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坠楼自杀致骨折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宋柳荫[1](2020)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居家护理认知及需求现状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以下简称家属或患者家属)居家护理知识知晓度及需求现状,分析其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明确影响家属居家护理认知及需求的因素: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深入开展延续性护理及提升患者家属居家护理照顾能力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非实验性研究中的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8月份从山东省某三甲医院ICU及神经外科出院的,可以随访到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7.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F检验,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家属照顾者居家护理知识知晓状况及需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本研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家属居家护理知识知晓总分为(47.36±4.40)(满分80分),条目均分(2.96±0.27),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条目均分分别为生活护理知识(3.04±0.19)、疾病相关知识(3.03±0.38)、康复护理知识(2.78±0.51)、心理护理知识(2.68±0.74);居家护理需求总分为(108.39±18.49)(满分200分),条目均分(2.71±0.46),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条目均分分别为生活护理(1.68±0.48)、健康教育(3.09±0.74)、医疗康复护理(3.10±0.75)、心理护理(2.91±0.80)。(2)不同组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是否参加疾病相关知识培训的患者家属在居家护理知识知晓度上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别工作状况、每天照顾时间、有无付费人员协助照顾及有无照顾其他患者经历的患者家属在居家护理需求上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家属不同组别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参加疾病相关知识培训可以共同解释因变量家属居家护理知识知晓度26.7%的变异量;照顾时间可以解释家属居家护理需求21.6%的变异量。结论:(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对居家护理认知处于中等水平,对心理护理认知程度低;家属对居家护理需求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对医疗康复护理需求度高。(2)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参加过疾病相关培训对家属护理知识知晓状况有影响;工作状况、每天照顾时间、有无付费人员协助照顾及有无照顾其他患者经历对患者家属在居家护理需求上有影响。(3)年龄越低、高中或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通过各种途径参加过疾病相关知识培训的家属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居家护理认知程度越高;每天照顾时间长于12小时的家属居家护理需求越高。
易玉珍[2](2013)在《创伤骨折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调查及其心理护理干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创伤骨折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调查及其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将2010年8月——2012年8月入住我院的60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3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进行评分。结果对照组护理干预前SAS评分与SDS评分分别为(47.25±11.39)分、(49.33±12.97)分,护理干预后二者得分分别为(42.31±10.22)分、(44.56±11.00)分,本组护理干预前后SAS与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前SAS评分与SDS评分分别为(47.29±11.44)分、(49.55±12.34)分,护理干预后二者得分分别为(35.66±8.38)分、(36.17±9.02)分,本组护理干预前后SAS得分与SDS得分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且较对照组护理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骨折患者有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应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崔德华[3](2013)在《老年精神关爱及老年健康管理对防治老年痴呆的重要意义》文中研究指明一、脑衰老与老年性痴呆症关系人类生长发育到成熟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退行性变化,即髓鞘发育生成受损,神经细胞萎缩,细胞内脂褐素蓄积,细胞间突触联系和蕴藏的生化物质减少,接受和传递信息的能力降低,使老年人感觉迟钝、反应缓慢、记忆力下降、思维阻滞、脑功能降低,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脑衰老"。通常认为脑衰老分为生理性脑衰老与病理性脑衰老,后者与老年性痴呆症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有关。欧美统计报道90左右老年人60%~65%左右属于生理性脑老化,35%~40%左右出现病理性脑衰老或患痴呆症。老年性痴呆症的病因很复杂,年龄与遗传因素为众所共识。老年
王占芳,王丽萍,何敬堂,刘玉青[4](2009)在《服毒自杀现象的多因素分析与干预》文中提出本文通过2004~2006年在华油总医院急诊科抢救的202例服毒自杀病例的回顾性统计,分析了服毒自杀病例的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地区分布、性别差异及自杀诱因。结果显示:15~35岁是自杀高峰;农村人口自杀比率明显高于城市人口;女性多于男性,但男性中毒程度、死亡率、后遗症发生率均高于女性;全年中以1月,7月、8月自杀人数最多,自杀原因在女性以恋爱、婚姻问题为主,男性以生活、工作压力为主。并建立自杀病人预测模式,针对性采取干预治疗措施,对防范口服毒物自杀及抢救对策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建立急诊中毒快速指导系统,对于防止口服毒物自杀及提高自杀抢救成功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李少珠[5](2009)在《心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PCA镇痛效果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PCA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下肢骨折术后行硬膜外PCA患者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2组均接受常规骨折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还实施心理干预治疗。结果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疼痛评分等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值、抑郁值、疼痛程度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合理的心理干预可提高下肢骨折术后的自控镇痛效果,增加病人的满意度,促进病人的康复。
