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汉互译中不可忽视剩余信息与隐性信息(论文文献综述)
沈俊杰[1](2021)在《麦都思与翟理斯汉英词典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西方传教士为汉外词典的主要编纂者,其中汉英词典编纂的成就最高。西方来华传教士多熟谙中国文化并具有良好的人文学科素养,他们既是词典的编纂者也是词典的使用者,更加熟知自身对双语词典的使用需求。再加之截止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已有近三百年的汉外词典编纂历史,因此这一时期所编纂的汉英词典对当今编纂汉外双语词典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但一直以来学人们对这些汉英词典的研究和利用还远远不够。本文以晚清民国时期极具影响力的英国汉学家麦都思和翟理斯所编纂的《汉英词典》和《华英词典》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宏观上对词典的检索方式、选词立目、附录信息进行对比,进而深入到微观层面对词典的注音方式、语法信息、语义阐释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通过这两部汉英词典的研究,挖掘其中蕴涵的外向型双语学习词典编纂经验,对汉语史的研究以及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其次从西方汉学家汉外双语词典史研究和西方汉学家所编汉英词典的个案研究这两方面介绍了该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针对该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并阐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麦都思、翟理斯及其汉英词典简介。本章主要对西人汉外词典编纂史进行简要爬梳,并就汉外词典编纂史中成就最高的汉英词典及其代表人物的生平进行详细介绍,其中包括麦都思及其《汉英词典》、翟理斯及其《华英词典》。笔者对两位位汉学家的生平和主要着作进行详细梳理,并介绍其所编纂的汉英双语词典的编写体例及后世评价。第三部分为麦都思、翟理斯汉英词典的宏观结构。本章着眼于宏观视角,主要就两部词典在选词立目、检索结构、附录功能三大方面的特点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两部双语词典在选词依据、立目原则、词目编排方式、检索方式、附录信息设置等方面的选择从不同角度照顾到了汉语学习者的使用需求,起到了语言教学的作用,值得后世双语学习词典学习借鉴。第四部分为麦都思、翟理斯汉英词典的微观结构。本章根据汉英双语词典微观结构所具有的多维性和层次性的特点,主要从词条结构、形式描述以及语义阐释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对比研究。深入分析了两部词典中词条信息密度、注音方式、语法信息、文化信息以及释义原则。第五部分为麦都思和翟理斯汉英词典的影响及启示。本章以麦都思和翟理斯所编纂的汉英双语词典的影响为线索,对两部汉英词典学习性的体现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出两部汉英词典的成功经验。最后,笔者从编纂者和使用者两个角度总结了晚清民国时期汉英词典对汉外学习词典的启示,以期为21世纪的汉外双语学习词典的编纂提供些许建议,为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贡献绵薄之力。
孙瀚夫[2](2021)在《科技文本翻译中信息有效性的再现 ——《人类遗传分子(第五版)》(第22章)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报告是基于科技文本《人类遗传分子(第五版)》(Human Molecular Genetics5th Edition)第22章的英汉翻译实践撰写的。文本主要介绍了分子遗传学的科学原理及其在遗传病治疗方面的应用。源语文本为科技文体,具备信息型文本特征,信息密度大。根据冯志杰和刘春燕对信息有效性的阐述,同时结合文本特点,笔者从信息量的再现和信息重心的再现两方面对翻译难点进行探讨。信息量的再现旨在解决翻译过程中信息完整性的问题,其中以术语、指称词两方面为典型代表;而信息重心的再现旨在解决翻译过程中信息过于密集、重点不突出的问题,以被动语态、含糊语义关系和信息密集型句式为典型代表。笔者采用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以及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以期实现信息有效性的再现。通过本次翻译实践,译者对科技文本的特征以及翻译策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希望可以为相关领域的译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薛婧[3](2020)在《《西厢记》英译研究》文中指出“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毫无疑问,《西厢记》是中国戏曲经典中最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之一,自诞生以来它不仅吸引着无数国内外研究者的目光,同样也引起了各国翻译家和汉学研究者的注意;在短短的百余年间,它被陆续翻译成各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其中,《西厢记》在英语世界取得的成绩尤为瞩目。从19世纪末起,它就先后被十几位译者以全译本、改译本、英文剧本等形式翻译出版;在学术界也有许多学者撰写硕博论文、学术论文,对它进行专题研究,呈现出《西厢记》在海外广泛的接受和强劲的传播态势。本论文主要运用译介学、描述性翻译学、跨学科研究等理论和方法,对《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翻译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研究对象涵盖《西厢记》英语译介的全过程及其他相关因素,如《西厢记》英译的社会文化语境、英译者的身份、翻译目的和翻译思想,不同《西厢记》英译本在文化负载词等细节上的处理、《西厢记》英译本在英语世界的接受和经典化历程等。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西厢记》的英译这一论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具体来说,首先从中国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土壤、元代城市发展和商业繁荣以及文人的被动选择这三方面对元杂剧兴盛的历史文化语境以及对王实甫创作《西厢记》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细致地分析;并对《西厢记》故事的流传和版本问题进行了简单阐述,指出《西厢记》的英译本底本选择以《金批西厢》和弘治本《西厢记》两种为主。继而在广泛搜集大量关于《西厢记》译者、译本和评价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历时性传播进行了梳理,阐明《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并以时间和译者活动为线索对其进行阶段划分;提出《西厢记》在英语世界已经完成经典化的结论,并且从专业人士和赞助人两方面对其经典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西厢记》在译者、研究者、出版社和高等教育机构这些角色的共同推动下完成了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宏观角度上,论文全面分析了《西厢记》七个主要英译本的文本和副文本。重点结合译者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对译者的主要翻译思想或目的进行探讨;并对各个译本在语言和风格上所体现的特色进行了具体分析;某些译本由于副文本内容较多,信息量大,论文也进行了额外的探讨和分析。微观角度上,笔者指出《西厢记》的外译过程其本质乃是文化交流的过程,而文化负载词是文化交流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单位。因此,本论文对《西厢记》译介过程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做了比较细致的微观研究;将原文中的文化负载词分成语言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生态文化五类,每一类各选取大量的例证进行微观分析;总结出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译者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往往呈现出较大差异的结论。最后论文对中国戏曲典籍外译和传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反思和展望。