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续提取花生油脂与蛋白的加工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范睿深[1](2021)在《山桐子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文中认为山桐子是十分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其果实含油率高,亚油酸含量在60%以上具有“树上油库”的美称,在食品、保健品、医药、化工等方面拥有多种用途,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选育优良品种,是开发利用山桐子的前提,然而由于缺乏山桐子果实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的理论研究及完善的遗传转化体系,严重制约了山桐子这一优良油料树种的良种选育。深入了解山桐子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的分子调控机理和功能,对山桐子果实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山桐子遗传转化体系有利于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对山桐子进行遗传改良,还能为其他油料植物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借鉴。本研究以山桐子果实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发育时期山桐子果实的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的动态变化,对山桐子油脂合成相关基因进行挖掘。在此基础上对油脂合成有关基因成功进行了克隆,从中选出与亚油酸合成有关的基因,通过表达分析验证其基因功能。为了进一步对山桐子进行遗传改良,以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山桐子遗传转化受体系统,取得以下结果:(1)揭示了山桐子果实不同发育时期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在山桐子果实发育过程中,含油率逐渐增加呈“S”型增长模式,在80~90 DAP(days after pollination)有一个间歇期,在此时期果实颜色发生变化;亚油酸含量在脂肪酸组分中的比例逐渐减小,但其最终值仍在64%以上,在70 DAP和130 DAP时期,果实中的油脂含量,主要脂肪酸组分均差异显着。(2)通过转录组测序发掘油脂合成相关基因。从转录组中发掘出了33个与山桐子油脂合成有关的基因,其中有18个基因在70 DAP和130 DAP的表达量差异显着。其中,Ip ACCase、Ip KAS I、Ip KAS II、Ip SAD、Ip FAD2和Ip FAD3等6个基因是山桐子脂肪酸合成的关键基因;Ip GPAT和Ip DGAT2等2个基因是山桐子TAG合成的关键基因。(3)克隆获得了Ip SAD、Ip FAD2、Ip FAD3、Ip GPAT和Ip DGAT2等5个山桐子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全长序列。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它们与毛果杨和胡杨的亲缘关系较近。预测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这5个功能基因在山桐子油酸、亚油酸及油脂合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4)对亚油酸合成关键基因Ip FAD2和Ip DGAT2的功能进行了验证。原核表达载体的重组质粒在IPTG的诱导下可以正常表达出与预测蛋白大小基本一致且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转化拟南芥表明,转Ip FAD2和转Ip DGAT2分别可以使拟南芥种子的亚油酸和油脂含量增加13.50~29.86%和27.70~39.09%;Ip FAD2和Ip DGAT2的表达量决定了山桐子果实中亚油酸含量及油脂含量。(5)建立了山桐子叶片愈伤组织遗传转化受体系统。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培养基:MS+蔗糖30 g/L+6-BA 1.0 mg/L+2,4-D 2.0 mg/L+琼脂6 g/L(p H=5.8),诱导率为36.67%;愈伤组织继代最适培养基:MS+蔗糖30 g/L+6-BA 1.5 mg/L+NAA 0.5mg/L+琼脂6 g/L(p H=5.8),愈伤组织增值系数为4.46;不定芽诱导最适培养基:MS+蔗糖30 g/L+6-BA 2.0 mg/L+NAA 0.2 mg/L+TDZ 0.1 mg/L+琼脂6 g/L(p H=5.8),不定芽诱导率为22.22%;不定芽复壮最适培养基:MS+蔗糖30 g/L+6-BA 1.5 mg/L+NAA 0.1 mg/L+TDZ 0.08 mg/L+琼脂6 g/L(p H=5.8),增值系数为4.45。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表明,Cef对愈伤组织致死的最大浓度为200 mg/L,Kan对愈伤组织致死的最小浓度为50 mg/L。
张驰[2](2021)在《多酚与花生蛋白相互作用及其对花生蛋白致敏性的影响》文中提出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是一种分布广泛、营养丰富的植物资源,然而,其中含有的花生致敏蛋白常常引起食物过敏。花生过敏是一种典型的Ig E介导的过敏反应,常见症状涉及皮肤、呼吸道、消化系统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目前有研究证明植物多酚与花生蛋白结合后可以降低花生致敏作用。为进一步解析多酚缓解花生蛋白致敏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本论文利用光谱学技术研究多酚与花生蛋白结合后的光谱行为变化,通过测定复合物的粒径与电位、可溶性蛋白含量、表面疏水性、扫描电镜图、差示扫描量热图解析其结构与性质的变化,分析不同结构多酚及其在不同p H条件下与花生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结构特征以及脱敏效果,为深入开发低致敏性花生产品提供更多理论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利用紫外光谱、内源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初步探究了花生蛋白与6种多酚间的相互作用。反式肉桂酸、反式阿魏酸、柚皮素、金雀异黄酮与花生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力类型为疏水相互作用,咖啡酸、槲皮素与花生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力类型为氢键和范德华力。反式肉桂酸和槲皮素均使花生蛋白中的发色氨基酸残基周围环境疏水性增加,极性减小,蛋白结构可能更加紧凑。反式阿魏酸、咖啡酸、柚皮素和金雀异黄酮均使花生蛋白中的发色氨基酸残基周围环境亲水性与极性增加,蛋白结构可能变得更加松散。(2)利用花生致敏蛋白检测试剂盒测定花生蛋白中添加不同种类多酚后的致敏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反式肉桂酸、反式阿魏酸、咖啡酸、柚皮素、金雀异黄酮、槲皮素与花生蛋白结合后表现出较好的体外Ig E结合抑制能力,酚酸处理组的抑制能力更强。