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开孔梁钢筋混凝土框架拟静力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哲昊[1](2021)在《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RC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装配式建筑具有绿色高效建造、环保节能减排等特点,是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建筑,也是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空间布置灵活,运输、安装效率高等优势,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装配式结构形式之一。但是,历次震害均表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区域及连接部分始终是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且纯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易出现“强梁弱柱”的层屈服机制。因此,针对量大面广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发展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抗震结构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RC框架-摇摆墙结构体系,旨在发挥装配式建筑高效建造等优点的同时,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通过人工消能塑性铰和摇摆墙,优化结构的变形模式,使得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高耗能、低损伤等优点。本文采用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局部至整体,从构造、节点、框架、体系四个层面,系统地对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RC框架-摇摆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构造层面。提出了新型人工消能塑性铰,通过拟静力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抗震性能。结果表明,人工消能塑性铰的破坏模式为附加耗能钢板受压屈曲后开缝截面位置的撕裂破坏,可实现塑性损伤控制;人工消能塑性铰具有稳定的滞回耗能能力、优异的延性和极限转动能力;采用卷边加劲槽型附加耗能钢板,可避免出现过早受压屈曲现象,其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得到显着提升,开缝形式和开缝宽度对其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影响较小;Open SEES模型中,采用Hysteretic本构模型的纤维梁单元模拟附加耗能钢板,零长度单元模拟机械铰的方法,可较为准确的模拟新型人工消能塑性铰的滞回行为。(2)节点层面。开展了基于新型人工消能塑性铰的装配式框架节点的试验研究,并通过有限元模拟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抗震性能。结果表明,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节点可将塑性损伤控制在附加耗能钢板中间开缝段位置,避免了节点核心区域的损伤,其破坏模式为附加耗能钢板中部开缝段在往复拉、压过程中的严重屈曲及轻微撕裂;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节点相较于现浇RC框架节点,极限承载能力提高约30%以上,延性提高28%以上,滞回曲线相对更加饱满,耗能能力增强,刚度退化速度较慢;卷边加劲的附加耗能钢板屈曲后仍具有一定刚度及强度,但过早屈曲易导致加载过程中出现两侧附加耗能钢板均处在受弯的状态,产生滑移,导致滞回曲线不饱满,降低耗能效率;采用ABAQUS软件建立的框架节点有限元模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均吻合较好;有限元参数分析中,引入了人工消能塑性铰截面屈服弯矩降低系数γ,模拟分析结果表明,γ近似取在0.75至0.85范围内时,可使得该框架节点最大限度发挥附加耗能钢板的耗能能力,并控制非耗能构件的塑性损伤;采用Open SEES软件建立的框架节点简化有限元模型,可较为准确的模拟框架节点的滞回行为,并有效提高计算效率。(3)框架层面。开展了基于新型人工消能塑性铰的装配式框架和框架-摇摆墙缩尺模型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并通过有限元模型对试验结果模拟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试件的破坏模式均实现预期的“完全梁铰”破坏机制,塑性损伤集中发生在各层梁端的人工消能塑性铰处、装配式柱脚的耗能钢片处以及摇摆墙与框架间的连梁处,而传统节点区域仅轻微损伤;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摇摆墙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整体性强;摇摆墙对采用现浇柱脚试件的初始刚度和极限承载能力影响较小,对采用装配式柱脚的试件则有较明显的提升;试件延性系数均大于4.0,峰值荷载对应的位移角均超过1/25,极限位移角均超过1/20;试件刚度退化主要源于附加耗能钢板翼缘加劲卷边的屈曲和柱脚混凝土的累积损伤;加劲卷边的屈曲,使钢板进入受拉强化阶段前需要抵消受压的残余变形,而限位钢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附加耗能钢板的屈曲变形,减少滑移段范围,使滞回曲线更为饱满;采用ABAQUS建立的有限元框架模型,在变形模式、破坏模式、滞回曲线、裂缝发展以及应变等方面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采用Open SEES软件建立的简化模型同样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且计算效率显着提升。(4)体系层面。采用静力推覆分析、动力时程分析以及增量动力分析等方法对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摇摆墙结构模型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消能塑性铰显着提高了框架结构的中、后期承载能力,极限位移及延性均有较大提升,增加摇摆墙后,延性和承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摇摆墙结构体系层间变形更为均匀,可充分地发挥人工消能塑性铰的滞回耗能特性,显着减小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相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减少48.5%;层间位移集中系数减少47.7%;通过人工消能塑性铰和摇摆墙构造,损伤变形集中在人工消能塑性铰处,梁、柱等构件的损伤程度为无损伤或轻微损伤;相较于RC结构,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摇摆墙结构的抗倒塌能力显着提高。
侯红梅[2](2021)在《基于地震动输入的RC框架结构抗震性态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震动是抗震设计地震输入的关键,是基于性态抗震研究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我国抗震设计规范中地震动输入相关规定是基于地震危险性分析,主要由地震发生重现期确定,与结构设计性态水准无直接关联。我国抗震设计规范中基于设防烈度弹性反应谱计算地震作用,以实现构件抗震承载力的计算,并未将抗震性态水准与地震作用有机关联。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围绕天然地震动选取、合成地震动、地震动强度指标、性态水准量化指标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性态水准抗震设计方法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分周期段-双频段建构地震动记录备选库的方法。根据震级、震中距和场地条件建立地震动记录的初选原则,综合考虑地震动特性、地震环境和结构特征,改进双频段选取地震动记录的方法,给出分周期段-双频段选择地震动记录的方法,建立地震动记录备选库,并用工程实例时程分析验证了备选库中地震动记录的有效性;使用分周期段-双频段方法建构地震动备选库,可缩小地震动记录选取范围,解决因结构周期变化需重新选择地震动记录的问题,提高地震动记录选取效率。(2)提出了一种天然地震动主控段合成地震动模型的方法。基于抗震规范设计反应谱,提取天然地震动的主控段,将主控段加速度时程按周期顺序串连,通过强度包络函数调整和零线漂移校正,合成含有天然因素特性的地震动,并与普通人工地震动、天然地震动进行频谱分析比较和结构时程分析比较;主控段合成地震动既能与规范设计反应谱保持一致,又能保留天然地震动的频谱特征,一条主控段合成地震动可适用于多个结构工程应用,具有高效的鲁棒性。(3)研究了基于大体量样本的地震动强度指标与工程需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有效性和充分性。目前对地震动强度指标与工程需求参数的研究,缺乏针对同类结构体系大体量的时程分析样本采集,本文基于五种层数和三种设防烈度的15个RC框架结构模型,选取120条地震动记录,完成1800次RC框架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评估28个IM与4个关键EDP的相关性、有效性和充分性,多层次选取适用于RC框架结构基于性态抗震设计研究的最佳地震动强度指标。(4)基于对已有试验样本的系统梳理总结,确定基于性态抗震设计的性态水准量化指标。对比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规范的设防水准和性态水准,统计分析了从国内外公开发表文献收集到的56榀混凝土框架和440个混凝土柱拟静力试验实测数据,结合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确定了6个性态水准,并量化了6个性态水准指标限值,为提出和实现基于性态水准的抗震设计方法奠定基础。(5)给出基于性态水准的结构抗震承载力计算方法。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中,采用与设防烈度对应的地震影响系数计算地震作用,并未与性态化设计中的性态水准一一对应,鉴于此本文以性态水准量化指标为基础,基于地震动输入的时程分析结果获取地震影响系数,给出基于性态水准计算地震作用的方法和基于性态的RC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流程;本方法可作为现有基于烈度计算地震作用的补充,以满足设计人员依据业主要求来选定适宜性态目标进行设计,亦可应对超出设防烈度地震的发生。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发展了双频段选择地震动记录的方法,提出了分周期段-双频段方法,并使用分周期段-双频段方法建构地震动备选库,以提高地震动记录选取精准度和效率。(2)提出了天然地震动主控段的提取方法,并合成含有天然频谱因素特性的合成地震动模型,一条合成地震动可满足多个结构适用,具有广谱性和鲁棒性。(3)给出了基于抗震性态水准计算地震承载力的方法,丰富完善我国抗震规范基于设防烈度计算地震作用的抗震设计方法。
