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周向国际博览会转变(论文文献综述)
永树理[1](2021)在《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大型国际展会活动的举办有利于展示一个国家的发展成就,扩大对外开放和经贸人文交流,倡导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国虽然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起步较晚,但各地政府办会热情很高,短短20多年,我国已成为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较多的国家之一。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一方面在扩大国家影响力、塑造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办会后往往容易形成场馆资源的闲置浪费。如何有效利用好场馆资源,关键是要研究清楚是何因素影响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的利用,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权重是多少,关键的影响因素到底是些什么,从而有的放矢提出相应对策。本文基于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并在查阅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提出论文研究方向,应用问卷调查法、德尔斐法、专家访谈法、现场调研法等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专家打分并研究优化得出我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的影响因素,应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DEMATEL-ANP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模型,用我国首次举办并距今已有22年历史的A1类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作为研究案例实证,最后提出对策建议,为我国今后举办类似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本文经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能实现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有利于促进与世界各国的经贸、文化、科技、园林园艺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非常重视会后场馆资源的合理利用。目前在我国已成功举办的7次世界园艺博览会和上海世界博览会场馆资源都不同程度得到了保留和合理利用,这体现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中国举办后场馆资源合理利用的充分性和可持续性,这是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一大特色,也是节约资源,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较好方法。(2)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受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场馆自身因素、自然地理因素5个维度一级指标及社会稳定性、城市适应度、公共交通完善度、城市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度、城市规划、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能力、政策支持度、区域产业密集度、管理创新能力、企业运营能力、低碳经济、品牌价值、公益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居民受教育程度、可持续发展理念、城市发展战略、土地价值、周边环境、功能可拓展性、场馆规划布局、整合定位、园林园艺水平、场馆科技水平共27个二级影响因素指标的影响。以上各影响因素指标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3)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DEMATEL-ANP相结合研究方法,构建得出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模型,研究确定出与其他指标关系较为密切的影响因素二级指标排序依次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战略、人居环境改善度和政策支持度等;对其他因素指标影响较大的二级指标排序依次为:居民受教育程度、居民消费能力、管理创新能力、政策支持度和企业运营能力等;5个维度的一级指标影响因素按重要性排序依次为: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场馆自身因素、自然地理因素;27个二级影响因素指标中有13个重要指标,权重从大到小依次排序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划、人居环境改善度、城市发展战略、基础设施建设、区域产业密集度、政策支持度、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管理创新能力、企业运营能力、城市生态建设、功能可拓展性。研究表明,中国各地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的利用必须高度关注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按各影响因素所占的权重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重视并采取相应对策,以有的放矢提高场馆资源的利用效率。(4)案例实证结果表明,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DEMATEL-ANP相结合研究方法构建出的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模型是科学可行和有效的,有着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本论文对于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有以下三点:(1)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上的创新。国内一些学者之前从不同研究角度提出过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的一些方式方法,也直接或间接的零星提出过办会后场馆资源利用的一些影响因素,但这些学者都未对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完整的挖掘梳理。本论文通过文献综述研究、专家评价打分、问卷调查、Kendall’s W协同系数一致性检验等方法,研究得出我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共5个维度27个比较全面完整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2)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DEMATEL-ANP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研究并得出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及各影响因素的权重。从国内外应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DEMATEL-ANP研究方法相关文献研究来看,虽然之前一些学者应用DEMATEL-ANP相结合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评价研究,但未见到运用DEMATEL-ANP相结合的方法对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问题进行的研究。本论文结合我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的特点,创新性的应用DEMATEL-ANP二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研究,并得出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及各影响因素的权重。(3)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DEMATEL-ANP二者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构建了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模型,同时应用中国首次举办并完整保留至今的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案例进行了研究实证,最后根据本论文研究成果有针对性的提出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参考价值。