《西厢记》是英语世界被重译次数最多的中国戏曲作品,研究其英语译介活动对于中国戏曲典籍外译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尤其是在中外文化交流日益繁荣的今天,研究和探讨《西厢记》英译活动的过程及其规律,揭示译介传播的本质特征和内因,对于中国戏曲典籍今后的外译工作无疑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秦玉洁[4](2020)在《政治类文本中隐性信息的翻译 ——《民粹主义与民主危机-(卷1)概念和理论》(第一至三章)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篇翻译实践报告选取《民粹主义与民主危机——(卷1)概念和理论》的第1章、第2章,以及第3章的部分内容进行撰写,这三章主要讨论了民粹主义的概念性问题,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笔者围绕文本的突出特点——隐性信息进行翻译实践报告的撰写。隐性信息在原文本中主要体现在词汇、词组和句子三个层面。在整个的翻译过程中,笔者对隐性信息采取显化的翻译策略,灵活运用意译等翻译方法,以及引申、增译和转换等翻译技巧对隐性信息进行翻译。通过此次翻译实践报告的撰写,笔者对政治领域的相关概念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翻译理论的学习更加深入。基于近些年来的国际局势,多了解各国政治事件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希望本篇翻译实践报告能够吸引更多人关注国际政治局势。同时,该报告可以为隐性信息的研究提供一些新颖的观点,对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译者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胡斯玥[5](2020)在《顺应论视域下莫言作品俄译中文化障碍的克服途径》文中提出耶夫·维索尔伦于1999年在《语用学诠释》一书中指出了语言的顺应性,从而诞生了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性”理论,即顺应论。顺应论的提出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事实上,翻译作为交际行为中的一种,也是一个选择与顺应的过程。维索尔伦提出的顺应论的四个研究视角,即语境相关成分、顺应性的结构对象、顺应性的动态过程与顺应过程的意识凸显性,正好也为翻译过程中做出选择的四个角度。简言之,译者需要动态地从宏观上顺应不同的语境成分,即不同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以及心智世界;在微观上顺应不同的语言结构客体,即语码和风格、语言构建成分、语篇结构。莫言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影响至今仍未消退,对其文学作品俄译的研究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对我国经典文学作品俄译本中文化障碍的克服展开研究同样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高效走出去”的翻译不仅要考虑文字本身的翻译,而且还要考虑其译文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的程度。只有大多数译入语读者接受了我国文学作品中的文化,中国文化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本论文旨在以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理论基础,结合莫言作品的俄译本,对我国经典文学作品俄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障碍的克服途径进行研究与分析。论文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翻译中文化因子传译与顺应论理论研究的状况概览,引出本论文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阐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的创新之处。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的是维索尔伦顺应论的理论相关问题,围绕着“什么是顺应论”以及“翻译与顺应的关系”而展开,详细阐明维索尔伦顺应论的定义,以及顺应论视域下的翻译行为是什么样的。第二章为汉俄文学翻译中文化障碍的研究,主要阐述汉俄文学翻译中的文化障碍的产生原因,从语言与文化两大方面对文化障碍的产生原因展开论述。第三章为本论文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即顺应论视域下莫言作品俄译中文化障碍的克服。在这一章中阐述了顺应论视域下文化因子的传译原则与文化障碍的克服途径,并结合莫言代表作品《红高粱家族》的俄译本进行了详细的举例分析。结论部分是对本论文内容的总结,即对顺应论视域下莫言作品俄译过程中文化障碍的克服进行总结与归纳,得出结论并制定后续研究的大致方向。
抄诗琪[6](2019)在《政经文本汉译过程中的衔接问题与解决方案 ——Australia and China in Regional Economic Diplomacy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衔接是构成语篇的重要因素,衔接关系不仅体现在文本的词与词、句与句之间,还体现文章的段落与段落之间。因为中英两种语言的衔接机制有很大差异,译者只有时刻将不同语言的衔接意识谨记心中,才能呈现更好的译文。英语政经文本中的衔接现象非常典型,构成了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此,本文的翻译实践就选取了Australia and China in Regional Economic Diplomacy作为本次翻译实践的案例分析对象。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和本次翻译实践,笔者对英文原文本中的衔接手段进行分类,并依据中英两种语言的特点和表达习惯,分析英译中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类衔接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探索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翻译策略,以期为今后相关文本的翻译实践提供一些参考。本文紧密结合“语篇衔接”这一理论视角,从以下四个方面归纳了本次研究中的衔接问题:指代与词汇衔接不明、替代与省略频繁、连接方式不明显和语篇跨类衔接问题。通过案例分析,笔者归纳出英汉翻译过程中处理语篇衔接、词汇衔接和跨类衔接的翻译策略,并做出如下总结:1.指代与词汇衔接不明问题主要有三种处理方式:代词指称替代、复现一致译法和强调指示词;2.用增补名词、增添动词和零替代译法处理替代与省略频繁问题;3.采用增添因果关联词、突出让步关系和添加转折关系词的翻译策略来应对连接方式不明显的问题;4.针对语篇跨类衔接问题,应使用增加情态动词,时间副词和增添词汇语法衔接手段的策略。通过对中英两种语言衔接机制的研究总结,译者需要对中英文的衔接机制有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把握中英翻译实践的主要策略。
白玲[7](2017)在《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外学者们提出的翻译能力模式建构研究大多是从理论角度进行的,对基于能力的翻译测试实证研究比较少见。现有的翻译能力研究方向主要从外语翻译到母语,且多适用于源语和目的语语法差异较小的语对,因而并不完全适用于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在翻译测试研究领域更未引起重视。本研究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汉英翻译能力的构成成分是什么?这些单项成分具体包括哪些内容?(2)如何设计与开发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3)本研究所开发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信度和效度如何?基于国内外有关翻译能力的相关研究成果,本研究侧重翻译教学中可测试的核心翻译能力,提出汉英翻译能力模式,将汉英翻译能力分解为双语能力、翻译策略能力、翻译专业知识、语言外能力、工具使用与研究能力及译者生理心理主体因素等子能力。这些子能力互为补充,整合作用于整个翻译过程。根据此汉英翻译能力模式和交际语言测试理论,本研究基于翻译课堂教学实践,将翻译测试与诊断测试相结合,运用诊断测试、访谈和调查问卷等方法,设计出一套实验用汉英语段翻译能力诊断测试题目,制定出相应的评分标准,并对该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加以检验。研究发现,本文提出的汉英翻译能力模式是合理的。从语段的角度设计汉英翻译诊断测试是有优势的。语段翻译不仅长度适宜,还能提供一定的语境,切合翻译教学的需要,在翻译测试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本研究能有效诊断出受试者汉英翻译能力中的弱项。测试材料题材、体裁适宜;难度、长度适中;内容符合翻译专业笔译课程;试卷信度、效度均达到标准;测试报告能够呈现受试汉英翻译能力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依据诊断报告,结合细致的评分量表,受试者可以自主判断检查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强翻译练习以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本研究的设计理念以及对翻译测试评分方法与评分标准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可对今后的翻译测试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有助于翻译测试的公平、科学与规范,推进翻译测试领域的深入发展。此外,本研究对国家教育部正在研制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中的翻译专业硕士学生的笔译能力描述语和能力定级有借鉴价值。
