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码分多址自动测距系统工作状态控制电路(论文文献综述)
鲍捷[1](2021)在《基于NOMA的网络切片资源分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五代通信技术近几年正在迅猛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移动互联网及相关衍生行业的崛起,网络上的数据量与日俱增。移动设备的高传输速率、低时延和海量设备需求接入越来越成为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传统的正交资源分配十分有限,难以满足这些需求。为了解决这些日渐突出的问题,非正交多址技术(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应运而生。非正交多址技术通过提高接收机的复杂度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降低系统时延和提升接入设备数量。本文即是研究基于NOMA的网络切片中的资源分配。本文提出三个网络切片模型,分别是基于功率域NOMA(Power Domai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PD-NOMA)的多业务网络切片场景、基于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的多业务网络切片场景、基于协作的认知无线电的PD-NOMA的多业务网络切片场景,在满足用户的速率和时延限制条件下分别以比例公平速率和、能效和速率和为目标,并且通过实验仿真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在基于PD-NOMA的多业务网络切片场景中,系统中有若干个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切片用户和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切片用户,优化目标是系统的比例公平速率和。在这一问题上提出了用户对组内功率分配算法和启发式用户配对算法,第一步通过数学单调性以及导数的分析设计了最佳功率分配因子的最优解表达式求出组内功率分配方案,第二步通过启发式用户配对算法,根据第一步算法得出的方案,同时借助贪婪算法的思想,得出次优的用户配对方案。通过与正交多址接入(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OMA)方案相比发现能够取得更高的比例公平速率和。在基于SCMA的多业务网络切片场景中,给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码本,使之可以在同样的时频资源上同时传输,接收端通过码本区分不同的用户,优化目标为系统的能效。在这一问题中提出了启发式贪婪算法和基于KKT(Karush-Kuhn-Tucker conditions)条件的功率分配算法。第一步通过改进贪婪算法得到用户的次优用户分配方案,第二步通过Dinkelbach算法将非凸优化问题转换为凸优化问题,然后通过KKT条件得到功率分配的最优解。通过SCMA方案与OMA方案相比发现能够取得更高的能效。在基于协作PD-NOMA的多业务认知无线电网络切片场景中,次用户中存在多业务的用户,基站通过中继节点将信号发射给用户,次用户之间的信号使用PD-NOMA技术叠加,在不影响主用户的情况下接入到子载波上,优化目标为边缘用户的速率和。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用户配对算法和功率分配算法,由于系统模型的复杂性,所以第一步根据用户的信道质量将用户排序,并且采用了一种直观的次优的用户配对方案,第二步利用KKT条件对功率匹配进行求解。将采用中继协作节点的方式和不采用中继的方式进行对比发现边缘用户能够取得更高的速率和。
李童瑶[2](2021)在《可见光组网的多用户接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无线系统的商业化、新型业务的逐渐兴起以及终端的大规模增长,更高的带宽需求促使前瞻性研究的重点聚焦在未来第六代通信(Sixth Generation,6G)组网技术和新频谱资源探索上,研究工作者正日益关注作为5G的继任者6G通信的定义和进一步发展。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凭借其无需申请频谱资源、价格低廉绿色环保、抗电磁干扰、带宽大等优点成为6G网络的颠覆性的补充技术之一。但其光学特征明显区别于射频无线技术,物理层信道特性限制上层组网机制,目前尚无法实现可见光层面的全双工多用户组网,因此必须根据可见光这种特殊信道的特性研究其组网机制。鉴于此,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本文从基于时隙的多址接入角度切入,作为可见光组网的多用户接入研究的方法依据,提出一种面向终端的中央协调资源预留多址 接入(Central-coordinated Resource-reserved Multiple Access,CRMA)方案,用于双向多用户VLC系统。通过用户自动发现及注册方式提高用户接入速度;采用集中式协调,降低系统复杂度,减少用户接入交互,动态管理接入的用户资源,提高可见光链路的带宽效率,保证在数据帧传输过程中无信息碰撞。(2)搭建了基于双向可见光链路多用户仿真平台,引入了三个特殊系统参数N1、N2和z,实现了系统吞吐量和接入延迟的平衡,满足6G极高的吞吐量和超低的延迟应用要求。(3)搭建了组网原型系统,对上述理论研究内容进行实验验证。实验表明,通过设计合适的系统参数,可以轻松的改变系统性能从而很好的实现可见光多用户接入。该方案具备资源保留、复杂度低、性能平衡并且兼顾成本效益。
