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教育思想的独特价值

李叔同教育思想的独特价值

一、李叔同教育思想的独特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张荀[1](2021)在《李叔同的“人格美育”思想与实践探析》文中认为在中国近现代文化教育史上,李叔同—弘一大师是一位倡导美育的先驱者和实践者。他在艺术方面的自我提升和教育事迹,包含了一种"人格美育"的教育思想。通过对李叔同"人格美育"思想的渊源、主要诉求、特征及境界高度进行分析,可探讨李叔同在建立完善人格来养育审美之心、"先器识而后文艺"、"德才兼备"等方面的美育主张与教育实践。

王秀芝[2](2021)在《浙江省立一师音乐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晗[3](2021)在《儒释艺:李叔同思想的转变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李叔同有完整的一生,在其完整的一生中,其诸思想必定是动态发展的,只有辩证地分析这些动态发展的思想,理清其与李叔同文艺思想之间存在的联系,才能把握李叔同文艺思想的核心,使研究结果不致陷入狭隘。所以,本文旨在以李叔同的整个生命语境为蓝本,重新解读李叔同的文艺思想,在李叔同人性与佛性的辩证间发掘文艺之光。本文具体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论文第一章。该部分主要顺着李叔同生平际遇、文艺经验、佛教经历这三条路径,纵横穿插地完成了对李叔同整个人生脉络的梳理,为此后二、三、四章的论述提供史料支持。第三部分为论文第二章。此章首先论证了李叔同的人生与其文艺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确立了以理解李叔同人生之境的方式进入李叔同艺术之境的研究视角。勾勒了一个道德性群体性与自然性个体性并存的“士人”形象为李叔同的人生原型,揭示了李叔同深悲与超越并存的生命处境,然后以此为基础,阐明了李叔同既以文艺寄托人性的脆弱,又把儒家的入世精神转化为现实世界的文以载道,以文艺为情感桥梁传播自身生命哲思与爱国思想的人生文艺路径,驳斥了李叔同单纯把文艺当做工具的说法,明确了文艺在李叔同人生中寄情与致用的统一。第四部分为论文第三章。此章旨在以李叔同人生具体的文艺经历为脉络,探析文艺在李叔同人生以儒入释思想转化中的作用,以此来明辨文艺在李叔同生命中的独特价值。此章首先从逻辑层面辩证了文艺与佛法“思”与“觉”的相悖关系,又指明了在李叔同的现实人生中,儒家以君子之道统摄文艺,使李叔同文艺实现了由“深悲”至“悲悯”的佛教转化。在李叔同的文艺尚未完成佛教转化时,其呈现的深悲意识与李叔同君子之艺的价值追寻所形成的分裂感恰好表现出了李叔同内部生命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实质指向李叔同人生价值体系的不完善,由此便透射出了李叔同赖以建构价值观的儒学体系存在两个不足。正是因为儒学体系存在的两个不足,李叔同以文艺为情感桥梁完成了其由儒入释的思想转化。第五部分为论文第四章。此章紧密承接了前一章的论述,具体阐述了李叔同由儒入释的人生必然走向以及儒释艺三者在佛法中的动态圆融。首先,李叔同由儒入释的人生必然走向是由李叔同伦理化的佛教皈依以及佛法对李叔同儒学体系两个不足的对治共同作用决定的。在李叔同“以华严为境,以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的佛学体系中,净土法门以其超越性与世俗性并存的宗教智慧连接人性与佛性,统摄华严之境与戒之行,达成了儒家“入世”与佛教“出世”的并行不悖,李叔同亦由此完成了由儒入释的世俗化皈依,建构了“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的终极价值。此外,佛法又以华严宗中的因果论及根器说对治了儒学的两个不足,建构了人物质脆弱的合理性以及行善的必然性,解答了李叔同人生的终极困惑。由此,李叔同的人生之困既解,其文艺之困便也不存在了,此时,其人便能真正站在其文艺之外了。当人站在文艺之外时,人便能从容的以文艺寄情而不逾矩,以文艺弘法而成善道。就此,儒释艺三者在佛法中动态圆融,李叔同亦完成了其由人间艺术到人生艺术之大成。第六部分为论文结语。结语部分以李叔同的文艺思想反观其整体思想,提取出善即李叔同整个思想体系中最高的道,真和美统一于善,并以此挖掘了李叔同思想的现实意义,明确了其思想的重要性。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李叔同的思想从根源上便是积极利生的,世人谓之消极,实则是站在社会实利的角度去看的。但诚如李叔同所说,这世上有教师、新闻记者等职业就会有僧人,僧人与致力于精神事业的世俗职业没有任何区别。僧人并非不爱国,只是戒杀,并非消极避世,只是以身弘法。其追求的不是世俗意义的成就,而是心之本源的超越。故而,如果我们能从这一视角去解读李叔同,便能找到李叔同思想对现实社会的精神价值。

丁英英[4](2021)在《报刊、概念与实践:中国现代美育思潮与社会观念之互动 ——民国初期两种《美育》杂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美学史、教育史和报刊史为切入点,结合五四前后激荡着的各种教育思潮,如教育救国思潮、国民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等,梳理了两种《美育》刊物的创刊史。并以现代性为理论支撑,对民初美育思潮的特征以及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的地位进行了深入地剖析。笔者以探索美育实践为创新点,探寻民初美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实施状况并分析其特征。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先从历史背景入手探究民初美育思潮产生的原因、过程与影响,之后从报刊史入手梳理两种《美育》杂志的创刊历程。中华美育会的《美育》杂志建立在民国艺术教育期刊的“新兴勃发期”,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较为直接和深刻,对美育的倡导具有启蒙性与实用性特点。李金发的《美育》杂志以对经典艺术品的欣赏和对艺术理论的精研探讨为主,对美育的倡导更加具有艺术的纯粹性和审美性特征。第二部分,从现代性入手,具体分析了民初美育的内涵和特点。中华美育会的美育以新民、强国为美育实施的目的,具有德性启蒙的特征;李金发的美育以对审美感受的培养为目的,具有心性启蒙的特征。两种刊物,一本以改造后的传统艺术为美育实施的资源,一本以西方艺术,尤其是希腊艺术为提倡美育的审美取向,虽然方法不同,但是殊途同归,都具有民族性特征。第三部分,结合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国民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等,探究中国现代美育与社会观念的相互影响。在美育主体的变更以及美育与审美、功利、道德、科学的关系等问题上,民初的美育为当代美育建设提供了范例。第四部分,以美育实践探索为创新点,从三个层面论述了美育实施的具体内容:家庭美育,以儿童美育为中心;学校美育,以艺术技能培养为重点;社会美育,以国民道德培育为基础。美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广泛实施,使得“美育”在国民教育得以真正地落实。