彭欣宇[2](2020)在《河北省D县政府在区域品牌建设中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品牌是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社会的一种战略,一般由当地政府主导,依托区域内产业集群,组织区域内企业共同参与创建、携手维护集体品牌来不断增强当地品牌水平和竞争力。在建设区域品牌过程中,正因为区域品牌公共产品的属性,决定着地方政府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这个关键“角色”也是其他区域品牌建设利益相关者所无法更替的。D县是河北省区域品牌建设的典型地区,在D县政府引导推动下,县内包装机械产业和塑料包装产业区域品牌建设水平有了一定提升。这一系列过程中,D县政府究竟应当如何定位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实现什么发展目标,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基于此,调查研究了在区域品牌建设中D县政府的行为。首先在阐述区域品牌、地方政府作用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就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品牌打造的影响、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为的不同作用等进行理论分析。通过调查问卷法、访谈法等调研分析,了解到D县政府建设区域品牌基本情况、行为实施、影响作用,利用SWOT分析当前D县政府建设区域品牌面临的机遇、挑战等,再整合数据从地方政府角色定位、职责和规划区域品牌、制定经济政策等政府行为构成入手归纳分析,指出D县政府存在区域品牌规划不足、角色定位不准、经济政策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而D县政府应该定位角色做好六个维度行为来提升在区域品牌建设中作用,以保障政府作用能够顺利发挥,助推两大产业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D县区域整体品质发展水平。
林笑宇[3](2020)在《1978-1990年京津冀地区皮革行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佳慧[4](2020)在《南京近代园林设计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园林作为特定历史时期与特定地域范围内的设计实践产物,其随着时代的更迭,不断被赋予着新的精神内涵与艺术表现形式。1840-1949年间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巨变,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园林艺术领域亦然。中国近代园林地域差异显着,发展各具特色,当下近代园林的研究范围遍及国内各省市地区,研究热点聚焦于地方性园林文化的特色研究。南京地处江苏沿江一带,是近代时期的中心城市,其自然地理位置与政治经济地位极为重要,因而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对南京近代园林的发展影响较为深远。南京近代园林是南京园林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型期,对这一特定时间段园林设计特色的系统性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南京地方性园林文化传承与演变的历程,从而更好地引导当下南京现代园林的发展,推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本论文以南京近代园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究南京近代园林的生成背景,一方面,对孕育南京近代园林的自然环境如其特有的丘陵地貌类型、气象特征及自然植被资源进行梳理总结;另一方面,对生成南京近代园林的社会环境如城市历史、城址变迁及地域文化特色进行分析整合。第二部分,探究南京近代园林的发展动因及发展历程,从近代国民政府对园林建设推行的政策及计划,南京近代社会各领域经济发展态势及西方园林文化东渐对南京园林文化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总结推动南京近代园林发展的诸多因素。同时,以时间为轴纵向梳理南京近代园林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发轫期、发展期、繁荣期与衰落期四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园林发展的社会背景、功能类型及营建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第三部分,对南京近代园林的现状进行实地考察,分析总结各园林类型的分布特征、园址遗留及改扩建现状;对不同园林类型的典型园林个案的历史沿革及空间布局特色进行分析,总结南京近代各类型园林的设计特色。第四部分,从南京近代园林的选址布局、掇山理水、建筑营构、植物配置等方面,对南京近代园林的设计特色进行系统地分析,总结出南京近代园林兼具的时代特色与地域特色。从而进一步完善南京园林发展史中近代园林部分的理论建构,同时为南京现代园林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谭晓玲[5](2020)在《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研究(1949-1963)》文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西方阵营尖锐对峙,新中国奉行“一边倒”政策,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行“禁运封锁”政策,新中国在外交上陷于孤立,亟需通过民间外交这一特殊的对外交往方式打破封锁。冀朝鼎是中国留美学生中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之一,是中国着名的经济学家、国际活动家、开展民间外交工作的杰出领导人,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民间外交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冀朝鼎的早期教育和经历,使他在很多方面的信念与许多同时代人有所区别,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民间外交实践活动的开展。冀朝鼎早年就读于清华留美预备学校,英语和口才极好,初显好斗情绪,留美期间系统学习了国际贸易和金融相关课程,并积极参与反帝爱国运动,1927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常年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官方机构和民间人士交往的过程中,冀朝鼎逐渐建立了比较稳定的联系并逐步营造出了便于自身开展工作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认可西方国家在国家发展方面的经验并希望新中国能够从中加以借鉴。冀朝鼎的民间外交实践主要包括以民促官、打破西方封锁和促进新中国接轨国际两个方面,并为此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基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以及冀朝鼎个人独特的教育及经历,使得冀朝鼎的民间外交实践呈现出了其独有的特点,表现为自是终生勤护国、斗争灵活依原则、建国重则始存心、广交朋友促外交。冀朝鼎的民间外交实践对于打破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经贸封锁,积极探索新中国对外经贸的新体制,推动新中国逐渐走向世界,同时加深世界各国人民对新中国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新时代中国外交事业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同时冀朝鼎全面的个人素养和丰富的精神价值对于促进新时代个人成长成才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田立勇[6](2020)在《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制备及其与橡胶复合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纺织纤维增强橡胶基体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传动带、输送带、轮胎以及胶管等工业橡胶制品中,其中以轮胎制品最为常见。