王瑞佳[3](2021)在《RFID系统多阅读器防碰撞算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物联网作为其中关键一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物联网的主要技术之一,已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场景中。主要被用来实现对物品信息的收集、自动识别、身份认证等。在一些RFID应用场景中,往往需要布设多个阅读器,以期覆盖整个监管区域。在多阅读器并存的环境中,如何防止阅读器之间的通信冲突或通信碰撞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阅读器发生碰撞会恶化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而现有的阅读器防碰撞算法并不能解决大规模场景中阅读器碰撞过多的情况下系统效率低下、识别时间过长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做了如下工作:(1)提出最小反向权重阅读器防碰撞(Minimum-Reverse-Weight-Based Algorithm for Reader Anti-Collision,MRWA)算法。该算法通过调节阅读器功率并结合阅读器时域调度策略,最大程度的消除阅读器之间的碰撞面积,以减少调度所需时间。本算法根据最小反向权重调节各阅读器功率,以各阅读器识别范围的并集可覆盖全部标签为约束条件,使得各个阅读器之间的碰撞面积最小化。该方案能够有效消除阅读器之间的碰撞,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阅读器的能耗,且不存在标签漏读的问题,为后续阅读器的调度奠定了基础。在阅读器调度过程中,考虑到阅读器之间的碰撞问题是概率性问题,因此提出碰撞阈值的概念,应用独立集方式进行时域调度。简化了调度过程,降低了复杂度,增加了并行工作阅读器的数量,最终提高了系统效率。(2)提出基于类森林结构的阅读器防碰撞算法(Forest-Like Structure-Based Algorithm for Reader Anti-Collision,FLSA)以弥补MRWA算法存在的不足。MRWA算法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利用树形结构计算满足标签全覆盖条件的阅读器功率组合,随着阅读器数量的增加,需要遍历的组合结果将呈现指数级地增长,导致计算量激增。FLSA算法在启动阶段通过设置控制通道使阅读器之间能够传递信息,并设置碰撞队列来存储阅读器之间的碰撞信息。通过设置碰撞阈值以简化阅读器之间的碰撞关系并根据简化后的阅读器碰撞情况生成类森林结构图。借助重新定义的阅读器优先权算法,遍历类森林结构图获得阅读器极大独立集。此时极大独立集中的阅读器开始并行工作。在后续系统运行过程中,各个阅读器通过解析控制通道的信息,实时更新碰撞队列状态,在没有碰撞的情况下,及时加入工作队列中,保证了并行工作的阅读器为极大无碰撞阅读器集合。该方案可大大简化系统的计算复杂度,减少各个阅读器的等待时间,提高系统的效率。最终通过仿真实验将本文提出的两种算法与经典的阅读器防碰撞算法的性能做比较,证明了本文提出的两种算法的高效性。
徐玥[4](2021)在《大规模低功耗物联网反射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文中认为反向散射通信(Backscatter)是一种不需要电源的低功耗通信技术,以环境中常见的电磁波作为载波传输发送信号,例如WiFi、ZigBee、蓝牙信号,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通信,在物联网领域被广泛应用。但现有的反射通信系统大都节点规模较小,不适用于普通的室内办公场景,且节点的维护成本也比较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针对室内场景设计了一种基于反向散射通信的无源物联网通信系统,该系统由发送端、多个通信节点(Tag)、接收端组成。基于现有的光信号获能模块,为Tag设计了高频信号获能模块,使Tag无需安装电池,降低了节点的维护成本,且相较于其他无源通信系统,本文设计的通信协议中,采用了基于反向散射通信的OOK调制和CDMA编码相结合的信号处理方法,增大了系统中的节点容量。该通信系统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在光信号获能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射频信号获能模块,该模块可以收集射频信号能量并对Tag进行持续供压,保证Tag可以无源工作;(2)改进了针对高频信号的阻抗匹配网络值计算方法,降低了高频信号进入数字电路的损耗;(3)在反向散射通信的基础上结合了 OOK调制和CDMA编码,增加了系统中的Tag数量。在实际环境中,Tag可以安装传感器并通过传感器采集环境信息,以无源被动通信的方式将环境信息发送出去,信号发送过程的能量从环境电磁波中获取。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低功耗通信系统,它可以适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办公等多种物联网通信场景。
曾鑫伟[5](2021)在《基于LF的卡口人员无感进出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新高考试点改革的推进,全新选科模式使高中实施走班制教学成为大势所趋,走班考勤难题亟待解决,学校希望引进智能卡口人员进出检测系统检测学生进出教室位置情况服务于学生走班考勤管理工作。现有进出检测系统存在检测效率慢、准确性较差以及带卡考勤标签卡续航能力不够等问题,因此学校迫切需求高效准确、高续航可靠卡口人员无感进出检测系统。针对上述需求,本文设计了基于低频的卡口人员无感进出检测系统,突破了卡口区域人员精确进出定位技术和定位信息快速交互技术,实现了对卡口区域密集人群的低功耗、高效准确进出检测。本文主要工作包括:1、针对卡口区域金属门电磁干扰和复杂环境带来的进出定位失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SSI测距误差修正的融合定位算法,可以实现对卡口区域携卡人员进出准确定位,与低频RSSI定位算法相比解决了其卡口中间区域定位盲区问题,较于极大似然估计和三角质心等定位算法大幅提升进出定位准确率。2、针对卡口基站和多标签卡定位信息通信冲突问题,设计了一种BTF空口通信协议,利用时分多址、优化低频帧结构方法解决了标签卡唤醒冲突问题,利用频分加时分多址结合帧时隙ALOHA方法配置标签入网时隙、避免竞争解决了多标签读取冲突问题,实现了卡口区域定位信息快速交互。