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联合尿酶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薛小英,叶加建[1](2021)在《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对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1月该院2型糖尿病患者336例,依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UAER<30 mg/24 h组(正常蛋白尿组,n=120)、UAER30300 mg/24 h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n=150)、UAER>300 mg/24 h组(蛋白尿组,n=66)3组。另回顾性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人员15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统计分析各组人员的mALB/Cr、α1-MG、β2-MG水平,并统计分析mALB/Cr、α1-MG、β2-MG单独与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蛋白尿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正常蛋白尿组患者的m ALB/Cr、α1-MG、β2-MG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尿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m ALB/Cr、α1-MG、β2-MG水平均高于正常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尿组患者的m ALB/Cr、α1-MG、β2-MG水平均高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ALB/Cr、α1-MG、β2-MG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独与联合检测的阳性预测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和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较单独检测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翟丽萍[2](2020)在《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以中医宏观辨证及西医微观诊查为指导原则,结合中医理论与西医实践,归纳总结中西医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认识,结合临床试验与动物实验研究,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治疗作用。临床研究方面,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证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总评分和中医证候单项主症评分)、糖脂代谢、血压、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肾小球滤过率(GFR)、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动物实验方面,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及TRPC6、RhoA蛋白、转录因子P300、沉默调节因子SIRT1、miR-222表达水平的影响。由此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以求寻得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途径,为提高该方法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打下基础。方法1.临床研究收集本院的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证属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证,共10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经过导入期入组,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各50例。其中中药治疗组使用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西药对照组使用西药缬沙坦常规治疗。两组均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观察。主要观察指标如下:1)一般观察指标: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病程、血压等。2)疗效性观察指标:中医证候积分。3)糖代谢指标:①空腹血糖(FBG)、②餐后血糖(PBG)、③糖化血红蛋白(HbA1C)。4)脂代谢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5)肾功能指标:UACR、SCr、BUN、Cys-C、GFR的影响。6)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7)安全性观察指标:①低血糖发生率;②不良反应发生率;③肝肾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Scr)。2.动物实验将90只已完成适应性喂养的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为健康对照组,其中80只用高脂高糖饲料连续喂养,为期6周,同时联合使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构建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造模组80只,有6只未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74只SD大鼠随机数字法随机平均分为糖尿病模型组(STZ组)、西药对照组(缬沙坦)、益气养阴活血方低剂量组、益气养阴活血方中剂量组以及益气养阴活血方高剂量组5组,其中西药对照组14只,其余每组15只。按照相应药物剂量灌胃治疗12周,监测各组大鼠模型的临床表现及体型变化,尾静脉采血监测血糖水平,离子交换层析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含量,酶联免疫试剂盒一步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HE染色光学显微镜检查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TRPC6、RhoA蛋白、转录因子P300、沉默调节因子SIRT1、miR-222表达水平。结果1.临床研究: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主要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汇总如下: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病程、血压等基本数据,结果显示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后发现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SBP、DBP,治疗组要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明显的下降(P<0.05);组间比较中药治疗组的下降趋势与程度均较西药对照组明显(P<0.05),表明其差异具有显着性。