轮胎远比本身看上去复杂的多,整体上轮胎可以视作骨架增强材料和橡胶基体组合的有机体,骨架材料作为轮胎的受力部件承受着外界各种作用力和维持轮胎在运行过程中的尺寸稳定性和安全性能;橡胶基体起到保护骨架材料和传递外力的作用。单一纤维帘线材料因自身或性能或价格的劣势,无法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求,复合纤维帘线结合了不同组分纤维的性能特征,实现材料功能和效应的最优化。本课题通过对高模低缩聚酯纤维的形态结构和大分子链排列进行设计获得一种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纤维帘线,在小变形区域具有常规聚酯帘线高模量高尺寸稳定性的特点,同时在大变形区域内具有尼龙帘线高断裂伸长率高耐疲劳性能的特点,赋予新型聚酯帘线具有两种纤维帘线的复合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高模低缩聚酯纤维在高速纺丝成型过程中,纤维聚集态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演变对纤维的热力学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小角X射线散射仪(SAXS),动态力学分析仪(DMA),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和Instron力学测试仪等表征方法对聚酯纤维在成型纺丝线上聚集态结构和热力学性能的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酯纤维熔融纺丝成型过程中,纤维大分子链在温度场和应力场作用下沿着纤维轴向取向排列,纤维形成结晶,纤维内部结构由低序态向高序态转变。未牵伸丝在气流阻力和惯性力作用下,初步形成结晶结构,未牵伸丝在后序进一步的牵伸和热作用下,纤维大分子链的取向进一步增加,纤维结晶结构逐步完善,结晶度增加,同时晶粒和大分子链间的缠结点起到物理连接点作用形成稳定的网状结构,纤维的强度和模量增加的同时纤维样品的热收缩明显下降;拉伸后的样品经过热定形处理,在进一步提高纤维样品的热稳定性的同时,由于纤维在成型过程中已经形成稳定的网络结构,纤维的模量和断裂强度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聚酯纤维在纺丝线上形成的特殊聚集态结构,赋予了聚酯纤维具有高模量高强度和低热收缩的特点。在对高模低缩聚酯纤维纺丝成型过程研究的基础上,获得一种性能更为优异的新型高模低缩聚酯纤维,并对该新型聚酯纤维的形态结构和浸胶后整理过程进行研究和实验设计(DOE),进而制备出一种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简称新型聚酯帘线)。纤维帘线的捻度不仅可以改善纤维之间的抱合性能,对纤维帘线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重要影响,同时对纤维帘线的耐疲劳性能以及与橡胶基体的粘合性能也有显着的作用。聚酯纤维表面极性基团较少与橡胶基体粘合性能较差,需要进行“二浴”浸胶后整理,在浸胶后整理过程中,聚酯帘线可以获得与橡胶基体良好的粘合性能,同时聚酯纤维在温度场和应力场作用下,纤维内部结晶结构进行重组获得更为稳定的结晶,通过控制纤维大分子链的取向排列,赋予新型聚酯帘线具备尼龙帘线的特征。对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帘线静态力学性能和与橡胶基体的静态粘合性能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66.6 N的定负荷伸长(模量)和尺寸稳定性指数(DSI)介于常规聚酯帘线和尼龙帘线之间;断裂伸长率为21.7%远高于常规聚酯帘线的16.2%,略低于尼龙帘线的断裂伸长率(约为23.5%),高模量高尺寸稳定性有利于轮胎的操控性能,而高伸长率可以提高轮胎的抗冲击性能,新型聚酯帘线结合了常规聚酯帘线和尼龙帘线的优势性能。新型聚酯帘线和常规聚酯帘线都是聚酯基帘线,因此两者具有同等水平的橡胶基体粘合性能;在常规硫化条件下,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与尼龙帘线具体同等水平的粘合力,在高温条件下,其粘合力低于尼龙帘线,这是由于材料本身特性所决定的,但都能满足实际需求。纤维帘线作为轮胎的骨架材料,承受着周期性交变应力,纤维帘线的动态性能更能反映实际应用状态。研究表明: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动态复合模量和不同温度下的动态尺寸稳定性指数均介于常规聚酯帘线和尼龙帘线之间,这与其静态性能具有相同趋势。动态圆盘疲劳实验显示在压缩率为25%之前,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和常规聚酯帘线以及尼龙6帘线三者的耐疲劳性能相接近,但在超过此压缩率后,常规聚酯帘线的耐疲劳性能急剧下降,而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与尼龙6帘线的耐疲劳性能相接近;同时该实验也表明提高纤维帘线的捻度有利于提高其动态耐疲劳性能。动态曲挠疲劳实验显示在样品表面温度为85℃之前,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和尼龙6帘线的动态粘合性能相接近,但超过此温度后,其动态粘合性能低于尼龙6参照帘线,这与其静态粘合性能研究相一致。最后,通过摩托车轮胎和全地形(ATV)轮胎实验对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性能进行验证,采用尼龙帘线作为对照试验,研究表明: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高模量高尺寸稳定性特点赋予轮胎具有较好的操控性能,同时有利于降低摩托车轮胎的滚动阻力,降低对燃料的损耗,促进轮胎的环保绿色发展。
韩艺宽[7](2019)在《童寯建筑写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童寯(1900-1983)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无法回避的重要人物,因此也是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然而目前研究大多针对其工程设计实践,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思考和借鉴,关注其长期被忽略的建筑写作文本,具体包括其建筑评论、建筑史写作和园林史写作三种写作产品类型。论文反思了以往研究中过度关注作者生平本身的历史研究范式,转而决定采用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将童寯的写作文本与其他建筑学者及建筑师的文本并置,关注它们之间的意义重叠、冲突和交织,进而深入理解童寯建筑思想的基本特征。同时对童寯建筑写作的知识建构与知识生产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关注其写作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理论预设,对其历史思考的方式提出发问。并将这种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放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特殊脉络下予以解读。本文共分为六大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内容、方法和意义,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过度关注作者生平事迹的缺憾,并确定了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概括地呈现了童寯建筑写作的特征、分类、分期,以及历史脉络等。第三章是童寯的建筑评论,包括评论内容、写作空间、评论对象、评价的范畴与标准,以及建筑评论与建筑实践的关系。本章还列举了同时期其他团体及个人针对同一对象的评论意见,与童寯的评论进行对照研究。第四章是童寯的建筑史写作,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包括西方建筑史、苏联及东欧建筑史、日本建筑史、建筑教育史、中国建筑史等写作文本的分析,指出这些建筑史写作在层次、体裁、义例、程序、文笔等方面的编纂特点,以及历史论述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观。第五章是童寯的园林史写作,与上一章类似,依然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江南园林志》、《东南园墅》、《造园史纲》等代表作的分析,并通过与刘敦桢等其他园林史学者的研究对比,揭示其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方面的独特特征。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本章除了总结全文外,还指出以上三方面的写作文本大都体现出实践导向、形式主导和现代性追求的特征,这和童寯的建筑师身份关系密切。同时本章进一步展望了未来从思想史到观念史研究转变的可能性。
