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可塑性技术会议简介

国际可塑性技术会议简介

一、关于塑性技术国际会议的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齐哲[1](2021)在《超高层建筑结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程序D-SAP持续开发》文中认为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程序D-SAP自2014年完成基础平台搭建以来,先后开发和集成了常用的17种材料本构、30余种结构单元类型和多种加速与迭代算法,已被用作多座超高层结构的动力全过程分析。但随着分析需求的增加,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是D-SAP中的材料以一维、二维混凝土和钢筋材料为主,单元多以纤维梁柱单元、壳单元等宏观单元为主,缺少建筑结构精细化建模所需要的三维弹塑性钢材、混凝土材料模型和弹性实体单元类型。二是随着近年来参数化结构设计概念的兴起,要求结构分析软件应具有参数化建模、分析的能力,而D-SAP与参数化的结合还不够紧密。针对以上两点需求,本文开展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向D-SAP中集成了多个二维平面应力单元和三维实体单元。采用合适精度的Hammer和Gaussian数值积分方法计算单元刚度矩阵,在充分了解D-SAP模块化架构和有限单元理论的基础上,完成了5个二维平面应力单元(CPS3、CPS4、CPS6、CPS8、CPS4I)和5个三维实体单元(C3D4、C3D10、C3D8、C3D20、C3D8I)在D-SAP的集成。其中CPS4I和C3D8I两种非协调元可在不增加外部节点的情况下解决双线性单元CPS4单元和C3D8单元“剪切闭锁”的问题。使用悬臂梁在横向力作用下的算例验证了10种实体单元的计算精度。(2)向D-SAP中集成了钢材和混凝土三维弹塑性实体材料。对于钢材弹塑性材料,根据钢材混合硬化情况下的率本构方程推导了一致切线刚度的表达式,给出了径向返回算法的实施的流程;将双线性随动硬化的拐点光滑处理,结合Chaboche随动硬化和等向硬化形成了两种三维钢材混合硬化材料。对于混凝土弹塑性材料,基于Grassl提出的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绘制了塑性返回部分和损伤计算部分的流程图,编写了适用于DSAP架构的三维混凝土塑性损伤材料代码。通过与理论或实验对比验证了两种材料代码的正确性。(3)参考D-SAP文本建模与分析命令流格式实现了二次开发工具(API),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与参数化软件Grasshopper的接口。使用COM组件技术和活动模板库实现了132个API函数,可用于在Visual Studio平台上通过“编程建模”进行D-SAP的建模和分析。结合API函数和Grasshopper电池开发模板先后开发了节点、材料、截面、单元、分析等D-SAP电池,通过PC框架的参数化建模、分析过程展示了建筑几何模型到结构模型的转换细节和D-SAP电池的使用方法。

刘婷婷[2](2020)在《大跨度单层球面网壳结构抗震耐损性能评估及提升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型公共建筑在地震灾害发生后的应急避难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工程抗震设计时,在必须满足整体结构遭受地震灾害时不发生局部或整体倒塌的基本要求之外,还应保证结构发生损伤之后在有可能发生后续地震灾害的情况下依旧保证安全。大跨度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因其良好的跨越能力和抗震性能,常被用于公共建筑的屋顶或维护结构等重要部分,此类型结构的震后损伤水平与剩余抗震能力大小往往能够决定整体结构是否可以继续使用。尤其在应急避难期间,若结构在震损状态下没有足够的后续承灾能力,一旦因为后续地震发生局部或整体垮塌,将会造成难以预计的伤亡损失。发展合适的震后性能评估方法和指标来衡量结构对不同损伤水平的耐受程度,并提出针对性提升措施,对于大跨度空间结构的抗震设计和性能分析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耐损性能评估和提升措施选择两个关键问题为主线。首先针对单层球面网壳结构提出结合地震损伤和抗震能力的综合型性能评估模型,并适当改善相应评估指标,进而结合设计规范提出耐损性能评估框架。同时针对结构初始设计阶段,借助力学方法推导出快速识别网壳结构易损区域的计算公式。在上述两项工作基础上,借助多种结构措施或可恢复功能结构,从而实现单层网壳结构耐损性能的优化提升。本文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1)结合地震损伤与抗震能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评估网壳结构对地震损伤耐受能力的综合型震后性能评估方法。在损伤结构剩余抗震能力比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能力储备系数的概念。通过对典型单层球面网壳震后抗震能力退化的研究,验证了损伤区间内的剩余抗震能力比曲线形状能够结合失效模式,反映结构在不同损伤状态下的抗震安全水平。通过具体案例研究,明确了构件布置、失效模式、内部塑性杆件发展区域对损伤结构剩余抗震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损伤网壳保留其抗震能力大小主要取决于内部构件损伤分布位置,损伤区间内剩余抗震能力比曲线形状能够较为科学地反映网壳结构设计方案,结构能力储备系数在评估网壳结构性能水平上具有可行性。(2)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多种响应指标的剩余抗震能力评估模型。用两个状态差向量分别表示从当前的损伤状态到完好状态和倒塌临界状态,将剩余抗震能力比定义为相对于倒塌临界状态的相对距离比值。改进的剩余抗震能力比计算方法能够提高耐损性能评估计算效率,适用于大型复杂结构。以损伤性能分级为基础,根据结构的重要性和使用属性不同,建立了结构剩余抗震能力比性能矩阵,实现耐损性能水平分级,确定了对应于不同设防水准下的结构剩余抗震能力比目标值。结合现行设计规范,初步建立结构耐损性能评估工作框架。(3)基于等效连续假定思想,提出大跨度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在竖向地震动作用下的易损区域快速识别方法。分别通过有矩理论和塑性极限理论推导得到用于识别网壳结构在弹性和塑性范围内节点位移最大位置的公式。根据曲率变化速度在相应节点等效受力面积上的积分,得到相对刚度指数。该指标同时能用于反映网壳结构在初步设计阶段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研究表明,依据相对刚度指数调整得到的均衡设计下的网壳结构,不仅能够控制结构的最不利变形位置,为后续设计和评估提供帮助,同时能够结合易损区域位置对结构耐损能力进行初步调整,在保证结构抗震承载能力的同时,确保结构在一定损伤时依旧保证足够的后续抗灾能力。(4)分析了预应力构件对于刚性网壳结构震后剩余抗震承载力的影响,提出基于耐损性能的结构优化设计流程。分别以改善内部塑性分布以及抵消外部不利荷载作用作为耐损优化提升思路,选择将预应力构件直接布置于刚性网壳内部的预应力加强网壳以及刚性网壳外部增加索撑体系的弦支穹顶结构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预应力优化结构的耐损性能水平。研究表明,预应力索直接布置在网壳内部时,能够直接调整结构内部传力途径,改变原有刚性网壳塑性杆聚集的情况,提高耐损水平;而整体索撑体系的增加虽然也能一定程度改变内部传力途径,但更多依赖于具有自复位功能的索撑体系提供的抗震能力储备而达到保证损伤结构剩余抗震能力的目的。最后,结合预应力优化加固措施,提出结构耐损提升设计流程,初步建立基于耐损的结构性能设计框架。(5)以大跨度单层球面网壳结构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基于不同类型的耗能控制方式和装置,进行了网壳结构震后耐损性能提升效果的对比研究。分别考察基于耗能思想的损伤控制方式与控制装置对结构耐损性能提升的影响,给出设计建议。通过分析对比,发现不同形式的控制方式与装置在提升耐损性能方面效果差异明显。调整结构截面尺寸划分主次结构的方法更适用于主次区域分离设计的结构;在特定区域内加入保险丝杆件与耗能节点实现损伤定位,若能进一步结合可替换方式,能够显着提高同等损伤条件下结构抗震能力;阻尼耗能杆件设置区域与数量的不同有可能会造成原结构失效模式转变,反而降低原结构同等损伤下的耐损水平;三维隔震支座能够显着整体降低网壳内部损伤杆件比例,起到保护整体结构的作用,从而保证网壳结构自身的后续抗震能力。