3)糖代谢指标:FBG、PBG、HbA1C,两组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的血糖疗效,治疗组的有效率要显着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脂代谢指标包括TC、TG和LDL-C,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较治疗前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上述脂代谢指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肾功能指标:UACR、SCr、BUN、Cys-C、GFR两组均较治疗前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进行的组间比较发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两组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安全性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无低血糖发生,治疗组出现轻微不良反应2例,占比4.10%,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动物实验:1)血糖水平,治疗前,其余各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糖均显着升高,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模型组血糖升高;西药对照组、益气养阴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西药对照组、益气养阴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的大鼠的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养阴活血方中、高剂量组对血糖的改善程度显着优于益气养阴活血方低剂量组及西药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健康对照组和模型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基本保持不变,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西药对照组自下降后基本保持稳定。而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表现出随时间的增加,其对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善越佳,经过12周治疗,益气养阴活血方高剂量组基本和健康大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接近。益气养阴活血方高剂量组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病模型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改善程度显着优于西药对照组与益气养阴活血方低中剂量组,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除健康对照组及糖尿病模型组外,各组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尿微量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养阴活血方中、高剂量组对尿微量蛋白水平的改善程度显着高西药对照组与益气养阴活血方低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经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肾脏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病变,经治疗后,各给药组肾脏细胞病变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益气养阴活血方中、高剂量组肾脏细胞病变程度缓解明显,接近健康对照组。5)益气养阴活血方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的TRPC6、RhoA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益气养阴活血方下调转录因子P300水平,上调沉默调节因子SIRT1水平。7)益气养阴活血方的三个剂量治疗组其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miR-222的表达水平的下调均较西药治疗组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益气养阴活血方能够有效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中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证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改善其中医临床症状;2.益气养阴活血方能够对患者的糖代谢、脂代谢进行调节,降低尿蛋白排泄率,保护患者正常的肾脏生理功能,延缓其病情发展;3.益气养阴活血方能够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血糖水平、HbA1c、TRPC6、RhoA蛋白的表达水平;4.益气养阴活血方能够下调转录因子P300的表达,上调沉默调节因子SIRT1的表达,延缓肾小球硬化,延缓患者病情发展;5.益气养阴活血方能够下调miR-222的表达水平,抑制肾脏细胞的凋亡。
赵家宁[3](2020)在《老年高血压肾动脉硬化与肾功能早期损害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人群肾动脉硬化与肾功能早期损伤之间的相关性,为判断肾功能早期损伤提供依据,从而及早治疗,防治病情恶化。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就诊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高血压患者,随机选择高血压1级患者50例,高血压2级患者50例,高血压3级患者50例,150例患者的病程5-10年,平均年龄70.136.76岁。选择同期入院的非高血压作为对照组50例,平均年龄68.18±6.71岁。所有的研究对象均符合以下的诊断标准和纳入排除标准,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检测研究对象血清Cys C(cystatin C,胱抑素C)、RBP(retinol binding protein,视黄醇结合蛋白)、β2-MG(β2-microglobulin,血β2-微球蛋白)、血中Cr(Creatinine,肌酐)含量及尿中UACR(Urine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n,尿白蛋白肌酐比值)、NAG(N-acetyl-D-glucosidase,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含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各级肾动脉的RRI(Renal resistance index,肾阻力指数)。计算GFR(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肾小球滤过率),并根据GFR将研究对象分为≥120ml/min组、90~120ml/min组、60~90ml/min组。运用SPSS 23.0(SPSS Inc.,Chicago,US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显着性检验水准取α=0.05。结果1.Cysc、RBP、β2-MG、UACR及NAG在高血压3级组中最高,高血压2级组中次之,在对照组中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LRI,SRRI,GLRI,GRRI,MLRI,MRRI,LLRI,LRRI1在高血压3级组中最高,高血压2级组中次之,在对照组中最低,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90ml/min≤GFR<120 ml/min、60ml/min≤GFR<90ml/min时,Cysc、RBP、β2-MG、UACR及NAG在高血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GFR≥120ml/min时,Cysc、RBP、β2-MG、UACR及NAG在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90ml/min≤GFR<120 ml/min、60ml/min≤GFR<90ml/min时,肾动脉肾阻力指数SLRI、SRRI、GLRI、GRRI、MLRI、MRRI、LLRI及LRRI在高血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GFR≥120ml/min时,肾动脉肾阻力指数在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1级高血压患者中,肾功能早期损害指标Cys C、UACR及NAG与肾动脉肾阻力指数均呈正相关(P<0.05),β2-MG与SLRI、SRRI、GLRI、GRRI、MLRI及MRRI呈正相关(P<0.05)。在高血压2级患者中NAG与SLRI、SRRI、GLRI、GRRI呈正相关(P<0.05),除LLRI外,β2-MG与肾动脉硬化各指标呈正相关(P<0.05)。在高血压3级患者中,Cys C与SLRI、SRRI及MLRI呈正相关(P<0.05),RBP与SLRI及SRRI呈正相关(P<0.05),UACR与SLRI、SRRI及GRRI呈负相关(P<0.05)。结论1.老年人血清Cys C、β2-MG、RBP,尿中UACR、NAG含量以及各级肾动脉肾阻力指数与血压水平及早期肾损害有关,并且血压级别越高,损害程度越重。2.老年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时,肾功能早期损害指标与各级肾动脉阻力指数的相关性存在各自的特点。