缪阳[5](2021)在《民国碑体书风传承与审美创造研究》文中认为民国(1912-1949)的书法,承晚清碑学大兴之余绪,受中西文化碰撞融合之滋养,书家们继续从各个方面探寻着新的书法艺术规范。从书法创作的主体来看,许多是跨越清末民初的具有代表性的书家学人。进而从取法上看,碑派书法仍然成为民国许多书家的选择。由此,形成民国书风洋洋大观之气象,碑体书风的曲折传承之功不可小觑。本文将民国对碑体书法创作的实践与碑体书风在民国的形成及其审美创造进行探究,第一部分,从民国碑学思想之渊源入手,溯至清代碑学思想的萌生、发展及创新;拓至因时代变迁导致文化转型对书学审美取向形成的影响。第二部分,结合受碑体书风影响的着名民国书家学人及其创作,运用书法美学范畴理论,探析民国碑体书法创作所蕴含的风格特征。第三部分,挖掘民国碑体书法传承与创造背后的审美趣味之新变,为书法学习和创作提供新思路。

战红岩[6](2021)在《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指出中国现代美育的历史是伴随着中国近现代激荡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发展变革而发生和发展的,它既承袭了我国传统美育的精神内涵,同时又受到西方美育思潮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学者一方面广泛地汲取西方美育观念和美育思潮,同时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按照自身的需要构筑起自己的美育体系。中国现代美育史的研究要求我们在掌握近现代以来中国美育观念、理论史线索的基础上,将视野拓展、下移到现代的美育制度、美育实践上来。1919年夏,李叔同的弟子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等人,创办了现代中国第一所正规的、颇具规模的艺术师范专科学校——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他们深感艺术教育不应只通过学校进行,更应该通过社会途径和力量传扬美育和培养美育人才,他们希望利用社团组织的形式把各地的艺术教育工作者联合起来,切磋交流,共同推进艺术教育。1919年11月,以吴梦非为首的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的教职员工联合爱国女学的教员们,成立了中国现代第一个美育学术团体,即为集美育观念和理论译介、研究和传播,美育制度建设推动,美育实践开展等为一身的着名团体——“中华美育会”。“中华美育会”是在特殊历史环境下建立、发展并不断壮大的,他们在重要历史时期所做的美育实践与探索,内涵是十分丰富和广泛的,为我们全面认识中国现代美育史的多元面向提供了极具研究价值的资源。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考据研究法、历史和实证的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力图达成以下目标:首先,考察“中华美育会”团体成立的历史契机和时代背景,还原历史图景,完成“中华美育会”的历史叙事;其次,探析“中华美育会”团体是怎样聚焦“美育”问题并展开活动,以及如何具体开展理论研究和搭建交流平台的,探究“中华美育会”团体共同的志趣追求;再次,阐述“中华美育会”在学校美育、社会美育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与互动关系;最后,简要总结“中华美育会”在现代美育观念传播和理论建构史上的历史经验和收获,为当下的美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迪。本文除引论和结语外,共分五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引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价值和意义;相关学术成果述评;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等。第一章,阐述研究对象: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华美育会”。本章首先梳理了现代美育观念的流布与转化,对中西交融渗透的新美育观念、西方美育思潮的启蒙性、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发现与传承进行分析。其次,对学制变革和美育制度的形成、现代文化艺术制度的生成及其审美取向进行了历史性考察,由此发现艺术教育作为20世纪初中国教育界突出醒目的新星,国家从制度层面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并使其具有法律效力。最后,伴随着上述外部条件的成熟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华美育会”顺势而生。通过对“中华美育会”组织方式和运作模式的考察,挖掘凝练其宗旨、观念及社会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归纳出美育在近现代中国的兴起与流布,不仅展现为观念史的事件,还深度楔入彼时中国的教育和文化实践中,对当下的美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仍产生深远之影响。第二章,立足“中华美育会”本体进行研究,分别从深度、广度、空间拓展、精神内核等不同维度,探讨其对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问题。首先,对“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的具体化和理论建构的体系化进行研究,以期从深度、广度上探究其对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其次,系统考察“中华美育会”会刊——《美育》杂志,力求从空间维度对其美育理论和知识的拓展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归纳“中华美育会”的精神内核,即:民众化思潮、实用主义和艺术教育运动,以及美育救国、中西兼容和倡导美育改革的主张和追求。第三章,研究“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活动,强调将美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和全方面。