金融组织形式
        (二)产权结构增量: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
    四、产业政治:国家控制下依附性的政银商关系及央地金融控制权博弈
        (一)国有银行业增量式改革中利益主体的分化与形成
        (二)国家控制下依附性的政银商关系及其影响
        (三)央地间金融控制权的博弈
第四章 第二次增量改革:民间金融的再度兴起与制度化努力(2008-2012)
    一、银行业金融形态:民间金融的再次兴起与制度化发展
        (一)早期的民间金融
        (二)民间金融再度兴起与制度化发展
    二、决策者认知:服务三农、实体经济与民间金融规制“宜疏不宜堵”
        (一)从服务“三农”到服务实体经济:国家对银行业金融要回应的问题及应有角色的认识
        (二)从严格打击到疏堵结合:国家重新理解和看待民间金融
    三、增量式战略的构建: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组织和区域金融改革
        (一)民间金融准入政策变迁与村镇银行等民间金融组织的发展
        (二)以民间金融为重点的区域金融改革:温州、广东、泉州等地的试点
    四、产业政治:市场化政银商关系及民间金融组织的准入门槛“游戏”
        (一)市场化的非对称银企关系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二)“开大门”与“设门槛”:“村镇银行”的准入游戏
第五章 第三次增量改革: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与合法性支持(2013-2015)
    一、银行业金融形态: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及其对传统金融的超越
        (一)互联网金融从“默默无闻”到“异军突起”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超越
    二、决策者认知:传统银行业的弊端与作为一种金融创新的互联网金融
        (一)传统银行业金融体系弊端重重亟须创新
        (二)互联网金融可以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形式
    三、增量式战略的构建:鼓励和规范以第三方支付等为重点的互联网金融发展
        (一)整体政策环境的塑造:从“让子弹飞”到“靴子落地”
        (二)具体治理探索:以第三方支付与P2P为代表的重点治理
    四、产业政治: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的竞合博弈及隐含的政银商关系
        (一)余额宝存废之争:互联网金融发展折射的政银商关系
        (二)竞争与合作: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的博弈游戏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二、进一步的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7)专家领导力研究 ——基于林木西教授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专家治国理论
        (二) 专业领导力
        (三) 中国知识分子与政治
    三、研究方法
        (一) 个案分析法
        (二) 内容分析法
        (三) 文献法
    四、论文特点与论文结构
        (一) 论文特点
        (二) 论文结构
第二章 专家领导力的基本内涵
    一、专家的内涵
    二、领导力的内涵
        (一) 一般领导力的内涵
        (二) 领导力的专业内涵
    三、专家领导力的内涵
        (一) 我国专家的领导方式
        (二) 专业领导力与专家领导力
    四、专家领导力的能力模型
    五、小结
第三章 专家领导力个案研究设计
    一、确定研究专家身份
        (一) 专家的遴选
        (二) 专家领导力的确认
    二、研究分析基础
    三、研究分析方法设计
    四、研究内容设计
    五、研究结果
    六、信度结果分析
第四章 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分析
    一、影响力
        (一) 项目描述
        (二) 项目分析
    二、激励力
        (一) 项目描述
        (二) 项目分析
    三、赋能力
        (一) 项目描述
        (二) 项目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一、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结果分析
    二、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成因分析
        (一) 成长规划早晰
        (二) 问题驱动,基层实践
        (三) 领导经历服务意愿
        (四) 家庭环境和谐
        (五) 政策支持有保障
        (六) 名家引领定位准确
    三、与国外专家领导力的比较分析
        (一) 相同点
        (二) 不同点
    四、研究贡献
    五、研究局限
    六、未来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与林木西教授采访录音整理材料
    附录2 林木西教授参加温总理主持的基层群众座谈会照片
    附录3 林木西教授1993--2014年发表论文影响利用情况
    附录4 林木西教授部分论文被引用及下载情况表
    附录5 林木西教授2003--2014年主要课题研究汇总表
    附录6
致谢

