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理-剑川地区新生代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及火山喷发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廖程,杨天南,梁明娟,信迪,董猛猛,薛传东[1](2021)在《藏东南始新世剑川盆地西缘沉积特征及构造意义》文中指出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作用形成了以西藏-喜马拉雅造山带为主体的正向碰撞带和以"三江"造山带为主体的斜向碰撞带,二者之间的现代分界线为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剑川盆地是目前已确定的、位于斜向碰撞带最南端的始新世盆地。通过对盆地西缘4条剖面的详细沉积学研究,发现盆地充填过程分为2个阶段。钾质-超钾质火山活动(37~34 Ma)之前的充填物源自盆地西南侧,由冲积扇扇根、扇中亚相逐渐转变为三角洲平原亚相;火山活动之后的充填物源自盆地北西侧,形成冲积扇扇根、扇中亚相。结合盆地充填期间西侧基底构造变形特点,认为剑川盆地为始新世前陆盆地。始新世期间,剑川盆地与藏东、藏北诸多始新世前陆盆地一样,可能属于正向碰撞带的一部分,其与斜向碰撞带之间的界线位于剑川盆地以南。由于印度地块持续向北迁移,挤入到欧亚大陆内部,导致斜向碰撞带逐渐向北生长。
尹福光,潘桂棠,孙志明[2](2021)在《西南三江构造体系及演化、成因》文中研究说明西南三江构造体系突出表现为以昌都-兰坪-思茅地块为中轴的不对称走滑对冲构造,次为与走滑断裂相伴的伸展滑脱、走滑拉分盆地构造体系,再次为块体内部的近北东、北西向走滑断裂系。西南三江造山带构造体系演化分为挤压收缩变形、走滑深熔热隆、走滑剪切伸展、走滑剥蚀隆升等4个阶段。自晚白垩世开始,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西南三江造山带对冲体构造体系初始形成。自渐新世开始,印度板块持续向北楔入欧亚大陆,印度板块与扬子克拉通构成力偶,两者相向、相对运动,挤压与剪切特提斯大洋缝合带及两大陆边缘弧盆系等地质体,西南三江造山带对冲体构造体系进一步发展,近南北向剪切走滑构造体系形成,构造方向也由近东西转为近南北向。而与近南北向主走滑断裂带之相伴的伸展滑脱构造、拉分盆地,块体内部近北东、北西"X"型剪切走滑断裂同时相伴形成。这样,就形成了西南三江造山带大规模的对冲、走滑、旋转及其伴生的伸展、拉分盆地构造的构造体系。
尹福光,唐渊,徐波[3](2021)在《西南三江地区新生代走滑造山》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系统论述了西南三江地区那邦、高黎贡山、崇山-澜沧江、点苍山-哀牢山-红河剪切走滑带、区域性伸展与变质核杂岩、新生代盆地及走滑过程中的碱性岩浆活动等特征,认为西南三江地区经历了挤压收缩变形(60~40Ma)、走滑伸展热隆(40~38Ma)、走滑剪切深熔(38~23Ma)、走滑剪切伸展(23~11Ma)、走滑剥蚀隆升(11~5Ma)5个时空演化阶段,并对应5种运动机制及动力学机制:碰撞挤压、走滑拉张热隆(岩浆)、走滑剪切深熔、剪切伸展、走滑垮塌,主要表现为走滑造山。西南三江造山带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斜向俯冲形成的多条巨型顺时针走滑剪切带,其间的块体向南逸出并顺时针旋转。走滑断层系起了位移量调节和构造变换的作用,西南三江造山带为典型的走滑造山带。
王书兵,蒋复初,田国强,傅建利,李朝柱[4](2020)在《滇西北剑川盆地新近系地层时代的新认识及构造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处板块接触地带的滇西北剑川地区是研究新构造运动的重要场所。剑川盆地保留有较为完整的新生代地层,在1:250000地质图上,新生界自下而上为古新统勐野井组、始新统宝相寺组、渐新统金丝厂组、中新统双河组和上新统剑川组;其中双河组为一套含可采煤层的砂泥岩夹泥灰岩沉积,剑川组为一套火山-沉积岩组。近期的研究揭示双河组和剑川组均属始新世,但发表的年龄相互包含,并没有清楚的把两者分开。本文采用Ar-Ar和锆石U-Pb方法测试了双河组和剑川组顶、底凝灰岩的年龄,辅以岩体、岩脉的年龄,重新厘定了两个组的顶、底年龄。剑川组顶部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34 Ma±;底部凝灰岩黑云母Ar-Ar坪年龄为36 Ma±,与底部侵入岩脉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一致;中上部侵入岩脉的黑云母Ar-Ar坪年龄在34~36 Ma之间。同时,老君山岩体、玉召块岩体和沙帽山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在34~35 Ma之间。剑川火山-沉积岩组的年龄集中在34~36Ma之间,属始新世晚期。剑川双河煤矿矿部至三家村及五家村一带,双河组之下新发现一套凝灰岩,其黑云母Ar-Ar坪年龄和锆石SHRIMP U-Pb年龄均为37 Ma±,表明双河组的起始年代不超过37 Ma;双河组形成于36~37 Ma之间,也属始新世晚期。新的结果表明剑川盆地始新统地层应包括宝相寺组、金丝厂组、双河组和剑川组,缺失渐新统沉积。结合其他盆地的年龄数据,表明剑川乃至整个云南地区在渐新世期间为褶皱隆起期。
