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视觉艺术对媒体的依赖(论文文献综述)
朱恬骅[1](2020)在《作为美学问题域的计算机艺术》文中认为计算机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应用衍生出计算机艺术的概念,但与其相关的艺术实践与作品意涵多样、形态各异,难以从话语或形态上做出准确界定。情境逻辑引导下的主题式界定提供了可行的界定方式。计算机技术进入艺术实践领域以来,创作者和相关论者的关切可归结为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机器创造问题和当代的艺术本体论三个主题。它们具有原始性,又互为支撑,构成一个提问的逻辑空间即问题域,为计算机艺术提供了同一性的根据。其中,艺术本体论位于提问的逻辑起点,该问题域也因此属于美学的范畴。对计算机艺术呈现并回应这一美学问题域的期待,提示了它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的合理性。
李文清[2](2020)在《普通高中美术现代媒体艺术课程单元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现代媒体艺术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正在改变教育环境。作为一股新生力量,现代媒体艺术日渐推动美术教育的蓬勃发展,它极大拓展了美术教育的空间,增加了具有时代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美术教学内容。现代媒体艺术融入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适应21世纪生存所需要的媒体素养与视觉素养。就目前美术教育形势来看,在学校美术教育普通高中阶段关于现代媒体艺术的学习现状不容乐观:课程开设率较低,教学内容较零散,重技法而轻鉴赏,教学方法较僵化、整体效果欠佳等。针对上述问题,论文尝试将单元教学设计理念运用于普通高中现代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中,研究在现代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中如何运用单元教学思路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评价的制定等,这些既构成了论文的研究重点,也是论文的创新之处。论文通过单元教学理念的引入和教学实践,力求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内容更优化、教学方法更适宜、教学评价更完善、学生能力更全面。论文核心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现状调查阶段,主要通过查找文献、研读《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开展学生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当下普通高中美术现代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现状,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力图探寻合适的解决方案。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阶段,基于单元教学理念对普通高中美术现代媒体艺术课程内容进行设计,提出现代媒体艺术单元教学设计方案,为教学实践打下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教学实践阶段,将理论研究阶段形成的现代媒体艺术单元教学设计方案运用于教学实践,通过一定的教学评价,验证其在提高高中生识读能力、想象能力、审美判断力、现代媒体艺术创作与表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视觉素养和媒体素养等方面的有效性。意在为我国普通高中现代媒体艺术教学的顺利运行和长足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罗艺[3](2020)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图像的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图像时代以来,图像的力量已经深入和泛滥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无处不在的图像正在成为教学不可或缺的资源。借助于幻灯片的播放,图像在教学中伸展了它的触角,勾连起学生、教师,展现了外部世界的样貌。并且,随着课堂中师生对图像的逐渐使用和依赖,图像还可能成为人在图像时代的认识方式、表达方式和存在方式。这些可能为图像改造教学提供了可期许的图景。本研究以小学语文教学为切入点,试图挖掘图像介入教学后,为教学带来新理论和新发展的可能。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核心问题展开:图像如何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如何理解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图像?图像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如何?本研究在混合研究方法论的指导下,以田野研究为主,量化统计为辅,研究了高山小学的语文常态课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平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频。本研究使用课堂观察法、访谈法、实物收集法来收集研究资料,并以教学设计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为框架,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图像的使用。图片是图像在教学中的客观存在,是图像参与教学的基本内容。基于资料分析,本研究归纳了教学图片的基本类型,描绘了教学图片在小学语文教学使用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图片数量多、题材多元、载体单一、用时短、主要来源于网络和年段差异。图像的基本特征来源于语文教师对图像的教学理解,图像的教学功能成为串联教学图像使用特征的基本线索。语文教师对图像的教学功能与价值具有丰富的理解。基于对高山小学日常语文课的田野观察和教师访谈的分析,本研究发现,小学语文教师普遍认同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教师有意识使用图像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图像构成了人生长发展的视觉渠道,学生的图像学习过程是将客观的外部物质图像,转化为脑海中内在精神图像的过程。语言文字的表达一定程度上是内在精神图像转化为语言文字的过程。因此,图像的育人价值体现为三方面:图像建构人的视觉认知,图文交互促进了意义理解,图像代表着生活经验的回归。小学语文教学中,图像的使用具有不同的方法、策略和机制。图像使用方法包括观看、描述、对比、绘制、想象和回忆等六种基本类型。这些图像使用方法根据使用目的和顺序,构成了图像感知和图文转化两类教学策略。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图像,遵循输入、分解和整合的教学机制。