李霖[8](2019)在《成都城市外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外交是一种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开展的次国家行为体对外交往活动,是丰富国家间交往的重要形式。实践证明,城市外交的开展对国家和地方而言都是双赢。随着中国与外国城市结为友好城市的增多,城市外交已成为近十年来在国内崛起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选取成都作为研究对象,因成都是当前国家重点发展的国家级中心城市。成都因形成时间早,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对外交往早于东部沿海中心城市上海和深圳、厦门等经济特区,相关文史研究表明成都在秦汉时期是“南方丝绸之路”起点。作为一个内陆城市,成都在新时代的城市外交发展丝毫不落后于地理条件更优越的沿海城市。“一带一路”战略为成都城市国际化插上腾飞的翅膀,成都的城市外交也将大有作为。本文首先通过已有的研究结合自己的观点对“外交”概念进行解释,然后对“城市外交”下一个合适的定义。因成都的经济发展在四川省呈现一览众山小的局面,笔者认为成都作为中心城市应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从而实现协调发展,笔者将广义的成都城市外交扩展到四川与国外友好省州对外交往。本文从优势和困境的角度对成都城市外交做综合分析,归纳总结出成都的城市外交发展要在制度、经济和文化方面加以优化。
杨泽林[9](2016)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阿博览会是中国与阿拉伯关系不断深化的产物,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的重要载体,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合作的战略平台。对中阿博览会的功能进行研究,提出完善中阿博览会功能的对策,落实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战略,促进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务实合作,对宁夏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现实价值。本文根据会展经济发展理论,以国家战略的视角研究中阿博览会的功能。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找文献和实地调研,搜集中阿博览会相关资料,力求对中阿博览会的功能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阐述中阿博览会成立的背景,发现中阿博览会因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深化,中国向西开放而出现。宁夏作为中国西部内陆重要地区,以会展作为平台寻求对外开放,遇到了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机遇,宁洽会暨中阿经贸论坛升格为中阿博览会。中阿博览会成立后,明确了其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的重要载体的战略定位,要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合作共赢而服务。明确中阿博览会的战略定位后,为进一步研究中阿博览会的功能指明了方向。根据中阿博览会的战略定位,分析中阿博览会的现有功能,主要是政治沟通功能、文化沟通功能、经济沟通功能。文章重点分析了中阿博览会的经济沟通功能,主要表现为商流集聚、信息传递、物流畅通、资金融通四大方面。对中阿博览会三大沟通功能的分析后,发现了中阿博览会发挥功能时,存在深化合作水平低、泛化合作力度不足、对宁夏产业结构调整效果不足的特征。制约中阿博览会功能发挥的因素主要来自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外部因素是:阿拉伯地区的动荡与利益诉求不一致,中阿文化差异较大以及中阿贸易与投资合作滞后。内部因素是:宁夏相关支持产业发展不足、阿拉伯语人才的匮乏和举办中阿博览会的机制缺陷。在内外因的影响下,中阿博览会功能发挥不佳。通过分析中阿博览会功能发挥不足的特征,明确中阿博览会发挥功能要完成的目标与任务,针对制约中阿博览会功能发挥的因素,从夯实中阿合作基础与改善中国办会的不足的角度,提出完善中阿博览会功能发挥的对策,实现中阿博览会的战略价值。
单双,曾刚,朱贻文,马双[10](2015)在《国外临时性产业集群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可以有效避免永久性产业集群面临的知识锁定困境,较好地解析流动空间的价值,临时性产业集群正日益成为国际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在临时性产业集群概念辨析的基础上,对其代表性文献从地理临近与面对面交流、知识流动与关系平台、区位选择、临时性产业集群与永久性产业集群的关系等四方面进行了梳理。最后针对临时性产业集群研究与实践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与薄弱环节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临时性产业集群未来的研究方向。
二、国际周向国际博览会转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周向国际博览会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世界博览会及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 |
2.1 相关概念 |
2.1.1 展览会 |
2.1.2 国际展览局 |
2.1.3 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 |
2.1.4 世界博览会 |
2.1.5 世界园艺博览会 |
2.2 历届世界博览会及世界园艺博览会 |
2.2.1 历届世界博览会 |
2.2.2 历届世界园艺博览会 |
2.2.3 场馆资源利用 |
2.3 中国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及世界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 |
2.3.1 中国'99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
2.3.2 2006 年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 |
2.3.3 中国2010 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
2.3.4 2010 年中国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 |
2.3.5 2011 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 |
2.3.6 2014 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 |
2.3.7 2016 年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 |
2.3.8 2019 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 |
2.4 场馆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3.1 相关理论 |
3.1.1 系统理论 |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 文献综述 |
3.2.1 大型会展场馆经营利用 |
3.2.2 世界博览会和世界园艺博览会 |
3.2.3 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 |
3.2.4 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
3.2.5 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DEMATEL-ANP相结合方法在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
3.2.6 文献研究评述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关键概念的界定 |
