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苏锡常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邢兆连[1](2021)在《苏锡常老城建筑风貌的特征及传承设计研究》文中认为
王雅琪[2](2020)在《南京及苏锡常都市圈新城区职住特征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赵宏钰[3](2019)在《老工业区转型背景下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协调发展研究 ——以常州经开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城市空间发展逐渐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在国家提出振兴老工业区战略的大背景下,城市内部老工业区转型改造,成为促进城市功能空间升级、培养现代产业集群的关键因素。目前多数在城市扩张阶段形成的新城区面临内涵缺失、功能单一、职住失衡等问题,而对于老工业区改造形成的新城区,其居住空间、就业空间有什么特征、是否也存在职住失衡的问题,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以探索新城区的就业空间与居住空间关系为缘起,在老工业区转型背景下,以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为例,对其就业空间和居住空间的人口要素特征和空间要素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论文首先从都市圈空间结构、产业新城区、老工业区转型、居住空间、就业空间和职住空间关系等方面,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我国目前在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研究的经验与成果;其次,以居住空间、就业空间结构匹配与否为切入点,通过对常州经开区相关状况的梳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戚墅堰片区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然后,将研究聚焦到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运用SPSS软件对戚墅堰片区的居住就业空间调研结果进行了单因子分析、主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该片区的居住空间特征和就业空间特征;接着,从调研人群的通勤特征出发,测算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的职住匹配程度,并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出对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职住匹配有影响的单因子、主因子。之后通过聚类分析得到各类居住就业人群的职住匹配特征;最后,将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与南京东山新城百家湖片区职住空间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并根据两个新城区的对比分析结果,对推动老工业区转型背景下新城区职住空间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探析,初步总结出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的优化策略。论文全篇正文约8.6万字,图152幅,表41幅。
高雅清[4](2019)在《都市圈空间发展特征及空间引导策略研究 ——以武汉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面前,城镇体系新格局开始出现,区域内不再是单个城市之间的竞争,而逐渐显现出城市抱团发展的趋势。都市圈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地域单元,成为我国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都市圈的建设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本文选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两大都市圈——武汉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以下研究:(1)以2000年为时间节点,选取都市圈1980至2000年与2000至2016年间的相关历时态数据,通过研究统计数据把握社会经济变化特征,通过分析空间数据揭示空间形态演变过程,从而识别两大都市圈的发展演化特征;(2)选取2016年都市圈的相关现时态数据,采用区位商、产业关联度分析等数学方法,配合Arcgis空间分析方法,从中心体系、交通系统、生态空间和用地组织四方面揭示两大都市圈的现状空间格局特征;(3)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探讨都市圈面临的共性问题和挑战,从国土空间治理和空间格局优化的维度提出都市圈的空间引导策略。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点:(1)武汉都市圈发展演化呈现出“散点分布—单核心集聚—轴向集聚延伸”的过程特征,区域发展以外延式扩张为主,内涵式集聚为辅;(2)苏锡常都市圈发展演化呈现出“散点分布—多核心开放—网络疏散连绵”的过程特征,空间集聚作用与扩散作用较为平衡,整体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3)在现状空间格局方面,武汉都市圈呈现圈层扩散、轴带放射、节点分散的单核心结构特征;(4)苏锡常都市圈形成了三心辐射、廊道交织、网络连绵的多核心结构特征;(5)两大都市圈均面临着城镇体系孕育不足、交通网络辐射有限、生态空间不成网络以及建设用地无序扩张的问题,需通过培育多中心网络体系、打造“廊道+网络”的交通系统、织补生态空间和加强空间联合管制进行都市圈空间引导。本文选取存在差异化特征的都市圈作为研究对象,拓宽了都市圈空间研究的思路,对促进我国都市圈规划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庞瑶瑶[5](2019)在《群众性体育赛事中体育社会组织作用研究 ——以苏锡常地区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治良性互动”,打破政府包揽一切的局面,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然而在长久以来举国体制和旧有文化氛围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体育社会组织在赛事活动中的功能体现效果甚微。基于此,本研究以第三方治理理论、契约失灵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DEA-TOPSIS组合方法等研究方法,对苏锡常地区群众性体育赛事中体育社会组织的作用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苏锡常地区群众性体育赛事中体育社会组织作用动因中理论原因有相关理论的桎梏,行政部门职能转变以及苏锡常地区社会环境变化,实践驱动力包括苏锡常地区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环境的区域性,体育行政部门的行政给付与体育社会组织信息文化建设(2)苏锡常地区不同规模赛事中体育社会组织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国家级赛事中担任“协办者”,省级赛事中的“承办者”,市级赛事中的“主办者或协办者”,自办赛事活动中的“主办者”。而在自办活动中体育社会组织的具体作用方式为对赛事进行规划布局、赛事运营主体、赛事规则制定者、赛事监督者以及赛事评价者。(3)选取苏锡常地区15个市属体育社会组织的34项赛事作为决策目标,对其作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为:其中TE值为1的赛事有13项,PTE值相对有效的有20项,规模报酬不变的赛事有13项,并通过TOPSIS方法进行排序,选取2项赛事在未来实现相对有效,使体育社会组织从赛事投入产出角度更好发挥其作用(4)在苏锡常地区,群众性体育赛事中体育社会组织发挥作用过程中还存在如下的困境:政府税收优惠政策倾斜力度不够,在场地等资源方面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旧有体制思维及利益链影响政府职能下放,政府行政给付力量欠缺。体制方面旧有体制禁锢弱势协会的发展,双重管理体制削减协会的办赛积极性,赛事监管法律法规不完善。自身方面经费多元化渠道无法有效保障,标准化场地设施建设亟需加强,不同层次人员专业化程度不够。文化方面长期官本位思想渗透形成对政府的依赖,缺乏公众参与文化致使活动参与度较低,自身独立性缺失造成体育社会组织信任危机(5)探索未来苏锡常地区群众性体育赛事中体育社会组织作用的发展路径有:协会-俱乐部-公司三合一发展模式、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新兴体育项目发展模式、以开拓场地资源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保障其路径发展的优化策略为:加大政府全方位扶持力度、创造致诱性的体制机制、夯实自身运营建设基础、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