韩月贤[4](2020)在《视觉文化时代的公共艺术传播研究》文中认为建筑和公共设施是建设城市和区隔城市空间的重要形式,走在城市的街头,一步一景观,一行一形象,人类日渐进入一个由形象、景观构成的世界。当代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景观中独特的视觉形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普及开来,它重塑了人们对城市形象的认知,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认同,加强了人们的主体和本土意识,进而寻求探寻公共精神的新路径。本论文是建立在视觉文化与公共艺术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当下的视觉文化时代进行总结论述,运用相关传播学的知识论述当代城市公共艺术在当下传播过程的新兴传播模式,探索当下公共艺术创作网红化的新型创作趋势,顺应流行文化的相关传播机制,分析其公共意识的发酵地,以及与公众对话交流的效果,并针对当下视觉文化时代公共艺术传播的负效果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勾画出未来公共艺术传播的发展方向。
黄灿[5](2020)在《新媒体艺术的激进性研究》文中认为新媒体艺术自诞生之日起,颇具“现代性”的气质。其中,“激进性”是这种气质的重要体现,也是决定性因素。所谓“激进”,有两层含义:一是超前,二是否定。新媒体艺术,一方面继承了现代艺术,尤其是先锋艺术敢于否定的激进基因,另一方面它又是在技术进步和社会演化的社会变迁语境中呈现出来的。技术进步、语言表征激进和文化激进共同型构了新媒体艺术激进性的三元结构。媒介技术作为一种艺术演进的激进力量,熔铸了新媒体艺术激进性的语言表征和文化内涵。在现代性的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新媒体艺术在其自身的语言表征上,承接了先锋派艺术以及传统媒体艺术激进的创作手法,如拼贴、并置、挪用等,衍生出崭新的艺术作品,形塑了新形态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基于“视觉原子论”的底层逻辑,让艺术家拥有了“界面交互”“艺术越轨”“纵深蒙太奇”“视像堆叠”等一系列新的创作手法以及艺术效果的实现路径。在此基础上,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关系从“主体—客体”转向一种“关系美学”的建构。在关系美学的语境下,美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而是在关系建构中随时呈现随时转变的。就此,艺术创作的价值导向从“内容为王”转为“语境为王”,进而形塑“录像诗学”“沉浸美学”等一系列新的审美文化形态,这些文化形态不仅颠覆了传统审美文化,更塑造了“自我指涉的表达文化”“数字异托邦”“去物质性与后现代崇高”等具有激进批判立场的新媒体文化。
魏琦[6](2020)在《屏幕的霸权 ——赛博技术时代的当代绘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赛博技术时代不仅代表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也代表着一种融合的文化趋势。在当代数字技术普及之后,虚拟与现实的边界被打通,屏幕界面成为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中介,以视觉为主的屏幕文化兴起。计算机的界面不仅是虚拟与现实的一种分隔,更是一种新的文化与视觉观念的塑造,屏幕不仅是联通的手段,更是作为一个界面充当着所有信息、所有媒介形式的展示和运动平台。赛博技术时代的当代绘画研宄关注数字技术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和颠覆性效果。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宏观的视角,正如本雅明开启的讨论一样,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屏幕文化带来了复杂的经济政治技术关系的改变,赛博技术时代的当代绘画将重点放在边界、主体、绘画与媒介技术之间的关系上。屏幕的普及将个人数字化信息嵌入整个互联网之中,深度改写了获取信息的模式,当代绘画不再局限于平面的画布,不仅与新发展的数码技术相融合,也与广泛的不同的媒介语言发生关系;不仅与历史的文化语境紧密相关,也与当下的流行文化融合到一起。在赛博技术时代,当代绘画产生了诸多与技术相关的变化以及特点,当代绘画已经不是单纯的艺术学科,当代的绘画实践已经将绘画带到了扩展的领域之中。
解泽强[7](2019)在《欧洲职业足球赛场TIFO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TIFO文化与现代职业足球运动一样,起源于欧洲,逐渐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并产生巨大影响力。其以TIFO图像为主要物化载体,凭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表现力直观地表达了球迷群体的态度、情感与诉求,也吸引了更大范围媒体受众的关注与瞩目。本研究以人文主义方法论为基础,借鉴科学主义方法论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以解释、批判相结合的研究范式,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图像内容分析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并使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辅助编码和数据分析,以TIFO图像为主要分析单位,以符号学图像分层理论及文化学狂欢理论为基础,对TIFO文化进行深入的阐释与解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欧洲职业足球赛场TIFO图像的显性特征表现为:主要分布在欧洲五大联赛国家,数量逐渐增长,尤其在五大联赛之外的欧洲国家中增长趋势较为明显。TIFO图像的展示规模以看台为参照物可分为覆盖部分看台、覆盖整片看台和覆盖全部看台三种类型,规模依次增大。随着时间推移,展示规模有逐渐增大的趋势。TIFO图像展示方式主要包括六种类型,分别为巨幅彩绘、拼图、彩绘拼图结合、条幅标语、3D立体以及动画展示。第二,欧洲职业足球赛场TIFO图像的内涵特征表现为:主要使用图像和文字为信息载体,呈现视觉形象式、文字符号式和图文结合式三种组合方式。图像信息的特征在外延图像层和内涵图像层分别有所表现。文字信息呈现出“语言的狂欢化”特征。图像和文字信息之间的关系从表意地位上可归纳为锚固(文字支持图像)、图解(图像支持文字)和接替(文字图像平等)三种类型。TIFO图像呈现出正面、负面及模糊三种感情色彩。TIFO图像展示主要包括六种主题,其中体育运动、文化传统和地域属性主题通常表现出正面感情色彩;政治社会、文艺作品和日常生活主题则更多的被用来呈现负面感情色彩。第三,欧洲职业足球赛场TIFO文化流行的原因可以从职业足球运动的特点及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等角度进行探析。职业足球的场地及看台特点、比赛节奏特点及德比文化的普及是TIFO文化得以在职业足球领域发展流行的原因。经济上,社会工业生产能力的提升、俱乐部季票销售策略以及死忠球迷群体的消费能力为TIFO文化的流行奠定了物质基础。政治上,欧洲的“市民社会”和“城市国家”传统以及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是TIFO文化在欧洲流行的前提和条件。文化上,TIFO文化在欧洲的流行也得益于欧洲社会的狂欢文化遗产和浓厚的城市艺术氛围。第四,欧洲职业足球赛场TIFO文化的积极作用表现为:提升球迷群体的参与感,激励从业者自我提升,提高俱乐部知名度及巩固足球事业发展的基础。其消极影响表现为民粹主义、种族主义、球场暴力和性别歧视等弊病和痼习。第五,通过中国职业足球赛场TIFO文化现状的分析,发现中国TIFO文化发展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在显性特征层面,TIFO图像展示过度集中在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发展时间短,展示规模较小,展示方式单一,未能吸引广大球迷的参与。在内涵特征层面,未能充分发挥文字信息的锚定及中继功能,外延图像层缺乏多样性,内涵图像层缺乏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且创意不足,主题运用存在局限性。欧洲职业足球赛场TIFO文化对中国的启示在于:在显性特征层面,应提高TIFO文化的普及程度和展示方式的多样性;在内涵特征层面,应合理有效的运用不同信息载体,呈现更具文化积淀的主题,丰富TIFO文化的精神内涵。还应该警惕欧洲TIFO文化中存在的负面要素,避免陷入其消极影响所导致的风险和误区。