4.2 理论模型与分析框架 |
4.3 数据来源与收集方法 |
4.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DEMATEL-ANP相结合方法 |
4.4.1 应用DEMATEL-ANP法优势 |
4.4.2 DEMATEL法概述 |
4.4.3 DEMATEL法实施步骤 |
4.4.4 ANP法概述 |
4.4.5 ANP法实施步骤 |
第五章 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指标研究 |
5.1 指标选取原则及过程 |
5.1.1 指标选取原则 |
5.1.2 指标选取过程 |
5.2 专家组构成 |
5.3 影响因素评价指标识别 |
5.4 影响因素评价含义及作用机理 |
5.5 评价指标确立 |
5.5.1 第一轮专家组调查 |
5.5.2 第二轮专家组调查 |
5.5.3 第三轮专家组调查 |
5.5.4 第四轮专家组调查 |
5.5.5 一致性检验 |
第六章 基于DEMATEL-ANP法相结合的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
6.1 评价模型构建过程设计 |
6.1.1 模型方法基础 |
6.1.2 模型构建过程 |
6.2 基于DEMATEL法的评价指标影响关系确立 |
6.2.1 确定初始直接影响矩阵 |
6.2.2 确定标准化直接影响矩阵 |
6.2.3 确定综合影响矩阵 |
6.2.4 确定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 |
6.2.5 确定影响关系 |
6.3 基于ANP法的评价指标权重确立 |
6.3.1 确定判断矩阵 |
6.3.2 确定未加权超矩阵 |
6.3.3 确定加权超矩阵 |
6.3.4 确定极限超矩阵 |
6.3.5 基于评价模型改善设计 |
第七章 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模型确定 |
7.1 利用DEMATEL法确定评价指标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
7.1.1 问卷设计与发放 |
7.1.2 问卷信度 |
7.1.3 一级指标影响矩阵 |
7.1.4 二级指标影响矩阵 |
7.1.5 各指标影响关系分析 |
7.2 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研究结果 |
7.2.1 中心度分析 |
7.2.2 原因度分析 |
7.3 利用ANP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7.4 影响因素权重研究结果及作用机理 |
第八章 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案例实证—以中国'99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 |
8.1 中国'99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
8.1.1 展会概况 |
8.1.2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场馆建设分布 |
8.1.3 会后场馆资源的利用 |
8.2 中国'99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分析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对策建议及展望 |
9.2.1 对策建议 |
9.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2)河北省D县政府在区域品牌建设中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区域品牌内涵与特点 |
2.1.2 区域品牌的相关概念 |
2.1.3 区域品牌建设与管理 |
2.1.4 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 |
2.1.5 地方政府行为和作用 |
2.2 理论基础阐述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分析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2.2.4 市场失灵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D县区域品牌建设基础及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
3.1 D县区域品牌建设基础 |
3.1.1 D县包装机械产业区域品牌基础 |
3.1.2 D县塑料包装产业区域品牌基础 |
3.2 D县政府在区域品牌建设中的行为现状 |
3.2.1 品牌战略启动阶段(2013年至2015年) |
3.2.2 品牌战略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至今) |
3.3 D县政府在区域品牌建设中行为调研 |
3.3.1 调查问卷设计及实施 |
3.3.2 访谈提纲设计及实施 |
3.3.3 调查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D县区域品牌建设中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
4.1 D县政府行为区域品牌建设中的影响作用 |
4.1.1 D县政府行为在产业发展方面影响作用 |
4.1.2 D县政府行为在品牌发展方面影响作用 |
4.2 在区域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4.2.1 政府角色出现偏差 |
4.2.2 品牌规划缺乏实用性 |
4.2.3 政策支持效果欠佳 |
4.2.4 公共供给效能有限 |
4.2.5 市场资源配置不均衡 |
4.2.6 市场秩序监管不到位 |
4.2.7 政府营销方式单一 |
4.3 在区域品牌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政府角色定位不准 |
4.3.2 品牌规划制定不科学 |
4.3.3 经济政策体系不完善 |
4.3.4 公共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对称 |
4.3.5 市场资源配置存在盲目性 |
4.3.6 驾驭市场复杂环境能力不足 |
4.3.7 政府品牌营销意识不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善D县政府行为和作用的对策建议 |
5.1 找准角色定位 |
5.2 科学制定品牌规划 |
5.3 调整完善当地经济政策体系 |
5.4 按需健全公共供给体系 |
5.5 利用改革思维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
5.6 强化市场监管和引导 |
5.7 加强品牌营销管理和维护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南京近代园林设计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近代“南京”地域范围界定 |
1.2.2 “近代园林”时间范围界定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中国近代园林研究情况 |
1.3.2 近代地方性园林研究情况 |
1.3.3 南京近代园林研究情况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南京近代园林的生成背景 |
2.1 南京近代园林的自然背景 |
2.1.1 地理环境 |
2.1.2 地质地貌与水文 |
2.1.3 气候特征 |
2.1.4 自然资源 |
2.2 南京近代园林的社会背景 |
2.2.1 南京的历史沿革 |
2.2.2 南京城址的变迁 |
2.2.3 南京的地域文化 |
第三章 南京近代园林的发展动因与历程 |
3.1 南京近代园林的发展动因 |
3.1.1 政策法案导向 |
3.1.2 经济态势向好 |
3.1.3 中西文化交融 |
3.1.4 园林理论与实践发展 |
3.2 南京近代园林的发展历程 |
3.2.1 发轫期(1840-1907年) |
3.2.2 发展期(1908-1926年) |
3.2.3 繁荣期(1927-1936年) |
3.2.4 衰落恢复期(1937-1949年) |
第四章 南京近代园林的现状调查 |
4.1 南京近代园林的空间分布 |
4.2 南京近代园林的发展现状 |
4.3 南京近代园林的类型分析 |
4.3.1 私家园林 |
4.3.2 城市公园 |
4.3.3 公共建筑附属园林 |
4.3.4 天然公园 |
第五章 南京近代园林设计特色分析 |
5.1 园林选址 |
5.1.1 依自然风景营建园林 |
5.1.2 依名胜古迹营建园林 |
5.1.3 依城区规划营建园林 |
5.2 空间布局 |
5.2.1 往复无尽,师法自然 |
5.2.2 山林葱郁,环带左右 |
5.2.3 景园相融,园中之园 |
5.2.4 融西于中,规则对称 |
5.2.5 行列规整,开合有序 |
5.3 掇山理水 |
5.3.1 掇山置石,依山借势 |
5.3.2 江河湖池,动静各异 |
5.4 园林建筑 |
