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命从水深火热中开始(论文文献综述)
周建新[1](2021)在《静静的鸭绿江》文中提出第一章新婚别落户山城村让我们从公元1940年开始说起吧。那时丹东叫安东,20世纪六十年代才改的名。老安东的城市中心不是完全集中在鸭绿江畔,而是在元宝区,鸭绿江的支流大沙河畔。19世纪中叶,山东、河北等地难民冲破柳条边,在大沙河一带谋生。因沙河口和东尖头是木材和农副产品集散地,交易极为兴旺,市内最早的居民区就在这里形成,此地也就成了城市的发祥地。
郑意盎[2](2021)在《中国当代文学叙事中的两种改革话语 ——以路遥《平凡的世界》与莫言《生死疲劳》为例》文中认为
冯苑俐[3](2021)在《黑泽明电影的死亡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王照[4](2021)在《方回酒诗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酒的故乡,更是诗的沃野,在千年的轮回中,诗与酒仿佛就已注定是不可分割的宿命。酒与诗也承载着我国古代文人的脱俗灵性与独特情感,从那时起,诗酒自结缘一家便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从《诗经》滥觞,到魏晋时期的诗酒风流,再发展至唐宋已蔚为大观,诗酒文化在这长期的历史积淀中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和传统色彩的文化。每个时代都有好酒、因酒闻之人,也有不少的文人因酒而传下千古佳话、趣闻,宋末的方回也位列其中,在大环境所属风气的影响下,自觉地参与进这场饮酒的盛宴中来。方回作为宋元之际着名的诗人、诗论家,在晚年归乡后闲来无事,醉心于诗文创作,并自比陆放翁,现存诗歌两千余首,均收录于《桐江续集》中,而在方回的这些诗歌里,酒诗就有五百余首,占其诗歌总量的五分之一,本文以方回酒诗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这五百余首酒诗进程整理研读,归纳并分析方回酒诗的创作成因、思想情感、审美意蕴等,并以此探讨方回酒诗在宋代诗歌以及整个酒诗史中的独特地位。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首先对方回酒诗的创作成因进行概述。从宋朝社会经济、饮酒风气、饮酒的文化背景与方回的个人际遇等方面来分析方回酒诗的创作成因。第二章主要对方回酒诗中所蕴含着的不同的思想情感进行鉴赏,同时探索诗歌中酒的意义和价值。第三章主要论述方回酒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从酒诗中体现出的生活化的特点、酒诗的用典,以及组诗的表现形式来等方面来进行论述。第四章写方回酒诗的独特地位在于对以酒入诗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前朝酒诗创作内在结构和文化精神的总结,成为宋代诗酒传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同时也分析其酒诗中存在的不足。方回晚年对酒的吟咏从不曾停止,他的酒诗也是对其晚年心境的一个写照,是他在回顾成长经历、仕途经历时消忧解愁的良药,更是他坦然面对生活中一切不如意时的慰藉。美酒浇开诗之花,美诗溢出酒之香,方回的酒诗浸透着他热烈而真挚的情感,对方回酒诗的研究,可以使读者从另一方面认识方回其人及其诗歌特点,进而为更加深入的研究方回诗歌以及文学贡献提供借鉴与依据。
张姗惠[5](2021)在《诺曼·马内阿小说的边缘人物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罗马尼亚犹太作家诺曼·马内阿的作品立足于罗马尼亚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将沦为社会边缘的群体的焦虑和悲怆现实溢于纸上。本文以诺曼·马内阿的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作者独特的边缘生命体验从而赋予作品人物独特的精神内涵,以及灵魂存在的价值。以边缘人物形象研究作为切入口,总结概括其边缘处境中的人物形象性格,分析造就这一切的时代背景因素,人物形象所体现出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以及作品背后所呈现的关于时代、文明及现代人生存危机的哲思。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的社会背景,选题存在的意义和研究的可行性,作者的边缘境遇、当前国内外关于诺曼·马内阿小说的边缘人研究现状,边缘人概念的起源、发展和流变概况等综合性的研究。本文的主体为四部分,论文第一部分立足于罗马尼亚夹缝中求生存的时代背景,围绕作者边缘性的集中营生活、极权统治梦魇、美国自由巢穴中的虚无生命体验,分析其对作者边缘创作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作品中的边缘人物形象,从国内压抑环境下导致精神和心理变形得像甲壳虫一样存在的人,到异乡虚无、迷茫处境中的自由人,不管是哪一种环境中的边缘人,一直以来存在于他们思想和骨子中的负罪与受难意识,使得他们面对这些遭遇之时,从内心深处生出一种承受苦难即是接受考验的安慰,从而使得绝望和无奈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缓解。第三部分在总结前两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马内阿小说中所塑造的边缘人物身上体现的时代思考价值,在寻找边缘出路的过程中,孤独和死亡成为人生的常态。马内阿对于边缘人群的探索,更多的是暗含对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现状的一种思考,对人类社会的一种警醒,是每一个找寻灵魂归处的他们所面临的抉择和一生所追求的东西。第四部分立足马内阿一贯以来的神秘晦涩,摸不着头脑,宛如咿语者的表达风格,在看似杂乱无章的故事结构中,精心设计若隐若现的串联线索,从自身出发来思考边缘群体的生存困境,探讨对于边缘境遇的突围以及边缘如何不再边缘的人生归宿的哲学问题的审美意义。
