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社会组织的内部人才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杨伟国,韩轶之[1](2021)在《“人工匹配”与社会化人才开发新机制》文中指出随着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的全面转型,灵活用工在经济、产业、劳动力以及技术的推动作用下迅速兴起,新冠疫情的爆发更进一步加速了灵活用工的全面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论述了从人岗匹配转变而来的以人力资本与工作任务匹配为主要特征的"人工匹配",并提出根据个人能力重构工作岗位的新模式。在"人工匹配"的基础上,本文开创性地提出了由劳动关系发展而来的可以涵盖多种人与组织关系的人力资本关系,并指出人力资本关系的纵深发展动摇了组织化人才开发的基础。之后,本文从企业、政府、市场三个视角提出了数字经济就业范式下社会化人才开发机制的五种具体形态,以期实现企业快速精准地匹配人与工作任务、高效利用人才的目标。最后,本文进一步从立法、政策制定与执行、具体的人才开发过程三个角度,对人才开发机制的有效执行进行了适当的讨论,以保证具体措施的落实。
任书玉[2](2021)在《贵州省交通人才引进政策执行效能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岑显鹏[3](2021)在《嵌入视角下民政福利部门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研究》文中提出为响应国家建立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号召,江西省近年来大力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省内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报考人数与通过人数皆呈逐年上升态势。但截至2020年末,全省持证社工仅有5147人。与此同时,江西十四五规划提到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需要社工参与。因此,社会工作人才开发对于加快社工队伍建设,促进省内民政福利部门服务与社会治理水平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本研究以江西省民政福利部门一线社工及其分管领导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收集资料,以嵌入理论为分析视角,探究社会工作与民政福利部门之间嵌入过程。当前民政福利部门社会工作人才开发采取硬性嵌入与软性嵌入两种策略,硬性嵌入主要通过设置社工岗位、体制内人员转化、逐步设立的社工站体现,这是一种增量嵌入;软性嵌入表现在民政福利部门对于社会工作态度转变,从怀疑到认可,从引入项目、社工到社会工作理念的嵌入,这则是理念嵌入与关系嵌入。同时,江西省民政福利部门社会工作人才开发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人才吸引效果不佳,二是人才培养力度不足,三是人才激励机制不全,四是人才使用方式不当,五是人才流失频率较高。以上问题表明,江西省民政福利部门社会工作人才开发呈脱嵌状态。因此,笔者结合政策文本与访谈资料,运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深挖江西省民政福利部门社会工作人才开发存在问题之成因。研究发现,首先是经济与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变量中月收入满意度、职业认同、行政事务繁忙度、组织满意度上得到了数据支持(0.134***、0.842**、0.220**、0.901*)。其次是部门间权力追求制约了开发进程,社会工作人才开发需要财政等多部门的支持。最后是领导个人意志的作用,影响开发成效。因此,笔者以嵌入理论为基础,认为在当前脱嵌状态下社会工作人才开发要实施再嵌,并分别从制度再嵌、资源再嵌、能力再嵌、观念再嵌四方面对社会工作人才开发提出建议,从而降低社工离职率,提升社工服务能力,推进社工人才开发进程。随着时间与政策到位,民政福利部门社会工作嵌入式发展也将逐步转向融合式发展。
王秀芳[4](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黎婧玥[5](2020)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发研究 ——以广西梧州市下俚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意识和精神的传承重任,2011年,我国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走上法制化轨道,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现实困难。但随着滚滚而来的全球化、现代化浪潮,随着传承人的老龄、断层等情形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消亡和同质的危险。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发,选取广西梧州下俚歌为案例研究,综合应用查阅资料法、案例分析法、文献资料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下俚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发评价体系,通过半结构访谈等形式了解传承人开发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的思路和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四大方面:首先,述明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介绍研究的思路和路线,综述国内外文献和研究、介绍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人才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发等概念进行界定,介绍了本文研究中运用到的双因素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等基础理论。其次,对梧州市下俚歌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开发进行实证分析,介绍了下俚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下俚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基本情况、下俚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发途径和下俚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发成效。再次,通过对下俚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发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得出优化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发的对策,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发进行预测和规划并制定措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个体制定开发分析和发展要求,完善和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逐步形成多元化开发体系,最后得出结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发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恰当的激励机制是人才开发的重要因素,必要建立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开发体系。