赵天如[6](2019)在《都市圈城镇化质量测度、识别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苏锡常都市圈与武汉都市圈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竞争愈演愈烈,城市迈入区域化发展时代。城镇建设用地无序蔓延、人口持续增长与中心城市功能过度集聚等现象集中爆发,促使城镇化质量成为城镇化发展聚焦点。作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板块,都市圈已成为目前新型城镇化发展重要载体,故其城镇化质量测度研究作为当下热点研究之一。本文以苏锡常都市圈与武汉都市圈为样本,梳理相关基础研究后重点研究以下内容:(1)厘清都市圈城镇化质量价值取向,构建“维度层-要素层-指标层”3级都市圈城镇化质量测度体系,可逐层分解为4大维度层、10大要素层与26个指标层;(2)基于2016年卫星影像、客运班次与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等遥感、交通及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熵值法与CRITIC法综合确定测度总指标权重计算样本都市圈城镇化质量各维度与总得分;(3)对比归纳研究测度结果,通过UCINET社会网络分析与ArcGIS辅助空间分析法,识别都市圈城镇化质量存在的典型特征与问题;(4)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本文案例,提出可操作性的提升策略,为后续推进高质量都市圈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与指引。本文遵循都市圈城镇化质量“测度体系构建——典型特征与问题识别——未来提升策略”研究路径,按照“数据收集→样本分析→概括提炼→规划引导”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分析表明:(1)空间发展质量、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与环境发展质量为都市圈城镇化质量4大测度维度;(2)分维度描述都市圈城镇化质量典型特征,总结出影响都市圈城镇化质量的主要问题有区域协调不够、单核型发展模式集聚联系不强、经济产业同质、设施服务差异大、城乡一体化与生态保育不足;(3)围绕增强集聚、集约用地,调整结构、加强合作,优化布局、服务共享,织补绿网、智能治理等优化思路,提出都市圈城镇化质量提升策略。本文区别于传统城镇化质量测度研究,融合空间发展视角构建测度框架,引入遥感与交通数据,强调对区域协同发展情况的考察,基于对苏锡常都市圈与武汉都市圈城镇化质量测度结果的识别与分析,针对性提出以提高都市圈城镇化质量为目的可践行的提升策略。
王玮[7](2018)在《江苏省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的城镇化走入新阶段,城镇化转型和乡村振兴同步深入,使得处于城乡之间的小城镇也再一次成为了国家政策的关切。在新常态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特色小城镇成为新兴的小城镇模式。特色小镇是基于有限的空间内集聚多要素、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等多功能的创新发展平台,是一种新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是规模经济、产业集群演进发展,产业结构创新转型的路径创新。作为一种新兴城镇形态,对于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滞后于规划实践,尤其是其产业空间组织如何尚待阐明,基于此,本文以江苏首批特色小城镇为研究对象,试图对这一实践中发生的理论命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在综合梳理既有相关研究基础上,本文主要通过“历史”、“宏观”和“微观”三种不同层面的研究思路,具体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的历史演进及特色小镇的形成过程,二是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的宏观结构,三是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的微观机制。研究首先回溯了建国后江苏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演进的五个阶段,从产业要素、产业组织、空间组织和空间特征等方面归纳了江苏小城镇的产业空间组织演进的规律和趋势,并重点分析了特色小镇作为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最新形式的产业背景和演化趋势。其次,本文先从宏观上研究了江苏省特色小镇的产业空间组织特征。在和全国以及浙江省特色小镇的产业选择上对比后发现,江苏省特色小镇延续了浙江模式重视以新兴产业为核心的小镇产业发展模式,同时兼顾了国家级特色小镇为鼓励新型城镇化发展在地区梯度差异下追寻相对平衡的特征。在此认识基础上,本文划分了江苏省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的模式类型,将其分为以传统小城镇为基础进行转型升级的“小镇+”模式和依托产业园区加入小镇空间功能的“+小镇”模式。再次,本文以江苏省特色小镇的申报小镇之一——扬州方巷绿建小镇为主要研究对象,剖析了特色小镇微观层面产业空间组织。规划分析归纳从核心产业到价值链再到外围产业的产业组织逻辑,以及与产业同构的空间组织模式,包括小镇客厅、小镇全域和产业生态圈等要素和相应的组织运营机制。最后,在上述理论研究和实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江苏省特色小镇创建培育过程中在产业空间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本文正文共约48000字,图表55幅。
曹艳东[8](2017)在《中国特色小镇人口聚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论界将城镇化划分为四个维度,分别为人口的城镇化、经济的城镇化、社会的城镇化、空间的城镇化。而这当中,人口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地深化。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城镇化的中后期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特色小镇作为未来小城镇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开始逐步显现出其良好的发展前景。人口聚集是城镇化的基础,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充足的人口资源作基础。然而,目前特色小镇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供给、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其在人口聚集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进而影响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鉴于特色小镇在城镇化发展新阶段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在人口聚集方面的不足,特色小镇人口聚集问题研究可以促进人口进一步向特色小镇转移,实现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建设更加合理的城镇结构体系。本文以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人口迁移理论为理论基础,建立分析影响特色小镇人口聚集因素的理论框架。首先,分析了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及人口聚集面临的问题;其次,对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苏锡常、杭嘉湖、珠三角)小城镇发展的经验进行了梳理,进而总结出其对于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启示;再次,利用Logit模型对电商特色小镇——沙集镇的人口聚集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提出具体的发展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收入水平是影响特色小镇人口聚集能力的主要因素。