莫芳琳[6](2021)在《魏晋战争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魏晋是“人的觉醒”和“文学自觉”的时期,诗歌是魏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体裁之一。战争诗歌作为魏晋时期诗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这一时期“人的觉醒”与“文学自觉”表现形式之一,也是这一特定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反映。本文将魏晋时期的战争诗歌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运用文本细读与比较研究的方法展开研究,探索这一时期战争诗中的特质。全文主要分为绪论与正文两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交代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明确魏晋战争诗的经典性地位与研究意义;此外还解决了两个主要问题:本文所研究的战争诗的涵义与范围界定、前人相关的研究综述。正文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论述魏晋战争诗创作的背景及其概况。第一节探讨战争频繁、社会动荡的客观背景;第二节在探讨儒家衰微、佛道兴起发展的思想文化背景下“人的觉醒”与“文的自觉”对战争诗发展的促进;第三节是对“人的觉醒”与“文的自觉”的补充阐释,探讨的是统治阶级的重视与倡导对战争诗创作的促进作用;第四节是关于魏晋诗人创作战争诗的概况。第二章主要论述魏晋时期战争诗中的思想情怀。第一节主要探讨其中的英雄及英雄崇拜下的建功情怀;第二节探讨的是文人为社会安定而建功的情怀;第三节探讨的是战争诗中关注生命的悲悯情怀,主要体现在对百姓、征人及思妇的悲悯三个方面;第四节探讨的是战争诗中吟咏战争的颂战情怀。注意比较同类思想情怀中的不同作品的异同及相关原因。第三章主要探讨魏晋战争诗中的艺术特色,语言特色、悲哀式抒情主调和丰富的历史想象共同构建了魏晋战争诗的突出艺术特色。语言特色总体上与魏晋时期由质趋文的文学发展趋势相同。抒情上的悲哀主调是整个时期频繁的战争造成社会离乱导致的。丰富的历史想象与和当时的政治社会环境紧密相关。
金梦[7](2021)在《实业救国背景下康有为的绘画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康有为的绘画思想产生于晚清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晚清的中国正处于西方列强不断侵入,国家岌岌可危,人民苦不堪言的艰难时世。康有为作为中国近代维新运动的先驱,他在1895年《公车上书》中对兴办实业的蓝图提出具体的构思,完整的兴办实业的蓝图应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富国,二是养民,即“富国之法”和“养民之法”,这是一个相当完整的如何在中国全面发展资本主义实业的纲领,这就有了康有为“实业救国”的政治理想。基于实业救国的政治目标,康有为不仅在政治上主张变法和革新,同样在文化艺术领域也提倡改良和创新,因为他认为政治和文化艺术存在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内在关系。所以,康有为对中国画学的思考和改良并不是单纯从艺术的角度出发的,而是从其“实业救国”的政治追求上建立的,可以说康有为的绘画思想是他实现政治理想抱负的一个手段,是他政治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一个映射。康有为的绘画变革观形成于救亡图存的历史背景之下,他对于国画出于一种变革创新的精神,与他的变法思想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反映了当时有代表性的西洋观,表现出一种较开放的文化心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时,康有为所处时期的中国画坛正是一味泥古、颓废的现状,西学东渐和西方绘画思想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巨炮的侵入也开始在中国迅速的传播,中西文化的交汇,传统绘画艺术和西方绘画理念的碰撞,刺激了诸如康有为等政治家学者们对中国的画坛现状发出改变的声音。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之下,康有为经历了长达十六年的十一国的海外游学经历,尤其是在意大利游历时对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的赞叹和对拉斐尔的高度肯定,从而也引发了对西方绘画发展历史问题的思考。康有为在海外游历时始终牵挂着国家民族的命运,所以面对西方处于发展中的绘画艺术,康有为开始思考传统的中国绘画,对中国绘画本质问题的研究和绘画功能论的梳理。他提倡“卑薄四王,推崇宋法”,他认识到西方绘画艺术的魅力,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更是激发了他对中国画学的思考和分析,主张我们应该像西方绘画学习,认为中西融合是迫在眉睫的需求,提倡“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等绘画观。康有为对中国绘画的改良,是他希望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能够符合时代潮流的新艺术,一来可以改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民生,为其实现政治理想而服务;二来可以与日本、欧美的绘画艺术进行比较。从绘画史学来看,康有为作为改良中国画的第一人,刺激了无论是出于政治需要的改革家还是学术追求的学者们,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思考和对西方绘画的认识,从而引发了各种中国画的改良方案和举措的出现,这对后来中国画的发展和如何转型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发展和丰富了中国画学史。为后世诸如徐悲鸿、刘海粟等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引导和支持,为后来中国的美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开辟了一条中国写实主义的绘画道路。