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女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闫晓萌[1](2021)在《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与锻炼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关系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夏冬冬[2](2021)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锻炼动机与锻炼行为相关性研究 ——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各行各业输送源源不断的技术性人才。在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和新冠疫情的大环境下,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锻炼行为与锻炼动机关系,对经历了居家隔离、学校封闭管理并正处于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恢复和促进体质健康拥有现实意义,同时对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促进新冠肺炎疫情后高职院校大学生锻炼行为相关文件和材料提供可参考的资料。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Excel、SPSS23.0)进行研究。其中在问卷调查法中分别采用陈善平修订的《锻炼动机量表》和梁德清修订的《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7-2019级在校大学生的锻炼动机和锻炼行为进行调查。研究结论为:锻炼动机存在性别、年级差异;锻炼行为存在性别、年级差异;能力动机水平与能力动机和锻炼行为相关性不匹配;锻炼动机与锻炼频率相关性普遍较低。根据研究结论提供的对策为:重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锻炼行为;促进高职院校高年级大学生锻炼行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能力动机的养成进行干预;疫情防控需与高职大学生锻炼行为相协调。
逯梦伊[3](2021)在《高强度间歇训练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意识、团队意识差、久坐不运动等,成为了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严峻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究高强度间歇训练对于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作用和普及进入大学校园体育课程的可行性。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的特点是运动时间短、强度大、效果好。这对于课业压力大且课余时间少的大学生而言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训练法时间长、形式单调枯燥的弊端。本研究选择80名均无体育运动锻炼习惯的非体育专业类在校大学生进行为期12周、每周3次、每次60分钟的高强度间歇训练。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方法,以内蒙古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男、女各40人作为受试者,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三个维度,对学生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耐力素质以及平衡协调能力进行测试,同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最后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对比分析实验前后受试者各项被测指标的变化情况。得出以下内容:结果:1.身体形态:男生体重成绩有所下降、BMI指数趋近正常范围,且成绩具有显着差异性(P<0.05)。而女生无显着性差异(P>0.05)。男女生体脂百分比、腰臀比成绩均有所下降,并出现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2.身体机能:男女生肺活量成绩均有显着提升,且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3.身体素质:女生的力量、耐力、柔韧、速度、灵敏和平衡素质均得到显着提升,并出现显着性差异(P≤0.05)。男生各项身体素质指标除引体向上及50米跑外均有显着提升,并出现显着性差异(P<0.05)。4.高强度间歇训练引入大学体育课中具有可行性。结论:1.在身体形态方面,经过12周高强度间歇训练后可以有效的控制体态,降低大学生肥胖的风险。实验对象中的体重、BMI身体形态指标明显趋于正常水平,实验结果表明男生较女生更具有明显差异性。而体脂百分比、腰臀比成绩男女生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2.在身体机能方面,12周的高强度间歇训练可以显着提高大学生肺活量,提高身体机能水平。3.在身体素质方面,12周的高强度间歇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力量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速度素质、灵敏素质和平衡素质。但对于男生上肢肌肉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的改善效果不明显;对于力量素质立定跳远的改善效果女生大于男生。4.高强度间歇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并且可以作为大学生健身运动的有效干预方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实施性。参与锻炼的人要根据自身特点,充分了解自身的体质健康状况从而选择正确的自主锻炼方法。高强度间歇训练法对于无法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体育锻炼上,且迫切需要在短时间内达到增强体质健康目的的同学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其体质健康水平的不断发展,具有很大的实用效果,也为今后高强度间歇训练进入大学体育课的开展提供一定推广参考,对大学体育课中加入新形式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着重要意义。
王旭豪[4](2021)在《武汉市大学生人格特质和参与网球运动动机及其关系研究》文中认为运动动机是影响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因,它能够直接影响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学生的运动参与动机得到提高时,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才会提高,进而课堂教学效果也会提升,学生就会自觉地进行体育活动,并将“健康第一”作为运动的指导思想。人格特质是一种经久不变的心理资源,不仅能够支配个体的运动行为、预测个体的运动动机,还会对人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现如今高校网球在如火如荼的发展,本文认为有必要对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人格的基本特点及其运动动机进行研究,分析两者的关系,探究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人格特质对运动动机的影响,找出其中的联系,希望可以为高校网球课程的设置和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文以武汉市高校中参与网球运动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首先对大学生的基本人格特点和运动动机进行了解和分析,然后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讨论,并通过回归分析进行检测,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人格特质整体处于良好状态,其中得分较高的维度是开放性、尽责性和宜人性,外倾性居中,得分最低的为神经质;在大学生网球运动动机中总体上内部动机最强,外部动机次之,无动机处于最低水平。2、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人格特质在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和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女生的开放性得分明显低于男生,但是神经质得分显着高于男生;大二学生在尽责性和神经质得分显着高于大一学生;艺术类学生的开放性和外倾性得分明显高于理工类和文史类学生;农村大学生的开放性得分显着低于城镇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神经质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3、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运动动机在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和月消费水平上存在显着性差异。男生的内部动机得分明显高于女生;大二学生的外部动机和无动机的得分明显高于大一学生;艺术类大学生的内部动机得分显着高于理工类和文史类学生;城镇大学生的内部动机得分明显高于农村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外部动机得分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月消费水平2000以上的大学生的无动机得分明显低于月消费水平1000-1500和月消费水平1500-2000的大学生。4、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运动动机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开放性人格、尽责性人格、宜人性人格和外倾性人格都与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神经质人格与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与无动机呈现显着的正相关。5、尽责性和开放性可以正向预测内部动机,神经质可以负向预测内部动机;尽责性可以正向预测外部动机,神经质可以负向测外部动机;神经质可以正向预测无动机。