SDS-PAGE与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结果表明:6种多酚与花生蛋白结合后,引起一些蛋白条带消失或减少,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其中,酚酸处理组的变化程度更大。(3)利用多光谱、可溶性蛋白含量、粒径与电位、表面疏水性、差式扫描量热图、扫描电镜图等表征不同结构的多酚与花生蛋白的相互作用及蛋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6种多酚与花生蛋白均发生了相互作用,花生蛋白结构改变。氢键、静电相互作用和疏水作用力参与了多酚与花生蛋白的相互作用,作用位点更靠近色氨酸残基。总体而言,添加酚酸比添加黄酮对花生蛋白影响更大。酚酸处理组表现出显着下降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着降低的平均颗粒粒径,更疏松的结构,其复合物表面均出现沟壑。总体上,多酚与花生蛋白相互作用引起了二级结构从α-螺旋和β-转角向β-折叠的转变。(4)采用分子对接模拟花生致敏蛋白Ara h 1与多酚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6种多酚结合在该蛋白结构中的不同位点上。其中,Ara h 1与反式阿魏酸、金雀异黄酮、槲皮素间的相互作用均有酪氨酸参与。反式阿魏酸与Ara h 1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关键的脱敏氨基酸:Ala-502和Arg-503。(5)利用多光谱、可溶性蛋白含量、粒径与电位、表面疏水性、差式扫描量热图、扫描电镜图、Ig E结合抑制率等表征不同p H下槲皮素/肉桂酸与花生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结构及花生蛋白致敏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p H下槲皮素/肉桂酸与花生蛋白的相互作用不同,对蛋白结构的影响不同,对花生蛋白致敏性产生不同效果。多酚与花生蛋白相互作用导致后者致敏性下降可能与蛋白含量减少,部分氨基酸残基疏水性下降、结构展开,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和/或β-转角含量下降,蛋白结构更加松散有关。致敏性变化可能是多项指标共同作用的结果。(6)分子模拟结果表明:高p H不利于花生致敏蛋白Ara h 1结构的稳定,也可能不利于多酚与该蛋白的结合,这可能是由于蛋白局部结构变得更加紧凑造成的。分子对接结果表明:p H 7时的反式肉桂酸、p H 9时的槲皮素/反式肉桂酸与花生致敏蛋白Ara h 1相互作用时均涉及到与脱敏有关的关键氨基酸。
赖鹏英[3](2021)在《酶法提取山苍子核仁油及制备月桂酸单甘酯工艺研究》文中认为山苍子核仁油脂含量高,油中富含月桂酸,但目前山苍子核仁利用率极低,若能提取山苍子中的核仁油,并合理利用其有效成分,将对山苍子资源开发和充分利用起重要作用。因此,为了解决山苍子核仁被丢弃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问题,本文以山苍子核仁为原料,展开水酶法绿色提油技术研究,并探究不同提油工艺对山苍子核仁油品质的影响。为了充分利用油脂中的有效成分,采用可重复利用、对环境友好的固定化脂肪酶来催化山苍子核仁油制备用途广泛的月桂酸单甘酯(GML)。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探究烘烤、粉碎预处理方式对水酶法提山苍子核仁油提油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山苍子核仁含油率高,约47%,适合提油;高温烘焙能降低乳化作用,有效提高出油率,120℃连续烘烤70 min提油效果最佳;当粉碎机粉碎120 s,粒径大小约为35 μm时,能有效破坏核仁细胞结构,增加酶制剂的有效接触面积,提高出油率。(2)优化复合酶提山苍子核仁油的工艺条件发现:当复合酶制剂为中性蛋白酶与纤维素酶质量比1:1、复合酶用量3%、酶解时间7 h、液料比为3 mL/g、pH 6.40、温度46℃时,山苍子核仁油的提取率能达到86.10%;SEM观察山苍子核仁原料、提油后的核仁粉末表面结构发现酶法处理后的山苍子核仁表面结构被严重破坏,物料结构的破坏更有利于油脂的释放。(3)对比分析了压榨法、溶剂浸提法和水酶法提取山苍子核仁油发现:溶剂浸提法和水酶法提取率高于压榨法;水酶法提取的油脂品质佳,具有色泽浅、碘值高、过氧化值低、酸值低的特点。通过FT-IR检测核仁油的结构发现了 OH、C=O、CH3、CH2、C=O、C-O等官能团,含有这些官能团结构的脂肪酸均在GC-MS分析中被发现,不同提油工艺提取的山苍子核仁油脂肪酸组分没有太大差异。(4)分别以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 435和Lipozyme TL IM为催化剂,催化山苍子核仁油与甘油反应制备GML,并对最佳反应条件下生成的GML采用二级分子蒸馏纯化,从试验结果可知: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 435重复利用6次,酶活性保持得较高,产物GML含量高。Lipozyme TLIM催化效果较弱,重复利用4次后,脂肪酶催化效果会明显下降。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 435催化酯化合成GML的最佳反应条件为:甘油与山苍子核仁油质量比2.5:1,加酶量8%,反应温度52℃,反应时间18h。在此反应条件下所得的混合脂肪酸甘油酯中GML含量可达33.21%;混合甘油酯经过二级分子蒸馏纯化后GML含量可达90.36%。
李佳,郑晓宇,吴秦柔,姜瞻梅,江连洲,侯俊财,田波[4](2021)在《油脂体微胶囊化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油脂体是被一层连续的单层磷脂覆盖的甘油三酯为核心的并伴有嵌入少量蛋白质的脂滴,广泛分布于油籽,特别是食用油籽中。基于油脂体的独特结构使其具有较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近年来,以其作为壁材的微胶囊化技术保护食品和医药中生物活性成分已成为研究热点。因此,本文综述了油脂体组成、稳定性及其微胶囊化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油脂体的利用和开发提供参考。
李剑赟[5](2020)在《核桃、芝麻、花生去油脂复合物辅助降血糖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健康生活已成为人们日常关注的一大热点,且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糖尿病目前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方式,而由于饮食环境等因素导致的潜在高血糖,前期糖尿病人群越来越多,而目前针对糖尿病还没有有效的治愈手段,仅能通过各种方式辅助性的相互干预、影响和控制。日常生活中健康人群也不能过量享用核桃芝麻花生等坚果,并且人们多食用核桃油、芝麻油、花生油作为一种美味的调剂品,但去油脂后的核桃、芝麻、花生饼粕残渣却被浪费,这三种饼粕本身也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如果能将这些去油脂后的饼粕充分利用起来,不仅能够达到节约资源,也能推动产品的多元化发展,更能为人们的健康做好服务。本文以核桃、芝麻、花生为原材料,采用压榨去油及药理试验方法,研究核桃、芝麻、花生去油脂饼粕复合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作用。