薛亦聪[3](2020)在《部分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充分发挥预制装配结构的施工性能、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及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与耐久性能方面的优势,本文提出了部分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Partially Precast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PPSRC)柱。PPSRC柱由预制与现浇两部分组成,其中预制部分包括十字型钢、纵筋、矩形螺旋箍筋与高性能混凝土,当PPSRC柱的预制部分运输至施工现场并定位后,使用普通现浇混凝土浇筑柱芯以形成完整的PPSRC柱。若PPSRC柱应用于轴压比较小的上层结构时,可在预制部分制作时在柱芯填充保温隔热材料以形成部分预装配型钢混凝土空心(Hollow Precast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HPSRC)柱以减轻构件自重并增强其保温隔热性能。本文提出的PPSRC柱与HPSRC柱充分利用了装配式结构组合灵活的特点,可通过材料优化与截面形式优化,达到提高承载力、降低成本与便捷现场施工等诸多优势,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本文采用拟静力试验、有限元分析及理论分析等研究手段,对PPSRC柱与HPSRC柱的抗震性能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7个剪跨比大于2.0的PPSRC长柱、4个剪跨比大于2.0的HPSRC长柱、6个剪跨比小于2.0的PPSRC短柱及4个剪跨比小于2.0的HPSRC短柱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结果及其分析,总结了PPSRC柱与HPSRC柱的破坏形态特征,同时对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应变特征、刚度退化、位移延性与耗能能力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截面形式、剪跨比、轴压力、配筋率、配箍率与内部现浇混凝土强度对PPSRC柱与HPSRC柱抗震性能的影响。(2)基于OpenSees平台,使用纤维截面模型进行了PPSRC长柱与HPSRC长柱在往复荷载下的滞回性能分析,之后使用该模型对轴压力、型钢强度、型钢配钢率及预制混凝土强度等参数进行了有限元扩展分析。同时使用纤维截面与非线性剪切弹簧组合模型进行了PPSRC短柱与HPSRC短柱在往复荷载下的滞回性能分析,并使用该模型验证了其对传统型钢混凝土短柱与采用再生骨料的型钢混凝土短柱的适用性。(3)根据截面中和轴的不同位置,基于平截面假定建立了PPSRC长柱与HPSRC长柱的压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基于所提出的压弯承载力计算方法得到了上述两类构件的轴力-弯矩相关曲线。基于界限破坏理论对HPSRC柱与PPSRC柱的轴压比限值计算方法进行了推导,并结合两类构件的特征,分析了体积配箍率与现浇混凝土强度对轴压比限值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HPSRC柱与PPSRC柱的轴压比限值建议取值。(4)利用钢筋混凝土部分与型钢及其内部混凝土部分的剪切变形相互关系确定了其在型钢混凝土构件受剪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基于此提出了基于强度叠加法的型钢混凝土梁、柱构件受剪承载力统一计算模型。在使用本文及文献记载的66个发生剪切破坏的型钢混凝土柱与57个发生剪切破坏的型钢混凝土梁的试验结果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后,对实际设计提出了相关建议。(5)基于试验结果与分析提出了PPSRC柱与HPSRC柱中型钢配钢率、型钢强度以及预制与现浇混凝土强度的建议取值范围。之后提出了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时PPSRC柱预制部分的开裂荷载计算方法。

强翰霖[4](2020)在《含起波钢筋梁与屈服后强化柱的新型RC框架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作为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可能发生多种不同类型的倒塌机制。如何同时提高其抗整体侧向倒塌(地震作用下)和抗局部竖向连续倒塌(爆炸、地震、火灾等作用下)的能力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针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含起波钢筋梁和屈服后强化柱的新型RC框架结构:“起波钢筋”是一种新型钢筋构造,配置在梁中能同时提高框架抗地震倒塌、连续倒塌能力;屈服后强化柱的配置用于控制结构在地震下的残余变形。故其在整体侧向倒塌工况下侧向变形能力大、残余变形小;在局部竖向连续倒塌工况下抗连续倒塌能力强。本文针对其抗震性能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1)起波钢筋受力性能研究。首先针对起波钢筋单轴受力性能开展了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发现其有先被拉直、再被拉断的受力过程,表现出“双台阶”的受力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轴受力本构模型。其次针对起波钢筋往复拉伸性能开展了研究,重点研究了起波钢筋的滞回特性和低周疲劳特性。(2)配置起波钢筋的RC梁抗震性能研究。首先对14个1/2缩尺RC梁试件开展了往复加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起波钢筋的配置使得RC梁出现了一种新的“双台阶”行为受力特征和一种新的“双铰机制”破坏模式,且增大了RC梁的转角变形能力。其次采用纤维模型开展了数值模拟分析。最终提出了起波钢筋梁塑性铰滞回本构理论模型。(3)新型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首先对3个1/2缩尺单层单跨RC框架子结构试件开展了往复加载试验研究,证实了配置起波钢筋有利于结构实现“强柱弱梁”破坏机制。并基于此开展了框架结构变形机制分析,指出起波钢筋构造适用于4层及以上框架结构;分析了屈服后强化柱对框架整体抗震性能的显着作用,揭示了应用变形能力较小的高强材料可以形成变形能力较大的框架柱的机理。(4)新型RC框架结构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研究。首先,在初始刚度、延性和承载力三个参数基础上,将屈服后刚度作为结构第四个重要参数考虑进来,开展了新型框架设计反应谱研究。其次提出了新型框架的结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一个多层框架设计实例,时程分析和增量动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RC框架相比,本文提出的新型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获得较大提升。本文研究成果为新型RC框架的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为RC框架综合抗倒塌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一种技术途径。

胡黎俐[5](2020)在《预应力碳纤复材板增强钢柱的整体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钢结构屈曲破坏发生突然,造成后果严重,为引发结构破坏甚至倒塌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提高受压钢构件的屈曲承载力是结构技术中一个重要需求。使用复材对钢结构进行增强具有附加重量小、操作便捷等优点,已应用于实际工程。本文提出了预应力碳纤复材板(简称碳板)增强钢柱抗屈曲技术:首先将碳板锚固于钢柱两端,然后人工撑出碳板施加预应力,形成增强体系,该增强体系在钢柱受压过程中提供水平支撑力,从而抑制其整体屈曲的发生。该技术可直接应用于新建结构,也可应用于加固既有结构,且增强效果显着、无锈蚀隐患、施工便捷。应用该技术可使外形细长的钢柱获得高抗压承载力,从而满足高层、大跨等建筑方面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工作包括:(1)提出并发展了预应力碳板增强钢柱抗整体屈曲技术。设计并完善了增强体系的构成与施工工艺。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研究了预应力碳板增强钢柱的几何初始缺陷,发现增强体系可使钢柱几何初始缺陷显着减小,并分析解释了其机理。通过长期监测研究了碳板预应力损失,其主要由材料松弛、温度变化和碳板端部滑移产生,实测42天的预应力损失平均为5.1%,且大部分于前17天内完成。(2)进行了3种长细比(105、140、200)的纯钢柱、无顶撑增强钢柱和预应力碳板增强钢柱的轴压试验研究。无顶撑增强钢柱的屈曲承载力提升不明显,而预应力碳板增强钢柱的屈曲承载力提升显着,试验中最多可提高到纯钢柱的2.5倍,其破坏模式通常为对称失稳,但在撑出长度较大时变为混合失稳。(3)进行了3个不同偏心率(1、2、3)的预应力碳板增强钢柱的偏压试验研究。偏压下预应力碳板增强效果明显,且偏心率越大增强效果越显着。偏压试件均发生对称失稳,此后产生上下不对称的变形。凸侧碳板应力随加载不断提高,不存在下降阶段。(4)进行了轴压和偏压工况下预应力碳板增强钢柱的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吻合良好。通过255个算例进一步证明了预应力碳板增强的有效性。对撑出长度和初始预应力等关键参数进行参数分析,获得了其对增强效果的影响规律。(5)揭示了轴压和偏压下预应力碳板增强钢柱屈曲发生的原因为钢柱屈服或凹侧碳板松弛,进而提出了4种屈曲情况。确定了最优预应力增强后的钢柱在受压过程中凹侧碳板松弛与钢柱边缘屈服同时发生。由此得到了最优预应力和最高屈曲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最终提出了最优增强设计方法并给出设计算例。