杨蓬勃[5](2021)在《家庭体育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大学生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体质健康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家庭作为一个个体学习和生活的起源,对个体的身心发展起着突出作用。将家庭体育作为大背景,分析家庭体育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体质健康之间的关系,深入探究其内在联系,为改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帮助和建议。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体质健康测试指标与评价及数理统计法,以中北大学19、20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试图从家庭层面探索家庭体育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1)受试大学生的生源地城乡结构分布不均衡,城乡家庭收入、城乡家庭每月平均体育消费均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2)城乡受试大学生家庭均以“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但在人际交往上差异显着,城市比乡村高9.7%;城乡家庭对体育的看法和兴趣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城乡大学生家庭主要成员体育锻炼的形式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城乡大学生家庭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差异不大,闲暇时间是城乡家庭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分别占比54.56%和46.53%。城乡大学生家庭在体育锻炼项目上没有显着差异,均以走跑类为主。(3)城乡受试大学生均以“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为参与体育锻炼主要目的,城市大学生在减肥健美方面高出农村大学生9.6%,但在培养体育兴趣上比农村低17.4%;城乡大学生在对体育看法、对周围体育设施满意程度、情绪状态、投入时间和花费上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城乡大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兴趣、参与体育锻炼形式、体育锻炼场地设施和体育锻炼的决心上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4)受试大学生中大部分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能达到及格水平,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不及格的大学生约占10%。大学生身体的各项身体素质指标与性别呈现出显着差异(P<0.01)。(5)家庭户籍所在地、家庭收入情况、家庭对体育的看法和兴趣、家庭主要成员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和形式、家庭体育习惯和父母小时候带子女一起运动与大学生对体育的态度、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和形式、付出的时间和花费之间存在正相关。家庭户籍所在地与大学生对体育的看法(r=0.157,p<0.05);家庭收入情况与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花费情况(r=0.081,p<0.05)均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家庭成员对体育的看法和兴趣与大学生锻炼的频次、强度、时长等均有非常显着的相关性(P<0.01)。(6)家庭体育与受试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呈现正相关关系,家庭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总分之间呈现出显着的相关性(r=0.209,p<0.01)。家庭对体育的看法与大学生肺活量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r=0.618,p<0.05);家庭主要成员体育锻炼的形式和项目与大学生坐位体前屈呈现显着相关性(r=0.339,r=0.158,p<0.01);父母从小带子女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形式立定跳远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r=0.951,p<0.01)。研究结论:(1)城乡受试大学生家庭在体育锻炼目的上都是以“强身健体”为主,城市大学生家庭比农村大学生家庭更加重视通过体育锻炼达到人际交往的目的。城乡大学生家庭在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项目和形式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2)城乡受试大学生在体育锻炼目的的选择上都注重“强身健体”,减肥健美是城市大学生更注重;农村大学生更注重培养体育兴趣。城乡大学生在对体育看法、对周围体育设施满意程度、情绪状态、投入时间和花费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城乡大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兴趣、参与体育锻炼形式、体育锻炼场地设施和体育锻炼的决心上没有显着性差异。(3)大部分受试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能达到及格水平,体质健康在性别上存在显着性差异。(4)家庭户籍所在地与大学生对体育的看法之间和家庭收入情况与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花费情况之间均存在显着相关性。家庭成员对体育的看法和兴趣与大学生锻炼的频次、强度、时长等均有非常显着的相关性;家庭主要成员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和项目与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与项目之间的相关性几乎为一一对应的相关性;家庭锻炼习惯与大学生一次体育锻炼时长存在显着相关性;父母从小带子女进行体育锻炼与大学生锻炼的频次、强度、时长之间均有显着相关性。(5)家庭体育与受试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呈现正相关关系,家庭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总分之间呈现出显着的相关性。家庭对体育的看法与大学生肺活量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家庭主要成员体育锻炼的形式和项目与大学生坐位体前屈呈现显着相关性,父母从小带子女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形式立定跳远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