5.4.1 传统建筑风格 |
5.4.2 西式建筑风格 |
5.4.3 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 |
5.5 园林植物 |
5.5.1 植物树种多样,景观层次丰富 |
5.5.2 植物配置形式多变,因地制宜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研究(1949-196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关于民间外交的研究 |
1.2.2 关于冀朝鼎的研究 |
1.2.3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标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课题创新性 |
第2章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背景和基础 |
2.1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时代背景 |
2.1.1 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 |
2.1.2 新中国面临的国内形势 |
2.1.3 新中国的外交策略 |
2.2 冀朝鼎的个人教育及经历 |
2.2.1 家庭教育 |
2.2.2 学校教育及经历 |
2.3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民族殖民地理论 |
2.3.2 西方市场经济思想的影响 |
2.4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文化根源 |
第3章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 |
3.1 以民促官、打破西方封锁 |
3.1.1 从莫斯科会议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贸易促进委员会 |
3.1.2 签订民间贸易协定 |
3.1.3 参加和举办展览会 |
3.1.4 关心对外宣传工作 |
3.1.5 亚非经济合作组织 |
3.1.6 从民间外交到官方外交 |
3.2 接轨国际 |
3.2.1 完善新中国外贸体制 |
3.2.2 推动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3.2.3 引进国外资金、技术 |
3.2.4 建立技术情报中心 |
3.3 其他外交活动 |
第4章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特点 |
4.1 自是终身勤护国 |
4.2 斗争灵活依原则 |
4.3 建国重责始存心 |
4.4 广交朋友促外交 |
第5章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评价及启示 |
5.1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评价 |
5.1.1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历史意义 |
5.1.2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局限性 |
5.2 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的启示 |
5.2.1 开放的态度——接轨国际 |
5.2.2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
5.2.3 深入了解世界,提升大国风范 |
5.2.4 采取多种途径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来推介中国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制备及其与橡胶复合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轮胎纤维帘线简介及研究现状 |
1.1.1 轮胎纤维帘线 |
1.1.2 复合纤维帘线 |
1.2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制备 |
1.2.1 高模低缩聚酯(HMLS)纤维成形过程 |
1.2.2 加捻结构对聚酯帘线性能的影响 |
1.2.3 浸胶工艺参数聚酯帘线性能的影响 |
1.3 聚酯纤维高分子聚集态结构 |
1.3.1 聚酯纤维结构与性能以及工艺参数的关系 |
1.3.2 聚酯纤维构造模型 |
1.4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轮胎试验 |
1.4.1 摩托车轮胎试验 |
1.4.2 ATV轮胎力与性能分析 |
1.5 课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意义 |
1.5.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高模低缩聚酯纤维成纤过程中结构和性能的演变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2 高模低缩聚酯纤维性能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高模低缩聚酯纤维成型过程中热性能的演变 |
2.3.2 高模低缩聚酯纤维成型过程中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2.3.3 高模低缩聚酯纤维成型过程中晶区结构的演变 |
2.3.4 高模低缩聚酯纤维成型过程中取向参数的演变 |
2.3.5 高模低缩聚酯纤维成型过程中物理性能的演变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制备和表征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2 纤维帘线性能表征 |
3.3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制备 |
3.3.1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设计路线 |
3.3.2 新型聚酯纤维性能的设计 |
3.3.3 新型聚酯纤维捻度的设计 |
3.3.4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浸胶工艺参数设计 |
3.4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性能表征 |
3.4.1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力学性能 |
3.4.2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粘合性能 |
3.4.3 温度对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性能的影响 |
3.4.4 湿度对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浸胶后整理过程中结构和性能的演变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2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性能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具有尼龙特性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浸胶后整理过程中热性能分析 |
4.3.2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浸胶后整理过程中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4.3.3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浸胶后整理过程中晶区结构的演变 |
4.3.4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浸胶后整理过程中取向参数的演变 |
4.3.5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浸胶后整理过程中力学性能的演变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动态性能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2 纤维帘线动态性能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纤维帘线动态力学性能分析(DMA) |
5.3.2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动态蠕变性能 |
5.3.3 具有尼龙特性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滞后圈性能 |