丁秋楷[6](2020)在《价值共创视角下多元包容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包容性理念一直以来都延续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依靠。近年来,包容性被多次提起,广泛应用于政治、管理、社会等领域,旨在从包容的视角为不同领域的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研究表明,包容性理念被广泛应用于个体认知和社会认知层面,而在企业认知层面的研究鲜少;并且随着价值共创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普遍应用,现代企业管理中涉及的关联者众多,相互之间利益交叉,增加了企业管理和人才开发的难度,同时也为员工创造力和企业的创新价值共同发展提出了新的难题。而针对复杂关联的利益机制,研究以价值共创理论为研究视角,探究不同利益区间的关联者之间的包容关系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以期为解决企业管理和人才开发难题提供新的切入点。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运用研究整合、统计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方法从价值共创理论的视角出发,对多元包容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应用机理进行探究。同时先后引入心理契约、管理沟通和人才环境感知价值等变量,基于心理契约和管理沟通是多元包容分析架构的重要影响因素,有必要结合具体企业情景进行具体分析和界定,从而尝试明确价值共创视角下多元包容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心理契约能够正向促进管理沟通的实施和发展,并且心理契约与管理沟通能够显着正向影响多元包容价值体系的形成。其次,在多元包容价值体系的形成过程中,管理沟通能够正向调节心理契约对多元包容之间的关系。然后,基于价值共创的理论视角,进一步研究指出多元包容价值体系对人才环境感知价值和员工创造力均能产生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另外,人才环境感知价值各维度变量均能显着正向作用于员工创造力。最后,研究表明人才环境感知价值能够正向调节多元包容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即人才环境感知价值越高,多元包容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越强。本文从价值共创理论、包容性理念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协同发展视角出发,拓展了多元包容价值体系的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并探究其价值体系形成机理和组织协同路径,以期为企业管理和人才资源开发提供新的切入点和研究思路。强调企业应注重多元包容的企业文化和人才环境建设,贯彻多元包容的价值观念,完善企业多元包容型的人才资源开发模式,为员工创造力的提升和企业创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兰芳[7](2020)在《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研究》文中指出“人才聚则事业兴”,在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攻坚时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三期叠加时代的中国发展与人才的集聚共享有着紧密的联系。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人才管理曾指出:要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把党内外、国内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同时,在我国区域经济建设中,在国家的各项政策之下,区域金融集聚区纷纷被创建,随着其地位和作用的不断提升,区域金融的发展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通过金融人才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手段也越来越明确。从理论上来讲,金融人才的集聚既要依靠市场,又要依靠政府行为的创新。所以,有效吸引金融人才、加快金融人才集聚成为当前政府关注的重点。在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筑巢引凤”正成为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近年来,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政策吸引金融人才,着力在本地打造金融人才集聚区。本文之所以选择政府行为作为研究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切入点,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外部环境对区域人才集聚的效应至关重要,而区域外部环境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政府的行为和绩效,它对人才集聚效应的产生与发挥具有宏观的支撑作用。这里的区域既是指行政区域,也指经济区域和地理区域。由于区域的差异性,不同区域的人才集聚模式只能借鉴,不能模仿,区域地方政府只有经过不断试错、多次博弈才能找到适宜于本区域人才集聚特点的合作机制。第二,政府提供的人才集聚环境表现为两种效应,分别是人才集聚的经济性效应和不经济性效应。当政府制定了合理的人才集聚政策和长期发展战略,为人才集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使人才集聚在不断的动态博弈中处于一种和谐的发展机制下,人才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组合达到理想状态时,人才集聚就表现为经济性效应;当政府没有制定或者制定了违背区域发展规律的人才集聚政策和长期发展战略,人才集聚中各要素就会相互冲突、形成内耗,使人才集聚总效应低于人才分散状态下的效应之和。