主要研究内容为:核桃、芝麻、花生去油脂饼粕复合物急性毒性的研究;核桃、芝麻、花生去油脂饼粕复合物对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的研究。核桃、芝麻、花生去油脂饼粕复合物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核桃、芝麻、花生去油脂复合物的经口LD50大于10g/kg.bw,属实际无毒,表明去油脂复合物作为食品是安全的。核桃、芝麻、花生去油脂饼粕复合物对糖尿病小鼠降糖试验结果:(1)各试验组小鼠体重均低于空白对照组(N组),增重比小于N组,各剂量组小鼠体重增加率较模型对照组(M组)均较高(P<0.05),可能核桃、芝麻、花生去油脂饼粕复合物对糖尿病小鼠体质恢复有作用。(2)经过饲喂去脂复合物,各剂量组空腹血糖值(FBG)均有所下降,表明核桃、芝麻、花生去油脂饼粕复合物各剂量组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FBG。(3)给糖以后0.5h、2h,与M组比较,去脂复合物各剂量A、B、C组均能降低小鼠血糖值(P<0.05)。表明去脂复合物各剂量组对糖尿病小鼠糖耐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作用。(4)去脂复合物各剂量组HG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B、C组上升更明显(P<0.05)。与N组比较,去脂复合物各剂量组Ins含量明显增高,其中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饲喂核桃、芝麻、花生去油脂复合物可能使糖尿病小鼠肝功能有一定的恢复,对糖尿病小鼠胰岛细胞的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有研究表明,去脂核桃饼粕能明显提高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改善大鼠的抗氧化功能,芝麻中所含芝麻素对高脂、高糖饲养大鼠血脂血糖及血管重构方面有重要作用,去油脂后的花生作为病人的食品对帮助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症和肠胃病患者恢复健康均有一定效果。核桃、芝麻、花生也是人们日常生活比较喜欢的休闲零食佳品,也是适宜于商洛生产的重要农业经济作物。特别是核桃,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批示,商洛历届政府也高度重视,核桃产业已成为商洛最具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和农民致富的摇钱树,为商洛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本研究通过三者的去油脂复合物为人们提供一款更加健康的辅助降糖休闲食品,对其进行深加工及资源的再利用显得非常必要。
徐赫[6](2020)在《花生突变体创制及脂磷酸磷酸酶基因家族的表达研究》文中提出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又名“长生果”、“落花生”,起源于南美洲。在我国,它不仅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而且是北方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长期以来,我国花生的产量稳居世界首位,然而优质专用品种缺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因此,实现花生种质突破,培育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是花生育种工作的重要目标。其中利用诱变手段创制突变种质是作物种质改良和理论学研究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生产上广泛应用的花生品种(质)加以探索与改良,为今后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花生品种开辟了新的道路。本文主要内容如下:一、以鲁花6号、花育19号、花育20号、花育23号、花育32号、花育33号、四粒红、龙花生8个栽培花生品种(质)作为试验材料,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60Co-γ射线辐照或快中子辐照分别对花生种子进行处理,获得了一个含有1623份种质的花生突变体库。二、对突变体的重要农艺性状和主要品质性状进行观察、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总果重与出米率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叶片长度呈极显着负相关。油酸含量与棕榈酸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与油亚比(O/L)呈极显着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各农艺性状对总果重的影响大小顺序为:荚果长度(1.202)>叶片宽(0.936)>主茎高(0.240)>单株荚果数(0.167)>半斤果数(-0.624)>百果重(-0.641)>主茎粗(-1.355)。各品质性状对油亚比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油酸(1.522)>棕榈酸(0.387)>含油量(-0.271)>蛋白质(-0.273)>蔗糖(-0.698)。三、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检测发现,154份花育19号高油酸突变体的FAD2B基因的442bp位点插入了一个“A”。突变体油酸变幅为66.46-80.30%,亚油酸变幅1.29-13.34%,油亚比变幅4.98-62.31。四、从花生品种花育33号中克隆得到8个脂磷酸磷酸酶(LPP)基因,分别编码335、322、284、228、198、227、403和293个氨基酸,均属于LPPs蛋白质家族。对克隆到的基因进行理化性质和系统发育分析,同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了AhLPP基因在花生不同组织、不同发育时期、5种激素和4类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这些基因与其它植物的LPPs蛋白有较高的相似性,可能参与种子油脂的合成。在5种激素与4类非生物胁迫处理下AhLPP2、AhLPPγ、AhLPPε基因均显着诱导表达,其余LPP基因在部分处理下显着诱导表达。为阐明LPP类基因在花生油脂合成和逆境胁迫抗性的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些研究与发现为花生遗传改良和功能基因鉴定提供了丰富的试验材料及理论依据。