3、针对学校的对于进出检测系统需求,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方案并进行可行性论证,包括:系统架构设计、检测流程设计、检测系统各模块软硬件设计,通讯协议以及定位算法设计,最终研制出卡口人员无感进出检测系统样机,实现卡口区域密集人群的高效进出检测。以上工作,已通过真实教室卡口环境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的实地实验,全方面验证了样机系统的可行性。在400次人员进出检测实验验证下,可以实现95%以上准确率,并且标签卡可以达到6个月以上超长续航,系统反应时间小于500ms,对于新高考学校解决学生走班考勤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应四相公司矿井资产管理项目需求,开展实地测试,达到与以上相同的效果,用于煤矿领域解决设备管理混乱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尹家兵[6](2021)在《面向通导融合系统的室外组网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已经慢慢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各种基于位置信息的应用场景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讨论的时分码分正交频分复用(Time&Code Division-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TC-OFDM)系统是一种能够实现通信导航一体化的地面定位系统,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室内外无缝定位。TC-OFDM系统中定位信号复用通信信号的频率资源以及基站等硬件设备,共址同频播发,能够同时实现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和精准地导航定位。在室外广域定位场景下,TC-OFDM系统可能会存在通信信号和定位信号间干扰、扩频码的自相关干扰、基站多重覆盖、扩频码数量不足等问题。本文针对TC-OFDM系统室外大规模基站组网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蜂窝定位组网方案。并提出了基于二次优化的贪婪算法,来选出性能较好的扩频码用于蜂窝组网模块间的复用。设计了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算法对选出来的扩频码在组网模块内进行了分配。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本文从共频带系统的特征出发,阐述TC-OFDM系统的定位原理和主要应用场景,基于扩频码信号的特性,深入探究TC-OFDM扩频码的生成过程。并对扩频码影响定位性能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分析,包括平衡性、自相关性及互相关性等。另外,还探究了 TDOA定位原理及衡量定位性能的多个重要指标。二、TC-OFDM系统组网方案研究。本文提出了基于蜂窝布局的组网方案用于通导融合系统,来实现室外的广域定位。在组网方案中充分的考虑了通导融合系统的特性,对提出的基站组网方案进行建模分析。通过控制蜂窝组网边长的上下界,来达到定位信号的多重覆盖,并消除区域内定位信号的互相关干扰。通过控制通信信号和定位信号的功率差,来同时满足通信和定位的性能要求。并利用了 Okumura-Hata路径损耗传输模型,对构建出的蜂窝组网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进行了仿真验证。三、提出了一种新的筛选算法对扩频码进行优选,将选出来的满足性能的扩频码组用于组网模块间的复用。扩频码的平衡性、自相关性和互相关性对定位性能影响较大,通过分治的思想对这三个指标进行优选。其中互相关筛选复杂度是指数级的,因此本文重点探究了互相关筛选的算法和流程。在用互相关准则筛选扩频码时,通过将扩频码抽象成图论中的多个顶点,将互相关筛选问题抽象成图论中的寻找连通子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二次优化的贪婪算法来对扩频码进行筛选。选出足够数量的扩频码组后,需要将扩频码依次分配到组网模块的每个基站中,本文将分配扩频码的过程建模成图论中的遍历问题,通过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算法分配了扩频码,提高了系统的抗多址能力。经过仿真验证和实验测试,本文提出的蜂窝组网方案能够很好地满足室外广域通导融合定位系统的要求,能够同时满足定位性能和通信性能。且蜂窝状基站布局结构有着很好地规律延展性,相对于其他结构的布局方式精度因子和定位性能更优,GDOP在0.2以下的区域相对于其他布局有了明显增加,比例达到46%。本文提出的基于二次优化的贪婪算法能够选出满足条件的扩频码组,且相较于现有算法,整体运行时间更短,具有更好的性能。本文提出的两种扩频码分配算法,邻近基站的互相关值均值分别达到-30.99dB和-30.87dB,均优于扩频码互相关值的均值。
麻中惠[7](2021)在《导航测试中的信号模拟模块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发展,导航系统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导航设备的测试信号复杂,对时间响应要求高,对测试设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导航专用测试系统就成为导航系统测试的最优选择。导航信号模拟模块为导航测试提供信号激励输入,是测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全球定位系统GPS为例,设计了一种GPS卫星的L1频点信号模拟模块,可用于GPS接收机的测试。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信号模拟要素信息的分析:在分析L1卫星定位信号及其传输环境的基础上,完成各参数计算更新过程的分析。基于零中频正交调制的软件无线电平台,给出总体设计思路。2、信号模拟模块的硬件电路的设计:设计包括射频收发、基带处理单元、时钟、电源等电路。结合指标需求,对关键器件的参数及选型进行了分析。