首先,鉴于“中华美育会”是在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基础上成立的美育团体,且主要会员大都是学校的艺术教师,所以,学校成为了“中华美育会”传播先进、多元、民主的教育观念的重要平台,并以此推动了中国美育新潮的发展。其次,通过研究“中华美育会”创新美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分析其“技”与“道”并重的课程设置特点、融“德”于“艺术”的审美教育方法,以及改进审美教育效能的手段和策略,推动发展了美育课程改革,进而达到了传播和改进艺术教育的目的。第三,考察“中华美育会”会员编写和运用教材开展美育实践情况,明确他们将各自美育思想与艺术技能实践融合于教材之中的过程,并以丰子恺与《开明国语课本》;吴梦非与《和声学大纲》等多部音乐教材;刘质平与《音乐课程标准纲要》及专用教材;胡怀琛与《新撰国文教科书》等教材和专着为例,探讨他们通过传播美育观念,真正实现了将艺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第四章,研究“中华美育会”的社会美育实践活动。本章内容首先从宏观层面,将社会美育对推动社会进步与国民意识自觉养成、接受主体的审美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的特殊和关键效用进行阐释。其次,从微观层面,以“中华美育会”创办的讲习所、暑期学校及其开展的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其培养优秀师资、凝聚艺术人才的原因所在:与“中华美育会”会员自身的高水平、专业性和影响力有着密切关系。最后,通过考察“中华美育会”演讲、艺术展、参加或创办艺术社团等多种形式的社会美育实践活动,彰显了“中华美育会”会员积极投身社会美育实践,践行以美育人、提升民族创造力、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理想追求。第五章,分析和论证了“中华美育会”退场的原因、启示,对其兴衰成败的原因进行反思,对“中华美育会”美育思想传播、美育实践探索的努力和贡献做出历史性评价。首先,对“中华美育会”的落幕退场原因及启示进行了分析探究,总结了在社会动荡与时局不稳的背景下,“中华美育会”自身组织与管理困境、运行经费紧张、美育理想与社会现实脱节等原因和问题。其次,通过梳理凝练“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和运行机制的内涵,探究“中华美育会”美育实践的历史启示。结语部分,通过对近现代中国美育实践化、制度化历程的考察与反思,总结出我国现代美育不断走向实践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路径,应发挥好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作用,从而对涵育人文情怀、塑造国民信仰、养成美好品格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整体以“中华美育会”的诞生背景为出发点,对“中华美育会”的成立过程、理论主张、美育实践、运行概况、解散反思、历史启示等进行梳理和研究,并对其机关刊物《美育》杂志上发表的美育理论和美育实践等文章进行分析和探讨。在研究现代审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视角、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何连海[7](2020)在《李叔同艺术个性生成研究》文中指出在20世纪中国艺术领域,李叔同(弘一法师)以博才多能、中西兼善、风格鲜明、美育有成而闻世,他也是近现代艺术家中西融通、由博入专的一个典型案例。纵观他的艺术生平,1918年出家是一个相对的界点:此前是博观融通、个性初立的前期,此后是深化约取、个性推进的后期。就其艺术个性生成的历史逻辑而言,自前期形成并贯通终生的思想观念、路径方向和个性方法是关键。以其持续一生的书法为主线,结合音乐、诗歌、篆刻、设计等其他门类艺术作品及相关史料,论文从其早年新旧学养和性情气质、艺术师资授受、艺术取法范围和方向、参用资料和个性方法、艺术交游和环境条件五个层面,讨论其艺术个性生成的核心原因和基本模式。论文认为,桐达李家在津门的社会文化资源,使他在艺术启蒙、个性初显时获得徐耀廷、唐静岩、赵幼梅、王恩重、李鸿章、李澂浠等师友、名家、政要的帮助,但是,李叔同也以其敏感沉思的气质,以及独立开放、理性实践、普怀关怀的品格,对诸条件因素进行了创构,以此,1899-1905年间,他能够以青年书法、篆刻家身份立足上海,拓展与许幻园、陈师曾、徐星州、李苦李乃至吴昌硕、李瑞清等人的交游,同时入读南洋公学,实现旧学士子到新学先锋的转向。以至赴日留学归来,他的艺术都在书法由篆书转向魏碑的同时,极力向西方艺术拓展。不过,在他涉足西学之初,就已经确立了以民族文化为立场、以中国艺术精神为理念、以古拙沉雄为风格取向的艺术发展道路。他的艺术创作,无论是书法上的碑帖风格融合,还是音乐上的选调填词,抑或是方寸广告设计,均可体现融古出新、融西入中的自我意识。而他学习、教授西洋艺术的经历,促使他在书法、篆刻创作中融入西方图案画技巧,形成一套个性方法,为后期书风变革奠定技术路线;他后期的佛学研究和精神持修,远接早年士子风规,在人生和艺术两个层面上体现平淡天真、冲逸虚静的境界追求,为后期书风的变革奠定了思想路线。李叔同艺术个性的生成,内在于近代中国救亡图新的历史文化语境。从个体精神求证和文化实业救国的层面来说,他的在俗和出家具有内在连续特征,因此,他还是近现代艺术家由儒入释的一个特殊案例。

林继良[8](2020)在《因人而设 ——中国现代人物纪念馆象征性研究》文中认为人物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某一类着名人物而建设的纪念性建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城市人文环境建设不断发展,各大城市现代人物纪念馆建设数量也不断增加,但是现代人物纪念馆的建筑形象存在大众化的、同质化的现象,以及套用经典模式表达,未能“因人而设”设计。为了研究现代人物纪念馆建筑“因人而设、因人选材、因人表情”的设计方法论,本文引入象征理论对现代人物纪念馆设计展开研究。根据收集国内外案例,从象征主题构思展开研究,针对“政治型、艺术型、灾难型、宗教型、科学家”等人物的主题构思、象征题材、象征方式、应用载体、表现手法”的五大方面展开研究,通过比较分析之间的异同性。解决以下研究问题:(1)构思:针对不同类型人物的象征主题和象征题材之间存在共性、规律?(2)物化:纪念人物象征主题意象与象征方式之间设计方法?(3)应用:如何表达象征意象在建筑应用承载体与表现技巧体现空间意境?(4)方法:象征在现代人物纪念馆中应用中如何创新设计方法?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以象征理论的特点、分类、定义的相关理论对“因人而设”的展开研究,总结了纪念人物的构思设计原则、流程、方法论,为纪念人物象征性设计提供方法论。其次,为了避免象征主题构思过于抽象、模糊,以“因人选材”为研究目标,针对“政治型、艺术型、灾难型、宗教型、科学家”等的案例比较分析,总结了纪念象征主题的“因人选材”方法论,通过相关象征方式解决“意”与“象”之间的符合性问题,同时分析了象征在建筑各部位承载体中设计表现手法。再者,一方面建构“因人而设”的象征设计影响因素、设计原则、设计流程(构思—选材—应用—表现)、复合多元化设计创新方法论,另一方面总结了象征的审美结构(神、意、形、质)作为建筑象征设计的审美认知,作为象征设计方法的鉴定和审美方式。最后,面对我国人物纪念馆的纪念人物类型多样性和人物自身特殊性现状,建构了一条适合“因人构思、因人选材、因人表情”的象征性设计创作方法,对中国现代人物纪念馆的因人设计有着一定作用。

