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月亮来确定太阳的位置

用月亮来确定太阳的位置

一、用月亮测定太阳的位置(论文文献综述)

范云龙[1](2018)在《天文学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及实践研究 ——以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的地位与日俱增,逐渐成为学校课程体系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如何按照科学规律完成一门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现代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也正是本论文所探讨的问题。本论文在对校本课程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之上,结合抚州一中的学校特色,对天文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研究。本论文以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运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天文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际探索。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对本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进行阐述,以及对校本课程的历史沿革与研究现状进行比对和分析,并由此说明研究的目的及内涵。第二部分是关于天文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概论,主要内容包括天文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基础、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课程开发必须遵循的相关原则、开发的程序步骤以及课程具体的实施方案等。第三部分为天文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这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这个部分是对天文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具体内容和过程进行阐述,包括课程开发的具体步骤、课程实施的具体方案等内容。第四部分为天文学校本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评价的原则、方法及内容。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对学生的评价,还包括对授课教师和课程本身的评价。第五部分为反思与展望,主要包括笔者在实施课程之后对整个天文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感受,思考分析之后得出的一些结论以及笔者对今后研究的展望。本论文以天文学校本课程开发为主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际探索,并通过对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了相关的结论。通过比较分析,笔者发现虽然校本课程的相关理论早已在我国教育界提出,但是真正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校还是相对较少的,而且很多教师和学生对校本课程的理念和意义还并不太了解。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现今校本课程体系的发展还较为缓慢,还需要教育界继续提倡和推进。

刘志祥[2](2017)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花岗岩产生的电磁辐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冲击载荷作用下花岗岩产生的电磁辐射是物质内部原(分)子剧烈运动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岩石内部矿物组分和断裂损伤的实时动态响应。这种电磁辐射涵盖从射频电磁辐射(无线电波)、红外辐射到可见光,传播速度为光速,并且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狭义的电磁辐射特指射频电磁辐射,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开展冲击载荷作用下花岗岩产生电磁辐射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花岗岩内部原(分)子剧烈运动产生电磁辐射的动力学机理,在天体物理、深空探测、航天科技、地球物理、地震监测、爆破工程、岩土工程、采矿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在准静态压缩实验的基础上,分别以岩石实验机、霍普金森杆、一级轻气炮为加载手段,开展了不同强度冲击载荷作用下花岗岩的压缩实验,建立和发展了同时测定力学和电磁响应的实验系统,并测定了相应的力学和电磁响应。压缩实验结果表明,应变率在10-4104s-1范围内,电磁辐射频率位于105108Hz之间;电磁辐射的频率与压缩应变率成正比,与微裂纹尺寸成反比,并取决于微裂纹周围断键原子的振动模态。结合实验结果,研究了花岗岩产生电磁辐射的压电效应和断裂两种动力学机理,并解释和区分了压电效应和断裂产生的电磁响应。从石英晶体的压电本构方程出发,基于Maxwell方程组和弹性动力学方程得到了压电效应产生电磁辐射的动力学方程。通过断裂产生电磁辐射的实验结果,揭示了沿晶微裂纹向穿晶微裂纹的过渡和转变,是应变(加载)率敏感性的微观机理,也是电磁辐射强度幅值和频率随压缩应变(加载)率增加而增加的物理基础。基于巴西圆盘和平台巴西圆盘实验,研究了花岗岩在拉伸条件下产生的电磁辐射。通过不同方位磁天线和电天线测定的电磁辐射信号可以确定第Ⅰ型单裂纹产生电磁辐射的振源电偶极矩垂直于裂纹面。实验结果表明电磁辐射强度幅值(输出电压峰值)与裂纹扩展速度成正比,与第Ⅰ型裂纹扩展韧性成正相关性。基于第Ⅰ型单裂纹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提出了穿晶微裂纹诱发电偶极子阻尼振荡理论模型,揭示了穿晶微裂纹导致原子键(共价键和离子键)破裂,使得正负电荷发生分离,引起有效电偶极子阻尼振荡,从而诱发电磁辐射的机理。在拉伸实验的基础上,分别以岩石实验机和霍普金森杆为加载手段,开展了半圆弯曲和切槽半圆弯曲实验,研究弯拉条件下第Ⅰ型单裂纹产生的电磁辐射。实验结果表明电磁辐射强度幅值(输出电压峰值)与第Ⅰ型裂纹起裂韧性成正比。基于Barenblatt内聚力理论和穿晶微裂纹诱发电偶极子阻尼振荡理论模型,阐明了电磁辐射强度幅值与原子键内聚强度成正比,进一步揭示了单裂纹电磁辐射强度幅值(输出电压峰值)与断裂韧性成正比,并取决于穿晶微裂纹所占比例权重。以地震电磁前兆、爆破工程和地下工程岩爆现象监测为例阐明了岩石电磁辐射在岩石动力学灾害监测中的工程应用。在岩石膨胀-裂纹失稳扩展孕震模式(IPE孕震模式)的基础上,发展了干岩石的穿晶微裂纹诱发电磁辐射模型。基于震前大气电场负异常、电离层电磁辐射和总电子含量(TEC)扰动,提出了地震压缩波传播到地表自由面反射为拉伸波引起的动态拉伸破裂产生电磁辐射模型。通过汶川地震的岩石圈和电离层的电磁响应,较好地验证了两个电磁辐射模型。穿晶微裂纹诱发电偶极子阻尼振荡理论模型为电磁辐射方法测量动态裂纹扩展速度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爆破工程和地下工程岩爆现象监测中有着重要的工程应用。

王刚[3](2014)在《明清之际东传科学与儒家天道观的嬗变》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通过对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会通中一些重要原着的考察与梳理,通过对利玛窦及中士一些重要人物的科学实践活动的追踪和考察,认为,东传科学通过三条主要途径对儒家天道观产生了影响,这三条途径是:(1)利玛窦通过宗教哲学对儒家天道观的调适和改造,尽管很难用具体数据来揭示这种调适和改造对儒家天道观的影响程度,但是,从中士的对之回应来说,其影响范围和力度亦可见一斑;虽然,利玛窦对宋明理学的“理”展开了批驳与改造,但是,他从学理上对于儒学的调适方法中,已经承认了“格物穷理”的合法性,并试图以“格物穷理”的名义引进西学,其目的是为了西学传播的合法身份,并博得中士的亲近与好感,不过,就实际效果而言,他已经率先以其对儒学理解的前结构,改变了程朱格物穷理的一些主要原则及方法,从而引发了徐光启在中西科学会通的实践过程中,对格物穷理的界定与程朱之格物穷理有了本质性的变化。(2)西方科学对儒家天道知识内容的更新和转型,促使中国传统数学中以“通神明”为主的内算,让位于以“类万物”为主的外算,也引发了中国传统天文学向前近代天文学的转向;用数学、实验等科学方法认识天道,考察天道的方式中已经排除了儒家体悟和默会的方式;这既使中国传统天算的儒家文化功能发生了变化,又使儒家对天道的格物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从而,既增加了儒家天道中宇宙普遍规律性的内涵,淡化了儒家天道观中天道与人事吉凶的联系,也淡化了儒家知识论与道德论之间的联系;(3)有些儒士试图利用西学来重新构建儒家天道观,其构建的天道观中理性程度明显加强,而性命文化中的神秘性也有所弱化。这些都表明儒家天道观已经呈现出嬗变的特征。