设计使用零中频射频收发器AD9361搭建了软件无线电硬件平台,减小印制板面积同时大大缩短调试时间。基带处理单元使用FPGA+ARM的架构,以满足设计对于信号参数高更新速率的需求。3、信号模拟模块的逻辑设计:利用FPGA灵活可编程的特点,设计GPS信号模拟所需的逻辑模块。逻辑包含接口时序逻辑、传播路径模拟控制逻辑、编码逻辑等部分。使用码NCO和载波NCO分别对信号相位延时、多普勒频率偏移进行模拟,输出的相位累加值用于控制编码逻辑的编码输出,从而得到符合卫星定位信号格式的基带数字信号。经过测试,本设计可以模拟GPS卫星的L1频点信号,频率偏移、相位偏移根据模拟的相对速度和距离进行调节,测试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尚哲轩[8](2021)在《基于短基线干涉体制的多目标测角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发展,协同作战已经变成了现代军事战争中海陆空防御攻击的一个发展趋势。面对天地一体化的作战任务,协同导航系统作为协同系统中一个基本的保证,为空间信息协同作战提供了主要的技术支撑。为了保证协同导航系统的独立性,必须要在测距的基础上引入节点间相对角度的测量。由于协同导航系统中的各节点的搭载能力有限,所以搭载的天线尺寸不能太大。这时就需要对基于短基线的高精度测角技术进行研究,以保证协同系统内各节点之间能够进行准确、稳定的相对导航。本文设计了一种在协同作战集群系统中基于短基线干涉体制的高精度多目标测角方法,并对解模糊方法进行了研究。设计了相应的捕获跟踪算法,实现了高动态条件下的快速捕获与稳定跟踪。并且对所涉及的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硬件实现与实验验证。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有:(1)研究了多节点协同导航系统背景下的快速捕获算法。研究并设计了基于FFT的快速捕获算法,并对捕获电路进行设计。用Matlab仿真工具在理想情况与大多普勒低信噪比的环境下对捕获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2)研究了多节点协同导航系统背景下的稳定跟踪算法。针对跟踪环路中载波跟踪环和PN码环进行了算法设计,对跟踪电路进行设计。用Matlab仿真软件在两种情形:理想情况与低信噪比的环境下对跟踪算法进行了模拟与验证。(3)对多节点协同导航系统背景下的测向算法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基于干涉仪系统的高精度测角系统,并使用搜索法解模糊。使用Matlab仿真软件对解模糊概率和测角精度进行了仿真验证。(4)完成了所涉及算法的FPGA仿真平台的设计,在Vivado仿真工具中对第三章中涉及的捕获、跟踪、测角算法进行设计和仿真。进一步说明了本文的算法在工程实现上的可行性。(5)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平台上完成了两款微波暗室测试所需的软件:RS422的串口通信上位机和导航定位解算软件。分析了软件需求并针对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在微波暗室进行了实验验证,对测试环境及流程进行来说明,进一步验证了所涉及算法的性能。
符睿强[9](2021)在《实际约束条件下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在频谱资源日渐稀缺的背景下,如何解决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不断发展所催生的大规模接入问题已成为亟待突破的关键挑战。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新型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NOMA)。NOMA的基本原理是在发射端采用叠加编码技术,在接收端采用串行干扰消除技术分离多用户信号,由此提升系统接入容量和频谱效率。本论文针对实际通信系统面临的成本、功耗、时延、CSI误差等诸多约束,深入研究NOMA系统的可达性能,揭示关键因素影响系统性能的机理。首先,针对低成本约束下无小区大规模MIMO-NOMA系统,研究了在不完美SIC条件下下行链路各个用户的传输速率,并推导出可达速率的闭式表达式,揭示了无小区大规模MIMO-NOMA系统具有高遍历容量,高覆盖面的优势,仿真结果表明增加天线与无线接入点对于通信系统的性能提升有较大的帮助,结果也表明如果基站布置低精度的ADC,该系统能在保证一定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其次,针对不完美信道状态信息约束下智能反射面辅助的NOMA系统,研究了SIMO下行链路各个用户的传输速率,并推导不同信道状态信息(CSI)约束下各用户可达速率的闭式表达,揭示了对Lo S信道进行准确的信道估计对于系统性能提升的重要性,并通过仿真验证了NOMA在多用户系统相对于OMA的优势。最后,针对不完美SIC约束下低时延NOMA系统,研究了SIMO下行链路系统各个用户的可靠性,并推导了用户误块率的的闭式表达,以及高信噪比下典型用户误块率的近似表达,结果表明,高信噪比下,增加用户数量有助于改善较好信道用户的可靠性,但是会降低较差信道用户的可靠性。而低信噪比下,增加用户数量会降低所有用户的可靠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这一结论。