王静丹[8](2017)在《社会性别论着Trade and Gender: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翻译实践报告对Trade and Gender: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贸易与性别: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机遇与挑战》)的第一章内容进行了翻译实践和研究分析。笔者所选翻译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阐述了社会性别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首先,笔者从所选文本的体裁特征、文本类型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入手,分析并总结了翻译过程中专业术语、一词多义以及被动语态等所出现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其次,笔者从译成汉语的形式被动句、无标志的汉语被动句、汉语的无主语句、汉语的泛指主语句四个方面来进行被动语态翻译实践工作的开展与总结。最后,笔者以翻译过程中所遇见的问题与解决措施为基础,撰写了此翻译实践报告,旨在为日后其他此类文本的翻译提供借鉴。
李钰婧[9](2017)在《跨文化交际视阈下的习近平着作日译研究 ——以《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日译版)》(下文简称《中国梦论述摘编(日译版)》)为研究对象,以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等最新研究成果为理论框架,运用问卷调查、译者访谈、SPSS分析、文献计量研究、平行文本对比等方法,从跨文化交际视阈分析了中译日中出现的跨文化交际障碍类型及成因,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略,以及对中央文献外译的建议。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重视翻译过程中跨文化交际因素的影响。本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跨文化交际和翻译是一对相互融通的概念:翻译的影响体现在跨文化交际的各个阶段中;跨文化交际也同样体现在翻译活动的整个流程中。翻译在跨文化交际过程里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中显现出不同的重点与形态,是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手段;而翻译中要实现的“交际”目的,凸显了处理翻译中跨文化问题的重要意义。中央文献的翻译与其他文本的翻译一样,同属跨文化交际行为。跨文化交际相互融通视点的提出有助于解决中央文献翻译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达成最优的交际效果。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计量研究的方法,对中国、日本学界中关于跨文化交际翻译研究的文献、以及两国关于中国领导人着作的翻译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与分析。结果显示,以中译日为研究对象,从跨文化交际视阈系统论述跨文化交际与翻译的成果不多,而探讨中日社会科学翻译的跨文化交际策略的成果几乎为零。无论是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对领导人着作的翻译研究,还是从领导人着作研究角度研究跨文化交际翻译的研究均寥寥无几。因此,中央文献,特别是习近平系列论述日译的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亟待开拓。跨文化交际视阈的翻译研究中突出的是受众效果。为调查《中国梦论述摘编(日译版)》译文的受众接受情况,本文共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首次调查结果显示,受众认为译文的总体质量较高,可理解性与可接受性较强。同时受众反映出,译文中出现的中国特色修辞方法、词语背后的情感与态度、字面内容与信息实质的理解差距等形成了文化与交际障碍。为了进一步探究这些问题对《中国梦论述摘编》对日翻译的影响,本文进行了第二次更大规模的受众问卷调查。首次问卷调查显示,中日同形词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障碍。同形词的存在既为中日互译提供了便利,也是中日互译的文化障碍。因此,本文在第二次问卷调查中,将《中国梦论述摘编(日译版)》中所有中日同形词甄选出来,在分类后运用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分析系统进行了调查问卷相关内容的制定。此外,问卷中还考察了汉语特色较为明显的排比、比喻、行文、俗语、诗词等句子,并设置了关于受众对译文可读性、可理解性、可接受性的判断选项。结果显示,参与问卷调查的日本受众对于现有译文的评价为:在满分为10分的前提下,可读性平均6.12分;可理解性平均5.96分;可接受性平均5.76分。以上结果说明译文在跨文化交际效果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从文化因素、交际因素两个角度对《中国梦论述摘编(日译版)》进行了分析。文化因素与交际因素各自包含着外显因素与内隐因素。文化外显因素包括国情、历史、空缺,文化内隐因素包括价值观、思维模式、文化定势与偏见、民族中心主义、意识形态;交际外显因素主要体现在语言的差别上,具体包括同形类义词、表述习惯、修辞手法、互文性因素;交际内隐因素主要体现在翻译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具体包括翻译纲要、原文分析、译者的“忠诚”。这些翻译的影响因素通过第二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现的格外明显。为进一步分析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克服和翻译方略,本文还对中央编译局不同语种译者进行了访谈,探究了在中央文献翻译中出现各种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原因,并针对不同原因提出了解决方略。本文以《中国梦论述摘编》的日译为例,主要解决了以下3个问题:(1)运用最新的翻译理论系统分析中译日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翻译方略中需要解决文化与交际两方面的问题;(2)运用实证分析的方式,系统指出了中央文献跨文化交际翻译问题的基本方略,如清晰定位译文话语体系、制定中央文献翻译纲要、判断信息的“轻重缓急”等;(3)论述了中央文献翻译的文本一般性与特殊性,指出了中央文献跨文化交际的共性以及与其它文本不同的个性,提出了国家核心概念的内容的处理原则。同时,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提出中央文献的传播要采用“译+介”模式等的建议。综上所述,本文在中央文献相关领域中译日的研究中实现了创新,对今后的中央文献外译实践与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参考。同时由于时间和条件所限,本文的分析与研究还存在量与质的欠缺之处,这为本文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郑玉贵[10](2017)在《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肯定否定的极性视角切入,运用结构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式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的相关问题做了较为全面地探讨。全文由十三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理论背景及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说明语料来源。第二章到第六章是在宏观层面上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进行研究。第二章重点考察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类别。本章首先探讨极性词语与否定极性词语的概念,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否定极性副词”,接着对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进行探讨,提出界定该类副词的三个重要标准进而框定出其范围与具体成员。最后分别根据该类副词成员在语法意义和对否定结构的依赖程度等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征进行类别划分,为进一步展开考察打下基础。第三章重点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在句法和语义方面表现出的共性和差异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在句法特征方面,主要从其句法功能、修饰成分、句法分布与辖域范围、对否定词的选择限制以及与否定词的共现语序等方面进行描写和解释。