许少峰[4](2014)在《粒子加速器中复杂静力水准系统的精度理论与验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静力水准系统(Hydrostatic leveling system,下面简称HLS)根据相连的钵体中液体总是相同势能的水平原理,测量和监测观测点之间的相对高程变化量。HLS系统以很高的测量精度在精密工程测量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精密工程测量如粒子加速器准直测量中应用最为普遍,国际上大部分粒子加速器实验室的准直测量工作中均用到了静力水准系统。粒子加速器在铅垂方向的位移变化是影响加速器正常运行的主要形变,因此利用HLS对粒子加速器中各重要元部件的沉降变化进行监测是必要的。论文首先结合目前粒子加速器准直的研究发展趋势,对HLS系统在国内外粒子加速器准直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介绍,阐述了各大加速器实验室在利用HLS进行准直测量时面临的相关问题及挑战。随着加速器新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新一代光源加速器不断出现,工程对准直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仅仅单方面靠提高HLS传感器本身精度是不足够的。论文一方面着重探讨了影响HLS测量精度的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另一方面通过合理设计,建立多套实验验证系统,对理论研究进行验证,进而提出了剔除这一系列影响因素的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和成果主要如下:1.温度不均匀对HLS系统测量读数的影响研究。静力水准系统的工作媒介是液体,温度不均匀变化必然引起液体密度的变化,也就使液体体积发生变化,必然影响系统的测量精度。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得出了一套可靠的温度修正方法。2.阐述了钵体液面所受压力不同对HLS系统读数的影响,并提出了消除该影响的措施。采用了密封传感器钵体,将传感器钵体之间用等压气管连接的方法来保证钵体内液面所受压强大小相等,减小HLS系统误差来源。同时还简要阐述了地面振动、重力异常对HLS读数的影响。3.深入研究了倾斜固体潮、海洋负荷潮对HLS读数的影响。地球在引潮力作用下,固体地球会发生周期性的形变,倾斜固体潮周期性地在HLS读数中呈现。在高精度大地测量尤其是高精度粒子加速器准直测量中,固体潮的影响不可忽视。因此,首先需要对HLS数据进行预处理,对HLS数据进行温度补偿,再对数据进行调和分析,得到当地的潮波模型以及倾斜潮的准确影响,进而可以对HLS读数中包含的倾斜固体潮部分进行潮汐改正以得到更高的监测精度。4.在合肥光源实验室搭建一套长约20米的HLS实验平台。该平台主要验证了采用的HLS系统精度足够分辨固体潮,并且该系统的读数变化主要源于固体潮的影响。5.在噪声干扰很小的泾县地震台监测洞体内搭建了一套HLS监测系统,更进一步验证利用该套HLS系统进行固体潮修正的可靠性。6.为了更广泛地研究固体潮修正模型,完成了基于瑞士CERN和日本Spring-8加速器实验室的HLS数据的固体潮改正研究。本论文首先提出了粒子加速器中复杂静力水准系统的精度理论与验证研究,属于首创。通过运用多学科的知识,综合研究HLS系统的各个影响因素,可以更严格、更科学地反映HLS的真实测量精度。采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是本项目的特色,对静力水准系统进行全面的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为正在使用的和将要使用的静力水准系统提供科学的评价标准。本论文研究工作的完成,为已经建成以及即将开始建设的新一代粒子加速器中使用静力水准系统获得更高精度的测量数据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刘石[5](2014)在《高精度准直式太阳模拟器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太阳模拟器是一种模拟地球外层空间太阳光辐射的装置,在太阳敏感器的地面试验、测试与精度标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太阳敏感器是卫星控制系统中一种姿态敏感器。通过敏感太阳矢量的方位来确定太阳矢量在星体坐标中的方位,从而获取航天器相对于太阳方位信息的光学姿态敏感器。由于航天试验的特殊性,对于太阳敏感器的精度测试往往需要在地面进行,太阳敏感器的地面精度标定是实现其姿态准确测量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太阳敏感器的高精度标定问题是航天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将直接影响航天器在轨道上的工作精度。目前国内外研制的太阳模拟器,只能模拟太阳光辐射中某几个方面的特性,不能模拟太阳的全部特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系统各参数设计的相互制约,尤其是太阳准直角和太阳辐照度之间的矛盾,当太阳模拟器的辐照度达到一个太阳常数时,所模拟的太阳准直角通常为1°~2°;当模拟的太阳准直角为32’时,辐照度一般仅为0.1~0.3个太阳常数。为此,本文在探索太阳敏感器高精度标定方法和解决途径的基础上,以提高标定精度为目标,开展高精度准直式太阳模拟器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制约同时模拟真实太阳张角和真实太阳辐照度的瓶颈问题,实现真实模拟空间太阳光特性,即辐射光束输出特性应具有真实的太阳辐照度、太阳张角(准直角)、光谱分布、辐射稳定性、均匀性和足够大的光束口径。设计一种具有一个太阳常数、32’张角的太阳模拟器,详细介绍了太阳模拟器组成和总体结构,重点研究了太阳模拟器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模拟器光源的选取、组合聚光镜的设计、光学积分器及准直物镜的优化设计,并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光学仿真分析。深入研究了热控结构,并对其机械系统进行了设计,包括氙灯调整机构及其热控结构、组合聚光镜调整装置及其热控结构、转向平面反射镜支撑机构及其热控结构、积分器与光阑机构及其热控结构。本文设计的太阳模拟器不但可直接用于现有太阳敏感器模拟试验、性能测试与精度标定,更重要的是也可用于未来其它新型太阳敏感器的模拟试验、性能测试与精度标定。它的研究对太阳敏感器的质量考核、性能测试和生产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设计了组合聚光镜作为太阳模拟器的聚光系统。与传统的椭球聚光镜相比,组合聚光镜可以提高聚光效率和积分器的口径利用率;提出一种光学积分器的优化设计方法,并结合Zemax的序列与非序列功能对积分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从成像关系的角度考虑积分器的序列优化,不仅避免了非序列光线追迹效率低、时间长的缺点,也为光学积分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并得到了良好的设计结果;为了更加真实地对氙灯进行建模,以氙灯的配光曲线作为依据,采用嵌套灯弧的建模思想,将整个灯弧分为能量分布核心区和非核心区,各区域能量根据氙灯发光配光曲线的角度关系来分配能量,克服了传统的氙灯模型的辐射能量分布梯度不明显的缺点。使用光学仿真软件对氙灯的离焦及投影镜的离焦对辐照面上均匀性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后续的太阳模拟器的装调工作起到了指导的作用。针对太阳模拟器在工作时会出现热量集中的现象,需要在保证机械支撑的刚度及易调节的前提下,对热控结构进行合理设计和分析。整个模拟器系统采用强迫风冷的方式进行散热,对热量集中的零部件设计了专门的散热机构。运用Ansys软件进行热学仿真分析,保证热控设计的合理性与最优性。组合聚光镜是太阳模拟器的重要组成部件,对辐照面的辐照度和辐照均匀性都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模拟器的光源在其内部,是热量最集中地区域,通过在聚光镜外壁设置环状散热片以及在合适的位置开通风孔达到散热的效果。设计了调整环,可以实现轴向和径向的调节;采用三顶三拉的方式实现倾斜角度的调整,并且具有锁紧。积分器是整个模拟器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模拟器实现各项指标的关键,由于其处在聚光镜的第二焦点处,所受到的热载荷很大,所以在积分器上使用了空心圆柱翅片型散热器。为了达到高散热效率和轻质量的使用要求,以散热量为条件函数,质量为目标函数,对圆柱翅片型散热器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效果良好,保证了积分器正常功能的实现。综上所述,本文研究的一个太阳常数、32’张角的太阳模拟器,能够真实模拟太阳光的辐照特性,可用于卫星控制系统中高精度太阳敏感器测量精度的地面标定和仿真试验,解决了太阳敏感器的高精度标定难题,为研制高精度太阳敏感器奠定了技术基础。