郭宇韬[6](2020)在《双钢板组合沉管隧道结构受力机理及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型双钢板组合沉管隧道结构在承载能力、变形能力、抗冲击爆炸性能、防水性能、施工效率等方面表现优异,适用于大型海底隧道。本论文对该结构的弯剪受力机理与局部稳定性能等进行了试验研究、数值分析与理论推导,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完成了16个三点加载抗剪性能试验,研究了剪跨比、含钢率、隔板布置、界面连接、销栓作用等因素对抗剪能力的影响,分析了裂缝发展与应力状态,明确了主要破坏模式与受力特征。(2)完成了7个四点加载抗弯性能试验,研究了浇筑缺陷、界面性能、局部稳定等因素对抗弯能力的影响,分析了应变应力发展与屈曲变形发展,区分了不同破坏模式,对设计构造提出了建议。(3)基于通用有限元程序MSC.MARC,开发了模拟结构弯剪受力行为的数值模型,为结构分析提供了有效工具。基于模型对界面设置、材料本构、裂缝模拟等内容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进一步开展了参数分析,加深了对结构机理的认识。(4)建立了包含组合桁架、腹板纯剪、销栓作用的多机制抗剪理论模型,采用应力分解方法明确了轴向隔板参与不同抗剪机制的占比与贡献。分析了剪跨比等因素的影响,给出了考虑多机制协同作用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并基于试验、数值计算结果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验证。(5)建立了抗弯理论模型,对局部稳定、弯剪耦合、部分剪力连接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分别推导了翼缘多向应力状态在弹性、弹塑性条件下的理论解,发现了双向强化效应并计算了强化系数,提出了考虑多轴效应的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并进行了验证。进一步,给出了综合考虑稳定、缺陷、强化等因素的设计建议。(6)建立了分析组合加劲板稳定性的理论模型框架,提出了描述加劲板屈曲模态的阶跃级数法,基于能量理论求得了加劲板失稳的弹性屈曲系数高阶精度显示解。建立了加劲板失稳数值模型,通过大量参数分析,给出了考虑中间态失稳的折减系数。通过数值模型对理论进行了验证,并给出了稳定性设计方法。

李小娟[7](2020)在《水平荷载下海上风电大直径钢管桩-土相互作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传统能源领域带来的污染问题日益显着,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重点发展海上风电项目,是目前能源领域的长期发展目标,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大直径钢管桩基础作为海上风机最主要的基础形式,在海上风电项目中得到广泛的运用。然而,传统的桩基设计方法与理论运用于水平荷载条件下海上风电大直径钢管桩的设计中会存在诸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以往的理论方法和力学模型无法全面地反映大直径桩的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因此,提出合理桩-土作用力学模型,建立适用于实际工程的各项土抗力计算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本文依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167814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2017YFC0703408),基于能量原理的变分法进行编程计算,研究多层土中海上风电大直径钢管桩的桩-土相互作用计算问题;对比现场工程试验、文献案例以及FLAC3D数值模拟结果,验证理论模型在海上风电钢管桩应用的合理性;提出小变形条件下桩周各土抗力的修正计算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修正基于能量原理提出了水平荷载作用下大直径柔性钢管桩的桩-土作用力学模型计算方法。首先在原有理论框架基础上,对土体弹性模量的取值方法进行了扩展;改进了土体域位移假设函数,提出了同时考虑竖向荷载与水平荷载的变分法;获得柔性桩桩侧的水平土抗力及桩身附加力矩表达式;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及FLAC3D结果吻合较好;理论上证明了小变形条件下竖向荷载及桩内部土芯的存在对桩身水平响应的影响可忽略。(2)修正基于能量法的水平荷载作用下大直径刚性钢管桩的桩-土作用力学模型计算方法。采用Timoshenko梁单元模拟刚性桩和半刚性桩;引入土体域三维位移假设,考虑土层沿深度方向的位移;改进了土体域位移假设函数,提出同时考虑竖向荷载与水平荷载的变分法解法;选取典型刚性沉井基础工程实例,分析沉井水平变位、转角、内力以及井周水平土抗力和附加弯矩,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及FLAC3D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其正确性;揭示了桩侧土体三维方向位移分布规律;对比了采用刚性梁、Euler-Bernoulli梁及Timoshenko梁的结果,发现Timoshenko梁理论能更好地模拟超大直径深基础的-土相互作用,建议该力学模型适用于长径比大于1.7的圆形深基础。(3)研究了水平受荷大直径柔性钢管桩周土抗力及影响因素。深入分析桩土参数及水平加载位置对柔性桩的水平响应的影响;给出了柔性桩的桩周水平土抗力和桩侧附加力矩表达式,研究了各项土抗力对桩整体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比重;结果表明桩侧水平土抗力在总的水平土抗力中占主导因素,其中层间剪切作用的影响可达到总水平土抗力的33%左右;桩侧附加力矩、桩端水平土抗力和桩端力矩的贡献较小。(4)研究了水平受荷大直径刚性钢管桩周各项土抗力及影响因素。分析桩土参数及水平加载位置对刚性桩的水平响应的影响;给出刚性桩水平土抗力、桩侧附加力矩、桩端水平抗力及抵抗力矩的理论表达式,系统性地研究了各项作用力对桩整体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比重;表明桩侧水平土抗力在总的土抗力中占主导因素,其中土层层间剪切作用对水平土抗力的影响达到20%左右。(5)得出桩周各项作用力初始刚度的修正表达式,修正了桩-土作用多弹簧力学模型。对以p-y曲线等为代表的地基反力法的初始刚度进行修正,取典型柔性桩和刚性桩的工程实例,验证初始刚度修正公式的合理性;本文也对风机自振频率进行了验算,验证了该模型计算风机整体自振频率的正确性。

张杨[8](2020)在《汇流环装置精密制造装配工艺优化设计》文中指出汇流环装置是雷达的关键部件,主要用来实现雷达车辆旋转与固定部分之间电信号、电能的可靠传输。研究其工作过程中的接触电阻对其信号传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汇流环装置精密制造装配工艺优化设计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结合汇流环装置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分析得出影响汇流环装置信号波动的主要原因为接触电阻,提出通过稳定汇流环装置接触电阻保障其信号传输质量的工艺优化设计方案。(2)依据接触电阻的实质、计算方法、影响因素设计汇流环接触电阻试验装置和接触电阻测试系统。采集汇流环装置导电系统中两导体间的接触电压信号,保存至存储器中,记录接触电压。处理试验数据,建立粗糙度F和接触压力P与接触电阻R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确定对接触电阻影响显着的因子。(3)使用ABAQUS软件对导电环进行车削仿真,研究车削参数对导电环变形量的影响规律。设立不同刀具前角、切削深度、主轴转速下的车削试验,对比仿真、试验结果,确定导电环表面变形量最小的加工工艺,完成其制造工艺。(4)通过集对分析理论和层次分析法获取汇流环装置装配特征,完成汇流环装置装配个体编码,装配顺序规化,优化汇流环装配工艺。试装检验优化工艺,结果表明导电环与电刷之间接触电阻小于0.1欧姆,旋转360度接触电阻变化量小于10毫欧,汇流环装置信号传输质量稳定可靠。

