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打击武器与精确制导技术

精确打击武器与精确制导技术

一、精确打击武器与精确制导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许孝敏[1](2020)在《小型低空防御导弹制导系统设计与仿真》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面对来自非法无人机黑飞事件的威胁,低空防御越来越被各个国家所重视。低空防御导弹是低空防御方式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其制导系统是完成精确打击的关键。对于低空飞行目标而言,其具有体积小、机动性强、速度慢等特点,这给低空防御导弹制导带来了挑战。对此,本文主要针对低空飞行目标“低小慢”的特点,展开了小型低空防御导弹制导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阐述了低空防御导弹制导系统的主要工作流程,对其末制导方式做主要说明。根据其制导要求,对导弹在制导过程中自身信息获取问题进行研究,对比欧拉角法,方向余弦法以及四元数法的特点,并根据低空防御导弹的制导要求,提出了基于Kalman滤波下的四元数姿态解算算法。通过试验验证其在低空防御导弹制导过程中的可行性。(2)建立了导弹与目标相对运动模型,通过对比三种(追踪法、平行接近法以及比例导引法)经典的制导律方法,并结合现代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稳定的变结构制导律方法,通过对比目标做有无机动飞行下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能够满足低空防御导弹制导过程中的鲁棒性要求。(3)提出低空防御导弹制导过程中的目标信息获取模型,主要针对导弹制导过程中采集的红外图像进行实时分析,通过对采集的目标红外图像进行噪声剔除、图像增强、图像分割等图像处理操作,将目标从背景中提取出来,从而实现目标的识别,最后通过识别出的目标在红外图像上的位置来计算出目标相对导弹的位置信息,实现了导弹制导过程中的目标识别与跟踪。

易仕和,丁浩林[2](2020)在《稠密大气中高超声速导引头红外成像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将给世界军事变革带来重大影响,进而形成全球军事强国新的空天对抗焦点。在此背景下,高超声速武器与集光、机、电为一体的红外成像制导技术的结合,将形成各种远程高超声速红外成像制导的精确打击武器,实现飞得快而且打得准,进而更加充分地发挥高超声速武器的威力。但是,稠密大气中高超声速导引头红外成像面临着较为严重的气动光学效应,严重制约了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在高超声速武器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在高超声速武器精确打击中的应用前景,指出了该技术发展可能遇到的主要技术难点,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法。

罗成高,邓彬,程永强,王文鹏,王宏强,王展[3](2019)在《精确制导前沿成像探测技术》文中研究说明回顾了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精确制导成像探测技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结合太赫兹、量子和超材料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动态,分别梳理了太赫兹雷达、量子雷达以及超材料雷达三种典型的精确制导前沿成像探测技术的技术背景、发展脉络、基本原理、技术优势。这三种成像探测技术有望为精确制导技术应对未来新型战争形态带来的挑战提供可行的技术途径。研究成果可为未来精确制导技术的深入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并对提升精确制导武器的打击与拦截作战效力具有重大意义。

左卫,周波华,李文柱[4](2019)在《多模及复合精确制导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概述了多模及复合制导技术的基本概念,介绍了多模及复合制导技术的发展和典型应用情况,分析了多模及复合制导的特点以及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多模及复合制导技术的发展趋势。

沈昱恒,刘鑫,张迪[5](2019)在《防空导弹精确制导技术发展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说明精确制导技术是保障导弹精确打击能力的核心技术,也是导弹武器装备形成网络化、智能化作战能力的重要支撑技术。首先,简要分析了现代空中军事威胁演变特征,梳理了防空导弹武器对精确制导能力提升的需求;然后,结合防空导弹精确制导技术发展现状,从总体应用、探测制导、导引控制、仿真评估、关键元器件5个方面,对照发展需求和国外先进水平,给出了未来防空导弹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重点及思路。