姜冰[3](2021)在《带消能连梁的高层混合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文中认为混合结构是我国超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因其功能复杂且内部人口密集,若在大地震中发生严重破坏,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控制该类结构地震损伤并合理评估其抗震性能十分重要。目前,各国学者往往利用消能连梁控制该类结构地震损伤程度,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的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也采用了这种减震措施。但尚缺少高层混合结构,特别是加入减震措施的高层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因此急需系统地开展相关研究。本文以控制该类结构地震损伤并合理评估其抗震性能为出发点,首先利用消能连梁对该类结构进行减震设计,然后以地震现场调查中的建筑物破坏等级评定方法为依据,通过对大量试验资料总结分析,给出了混合结构及其各主要受力构件,特别是耗能构件的性能水准,并确定了各水准对应的指标限值,最后利用所总结的构件性能指标评估了有无减震措施的高层混合结构抗震性能。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以《建(构)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GB/T 24335-2009)为依据,总结分析了大量相关文献中的试验数据和试验现象,给出了高层混合结构以及各构件,包括SRC柱、SRC柱-型钢梁节点、混凝土核心筒的性能水准及其描述,计算出各构件具有84.13%保证率的性能指标限值。2)推导了消能连梁刚度公式,给出了合理的锚固措施,完成了消能连梁的拟静力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公式的准确性和锚固措施的有效性。依据本文消能连梁拟静力试验现象和结果,并结合其他文献消能连梁试验的数据,总结给出了消能连梁性能水准及其描述,并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了相应的性能指标限值。3)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有无消能连梁的高层混合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当消能连梁的设计刚度与原混凝土连梁等效,且设计强度为原混凝土连梁0.8倍时,减震效果最好;对于在结构中的布设方案,自上至下满布消能连梁的减震效果最好。4)完成了1:2缩尺的6层带有消能连梁的核心筒拟静力试验,结果表明消能连梁延缓了核心筒的开裂,使得核心筒的耗能能力提高了23.6%,极限位移增大了约80%。参考本试验现象,以《建(构)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为依据,结合本文给出的消能连梁性能水准划分依据,以及其他相关文献试验结果,总结给出了带消能连梁核心筒的性能水准,并确定了相应的性能指标限值。5)分别采用基于构件性能指标判定结构性能的方法和基于材料损伤云图分布情况判定结构性能的方法,对有无消能连梁的高层混合结构性能水准进行判定,将这两种方法判别结果与某振动台试验现象进行相互比较,验证了本文给出的构件性能指标限值是合理的,基于构件评估结构的方法是可靠的。结果表明,小震工况下,消能连梁还未开始工作;中震和大震工况下,消能连梁使得高层混合结构的破坏状态降低一个等级,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减少了23%~26.3%。本研究为高层混合结构抗震性能评价提供方法,为政府震前评估建筑结构抗震韧性和震后开展应急救援提供科学依据,为相关评估规范的编制奠定基础。
闫田田[4](2020)在《带肋钢板加固腹板开大洞口RC梁的抗剪承载力计算与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粘贴带肋钢板是一种开洞RC梁有效的加固方法,具有强度高、施工方便、受力性能好等优点。带肋钢板加固也是一种新型加固方法,为推进带肋钢板加固方法在抗震领域的应用,在静力试验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基于粘贴钢板/带肋钢板加固的腹板开大洞口RC梁受弯试验结果,通过加载过程中各试件的试验现象和破坏状态,明晰其加固梁受力特点和破坏机理,分析开洞尺寸、开洞位置、锚栓构造等参数对加固后腹板开洞梁抗剪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加固的开洞梁均为脆性剪切破坏,钢板加固试件虽承载力大幅提高但破坏仍表现为脆性特征,肋条可以约束钢板不发生平面外屈曲失稳,因此带肋钢板加固梁破坏模式转变的更为延性。开洞尺寸越大,试件削弱效应越显着,但粘贴钢板或带肋钢板加固带来的受力性能提升越显着。高洞口、大弯矩以及开洞位置偏向受压区均会削弱洞口受压肢混凝土的受力性能。多洞口试件洞口区域受力复杂,宜偏于安全取多洞口外包络作为边界近似为单一大洞口考虑。洞口四周的锚栓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加固系统的整体性和约束钢板剥离,但不宜考虑其在抗剪计算中的贡献,仅作为构造措施。根据试验分析结果,建立带肋钢板加固RC梁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根据带肋钢板加固腹板开大洞口RC梁的静力加载试验结果,参考其受力特点及破坏模式,采用ABAQUS程序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其抗震性能。研究中主要变化参数包括洞口长度、洞口高度、洞口位置、洞口数量、钢板厚度等。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洞口高度、洞口长度越大开洞梁的抗震性能越低,各开洞梁骨架曲线经历的水平段依次缩短,滞回曲线包围的面积依次减小,耗能能力随之降低。洞口位置越远离加载端,开洞区域承受的弯矩和剪力的叠加效应就越大,由开洞产生的应力集中效应越明显,洞口处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就越快,试件抗震性能减弱。开双孔洞梁的滞回性能、耗能能力、承载力低于单孔梁,但延性系数要稍高于同等开洞面积的单孔梁。洞口在梁高方向上偏移,上肢混凝土截面高度较小,对其抗震受力性能影响不利。开洞梁采用带肋钢板加固,有效抑制了洞口角部裂缝的产生与发展,提高了开洞区混凝土整体性,使构件不会因开洞区混凝土的过早压溃而丧失承载力,从而提高了梁的抗震性能。还讨论了钢板厚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应综合考虑抗震能力和用料经济两方面因素,合理选取加固钢板的厚度。
范家俊[5](2020)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高效连接与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过去数十年间,建筑工业化基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具有所需人工少、标准化程度高、施工质量好、绿色环保、施工效率高和经济性能良好等优点,已成为建筑行业的战略性发展方向。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整体性能和抗震性能通常由预制构件连接节点所控制,试验研究和震后调查表明,预制构件连接节点失效往往造成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失效甚至垮塌,同时,预制构件节点现场施工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在现场进行钢筋的布置和连接、设置临时支撑和浇筑混凝土。提出了新型无支撑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该框架由带有牛腿的多层预制柱、带有U形键槽的预制梁和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等组成,施工过程中无需设置竖向临时支撑。为研究所提出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设计了13个足尺试验构件并进行拟静力试验来研究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节点类型包括:预制柱-基础连接节点、无支撑装配整体式梁柱中节点和两种无支撑装配整体式梁柱边节点。具体内容包括:(1)两个预制柱-基础连接节点分别采用灌浆套筒和波纹管进行连接,预制柱纵筋采用大直径高强钢筋来简化装配施工。试验结果表明,两个预制柱-基础连接节点与现浇构件表现出基本相同的承载能力、不同的破坏模式和较低的耗能能力;灌浆套筒预制柱-基础连接节点中,灌浆套筒上部纵筋屈曲和箍筋失效导致该节点延性较差,在4.5%层间位移角时发生破坏;波纹管预制柱-基础节点构件在2%层间位移角后,预制柱纵筋在连接区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滑移,导致其滞回曲线较为捏缩。(2)设计了五个足尺装配式梁柱十字节点,研究键槽内附加连接钢筋的长度和配筋面积,及锚固构造箍筋对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并与现浇梁柱节点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键槽内连接钢筋的长度对节点的承载能力能影响较小,但是对节点的初始刚度和耗能能力影响较大;键槽内附加连接钢筋的配筋面积增加50%时,梁柱节点的承载力提高24%,同时,节点的耗能和刚度均有明显的提升;键槽内采用小箍筋将连接钢筋与预制梁底部纵筋锚固时,节点耗能能力提升16.5%。(3)为了解决梁柱边节点装配施工时钢筋拥堵的问题,提出在梁纵筋和连接钢筋端部设置锚固板。试验结果表明:无支撑装配整体式梁柱边节点的承载力低于现浇节点,装配整体式中间层梁柱边节点正负向最大承载力比现浇节点分别降低24.5%和16.8%,装配整体式顶层梁柱边节点比现浇节点分别小21.7%和13.9%。无支撑装配整体式梁柱边节点的变形能力和延性弱于现浇节点,装配整体式顶层梁柱边节点的延性系数为1.93,而现浇顶层梁柱节点的延性系数为2.41。