石妍妍[4](2020)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近年来患病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横断面的病历数据研究糖尿病肾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2017~2019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历数据,综合文献和临床指南,研究住院患者的糖尿病肾病发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选取研究因素后利用Stata14.0进行数据录入,使用SPSS21.0进行数据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本研究共纳入2897名研究对象,1~44岁青年组共775人,占比26.75%;45~59岁中年组共1132人,占比39.08%;60岁以上老年组共990人,占比34.17%。研究对象中共有男性1640人,占比56.61%;共有女性1257人,占比43.39%。BMI指数中,体重过低者共51人,占比1.76%;体重正常者共835人,占比28.82%;超重者共1351人,占比46.63%;肥胖者共660人,占比22.78%。2.研究对象的疾病史:本研究纳入的2897名研究对象中,患有高血压的共1238人,占比42.70%:患有冠心病的共676人,占比23.33%;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共1132人,占比39.07%。糖尿病病程小于5年的共1348人,占比46.53%;5~10年的共878人,占比30.31%;11~15年的共300人,占比10.36%;大于15年的共371人,占比12.80%。高血压病程小于5年的共2109人,占比72.80%;5~10年的共451人,占比15.57%;11~15年的共110人,占比3.80%;大于15年的共227人,占比7.83%。有598人患糖尿病肾病,占比20.64%;有2299人未患糖尿病肾病,占比79.36%;有735人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占比25.37%;有8人曾患糖尿病合并妊娠,占比0.28%。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高血压病程、糖尿病病程、冠心病、糖尿病合并妊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空腹C肽水平、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尿酸、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对于辨别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患糖尿病肾病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程、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空腹血糖、空腹C肽、收缩压、总胆固醇、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微量尿白蛋白这些临床指标对于反映2型糖尿病人群是否患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P<0.05)。结论1.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患病率不容乐观,已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应当引起高度重视。2.糖尿病肾病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越长,糖尿病肾病患病风险越大。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出现,会使糖尿病肾病的患病风险加大。临床检验指标空腹血糖、空腹C肽、胆固醇、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收缩压、尿微量白蛋白的升高,反映出糖尿病肾病患病风险加大。
罗飞[5](2020)在《MAU、UTf、UIgG和下肢血管病变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分析不同蛋白尿组及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U)、尿转铁蛋白(UTf)及尿免疫球蛋白G(UIgG)的变化,评估MAU、UTf、UIgG和下肢血管病变(LEVD)与糖尿病肾病(DK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于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41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程等);实验室资料(包括MAU、UTf、UIgG、肾功能、血脂、血糖等);影像学资料(包括下肢血管超声结果)。根据糖尿病肾病Mogensen分期标准,按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A组):ACR<30mg/gCr,微量蛋白尿组(B组):30mg/gCr≤ACR<300mg/gCr,大量蛋白尿组(C组):ACR≥300mg/gCr。按下肢血管超声结果分为下肢血管病变组(LEVD)和非下肢血管病变组(NLEVD)。对不同分组中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尿微量蛋白与ACR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评估MAU、UTf、UIgG 和 LEVD 与 DKD 的相关性。[结果]1.本研究241例患者,A组61例,B组89例,C组91例,伴有蛋白尿(微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180例(74.69%);在241患者中有2例缺乏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结果,伴下肢血管病变161例(67.36%),无下肢血管病变78例(32.64%);蛋白尿合并下肢血管病变者132例(55.23%),单纯蛋白尿者46例(19.25%),单纯下肢血管病变者29例(12.13%),两者均无32例(13.39%)。2.不同蛋白尿组间相关分析C组病程、合并高血压比例、收缩压(SBP)、β2微球蛋白(β 2-MG)、ACR、α 1微球蛋白(α 1-MG)、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UTf、MAU、UIgG的水平高于其余两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低于其余两组,且B组合并高血压比例、β 2-MG、ACR、UTf、MAU、UIgG的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舒张压(DBP)、尿NAG酶、空腹血糖(FPG)、尿酸(UA)、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C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明显大于A组(P<0.05)。