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该地区的经济尤其是主导产业的发展水平。因此,经济的发展以及优势产业的发展是促进收入水平提高从而增强人口聚集能力的重要因素。第二,基础设施也是影响特色小镇人口聚集能力的重要条件。一方面,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吸聚产业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当区位优势不显着时,基础设施的改善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增强对产业从而人口的吸聚能力。此外,基础设施改善可以弥补区位优势的不足,也可以促使潜在比较优势转化为实际优势。第三,公共服务水平影响特色小镇人口积聚的稳定性。其一,住房保障可以降低转移劳动力的居住成本,使得他们更愿意留在小城镇;其二,失业补贴对失业风险的补偿,可以减少转移劳动力的风险损失,从而使他们更愿意留在城镇工作;最后,养老保障可以维持转移劳动力退休生活的基本需求,从而保证工作的稳定性。总之,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完善化会显着提升小城镇人口积聚的稳定性。第四,良好的制度环境是留住转移劳动力的重要保证。一方面,多数转移劳动力并不具备基本的劳动合同,削弱了转移劳动力的工作稳定性,降低了停留意愿。另一方面,良好的工作环境会提高转移劳动力的停留意愿。所以,地方政府必须加快立法,构建相应保障体系,以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
黄金丽[9](2017)在《城镇化背景下的苏锡常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文中提出20世纪中叶以来,都市圈的出现和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城镇化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都市圈已成为我国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结构组织的基本形式。2003年,为加快城镇化步伐,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江苏省提出了建设苏锡常都市圈的构想。本文以苏锡常都市圈空间结构为研究主题,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纵向分析与横向比较并重的方式,详细论证了苏锡常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苏锡常都市圈空间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其发展目标进行了初步探讨,就如何优化苏锡常都市圈空间结构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措施,以期为区域城市发展提供一些借鉴。通过分析与比较,得出以下结论:优化苏锡常都市圈空间结构对加快区域城镇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但如何协调和整合三市行政分割对优化苏锡常都市圈空间结构至关重要,也是难点所在。
贺嘉[10](2016)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划的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以苏锡常地区为例》文中认为地球上的生态系统通过各种生物和物理过程直接和间接地为人类社会提供多种关乎其生存和发展的产品(Goods)和服务(Services),这些产品和服务统称为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它们的可持续供给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对生态系统服务及其重要性不了解,以及传统商品市场对其价值的过分低估或者完全忽视,导致人类盲目地、掠夺性地开发和利用这些产品和服务,致使许多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遏制生态系统的退化趋势,维护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将自然科学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动态评估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制定差异化的生态补偿标准,对有效地管理生态系统服务、制定合理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生态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以江苏省苏锡常地区(苏州市、无锡市和常州市)为例,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分析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农业用地减少、城市扩张和湿地保护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结合物质量与价值量评估法,建立了苏锡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和方法,定量探讨了县域(市、区)尺度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量的空间差异性,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人口密度的差异性和城市扩展的空间差异性等因素,构建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划的思路和方法,并通过情景分析计算、比较不同未来发展和保护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权衡和协同关系,探讨得出不同分区下,各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量最均衡的未来发展和保护情景模式,最后以县(市、区)为补偿单元,提出了基于机会成本、直接成本和公众支付意愿的分区分方案的差异化生态补偿标准。本研究采用1995年~2010年四期遥感数据,对苏锡常地区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6类用地类型中,农业用地、湿地和建设用地发生了明显的时空变化,相互之间转换明显。湿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来自退耕还湿,湿地面积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建设用地的侵占。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 119.51%,且扩张呈持续增高的趋势,其中2005~2010年期间扩张最明显,扩展强度最大的地区发生在苏州工业园区,以苏锡常的中心城区为中心扩散式、连片地的方式向外扩张,而湿地面积的扩张只能往中心城区的外围发展。同时,随着建设用地的扩张,湿地斑块数量由3276个增加到3347个,湿地破碎化程度加剧。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2000年为基准年,评估探讨了 2000年~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增量的空间差异性。苏锡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了145亿元,主要来自供给服务价值的增加;随着供给服务价值的增加,调节服务价值和支持服务价值相应减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增量最多的区域为溧阳市、吴中区和宜兴市,最少的为苏州工业园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量在空间上表现出从研究区中部向外围扩散式增加。在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量估算的基础上,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工具、聚类分析和情景分析等方法,将研究区划分为四个区,分别为协同发展区、生态涵养区、生态退化区和经济发展区。