装配式梁柱边节点在加载早期的耗能能力优于现浇节点,但累计耗能能力不足。提出了预制柱-基础连接点塑性铰模型并分析塑性铰长度。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柱纵筋、箍筋、灌浆套筒和螺旋箍筋等在加载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结合加载过程中构件裂缝发展历程和最终破坏模式,研究两个预制柱-基础节点和现浇构件不同的受力机制和变形分布,现浇柱、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柱和波纹管连接预制柱的塑性铰长度分别为450 mm,750 mm和250 mm,提出提升预制柱-基础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的构造措施。提出了梁柱节点的力学模型和承载力计算方法。该力学模型可以合理解释无支撑装配整体式梁柱节点的受力特点和破坏模式;提出了无支撑装配整体式梁柱节点的承载力计算方法,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由于未能考虑预制柱牛腿对梁端负弯矩承载力的贡献,无支撑装配整体式梁柱中节点承载力的理论计算值比试验值小约10%-12%;进行装配整体式梁柱边节点承载力计算时,预制梁上部纵筋和键槽内连接钢筋因滑移使其受拉强度折减10%,正负弯矩的理论值比试验值分别小6.6%和14.6%。总体而言,理论计算值是合理和偏保守的。基于试验结果,在节点层次进行有限元模拟,使用Open Sees软件分别采用零长度弹簧单元和梁柱节点单元建立无支撑装配整体式梁柱节点有限元模型,将两种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来验证数值模拟的可行性。分别建立五层三跨的装配式和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有限元模型,以最大层间位移角为震后性能评估指标,分别进行小震、中震和大震作用下结构震后结果对比,分析两种框架震后性能的变化趋势及差异,结果表明无支撑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满足抗震规范要求,但其抗震性能稍微弱于现浇框架。通过上述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对预制构件连接节点和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详细和深入的研究,全面评估了无支撑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为其在中高烈度地震区域的推广应用做出贡献。
吴梧鸿[6](2020)在《带新型钢板耗能装置的装配式组合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发展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效率,还能有效减少人工,实现节能减排。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我国装配式建筑的研究与实践近年来高速发展。然而,目前付诸应用的装配式结构普遍存在节点构造复杂、施工建造不便、适用性不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带新型钢板耗能装置的装配式组合框架结构体系,通过拟静力试验与数值分析,研究该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总结装配式建筑的应用现状,梳理国内外学者对预制框架节点形式及金属阻尼器等方面的研究历程。提出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同时结合“功能分离”的设计理念,将金属阻尼器引入预制组合框架中,形成装配式组合框架耗能减震结构体系。(2)基于双拼工字型钢板阻尼器前期试验结果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一种便于模数化的改进型剪切板阻尼器。对新型阻尼器进行拟静力试验,分析其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累积耗能等试验结果,验证考察阻尼器的滞回性能。试验证明该新型钢板阻尼器具有初始刚度大、延性性能好、耗能能力强的特性。(3)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阻尼器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开展耗能腹板宽高比、开洞削弱面积和耗能元件间距的参数化分析,提出该新型阻尼器设计中关键参数的建议取值范围。(4)为研究装配式组合框架耗能减震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设计并制作了一榀1/2缩尺预制组合框架试件。对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基于试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得到了试件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强度、延性、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等力学性能指标,从多角度评价框架-阻尼器试件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削弱梁端翼缘可准确控制框架塑性铰的位置;由于梁跨中发生局部连接破坏导致耗能体系未充分发挥其延性,故应采取合理的构造措施将阻尼器等附加构件布置在框架中。(5)借助有限元分析平台OpenSees对框架-阻尼器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下的建模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进一步开展参数化分析,得出了具有参考意义的结论:在框架中设置阻尼器能够有效提高整体结构的初始刚度、屈服荷载、承载力与耗能能力;与阻尼器相连的框架梁构件采用纯钢梁时,结构体系的整体延性最好,具有最佳的耗能效果。通过以上研究工作,本文从构件和结构两个层次,对带新型钢板耗能装置的装配式组合框架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实验数据与有限元计算分析方法,为该类结构体系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许一鹏[7](2020)在《钢板阻尼器形状优化对IRR柱抗震性能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实现结构的震后功能快速恢复,本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新型性能可恢复摇摆柱(简称IRR柱)技术,由摇摆柱、T型连接件、可替换钢板阻尼器及高强螺栓等组成。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对钢板阻尼器形状对IRR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完成了12组足尺IRR柱试件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主要参数包括钢板阻尼器的形状、材料类型以及平面布置形式。所有试件均表现出优良的滞回耗能能力,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初始刚度和延性。(2)垂直于加载方向的阻尼器提供了IRR柱10.2%15.1%的承载力,其余承载力的贡献主要来源于IRR柱平行于加载方向的阻尼器。(3)阻尼器形状对承载力的影响显着。采用无开孔钢板阻尼器的IRR柱整体力学性能明显优于采用开缝钢板阻尼器的试件,承载力最大提高了81.5%,相同位移角下耗能累积值最大增加了40.7%。(4)钢板阻尼器材料类型对IRR柱整体抗震性能也有明显影响。采用Q235钢材或304奥氏体不锈钢材对试件的承载力和1/35位移角之前的耗能能力无显着影响,但采用不锈钢阻尼器的试件变形能力有很大提高,最大提高25%。(5)采用ABAQUS软件,建立精细化有限元模型,与试验试件对比变形特征、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的吻合程度,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并利用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进行了系统化参数分析。(6)通过有限元模型研究阻尼器轴压比和条带板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试件的极限承载能力和变形自恢复能力均得到提升。IRR柱极限承载力和耗能能力随着阻尼器中条带板数量的增加而降低。(7)基于塑性极限分析法对开孔类型的IRR柱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并提出适用于无开孔类型的IRR柱的承载力等效简化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良好。
宋佳雨[8](2020)在《大震作用下防屈曲支撑RC框架结构的子框架梁破坏模式控制》文中认为防屈曲支撑具有优越、稳定的塑性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可以有效地减轻RC主体框架结构构件在大震作用下的损伤程度。然而,目前RC框架抗震设计并未合理地考虑大震作用下支撑对结构的作用对子框架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可能导致RC子框架梁柱先于支撑发生剪切或弯剪破坏,从而丧失支撑的耗能减震效果。大震作用下防屈曲支撑对子框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支撑附加轴力和附加弯矩以及节点开合效应。当采用传统节点板连接方法时,大震作用下防屈曲支撑上述附加力致使RC子框架梁柱受力状态比较复杂,其破坏模式难以被准确地预测和控制。本文采用滑移节点板连接来有效地简化和明确大震作用下RC子框架梁柱的受力状态,并合理地控制子框架梁的破坏模式。通过防屈曲支撑RC梁柱组合件拟静力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明确大震作用下支撑附加力对子框架梁柱受力状态的影响程度,揭示采用滑移节点板连接时子框架梁剪切破坏和弯剪破坏机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在第二章中,分析了传统节点板连接方法时子框架梁柱承受复杂的受力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滑移节点板连接来有效地简化RC子框架梁柱的受力状态,并考察了提出滑移节点板连接的合理构造和工作机理;依据滑移节点板连接对RC子框架梁受力状态的影响,提出子框架梁受力不连续区域(D区)的受力性能分析模型以及破坏模式控制思路,即采用软化拉-压杆模型对D区进行抗剪承载力设计并将梁端塑性铰外移至节点板端部梁段。