如果人才集聚表现为经济性效应,那么政府就应该进一步加强人才集聚的相关政策和战略;如果人才集聚表现为不经济性效应,那么政府和企业就应该改变各自的战略政策或者采取措施防止人才集聚不经济效应进一步恶化。基于上述问题的提出,本文围绕政府行为与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从理论、实证、对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分析。按照“政府行为的动因需求——现实考量——运行机制——绩效检验——路径提升”的思路,沿着从理论到事实,从事实到对策,理论结合事实并指导对策,事实检验理论和对策的途径,综合分析政府行为与人才集聚的逻辑关系问题,以期为区域金融人才的集聚与政府行为的良性互动提供一种可能的思路与参考。首先,理论层面。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现实背景、写作目的以及理论与实践意义,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以及所用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不足之处以及后续的研究展望。随后对文章涉及的如政府行为、金融人才集聚等核心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界定。并分别对政府行为、人才集聚等相关基础理论做了归纳,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最后,梳理了相关文献。其次,事实层面。第一,对区域金融人才集聚过程中政府行为的动因需求进行分析。从行为对象层面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人才的积累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行为主体层面看,政府是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资源的提供者和管理者,同时,政府行为影响着组织和个体行为的选择。第二,对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现实情况进行了考量。首先,利用区位熵系数法完成了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金融人才集聚程度的测定,总结了各省市金融人才的集聚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各区域当前在金融人才集聚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同时,通过对各区域间各级政府促进金融人才集聚的政府行为资料、政策文件的分析和对政府部门的深度访谈,整理分析了现有的政府行为内容,归纳总结当前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过程中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指出了政府在区域金融人才集聚过程中主要的行为内容包含四个方面,分别是制度建构行为、组织协调行为、经济管理行为和社会服务行为。同时指出政府在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也面临着各种困境、存在着不足。第三,通过实证方法检验了政府行为的绩效。主要采用面板回归模型从政府行为促进金融人才集聚的有效性,以及政府行为对金融人才集聚的区域联动效应检验两方面来分析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有效性。第四,对国外发达国家区域人才集聚过程中政府行为的经验梳理总结。选取美国、新加坡和日本作为借鉴对象,比较了不同国家促进区域人才集聚的具体政府行为模式,具体分析了不同国家的移民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法律环境建设举措及政府创新服务行为等。提炼国外政府在推动金融人才集聚中可供借鉴的经验,作为我国政府的参考借鉴。最后,对策层面。为进一步推动区域金融人才集聚,本文提出了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优化路径。首先明确了政府的角色定位,而后从制度建构、组织协调、经济管理和社会服务四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建议,完善政府政策体系、优化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以寻找政府行为与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最佳契合模式。
杨国芳[8](2020)在《商都县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行,党和人民对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是农村贯彻落实党和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推动农村改革发展、领导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核心力量,可以充分体现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本文以商都县为例,对当前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做了基本的研究。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战略举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目前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之间和农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不充分。面临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新农村建设不充分、农民整体素质偏严低等问题。因此,为更好的解决这一新的社会主要矛盾需要加大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社会中实施管理的主体,而人才队伍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在农村工作的一线人员,对于农村工作的实际运行起到关键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必须着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以此激发农村社会活力、强化人才兴农意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本文对商都县农村基层组织人才建设的研究总体包含五大部分。首先,绪论中对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论述;然后对农村基层组织、农村干部、农村基层组织人才建设等概念进行界定,对人力资本、新公共服务、人才开发等用于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进行阐述;第三部分从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两个方面系统梳理和分析了商都县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第四部分是对商都县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针对当前商都县存在的农村干部队伍构成有待优化、干部选拔机制不合理等突出问题,分析提出了多方面原因;最后一部分是基于商都县农村发展和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对策。