马程[6](2021)在《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应对方式是个体人格的外在表现,目前关于应对方式的主要测量方法有:行为观察法、自我报告法、生理和心理测量法,其中自我报告法中的问卷法是文献中采用最多的方法。国家正在致力于以新基建推动教育信息化、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恰逢新冠疫情期间大规模应用了在线体育教学,所以开展体育在线学习的相关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在线上各个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会存在类似线下学习倦怠的现象,而大学生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情况如何,暂未见文献研究。有研究表明应对方式会影响学习倦怠,但应对方式是否影响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暂时还没有学者进行研究。本论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分析法等方法,研究了大学生应对方式、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现状,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对比,以及应对方式对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结果:(1)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包括自我调节、求助与问题解决、幻想与躲避三个维度,均值分别为2.09、2、1.19。(2)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的均值为2.66,均值大于3的人数占25.7%;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均值为2.85,均值大于3的人数占39.2%。(3)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线下体育学习倦怠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女生大于男生;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线下体育学习倦怠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均值从高到低依次是:文科类、艺术类、理工类、体育类;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线下体育学习倦怠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农村大于城市。(4)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均值从高到低依次是:理工类、文科类、体育类、艺术类;独生和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独生子女大于非独生子女。(5)大学生的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差异显着(P<0.05),线上大于线下。大学生的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情绪低落差异显着(P<0.05),线上大于线下;大学生的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行为不当差异显着(P<0.05),线上大于线下。(6)应对方式可以显着地反向影响线下体育学习倦怠。自我调节可以显着地反向影响线下体育学习倦怠,幻想与躲避可以显着地正向影响线下体育学习倦怠。(7)应对方式可以显着地反向影响线上体育学习倦怠。自我调节可以显着地反向影响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幻想与躲避可以显着地正向影响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研究主要结论:(1)大学生所采用各种应对方式的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自我调节、求助与问题解决、幻想与躲避。(2)大学生总体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并且大学生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高于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3)大学生的线下体育学习倦怠存在显着的性别、专业、家庭所在地差异。(4)大学生的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存在显着的专业、独生子女差异。(5)大学生在体育学习倦怠上存在着显着的线下和线上差异,其中在体育学习情绪低落、体育学习行为不当上存在着显着的线下和线上差异。(6)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越积极,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大学生幻想与躲避的程度越低,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7)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越积极,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大学生幻想与躲避的程度越低,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
杨力[7](2020)在《湘西地区综合性本科院校不同视力等级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作为时代的主力军,肩负着推动国家发展,促进民族进步的使命,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但从近几年国民体质健康的数据显示,大学生的健康情况不容乐观。本文以湘西地区综合性本科院校不同视力等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主要对湘西地区综合性本科院校学生视力现状、体育健身行为(体育意识及体育常识的储备情况、体育健身行为特征、影响因素)现状及不同视力等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现状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近视等级程度的加深对体育健身活动感兴趣的人数比例逐渐增加(P<0.01);视力正常学生中对终身体育认知较高的人数比例高于视力不良学生,视力不良学生中对终身体育认知较差的人数比例高于视力正常学生(P<0.05);视力相对较好的学生每周健身的频次要高于视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视力不良学生中每次健身强度为“微微出汗或中等出汗”的人数比例要高于视力正常学生,视力正常学生每次健身强度为“大汗淋淋”的人数比例高于视力不良学生(P<0.05);各视力等级中过去一年平均每月消费水平100元以内的学生人数比例随着近视程度的加深而升高,消费水平处于500以上的学生人数比例中度视力>正常>轻度视力>重度视力(P<0.05)。不同视力等级学生的体育健身时间不存在差异性;视力差的学生倾向于选择隔网对抗的运动项目、对抗较小的运动项目或者无对抗的运动项目,而视力相对较好的学生多选择身体对抗密集的运动项目,在运动项目选择上呈显着性差异。建议:加强用眼卫生宣传,加大学生视力监管力度;重视体育理论教学,培养终生体育意识;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体育服务;完善体育场馆设施,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王晴[8](2020)在《内蒙古本科院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SWOT-PEST模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体育舞蹈作为一种集体育、舞蹈、音乐、美学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粉丝。其不仅在改善人体心肺功能、身体素质方面具有很高的运动学和生理学价值,还在完善人格、陶冶情操等方面具有心理学和艺术学价值。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虽然其他省市高校的体育舞蹈课程体系已趋于成熟,但相比之下内蒙古高校的体育舞蹈课程发展仍然处于起始阶段。为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优化内蒙古高校的体育教育资源与课程结构,本研究将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独特的民族文化、地理特征、教育经济环境,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出发,以促进体育舞蹈课程在内蒙古高校的开设。本研究主要运用了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结合SWOT-PEST模型构建出内蒙古自治区17所本科院校(以下简称为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对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该指标体系中优势因素与机遇因素的克隆巴赫系数分别为0.831和0.806,二者系数均大于0.8,表明该指标具有良好的内在一致性,劣势因素和挑战因素的克隆巴赫系数分别为0.782和0.740,二者系数均大于0.7,表明该指标也有较高的可信度;该指标体系的KMO值为0.764,Bartlett值为450.365,p值接近0,表明该指标体系可以作为研究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2)目前,体育舞蹈课程在内蒙古本科高校暂未达到全面性的覆盖,虽然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高校数量趋增,开设此课程的院校也达到了9所,但各高校的体育舞蹈课程普遍存在教学问题。(3)73.91%的教师认为教师的入职再培训和专业化程度对该课程的开设有着巨大影响;除此外,内蒙古高校能否成功开设体育舞蹈课程与国家政策的推动、体育舞蹈行的发展、教育经费和学生可支配资金的增加、体育舞蹈人才市场扩大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创新发展等优势因素有直接关系。