(2)在第三章中,为了考察采用滑移节点板连接时大震作用下防屈曲支撑附加力对RC子框架梁受力状态和破坏模式的影响规律,开展4个足尺比例的防屈曲支撑RC梁柱组合件破坏模式拟静力试验,研究参数为子框架梁D区配箍特征值、D区纵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和塑性铰外移附加钢筋配筋率。试验结果表明,滑移节点板连接能够较好地释放RC梁柱的变形约束,从而有效地简化RC子框架梁的受力状态,并减轻RC子框架梁的破坏程度;采用现行抗震规范的普通梁抗剪设计方法时子框架梁D区发生了剪切破坏,其位移延性系数仅为2.89,而采用破坏模式控制方法时子框架梁D区未发生剪切破坏,其破坏程度显着降低,梁破坏部位被有效地转移至节点板外侧梁段,刚度退化减缓,耗能能力增强,位移延性系数达到4.53,为未采用破坏模式控制试件的1.6倍,验证了提出的子框架梁破坏模式控制方法的有效性。(3)在第四章中,基于拟静力试验研究结果,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RC子框架梁破坏模式进行数值模拟和参数分析,考察梁D区截面纵向分布钢筋配筋率、D区体积配箍率和混凝土强度等设计参数对RC子框架梁的受力状态和破坏模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RC子框架梁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模式;当采用滑移节点板连接时,D区发生剪切破坏主要是由于压杆承载力不足引起;增大纵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和体积配箍率、以及提高混凝土强度均可以有效地提高梁D区抗剪承载力,但体积配箍率和混凝土强度对D区抗剪承载力影响更为显着。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充分发挥防屈曲支撑对RC框架结构的耗能减震效果,为RC结构抗震设计相关标准的修订提供理论基础,为我国高烈度区耗能减震结构安全性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和理论保障。
薛潘荣[9](2020)在《可恢复功能装配式混凝土节点及其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配式混凝土节点与连接是装配式结构的薄弱环节,装配式混凝土节点及框架体系的抗震性能需优化提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可恢复功能装配式混凝土节点及其框架结构体系。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节点主要由带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的可更换式耗能铰、钢套筒约束的节点核心区、预制混凝土梁柱等构成。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节点布置在装配式框架中,形成可恢复功能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等抗震要求,且该节点易于装配、塑性可控、震后可修复、可恢复功能。本文对可恢复功能装配式混凝土节点及其框架结构体系进行了以下研究:(1)可更换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的力学特性是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节点传力与塑性耗能的关键,为此进行4个可更换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在低周往复轴向荷载下的试验研究及其作用机理分析。考察可更换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的破坏形态、P-△滞回曲线、刚度退化、强度退化与耗能能力等特性;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开展作用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削弱钢板在削弱截面部位开裂或断裂,实现了阻尼器的塑性耗能与塑性可控;荷载P-位移△滞回曲线饱满,等效粘滞阻尼系数约为0.4,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各试件的平均延性系数均大于7,具有良好的延性;阻尼器的受力过程均可分为弹性阶段、塑性强化阶段和断裂破坏阶段。(2)开展可更换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参数分析,提出其滞回恢复力模型公式。建立不同钢板削弱形式的阻尼器有限元模型,以削弱钢板的开孔削弱尺寸、宽厚比、削弱钢板与约束套筒的间隙等为变量进行参数分析,给出其合理参数范围;建立削弱钢板的简化力学模型,通过数值回归提出阻尼器滞回恢复力模型公式。结果表明:阻尼器的合理参数范围为削弱钢板的b/B在0.2~0.5,a/L在0.25~0.55,宽厚比不小于12.50,削弱钢板与约束套筒的间隙不超过2mm;可更换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的滞回恢复力模型公式能较准确反映阻尼器的力学性能。(3)开展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节点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首先进行第一次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节点滞回性能试验研究;然后在上次试验的基础上仅更换耗能铰中破坏的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进行第二次试验;最后进行现浇钢筋混凝土节点滞回性能试验研究。通过3次试验,考察各个节点的破坏模态、裂缝开展、滞回曲线、承载能力、刚度退化、强度退化、耗能能力和延性等抗震性能;探讨可更换式耗能铰的弯矩承载力、转角延性和耗能能力等工作性能;对比研究装配式节点的2次试验,探讨其可恢复功能;并将2次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装配式节点试验与现浇钢筋混凝土节点试验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可恢复功能装配式混凝土节点具有合理的失效模式且失效模式可控,70%左右的能量耗散集中在可更换式耗能铰上,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延性等抗震性能;第二次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节点试验(仅更耗能铰中破坏的阻尼器),除了前期刚度有所下降,后期各项抗震性能基本一致,表明装配式节点在震损后,通过简单地更换破坏的阻尼器可使节点恢复原有的功能,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节点的可行性;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节点的抗震性能优于现浇钢筋混凝土节点。(4)开展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节点数值分析,探讨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节点作用机理;开展可恢复功能装配式框架结构数值分析,并建立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及节点加强型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探讨三种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及失效模式。结果表明:可恢复功能装配式混凝土节点试验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与数值计算结果基本相近;装配式节点的耗能、塑性发展和破坏集中在耗能铰中的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可恢复功能装配式框架结构的耗能、塑性发展和破坏集中在耗能铰中的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实现塑性发展的可控,结构体系具备更良好的承载能力,合理的失效机制与良好的结构延性,实现“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抗震设计要求。
吴天骄[10](2020)在《摩擦钢桁架连梁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连梁一般是高层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抗震第一道防线,其耗能能力以及连接墙肢的能力对于结构来说十分重要。本文基于实腹式钢连梁以及传统钢桁架连梁的研究,提出了两种新型的摩擦钢桁架连梁,分别为弯曲型摩擦钢桁架连梁和剪切型摩擦钢桁架连梁,并通过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分析其抗震性能,并提出了设计方法及摩擦钢桁架连梁在整体分析中的简化滞回模型。本文首先介绍了弯曲型摩擦钢桁架连梁的构造及设计理念,通过抗震性能试验,对比混凝土连梁、弯曲型摩擦钢桁架连梁以及普通钢桁架连梁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弯曲型摩擦钢桁架连梁的变形与耗能都集中在摩擦装置,相比于混凝土连梁和传统钢桁架连梁拥有更加稳定的滞回性能、耗能能力。此外,摩擦钢桁架连梁在第一轮试验过后进行了摩擦材料更换,更换后的试件的摩擦装置仍可以正常工作,证实了弯曲型摩擦钢桁架连梁可以实现震后快速修复的目的。以相同的设计承载力,对剪切型摩擦钢桁架连梁也进行了抗震性能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剪切型摩擦钢桁架连梁以剪切变形为主,摩擦装置消耗了大部分的变形与能量,从而带来了稳定的滞回性能与耗能能力。相比于普通的钢桁架连梁,钢桁架连梁的弦杆、腹杆不会进入塑性,有利于震后快速修复。在拟静力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精细化有限元建模,系统的研究了两种摩擦钢桁架连梁的承载力、刚度变化。分析结果说明摩擦钢桁架连梁的上下弦杆轴力形成的力偶来抵抗弯矩,斜腹杆轴力的竖向分量来抵抗剪力,并验证了所提出的承载力、刚度计算公式的准确性。模拟结果还表明摩擦钢桁架连梁可以实现刚度、承载力解耦,即钢桁架构件控制连梁刚度,摩擦装置起滑力控制连梁承载力。基于试验、有限元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摩擦钢桁架连梁的设计建议,通过总结、提炼摩擦钢桁架连梁的滞回行为,提出了简化滞回模型,并给出了相关参数和计算方法,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为之后的整体分析提供参考。