汤湘伟[10](2021)在《直接序列扩频接收机同步研究及VHDL实现》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实现的直接扩频通信系统的基带接收处理,用于实现对低信噪比信号的捕获和跟踪,实现信息的可靠传输。实现扩频通信接收功能的硬件由天线、射频模块、基带处理模块等构成,本文涉及到的基带接收处理主要在集中在基带处理模块进行,实现采集信号的下变频、捕获、跟踪及载波同步等功能,完成信号的解扩及解调恢复出信息层数据。本文主要是实现扩频信号的解扩及解调,其功能模块均在FPGA内部通过VHDL硬件化语言编程实现。文章首先对扩频通信系统的原理进行了讲解,并对m、M及Gold等扩频序列进行了分析,描述了其特性及生成方式,对各自的自相关、互相关性能进行了仿真;然后讲解了扩频码的捕获及跟踪原理,并分析了滑动相关法及匹配滤波器两种捕获算法的优缺点与应用场景,提出了工程实现及优化方式;接下来对码环的超前滞后跟踪法(DLL)进行了原理分析,对三种不同鉴相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并通过仿真形成了各自的鉴别曲线;第四章对载波的同步和跟踪进行了原理及过程实现的分析,为了兼顾动态及高精度的要求,采用了锁频环(FLL)进行初同步,锁相环(PLL)进行载波的精确跟踪,也对多种的鉴频、鉴相算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形成了不同鉴别方式下的仿真曲线,并对环路滤波器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描述;最后对实现码环及载波环的硬件平台进行了介绍,着重对基带处理部分的实现按功能对ADC、FPGA、ARM、时钟、DDR及电源各部分进行了详细描述,本节的另一个重点是对码环及载波环的软件实现,根据FPGA内部的数据流向,对数字下变频、码环的捕获及跟踪模块、载波环跟踪模块根据软件接口定义进行了详细叙述,并采用Matlab模拟生成了中频数据,结合vivado软件的仿真,实现了码的滑动捕获跟踪及载波环的跟踪,验证了VHDL代码的正确性。最后采用硬件加信号源的方式,对实物设备进行了测试验证,接收部分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与仿真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实现了产品化工作,并结合当前的实现情况,对下一步的研究内容提出了思路。
二、码分多址自动测距系统工作状态控制电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码分多址自动测距系统工作状态控制电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NOMA的网络切片资源分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贡献 |
1.3 本论文的结构和组织 |
第二章 关键理论技术 |
2.1 非正交多址技术 |
2.1.1 功率域NOMA |
2.1.2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 |
2.2 网络切片 |
第三章 基于PD-NOMA的多业务网络切片资源分配技术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与问题描述 |
3.2.1 5G三大应用场景 |
3.2.2 系统模型 |
3.3 用户对组内功率分配算法 |
3.4 启发式用户配对算法 |
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CMA的多业务网络切片资源分配技术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与问题描述 |
4.3 子载波匹配算法 |
4.3.1 问题模型 |
4.3.2 贪心算法 |
4.3.3 启发式贪心算法 |
4.4 功率分配算法 |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协作NOMA的多业务认知无线电网络切片资源分配技术 |
5.1 引言 |
5.2 系统模型与问题建模 |
5.2.1 认知无线电 |
5.2.2 cooperative CR-NOMA模型 |
5.3 用户配对和功率分配算法 |
5.3.1 用户配对算法 |
5.3.2 功率分配算法 |
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可见光组网的多用户接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6G的补充技术-可见光通信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3 可见光通信研究现状 |
1.3.1 可见光组网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可见光组网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可见光通信基本原理 |
2.1 可见光通信系统概述 |
2.1.1 可见光通信系统工作原理 |
2.1.2 可见光通信系统上下行链路 |
2.1.3 可见光通信系统链路分析 |
2.2 可见光通信系统特性 |
2.2.1 LED照明特性 |
2.2.2 LED发射光功率特性 |
2.2.3 接收端接收特性 |
2.2.4 接收端接收功率 |
2.3 可见光通信系统信道分析 |
2.3.1 信道噪声特性 |
2.3.2 信道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通信多址接入技术研究 |
3.1 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
3.1.1 时分多址TDMA |
3.1.2 码分多址CDMA |
3.1.3 频分多址FDMA |
3.1.4 波分多址WDMA |
3.1.5 空分多址SDMA |
3.2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见光组网的多用户接入方案与实现 |
4.1 问题描述 |
4.2 多用户接入方案描述 |
4.2.1 应用场景 |
4.2.2 系统设计 |
4.2.3 CRMA原则 |
4.2.4 帧结构 |
4.3 性能分析 |
4.3.1 系统吞吐量 |
4.3.2 接入延迟 |
4.3.3 仿真分析 |
4.4 实验验证 |
4.4.1 实验平台 |
4.4.2 实验过程 |
4.4.3 实验数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RFID系统多阅读器防碰撞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物联网发展 |
1.1.2 RFID系统研究难点分析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基于调度的防碰撞算法研究现状 |
1.3.2 基于功率控制的防碰撞算法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相关技术背景 |
2.1 RFID技术结构 |