张佳佳[9](2019)在《西非陆坡区逆冲相关微盆地内层序地层及海底扇构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深水海底扇沉积的重要场所,陆坡微盆地有着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和重要的研究价值,因而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尽管前人针对深水海底扇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在逆冲相关微盆地内部层序地层及海底扇构型的研究方面仍然相对薄弱。本论文以西非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某深水研究区为例,应用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及井资料,分析逆冲微盆地的构造样式及形成演化机制,揭示微盆地内部的层序地层结构及空间演化规律,阐明微盆地内部的海底扇构型特征及控制因素。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陆坡逆冲过渡区可同时发育横向逆冲褶皱与纵向滑脱褶皱,两者共同限制了逆冲微盆地的空间分布。逆冲微盆地的演化过程受控于逆冲活动与泥底劈的耦合作用,总体经历了三个演化阶段:逆冲-泥底劈耦合阶段、泥底劈持续阶段及泥底劈削弱阶段。纵向滑脱褶皱的发育过程是控制逆冲微盆地时空演化的关键,早期差异逆冲活动产生的纵向剪切应力诱导了纵向滑脱褶皱的形成,后期在差异负载作用下底部泥核发生侧向侵入,导致纵向滑脱褶皱发生不对称的掀斜隆升。逆冲微盆地内部发育多种类型的层序地层单元及其组合样式,其形成演化受到逆冲活动与沉积演化的共同影响。在逆冲活动阶段,随着沉积速率与构造生长速率的动态变化,微盆地三级层序内部主要发育汇聚型地层单元组合,并且随着微盆地A/S的变化,多个层序在垂向上可组合成进积型或退积型的汇聚地层充填样式;当逆冲活动趋于停止时,微盆地三级层序内部主要发育杂乱型地层单元组合,并且随着沉积充填的进行,多个层序在垂向上可组合成进积型的杂乱地层充填样式。逆冲微盆地内部不同级次的海底扇构型分布样式受控于古地貌形态、微盆地A/S及构造活动性。在微盆地早期负向地貌单元内部主要发育连片状的朵叶分布样式,而在微盆地晚期平坦地貌单元内部主要发育条带状的水道分布样式。微盆地三级层序内部的构型组合样式可随微盆地A/S的减小,由朵叶-水道垂向组合逐渐演化为朵叶-水道侧向组合以及非限制性朵叶沉积。当逆冲活动速率大于水道沉积速率时,水道可发生明显转向并绕过构造高部位;反之,当逆冲活动速率小于水道沉积速率时,水道可以加积或下切的方式通过构造高部位,其中加积型水道弯曲度较大,侧向迁移作用明显,而下切型水道弯曲度较小,顺向迁移作用明显。

王会萌[10](2019)在《泡沫钢材力学性能及轴心受压构件稳定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泡沫钢是一种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可以通过改变孔隙率和孔结构来改变钢材密度、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这给其应用带来了更多的可选择性,合理的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结构构件的稳定性能,从而提高承载力。泡沫钢的应用将会促进钢结构的巨大发展。泡沫钢的研究正逐渐从材料学领域扩展到工程结构应用领域,但目前对泡沫钢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单轴单调压缩性能,对泡沫钢结构构件性能还鲜有研究。本文在现有泡沫钢制备工艺和材料性能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从材料的制备、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和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及局部稳定性能三个方面对泡沫钢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造孔剂法是一种制备高熔点泡沫金属的优选方法,孔隙率是泡沫金属最重要的物理性质,本文采用造孔剂法制备泡沫钢,研究不同工艺参数时成品孔隙率与造孔剂含量的关系,建立了孔隙率的计算公式;采用淀粉作造孔剂制备小孔径泡沫钢,研究其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在工厂车间生产出大尺寸泡沫钢样品,用于材料力学性能和轴心受压构件稳定性能试验研究。(2)进行了泡沫钢材料单轴压缩、单轴拉伸和压缩卸载再加载试验,得到泡沫钢的弹、塑性泊松比,确定材料的典型材性曲线,并研究了材料的损伤演化规律。(3)进行了11种循环加载制度的材性试验,研究了泡沫钢在循环荷载下的破坏形态和强化特性,标定混合强化模型参数,并用有限元数值模型对参数进行验证。(4)进行了22个泡沫钢轴心受压试件的整体稳定性能静力加载试验,研究稳定承载力;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计算418个泡沫钢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承载力,研究残余应力、本构模型和材料力学性能对泡沫钢柱整体稳定性能的影响;基于我国现行钢结构设计标准中柱子曲线公式的形式,得到适用于泡沫钢材料的新的柱子曲线。(5)进行了17个泡沫钢短柱的局部稳定性能静力加载试验,研究其破坏形态和稳定承载力;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验证材性曲线和模型的有效性;计算303个泡沫钢短柱,研究板件宽厚比、板件的相互约束作用和本构模型等对板件稳定性能的影响;基于屈服准则确定泡沫钢短柱中板件的宽厚比限值。