徐明霞[9](2020)在《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人才支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是党的19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2020年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抓好农业稳产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实现这一任务必须依靠科技和科技人才,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科技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领军人物。培养一批素质优良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对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农业科技人才培育为具体研究内容,将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的困境分为两类:农业科技研究人才的困境,农业科技人才培育的困境。阻碍其发展的原因有两类:农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缺失,农业科技人才开发程序有短板。而目前,人才的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有以下机遇: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时机更加成熟、科技进步为人才培养提供平台、科技政策完善促进人才发展。对于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人才支撑研究,本文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和辩证统一的观点考虑,以提出具体的培育对策和保障机制。国家层面上完善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教育体系,为人才发展规律提供科学基础,并通过制定有效的人才成长法律体制、增加人才培育的资金投入来保障。其次,依托农业科技的创新平台,并从政府企业层面上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来保障。最后创新农业科技人才评估内容与方法,并创建良好的人才发展社会氛围,从而更好地培育农业科技人才,以造福乡村,振兴乡村。
程秀萍[10](2020)在《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公益创投的角色定位研究 ——基于武汉市C社区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与创新,我国城乡社区建设受到高度重视。社区作为当代的自治单位,主要提供社区服务。随着我国公共服务社会化的进步和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公益创投作为运用风险投资理念发展公益事业的新模式,受到政府和社区的青睐。社会工作者在公益创投项目中需要应对社区居委会、相关主体部门、社区机构以及社区中的服务对象开展服务工作。因此,需要直面的问题就变成了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公益创投中的角色定位。在公益创投的背景下,本文重点讨论社区社会工作者在角色定位中面临的问题,例如角色模糊,角色距离以及角色冲突。本文以C社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半结构式访谈和参与式观察两种方法探讨社会工作者在参与社区公益创投中的作用和角色定位。并将公益创投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具体分为六类,即居民需求的提供者、居民自治的增能者、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培育者、社区治理服务创新的推动者、社区“共筹+共享”的组织者、社区公益理念的教育者。在对社会工作者角色分析中揭示出:第一,在社区公益创投中,社会工作者作为社区居民的增能者,却面临众多行政指派的工作任务,导致角色模糊无法带动居民增能;第二,社会工作者作为社区服务的提供者,却面临个体自身的能力不足,导致角色超荷,无法提供优质专业服务;第三,社会工作者作为社区参与的推动者,却面临服务不到位的矛盾,导致角色距离无法推动项目发展;第四,社会工作者作为社区众筹的组织者,却面临各种认知困惑,导致角色冲突无法达到公益众筹的效果。导致社会工作者在项目中角色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则认为,政府对社区公益创投的评估做法不成熟,对社会工作者期望过高;社区居委会对社区公益创投的重视度和支持力度较低;社区居民的参与率不高,对外新鲜事务接受意愿和兴趣低;社会工作者自身也存在角色认知偏差和实务经验不足的情况。文章最后主要提出了如何准确定位社会工作者在公益创投中角色,并进行探讨。首先,政府需要加强对社工的支持,营造良好的社工氛围,提高社会认知度。其次,社区居委会需要优化社会工作者办公环境,减少行政工作量,加大宣传社工理念,倡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再次,社会工作机构需提供充足的学习机会,完善督导体系来帮助社会工作者排忧解难。最后,社会工作者需要定期进行交流学习,建立正确的角色认知,提升自身的能力,推动社区公益创投发展。
二、论社会组织的内部人才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社会组织的内部人才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匹配”与社会化人才开发新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从人岗匹配到“人工匹配”的转型 |
2.1 从工作岗位到工作任务 |
2.2 从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 |
2.3 从人岗匹配到“人工匹配” |
3“人工匹配”下的人力资本关系 |
4 从组织化开发到社会化开发的人才开发新机制 |
4.1 基于组织开发的社会化人才开发机制 |
4.2 基于政府开发的社会化人才开发机制 |
4.3 基于自我开发的社会化人才开发机制 |
4.4 基于专业雇主组织开发的社会化人才开发机制 |
4.5 基于培训开发机构开发的社会化人才开发机制 |
5 讨论与结语 |