李传南[9](2020)在《《美育》杂志现代性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的近代史,是浸泡在鲜血、泪水和汗水中的。在西方船舰利炮的轰鸣声中,家园被入侵、祖国的疆域被割裂、四万万人民遭受奴役迫害,但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深烙心中,使我们的先辈不愿屈服、妥协于列强,从而奋起斗争、无惧艰险。正因无数先烈英杰血肉之躯的无私奉献,才造就了我国近代这自强不息,不懈斗争的宏伟诗篇。西方的炮火轰开了我们国门的同时,外来的知识理念也同样影响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在古代传统文化思想和西方先进科学的碰撞下,被封建礼法禁锢的观念被冲破,对事物的认知不断刷新,人们开始从各个方面进行着从古到今的属性转变。有志识之士们在这场疯狂的文化输入中不断的汲取其中的养分,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一次次实践,希望从中寻找救国救亡的道路,王国维就是其中的一份子。他认同席勒美育学说中美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美育教育有着通过改善个人从而达到改善整个社会的功能,并结合实际国情和以往变革失败的经验,肯定美育教育这种自下而上的改革模式,才是真正地拯救国民和国家于危难的正确道路。通过王国维的传入推广,以及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的认可和初步实践,几年后,美育学说终于在中国的土地上冒出嫩芽。1919年11月,丰子恺、吴梦非和刘质平三人,组织全国大部分从事美育事业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一同成立了中华美育会开展美育实践活动,并为了使中华美育会更好的实施推行美育,次年四月出版了我国美育史上第一刊美育类专业杂志《美育》杂志。这刊杂志不仅产生于古今交替的特殊时代背景下,同时也是美育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标识,其本身就具有强烈的现代性含义。所以文本采用现代性的研究方法观察《美育》杂志,希望通过探究《美育》杂志的创刊背景和文本内容,挖掘美育在中国近代发展中独特的现代性特征,并以此作为经验对当下美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预判。本文正文主要由绪论,四个章节和结语构成。首先在绪论部分对问题缘起、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论文创新,以及美育思想、《美育》杂志和现代性的研究综述分别进行论述;其次在第一章中对美育、《美育》杂志和现代性的概念做详细的论证;紧接着在第二章中对《美育》杂志的文本内容从美育思想、艺术内容,教育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然后在第三章中,从形式和内容两个层次对《美育》杂志中的现代性标识做深入的分析;再次,在第四章把美育放到历史的大环境中,横向的对其现代性问题进行思考,并通过以上的研究成果,对当今美育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最后结合论点和研究结果对本文做精炼的总结。为了方便更好的阅读,在下文中以《美育》代替《美育》杂志。

杨红彦[10](2020)在《邱望湘抗战歌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邱望湘,作曲家、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作为作曲家,他创作歌曲数量颇丰,其中包括艺术歌曲、古诗词歌曲、儿童歌曲、抗战歌曲等不同类型的作品,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新音乐的发展;作为理论家,他编写了乐理、和声音乐理论教材,为新音乐理论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作为音乐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学校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众多优秀后辈,值得后世敬仰。其中,在抗战时期,邱望湘为我国抗战歌曲的创作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根据文献史料发现邱望湘的抗战歌曲共24首,这些主题鲜明、题材多样的抗战歌曲是抗日战争民族胜利不可或缺的一页,它们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抗战史实与发展历程,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研究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以邱望湘抗战歌曲为研究对象。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邱望湘的生平,在此基础上梳理出邱望湘一生各个时期主要的音乐活动,从而总结他音乐创作的总体发展趋势。第二部分,对邱望湘抗战歌曲的思想来源与实践基础进行分析,从时代背景、师承关系、自身的爱国情怀多个影响因素归纳他创作抗战歌曲思想转变的原因,为本论文研究提供更全面的理论支撑。同时,根据邱望湘音乐创作实践基础,从而更为切实全面地研究邱望湘的抗战歌曲。第三部分,通过对邱望湘抗战歌曲音乐本体例证分析研究,从和声、旋律、风格、调式调性等音乐元素对邱望湘抗战歌曲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进一步概括出他抗战歌曲创作的总体特征。第四部分,对邱望湘以及他的抗战歌曲进行客观的评价,指出其创作的局限性以及对当下歌曲创作和历史研究的启示。最后,结语部分总结邱望湘在抗战歌曲创作方面的历史贡献,并指出自己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对该研究的展望,以期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发展进程中能够重新审视和客观定位邱望湘的历史地位。

