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技术设备插头的放电原理与安全测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曹铭[1](2020)在《电池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测试系统构建》文中研究表明电池管理系统是电动汽车中最重要的管理系统之一,它关系到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成本和安全,因此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动力电池是一个时变非线性控制对象,其在电动汽车的应用中会受工况、环境等随机性因素影响,这使得电池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的实时精准管理更具挑战性。本论文针对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开展的具体研究工作包括:(1)首先搭建了动力电池及电池组测试平台,通过改进电池功率脉冲测试方法获取电池参数辨识数据。然后基于ADVISOR建立电池应用环境整车模型,获取动力电池面向应用车辆的多种工况测试数据,利用电池动态工况数据对电池模型进行验证。最后研究动力电池可用容量与放电倍率、温度、老化状况及自放电的关系,指导后期电池参数辨识更新,完成动力电池精确建模。(2)将不同的动力电池模型及模型参数辨识数据进行适应性匹配对比,对比不同动力电池等效电路模型所适应的电池辨识数据,实现动力电池模型复杂度和辨识精度之间的权衡。通过分析电池模型精度的影响因素,对电池模型进行改进,考虑动力电池电流、温度、荷电状态对电池参数的影响。最后提出一种基于Simulink参数估计工具的通用模型离线参数辨识方法。(3)对目前电池管理系统中的两种高压采集方法进行了融合,解决了总电压采集数据的误差以及噪声的问题。为精简高压采集数据融合的计算复杂度,改进了融合模型以及卡尔曼滤波器。最后验证所提出的高压采集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为确定动力电池的SOC和SOP这两个关键指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在线参数辨识方法,通过带遗忘因子的递归最小二乘法实时捕获电池的特性并更新模型参数;然后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多状态联合估计算法,并建立了包含电压、剩余电量和单体峰值电流的多约束条件、多采样间隔的持续峰值功率数学模型;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基于纯电动汽车实际运行数据的仿真模型。(4)为了使电池组发挥最佳的性能和寿命,需要对电池进行热管理,将电池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本文结合课题组在相变材料方面的研究,对相变材料在电池包中的实际应用问题进行改进,开展基于3D打印蜂窝结构复合相变材料与液冷结合的电池热管理方案的仿真及验证。(5)为了实现基于可执行模型开展的需求确认,迭代的仿真设计,自动化的代码生成,以及持续的测试与验证。本文利用先进的模型设计流程,搭建BMS控制器及被测对象模型,实现BMS功能的模型在环测试,利用d SPACE验证BMS的充电通讯流程。最后搭建基于RT_LAB的BMS硬件在环测试平台,完成对所开发BMS的全面测试与验证。本文提出的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高压采集算法、多参数约束的动态持续峰值功率估计算法和基于相变材料与液冷耦合的电池热管理方案,解决了参数采集、状态估计及电池温控等目前电池管理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的通用电池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和考虑电流的改进型电池模型,解决了动力电池模型复杂度与精度的权衡问题,为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邓体建[2](2020)在《KTX三维探针诊断和边界等离子体湍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KTX是一个反场箍缩磁约束聚变装置。它的工程设计和实现比较简单,特别适合在高校用于基础等离子体物理的研究。它可以实现超低q、反场和托卡马克三种放电模式进行灵活放电,分别在三种模式下用来研究等离子体的约束状态。还可以研究等离子边界的静电涨落特征,湍流造成粒子和能量横越磁场的输运,以及通过PPCD和OFCD等电流驱动模式改善约束等。为了测量等离子体边界的基本参数,包括电子温度、密度、悬浮定位及其涨落的径向分布和湍动输运,我们研制了三套扫描探针系统。我们在顶部OU窗口和一个中平面M窗口分别搭建了适应安装环境的波纹管式和磁传动式探针系统。在另一个中平面O窗口研制并搭建了一套快速扫描探针系统。其中OU和O窗口极向相差90度,O和M窗口环向相差30度,可以实现m≤2,n≤6的模式测量。我们设计了以伺服电机和直线模组为动力的快速扫描探针系统,通过测试,系统的最大速度可以调试在1m/s到4m/s之间,满足我们对不同速度的需求。具有抗冲击特性的磁栅尺用来测量系统的快速运动位移。通过重复性测试我们发现,负载在不同炮间的延迟时间在0.4ms以内;快速碰撞停止后,位移幅度差别约为1mm。我们使用单片机对三套系统进行远程操作,既可以实现炮与炮间的慢速运动,也可以实现一炮等离子体中将探针快速打入等离子体内部并扫描一个径向剖面的能力。在托卡马克放电模式下,通过对快动探针和径向耙式探针悬浮电位信号的对比,表明两者符合的很好,快速扫描探针系统可以正常使用。使用磁探针测量纵场的径向分布、穿透真空室时间以及欧姆场“零场区”测量,验证KTX的设计指标,测量等离子体边界安全因子q分布,超低q放电模式下,q<1,托卡马克放电,q>1,反场放电q<<1,没有变负,表明等离子体没有进入反场状态。我们测量了等离子体边界静电涨落特征。单探针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以算出电子速度分布函数,这个函数是满足麦克斯韦分布的,静电探针能够使用。然后,我们在三种放电模式下测量了悬浮电位、离子饱和流、电子温度和密度及其涨落的剖面。超低q放电模式下,悬浮电位涨落信号只有短程相关;反场和托卡马克放电模式下,涨落在时间序列上长程正相关。三种模式涨落都集中在100kHz以内,超低q模式,|kθ|≤1cm-1,电子逆磁漂移方向,|kr|≤1cm-1;反场模式,|kθ|≤2cm-1,电子逆磁漂移方向,|kr|≤1cm-1;托卡马克模式,|kθ|≤2cm-1,电子逆磁漂移方向,|kr|≤1.5cm-1,径向向外。统计色散关系和波数谱宽跟条件谱互相吻合。三种模式下涨落的径向相关长度范围为1-4cm,极向相关长度范围为1.5-8cm。我们也测量了涨落引起的粒子输运通量,超低q模式下,粒子输运通量远大于其他两种模式;而反场和托卡马克模式下,Γe相当,但是密度涨落和速度涨落表现不一样。最后,我们使用线性时不变系统方法修正等离子体电流和边界磁场。纵场信号对罗氏线圈进而对等离子体电流信号造成了干扰。线性时不变系统方法通过纵场电流输入信号,就可以准确的预测到它对等离子体电流的干扰信号,从而得到纯净的等离子体电流。相较于传统的比例补偿,该方法应用更广,更灵活。该方法还可以应用到边界极向磁场和环向磁场的修正。特别是在修正纵场信号后,原本误导我们以为实现反场状态的磁场信号并没有反向,帮助我们正确的理解等离子体的状态。