王海宏[6](2019)在《航空制导炸弹技术发展与型谱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战争史上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就是精确制导武器的出现,国外学者称之为一次“军事技术革命”,与我们熟知的工业技术革命相呼应。本文首先透过技术史的视角,阐述了19世纪技术革命所产生的系列影响,以及20世纪初与航空制导炸弹相关的工业发展、军事技术的发展,从而引出航空制导炸弹的产生。然后通过历史的脉络,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第一次海湾战争、第二次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和近代反恐战争等世界性或局部性的战事的历史,理出航空制导炸弹从早期简单制导到无线电制导、激光制导、卫星加惯性制导,一直到近代的各种复合制导和小尺寸炸弹等的发展历程。并根据这个发展历程,总结出两条航空制导炸弹的发展规律,根据此两条发展规律,结合当前国际形势推断了未来航空制导炸弹的三个发展趋势。通过对美国、俄国的航空制导炸弹数据的收集、整理,给出了美国和俄国基本所有航空制导炸弹的相关数据,然后分别绘制出美国和俄国航空制导炸弹的型谱,并分别加以分析、对比,得出美国航空制导炸弹和俄国航空制导炸弹的特点,以及两者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对我国航空制导炸弹的现状进行简单阐述,给出了所有我国现役航空制导炸弹的型号。并分析我国航空制导炸弹与美俄的差异和美俄对我国航空制导炸弹发展的启示,指出我国航空制导炸弹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当前与航空制导炸弹相关的前沿技术的阐述,并结合之前对美俄航空制导炸弹的型谱分析,对未来的航空制导炸弹发展进行展望。最后,通过我国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优势,乐观展望未来我国走在世界航空制导炸弹发展前列的可能。

宋国栋[7](2019)在《基于激光红外实验平台的制导干扰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精确制导技术的日益发展,制导武器不断涌入现代战争中。红外制导导弹作为制导武器的一种具有被动成像隐蔽性好、使用方便等优点,该制导方式目前被广泛应用。研究发现红外成像系统在成像时极易受到激光干扰而丢失跟踪目标,导弹在制导环节中一段时间内丢失目标将导致命中率急剧下降,因此对激光干扰红外制导进行研究对武器的攻防对抗均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首先对激光干扰红外成像系统的干扰机理进行了研究。基于理想制导环境设计了基本制导模型,通过仿真探讨干扰后制导特性的变化。在上述研究支撑下设计了真实环境下的制导模型和干扰模型且实现了不同条件下的干扰仿真。最后设计了实验平台为上述建模仿真和理论分析提供基本实验数据并进行相关实验验证。实验平台涉及红外热源控制、运动系统设计、红外图像处理、串口控制等相关技术。激光干扰红外制导主要通过干扰成像系统使导引头无法准确定位目标而导致打击偏离。论文对红外成像系统基本成像原理、激光干扰源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导引头红外图像跟踪算法。针对辐照饱和干扰和跟踪精度干扰进行了理论研究并结合实验平台提供的数据进行了干扰原理验证。基于运动学和动力学基本理论对理想环境下的制导进行了初步仿真,通过仿真探讨干扰后导弹制导率、脱靶量、过载等制导特性的变化。基于理想模型设计了真实环境下的制导模型和干扰模型并深入研究了真实环境下干扰后导弹相关制导特性的变化。设计了实验平台并对关键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实验平台主要由图像采集处理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红外热像仪、激光控制器、快门、控制软件等构成。运动控制系统实现了±10°和±20°的俯仰和旋转,定位误差优于50",二轴转台垂直度优于50"。红外热源系统实现了精度为±0.6℃的温度控制,控制范围为室温到100℃。图像处理系统实现了 100帧/s的采集速率和5帧/s的处理速率。系统软件完成对硬件的控制和数据的存储及处理。对实验平台中转台精度、温度控制精度、图像采集速率和准确性进行了系统测试分析。设计一组激光干扰红外成像实验并将干扰下的制导模式切换时刻写入仿真模型中研究干扰后脱靶量、制导轨迹等变化。