(4)相关法律法规细化不足、监督管理措施不健全、场馆设施创收低、培训参赛费用过高、发展经费不足、宣传渠道过少、相关资源匮乏、大学生不良生活方式、规范性教学缺失、师资配置缺乏合理性等劣势因素,是限制该课程在内蒙古高校开设的主要因素。(5)教育资源的中西部倾斜、“全民健身”计划的影响、“文化自信”政策的实施、“一带一路”商业链的政治经济效益、体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推广和体育训练方法科学化等因素为内蒙古高校设置此程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6)场地设施不足严重的影响到该课程在内蒙古高校的开设,82.61%的教师和81.72%的学生认为所在院校的体育舞蹈场地设施不足,且已开设和未开设院校的体育舞蹈场地设施存在着显着性差异(p?0.01)。除此外,内蒙古高校开设此课程的困境还与场馆运营与管理不畅、相关配套政策滞后、其他运动项目竞争、体育舞蹈人口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和技术学习难度较大等威胁因素有关。因此,要想优化内蒙古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开设,就必须从体育舞蹈自身优势、劣势、挑战和挑战等微观因素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宏观因素两层面出发。本研究为促进内蒙古高校开设此程提出以下建议:(1)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外部机遇,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以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为导向,以解决体育舞蹈人才、技术和其他资源需求窘境为突破口,以发展体育舞蹈运动为目标,制定“SO+PEST”成长型发展策略,为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创造有利经济条件。(2)强化自身优势,避免外部挑战,充分利用现有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与技术等资源,制定“ST+PEST”多元化发展策略,在体育舞蹈中融入独特的内蒙民族文化,创造“内蒙特色式”体育舞蹈,为体育舞蹈文化注入新活力。(3)克服劣势阻碍,化解挑战因素,从根源问题入手,制定“WT+PEST”防御型发展策略,可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扩大教学群体和统一教学教材大纲等措施,来克服自身隐藏问题和降低外部潜在要素对它的威胁。(4)利用发展机遇,弥补潜在短板,制定“WO+PEST”扭转型发展策略。即正视内蒙古高校存在的实际问题,利用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协助解决学校领导不重视、专业教师队伍不健全等问题;另一方面,应增加资金投入、深化课程改革,以促进体育舞蹈课程的开设。(5)从具体措施的制定来看应从四个层面出发:即政府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首先,应该加强政府的导向和保障功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监督管理及保障体系;其次,高校应该寻求各类体育运动项目的教育发展平衡点,协调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制定完善的人才引进制度,避免教育“木桶效应”的出现;再次,应该引导教师不断参加学科教研与各种职后培训,以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素养;最后,要转变学生原有的传统体育观念,帮助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引导学生多参加体育舞蹈运动。
喻叶[9](2020)在《基于TTM的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对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终身体育观念深入民心,新时代赋予新一代新的使命与担当,全民体育时代已经来临。据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告》显示,当代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持续下降,体育锻炼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其中,女大学生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的状况也仍不理想。鉴于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武汉市548名女大学生,通过描述性统计与单因素方差分析女大学生所处体育锻炼阶段、体育锻炼态度及体育行为的基本特征;运用皮尔逊相关与多元回归探究不同阶段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体育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促进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建议,旨在增进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女大学生处于体育锻炼规律性锻炼阶段的人数占27.92%;体育锻炼态度的3个层面的均值均在3分(同意)以上;体育行为上运动强度低,时间短,频率小;不同专业和体育消费在体育锻炼态度方面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不同年级、专业、体育消费的女大学生在体育行为方面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2前意向阶段中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行为之间呈显着的正相关。其中,情感体验与行为倾向对体育行为有显着的预测作用。3意向阶段中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行为之间呈显着的正相关。其中,情感体验对体育行为有显着的预测作用。4准备阶段中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行为无显着相关性。其中,体育锻炼情感体验对体育行为时间有显着预测作用。5行动阶段与维持阶段中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行为之间呈显着的正相关。其中,认知态度和情感体验对体育行为有显着的预测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女大学生体育锻炼阶段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体育锻炼态度比较积极,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整体情况不乐观。2不同专业、体育消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存在差异;不同年级、专业、体育消费女大学生体育行为存在差异。3随着体育锻炼阶段的逐渐深入,体育锻炼态度的认知、情感体验与行为倾向逐步加深,其运动强度会增大、时间会增长、频率会变多。4在体育锻炼阶段中除准备阶段外,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在其他四个阶段中与体育行为显着正相关;不同锻炼行为阶段中影响和预测女大学生体育行为的态度因素不同。
朱莹[10](2020)在《舞蹈啦啦操审美价值对女大学生运动参与行为影响研究 ——以芜湖市部分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如今,审美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哲学家所重视。审美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人对客观世界的表现认识与评价,更加注重将教育对象的审美能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体育和美育作为教育领域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密切相关,共同承担了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责任。人们的审美倾向在体育活动中往往会通过运动参与行为表现出来,体育审美倾向和运动参与形为在体育活动中相互促进。舞蹈啦啦操作为高校普遍开展的难美类体育项目,不仅承担着体育发展身心的职能,更是美育和体育的载体。基于此,本研究立足于舞蹈啦啦操的审美价值分析,通过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选取安徽省芜湖市部分高校的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女大学生舞蹈啦啦操的运动参与形为产生的特征和特点,分析舞蹈啦啦操审美价值对女大学生运动参与行为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结果,得出研究结论如下:(1)舞蹈啦啦操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身体形态美、运动形式美、音乐服装美以及精神内涵美,这些方面共同诠释了舞蹈啦啦操运动的审美价值,审美主体通过参与舞蹈啦啦操运动,可以切身的感受和体验舞蹈啦啦操的审美价值,并且有助于主体审美倾向和审美能力的提升。(2)女大学生普遍对于舞蹈啦啦操具有较为积极和深入的审美认知,特别是舞蹈啦啦操可以塑形美体、发展身心、提升审美的认知高度一致,比较趋同的认知也直接表现在了运动参与动机层面,通过参与舞蹈啦啦操运动促进身心健康、更好全面发展、提升自我素养成为了女大学生参与舞蹈啦啦操的重要动机。(3)女大学生对舞蹈啦啦操审美认知和积极参与对运动参与行为产生影响,多数女大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舞蹈啦啦操运动,大学生对舞蹈啦啦操运动参与由高到低排序顺序依次为身心愉悦、价值体现、情绪体验、求知因素以及外部影响。且在参与的时间、频率、形式、内容等方面较为科学,说明女大学生对当前的舞蹈啦啦操的审美价值具有较为清晰深刻的认识。(4)在运动参与行为方面,体育审美态度的影响程度更为明显,体育审美体验与体育审美能力的影响程度也比较高。舞蹈啦啦操的审美价值对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呈正相关,在运动技能掌握方面,女大学生在舞蹈啦啦操运动中审美体验越丰富,体育审美态度越积极,从而参与舞蹈啦啦操行为的体验越良好、评价越优秀。