赵振申[3](2020)在《CRH380B型动车组牵引系统故障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牵引系统作为动车组关键系统之一,负责为列车运行提供动力并为辅助系统提供电源,是列车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一环。然而,牵引系统在列车运行中故障时有发生,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列车运输秩序及旅客乘坐舒适性。所以通过分析牵引系统设备故障发生规律,研究制定故障预防措施以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系统稳定性显着尤为必要。本文以CRH380B型系列动车组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国内CRH系列动车组的发展过程,CRH380B型动车组在全路的配属情况以及国内外对牵引系统的研究现状;其次对牵引系统中包含的重要部件进行了分析,主要包含变流器、牵引电机、冷却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介绍了故障树分析的基本知识、故障树建立的步骤、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牵引系统故障为顶事件的故障树,并对牵引变流器主体及其控制、牵引变流器冷却及其控制、牵引电机及其冷却、网络模块等4个子故障树逐步分析找出导致系统失效的底事件,求解出最小割集判断系统薄弱点。在对2018年段配属CRH380B型动车组运用检修故障统计的基础上,以定量分析计算出最小割集发生概率和重要度,从而确定亟须解决的问题。在对最小割集中的底事件实施技术改造、制定预防措施或者检修优化建议的基础上,2019年段配属动车组牵引系统故障数量较2018年明显降低,达到了提高牵引系统可靠性、稳定性的目的,并在故障分析和预防的基础上对当前动车组牵引系统检修项目提出优化建议及修程修制保障措施。
邱浩宇[4](2020)在《电力设备局部放电声光联合检测装置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局部放电是指因绝缘系统电场分布不均,导致绝缘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在局部区域中产生未贯穿绝缘材料的放电。电力设备的局部放电是绝缘材料劣化的征兆,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造成大规模的的电力事故。为了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针对电力设备局部放电检测的问题,本文结合传统的超声波检测法与紫外光检测法,提出一种声光联合的检测方法,并基于该方法研究并实现了一套可以正常使用的装置。经实测,该装置能够完成10m以内的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的检测,并且对局部放电的强度进行初步分级。本文具体工作如下:1、分析电力设备局部放电检测的研究现状。针对传统单一检测原理的检测方法存在的抗干扰能力弱、检测距离短、检测过程较危险等不足,本文结合了传统的超声波检测法与紫外光检测法,提出一种声光结合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结合两种方法的优势,同步提升局放近距离的检测精度与远距离的探测灵敏度,而且该方法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与简单安全的检测方式。2、基于声光联合检测的方式,设计出一套抗干扰能力强、检测距离远、检测方式安全的便携式电力设备局部放电检测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传感探头与解调主机两大部分。本文采用SolidWorks软件完成对传感探头外壳的设计,并采用3D打印的技术制成传感探头外壳;完成解调主机中各个模块(包括主控模块、信号调理与采集模块、信号存储模块、显示屏模块与电源模块)的电路设计方案(包括原理图及PCB版图),并最终成功实现了该装置。该装置以STM32F407ZGT6芯片作为MCU,能够实现以400kHz的采样率采集超声信号,以脉冲捕获的方式采集紫外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与局放强度判断。3、基于声光联合检测的方式,提出了一种声光信号处理的办法。首先分别实时采集局放声光信号判断是否发生局部放电。当声光信号判断有局放发生时,首先提取超声信号并进行小波包去噪,再分别针对超声信号与紫外信号提取并统计局部放电特征信息,并将提取到的声光信号特征进行融合,最后基于KNN方法进行局部放电强度判断。经验证,该方法去噪效果明显,局放强度分类结果平均准确率98.78%、平均召回率98.80%、F1分数98.79%,且在准确率相近的情况下,运算时间大大低于传统的SVM算法,适宜在运算性能有限的嵌入式设备上部署。4、为了验证该局放检测装置的有效性与实用性,进行了室内测试以及现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灵敏地识别10m以内的局放并成功显示,验证了本装置的有效性与应用于电力设备局放检测和故障诊断的可行性。
胡毅[5](2019)在《10kV配电电缆故障诊断分析及预防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的不断创新,电力工业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日新月异,加强电力系统的流畅性与稳固性,保证供电可靠性对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配电电缆是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配电电缆同时也是城市供电网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使用不当或被外力破坏,产生的电缆故障将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会影响居民用户正常生活或企业的生产营运,甚至严重的经济损失与物力损失。而正是由于城市需要美化环境,所以配电电缆一般都敷设于地下,但由于电缆本身生产质量、安装工艺、运行环境等因素,导致电缆故障率逐渐上升。同时,部分偏远地区的供电企业技术人员素质较低、使用的测试设备落后,导致电缆故障点难以发现。因此,为提高城市配电网的可靠运行,减少广大客户以及大型企业或重要用户的损失,10kV配电电缆应采用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预防问题的发生,因此10kV配电电缆故障诊断分析及预防技术具有很高的应用研究价值。全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本次研究以10kV配电电缆的故障诊断为研究目标,介绍国内外电缆故障诊断要点以及故障定位技术现在和发展趋势,详细分析10kV配电电缆的故障类型的多样性及故障产生原因的复杂性,引出配电电缆故障诊断分析是一个技术难点。(2)介绍了行波、脉冲在电缆介质中传播的原理,并通过推演证明了行波、脉冲在电缆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并结合四种常见电缆故障,分析了不同故障类型的波反射特性,以及不同检测法之间的优劣势对比,为下一步检测工作提供理论参考。(3)介绍了SPG 32故障定位系统的组成、界面、常用功能、原理及操作步骤,结合不同的电缆故障类型,分析了系统应用功能之间的搭配使用技巧及特殊情况的应对措施,并在实证分析阶段,对整个检测过程进行了设计,明确了实验工具、实验步骤、接线方式及常见检测波形案例,并通过两起典型电缆故障查找工作,在实际应用中对电缆故障进行诊断分析,以实验来证明SPG 32便携式车用电缆故障定位系统对电缆故障定位的有效性,并为电缆故障查找提出相关的建议。最后进行了总结,说明了研究成果,对课题中需要改进之处提出了展望。