其中前两个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量为正,即为生态输出区——生态系统服务提供区,主导服务为物质生产;后两个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量为负,即为生态输入区——生态系统服务消耗区,主导服务为气体调节。通过情景分析得出,保护与发展兼顾情景最优,四个分区下8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量最均衡。针对上述的分区结果和情景分析结果,结合机会成本、直接成本与公众的支付意愿估算,探讨提出在最优发展情景下各个分区的生态补偿标准。生态系统服务输出区的生态补偿标准包括了三方面,一是该区域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损失的机会成本;二是生态建设所需投入的直接成本;三是生态环境改善所产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量。其中,机会成本最低,而直接成本最高。综合三方面的价值,协同发展区应得到的补偿标准约为19亿元/年,生态涵养区应得到的补偿标准约为8亿元/年。生态系统服务输入区的生态补偿标准包括了两方面,一是该区域公众愿意为生态改善支付的费用;二是以牺牲生态环境发展经济所减少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其中,公众的支付意愿较高,且离太湖湿地资源越近,公众的支付意愿越高,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量较低。综合两方面的价值,生态退化区应支付的补偿标准约为220~225万元/年,经济发展区应支付的补偿标准约为6~733万元/年。对生态补偿的可行性分析结果显示,生态系统服务输入区的生态补偿值占年均国民生产总值(GDP)比值并未超出地区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3%),说明生态系统服务输入区完全有能力进行区域间补偿,补偿标准制定合理且具有操作性。
二、对苏锡常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苏锡常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3)老工业区转型背景下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协调发展研究 ——以常州经开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 《全椒县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城北片区)》职住空间发展策略相关实践成果 |
第一部分 全椒县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城北片区)成果概要 |
第一章 总则 |
1.1 编制目的 |
1.2 规划范围 |
1.3 成果构成 |
第二章 项目背景 |
2.1 项目概况 |
2.2 规划背景 |
2.2.1 融入长江经济带,面向一体化发展 |
2.2.2 呼应新滁城,建设副中心 |
2.2.3 深化落实《全椒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 |
2.2.4 打造产业创新基地 |
2.3 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 |
2.3.1 全椒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 |
2.3.2 《全椒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2018 年修改)(在编) |
2.3.3 滁州京沪高铁站南区现代服务业产业园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2011) |
2.3.4 全椒县十谭现代产业园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1) |
2.3.5 全椒十谭现代产业园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2013) |
2.4 规划任务 |
第三章 现状综合分析 |
3.1 地理区位现状 |
3.1.1 合肥都市圈 |
3.1.2 南京都市圈 |
3.1.3 交通基础设施 |
3.2 生态资源现状 |
3.3 土地利用现状 |
3.4 产业发展现状 |
3.4.1 城市产业发展现状 |
3.4.2 规划片区产业发展现状 |
3.5 城市空间发展演变 |
3.6 现状综合评价 |
第四章 规划总论 |
4.1 规划思路 |
4.2 规划重点 |
4.3 规划依据 |
4.4 功能定位 |
4.5 总体空间结构 |
第二部分 城北片区职住空间发展策略研究成果 |
第五章 职住空间发展策略 |
5.1 居住空间发展策略 |
5.1.1 空间复合利用的活力社区 |
5.1.2 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 |
5.2 就业空间发展策略 |
5.2.1 大工业集聚,小产业开放混合 |
5.2.2 产业分期发展,区域产业联动 |
5.3 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策略 |
5.3.1 完善结构,分级设置 |
5.3.2 均衡布局,集约资源 |
5.4 道路交通发展策略 |
5.4.1 优化公共交通系统 |
5.4.2 构筑慢行交通系统 |
5.4.3 融入区域道路交通体系 |
第六章 居住就业空间规划 |
6.1 规划人口预测 |
6.2 居住空间布局 |
6.2.1 社区划分 |
6.2.2 幼儿园配套 |
6.2.3 就业人口住房需求研究 |
6.2.4 居住空间布局规划 |
6.3 产业空间布局 |
6.3.1 发展条件 |
6.3.2 产业规划原则 |
6.3.3 产业定位 |
6.3.4 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
第七章 综合交通规划 |
7.1 规划目标 |
7.2 对外交通联系 |
7.3 道路系统 |
7.4 公共交通系统 |
7.5 慢行系统 |
7.6 停车规划 |
第八章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8.1 规划目标 |
8.2 县级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 |
8.3 区级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 |
8.4 社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 |
8.5 中小学 |
第九章 职住空间建设控制与管理 |
9.1 整体开发强度控制 |
9.2 合理开发建设时序 |
图纸目录 |
下篇 老工业区转型背景下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协调发展研究——以常州经开区为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经济联系新趋势:都市圈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形态 |
1.1.2 中国产业发展新阶段:老工业区转型推动城市空间布局优化 |
1.1.3 苏锡常区域协调新格局:城市新区促进都市圈联动发展 |
1.1.4 常州城市发展新形式:老工业区改造形成城市新城区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都市圈空间结构相关研究进展 |
1.2.2 产业新城区相关研究进展 |
1.2.3 老工业区转型发展相关研究进展 |
1.2.4 居住空间相关研究进展 |
1.2.5 就业空间相关研究进展 |
1.2.6 职住空间关系相关研究进展 |
1.2.7 综述小结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4.1 都市圈 |
1.4.2 产业新城区 |
1.4.3 老工业区 |
1.4.4 居住就业空间 |
1.5 研究对象、范围、内容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范围 |
1.5.3 研究内容 |
1.5.4 研究框架 |
1.6 研究方法、数据采集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1.7 研究思路、测算方法及指标因子体系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测算方法 |
1.7.3 指标因子体系 |
第二章 常州市新城区及经开区居住就业空间现状分析 |
2.1 新城区发展现状分析 |
2.1.1 苏锡常都市圈新城区发展现状分析 |
2.1.2 常州市新城区发展现状分析 |
2.1.3 常州市老工业区转型与新城区发展的关系 |
2.2 常州经开区居住就业空间总量测算 |
2.2.1 常州经开区现状分析 |
2.2.2 基于常住人数与就业人数衡量指标的总量测算 |
2.2.3 基于适龄就业人数与就业岗位数衡量指标的总量测算 |
2.2.4 基于POI大数据的常州经开区居住就业空间分析 |