二、李叔同教育思想的独特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李叔同教育思想的独特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李叔同的“人格美育”思想与实践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完善人格来养育审美之心的文化渊源
二、以“先器识而后文艺”作为“人格美育”的思想资源
    第一,追求“人格美育”的自我完善功能。
    第二,关注“人格美育”的社会功能。
    第三,强调美育净化人心灵的功能。
三、李叔同“人格美育”思想的实践特征
四、以“德行兼备”来提升“人格美育”的境界高度
五、结语

(3)儒释艺:李叔同思想的转变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选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二、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三、本论文的总体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李叔同生平及文艺、佛教经历梳理
    第一节 李叔同生平概述
    第二节 李叔同文艺经历及贡献
    第三节 李叔同佛教经历及贡献
第二章 以情传道的文艺主线
    第一节 人生原型:一以贯之的士人形象
    第二节 生之困:毁灭性与超越性的交互
    第三节 文艺之辩:寄情与致用的矛盾统一
第三章 以儒入释的艺术桥梁
    第一节 思与觉的逻辑悖论
    第二节 君子之艺的现实求索
    第三节 情与幻的宗教链接
第四章 儒释艺的动态圆融
    第一节 世俗化的佛教皈依
    第二节 佛法对儒学不足的对治
    第三节 人间艺术到人生艺术的大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报刊、概念与实践:中国现代美育思潮与社会观念之互动 ——民国初期两种《美育》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特色与思路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报刊、学科与思潮:两种《美育》杂志的创办
    第一节 民国初年激荡的美育思潮
        一 美育思潮的时代背景
        二 “美育”内涵的演变
    第二节 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的创办
        一 第一种美育刊物的创刊
        二 中华美育会学人共同体
    第三节 李金发主编的《美育》
        一 刊物内容及特色
        二 美育思想来源及刊物影响
    小结
第二章 多维的“美育”:两种《美育》杂志对“美育”的诠释
    第一节 实用与唯美:“美育”的多元内涵
        一 实用艺术教育观
        二 唯美艺术教育观
    第二节 审美与救国:“美育”的多重目的指向
        一 美育救国论
        二 审美教育论
        小结
    第三节 古今中西之间:“美育”的资源重构
        一 传统艺术的再审视
        二 西方艺术的高阶地位
        小结
第三章 美育思潮与社会观念的交织:两种《美育》杂志关于“美育”的论争
    第一节 审美与功利
        一 艺术教育的功利化取向
        二 艺术教育的纯粹审美性
        小结
    第二节 美与真、善的关系
        一 美育为道德重建的利器
        二 科学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美育主体的变更
        一 通俗文艺教育下的民众群体之崛起
        二 民主思潮下天才之发展
        小结
第四章 家庭、学校与社会:美育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家庭美育的建设
    第二节 学校美育的实施
        一 养成实用能力的图画科
        二 重建国民道德的音乐科
        三 促进工业文明的手工科
    第三节 社会美育的普及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目录
附录B 李金发《美育》杂志目录
附录C 中华美育会《美育》期刊数据统计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民国碑体书风传承与审美创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民国碑学师承渊源与时代书学之审美取向
    第一节 碑派思潮之萌芽与运演
        一、傅山、郑板桥与清初碑学思想的萌生
        二、阮元、包世臣与清中后期碑学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
        三、康有为与民国碑学思想新高度
    第二节 清代碑派书法创作实践及其代表人物
        一、宗风秦汉的邓石如
        二、化古出新的伊秉绶
        三、碑帖相济的何绍基、赵之谦
    第三节 文化形态变迁视野下的书学审美追求
        一、朴学传统下书学的审美追求
        二、民国新材料新视野下书学的审美取向
        三、现代美学的转型与书学观念的变化
第二章 民国碑体书法创作的实践与碑体书风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与碑体书法创作的兴盛
    第二节 民国碑体书法创作的书家群体与风格派别
        一、以吴昌硕、李瑞清、沈尹默为代表的书家型创作风格
        二、以梁启超、罗振玉、王蘧常为代表的学者型书风
        三、以康有为、孙中山、于右任为代表的领袖型书风
        四、以鲁迅、周作人为代表的作家型书风
        五、以李叔同、陈师曾为代表的艺术家型书风
第三章 民国碑体书风与审美趣味的新变
    第一节 民国碑体书风的特质
        一、质朴雄浑
        二、奇拙壮伟
        三、苍古遒劲
    第二节 民国碑体书法审美趣味的新变
        一、新旧碰撞——仿秦汉、宗魏晋
        二、古今杂糅——以碑入贴
        三、碑帖融合——追寻个人风格
    第三节 民国碑体书风的审美价值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一)历史价值
        (二)现实价值
    三、相关学术成果述评
