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王慧[1](2021)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基于学术史的考察》文中指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基于学术史的考察专业:政治学理论指导教师:马雪松教授20世纪80年代,詹姆斯·马奇与乔罕·欧森从组织理论的立场将长期受到忽视的制度和制度分析带回政治科学的主流议程,大批学者由此汇聚到新制度主义这面旗帜下并开启了新的研究篇章,以至有人开始高呼:“现在我们都是新制度主义者了”!然而,新制度主义的强劲发展一度令置身于制度结构之中的行动者黯然失色,制度被赋予了更多的约束性功能,其本身蕴含的使动意味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迎来观念转向的浪潮,众多学者纷纷加入观念议题的讨论。这一变化对制度分析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表现为各个流派愈益关注观念,更为关键的是,以观念和话语为理论基石的建构制度主义得以兴起。如此一来,新制度主义的观念研究或观念转向议题进入了政治学的中心地带与前沿领域。“观念很重要”似乎已经人尽皆知,但要问观念究竟是什么却又出现聚讼纷纭、人云亦云的局面,所以从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有必要首先为观念这一核心概念确立基本的分析维度。观念是各类行动与社会变革的先导,因而观念一直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共同课题,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都从不同角度论述观念的重要性。就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而言,很多学者为观念的界说付出了努力,综合来看,包含类型、层次、要素、形式在内的观念的划分都可以归纳为观念的结构要素,表示观念孕育于特定的政治背景、经济基础、制度结构及社会关系网络,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特征。观念无法凭空产生或存续,需要依附于特定的行动者并经由传播观念的话语、叙事、框架等呈现机制才能切实发挥作用。观念与制度的内在关联是贯穿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研究的核心主线。从辩证的立场来看,观念即是制度,制度即是观念。本文从两个角度论述观念等同于制度的观点。从既定结果来看,某些观念性要素具有制度的属性,从转化过程来看,某些行动者的观念可以转化为实际的制度和政策。观念影响制度的生成、维系和变迁,制度也会影响观念的生成、维系和变迁,但这两条进路又有着本质区别与研究侧重。观念议题回归新制度主义并不是政治科学领域观念与制度相结合的首次尝试,而是有其深刻根植的历史脉络,观念与制度同等重要以及密切互动的观点可上溯至古希腊的政治研究。以观念复归作为切入点并扩大分析视域可以发现,观念研究在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兴起、衰落、复兴的转折时期,对其加以考察有助于理解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转向的前因后果。传统政治学研究中观念与制度相互交织在一起,旧制度主义虽然部分承袭了此前观念研究的传统,但偏向于对制度和观念予以宏观探讨与静态描述,旧制度主义的局限以及随后大行其道的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理论主导了观念研究的衰落,不过这一时期仍然产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念性成果。观念的复兴发生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仅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分支。聚焦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转向,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均从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加深了对观念的理解,但各个流派的观念转向有其独特性。建构制度主义代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观念维度上取得的突出成就,其与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有着特殊的渊源,这一流派的分析基础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二元性或双重性,不确定性,利益与制度的观念建构,观念与制度的路径依赖。建构制度主义仍处于发展过程中,遵循建构逻辑而依次成长起来的观念制度主义、话语制度主义、修辞制度主义和沟通制度主义均可被视为其内部的取向。理论的变革无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与回应,脱离现实的理论往往是空洞的和盲目的。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发生观念转向的关键原因在于,既有的制度分析框架无法为某些现实议题提供合理的解释。基于这样的认识,如何看待和理解这种转向可从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加以思考。一方面,观念转向促使各个流派加强对话交流与认同意识,缓和了各流派之间的理论张力,随着观念研究的逐渐深化,制度分析的视野得到相应的拓展。另一方面,比较政治研究离不开对规范和价值问题的讨论,在这个意义上立足日常经验反思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转向带来的深刻启示时,有必要审视观念与制度的正当性,好的观念和好的制度是任何文明社会都应努力追求的目标。结构制约能动,能动生产结构,人类文明演进的根本动力最终落脚于行动者。如何更好地建构行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并使由行动者建构的制度更好地发挥约束和使能作用,是一项需要加以认真和审慎探索的课题。
陈为东[2](2021)在《过程感知视域下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研究的偶然性发现离不开偶遇信息的点燃,从而引导个体心理发生顿悟、联结、移情和沉思,个体从偶然的被动获得转移到主动求索,非线性和线性的信息搜索行为彼此共生或演替,偶然性与必然性交织存在。偶遇的信息具有潜在价值,希冀解决科学难题、科研疑惑。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个体在搜索、浏览、交互过程中发生信息偶遇的可能性变大,信息偶遇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术新媒体以学术信息服务为己任,包括学术APP、学术虚拟社区、学术微信公众号、学术社交网络和学术博客等多元类型,承载着丰富的学术资源,拥有基数庞大的科研人群,用户之间通过彼此关注、留言、互粉等,形成了社会网络关系,缓解了科研人员的信息孤岛现象。目前关于学术新媒体信息行为的研究主要偏重于主动的交流、交互、共享、贡献、持续使用、科研合作等行为,被动的信息获取行为还有待深入探索。用户在学术新媒体环境下意外获得有趣或有用的信息逐渐常态化,国内外多个领域都有关注信息偶遇,图情领域对信息行为的研究也延伸到了信息偶遇。信息偶遇一般过程模型中涵盖了注意、停驻、检验、摘取、返回5个步骤,表现为偶遇前—偶遇中—偶遇后3个阶段。目前缺少从心理和认知层面探析学术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的发生原因、感知变化和后续采纳等问题,有必要在偶遇过程下结合用户的感知心理去深入分析信息偶遇现象,挖掘偶遇信息价值,为科学发现提高几率。本文主要分析过程感知下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机理、偶遇发生前的影响因素、偶遇中用户的认知演变、偶遇后用户信息采纳路径以及促进信息偶遇的感知和采纳策略5个方面展开相关研究。(1)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机理。基于三元交互决定论的个体、环境、行为因素和人类行为的一般模式S-O-R(即刺激—个体心理、生理—反应),结合学术新媒体特色和信息偶遇概念,将学术新媒体信息偶遇行为的要素划分为: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环境、学术信息。在已有信息偶遇发生过程和过程感知模型下分析了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过程:偶遇前-偶遇中-偶遇后。将感知融入到偶遇行为过程,构建了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过程感知模型,给出学术新媒体信息偶遇行为机理模型,包括5个子机理,分别为信息偶遇前的注意触发,信息偶遇中的心流体验、认知联结、感知控制,信息偶遇后的行为反馈,深入分析了5个子机理,以及过程与机理的关系,子机理之间的演进关系。(2)偶遇前引发学术新媒体用户发生信息偶遇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三元交互决定论、S-O-R模式和技术接受模型从学术新媒体的用户维度、信息维度、环境维度分析引发信息偶遇行为的影响因素,给出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的影响因素理论假设模型。其中信息维度包括信息特征、信息质量,环境维度囊括了平台可用性、平台多样性,用户维度涵盖了好奇心理、感知有用性、感知控制、先验知识以及信息偶遇行为共有9个变量,10个假设。