苏拾,张国玉,付芸,王凌云[6](2012)在《太阳模拟器的新发展》文中研究指明太阳模拟器作为一种重要的试验与测试设备正广泛应用于航天领域和太阳能利用领域。介绍了使用最多的传统型太阳模拟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论述了其优缺点及存在价值。着重叙述了当今涌现的具有代表性的新型太阳模拟器的系统组成和实现形式,如LED太阳模拟器、多光源太阳模拟器、均光棒太阳模拟器、积分球太阳模拟器、光纤传输太阳模拟器和运动式太阳模拟器等。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其发展趋势。

滕艳辉[7](2012)在《宋代朔闰与交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选择宋代历法中的朔闰与交食算法作为研究对象和出发点。利用文献考证分析和数学公式化的方法详细解读了宋代历法中的朔闰和交食算法,并利用计算机程序化的手段比较分析了宋代历法中朔闰和交食算法的精度,进而分析各种误差的来源。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宋代时间的测量与计算,指出至迟在宋代,中国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时间系统。同时梳理了宋代历法的沿革过程,讨论了每次改历前后的政治背景。2)对宋代各部历法的朔闰和交食算法进行详细解读。对比重建模型,分析历法中各个常数和算法的天文意义与构造原理。指出宋代朔闰和交食算法虽然忽略了一部分次要因素,但考虑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总体上是合理的和正确的。将各部历法中的定朔算法、置闰算法、食甚算法、食分算法和食延算法用现代数学公式表达出来,并进行对比分析。尤其是清理出了《应天历》的定朔算法和《明天历》的交食算法。进而得到宋代朔闰和交食算法模型的演进过程。3)将宋代11部历法的朔闰算法以及《崇天历》和《纪元历》的交食算法编写成计算机软件,能够对任意给定年月的朔闰和交食进行模拟和复原。对于一些重要的中间结果,如经朔时刻、日月改正数、时差等,软件也能进行清楚的可视化表达。利用已经复原的结果,与现代理论值对比,得到宋代历法推算定朔和交食的精度。定朔推算误差在25分钟以下;日食食甚误差在30分钟左右,食分误差在1.5分左右;月食食甚误差在20分钟左右,食分误差在1分左右。由此得到,月食的计算要优于日食,食甚的推算要好于食分的推算。各部历法中,定朔精度最高的是《开禧历》,最低的是《会元历》;但若依古人眼光评价,各部历法精度由北宋向南宋不断提高;交食推算中,《纪元历》的算法要明显优于《崇天历》的算法。4)通过分析误差周期、经朔误差、太阳改正数误差和月亮改正数误差及对各种误差的综合分析,找到影响定朔误差的主要因素及特征。定朔误差会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特征,利用已经得到的定朔误差可以求出经朔误差。日月改正数误差最值仅出现在太阳和月亮同时运行至近地点附近时。在众多影响定朔的误差中,月亮改正数的误差作用最大。以《纪元历》为例,利用定朔误差与食甚误差回推出日食时差的误差。《纪元历》的时差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为0.5041小时,比重建模型估算值要大。指出古代日食计算过程是一个数值算法系统,定朔对经朔的修正及时差对食甚的修正这些中间过程都是为了最终的食甚时刻计算而设计的,只要食甚时刻的计算精度高,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一整套数值算法系统是合理的和优秀的。5)利用已经得到的朔闰与交食结果,对《宋史》和《元史》中有关朔闰和交食的记录做了初步的对比与分析。比较的结果是:《宋史·律历志》中记载的历推记录有很大一部分与复原的结果不合,而《宋史·天文志》中所载的交食记录有可能是根据当时行用历法推算结果而记载的。

马良[8](2012)在《月亮模拟器辐射特性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月亮模拟器主要用于月亮干扰及鉴别试验,本文介绍了月亮模拟器的概况,并对其辐射特性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利用黑体辐射计算的基本理论,推算出红外地球敏感器接收辐射亮度与黑体温度之间的关系式,以及红外地球敏感器接收辐射亮度与光阑面积的关系。使用MATLAB中的数值计算功能,用梯形法及辛普森法求得相对辐射出射度函数,比较两种方法的利弊,并应用其中一种方法解通过推算出的红外地球敏感器接收辐射亮度与黑体温度关系式中的黑体温度,以及绘出不同光阑面积下红外地球敏感器接收辐射亮度的函数曲线图。通过设计出来的计算程序,编制通用的GUIDE界面。