麦鹏[6](2019)在《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故障检测及诊断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最近六年电动汽车保有量年均增加50万辆,且增长趋势逐步加快。电动汽车动力驱动方式为电力驱动,故障问题主要围绕三电系统,使用成本、充电、续航里程、能效管理、高压漏电、碰撞短路等方面是电动汽车行业必须面对的问题。燃油汽车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有相应的维修行业技术标准以及维修人员的培训体系;电动汽车有其独特的动力系统组成,维修行业技术标准及维修人员的培训体系仍处于发展阶段,汽车维修技师在维修电动汽车时普遍存在技术障碍,很难精准判断和排除故障。开展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故障检测及诊断方法的研究,利于提高故障检测及诊断效率和确保维修质量,利于提高电动汽车使用安全系数,对促进电动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电动汽车故障检测及诊断的背景、意义与现状进行分析,再结合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电池管理、高压控制、动力驱动及其控制、动力冷却等子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对常见故障进行详细的分析与归纳,总结各系统的故障特点和故障形成的原因。本文针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电池管理、动力驱动、动力装置冷却、高低压电源管理及控制等系统常见的故障进行分类,总结出温度类、电压类、电流类、绝缘类等故障类型。通过分析各故障类型的具体特征,归纳、研究了数据列表与树状图相结合、闭环路径数据检测、故障模型模拟分析等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故障检测及诊断方法。以典型电动汽车故障案例为载体,进行故障诊断与数据分析,开展故障精准排除工作,探究安全操作理论知识及维修行业标准,保护人身安全及维护车辆正常工作,为进一步研究电动汽车维修行业规范化、标准化的维修流程提供理论基础,并为维修技师提供参考资料,对于解决电动汽车维修人才培养不足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最后本文通过引入故障案例,分析故障类型及特点,通过使用模拟设备和实训台架进行测试,对所提出的故障检测及诊断方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研究成果为燃油汽车维修技师从事电动汽车故障检测与诊断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张琴[7](2019)在《飞机客舱电源系统安全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为了实现飞机客舱内能够为旅客提供便携式电子设备安全用电电源,近年来行业内越来越多的开展了飞机客舱电源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其中电源系统设计规范及安全设计技术指标的确立为关键。本文以电源系统安全性设计及其应用实现技术为研究课题,全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针对飞机客舱电源系统实现民用航空领域的应用需符合的适航技术标准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中国民航局颁发的技术规章CCAR25以及管理规章CCAR21部、FAA及EASA所颁发的关于飞机客舱电源安全方面的适航审定技术要求等,采取与民航地方管理局共同商定的方式,制定了该系统实现应用需符合的适航审定技术规范条款;结合FAA及EASA所颁发的飞机上PED供电系统的安全适航审定要求,对飞机客舱电源系统安全设计技术规范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系统结构设计方案以及安全设计参数技术指标,包括漏电保护响应电流以及响应时间、过热保护温度设定值、智能功率管理方案等,以指导具体客舱电源系统设计。飞机客舱电源系统安全设计方面重点研究了系统架构方案设计、智能化功率管理技术、漏电保护技术、过压/欠压保护技术、短路保护技术、过热保护技术、儿童锁设计技术等。将电源系统整体设计分为主控制器、电源模块、输出插座以及指示灯四个部分,实现了机组人员可对系统使用状态进行监控、便捷的对故障设备进行识别及定位、方便机上的系统维护及故障设备更换,同时系统性考虑其在飞机上的整体布局及安装设计,实现飞机客舱电源系统在机舱内的安全布局。结合具体适航条款及实验标准,制定了飞机客舱电源系统功能试验、DO160环境试验、装机EMI试验规范。以DO160标准作为环境可靠性验证标准,考虑了设备预期可能的各种使用环境,含温度、湿度、高低气压、振动、电源条件、电磁兼容、静电等。通过系列功能、环境及装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飞机客舱电源系统的安全性设计符合民航规章及技术标准要求,满足装机使用条件,在国内航空公司的飞机改装项目中开展了装机应用,实现了民航飞机客舱电源系统的国产化替代,形成了国内飞机客舱电源系统安全设计及适航技术标准体系。
鲍鲁杰[8](2019)在《地铁工程车EMC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轨道车辆电磁兼容技术是影响车辆安全运行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我国使用的地铁工程车主要以柴油发电作为动力的内燃工程车为主,是保障地铁正常运行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工程车车载设备相对较少,但是电磁环境非常复杂,当前对地铁工程车EMC技术的研究较欠缺,针对以上现状,本论文对地铁工程车的电磁兼容技术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理论、设计、仿真、测试等,本文重点在于通过仿真和测试手段来验证地铁工程车电磁兼容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首先,从电磁干扰三要素出发,介绍了干扰耦合机理以及地铁工程车电磁兼容设计中的车载设备接地理论、屏蔽理论、搭接理论,紧接着介绍了地铁工程车车辆编组、主要干扰源设备和敏感设备以及工程车EMC设计要求。其次,依据整车工作时的电气原理,分析可能会对地铁工程车安全运行产生威胁的主要干扰源和敏感设备,研究设备之间的干扰原理和干扰耦合路径,从电磁兼容设计的接地、设备布局、线缆布线、钢管搭接、控制柜布局布线等角度,结合电磁兼容标准,对地铁工程车关键位置进行电磁兼容设计。然后,通过使用Ansys Maxwell软件对20号线管的屏蔽性能、搭接等进行建模仿真。20号线管是地铁工程车安全运行、正常通信的关键位置,通过仿真,分析20号线管的磁场分布情况,检验线管屏蔽内外辐射磁场的能力,并对地铁工程车车下布线部分提出合理建议。最后,对地铁工程车整车进行电磁兼容相关测试,EMC测试主要包括辐射发射测试、磁场发射测试、辐射抗扰度测试、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首先介绍测试所需要的设备、轨道车辆EMC测试要求,结合制订的地铁工程车测试方案,对整车进行电磁兼容测试,得到整车测试参数,再分析测试结果,验证得到地铁工程车辐射发射限值满足标准要求,验证了地铁工程车EMC设计的合理和可靠。