覃琼,徐亚东,郑国栋,张克信,魏明浩[5](2019)在《滇西剑川盆地剑川组岩石特征及火山喷发-沉积期次》文中研究表明滇西剑川盆地为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一个新生代拉分盆地,其沉积记录和盆缘构造的耦合可以揭示始新世晚期剑川盆地的环境特征。通过分析剑川组岩石特征,得出其物质来源和形成演化,反映剑川组火山岩是大陆造山后(板块碰撞以后)由陆内形成的岩浆喷发活动;通过分析剑川组的岩相特征,得出剑川组火山记录由强到弱表现为明显的特征,下段为火山喷发期次,上段为火山沉积期次。综合岩性岩相结果,得出剑川盆地始新世晚期板块碰撞后期的火山喷发沉积规律。
高剑雄[6](2018)在《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下二叠统地层特征及发育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靠近天山山前带,大量出露下二叠统地层,其中大部分层段的岩性以火山岩和沉积岩互层叠置为主。尽管前人对该区的构造沉积及其油气成藏关系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相关成果。但由于该区经过多期构造运动,导致其构造沉积环境复杂,对于火山岩和沉积岩互层沉积的地层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的认识还不清楚,制约了对该区原始盆地的认识。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次对该区西段出露的下二叠统地层的发育特征进行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踏勘与样品采集,对研究区下二叠统火山岩与沉积岩发育的地层特征及环境开展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下二叠统地层总体以火山岩与沉积岩地层互层产出为特征,其中下段多为火山岩地层,岩性组合呈现出双峰式火山岩与火山角砾岩、凝灰质砂岩或砂泥岩互层叠置特征;上段火山岩含量降低,多为沉积岩地层,岩性以砾岩、砂砾岩、凝灰质砂岩和粉砂质泥岩频繁互层为主,向上粒度逐渐变细,颜色由氧化色向还原色转变,砾石成分多为火山岩。共划分为火山爆发相、次火山岩相、火山喷溢相、扇三角洲平原相、扇三角洲前缘相5种岩相类型。综合以上研究,利用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同位素分析结果,将早二叠世大陆岩石圈深部过程与浅部沉积响应系统地结合起来,明确了软流圈地幔上涌形成的玄武质岩浆与其底侵下地壳物质发生熔融形成的酸性岩浆混合,形成英安岩、英安斑岩、流纹岩、玄武岩,与火山活动间歇期形成的沉积岩互层叠置的地层特征,从而建立了研究区“三期两源,早喷成山,中剥供源,晚侵互层”的发育模式,为该地区原型盆地的恢复奠定了基础,并对该区油气勘探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覃琼,徐亚东,张克信,吴旌,郑国栋,曹凯,王国灿,戴婕[7](2018)在《滇西剑川盆地剑川组火山事件的定年和古环境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剑川组顶部凝灰质砂岩和底部晶屑凝灰质火山角砾岩进行U-Pb锆石测年,结合前人对剑川组内部侵入的花岗岩脉体的数据,本文限定剑川组火山事件发生于36.23±0.88~35.46±0.76Ma,为始新世晚期蔡家冲期。剖面上段发现丰富的孢粉化石,反映该时期剑川盆地周缘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结合化石的最近亲缘类型的海拔、年均温和年降水量数据,进行共存分析得出始新世晚期剑川盆地的海拔在1900±100m,年均温在13.3~14.9℃,年降水量在863.3~1344mm。综合对比分析古生物化石、氧同位素、火山事件和构造热年代学数据,反映始新世晚期受印度和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滇西地区具有显着的地势差异,高海拔可达2000~2700m,而低海拔可降到1200m以下,甚至接近海平面,并伴生一系列拉分盆地的形成和强烈的火山事件。