吕衍航[9](2012)在《古代建筑与天文考古》文中认为“天文考古学”(Archaeastronomy)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出现在英国的一种新型的历史遗迹研究方法,经过近百年的曲折发展,逐渐从欧洲传播至北非洲、中北美洲、亚洲等地区,引起越来越多学者和科学家的关注,发挥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这门学科以历史遗迹中的城市、建筑、地景、刻符文字等为研究对象,探求原始时空观本质和早期时空测算技术原理,结合古代天文学知识并求证其内在的时空关系和特征。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以原始时空观和时空测算技术为研究基础,以天文学、考古学、人类文化学、建筑学等多学科交叉为研究平台;以太阳、月亮和行星等天体为主要参照物;以几何形体、空间轴线、视觉准线等空间特征为标准。总体而言,天文考古学引入古代天文学的原理和技术,是一种古代早期建筑史学时空本质研究的创新方式。本文将是国内针对建筑历史研究领域中“天文考古学”概念的首次概括性、系统性引入。文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方式,按照总分的脉络层次依次展开章节布置。其主要内容包括:(1)总体研究:归纳总结“天文考古学”的研究现状,理清其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根据各个年代学科发展程度和传播特点,分为四个阶段,结合各个阶段特有的背景和重大转折事件,总结天文考古学研究的基本特征和研究框架。(2)分类研究:按照古文明地域特征分类,收集整理世界范围内具有天文特征的历史遗迹,简要概括各区域内时空现象对古代建筑的影响。(3)专项研究:在原始时空特征的表达方式方面,根据天体运行规律、建筑空间位置和基本形态特点,将天文特征表现划分为太阳、月亮和行星准线、水平和垂直轴线、几何图形和数字表达等三大方式,总结各方式的时空内涵和构成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组成古代天文时空特征的基本途径;在原始时空特征的基本分类中,根据岩画、景观和建筑层次进行分类探讨,结合实例分析,较为全面的概括具有天文信息的历史遗迹。(4)案例分析和结论:首先,分析早期宗教建筑发展的基本形制,提出内外形式和空间受到原始时空技术的影响,揭示其本质上存在一致性,总结宗教建筑中时空测算技术的应用特征;其次,根据早期古代建筑朝东的规律性现象,切入分析原始时空原理对空间方位的影响,确定四大基本方位的产生次序和原则,通过建筑朝向分类研究对比,提炼原始时空思想对建筑设计的本质影响。最后,从客观的角度评价“天文考古学”目前阶段的优势和劣势,针对其成功和失败之处,提出我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建议。

章启群[10](2011)在《论中国古代天文学向占星学的转折——秦汉思想聚变的缘起》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代天文学在春秋末战国初发生了向占星学的根本转折。这一转折支配并影响了当时的中国思想、学术和政治。在汉代经学中,不但程度不同地羼杂了这种占星学与阴阳五行混合的思想,甚至在根本上受到了占星学观念的支配。其中,"观象于天,法类于地"的占星学思想成了《易传》的核心观念,而《春秋》公羊学大家董仲舒据此提出的天人感应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巨大而深远。由此可见,占星学对秦汉以后的中国思想、学说和政治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二、用月亮测定太阳的位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月亮测定太阳的位置(论文提纲范文)

(1)天文学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及实践研究 ——以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历史沿革及研究现状
2. 天文学校本课程开发概论
    2.1 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界定
    2.2 天文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2.2.1 学习理论基础
        2.2.2 教学理论基础
    2.3 天文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2.3.1 天文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2.3.2 天文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目标
    2.4 天文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2.5 天文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2.6 天文学校本课程的实施形式
3. 天文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3.1 天文学校本课程的开发
        3.1.1 确定目标
        3.1.2 问卷调查及访谈
        3.1.3 撰写纲要
        3.1.4 内容选择
        3.1.5 编排课程
    3.2 天文学校本课程的实施
        3.2.1 课堂讲授
        3.2.2 户外观测
4. 天文学校本课程的评价
    4.1 评价原则
    4.2 评价方法
    4.3 评价内容
        4.3.1 对课程本身的评价
        4.3.2 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4.3.3 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4.4 评价结果
        4.4.1 对课程纲要评价的结果
        4.4.2 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
        4.4.3 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
5. 反思与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天文学校本课程内容设计调查问卷
附录2 天文学校本课程内容设计访谈提纲
附录3 课程设计案例——“太阳系与希腊神话”教学设计
附录4 天文学校本课程教学质量调查问卷
致谢