但是,康有为实业救国背景下的绘画思想,它自身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弥盖的缺陷,一些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不成立的绘画观,特别是对“写实和写意”的划分,主观的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认定为“写实主义”、“油画出自中国”这一类的主观臆断,强以史料屈于己说,缺乏客观性,但是我们仍然不可否认康有为在中国画改良道路上所作出的努力和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对于偏颇之处,我们需要承认的是康有为本身身份多样,文化立场混乱,历史的和时代的,传统的和西方的各种因素和矛盾的交困造就了康有为绘画思想的复杂性,所以在今天,从现代艺术学的角度来看,对他实业救国背景下所产生的绘画思想都理应辩证的、一分为二的分析。
张英祺[8](2021)在《刘云若杂感时评与其小说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刘云若是民国时期的通俗小说家与名报人,一生创作小说近五十部,曾为天津《大公报》和《益世报》等副刊撰稿人,并担任《北洋画报》主编和《星期六画报》等40年代盛行的小报副刊主笔,在写作小说的同时发表了大量杂感时评。目前学界的研究视角广博,针对刘云若的研究也愈加多元化,但就其具体研究内容而言,则多是针对刘云若小说而展开的研究,对刘云若杂感时评专门的研究文章少之又少,更未有人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对刘云若的小说和杂感时评展开关系研究。由于出自同一作家的笔下,分属不同文体形式的小说与杂感时评往往存在着某种割舍不断的联系。本文在整理刘云若杂感时评和经典小说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文本对照,试图寻找二者的异同之处,进而探究二者相互交错的关系对刘云若创作的影响。本篇论文主要分四部分来写:第一部分主要从创作内容入手进行研究。凭着对天津的熟悉和感情,刘云若在创作上大都取法周遭。无论是小说还是杂感时评,其创作素材都来源于天津这座城及城中的人与事,这是二者在内容上的相同之处。但小说与杂感时评又因不同的文体特征而在具体的文本演绎中呈现出差异性。这一部分主要从典型的人物、事件与富含文化隐喻的空间三方面展开具体论述。第二部分主要从写作技法方面进行研究。杂感时评突出的特点是议论与说理,而刘云若小说中惯用的“闲笔”恰是杂感时评议论功能的贯穿与转化,小说中为了做到通俗易懂而特意以举例子、打比方等手法进行阐述的方式可以说是杂感时评说理功能的延伸,此外,其作品在技法方面的一大特色是笔调随性,融汇庄谐两种笔墨。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刘云若杂感时评与小说中独具特色的语言进行研究。无论是其小说语言还是杂感时评的语言都经历了由文白杂糅到现代白话的转化过程,语言的修饰减少,呈现出谈话交流的特征,同时其作品语言的幽默的风格存在着由付诸“归哏”到幽默性讽刺的内在转化。第四部分主要从思想内蕴上进行研究。小说是以旁观的方式冷静地叙述,到了杂感时评中则更多地融入了自己真实的经历与感受。刘云若的杂感时评与小说中所蕴含的思想具有多重性,并且随着时代环境的变更而变化。在二三十年代,由于画报普遍重视趣味性与刘云若本身具有名士气与洒脱气,这使得他的创作具有一种消闲色彩。然而经历八年沦陷后,刘云若开始思考文学在精神上对人生的引领作用。
杜未未[9](2020)在《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文中认为海外华文文学因创作者经历和书写对象与生俱来的跨域属性,与空间视角有着极强的适配性,受“空间转向”思潮与国内文艺研究理论热点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以空间视野介入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北美华文文学作为海外华文创作版图中活跃且高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华工书写发展至当代新移民写作,创作实践始终与空间位移带来的意义表征相关联,但相关研究大多停留于对作家、作品的微观解读,缺少系统化、全局性的体系建构与理论梳理。因此需要借鉴空间理论与空间批评路径,对创作文本进行文本细读,结合史实史料,综合观照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在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的特质与互动,整体关注近代以来文本空间中典型空间意象的更迭,以及空间表征模式的流变,挖掘北美华文文学以空间维度对各时代话语、社会场域做出的文学回应。国内外丰富多元的空间理论资源在拓展思维路径的同时,也容易形成新的结构性制约,面对广袤的理论来源我们既需保持开放的视野广度积极吸纳,也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对理论过度依赖而造成文本阐释的偏移。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的建构基点,仍应是立足于文学创作实践的理论融合。故而在绪论部分,从国外20世纪中后期人文社会思想领域的“空间转向”、文学研究中的空间理论方面综合梳理理论成果,关注国内对空间理论的译介、再阐发与文学批评领域的化用现状,在理论观点不断解构、碰撞、融合的过程中,结合北美华文文学创作实况选择用“乌托邦/异托邦/恶托邦”角度进行空间书写类型的结构性呈现,一方面突破现有空间理论模型的思维制约,一方面从北美华文文学以现实主义叙事型创作为主的实用精神中,提纯出典型空间感知与构建意图,作为进一步观照文学生产所表达的空间关系、精神变迁的重要端口。第一章从北美华文文学作家在空间书写中寄予的“乌托邦愿景”出发,探讨诗性空间定位的“立”与“破”。西方乌托邦概念的空间性与中国原生的桃源式空间发生交叠,并在现代性审美、寓言化言说、以历史僭越现实等创作技艺的加持下,创造出不同时代人类精神冲动的空间想象。