二、关于塑性技术国际会议的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塑性技术国际会议的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超高层建筑结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程序D-SAP持续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常用商业有限元软件发展和使用现状
        1.2.1 国外
        1.2.2 国内
    1.3 若干开源有限元软件开发和使用现状
    1.4 D-SAP程序简介
    1.5 存在问题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1 D-SAP程序开发需求
        1.5.2 本文研发工作内容
2.一些弹性实体单元的集成与验证
    2.1 引言
    2.2 实体单元在D-SAP集成流程
        2.2.1 单元类与其他类的关系
        2.2.2 实体单元代码的编写与编译
        2.2.3 实体单元刚度矩阵的推导与计算
    2.3 二维弹性平面应力(实体)单元
        2.3.1 CPS3与CPS6单元
        2.3.2 CPS4与CPS8单元
        2.3.3 CPS4I非协调单元
        2.3.4 数值积分方案的选择
        2.3.5 等参单元验证
        2.3.6 非协调元验证
    2.4 三维弹性实体单元
        2.4.1 C3D4与C3D10单元
        2.4.2 C3D8与C3D20单元
        2.4.3 C3D8I非协调单元
        2.4.4 数值积分方案的选择
        2.4.5 等参单元和非协调单元的验证
    2.5 本章小结
3.钢材和混凝土三维弹塑性实体材料的集成与验证
    3.1 引言
    3.2 三维混合硬化钢材
        3.2.1 混合硬化情况下的J_2流动理论
        3.2.2 径向返回算法和一致切线模量推导
        3.2.3 混合硬化模型的选择
        3.2.4 程序实现
        3.2.5 往复荷载下的材料测试与验证
    3.3 三维混凝土损伤材料
        3.3.1 塑性和损伤理论
        3.3.2 图形返回算法
        3.3.3 程序实现
        3.3.4 材料参数校对
        3.3.5 复杂应力下材料测试与验证
    3.4 疲劳材料
        3.4.1 折减方案
        3.4.2 程序实现
        3.4.3 材料验证
    3.5 本章小结
4.参数化建模软件Grasshopper与D-SAP程序接口开发
    4.1 引言
    4.2 D-SAP API的实现
        4.2.1 COM组件与活动模板库
        4.2.2 ATL平台搭建流程
        4.2.3 D-SAP API架构介绍
        4.2.4 API验证—二层框架结构案例分析
    4.3 基于API的D-SAP电池开发
        4.3.1 电池开发要点
        4.3.2 简单电池
        4.3.3 材料电池
        4.3.4 截面电池
        4.3.5 单元电池
    4.4 电池的应用
        4.4.1 PC框架参数化建模
        4.4.2 不同参数PC框架的地震响应对比
    4.5 本章小结
5.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CPS6单元刚度矩阵的Hammer数值积分
附录B CPS4单元刚度矩阵的Gaussian数值积分
附录C 模型参数A_g、B_g的推导
附录D 硬化函数的偏导数求解
附录E 接口函数Node在 Helper.cpp中的实现
附录F 二层框架结构模型创建与分析的API代码(部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大跨度单层球面网壳结构抗震耐损性能评估及提升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强震作用下网壳力学行为及损伤及性能评估研究现状
        1.2.1 网壳结构动力失效模式判别
        1.2.2 网壳结构震后损伤刻画方式与相应性能水平划分
        1.2.3 网壳结构分析方法
        1.2.4 网壳结构的易损性、鲁棒性与整体性
    1.3 以增设可恢复结构/构件为提升抗震耐损措施研究现状
        1.3.1 可恢复功能结构或构件研究现状
        1.3.2 网壳结构基于可恢复性抗震设计研究进展
    1.4 存在问题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1 存在问题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2 基于结构能力储备的单层网壳结构抗震耐损性能评估
    2.1 引言
    2.2 与结构耐损能力有关的概念
        2.2.1 结构耐损与建筑多层次抗震性能评估关系
        2.2.2 结构耐损能力相关概念辨析
    2.3 结构抗震耐损性能的评估指标
        2.3.1 结构剩余抗震能力比与结构能力储备系数
        2.3.2 结构能力储备系数与鲁棒性指数异同比较
    2.4 典型网壳剩余抗震能力比曲线特征
        2.4.1 不同特征剩余抗震能力比曲线特点
        2.4.2 典型球面网壳剩余抗震能力比曲线
        2.4.3 剩余抗震能力比与构件塑性发展的关系
    2.5 算例分析讨论
        2.5.1 模型简介
        2.5.2 不同类别构件易损性分析
        2.5.3 不同类别构件承载力敏感性分析
        2.5.4 基于结构能力储备系数的结构改造方案对比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多指标响应的单层球面网壳结构震后耐损评估模型
    3.1 引言
    3.2 多指标结构震后剩余抗震能力评估模型
        3.2.1 结构响应指标选择
        3.2.2 评估模型建立
        3.2.3 不同指标重要性系数确定方法
        3.2.4 评估方法主要流程
        3.2.5 评估方法验证
    3.3 结构耐损性能水平与目标
        3.3.1 结构耐损性能等级划分与性能矩阵
        3.3.2 不同设防水平下结构耐损性能目标值
    3.4 算例分析与讨论
        3.4.1 模型简介及地震波选择
        3.4.2 结构能力储备系数计算
        3.4.3 易损区域确定
        3.4.4 优化方案对比
        3.4.5 基于耐损性能的网壳结构设计流程
    3.5 本章小结
4 竖向地震作用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薄弱区域预测
    4.1 引言
    4.2 弹性状态下网壳结构最大位移预测
        4.2.1 基本假定
        4.2.2 地震作用简化
        4.2.3 弹性状态下的最大节点位移位置预测
        4.2.4 等效刚度不连续的影响
    4.3 塑性状态下网壳结构最大位移预测
        4.3.1 基本假定和屈服条件
        4.3.2 基于塑性极限分析的最大节点位移位置预测
        4.3.3 屈服强度与截面面积对薄弱区域的影响
    4.4 方法验证
        4.4.1 最大节点位移位置解析解与数值结果对比
        4.4.2 结构材料屈服强度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4.5 算例分析与讨论
        4.5.1 基于相对刚度指数的网格布置方案选择
        4.5.2 基于耐损性能的结构调整与方案选择
    4.6 本章小结
5 结合自复位概念的单层球面网壳耐损性能的预应力提升研究
    5.1 引言
    5.2 待优化低矢跨比刚性球面单层网壳结构
        5.2.1 基本模型信息
        5.2.2 地震波选择
        5.2.3 不同类别构件损伤敏感区域
    5.3 基于预应力加固的抗震耐损优化方案
        5.3.1 刚性网壳剩余承载能力影响因素
        5.3.2 具有预应力体系的结构改造方案选择
    5.4 算例分析与讨论
        5.4.1 刚性网壳耐损性能与动力响应分析
        5.4.2 预应力体系对动力响应与塑性发展的影响
        5.4.3 预应力体系对结构耐损性能水平的影响
        5.4.4 拉索及索撑体系的剩余抗震承载力讨论
        5.4.5 基于预应力构件优化的耐损性能加固设计流程
    5.5 本章小节
6 结合“隔离”和能量耗散概念的单层球面网壳结构耐损能力提升分析
    6.1 引言
    6.2 “隔离”设计理念的实施及网壳耐损能力分析
        6.2.1 “隔离”结构调整原则
        6.2.2 案例分析方案规划
        6.2.3 结构参数确定
        6.2.4 动力弹塑性分析对比讨论
    6.3 节点耗能装置的实施及网壳耐损能力分析
        6.3.1 耗能节点装置类型与案例分析规划
        6.3.2 结构参数确定
        6.3.3 具有“保险丝”构造网壳动力弹塑性分析
        6.3.4 具有摩擦耗能节点构造网壳动力弹塑性分析
    6.4 采用消能替代构件的耐损能力提升分析
        6.4.1 消能替代杆件与耗能装置选择
        6.4.2 案例分析方案规划
        6.4.3 阻尼杆件结构参数确定
        6.4.4 具有阻尼杆件网壳动力弹塑性分析对比讨论
    6.5 屋面柱顶隔震措施及网壳耐损能力机理分析
        6.5.1 网壳隔震支座与案例分析规划
        6.5.2 隔震支座结构参数确定
        6.5.3 具有隔震支座网壳动力弹塑性分析讨论
    6.6 耐损提升措施讨论与设计建议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部分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型钢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1.2.2 装配式型钢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1.2.3 型钢混凝土构件数值分析模型
        1.2.4 型钢混凝土构件承载力分析模型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与整体思路
        1.4.1 研究目标
        1.4.2 总体思路
2 部分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长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2.1 引言
    2.2 试验方案设计
        2.2.1 试验参数设计
        2.2.2 材料性能
        2.2.3 试件制作
        2.2.4 量测方案
        2.2.5 加载方案
    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2.3.1 试件破坏形态
        2.3.2 滞回曲线
        2.3.3 骨架曲线
        2.3.4 应变分析
        2.3.5 刚度退化
        2.3.6 位移延性
        2.3.7 耗能能力
    2.4 基于纤维截面模型的长柱构件有限元分析
        2.4.1 纤维截面
        2.4.2 单元类型
    2.5 有限元模型中的材料本构关系
        2.5.1 混凝土
        2.5.2 钢材
    2.6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2.6.1 滞回曲线
        2.6.2 峰值荷载与耗能能力
    2.7 参数扩展分析
        2.7.1 轴压力
        2.7.2 型钢强度
        2.7.3 配钢率
        2.7.4 预制混凝土强度
    2.8 本章小结
3 部分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长柱压弯承载力及轴压比限值研究
    3.1 引言
    3.2 部分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长柱压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3.2.1 基本假定
        3.2.2 压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3.2.3 轴力-弯矩相关曲线
    3.3 部分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长柱轴压比限值研究
        3.3.1 部分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长柱轴压比计算方法
        3.3.2 部分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长柱的轴压比限值计算方法
        3.3.3 体积配箍率与现浇混凝土强度对轴压比限值的影响
        3.3.4 部分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长柱轴压比限值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4 部分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4.1 引言
    4.2 试验方案设计
        4.2.1 试验参数设计
        4.2.2 材料性能
        4.2.3 试件制作
        4.2.4 量测方案
        4.2.5 加载方案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3.1 试件破坏形态
        4.3.2 滞回曲线
        4.3.3 骨架曲线
        4.3.4 应变分析
        4.3.5 刚度退化
        4.3.6 位移延性
        4.3.7 耗能能力
    4.4 基于纤维截面与非线性剪切弹簧组合模型的短柱构件有限元分析
        4.4.1 纤维截面
        4.4.2 非线性剪切弹簧
        4.4.3 截面的组合
    4.5 有限元模型中的材料本构关系
        4.5.1 混凝土与钢材
        4.5.2 Pinching4 Material模型
    4.6 有限元模型验证
        4.6.1 部分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短柱
        4.6.2 文献[28]中记载的型钢再生混凝土短柱
    4.7 本章小结
5 型钢混凝土构件受剪承载力统一计算模型
    5.1 引言
    5.2 现行相关规程、公式分析
        5.2.1 《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2016)计算方法
        5.2.2 《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YB9082-2006)计算方法
        5.2.3 《AISC360-16》计算方法
        5.2.4 《Eurocode4》计算方法
    5.3 型钢混凝土构件受剪承载力计算理论的发展
        5.3.1 基于修正拉-压杆模型的型钢混凝土深梁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
        5.3.2 基于软化拉-压杆模型的型钢混凝土深梁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
    5.4 型钢混凝土梁、柱构件受剪承载力统一计算模型
        5.4.1 模型的基本思想
        5.4.2 计算流程
    5.5 基于统一计算模型的型钢混凝土柱构件受剪承载力计算
        5.5.1 RC部分的剪切刚度(K_(RC))
        5.5.2 型钢及内部混凝土部分的剪切刚度(K_(ss))
        5.5.3 RC部分的受剪承载力(V_(RC))
        5.5.4 型钢及内部混凝土部分的受剪承载力(V_(ss))
    5.6 基于统一计算模型的型钢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计算
        5.6.1 RC部分的剪切刚度(K_(RC))
        5.6.2 型钢及内部混凝土部分的剪切刚度(K_(ss))
        5.6.3 RC部分的受剪承载力(V_(RC))
        5.6.4 型钢及内部混凝土部分的受剪承载力(V_(ss))
    5.7 模型的验证
        5.7.1 型钢混凝土柱
        5.7.2 型钢混凝土梁
    5.8 设计建议
    5.9 本章小结
6 部分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柱设计与施工方法建议
    6.1 引言
    6.2 部分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柱的设计建议
        6.2.1 一般规定
        6.2.2 轴压比限值
        6.2.3 构造措施
    6.3 部分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柱的施工建议
        6.3.1 预制RPC的制备与养护
        6.3.2 内部混凝土浇筑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与录用的学术论文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授权的专利
    附录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荣誉与奖励