在语义特征方面,重点对该类副词成员具有的极量特征进行描写和分析,初步从极量角度探寻了该类副词倾向于与否定结构结合的内在机制。第四章在根据此类副词语法意义的分类基础上分别考察各类成员与含“不”“没(有)”“别”否定结构的分布组合情况。虽然同为否定极性副词甚或是内部的同一小类,其组合情况也并不完全一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第五章首先引介学界对情态的定义以及大致的分类,然后据此对各种否定结构可能包含的情态语义类型做分析,最后集中通过描写分析该类副词成员对否定结构的情态语义的选择限制进而考察否定极性副词内部各成员呈现出的情态语义特征。第六章详细描写部分否定极性副词与肯定结构的组合分布状况进而归纳出可共现的肯定结构具有的一些特征,并尝试解释一些肯定结构可以允准部分否定极性副词使用的原因。最后对否定极性副词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七章到第十章是在微观层面上对否定极性副词进行研究,分别从程度类、时间类、范围类和语气类四类否定极性副词中各选取一个词语进行个案研究,分别是“丝毫”“始终”“一概”和“万万”。各章首先利用北大语料库对这4个副词的语例进行定量调查和分析,为它们能否成为否定极性副词成员进行定性。接下来根据语料从它们与否定结构的强制性程度、与否定词的组合位置、组合自由度以及间隔距离等角度考察分析它们作为否定极性词语所表现出来的极性特征。然后调查它们的语境分布状况,重点分析与否定结构搭配时表现出的各种句法格式特征和语法意义、与之共现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的选择限制规律以及在句中表达的语用功能等进行考察。最后提出观点,认为这些副词的语境分布之所以受到限制是其自身的极量语义特征、强调的语用功能以及梯级逻辑等因素相互协调的结果。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是对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的否定极性副词进行对比研究。第十一章是在宏观层面对汉日否定极性副词分别从句法分布、语义特征等方面进行对比。首先确立界定标准并框定出拟对比的汉日否定极性副词成员,然后分别从词语的构成方式、在实际使用时共现成分的类型差异、与否定词的语序及辖域关系、量性特征以及该类副词的形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考察,总结并归纳出它们之间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第十二章是在微观层面对汉日否定极性副词中的日语“决して”与汉语“并”和“决/绝”进行个案对比分析。它们在各自的语言中都是典型的否定极性副词且语义上具有相通性。本章分别从否定的类型归属、各自的语义背景及用于否定句的语法意义、否定量域、共现成分的选择与限制等方面对比分析它们的异同之处,总结彼此对应及不对应的状况并尝试解释原因。第十三章是结语。
二、英汉互译中不可忽视剩余信息与隐性信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汉互译中不可忽视剩余信息与隐性信息(论文提纲范文)
(1)麦都思与翟理斯汉英词典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一、关于西方汉学家汉英双语词典史的研究 |
二、关于西方汉学家所编汉英词典的个案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词典版本说明 |
三、研究目标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麦都思、翟理斯及其汉英词典简介 |
第一节 汉外词典编纂缘起 |
第二节 麦都思及其《汉英词典》 |
一、麦都思生平介绍 |
二、麦都思的《汉英词典》 |
第三节 翟理斯及其《华英词典》 |
一、翟理斯生平介绍 |
二、翟理斯的《华英词典》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麦都思、翟理斯汉英词典的宏观结构 |
第一节 选词立目对比 |
一、选词依据与收词数量 |
二、立目原则及词目编排方式 |
第二节 检索结构对比 |
一、检索方式 |
二、参见结构 |
第三节 附录功能对比 |
一、汉英词典的附录 |
二、外部信息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麦都思、翟理斯汉英词典的微观结构 |
第一节 词条结构对比 |
一、词条结构 |
二、信息密度 |
第二节 形式描述对比 |
一、注音方式 |
二、语法信息 |
第三节 语义阐释对比 |
一、释义模式 |
二、文化信息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麦都思和翟理斯汉英词典的影响及启示 |
第一节 两部汉英词典的影响 |
第二节 开汉外学习词典之先河 |
一、学习型词典的特点 |
二、两部汉英词典学习性特点的表现 |
第三节 对当今汉外学习词典的启示 |
一、对编纂者的启示 |
二、对使用者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科技文本翻译中信息有效性的再现 ——《人类遗传分子(第五版)》(第22章)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任务描述 |
1.1 任务背景介绍 |
1.2 文本特征分析 |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
第2章 任务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1.1 翻译计划制定 |
2.1.2 技术和资源支持 |
2.1.3 理论和策略准备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事项 |
2.3.1 翻译质量控制 |
2.3.2 翻译评估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科技文本中信息量的再现 |
3.1.1 术语的信息量再现 |
3.1.2 指称词的信息量再现 |
3.2 科技文本中信息重心的再现 |
3.2.1 被动语态的信息重心再现 |
3.2.2 含糊语义关系的信息重心再现 |
3.2.3 信息密集型句式的信息重心再现 |
第4章 实践总结 |
4.1 科技文本的翻译难点及应对策略 |
4.2 译者的专业素养 |
4.3 未解决的问题及相关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及译文 |
附录2 术语表 |
致谢 |
(3)《西厢记》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西厢记》的创作语境和底本概况 |
第一节 杂剧在元代兴盛的历史文化语境 |
一、地理环境及文化土壤 |
二、城市发展和商业繁荣 |
三、文人的被动选择 |
第二节 王实甫和《西厢记》创作 |
一、元代文化语境对王实甫创作《西厢记》的影响 |
二、《西厢记》的故事流传 |
第三节 《西厢记》的版本和英译底本问题 |
一、戏曲典籍翻译中底本的重要性 |
二、金批本和弘治本的概况 |
三、《西厢记》主要英译本的底本选择 |
第二章 《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之旅 |
第一节 中国戏曲在海外的传播概况 |
第二节 《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
一、小荷才露尖尖角:被误解的首次翻译 |
二、发轫期——中外译者的不经意巧合 |
三、探索期——各具特色的译本 |
四、稳定期——学者型翻译 |
五、瓶颈期——中国译者后继乏人 |
第三节 《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过程 |
一、经典和经典化 |
二、《西厢记》的经典化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厢记》英译本的翻译面貌 |
第一节 熊式一译本:首个英文全译本 |
一、《王宝川》与《西厢记》:截然不同的翻译思想 |
二、晓畅通顺和雅化的语言 |
第二节 亨利·哈特译本:大众读本 |
一、《西厢记》的介绍性译本 |
二、亨利·哈特译本的底本问题 |
三、尊重原文基础上的适度归化 |
第三节 亨利·威尔斯译本:舞台剧本 |
一、亨利·威尔斯:从英国诗歌到中国戏曲 |
二、西方戏剧在亚洲戏剧中寻找灵感 |
三、翻译思想及具体表现:总体戏剧 |
四、舞台性强的戏剧语言 |
第四节 赖恬昌和《西厢记》改译本 |
一、赖恬昌:中国文化的华人传播者 |
二、戏曲的故事性改编 |
第五节 杜为廉:《西厢记》全译本 |
一、杜为廉的中国戏曲研究及翻译 |
二、忠实于原文和译本的“文学性” |
第六节 奚如谷和伊维德:《西厢记》全译本 |
一、伯牙子期:奚如谷和伊维德 |
二、阴和阳:《西厢记》英译本副文本解读 |
三、口语化和诗性并存 |
第七节 许渊冲:《西厢记》韵文本 |
一、许渊冲的翻译理论 |
二、独树一帜的韵文版译本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厢记》中的文化负载词 |
第一节 文化负载词 |
第二节 文化负载词在《西厢记》中的具体表现 |
一、语言文化信息负载词 |
二、社会文化信息负载词 |
三、宗教文化负载词 |
四、物质文化负载词 |
五、生态文化负载词 |
本章小结 |
余论 对中国戏曲典籍外译的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政治类文本中隐性信息的翻译 ——《民粹主义与民主危机-(卷1)概念和理论》(第一至三章)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任务描述 |