孙莹[8](2018)在《准南地区下二叠统火山岩-沉积岩互层叠置发育模式》文中提出通过野外露头观测与样品采集,对准南地区下二叠统火山岩-沉积岩互层叠置发育特征和发育模式开展火山岩相学、样品测试和室内综合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火山岩以基性火山岩(玄武岩)和酸性火山岩(英安斑岩或流纹岩)伴生出现为主要特征,具有双峰式火山岩的岩石组合特征。沉积岩以砾岩、砂砾岩为主,砾石成分主要为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火山岩-沉积岩互层叠置地层序列以玄武岩、英安斑岩与火山角砾岩或砂泥岩互层产出为特征,划分为火山爆发相、次火山岩相、火山喷溢相、冲积扇扇根亚相、冲积扇扇中亚相和冲积扇扇缘亚相6种岩相类型以及中性旋回、中-酸性旋回、沉积旋回和基性火山-沉积旋回4个旋回。在大陆裂谷的背景下,软流圈地幔上涌形成的玄武质岩浆与其底侵下地壳物质发生熔融形成的酸性岩浆混合,形成流纹岩或流纹斑岩、玄武岩,与火山活动间歇期形成的沉积岩互层叠置。
涂雪静[9](2018)在《云南永胜新生代富碱斑岩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沙江-哀牢山地区岩石岩性复杂,岩浆岩类型和地层发育较齐全。滇西丽江市永胜县位于菁河-程海断裂以西、金沙江断裂以东地区,该区富碱斑岩呈小岩体出露,与北衙、马厂箐等地区富碱斑岩体同属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带,具有相似的地质背景。永胜战河乡和羊坪村富碱斑岩岩体黑云母、长石、石英含量较高,斑状结构明显。对该区开展野外地质考察、岩石学研究、室内实验分析,其中U-Pb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实验,补充和丰富了研究区新生代岩浆岩的时空格架;矿物学与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也为该区壳幔相互作用提供时空和物质方面的制约。此外,将本文的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加深对区域上富碱斑岩与构造背景的认识,为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和成矿作用深部约束的研究提供思路。本文共选取15个样品进行分析,该区富碱斑岩具有高钾、大离子亲石元素与LREE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和HREE相对亏损,以及不明显Eu异常等地球化学特征,经测试,本文样品K2O+Na2O均值为8.92%,K2O/Na2O均值为0.97,同时表现出准铝质-过铝质(A/CNK均值为0.99)特征,因此本研究区富碱斑岩样品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采集的两个岩体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甚至在地球化学图解上有重合之处,认为它们为同一岩体出露的小岩体,,具有相近的成岩动力学背景和源区。斑岩体为浅层侵入岩,对表征源区环境和携带物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获取的岩浆锆石的年龄为33.234.4Ma,处于“三江”地区富碱斑岩带岩浆活动的高峰期(4530Ma),结合Sr、Nd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数据,认为其与构造带上其他富碱斑岩区(如剑川、马厂箐岩体)具有成分和成因上的相似性,动力学条件与源区特征上具有一致性,均为大陆弧环境,且具壳幔混合源区,即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期造山期后的大陆弧环境使加厚下地壳和上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形成永胜富碱斑岩。