刘新新[8](2019)在《巡飞弹滚仰式导引头建模与末制导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巡飞弹以其侦察、打击、毁伤评估等功能一体化的优点,被很多国家所青睐,导引头作为实现导弹精确打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和精确度决定了导弹的制导效果和打击精度。滚转-俯仰式导引头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大离轴角和大视场范围等优点,因此成为当今精确制导武器理想选择。想要实现精确的制导效果,要求导引头伺服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精确跟踪性能。因此,本文以滚仰式导引头为研究对象,以小型巡飞弹为导引头载体,从数学模型建立、控制系统参数设计、干扰补偿以及末制导视线信息提取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针对滚仰式导引头的工作特点,阐述了导引头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定义了导引头和弹体的坐标系及转换关系,分析其运动学关系,建立导引头动力学模型和伺服电机模型,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针对滚仰式导引头的运动特点,对其伺服控制系统进行设计,通过速度环-位置环的双环控制形式,用PID参数整定方法进行控制参数设计,以阻尼比、上升时间以及稳态误差等为设计变量,通过时域和频域分析,使其满足控制系统性能指标,通过引入摩擦干扰对控制系统进行鲁棒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干扰较小时,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第三,针对摩擦干扰影响伺服系统控制性能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补偿的控制方案。对于弹体扰动,建立了弹体扰动模型,并分析了影响因素。通过对干扰观测器设计,实现对摩擦干扰的抑制,设计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稳定性,增强了导引头的抗干扰能力。第四,由于滚仰式导引头结构的特殊性,在巡飞弹末制导阶段,其无法直接提供给制导律所需要的视线信息,为此提出一种滚仰式导引头视线角速度提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正确有效的。通过导引头挂飞试验,进一步说明提取算法在工程应用上的适应性,并对视线角速度信息中的误差来源进行分析和做滤波处理。本文的研究结果和研究思路将为巡飞弹滚仰式导引头及其末制导技术的研究和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衡燕,丰超,李雁斌[9](2018)在《天地一体制导技术在远程精确打击体系中的应用前景》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发展和新军事变革的推动,未来作战逐步向远程化、体系化、网络化发展。各国越来越注重天地一体协同作战体系和相关武器装备的研究,尤其是美国,依靠其庞大的天基预警、侦察、导航、中继通信卫星体系,建立了全球最先进的天地一体协同作战体系。文中对美国"海军综合火力控制-制空"(NIFC-CA)系统进行了剖析,并对我国如何发展天地一体制导技术提出了建议。

武媛媛,徐屹东,李晓林[10](2018)在《精确制导弹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现代战争中大量使用精确制导弹药,并不断改变着战场态势,提高武器系统打击精度愈加受到各国重视。本文总结了几种国外典型精确制导弹药的类型及性能,分析了我国精确制导技术的研究概况,对精确制导弹药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方向进行了论述,可为精确制导弹药智能化发展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二、精确打击武器与精确制导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确打击武器与精确制导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小型低空防御导弹制导系统设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制导技术发展及趋势
        1.2.1 制导技术与制导武器
        1.2.2 未来发展趋势
    1.3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制导技术研究现状
        1.3.2 国内制导技术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制导系统的整体设计
    2.1 引言
    2.2 制导系统整体设计
    2.3 工作流程
        2.3.1 初制导
        2.3.2 末制导
    2.4 目标打击的关键技术
        2.4.1 IMU姿态解算
        2.4.2 制导律
        2.4.3 姿态和轨迹控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导系统的姿态解算更新算法
    3.1 引言
    3.2 常用坐标系定义及转换关系
        3.2.1 常用坐标系定义
        3.2.2 常用坐标系之间变换关系
    3.3 姿态解算方法
        3.3.1 欧拉角法
        3.3.2 方向余弦法
        3.3.3 四元数法
    3.4 基于Kalman滤波的四元数姿态解算
    3.5 仿真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导系统弹道设计
    4.1 引言
    4.2 弹目相对运动数学模型
        4.2.1 导弹动力学与运动学方程
        4.2.2 二维-弹目相对运动模型
    4.3 经典寻的导引律数学模型
        4.3.1 追踪法
        4.3.2 平行接近法
        4.3.3 比例导引法
    4.4 基于鲁棒稳定的变结构制导律设计
    4.5 仿真分析
        4.5.1 目标无机动飞行
        4.5.2 目标机动飞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红外目标识别与跟踪
    5.1 引言
    5.2 红外图像增强与图像分割
        5.2.1 红外图像噪声剔除
        5.2.2 红外图像增强
        5.2.3 红外图像分割
    5.3 目标特征提取与识别
        5.3.1 相似度量函数
        5.3.2 目标识别
    5.4 目标跟踪
    5.5 仿真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2)稠密大气中高超声速导引头红外成像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红外成像精确制导技术是高超声速武器的力量倍增器
    1.1 高超声速武器成为未来战争制胜的杀手锏
    1.2 高超声速武器蓬勃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
    1.3 高超声速武器精确打击对红外成像制导技术的迫切需求
2 气动光学效应———限制高超声速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应用的瓶颈问题
3 完善的气动光学效应测试能力和相似准则是解决气动光学效应的基础
    3.1 构建完善的气动光学效应模拟测试能力
    3.2 构建完备的气动光学效应相似准则
4 高超声速红外成像导引头综合优化设计是降低气动光学效应的可靠途径
    4.1 高超声速红外成像导引头综合降温结构设计
    4.2 多目标优化高超声速红外成像导引头气动外形设计
    4.3 基于主/被动流场控制的光传输效应抑制方法
5 结束语