二、带开孔梁钢筋混凝土框架拟静力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带开孔梁钢筋混凝土框架拟静力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RC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 |
1.2.2 塑性铰转移构造 |
1.2.3 框架-摇摆墙结构 |
1.3 课题来源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人工消能塑性铰(ADPH)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
2.1 引言 |
2.2 试件设计 |
2.2.1 设计原则 |
2.2.2 试件制作 |
2.3 试验概况 |
2.4 试验现象与破坏特征 |
2.5 试验结果分析 |
2.5.1 滞回曲线 |
2.5.2 骨架曲线 |
2.5.3 耗能能力 |
2.5.4 刚度退化 |
2.5.5 延性 |
2.6 ADPH简化有限元模型 |
2.6.1 模型建立 |
2.6.2 模型验证 |
2.7 小结 |
第三章 ADPH框架节点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框架节点试件设计 |
3.2.1 设计原则及假定 |
3.2.2 试件及制作 |
3.2.3 试件材料 |
3.3 试验概况 |
3.3.1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
3.3.2 测点布置及量测内容 |
3.4 试验现象与分析 |
3.4.1 试验现象 |
3.4.2 节点破坏特征 |
3.5 试验结果分析 |
3.5.1 滞回曲线 |
3.5.2 骨架曲线 |
3.5.3 耗能能力 |
3.5.4 刚度退化 |
3.5.5 延性 |
3.5.6 纵筋应变 |
3.6 节点承载力理论分析 |
3.6.1 理论推导原则及假定 |
3.6.2 屈服荷载及屈服转角 |
3.6.3 极限荷载及极限转角 |
3.6.4 理论推导与试验骨架曲线对比 |
3.7 框架节点有限元模拟分析 |
3.7.1 模型建立 |
3.7.2 材料本构及单元设置 |
3.7.3 相互作用及边界条件设置 |
3.7.4 现象及破坏模式对比 |
3.7.5 梁端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对比 |
3.7.6 参数分析 |
3.8 框架节点简化有限元模型分析 |
3.8.1 模型建立 |
3.8.2 材料本构及单元选取 |
3.8.3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验证 |
3.9 小结 |
第四章 ADPH框架-摇摆墙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
4.1 引言 |
4.2 框架试件设计与制作 |
4.2.1 试件构造与尺寸 |
4.2.2 试件制作与安装 |
4.3 试验概况 |
4.3.1 试验方案 |
4.3.2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
4.3.3 测点布置及量测内容 |
4.4 试验现象与破坏特征 |
4.4.1 KJ-1试验现象 |
4.4.2 KJ-2试验现象 |
4.4.3 RW-1试验现象 |
4.4.4 RW-2试验现象 |
4.4.5 变形模式及破坏模式 |
4.5 试验结果分析 |
4.5.1 滞回曲线 |
4.5.2 骨架曲线 |
4.5.3 延性 |
4.5.4 耗能能力 |
4.5.5 刚度退化 |
4.5.6 应变分析 |
4.6 框架有限元模拟分析 |
4.6.1 模型建立 |
4.6.2 材料本构及单元设置 |
4.6.3 相互作用及边界条件设置 |
4.6.4 破坏现象对比 |
4.6.5 滞回曲线对比 |
4.7 框架简化模型有限元分析 |
4.7.1 简化数值模型 |
4.7.2 模拟结果 |
4.8 小结 |
第五章 ADPH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参数分析计算模型 |
5.2.1 模型基本信息 |
5.2.2 材料本构及单元选取 |
5.3 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 |
5.3.1 静力分析方法 |
5.3.2 承载能力与延性 |
5.3.3 变形模式 |
5.4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
5.4.1 地震波选取 |
5.4.2 结构屈服机制及破坏模式 |
5.4.3 层间位移角响应对比 |
5.4.4 构件损伤比较 |
5.5 易损性分析 |
5.5.1 结构性态点定义 |
5.5.2 IDA分析 |
5.5.3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
5.5.4 结构易损性曲线 |
5.6 小结 |
第六章 ADPH框架-摇摆墙结构初步设计方法探讨 |
6.1 引言 |
6.2 ADPH框架-摇摆墙结构强度设计 |
6.3 ADPH框架-摇摆墙结构水平作用下的连续化解答 |
6.4 ADPH框架-摇摆墙结构初步设计建议 |
6.4.1 基本规定 |
6.4.2 计算要点 |
6.4.3 构造及施工建议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2)基于地震动输入的RC框架结构抗震性态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地震动记录选取方法的研究 |
1.2.2 人工合成地震动的研究 |
1.2.3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研究 |
1.2.4 基于性态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 |
1.3 当前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思路 |
第2章 地震动记录备选库的建构方法 |
2.1 引言 |
2.2 地震动记录数据源 |
2.3 反应谱谱形匹配方法 |
2.3.1 目标匹配均值方法 |
2.3.2 匹配分布方法 |
2.3.3 均方差与均值相对差值的比较 |
2.4 分周期段-双频段方法 |
2.5 地震动备选库的建构 |
2.5.1 地震动备选库建构方法 |
2.5.2 地震动备选集建构实例 |
2.6 地震动备选库的应用实例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天然地震动主控段合成地震动模型 |
3.1 引言 |
3.2 地震动记录主控段的提取 |
3.2.1 初选天然地震动记录 |
3.2.2 基于反应谱提取主控段 |
3.2.3 主控段与原地震动时频特征对比分析 |
3.3 主控段合成地震动模型 |
3.4 合成地震动频谱特征对比分析 |
3.4.1 三角级数法合成人工地震动 |
3.4.2 合成地震动反应谱对比分析 |
3.4.3 合成地震动与天然地震动时频特征对比分析 |
3.5 结构时程分析结果比较 |
3.5.1 反应谱全周期控制选取天然地震动 |
3.5.2 结构算例结果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适用于RC框架结构的地震动强度指标综合研究 |
4.1 引言 |
4.2 地震动强度指标 |
4.2.1 幅值型地震动强度指标 |
4.2.2 频谱特征型地震动强度指标 |
4.2.3 持时特征型地震动强度指标 |
4.3 结构模型和地震动记录选取 |
4.3.1 RC框架结构模型 |
4.3.2 地震动记录的选取 |
4.4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相关性评价 |
4.4.1 相关性评价方法 |
4.4.2 地震动强度指标与工程需求参数相关性分析与评价 |
4.4.3 综合相关性最佳地震动强度指标分析 |
4.5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有效性评价 |
4.5.1 有效性评价方法 |
4.5.2 地震动强度指标与工程需求参数有效性分析与评价 |
4.6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充分性评价 |
4.6.1 充分性评价方法 |
4.6.2 地震动强度指标与工程需求参数充分性分析与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RC框架结构基于性态的指标量化 |
5.1 引言 |
5.2 各抗震规范中对设防水准的规定 |
5.3 RC框架结构性态水准的设定 |
5.3.1 性态水准划分方法的比较 |
5.3.2 性态水准的划分及性态点的确定 |
5.4 RC框架结构性态目标的设定 |
5.5 RC框架结构性态化指标的量化 |
5.5.1 RC框架性能试验数据研究 |
5.5.2 RC柱构件性能试验数据研究 |
5.5.3 RC框架结构性态化指标的建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RC框架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研究 |
6.1 引言 |
6.2 基于性态水准计算地震作用方法的提出 |
6.3 确定性态水准对应的地震影响系数 |
6.3.1 基于Pushover确定结构顶点位移 |
6.3.2 提取结构振型位移 |
6.3.3 时程分析确定SDOFS的地震需求 |
6.3.4 获取地震影响系数 |
6.4 基于性态水准的抗震设计方法 |
6.5 RC框架结构基于性态抗震设计算例 |
6.5.1 算例概况 |
6.5.2 设计过程 |
6.5.3 设计目标验证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备选集中地震动记录主要信息 |
附录2:主控段合成地震动原天然地震动记录主要信息 |
附录3:地震动强度指标研究用地震动记录主要信息 |
附录4:相关 RC 框架和 RC 柱抗震性能试验收集数据 |
附录5:基于性态水准设计 RC 框架结构截面尺寸与配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3)带消能连梁的高层混合结构抗震性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高层混合结构各主要受力构件性能指标研究现状 |
1.2.2 消能连梁性能指标研究现状 |
1.2.3 采用消能连梁的高层结构减震控制方案研究现状 |
1.2.4 带消能连梁核心筒(剪力墙)的性能指标研究 |
1.2.5 带消能连梁的高层及超高层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高层混合结构及其主要构件性能水准和指标限值确定 |
2.1 引言 |
2.2 有无消能连梁的SRC框架-混凝土核心筒高层混合结构各性能水准描述 |
2.3 混合结构主要构件各性能水准划分标准 |
2.3.1 SRC柱各性能水准划分标准 |
2.3.2 框架型钢梁及节点破各性能水准划分标准 |
2.3.3 核心筒性能水准划分标准 |
2.4 混合结构主要构件的性能指标限值确定 |
2.4.1 SRC柱变形指标限值 |
2.4.2 框架型钢梁及节点性能指标限值 |
2.4.3 核心筒性能指标限值 |
2.5 小结 |
第三章 消能连梁性能水准及其指标限值确定 |
3.1 引言 |