5.3.4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圆盘疲劳性能 |
5.3.5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曲挠疲劳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轮胎性能的研究 |
6.1 前言 |
6.2 摩托车轮胎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6.2.2 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布的制备 |
6.2.3 帘子线和摩托车轮胎性能表征 |
6.3 摩托车轮胎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摩托车轮胎强度实验性能分析 |
6.3.2 摩托车轮胎高速实验性能分析 |
6.3.3 摩托车轮胎耐久实验性能分析 |
6.3.4 摩托车轮胎硫化后尺寸和接地面积分析 |
6.3.5 摩托车轮胎尺寸稳定性能分析 |
6.3.6 摩托车轮胎滚动阻力性能分析 |
6.3.7 摩托车轮胎路试后帘线力学性能的研究 |
6.3.8 摩托车轮胎实地操纵性能的研究 |
6.4 全地形(ATV)轮胎实验部分 |
6.4.1 ATV轮胎强度试验性能分析 |
6.4.2 ATV轮胎高速性能试验性能分析 |
6.4.3 ATV轮胎耐久性能试验性能分析 |
6.4.4 ATV轮胎侧偏刚度和回正刚度 |
6.4.5 ATV轮胎高速胀大 |
6.4.6 ATV轮胎静态径向弹性系数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童寯建筑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意义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意义 |
1.事实层面的意义 |
2.史学理论的意义 |
3.现实层面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相关研究文献 |
1.童寯生平事业的总结与评价 |
2.童寯建筑史写作的研究与评价 |
3.童寯园林史写作的研究与评价 |
4.针对其他建筑(园林)学者的文本研究 |
5.广义的建筑历史理论研究 |
6.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
二、研究现状不足与待发展之处 |
1.研究现状的基本矛盾 |
2.后现代哲学的理论启发 |
3.本文的解决方式 |
三、创新点 |
1.系统梳理童寯的建筑写作文本 |
2.深入解析童寯的建筑写作文本 |
3.重视童寯建筑写作的历史脉络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内容与时空范围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时空范畴界定 |
第四节 、框架组织及研究方法 |
一、论文框架组织 |
1.童寯建筑写作概述 |
2.童寯的建筑评论 |
3.童寯的建筑史写作 |
4.童寯的园林史写作 |
二、研究方法 |
1.史料搜集 |
2.多文本阅读 |
3.话语分析 |
第一章 图表来源 |
第二章 童寯建筑写作概述 |
第一节 、写作特点 |
一、总体特征 |
1.数量多 |
2.范围广 |
3.周期长 |
4.连贯性强 |
二、历史编纂特征 |
1.层次 |
2.体裁 |
3.义例 |
4.程序 |
5.文笔 |
第二节 、文本分类 |
一、分类方式 |
二、产品类型 |
1.建筑评论 |
2.建筑史 |
3.园林史 |
第三节 、写作分期 |
一、总体分期 |
二、分类型分期 |
1.建筑评论 |
2.建筑史 |
3.园林史 |
第四节 、历史脉络 |
一、民族国家的建立 |
二、学科移植 |
三、思想碰撞 |
四、现代性论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话语竞争:童寯的建筑评论 |
第一节 、建筑评论的内容 |
一、《建筑艺术纪实》 |
二、《中国建筑的外来影响》 |
三、《中国建筑的特点》 |
四、《我国公共建筑外观的检讨》 |
五、其他 |
第二节 、建筑评论的写作空间 |
一、《天下》月刊 |
二、《战国策》 |
三、《公共工程专刊》 |
第三节 、建筑评论的对象 |
一、教会的建筑策略 |
二、国民政府的建筑政策 |
三、中国建筑师的“中国古典复兴式”实践 |
四、建国后的建筑政策 |
第四节 、建筑评论的范畴与标准 |
一、民族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二、时代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三、真实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四、经济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五、阶级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第五节 、建筑评论与工程实践 |
一、历史视野下的建筑师职业 |
二、工程实践中的风格妥协 |
三、工程实践中的现代性追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图表来源 |
第四章 历史操作:童寯的建筑史写作 |
第一节 、西方建筑史写作 |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 |
1.层次:“述而不作” |
2.体裁:纪传体/学案体 |
3.义例:突出设计 |
4.程序:卡片收集 |
5.文笔:简练朴素 |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 |
1.精英建筑师主导下的现代建筑进程 |
2.进步史观推动下的现代建筑发展 |
3.形式主义美学支配下的现代建筑话语 |
4.设计实践取向下的现代建筑论述 |
三、小结 |
第二节 、苏联-东欧建筑史 |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苏联‐东欧现代建筑史写作 |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苏联‐东欧现代建筑史写作 |
1.现代主义价值取向下的历史叙述 |
2.科技基础决定建筑进程的理论认知 |
3.政治干预建筑的历史借鉴 |
第三节 、日本建筑史 |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日本近现代建筑史写作 |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日本近现代建筑史写作 |
1.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认同下的历史叙述 |
2.科技基础决定建筑进程的理论认知 |
3.东方民族形式探索的历史借鉴 |
第四节 、建筑教育史写作 |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建筑教育史写作 |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建筑教育史写作 |
1.西方建筑教育体系主导的历史叙述 |
2.现代主义价值取向下的教育史论述 |
3.教育实践需求下的教育史选择 |
第五节 、中国建筑史写作 |
一、写作内容 |
1.《北平两塔寺》 |
2.《中国建筑的外来影响》 |
3.《中国建筑的特点》和《中国建筑艺术》 |
二、发展取向 |
三、关于研究笔记 |
四、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图表来源 |
第五章 文人情怀:童寯的园林史写作 |
第一节 、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童寯园林史写作 |
一、《江南园林志》 |
1.层次:“述”、“论”为主,兼有所“作” |
2.体裁:述、记、志、图 |
3.义例:注重历史沿革 |
4.程序:田野考察和文献考证并重 |
5.文笔:繁体字和文言文 |
二、《东南园墅》 |
三、《造园史纲》 |
第二节 、史学理论视野下的童寯园林史写作 |
一、文人主导下的园林史进程 |
二、诗、画、园统一的园林认知 |
三、文化交流背景下的园林史写作 |
四、有所不为的园林实践取向 |
第三节 、对比与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图表来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全文概括 |
一、建筑评论 |
二、建筑史写作 |
三、园林史写作 |
第二节 、建筑师的写作文本 |
一、实践导向 |
二、形式主导 |
三、现代性追求 |
第三节 、展望:从思想史到观念史 |
第六章 图表来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童寯年谱 |
附录 B:童寯建筑实践作品 |
附录 C:童寯建筑写作 |
附录 D:访谈资料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8)成都城市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城市外交的概念、形式及作用 |