曲艺伟[7](2019)在《花生脂肪酸QTL初步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花生是国际广泛栽培种植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是油脂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近年来,伴随人们物质条件的不断丰富,花生油的需求比重持续加大,花生产业蒸蒸日上。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加强,也要求花生品种既要有高的含油量,又要有好的品质,脂肪酸则是影响花生品质和油脂营养的重要成分。因此如何增加花生油中有益脂肪酸的比重,是全世界花生品种改良的重点。对花生含油量、蛋白质和脂肪酸等品质性状的相关QTL加以分析,可作为花生品种改良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以潍花8号和12 L49杂交构建的140个F2分离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绘制花生SSR标记遗传图谱,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品质性状表型值进行了QTL定位。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表明花生含油量,蛋白质和脂肪酸性状是典型的数量性状,其含量有超亲分离现象,呈正态分布,表现为连续变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含油量与油酸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亚油酸含量、棕榈酸含量、亚麻酸含量、山嵛酸含量呈负相关。油酸含量与亚油酸含量、棕榈酸含量、亚麻酸含量、山嵛酸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亚油酸含量与棕榈酸含量、亚麻酸含量、山嵛酸含量呈正相关。棕榈酸含量与亚麻酸含量、山嵛酸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亚麻酸含量与山嵛酸含量呈正相关。花生酸含量与山嵛酸含量呈负相关。2.本研究共利用429对SSR引物进行筛选,其中103对在双亲中表现出多态性,占筛选总数的24.01%。利用这些多态性引物共产生103个标记位点,通过QTL IciMapping 4.1获得了一个含有20个连锁群的花生遗传图谱。所得图谱总长3592.35cM,标记间平均距离34.88cM,不同连锁群上标记数在3-9个之间,长度在65.71-381.83cM之间。通过比较发现本图谱与其他公开发表的整合图谱具有良好的一致性。3.结合花生种子含油量、蛋白质含量、油酸含量、亚油酸含量、棕榈酸含量、亚麻酸含量、花生酸含量和山嵛酸含量的表型数据与分子数据,利用QTL IciMapping4.1软件,共检测到16个QTLs。其中与含油量相关的QTL 3个,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QTL 1个,与油酸含量相关的QTL 3个,与亚油酸含量相关的QTL 2个,与亚麻酸含量相关的QTL 4个,与花生酸含量相关的QTL 2个与山嵛酸含量相关的QTL 1个,贡献率分别在2.6240%-18.5971%之间。
孙东伟,初丽君,徐会茹,王珊珊,张睿,王晓玲,李秋,杜祖波[8](2019)在《发酵花生粕产品质量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考察了发酵花生粕的产品质量在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其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和有效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发酵花生粕易吸潮结块,应放置于干燥阴凉处,产品有效期大于12个月。
邓博心[9](2018)在《预烘烤对花生水酶法制油油脂释放行为及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水酶法制油技术可以同时提取花生油和花生蛋白,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等优点,但该技术存在乳化和花生油风味强度低等难题。目前已有的破乳研究由于对酶解过程中花生油的乳化现象研究不足,具有破乳成本高、时间长等缺点;另外,已有研究采用烘箱法对花生进行预烘烤处理以改善水酶法花生油的风味强度,但研究主要对烘烤条件进行优化,且该技术存在热效率低、产品品质差等缺点。基于此,本研究采用红外、烘箱和微波预烘烤花生,研究其对水酶法提油过程中花生油释放行为及品质的影响,并对酶解过程中花生油的乳化行为及乳状液的稳定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为进一步优化水酶法花生油提取工艺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包括:分别使用红外、烘箱和微波对花生进行适度预烘烤,研究了预烘烤对水酶法花生油提取效率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外预烘烤花生的水酶法清油得率显着高于其它样品,为83.51±1.30%;同时,红外预烘烤花生提取得到的花生油中生育酚和多酚含量最高,分别为478.09 mg/kg和5.39 mg/kg,花生油氧化诱导时间为11.73±0.14 h,氧化稳定性最好。由此可见,红外作为一种高效、低破坏的花生预烘烤技术,可显着提高水酶法花生油的提取效率和品质。使用显微镜观察了不同预烘烤花生的子叶微观结构及子叶切片在酶解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对不同预烘烤花生的功能性质进行了评价,并以得油率为参考探讨了预烘烤对水酶法提油过程中花生油释放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外预烘烤可以破坏油体膜,油发生聚合;微波预烘烤同时使细胞壁发生明显断裂,而烘箱预烘烤则导致子叶细胞结构完全坍塌。此外,预烘烤可以显着增强花生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其中微波预烘烤效果最显着,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18.57%、24.66%和455.97%。本实验条件下,水酶法清油得率和总油得率差值越大,表明提油过程中乳化现象越严重。花生子叶细胞微观结构的破坏可以促进油脂释放,但预烘烤同时可能通过改变花生蛋白的功能性质影响水酶法提油过程中花生油的释放行为。微波预烘烤花生水酶法清油得率最低,这可能与微波预烘烤花生中蛋白的显着提高的乳化能力有关。通过对不同酶解时间条件下得油率和体系蛋白水解度、乳状液的组成以及乳状液界面吸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变化等进行研究,对酶解过程中花生油的乳化行为及乳状液的稳定机制进行了深度探讨。结果表明:酶解过程中,Alcalase 2.4L主要作用于水相中的蛋白如油体蛋白等而释放花生油,酶解有效时间为60 min;酶会同时作用于乳状液中的界面蛋白,改变了乳状液的组成和结构,但该酶解作用对清油得率无显着影响。随着酶解的进行,乳状液中的乳化剂主要组成发生了变化,提取进行60 min以内,主要乳化剂成分为蛋白,而酶解至120 min的过程中,界面蛋白被充分酶解或被小分子蛋白(多肽)取代,磷脂和细胞碎片替代蛋白而作为主要乳化剂成分稳定了乳状液。
高林,赵文婷,田侠,米瑞芳,胡小松,吴继红[10](2017)在《富硒花生分离蛋白制备工艺的优化》文中认为针对富硒花生多以初级产品形式流向市场,深加工产品少的现状,本试验对高附加值的富硒花生分离蛋白制备工艺进行系统研究。以富硒花生为原料,采用超高压辅助提取技术对花生油脂进行充分地脱除,并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富硒花生分离蛋白的提取工艺,初步探明富硒花生在不同加工阶段硒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超高压条件:压力300 MPa,时间5 min,超高压辅助结合恒温水浴浸提6 h的脱脂处理可大幅提高脂肪脱除率;在蛋白提取工艺中,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提取液pH值、料液比、提取时间3个因素作为响应面优化因素,最终获得最佳提取工艺:pH 9.1,时间97 min,液料比1∶11 g/m L;富硒花生在不同加工阶段硒含量的变化表明,通过此加工工艺,富硒花生分离蛋白粉能很好地保持原料中的硒含量,尤其是有机硒含量,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深加工富硒花生产品。