不仅早期华工书写中的乌托邦建构,体现出现实层面的生存空间逐利需求与话语层面的异域想象,北美华文文学中也出现过以对异国乡土建立怀旧式乌托邦的方法,在书写家族与寻根故事中铺展代际冲突间的理想化社会诉求,同时新移民创作从全球性反殖民话语体系出发,对革命理想进行乌托邦空间化呈现。此外也有作家选择了截然相反的乌托邦路径,即用私人化的存在空间、割裂于历史的寓言式空间等游移于主流话语之外的封闭性场域,抗衡历史与社会的空间收编。第二章借鉴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分析空间书写对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异托邦视角不仅代表文学研究范式从历史视角向空间视角转变,更督促着文学批评对知识型的建构、文学秩序的形成、空间并置的认知变奏等进程化问题加以关注。从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来看,唐人街空间由最初被迫他者化的族裔聚落,演变为主动他者化的景观性空间符码,地下室意象则日趋超越离散叙事中的边缘空间定位,见证、演绎着移民群体性地位的提升;从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来看,博物馆、纪念馆、墓地等带有时间超越性的异托邦形态,与危机异托邦所呈现的庇护、排他与悖反属性,在不同层面上展现着异托邦的独特话语模式;从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来看,心理诊所、抽屉等空间意象,也具有审视自我救赎、时代省思,考察秩序与隐私感知等价值指向。第三章由恶托邦入手观察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北美华文文学发展过程受到近现代时期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殖民、文化压榨,与西方20世纪经济、战争危机两种恶托邦空间感受的共同影响,展现出更为暴虐复杂的空间属性。早期华人移民遭遇“排华”事件的险恶生存处境、战争时期的罪恶城市镜像、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以及因愚昧、贫穷、灾难等原因形成的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在展现群体苦难屈辱、无畏挣扎的过程中体现出人性与天性的博弈与沉沦。第四章聚焦于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呈现。作为对空间书写类型及其转型的归纳与演绎的补充,空间的流通、割裂、争夺乃至无序,展现着科技跃迁带来的世界性空间碰撞,与空间激变对国际关系提出的新思考:如何定位空间流通与全球化体系建构中的地方性存在,如何正视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空间割裂与认知错位,如何解读人类社会中多种形态的空间争夺行为,这些均是跨域书写需要加以深度思考的即时性问题。第五章集中剖解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思考表达层面的空间叙事和内容层面的空间表征,如何通过叙事艺术实现共融。综合选择北美华文文学创作中特色较为突出、使用频率较高,且围绕空间元素展开的空间叙事手段,鉴于创作现状与研究视野,在对群体性创作策略的整合和对个体书写经验的凝视下,主要从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以及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三方面入手。最后总结北美华文文学空间想象流变中的精神史变迁与创作转型,在书写范畴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向中,去边界化的地志空间书写与世界化文化症候相互表征;身份感知从“缺失”与“追寻”,到形成多元复合的文化认同,隐形身份认同与日常空间审美化成为新移民作家群拓展书写主题的意识底色;职业叙事原型由“经济”过渡到“科技”,故事空间场域由纽约过渡到硅谷,表象转变的背后实则蕴藏着空间认知结构的跃迁与价值基点的当代重塑。
王贺[10](2020)在《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从伦理的视角剖析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有助于全面、深刻理解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以及马克思学说的阶级立场和道德追求。马克思没有系统阐述过自己的伦理思想,马克思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批判以及关于共产主义道德只言片语的阐释当中。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正值人类交往的空间结构由分散孤立的地域交往向整体的世界交往发展。马克思在针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以及对社会各种思想的批判和继承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交往观,主张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和方法去分析、阐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深入研究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分工、交换问题,吸收了康德实践理性的合理内核,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交往观和费尔巴哈的交往观,形成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交往理论。马克思的“交往”范畴涵盖了一切社会关系以及在这种社会关系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主体性、客体性、客观性、能动性以及社会历史性的特征。