吴旌[10](2018)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剑川盆地新生代年代地层格架、古环境与古高程重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导致的青藏高原隆起,引发了全球环境巨变等一系列重大地质事件。而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响应一直是地质学界研究的热点,其中定量重建古高程对精细重塑高原隆升过程与环境变迁极为重要。从前人研究青藏高原古高程的成果来看,相较于高原的中部以及西南部,其东南缘的研究成果较少,而且研究手段比较单一,主要集中为氧同位素、氢同位素高程计和植被共存分析法,且缺少对古生物、岩相古地理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本次研究选择青藏高原东南缘云南西北部的剑川盆地,地处NNW向哀牢山-红河断裂(主控断裂)与NE向剑川断裂之间,是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隆升的重要地区。本文通过对剑川盆地新生界九子岩组-双河组沉积序列详细实测与采样分析研究基础上,建立孢粉、介形类生物化石组合,并辅以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锆石U/Pb测年,厘定其年代地层格架;并通过对孢粉组合的古植被重建、植物类群共存分析法、介形类动物群生态分析、碳酸盐岩氧同位素高程计和二元同位素(TΔ47)古温度等定量方法,恢复盆地九子岩组-双河组沉积期的古高程和古气候。本次研究主要取得成果如下:1、本次研究对剑川盆地九子岩组-双河组的灰岩-含煤泥岩-砂岩沉积组合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序列和沉积相划分,确定其为湖泊-三角洲沉积环境。通过对九子岩组灰岩样品碳同位素测试结果,认为九子岩组沉积时期的水体可溶硫化物浓度较低,且碳酸盐岩成岩过程中的水体环境存在较多的细菌甲烷作用。结合对九子岩组下部以及双河组钙质泥岩与泥灰岩碳氧同位素相关性分析,本文进一步揭示出剑川盆地九子岩组—双河组沉积环境为温暖湿润条件下短暂开放的湖盆体系。2、本文对剖面244件介形类样品系统分析,获得18个属51个种,建立了两个介形类组合带:Cypridopsis-Heterocypris和Austrocypris levis-Homoeucypris jingtanensis-Cyprinotus jiangsuensis-Darwinula组合带。通过区域对比,结合双河组以及上覆的剑川组底部获得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锆石U/Pb年龄结果,我们限定双河组沉积年龄短暂处于35.9±0.9 Ma左右。本次研究认为九子岩组和双河组的沉积时代为晚始新世。3、根据介形类动物群生态组合研究,本次研究认为剑川盆地晚始新世为一种淡水咸水混合-盐度适中且较为温暖的湖泊—三角洲的沉积环境,从九子岩组到双河组盐度逐渐降低。4、通过对双河组150件孢粉化石系统分析,本次研究在85件样品中获得26个属,自下而上划分了4个孢粉组合:组合1Polypodiaceaesporites-Cryptomeriapollenites-Chenopodipollis(33-45层),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伴生大量蕨类和少量草本,气候温暖湿润,且海拔较低;组合2Quercoidites-Ulmipollenites(46-60层),植被类型为亚热带针叶落叶混交林,反映较为温凉半湿润的气候环境;组合3 Juglanspollenites-Pinuspollenites-Compositoipollenites(64-67b),为温带落叶针阔叶混交林,伴生大量蕨类,气候温凉湿润;组合4 Lygodiumsporites-Cedripites-Ephedripites(67c-74层),为亚热带-暖温带落叶针阔叶林,气候由温暖向温凉半湿润转变。总体而言,剑川盆地晚始新世热带-亚热带落叶阔叶林-落叶针阔叶混交林这一古植被面貌的演化,揭示古气候经历了温暖湿润-温凉偏干的转变。5、双河组中划分的孢粉组合和优势特征植物类群,结合现生最近亲缘种高程变化以及所在环境大气平均年均温资料,本文拟运用共存分析法将剑川盆地双河组古海拔约束为1300-2600m,由于盆地存在地势高差范围较大,1300-2600m指示该时期研究区平均最低海拔值;并获得该地区晚始新世总体的大气平均年均温(MAAT)为16.8-21.7℃,其平均值为19.25±2.45°C,该温度比现代大气平均年均气温高6℃。6、本文对九子岩组-双河组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氧同位素、二元同位素TΔ47古温度测试分析,排除成岩期重结晶、蒸发作用等影响,获得沉积时期九子岩组和双河组水体中的氧同位素值δ18Omw(VSMOW)分别为-8.9±1.3‰(2σ)、-9.5±1.1‰(2σ)。本次研究使用Hoke et al.(2014)总结的青藏高原东南缘古近纪古高程模型,计算得到九子岩组古高程为2.5±0.7 km(asl),双河组古高程为2.9±0.6 km(asl)。因此,我们认为晚始新世剑川盆地古高程已经接近现代海拔高度。综上所述,研究区在36 Ma之前开始隆升,且在36 Ma时其古高程已经接近现代海拔高度。结合前人所获青藏高原始新世-渐新世的区域古高程数据,本次研究揭示出青藏高原在始新世晚期为东高西低的地貌形态。