2.3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现状分析 |
2.3.1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的选取 |
2.3.2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现状分析 |
2.4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就业空间现状分析 |
2.4.1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空间现状分析 |
2.4.2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空间现状分析 |
2.4.3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职住空间组织模式:职住空间单元呈“叠加式”布局 |
第三章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空间特征分析 |
3.1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数据采集与居住空间研究框架 |
3.1.1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空间数据采集 |
3.1.2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空间研究框架 |
3.1.3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空间指标因子筛选 |
3.2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空间特征的单因子分析 |
3.2.1 居住人群的社会属性分析 |
3.2.2 居住人群的经济属性分析 |
3.2.3 居住人群的居住特征分析 |
3.2.4 居住人群的密度特征分析 |
3.2.5 居住人群的住区类型特征分析 |
3.2.6 居住空间的环境特征分析 |
3.3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空间的主因子分析 |
3.4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空间的聚类分析 |
第四章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空间特征分析 |
4.1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空间数据采集与就业空间研究框架 |
4.1.1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空间数据采集 |
4.1.2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空间研究框架 |
4.1.3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空间指标因子筛选 |
4.2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空间特征的单因子分析 |
4.2.1 就业人群的社会属性分析 |
4.2.2 就业人群的经济属性分析 |
4.2.3 就业人群的从业特征分析 |
4.2.4 就业空间的密度特征分析 |
4.2.5 就业空间的企业类型特征分析 |
4.2.6 就业空间的环境特征分析 |
4.3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空间的主因子分析 |
4.4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空间的聚类分析 |
第五章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职住空间匹配度分析 |
5.1 基于通勤特征的戚墅堰片区职住关系分析 |
5.1.1 通勤时间 |
5.1.2 通勤方式 |
5.1.3 通勤成本 |
5.1.4 通勤距离 |
5.2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职住空间自足性测量 |
5.2.1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职住关系传统自足性测算 |
5.2.2 基于通勤特征的职住匹配测算修正 |
5.3 影响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职住匹配因素解析 |
5.3.1 影响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人群职住匹配因素解析 |
5.3.2 影响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人群职住匹配因素解析 |
5.4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职住空间结构匹配特征总结 |
5.4.1 片区住房供应与就业人群居住需求匹配 |
5.4.2 片区岗位类型与居住人群就业需求匹配 |
5.4.3 片区居住与就业空间建设时序一致 |
5.4.4 片区公共服务配套与职住人群需求匹配 |
5.4.5 片区居住人群受教育水平构成与就业空间受教育水平构成匹配 |
第六章 老工业区转型背景下新城区职住空间协调发展动力机制及优化策略 |
6.1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与南京东山新城百家湖片区职住空间特征对比分析 |
6.1.1 两个新城区城市建设特征对比分析 |
6.1.2 两个新城区产业发展特征对比分析 |
6.1.3 两个新城区住房保障特征对比分析 |
6.1.4 两个新城区通勤交通特征对比分析 |
6.1.5 两个新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特征对比分析 |
6.1.6 两个新城区所在都市圈空间结构特征对比分析 |
6.2 老工业区转型背景下新城区职住空间协调发展动力机制 |
6.2.1 职住空间建设时序影响职住用地总量匹配 |
6.2.2 产业发展模式影响居住人群的就业选择 |
6.2.3 住房保障体系影响就业人群的居住选择 |
6.2.4 通勤交通基础影响职住人群通勤选择 |
6.2.5 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程度影响职住空间吸引力 |
6.2.6 多核心轴带状都市圈形态有利于新城区职住平衡 |
6.3 新城区职住空间优化策略 |
6.3.1 城市建设优化策略:促进职住空间均衡建设 |
6.3.2 产业发展优化策略:促进多元复合产业发展 |
6.3.3 住房保障优化策略:促进各种开发模式下住房公平供应 |
6.3.4 通勤交通优化策略:促进各类公共交通方式协调发展 |
6.3.5 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策略: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配置 |
6.3.6 区域协调优化策略:促进多核心轴带型都市圈建设 |
6.4 主要研究结论 |
6.4.1 测度了常州经开区居住就业空间总量平衡 |
6.4.2 明确了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就业空间结构匹配 |
6.4.3 从产业发展、住房保障等方面比较了老工业区转型新城区职住空间特征的差异 |
6.4.4 从产业发展、住房保障等方面总结了职住空间协调发展动力机制和优化策略 |
6.5 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6.5.1 主要创新点 |
6.5.2 研究不足 |
6.5.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居住调研问卷 |
附录二:就业调研问卷 |
作者简介 |
(4)都市圈空间发展特征及空间引导策略研究 ——以武汉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概念解析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1.6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都市圈发展过程及特征 |
2.2 都市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 |
2.3 都市圈空间结构研究 |
2.4 都市圈发展实例研究 |
2.5 相关研究与规划实践的不足 |
3 都市圈发展演化特征 |
3.1 1980 年—2000 年都市圈社会经济变化特征 |
3.2 1980 年—2000 年都市圈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
3.3 2000 年—2016 年都市圈社会经济变化特征 |
3.4 2000 年—2016 年都市圈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