随着蛋白尿程度的加重,下肢血管病变比例也上升(P<0.05)。经Spermanen 秩相关分析发现 β 2-MG、UTf、MAU、α 1-MG、UIgG 与 ACR 均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 0.275、0.754、0.752、0.364、0.724,P<0.001;eGFR 与 ACR负相关,相关系数-0.391,P<0.001。3.LEVD组及NLEVD组两组间相关分析与NLEVD组比较,LEVD组年龄较大、糖尿病病程较长、合并高血压比例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无差异(P>0.05)。NLEVD组与LEVD组临床指标比较,尿NAG酶、ACR、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UTf、MAU、UIgG等水平在两组间有明显差异,LEVD组明显较高(P<0.05);而 SBP、DBP、HbAlc、β 2-MG、FPG、BUN、SCr、UA、eGFR、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α 1-MG在两组患者中水平相当,无明显差异(P>0.05)。经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合并高血压、TC、LDL、NAG、ACR、UTf、MAU和UIgG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有影响(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年龄、LDL和MAU均是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而尿NAG酶是其保护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AU、UTf、UIgG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无创实验室指标;2.随着尿白蛋白排泄增加,MAU、UTf、UIgG随之增加,eGFR随之下降,下肢血管病变比例随之升高;3.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LDL和MAU水平越高、尿NAG酶水平越低,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风险越高;4.糖尿病病程、合并高血压、血糖控制情况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影响因素;5.年龄、糖尿病病程病程、合并高血压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6.本组研究显示性别、尿酸对2型糖尿病肾病及下肢血管病变无影响。
黄海波,李凤莲,陈韵[6](2020)在《尿微量蛋白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效果》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尿微量蛋白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化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无糖尿病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尿微量蛋白检测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阳性率高于对照组(χ2=85. 714,P <0. 05)。结论尿微量蛋白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尿微量蛋白的检测对患者肾脏并发症有较好确诊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陈静[7](2019)在《a1-MG、U-mAlb、UTf、IgU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评定》文中研究指明[目 的]探讨联合检测α1微球蛋白(a1-MG)、尿微量白蛋白(U-mA1b)、尿转铁蛋白(UTf)、尿免疫球蛋白G(IgU)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 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共85例,按2001年美国肾脏基金会(K/DOQI)分类标准分为3组:A组(肾功能正常组,eGFR≥90 ml·min-1·1.73m-2)41例;B组(肾功能轻度损伤组,60 ml·min-1·1.73m-2≤eGFR<90 ml·min-1·1.73m-2)27例;C组(肾功能中-重度损伤组,eGFR<60 ml·min-1·1.73m-2)17例;选取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及其他相关资料,检测研究对象的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尿素氮(UREA)、血肌酐(SCr)、α1微球蛋白(a1-MG)、尿微量白蛋白(U-mA1b)、尿转铁蛋白(UTf)、尿免疫球蛋白G(IgU)等指标,探讨a1-MG、U-mA1b、UTf、IgU在不同肾损伤程度中的变化特点,以及与eGFR的相关性;通过分析特征工作曲线(ROC)比较单项检测和四项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结 果]A、B、C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性别、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TC、TG、HDL-C、LDL-C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FPG、HbA1c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A、B、C组a1-MG、U-mAlb、UTf、IgU水平在早期肾功能正常时就已经开始升高,且随着肾功能损伤程度的加重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REA、SCr水平在肾功能正常时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在肾功能轻度损伤及中-重度损伤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肾损伤加重而升高。a1-MG、U-mAlb、UTf、IgU与eGFR之间有较好的负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相关系数及p值分别为(r=-0.586,P<0.001;r=-0.538,P<0.001;r=-0.629,P=<0.001;r=-0.702,P<0.001)。ROC 曲线显示:a1-MG、U-mA1b、UTf、IgU和四项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6、0.830、0.727、0.796、0.852。四项联合检测的AUC(0.852)最高,高于各单项检测。[结 论]1.a1-MG、U-mAlb、UTf、IgU四项联合检测能大大提高检测灵敏度,联合检测效能优于单项检测,对于监测T2DM早期肾损伤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意义。2.a1-MG、U-mAlb、UTf、IgU均可作为反映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其敏感性依次为:a1-MG、U-mAlb、IgU、UTf,a1-MG的敏感性优于传统诊断T2DM早期肾损害的 U-mAlb。3.a1-MG、U-mAlb、UTf、IgU与eGFR呈负相关,可反映eGFR变化情况,IgU与eGFR有较好的相关性,IgU升高越明显,eGFR下降越显着,在监测肾功能变化,判断病情进展中具有重要意义。4.a1-MG(小分子蛋白)可在早期作为反映T2DM患者肾小管损伤的特异性指标,U-mA1b、UTf(中分子蛋白)可在早期反映T2DM患者肾小球损伤情况IgU(大分子蛋白)在尿液中浓度明显升高时,可提示肾小球滤过膜孔径明显扩大,肾小球滤过膜受损严重,需我们更加警惕。动态、多角度监测上述指标可反映肾脏损伤的进展过程。