通过问卷调查学术新媒体平台上发生过信息偶遇行为的用户,问卷设计的题项中涉及到是否发生过信息偶遇行为的设置,以排除没有发生过信息偶遇行为的用户;再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实例验证了假设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信息特征、信息质量、平台可用性、平台多样性对感知有用性均具备显着正向影响;先验知识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控制均存在显着正向影响,信息特征显着影响用户的好奇心理;好奇心理、感知有用性、感知控制显着正向影响信息偶遇行为。(3)偶遇中学术新媒体用户的认知演变。本文采用访谈获取学术新媒体用户发生信息偶遇行为时的心理、情绪、认知和行为方面的资料,共访谈了15位曾经发生过信息偶遇事件的学术新媒体用户。由于学术新媒体主要服务于科研工作者,且以学术信息服务为主,因此,本文以硕博研究生和高校教师为目标人群,共获得4.5万余字的访谈资料。再根据扎根理论的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获得了初始概念38个、初始范畴19个、主范畴8个,最终得到信息偶遇中的用户认知演变状况,构建了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过程中的认知演变模型。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中认知变化时的认知结构经历了同化、顺应、图式联结和意义建构过程,最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网络,并结合意义建构理论解读了用户从认知鸿沟、断带到认知联结跨越,对认知演变的意义进行了阐释。(4)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路径构型。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信息采纳模型(IAM)、技术接受模型(TAM)和感知价值接受模型(VAM),提取了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动因构成,动因包括:信息质量、信源可信度、感知有用性、感知收益、认知结构、好奇心理和感知成本7个动因。通过问卷获得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动因数据。利用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中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 QCA)检验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组态构型,经过数据校准(完全隶属、交叉点和完全不隶属)得到真值表、必要性条件分析、组态充分性条件和结果稳健性分析,得到影响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7条路径,即7种组态结果,并解释了这7条路径。(5)提出了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前-中-后的感知与采纳策略。刺激物特征显着影响信息偶遇的发生,从信息偶遇前的信息质量(信息内容、信息源)和信息特征(信息表征和信息标题)等角度实现注意触发。信息偶遇中用户的认知心理、情感情绪都存在不断的变化,从认知联结、偶遇信息相关信息、感知控制和信息偶遇能力素养角度,帮助用户实现偶遇信息和先验知识的语义互联,更好地理解和研判偶遇信息的作用和价值;最后给出了促进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采纳的策略,从平台可用性、偶遇信息资源关联和学术新媒体的网络口碑等角度,提升偶遇信息的采纳度从而实现信息价值。本研究丰富了学术新媒体信息行为的理论体系,信息偶遇是一种被忽略的、被动的、非线性的信息获取或检索行为。在过程感知视域下,将信息偶遇行为过程分为前-中-后3个阶段,并将用户感知融入到这3个阶段,给出信息偶遇行为机理、偶遇前引发信息偶遇的影响因素、偶遇中用户的认知演化和偶遇后的采纳行为,有助于深入了解信息偶遇现象,丰富了信息行为研究。本文最后给出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的感知与采纳策略,为学术新媒体平台和学术知识服务体系的调整提供新的视角,优化学术新媒体的知识服务满意度。
杨丽丽[3](2021)在《相互“形塑”中的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文中认为受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现代学习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学习方式正在走向多元化、个性化、信息化。图书馆作为高校重要教学科研支持部门,也在发生相应的变革。根据空间社会学理论,空间既是行为发生的条件,又是由行为所建构的。那么,图书馆学习空间,又是如何支持当下多样化的学习行为并被学习行为所改变呢?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大学图书馆是否支持或是满足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型?学生自发的新型学习方式如何推动图书馆学习空间改变?这种相互“形塑”是否在形成新的高校学习文化?为有效揭示新技术环境、学科背景等因素对图书馆学习空间的影响,本研究选择西南地区四所不同层次和类型大学的新建校区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描述图书馆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二者之间的互动,总结当前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的经验,发现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之间的相互塑造。论文主要分为: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提出问题,阐述论文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已有相关研究,提出研究步骤、研究技术线路图、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第二部分:四所大学新校区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及其中学习行为的调查分析。通过现场观察、访谈、体验,发现各校图书馆建设个性鲜明,空间建设及资源供给上体现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校园文化传统,但各校学生在图书馆中的学习行为表现出来高度的统一性。D大学作为信息技术为主的985理工大学,其图书馆科技感十足,但学生主要使用图书馆的自主、静默学习空间进行无需或少量技术支持的学习;C大学作为985综合型大学,其图书馆造型古朴,馆藏丰富,但学生主要找地方“自习”,评价“不好用”;J大学作为以交通技术为主的工科211大学,其图书馆学习空间重实用,学生主要来图书馆找地方写作业、复习,多功能空间“基本没用”;S大学是省属重要师范大学,其图书馆规模大、空间多,学生进馆学习的人数多,但设施设备少有考虑使用者的感受,评价“不舒服”。第三部分:“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相互形塑推动着多元学习文化的形成。通过对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和使用的调查,发现各大学图书馆建设表现出一些共同点:资源供给及设施设备的数字化、信息化明显升级;空间功能多样化是普遍趋势;相对于学习空间硬件设施设备的升级换代,学习空间管理与服务都表现出相对的滞后。各大学图书馆带有鲜明的本校学科特色和传统校园文化特点,但各校学生在图书馆的学习行为共性大于个性,使用图书馆的目的、主要学习行为类型都高度相似。尽管如此,各校学生对图书馆学习空间的需求有显着的差异:文科、综合类大学现有空间条件不足,大学学生期待图书馆提供更“完备”和“好用”的空间条件;工科类大学现有空间条件较好,学生期待图书馆提供“更舒服”和“更独立”的学习条件。图书馆学习空间与学生空间期待的落差主要源于现有的图书馆建设、管理缺乏学生参与。学生新的学习空间需求、新的学习方式与图书馆的学科传统、现代化建设相互作用,正在推动形成新的多元化学习文化。