二、连续提取花生油脂与蛋白的加工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连续提取花生油脂与蛋白的加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山桐子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山桐子的研究进展 |
1.2.1 山桐子概述 |
1.2.2 国内外山桐子研究现状 |
1.3 植物油脂的生物合成 |
1.3.1 植物油脂的合成步骤 |
1.3.2 植物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 植物功能基因的研究方法 |
1.4.1 基因测序技术 |
1.4.2 基因克隆技术 |
1.4.3 植物基因的功能验证 |
1.5 植物的遗传转化方法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1.6.1 目的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山桐子果实发育过程中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的动态变化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1.3 山桐子果实油脂的提取 |
2.1.4 山桐子果实脂肪酸组分的测量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山桐子果实的含油率 |
2.2.2 山桐子果实的脂肪酸组分 |
2.3 讨论 |
2.3.1 山桐子果实发育过程中油脂含量的动态变化 |
2.3.2 山桐子果实发育过程中酸组分的动态变化 |
2.4 小结 |
第三章 山桐子果实转录组分析及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的挖掘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3.1.3 山桐子果实RNA的提取及检测 |
3.1.4 cDNA文库构建及转录组测序 |
3.1.5 转录组数据的过滤及从头组装 |
3.1.6 Unigene的功能注释 |
3.1.7 Unigene的差异表达检测 |
3.1.8 差异表达Unigene的Pathway功能分析 |
3.1.9 q-PCR分析验证转录组测序准确性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RNA质量检测 |
3.2.2 转录组数据分析及组装 |
3.2.3 山桐子Unigene的功能注释 |
3.2.4 山桐子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2.5 山桐子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 |
3.2.6 参与山桐子油脂合成基因的鉴定 |
3.2.7 转录组测序的q-PCR验证 |
3.3 讨论 |
3.3.1 山桐子油脂的生物合成模型 |
3.3.2 参与山桐子脂肪酸合成的关键基因 |
3.3.3 参与山桐子TAG合成的关键基因 |
3.4 小结 |
第四章 山桐子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4.1.3 引物设计 |
4.1.4 山桐子果实RNA的提取及检测 |
4.1.5 山桐子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核心序列的克隆 |
4.1.6 山桐子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全长序列的克隆 |
4.1.7 山桐子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1.8 山桐子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山桐子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全长序列 |
4.2.2 山桐子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2.3 山桐子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4.3 讨论 |
4.3.1 山桐子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基本信息 |
4.3.2 山桐子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 |
4.4 小结 |
第五章 山桐子亚油酸合成关键基因Ip FAD2 和Ip DGAT2 的功能分析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5.1.3 引物设计 |
5.1.4 山桐子Ip FAD2 和Ip DGAT2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5.1.5 山桐子Ip FAD2 和Ip DGAT2 基因的原核表达 |
5.1.6 山桐子Ip FAD2 和Ip DGAT2 基因的真核表达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山桐子Ip FAD2 和Ip DGAT2 基因的的原核表达 |
5.2.2 山桐子Ip FAD2 基因的的真核表达 |
5.2.3 山桐子Ip DGAT2基因的的真核表达 |
5.3 讨论 |
5.3.1 山桐子Ip FAD2 基因的功能验证 |
5.3.2 山桐子Ip DGAT2基因的功能验证 |
5.4 小结 |
第六章 山桐子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6.1.3 叶片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建立 |
6.1.4 愈伤组织的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叶片的消毒与灭菌 |
6.2.2 愈伤组织的诱导 |
6.2.3 愈伤组织的继代 |
6.2.4 不定芽的诱导 |
6.2.5 不定芽的复壮 |
6.2.6 抗生素敏感性 |
6.3 讨论 |
6.3.1 山桐子叶片愈伤组织再生体系 |
6.3.2 山桐子叶片愈伤组织的抗生素敏感性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多酚与花生蛋白相互作用及其对花生蛋白致敏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花生资源概况 |
1.1.1 世界花生资源概况 |
1.1.2 国内花生资源概况 |
1.2 花生中的主要成分及其营养价值 |
1.2.1 花生油脂 |
1.2.2 花生蛋白 |
1.2.3 花生多糖 |
1.2.4 花生中的其它物质 |
1.3 主要花生蛋白产品类型 |
1.3.1 花生脱脂粉 |
1.3.2 花生浓缩蛋白 |
1.3.3 花生分离蛋白 |
1.4 花生致敏蛋白 |
1.4.1 主要花生致敏蛋白类型 |
1.4.2 主要花生致敏蛋白结构与性质 |