二、大理-剑川地区新生代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及火山喷发期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理-剑川地区新生代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及火山喷发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藏东南始新世剑川盆地西缘沉积特征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背景 |
2 剑川盆地充填序列 |
2.1 白岩子剖面 |
2.2 大平子剖面 |
2.3 石钟山剖面 |
2.4 羊望塘剖面 |
2.5 马登镇东侧火山岩剖面 |
3 讨论 |
3.1 剑川-马登盆地充填物沉积特点 |
3.1.1 沉积序列及分布 |
3.1.2 充填过程 |
3.2 剑川-马登盆地属性及演化 |
3.3 大地构造意义 |
4 结论 |
(2)西南三江构造体系及演化、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西南三江造山带构造样式 |
2.1 对冲构造体系 |
2.1.1 西南三江造山带对冲构造样式 |
(1)西部向东逆冲推覆的逆冲岩席 |
(2)东部向西逆冲推覆的逆冲岩席 |
2.1.2 块体内的对冲构造 |
2.2 剪切走滑断裂构造体系 |
2.2.1 近南北向剪切走滑断裂带 |
(1)昔马-铜壁关剪切走滑断裂系 |
(2)嘉黎-高黎贡山剪切走滑断裂带 |
(3)澜沧江剪切走滑断裂带 |
(4)金沙江-哀牢山(红河)剪切走滑断裂带 |
(5)甘孜-理塘剪切走滑断裂带 |
2.2.2 近北东、北西走滑断裂系 |
(1)西部NE—近EW向逆时针走滑断裂系 |
(2)东部NNW—近NW向逆时针走滑断裂系 |
2.3 走滑伸展滑脱构造体系 |
2.4 走滑拉分盆地构造体系 |
3 西南三江造山带构造体系演化 |
3.1 挤压收缩变形(66~40 Ma) |
3.2 走滑深熔热隆(40~23 Ma) |
3.3 走滑剪切伸展(23~5.5 Ma) |
3.4 走滑剥蚀隆升(5.5~0 Ma) |
4 三江构造体系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及其效应 |
4.1 断块顺时针旋转或涡旋运动 |
4.2 剪切走滑作用 |
4.3 对冲构造作用 |
5 结论 |
(3)西南三江地区新生代走滑造山(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走滑剪切带特征 |
1.1 那邦走滑剪切走滑带 |
1.2 高黎贡山剪切走滑带 |
1.3 崇山-澜沧江走滑剪切带 |
1.4 点苍山-哀牢山(红河)剪切走滑带 |
2 区域性伸展与变质核杂岩、新生代盆地 |
2.1 区域性伸展与变质核杂岩 |
2.2 区域性伸展与新生代盆地 |
3 走滑过程中的碱性岩浆活动 |
4 西南三江造山带新生代时空演化 |
4.1 挤压收缩变形(60~40Ma) |
4.2 走滑伸展热隆(40~38Ma) |
4.3 剪切走滑深熔(38~22Ma) |
4.4 走滑剪切伸展(22~11Ma) |
4.5 走滑剥蚀隆升(11~5Ma) |
5 西南三江地区新生代走滑造山探讨 |
6 结论 |
(5)滇西剑川盆地剑川组岩石特征及火山喷发-沉积期次(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岩性岩相和喷发韵律特征 |
(1)剑川组下段(第2~30层) |
(2)剑川组上段(第31~52层) |
3 岩石化学特征 |
4 结 论 |
(6)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下二叠统地层特征及发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取得的成果及认识 |
1.4.1 完成的工作量 |
1.4.2 取得的成果及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下二叠统地层特征 |
2.2 火山岩分布情况 |
2.3 构造-沉积背景 |
第三章 地层发育特征 |
3.1 典型地区地层特征 |
3.1.1 金沟河地区 |
3.1.2 大白杨沟地区 |
3.1.3 水沟地区 |
3.1.4 蒙古泉子地区 |
3.1.5 玛纳斯地区 |
3.2 火山-沉积岩互层发育的地层对比特征 |