马欣[4](2021)在《基于建构主义的中职法律课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中职法律课教学活动逐渐引起了广大中职教育学者的关注。中职法律课与中职德育课紧密联系在一起,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中职学生在专业技能活动中的法治纪律观念、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线遵纪守法建设者的重任。实践表明,旧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中职法律课教学设计已经展现出种种问题,不足以指导当代中职法律课的实践活动。基于此,教育部在2020年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中职法律课新课标的相关内容体现出建构主义的色彩。建构主义认为法律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中职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在已有法律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的法律知识。由于中职学生法律知识背景的不同,因此所建构的法律知识也不相同。基于建构主义的中职法律课教学设计最重要的是发挥中职学生在中职法律课中的建构性,促进中职学生主动地完成对法律课知识、核心素养的建构。本文中所提到的教学设计主要是指在中职法律课堂上的教学设计,通过对中职法律课教学设计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剖析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基于建构主义对中职法律课的教学设计提出对策与建议。本文主要阐述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在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建构主义指导下中职法律课教学设计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中职法律课教学设计界定及现状调查分析。该部分首先对中职法律课从课程性质、课程设置、总体目标及主要任务方面对其进行界定,又将教学设计和中职法律课两者结合,对中职法律课教学设计下了定义,在此基础上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中职法律课教学设计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中职法律课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建构主义指导下的中职法律课教学设计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从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及方法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做了概述,并阐述了用建构主义指导中职法律课教学设计的理由。第四部分是基于建构主义的中职法律课教学设计的探讨,首先提出了建构主义下的中职法律课教学设计的原则,在此基础上针对中职法律课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中职法律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环境、课后总结、教学评价六个部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研究顺应了中职法律课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针对中职法律课教学设计中的问题,提出了建构主义指导下的中职法律课教学设计的对策和建议,希望给一线的中职法律课教师提供参考,从而促进中职学生法治意识核心素养的建构,实现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姜芊秀[5](2021)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师的提问类型对学生应答参与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学生踊跃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而在实际的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和学生应答是师生课堂互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教师提问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学生的应答参与。近年来,课堂话语中的教师提问类型日渐成为国内外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但是对于教师的提问类型对学生应答参与有何影响等方面探讨不足。因此,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生参与理论为理论支撑,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山东省某中学初二年级中的两个平行班级的英语课堂为研究对象,并借助SPSS 22.0和Excel软件对课堂观察、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试图探究以下三个问题:(1)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的频次、类型如何?(2)教师提问的展示性问题对学生的应答参与有何影响?(3)教师提问的参考性问题对学生的应答参与有何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的提问频次过高,提问的类型分布不均,主要体现在以展示性问题的提问为主,较低频率地提问参考性问题。(2)在应答教师提出的展示性问题时,学生的应答方式多为集体回答,通过点名回答和主动回答这两种方式加以辅助;学生的应答结构相对简单,多为不完全句子和简单句,很少使用复合句。(3)当教师提出参考性问题时,学生更倾向使用点名回答和主动回答的方式来应答,学生的应答语通常是简单句。此外,与展示性问题相比,学生更偏好用复合句的形式应答参考性问题,应答输出的词量也明显增多。综上可知,本研究基本上回答了研究问题,对当前英语课堂的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能够为优化课堂提问、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提供较好的借鉴与启发作用。但是,由于时间和条件的局限性,本论文仍存在研究对象的数量较少等不足之处。因此,关于英语教师的课堂提问这一课题的诸多方面仍需进一步研讨。
孔敏[6](2021)在《建构主义视角下幼儿园中班阅读区创设与指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早期阅读的理念逐渐被学前教育研究者重视和推广。作为一个专门为幼儿提供阅读图画书的场所,幼儿能在阅读区内自主开展各类图画书的阅读,因此这一区域的建设对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而言十分重要,作为幼儿所能接触到的早期阅读环境,这一区域的建设会影响到幼儿的自主发展以及性格的培养。建构主义理论对幼儿园阅读区创设与指导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从外因与内因两个层次分析了儿童认知发展所受到的影响。因此对于幼儿学习而言,学习者应该作为一个积极的主体主动进行建构,而不是被动接受相关知识。在幼儿园设立阅读区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运用这一理论,以保证幼儿能够在阅读区中获得长久发展,幼儿的良好心智也能得到有效培养,最终使幼儿通过积极的自主建构实现健康且全面的成长。通过对幼儿园设立阅读区以及建构主义理论等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案例分析,案例选择为山东省滕州市的X幼儿园。分析法与问卷调查是研究中主要运用的方法,另外访谈与文献研究等方法也有运用。在研究X幼儿园阅读区设立的过程中,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出发,希望能够发现该幼儿园在阅读区创设与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相关成果提出应对措施,同时为其他同类型幼儿园创设阅读区提供参考。绪论部分主要阐述的内容有:确定这一选题的目的原因以及研究的意义,同时对研究涉及对象的概念进行了一定的界定,还简单介绍了研究的内容以及相关的文献综述。第一部分是对该幼儿园中班阅读区创设与指导现状进行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分析得出幼儿园中班阅读区创设与指导的现状。第二部分在建构主义视角下对X幼儿园中班阅读区创设与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视野范围在中班阅读区,发现与建构主义相违背的幼儿园中班阅读区创设与指导问题,剖析出静态为主、情境单一、教师本位的问题原因。第三部分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X幼儿园中班阅读区创设与指导提出建议,分别从知识观、学习观及教学观立足,提出了要根据主题对阅读区动态调整、创设的幼儿学习情境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促进幼儿在阅读区进行自我建构三个方面的具体建议。
高舟洋[7](2021)在《框架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复习阶段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中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创新型教育理念和方法进入教育界的视野,教育的基础性、综合性以及育人功能受到广泛关注。高中历史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完成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历史复习阶段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承担着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作用,集夯实基础、巩固技能、提高能力等功能于一体。