1.1 任务简介 |
1.2 文本分析 |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
第2章 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1.1 翻译文本的选取 |
2.1.2 翻译计划的制定 |
2.1.3 相关技术和资源的支持 |
2.1.4 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的准备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事项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含有隐性信息的词汇的翻译 |
3.1.1 含有隐性信息的名词的翻译 |
3.1.2 含有隐性信息的动词的翻译 |
3.1.3 含有隐性信息的形容词的翻译 |
3.2 含有隐性信息的词组的翻译 |
3.2.1 含有隐性信息的名词性词组的翻译 |
3.2.2 含有隐性信息的动词性词组的翻译 |
3.3 含有隐性逻辑关系的句子翻译 |
3.3.1 含有隐性因果关系的句子翻译 |
3.3.2 含有隐性转折关系的句子翻译 |
第4章 实践总结 |
4.1 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总结 |
4.2 不足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原文与译文 |
致谢 |
(5)顺应论视域下莫言作品俄译中文化障碍的克服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维索尔伦顺应论的相关理论问题 |
1.1 维索尔伦的顺应论 |
1.1.1 语言的选择 |
1.1.2 语言的变异性、协商性与顺应性 |
1.1.3 顺应论的四个视角 |
1.2 顺应论与翻译 |
1.2.1 翻译中的“选择” |
1.2.2 顺应与翻译 |
1.2.3 顺应论视域下的翻译模式 |
1.2.4 两点补充与说明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汉俄文学翻译中的文化障碍 |
2.1 翻译中的文化障碍 |
2.1.1 翻译中文化障碍的产生 |
2.1.2 翻译中文化障碍的克服 |
2.2 汉俄文学翻译中文化障碍的成因 |
2.2.1 俄语、汉语在语言层面的差异 |
2.2.2 俄语、汉语在文化层面的差异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顺应论视域下莫言作品俄译中文化障碍的克服 |
3.1 文化因子的传译原则与文化障碍的克服 |
3.1.1 文化因子的传译原则 |
3.1.2 克服途径的选择 |
3.2 顺应论视域下莫言作品俄译中文化障碍的克服途径 |
3.2.1 莫言作品中存在的文化障碍 |
3.2.2 莫言作品俄译本中文化障碍的克服途径 |
3.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6)政经文本汉译过程中的衔接问题与解决方案 ——Australia and China in Regional Economic Diplomacy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二、任务描述 |
2.1 翻译任务背景内容 |
2.2 翻译任务的意义价值 |
2.3 政经类文本特征分析 |
2.3.1 词的特点 |
2.3.2 句的特征 |
2.3.3 语篇的特征 |
三、翻译过程 |
3.1 译前准备 |
3.1.1 相关资料准备 |
3.1.1.1 学术内容相关的资料准备 |
3.1.1.2 翻译工具类资源准备 |
3.1.1.3 翻译理论知识书籍准备 |
3.1.1.4 制定术语表 |
3.1.2 语篇衔接理论综述 |
3.1.2.1 国外相关衔接理论研究综述 |
3.1.2.2 国内相关衔接理论研究综述 |
3.2 翻译过程 |
3.2.1 初译阶段 |
3.2.2 改译阶段 |
3.2.3 审校阶段 |
3.2.4 翻译问题界定 |
四、翻译中的语篇衔接问题及解决方案 |
4.1 翻译当中遇到的语篇衔接问题 |
4.1.1 指代与词汇衔接不明问题 |
4.1.2 替代与省略频繁问题 |
4.1.3 连接方式不明显 |
4.1.4 语篇跨类衔接问题 |
4.2 解决衔接问题的方案 |
4.2.1 指称与词汇衔接不明问题的解决方法 |
4.2.1.1 代词指称替代 |
4.2.1.2 复现一致译法 |
4.2.1.3 强调指示词 |
4.2.2 替代与省略频繁问题的解决方法 |
4.2.2.1 增补名词 |
4.2.2.2 增添动词 |
4.2.2.3 零替代译法 |
4.2.3 连接方式不明显问题的解决方法 |
4.2.3.1 增添因果关联词 |
4.2.3.2 突出让步关系连词 |
4.2.3.3 添加转折关系连词 |
4.2.4 语篇跨类衔接问题解决方法 |
4.2.4.1 增加情态动词 |
4.2.4.2 增补时间副词 |
4.2.4.3 丰富词汇语法衔接手段 |
五、翻译实践总结 |
5.1 翻译实践中的收获与经验 |
5.2 翻译中的不足与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术语表 |
附录2 原文 |
附录3 译文 |
致谢 |
(7)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价值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理论基础、研究历史与现状 |
2.1 翻译能力研究 |
2.1.1 国外翻译能力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翻译能力研究现状 |
2.2 诊断测试研究 |
2.2.1 国外诊断测试研究现状 |
2.2.2 国内诊断测试研究现状 |
2.3 翻译测试研究 |
2.3.1 国外翻译测试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翻译测试研究现状 |
2.4 语段的相关研究 |
2.5 交际语言测试理论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总体构思 |
3.1.1 测试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2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设计思路 |
3.2.1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目的 |
3.2.2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设计原则 |
3.2.3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设计与开发流程 |
3.3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信度检验思路 |
3.3.1 信度检验的目的 |
3.3.2 影响翻译测试信度的主要因素 |
3.4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效度检验思路 |
3.4.1 效度检验的目的 |
3.4.2 影响翻译测试效度的主要因素 |
第4章 汉英翻译能力的构成要素 |
4.1 汉英翻译能力构念 |
4.1.1 双语能力 |
4.1.2 翻译策略能力 |
4.1.3 语言外能力 |
4.1.4 翻译专业知识 |
4.1.5 工具使用与研究能力 |
4.1.6 译者生理心理主体因素 |
4.2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 |
4.2.1 语段的定义 |
4.2.2 语段与语篇、自然段的区别 |
4.2.3 语段作为翻译单位的优势 |
4.2.4 语段翻译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语段的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设计与开发 |
5.1 翻译测试的设计 |
5.1.1 翻译测试的题型分类 |
5.1.2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题型 |
5.2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任务 |
5.2.1 考试大纲 |
5.2.2 命题 |
5.2.3 文本体裁 |
5.2.4 考试题型 |
5.3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测试评分方法评述 |
5.3.1 评分质量控制 |
5.3.2 汉英翻译评分方法 |
5.4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施测 |
5.4.1 实验设计 |
5.4.2 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语段的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信度效度分析 |
6.1 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的关系 |
6.2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中的试验性信度验证 |
6.2.1 内在一致性信度 |
6.2.2 评分者信度 |
6.3 信度检验结果与讨论 |
6.3.1 信度在翻译测试各阶段的考量 |
6.3.2 提高翻译测试信度的方法 |
6.4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中的试验性效度验证 |
6.4.1 内容效度分析 |
6.4.2 评分效度分析 |