3.5 都市圈发展演化总体特征 |
4 都市圈现状空间格局特征 |
4.1 都市圈中心体系结构特征 |
4.2 都市圈交通网络体系特征 |
4.3 都市圈生态空间格局特征 |
4.4 都市圈用地组织结构特征 |
4.5 都市圈空间格局总体特征 |
5 都市圈空间发展引导策略 |
5.1 都市圈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5.2 合理构建城镇体系格局,培育多中心网络体系 |
5.3 完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形成“廊道+网络”的交通系统 |
5.4 保护区域生态基底,构建良好的生态空间结构 |
5.5 加强空间联合管制,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群众性体育赛事中体育社会组织作用研究 ——以苏锡常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理论基础 |
2 苏锡常群众性体育赛事中体育社会组织作用动因 |
2.1 苏锡常群众性体育赛事中体育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实践动力 |
2.1.1 苏锡常地区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环境的地域性 |
2.1.2 体育行政部门的行政给付支持 |
2.1.3 体育社会组织信息文化建设 |
2.2 苏锡常地区群众性体育赛事中体育社会组织作用的理论原因 |
2.2.1 体育社会组织相关理论桎梏 |
2.2.2 体育行政部门职能转变 |
2.2.3 苏锡常地区社会环境变化 |
3 苏锡常地区不同规模赛事中体育社会组织作用方式分析 |
3.1 国家级赛事中的“协办者” |
3.2 省级赛事中的“承办者” |
3.3 市级赛事中的“主办者或承办者” |
3.4 自办赛事活动中的“主办者” |
3.4.1 赛事规划布局:根据上级部门文件精神制定年度赛事活动计划 |
3.4.2 赛事运营主体:在自办赛事活动中发挥了主角作用 |
3.4.3 赛事规则制定者:一般赛事规则的基础上根据人群特点完善规则 |
3.4.4 赛事监督者:由赛事监督协会化向第三方健全的监督体系发展 |
3.4.5 赛事评价者:丰富简单的评估方式为第三方与科研机构联合评估 |
4 苏锡常群众性体育赛事中体育社会组织作用效果分析 |
4.1 运用DEA方法测算效率值结果分析 |
4.1.1 地方体育社团赛事投入绩效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4.1.2 效率值测算说明 |
4.1.3 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
4.1.4 决策目标及备选方案 |
4.2 运用TOPSIS方法进行决策方案优选 |
4.2.1 基于松弛改进量构建决策矩阵 |
4.2.2 运用TOPSIS方法排序 |
4.3 运用DEA-TOPSIS方法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5 苏锡常群众性体育赛事中体育社会组织发挥作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境 |
5.1 政府政策支持内容不全面 |
5.1.1 对体育社会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倾斜力度不够 |
5.1.2 在场地等资源方面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
5.1.3 旧有体制思维及利益链影响政府职能下放 |
5.1.4 政府行政给付力量欠缺 |
5.2 旧有体制法律法规不健全 |
5.2.1 早期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禁锢弱势协会 |
5.2.2 双重管理体制削减办赛积极性 |
5.2.3 赛事监管法律法规不完善 |
5.3 人财物资源实力有待增强 |
5.3.1 经费多元化渠道无法保障 |
5.3.2 标准化场地设施建设亟需加强 |
5.3.3 不同层级人员专业化程度不够 |
5.4 传统体育赛事文化有待更新 |
5.4.1 长期官本位思想渗透形成对政府的依赖 |
5.4.2 缺乏公众参与的文化致使活动参与度较低 |
5.4.3 自身独立性缺失造成体育社会组织信任危机 |
6 苏锡常群众性体育赛事中发挥体育社会组织作用的路径及优化策略 |
6.1 苏锡常地区群众性体育赛事中体育社会组织作用路径思考 |
6.1.1 协会、俱乐部、公司三合一的发展模式 |
6.1.2 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新兴体育项目发展模式 |
6.1.3 以开拓场地资源为导向的发展模式 |
6.2 苏锡常群众性体育赛事中体育社会组织作用优化策略 |
6.2.1 加大政府全方位扶持力度 |
6.2.2 创造诱致性的体制机制 |
6.2.3 夯实自身的运营建设基础 |
6.2.4 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 |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都市圈城镇化质量测度、识别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苏锡常都市圈与武汉都市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竞争:都市圈成为中国融入全球化发展的核心地域载体 |
1.1.2 区域协调:当代大城市发展走向区域化强调多地区协作共赢 |
1.1.3 技术创新:快速交通缩短城市时空距离构建区域日常通勤圈 |
1.1.4 转型需求:新型城镇化发展强调增量提质并举实现可持续化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 |
1.3.2 城市群、都市圈与都市区 |
1.4 研究对象 |
1.4.1 苏锡常都市圈 |
1.4.2 武汉都市圈 |
1.5 研究数据、资料与方法 |
1.5.1 研究数据与资料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内容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 |
2.1 都市圈研究 |
2.1.1 都市圈发展阶段划分 |
2.1.2 都市圈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 |
2.1.3 都市圈空间结构识别与优化 |
2.1.4 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标准与方法 |
2.2 城镇化质量研究 |
2.2.1 城镇化质量测度体系构建 |
2.2.2 城镇化质量研究对象空间尺度 |
2.2.3 城镇化质量研究技术与方法 |
2.2.4 城镇化质量演变与影响因素 |
2.3 相关研究综合述评 |
2.3.1 都市圈城镇化质量研究不足,研究对象以城市群为主 |
2.3.2 城镇化质量测度体系趋同,缺乏针对性 |
3 都市圈城镇化质量测度指标体系 |
3.1 都市圈城镇化质量价值取向 |
3.1.1 城镇化与空间协同结合 |
3.1.2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耦合 |
3.1.3 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契合 |
3.1.4 城镇化与绿色生态融合 |
3.2 城镇化质量测度框架 |
3.2.1 测度维度分析 |
3.2.2 测度框架提出 |
3.3 测度指标的构建原则 |
3.3.1 系统性 |
3.3.2 代表性 |
3.3.3 科学性 |
3.3.4 可行性 |
3.4 测度指标选择与解释 |
3.4.1 空间发展质量测度指标 |
3.4.2 经济发展质量测度指标 |
3.4.3 社会发展质量测度指标 |
3.4.4 环境发展质量测度指标 |
3.4.5 城镇化质量测度总指标 |
3.5 测度指标权重的确定 |
3.5.1 方法基础介绍 |
3.5.2 指标体系权重 |
4 都市圈城镇化质量典型特征及问题识别 |
4.1 样本都市圈城镇化质量测度 |
4.1.1 苏锡常都市圈城镇化质量测度结果 |
4.1.2 武汉都市圈城镇化质量测度结果 |
4.2 空间发展质量特征 |
4.2.1 区域梯度显着极差较大,核心城市发展优势明确 |
4.2.2 多核心网络结构集聚显,单核引领空间联系松散 |
4.2.3 区域空间形态个性鲜明,核心外围作用关系存异 |
4.2.4 空间经济效益局部突出,土地利用集约度差异大 |
4.3 经济发展质量特征 |
4.3.1 区域核心经济质量突出,分地区发展差异化较大 |
4.3.2 沿江地区经济水平较高,二产主导产业结构趋同 |
4.3.3 核心对外经济联系突出,内核区域经济联系紧密 |
4.4 社会发展质量特征 |
4.4.1 社会发展地区分异明显,核心城市主导地位明确 |
4.4.2 公共服务水平分化明显,建设投入设施布局不均 |
4.4.3 城镇化发展阶段较同步,区域城乡发展差距显着 |
4.5 环境发展质量特征 |
4.5.1 区域环境发展低质量化,外围县市地区情况稍好 |
4.5.2 绿化水域萎缩现象普遍,程度较重缺乏合理保育 |