刘正飞[8](2019)在《二甲双胍对妊娠期糖尿病小鼠妊娠期及中年肾脏的影响及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前血糖正常,妊娠后才出现的糖代谢异常。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饮食结构的改变,GDM的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逐年增加趋势。GDM对母儿均有不良影响,如:巨大儿、产后出血、肩难产、自发性流产、子痫前期、胎儿畸形、新生儿脑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低血糖等,同时还增加母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子代远期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大多数GDM患者经过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能将血糖控制在满意范围。但对于血糖控制不满意的GDM患者,目前我国GDM治疗指南推荐的药物只有胰岛素。胰岛素需皮下注射,患者依从性较差,且不易管理。二甲双胍是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药物,其在GDM患者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不断得到验证,但目前二甲双胍治疗GDM尚未写入我国GDM治疗指南,相关基础研究比较少。本研究旨在通过GDM小鼠模型研究妊娠期使用二甲双胍对GDM小鼠妊娠期及中年肾脏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通过高脂饮食诱导C57小鼠GDM模型,并测定孕鼠体重、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等,以确定C57 GDM小鼠模型诱导是否成功。(2)GDM治疗组在E11.5d-E17.5d给予不同浓度(300、600mg·kg-1·d-1)二甲双胍进行干预。所有孕鼠于E16.5d行OGTT,检测糖耐量水平;于E17.5d取尿标本测定尿微量蛋白,检测肾功能损伤水平;于E18.5d取血液标本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HOMA-IR,检测胰岛素抵抗水平;测定血清中β2-微球蛋白,检测肾功能损伤水平;肾脏HE染色、PAS染色观察肾脏的病理学改变;测定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并检测与肾功损伤指标尿微量蛋白、血清中β2-微球蛋白的相关性,检测IL-6、TNF-α是否与二甲双胍对GDM小鼠妊娠期肾脏的保护作用有关;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脏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家族成员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P38的表达,检测MAPK通路是否与二甲双胍对GDM小鼠妊娠期肾脏的保护作用有关。(3)GDM治疗组在E11.5d-E17.5d给予600 mg·kg-1·d-1二甲双胍进行干预。分娩后给予维持饲料至26周龄。行OGTT,检测糖耐量水平;取尿标本测定尿微量蛋白,检测肾功能损伤水平;取血液标本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HOMA-IR,检测胰岛素抵抗水平;测定血清中β2-微球蛋白,检测肾功能损伤水平;肾脏HE染色、PAS染色观察肾脏的病理学改变;测定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检测IL-6、TNF-α是否与孕期二甲双胍治疗对GDM小鼠中年期肾脏的保护作用有关;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脏MAPK家族成员ERK、JNK、P38的表达,检测MAPK通路是否与孕期二甲双胍治疗对GDM小鼠中年期肾脏的保护作用有关。结果:(1)HFD诱导的C57小鼠GDM模型表现为体重明显增加、OGTT各时间点血糖、AUC、HOMA-IR明显升高。(2)二甲双胍对GDM小鼠妊娠期肾脏的保护作用:GDM组小鼠表现为体重明显增加、糖耐量异常和胰岛素抵抗;肾功损伤指标尿微量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明显增加;肾脏HE染色示肾小球体积增大,肾脏PAS染色示基底膜增厚和间质增生;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明显升高;p-ERK、p-P38、p-JNK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二甲双胍治疗组小鼠体重、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水平均明显下降;肾功损伤指标尿微量蛋白和β2-微球蛋白均明显下降、肾小球体积减小(HE染色)、肾脏基底膜增厚和间质增生缓解(PAS染色)、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明显下降;p-ERK、p-P38、p-JNK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3)孕期二甲双胍治疗对GDM小鼠中年期肾脏的保护作用:GDM小鼠中年时体重增加、糖耐量异常和胰岛素抵抗仍然存在;肾功损伤指标血清中β2-微球蛋白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尿微量蛋白仍明显高于对照组;肾小球体积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HE染色);基底膜厚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AS染色)。血清中IL-6、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p-ERK、p-P38、p-JNK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期二甲双胍治疗组小鼠体重、糖耐量异常和胰岛素抵抗水平明显下降;肾功损伤指标尿微量蛋白明显下降;血清中IL-6、TNF-α明显下降;p-ERK、p-P38、p-JNK蛋白表达也明显下降。结论:(1)HFD诱导的C57小鼠GDM模型表现为体重增加、糖耐量异常及胰岛素抵抗,C57小鼠GDM模型诱导成功。(2)二甲双胍可以降低GDM孕鼠体重,改善糖耐量异常及胰岛素抵抗,逆转肾功损伤及病理学改变,二甲双胍对GDM小鼠妊娠期肾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炎症因子、MAPK通路有关。(3)GDM小鼠中年期体重增加、糖耐量异常和胰岛素抵抗仍然存在;部分肾功损伤及病理学改变已自行恢复;尿微量蛋白仍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GDM对于肾功的损伤可能是持久性的;孕期二甲双胍治疗可降低GDM小鼠中年期体重,改善糖耐量异常及胰岛素抵抗,逆转肾功损伤,二甲双胍对GDM小鼠中年期肾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炎症因子、MAPK通路有关。
徐婧[9](2019)在《芪地糖肾颗粒对DKD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及目的: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为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尿蛋白的程度反应DKD肾损伤的严重程度,早期临床表现以微量白蛋白尿为主,病理已表现出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害。中医理论认为DKD早期病机以气阴两虚为主,因虚致实,常兼夹热、瘀、痰、湿等标实因素。导师基于明代医家张景岳“真阴精气理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治疗DKD的芪地糖肾方,以益气滋阴、填精补肾为主,兼以清热化瘀通络,用于治疗气阴两虚、瘀热阻络型DKD效果理想,且前期部分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已证实该方有降低尿蛋白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芪地糖肾颗粒治疗DKD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的客观指标及中医证候的变化,评价芪地糖肾颗粒治疗气阴两虚、瘀热阻络型DKD的临床疗效;同时,通过观察芪地糖肾颗粒对患者尿液中足萼糖蛋白(podocalyxin,PCX)、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ine aminopeptidase,LAP)表达水平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气阴两虚、瘀热阻络型DKD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洗脱期间全部患者予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指导、降糖、降压、降脂治疗。