二、影响女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女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锻炼动机与锻炼行为相关性研究 ——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 |
2.1.2 锻炼动机 |
2.1.3 锻炼行为 |
2.2 关于锻炼动机的研究 |
2.3 关于锻炼行为的研究 |
2.4 关于锻炼动机与锻炼行为关系的研究 |
2.5 新冠疫情对大学生的影响 |
2.6 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大学生锻炼动机特征分析 |
4.1.1 大学生锻炼动机整体情况 |
4.1.2 不同性别大学生锻炼动机特征分析 |
4.1.3 不同年级大学生锻炼动机特征分析 |
4.2 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大学生锻炼行为特征分析 |
4.2.1 大学生锻炼行为整体情况 |
4.2.2 不同性别大学生锻炼行为特征分析 |
4.2.3 不同年级大学生锻炼行为特征分析 |
4.3 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大学生锻炼动机与锻炼行为相关性 |
4.3.1 大学生整体锻炼动机与锻炼行为相关性分析 |
4.3.2 男大学生锻炼动机与锻炼行为相关性分析 |
4.3.3 女大学生锻炼动机与锻炼行为相关性分析 |
4.3.4 大一学生锻炼动机与锻炼行为相关性分析 |
4.3.5 大二年级锻炼动机与锻炼行为相关性分析 |
4.3.6 大三年级锻炼动机与锻炼行为相关性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锻炼动机存在性别、年级差异 |
5.1.2 锻炼行为存在性别、年级差异 |
5.1.3 能力动机水平与能力动机和锻炼行为相关性不匹配 |
5.1.4 锻炼动机与锻炼频率相关性普遍较低 |
5.2 建议 |
5.2.1 重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锻炼行为 |
5.2.2 促进高职院校高年级大学生锻炼行为 |
5.2.3 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能力动机的养成进行干预 |
5.2.4 疫情防控需与高职院校大学生锻炼行为相协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3)高强度间歇训练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1.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新思路 |
2.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需求 |
3.高强度间歇训练法的实用性 |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 |
(四)指标选取的依据 |
(五)研究内容和论文安排 |
二、文献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1.高强度间歇训练法 |
2.体质健康 |
3.身体素质 |
(二)国内外关于高强度间歇训练法的研究 |
(三)国内关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现状 |
(四)高强度间歇训练法的适用范围与安全性 |
(五)高强度间歇训练法在各个领域的研究 |
1.竞技体育领域 |
2.体育锻炼领域 |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资料法 |
2.数理统计法 |
3.问卷调查法 |
4.实验法 |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实验中可控因素的分析 |
(二)实验前后身体形态指标的测试结果分析 |
1.实验前后体重变化结果分析 |
2.实验前后BMI变化的结果分析 |
3.实验前后体脂百分比变化的结果分析 |
4.实验前后腰臀比变化的结果分析 |
(三)实验前后身体机能指标肺活量变化的结果分析 |
(四)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指标的测试结果分析 |
1.实验前后力量素质变化的结果分析 |
2.实验前后耐力素质变化的结果分析 |
3.实验前后柔韧素质变化的结果分析 |
4.实验前后速度素质变化的结果分析 |
5.实验前后灵敏素质变化的结果分析 |
6.实验前后平衡素质变化的结果分析 |
(五)高强度间歇训练方法适用程度反馈 |
1.大学生参与高强度间歇训练课后主观态度的分析 |
2.大学生对高强度间歇训练内容满意度的分析 |
3.大学生参与高强度间歇训练后课余生活质量的分析 |
小结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术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武汉市大学生人格特质和参与网球运动动机及其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人格特质综述 |
2.1.1 人格的定义与特征 |
2.1.2 人格特质理论的研究 |
2.1.3 人格特质的测量 |
2.1.4 人格特质在运动领域的相关研究 |
2.2 关于运动动机综述 |
2.2.1 运动动机的定义 |
2.2.2 运动动机理论的研究 |
2.2.3 运动动机的测量 |
2.2.4 运动动机的相关研究 |
2.3 人格特质与运动动机的相关研究综述 |
2.4 研究述评 |
3.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3.3 研究工具 |
3.3.1 大五人格量表 |
3.3.2 运动动机量表 |
3.4 技术路线 |
3.5 研究假设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共同方法偏差控制与检验 |
4.2 大学生人格特质、运动动机的总体情况 |
4.3 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人格特质现状分析 |
4.3.1 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 |
4.3.2 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人格特质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 |
4.3.3 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人格特质在专业性质上的差异 |
4.3.4 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人格特质在生源所在地上的差异 |
4.3.5 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人格特质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
4.3.6 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人格特质月消费水平上的差异 |
4.4 大学生参与网球运动动机现状分析 |
4.4.1 大学生参与网球运动动机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 |
4.4.2 大学生参与网球运动动机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 |
4.4.3 大学生参与网球运动动机在专业性质上的差异检验 |
4.4.4 大学生参与网球运动动机在生源所在地上的差异检验 |
4.4.5 大学生参与网球运动动机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检验 |
4.4.6 大学生参与网球运动动机在月消费水平上的差异检验 |
4.5 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运动动机相关分析 |
4.6 人格特质对运动动机的回归分析 |
5 讨论与分析 |
5.1 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运动动机的现状 |
5.1.1 人格特质的现状 |
5.1.2 运动动机的现状 |
5.2 人格特质与运动动机之间的关系 |
5.3 人格特质对运动动机的回归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家庭体育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体育锻炼 |