刘晶[8](2019)在《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建构与表征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在“图像化”的世界,视觉修辞是政治传播的战略工具。作为跨学科的研究,本文聚焦于“政治视觉修辞”,针对政治修辞研究的“视觉缺位”和视觉修辞研究的“政治盲区”,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批判性话语分析法、幻想主题法和接受美学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展开理论框架的搭建和表征实践的分析。本文首先揭示了图像与政治的原生关系,通过爬梳修辞学、政治修辞学和视觉修辞学的经典文献,在理论发展的脉络和流变中深入把握政治视觉修辞的概念——是政治修辞与视觉修辞的视界融合,是政治主体运用图像激发受众产生特定的修辞反应,实现特定政治诉求的传播活动。本文的分析指出,政治视觉修辞具有静态的理论维度和动态的表征机制两个面向。在理论维度,政治视觉修辞的内涵是文本中隐含的意识形态观念;外延指文本的构成形式,通过五种方式传递内涵,基本特征是具有明确政治意图、象征性图像及与受众交流。基于生产者视角的费尔克拉夫三维分析和传受交互视角的接受美学思想,本文建构了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其中,文本分析是核心,探讨文本“讲什么”和“怎么讲”;话语实践探究文本“如何生产意义”;社会实践研究文本“意义生产背后的深层原因”。在动态的表征机制上,政治视觉修辞通过文本、过程和社会表征,共同缔造政治意义——文本表征是图文混合的叙事缝合;过程表征是锚定和具体化的综合;社会表征是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协同。基于生产者视角的文本表征是修辞生产的基础,基于受众心理的过程表征是修辞传播的依据,基于政治价值的社会表征是修辞作用的根源。在理论维度的政治视觉修辞分析,需要实践检验。本文以“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国际传播实践为对象,运用批判性话语分析、幻想主题法和接受美学多种方法,分析比较中外政治视觉修辞表征。发现中国政治视觉修辞运用对比、因果、递进的图形逻辑,引发观者对“真理”概念的关注与肯定;西方则通过隐喻、二元结构、互文性与连贯性方式,奠定幻想主题的深层反讽结构,反映出意识形态偏见。中外呈现三组显着差异:审美感性VS科学理性;情绪化的政治认同VS离间性的政治认同;简单归因VS复杂归因。本文认为,政治视觉修辞研究需要哲理性的反思。在本体论维度,应警惕符号淹没现实、情绪影响认知、游戏战胜意义的隐忧;在认识论维度,应重视精神表征与物质表征协调发展,展开双向度的修辞演绎,重返质询的修辞情景,多层联动奠定信任的修辞基调;在价值论维度,提倡审慎地看待政治视觉修辞的价值,重返本质的政治视觉修辞;在方法论维度,应探索符合政治视觉修辞特性的多元方法,回归人文科学的人性关照。本研究对政治视觉修辞概念的梳理和阐释,回应了政治传播视觉转向的迫切需求,藉由修辞学统合了原本孤立的政治性和视觉性,开启了政治视觉修辞研究的理论起点。本文关于政治视觉修辞理论分析框架的建构,确立了政治视觉修辞研究的基本理论面向,为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实践提供了具体的研究路径。
朱宝洁[9](2019)在《新媒体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认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新兴的图像实践,自拍在近年来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关于自拍的研究被千年前后迅速变化的社会趋势所引导,因为它们占据着社交媒体网站的动态、“光谱”墙,似乎显得无处不在。自拍所特有的自反性架构使其成为研究当代个体自我认同的重要载体。摄影为自拍提供了自我表现和可见性的潜力,使其成为当下个体进行身份重塑的有效工具。然而,在自拍的传播中,作为交往中介的自我图像在技术媒介的作用下混淆了真实与虚假的信息,这影响了对自我图像的接受,导致利用自拍进行身份重塑这一行为的失效。这一失效使自拍成为一种竭力塑造美好的自我形象以寻求认同的社会角色扮演,使原本以身份重塑进行自我认同的行为变成了一种自我陶醉。自拍在个体自我认同中的角色失效引导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究。立足于现代个体自我认同的视角,联系自画像、摄影自画像以及自拍之间的渊源关系,可以发现,通过反身性自我投射进行自我认同明显呈现下列转向:一方面,参与自我认同的主体范围呈现出明显的扩大化趋势;从镜子到相机的私人化占有,使通过自我的反身性投射进行自我认同的途径增多;自我认同的方式简化;另一方面,自我认同越来越倾向于表层的、浅层化、不稳定的认同;自我认同越来越容易受到来自外界言说语境的干扰;自我认同所寻找的关于生命的真实体验被置换成虚拟的表演。从传统、现代到后现代,个体自我认同建立基础有着明显的改变,各个阶段的改变也都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总体而言,自我认同的基础从以身份认同为主到以形象认同为主的转变是在现代性的文化语境中呈现出来的;从以形象为主到以图像认同为主的转变则是在图像与媒介技术的进步与革新中呈现出来的;从以图像为主的自我认同到以影像为主的自我认同则是在对现代性的反思中呈现出来的,这种反思是建立在对个体生命体验的缺失与被置换中的反问。从身份、形象、图像再到影像,是自我认同一步一步零散化、碎片化与不稳定化的过程。理解由自拍所引起的自我认同问题,首先需要对自拍的工具,即智能手机的技术化操作进行细致的思考,探讨智能手机的个性化设置、触摸手势以及APP代理如何将自我原本可以通过自我观看确认主体的过程变得异常艰难,从而导致了自我认同的困境;其次要认识和理解技术再现时代下个体的自我呈现与自我认识困境;除此之外,从本土文化的角度,对自拍所代表的审美、媒介、资本、图像合作的现象进行反思。自拍作为一个外来事物,对自拍的分析首先立足于西方视角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在此之余,有没有一种新的可能,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重新认识自拍?这不仅是对自拍的重新认识,也是对现代自我的重新认识,这是后续需要继续关注的。