(2)冲击载荷作用下花岗岩产生的电磁辐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1.1 在深空探测和天体碰撞事件监测中的应用
        1.1.2 在航天器对空间碎片的防护中的应用
        1.1.3 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
        1.1.4 在爆破工程、岩土工程和采矿工程中的应用
    1.2 花岗岩结构和物理参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石英组分的压电效应产生的电磁辐射
        1.3.2 断裂产生的电磁辐射
        1.3.3 岩石电磁辐射的其它原因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花岗岩压缩条件下产生的电磁辐射
    2.1 花岗岩电磁辐射的测试原理和测试系统
    2.2 准静态压缩实验
        2.2.1 岩石实验机的力学和电磁响应同步测试系统
        2.2.2 岩样的制备和实验要求
        2.2.3 准静态压缩实验结果和分析
    2.3 动态压缩实验
        2.3.1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的力学和电磁响应同步测试系统
        2.3.2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结果和分析
        2.3.3 一级轻气炮的力学和电磁响应同步测试系统
        2.3.4 一级轻气炮实验结果和分析
    2.4 动态压缩条件下花岗岩电磁辐射的产生机理
        2.4.1 石英组分的压电效应
        2.4.2 电磁辐射与压缩应变率的关系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花岗岩拉伸条件下产生的电磁辐射
    3.1 准静态拉伸实验
    3.2 动态拉伸实验
    3.3 单裂纹产生电磁辐射的动力学模型
        3.3.1 穿晶微裂纹诱发电偶极子阻尼振荡理论模型
        3.3.2 不同拉伸加载率下的电磁响应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花岗岩断裂产生的电磁辐射
    4.1 准静态半圆弯曲和切槽半圆弯曲实验
    4.2 动态半圆弯曲和切槽半圆弯曲实验
    4.3 不同加载率下花岗岩断裂的电磁响应
        4.3.1 弯拉强度和裂纹起裂韧性的加载率敏感性
        4.3.2 动态断裂的电磁响应
    4.4 电磁辐射强度幅值与穿晶裂纹比例权重的关系
        4.4.1 裂纹尖端的非线性场和穿晶微裂纹的原子理论
        4.4.2 单裂纹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幅值与穿晶微裂纹比例权重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应用实例分析
    5.1 岩石圈-大气层-电离层电磁前兆
        5.1.1 基于孕震模式对地震电磁前兆的分析
        5.1.2 大气层和电离层电磁前兆分析
    5.2 汶川地震电磁前兆的推证与分析
    5.3 电磁辐射方法测量动态裂纹扩展速度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全文总结
    本文的创新点
    今后工作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3)明清之际东传科学与儒家天道观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利玛窦对儒家天道观理解的前见
    第一节 利玛窦来华前的精神与境
        1. 基督教人文中理性与信仰的张力
        2. 利玛窦时代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
    第二节 耶稣会简介
    第三节 利玛窦教育背景中的知识框架
        1. 童年和少年的知识经历
        2. 加入耶稣会前后的知识经历
        3. 利玛窦的记忆法及在华的应用
        4. 丁先生对利玛窦的科学塑造
        5. 动身来华途中的知识经历
        6. 利玛窦来华前的知识积累总结
第二章 利玛窦来华后知识结构的体现与应用的一个案例
    第一节 《山海舆地全图》之前
        1. 范礼安钦点利玛窦来华传教
        2. 利玛窦对中国文化的初次印象
    第二节 利玛窦世界地图的风采
        1. 利玛窦第一版世界地图的绘制缘起
        2. 利玛窦世界地图的版本及影响
    第三节 由浑天说的比喻而引发的问题
    第四节 浑天说思想的形成及其儒家文化元素
        1. 浑天说思想的初期形成要素
        2. 张衡浑天说的要点及思想
    第五节 浑天说与儒家经典中天道观的融合与协调
        1. 陆绩对浑天说论证中的儒经模式
        2. 葛洪对浑天说论证中的儒家文化元素
        3. 朱熹新浑天说中的理学注入
    第六节 利玛窦世界地图中的地球观及天文内容详解
        1. 利玛窦的地球观
        2. 世界地图的作图原则及地球经纬度的标示
        3. 两种测量地理纬度的方法
        4. 直观演示天球和地球的关系的《天地仪图》
        5. 亚里士多德的固体同心球的宇宙体系的介绍
        6. 介绍四元行及气之三际说
        7. 日食、月食图及其说明
        8. 《范天图》及绘制节气线的方法
第三章 《天主实义》中利玛窦对儒家天道观的理解与调适(Ⅰ)
    第一节 《天主实义》成书背景及其对儒学的整体理解
        1. 《天主实义》成书背景
        2. 利玛窦对儒学的定位及综合理解
        3. 《天主实义》成书时间考
    第二节 利玛窦对儒家天道观调适的原则
    第三节 天主的移植及其文化意义
        1. 天主是天地万物的主宰
        2. 天主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
        3. 天主唯一性的论证
        4. 利玛窦对天主论证的文化意义
    第四节 利玛窦对宋明儒学天道观的批评与改造
        1. 对佛家、道家本体论的批评
        2. 对宋儒“太极”说的界定和批评
    第五节 天主的嫁接:“吾天主,乃古经书所称上帝也”
第四章 利玛窦对儒家天道的理解与调适(Ⅱ)
    第一节 利玛窦对“性”的规定与调适
        1. 对“性”及“人性”的规定
        2. 对天主赋性论的解释与论证
        3. 对儒家复性说的质疑与拒斥
        4. “良善”与“习善”的区分对儒学思想的意义
    第二节 利玛窦论“为己之学”
        1. 论学及认识事物的机制与过程
        2. 对儒家仁学的补充与改造
    第三节 对儒家“万物一体”命题的分析与拒斥
        1. 儒家“万物一体”命题的内涵
        2. 对“万物一体”的误读及拒斥
第五章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儒家文化功能
    第一节 观象授时之儒家文化功能的延伸
        1. 沟通天人及体察天道
        2. 《论语》案例:“历数”与为政及知命的关联
    第二节 礼与政皆以天道为根本
    第三节 孔子以历书考察礼的案例分析
    第四节 儒家天算观念中改正朔的文化意义
    第五节 司马迁儒家天道观念中对律历的看法
    第六节 司马迁之后诸名士对天文历法的儒家文化功能的素描
    第七节 周易象数与历法的关联性案例:《大衍历》历议解析
    第八节 欧阳修、程颐对历法的儒家文化功能的理解
        1. 欧阳修对历法的儒家文化功能的理解
        2. 程颐对历法的儒家文化功能的理解
第六章 关于程朱格物穷理的几点解析
    第一节 二程从穷理知天道到穷致物理
    第二节 对自然的格物穷理在二程理学思想中的位置
    第三节 二程体察天道的两种方式
    第四节 朱子的“格物致知”补传及其说明
        1. 朱子的“格物致知”补传
        2. 朱子“格物致知”补传的说明
    第五节 朱子格物学说中的知识主义取向及问题
        1. 朱子格物学说中的知识主义取向
        2. 知识与道德:儒学框架内的一种相互协调
        3. 与徐光台先生商榷:自然知识在朱子格物穷理中的地位问题
    第六节 儒家传统中知识论元素的两点说明
        1. 早期儒经中的天算知识
        2. 朱子对孔子“游于艺”观念的解析
    第七节 朱子格物致知实践中的天文历法研究
        1. 朱子对历法的研究
        2. 朱子的天文思想
第七章 《几何原本》与格物穷理
    第一节 中国传统数学的儒家文化源头及功能
    第二节 《几何原本》的翻译过程和目的
        1. 《几何原本》的翻译过程
        2. 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的目的
    第三节 徐光启对《几何原本》的“艺用”定位
    第四节 徐光启对《几何原本》的形式思维方法的定位
    第五节 徐光启之格物穷理之学中的儒家传统象数观的变迁
        1. 儒家传统象数的含义
        2. 中国古代数学的象数学传统
        3. 徐光启所领悟的东传科学的象数观
第八章 从《几何原本》至《崇祯历书》的中西天算会通
    第一节 《几何原本》之后的数学会通
        1. 徐光启的数学会通工作
        2. 李之藻的数学会通工作
    第二节 《崇祯历书》之前的东传天文学会通
        1. 利玛窦的《乾坤体义》
        2. 阳玛诺的《天问略》
        3. 熊三拨、徐光启合着的《简平仪说》
        4. 熊三拔、周子愚合着的《表度说》
    第三节 《崇祯历书》编修过程中的几个文化因素
        1. 西法改历先声中的中西科学比较