3.3 火山-沉积岩互层发育的地层特征及发育序列 |
第四章 岩石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4.1 岩石学特征研究 |
4.1.1 火山岩的岩石学特征 |
4.1.2 沉积岩的岩石学特征 |
4.2 火山岩的年代学分析 |
4.2.1 酸性火山岩的锆石U-Pb年龄 |
4.2.2 基性火山岩的锆石U-Pb年龄 |
4.3 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4.3.1 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研究 |
4.3.2 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研究 |
第五章 构造背景及发育模式研究 |
5.1 典型火山岩的成因与构造背景 |
5.1.1 火山岩的成因机制 |
5.1.2 火山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
5.2 火山岩与沉积岩互层叠置的发育模式分析 |
5.2.1 火山岩发育模式 |
5.2.2 沉积岩发育模式 |
5.2.3 火山岩与沉积岩互层叠置的发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滇西剑川盆地剑川组火山事件的定年和古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及样品采集 |
2 岩相分析和火山—沉积旋回 |
2.1 下段喷发旋回 |
2.2 上段火山—沉积旋回 |
3 锆石测年 |
3.1 测试流程 |
3.2 分析结果 |
4 孢粉 |
4.1 孢粉鉴定统计 |
4.2 共存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来源 |
5 讨论 |
6 结论 |
(8)准南地区下二叠统火山岩-沉积岩互层叠置发育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岩性特征 |
2.1 火山岩 |
2.1.1 岩相学特征 |
2.1.2 地球化学特征 |
2.2 沉积岩 |
3 地层序列 |
4 发育模式 |
5 结论 |
(9)云南永胜新生代富碱斑岩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本文主要成果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三江地区地质背景 |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3 区域地层划分及构造演化 |
2.4 区域岩浆岩空间分布 |
3 样品采集和岩相学特征 |
3.1 样品野外特征 |
3.2 岩石学特征 |
4 分析测试方法 |
4.1 样品选择及预处理流程 |
4.2 全岩主量元素分析 |
4.3 全岩微量元素分析 |
4.4 锆石U-Th-Pb同位素定年 |
4.5 Sr-Nd同位素 |
5 锆石U-Pb年代学、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地球化学 |
5.1 锆石U-Pb年龄LA-ICP-MS测试分析结果 |
5.2 锆石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 |
5.3 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
5.4 锆石Hf同位素地球化学 |
6 岩石地球化学 |
6.1 主量元素 |
6.2 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6.2.1 微量元素 |
6.2.2 稀土元素 |
6.3 Sr-Nd同位素 |
7 讨论 |
7.1 岩石成因 |
7.2 岩浆源区特征 |
7.3 构造环境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青藏高原东南缘剑川盆地新生代年代地层格架、古环境与古高程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1 青藏高原东南缘研究进展 |
1.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 选题目的、来源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1.4 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及自然地理概述 |
2.1.1 研究区位置 |