2.1.2 体育锻炼行为 |
2.1.3 体质健康 |
2.1.4 家庭体育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现状 |
2.2.2 大学生体质状况的研究现状 |
2.2.3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因素的研究现状 |
2.2.4 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现状 |
2.2.5 目前有关家庭体育环境对体育锻炼行为和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体质测试指标与评价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受试大学生家庭基本情况 |
4.1.1 家庭城乡结构分析 |
4.1.2 家庭收入情况 |
4.1.3 家庭平均月体育消费现象的分析 |
4.2 家庭体育基本情况 |
4.2.1 家庭参与体育的基本目的 |
4.2.2 家庭对体育的看法 |
4.2.3 家庭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 |
4.2.4 家庭成员的体育锻炼参与形式 |
4.2.5 影响家庭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 |
4.2.6 家庭主要成员参与体育的项目 |
4.3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 |
4.3.1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目的分析 |
4.3.2 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看法的分析 |
4.3.3 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兴趣的分析 |
4.3.4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5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形式的分析 |
4.3.6 大学生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项目分析 |
4.3.7 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场所的分析 |
4.3.8 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和家庭周围的体育环境满意程度分析 |
4.3.9 大学生对进行体育锻炼决心和情绪分析 |
4.3.10 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投入与花费情况下的分析 |
4.3.11 其他能够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表现形式因素的分析 |
4.3.12 大学生锻炼频次情况的分析 |
4.3.13 大学生一次锻炼时间长短的分析 |
4.3.14 大学生体育锻炼强度分析 |
4.4 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 |
4.4.1 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综合评分 |
4.4.2 大学生身体形态指标分析 |
4.4.3 大学生身体机能指标分析 |
4.4.4 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分析 |
4.5 家庭体育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分析 |
4.5.1 家庭户籍所在地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 |
4.5.2 家庭收入情况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
4.5.3 家庭对体育的看法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
4.5.4 家庭对体育的兴趣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
4.5.5 家庭主要成员参与体育的形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
4.5.6 家庭主要成员体育锻炼项目的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
4.5.7 家庭锻炼习惯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
4.5.8 大学生父母和大学生一起锻炼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
4.6 家庭体育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分析 |
4.6.1 家庭体育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分的影响 |
4.6.2 家庭体育对大学生肺活量影响 |
4.6.3 家庭体育对大学生坐位体前屈的影响 |
4.6.4 家庭体育对大学生立定跳远的影响 |
4.6.5 家庭体育对大学生50 米跑的影响 |
4.6.6 家庭体育对大学生身体形态(BMI)的影响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1:基本情况问卷 |
附录 2:评价表 |
致谢 |
(6)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应对方式 |
1.3.2 线下体育学习倦怠 |
1.3.3 线上体育学习倦怠 |
2 文献综述 |
2.1 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
2.1.1 应对方式的概念 |
2.1.2 应对方式的研究现状 |
2.2 在线学习与体育在线学习的相关研究 |
2.2.1 在线学习与体育在线学习的概念 |
2.2.2 在线学习与体育在线学习的研究历程及现状 |
2.3 学习倦怠与体育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 |
2.3.1 学习倦怠与体育学习倦怠的概念 |
2.3.2 学习倦怠与体育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 |
2.4 应对方式与体育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被调查大学生基本情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大学生应对方式、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 |
4.2.1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现状分析 |
4.2.2 大学生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 |
4.2.3 大学生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 |
4.3 大学生线下体育学习倦怠与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对比分析 |
4.3.1 大学生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及各维度的对比分析 |
4.3.2 大学生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对比分析 |
4.4 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分析 |
4.4.1 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分析 |
4.4.2 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分析 |
5 讨论 |
5.1 大学生应对方式、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现状 |
5.2 大学生线下与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对比 |
5.3 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调查问卷 |
致谢 |
(7)湘西地区综合性本科院校不同视力等级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体育健身行为 |
1.3.2 视力等级 |
1.3.3 湘西地区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外视力研究现状 |
1.4.2 国内外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研究现状 |
1.5 研究述评 |
1.6 研究对象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资料法 |
1.7.2 测试法 |
1.7.3 问卷调查法 |
1.7.4 数理统计法 |
第2章 结果与分析 |
2.1 湘西地区综合性本科院校学生视力等级 |
2.2 湘西地区综合性本科院校学生体育健身行为 |
2.2.1 湘西地区综合性本科院校学生体育健身主观态度 |
2.2.2 湘西地区综合性本科院校学生对终生体育的认识 |
2.2.3 湘西地区综合性本科院校学生体育健身方法的了解程度 |
2.2.4 湘西地区综合性本科院校学生体育健身活动后的情感体验 |
2.2.5 湘西地区综合性本科院校学生体育健身项目的选择 |