从交往的基本属性、交往的社会结构以及交往的范围分别可以把交往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和文化交往;地域交往和世界交往。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出发,对在此基础上形成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的经济交往、政治交往以及文化交往中的主体异化、虚假意识、抽象道德以及强制性交往做出了深刻道德批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批判揭开了资本主义社会交往所谓自由、民主、平等的虚伪面纱,剖析了资本主义罪恶的根源,集中彰显了共产主义的伦理导向和道德目标,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指明了正确道路。马克思提出了人类交往的三大历史形态理论,并通过分析生产力的变化以及交往形式、范围的变化展示了人类交往发展的一般历史过程。以交往为线索,人类社会历史形态的演进分别是“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自由个性”阶段。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对基于不同社会形态下物质生产和交往方式而产生的伦理道德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个阶段的交往是完全自发的,在这个阶段上,人受自然力的影响,不得不结合成团体与自然对抗,人是在狭窄的范围内活动和孤立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也是狭隘的,故而形成的交往伦理带有一定的依附性。而第二个阶段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人的社会关系也不断丰富,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们的交往活动不断扩展,所形成的伦理道德是完全物化、依附于资本的。第三个阶段中在马克思看来是人的自由个性基础上的全面发展的最高阶段,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朝着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不断展开的,因而所呈现的交往伦理是积极、自我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伦理目标,是在现实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从伦理的维度对马克思的交往理论进行理论研究集中彰显了马克思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的主体维度和伦理旨趣。马克思的交往理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交往、政治交往、文化交往的道德批判,展现了马克思独特的交往伦理观。这种观念的确立对经济伦理和政治伦理的研究提供了价值选择和道德目标。同时,在批判资本主义交往活动的过程中,马克思也指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制度的不合理性和非正义性,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制度伦理的评价标准。在人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马克思提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让人与自然和解,这一理念的形成为生态伦理的研究提供了指导原则,即既符合人的目的性,又符合自然的规律性的伦理目标。人类交往向着普遍交往发展,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在世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中,人类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马克思的交往理论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提供了理论视角.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扩张在当代世界历史中最突出的体现。而用来度过危机的方式依旧是通过加强对国内、发展中国家和相对落后国家劳动人民的财富掠夺来实现的,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没有变、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没有变、资本主义社会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未变、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趋势未变。即使现在资本主义国家造成的问题较以往来看更加复杂多样,但依旧改不了资本的扩张、侵略的本性,以及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世界范围内的对抗。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实现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平等、自由依旧是无产阶级劳动者最深切的祈盼。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蕴含为处理和解决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思想指引。国际关系的要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核心,这一内容既道出了中国渴望和平发展思想,也摆明了中国建设美好世界的崇高理想。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的新型国际关系思想是马克思交往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诉求。