2.1.1 RFID系统组成 |
2.1.2 RFID系统工作原理 |
2.1.3 RFID系统传输协议 |
2.1.4 RFID识别距离 |
2.2 阅读器防碰撞协议工作原理 |
2.2.1 基于调度的阅读器防碰撞算法原理 |
2.2.2 基于功率调节的阅读器防碰撞算法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最小反向权重阅读器防碰撞算法 |
3.1 算法概述 |
3.1.1 思路来源 |
3.1.2 算法主要思路 |
3.2 算法具体实现 |
3.2.1 功率组合树形结构 |
3.2.2 反向权重的计算 |
3.2.3 碰撞阈值和时域调度算法 |
3.3 算法整体步骤 |
3.4 算法性能分析和仿真 |
3.4.1 小规模场景下性能比较 |
3.4.2 大规模场景下性能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类森林结构的阅读器防碰撞算法 |
4.1 算法概述 |
4.2 算法具体实现方法 |
4.2.1 类森林结构图 |
4.2.2 阅读器优先级定义 |
4.2.3 碰撞队列和识别状态的设置 |
4.2.4 算法具体实现步骤 |
4.3 仿真和性能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大规模低功耗物联网反射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反向散射信号的原理 |
1.2.2 反向散射信号的频移 |
1.2.3 反向散射通信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第2章 反向散射通信系统底层设计 |
2.1 通信系统构成 |
2.2 通信节点(Tag)的功能模块设计 |
2.2.1 Tag的组成 |
2.2.2 Tag的阻抗匹配 |
2.2.3 Tag的能量收集与升压稳压 |
2.2.4 Tag的数字解调 |
2.3 通信节点(Tag)的微控器设计 |
2.3.1 微控器的原理 |
2.3.2 微控器的设计 |
2.4 通信节点(Tag)的仿真 |
2.4.1 匹配网络仿真 |
2.4.2 能量收集仿真 |
2.4.3 信号解调仿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通信协议设计 |
3.1 发送端信号设计 |
3.2 Tag信号调制设计 |
3.2.1 反向散射通信原理 |
3.2.2 反向散射信号的优化与表现 |
3.2.3 OOK调制 |
3.3 Tag信号编码设计 |
3.3.1 Tag编码方式 |
3.3.2 CDMA编码 |
3.3.3 编码与调制的组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通信接收端设计 |
4.1 接收端信号还原原理 |
4.2 反射信号检测 |
4.3 CDMA解码 |
4.3.1 CDMA解码原理与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通信系统性能测试 |
5.1 Tag性能测试 |
5.1.1 Tag匹配网络测试 |
5.1.2 Tag获能测试 |
5.1.3 Tag信号解调测试 |
5.2 反向散射信号接收测试- |
5.2.1 距离测试 |
5.2.2 采样数目测试 |
5.3 通信系统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通信系统优化与展望 |
6.1 通信系统优化 |
6.2 工作总结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5)基于LF的卡口人员无感进出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
1.2.1 人员进出检测系统研究动态 |
1.2.2 低频感应技术研究动态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低频感应技术基础 |
2.1 低频电磁感应理论 |
2.1.1 电基本振子 |
2.1.2 场区域划分 |
2.2 低频定位原理与算法 |
2.2.1 低频定位原理 |
2.2.2 经典低频定位算法 |
2.3 影响低频定位性能的主要因素 |
2.3.1 非视距传播 |
2.3.2 其他电子设备干扰 |
2.3.3 接收端信号的场强分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卡口人员无感进出检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1 用户需求分析 |
3.2 系统总体设计 |
3.2.1 系统组成 |
3.2.2 工作原理和流程 |
3.3 系统性能指标论证 |
3.4 系统设计方案可行性论证 |
3.5 通讯协议的详细设计 |
3.5.1 BTF空口通信协议 |
3.5.2 上下行通信协议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频无感进出检测模块研制 |
4.1 卡口基站模块研制 |
4.1.1 卡口基站硬件模块 |
4.1.2 卡口基站软件程序 |
4.2 标签卡模块研制 |
4.2.1 标签卡硬件模块 |
4.2.2 标签卡软件程序 |
4.3 后台解算和可视化模块研制 |
4.3.1 GUI软件需求分析 |
4.3.2 模块具体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样机实验验证与改进 |
5.1 测试方案设计 |
5.1.1 测试环境 |
5.1.2 测试方法与步骤 |
5.2 功能性测试与分析 |
5.2.1 标签卡的自校准 |
5.2.2 基本功能测试 |
5.2.3 定位功能实地测试 |
5.3 性能测试与分析 |
5.3.1 标签卡的功耗测试 |
5.3.2 系统反应时间分析 |
5.4 定位算法优化 |
5.4.1 基于RSSI测距误差修正的融合定位算法设计 |
5.4.2 算法流程 |
5.4.3 实验验证与性能分析 |
5.5 样机系统在矿井资产管理中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课题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面向通导融合系统的室外组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组网布局方式研究现状 |