        2. 徐光启改历筹划中的有关文化方针
        3. 改历过程中的中西历法斗争及其文化因素
第九章 薛凤祚对《崇祯历书》的研究及其儒家天道观
    第一节 薛凤祚正弦法原和《崇祯历书·大测》的关系
        1. 邓玉函之《大测》中的正弦法原
        2. 薛凤祚之《历学会通》中的正弦法原
        3. 薛凤祚正弦法原和《大测》的基因相似性与变异性
        4. 薛凤祚对《大测》的会通特征
    第二节 薛凤祚对《崇祯历书》的选要和重构
        1. 薛凤祚对《崇祯历书》的选要基调定位及选要文本的来源
        2. 薛凤祚对《崇祯历书·日躔历指》的选要和重构
        3. 薛凤祚对《崇祯历书·月离历指》的选要和重构
        4. 本节结语
    第三节 明末清初东传科学与薛凤祚的天道观
        1. 天道有定数之双层含义
        2. 自然的客观性和性命观的神秘性之比重问题
        3. 性命观的神秘性对自然的客观性之制约作用
        4. 自然的客观性对性命观的神秘性的制约作用
        5. 本节结语
第十章 游艺对儒家天道观的诠释和构建过程
    第一节 《前集》内容简介及卷一吸收西学的考证
    第二节 游艺天道观中西方天文学和儒家天文的互释与评析
        1. 中西天文学的关联与互释
        2. 西方天文学对儒家天文概念的界定和评析
    第三节 游艺天道观中的儒家文化意蕴
        1. 游艺天道观中的两重治历思想
        2. 游艺天道观中的儒家星象政治学之双层意蕴
        3. 游艺天道观中对西学解释的儒学前提
        4. 西方科学知识为儒家性命文化服务的一个案例
    第四节 游艺对儒家天道观的多维诠释和构建
        1. 中学与西学的探讨和交流
        2. 自然现象的物理解释
    第五节 游艺对“科学”和“伪科学”的划界
        1. 对天文观测和吉凶占候的划界
        2. 对地理观察和风水堪舆的划界
        3. 对“科学”之“数”和吉凶祸福之“数”的划界
        4. 对“科学”和“伪科学”划界的不彻底性
        5. 划界的思想基础和目的
        6. 本节结语
论文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粒子加速器中复杂静力水准系统的精度理论与验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1 静力水准系统测量原理及应用
        1.1.1 静力水准系统测量原理
        1.1.2 静力水准系统在国内外的应用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内容和意义
    1.3 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固体地球潮及海洋潮汐相关理论基础
    2.1 固体地球潮的概念
    2.2 引潮位及其展开
    2.3 勒夫(LOVE)数和潮汐因子
    2.4 倾斜固体潮观测
    2.5 海洋潮汐的概念及海潮负荷效应计算
        2.5.1 负荷勒夫数
        2.5.2 倾斜潮汐观测的海潮负荷改正计算
        2.5.3 潮汐观测残差和剩余残差
    2.6 大气负荷对潮汐观测的影响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温度和压力等因素对HLS测量精度的影响研究
    3.1 HLS的温度补偿研究
    3.2 液面压力变化对HLS读数的影响
    3.3 地面振动及重力异常对HLS读数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据预处理及调和分析软件
    4.1 数据预处理
        4.1.1 预处理方法简介
        4.1.2 软件Tsoft的输入
        4.1.3 Tsoft软件的输出
        4.1.4 软件基本操作说明
        4.1.5 Tsoft软件修正器介绍
    4.2 数据的调和分析
        4.2.1 ETERNA34软件
        4.2.2 Eterna34相关模块介绍
    4.3 调和分析步骤以及各模块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潮汐现象在HLS监测数据中的呈现及研究
    5.1 潮汐现象在HLS监测数据中的呈现
        5.1.1 NSRL实验室20m实验平台搭建
        5.1.2 潮汐现象的呈现及验证
        5.1.3 本节小结
    5.2 泾县地震台HLS数据调和分析
        5.2.1 实验平台搭建
        5.2.2 南北向HLS监测数据预处理及调和分析
        5.2.3 东西向HLS监测数据预处理及调和分析
        5.2.4 HLS监测数据倾斜固体潮改正
        5.2.5 本节小结
    5.3 HLS数据与泾县地震台DSQ水管倾斜仪数据比对分析研究
        5.3.1 泾县DSQ水管倾斜仪数据分析
        5.3.2 两套仪器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5.3.3 本节小结
    5.4 基于CERN实验室HLS数据的固体潮改正实验研究
        5.4.1 TT1隧道内HLS系统实验研究
        5.4.2 数据的获得及数据分析
        5.4.3 本节小结
    5.5 基于SPRING-8实验室HLS数据相关研究
        5.5.1 监测平台的搭建
        5.5.2 数据分析及结果
        5.5.3 本节小结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高精度准直式太阳模拟器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太阳敏感器简介
    1.3 太阳模拟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发展状况
        1.3.2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关键技术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太阳辐射模拟技术基础
    2.1 太阳辐射基本知识及相关术语
        2.1.1 太阳及太阳辐射
        2.1.2 大气质量和太阳常数
        2.1.3 太阳光谱
        2.1.4 太阳角
    2.2 太阳模拟器国家标准
    2.3 太阳模拟器的分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精度太阳模拟器的总体方案设计
    3.1 太阳模拟器的组成、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3.1.1 太阳模拟器的组成和功用
        3.1.2 太阳模拟器的总体方案与总体结构布局
        3.1.3 太阳模拟器的工作原理
    3.2 太阳模拟器主要部分的设计与选取
        3.2.1 自准直瞄准光学系统设计
        3.2.2 自准直瞄准系统机构设计
        3.2.3 准直物镜机构设计
        3.2.4 支撑机构的设计
    3.3 太阳模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精度太阳模拟器光学系统优化设计与仿真分析
    4.1 太阳模拟器光学系统组成及总体布局
    4.2 光学系统各部分的设计
        4.2.1 光源的选取
        4.2.2 组合聚光镜的设计
        4.2.3 光学积分器的设计
        4.2.4 光学滤光片设计
        4.2.5 准直物镜的优化设计
        4.2.6 转向平面反射镜的设计
    4.3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太阳模拟器建模与仿真
        4.3.1 光线追迹法中的蒙特卡洛算法
        4.3.2 组合聚光镜模型与仿真结果分析
        4.3.3 氙灯模型与仿真结果分析
        4.3.4 光学积分器模型与仿真结果分析
    4.4 光学系统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精度太阳模拟器机械系统设计与热分析
    5.1 传热学理论基础
        5.1.1 热传递的方式
        5.1.2 稳态传热和瞬态传热
        5.1.3 单值性条件
    5.2 太阳模拟器机械结构设计
        5.2.1 箱体的设计
        5.2.2 冷却方式的选择
        5.2.3 氙灯调整机构及热控结构
        5.2.4 组合聚光镜调整装置及热控结构
        5.2.5 转向平面反射镜的支撑机构和热控结构
        5.2.6 积分器与光阑机构及其热控结构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试验方法与结果分析
    6.1 辐照度的测试方法与结果分析
        6.1.1 测试方法
        6.1.2 测试结果分析
    6.2 辐照不均匀度的测试方法与结果分析
        6.2.1 测试方法
        6.2.2 测试结果分析
    6.3 辐照不稳定度的测试方法与结果分析
        6.3.1 测试方法
        6.3.2 测试结果分析
    6.4 光束准直角的测试方法与结果分析
        6.4.1 测试方法
        6.4.2 测试结果分析
    6.5 光束准直误差的测试方法与结果分析
        6.5.1 测试方法
        6.5.2 测试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7.2 论文主要创新工作
    7.3 前景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和参与科研情况
作者简介