李函擎[10](2019)在《网络视像传播审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视像信息的时代。建构和呈现我们整个社会的信息主要是由视像构成的。视像信息是一种跨感官的、实现了媒介融合的信息形态。在网络尤其是移动网络的支撑下,衍生出多种视像信息传播样式,主要包括网络直播、短视频以及网络自制剧(或称网络剧)等。这些依托于移动网络和智能移动终端,吸引了众多网民的视像传播样式和以往视像信息传播样式的审美文化理念差别很大,表现出新的审美文化特征。把握这些视像信息传播样式的审美理念,是理解其传播与审美规律、推动其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对移动智能时代的视像传播审美文化理念进行了思考,并对网络直播、短视频、自制剧等主要视像信息传播样式进行了细致分析。绪论部分从分析视像概念入手,阐述了视像信息作为一种感官融合信息的性质。接着从媒介文化与审美理念的视角,对涉及视像问题的经典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回顾,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实际上,对于视像的概念问题,学界已经多有论述,但是多是从艺术的角度来思考,而少有沿媒介文化、信息传播与审美理念的思路开展的研究。对于视觉艺术及其审美相关问题的研究,学界研究成果也相当丰硕,在进行文献梳理时仅对与本文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部分文献进行了理论回顾。文章的正文部分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总体论述,最后一章为理论总结,也是对移动智能时代视像传播审美理念与发展的展望。中间三个章节分别是对当前影响力最大的网络直播、短视频、自制剧等视像信息传播样式进行的考察。第一章着重分析媒体融合时代的视像与视像传播问题。将视像问题置于媒体融合背景下思考,有着两方面的考量。一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媒体融合的时代;二是视像信息与视像传播本身是一种感官与媒介融合的信息传播。在这一章中,首先从这两个角度回顾了视像传播的融合发展历程,指出了视像传播的这种融合性质。人类信息传播活动走向融合应该说是存在着内在动力与需要的。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中,承载最丰富信息量的便是视觉信息与听觉信息。在传播活动中,其他感官感知到的信息主要也经由视觉器官与听觉器官进行交流。所以我们讨论视像传播问题,其实就是在讨论视觉信息与听觉信息融合的信息传播问题。其次从人文性角度指出视像信息内涵的人文主义审美价值。在此过程中,将视像文本与文学文本比照,可以发现媒介文化对大众审美价值的建构性。重新组织了美学,统帅了观众,并重新建构了审美关系,这是媒介技术的进步和由此带来视像传播审美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确认视像传播的人文主义审美价值之后,接下来就从审美文化理念的角度来审视视像传播。视像信息传播走向融合,在于人类信息传播发展的动力从根本上说是在追求媒介对人类感官的整体性延伸,因此,媒体融合时代的视像传播呈现出人人都是传播者、去专业化与普遍化、商业化与交互化等审美文化理念,这些审美文化理念的产生无疑是与媒介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的。在媒介历史演进过程中,我们的伦理观念、审美理念、文化需求、信息体验等等,都已经发生了改变。从技术的角度,我们可以从便利性等多个方面来论述信息传播技术的历史进步。从审美角度,我们却不能论定视像审美文化是对文字、图画审美的进步性超越,只能说视像传播“不仅意味着对人类既有审美经验的冲击与人际关系的重新建构,同时也意味着文化理念的重新确立及社会文化结构的重新整合。”在这种整合与融合当中,把握视像传播审美文化理念、开拓审美实践、提升审美体验,是我们创新视像传播方式与渠道的核心诉求之一。第二章分析网络直播的视像传播审美文化理念。直播是人类视像传播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变革。因此,在讨论网络直播之前,先对直播与直播的审美问题进行考察。在这里首先提出了视像传播的时空问题,因为讨论视像传播,必然要涉及时空以及视像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在直播出现之前,视像都是异时空的。这种时间、空间的异质性,也就是说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处于不同时空当中,视像所呈现的审美对象在时间、空间上都与审美主体存在差异,审美主体只能通过代入的方式获得审美体验。时空异质、共时异地、时空消弭分别对应着视像传播审美文化的三个发展阶段。直播将视像传播审美文化从第一个阶段带入了第二个阶段,而网络直播则将视像传播审美文化从第二个阶段带入了第三个阶段。其次,讨论了网络直播的审美。网络直播发展的高潮出现在本文写作的过程中,如今热潮虽已渐渐消退,但网络直播的影响力仍旧不可小觑。网络直播以其实时性、视像化、个性化、交互性、时尚性等特征,以消弭时空界限的视像传播模式、物化女性的消费主义倾向、消解话语权力的平等化传播理念,不仅制造出了全新的审美消费对象,而且正在改变着我们的视像传播审美文化理念。网络直播的审美文化特征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审美方式的交互化、审美指向的消费化、审美动机的欲望化、审美体验的虚实一体化、审美价值的资本化。其中,审美方式的交互化构成了网络直播传播的核心特点;审美指向的消费化和审美动机的欲望化构成了网络直播传播的内在动力与价值指向;审美体验的虚实一体化则是网络直播传播形成影响力、传播力的重要因素;审美逻辑的资本化则构成了网络直播传播的推动因素。分析了网络直播的这种审美文化特征之后,概括出其审美文化理念的核心在于虚拟和弱连接。第三章考察的是短视频的视像传播审美文化理念。首先回顾了短视频的发展,进而指出在短视频视像审美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有几个因素至关重要。短视频内容的生产与传播依托都是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终端技术与基于高速网络的移动短视频应用,这是短视频视像审美文化形成的基础设施准备;短视频平台的功能设计为视频制作提供了方便,形成短视频视像内容制作与传播的良性建构;算法推荐模式下精准传播推动短视频视像内容传播走向智能化分发,更符合碎片化时代用户的信息消费习惯,成为促进短视频视像信息传播的利器,短视频视像传播的平台效应明显。接着指出短视频的审美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碎片化、浅表化、圈层化以及草根化。短视频作为一种视像传播形式,最典型的审美体验是碎片化。这种碎片化来自于信息超载环境中的人类信息传播特征,以碎片化的审美内容来填补人类时间与注意力的碎片化,形成了“微审美”特征。浅表化与短视频视像传播碎片化、体量小、反映日常生活等等都有关系,是短视频视像传播最突出的审美文化特征之一。但浅表化本身为短视频视像传播的普及开创了条件。短视频审美的浅表化只是一种审美文化特征和审美路径方式,本身并不具有任何褒贬性。短视频视像传播中的圈层化,作为一种审美文化倾向,是审美倾向的接近,是审美情感的沟通,是审美趣味的相合。草根化是指短视频应用由一种草根的狂欢应用向融合多种生态的平台应用进化。在这一过程中,短视频平台对应的社会阶层更加多元,形成的审美圈层更为丰富,而草根则在丰富的互动与交流中,提供了流量保障、成为了粉丝与点赞手,最终实现了自我提升。短视频的审美文化理念集中体现于情感共鸣理念和生活化审美理念两方面,情感共鸣本身的引发,与短视频视像传播的特性密切相关。视像传播与文字等比较,本身直接诉诸于感官,能够较快的激发与唤起情感。短视频信息记录下的日常生活,本身就是具有高度概括性、产生强烈刺激感的某些场景。短视频的生活化审美理念意味着短视频传播是一种以我为主的传播,建构起的是一种日常场景。