3.2 截面优化型可更换消能连梁拟静力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
3.2.1 截面优化型消能连梁的构造 |
3.2.2 截面优化型消能连梁拟静力试验 |
3.2.3 截面优化型消能连梁数值模拟分析 |
3.3 金属剪切型消能连梁性能指标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采用消能连梁的高层混合结构减震方案 |
4.1 引言 |
4.2 高层混合结构算例 |
4.2.1 高层混合结构主要信息 |
4.2.2 高层混合结构数值模拟分析 |
4.3 采用消能连梁的高层混合结构减震方案 |
4.3.1 消能连梁的数值模型 |
4.3.2 消能连梁力学参数设计方案 |
4.3.3 消能连梁布设位置方案 |
4.4 小结 |
第五章 带消能连梁的核心筒性能水准及其指标限值确定 |
5.1 引言 |
5.2 带消能连梁的核心筒拟静力试验 |
5.2.1 试验模型介绍 |
5.2.2 试验加载与测量方案 |
5.3 带消能连梁的核心筒性能指标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有无消能连梁的高层混合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
6.1 引言 |
6.2 有无消能连梁的高层混合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流程 |
6.3 算例分析 |
6.3.1 8度小震工况 |
6.3.2 8度中震工况 |
6.3.3 8度大震工况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带肋钢板加固腹板开大洞口RC梁的抗剪承载力计算与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开洞梁的研究进展 |
1.2.2 开洞梁的力学性能研究 |
1.2.3 地震作用下构件的有限元模拟研究 |
1.2.4 粘钢加固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带肋钢板加固腹板开大洞口RC梁的抗剪性能分析与承载力计算 |
2.1 概述 |
2.2 开洞梁试件参数 |
2.2.1 试件尺寸及加固方案 |
2.2.2 应变花的粘贴与钢板加固施工 |
2.2.3 材料的力学性能 |
2.2.4 弯曲试验及加载制度 |
2.3 试验梁的破坏机理及应变分析 |
2.3.1 梁的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 |
2.3.2 开洞位置变化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
2.3.3 开洞尺寸变化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
2.3.4 锚栓构造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
2.3.5 钢板&带肋钢板加固对抗剪承载力提高 |
2.4 带肋钢板加固腹板开大洞口RC梁的抗剪承载力计算 |
2.4.1 受剪承载力计算 |
2.4.2 加肋对钢板受力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带肋钢板加固腹板开大洞口RC梁的模型创建 |
3.1 基于试验结果的有限元建模 |
3.2 有限元模型基本参数 |
3.3 材料的本构关系 |
3.3.1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
3.3.2 混凝土材料的本构模型 |
3.3.3 钢筋的本构模型 |
3.3.4 带肋钢板及结构胶的本构模型 |
3.4 单元的选取及划分 |
3.5 接触及边界条件 |
3.6 加载制度 |
4 带肋钢板加固腹板开大洞口RC梁抗震性能分析 |
4.1 滞回曲线对比 |
4.2 骨架曲线分析 |
4.3 延性性能分析 |
4.4 承载力分析 |
4.5 刚度退化 |
4.6 耗能能力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高效连接与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外建筑工业化发展历程与现状 |
1.1.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
1.2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连接节点形式与分类 |
1.2.1 装配整体式梁柱节点性能研究 |
1.2.2 干式连接装配式梁柱节点性能研究 |
1.2.3 预制柱-基础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
1.3 装配整体式梁柱节点有限元分析与设计方法 |
1.3.1 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数值模拟方法 |
1.3.2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1.3.3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目的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研究目的 |
1.5 论文章节与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预制柱-基础连接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2.1 试验目的 |
2.2 试验构件设计 |
2.3 试验构件制作 |
2.3.1 灌浆套筒钢筋连接性能测试 |
2.3.2 预制柱与基础制作 |
2.3.3 预制柱-基础连接节点拼装施工 |
2.4 试验构件材料属性参数 |
2.4.1 钢筋性能指标 |
2.4.2 混凝土与灌浆料性能参数 |
2.5 加载方案与测量方案 |
2.5.1 试验加载装置 |
2.5.2 试验加载制度 |
2.5.3 测量内容与方案 |
2.6 试验构件的破坏形态 |
2.6.1 灌浆套筒钢筋连接PC-S构件 |
2.6.2 波纹管浆锚搭接PC-C构件 |
2.6.3 现浇CIP构件 |
2.7 试验构件的滞回性能分析 |
2.7.1 试验构件滞回曲线与承载能力 |
2.7.2 试验构件强度退化 |
2.7.3 试验构件刚度退化 |
2.7.4 试验构件耗能能力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制柱-基础连接节点塑性铰机制研究 |
3.1 预制/现浇柱-基础节点不同破坏模式和塑性铰机制介绍 |
3.2 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柱-基础节点变形分析 |
3.2.1 柱纵筋与灌浆套筒应变 |
3.2.2 预制柱箍筋应变 |
3.3 波纹管连接预制柱-基础节点变形分析 |
3.3.1 预制柱纵筋应变 |
3.3.2 螺旋箍筋应变 |
3.3.3 预制柱箍筋应变 |
3.3.4 基础连接钢筋应变 |
3.4 现浇柱底变形和破坏形态分析 |
3.4.1 现浇柱纵筋应变 |
3.4.2 现浇柱箍筋应变 |
3.5 现浇柱与预制柱塑性铰机制与长度分析 |
3.5.1 灌浆套筒连接PC-S构件塑性铰机制 |
3.5.2 波纹管浆锚搭接PC-C构件塑性铰机制 |
3.5.3 现浇柱塑性铰机制 |
3.5.4 不同构件塑性铰长度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支撑装配整体式梁柱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4.1 无支撑装配整体式梁柱节点介绍 |
4.2 试验目的 |
4.3 试验构件设计 |
4.4 试验构件制作 |
4.4.1 预制构件与现浇构件制作 |
4.4.2 预制梁柱构件装配施工 |
4.5 试验构件材料属性参数 |
4.5.1 混凝土种类与强度 |
4.5.2 钢筋种类与强度 |
4.6 加载方案与测量方案 |
4.7 试验构件损伤发展与破坏模式 |
4.8 试验构件的滞回性能分析 |
4.8.1 试验构件滞回曲线 |
4.8.2 试验构件承载力 |
4.8.3 试验构件强度退化 |
4.8.4 试验构件刚度退化 |
4.8.5 试验构件的耗能能力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支撑装配整体式梁柱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5.1 试验目的 |
5.2 中间和顶层梁柱边节点试验构件设计 |
5.2.1 试验构件原结构受力分析 |
5.2.2 试验构件设计 |
5.3 试验构件制作 |
5.3.1 预制梁柱与现浇构件制作 |
5.3.2 装配式梁柱节点拼装施工 |
5.4 试验构件的材料属性参数 |
5.5 加载制度与测量方案 |
5.5.1 中间层梁柱边节点加载装置 |
5.5.2 顶层梁柱边节点加载装置 |
5.6 试验构件的破坏形态 |
5.6.1 中间层梁柱边节点损伤发展与破坏形态 |
5.6.2 顶层梁柱边节点损伤发展与破坏形态 |
5.7 试验构件的滞回性能分析 |
5.7.1 试验构件滞回曲线 |
5.7.2 试验构件承载力分析 |
5.7.3 试验构件刚度退化 |
5.7.4 试验构件强度退化 |
5.7.5 试验构件耗能能力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无支撑装配整体式梁柱节点力学模型与承载力计算分析 |
6.1 装配整体式梁柱中节点受力机制 |
6.1.1 预制梁纵筋和连接钢筋应变 |
6.1.2 预制柱纵筋和牛腿钢筋应变 |
6.1.3 梁柱端部混凝土应变 |
6.2 装配整体式梁柱中节点变形分析 |
6.2.1 预制梁端部变形分析 |
6.2.2 梁柱节点剪切变形分析 |
6.3 装配整体式梁柱中节点力学模型分析 |
6.4 装配整体式梁柱中节点承载力计算分析 |
6.4.1 梁端弯矩与柱顶承载力分析 |
6.4.2 梁端正弯矩的计算方法 |
6.4.3 梁端负弯矩的计算方法 |
6.4.4 承载力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 |
6.5 装配整体式梁柱边节点承载力计算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与评估 |
7.1 OpenSees有限元软件介绍 |
7.2 梁柱节点有限元建模 |
7.2.1 混凝土本构模型 |
7.2.2 钢筋本构模型 |
7.2.3 捏缩材料本构模型 |
7.2.4 截面恢复力模型 |
7.2.5 梁柱节点有限元单元 |
7.3 梁柱节点有限元模拟分析 |
7.3.1 零长度弹簧单元有限元模型 |
7.3.2 梁柱节点单元有限元模型 |
7.3.3 梁柱节点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小结 |
7.4 装配整体式框架研究方法与有限元模型 |
7.4.1 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方法 |
7.4.2 装配整体式框架与现浇框架有限元模型 |
7.4.3 地震动选取方法 |
7.5 框架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与抗震性能评估 |
7.5.1 结构性能水准指标 |