(8)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历史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相关概念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大学的文化寻根
    第一节 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一、中国文化的要义
        二、中国大学的堂奥
        三、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的关系
    第二节 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社会基础
        一、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历史根基
        二、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现实基础
    第三节 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路径
        一、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之基
        二、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的桥梁
        三、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之果
第二章 晚清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第一节 晚清时期社会文化演进与中国大学的兴起
        一、洋务运动时期社会文化演进与中国大学的萌芽
        二、戊戌变法时期社会文化演进与中国大学的诞生
        三、清末新政时期社会文化演进与中国大学的发展
        四、晚清时期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总特征
    第二节 晚清时期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路径
        一、晚清士人与中国文化
        二、晚清士人与中国大学
        三、晚清士大夫与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第三节 晚清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解析——以京师大学堂为例
        一、京师大学堂的办学理念
        二、京师大学堂的制度设计
        三、京师大学堂的文化符号
    小结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第一节 民国时期社会文化演进与中国大学的发展
        一、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二、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三、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四、民国时期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发展的总特征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路径
        一、民国知识分子与中国文化
        二、民国知识分子与中国大学
        三、民国大学校长与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解析——以北大、清华、西南联大为例
        一、北京大学文化性格解析
        二、清华大学文化性格解析
        三、西南联大文化性格解析
    小结
第四章 建国头十七年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社会文化演进与中国大学的变革
        一、“全面苏化”时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二、“双百方针”时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三、“大跃进”时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四、建国头十七年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发展的总特征
    第二节 建国头十七年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路径
        一、执政党人与中国文化
        二、执政党人与中国大学
        三、毛泽东与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第三节 建国头十七年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解析——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一、中国人民大学的办学理念
        二、中国人民大学的制度设计
        三、中国人民大学的文化符号
    小结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文化演进与中国大学的繁荣
        一、思想解放时代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二、经济时代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三、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总特征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路径
        一、新知识分子与中国文化
        二、新知识分子与中国大学
        三、大学校长与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解析——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
        一、华中科技大学的办学理念
        二、华中科技大学的制度设计
        三、华中科技大学的文化符号
    小结
第六章 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省思与建构
    第一节 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省思
        一、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类型
        二、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特征
        三、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的历史经验
    第二节 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理想建构
        一、为何建构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
        二、如何建构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
        三、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是什么
    第三节 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逻辑
        一、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需要什么样的学者
        二、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需要什么样的大学
        三、政府在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中应该何为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9)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学者对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研究概述
        二、国内学者对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研究情况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银行业产业组织相关理论
    第一节 产业组织的概念界定与理论渊源
        一、产业组织的概念
        二、产业组织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 马克思与列宁的产业组织理论
        一、马克思的竞争理论与垄断理论
        二、列宁的产业组织理论
    第三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萌芽阶段
        二、哈佛学派
        三、芝加哥学派
        四、新制度学派
        五、新奥地利学派
        六、新产业组织理论
    第四节 银行业产业组织的衡量方法
        一、银行业市场结构及其衡量
        二、银行业市场行为及其类型
        三、银行业市场绩效及其衡量
第二章 国际银行业产业组织特征及演变趋势
    第一节 美国银行业的产业组织
        一、低集中度的市场结构
        二、美国银行业的市场行为
        三、美国银行业的市场绩效
    第二节 欧盟银行业的产业组织
        一、日益趋同的市场结构
        二、欧盟银行业的市场行为
        三、欧盟银行业的市场绩效
    第三节 日本银行业的产业组织
        一、日本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二、日本银行业的市场行为
        三、日本银行业的市场绩效
    第四节 国际银行业产业组织的主流趋势
        一、追求规模扩张的兼并收购持续升温
        二、规模大型化和资产集中化潮流更加明显
        三、经营模式由分业经营转变为混业经营
第三章 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市场份额分析
        一、存款份额分析
        二、贷款份额分析
        三、资产份额分析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分析
        一、中国银行业的CRn指数分析
        二、中国银行业的HHI 指数和N 指数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的进入与退出壁垒分析
        一、中国银行业的市场进入壁垒
        二、中国银行业的市场退出壁垒
    第四节 中国银行业的区域结构和空间分布
        一、中国银行业的机构分布
        二、中国银行业的从业人员
        三、中国银行业的地区分布
    第五节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成因及影响
        一、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成因
        二、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第四章 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市场行为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的价格竞争
        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二、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和挑战
        三、商业银行的定价选择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的并购行为
        一、银行并购的三种类型
        二、银行并购的原因
        三、银行并购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的产品差异化策略
        一、存款市场的产品差别
        二、贷款市场的产品差别
        三、中间业务市场的产品差别
    第四节 中国银行业的综合化经营
        一、混业经营的国际化趋势
        二、中国银行业的综合化经营尝试
        三、推进中国银行业综合化经营的选择
第五章 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绩效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
        一、商业银行的利润量
        二、总资产回报率和净资产收益率
        三、营业收入结构
        四、成本收入比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的资本资产状况
        一、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二、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
        三、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绩效与市场结构关系的实证检验
        一、统计模型构建
        二、样本数据说明
        三、回归结果检验
    第四节 中国银行业市场绩效提高的原因
        一、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和加大监管执行力建设
        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改善和风险管控能力的提高
        三、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水平日趋提高
第六章 完善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深入调整银行业市场结构
        一、继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调低最低注册资本要求
        二、大力发展中小银行,积极发展民营银行
        三、建立分类的弹性存款保险制度,弱化国家信用
        四、健全市场退出机制,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
    第二节 进一步规范银行业市场行为
        一、放松价格管制,赋予商业银行更大定价自主权
        二、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之间的市场化并购重组
        三、审慎鼓励银行的产品创新
        四、放松分业经营限制,推进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
    第三节 努力提高银行业市场绩效
        一、注重资本充足率的达标
        二、改善收入结构,拓宽非利息收入渠道
        三、完善不良贷款的处理机制
    第四节 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对外开放
        一、加强大型商业银行改革
        二、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
        三、积极推进银行业的对外开放
    第五节 加强金融监管
        一、继续推进国内金融监管机构交流与合作
        二、加强跨境金融监管合作
参考文献
后记

四、重新认识商业经济 萧灼基在中国商业资本高峰论坛上的讲话(节选)(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我国民营企业家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 杨庆虹. 吉林大学, 2020(08)
  • [2]中国网络媒介寻租及治理研究[D]. 罗佳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发展研究[D]. 赵玉华. 兰州大学, 2019(08)
  • [4]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研究[D]. 钱路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5]俄文报刊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分析 ——以俄白哈三国纸媒为例[D]. 林夕(Alesia Darauskikh).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6]增量改革及产业政治: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的历史制度分析(1984-2015)[D]. 王海英. 上海大学, 2016(04)
  • [7]专家领导力研究 ——基于林木西教授的个案研究[D]. 魏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5(12)
  • [8]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历史的视角[D]. 贾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
  • [9]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问题研究[D]. 房树人.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标签:;  ;  ;  ;  ;  

重新认识商业经济 肖卓基在中国商业资本峰会上的讲话(节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