2.2.6 湘西地区综合性本科院校学生每周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频次 |
2.2.7 湘西地区综合性本科院校学生每次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时间 |
2.2.8 湘西地区综合性本科院校学生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强度 |
2.2.9 湘西地区综合性本科院校学生体育健身活动消费情况 |
2.3 湘西地区综合性本科院校不同视力等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 |
2.3.1 不同视力等级学生体育健身主观态度 |
2.3.2 不同视力等级大学生对终生体育的认知 |
2.3.3 不同视力等级大学生体育健身方法了解程度 |
2.3.4 不同视力等级学生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情感体验 |
2.3.5 不同视力等级学生体育健身活动频次 |
2.3.6 不同视力等级学生体育健身强度 |
2.3.7 不同视力等级学生体育健身时间 |
2.3.8 不同视力等级学生体育消费情况 |
2.3.9 不同视力等级学生体育健身项目情况 |
第3章 讨论 |
3.1 不同视力等级学生体育健身主观态度差异显着 |
3.2 不同视力等级学生终身体育认知差异显着 |
3.3 不同视力等级学生体育健身方法了解程度具有高度显着性差异 |
3.4 不同视力等级学生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情感体验无差异 |
3.5 不同视力等级学生体育健身频次具有高度显着性差异 |
3.6 不同视力等级学生体育健身强度差异显着 |
3.7 不同视力等级学生体育健身时间无差异 |
3.8 不同视力等级学生体育消费呈显着性差异 |
3.9 不同视力等级学生体育健身项目选择具有显着性差异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 湘西地区不同视力等级大学生育健身行为调查问卷 |
(8)内蒙古本科院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SWOT-PEST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开设体育舞蹈课程是实现国家政策的必要保障 |
1.1.2 内蒙古高校的体育课程结构存在问题 |
1.1.3 体育舞蹈本身蕴含着丰富的课程价值 |
1.1.4 SWOT-PEST分析法的独特研究视角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难点 |
1.3.2 研究创新点 |
1.3.2.1 研究观点创新 |
1.3.2.2 研究方法创新 |
1.4 研究不足 |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5.2.1 文献资料法 |
1.5.2.2 实地调查法 |
1.5.2.3 问卷调查法 |
1.5.2.3 数理统计法 |
1.5.2.5 专家访谈法 |
1.5.2.6 SWOT-PEST分析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体育舞蹈 |
2.1.2 高校体育舞蹈课程 |
2.1.3 SWOT-PEST分析法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体育舞蹈的历程研究 |
2.2.1.1 体育舞蹈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研究 |
2.2.1.2 体育舞蹈课程的起源与发展研究 |
2.2.2 体育舞蹈价值的研究 |
2.2.2.1 体育舞蹈的运动学价值研究 |
2.2.2.2 体育舞蹈的生理学价值研究 |
2.2.2.3 体育舞蹈的心理学价值研究 |
2.2.2.4 体育舞蹈的艺术学价值研究 |
2.2.3 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研究 |
2.2.3.1 体育舞蹈课程的开设价值研究 |
2.2.3.2 体育舞蹈课程的开设趋势研究 |
2.2.3.3 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开展研究 |
2.2.4 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研究 |
2.2.4.1 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现状研究 |
2.2.4.2 内蒙古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4.3 内蒙古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发展对策研究 |
2.2.5 SWOT-PEST分析模型应用于体育运动项目的研究 |
2.2.5.1 体育教学中SWOT-PEST分析模型的应用研究 |
2.2.5.2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SWOT-PEST分析模型的应用研究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SWOT-PEST分析的环境界定、模型确立及指标体系构建 |
3.1.1 环境界定 |
3.1.2 模型确立 |
3.1.3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
3.2 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优势因素分析 |
3.2.1 政治优势 |
3.2.1.1 体育相关政策法规对推广体育舞蹈的支持 |
3.2.1.2 内蒙古高校对实施“体育强国”战略的响应 |
3.2.2 经济优势 |
3.2.2.1 内蒙大学生注重对体质健康投资 |
3.2.2.2 内蒙古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增加 |
3.2.3 社会优势 |
3.2.3.1 近年来体育舞蹈快速发展 |
3.2.3.2 内蒙体育舞蹈人才市场巨大 |
3.2.3.3 内蒙举办体育舞蹈赛事增多 |
3.2.3.4 内蒙古高校学生需求层次提高 |
3.2.4 技术优势 |
3.2.4.1 教师队伍专业化有助于技术专业化发展 |
3.2.4.2 现代传媒技术有益于体育舞蹈技术的创新发展 |
3.2.4.3 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体育舞蹈技术多元化发展 |
3.3 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劣势因素分析 |
3.3.1 政治劣势 |
3.3.1.1 体育相关法律法规细化不足 |
3.3.1.2 监督管理措施、体系不健全 |
3.3.1.3 高校领导对体育舞蹈不重视 |
3.3.1.4 内蒙地区体育舞蹈宣传不足 |
3.3.2 经济劣势 |
3.3.2.1 体育舞蹈相关场馆设施浪费、创收低 |
3.3.2.2 体育舞蹈培训、参赛等相关费用较高 |
3.3.2.3 内蒙古高校体育舞蹈发展经费占比过少 |
3.3.3 社会劣势 |
3.3.3.1 内蒙地区体育舞蹈资源匮乏 |
3.3.3.2 大学生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 |
3.3.4 技术劣势 |
3.3.4.1 内蒙古高校师资配备缺乏合理性 |
3.3.4.2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缺少规范性 |
3.3.4.3 内蒙古高校体育舞蹈忽视竞技性 |
3.4 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机遇因素分析 |
3.4.1 政治机遇 |
3.4.1.1 “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影响 |
3.4.1.2 我国推行教育资源中西部倾斜的政策 |
3.4.1.3 内蒙对“文化自信”政策号召积极响应 |
3.4.2 经济机遇 |
3.4.2.1 “一带一路”商业链的政治经济效益 |
3.4.2.2 体育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反哺体育舞蹈 |
3.4.2.3 体育产业成为内蒙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
3.4.3 社会机遇 |
3.4.3.1 内蒙群众观念的不断发展和更新 |
3.4.3.2 内蒙古高校周边体育舞蹈机构增多 |
3.4.4 技术机遇 |
3.4.4.1 5G时代打造体育舞蹈虚拟现实技术使用 |
3.4.4.2 训练方法科学化助力体育舞蹈技术发展 |
3.4.4.3 “东西合璧”使体育蹈展现东方魅力 |
3.5 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挑战因素分析 |
3.5.1 政治挑战 |
3.5.1.1 我国对高校开设体育舞蹈的配套政策相对滞后 |
3.5.1.2 内蒙部分高校对开设体育舞蹈扶持政策不完善 |
3.5.1.3 内蒙对其他运动项目政策支持力度的消极影响 |
3.5.2 经济挑战 |
3.5.2.1 内蒙各体育项目资金投入不平衡 |
3.5.2.2 内蒙古高校的教育经费配置不均衡 |
3.5.3 社会挑战 |
3.5.3.1 内蒙其他体育运动项目负影响作用 |
3.5.3.2 内蒙古高校体育舞蹈场地设施不足 |
3.5.4 技术挑战 |
3.5.4.1 体育舞蹈自身运动技术难度比较大 |
3.5.4.2 内蒙部分高校体育教师配备不合理 |
3.5.4.3 内蒙高水平的体育舞蹈赛事较缺乏 |
3.6 内蒙古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发展策略与思考分析 |
3.6.1 “SO+PEST”成长型发展策略: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外部机遇 |