6.4.3 后效效度 |
6.5 效度检验结果与讨论 |
6.5.1 效度在翻译测试各阶段的考量 |
6.5.2 提高翻译测试效度的主要途径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贡献与创新 |
7.3 对翻译专业翻译测试与教学的启示 |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国内外翻译测试评分标准 |
附录二: 国内主流外语考试中的翻译题型 |
附录三: 汉英语段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考试大纲 |
附录四: 汉英语段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试卷 |
附录五: 汉英语段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诊断报告 |
附录六: 基于语段的翻译能力诊断测试内容调查问卷 |
附录七: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数据 |
附录八: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九: 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内容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十: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内容评价问卷统计数据 |
附录十一: 考试后效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十二: 翻译难度测量调查问卷(一) |
附录十三: 翻译难度测量调查问卷(二) |
(8)社会性别论着Trade and Gender: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任务介绍 |
第一节 任务背景 |
第二节 任务分析 |
一、社会性别论着的文体特征分析 |
二、社会性别论着的文本特征分析 |
三、社会性别论着的语言特征分析 |
第三节 任务目标与意义 |
一、任务目标 |
二、任务意义 |
第二章 翻译过程 |
第一节 译前准备 |
一、文献综述 |
二、平行文本的分析和研究 |
三、翻译辅助工具准备 |
第二节 翻译执行情况 |
一、理解原文相关信息 |
二、翻译计划 |
三、文本初译 |
第三节 译后事项 |
一、自我校对 |
二、他人校对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社会性别论着中词汇的翻译 |
一、专业术语 |
二、一词多义 |
三、-ly副词 |
第二节 社会性别论着中It句型的翻译 |
第三节 社会性别论着中被动语态的翻译 |
一、译成汉语的形式被动句 |
二、译成汉语的隐性被动句 |
三、译成汉语的无主语句 |
四、译成汉语的泛指主语句 |
第四章 实践总结以及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原文、译文 |
附录2:术语表 |
致谢 |
(9)跨文化交际视阈下的习近平着作日译研究 ——以《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语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问卷调查 |
1.2.2 译者访谈 |
1.2.3 文献计量分析 |
1.2.4 SPSS数据分析 |
1.3 研究背景 |
1.3.1 第一次问卷受众整体评价 |
1.3.2 第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中国跨文化交际与翻译研究 |
2.1.1 CNKI论文计量研究 |
2.1.2 博士论文计量研究 |
2.1.3 相关着述介绍 |
2.2 日本跨文化交际与翻译研究 |
2.2.1 Cinii论文 |
2.2.2 博士论文 |
2.2.3 相关着述 |
2.3 领导人着作翻译研究(中国) |
2.3.1 研究类别 |
2.3.2 研究时间 |
2.3.3 研究语种 |
2.3.4 研究对象 |
2.3.5 研究视角 |
2.4 领导人着作翻译研究(日本) |
2.5 小结 |
第三章 跨文化交际与翻译的理论思考 |
3.1 翻译理论框架 |
3.1.1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 |
3.1.2 弗米尔的目的论 |
3.1.3 曼塔莉的译者行动理论 |
3.1.4 诺德的“功能+忠诚”理论 |
3.1.5 相关理论 |
3.2 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
3.3 翻译与跨文化交际 |
3.3.1 跨文化交际中的翻译 |
3.3.2 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梦论述摘编(日译版)》问卷调查实施 |
4.1 中日同形词问卷调查 |
4.1.1 界定标准 |
4.1.2 词汇甄别 |
4.1.3 词汇选定 |
4.1.4 调查流程 |
4.2 句子调查 |
4.3 问卷调查结果 |
4.3.1 认知情况调查 |
4.3.2 正式题目调查 |
4.3.3 总体评价调查 |
4.4 小结 |
第五章《中国梦论述摘编(日译版)》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分析 |
5.1 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文化外显因素 |
5.1.1 历史 |
5.1.2 国情 |
5.1.3 空缺 |
5.2 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文化内隐因素 |
5.2.1 价值观 |
5.2.2 思维模式 |
5.2.3 文化定势与偏见 |
5.2.4 民族中心主义 |
5.2.5 意识形态 |
5.3 中央文献日译中的“文化”翻译方略 |
5.3.1 客观认识术语翻译的传播过程 |
5.3.2 语汇“厚译”要分场合 |
5.3.3 价值观的调和 |
5.3.4 思维模式的转变 |
第六章《中国梦论述摘编(日译版)》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交际因素分析 |
6.1 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交际外显因素 |
6.1.1 中日同形类义词 |
6.1.2 词汇选择 |
6.1.3 修辞 |
6.1.4 互文性因素 |
6.2 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交际内隐因素 |
6.2.1 翻译纲要 |
6.2.2 原文分析 |
6.2.3 信息传递过程分析 |
6.3 中央文献日译中的“交际”翻译方略 |
6.3.1“保险”与“风险” |
6.3.2“个性”与“共性” |
6.3.3 翻译的场合 |
第七章 中央文献跨文化交际翻译方略 |
7.1 译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
7.1.1 障碍类型 |
7.1.2 文化自信与文化自满 |
7.1.3 话语体系定位 |
7.2 跨文化交际的关注点 |
7.2.1 中文理解 |
7.2.2 价值判断 |
7.2.3 信息重组 |
7.2.4“译+介”模式 |
7.3 译者的“忠诚” |
7.3.1 译者与作者 |
7.3.2 译者与研究者 |
7.3.3 译者与读者 |
第八章 终章 |
8.1 论文总结 |
8.2 创新之处 |
8.3 方略建议 |
8.4 课题展望 |
附录1 2015 年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
附录2 2016 年调查问卷原文(中日同形词部分) |
附录3 2016 年调查问卷(句子部分) |
参考文献 |
日本语要约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10)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关注现代汉语否定现象的缘由 |
1.1.2 将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作为研究对象的考虑 |
1.1.3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考虑 |
1.2 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 |
1.2.1 研究对象 |
1.2.2 语料来源 |
1.3 研究方法和意义 |
1.3.1 研究方法 |
1.3.1.1 描写和解释相结合 |
1.3.1.2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
1.3.1.3 归纳和对比相结合 |
1.3.1.4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背景 |
1.4.1 极性词语的梯级模型理论 |
1.4.2 关联理论 |
1.4.3 预设理论 |
1.4.4 主观性与主观化 |
1.4.5 标记理论 |
1.5 相关研究动态 |
1.5.1 否定极性词语相关研究概况 |
1.5.1.1 国外的否定极性词语研究 |
1.5.1.2 国内的否定极性词语研究 |
1.5.2 否定极性副词相关研究概况 |
1.5.2.1 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与类别 |
1.5.2.2 微观层面的对比研究与历时考察 |
1.5.3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类别 |
2.1 引言 |