(6)太阳模拟器的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传统太阳模拟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 几种新型太阳模拟器
    3.1 LED太阳模拟器
    3.2 多光源太阳模拟器
    3.3 具有新型匀光器的太阳模拟器
    3.4 积分球太阳模拟器
    3.5 光纤太阳模拟器
    3.6 动态太阳模拟器
4 结束语
    1) 光源选择上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2) 提高辐照不均匀度有了更好的方法。
    3) 应用光纤技术。
    4) 从静态模拟发展到动态模拟。

(7)宋代朔闰与交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宋代交食朔闰研究的意义
        1.1.2 前人工作的总结
        1.1.3 待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 宋代朔闰与交食的算法模型解读
        1.2.2 定朔与交食推算精度及分析
        1.2.3 交食记录的初步考证
    1.3 数理天文学中的符号体系
    1.4 本文的写作方式与结构体系
第二章 宋代时间与历法
    2.1 宋代时间测量与计算
        2.1.1 中国古代的时间单位及其换算
        2.1.2 宋代的时间测量
        2.1.3 宋代各种时刻的计算
        2.1.4 小结
    2.2 宋代历法沿革
        2.2.1 宋初三历及回族天文学者的工作
        2.2.2 从《崇天历》到《观天历》
        2.2.3 姚舜辅与《纪元历》
        2.2.4 《统元》、《乾道》、《淳熙》和《会元》历法
        2.2.5 《统天历》与《开禧历》
        2.2.6 宝佑《会天历》及其它宋末历法
第三章 朔闰推步算法及分析
    3.1 定朔算法模型及分析
        3.1.1 定朔的起源
        3.1.2 定朔算法的现代模型和重建模型
        3.1.3 中国古代历法中的定朔算法模型
    3.2 《纪元历》的定朔算法
        3.2.1 经朔算法
        3.2.2 太阳不均匀性改正算法
        3.2.3 月亮不均匀性改正算法
        3.2.4 定朔算法
    3.3 《应天历》的定朔算法
        3.3.1 求天正冬至及各气日数
        3.3.2 求天正经朔与次朔
        3.3.3 损益率与太阳不均匀性改正
        3.3.4 《应天历》定朔算法
    3.4 《明天历》的定朔算法
        3.4.1 太阳中心差及太阳改正数
        3.4.2 “相减相乘法”及其造术原理
        3.4.3 月亮中心差及月亮改正数
    3.5 《统天历》的岁实消长与积年算法
        3.5.1 《统天历》的历元与积年
        3.5.2 岁实消长与《统天历》的回归年和朔望月
        3.5.3 《统天历》的气朔算法
    3.6 宋代历法中的置闰算法
        3.6.1 关于闰年的算法
        3.6.2 日月改正数与朔望月长度
        3.6.3 进朔与历谱编排
        3.6.4 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 交食理论及算法分析
    4.1 时差与日食食甚时刻
        4.1.1 《纪元历》时差算法与食甚时刻
        4.1.2 《应天历》等宋初三历的食甚定余算法
        4.1.3 《崇天历》和《明天历》食甚时刻
        4.1.4 重建的日食时差算法模型
    4.2 入交(泛)定日算法分析
        4.2.1 《纪元历》的入交泛日
        4.2.2 《崇天历》的入交定日算法
        4.2.3 《明天历》的去交度分算法
    4.3 宋代历法中的食差算法
        4.3.1 《纪元历》食差算法及入交定日
        4.3.2 宋初三历的食差算法
        4.3.3 《明天历》的食差算法
    4.4 宋代的日食食限算法
        4.4.1 食限的定义与交食的判断
        4.4.2 食差与入交定日
        4.4.3 以入交日(度)为依据的日食食限
        4.4.4 月亮在黄道内外与日食的判断
        4.4.5 日食的阴阳历食限
    4.5 宋代日月食食分算法
        4.5.1 《纪元历》日月食食分算法
        4.5.2 《应天历》等宋初三历的日食食分算法
        4.5.3 《应天历》等宋初三历的月食食分算法
        4.5.4 《崇天历》日月食食分算法
    4.6 宋代的日月食起讫算法
        4.6.1 《纪元历》日月食起讫算法
        4.6.2 《乾元历》和《仪天历》的日月食亏初复末算法
        4.6.3 《明元历》日月食起讫算法
    4.7 月食时差算法分析
第五章 宋代历法算法的计算机实现
    5.1 计算机实现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5.2 构建数据库
    5.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5.3.1 基本数据类
        5.3.2 基本运算类
        5.3.3 数据库操作类
        5.3.4 基本推步类
        5.3.5 详细设计
    5.4 软件的生成与检测
        5.4.1 程序连接及软件界面设计
        5.4.2 程序的检验与测试
第六章 宋代朔闰及交食的精度分析
    6.1 宋代历法的定朔计算精度
        6.1.1 定朔推算的整体水平
        6.1.2 《乾元》、《崇天》等6部历法定朔推算精度
        6.1.3 《观天》、《乾道》等5部历法定朔推算精度
        6.1.4 古人眼中的历法定朔推算精度
    6.2 宋代历法的日食计算精度
        6.2.1 《崇天历》日食计算精度及分析
        6.2.2 《纪元历》日食计算精度及分析
        6.2.3 其它各历日食计算精度
    6.3 定朔计算的误差分析
        6.3.1 定朔误差的周期性
        6.3.2 朔误差分析
        6.3.3 日月改正数误差分析
        6.3.4 误差综合分析
    6.4 视差计算精度及分析
    6.5 宋代历法月食计算精度分析
第七章 宋代天象记录的初步考证
    7.1 宋代历法推算记录的考证与分析
    7.2 《宋史·天文志》中交食记录的初步分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基本推步类成员对象信息表
附录2 《应天历》部分术文校证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8)月亮模拟器辐射特性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黑体辐射理论
    2.1 黑体辐射定律
    2.2 实际物体的红外辐射定律
    2.3 相对辐射出射度函数的计算
第三章 月亮模拟器中黑体辐射温度计算
    3.1 月亮模拟器光学系统总体布局
    3.2 月亮模拟器不同光阑条件下黑体辐射温度计算
第四章 MATLAB数值法计算黑体辐射温度
    4.1 梯形法
    4.2 辛普森法
    4.3 对比分析
    4.4 MATLAB-GUIDE界面的设计制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古代建筑与天文考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古代建筑与天文考古学研究概述
    1.2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1.2.1 完善天文、建筑历史研究体系——学科发展需要
        1.2.2 探求古代天文学对城市与建筑发展影响——理论研究需要
        1.2.3 提供古建研究的新思路——研究方法需要
    1.3 研究方法
        1.3.1 跨学科研究
        1.3.2 文献研究
        1.3.3 分类研究
        1.3.4 案例研究