3.6.2 “ST+PEST”多元化发展策略:强化自身优势、避免外部挑战 |
3.6.3 “WT+PEST”防御型发展策略:克服劣势阻碍、化解挑战因素 |
3.6.4 “WO+PEST”扭转型发展策略:利用发展机遇、弥补潜在短板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基于TTM的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对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增强体质健康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1.1.2 学校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场所 |
1.1.3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度令人担忧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TTM(跨理论模型)的研究综述 |
2.1.1 跨理论模型概念的界定 |
2.1.2 跨理论模型的基本内容 |
2.2 大学生锻炼行为阶段的相关研究 |
2.3 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相关研究 |
2.4 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相关研究 |
2.5 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行为关系的相关研究 |
2.6 文献评述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阶段、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行为的特征分析 |
4.1.1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阶段的特征分析 |
4.1.2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特征分析 |
4.1.3 女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特征分析 |
4.1.4 不同体育锻炼阶段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体育行为的特征分析 |
4.2 不同体育锻炼阶段的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行为间的关系 |
4.2.1 前意向阶段中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行为间的关系 |
4.2.2 意向阶段中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行为间的关系 |
4.2.3 准备阶段中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行为间的关系 |
4.2.4 行动阶段中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行为间的关系 |
4.2.5 维持阶段中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行为间的关系 |
4.2.6 小结 |
5. 讨论 |
5.1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阶段、体育锻炼态度及体育行为的特征 |
5.2 女大学生不同体育锻炼阶段中体育锻炼态度及体育行为的关系 |
5.2.1 前意向阶段中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行为间的关系 |
5.2.2 意向阶段中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行为间的关系 |
5.2.3 准备阶段中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行为间的关系 |
5.2.4 行动阶段中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行为间的关系 |
5.2.5 维持阶段中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行为间的关系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舞蹈啦啦操审美价值对女大学生运动参与行为影响研究 ——以芜湖市部分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高等学校审美教育的需要 |
1.1.2 啦啦操运动发展的需要 |
1.1.3 啦啦操参与者自身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舞蹈啦啦操 |
2.1.2 审美活动 |
2.1.3 审美价值 |
2.1.4 运动参与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1.1 关于体育审美相关研究 |
2.2.2 关于审美与体育的关系研究 |
2.2.3 国内研究进展 |
2.2.3.1 关于体育审美研究 |
2.2.3.2 关于运动参与行为研究 |
2.2.3.3 体育审美与运动参与行为关系研究 |
2.2.3.4 舞蹈啦啦操的审美价值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理论基础 |
4.1.1 关于审美教育的理论 |
4.1.2 关于动作技能目标分类理论 |
4.2 运动参与群体特征 |
4.2.1 女大学生身心特点 |
4.2.2 女大学生体育审美倾向 |
4.2.3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
4.3 舞蹈啦啦操的审美价值 |
4.3.1 身体形态美 |
4.3.2 运动形式美 |
4.3.3 音乐服装美 |
4.3.4 精神面貌美 |
4.4 女大学生舞蹈啦啦操运动参与实证分析 |
4.4.1 女大学生舞蹈啦啦操运动参与行为分析 |
4.4.1.1 女大学生舞蹈啦啦操运动参与现状调查分析 |
4.4.1.2 女大学生舞蹈啦啦操运动参与内容分析 |
4.4.1.3 女大学生舞蹈啦啦操运动参与评价分析 |
4.4.2 女大学生对舞蹈啦啦操的运动认知与参与动机分析 |
4.4.2.1 运动认知 |
4.4.2.2 参与动机 |
4.5 讨论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舞蹈啦啦操的审美价值 |
5.1.2 女大学生舞蹈啦啦操的运动认知 |
5.1.3 女大学生舞蹈啦啦操操的运动参与 |
5.1.4 女大学生舞蹈啦啦操的参与形式 |
5.2 建议 |
5.2.1 进一步重视审美教育的价值和地位 |
5.2.2 进一步完善高校师生审美教学关系 |
5.2.3 进一步优化舞蹈啦啦操的动作编排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舞蹈啦啦操审美价值与运动参与调查问卷 |
附录2 舞蹈啦啦操审美价值与运动参与访谈提纲 |
致谢 |
四、影响女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与锻炼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关系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D]. 闫晓萌.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2]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锻炼动机与锻炼行为相关性研究 ——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夏冬冬. 南京体育学院, 2021(02)
- [3]高强度间歇训练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验研究[D]. 逯梦伊.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武汉市大学生人格特质和参与网球运动动机及其关系研究[D]. 王旭豪.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5]家庭体育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D]. 杨蓬勃. 中北大学, 2021(09)
- [6]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D]. 马程.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7]湘西地区综合性本科院校不同视力等级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研究[D]. 杨力. 吉首大学, 2020(03)
- [8]内蒙古本科院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SWOT-PEST模型分析[D]. 王晴.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9]基于TTM的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对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D]. 喻叶.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10]舞蹈啦啦操审美价值对女大学生运动参与行为影响研究 ——以芜湖市部分高校为例[D]. 朱莹.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