1.5 常见花生脱敏方法 |
1.5.1 热处理法 |
1.5.2 酶处理法 |
1.5.3 辐照处理法 |
1.5.4 基因工程法 |
1.5.5 其它方法 |
1.6 蛋白与多酚的相互作用 |
1.6.1 相互作用类型 |
1.6.2 相互作用的常见影响因素 |
1.6.3 相互作用的常见研究方法 |
1.6.4 相互作用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
1.7 本课题研究的立项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7.1 立项依据 |
1.7.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多酚与花生蛋白的相互作用初探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脱脂花生粉的制备 |
2.3.2 脱脂花生粉的蛋白及脂肪含量测定 |
2.3.3 花生蛋白溶液与多酚溶液的制备 |
2.3.4 紫外光谱测定 |
2.3.5 荧光光谱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紫外光谱分析 |
2.4.2 内源荧光光谱分析 |
2.4.3 荧光猝灭类型分析 |
2.4.4 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分析 |
2.4.5 热力学参数与结合力类型分析 |
2.4.6 同步荧光光谱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结构的多酚与花生蛋白相互作用及其对花生蛋白致敏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花生蛋白的制备 |
3.3.2 具有脱敏功效的多酚类型筛选 |
3.3.3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测定 |
3.3.4 多酚与花生蛋白复合物的制备 |
3.3.5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3.3.6 紫外光谱测定 |
3.3.7 荧光光谱测定 |
3.3.8 红外光谱测定 |
3.3.9 粒径与电位测定 |
3.3.10 表面疏水性测定 |
3.3.11 扫描电镜测定 |
3.3.12 差式扫描量热测定 |
3.3.13 分子对接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种类多酚对花生蛋白致敏性的抑制效果 |
3.4.2 SDS-PAGE结果分析 |
3.4.3 可溶性蛋白含量分析 |
3.4.4 紫外光谱分析 |
3.4.5 内源荧光光谱分析 |
3.4.6 氨基酸微环境分析 |
3.4.7 相互作用力分析 |
3.4.8 二级结构分析 |
3.4.9 粒径与电位分析 |
3.4.10 表面疏水性分析 |
3.4.11 微观结构分析 |
3.4.12 热稳定性分析 |
3.4.13 分子对接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pH下肉桂酸/槲皮素与花生蛋白相互作用及其对花生蛋白致敏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花生蛋白的制备 |
4.3.2 不同pH下的肉桂酸/槲皮素-花生蛋白复合物制备 |
4.3.3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4.3.4 紫外光谱测定 |
4.3.5 荧光光谱测定 |
4.3.6 红外光谱测定 |
4.3.7 粒径与电位测定 |
4.3.8 表面疏水性测定 |
4.3.9 扫描电镜测定 |
4.3.10 差式扫描量热测定 |
4.3.11 不同pH下的肉桂酸/槲皮素-花生蛋白复合物致敏性测定 |
4.3.12 分子动力学模拟 |
4.3.13 分子对接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可溶性蛋白含量分析 |
4.4.2 紫外光谱分析 |
4.4.3 内源荧光光谱分析 |
4.4.4 氨基酸微环境分析 |
4.4.5 相互作用力分析 |
4.4.6 二级结构分析 |
4.4.7 粒径与电位分析 |
4.4.8 表面疏水性分析 |
4.4.9 微观结构分析 |
4.4.10 热稳定性分析 |
4.4.11 不同pH下的复合物致敏性分析 |
4.4.12 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分析 |
4.4.13 分子对接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和参与科研情况 |
(3)酶法提取山苍子核仁油及制备月桂酸单甘酯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1 绪言 |
1.1 山苍子概况 |
1.2 山苍子核仁油 |
1.2.1 山苍子核仁油的理化性质及组成分析方法 |
1.3 山苍子核仁油的应用 |
1.3.1 绿色饲料添加剂 |
1.3.2 生物润滑油基础油 |
1.3.3 生物柴油等生物液体燃料油 |
1.3.4 表面活性剂 |
1.3.5 脂肪酸 |
1.4 山苍子核仁油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
1.4.1 压榨法 |
1.4.2 有机溶剂萃取法 |
1.4.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1.4.4 水代法 |
1.4.5 水酶法 |
1.5 酶法制备月桂酸单甘油酯的研究进展 |
1.5.1 月桂酸单甘酯的合成 |
1.5.2 固定化脂肪酶 |
1.6 课题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课题目的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2 预处理对水酶法提取油山苍子核仁油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原料基础性状研究 |
2.2.2 山苍子核仁主要成分测定 |
2.2.3 烘烤对提油率影响的研究 |
2.2.4 粉碎粒径对提油率影响的研究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原料基础性状 |
2.3.2 山苍子核仁的主要成分 |
2.3.3 烘烤对提油率影响 |
2.3.4 粉碎时间对粒径及提油率影响 |
2.4 讨论与小结 |
2.4.1 讨论 |
2.4.2 小结 |
3 水酶法提山苍子核仁油工艺的优化 |
3.1 主要药品和试剂 |
3.2 主要实验设备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水酶法提取山苍子核仁油 |
3.3.2 山苍子核仁含油率的测定方法 |
3.3.3 复合酶制剂筛选实验 |
3.3.4 单因素实验 |
3.3.5 响应面优化水酶法提油工艺 |
3.3.6 SEM表面形态观察 |
3.4 结果及分析 |
3.4.1 酶种类的初步筛选 |
3.4.2 酶的复配对提取率的影响 |
3.4.3 复合酶的用量对提取率的影响 |
3.4.4 单因素实验 |
3.4.5 响应面优化水酶法提油工艺 |
3.4.6 水酶法对物料结构的影响 |
3.5 讨论与小结 |
3.5.1 讨论 |
3.5.2 小结 |
4 水酶法与其它提油法的提取率与油脂品质对比分析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山苍子核仁油的提取方法 |
4.2.2 山苍子核仁油的FT-IR结构分析 |
4.2.3 GC-MS检测山苍子核仁油的脂肪酸组成 |