方扬帆[9](2019)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检测平台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BMS电池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剖析,对单体电池进行了数学建模,完成了电池电量均衡化动态过程的仿真。根据国家行业标准、企业生产标准等研发了一套BMS电池管理系统检测平台。完成了BMS在线检测平台的机械结构设计、检测电控系统设计,基于LabVIEW开发了BMS检测平台配套的检测软件,可以完成风扇控制PWM信号输出功能、电池电压测试功能、电池温度测试功能、电池电量均衡功能、CAN通信功能等功能的检测,以及BMS静态电流的检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分析了BMS在电池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建立了单体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并结合某厂家BMS产品,完成了BMS电池电量均衡化动态过程的仿真。(2)研究分析BMS系统的CAN通信功能、PWM信号输出功能、电池电量均衡功能、电池电压检测功能、电池温度检测功能等功能检测项目,以及BMS静态电流性能检测项目的检测需求及技术要求,对每一检测项进行了方案设计,并整合完成了检测平台整体的检测系统方案设计。(3)完成了检测工装夹具、检测系统台架等机械结构设计,完成了数字量输入电路、数字量输出电路、温度模拟板卡、模拟电池模块等主要功能模块的电路设计,并对检测系统的电气元件进行了选型,完成了BMS检测平台的硬件设计。基于LabVIEW软件模块化G语言平台,开发了配套检测软件。(4)采用国内某知名厂家提供的20个BMS样品,在本检测系统上分别对20个样品进行性能及功能项目的检测,从实验数据分析结果来看,检测平台可满足BMS的在线检测。对检测平台的电流检测、电压输出、电阻输出等自身功能进行了评定,所有评定项目的Cg均大于1.33,检测平台满足《专用检测设备评定方法指南》的要求。
柳蓉蓉[10](2019)在《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日益突出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国内各大城市开始推广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配套的能源补给基础设施也在大力推行。充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是电动汽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推广使用的前提。归根结底,充电设备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大部分是生产厂家产品设计的缺陷和出厂测试的不完善导致的。充电设备的主要测试项目包括电气特性、协议一致性、互操作性。除了一些电气特性测试,如充电桩的接地电阻、内部接线规范度、接触器安全性等项目,其他的测试项目多是针对充电桩的控制系统对各类故障的处理机制,对用户的各项操作是否响应等,即对充电桩充电控制系统的测试。因此,开发一套以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系统为测试对象的仿真测试平台,对于提高充电设备厂家各阶段的测试效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研究并实现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系统仿真测试平台。首先,通过对不同类型充电设备的功能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结合充电设备国家标准,给出了一种通用充电控制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的总体设计方案,对平台的总体结构、各部分之间的接口、上位机的软件处理进行了分析设计。接着,对下位机数据采集板的各个功能模块,包括互操作性测试模块、BMS模拟通信模块、协议转发模块和整个数据通信框架进行设计。通过数据采集板,可以实现上位机与被测对象之间的交互和通信。然后,对仿真测试平台的上位机进行了详细设计,实现了微内核架构、组件之间的通信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并对平台搭载的各外设模块的详细测试需求进行了分析设计。上位机的仿真测试软件提供了用户在充电控制系统测试中所需要的测试用例和测试结果分析工具。最后,在该平台上进行了单个模块的单元测试和系统的集成测试实验,并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该系统可以提高充电控制系统测试的便捷和高效性。
二、信息技术设备插头的放电原理与安全测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技术设备插头的放电原理与安全测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电池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测试系统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BMS关键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池建模研究现状 |
1.2.2 电池模型参数辨识研究现状 |
1.2.3 电池状态估计研究现状 |
1.2.4 电池热管理研究现状 |
1.3 现阶段主要存在问题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论文框架结构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动力电池性能试验及特性分析 |
2.1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2.2 动力电池关键指标解析 |
2.3 动力电池测试系统介绍 |
2.3.1 动力电池测试平台 |
2.3.2 动力电池参数 |
2.4 动力电池性能测试与分析 |
2.4.1 容量测定实验 |
2.4.2 倍率特性测试 |
2.4.3 温度特性测试 |
2.4.4 开路电压曲线测试 |
2.4.5 改进型复合脉冲实验 |
2.4.6 动态工况测试数据获取 |
2.5 动力电池实际容量的影响因素 |
2.5.1 放电倍率 |
2.5.2 环境温度 |
2.5.3 电池老化 |
2.5.4 电池自放电 |
2.6 小结 |
第3章 动力电池建模及通用离线参数辨识方法 |
3.1 动力电池建模 |
3.1.1 Thevenin模型 |
3.1.2 PNGV模型 |
3.1.3 二阶RC模型 |
3.1.4 三阶RC模型 |
3.2 通用离线参数辨识方法 |
3.2.1 电池参数辨识和验证数据 |
3.2.2 通用参数辨识方法 |
3.2.3 辨识参数设置 |
3.3 模型参数验证与分析 |
3.3.1 各工况下的辨识与仿真 |
3.3.2 参数辨识结果对比 |
3.4 模型及辨识流程改进 |
3.4.1 误差分析 |
3.4.2 数据处理优化 |
3.4.3 模型优化及验证 |
3.5 小结 |
第4章 动力电池数据采集及状态估计 |
4.1 基于数据融合的电动汽车高压采集方法 |
4.1.1 电压采样电路设计 |
4.1.2 采集精度分析 |
4.1.3 数据融合模型 |
4.1.4 仿真验证 |
4.2 基于FFLS的在线参数辨识与更新 |
4.3 基于AEKF的 SOC估算 |
4.4 基于数据驱动的SOC-SOP联合估计 |
4.4.1 基于电压约束 |
4.4.2 基于SOC约束 |
4.4.3 基于电池单体峰值电流约束 |
4.5 联合估算验证 |
4.5.1 SOC验证 |
4.5.2 SOP验证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相变温控的电池组热管理研究 |
5.1 锂离子电池的生热机理与传热特性 |
5.1.1 锂离子电池的生热机理 |
5.1.2 锂离子电池的传热机理 |
5.1.3 单体电池建模及验证 |
5.1.4 单体电池热模型验证 |
5.2 相变材料的改进与分析 |
5.2.1 复合相变材料的性能分析 |
5.2.2 增加3D打印蜂窝结构的相变材料 |
5.3 相变材料与液冷耦合温控的电池组散热研究 |
5.3.1 主被动耦合散热方案一 |
5.3.2 主被动耦合散热方案二 |
5.4 小结 |
第6章 基于模型设计的电池管理系统开发 |
6.1 基于模型设计的过程分析 |
6.2 基于Simulink的模型软件在环测试 |
6.2.1 BMS软件在环测试模型架构 |
6.2.2 BMS控制器模型架构 |
6.2.3 BMS控制对象模型架构 |
6.3 基于dSPACEMicro Auto Box的快速原型设计 |
6.3.1 dSPACE实时仿真平台的应用 |
6.3.2 充电机与BMS的通信协议实现 |
6.3.3 基于dSPACE/Simulink的充电通信模型搭建 |