(4)含起波钢筋梁与屈服后强化柱的新型RC框架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新型RC框架前期研究进展简介及分析
        2.2.1 起波钢筋梁受弯性能
        2.2.2 新型RC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
    2.3 RC框架地震中“强柱弱梁”破坏机制分析
        2.3.1 震害调查结果
        2.3.2 柱梁强度比系数
        2.3.3 分析与总结
    2.4 RC框架中塑性铰转移技术
        2.4.1 增强法
        2.4.2 削弱法
        2.4.3 替换法
        2.4.4 分析与总结
    2.5 RC框架中屈服后强化柱实现技术
        2.5.1 材料层次
        2.5.2 框架柱层次
        2.5.3 框架结构层次
        2.5.4 分析与总结
    2.6 小结
第3章 起波钢筋受力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RC框架中起波钢筋受力状态
    3.3 单轴拉伸性能
        3.3.1 试验研究
        3.3.2 数值模拟
        3.3.3 理论模型
    3.4 往复拉伸性能
        3.4.1 试验研究
        3.4.2 数值模拟
        3.4.3 理论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配置起波钢筋的RC梁抗震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研究
        4.2.1 试件设计
        4.2.2 加载与量测方案
        4.2.3 试验结果
        4.2.4 试验结果分析
    4.3 数值模拟
        4.3.1 有限元建模
        4.3.2 模型验证
        4.3.3 拓展分析
    4.4 理论分析
        4.4.1 RC梁塑性铰机制分析
        4.4.2 各类梁截面弯矩-曲率理论模型
        4.4.3 起波钢筋梁塑性铰弯矩-转角滞回模型
    4.5 小结
第5章 新型RC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梁中配置起波钢筋的框架子结构抗震性能试验
        5.2.1 试件设计
        5.2.2 加载与量测方案
        5.2.3 试验结果
        5.2.4 试验结果分析
    5.3 新型RC框架变形机制分析
        5.3.1 单层单跨框架子结构
        5.3.2 多层多跨框架结构
    5.4 屈服后强化柱的引入及变形能力分析
        5.4.1 柱塑性区长度
        5.4.2 柱塑性区长度对变形能力的影响
    5.5 小结
第6章 新型RC框架地震反应谱研究
    6.1 引言
    6.2 动力时程分析
        6.2.1 结构模型
        6.2.2 地震动输入
        6.2.3 分析过程
    6.3 最大位移响应
        6.3.1 时程分析结果
        6.3.2 理论模型
        6.3.3 设计反应谱
        6.3.4 损伤指标
    6.4 残余位移响应
        6.4.1 时程分析结果
        6.4.2 理论模型
        6.4.3 设计反应谱
    6.5 小结
第7章 新型RC框架抗震设计方法研究及抗震性能评价
    7.1 引言
    7.2 新型RC框架抗震设计方法
        7.2.1 普通RC框架
        7.2.2 起波钢筋梁的设计
        7.2.3 屈服后强化柱的设计原则
        7.2.4 基于性能评估的中、大震设计
    7.3 新型RC框架设计实例
        7.3.1 普通RC框架
        7.3.2 起波钢筋梁的设计
        7.3.3 屈服后强化柱的设计
        7.3.4 基于性能评估的中、大震设计
    7.4 新型RC框架抗震性能评价
        7.4.1 时程分析基本信息
        7.4.2 增量动力分析结果
        7.4.3 典型时程分析结果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普通框架RCF配筋图
附录 B 起波钢筋梁设计过程信息表
附录 C 新型框架RCF-KB-PYH配筋图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预应力碳纤复材板增强钢柱的整体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本章引言
    2.2 规范和规程(CECS 77:96;YB 9257-96)中钢结构加固方法概述
    2.3 复材增强钢结构研究现状
        2.3.1 抗压增强
        2.3.2 抗弯增强
        2.3.3 抗疲劳加固
        2.3.4 抗扭加固
        2.3.5 抗剪增强
        2.3.6 小结
    2.4 钢索预应力撑杆柱研究现状
        2.4.1 理论研究
        2.4.2 试验研究
        2.4.3 有限元和设计方法研究
        2.4.4 小结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预应力碳板增强钢柱技术
    3.1 本章引言
    3.2 本文提出的新技术
        3.2.1 实施方案
        3.2.2 增强机理
        3.2.3 技术特点与应用优势
    3.3 本文研究的构件
        3.3.1 钢柱
        3.3.2 碳板
        3.3.3 锚具
        3.3.4 顶撑
    3.4 增强体系对钢柱几何初始缺陷的影响
        3.4.1 初始缺陷测量方法和对象
        3.4.2 初始缺陷测量结果
        3.4.3 增强后初始缺陷减小原理
    3.5 增强体系的预应力损失
        3.5.1 预应力损失测量方法和对象
        3.5.2 预应力损失测量结果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预应力碳板增强钢柱轴压试验研究
    4.1 本章引言
    4.2 轴压试验设计
        4.2.1 试验方案
        4.2.2 试验加载及测量
    4.3 轴压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荷载位移曲线及屈曲承载力
        4.3.2 破坏模式
        4.3.3 钢柱及碳板应力变化
        4.3.4 轴向位移、转角位移、面外位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预应力碳板增强钢柱偏压试验研究
    5.1 本章引言
    5.2 偏压试验设计
        5.2.1 偏压试验方案
        5.2.2 偏压加载及测量
    5.3 偏压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荷载位移曲线及屈曲承载力
        5.3.2 破坏模式
        5.3.3 钢柱及碳板应力变化
        5.3.4 轴向位移、转角位移、面外位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预应力碳板增强钢柱有限元模拟
    6.1 本章引言
    6.2 有限元建模
        6.2.1 几何模型
        6.2.2 材料与单元
        6.2.3 边界条件及计算
    6.3 试件模拟及模型验证
    6.4 试验试件加载全过程模拟
    6.5 参数分析
        6.5.1 撑出长度和预应力对轴压试件的影响
        6.5.2 顶撑布置对轴压试件的影响
        6.5.3 长细比和钢材屈服强度对轴压试件的影响
        6.5.4 碳板弹性模量对轴压试件的影响
        6.5.5 边界条件对轴压试件的影响
        6.5.6 持荷加固对轴压试件的影响
        6.5.7 初始缺陷对轴压试件的影响
        6.5.8 撑出长度和预应力对偏压试件的影响
        6.5.9 关键参数影响规律总结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预应力碳板增强钢柱稳定性分析理论及设计方法
    7.1 本章引言
    7.2 纯钢柱整体屈曲计算方法回顾
    7.3 预应力碳板增强钢柱屈曲承载力理论计算方法
        7.3.1 理想情况
        7.3.2 非理想情况
    7.4 预应力碳板增强钢柱最优预应力及最高屈曲承载力
        7.4.1 最优预应力及最高屈曲承载力的对应状态及计算方法
        7.4.2 影响最高屈曲承载力的因素
        7.4.3 最高屈曲承载力与纯钢柱屈曲承载力的柱子曲线对比
    7.5 预应力碳板增强钢柱设计方法
        7.5.1 设计思路与步骤