    1.4 研究范围及框架
        1.4.1 研究范围
        1.4.2 主要研究框架
    1.5 研究创新性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天文考古学的发展研究概况
    2.1 天文考古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1.1 第一阶段:基础发展研究阶段
        2.1.2 第二阶段:第一次发展浪潮
        2.1.3 第三阶段:学科研究扩张阶段
        2.1.4 第四阶段:第二次发展浪潮
    2.2 相关着作和文献
    2.3 国内天文考古研究基本概况和不足
        2.3.1 中国天文考古学研究发展概况
        2.3.2 我国天文考古学研究的不足
        2.3.3 天文考古与建筑考古学的关系
    2.4 天文考古历史遗迹的判断标准和测算数据分析
        2.4.4 历史遗迹中天文准线的判断原则
        2.4.5 天文考古测量的数据误差
        2.4.6 天文考古测量的精度
    2.5 天文考古研究中的软件模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原始时空测算技术
    3.1 古代文化中的原始时空观
        3.1.1 原始时空观的形成和发展
        3.1.1.1 原始时间的产生
        3.1.1.2 原始空间的产生
        3.1.1.3 原始时空观的内在关系及特点
        3.1.2 原始时空观中天体构成及古代文明宇宙模式
        3.1.2.1 原始时空的天体构成
        3.1.2.2 原始时空观下的基本宇宙模式
    3.2 原始时空测算
        3.2.1 天象纪历和大山纪历的时空测算法
        3.2.2 傅木太阳历——立竿测影
        3.2.3 早期时空测算工具或仪器的发展
    3.3 原始时空观对文化和科技的影响
        3.3.1 原始时空观在古代文化系统的影响
        3.3.2 原始时空观对古代科学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古代遗迹中原始时空特性解析
    4.1 原始时空观下的聚落、建筑的基本特征
    4.2 古代文明中原始时空发展概述
        4.2.1 古代原始时空观研究的发展脉络
        4.2.2 欧洲
        4.2.3 美洲
        4.2.3.1 中美洲
        4.2.3.2 北美洲
        4.2.4 大洋洲
        4.2.5 亚洲
        4.2.6 非洲
    4.3 古代城市、建筑中原始时空观特征总结及分类
        4.3.1 原始时空特征的基本表达方式
        4.3.1.1 太阳、月亮和行星准线
        4.3.1.2 水平和垂直轴线
        4.3.1.3 几何图形和数字
        4.3.2 原始时空特征的基本分类
        4.3.2.1 原始雕刻、岩画艺术和其他手工艺品
        4.3.2.2 大地景观
        4.3.2.3 单体建筑、综合体建筑群
        4.3.3 历史遗迹的天文功能分类
        4.3.3.1 象征性天文遗迹
        4.3.3.2 表征性天文遗迹
        4.3.3.3 工具性天文遗迹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早期宗教建筑中时空特征的比较研究
    5.1 宗教与建筑的时空内涵
        5.1.1 宗教宇宙观的时空本质
        5.1.2 宗教建筑的时空同构性
    5.2 早期基督教、佛教建筑中的时空原理及共性特征
        5.2.1 早期基督教建筑的发展史
        5.2.2 早期佛教建筑的发展史
        5.2.3 早期基督教和佛教建筑中的时空共性特征
    5.3 早期基督教和佛教的时空测算技术应用
        5.3.1 朝向日光的崇拜
        5.3.2 二至矩形和月历围栏
        5.3.3 东西向的时空轴线
        5.3.4 群体建筑的大跨度时空准线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原始时空测算技术下的建筑朝向
    6.1 原始时空观下的基本方位观
        6.1.1 早期方位观的形成和特点
        6.1.2 早期方位观的文化、社会表现形式
    6.2 最早确定的空间方位“东”
        6.2.1 与“东”相关的概念
        6.2.2 东——最早的空间方位
        6.2.3 东——文化中的时空内涵
    6.3 朝向东方的建筑
        6.3.1 时空认知与东方崇拜
        6.3.1.1 “东”的原始认知
        6.3.1.2 朝日的风俗
        6.3.2 “立竿测影”与东向辨认
        6.3.3 朝东建筑的类型和特征
        6.3.3.1 至日分日的日出之“东”
        6.3.3.2 特殊日子的日出之“东”
        6.3.3.3 正“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古代时空观发展概况以及对建筑史学研究的启示
    7.1 我国古代天文学发展及特征
        7.1.1 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影响概述
        7.1.2 我国古代时空观的表现和特征
        7.1.2.1 日月崇拜
        7.1.2.2 天地崇拜
        7.1.2.3 古代天文历法
        7.1.2.4 早期城市设计
    7.2 “中柱”的建筑时空思想
        7.2.1 原始时空测算“立竿测影”的“中柱”
        7.2.2 台坛的“中柱”空间
        7.2.3 庙堂的“中柱”空间
        7.2.4 城市的“柱”时空特征
    7.3 原始时空观和时空测算原理对古代城市建筑发展的启示
        7.3.1 解决古代建筑的时空特征之迷
        7.3.2 史前天文考古研究的迫切需要
        7.3.3 历史建筑的复原和保护提供重要线索
        7.3.4 建筑史学研究观念的转变
    7.4 本章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论中国古代天文学向占星学的转折——秦汉思想聚变的缘起(论文提纲范文)

四、用月亮测定太阳的位置(论文参考文献)

  • [1]天文学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及实践研究 ——以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中学为例[D]. 范云龙.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2]冲击载荷作用下花岗岩产生的电磁辐射研究[D]. 刘志祥. 北京理工大学, 2017
  • [3]明清之际东传科学与儒家天道观的嬗变[D]. 王刚. 山东大学, 2014(04)
  • [4]粒子加速器中复杂静力水准系统的精度理论与验证研究[D]. 许少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10)
  • [5]高精度准直式太阳模拟器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刘石. 长春理工大学, 2014(07)
  • [6]太阳模拟器的新发展[J]. 苏拾,张国玉,付芸,王凌云.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2(07)
  • [7]宋代朔闰与交食研究[D]. 滕艳辉. 西北大学, 2012(11)
  • [8]月亮模拟器辐射特性计算方法研究[D]. 马良. 长春理工大学, 2012(02)
  • [9]古代建筑与天文考古[D]. 吕衍航. 天津大学, 2012(07)
  • [10]论中国古代天文学向占星学的转折——秦汉思想聚变的缘起[J]. 章启群.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标签:;  ;  ;  ;  ;  

用月亮来确定太阳的位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