        (一)“中华美育会”及其会员研究
        (二)中国近现代美育史相关研究
        (三)美育基础理论相关研究
        (四)美育制度与美育实践相关研究
        (五)近代以来美育相关制度的历史沿革
    四、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华美育会”
    一、现代美育观念的流布与转化
        (一)新美育的“兼容意识”:中西交融渗透
        (二)中国现代新美育思想的觉醒与生成
        (三)方兴未艾的现代美育
    二、学制变革与美育制度的形成
        (一)“壬寅学制”与美育实践的展开
        (二)“壬子癸丑学制”与美育的制度化及其实践保障
    三、现代文化艺术制度的生成及其美育取向
        (一)文化艺术创造主体的身份转变
        (二)文化艺术体制的更新
        (三)新兴艺术社团的美育指向性
    四、顺势而生的“中华美育会”
        (一)“中华美育会”的诞生
        (二)“中华美育会”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
        (三)“中华美育会”的宗旨观念与社会影响
第二章 “中华美育会”与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
    一、美育观念的具体化与理论建构的体系化
        (一)艺术家编辑群体与“艺术教育”的美育方法论
        (二)《美育》杂志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案的落实
        (三)“中华美育会”对“壬戌学制”的实践
    二、美育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的空间拓展
        (一)新文化与新型知识分子:“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与现代美育的新特征
        (二)新组织与新形式:“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与新型美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平台的构建
        (三)《美育》杂志与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
    三、“中华美育会”美育精神内核
        (一)美育民众化——平民教育思潮
        (二)美育现实指向性——实用主义学说和艺术教育运动
        (三)“美育救国”——“教育救国”
        (四)借鉴西方,立足本国——中西兼融
        (五)倡导美育改革——顺应艺术改革潮流
第三章 “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
    一、“中华美育会”学校美育实践的学校、地域分布
        (一)师范学校和专科艺术学校:以美育培养美育师资
        (二)沪上与江浙:现代美育场域的形成
    二、“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及教育理念
        (一)培育“完全之人物”的教学理念
        (二)实践为先的教学观念
        (三)以美树人的艺术教育实践
    三、“中华美育会”的美育课程与教学模式
        (一)“技”与“道”并重的课程设置
        (二)融“德”于“艺”的审美教育方法
        (三)审美教育效能的考量
    四、“中华美育会”与美育和艺术教育教材编纂
        (一)吴梦非与多部音乐教材
        (二)刘质平与《音乐课程标准纲要》及专用教材
        (三)丰子恺与《开明国语课本》
        (四)胡怀琛与《新撰国文教科书》等教材
        (五)“中华美育会”会员编写的其他教材和专着
第四章 “中华美育会”的社会美育实践
    一、社会美育实践传播美育观念
        (一)启蒙心智的社会美育
        (二)面向大众的社会美育
    二、以讲习所、暑期学校培养艺术师资和凝聚社会美育人才
        (一)依托讲习所培养艺术师资
        (二)依托暑期学校凝聚社会美育人才
    三、以演讲推广美育思想
        (一)傅彦长的演讲
        (二)丰子恺的演讲
        (三)刘质平的演讲
        (四)“中华美育会”其他会员的演讲
    四、以艺术展践行社会美育
        (一)刘海粟与展览会
        (二)丰子恺与画展
        (三)“中华美育会”其他会员与展览会
    五、其他形式的美育实践活动
        (一)通过创办和参加艺术社团推行社会美育
        (二)通过艺术鉴赏、教育考察、舞台表演等形式传播社会美育
第五章 “中华美育会”的退场及其历史启示
    一、“中华美育会”的退场原因
        (一)社团组织和管理中的困境
        (二)经费紧张
        (三)美育理想与社会现实脱节
    二、“中华美育会”之美育实践的历史启示
        (一)“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内涵及启示
        (二)“中华美育会”运行机制及启示
结语 走向实践的中国现代美育
    一、美育从观念走向实践
        (一)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现代品格
        (二)中国现代美育主体的现代特质
        (三)中国现代美育实践中的传播媒介与社会团体
        (四)各类艺术社团与学术组织的美育实践
    二、美育不断走向制度化
        (一)美育制度化的观念基础
        (二)美育制度化的多元路径
        (三)当今美育的问题与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华美育会”会员地域、学校及学科分布统计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李叔同艺术个性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和对象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思路和方法
    四、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博达和雅精神个性的内驱
    第一节 中西学养与新锐视野
        一、家族文化氛围和李叔同的个性初乳
        二、旧式蒙学与国学修养
        三、从国学积累到新学转向
    第二节 敏感气质与精进品质