框架式教学法是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形成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方法,将教学过程分为骨架教学、专题教学、拓展应用三个阶段,根据教学任务科学重组教材知识,对推进三维教学目标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将框架式教学法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研究尚少,与高中历史复习阶段相结合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如何为高中历史教师提供复习阶段教学的新思路,如何通过框架式教学法更大程度地发挥高中历史复习阶段教学的价值,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论文首先对框架式教学法的概念内涵及特征进行阐释,分析框架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探讨其应用于高中历史复习阶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为研究框架式教学法应用于高中历史复习阶段的可操作性,对高中在校生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一线历史教师进行访谈,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和访谈材料,发现学生难以在复习阶段发挥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均呈现出一定的消极被动倾向,导致历史教师的教学规划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不能高效统一。针对以上等问题,论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可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为证实框架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复习阶段的教学价值,论文设计具体的教学案例,完整展示同一知识内容在骨架教学、专题教学、拓展应用三个阶段不同的教学组织以及可达成的教学目标。最后,论文针对教学设计进行效果分析及反思。教学案例的实践证明,框架式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扎实基础,形成系统性的历史思维与能力,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念,但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框架式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不足之处,论文对此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框架式教学法能够更加高效地应用于高中历史复习阶段的教学中。
王亚娇[8](2021)在《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正确认识科学本质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科学自身发展、物理教育改革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的要求下,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本质成为大势所趋。在物理教学中,传统教学通常会从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缺口入手进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反而忽视学生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本研究为了融合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建构与新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学生的前概念进行培养学生对科学本质的正确认识。本研究旨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学理层面探索科学本质的内涵及外延,厘清前概念、科学本质、科学本质教学的相关概念。基于证伪主义、库恩的科学发展观、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进行理性审视。梳理科学本质教学的内涵与价值;并基于前概念进行科学本质教学的可行性分析——分析前概念的内涵以及运用前概念进行科学本质教学的可行性;探讨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样态,对教学问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要体现进行剖析;为了教学更好地实施分析了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影响因素,明晰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都会受到教师及学生的科学本质观以及环境的影响。根据科学本质教学的理论基础建立起科学本质教学基本框架,找到更好适应于物理教学的教学原则与实践路径。通过对理论的掌握在中学进行实施调研,针对教师的访谈反证基于理论设计的教学实践路径的可行性,立足于实施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结果进行前后测数据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为一线教师提供科学本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前沿研究,促进物理教育改革的有效推动,助力一线教师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实施干预说明:在理论基础上,构建的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教学实践路径,通过实践,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教学路径具有显着性效果,对一线教育具有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实验班学生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认识水平有显着提高。1.学生的物理知识建构程度加深,能够更好地转变前概念。2.学生对科学知识本质认识更深刻,能区分开科学知识本质于知识的关联性及区别。3.在科学探究本质方面更能从多角度认识。4.在学习过程中,能确立科学事业本质对终身学习科学的重要作用,并能用科学家身份去思考、解决问题。
杨维钧[9](2021)在《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技术对于我们所属的文化及我们所处的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为人民生活带来美好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稳定、不安全的因素。科学技术本身是好的,错误的是对科学技术的滥用。如何引导儿童正确地看待科学、理解科学、应用科学,是世界各国一直在积极探索的问题。探究式学习基于小学段学生对万事万物都充满好奇的特点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儿童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培养学习能力并生成科学素养,是小学科学课中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新世纪的到来,新的教学观、课程观与知识观的出现为探究式学习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但随着探究式学习应用的不断推进,目标取向失衡、组织形式僵化、学生探究被动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探究式学习不只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当代重要的教育理念。实践者的错用与滥用将导致探究式学习的真正效用无法发挥。因此,本研究以探究式学习应用的现状作为切入点,对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课中应用的问题、原因及其策略进行探讨。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为落脚点,基于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对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课中应用的应然与实然两个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发现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探究式学习认识不足,应用过程缺乏创新性;强调探究的结构化,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师生缺乏互动,学生缺乏有效指导;评价标准不明,限制学生发展;探究资源不足,师生探究活动受限。最后,本研究基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维度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及国内外探究式学习应用的研究成果提出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广大理论研究者与一线科学教师提供借鉴。