2.2 否定极性词语概念的提出 |
2.2.1 极性词语与否定极性词语 |
2.2.2 否定范畴与否定句的界定 |
2.2.3 否定极性词语的类别 |
2.3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界定 |
2.3.1 否定极性副词的范围 |
2.3.2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界定与判定标准 |
2.3.2.1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界定 |
2.3.2.2 否定极性副词的判定标准 |
2.3.3 与否定极性副词相关的几点说明 |
2.4 否定极性副词的分类 |
2.4.1 按照语法意义的分类 |
2.4.2 根据对否定性语境依赖程度的类别划分 |
2.4.2.1 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
2.4.2.2 非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
2.4.3 根据与否定词组合自由度的类别划分 |
2.4.3.1 自由组合类 |
2.4.3.2 不自由组合类 |
2.4.3.3 限制组合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否定极性副词的句法语义特征及成因 |
3.1 引言 |
3.2 否定极性副词的句法特征 |
3.2.1 句法功能的单一性和附属性 |
3.2.2 句法分布与辖域范围 |
3.2.3 对否定词的选择 |
3.2.4 对句类的选择 |
3.2.4.1 对陈述句的选择限制 |
3.2.4.2 对感叹句的选择限制 |
3.2.4.3 对祈使句的选择限制 |
3.2.4.4 对疑问句的选择限制 |
3.3 否定极性副词的语义特征 |
3.3.1 语义弱化或虚化 |
3.3.2 语义指向特征 |
3.3.3 极量特征 |
3.4 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因 |
3.4.1 极量否定极性副词的形成机制 |
3.4.1.1 自然语言的肯定与否定公理 |
3.4.1.2 违背肯定与否定公理的语言现象 |
3.4.1.3 关联标记模式对极量与肯否极性关系的解释 |
3.4.2 非极量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与否定结构的组合分布特征分析 |
4.1 引言 |
4.2 与含“不”否定结构的组合 |
4.2.1 否定极性副词+不+VP |
4.2.2 否定极性副词+不+助动词+VP |
4.2.3 否定极性副词+V+不+X+(O) |
4.2.4 否定极性副词+不+AP |
4.2.5 否定极性副词+A+不+X |
4.2.6 与含“不”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
4.3 与含“没(有)”否定结构的组合 |
4.3.1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VP |
4.3.2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AP |
4.3.3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NP |
4.3.4 与含“没(有)”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
4.4 与含“别”否定结构的组合 |
4.4.1 时间类成员 |
4.4.2 程度类成员与范围类成员 |
4.4.3 语气类成员 |
4.4.4 与含“别”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否定结构情态语义的选择限制考察 |
5.1 引言 |
5.2 情态的定义和类型 |
5.2.1 情态的定义 |
5.2.2 情态的类型 |
5.3 否定结构的情态类型 |
5.3.1 具备情态义的否定结构 |
5.3.2 不具备情态义的否定结构 |
5.4 对否定结构的情态语义选择 |
5.4.1 时间类成员 |
5.4.2 程度及范围类成员 |
5.4.3 语气类成员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与肯定结构的组合状况及语用功能分析 |
6.1 引言 |
6.2 与肯定结构组合的否定极性副词 |
6.2.1 强否定极性副词 |
6.2.2 弱否定极性副词 |
6.3 可共现肯定结构的特征 |
6.3.1 与隐性否定动词连用 |
6.3.2 与隐性否定副词连用 |
6.3.3 与隐性句否定表达共现 |
6.3.4 与其他词形成固定搭配 |
6.3.5 与非典型动词的连用 |
6.3.6 语境中临时获得消极否定语义 |
6.3.7 其他 |
6.4 可用于肯定结构的原因 |
6.4.1 语言的动态性 |
6.4.2 语言使用的个性差异 |
6.4.3 肯定结构与否定含义 |
6.5 否定极性副词的语用功能 |
6.5.1 增强语气 |
6.5.2 提高否定等级,凸显否定 |
6.5.3 主观性功能 |
6.5.4 反预期功能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丝毫”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
7.1 引言 |
7.2 “丝毫”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
7.2.1 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
7.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
7.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
7.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
7.3 “丝毫”的句法特征 |
7.3.1 “丝毫”的语法功能及词性探讨 |
7.3.1.1 作状语的“丝毫” |
7.3.1.2 做定语的“丝毫” |
7.3.1.3 做宾语的“丝毫” |
7.3.2 副词“丝毫”的句法格式特征 |
7.3.2.1 丝毫+否定动词+NP |
7.3.2.2 丝毫+否定副词+(助动词)+VP |
7.3.2.3 丝毫+V+否定词+C+(NP) |
7.3.2.4 否定词+助动词+丝毫+VP |
7.3.2.5 丝毫+否定词+AP |
7.3.2.6 丝毫+A+否定词+C |
7.4 “丝毫”的语用功能分析 |
7.4.1 通过焦点表述加强否定语气 |
7.4.2 通过强调“反预期信息”加强否定语气 |
7.4.3 通过全量否定加强否定语气 |
7.4.4 通过凸显主观性加强否定语气 |
7.5 “丝毫”与否定亲和的语用认知阐释 |
7.5.1 基于客观世界肯定否定公理的解释 |
7.5.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
7.5.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始终”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
8.1 引言 |
8.2 “始终”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
8.2.1 倾向性否定极性副词 |
8.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
8.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
8.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
8.3 “始终”的各层面分析 |
8.3.1 “始终”的语义分析 |
8.3.1.1 表主观长时 |
8.3.1.2 表持续 |
8.3.2 “始终”的句法分布 |
8.3.2.1 “始终”位于主谓语之间 |
8.3.2.2 “始终”位于句首 |
8.3.2.3 “始终”与其他词的连用 |
8.4 “始终”的语境分布状况 |
8.4.1 “始终”与肯定结构共现分析 |
8.4.1.1 “始终”与状态动词 |
8.4.1.2 “始终”与动作动词 |
8.4.1.3 “始终”与变化动词 |
8.4.1.4 “始终”与形容词 |
8.4.2 “始终”与否定结构共现分析 |
8.4.2.1 “始终”+没(有)+(助动词)+VP∕AP |
8.4.2.2 “始终”+不+(助动词)+VP∕AP |
8.4.2.3 “始终”+V不 C |
8.5 “始终”的极性分布规律 |
8.5.1 “始终”与[+持续性]谓语情状类型 |
8.5.2 “始终”与[-持续性]谓语情状类型 |
8.6 “始终”的语用功能分析 |
8.6.1 主观评价 |
8.6.2 客观描述 |
8.6.3 焦点表述 |
8.6.4 对预期的否定 |
8.6.4.1 “始终”搭配肯定结构的否定作用 |
8.6.4.2 “始终”搭配否定结构的否定作用 |
8.7 “始终”极性特征隐现的语用认知阐释 |
8.7.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
8.7.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 |
8.7.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 |
8.7.3.1 “始终”的扩域和增强信息度的功能 |
8.7.3.2 “始终”隐藏极性特征的原因 |
8.7.3.3 “始终”显现极性特征的原因 |
8.8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一概”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
9.1 引言 |