7.5.2 装配整体式与现浇框架抗震性能对比分析 |
7.5.3 装配整体式与现浇框架抗震性能分析结果小结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结论 |
8.1.1 提出新型预制柱-基础节点并进行抗震性能研究 |
8.1.2 提出无支撑装配整体式梁柱节点并进行抗震性能研究 |
8.1.3 有限元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
8.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带新型钢板耗能装置的装配式组合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装配式框架结构新型节点研究现状 |
1.2.2 金属耗能器研究现状 |
1.2.3 框架结构耗能体系研究现状 |
1.2.4 文献调研小结 |
1.3 带阻尼器的装配式组合框架耗能减震结构体系的提出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新型钢板阻尼器滞回性能试验与分析 |
2.1 双拼工字型钢板阻尼器滞回性能试验 |
2.1.1 阻尼器构造 |
2.1.2 试验设计 |
2.1.3 试验现象 |
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2.1 滞回曲线分析 |
2.2.2 骨架曲线分析 |
2.2.3 耗能性能分析 |
2.2.4 刚度退化分析 |
2.3 基于ABAQUS的双拼工字型钢板阻尼器数值分析 |
2.3.1 阻尼器有限元建模 |
2.3.2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2.3.3 参数化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带新型钢板耗能装置的装配式组合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件设计 |
3.2.1 子结构模型试件设计 |
3.2.2 H型钢接头 |
3.2.3 预制预应力叠合梁 |
3.2.4 预制组合柱 |
3.2.5 阻尼器与连接件 |
3.3 试件制作加工 |
3.3.1 预制组合柱的制作 |
3.3.2 预制预应力叠合梁的制作 |
3.3.3 预制组合框架拼装 |
3.3.4 阻尼器及连接件安装至框架 |
3.4 材性试验 |
3.4.1 混凝土 |
3.4.2 钢筋及钢绞线 |
3.4.3 钢板 |
3.5 试件加载装置及加载制度 |
3.5.1 试件加载装置 |
3.5.2 试件加载制度 |
3.6 试验量测内容及量测方案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
4.1 试验过程及现象 |
4.1.1 框架-阻尼器试件加载过程及试验现象 |
4.1.2 试件破坏模式分析 |
4.2 滞回曲线分析 |
4.3 骨架曲线分析 |
4.4 强度分析 |
4.4.1 强度特征值分析 |
4.4.2 强度退化分析 |
4.5 延性分析 |
4.6 刚度退化分析 |
4.7 耗能能力分析 |
4.7.1 滞回环耗能值 |
4.7.2 等效粘滞阻尼系数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OpenSees预制组合框架耗能体系有限元分析 |
5.1 试件的有限元建模 |
5.1.1 节点与单元划分 |
5.1.2 梁、柱建模 |
5.1.3 耗能器建模 |
5.1.4 分析及输出设置 |
5.2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5.2.1 滞回曲线对比 |
5.2.2 骨架曲线对比 |
5.3 参数化分析 |
5.3.1 预制梁结构形式 |
5.3.2 是否设置阻尼器 |
5.3.3 阻尼器腹板厚度 |
5.3.4 轴压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建议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建议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钢板阻尼器形状优化对IRR柱抗震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抗震设计理念 |
1.1.2 震后功能可恢复结构 |
1.2 研究现状 |
1.2.1 耗能及摇摆桥墩结构 |
1.2.2 耗能及自复位剪力墙结构 |
1.2.3 耗能及摇摆框架结构 |
1.2.4 可替换构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不同形状的钢板阻尼器对IRR柱抗震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
2.1 概述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件构造 |
2.2.2 试件设计 |
2.2.3 材料性能 |
2.3 试验加载及量测方案 |
2.3.1 试验加载装置介绍 |
2.3.2 试件加载制度介绍 |
2.3.3 试件量测方案介绍 |
2.4 试验过程及主要现象 |
2.5 试验破坏过程小结 |
2.6 试验结果分析 |
2.6.1 滞回曲线分析 |
2.6.2 骨架曲线及其特征点 |
2.6.3 承载力退化分析 |
2.6.4 刚度退化分析 |
2.6.5 耗能分析 |
2.6.6 阻尼器应变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IRR柱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
3.1 概述 |
3.2 IRR柱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本构模型选择 |
3.2.2 模型装配及网格划分 |
3.2.3 模型中的相互作用 |
3.2.4 边界条件及荷载 |
3.2.5 分析步设置 |
3.2.6 模型基本假定 |
3.3 IRR柱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3.3.1 整体变形特征对比 |
3.3.2 滞回曲线对比 |
3.3.3 骨架曲线对比 |
3.4 有限元参数分析 |
3.4.1 钢板阻尼器形状的影响 |
3.4.2 轴压比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性能可恢复摇摆柱承载力计算方法 |
4.1 概述 |
4.2 塑性极限分析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大震作用下防屈曲支撑RC框架结构的子框架梁破坏模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防屈曲支撑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
1.1.2 防屈曲支撑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概况 |
1.1.3 大震作用下RC子框架梁柱的破坏模式控制研究现状 |
1.3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防屈曲支撑RC框架结构的子框架梁破坏模式控制思路 |
2.1 引言 |
2.2 传统节点板连接时RC子框架梁的受力性能 |
2.3 新型滑移节点板工作机理和受力性能 |
2.4 RC子框架梁D区受力性能分析和设计方法 |
2.4.1 D区定义 |
2.4.2 现行主流受力不连续区域设计方法比较 |
2.4.3 RC子框架梁D区抗剪承载力设计 |
2.5 基于破坏模式可控的RC子框架梁设计思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防屈曲支撑RC框架结构的子框架梁破坏模式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RC子框架设计 |
3.2.2 防屈曲支撑的设计 |
3.2.3 滑移预埋件的设计 |
3.2.4 节点板的设计 |
3.2.5 RC子框架D区域设计 |
3.2.6 RC子框架组合件制作 |
3.3 试验方案 |
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1 材料性能试验结果 |
3.4.2 试验现象 |
3.4.3 滞回曲线分析 |
3.4.4 骨架曲线分析 |
3.4.5 等效刚度退化 |
3.4.6 试件梁延性对比 |
3.5 试件应力应变分析 |
3.6 防屈曲支撑力学性能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防屈曲支撑RC框架结构的子框架梁破坏模式的数值模拟 |
4.1 引言 |
4.2 子框架梁柱组合件有限元模型 |
4.2.1 模型建立 |
4.2.2 本构关系 |
4.2.3 荷载施加 |
4.2.4 接触设置 |
4.3 子框架梁柱组合件有限元结果分析 |
4.3.1 有限元模型验证 |
4.3.2 参数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可恢复功能装配式混凝土节点及其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装配式混凝土节点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2.2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2.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减震技术研究现状 |
1.2.4 可恢复功能的结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可更换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滞回性能试验及作用机理分析 |
2.1 试验概况 |
2.1.1 试件设计与制作 |
2.1.2 削弱钢板材料性能试验 |
2.1.2.1 6mm削弱钢板材料性能 |
2.1.2.2 10mm削弱钢板材料性能 |
2.2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
2.2.1 试验装置 |
2.2.2 加载方案 |
2.2.3 测量内容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态 |
2.3.2 试验结果分析 |
2.3.2.1 荷载P-位移△滞回曲线 |
2.3.2.2 荷载P-位移△骨架曲线 |
2.3.2.3 刚度退化 |
2.3.2.4 强度退化 |
2.3.2.5 能量耗散能力 |
2.3.2.6 延性系数 |
2.3.2.7 应变分析 |
2.4 数值模拟 |
2.4.1 有限元模型 |
2.4.1.1 材料的本构关系 |
2.4.1.2 接触关系 |
2.4.1.3 单元类型及网格划分 |
2.4.1.4 边界条件 |
2.4.1.5 初始缺陷 |
2.5 有限元模型验证 |
2.5.1 破坏模态对比 |
2.5.2 滞回曲线对比 |
2.6 阻尼器作用机理分析 |
2.6.1 竖缝开孔连续削弱钢板阻尼器作用机理分析 |
2.6.2 竖缝削弱不连续削弱钢板阻尼器作用机理分析 |