6.3.4 基于dSPACE/Controldesk的通信测试 |
6.4 小结 |
第7章 电池管理系统的测试 |
7.1 BMS功能分析 |
7.1.1 系统结构分析 |
7.1.2 系统功能分析 |
7.1.3 系统接口梳理 |
7.2 BMS_HIL测试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7.2.1 RT-LAB介绍 |
7.2.2 BMS_HIL硬件平台构建 |
7.3 BMS_HIL软件模型设计 |
7.3.1 单体电池模型 |
7.3.2 电池组模型实现 |
7.3.3 负载模型 |
7.3.4 充电模型 |
7.3.5 次级子系统模型 |
7.4 BMS_HIL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
7.4.1 系统监控界面设计 |
7.4.2 BMS控制器SOC估算精度验证 |
7.4.3 BMS测量精度验证 |
7.4.4 BMS充电通讯流程验证 |
7.5 BMS电磁兼容性测试 |
7.6 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工作总结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KTX三维探针诊断和边界等离子体湍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反场箍缩磁约束聚变装置 |
1.1.2 漂移波湍流 |
1.1.3 扫描探针系统研究现状 |
1.1.4 RFX-mod装置上误差场修正方法 |
1.2 KTX装置介绍 |
1.2.1 KTX基本参数 |
1.2.2 KTX三种放电模式 |
第2章 诊断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 |
2.1 静电探针原理 |
2.1.1 单探针原理 |
2.1.2 双探针和三探针原理 |
2.2 磁场测量方法 |
2.2.1 磁探针标定方法 |
2.3 数据处理方法 |
2.3.1 时域相关 |
2.3.2 频域相关 |
2.3.3 功率谱密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KTX三维扫描探针系统的研制 |
3.1 KTX扫描探针系统的需求与分布 |
3.2 慢速扫描探针系统 |
3.2.1 波纹管式探针系统 |
3.2.2 磁传动式探针系统 |
3.3 快速扫描探针系统 |
3.3.1 探针系统的设计要求 |
3.3.2 气缸式探针系统 |
3.3.3 新的设计方案 |
3.3.4 伺服电机式探针系统 |
3.3.5 快动探针结构设计 |
3.4 三套探针系统控制与数据采集 |
3.4.1 系统控制 |
3.4.2 数据采集 |
3.5 换探针操作与抽真空 |
3.6 悬浮电位径向剖面对比实验 |
3.7 纵场分布和欧姆场“零场区”测量 |
3.7.1 磁探针结构 |
3.7.2 磁探针标定 |
3.7.3 纵场分布和欧姆场“零场区”测量 |
3.8 安全因子径向分布 |
3.8.1 磁探针结构 |
3.8.2 安全因子径向分布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KTX边界等离子体静电涨落的实验研究 |
4.1 KTX边界的静电探针 |
4.1.1 单探针 |
4.1.2 四探针 |
4.2 边缘等离子体参数及其涨落的径向分布 |
4.3 静电涨落的谱特征 |
4.3.1 探针布局 |
4.3.2 静电涨落的功率谱特征 |
4.3.3 静电涨落的波数谱特征 |
4.4 涨落驱动的粒子输运通量的径向分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线性时不变系统方法在KTX装置上的应用 |
5.1 等离子体电流信号的修正 |
5.1.1 KTX等离子体电流测量 |
5.1.2 传统补偿方法 |
5.1.3 线性时不变系统方法 |
5.2 边界磁场信号的修正 |
5.2.1 极向磁场信号的修正 |
5.2.2 环向磁场信号的修正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伺服电机参数 |
附录B 直线模组参数 |
附录C 磁栅尺参数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3)CRH380B型动车组牵引系统故障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动车组牵引系统故障研究现状 |
1.2.1 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牵引系统故障诊断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2 CRH380B型动车组牵引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2.1 CRH380B型动车组牵引系统概述 |
2.2 CRH380B型动车组牵引变流器介绍 |
2.2.1 结构组成 |
2.2.2 工作原理 |
2.3 牵引变流器冷却装置介绍 |
2.3.1 结构组成 |
2.3.2 工作原理 |
2.4 牵引电机及冷却装置介绍 |
2.4.1 牵引电机结构组成 |
2.4.2 牵引电机工作原理 |
2.4.3 冷却装置结构组成 |
2.4.4 冷却装置工作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3 故障树分析法 |
3.1 故障树分析法概述 |
3.1.1 常用术语和符号 |
3.1.2 分析法特点 |
3.1.3 分析步骤 |
3.2 故障树分析法相关函数 |
3.2.1 故障树的结构函数 |
3.2.2 逻辑门结构函数 |
3.3 故障树的分析 |
3.3.1 定性分析 |
3.3.2 定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牵引系统故障树建立及分析 |
4.1 动车组运用情况 |
4.2 牵引系统故障统计 |
4.3 建立牵引系统故障树 |
4.3.1 牵引变流器主体及其控制故障子树 |
4.3.2 牵引变流器冷却及其控制故障子树 |
4.3.3 牵引电机及其冷却故障子树 |
4.3.4 网络模块故障子树 |
4.4 牵引系统故障树分析 |
4.4.1 牵引系统故障树定性分析 |
4.4.2 牵引系统故障树定量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牵引系统故障对策分析及整治方案 |
5.1 动车组修程现状 |
5.2 牵引系统运用检修现状 |
5.3 牵引系统故障对策分析及整治方案 |
5.3.1 Q1故障对策分析及整治方案 |
5.3.2 IGBT模块故障对策分析及整治方案 |
5.3.3 进口压力传感器故障对策分析及整治方案 |
5.3.4 冷却管路泄漏故障对策分析及整治方案 |
5.3.5 滤网堵塞故障对策分析及整治方案 |
5.3.6 牵引电机故障对策分析及整治方案 |
5.3.7 牵引电机供电线路故障对策分析及整治方案 |
5.3.8 冷却风机供电空开故障对策分析及整治方案 |
5.3.9 冷却风机接触器故障对策分析及整治方案 |
5.3.10 牵引电机冷却风机故障对策分析及整治方案 |
5.3.11 网络模块故障对策分析及整治方案 |
5.4 整治效果 |
5.5 牵引系统运用维修建议 |
5.5.1 故障预防建议 |
5.5.2 最小最优化检修建议 |
5.5.3 检修项目修程优化 |
5.5.4 检修项目修程优化保障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电力设备局部放电声光联合检测装置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的检测方法及研究现状 |
1.2.1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的检测方法 |
1.2.1.1 超声波检测法 |
1.2.1.2 紫外光检测法 |
1.2.1.3 其他检测法 |
1.2.2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检测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局部放电声光联合检测方案 |