唐坤[10](2021)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网页制作》课堂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教育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不断进行的变革中,大量的教育理念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现如今技术创新突飞猛进,人们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些目标内在地要求教育体系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加以组织,否则其实现就无从谈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为学生提供更有趣、更真实、更持续、更有意义的学习。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证研究法,前期通过对国内外以学生为中心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为后续实践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接着为客观全面地了解目前中职《网页制作》课堂教学情况,对中职院校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中职院校教师及学生进行访谈与问卷调查,并以布隆伯格理论模型作为审视依据,发现总结该课程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并从布隆伯格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因此,针对存在问题并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网页制作》课堂教学研究,从教师角色、学习责任、权力平衡及评价的过程与目的维度进行关于该门课程的教学设计,以桂林市某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二年级99班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3个月的教学实践,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知识建构、课程掌握等多个维度进行学习评估,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在中职《网页制作》课堂中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关于网页制作课程知识的有意义学习,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提升学习兴趣。
二、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基于学术史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的评析 |
三、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一)论文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贡献与不足 |
(一)可能的贡献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研究的认识前提 |
一、观念概念的界定 |
(一)观念概念的语义分析 |
(二)观念概念的多学科视角分析 |
(三)观念概念的相似术语辨析 |
二、观念分析的维度 |
(一)观念的结构要素与承载者 |
(二)观念的呈现机制 |
(三)观念与制度的内在关联 |
第二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研究的历史脉络 |
一、政治学中的观念研究传统 |
(一)传统政治学观念研究的总体概况 |
(二)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
二、观念研究在政治学中的衰落 |
(一)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局限 |
(二)新理论范式的兴起与发展 |
(三)观念研究在衰落时期的进展 |
三、观念研究在政治学中的复兴 |
(一)观念研究复兴的驱动因素 |
(二)观念研究复兴的多重表现 |
第三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三大流派的观念转向 |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观念转向 |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基础 |
(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演进 |
二、历史制度主义的观念转向 |
(一)历史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基础 |
(二)历史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演进 |
三、社会学制度主义的观念转向 |
(一)社会学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基础 |
(二)社会学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演进 |
第四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取向:建构制度主义 |
一、建构制度主义的生成逻辑 |
(一)建构制度主义与历史制度主义的渊源 |
(二)建构制度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的渊源 |
二、建构制度主义的分析基础 |
(一)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双重性 |
(二)不确定性 |
(三)利益与制度的观念建构 |
(四)观念与制度的路径依赖 |
三、建构制度主义的多重取向 |
(一)观念制度主义 |
(二)话语制度主义 |
(三)修辞制度主义 |
(四)沟通制度主义 |
第五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转向的发展反思 |
一、观念转向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发展 |
(一)各流派理论张力的缓和 |
(二)制度分析视野的拓展 |
二、观念转向对现实政治世界的反思 |
(一)观念与制度的正当性审视 |
(二)行动者主观能动性的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过程感知视域下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现状 |
2.1.2 信息偶遇行为研究现状 |
2.1.3 研究述评 |
2.2 概念界定 |
2.2.1 学术新媒体 |
2.2.2 信息偶遇 |
2.2.3 过程感知 |
2.2.4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内涵 |
2.3 理论基础 |
2.3.1 意义建构理论 |
2.3.2 图式理论 |
2.3.3 信息采纳理论 |
2.3.4 三元交互决定论 |
2.3.5 技术接受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机理分析 |
3.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的要素分析 |
3.1.1 学术新媒体用户 |
3.1.2 信息偶遇环境 |
3.1.3 学术信息 |
3.2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过程 |
3.2.1 信息偶遇前 |
3.2.2 信息偶遇中 |
3.2.3 信息偶遇后 |
3.3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机理模型与关系 |
3.3.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过程感知模型 |
3.3.2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机理模型 |
3.3.3 信息偶遇行为过程与机理关系 |
3.3.4 信息偶遇行为机理之间的演进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4.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影响因素理论假设模型 |
4.1.1 学术新媒体信息维度 |
4.1.2 学术新媒体环境维度 |
4.1.3 学术新媒体用户维度 |
4.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4.2.1 问卷设计 |
4.2.2 数据收集 |
4.3 数据分析与模型验证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3.3 模型分析与检验 |
4.4 信息偶遇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阐释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的认知演变分析 |
5.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的认知演变问题提出 |
5.2 研究设计 |
5.2.1 扎根理论 |
5.2.2 访谈对象筛选 |
5.2.3 访谈过程设计 |
5.2.4 访谈资料收集与整理 |
5.3 访谈资料编码过程 |
5.3.1 开放式编码 |
5.3.2 主轴编码 |
5.3.3 选择性编码 |