短视频的生活化审美理念还是一种叙事与传播策略。第四章讨论网络视频的审美文化理念。其实无论是网络直播还是短视频都是广义上的网络视频,本章讨论的网络视频则是通常意义上的依托视频网站传播为主要渠道的网络视频。由于视频网站的视频内容,大体可以分为版权剧和自制剧两种,而版权剧更多的是具有一般电视剧的审美文化特征,因此本章主要讨论的是视频网站的自制剧,以突出网络性。在简要回顾了自制剧的发展历程之后,指出自制剧的核心审美文化特征是青春化与IP化。青年人最热情的拥抱自制剧的创作、传播,参与到自制剧创作中的互动交流过程,自制剧的青春化审美文化特征,实质上也就构成了青年文化在自制剧中的反应与表现。自制剧视像传播审美文化的IP化,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市场和资本的驱动。资本要迅速收回成本并实现流量变现,寻求现有IP进行自制剧改编能够规避很多风险。自制剧的审美文化理念受到资本的影响,但是其审美文化理念应该是内容精品化和价值主流化。在自制剧之外,我们还讨论网络视频的另一种具有特殊性的形式,即B站所代表的二次元文化集中地,并对其审美文化特征与理念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五章是在前四章研究基础上的理论总结与实践展望,认为目前我们正处于媒体融合深度发展的阶段,作为一个历史性的过程,媒体融合的发展会推动人们审美文化理念的演进,而技术的进步则会进一步推动网络视像传播的发展并催生出新的视像传播样式。只有在媒体融合过程中确认人的价值,以人文主义审美文化理念来推动媒体融合,只有深刻把握人文主义审美文化理念演进过程中人的媒介文化与信息需求本质,才能够更好的掌握视像信息传播规律,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使视像信息传播新样式更好的为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二、当代视觉艺术对媒体的依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视觉艺术对媒体的依赖(论文提纲范文)
(1)作为美学问题域的计算机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计算机艺术的界定方式 |
二、三个长盛不衰的主题 |
三、维系美学问题域的艺术期待 |
(2)普通高中美术现代媒体艺术课程单元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现代媒体艺术课程在普通高中美术教学的实施现状 |
第一节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的现代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内容分析 |
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现代媒体艺术”学习模块 |
二、“现代媒体艺术”学习模块的教学启示 |
第二节 普通高中美术现代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二、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
三、思考与建议 |
第二章 现代媒体艺术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 |
第一节 现代媒体艺术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的原则 |
一、整体性原则 |
二、生成性原则 |
三、资源性原则 |
四、建构性原则 |
五、综合性原则 |
第二节 现代媒体艺术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
一、单元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 |
二、现代媒体艺术课程单元教学计划 |
三、现代媒体艺术课程单元教学具体设计方案 |
第三章 现代媒体艺术课程单元教学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认识现代媒体艺术》的教学案例 |
第二节 《掌握现代媒体艺术的基本表现手段——动画制作》的教学案例 |
第三节 单元教学实践的效果与反思 |
一、单元教学实践的效果 |
二、单元教学实践的反思 |
结语:普通高中美术现代媒体艺术课程单元教学的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成效 |
二、研究局限 |
三、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图像的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诞生于视觉文化研究中的图像 |
(二)图像的认识机制 |
(三)基于图像的教学法 |
(四)图像与语文教学 |
(五)通过视频图像开展的教育研究 |
(六)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三、核心概念 |
(一)课堂教学 |
(二)图像 |
(三)教学设计 |
四、研究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一)混合研究 |
(二)量化研究:课堂教学中图像的现状 |
(三)质性研究:课堂教学的图像世界 |
(四)印证与整合: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资料整理 |
二、研究对象 |
(一)学科的选择:语文 |
(二)教学视频的选择:“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堂录像资源库 |
(三)田野地点的选择:高山小学A校区 |
三、资料收集方法 |
(一)观察法 |
(二)访谈法 |
(三)实物收集法 |
四、资料分析方法 |
(一)课堂录像资料 |
(二)田野工作资料 |
五、研究伦理 |
(一)知情同意 |
(二)尊重与平等 |
(三)无伤害与受益 |
第三章 课堂教学中图像使用的内容 |
一、课堂教学中图像的类型 |
(一)图像的分类标准 |
(二)图片的类型 |
二、课堂教学中图片的载体、时长与来源 |
(一)课堂教学中图片的载体 |
(二)课堂教学中图片的时长 |
(三)课堂教学中图片的来源 |
三、图片类型、题材、年级的综合关系 |
(一)图片类型与题材的交叉分析 |
(二)图片类型、题材和年级的交叉分析 |
四、教学图片的特征 |
(一)教学图片数量多,题材多元,类型丰富 |
(二)教学图片具有载体单一、来源网络化、呈现时间短的特征 |
(三)教学图片使用具有年级差异 |
(四)教学图片以教学功能为核心 |
第四章 课堂教学中图像使用的目的 |
一、教师理解的图像 |
(一)教师眼中的语文教学 |
(二)使用图像的作用 |
(三)图像介入语文教学的困惑 |
二、从图像到文字的转化机制 |
(一)内在精神图像:“脑海中的图像” |
(二)外部物质图像:外显的图像 |
(三)图像与文字的转化 |
(四)小结 |
三、图像的育人价值 |
(一)内在精神图像:教学中的图像人 |
(二)符号转化:图像与文字的交互生成 |
(三)回归经验:图像教学效果的源泉 |
第五章 课堂教学中图像使用的过程 |
一、课堂教学中图像使用方法的类型 |
(一)观看 |
(二)描述 |
(三)对比 |
(四)绘制 |
(五)想象 |
(六)回忆 |
二、课堂教学中图像使用的策略 |
(一)图像感知策略 |
(二)图文转化策略 |
三、课堂教学中图像的认知步骤和教学机制 |
(一)图像认知的案例 |
(二)图像认知的步骤和顺序 |
(三)图像的教学机制 |
研究结论与讨论 |
一、研究结论 |
(一)图像介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样态 |
(二)图像的功能与价值 |