(3)嵌入视角下民政福利部门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学术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问卷法 |
1.4.3 访谈法 |
1.4.4 观察法 |
1.5 问卷设计 |
1.5.1 问卷的编制 |
1.5.2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
1.5.3 问卷的发放、回收与处理 |
2.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社会工作人才开发 |
2.2 理论基础:嵌入理论 |
2.3 相关文献回顾 |
2.3.1 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的路径 |
2.3.2 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的成效、不足与受制因素 |
2.3.3 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
3.嵌入: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
3.1 江西省民政福利部门及调查样本概况 |
3.1.1 江西省民政福利部门简介 |
3.1.2 调查样本概况 |
3.2 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现状 |
3.2.1 硬性嵌入 |
3.2.2 软性嵌入 |
3.3 社会工作人才开发存在问题 |
3.3.1 人才吸引效果不佳 |
3.3.2 人才培养力度不足 |
3.3.3 人才激励机制不全 |
3.3.4 人才使用方式不当 |
3.3.5 人才流失频率较高 |
3.4 社会工作人才开发问题的成因 |
3.4.1 经济与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
3.4.2 部门间利益的制约 |
3.4.3 领导个人意志的作用 |
4.再嵌:江西省民政福利部门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
4.1 制度再嵌 |
4.1.1 发挥制度引领作用,完善顶层设计 |
4.1.2 规范设置社工岗位,拓宽社工来源渠道 |
4.1.3 建立协同机制,合力开发 |
4.1.4 健全培训体系,提高社工能力 |
4.2 资源再嵌 |
4.2.1 拓宽经费来源,提升服务水平 |
4.2.2 规范经费使用,提高使用效率 |
4.3 能力再嵌 |
4.3.1 提高薪酬待遇,完善福利保障 |
4.3.2 界定职责范围,完善心理保障 |
4.4 观念再嵌 |
4.4.1 营造部门尊重、领导重视社工的氛围 |
4.4.2 加大宣传,提高大众对社工的认知 |
4.4.3 灵活调整宣传形式与宣传内容 |
5.总结与讨论 |
5.1 总结 |
5.2 讨论 |
5.3 贡献、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民政福利部门社会工作人才开发调查 |
致谢 |
(4)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发研究 ——以广西梧州市下俚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思路和路线 |
1.2.1 研究的思路 |
1.2.2 研究的路线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查阅资料法 |
1.4.2 案例分析法 |
1.4.3 半结构型访谈法 |
1.4.4 文献资料分析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2.1.3 人才开发 |
2.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发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双因素理论 |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三章 梧州市下俚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发的实证分析 |
3.1 下俚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
3.2 下俚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基本情况 |
3.3 下俚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发途径 |
3.3.1 以政府部门为主导核查传承人资源 |
3.3.2 以政府部门为主实施多项开发政策 |
3.3.3 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开展传承培训 |
3.3.4 政府和社会组织采取系列激励措施 |
3.4 下俚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发成效 |
3.4.1 形成图文影音数据资料基础 |
3.4.2 传承人的社会知名度、传播度大幅提高 |
3.4.3 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参与增益“再创造”环境 |
3.4.4 激励措施调动了传承人的积极性 |
第四章 梧州市下俚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存在问题 |
4.1.1 对传承人才需求数量没有规划 |
4.1.2 没有对人才个体的开发分析和发展要求 |
4.1.3 激励机制不健全影响了传承人开发 |
4.1.4 社会组织作用较弱还未形成足够的有益补充 |
4.2 原因分析 |
4.2.1 政府文化部门职能繁杂,难以细化及规划 |
4.2.2 缺乏传承人开发的理念 |
4.2.3 激励机制简单不健全 |
4.2.4 社会组织发挥作用不明显 |
第五章 优化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发的对策 |
5.1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发进行预测和规划并制定措施 |
5.1.1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发进行预测 |
5.1.2 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力资源供求平衡政策和措施 |
5.2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个体制定开发分析和发展要求 |
5.2.1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
5.2.2 组织与实施规划和目标明确的培训 |
5.2.3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个体进行发展管理 |
5.3 完善和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
5.3.1 增强经济收入激励 |
5.3.2 增强被认可尊重与声望激励 |
5.3.3 增强保障机制激励 |
5.4 逐步形成多元化开发体系 |
5.4.1 积极倡导更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 |