4.5.3 能源消耗地区差异较大,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普通 |
4.6 城镇化质量主要问题 |
4.6.1 核心边缘发展较突出,区域协调发展程度不高 |
4.6.2 单核心空间集聚联系偏弱,极化发展辐射不强 |
4.6.3 经济低层次同构,产业发展同质分工合作不强 |
4.6.4 设施服务水平差距偏大,区域城乡一体化较弱 |
4.6.5 生态要素受损重,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不强 |
5 都市圈城镇化质量提升策略 |
5.1 空间发展提升策略——增强集聚,集约用地 |
5.1.1 完善区域综合交通网,构建多核心网络结构 |
5.1.2 培育反磁力区域性节点,优化区域中心体系 |
5.1.3 缩小区域土地集约度差距,分类控制产出率 |
5.1.4 合理界定区域空间范围,加强临界空间发展 |
5.2 经济发展提升策略——调整结构,加强合作 |
5.2.1 加大区域内三产投入,增强产业发展互补性 |
5.2.2 提高外围对外经济联系强度,推进要素流动 |
5.2.3 推动产业空间集聚发展,加强专业分工合作 |
5.2.4 积极发展先进生产技术,转型升级主导产业 |
5.3 社会发展提升策略——优化布局,服务共享 |
5.3.1 缩小区域服务水平差距,普惠基本公共服务 |
5.3.2 强调公服设施均好布局,平衡区域建设投入 |
5.3.3 突破区域城乡二元格局,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
5.4 环境发展提升策略——织补绿网,智能治理 |
5.4.1 加强生态要素修复,构建基本生态网络体系 |
5.4.2 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加大区域环境治理力度 |
5.4.3 增进府际生态治理协作,共建网络监督平台 |
6 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1.1 都市圈城镇化质量测度体系由四大维度构成 |
6.1.2 分维度都市圈城镇化质量的典型特征 |
6.1.3 影响都市圈城镇化质量的主要问题 |
6.1.4 分维度都市圈城镇化质量的提升策略 |
6.2 创新点 |
6.2.1 都市圈城镇化质量测度维度创新,将空间发展质量纳入考察 |
6.2.2 都市圈城镇化质量测度指标创新,融合遥感、统计与交通数据信息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1 苏锡常都市圈各县区城镇化质量测度指标数据一览表(2016 年) |
附录2 武汉都市圈各县区城镇化质量测度指标数据一览表(2016 年) |
(7)江苏省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全面进入新型城镇化,小城镇重回战略重心 |
1.1.2 “特色小城镇”成为新时期的新兴小城镇模式 |
1.1.3 尚待阐明的“特色小镇模式”产业空间组织的重构 |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样本:江苏特色小城镇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研究综述及进展 |
2.1 小城镇、特色小城镇及其理论研究 |
2.1.1 小城镇 |
2.1.2 特色小镇 |
2.2 “产业-空间”组织及其相关理论研究 |
2.2.1 经典产业空间-空间组织理论 |
2.2.2 后现代地理学与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空间组织理论与研究 |
2.2.3 国内产业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
2.3 既有研究小结和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江苏省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的演进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江苏省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发展历程 |
3.2.1 传统小城镇(1978之前) |
3.2.2 “离土不离乡”——散布的乡镇企业簇群(1978-1990) |
3.2.3 “以工带农”、“以工建镇”——乡镇开发区阶段(1990-2008) |
3.2.4 “城乡一体”——区镇融合的产业集中区发展(2008-2016) |
3.2.5 “三生融合”——特色小镇的萌芽(2016-) |
3.2.6 小结:江苏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的启示 |
3.3 江苏省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的演进趋势:从刚性到柔性空间生产 |
3.3.1 产业要素:从劳动力集聚到要素集聚,再到特色集聚 |
3.3.2 产业组织:从个人兼业走向精细化专业分工,再到柔性组织 |
3.3.3 空间组织:从分散到集聚、再到复合化 |
3.3.4 空间特征:从乡村化到城市化再到“兼容城乡” |
3.3.5 小结:迈向后现代的柔性产业空间组织 |
第四章 江苏省级特色小镇的总体产业空间组织 |
4.1 总体产业-空间特征:与国家级/浙江特色小镇的比较 |
4.1.1 国家级特色小镇 |
4.1.2 浙江省特色小镇 |
4.1.3 江苏省特色小镇 |
4.1.4 共性与差异比较 |
4.2 江苏省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的模式 |
4.2.1 “小镇+”:传统小城镇的再升级 |
4.2.2 “+小镇”:产业园区的“小镇化”发展 |
4.2.3 小结与比较 |
第五章 特色小镇微观产业空间组织:方巷案例 |
5.1 研究区概况 |
5.2 产业组织:从核心产业到价值链的形成 |
5.2.1 核心产业选择:比较优势、政策导向和市场竞争 |
5.2.2 核心产业的极化:价值链 |
5.2.3 核心产业的扩散 |
5.3 空间组织:从小镇客厅到产业生态圈 |
5.3.1 总体格局:产业和空间的同构 |
5.3.2 核心载体:小镇客厅 |
5.3.3 小镇空间:特色化、精细化和文化植入 |
5.3.4 区域联系:产业生态圈 |
5.4 实现路径:准行政区域项目导向 |
5.4.1 组织机制:市场主导、小镇镇长领衔的“准行政区” |
5.4.2 运营组织:市场化运作项目化 |
第六章 江苏省特色小镇的问题与优化建议 |
6.1 江苏特色小镇建设存在问题 |
6.1.1 特色小镇多元“标准”的冲突 |
6.1.2 产业选择的“根植性”不足 |
6.1.3 园区“再包装”和附加“乡村化” |
6.2 江苏特色小镇的优化建议 |
6.2.1 优化顶层设计,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 |
6.2.2 回归小城镇本质,坚持本地根植性发展 |
6.2.3 把握地方文化特色,打造柔性生产氛围 |
6.2.4 以人为本,构建全方位治理机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7.3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8)中国特色小镇人口聚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二) 概念界定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与不足 |
二、特色小镇人口聚集的理论分析框架 |
(一) 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与人口聚集 |
(二) 人口迁移理论与人口聚集 |
(三) 特色小镇人口聚集分析框架的构建 |
(四) 特色小镇人口聚集的四维分析框架 |
三、我国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及人口聚集面临的挑战 |
(一) 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 |
(二) 我国特色小镇人口聚集面临的挑战 |
四、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一) 国内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 国外小城镇发展的历史进程 |
(三) 国内外小城镇发展对我国特色小镇人口聚集的启示 |
五、沙集镇人口聚集案例分析 |
(一) 沙集镇基本情况 |
(二) 影响沙集镇人口聚集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
六、推进我国特色小镇人口聚集的建议 |
(一) 以建制镇为基础,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培育建设 |
(二) 以打造特色产业为核心,增强特色小镇产业聚集度 |
(三) 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改善特色小镇的生活条件 |
(四)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优化特色小镇生活形态 |