(三)使用图像的方法、策略和机制 |
二、建议与展望 |
(一)图像的价值与潜力 |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挑战 |
三、研究反思 |
(一)方法使用仍有欠缺 |
(二)图像研究的多学科特性 |
(三)图像表述的困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图像教学设计课堂观察记录表(示例) |
附录2 访谈记录表(教师) |
附录3 图像的教学设计的访谈提纲(教师) |
后记 |
(4)视觉文化时代的公共艺术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 |
第一节 视觉文化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视觉文化兴起的历史文化语境 |
一、消费社会为视觉文化崛起提供温床 |
二、基于现代摄影摄像技术的视觉延伸 |
三、平面化阅读的心理诉求 |
第三节 视觉文化与公共艺术的遇合 |
一、公共艺术概念的界定 |
二、作为视觉文化景观的公共艺术 |
三、公共艺术和视觉文化受众的群体认同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视觉文化时代公共艺术的传播过程解读 |
第一节 公共艺术传播的三种视觉媒介 |
一、即时即地的在场性观看 |
二、影像媒介的网络传播 |
三、新型媒介的传播表达 |
第二节 公共艺术传播的三种新走向 |
一、视觉娱乐性的新趋向 |
二、公共艺术内涵传播的缺失 |
三、公共艺术景观网红化的形成 |
第三节 公共艺术传播的视觉传播机制研究 |
一、与公共空间属性的契合 |
二、传播过程中媒体奇观的塑造 |
三、顺应流行文化的传播逻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共艺术高度视觉化传播的效果 |
第一节 公共艺术高度视觉化传播的正效应 |
一、公众的视觉审美素养的提升 |
二、视觉惊颤与全民参与 |
三、释放公共空间的潜力 |
第二节 公共艺术高度视觉化传播的负效果 |
一、视觉符号消费:公共艺术传播的异化 |
二、反抗与顺从:城市形象建构的矛盾性 |
三、原创与山寨:公共艺术寿命缩短 |
四、公共艺术本体的缺失:只知其表未闻其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视觉文化时代公共艺术传播的反思与出路 |
第一节 从多感官参与到扩充公共艺术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实现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公共艺术的联合互动 |
第三节 重视公共艺术带来的经济效益功能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新媒体艺术的激进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一、新媒体技术倒逼艺术世界的变革 |
二、传播技术造就的艺术全球化和去经典化 |
三、当代艺术研究的范式转向 |
四、社会变迁以及艺术理论的更新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
第一章 文化、社会与艺术激进 |
第一节 文化与艺术表征的复杂性 |
一、现代性文化、先锋派与庸俗艺术 |
二、文化同一与艺术变形 |
第二节 “进步”与艺术激进 |
一、进步的魅惑 |
二、进步的文化体验与艺术激进 |
第二章 技术进步与新媒体艺术的激进性 |
第一节 一体同源的技术与艺术 |
一、技术与艺术:概念史的梳理 |
二、“实用理性”的精神气质 |
第二节 艺术视野中技术的三个层次:形式、系统和时代 |
一、“创造艺术形式”的技术 |
二、艺术创制内部的技术系统 |
三、艺术与技术时代 |
第三节 媒体艺术:传播与艺术的联姻 |
一、从人走向艺术到艺术走向人 |
二、艺术的传播:一种符号的运作行为 |
三、媒体艺术的诞生 |
第四节 新媒体艺术激进性的基因谱系 |
一、从现代艺术到后现代艺术的激进基因 |
二、媒体艺术的基石:信息传播的激进性 |
第三章 新媒体艺术激进性的语言表征 |
第一节 视觉革命:从新视像到新媒介 |
一、同质异构的两场视觉革命 |
二、界面革命 |
第二节 新形态的激进语言 |
一、底层语言逻辑:视觉原子论 |
二、艺术越轨——新材料与新形式 |
三、视像堆叠 |
四、纵深蒙太奇 |
第三节 震惊悖论与新的激进语言 |
一、震惊美学的退场 |
二、震惊的异化:为了震惊而震惊 |
三、新激进语言:数字特效与震惊的弥散 |
第四章 新媒体艺术的文化激进 |
第一节 新媒体技术架构的激进文化 |
一、技术导向的新世界 |
二、新感性:从感觉解放到感觉拓展 |
三、关系美学:美在关系 |
第二节 激进的艺术文本:语境 |
一、语境成为艺术 |
二、录像诗学:叙事语境的激进性建构 |
三、沉浸与幻觉——用“虚拟”激进 |
第三节 后媒体文化的激进性 |
一、自我指涉的表达文化 |
二、数字异托邦 |
三、去物质性与后现代的崇高 |
结语 警惕“两可”的激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屏幕的霸权 ——赛博技术时代的当代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1.1 从机械复制到数字复制(文化背景) |
1.1.1.2 从控制论到赛博技术(技术背景) |
1.1.1.3 从屏幕到当代绘画(现实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论文的结构与研究方法 |
1.2.1 文章结构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当代绘画部分 |
1.3.2 技术与艺术关系部分 |
第2章 赛博技术背景与现象分析 |
2.1 赛博起源与控制论 |
2.1.1 赛博起源 |
2.1.2 控制论发展历程 |
2.2 赛博社会 |
2.2.1 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 |
2.2.2 从信息社会到赛博社会 |
2.3 赛博与后人类主义 |
2.3.1 赛博空间与赛博宣言 |
2.3.2 后人类主义 |
2.4 赛博技术时代的艺术形态 |
2.4.1 边界融和和互动下的当代艺术形态 |
2.4.2 屏幕线索下的当代绘画 |
第3章 从历史到屏幕(屏幕之前)——传播媒介发展中的历史与绘画 |
3.1 屏幕的诞生与发展 |
3.1.1 从电影屏幕到电视屏幕 |
3.1.2 从电脑屏幕到多屏时代 |
3.2 观念发展中的绘画 |
3.2.1 观念艺术、波普与绘画 |
3.2.2 复制绘画中的符号 |
3.3 印刷与摄影图像中的绘画 |
3.3.1 绘画再生 |
3.3.2 印刷媒介、摄影与绘画 |
3.4 边界的拓展 |
3.4.1 “图片一代” |
3.4.2 第三种道路 |
第4章 从技术到屏幕(屏幕之中)——媒介与符号拓展中的绘画 |
4.1 “媒介”的嬗变 |
4.1.1 “媒介特异性”到“后媒介状况” |
4.1.2 从“文化档案”到“亚媒介空间” |
4.2 “后媒介状况”——威廉肯特里奇 |
4.2.1 反种族主义背景下的“投影动画” |
4.2.2 “后媒介状况”的“投影动画” |
4.3 绘画对影像的质疑与反思 |
4.3.1 另一种视角的的绘画——吕克·图伊曼斯 |
4.3.2 “真正的赝品” |
4.4 媒介延伸与视觉混合中的绘画 |
4.4.1 电影的绘画延伸——塔西塔·迪恩“黑板画” |
4.4.2 视觉与图像混合中的绘画 |
第5章 从观看到屏幕(屏幕之上)——屏幕界面下的绘画与传播 |
5.1 屏幕中的视觉重塑与生产 |
5.1.1 屏幕视觉重塑 |
5.1.2 视觉生产与绘画 |
5.2 数字观看视角变迁中的绘画 |
5.2.1 赛博空间中的不稳定视角 |
5.2.2 俯瞰与离散 |
5.3 屏幕界面与绘画 |
5.3.1 屏幕作为“窗口” |