5.4.2 政府主要从法制、激励、教育培训、社会保障方面发挥作用 |
5.4.3 通过企业发展产业在增强传播和增加经济激励方法发挥作用 |
5.4.4 社会组织发挥专业性和“接地气”的作用优势 |
5.4.5 文化研究人员在建立知识体系和借鉴经验方面发挥作用 |
第六章 结论 |
6.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发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
6.2 恰当的激励机制是人才开发的重要因素 |
6.3 建立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开发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半结构访谈提纲 |
致谢 |
(6)价值共创视角下多元包容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研究理论 |
2.1 价值共创理论 |
2.2 包容性理论 |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多主体协同视域下多元包容的概念拓展及测量 |
3.1 多元包容的概念及发展 |
3.2 多元包容的测量 |
3.3 本章小结 |
4 价值共创视角下多元包容的价值形成实证研究 |
4.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4.2 研究设计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价值共创视角下多元包容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分析 |
5.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多元包容体系的价值形成机理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人才环境感知价值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的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缘由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缘由 |
(三)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与研究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政府行为 |
(二)人才与人才集聚 |
(三)区域金融人才集聚 |
二、理论基础 |
(一)政府行为相关理论 |
(二)人才集聚相关理论 |
(三)区域集聚经济学理论 |
三、研究综述 |
(一)关于政府行为研究综述 |
(二)关于人才集聚研究综述 |
(三)关于政府行为对人才集聚作用研究综述 |
(四)简要评述 |
第二章 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动因分析 |
一、金融人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正反馈效应 |
(一)金融人才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用机制 |
(二)研究设计 |
(三)实证研究结果 |
(四)研究结论 |
二、政府行为影响着组织和个人的行为选择 |
(一)从人才角度出发 |
(二)从政府角度出发 |
(三)从区域共享角度出发 |
第三章 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现实考量 |
一、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区域金融人才集聚比较 |
(一)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现状分析 |
(二)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共性问题 |
二、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政府行为实践 |
(一)长三角地区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 |
(二)珠三角地区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 |
(三)京津冀地区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 |
(四)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内容 |
三、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困境 |
(一)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与人才流动障碍 |
(二)人才集聚政策同质与引才留才机制保守 |
(三)政府行政权力主导与市场力量调动乏力 |
(四)人才评价体系缺乏与政府政策效力不足 |
(五)激励机制滞后与人才积极性不足 |
第四章 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绩效分析 |
一、政府行为促进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实证检验 |
(一)实证模型设定 |
(二)变量定义与样本选取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二、政府行为对金融人才集聚的区域联动效应检验 |
(一)模型构建 |
(二)变量选取与统计描述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三、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的政府行为绩效评价 |
第五章 国外区域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比较与借鉴 |
一、国外政府推动区域人才集聚的具体实践 |
(一)美国 |
(二)新加坡 |
(三)日本 |
二、国外区域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典型模式分析 |
(一)基础服务型政府行为模式 |
(二)战略指导型政府行为模式 |
(三)计划控制型政府行为模式 |
三、国外区域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经验借鉴 |
(一)明确政府的角色地位,政府行为本土化 |
(二)坚持市场的主导地位,政府行为辅助化 |
(三)遵循区域的个性发展,政府行为协同化 |
第六章 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优化路径 |
一、明确政府角色定位 |
(一)领路者:完善科学目标规划 |
(二)监督者:强化组织运行管控 |
(三)服务者:重视载体环境建设 |
(四)赋能者:强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模式 |
二、创新制度建构行为 |