9.2 “一概”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
9.2.1 倾向性否定极性副词 |
9.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
9.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
9.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
9.3 “一概”的语境分布特征 |
9.3.1 “一概”与显性否定表达共现 |
9.3.1.1 格式“一概+否定词+VP” |
9.3.1.2 格式“一概+否定词+AP” |
9.3.1.3 格式“一概+其他+否定词+其他” |
9.3.1.4 格式“否定词+一概+VP” |
9.3.1.5 格式“否定词+其他+一概+VP” |
9.3.2 “一概”与隐性否定表达共现 |
9.3.2.1 与词语否定表达共现 |
9.3.2.2 与句否定表达共现 |
9.3.3 “一概”与肯定表达共现 |
9.4 与“一概”有关的语义问题 |
9.4.1 否定量域 |
9.4.1.1 全量否定 |
9.4.1.2 部分否定 |
9.4.2 “一概”的语义特征分析 |
9.4.2.1 表统括整体 |
9.4.2.2 表方式 |
9.4.2.3 表定量 |
9.4.3 语义特征对句法的制约 |
9.4.3.1 “一概”不能离谓的定位特征 |
9.4.3.2 “一概”不能直接被否定词否定 |
9.5 “一概”的语用功能分析 |
9.5.1 焦点表述 |
9.5.2 凸显主观性 |
9.5.2.1 主观评价 |
9.5.2.2 主观视角和主观情感 |
9.5.2.3 主观倾向 |
9.5.3 突出强调反预期信息 |
9.5.3.1 “一概”搭配否定表达的否定功能 |
9.5.3.2 “一概”搭配肯定表达的否定功能 |
9.6 “一概”与否定相亲和的允准动因 |
9.6.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
9.6.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 |
9.6.3 主观增量 |
9.7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万万”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
10.1 引言 |
10.2 “万万”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
10.2.1 强制性否定极性副词 |
10.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
10.2.3 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
10.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
10.3 “万万”的语义分析 |
10.3.1 副词“万万”的句类分布 |
10.3.2 副词“万万”句的句式语义 |
10.3.2.1 “万万”+不+(助动词)+VP |
10.3.2.2 “万万”+V不 C |
10.3.2.3 “万万”+没(有)+VP |
10.3.2.4 “万万”+没(有)+NP |
10.3.2.5 “万万”与其他否定词 |
10.3.3 副词“万万”的语法意义 |
10.3.3.1 “万万”与否定词的共现语序规律 |
10.3.3.2 “万万”的语法化过程 |
10.3.3.3 “万万”的语境分布演变 |
10.4 副词“万万”的语用功能分析 |
10.4.1 传信评价 |
10.4.2 焦点表述 |
10.4.3 凸显主观性 |
10.5 “万万”与否定结构相亲和的语用认知阐释 |
10.5.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
10.5.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
10.5.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
10.6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对比分析 |
11.1 引言 |
11.2 相关研究概况 |
11.3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与构词方式 |
11.3.1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及数量 |
11.3.2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构词方式 |
11.4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极性敏感特征 |
11.4.1 否定极性副词的允准成分类型 |
11.4.2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极性敏感分类 |
11.4.2.1 极强否定极性副词 |
11.4.2.2 强否定极性副词 |
11.4.2.3 弱否定极性副词 |
11.5 与否定词的语序及辖域关系对比 |
11.5.1 与否定词的语序关系 |
11.5.2 宽域型和窄域型否定极性副词 |
11.6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量性特征 |
11.6.1 极小量否定极性副词 |
11.6.2 极大量否定极性副词 |
11.6.3 极大量与极小量之间的流动关系 |
11.7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对比分析 |
12.1 引言 |
12.2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否定类型 |
12.2.1 汉语界对“否定的性质与类型”的观点 |
12.2.2 日语界对“否定的性质与类型”的观点 |
12.2.3 “并”“决/绝”的否定类型归属 |
12.2.4 “决して”的否定类型归属 |
12.3 从否定类型看“决して”与“并”“决/绝” |
12.3.1 作用于“语义否定”的“决して”与“决/绝” |
12.3.2 作用于“语用否定”的“决して”与“并”“决/绝” |
12.3.2.1 语境预设 |
12.3.2.2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语义背景 |
12.4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语法意义 |
12.4.1 “决して”的语法意义 |
12.4.2 “决/绝”“并”的语法意义 |
12.5 “决して”与“并”“决/绝”表达的否定含义 |
12.5.1 完全否定 |
12.5.2 部分否定 |
12.5.2.1 “决して”与部分否定 |
12.5.2.2 “并”与部分否定 |
12.6 对共现成分的选择与限制 |
12.6.1 对形容词的选择与限制 |
12.6.2 对句类的选择与限制 |
12.6.3 与“预设否定”专用表达呼应的“决して” |
12.7 本章小结 |
第十三章 结语 |
13.1 基本观点与结论 |
13.2 本文的特点与创新 |
13.3 今后的研究课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英汉互译中不可忽视剩余信息与隐性信息(论文参考文献)
- [1]麦都思与翟理斯汉英词典比较研究[D]. 沈俊杰.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科技文本翻译中信息有效性的再现 ——《人类遗传分子(第五版)》(第22章)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孙瀚夫.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3]《西厢记》英译研究[D]. 薛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政治类文本中隐性信息的翻译 ——《民粹主义与民主危机-(卷1)概念和理论》(第一至三章)的翻译实践报告[D]. 秦玉洁.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8)
- [5]顺应论视域下莫言作品俄译中文化障碍的克服途径[D]. 胡斯玥. 武汉大学, 2020(03)
- [6]政经文本汉译过程中的衔接问题与解决方案 ——Australia and China in Regional Economic Diplomacy翻译实践报告[D]. 抄诗琪.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1)
- [7]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研究[D]. 白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8]社会性别论着Trade and Gender: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王静丹. 黑龙江大学, 2017(09)
- [9]跨文化交际视阈下的习近平着作日译研究 ——以《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为例[D]. 李钰婧.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7(12)
- [10]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D]. 郑玉贵.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