文礼红[6](2008)在《医院危机干预中心在预防住院患者自杀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住院患者自杀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成立医院危机干预中心在预防住院患者自杀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其具体的防范措施和方法是:(1)制定患者有自杀倾向时和患者自杀后的应急程序:(2)培训医务人员掌握有关自杀的知识;(3)参与或指导医务工作人员开展心理疏导工作;(4)评析住院患者自杀事件。通过以上的具体防范措施和方法,以期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住院患者自杀风险的目的。
刘芳[7](2008)在《心理治疗对外伤后脊髓损伤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脊髓损伤是一种不同于其它损伤的疾病,可以由创伤或疾病引起,致伤原因很多,由于它可以导致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感觉功能丧失,并可能产生其它并发症,目前仍没有一种十分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而外伤所致脊髓损伤患者多由高处坠落、车祸、暴力打击、砸伤、体育运动、刀伤或枪伤等引起,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四肢瘫或截瘫,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的创伤。突发的外伤事件瞬间改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形态,导致躯体活动障碍,生活自理能力大为降低。患者往往难以接受适应突如其来的生活模式改变,易产生心理应激反应。如果应激持续时间过久或应激反应过于强大,则会通过多种神经生理中介对机体造成危害。由于应激事件与应激反应不是简单因果关系,个体的认知、经历、社会支持等都影响着应激反应的调节,所以需研究外伤后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针对患者的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心理治疗技术,才能有效的缓解心理障碍,更好的促进躯体疾病康复。目前,常用心理治疗方法有认知疗法、行为疗法、支持疗法、放松疗法等,其中认知疗法应用最广泛。故本研究以外伤后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外伤后脊髓损伤患者影响抑郁焦虑水平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心理治疗对外伤后脊髓损伤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一、研究工具1、调查量表(1)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获悉骨折患者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家庭年经济收入、受伤原因、骨折部位、家庭环境、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保险有无等;(2)艾森克人格问卷(EPQ);(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4)应付方式问卷;2、症状评估量表(1)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RSD),总分能较好的反应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2)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总分能较好的反应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3)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OO),用于测量个体与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的国际性量表;(4)脊髓独立功能评分,是临床中评价脊髓损伤患者功能的有效测量工具。二、试验分组在患者同意参加调研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由研究人员发放一般情况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入院后1周内及第4周向患者发放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OO),调查量表均由患者本人填写,研究人员向患者说明测试的意义和目的,必要时进行解释协助,统一标准指导语,辅导患者正确理解题意,调查量表的内容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和自我感受,独立完成。将符合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的50名患者根据相同的损伤平面及损伤程度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个别心理治疗。分别在入院后1周及第4周、第12周时,由本科及骨科医师对患者的抑郁焦虑水平和躯体功能状态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及脊髓独立功能量表评估。每份问卷经检查无漏项后收回,由本研究员进行效果评定和数据分析。三、个别心理治疗过程采用支持、认知、行为控制及家属辅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心理治疗,每周进行1-2次,每次约45分钟,连续3-4周,共进行4-6次。结果50名患者中有抑郁症状者49名,焦虑症状者48名。其中抑郁水平轻度者8名,抑郁水平中度者19名,抑郁水平重度者22名;可能有焦虑者11例,焦虑水平轻度者25名,明显焦虑者10名,重度焦虑者2名。人口学因素中,只有性别与焦虑水平有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19.667-3.667x,性别与抑郁水平有相关性,r=-0.26。抑郁水平与人格特征的内外向有关,其回归方程y=56.37-0.12x1-0.51x2+0.07x3,焦虑水平与人格内外向和神经质有关,回归方程为=15.66-0.08x1-0.18 x2+0.31x3。抑郁水平与应付方式中的自责、退避有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9.96+0.01x1+0.07x2-0.03x3-0.01x4++0.09x5-0.001x6,焦虑水平与应付方式的合理化呈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32.87-0.01x1+0.01x1-0.01x3+0.01x4-0.01x6-0.1x6。抑郁、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总分呈回归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62.49-1.25x1+0.07x2-0.04x3-0.67x4;y=37.670-0.60x1+0.013x2+0.13x3-0.48X4。抑郁、焦虑水平与脊髓独立功能评分呈回归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69.02-1.24x1;y=57.30-1.01x1。经过个别心理治疗,治疗组患者抑郁焦虑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着差降低(p<0.05),治疗组脊髓独立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外伤后脊髓损伤患者抑郁焦虑水平与人格特征、社会应付方式均有相关回归关系;经过个别心理治疗后,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明显缓解,脊髓独立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杨喜凤[8](2008)在《自杀患者的临床分析及心理干预》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自杀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对自杀者从年龄、性别、自杀原因、文化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不同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77例自杀者,经过及时抢救和有效的心理干预,痊愈76例,死亡1例。跟踪随访未出现再次自杀现象。结论对自杀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消除其负性情绪,使其转变思维模式,增强其应激能力,预防其再次自杀。