(一)重视人才集聚的制度环境,宏观调控人才资源 |
(二)健全人才集聚法治和信用体系建设 |
(三)保持政策连贯性,升级迭代创新政策 |
(四)强化政策协调性,加强区域的协同共生 |
三、完善组织协调行为 |
(一)创新聚才引智机制 |
(二)完善市场化引才育才机制 |
(三)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
(四)推进区域金融人才互认机制,创新人才共享渠道 |
四、提升经济管理行为 |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
(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宏观经济环境 |
(三)关注和引导优质企业发展,加强区域金融产业集聚 |
(四)完善政府对人才的经济投入,建立多元化管理机制 |
五、优化社会服务行为 |
(一)营造良好的金融人才环境平台 |
(二)促进人才集聚服务机构发展 |
(三)完善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监督体系 |
(四)优化金融教育理念,实施科学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商都县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农村基层组织 |
2.1.2 农村干部队伍建设 |
2.1.3 农村基层组织人才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人才开发理论 |
3 商都县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
3.1 商都县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概括 |
3.2 商都县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
3.2.1 商都县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举措 |
3.2.2 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 |
4 商都县农村基层组织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商都县农村基层组织人才建设当前存在的问题 |
4.1.1 干部队伍结构有待优化 |
4.1.2 干部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
4.1.3 农村基层组织人才“责任”与“权力”的矛盾仍然存在 |
4.1.4 商都县农村基层组织干部待遇偏低,激励保障不完善 |
4.1.5 农村基层组织人才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较低 |
4.2 商都县基层组织人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对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认识不足 |
4.2.2 人才观念落后,选人用人的标准不健全 |
4.2.3 人才使用机制不规范 |
4.2.4 基层组织人才培训力度不强 |
5 商都县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对策 |
5.1 强化乡村振兴人才引进和干部储备 |
5.2 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人才工作的舆论宣传和引导 |
5.3 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干部的责任与权力对称 |
5.4 提高农村基层组织人才的待遇 |
5.5 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基础性保障和服务水平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人才支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3 综合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农业科技人才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 |
2.1 农业科技人才的界定 |
2.1.1 农业科技人才的概念 |
2.1.2 农业科技人才的素质要求 |
2.2 农业科技人才的理论基础 |
2.2.1 经典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 |
2.3 农业科技人才的社会责任 |
2.3.1 农业科技人才的社会角色 |
2.3.2 农业科技人才的权利与义务 |
2.3.3 农业科技人才的素质及品格 |
2.4 农业科技人才对乡村振兴的作用 |
2.4.1 农业科技人才是乡村绿色发展的依靠 |
2.4.2 农业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转化力量 |
2.4.3 农业科技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首选战略 |
2.4.4 农业科技人才是科技扶贫的攻坚动能 |
第三章 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现状及机遇分析 |
3.1 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现状 |
3.1.1 农业科技人才的类型 |
3.1.2 农业科技人才发展成就 |
3.2 农业科技人才发展面临的困境 |
3.2.1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困境 |
3.2.2 农业科技研究人才的发展困境 |
3.3 阻碍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的原因 |
3.3.1 农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缺失 |
3.3.2 农业科技人才开发程序短板 |
3.4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的机遇 |
3.4.1 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时机更加成熟 |
3.4.2 科技进步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 |
3.4.3 科技政策完善促进农业科技人才发展 |
第四章 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对策 |
4.1 完善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教育体系 |
4.1.1 改善乡村办学条件 |
4.1.2 大力发展面向乡村的职业教育 |
4.1.3 推进高校农业科技人才培育提质升级 |
4.1.4 推进涉农院校与企业合作 |
4.2 依托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培育科技人才 |
4.2.1 依托农业科技园区培育人才 |