4.2.4 不同提油方法提取的山苍子核仁油的理化性质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提油方法对提油率和提取时间的影响 |
4.3.2 不同提油方法提取的产物结构FT-IR鉴定 |
4.3.3 不同提油方法提取的产物脂肪酸组分分析 |
4.3.4 不同提油工艺山苍子核仁油理化性质比较 |
4.4 讨论与小结 |
4.4.1 讨论 |
4.4.2 小结 |
5 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山苍子核仁油制备GML |
5.1 药品、试剂以及仪器 |
5.1.1 实验材料 |
5.1.2 仪器 |
5.2 方法 |
5.2.1 单因素实验 |
5.2.2 响应面优化工艺条件 |
5.2.3 GML纯化方法 |
5.2.4 产物分析方法 |
5.3 结果及分析 |
5.3.1 GML合成单因素实验 |
5.3.2 响应面优化工艺条件 |
5.3.3 酯化产物结构分析 |
5.3.4 分子蒸馏纯化GML |
5.4 讨论与小结 |
5.4.1 讨论 |
5.4.2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油脂体微胶囊化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油脂体的结构 |
2 油脂体的化学稳定性 |
3 油脂体的微胶囊化 |
3.1 天然油脂体的微胶囊化 |
3.2 重组油脂体的微胶囊化 |
3.2.1 重组油脂体对疏水性化合物微胶囊化 |
3.2.2 重组油脂体对益生菌微胶囊化 |
3.3 人造油脂体微胶囊化 |
4 油脂体微胶囊化产品的体内消化 |
5 展望 |
(5)核桃、芝麻、花生去油脂复合物辅助降血糖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糖尿病现状 |
1.2 功能性降糖植物研究现状 |
1.3 核桃、芝麻、花生辅助降糖研究现状 |
1.3.1 核桃功能性降糖作用 |
1.3.2 花生功能性降糖作用 |
1.3.3 芝麻功能性降糖作用 |
1.4 商洛核桃、芝麻、花生现状 |
1.4.1 商洛核桃现状 |
1.4.2 核桃油研究现状 |
1.4.3 商洛芝麻现状 |
1.4.4 芝麻油研究现状 |
1.4.5 商洛花生现状 |
1.4.6 花生油研究现状 |
1.5 核桃、芝麻、花生去油脂饼粕研究现状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核桃芝麻花生去油脂饼粕制备及其成分分析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原料 |
2.2.3 试验试剂 |
2.2.4 试验仪器 |
2.2.5 去油脂方法参考依据 |
2.3 试验方法 |
2.3.1 核桃、芝麻、花生去油脂 |
2.3.2 去油脂复合物的制备 |
2.3.3 核桃、芝麻、花生去油脂主要指标的分析测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氧嘧啶建造小鼠高血糖模型 |
3.1 前言 |
3.2 试验材料 |
3.2.1 试验动物 |
3.2.2 试验原料 |
3.2.3 试验试剂 |
3.2.4 试验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高血糖动物模型建立 |
3.3.2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去油脂饼粕复合物对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研究 |
4.1 前言 |
4.2 试验材料 |
4.2.1 试验动物 |
4.2.2 试验原材料 |
4.2.3 试验试剂 |
4.2.4 试验仪器 |
4.2.5 参照标准 |
4.3 试验方法 |
4.3.1 核桃、芝麻、花生去油脂饼粕复合物的制备 |
4.3.2 急性毒性试验 |
4.3.3 降血糖试验 |
4.3.4 口服糖耐量试验 |
4.3.5 肝组织HG、Ins测定试验 |
4.3.6 数据处理及统计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核桃、芝麻、花生去油脂饼粕复合物对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值(FBG)的影响 |
4.4.2 核桃、芝麻、花生去油脂饼粕复合物对糖尿病小鼠糖耐量的影响 |
4.4.3 核桃、芝麻、花生去油脂饼粕复合物对糖尿病小鼠肝组织HG及血清Ins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花生突变体创制及脂磷酸磷酸酶基因家族的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花生概况 |
1.2 突变体创制的方法 |
1.2.1 物理诱变 |
1.2.2 化学诱变 |
1.2.3 花生突变体创制的研究进展 |
1.3 高油酸基因型鉴定方法 |
1.3.1 PCR产物直接测序法 |
1.3.2 等位基因特异PCR(AS-PCR)法 |
1.3.3 KASP法 |
1.4 脂磷酸磷酸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 技术路线 |
1.6 课题来源与支持 |
1.7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花生突变体的创制和性状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选用的花生品种(质) |
2.2.2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药品 |
2.3 实验方法 |
2.3.1 诱变方法 |
2.3.2 突变体农艺性状观察与鉴定 |
2.3.3 突变体品质性状检测 |
2.3.4 植物叶片基因组DNA提取 |
2.3.5 KASP技术SNP检测 |
2.4 统计与绘图方法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花生突变体的创制及性状的变异分析 |
2.5.2 花生植物学性状的分析 |
2.5.3 花生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5.4 花生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2.5.5 花生性状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2.5.6 花生性状的通径分析 |
2.5.7 花生性状的聚类分析 |
2.5.8 诱变剂对八个花生品种(质)的诱变影响 |
2.5.9 AhFAD2 等位基因的检测(KASP法) |
2.6 小结 |
第三章 花生脂磷酸磷酸酶基因家族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 |
3.2.1 植物材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设备 |
3.3 方法 |
3.3.1 总RNA提取与cDNA合成 |
3.3.1.1 总RNA提取 |
3.3.1.2 cDNA的合成 |
3.3.2 目的基因扩增 |
3.3.3 LPP基因序列分析 |
3.3.4 蛋白质序列比对同源性分析 |
3.3.5 系统发育分析 |
3.3.6 LPP基因表达特性分析 |
3.3.6.1 材料处理 |
3.3.6.2 实时荧光定量PCR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AhLPP基因家族的克隆 |
3.4.2 AhLPP蛋白理化性质与结构分析和预测 |
3.4.3 LPPs蛋白同源性分析 |
3.4.4 基因结构分析 |
3.4.5 系统发育树分析 |