2.1 系统检测原理及方法 |
2.1.1 超声信号检测原理 |
2.1.2 紫外信号检测原理 |
2.1.3 声光信号联合检测方法 |
2.2 超声传感器选型 |
2.2.1 超声传感器传感原理 |
2.2.2 超声传感器特性 |
2.3 紫外传感器选型 |
2.3.1 紫外传感器传感原理 |
2.3.2 紫外传感器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声光联合检测装置设计与实现 |
3.1 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
3.2 声光集成传感探头设计与制作 |
3.2.1 内部元件 |
3.2.2 外壳设计 |
3.2.3 数据传输设计 |
3.2.4 声光集成传感探头实物 |
3.3 解调主机电路设计 |
3.3.1 主控模块 |
3.3.2 信号调理与采集模块 |
3.3.2.1 超声信号放大模块 |
3.3.2.2 超声信号模数转换模块 |
3.3.2.3 紫外信号调理与采集模块 |
3.3.3 信号存储模块 |
3.3.4 显示屏模块 |
3.3.5 电源模块 |
3.3.5.1 系统5V电压 |
3.3.5.2 系统3.3V电压 |
3.3.5.3 系统2.5V电压 |
3.3.5.4 系统-5V电压 |
3.3.5.5 系统-3.3V电压 |
3.4 解调主机电路PCB设计 |
3.5 机箱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声光信号处理 |
4.1 声光信号处理流程 |
4.2 局放信号判断 |
4.2.1 基于超声信号的局放信号判断 |
4.2.2 基于紫外信号的局放信号判断 |
4.3 小波包去噪 |
4.3.1 小波包变换理论 |
4.3.2 小波包去噪算法 |
4.3.3 超声信号去噪效果 |
4.4 基于KNN的局放信号强度判断 |
4.4.1 KNN算法理论基础 |
4.4.2 局放特征提取 |
4.4.3 局放信号强度判断 |
4.4.4 算法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及应用 |
5.1 局放模拟实验测试平台 |
5.2 室内测试与实验数据分析 |
5.2.1声光联合检测实验 |
5.2.2局放源定位方法测试实验 |
5.3 现场应用测试及结果 |
5.3.1 电力设备局放频次现场测试 |
5.3.2 指向性测试与沿线测试 |
5.3.2.1 电线塔周围指向性测试 |
5.3.2.2 110、kv高压电缆沿线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10kV配电电缆故障诊断分析及预防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与章节安排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配电电缆运行及其故障特性 |
2.1 配电系统概述 |
2.1.1 配电系统定义 |
2.1.2 配电线路 |
2.2 配电电缆线路 |
2.2.1 配电电缆种类 |
2.2.2 配电电缆构造 |
2.2.3 配电电缆运行环境 |
2.3 配电电缆故障 |
2.3.1 配电电缆故障原因 |
2.3.2 配电电缆故障类型 |
2.3.3 配电电缆故障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脉冲反射法电缆故障分析 |
3.1 配电电缆行波 |
3.1.1 波速度 |
3.1.2 波阻抗 |
3.1.3 电缆中行波的反射特性 |
3.2 电压功率波动 |
3.2.1 电压波动 |
3.2.2 功率信号 |
3.3 脉冲反射法波形分析 |
3.3.1 低压脉冲反射法 |
3.3.2 脉冲电流法 |
3.3.3 直闪法与冲闪法 |
3.3.4 二次脉冲反射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PG32故障定位系统介绍 |
4.1 系统设计 |
4.2 系统设备功能 |
4.2.1 高压脉冲功能(SWG) |
4.2.2 弧反射法功能(ARM) |
4.2.3 直流高压功能(HPG) |
4.3 系统技术特征 |
4.4 系统操作要点 |
4.4.1 钥匙开关 |
4.4.2 符合VDE0104的安全规则 |
4.4.3 VDE0104规则 |
4.5 系统具体操作 |
4.5.1 总的注意事项 |
4.5.2 开启装置 |
4.5.3 模式选择 |
4.6 高压脉冲模式(SWG) |
4.6.1 冲击电压选择 |
4.6.2 开始进行高压冲击操作 |
4.6.3 关闭高压发生装置 |
4.6.4 高压脉冲模式的安全信息 |
4.6.5 断开连接线 |
4.7 弧反射法高压脉冲模式(ARM) |
4.7.1 弧反射法接线 |
4.7.2 弧反射法的高压脉冲操作 |
4.7.3 弧反射法模式 |
4.7.4 关闭弧反射法模式 |
4.8 直流高压模式(HPG) |
4.8.1 直流高压模式操作 |
4.8.2 衰减法(Decay) |
4.8.3 关闭直流高压 |
4.9 SPG32的故障和错误信息 |
4.9.1 装置不能开启 |
4.9.2 温度过高告警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5.1 实验设计 |
5.1.1 实验工具 |
5.1.2 实验步骤与预期情况 |
5.2 实际检测案例(低阻故障) |
5.2.1 故障现场基本情况 |
5.2.2 判断故障性质 |
5.2.3 预定位 |
5.2.4 精确定点 |
5.2.5 开挖验证 |
5.3 实际测试案例(高阻故障) |
5.3.1 故障现场基本情况 |
5.3.2 判断电缆故障性质 |
5.3.3 检测电缆全长 |
5.3.4 故障点预定位 |
5.3.5 电缆故障精确定点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故障检测及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近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统计 |
1.1.2 电动汽车维修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
1.3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故障检测及诊断的发展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课题研究内容 |
1.4.2 课题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构造与原理 |
2.1 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
2.2 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的区别 |
2.3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各部分结构与工作原理 |
2.3.1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结构与工作原理 |
2.3.2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及组成 |
2.3.3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
2.3.4 电动汽车动力装置冷却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
2.3.5 电动汽车高压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故障特点 |
3.1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故障类型及特点 |
3.1.1 动力电池组故障 |
3.1.2 单体动力电池故障 |
3.1.3 动力电池荷电状态故障 |