正式治疗时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芪地糖肾颗粒,对照组加服等剂量且外观包装相同的安慰剂,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情况以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creatinine ratio,ACR)、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血脂相关指标、尿PCX、尿LAP的变化情况。结果:1.本试验共纳入气阴两虚、瘀热阻络型DKD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60例。试验期间因未按时复查脱落2例,治疗组、对照组各1例,未纳入统计。最终完成试验58例,治疗组、对照组各29例。2.治疗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分布于45-74岁之间,平均为64.50±12.00岁,DM病程平均为13.44±7.69年,DKD病程介于0.5-18年之间,BMI平均为24.49±2.67 kg/m2;对照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分布在37-73岁之间,平均为63.50±11.00岁,DM病程平均为10.65±6.13年,DKD病程介于0.5-14年之间,BMI平均为26.12±3.83kg/m2。3.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8.97%,其中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9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7.93%,其中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18例。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更高,治疗组显效、有效病例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为62.07%,其中显效2例,有效16例,无效11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4.48%,其中显效0例,有效10例,无效19例。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更高,治疗组显效、有效病例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治疗组ACR水平较治疗前显着减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BG、TG、TC有降低的趋势,HbA1c、HDL-C、LDL-C均未见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肝功、肾功、离子、血常规均未见明显改变,组内、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治疗后,两组患者尿上清液中PCX的水平有降低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尿液LAP较治疗前显着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芪地糖肾颗粒治疗气阴两虚、瘀热阻络型DKD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临床疗效显着,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降低尿蛋白,但降糖、降脂作用尚不明显。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副作用,具有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2.治疗后患者尿LAP明显降低,尿PCX有降低趋势,推测芪地糖肾颗粒可能通过减少DKD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尿LAP延缓糖肾进展,对肾小管有一定保护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芪地糖肾颗粒作用机制,开展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提供了方向。
吴凡[10](2019)在《滋阴潜阳、固肾通络法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与评估滋阴潜阳、固肾通络法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就诊于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符合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标准且属肝肾阴虚夹瘀证型的门诊及住院部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病例例数均是30例。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一般治疗(限盐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调畅情绪等)和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降压。对照组以基础治疗为主,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滋阴潜阳、固肾通络法方药,水煎剂,每日服用1剂,早晚2次温服,1疗程为4周,观察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随机血压、症状积分、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中医症状、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炎性因子、尿微量蛋白系列、血脂、血液流变指标和肾血流情况等方面比较,P均>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1.观察2个疗程后,分析本研究结果可知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均较前有所缓解,但以治疗组中医症状总积分要低于对照组,效果更为明显,(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的统计学意义;2.在降压效果方面,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3.实验室指标中尿微量蛋白系列(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α1-MG、尿β2-MG)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以治疗组下降更加明显(P<0.01或P<0.05),和对照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两组病例的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血液流变学情况(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及血清胱抑素C(Cys C)比较,治疗组疗效占据显着优势(P<0.01或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血浆中ET-1、NO含量较治疗前改善(P<0.01),IL-6和hs-CRP水平较前下降(P<0.01),且均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显着(P<0.01)。4.肾血流参数(叶间动脉收缩期峰速度、舒张期峰速度和阻力指数)比较,治疗组疗效更具优势,P<0.01,具有显着差异。结论:滋阴潜阳、固肾通络法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尿微量蛋白,改善肾血流速度及血流变状态,抑制炎性反应,保护肾功能,治疗效果更为明显,且安全可靠,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中医诊治提供了新证据。