1.2.2 扩频码筛选和分配算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共频带定位系统概述 |
2.1 TC-OFDM系统 |
2.2 扩频码特性 |
2.2.1 扩频码信号 |
2.2.2 扩频码的评价标准 |
2.2.3 TC-OFDM扩频码生成过程 |
2.3 TDOA原理 |
2.4 OKUMURA-HATA模型 |
2.5 定位性能的评价指标 |
2.5.1 均方误差 |
2.5.2 累积分布函数 |
2.5.3 克拉美罗下界 |
2.5.4 相对定位误差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C-OFDM系统组网方案研究 |
3.1 引言 |
3.2 精度因子 |
3.3 蜂窝组网模型 |
3.4 组网模型仿真 |
3.4.1 可行性分析 |
3.4.2 精度因子分析 |
3.4.3 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扩频码优选和分配算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扩频码优选与分配模型 |
4.2.1 扩频码优选复杂度分析 |
4.2.2 码优选建模 |
4.2.3 码分配建模 |
4.3 基于二次优化的贪婪算法的扩频码优选策略 |
4.4 扩频码分配策略 |
4.5 仿真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验证平台搭建与实验分析 |
5.1 引言 |
5.2 基站测试平台硬件设计 |
5.2.1 定位基站 |
5.2.2 通信基站 |
5.3 基站测试平台软件设计 |
5.3.1 定位信号产生器配置 |
5.3.2 AD9361的配置 |
5.3.3 光纤同步的配置 |
5.4 测试设备与测试环境 |
5.5 测试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
(7)导航测试中的信号模拟模块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3 课题任务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 |
2.1 GPS导航定位工作原理介绍 |
2.1.1 GPS系统组成 |
2.1.2 定位导航信号构成 |
2.1.3 接收机定位原理 |
2.2 总体方案设计 |
2.3 关键技术分析 |
2.3.1 基于零中频技术的软件无线电平台 |
2.3.2 BPSK调制解调 |
2.3.3 多普勒频移的模拟 |
2.3.4 伪距的模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号模拟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 |
3.1 硬件平台整体设计 |
3.2 射频前端电路 |
3.2.1 AD9361指标分析 |
3.2.2 AD9361数字接口电路设计 |
3.2.3 AD9361射频收发链路 |
3.2.4 AD9361射频前端电路 |
3.3 基带处理器电路 |
3.3.1 FPGA单元电路 |
3.3.2 ARM单元电路 |
3.4 时钟单元电路 |
3.5 电源单元电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号模拟模块的逻辑设计 |
4.1 总体逻辑设计 |
4.2 地址空间映射 |
4.2.1 本地总线访问存储空间定义 |
4.2.2 FSMC总线访问存储空间定义 |
4.3 接口时序逻辑 |
4.3.1 CPCI桥接芯片本地总线时序逻辑 |
4.3.2 FSMC总线时序逻辑 |
4.3.3 AD9361数字接口时序逻辑 |
4.4 传播路径模拟控制逻辑 |
4.4.1 多普勒频移的模拟 |
4.4.2 伪距的模拟 |
4.4.3 参数计算更新 |
4.5 数字基带信号处理单元 |
4.5.1 数字基带信号产生单元 |
4.5.2 数据采集控制逻辑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号模拟模块的测试与验证 |
5.1 硬件测试 |
5.2 测试平台的搭建 |
5.3 功能及指标测试 |
5.3.1 信号模拟模块输出载波的测试 |
5.3.2 信号模拟模块输出调制信号的测试 |
5.3.3 多路信号输出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基于短基线干涉体制的多目标测角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测向方法及相关理论 |
2.1 沃森-瓦特测向算法 |
2.2 多普勒测向算法 |
2.3 空间谱测向算法 |
2.4 干涉仪测向算法 |
2.4.1 单基线干涉仪模型 |
2.4.2 长短基线法解模糊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目标测角方法研究 |
3.1 信号快速捕获算法研究 |
3.1.1 FFT算法原理 |
3.1.2 FFT捕获电路基本功能 |
3.1.3 FFT快速捕获算法分析 |
3.2 信号跟踪算法研究 |
3.2.1 信号跟踪算法总体架构 |
3.2.2 载波跟踪环设计 |
3.2.3 伪码跟踪环设计 |
3.3 多目标测角算法设计 |
3.3.1 多目标测角单元设计 |
3.3.2 干涉仪测向误差分析 |
3.3.3 解模糊算法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目标测角算法仿真分析 |
4.1 基于FFT的捕获算法matlab仿真 |
4.1.1 理想条件下的捕获算法仿真 |
4.1.2 恶劣条件下的捕获算法仿真 |
4.2 信号跟踪算法matlab仿真 |
4.2.1 理想条件下的跟踪仿真 |
4.2.2 低信噪比条件下的跟踪仿真 |
4.3 多目标测角算法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角算法的FPGA设计与验证 |
5.1 FPGA仿真平台设计 |
5.1.1 信号生成模块设计 |
5.1.2 FFT信号捕获模块设计 |
5.1.3 信号跟踪模块设计 |
5.1.4 高精度测角模块设计 |
5.2 软件实现 |
5.2.1 软件平台及开发流程 |
5.2.2 软件界面 |
5.3 多目标测角的测试与验证 |