2.6.3 狗骨削弱钢板阻尼器作用机理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更换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参数分析及恢复力模型 |
3.1 参数分析 |
3.1.1 竖缝开孔连续削弱钢板阻尼器参数分析 |
3.1.1.1 削弱尺寸 |
3.1.1.2 宽厚比 |
3.1.1.3 削弱钢板与约束套筒厚度方向的间隙 |
3.1.2 竖缝开孔不连续削弱钢板阻尼器参数分析 |
3.1.2.1 削弱尺寸 |
3.1.2.2 宽厚比 |
3.1.2.3 削弱钢板与约束套筒厚度方向的间隙 |
3.1.3 狗骨削弱钢板阻尼器参数分析 |
3.1.3.1 削弱尺寸 |
3.1.3.2 宽厚比 |
3.1.3.3 狗骨削弱钢板与约束套筒厚度方向的间隙 |
3.2 可更换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恢复力模型 |
3.2.1 可更换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恢复力模型选取 |
3.2.2 削弱钢板P-△滞回曲线的确定 |
3.2.3 恢复力模型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节点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
4.1 试验概况 |
4.1.1 试件设计 |
4.1.2 试件制作 |
4.1.3 材料性能 |
4.1.3.1 混凝土材料性能 |
4.1.3.2 钢筋材料性能 |
4.1.3.3 钢板材料性能 |
4.2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
4.2.1 试验装置 |
4.2.2 量测内容 |
4.2.3 加载制度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态 |
4.3.2 试验结果分析 |
4.3.2.1 荷载P-位移Δ滞回曲线 |
4.3.2.2 骨架曲线 |
4.3.2.3 刚度退化 |
4.3.2.4 强度退化 |
4.3.2.5 延性 |
4.3.2.6 耗能能力 |
4.3.2.7 耗能铰性能分析 |
4.3.2.8 主要应变分析 |
4.3.2.9 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节点作用机理分析及其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5.1 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1.1 材料的本构关系模型 |
5.1.1.1 钢材本构模型 |
5.1.1.2 钢筋本构模型 |
5.1.1.3 混凝土本构模型 |
5.1.2 接触关系 |
5.1.3 边界条件的施加 |
5.1.4 单元的选取和网格划分 |
5.2 节点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 |
5.2.1 荷载-位移曲线 |
5.2.2 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节点工作机理分析 |
5.3 可恢复功能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形式及分析方法 |
5.4 可恢复功能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整体性能分析 |
5.4.1 体系承载能力分析 |
5.4.2 结构失效顺序分析 |
5.4.2.1 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失效顺序分析 |
5.4.2.2 节点加强型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失效顺序分析 |
5.4.2.3 可恢复功能装配式框架结构失效顺序分析 |
5.5 构件损伤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获奖情况 |
(10)摩擦钢桁架连梁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RC连梁、组合连梁 |
1.2.2 截面削弱型消能连梁 |
1.2.3 带摩擦阻尼器的消能连梁 |
1.2.3.1 摩擦阻尼器 |
1.2.3.2 摩擦阻尼器在连梁中的应用 |
1.2.4 附加其他耗能装置的消能连梁 |
1.2.5 整体可拆卸的钢桁架连梁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弯曲型摩擦钢桁架连梁试验研究 |
2.1 概念介绍 |
2.1.1 构造及设计理念 |
2.1.2 设计机理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验设计 |
2.2.1.1 RC连梁设计 |
2.2.1.2 弯曲型摩擦钢桁架连梁设计 |
2.2.2 材性试验 |
2.2.3 试验装置 |
2.2.4 加载方案 |
2.2.5 位移计布置及应用 |
2.2.6 螺栓预紧力的施加与监测 |
2.2.7 应变片布置及应用 |
2.3 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 |
2.3.1 试件CCB |
2.3.2 试件BF2-B、BF3-B |
2.3.3 试件BF2-P、BF3-P |
2.3.4试件BS2、BS3 |
2.3.5 试件试验现象汇总 |
2.4 试验结果分析 |
2.4.1 滞回曲线、骨架曲线 |
2.4.2 变形模式分解 |
2.4.3 承载力 |
2.4.4 初始刚度 |
2.4.5 耗能能力 |
2.4.6 锚固性能 |
2.5 摩擦装置性能分析 |
2.5.1 摩擦装置受力分析 |
2.5.2 摩擦装置变形分析 |
2.5.3 摩擦装置预紧力、摩擦系数变化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剪切型摩擦钢桁架连梁试验研究 |
3.1 概念介绍 |
3.1.1 设计构造 |
3.1.2 设计机理 |
3.2 试验概况 |
3.2.1 试验设计 |
3.2.2 材性试验 |
3.2.3 试验装置与加载方案 |
3.2.4 位移计布置及应用 |
3.2.5 应变片布置及应用 |
3.3 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 |
3.3.1 试件SFP-B |
3.3.2 试件SFC-B、试件SFC-P |
3.3.3 试件SSC |
3.3.4 试件试验现象汇总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3.4.1 滞回曲线、骨架曲线 |
3.4.2 变形模式分解 |
3.4.3 承载力 |
3.4.4 初始刚度 |
3.4.5 耗能能力 |
3.4.6 锚固性能 |
3.5 摩擦装置性能分析 |
3.5.1 摩擦装置受力分析 |
3.5.2 摩擦装置变形关系 |
3.5.3 螺栓预紧力、摩擦系数变化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摩擦钢桁架连梁有限元研究 |
4.1 摩擦钢桁架连梁受力机理 |
4.1.1 稳定滑移承载力设计值Vu,c |
4.1.1.1 弯曲型摩擦钢桁架连梁 |
4.1.1.2 剪切型摩擦钢桁架连梁 |
4.1.2初始刚度理论值K0 |
4.1.2.1 弯曲型摩擦钢桁架连梁 |
4.1.2.2 剪切型摩擦钢桁架连梁 |
4.2 有限元模型 |
4.2.1 单元及材料模型 |
4.2.2 荷载、边界及接触关系 |
4.2.3 有限元模型验证 |
4.2.3.1 试件BF2-B |
4.2.3.2 试件SFC-B |
4.3 摩擦装置起滑力参数分析 |
4.3.1 弯曲型摩擦钢桁架连梁 |
4.3.2 剪切型摩擦钢桁架连梁 |
4.4 腹杆截面积参数分析 |
4.4.1 弯曲型摩擦钢桁架连梁 |
4.4.2 剪切型摩擦钢桁架连梁 |
4.5 本章小结 |
5 摩擦钢桁架连梁设计建议 |
5.1 摩擦钢桁架连梁分类 |
5.2 摩擦钢桁架连梁简化滞回模型 |
5.2.1 弯曲型FTCB简化滞回模型 |
5.2.2 剪切型FTCB简化滞回模型 |
5.3 弯曲型摩擦钢桁架连梁设计建议 |
5.3.1 基本要求 |
5.3.1.1 材料选择 |
5.3.1.2 边缘距离、螺栓间距的选择 |
5.3.1.3 钢桁架连梁与墙肢之间的间隙fgap |
5.3.2 弯曲型FTCB设计过程 |
5.3.2.1 确定节点设计剪力 |
5.3.2.2 初步确定螺栓布置方案 |
5.3.2.3 初步确定摩擦板宽度、厚度 |
5.3.2.4 确定螺栓布置以满足设计弯矩Mdesign |
5.3.2.5 检验摩擦板尺寸 |
5.3.2.6 钢桁架弦杆、腹杆设计 |
5.3.2.7 顶部连接板设计 |
5.3.2.8 焊缝设计 |
5.4 剪切型摩擦钢桁架连梁设计建议 |
5.4.1 基本要求 |
5.4.1.1 钢桁架连梁与墙肢之间的间隙fgap,w |
5.4.1.2 钢桁架腹杆之间的间隙fgap |
5.4.2 剪切型FTCB设计过程 |
5.4.2.1 初步确定摩擦板宽度、厚度 |
5.4.2.2 确定螺栓布置 |
5.4.2.3 检验摩擦板尺寸 |
5.4.2.4 钢桁架弦杆、腹杆设计 |
5.4.2.5 连接板设计 |
5.4.2.6 焊缝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带开孔梁钢筋混凝土框架拟静力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RC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马哲昊.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地震动输入的RC框架结构抗震性态设计方法研究[D]. 侯红梅.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3]带消能连梁的高层混合结构抗震性能评估[D]. 姜冰.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1
- [4]带肋钢板加固腹板开大洞口RC梁的抗剪承载力计算与抗震性能研究[D]. 闫田田. 烟台大学, 2020(02)
- [5]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高效连接与抗震性能研究[D]. 范家俊. 东南大学, 2020
- [6]带新型钢板耗能装置的装配式组合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吴梧鸿. 东南大学, 2020(01)
- [7]钢板阻尼器形状优化对IRR柱抗震性能影响研究[D]. 许一鹏. 华侨大学, 2020(01)
- [8]大震作用下防屈曲支撑RC框架结构的子框架梁破坏模式控制[D]. 宋佳雨.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9]可恢复功能装配式混凝土节点及其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薛潘荣. 福建工程学院, 2020
- [10]摩擦钢桁架连梁抗震性能研究[D]. 吴天骄.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