二、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联合尿酶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联合尿酶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各组人员的m ALB/Cr、α1-MG、β2-MG水平比较 |
2.2 m ALB/Cr、α1-MG、β2-MG单独与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价值比较 |
3 讨论 |
(2)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西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
1.1 糖尿病肾病的流行病学 |
1.2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
1.3 糖尿病肾病与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 |
1.4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西医治疗进展 |
2 中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
2.1 中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病名探析 |
2.2 中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2.3 中医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数量及来源 |
2.2 分组方法 |
3 病例选择 |
3.1 疾病诊断标准 |
3.2 证候诊断标准 |
3.3 病例纳入标准 |
3.4 病例排除标准 |
3.5 病例剔除标准 |
3.6 病例脱落标准 |
4 治疗方法 |
4.1 基础治疗 |
4.2 分组治疗 |
5 观察指标 |
5.1 一般性观察指标 |
5.2 疗效性指标 |
5.3 安全性指标 |
6 疗效评价标准 |
6.1 西医疗效评价标准 |
6.2 中医疗效评价标准 |
6.3 安全性评估标准 |
7 统计学方法 |
8 研究结果 |
8.1 病例完成情况 |
8.2 治疗前后两组观察性指标的对比 |
8.3 治疗前后两组安全性指标的对比 |
9 讨论 |
9.1 导师王旭教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见解 |
9.2 立论依据 |
9.3 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9.4 益气养阴活血方临床疗效分析 |
9.5 机制探讨 |
10 结论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益气养阴活血方对DKD大鼠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分组 |
1.3 药物、试剂及配置方法 |
1.4 主要仪器和器材 |
2 实验方法 |
2.1 早期糖尿病肾病模型的建立 |
2.2 血糖仪检测大鼠血糖水平 |
2.3 离子交换层析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含量 |
2.4 酶联免疫试剂盒一步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 |
2.5 肾脏组织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
3 统计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健康对照组及各组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临床表现 |
4.2 健康对照组及各组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血糖水平 |
4.3 健康对照组及各组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
4.4 健康对照组及各组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尿微量蛋白水平 |
4.5 健康对照组及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肾脏病理变化 |
实验二 益气养阴活血方对TRPC6、RhoA蛋白、转录因子P300、沉默调节因子SIRT1、miR-222表达水平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物、试剂及配置方法 |
1.3 主要仪器和器材 |
2 实验方法 |
2.1 Western Blot检测TRPC6、RhoA、P300、SIRT1蛋白的表达水平 |
2.2 采用Trizol法对各组大鼠的肾脏组织进行总RNA提取 |
2.3 Western Blot检测转录因子P300、沉默调节因子SIRT1的表达水平 |
3 统计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各组大鼠TRPC6、RhoA蛋白的表达水平 |
4.2 各组大鼠转录因子P300、沉默调节因子SIRT1的表达水平 |
4.3 各大鼠miR-222的表达水平 |
5 讨论 |
5.1 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
5.2 益气养阴活血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 |
5.3 益气养阴活血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TRPC6、RhoA蛋白表达水平的作用 |
5.4 益气养阴活血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转录因子P300、沉默调节因子SIRT1表达水平的作用 |
5.5 益气养阴活血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miR-222的作用 |
6 结论 |
总结与展望 |
1 全文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老年高血压肾动脉硬化与肾功能早期损害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研究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老年高血压肾损害及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相关研究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1 引言 |
2 对象与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样本选择 |
2.3 研究因素 |
2.3.1 研究因素选取 |
2.3.2 社会人口学特征 |
2.3.3 疾病史 |
2.3.4 临床检验指标 |
2.4 研究方法 |
2.4.1 文献回顾法 |
2.4.2 专题小组讨论法 |
2.4.3 统计分析方法 |
2.5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3.1.1 研究对象的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 |
3.1.2 研究对象的疾病史 |
3.2 糖尿病肾病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2.1 分类变量的单因素分析 |
3.2.2 连续性变量的单因素分析 |
3.3 糖尿病肾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4 讨论 |
4.1 糖尿病肾病患病率 |
4.2 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因素 |
4.2.1 糖尿病病程 |
4.2.2 总胆固醇 |
4.2.3 高血压病程 |
4.2.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4.2.5 空腹血糖 |
4.2.6 收缩压 |