二、生命从水深火热中开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命从水深火热中开始(论文提纲范文)
(1)静静的鸭绿江(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新婚别 |
落户山城村 |
第一次土改 |
第二次土改 |
新婚别 |
第二章解放全中国 |
冬季攻势 |
解放四平 |
转战辽西 |
平津战役 |
直捣海南岛 |
第三章抗美援朝 |
跨过鸭绿江 |
强渡清川江 |
激战龙水洞 |
第四章两次入朝 |
回国疗伤 |
二次过江 |
第五章三八线 |
不见面的战争 |
细菌战 |
开赴前线 |
冷枪运动 |
巧战162高地 |
攻守161高地 |
(4)方回酒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酒诗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方回人生际遇及酒诗创作背景 |
第一节 方回的人生际遇与酒 |
第二节 宋代经济的繁荣与饮酒之风 |
第三节 酒与文人心理的契合 |
第二章 方回酒诗中的情感寄托 |
第一节 闲适恬淡的心境 |
第二节 嗟贫叹老的感伤 |
第三节 感旧抒怀的慨叹 |
第四节 家国情怀的书写 |
第三章 方回酒诗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题材、内容的生活化 |
第二节 对组诗创作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节 典故的运用 |
第四章 方回酒诗的独特地位与局限 |
第一节 方回酒诗的独特地位 |
第二节 方回酒诗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诺曼·马内阿小说的边缘人物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边缘的生命体验与写作 |
(一)作者边缘性的生命体验 |
(二)罗马尼亚夹缝中的生存境遇 |
(三)“双重异乡”引发的边缘 |
二、小说中的边缘人物形象 |
(一)边缘人的负罪与受难意识 |
(二)流亡异乡的边缘人的困境 |
(三)被“囚禁”的边缘人的精神桎梏 |
三、边缘突围:人物形象的思想价值 |
(一)边缘人为何逃离 |
(二)边缘与找寻归属的孤独 |
(三)无可逃遁的死亡与重生 |
四、边缘书写的审美价值 |
(一)梦魇式的表达风格 |
(二)碎片化的叙事手法 |
(三)边缘书写的深层意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魏晋战争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其意义 |
第二节 战争、战争诗的涵义及本文研究范围界定 |
一、战争的涵义 |
二、战争诗涵义 |
三、本文研究范围界定 |
第三节 前人研究现状 |
第一章 魏晋战争诗创作的背景及其概况 |
第一节 战争频发、时局动荡 |
第二节 儒学衰微、佛道兴起 |
第三节 统治阶级的重视与倡导 |
第四节 魏晋战争诗的概况 |
第二章 魏晋战争诗的思想情怀 |
第一节 平定天下的英雄及英雄情怀 |
一、英雄成就霸业的自我书写 |
二、英雄崇拜下自况英雄的建功情怀 |
第二节 文人为社会安定而建功的情怀 |
一、王粲及其《从军诗》 |
二、左思及其《咏史诗》 |
第三节 关注生命的悲悯情怀 |
一、对百姓的悲悯之情 |
二、对征人的悲悯之情 |
三、对思妇的悲悯之情 |
第四节 吟咏战争的颂战情怀 |
一、缪袭《魏鼓吹曲辞》 |
二、韦昭《吴鼓吹曲辞》 |
三、傅玄《晋鼓吹曲辞》 |
四、张华《晋凯歌二首》 |
第三章 魏晋战争诗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语言由简朴自然到工丽绮靡 |
第二节 悲哀式抒情主调 |
第三节 丰富的历史想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实业救国背景下康有为的绘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
二、论文研究的现有资料与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康有为绘画思想产生的原因和社会背景 |
第一节 实业救国的思潮涌动 |
第二节 康有为绘画思想与实业救国 |
第三节 国画改良和所面对的中国画坛的现状 |
第四节 西学东渐与西方艺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
第五节 海外游历时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
第二章 康有为绘画思想的分析 |
第一节 绘画本质问题的研究 |
一、象形类物 |
二、“见善足以劝,见恶足以戒”的功能论 |
第二节 写实与写意 |
一、写实与写意的划分 |
二、对中国绘画写实走向的倡导 |
第三节 画学史观的确立 |
一、康有为画学的“正宗”论 |
二、采用西方古典写实主义补充中国画重意轻形的审美取向 |
三、康有为“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的改良呼声 |
第四节 对二十世纪西方绘画的理解和认识 |
第三章 康有为绘画思想评析 |
第一节 康有为绘画思想研究的矛盾与困境 |
第二节 康有为绘画思想的传统与西化 |
第三节 同时期其他绘画理论家对中国画学的认识 |
一、革新派的革新理论 |
二、传统派对传统绘画的辩护 |
第四节 康有为绘画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一、写实主义艺术教育的开拓者徐悲鸿 |
二、主张写生的艺术大师刘海粟 |
三、影响:一种新的画学革命观念构建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刘云若杂感时评与其小说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杂感时评与小说之间内容的互动与交错 |
第一节 重叠出现的人物形象 |
第二节 互为补充的事件呈述 |