5.3.2 界面语言与屏幕结构影响下的绘画 |
5.4 数据读取与机器监控中的绘画视角 |
5.4.1 数码程序中的绘画 |
5.4.2 数字与网络绘画 |
第6章 从场域到屏幕(屏幕之外)——空间中的绘画与行为 |
6.1 扩展领域中的艺术与绘画 |
6.1.1 语境与事件 |
6.1.2 与场地融合的绘画行为 |
6.2 绘画空间的可行性 |
6.2.1 从平坦画布到空间绘画 |
6.2.2 从屏幕传播到空间场域 |
6.3 现实与虚拟的混合边界——网络空间中的绘画方式 |
6.3.1 从空间到屏幕 |
6.3.2 “后网络”空间中的绘画 |
6.4 城市空间中的涂鸦绘画景观再造 |
6.4.1 涂鸦与城市空间 |
6.4.2 媒介事件与涂鸦景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文涉及的艺术家简介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7)欧洲职业足球赛场TIFO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目的 |
1.1.4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的基本情况 |
1.2.2 国内研究的基本情况 |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和操作定义 |
1.3.1 TIFO一词的语言学释义 |
1.3.2 TIFO图像的操作定义 |
1.3.3 TIFO文化的操作定义 |
1.4 研究中应用的理论 |
1.4.1 罗兰·巴特的图像分层理论 |
1.4.2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 |
1.5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方法论与研究方法 |
2.1 方法论 |
2.1.1 方法论基础 |
2.1.2 研究范式 |
2.2 分析单位 |
2.2.1 TIFO图像 |
2.2.2 TIFO文化 |
2.2.3 访谈对象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资料法 |
2.3.2 图像内容分析法 |
2.3.3 访谈法 |
2.3.4 实地考察法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欧洲职业足球赛场TIFO文化的历史演进 |
3.1 TIFO文化的历史溯源 |
3.2 TIFO文化的酝酿阶段 |
3.3 TIFO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
3.4 TIFO文化的扩散与传播 |
3.5 TIFO文化的成熟与异化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欧洲职业足球赛场TIFO图像的显性特征分析 |
4.1 TIFO图像的地域分布 |
4.1.1 TIFO图像的国度分布 |
4.1.2 TIFO图像的俱乐部分布 |
4.2 TIFO图像的展示规模 |
4.2.1 TIFO图像展示规模的类型 |
4.2.2 TIFO图像展示规模的分布规律 |
4.3 TIFO图像展示的时间分布 |
4.3.1 时间维度上TIFO图像规模的演变规律 |
4.3.2 时间维度上TIFO图像国家分布的演变规律 |
4.4 TIFO图像的展示方式 |
4.4.1 TIFO图像展示方式的类型 |
4.4.2 TIFO图像展示方式各类型的比例 |
4.4.3 TIFO图像展示方式的演变规律 |
4.4.4 TIFO图像展示方式的地域分布规律 |
4.4.5 TIFO图像展示方式与展示规模之间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欧洲职业足球赛场TIFO图像的内涵特征分析 |
5.1 TIFO图像的图文信息分析 |
5.1.1 TIFO图像的图文组合方式 |
5.1.2 TIFO图像中的文字信息分析 |
5.1.3 TIFO图像中图像与文字的关系 |
5.1.4 TIFO 图像中的图像性信息分析 |
5.2 TIFO图像的感情色彩分析 |
5.2.1 TIFO图像的感情色彩类型 |
5.2.2 TIFO图像感情色彩的地域分布特征 |
5.2.3 TIFO图像感情色彩的演变规律 |
5.2.4 TIFO图像感情色彩与主体形象展示位置的关系 |
5.3 TIFO图像的主题分析 |
5.3.1 TIFO图像的主题类型 |
5.3.2 TIFO图像主题的分布特征 |
5.3.3 TIFO图像主题与感情色彩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欧洲职业足球赛场TIFO文化流行原因探析 |
6.1 职业足球运动的特点促成了欧洲TIFO文化的流行 |
6.1.1 职业足球运动场地及看台特点为TIFO文化流行提供了适宜的空间 |
6.1.2 职业足球运动的比赛节奏客观上造就TIFO文化的流行 |
6.1.3 欧洲职业足球运动的德比文化推动TIFO文化的流行 |
6.2 TIFO文化流行的经济因素 |
6.2.1 工业生产能力的提升为TIFO文化的流行提供物质载体 |
6.2.2 俱乐部季票销售策略为TIFO文化流行带来稳定的球迷群体 |
6.2.3 死忠球迷群体的消费能力为TIFO文化流行提供经济保障 |
6.3 TIFO文化流行的政治因素 |
6.3.1 欧洲市民社会传统是TIFO文化流行的政治基础 |
6.3.2 欧洲城市国家传统是TIFO文化流行的政治前提 |
6.3.3 欧洲一体化进程为TIFO文化在欧洲流行创造条件 |
6.4 TIFO文化流行的社会文化因素 |
6.4.1 欧洲社会的狂欢文化遗产是TIFO文化流行的精神土壤 |
6.4.2 欧洲社会的城市艺术氛围为TIFO文化流行提供视觉展示载体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欧洲职业足球赛场TIFO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
7.1 TIFO文化的积极作用 |
7.1.1 TIFO文化提升球迷群体的参与感 |
7.1.2 TIFO文化激励从业者自我提升 |
7.1.3 TIFO文化提高俱乐部的知名度 |
7.1.4 TIFO文化巩固足球事业发展的基础 |
7.2 TIFO文化的消极影响 |
7.2.1 TIFO文化中暗藏民粹主义的阴影 |
7.2.2 TIFO文化中滋生种族主义的毒瘤 |
7.2.3 TIFO文化中蔓延球场暴力的弊病 |
7.2.4 TIFO文化中存在性别歧视的痼习 |
本章小结 |
第8章 欧洲职业足球赛场TIFO文化对中国的启示 |
8.1 中国职业足球赛场TIFO文化发展的现状 |
8.1.1 中国职业足球赛场TIFO图像的显性特征分析 |
8.1.2 中国职业足球赛场TIFO图像的内涵特征分析 |
8.2 中国职业足球赛场TIFO文化发展的不足之处 |
8.2.1 中国职业足球赛场TIFO图像展示显性特征层面的不足之处 |
8.2.2 中国职业足球赛场TIFO图像展示内涵特征层面的不足之处 |
8.3 欧洲职业足球赛场TIFO文化对中国的启示 |
8.3.1 欧洲职业足球赛场TIFO文化在显性特征层面对中国的启示 |
8.3.2 欧洲职业足球赛场TIFO文化在内涵特征层面对中国的启示 |
8.4 中国TIFO文化发展应注意规避的风险 |
8.4.1 避免球迷暴力 |
8.4.2 防止地域歧视 |
8.4.3 杜绝种族歧视 |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1:SimilarWeb体育新闻类世界排名前50 网站 |
附录2:第一轮访谈提纲 |
附录3:第一轮访谈记录 |
附录4:第二轮访谈提纲 |
附录5:第二轮访谈记录 |
附录6:文中部分图表的编码原始数据 |