匡静,尚育青[9](2003)在《坠楼自杀致骨折病人的心理护理》文中研究说明责任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对17例坠楼自杀致骨折的病人进行心理护理,通过对病人的心理进行评估,制定心理护理目标,并实施心理护理方法,让家属、亲友、单位等社会支持因素积极参与到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中,诱导病人渲泄情感,帮助病人树立信心,使88%坠楼自杀致骨折病人度过心理创伤期并重塑健康人格。
房玉霞,房华[10](2002)在《骨创伤病人并发精神障碍病因分析及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骨创伤病人并发精神失常,临床多为脑外伤、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神经症、精神分裂样反应。较轻者影响病人康复,重者可导致永久性精神分裂症,甚至危及生命。我们对80例并发精神障碍的病人进行系统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药物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二、坠楼自杀致骨折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坠楼自杀致骨折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居家护理认知及需求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主要概念 |
1.5 文献回顾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1 研究类型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工具 |
2.4 资料收集 |
2.5 统计分析 |
2.6 质量控制 |
2.7 伦理问题 |
2.8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状况 |
3.2 研究对象居家护理知识知晓度、需求现状分析 |
3.3 研究对象居家护理知识知晓度、需求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 |
3.4 研究对象居家护理认知及需求多元线性回归 |
第四章 讨论 |
4.1 研究对象居家护理知识知晓度及需求现状分析 |
4.2 研究对象居家护理知识知晓度及需求的单因素分析 |
4.3 研究对象居家护理知识知晓度及需求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及局限性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综述(已发表) 颅脑损伤患者家庭远程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2)创伤骨折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调查及其心理护理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3.1 心理指标 |
1.3.2 疼痛程度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变化情况对比 |
2.2 两组术后疼痛情况对比 |
3 讨论 |
(4)服毒自杀现象的多因素分析与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及分析 |
1.1 人群分布 |
1.2 地区分布 |
1.3 时间分布 |
1.4 性别差异 |
1.5 自杀诱因 |
1.6 根据对自杀者数据库分析 |
1.7 通过建立急诊中毒快速指导系统 |
2 讨论 |
2.1 自杀预防的一般性措施 |
2.2 针对不同人群的自杀预防 |
2.3 减少自杀的机会 |
2.4 通过建立急诊中毒快速指导系统, 对中毒者快速诊断, 对各种 |
2.5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 要求医护人员对自杀者进行正确的心理分析和心理干预, 安慰和鼓励患者, 尊重维护患者的隐私权。 |
2.6 建立自杀者数据库, 有18%患者有两次或以上自杀史, 39%其 |
(5)心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PCA镇痛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评价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2 心理干预措施 |
3 结果 |
3.1 SCL-90结果表明, 心理干预组的情绪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 如表1。 |
3.2 两组患者自控疼痛症状根据WHO疼痛Ⅳ级评定标准结果如表2。 |
4 讨论 |
(6)医院危机干预中心在预防住院患者自杀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自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
2 防范住院患者自杀事件发生的措施和方法 |
2.1 制定患者有自杀倾向时和患者自杀后的应急程序 |
2.1.1 制定患者有自杀倾向时的应急程序 |
2.1.2 制定患者自杀后的应急程序 |
2.2 培训医务人员掌握有关自杀的知识 |
2.3 参与或指导医务工作人员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心理疏导工作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尤其是与有第一次自杀念头的人接触时 |
2.4 评析住院患者自杀事件 |
2.4.1 评析内容: |
2.4.2 评析流程: |
2.4.3 评析方法: |
(7)心理治疗对外伤后脊髓损伤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摘要 |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二、英文缩略语 |
三、论文 |
前言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四、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五、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骨创伤病人并发精神障碍病因分析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病因分析 |
2.1 精神障碍发生率与性别的关系 |
2.2 创伤程度与类型 |
2.2.1 创伤程度越严重发病率越高: |
2.2.2 病情复杂多变、住院时间长者,发病率高: |
2.3 人格特征与遗传倾向 |
2.4 不良环境刺激 |
3 护理 |
3.1 心理护理 |
3.2 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
3.2.1 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 |
3.2.2 躯体创伤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 |
3.2.3 躯体创伤致神经症的护理: |
3.2.4 精神分裂症的护理: |
四、坠楼自杀致骨折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居家护理认知及需求现状调查[D]. 宋柳荫. 延边大学, 2020(05)
- [2]创伤骨折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调查及其心理护理干预研究[J]. 易玉珍. 中国保健营养, 2013(07)
- [3]老年精神关爱及老年健康管理对防治老年痴呆的重要意义[A]. 崔德华. 陕西老年学通讯·2013年第1期(总第93期), 2013(总第93期)
- [4]服毒自杀现象的多因素分析与干预[J]. 王占芳,王丽萍,何敬堂,刘玉青. 中国医药指南, 2009(09)
- [5]心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PCA镇痛效果的影响[J]. 李少珠. 现代医院, 2009(01)
- [6]医院危机干预中心在预防住院患者自杀中的作用[J]. 文礼红. 激光杂志, 2008(02)
- [7]心理治疗对外伤后脊髓损伤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D]. 刘芳. 中国医科大学, 2008(08)
- [8]自杀患者的临床分析及心理干预[J]. 杨喜凤. 卫生职业教育, 2008(06)
- [9]坠楼自杀致骨折病人的心理护理[J]. 匡静,尚育青. 南方护理学报, 2003(06)
- [10]骨创伤病人并发精神障碍病因分析及护理[J]. 房玉霞,房华. 护理学杂志, 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