5.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5.4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的认知演变模型构建 |
5.4.1 模型构建 |
5.4.2 分析与讨论 |
5.4.3 认知演变意义阐释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分析 |
6.1 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动因 |
6.1.1 偶遇后信息采纳行为的动因依据 |
6.1.2 偶遇信息采纳行为动因构成 |
6.2 研究设计 |
6.2.1 定性比较分析 |
6.2.2 数据采集 |
6.2.3 数据校准 |
6.3 分析与讨论 |
6.3.1 偶遇信息采纳必要性条件分析 |
6.3.2 偶遇信息采纳的组态充分性条件分析 |
6.3.3 稳健性检验 |
6.4 学术新媒体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路径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感知与采纳行为促进策略 |
7.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的注意触发策略 |
7.1.1 利用多元化信息表征刺激用户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
7.1.2 设计趣味性的信息标题吸引用户眼球 |
7.1.3 改善信息内容质量提高偶遇信息效用 |
7.1.4 监控信息源提高偶遇信息可信度 |
7.2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的认知联结激活策略 |
7.2.1 利用资源故事化形式促进用户认知联结 |
7.2.2 推送偶遇信息相关的学者、文献和主题提高感知有用性 |
7.2.3 增强用户对偶遇信息的感知控制 |
7.2.4 加强培养用户的信息偶遇能力素养 |
7.3 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度提升策略 |
7.3.1 改善平台可用性提高偶遇信息采纳度 |
7.3.2 形成偶遇信息的资源关联提高采纳度 |
7.3.3 建立学术新媒体网络口碑提高信息采纳度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2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的认知演变访谈 |
附录3 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动因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相互“形塑”中的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理论基础 |
1.5 概念界定 |
1.6 研究设计 |
2 “高科技含量但使用不足的”D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
2.1 D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
2.2 “被沉默的”D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
3 “高大上但不接地气的”C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
3.1 C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
3.2 “美中不足”的C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
4 “本分的”J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
4.1 J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
4.2 “还可以的”J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
5 “不好用的”S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
5.1 S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
5.2 “支持学习不足的”S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
6 “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相互形塑推动多元化学习文化的形成 |
6.1 大学图书馆建设现状 |
6.2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的相互形塑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反思 |
7.1 结论 |
7.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基于建构主义的中职法律课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中职法律课教学设计界定及现状调查分析 |
(一)中职法律课的属性分析 |
(二)中职法律课教学设计定位 |
(三)中职法律课教学设计现状及问题分析 |
1.调查目的与对象 |
2.调查过程与方法 |
3.调查结果与分析 |
4.问题总结 |
二、建构主义指导中职法律课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
1.建构主义教学思想 |
2.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及方法 |
(二)基于建构主义指导中职法律课教学设计的理由 |
1.顺应中职法律课教学活动的趋势 |
2.促进中职法律课教学活动的发展 |
三、基于建构主义指导中职法律课教学设计的探讨 |
(一)基于建构主义指导中职法律课教学设计的原则 |
1.法律性原则 |
2.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
3.情境性原则 |
4.协作交流原则 |
5.学习环境原则 |
6.意义建构原则 |
(二)基于建构主义指导中职法律课教学设计的对策与建议 |
1.基于教学背景,建构中职法律课目标 |
2.组合教学资源,建构中职法律课内容 |
3.重组教学方法,促进法治意识的建构 |
4.创设学习环境,调动学习者积极建构 |
5.关注课后总结,加强法治意识的建构 |
6.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初中英语课堂教师的提问类型对学生应答参与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总体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教师提问 |
2.1.2 教师提问类型 |
2.1.3 本研究的操作性定义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学生参与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3.1 国内外教师提问类型的相关研究 |
2.3.2 国内外教师提问与学生应答参与的相关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课堂观察法 |
3.3.2 问卷调查法 |
3.3.3 访谈法 |
3.4 研究工具 |
3.4.1 课堂观察记录量表 |
3.4.2 学生调查问卷 |
3.4.3 教师访谈提纲 |
3.5 研究程序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的特点 |
4.1.1 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频次的特点 |
4.1.2 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类型的特点 |
4.2 教师提问的展示性问题对学生应答参与的影响 |
4.2.1 展示性问题对学生应答方式的影响 |
4.2.2 展示性问题对学生应答语的影响 |
4.3 教师提问的参考性问题对学生应答参与的影响 |
4.3.1 参考性问题对学生应答方式的影响 |
4.3.2 参考性问题对学生应答语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的主要发现 |
5.2 教学启示及建议 |
5.3 研究不足和后续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 课堂观察记录量表 |
附录 Ⅱ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Ⅲ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Ⅳ 课堂观察转写文本 |
致谢 |
(6)建构主义视角下幼儿园中班阅读区创设与指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
2.阅读区是幼儿园开展阅读活动的重要场所 |
3.阅读区亟待改进的现实需求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1.建构主义 |
2.阅读区 |
3.阅读区创设 |
(四)研究综述 |
1.文献综述 |
2.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五)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六)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
3.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