(3)精确制导前沿成像探测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THz雷达精确制导成像技术
    1.1 THz雷达导引头
    1.2 THz ViSAR
2 量子雷达精确制导成像技术
3 超材料雷达精确制导成像技术
    3.1 超材料相控阵雷达
    3.2 超材料孔径编码雷达
4 结论

(4)多模及复合精确制导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多模及复合制导技术发展现状
    1.1 多模制导技术
    1.2 复合制导技术
    1.3 多模及复合制导技术特点
2 多模及复合制导技术的发展趋势
    2.1 发展多模成像制导技术, 适应复杂战场环境
        2.1.1 小型化多光谱图像信息获取技术
        1) 旋转滤光片轮方式
        2) 共孔径分光方式
        3) 单片多波段红外焦平面阵列方式
        2.1.2 多光谱成像谱段选择优化技术
        2.1.3 实时多光谱成像目标识别技术
    2.2 发展分布式复合制导技术, 适应分布式、网络化作战方式
    2.3 发展低成本的多模与复合制导技术, 适应低成本需求
    2.4 发展小型化、高精度的自主导航技术, 降低中制导对卫星导航的依赖
3 结束语

(5)防空导弹精确制导技术发展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防空武器对精确制导能力提升的需求
    1.1 当前空中军事威胁分析
    1.2 防空导弹精确制导能力需求分析
2 防空导弹精确制导技术现状与不足
3 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与思路
4 结束语