第三节 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城市空间 |
第二章 杂感时评与小说之间技法的互涉 |
第一节 “闲笔”:杂感时评议论功能的贯穿与转化 |
第二节 举譬设喻:杂感时评说理功能的延伸 |
第三节 笔调随性:杂感时评庄谐笔墨的融汇 |
第三章 杂感时评与小说之间语言的浸染与通俗化 |
第一节 由文白杂糅到现代白话 |
第二节 由平静陈述到谈话交流 |
第三节 由付诸“归哏”到幽默性讽刺 |
第四章 杂感时评与小说之间思想的流变与融合 |
第一节 杂感时评与小说思想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关怀与共情:对市民与民生的关切 |
第三节 变情与正责:由风花雪月到引领人生正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空间”概念的厘清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乌托邦愿景:诗化空间定位的“立”与“破” |
第一节 桃源式空间的现代性衍生 |
一、早期华人书写中的乌托邦想象 |
二、家族与寻根:异国的怀旧乌托邦 |
三、革命理想的乌托邦空间化 |
第二节 作为媒介的文物:传统人文元素的空间重塑 |
第三节 存在空间与寓言化空间:抗衡历史的封闭性场域 |
第二章 异托邦: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 |
第一节 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 |
一、唐人街:从族裔聚落到景观化的空间符码 |
二、地下室:超越离散的边缘空间再定位 |
第二节 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 |
一、博物馆/纪念馆/墓地:异托时与异托邦的叠加 |
二、庇护/排他/悖反:危机异托邦的存在方式 |
三、妓院/舞会/社交媒体:日常秩序的“补偿性异位” |
第三节 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 |
一、心理诊所:自我救赎的通道与时代省思的边界 |
二、抽屉:秩序与隐私的空间感杂糅 |
第三章 恶托邦: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 |
第一节 天使岛:早期移民经历与排他空间 |
第二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视域下的罪恶城市镜像 |
第三节 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 |
第四节 愚昧/贫穷/灾难: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 |
第四章 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拓扑化”呈现 |
第一节 空间的流通:全球化体系下的地方性存在 |
第二节 空间的割裂: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认知错位 |
第三节 空间的争夺:根植于人类本能的社会行为 |
第五章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北美华文文学的空间叙事结构 |
一、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 |
二、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 |
三、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 |
第二节 作家创作历程中的文本空间搭建 |
一、续写:作家对成名作的补充与再消费 |
二、重写:改写旧作行为下的文本空间重构 |
三、超越互文:由生命体验出发的主题共鸣与书写革新 |
结语 |
一、从“区域”到“全球”:去边界地志空间书写中的文化症候 |
二、从“身份缺失”到“在地化认同”:隐形身份与日常空间审美化 |
三、从“经济”到“科技”:职业叙事原型中的空间认知结构跃迁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国外空间理论着述汉译版本辑录 |
附录2 国内空间与文学研究专着辑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缘起 |
1.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目的 |
1.2.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3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现状分析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4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1.4.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思路 |
1.4.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方法 |
1.5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5.1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马克思交往理论伦理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 |
2.1 马克思交往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
2.1.2 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凸显 |
2.1.3 近代工人运动的发展 |
2.2 马克思交往理论形成的理论来源 |
2.2.1 亚当·斯密的交换以及分工理论 |
2.2.2 康德的实践理性基础 |
2.2.3 黑格尔的交往观 |
2.2.4 费尔巴哈的交往观 |