5.3.1 测试场景及流程 |
5.3.2 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实际约束条件下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列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理论基础 |
1.3 非正交多址技术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基于NOMA的无小区大规模MIMO技术及研究现状 |
1.3.2 基于NOMA的智能反射面辅助的相关技术及研究现状 |
1.3.3 基于NOMA的低时延技术及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低成本约束下无小区大规模MIMO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
2.1 系统模型 |
2.1.1 上行信道估计 |
2.1.2 下行数据传输 |
2.2 性能分析 |
2.2.1 用户频谱效率的分析 |
2.2.2 频谱效率渐近分析 |
2.3 仿真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完美信道状态信息约束下智能反射面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
3.1 系统模型 |
3.1.1 信道模型 |
3.1.2 下行链路数据传输 |
3.2 性能分析 |
3.2.1 未知CSI的可达速率 |
3.2.2 统计CSI条件下的可达速率 |
3.2.3 完美CSI条件下的可达速率 |
3.2.4 正交多址的相关分析 |
3.3 仿真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时延约束下不完美SIC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
4.1 系统模型 |
4.2 性能分析 |
4.2.1 用户的平均误块率 |
4.2.2 用户平均误块率的闭式表达式 |
4.2.3 高信噪比下用户的平均误块率 |
4.3 仿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第二章相关证明 |
A.1 2.1节有关证明 |
A.2 2.2节有关证明 |
附录 B 第四章相关证明 |
B.1 引理4.1的证明 |
B.2 定理4.1的证明 |
附录 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直接序列扩频接收机同步研究及VHDL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扩频通信基础 |
2.1 香农定理 |
2.2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原理 |
2.3 常用的伪随机序列 |
2.3.1 m序列 |
2.3.2 Gold序列 |
2.3.3 M序列 |
2.4 直扩信号的捕获和跟踪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伪码的捕获及跟踪 |
3.1 伪码捕获原理分析 |
3.2 滑动相关器捕获法 |
3.3 匹配滤波器捕获法 |
3.4 超前滞后环跟踪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载波信号的同步及跟踪 |
4.1 载波同步原理分析 |
4.2 FLL环 |
4.3 PLL环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硬件平台设计及测试 |
5.1 硬件平台介绍及设计 |
5.1.1 基带处理部分 |
5.1.2 处理器部分 |
5.1.3 ADC电路 |
5.1.4 DDR3 电路 |
5.1.5 时钟电路 |
5.1.6 电源电路 |
5.2 数字下变频设计 |
5.3 扩频码捕获跟踪设计 |
5.4 载波环同步设计 |
5.5 FPGA和 ARM的通信接口 |
5.6 测试情况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码分多址自动测距系统工作状态控制电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NOMA的网络切片资源分配技术研究[D]. 鲍捷.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可见光组网的多用户接入技术研究[D]. 李童瑶.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RFID系统多阅读器防碰撞算法研究[D]. 王瑞佳.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大规模低功耗物联网反射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D]. 徐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5]基于LF的卡口人员无感进出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曾鑫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面向通导融合系统的室外组网技术研究[D]. 尹家兵.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7]导航测试中的信号模拟模块设计与实现[D]. 麻中惠.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基于短基线干涉体制的多目标测角技术研究[D]. 尚哲轩.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9]实际约束条件下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研究[D]. 符睿强. 浙江大学, 2021(01)
- [10]直接序列扩频接收机同步研究及VHDL实现[D]. 汤湘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