        一、敏感悲情性格与李叔同的艺术气质
        二、普世关怀与李叔同的理性实践品质
        三、中西融合与李叔同的民族文化个性取向
第二章 津门名师与好古趣味的发蒙
    第一节 李叔同艺术师学的分段和路线
        一、前人旧说
        二、结合李叔同自述所作的划分
    第二节 艺术师资渊源与个性引导
        一、清末风规与李叔同的字书蒙学
        二、李叔同的士子课业:从字书到文艺修养
        三、徐耀廷熏染下的金石书画兴趣
        四、唐静岩引导的金石学古与创作
        五、赵幼梅启发的艺术志向
第三章 捭阖中西古今的艺术取法视野
    第一节 碑板法书取法范围及取法转向
        一、前期取法的作品考察
        二、取法主次和转向
    第二节 篆刻取法范围与途径
        一、取法古式
        二、师则今派
    第三节 音乐、戏剧和绘画学习路径与范围
        一、李叔同戏剧与绘画艺术的连续性问题
        二、李叔同音乐学习的路径
        三、李叔同曲乐创作取法范围
第四章 通向意匠的个人工具书与创作法
    第一节 李叔同前期艺术学习与创作的参考书
        一、出家前艺术书物的主要去向
        二、早年书法篆刻参考资料概况
        三、曲乐学习和创作参考书缀说
    第二节 李叔同艺术学习和创作的个性方法
        一、精神观照法
        二、结构经营法
        三、形式推绎法
第五章 自主创构的士商交游与市场条件
    第一节 津沽艺术交游与成长条件构建
        一、姻亲艺友与蒙学条件
        二、津门名家与积学条件
        三、津门政要商绅与社会交往条件
    第二节 沪浙时期艺术交游与自我意识
        一、“天涯五友”与风气感染
        二、与其他名流的交往和独立意识
        三、润格刊布与自我构建意识
第六章 简雅雄深艺术个性演进的价值生成
    第一节 李叔同前期艺术风格的确立
        一、个性初创期的艺术风格(1899-1905)
        二、个性确立期的艺术风格(1906-1912)
        三、风格变革期的基本特征(1913-1918)
    第二节 李叔同后期艺术风格的承变
        一、对前期书风的多线延续
        二、风格、路径的融合推进
        三、篆书笔法与典型书风的形成
    第三节 李叔同艺术个性生成的价值启示
        一、近世由儒入释的艺术家类型价值
        二、中西调和的路径和成就价值
        三、由通而专的个性生成模式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来源
附表目录
致谢
附录:李叔同早期印章辑录对照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8)因人而设 ——中国现代人物纪念馆象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缘由
    1.2 论文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实践案例研究现状
        1.3.3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范围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路线
第2章 现代人物纪念馆与象征理论的基础研究
    2.1 人物纪念馆相关基础理论
        2.1.1 人物纪念馆的定义
        2.1.2 人物型纪念建筑的职能
        2.1.3 人物纪念馆建筑的分类
        2.1.4 现代人物纪念馆的发展历程与演变
        2.1.5 政治型、艺术型、灾难型、科学家现代人物纪念馆比较
        2.1.6 名人纪念馆、名人故居、历史事件纪念馆之间比较分析
    2.2 象征性相关理论概述
        2.2.1 象征的概念
        2.2.2 象征理论国内外研究分析
        2.2.3 象征分类对现代人物纪念馆设计的意义
        2.2.4 象征特点对现代人物纪念馆设计的意义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现代人物纪念馆的象征性设计方法研究
    3.1 “因人而设”的象征性设计影响因素
        3.1.1 纪念人物类型分类的差异性因素
        3.1.2 纪念人物自身经历的差异性因素
        3.1.3 环境地域性文化的差异性因素
        3.1.4 设计者对人物理解差异性因素
    3.2 “因人而设”的象征性主题传播过程
    3.3“因人而设”的象征性设计原则
        3.3.1 共生性设计原则——能指与所指的吻合
        3.3.2 符合性设计原则——象征方式选择的符合
        3.3.3 融合性设计原则——应用和表现的融合
    3.4“因人而设”的象征性设计流程
    3.5“因人而设”的象征性多元化应用
        3.5.1 主题构思多元化应用
        3.5.2 象征题材多元化应用
        3.5.3 应用承载多元化应用
        3.5.4 表现手法多元化应用
    3.6 “因人而设”的象征性设计方法
        3.6.1 象征语符在人物纪念馆中设计原则
        3.6.2 象征语符在建筑单一承载体中设计方法
        3.6.3 象征语符在建筑空间组织中创新方法
    3.7“纪念主题”在建筑作品中审美认知结构
        3.7.1 表层审美结构——物质材料层
        3.7.2 表层审美结构——形式符号层
        3.7.3 中层审美结构——意象认知层
        3.7.4 深层审美结构——意境领悟层
        3.7.5 参观者在作品中审美认知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纪念人物象征主题、象征题材、象征方式研究
    4.1 纪念人物象征主题构思研究——因人构思
        4.1.1 结合人物类型与自身特殊性构思——独特性
        4.1.2 结合大众对人物熟悉形象构思——公众性
        4.1.3 结合大众对人物情感类型构思——情感性
        4.1.4 结合建筑场地的环境现状构思——环境性
        4.1.5 结合建筑建造的环境条件构思——工程性
        4.1.6 国内外人物纪念馆主题构思案例分析
    4.2 纪念人物的象征题材研究——因人选材
        4.2.1 传统民族与陵墓建筑题材——政治型人物
        4.2.2 时间语符象征题材——综合型人物
        4.2.3 人物学科符号象征题材——学科型人物
        4.2.4 党性精神象征题材——政治型人物
        4.2.5 事件发生象征题材——灾难型人物