一、幼儿园中班阅读区创设与指导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1.调查对象 |
2.调查工具及内容 |
3.调查实施 |
(二)调查结果 |
1.中班阅读区创设的现状 |
2.中班阅读区指导的现状 |
二、建构主义视角下X幼儿园中班阅读区创设与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X幼儿园中班阅读区的创设存在的问题 |
1.状态单一,缺乏动态性 |
2.过程单一,缺乏主动建构性 |
3.主体单一,缺乏社会互动性 |
4.环境单一,缺乏学习的情境性 |
(二)X幼儿园中班阅读区的指导存在的问题 |
1.强调教师权威,教师本位思想严重 |
2.强调学生统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
(三)X幼儿园中班阅读区创设与指导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动态性知识观的缺失 |
2.情境性学习观的缺失 |
3.互动性教学观的缺失 |
三、建构主义视角下X幼儿园中班阅读区创设与指导的实施建议 |
(一)基于建构主义知识观—根据主题对阅读区动态调整 |
1.根据主题对班级环境动态调整 |
2.适当增添自制手工玩教具 |
3.贴幼儿自己的作品 |
(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为幼儿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 |
1.搭建“梦想小舞台”,在表演中阅读 |
2.打造“梦想创作坊”,在操作中阅读 |
3.创建“梦想工具箱”,在创设中阅读 |
(三)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教师促进幼儿在阅读区进行自我建构 |
1.教师是合作者 |
2.教师是组织者 |
3.教师是促进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框架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复习阶段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一、框架式教学法的概念阐释与应用依据 |
(一)概念阐释 |
(二)应用依据 |
二、框架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复习阶段应用现状的调查与问题分析 |
(一)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 |
1.设计调查问卷 |
2.分析调查数据 |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1.存在问题 |
2.原因分析 |
三、框架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复习阶段的应用策略 |
(一)转变教育理念 |
1.贯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2.树立新型的学生观 |
3.树立科学的历史教学观 |
4.树立正确的历史知识观 |
(二)巩固基础搭建骨架 |
1.巩固基础知识 |
2.根据历史知识的时空线索搭建框架 |
(三)综合知识整合专题 |
1.分析知识逻辑 |
2.根据历史知识的性质内容搭建框架 |
(四)查缺补漏深化概念 |
1.完善思维体系 |
2.根据习题训练的发散思维搭建框架 |
四、框架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复习阶段的应用案例 |
(一)基础阶段构建知识框架 |
1.确立教学目标 |
2.设计教学内容 |
(二)整合阶段规划内容专题 |
1.确立教学目标 |
2.设计教学内容 |
(三)拓展阶段强化内涵应用 |
1.确立教学目标 |
2.设计教学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框架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复习阶段的应用研究”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框架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复习阶段的应用研究”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8)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科学自身发展要求学生认识科学本质 |
1.1.2 当前物理教育改革目的在于认识科学本质 |
1.1.3 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石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2.3 总结述评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前概念 |
2.1.2 科学本质 |
2.1.3 科学本质教学 |
2.2 理论基础 |
2.2.1 证伪主义 |
2.2.2 库恩的科学发展观 |
2.2.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2.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三章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理性审视 |
3.1 科学本质教学的内涵与价值 |
3.1.1 科学本质教学的内涵 |
3.1.2 科学本质教学的价值 |
3.2 基于前概念进行科学本质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3.2.1 前概念的内涵 |
3.2.2 运用前概念进行科学本质教学的可行性 |
3.3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样态 |
3.3.1 教学问题方面:开放性问题与封闭性问题的合理利用 |
3.3.2 教学目标方面:科学本质内容的明确 |
3.3.3 教学内容方面:学生前概念与科学间的矛盾冲突的合理利用 |
3.4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影响因素 |
3.4.1 教师科学本质观的影响 |
3.4.2 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影响 |
3.4.3 环境影响 |
第四章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路径与实践 |
4.1 教学原则与教学路径 |
4.2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教学原则 |
4.2.1 批判性 |
4.2.2 逻辑性 |
4.2.3 参与性 |
4.2.4 开放性 |
4.3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教学路径 |
4.3.1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目的 |
4.3.2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教学路径 |
第五章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实践研究 |
5.1 研究设计 |
5.1.1 研究目的 |
5.1.2 研究假设 |
5.1.3 研究对象及工具 |
5.1.4 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
5.2 研究过程 |
5.2.1 教师访谈研究 |
5.2.2 《基于前概念学生科学本质观》建立程度的量表编制依据 |
5.2.3 量表信度及效度分析 |
5.2.4 实验过程 |
5.2.5 实验数据分析 |
5.2.6 实验结果与反思 |
5.3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教学建议 |
5.3.1 重视培养对象,重建对学生前概念的认识 |
5.3.2 重视教学内容,定位符合科学本质教学的内容 |
5.3.3 重视教学导向,铺设学生冲突环境营造科学教学氛围 |
5.3.4 重视教学反馈,促使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课堂焕发生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1.1 总结 |
6.1.2 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6.2.1 教学路径中,未能对科学本质教学融入不同类型前概念转变的培养 |
6.2.2 拓宽研究广度,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教学路径有待完善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2 高中生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认识评价问卷 |
附录3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设计 |
附录4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教学设计 |
作者简介 |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9)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
2.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发挥探究式学习本质功能 |
3.小学科学课程实施存在现实问题 |