第一节 城市外交的概念界定 |
一、外交的含义 |
二、城市外交的定义 |
第二节 城市外交的主要形式 |
一、参与城市国际组织 |
二、结交国际友好城市 |
三、开展城市公共外交 |
四、缔结国际合作协议 |
第三节 城市外交的作用 |
一、国家外交的重要补充 |
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
三、缓冲国家间矛盾 |
第三章 成都城市外交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当代成都发展 |
第一节 成都城市外交发展雏形 |
一、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成都对外交往 |
二、蒙元时期的成都对外交往 |
三、鸦片战争时期至新中国成立时期的成都对外交往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城市发展 |
一、从西南腹地走向开放前哨 |
二、成都的国际化战略 |
第四章 成都城市外交实践 |
第一节 成都参与城市国际组织及城市论坛 |
一、加入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 |
二、加入C40城市 |
三、加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 |
四、主办亚洲城市论坛及世界文化名城论坛 |
第二节 广结国际友好城市 |
一、成都与首个国际友好城市蒙彼利埃城市外交研究 |
二、配合中巴“全天候友谊”的成都与拉合尔城市外交 |
三、中泰一家亲的成都-清迈府城市外交 |
四、以软件产业为媒的成都与班加罗尔城市外交 |
第三节 开展城市公共外交 |
一、举办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 |
二、在海外举办文化周活动及文艺演出 |
三、主办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 |
第四节 缔结国际合作协议或备忘录 |
一、基础设施国际合作协议或备忘录 |
二、教育领域国际合作协议或备忘录 |
三、其他领域国际合作协议或备忘录 |
第五章 成都城市外交发展进程的优势与困境 |
第一节 成都城市外交的优势 |
一、区位优势独特 |
二、外国领事馆和跨国公司集中入驻 |
三、高校资源丰富 |
四、国家战略的实施 |
五、交通基础设施逐渐成型 |
第二节 成都城市外交的困境 |
一、处于地震多发地带 |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 |
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还略显不足 |
四、重庆等周边中心城市的同质化竞争 |
五、人才吸引力依旧严峻 |
六、媒体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 |
第六章 优化成都城市外交的构想 |
第一节 强化城市管理 |
一、建立新型城市外交运行机制 |
二、为吸引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
第二节 提高城市经济发展质量 |
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调整 |
二、加强与省内周边地区及其他西部省份的合作 |
第三节 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
一、加强城市品牌建设 |
二、强化城市宣传 |
三扩展人文交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相关动态 |
(一) 国外研究动态 |
(二) 国内研究动态 |
三、主要内容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会展经济发展理论述要 |
第一节 会展、会展经济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
一、会展的内涵与特征 |
二、会展的功能 |
三、会展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
第二节 会展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
一、会展经济对相关产业的影响机理 |
二、会展经济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传导机制 |
第三节 会展经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
一、集聚功能加深区域合作程度 |
二、扩散功能拓宽区域合作范围 |
三、整合功能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
第二章 中阿博览会成立及发展趋势 |
第一节 中阿博览会成立背景 |
一、中阿历史文化联系 |
二、中阿政治联系 |
三、中阿经济合作 |
四、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 |
第二节 从宁洽会暨中阿经贸论坛到中阿博览会 |
一、宁洽会暨中阿经贸论坛成立 |
二、宁洽会暨中阿经贸论坛发展状况 |
三、宁洽会暨中阿经贸论坛成果展示 |
四、从宁洽会暨中阿经贸论坛升格中阿博览会 |
第三节 中阿博览会的性质、战略定位及发展趋势 |
一、中阿博览会的性质 |
二、中阿博览会的战略定位 |
三、中阿博览会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中阿博览会的三大沟通功能 |
第一节 政治沟通功能 |
一、强调政策沟通 |
二、具体措施 |
三、政治沟通功能成果 |
第二节 文化沟通功能 |
一、文化沟通旨在民心相通 |
二、具体措施 |
三、文化沟通功能成果 |
第三节 经济沟通功能 |
一、商流集聚 |
二、信息传递 |
三、物流畅通 |
四、资金融通 |
第四章 制约中阿博览会功能发挥的因素 |
第一节 中阿博览会功能发挥不足特征 |
一、深化合作水平较低 |
二、泛化合作力度不足 |
三、对宁夏产业结构调整效果不足 |
第二节 制约中阿博览会功能发挥的外部因素 |
一、阿拉伯地区的动荡与利益诉求不一致 |
二、中阿文化差异较大 |
三、中阿贸易与投资合作滞后 |
第三节 制约中阿博览会的功能发挥的内部因素 |
一、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发展不足 |
二、阿拉伯语高层次人才匮乏 |
三、中阿博览会机制缺陷 |
第五章 完善中阿博览会功能的对策 |
第一节 中阿博览会功能的目标与任务 |
一、总体目标 |
二、重点任务 |
第二节 夯实中阿合作基础 |
一、展现政治沟通诚意 |
二、丰富文化沟通渠道 |
三、拓展经济合作领域、深化合作程度 |
第三节 改善办会的不足之处 |
一、促进中阿博览会相关的第三产业发展 |
二、加大阿拉伯语人才培养力度 |
三、完善中阿博览会的办会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国外临时性产业集群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临时性产业集群概念的理论性追溯 |
1.1 从永久性产业集群到临时性产业集群 |
1.1.1 从强调本地根植性逐渐转向重视外部联系 |
1.1.2 全球联系与本地互动的相互协调 |
1.2 临时性产业集群概念的内涵 |
2 国外临时性产业集群研究进展 |
2.1 地理邻近与面对面交流 |
2.2 知识流动与关系平台 |
2.3 区位选择 |
2.4 临时性产业集群与永久性产业集群的关系 |
3 研究评述 |
四、国际周向国际博览会转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研究[D]. 永树理.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2]河北省D县政府在区域品牌建设中行为研究[D]. 彭欣宇.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
- [3]1978-1990年京津冀地区皮革行业发展研究[D]. 林笑宇. 北京服装学院, 2020
- [4]南京近代园林设计特色研究[D]. 王佳慧. 江南大学, 2020(01)
- [5]冀朝鼎民间外交实践研究(1949-1963)[D]. 谭晓玲.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6]具有尼龙特征的新型聚酯基帘线的制备及其与橡胶复合性能的研究[D]. 田立勇. 江南大学, 2020(01)
- [7]童寯建筑写作研究[D]. 韩艺宽. 东南大学, 2019(01)
- [8]成都城市外交研究[D]. 李霖. 华侨大学, 2019(01)
- [9]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功能研究[D]. 杨泽林.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2)
- [10]国外临时性产业集群研究进展[J]. 单双,曾刚,朱贻文,马双. 世界地理研究,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