3.1.4 动力电池信号故障 |
3.2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常见故障类型及特点 |
3.2.1 绝缘类故障 |
3.2.2 通讯类故障 |
3.2.3 电池组温度类故障 |
3.3 电动汽车动力驱动系统常见故障现象及特点 |
3.3.1 驱动电机故障 |
3.3.2 驱动电机控制器故障 |
3.4 电动汽车冷却系统故障特点 |
3.4.1 水泵工作异响故障 |
3.4.2 驱动机过热故障 |
3.4.3 蓄电池组冷却液加热器故障 |
3.4.4 水泵搭铁线路故障 |
3.5 电动汽车高压控制系统常见故障现象及特点 |
3.5.1 电动汽车高压系统常见故障 |
3.5.2 高压控制系统故障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故障检测及诊断方法 |
4.1 故障检测与诊断的目的及常用诊断方法 |
4.1.1 故障检测与诊断的目的 |
4.1.2 电动汽车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 |
4.2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故障检测及诊断方法 |
4.2.1 故障检测及诊断方法概述 |
4.2.2 故障检测及诊断方法解析 |
4.3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中各子系统故障检测及诊断方法的选取 |
4.3.1 动力电池组故障检测及诊断方法 |
4.3.2 电源管理系统故障检测及诊断方法 |
4.3.3 电动汽车动力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故障检测及诊断方法 |
4.3.4 电动汽车冷却系统故障检测及诊断方法 |
4.3.5 电动汽车高压控制系统故障检测及诊断方法 |
4.4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故障检测及诊断操作规范 |
4.4.1 电动汽车高压系统作业说明及维修安全防范基本要求 |
4.4.2 电动汽车维修注意事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典型故障案例分析 |
5.1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典型故障案例分析 |
5.1.1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故障检测及诊断案例分析 |
5.1.2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故障检测及诊断案例分析 |
5.1.3 电动汽车动力驱动系统故障及诊断案例分析 |
5.1.4 电动汽车冷却系统故障检测及诊断案例分析 |
5.1.5 电动汽车高压控制系统故障检测及诊断案例分析 |
5.2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故障检测及诊断方法验证分析 |
5.2.1 基于电动汽车故障检测及诊断的数据列表与树状图相结合法 |
5.2.2 基于电动汽车故障检测及诊断的闭环路径数据检测法 |
5.2.3 基于电动汽车故障检测及诊断的故障模拟分析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飞机客舱电源系统安全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飞机客舱娱乐系统发展趋势 |
1.2.2 飞机客舱电源系统研制及应用现状 |
1.2.3 飞机客舱电源系统适航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飞机客舱电源系统设计规范 |
2.1 系统适航技术规范研究 |
2.1.1 初始适航管理概述 |
2.1.2 初始适航管理特点 |
2.1.3 飞机客舱电源系统初始适航准则研究 |
2.1.4 飞机客舱电源系统的适航审定基础条款 |
2.2 系统安全设计技术指标 |
2.2.1 结构设计方案 |
2.2.2 功率限制设计指标 |
2.2.3 漏电保护设计指标 |
2.2.4 过热保护设计指标 |
2.2.5 防止人员伤害设计规范 |
2.3 规范符合性验证方法 |
2.3.1 符合性方法简介 |
2.3.2 飞机客舱电源系统符合性方法 |
2.3.3 飞机客舱电源系统安全性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飞机客舱电源系统安全设计 |
3.1 飞机客舱电源系统结构设计 |
3.1.1 飞机客舱电源系统关键部件设计方案 |
3.1.2 电负载平衡设计技术 |
3.1.3 智能化功率管理与分配技术 |
3.1.4 级联电源设计技术 |
3.2 功率限制技术 |
3.3 漏电保护技术 |
3.4 过热保护技术 |
3.5 过流保护技术 |
3.6 欠压/过压保护技术 |
3.7 安全通电保护技术 |
3.8 防触电安全用电插座技术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飞机客舱电源系统试验验证 |
4.1 符合适航审定基础条款的实验方案 |
4.1.1 功能试验 |
4.1.2 DO160 环境试验项目 |
4.1.3 装机EMI试验 |
4.2 试验验证设备及条件 |
4.3 系统试验验证情况 |
4.4 与国外系统对比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地铁工程车EMC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电磁兼容发展历程 |
1.3 地铁工程车电磁兼容技术发展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意义 |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文章组织架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地铁工程车电磁兼容理论 |
2.1 电磁干扰原理 |
2.2 干扰耦合机理 |
2.2.1 传导耦合 |
2.2.2 辐射耦合 |
2.3 地铁工程车电磁兼容设计理论 |
2.3.1 地铁工程车车载设备接地理论 |
2.3.2 地铁工程车屏蔽理论 |
2.3.3 地铁工程车搭接理论 |
2.4 地铁工程车系统构成和EMC设计要求 |
2.4.1 地铁工程车系统构成 |
2.4.2 地铁工程车EMC设计要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铁工程车整车电磁兼容设计 |
3.1 接地设计 |
3.1.1 地铁工程车上的车载设备接地设计 |
3.1.2 地铁工程车上的关键信号线屏蔽层接地设计 |
3.2 布局布线设计 |
3.2.1 地铁工程车整车布局设计 |
3.2.2 地铁工程车整车布线设计 |
3.3 地铁工程车钢管电磁兼容设计 |
3.3.1 20号钢管接地设计 |
3.3.2 钢管布线设计 |
3.4 地铁工程车控制柜布局布线设计 |
3.4.1 控制柜设计 |
3.4.2 RHW车控制配电柜设计 |
3.4.3 FPW车控制配电柜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铁工程车车下20号线管EMC仿真 |
4.1 Maxwell仿真软件介绍 |
4.2 线管设计EMC仿真架构 |
4.3 仿真理论 |
4.3.1 三维涡流场理论 |
4.3.2 三维静磁场理论 |
4.3.3 三维静电场理论 |
4.4 20号钢管仿真 |
4.4.1 20号钢管模型构建 |
4.4.2 仿真搭建 |
4.4.3 线管EMC仿真分析与设计 |
4.4.4 线槽与线管仿真对比 |
4.4.5 20号线管搭接仿真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铁工程车整车级电磁兼容测试 |
5.1 轨道列车电磁兼容测试要求 |
5.2 轨道车辆整车级电磁兼容测试场地和测试设备 |
5.2.1 测试场地 |
5.2.2 测试仪器 |
5.3 整车级电磁兼容测试 |
5.3.1 辐射发射测试 |