        7.5.2 设计算例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轴压试件钢截面应变
附录B 有限元模拟结果原始数据
附录C Jezek法计算钢柱极值点失稳荷载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双钢板组合沉管隧道结构受力机理及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沉管隧道结构的应用与发展
    1.3 研究和应用的现状与不足
        1.3.1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受剪性能
        1.3.2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受弯性能
        1.3.3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稳定性能
        1.3.4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数值分析
        1.3.5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其它研究
        1.3.6 文献调研小结
    1.4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总体思路
        1.4.1 研究目标
        1.4.2 总体思路
第2章 双钢板组合沉管隧道结构受剪试验
    2.1 概述
    2.2 试验设计
        2.2.1 试件参数
        2.2.2 材料性能
        2.2.3 测点布置及数据采集
    2.3 主要试验现象
        2.3.1 加载过程
        2.3.2 破坏模式
    2.4 试验结果分析
        2.4.1 裂缝发展
        2.4.2 参数分析
        2.4.3 应力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双钢板组合沉管隧道结构受弯试验
    3.1 概述
    3.2 试验设计
        3.2.1 试件参数
        3.2.2 材料性能
        3.2.3 测点布置及数据采集
    3.3 主要试验现象
    3.4 试验结果分析
        3.4.1 参数分析
        3.4.2 应变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双钢板组合沉管隧道结构弯剪性能数值分析
    4.1 概述
    4.2 有限元模型
        4.2.1 几何条件与网格划分
        4.2.2 界面连接与接触
        4.2.3 材料本构
        4.2.4 模型简化
    4.3 计算结果
        4.3.1 受剪模型
        4.3.2 受弯模型
    4.4 参数分析
        4.4.1 受剪模型
        4.4.2 受弯模型
    4.5 小结
第5章 双钢板组合沉管隧道结构受剪理论分析
    5.1 概述
    5.2 已有设计方法
        5.2.1 日本指南
        5.2.2 欧洲规范
        5.2.3 中国规范
        5.2.4 美国规范
    5.3 理论模型推导
        5.3.1 组合桁架机制
        5.3.2 腹板纯剪机制
        5.3.3 翼缘销栓作用
        5.3.4 总抗剪承载力
        5.3.5 数值分析修正
    5.4 理论模型验证
    5.5 设计实例
    5.6 小结
第6章 双钢板组合沉管隧道结构受弯理论分析
    6.1 概述
    6.2 已有设计方法
    6.3 双向强化作用
    6.4 设计方法与建议
        6.4.1 设计建议
        6.4.2 计算方法与验证
    6.5 设计实例
    6.6 小结
第7章 双钢板组合沉管隧道结构局部稳定性能研究
    7.1 概述
    7.2 稳定问题分类
    7.3 相关设计方法
        7.3.1 基本框架
        7.3.2 美国规范
        7.3.3 中国规范
    7.4 理论分析
        7.4.1 能量方程
        7.4.2 形函数 -阶跃级数
        7.4.3 方程求解
        7.4.4 加劲肋间局部失稳
    7.5 数值分析
        7.5.1 有限元模型
        7.5.2 中间态折减系数
        7.5.3 理论验证
    7.6 设计建议
    7.7 设计实例
    7.8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水平荷载下海上风电大直径钢管桩-土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桩的刚柔性定义
        1.2.2 水平受荷柔性桩-土作用研究现状
        1.2.3 水平受荷刚性桩-土作用研究现状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能量原理的水平受荷柔性桩计算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理论背景介绍
        2.2.1 力学假设
        2.2.2 求解方法
    2.3 基于能量原理方法的改进
        2.3.1 土体弹性模量取值的改进
        2.3.2 考虑桩内土芯作用
        2.3.3 考虑桩顶竖向荷载
        2.3.4 柔性桩的土抗力表达式
    2.4 案例验证
        2.4.1 水平受荷柔性桩算例验证
        2.4.2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算例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能量原理的水平受荷刚性桩计算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理论背景介绍
        3.2.1 力学假定
        3.2.2 求解方法
    3.3 基于能量原理方法的改进
        3.3.1 土域位移衰减函数的改进
        3.3.2 考虑桩内土芯作用
        3.3.3 考虑桩顶竖向荷载
        3.3.4 刚性桩的土抗力表达式
        3.3.5 三种梁理论计算方法对比
    3.4 案例验证
        3.4.1 水平受荷刚性桩案例验证
        3.4.2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算例验证
    3.5 土体位移场假设的合理性验证
        3.5.1 与FLAC~(3D)结果的对比
        3.5.2 与实测结果的对比
    3.6 Timoshenko梁适用范围研究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上风电钢管桩-土相互作用影响因素分析
    4.1 引言
    4.2 柔性桩的水平响应影响因素分析
        4.2.1 桩身参数影响
        4.2.2 土体参数影响
        4.2.3 加载位置的影响
    4.3 柔性桩的各项土抗力的影响分析
        4.3.1 水平土抗力影响因素分析
        4.3.2 桩侧附加力矩影响因素分析
    4.4 刚性桩的水平响应影响因素分析
        4.4.1 桩身参数影响
        4.4.2 土体参数影响
        4.4.3 加载位置的影响
    4.5 刚性桩的各项土抗力影响因素分析
        4.5.1 水平土抗力影响因素分析
        4.5.2 桩侧附加力矩影响因素分析
        4.5.3 桩端剪力影响因素分析
        4.5.4 桩端抵抗力矩影响因素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上风电钢管桩周土抗力初始刚度研究
    5.1 引言
    5.2 柔性桩的土抗力初始刚度修正公式
        5.2.1 水平土抗力初始刚度修正
        5.2.2 附加抵抗力矩初始刚度修正
    5.3 刚性桩的土抗力初始刚度修正公式
        5.3.1 水平土抗力初始刚度修正
        5.3.2 附加抵抗力矩初始刚度修正
        5.3.3 桩底作用力初始刚度表达式修正
    5.4 初始刚度修正公式的运用
        5.4.1 p-y曲线初始刚度的修正
        5.4.2 考虑桩-土作用的风机自振频率计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6.3 建议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水平受荷柔性桩的变分法推导
    A.1 虚功原理与最小能量法的计算
    A.2 桩身变形的解法
    A.3 土体位移的解法
附录 B 水平受荷刚性桩变分法推导
    B.1 虚功原理与最小能量法的计算
    B.2 桩身变形的解法
    B.3 土体位移的解法
作者简介