(8)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建构与表征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核心概念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方法、思路与目标 |
1.6 研究难点与创新 |
2 政治视觉修辞的历史溯源 |
2.1 早期人类社会:人是图像化的产物 |
2.2 封建社会:偶像恐惧与偶像崇拜的权力纠葛 |
2.3 民主社会:浸淫于图像的现代政治 |
2.4 政治视觉修辞实践的未来 |
3 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演变 |
3.1 修辞学理论的演进:从人文主义、风格主义到哲学回归 |
3.2 政治修辞学的理论发展:从政治质询到政治话语实践 |
3.3 视觉修辞学理论的嬗变:从图像研究走向图像批判 |
3.4 政治视觉修辞概念的生成:政治性与视觉性的融合 |
结语 |
4 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维度 |
4.1 政治视觉修辞的内涵与外延 |
4.2 政治视觉修辞的基本特征 |
4.3 政治视觉修辞的图像构成要素 |
4.4 政治视觉修辞的功能 |
4.5 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分析框架 |
5 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机制 |
5.1 政治视觉修辞的文本表征机制:图文混合的叙事缝合 |
5.2 政治视觉修辞的过程表征机制:锚定和具体化的综合 |
5.3 政治视觉修辞的社会表征机制: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协同 |
6 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分析——以YOUTUBE上的“一带一路”倡议视频为例 |
6.1 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
6.2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短视频表征:去意识形态化的诗意框架 |
6.3 西方一带一路倡议的短视频分析:讽刺框架中的意识形态抨击 |
6.4 中外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差异:崇“美”/重“真”、一元/二元认同、简单/复杂归因 |
结语 |
7 结语:政治视觉修辞的反思与出路 |
7.1 政治视觉修辞本体论的追问 |
7.2 政治视觉修辞认识论的反思 |
7.3 政治视觉修辞价值论的探索 |
7.4 政治视觉修辞方法论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与奖励 |
致谢 |
附图 |
(9)新媒体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问题与视角 |
0.2 现状与前瞻 |
第1章 新媒体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认同呈现 |
1.1 自拍中的自我建构——身份重塑的自主化 |
1.2 自拍中的虚拟自我——自我认同的虚假化 |
1.3 自拍中的角色扮演——日常行为的表演化 |
第2章 新媒体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认同转向 |
2.1 身份——形象:自我认同的转向之一 |
2.2 形象——图像:自我认同的转向之二 |
2.3 图像——影像:自我认同的转向之三 |
第3章 新媒体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认同反思 |
3.1 自我认同与个性化的技术幻象 |
3.2 自我认同与自我呈现的困境思索 |
3.3 自拍文化中自我认同的本土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关于自拍的调查问卷 |
附录B 自拍的神圣化:一种文化的历史 |
附录C 自拍的自反性:人们拍照的照片 |
附录D 把自拍定位在摄影史——甚至更久远的年代中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网络视像传播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视像的相关概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媒介文化研究 |
二、视觉文化与审美研究 |
三、网络视像审美研究 |
第三节 主要观点、研究方法与价值 |
一、主要观点 |
二、研究方法与价值 |
第一章 媒体融合时代的视像与视像传播审美文化 |
第一节 融合与视像传播的历程 |
第二节 媒介文化与人文性审美价值 |
一、视像信息与人文价值的普遍性 |
二、媒介文化对大众审美价值的建构性 |
第三节 视像传播审美文化理念 |
一、人人成为传播者 |
二、通过去专业化实现传播的普遍化 |
三、商业化:传播效能与审美价值 |
四、交互化带来的传播格局巨变 |
第二章 网络直播的视像传播审美文化 |
第一节 直播与直播审美文化 |
一、视像传播的时空问题 |
二、直播与共时视像审美 |
三、网络直播审美 |
第二节 网络直播的视像传播审美文化特征 |
一、交互化 |
二、消费化 |
三、欲望化 |
四、虚实一体化 |
五、资本化 |
第三节 网络直播的视像传播审美理念 |
一、沉浸于虚拟的“真实” |
二、弱连接:匿名后的狂欢 |
第三章 短视频的视像传播审美文化 |
第一节 短视频发展与短视频审美 |
第二节 短视频的视像传播审美文化特征 |
一、碎片化 |
二、浅表化 |
三、圈层化 |
四、草根化及其转向 |
第三节 短视频的视像传播审美理念 |
一、共鸣:人的情感需求 |
二、生活化:人的真实表达 |
第四章 其他网络视频的视像传播审美文化 |
第一节 自制剧的视像传播审美文化 |
一、自制剧的发展历程 |
二、自制剧的视像传播审美文化特征 |
三、自制剧的视像传播审美理念 |
第二节 B站的视像传播审美文化 |
一、理解B站 |
二、B站的视像传播审美文化特征 |
三、B站的视像传播审美理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当代视觉艺术对媒体的依赖(论文参考文献)
- [1]作为美学问题域的计算机艺术[J]. 朱恬骅. 上海文化, 2020(12)
- [2]普通高中美术现代媒体艺术课程单元教学研究[D]. 李文清.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图像的教学设计研究[D]. 罗艺.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4]视觉文化时代的公共艺术传播研究[D]. 韩月贤.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5]新媒体艺术的激进性研究[D]. 黄灿.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6]屏幕的霸权 ——赛博技术时代的当代绘画研究[D]. 魏琦. 中央美术学院, 2020(12)
- [7]欧洲职业足球赛场TIFO文化研究[D]. 解泽强. 上海体育学院, 2019(12)
- [8]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建构与表征实践[D]. 刘晶. 华中科技大学, 2019(12)
- [9]新媒体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认同研究[D]. 朱宝洁. 湘潭大学, 2019(02)
- [10]网络视像传播审美文化研究[D]. 李函擎. 吉林大学,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