5.3.2 磁场发射测试 |
5.3.3 辐射抗扰度测试 |
5.3.4 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 |
5.4 整车级电磁兼容测试结论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电磁兼容试验性能判据 |
致谢 |
(9)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检测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发展现状 |
1.2.1 BMS系统及其检测国外现状 |
1.2.2 BMS系统及其检测国内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电池管理系统及电池建模仿真 |
2.1 电池管理系统结构及原理 |
2.1.1 电池管理系统架构 |
2.1.2 电池管理系统工作原理 |
2.1.3 电池管理系统功能 |
2.2 动力电池建模与仿真 |
2.2.1 常见电池模型介绍 |
2.2.2 电池单体建模与仿真 |
2.3 本章小结 |
3 电池管理系统检测平台检测方案设计 |
3.1 检测项目功能需求分析及方案设计 |
3.1.1 静态电流检测需求分析与检测方案设计 |
3.1.2 电池温度测试功能检测需求分析及检测方案设计 |
3.1.3 PWM信号输出功能检测需求分析及检测方案设计 |
3.1.4 电池电压测试功能检测需求分析及检测方案设计 |
3.1.5 电池电量均衡功能检测需求分析及检测方案设计 |
3.1.6 CAN通信功能检测需求分析及检测方案设计 |
3.2 平台检测总体方案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电池管理系统检测平台硬件设计 |
4.1 BMS检测系统机械结构设计 |
4.1.1 检测工装夹具设计 |
4.1.2 检测台架设计 |
4.2 检测电控系统设计 |
4.2.1 数字量输入调理电路设计 |
4.2.2 数字量输出调理电路设计 |
4.2.3 电池模拟模块设计 |
4.2.4 温度模拟板卡设计 |
4.2.5 关键电气元件选型 |
4.3 本章小结 |
5 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5.1 检测系统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
5.2 软件总体设计 |
5.3 软件功能模块实现 |
5.3.1 检测程序主界面模块 |
5.3.2 检测序列配置模块 |
5.3.4 数据采集模块 |
5.3.5 BMS功能检测能模块 |
5.3.6 程控电源控制模块 |
5.3.7 数据存储模块 |
5.4 本章小结 |
6 检测实验及系统评定 |
6.1 BMS性能及功能检测实验 |
6.1.1 静态电流检测 |
6.1.2 CAN通信功能检测 |
6.1.3 BMS电压测试功能检测 |
6.1.4 BMS电量均衡功能检测 |
6.1.5 温度测试功能检测 |
6.1.6 PWM信号输出功能检测 |
6.2 检测系统评定 |
6.2.1 检测设备评定方法 |
6.2.2 电流检测评定 |
6.2.3 电压输出功能评定 |
6.2.4 电阻输出功能评定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充电桩测试的发展与现状 |
1.2.2 嵌入式软件测试的发展与策略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组成与工作原理 |
2.1 充电设备功能单元组成 |
2.2 充电设备工作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3 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系统仿真测试平台总体设计 |
3.1 充电控制系统仿真测试平台设计方案 |
3.2 数据采集板的接口设计 |
3.3 仿真测试平台上位机软件设计 |
3.3.1 仿真测试平台上位机软件架构 |
3.3.2 测试数据采集 |
3.3.3 测试数据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4 充电控制系统仿真测试平台数据采集板设计 |
4.1 互操作性测试模块 |
4.1.1 直流桩控制导引过程分析 |
4.1.2 交流桩控制导引过程分析 |
4.1.3 互操作性测试方法 |
4.2 车辆BMS通信模拟器 |
4.2.1 BMS模拟器测试需求 |
4.2.2 BMS模拟器硬件设计及实现 |
4.2.3 BMS模拟器软件设计及实现 |
4.2.4 BMS与充电机通信过程设计 |
4.3 协议转发模块 |
4.4 数据采集板通信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5 仿真测试平台上位机软件及实现 |
5.1 微内核架构 |
5.1.1 硬件测试网络搭建插件与核心系统的实现及通信方式设计 |
5.1.2 插件之间实现数据共享 |
5.2 插件结构设计 |
5.2.1 协议模拟设计 |
5.2.2 模块插件的多线程结构 |
5.2.3 各模块的测试需求 |
5.3 测试数据采集与处理 |
5.3.1 SQLite数据分类与存储 |
5.3.2 软件可信性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6 实验与结果分析 |
6.1 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系统仿真测试平台 |
6.1.1 单元测试 |
6.1.2 系统集成测试 |
6.2 模拟测试系统结果与分析 |
6.2.1 测试结果的生成 |
6.2.2 BMS模拟器通信过程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信息技术设备插头的放电原理与安全测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电池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测试系统构建[D]. 曹铭. 南昌大学, 2020(02)
- [2]KTX三维探针诊断和边界等离子体湍流特性研究[D]. 邓体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3]CRH380B型动车组牵引系统故障分析研究[D]. 赵振申.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4]电力设备局部放电声光联合检测装置研究与实现[D]. 邱浩宇.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5]10kV配电电缆故障诊断分析及预防技术应用研究[D]. 胡毅.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6]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故障检测及诊断方法研究[D]. 麦鹏. 长安大学, 2019(07)
- [7]飞机客舱电源系统安全设计与实现[D]. 张琴.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8]地铁工程车EMC技术研究[D]. 鲍鲁杰.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9]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检测平台研究[D]. 方扬帆. 中国计量大学, 2019(02)
- [10]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研究[D]. 柳蓉蓉.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标签:电池论文; bms电池管理系统论文; 电动汽车电池论文; 新能源电动汽车论文; 测试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