(8)汇流环装置精密制造装配工艺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精密制造技术的发展
    1.3 汇流环装置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电接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4.1 电接触理论的形成
        1.4.2 电接触理论的发展
    1.5 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1.5.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2 论文章节的安排
        1.5.3 论文流程
第2章 接触电阻显着因子分析
    2.1 引言
    2.2 汇流环装置结构特点及其信号传输原理
        2.2.1 汇流环装置结构特点
        2.2.2 汇流环装置信号传输原理
    2.3 接触电阻
        2.3.1 接触电阻本质
        2.3.2 接触电阻计算
        2.3.3 接触电阻影响因素
    2.4 汇流环接触电阻实验
        2.4.1 实验设计
        2.4.2 数据采集
        2.4.3 数据处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制造工艺优化
    3.1 导电环车削加工受力模型
        3.1.1 受力模型建立
        3.1.2 切削力的计算
    3.2 车削仿真模型建立
        3.2.1 材料模型建立
        3.2.2 基于正应力的摩擦模型
        3.2.3 切屑分离准则
    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3.3.1 主轴转速的影响
        3.3.2 刀具前角的影响
        3.3.3 切削深度的影响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1 试验准备
        3.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装配工艺优化
    4.1 装配序列优化
        4.1.1 装配序列优化意义
        4.1.2 集对分析
        4.1.3 基于集对分析的评价方法
    4.2 装配序列优化算法
        4.2.1 算法原理
        4.2.2 算法构成要素
    4.3 装配工艺优化
        4.3.1 零部件编码
        4.3.2 装配工艺优化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西非陆坡区逆冲相关微盆地内层序地层及海底扇构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陆坡微盆地的概念及成因类型
        1.2.2 陆坡微盆地内部的层序地层结构及演化模式
        1.2.3 陆坡微盆地内部的海底扇构型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1.2.4 存在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区概况
        1.3.1 地质概况
        1.3.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3 资料丰度和品质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研究工作量
    1.6 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微盆地构造展布样式及形成演化机制研究
    2.1 微盆地静态构造展布特征
        2.1.1 区域地层反射特征
        2.1.2 逆冲褶皱带的构造样式及展布特征
        2.1.3 底部泥岩滑脱层的分布及变形特征
    2.2 微盆地动态构造演化特征
        2.2.1 生长地层结构特征
        2.2.2 微盆地时空演化特征
        2.2.3 微盆地构造演化过程
    2.3 微盆地成因机制探讨
        2.3.1 纵向滑脱褶皱的形成机制
        2.3.2 泥岩滑脱层的变形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盆地内部层序地层结构及空间演化规律研究
    3.1 微盆地内部的三级层序地层格架
        3.1.1 三级层序地层界面特征
        3.1.2 三级层序地层分布特征
        3.1.3 微盆地古地貌分布特征
    3.2 微盆地内部的层序地层结构
        3.2.1 层序地层单元类型及特征
        3.2.2 层序地层单元的组合样式
        3.2.3 层序地层单元组合的空间分布
    3.3 微盆地内部的层序地层充填样式及控制因素探讨
        3.3.1 层序地层单元及组合的形成机制
        3.3.2 微盆地差异地层充填样式的控制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盆地内部海底扇构型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
    4.1 海底扇沉积构型识别特征
        4.1.1 水道-天然堤沉积构型识别特征
        4.1.2 朵叶沉积构型识别特征
        4.1.3 块状搬运体构型识别特征
    4.2 微盆地内部的海底扇构型分布及演化特征
        4.2.1 海底扇体系的宏观分布样式
        4.2.2 海底扇体系内部的构型组合样式
        4.2.3 海底扇复合体的构型复合样式
    4.3 古地貌对微盆地内部海底扇构型展布的控制作用探讨
        4.3.1 古地貌对海底扇宏观构型展布的控制作用
        4.3.2 古地貌对海底扇内部构型特征的控制作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泡沫钢材力学性能及轴心受压构件稳定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泡沫金属的研究现状
        1.2.1 泡沫金属的结构形态
        1.2.2 泡沫金属的制备
        1.2.3 泡沫金属的应用
    1.3 泡沫钢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1.3.1 泡沫金属的力学性质
        1.3.2 泡沫钢的单轴压缩和单轴拉伸力学性能
        1.3.3 泡沫钢的其他材料力学性能
    1.4 泡沫钢构件受力性能研究现状
    1.5 泡沫钢有待研究的问题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2 泡沫钢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2.1 前言
    2.2 试验材料和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制备工艺
        2.2.3 测试与分析方法
    2.3 碳酸氢铵作造孔剂的泡沫钢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2.3.1 孔结构
        2.3.2 孔隙率
        2.3.3 力学性能
    2.4 淀粉作造孔剂的泡沫钢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2.4.1 孔结构
        2.4.2 孔隙率
        2.4.3 力学性能
    2.5 两种造孔剂制备泡沫钢性质的对比
    2.6 关于泡沫钢压缩性能的讨论
    2.7 本章小结
3 泡沫钢材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材性试件准备
        3.2.1 材料制备
        3.2.2 线切割
        3.2.3 材料均匀性
    3.3 泡沫钢单轴压缩和单轴拉伸性能研究
        3.3.1 单轴单调压缩试验
        3.3.2 单轴单调拉伸试验
        3.3.3 压缩多次卸载再加载试验
        3.3.4 泊松比的测量
        3.3.5 典型材性曲线的选取及分析
    3.4 泡沫钢在循环荷载下的性能研究
        3.4.1 试验过程
        3.4.2 试验结果
        3.4.3 Chaboche模型参数标定及验证
    3.5 等向强化可压缩泡沫本构模型的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泡沫钢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试验内容
        4.2.1 试件概况
        4.2.2 轴心受压试件整体稳定加载试验
    4.3 试验结果分析
        4.3.1 破坏形态
        4.3.2 荷载-竖向位移曲线
        4.3.3 荷载-侧向位移曲线、荷载-支座转角位移曲线
        4.3.4 跨中截面荷载-应变曲线
        4.3.5 初始几何缺陷分析
        4.3.6 轴心受压试件整体稳定系数
    4.4 泡沫钢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有限元模型
        4.4.1 材料属性、单元类型和网格密度
        4.4.2 试件建模长度、端部约束条件和初始缺陷
        4.4.3 有限元模型的试验验证
    4.5 泡沫钢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性能的有限元参数分析
        4.5.1 材料属性和单元类型
        4.5.2 残余应力和网格密度
        4.5.3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4.6 泡沫钢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设计的柱子曲线
    4.7 本章小结
5 泡沫钢短柱局部稳定性能研究
    5.1 前言
    5.2 试验内容
        5.2.1 试件概况
        5.2.2 初始几何缺陷的测量
        5.2.3 短柱局部稳定加载试验
    5.3 试验结果分析
        5.3.1 破坏形态
        5.3.2 荷载-竖向位移曲线
        5.3.3 荷载-横向位移曲线
        5.3.4 荷载-中平面应变曲线
    5.4 泡沫钢短柱局部稳定有限元模型
        5.4.1 材料属性和单元类型
        5.4.2 端部约束、网格密度和初始缺陷
        5.4.3 有限元模型的试验验证
    5.5 泡沫钢短柱局部稳定性能的有限元参数分析
        5.5.1 构件尺寸、材料属性和单元类型
        5.5.2 端部约束、初始缺陷和网格密度
        5.5.3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5.5.4 泡沫钢短柱板件宽厚比限值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项

四、关于塑性技术国际会议的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超高层建筑结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程序D-SAP持续开发[D]. 齐哲.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2]大跨度单层球面网壳结构抗震耐损性能评估及提升措施研究[D]. 刘婷婷.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3]部分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 薛亦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4]含起波钢筋梁与屈服后强化柱的新型RC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 强翰霖. 清华大学, 2020
  • [5]预应力碳纤复材板增强钢柱的整体稳定性研究[D]. 胡黎俐. 清华大学, 2020(01)
  • [6]双钢板组合沉管隧道结构受力机理及设计方法研究[D]. 郭宇韬. 清华大学, 2020
  • [7]水平荷载下海上风电大直径钢管桩-土相互作用研究[D]. 李小娟. 东南大学, 2020
  • [8]汇流环装置精密制造装配工艺优化设计[D]. 张杨.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2020(08)
  • [9]西非陆坡区逆冲相关微盆地内层序地层及海底扇构型研究[D]. 张佳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10]泡沫钢材力学性能及轴心受压构件稳定性能研究[D]. 王会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国际可塑性技术会议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