七、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城镇化背景下的苏锡常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机遇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苏锡常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变与现状 |
第一节 苏锡常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变 |
第二节 苏锡常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变的因素分析 |
第三节 苏锡常城乡空间结构现状 |
第三章 苏锡常都市圈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苏锡常都市圈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苏锡常都市圈空间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城镇化背景下苏锡常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和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合理借鉴国际其他城市群的先进经验 |
第二节 优化苏锡常都市圈空间结构的思考 |
第三节 优化苏锡常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原则和主要路径 |
第四节 优化苏锡常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对策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划的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以苏锡常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系统服务内涵及分类 |
1.2.2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及权衡 |
1.2.3 生态补偿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区域概况 |
2.1 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生态环境价值理论 |
2.1.3 环境外部性理论 |
2.1.4 公共物品理论 |
2.2 研究区域概况 |
2.2.1 自然概况 |
2.2.2 社会经济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及演变特征 |
3.1 数据与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研究方法 |
3.2 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及演变特征分析 |
3.2.1 土地利用变化率 |
3.2.2 城市扩展强度 |
3.2.3 湿地转移变化分析 |
3.2.4 湿地景观指数变化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苏锡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其时空差异 |
4.1 数据与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的选取 |
4.1.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方法 |
4.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 |
4.2.1 物质生产 |
4.2.2 固碳价值 |
4.2.3 土壤保持价值 |
4.2.4 其他服务价值 |
4.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其时空差异 |
4.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分析 |
4.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量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苏锡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区及空间权衡 |
5.1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划方法研究 |
5.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划的含义 |
5.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划的原则 |
5.1.3 建立分区指标体系 |
5.1.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量区划 |
5.1.5 空间热点分析 |
5.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区结果 |
5.2.1 分区指标 |
5.2.2 分区结果 |
5.2.3 与已有区划比较 |
5.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权衡 |
5.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权衡分析 |
5.3.2 不同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权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差异化的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
6.1 研究方法 |
6.1.1 研究思路和框架 |
6.1.2 生态系统服务输出区补偿标准核算 |
6.1.3 生态系统服务输入区补偿标准核算 |
6.2 差异化生态补偿标准制定 |
6.2.1 生态系统服务输出区补偿标准 |
6.2.2 生态系统服务输入区补偿标准 |
6.3 生态补偿可行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苏锡常地区生态保护公众支付意愿调查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对苏锡常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苏锡常老城建筑风貌的特征及传承设计研究[D]. 邢兆连. 江南大学, 2021
- [2]南京及苏锡常都市圈新城区职住特征比较研究[D]. 王雅琪. 东南大学, 2020
- [3]老工业区转型背景下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协调发展研究 ——以常州经开区为例[D]. 赵宏钰. 东南大学, 2019(06)
- [4]都市圈空间发展特征及空间引导策略研究 ——以武汉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为例[D]. 高雅清.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5]群众性体育赛事中体育社会组织作用研究 ——以苏锡常地区为例[D]. 庞瑶瑶. 苏州大学, 2019(04)
- [6]都市圈城镇化质量测度、识别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苏锡常都市圈与武汉都市圈为例[D]. 赵天如.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7]江苏省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研究[D]. 王玮. 南京大学, 2018(01)
- [8]中国特色小镇人口聚集问题研究[D]. 曹艳东.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7)
- [9]城镇化背景下的苏锡常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D]. 黄金丽. 东南大学, 2017(04)
- [10]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划的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以苏锡常地区为例[D]. 贺嘉. 南京大学, 2016(05)
标签:苏锡常论文; 戚墅堰论文; 常州经开区规划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小城镇论文;