第三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哲学基础 |
3.1 马克思的“交往”范畴 |
3.1.1 交往概念的界定 |
3.1.2 交往形式的划分 |
3.1.3 交往的特征 |
3.1.4 对唯物史观形成的作用 |
3.2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人性论基础 |
3.2.1 交往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 |
3.2.2 交往表征着人的社会本质 |
3.2.3 交往自由是类本质的应然规定 |
3.2.4 “交往异化”的道德判断 |
3.3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实践论基础 |
3.3.1 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 |
3.3.2 基于在实践基础上的交往 |
3.3.3 唯物史观视域下交往的功能 |
3.4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价值论基础 |
3.4.1 劳动价值论基础 |
3.4.2 “两个和解”的伦理诉求 |
3.4.3 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道德理想 |
3.4.4 坚持经济尺度与伦理尺度相统一 |
第四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意蕴:基于历史发展向度 |
4.1 “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的交往伦理 |
4.1.1 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人的依赖性”交往 |
4.1.2 “人的依赖性”阶段中的伦理主体分析 |
4.1.3 基于“人的依赖关系”的交往伦理 |
4.2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的交往伦理 |
4.2.1 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物的依赖性”交往 |
4.2.2 世界交往的价值分析 |
4.2.3 基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交往伦理 |
4.3 “自由个性”阶段的交往伦理 |
4.3.1 实现“自由个性”的现实条件 |
4.3.2 马克思理想的交往形式——真正的共同体 |
4.3.3 基于“自由个性”的交往伦理 |
第五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意蕴:基于社会结构向度 |
5.1 马克思的经济交往伦理思想 |
5.1.1 对资本主义经济交往中伦理主体异化的批判 |
5.1.2 对资本主义拜物教的批判 |
5.1.3 对资本主义经济交往中虚假性自由与平等的批判 |
5.2 马克思的政治交往伦理思想 |
5.2.1 马克思政治交往伦理的主体承载 |
5.2.2 对资本主义政治关系的批判 |
5.2.3 马克思政治理想的道德内涵 |
5.3 马克思的文化交往伦理思想 |
5.3.1 文化交往同经济交往、政治交往的关系 |
5.3.2 对资本主义形成的世界性文化交往的价值分析 |
5.3.3 对资本主义文化交往的批判 |
第六章 马克思交往伦理思想的贡献 |
6.1 马克思交往伦理思想的理论贡献 |
6.1.1 对哈贝马斯交往伦理思想的影响 |
6.1.2 对经济伦理、政治伦理、生态伦理研究的意义 |
6.1.3 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贡献 |
6.2 马克思交往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
6.2.1 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适用性 |
6.2.2 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价值选择 |
6.2.3 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价值指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生命从水深火热中开始(论文参考文献)
- [1]静静的鸭绿江[J]. 周建新. 民族文学, 2021(07)
- [2]中国当代文学叙事中的两种改革话语 ——以路遥《平凡的世界》与莫言《生死疲劳》为例[D]. 郑意盎.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3]黑泽明电影的死亡美学研究[D]. 冯苑俐.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4]方回酒诗研究[D]. 王照.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5]诺曼·马内阿小说的边缘人物形象研究[D]. 张姗惠.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6]魏晋战争诗研究[D]. 莫芳琳.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7]实业救国背景下康有为的绘画思想研究[D]. 金梦.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8]刘云若杂感时评与其小说的关系研究[D]. 张英祺.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9]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D]. 杜未未. 吉林大学, 2020(03)
- [10]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伦理研究[D]. 王贺. 河北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