2.1.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2 剑川盆地地质背景 |
2.2.1 剑川盆地新生代岩石地层单位 |
2.2.2 剑川盆地岩浆岩 |
2.2.3 剑川盆地周缘主要新生代断裂构造特征 |
第三章 实测剖面地层序列与沉积学 |
3.1 实测剖面描述及岩石地层序列 |
3.2 实测剖面沉积相研究 |
3.2.1 九子岩组 |
3.2.2 双河组 |
3.3 剑川盆地古近纪沉积演化 |
第四章 剑川盆地年代地层 |
4.1 介形类生物年代地层 |
4.1.1 生物地层学 |
4.1.2 样品采集与室内处理 |
4.1.3 鉴定结果 |
4.1.4 标准化石 |
4.1.5 介形类化石组合和区域对比 |
4.2 锆石U/Pb年龄约束 |
第五章 剑川盆地孢粉化石组合与植被类型 |
5.1 孢粉化石采样与结果 |
5.1.1 孢粉样品采集 |
5.1.2 孢粉样品室内处理 |
5.2 孢粉组合划分 |
5.3 古植被演化 |
5.3.1 最近亲缘属种生态环境 |
5.3.2 剑川盆地双河组古植被演化 |
第六章 剑川盆地晚始新世古温度与古高程重建 |
6.1 古温度定量重建方法及原理 |
6.1.1 共存分析古温度法 |
6.1.2 二元同位素(ClumpedIsotope,TΔ_(47))古温度 |
6.2 剑川盆地晚始新世古温度定量重建 |
6.2.1 孢粉共存分析法重建MAAT |
6.2.2 二元同位素TΔ_(47)古温度 |
6.3 古高程定量重建原理及方法 |
6.3.1 同位素古高程计 |
6.3.2 植被型高程计 |
6.4 剑川盆地晚始新世古高程定量重建 |
6.4.1 碳氧同位素样品处理过程 |
6.4.2 碳氧同位素测试结果 |
6.4.3 碳酸盐岩样品成岩历史 |
6.4.4 大气降水及氧同位素古高程结果 |
6.4.5 剑川盆地植被共存分析法古高程 |
6.5 滇西藏东地区古高程变化 |
第七章 剑川盆地晚始新世古环境重建 |
7.1 碳氧同位素古环境讨论 |
7.1.1 碳氧同位素相关性的古环境讨论 |
7.1.2 碳同位素古环境讨论 |
7.2 介形类动物的古环境讨论 |
7.3 孢粉组合植被类型的古环境讨论 |
第八章 微体化石主要属种系统描述 |
8.1 介形类主要属种系统描述 |
8.2 孢粉主要属种系统描述 |
第九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四、大理-剑川地区新生代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及火山喷发期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藏东南始新世剑川盆地西缘沉积特征及构造意义[J]. 廖程,杨天南,梁明娟,信迪,董猛猛,薛传东.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21(04)
- [2]西南三江构造体系及演化、成因[J]. 尹福光,潘桂棠,孙志明.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21(02)
- [3]西南三江地区新生代走滑造山[J]. 尹福光,唐渊,徐波.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21(01)
- [4]滇西北剑川盆地新近系地层时代的新认识及构造意义[J]. 王书兵,蒋复初,田国强,傅建利,李朝柱. 第四纪研究, 2020(01)
- [5]滇西剑川盆地剑川组岩石特征及火山喷发-沉积期次[J]. 覃琼,徐亚东,郑国栋,张克信,魏明浩. 地质科技情报, 2019(05)
- [6]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下二叠统地层特征及发育模式研究[D]. 高剑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7]滇西剑川盆地剑川组火山事件的定年和古环境研究[J]. 覃琼,徐亚东,张克信,吴旌,郑国栋,曹凯,王国灿,戴婕. 地质学报, 2018(10)
- [8]准南地区下二叠统火山岩-沉积岩互层叠置发育模式[J]. 孙莹.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8(04)
- [9]云南永胜新生代富碱斑岩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D]. 涂雪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10]青藏高原东南缘剑川盆地新生代年代地层格架、古环境与古高程重建[D]. 吴旌.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