4.个人经历的启发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关于探究式学习的研究综述 |
2.国内关于探究式学习的文献综述 |
3.已有研究与实践的启示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基本概念界定 |
1.探究 |
2.探究式学习 |
3.小学科学课中的探究式学习 |
(五)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认知心理学理论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三、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现状 |
(一)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
1.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
2.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
(二)师生对于探究式学习的应用认识调查情况 |
1.教师对于探究式学习的应用认识的调查情况 |
2.学生对于探究式学习的应用认识的调查情况 |
3.师生对于探究式学习的应用认识的整体情况 |
(三)师生对于探究式学习的应用能力调查情况 |
1.教师对于探究式学习的应用能力的调查情况 |
2.学生对于探究式学习的应用能力的调查情况 |
3.师生对于探究式学习的应用能力的整体情况 |
(四)师生对于探究式学习的应用过程调查情况 |
1.教师对于探究式学习的应用过程的调查情况 |
2.学生对于探究式学习的应用过程的调查情况 |
3.师生对于探究式学习的应用过程的整体情况 |
(五)师生对于探究式学习的应用效果的调查情况 |
1.教师对于探究式学习的应用效果的调查情况 |
2.学生对于探究式学习的应用效果的调查情况 |
3.师生对于探究式学习的应用效果的整体情况 |
(六)师生对于探究式学习的应用评价的调查情况 |
1.教师对于探究式学习的应用评价的调查情况 |
2.学生对于探究式学习的应用评价的调查情况 |
3.师生对于探究式学习的应用评价的整体情况 |
四、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问题 |
1.探究式学习认识不足,应用过程缺乏创新性 |
2.强调探究的结构化,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
3.师生缺乏互动,学生缺乏有效指导 |
4.评价标准不明,限制学生发展 |
5.探究资源不足,师生探究活动受限 |
(二)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教师立足传统教育观,探究式学习应用能力不足 |
2.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不强,探究能力发展不均衡 |
3.学校对探究式学习重视不足,外部支持系统不完善 |
五、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课中的教学改进建议 |
(一)厘清探究式学习内涵,树立正确的探究教学观 |
1.加强理论学习,厘清探究式学习内涵 |
2.转变教育理念,指导探究式学习的应用 |
3.正视师生关系,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相统一 |
(二)提升探究教学能力,创新应用探究式学习 |
1.发展自身科学素养,为探究式学习的应用打好基础 |
2.设计合理的科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3.安排合适的探究活动,提升学生参与意愿 |
(三)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
1.了解学生水平,合理设置探究难度 |
2.设置探究小组,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
3.个体探究与小组探究相结合 |
(四)重视小学科学探究,为教师搭建好外部支持 |
1.重视科学课程,保障充足的科学课课时 |
2.加强教师培训,提升师资力量 |
3.提升学校办学实力,为探究活动提供外部支持 |
(五)立足探究式学习目标,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
1.明确学习目标,设置评价标准 |
2.设置多个评价主体,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 |
3.兼顾过程与结果,通过评价助力学生发展 |
4.内容、方法与评价相适应,保证评价的完整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教师问卷 |
附录 B 学生问卷 |
附录 C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10)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网页制作》课堂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4.实证研究法 |
(四)核心概念 |
1.学生 |
2.以学生为中心 |
3.课堂参与度 |
(五)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文献述评 |
二、相关理论基础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理论基础 |
1.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二)布隆伯格的理论模型 |
1.教师角色 |
2.学习责任 |
3.权力平衡 |
4.内容功能 |
5.评价的过程与目的 |
6.评论与启示 |
(四)影响因素分析 |
1.教师层面 |
2.学生层面 |
三、中职《网页制作》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
(一)中职《网页制作》课堂教学调查简介 |
1.问卷设计依据 |
2.调查目的 |
3.调查方法 |
4.调查对象与范围 |
(二)中职《网页制作》课堂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1.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2.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3.存在问题分析 |
4.现状调研总结 |
四、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网页制作》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
(一)布隆伯格理论用于中职《网页制作》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
1.中职《网页制作》课程内容特点 |
2.中职《网页制作》课程教学设计意图 |
(二)教学设计 |
1.课前阶段 |
2.课中阶段 |
3.课后阶段 |
(三)教学实施 |
1.课前学习准备 |
2.创设学习情境 |
3.理解学习任务 |
5.自主操作完成学习任务 |
6.阶段性分享与讨论 |
7.作品的展示分享与评价 |
(四)教学效果分析 |
1.学生作品分析 |
2.作业情况分析 |
3.学生学习效果分析 |
(五)实践总结 |
1.问题分析 |
2.教学建议 |
五、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1.研究不足 |
2.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基于学术史的考察[D]. 王慧. 吉林大学, 2021(01)
- [2]过程感知视域下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研究[D]. 陈为东. 吉林大学, 2021(01)
- [3]相互“形塑”中的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D]. 杨丽丽.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基于建构主义的中职法律课教学设计研究[D]. 马欣.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5]初中英语课堂教师的提问类型对学生应答参与的影响研究[D]. 姜芊秀.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6]建构主义视角下幼儿园中班阅读区创设与指导研究[D]. 孔敏. 大理大学, 2021(08)
- [7]框架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复习阶段的应用研究[D]. 高舟洋.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8]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实践研究[D]. 王亚娇. 伊犁师范大学, 2021(12)
- [9]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研究[D]. 杨维钧.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10]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网页制作》课堂教学研究[D]. 唐坤.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标签:建构主义论文;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论文; 学习理论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