4.2.2 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培育人才 |
4.2.3 打造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村(镇)培育人才 |
4.2.4 建设农业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服务平台培育人才 |
4.3 创新农业科技人才评估内容与方法 |
4.3.1 评估内容创新 |
4.3.2 完善评估方法 |
第五章 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人才保障机制 |
5.1 增加农业科技人才培育的资金投入 |
5.1.1 坚持国家财政优先保障 |
5.1.2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村 |
5.2 加强领导并明确责任 |
5.2.1 加强组织领导 |
5.2.2 优化考评机制 |
5.3 创建良好的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社会氛围 |
5.3.1 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
5.3.2 增强荣誉归属感 |
5.3.3 促进人才自我实现 |
5.3.4 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 |
5.4 制定有效的农业科技人才成长法律体制 |
5.4.1 出台农业科技人才保护法 |
5.4.2 优化农业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法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公益创投的角色定位研究 ——基于武汉市C社区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公益创投的研究 |
(二) 关于社会工作者角色定位相关研究 |
(三) 研究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理论基础 |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武汉市C社区案例介绍 |
一、武汉市C社区基本情况简介 |
二、武汉市C社区公益创投参赛概况 |
三、社会工作者参与公益创投的基本流程 |
(一) 公益创投立项阶段 |
(二) 公益创投实施阶段 |
(三) 公益创投评估阶段 |
第三章 社会工作者参与公益创投的角色定位分析 |
一、社区居民需求的服务提供者 |
二、社区居民自治能力提升的赋权者和增能者 |
三、社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培育者 |
四、社区服务创新和治理的推动者 |
五、社区“众筹+共享”的组织者 |
六、社区公益理念的教育者和弘扬者 |
第四章 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公益创投角色困境及影响 |
一、角色困境表现 |
(一) 角色模糊:社区居民的增能者与行政指派 |
(二) 角色超荷:社区服务的提供者与能力不足 |
(三) 角色距离:社区参与的推动者与带动无力 |
(四) 角色冲突:社区众筹的组织者与认知困惑 |
二、社会工作者角色困境的影响表现 |
(一) 社会工作功能发挥受到限制 |
(二) 社会工作专业权威很难建立 |
(三) 社会工作者成就感和尊严感难以获得 |
(四) 社区公益创投的效果受到影响 |
第五章 社会工作者参与公益创投出现角色困境原因探析 |
一、政府层面 |
(一) 政府对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期望过高 |
(二) 政府对社区公益创投的评价考核不成熟 |
二、社区居委会层面 |
(一) 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化倾向严重 |
(二) 社区对公益创投的支持力度较小 |
三、社区居民层面 |
(一) 居民参与率低 |
(二) 社区居民接受新鲜事务意愿低 |
四、社会工作者层面 |
(一) 社会工作者角色认知偏差 |
(二) 社会工作者缺乏实践经验 |
第六章 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公益创投中角色定位优化的路径 |
一、政府层面 |
(一) 加强对公益创投项目的资源支持 |
(二) 改善公益创投的运作环境 |
(三) 营造良好的社工氛围,提高社会认知度 |
二、社区居委会层面 |
(一) 优化办公环境,支持社会工作发展 |
(二) 提高宣传力度,提倡社区居民积极参与 |
三、社会工作机构层面 |
(一) 提供学习机会,丰富专业知识 |
(二) 完善专业督导体系,帮助排忧解难 |
四、社会工作者自身层面 |
(一) 定期进行角色学习 |
(二) 建立正确角色认知 |
结论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致谢 |
四、论社会组织的内部人才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匹配”与社会化人才开发新机制[J]. 杨伟国,韩轶之.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21(10)
- [2]贵州省交通人才引进政策执行效能评估研究[D]. 任书玉. 贵州财经大学, 2021
- [3]嵌入视角下民政福利部门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研究[D]. 岑显鹏.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4]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5]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发研究 ——以广西梧州市下俚歌为例[D]. 黎婧玥. 广西大学, 2020(07)
- [6]价值共创视角下多元包容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理研究[D]. 丁秋楷.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7]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研究[D]. 兰芳. 吉林大学, 2020(08)
- [8]商都县农村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 杨国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9]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人才支撑研究[D]. 徐明霞.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10]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公益创投的角色定位研究 ——基于武汉市C社区的个案研究[D]. 程秀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集聚效应论文; 社会组织论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