(6)航空制导炸弹技术发展与型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2章 航空制导炸弹技术发展分析
    2.1 航空制导炸弹技术发展历程
        2.1.1 早期简单制导航空炸弹
        2.1.2 电光制导航空炸弹
        2.1.3 激光制导航空炸弹
        2.1.4 卫星制导航空炸弹
        2.1.5 复合制导航空炸弹
    2.2 航空制导炸弹技术发展图谱及启示
        2.2.1 航空制导炸弹发展图谱
        2.2.2 航空制导炸弹技术发展的启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俄航空制导炸弹型谱研究
    3.1 美国航空制导炸弹型谱
        3.1.1 美国航空制导炸弹概述
        3.1.2 美国航空制导炸弹型谱构建及分析
    3.2 俄国航空制导炸弹型谱
        3.2.1 俄国航空制导炸弹概述
        3.2.2 俄国航空制导炸弹型谱构建及分析
    3.3 美俄航空制导炸弹型谱对比分析
        3.3.1 美国航空制导炸弹型谱分析
        3.3.2 俄国航空制导炸弹型谱分析
        3.3.3 美俄航空制导炸弹型谱之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俄对我国的启示及未来发展展望
    4.1 美俄型谱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4.1.1 我国航空制导炸弹现状
        4.1.2 我国航空制导炸弹与美俄的差异
        4.1.3 我国航空制导炸弹发展方向
    4.2 航空制导炸弹未来发展展望
        4.2.1 与航空制导炸弹相关的前沿技术
        4.2.2 未来航空制导炸弹发展方向展望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激光红外实验平台的制导干扰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红外制导研究现状
        1.2.2 激光干扰技术研究现状
        1.2.3 仿真实验平台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课题来源
    1.5 论文内容及组织结构
2 激光干扰红外成像机理研究
    2.1 成像系统及干扰源分析
    2.2 目标跟踪算法设计
    2.3 激光干扰红外成像系统机理研究
        2.3.1 激光辐照饱和干扰研究
        2.3.2 跟踪精度干扰影响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制导及干扰仿真建模研究
    3.1 制导仿真设计
    3.2 干扰对制导性能影响研究
        3.2.1 制导误差和脱靶量
        3.2.2 干扰后弹着点分布规律研究
    3.3 制导干扰仿真建模
        3.3.1 弹体模型设计
        3.3.2 干扰模型设计
        3.3.3 碰撞检测模型设计
        3.3.4 整体制导干扰仿真
    3.4 本章小结
4 实验平台设计研究
    4.1 实验平台总体设计
        4.1.1 控制系统整体设计
        4.1.2 功能模块设计
    4.2 实验平台关键控制技术研究
        4.2.1 温度控制技术研究
        4.2.2 红外弱小运动目标检测研究
    4.3 控制软件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实验平台测试及实验验证分析
    5.1 实验平台介绍
    5.2 转台精度测试分析
        5.2.1 转台定位精度测试
        5.2.2 二轴转台垂直度测试
    5.3 温度测试分析
    5.4 图像处理测试分析
    5.5 激光干扰红外制导模拟实验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巡飞弹滚仰式导引头建模与末制导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导引头稳定平台控制与跟踪技术研究现状
        1.2.2 干扰力矩抑制方法研究现状
        1.2.3 视线角速度提取及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2 滚仰式导引头数学模型
    2.1 滚仰式导引头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2.2 坐标定义和转换关系
        2.2.1 坐标定义
        2.2.2 坐标转换关系
    2.3 导引头平台框架运动学关系
        2.3.1 框架角速度
        2.3.2 框架角加速度
    2.4 滚仰式导引头动力学模型
        2.4.1 俯仰框动力学模型
        2.4.2 滚转框动力学模型
        2.4.3 电机负载模型
    2.5 滚仰式导引头动力学方程组
    2.6 本章小结
3 滚仰式导引头控制系统设计
    3.1 滚仰式导引头控制结构描述
        3.1.1 指令解算
        3.1.2 伺服控制方法
    3.2 滚仰式导引头控制参数设计
        3.2.1 俯仰框控制参数设计
        3.2.2 滚转框控制参数设计
    3.3 控制系统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导引头伺服系统干扰补偿控制研究
    4.1 扰动分析
        4.1.1 模型描述
        4.1.2 仿真分析
    4.2 基于干扰观测器补偿控制方法研究
        4.2.1 干扰观测器原理描述
        4.2.2 干扰观测器设计
        4.2.3 干扰观测器性能分析
    4.3 干扰观测器补偿控制仿真验证
    4.4 本章小结
5 导引头视线信息提取算法研究
    5.1 视线信息提取
        5.1.1 提取算法设计
        5.1.2 仿真验证
    5.2 导引头视线提取奇异值处理
        5.2.1 奇异值处理方法
        5.2.2 仿真验证
    5.3 飞行试验与数据处理
        5.3.1 飞行试验方法
        5.3.2 飞行试验结果分析
        5.3.3 数据处理和滤波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天地一体制导技术在远程精确打击体系中的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美国天地一体协同作战体系
    1.1 预警探测情报系统
    1.2 全球化指挥控制系统
    1.3 武器作战平台
    1.4 精确打击武器
2 美国海军NIFC-CA系统
3 天地一体制导技术启示
    3.1 以天基信息系统为主, 构建天地协同作战体系
    3.2 以一体化信息系统为主, 实现战场指挥实时化
    3.3 以关键技术突破为主, 实现武器装备精确化远程化
4 天地一体制导技术发展建议
    4.1 加快论证我国天地一体协同作战体系
    4.2 发挥航天院所综合优势, 支持航天院所引领布局天地一体协同作战体系
    4.3 重点突破天地一体协同制导技术

四、精确打击武器与精确制导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型低空防御导弹制导系统设计与仿真[D]. 许孝敏. 西京学院, 2020(05)
  • [2]稠密大气中高超声速导引头红外成像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 易仕和,丁浩林. 现代防御技术, 2020(03)
  • [3]精确制导前沿成像探测技术[J]. 罗成高,邓彬,程永强,王文鹏,王宏强,王展.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19(05)
  • [4]多模及复合精确制导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分析[J]. 左卫,周波华,李文柱. 空天防御, 2019(03)
  • [5]防空导弹精确制导技术发展的几点思考[J]. 沈昱恒,刘鑫,张迪. 航天控制, 2019(03)
  • [6]航空制导炸弹技术发展与型谱分析[D]. 王海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7]基于激光红外实验平台的制导干扰性能研究[D]. 宋国栋.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8]巡飞弹滚仰式导引头建模与末制导技术研究[D]. 刘新新.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9]天地一体制导技术在远程精确打击体系中的应用前景[J]. 衡燕,丰超,李雁斌. 制导与引信, 2018(04)
  • [10]精确制导弹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A]. 武媛媛,徐屹东,李晓林. 第十五届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 2018

标签:;  ;  ;  ;  ;  

精确打击武器与精确制导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