3.4.6 AhLPP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 |
3.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7)花生脂肪酸QTL初步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油脂合成代谢途径 |
1.2 花生脂肪酸概述 |
1.3 花生脂肪酸品质分析技术 |
1.4 植物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1.5 QTL定位原理与方法 |
1.6 花生QTL定位研究进展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花生脂肪酸含量测定与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表型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花生脂肪酸组成含量QTL定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发酵花生粕产品质量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高温因素对产品质量稳定性的影响 |
2.2 高湿因素对产品质量稳定性的影响 |
2.3 光照因素对产品质量稳定性的影响 |
2.4 产品质量在加速试验及长期稳定性试验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
3 结论 |
(9)预烘烤对花生水酶法制油油脂释放行为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花生及花生油 |
1.1.1 花生 |
1.1.2 花生子叶细胞结构特征 |
1.1.3 花生油 |
1.1.4 花生油传统提取技术 |
1.2 热处理技术 |
1.2.1 传统加热技术 |
1.2.2 微波辐射加热技术 |
1.2.3 红外辐射加热技术 |
1.3 水酶法植物油提取技术 |
1.3.1 水酶法油脂释放机理 |
1.3.2 水酶法提油技术研究进展及现状 |
1.3.3 水酶法提油生成的乳状液的相关研究进展及现状 |
1.4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花生基本成分测定 |
2.2.2 花生烘烤及粉碎 |
2.2.3 粉碎花生的粒径分布 |
2.2.4 水酶法工艺过程 |
2.2.5 水酶法工艺条件优化 |
2.2.6 花生子叶微观结构的表征 |
2.2.7 花生油基本理化指标的测定 |
2.2.8 花生油氧化稳定性的评价 |
2.2.9 花生油微量成分含量的测定 |
2.2.10 花生油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2.2.11 花生蛋白的制备 |
2.2.12 蛋白水解度的测定 |
2.2.13 蛋白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
2.2.14 蛋白功能性质的测定 |
2.2.15 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分析 |
2.2.16 还原态Tricine SDS-PAGE分析 |
2.2.17 水酶法提取不同阶段乳状液的制备 |
2.2.18 乳状液界面蛋白的制备 |
2.2.19 乳状液微观结构的表征 |
2.2.20 乳状液粒径的测定 |
2.2.21 乳状液成分分析 |
2.2.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预烘烤对水酶法花生油提取效率与品质的影响 |
3.1.1 花生基本成分分析 |
3.1.2 预烘烤对花生水酶法提油的得油率的影响 |
3.1.3 水酶法提取花生油工艺条件优化 |
3.1.4 花生油脂肪酸组成的比较分析 |
3.1.5 花生油基本理化指标的比较分析 |
3.1.6 花生油微量成分含量的比较分析 |
3.1.7 花生油氧化稳定性的比较分析 |
3.2 预烘烤对水酶法提油过程中花生油释放行为的影响 |
3.2.1 预烘烤对花生子叶细胞微观结构的影响 |
3.2.2 预烘烤对花生粉碎程度的影响 |
3.2.3 预烘烤对水酶法过程中花生油释放过程的影响 |
3.2.4 预烘烤对花生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及功能性质的影响 |
3.3 水酶法提油过程中花生油的乳化行为及乳状液稳定机制 |
3.3.1 酶解时间对水酶法得油率及蛋白水解度的影响 |
3.3.2 乳状液微观结构的表征 |
3.3.3 酶解提取后花生子叶微观结构的表征 |
3.3.4 还原态Tricine SDS-PAGE分析 |
3.3.5 乳状液界面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变化 |
3.3.6 水酶法过程中乳状液组成的变化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富硒花生分离蛋白制备工艺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试验方法 |
1.3.1 恒温水浴花生脱脂 |
1.3.2 超高压辅助花生脱脂 |
1.3.3分离蛋白的工艺流程 |
1.3.4脂肪含量测定 |
1.3.5蛋白含量测定 |
1.3.6 硒含量测定 |
1.3.7 乳化性质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超高压辅助脱脂工艺条件选择 |
2.1.1 超高压辅助对脱脂效率的影响 |
2.1.2 超高压辅助对蛋白乳化性质的影响 |
2.2 富硒花生蛋白提取工艺优化 |
2.2.1 单因素试验 |
2.2.2 响应面设计 |
2.3 富硒花生不同阶段产品中的硒含量 |
3 结论 |
四、连续提取花生油脂与蛋白的加工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山桐子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 范睿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多酚与花生蛋白相互作用及其对花生蛋白致敏性的影响[D]. 张驰. 西南大学, 2021(01)
- [3]酶法提取山苍子核仁油及制备月桂酸单甘酯工艺研究[D]. 赖鹏英.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4]油脂体微胶囊化的研究进展[J]. 李佳,郑晓宇,吴秦柔,姜瞻梅,江连洲,侯俊财,田波. 中国粮油学报, 2021(06)
- [5]核桃、芝麻、花生去油脂复合物辅助降血糖功能的研究[D]. 李剑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6]花生突变体创制及脂磷酸磷酸酶基因家族的表达研究[D]. 徐赫. 青岛科技大学, 2020
- [7]花生脂肪酸QTL初步定位[D]. 曲艺伟.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8]发酵花生粕产品质量稳定性研究[J]. 孙东伟,初丽君,徐会茹,王珊珊,张睿,王晓玲,李秋,杜祖波.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9(01)
- [9]预烘烤对花生水酶法制油油脂释放行为及品质的影响[D]. 邓博心. 江南大学, 2018(01)
- [10]富硒花生分离蛋白制备工艺的优化[J]. 高林,赵文婷,田侠,米瑞芳,胡小松,吴继红. 中国食品学报,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