        4.2.6 宗教信仰象征题材——宗教型人物
        4.2.7 传统园林民居建筑题材——故居地域型
        4.2.8 文字书法象征题材——综合型人物
    4.3 纪念人物象征方式类型研究——因人表情
        4.3.1 形状象征方式
        4.3.2 色彩象征方式
        4.3.3 方位象征方式
        4.3.4 声音象征方式
        4.3.5 结构象征方式
        4.3.6 数字象征方式
        4.3.7 本体象征方式
        4.3.8 材料象征方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象征在人物纪念馆载体与表现中应用研究
    5.1 象征在人物纪念馆载体中应用研究
        5.1.1 象征语符在建筑造型中应用
        5.1.2 象征语符在建筑入口中应用
        5.1.3 象征语符在立面表皮中应用
        5.1.4 象征在建筑平面中应用
        5.1.5 象征语符在建筑屋顶中应用
    5.2 象征在人物纪念馆表现中应用研究
        5.2.1 中轴对称手法
        5.2.2 变形设计手法
        5.2.3 象形设计手法
        5.2.4 留白设计手法
        5.2.5 光影设计手法
        5.2.6 负形设计手法
        5.2.7 借景设计手法
        5.2.8 消隐设计手法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结论
    6.2 论文局限
    6.3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美育》杂志现代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综述
    (五)论文创新
一、相关概念诠释
    (一)美育释义
    (二)简述《美育》杂志
    (三)现代性界定
二、《美育》杂志内容分析
    (一)美育思想传播
    (二)艺术内容丰富
    (三)教育方式改革
三、《美育》杂志现代性标识
    (一)形式上的体现
    (二)内容中的突出
四、美育现代性给予的思考和启示
    (一)对美育现代性的思考
    (二)对当今中国美育发展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邱望湘抗战歌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1.邱望湘相关研究
        2.抗战歌曲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邱望湘及其抗战前后的音乐活动
    (一)抗战前的音乐学习(1900-1930)
        1.成长环境
        2.求学与工作经历
        3.组建“春峰乐会”
    (二)抗战期间的音乐活动(1931-1945)
        1.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
        2.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
        3.“国立”音乐院分院
    (三)抗战后的音乐活动(1946-1977)
        1.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2.文革时期的遗存
二、邱望湘抗战歌曲创作的思想来源与实践基础
    (一)思想来源
        1.时代因素
        2.师承影响
        3.自身的爱国情怀
    (二)实践基础
        1.教育实践
        2.创作实践
三、邱望湘抗战歌曲音乐分析与创作特征
    (一)合唱抗战歌曲
        1.《献给飞虎队》
        2.《敬爱国旗》
        3.《空军歌》
        4.《少年先锋》
        5.《向前进》
    (二)独唱抗战歌曲
        1.《卖花》
        2.《慰劳将士》
        3.《爱国歌》
        4.《宣誓之歌》
        5.《出征歌》
    (三)邱望湘抗战歌曲的创作特征
        1.创作题材的多样性
        2.艺术性和时代性相融合
        3.民族性特色
四、邱望湘抗战歌曲创作的历史价值与当代启示
    (一)历史价值
        1.推动民族抗战精神
        2.为新音乐创作注入活力
        3.创作局限与不足
    (二)当代启示
        1.勿忘历史,继承发扬抗战精神
        2.砥砺前行,指导当下歌曲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邱望湘抗战歌曲一览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李叔同教育思想的独特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李叔同的“人格美育”思想与实践探析[J]. 张荀. 美育学刊, 2021(06)
  • [2]浙江省立一师音乐教育研究[D]. 王秀芝.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3]儒释艺:李叔同思想的转变问题研究[D]. 张晗.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4]报刊、概念与实践:中国现代美育思潮与社会观念之互动 ——民国初期两种《美育》杂志研究[D]. 丁英英.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5]民国碑体书风传承与审美创造研究[D]. 缪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D]. 战红岩.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李叔同艺术个性生成研究[D]. 何连海. 东南大学, 2020(02)
  • [8]因人而设 ——中国现代人物纪念馆象征性研究[D]. 林继良.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3)
  • [9]《美育》杂志现代性研究[D]. 李传南.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10]邱望湘抗战歌曲研究[D]. 杨红彦.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李叔同教育思想的独特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