4.2.7 肌酐 |
4.2.8 空腹C肽 |
4.2.9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
4.2.10 尿微量白蛋白 |
4.2.11 其他相关因素 |
4.3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
4.3.1 公共卫生 |
4.3.2 生活方式 |
4.3.3 临床治疗 |
4.4 创新与展望 |
4.4.1 创新 |
4.4.2 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MAU、UTf、UIgG和下肢血管病变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尿生化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尿微量蛋白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7)a1-MG、U-mAlb、UTf、IgU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评定(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二甲双胍对妊娠期糖尿病小鼠妊娠期及中年肾脏的影响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妊娠期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
1 实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二甲双胍对GDM小鼠肾脏的短期保护作用可能与MAPK通路有关. |
1 实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二甲双胍对GDM小鼠肾脏的远期保护作用与MAPK通路有关 |
1 实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文献综述:高龄糖尿病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应对策略[27]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芪地糖肾颗粒对DKD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糖尿病肾脏病中医研究进展 |
1.病名 |
2.病因病机 |
3.治疗 |
4.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糖尿病肾脏病西医研究进展 |
1.定义 |
2.流行病学特点 |
3.临床诊断及肾功能评价 |
4.病理特点 |
5.发病机制 |
6.防治 |
7.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芪地糖肾颗粒对DKD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样本量估算 |
3.诊断标准 |
4.病例选择 |
5.试验用药物 |
6.研究方法 |
7.质量控制 |
8.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病例一般资料及基线特征 |
2.疗效分析 |
3.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糖尿病肾脏病治疗现状 |
2.芪地糖肾颗粒组方思路 |
3.芪地糖肾颗粒疗效评价 |
4.芪地糖肾颗粒安全性评价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芪地糖肾颗粒对DKD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尿液PCX、LAP的影响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标本来源 |
2.观察指标 |
3.标本收集 |
4.试剂准备和操作步骤 |
5.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治疗前两组尿PCX、LAP比较 |
2.治疗前后两组尿PCX、LAP差值比较 |
讨论 |
1.尿 PCX、LAP与糖尿病肾脏病的关系 |
2.芪地糖肾颗粒可能的作用机制分析探讨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中医证候积分评定表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滋阴潜阳、固肾通络法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前言 |
文献综述 |
临床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观察标准 |
1.6 观测指标 |
1.7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2.试验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2.4 研究结果 |
讨论与分析 |
1.现代医学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认识 |
2.中医学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认识 |
3.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病机探讨 |
3.1 肝肾阴虚为本 |
3.2 瘀血为标 |
4.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治法探讨 |
5.方药组成特点 |
5.1 理法方药分析 |
6.中药分析 |
6.1 单味中药分析 |
7.本课题结果分析 |
7.1 对改善血压的疗效分析 |
7.2 对改善中医临床症状的结果分析 |
7.3 实验室指标分析 |
7.4 安全性分析 |
8.滋阴潜阳、固肾通络法的作用机制 |
9.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个人简介 |
四、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联合尿酶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 薛小英,叶加建. 糖尿病新世界, 2021(18)
- [2]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机制研究[D]. 翟丽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老年高血压肾动脉硬化与肾功能早期损害的相关性研究[D]. 赵家宁.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4]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影响因素分析[D]. 石妍妍. 郑州大学, 2020(02)
- [5]MAU、UTf、UIgG和下肢血管病变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分析[D]. 罗飞.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6]尿微量蛋白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效果[J]. 黄海波,李凤莲,陈韵.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07)
- [7]a1-MG、U-mAlb、UTf、IgU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评定[D]. 陈静.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8]二甲双胍对妊娠期糖尿病小鼠妊娠期及中年肾脏的影响及机制[D]. 刘正飞.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9]芪地糖肾颗粒对DKD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D]. 徐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5)
- [10]滋阴潜阳、固肾通络法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研究[D]. 吴凡.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